“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三册第37--38页,完成39页练习九中的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体会锐角和钝角与直角的关系。
2、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掌握锐角和钝角与直角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锐角和钝角的特征,并能正确画角。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每人一组三角板。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我们先来猜一条谜语,看谁最聪明。
一物用途可真大,形似彩虹跨两岸。江河湖海有了它,行人车辆笑哈哈。引入斜拉桥的图片。
2、请同学们观察,有我们认识的图形吗?
3、该怎样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4、在图片上找出其他的直角。
二、画画量量,探求新知。
1、在找直角的过程中,还发现其他的角了吗?
2、在题纸上找一找,画一画,量一量。
3、介绍锐角和钝角的概念。
4、板演:画锐角和钝角。
5、在生活中,在什么物体的面上见过这些角?
三、精练育能,内化新知。
1、小游戏。
按要求用自己喜欢的学具摆出钝角、锐角、直角。同桌同学互相判断。
2、连线。
把角和他们的名称连起来。
3、画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4、游戏。
用三角板摆角。
(1)、用两个三角板摆出一个锐角。
(2)、用两个三角板摆出一个钝角。
(3)、用三个三角板摆出一个锐角。
四、拓展延伸,深化理解
用三个三角板摆不了锐角,却可以摆出钝角,直角还有平角,在以后的数学课上,我们会进一步来研究。
专家评析:
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重要手段,通过多种
感官参与活动,不但使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知识,更重要的是
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挖掘学生自身的学习潜能。现
代科技的发展,要求一个人不仅能动脑,同时又能动手;不仅善
于研究探索,又能勇于实践。
在教学“锐角和钝角”这一课时,教师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学具,无论是引入新知、探求新知、内化新知,都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独立探究,合作交流来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自主的学习了新的知识,而且培养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本节课刚开始的时候,让学生量一量找出图片上的直角,在量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除了直角之外还有一些角,为新知的学习打下伏笔,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知识的兴趣。接着,学生找一找,画一画,量一量,独立的发现这些角与直角的关系。之后,通过交流与合作,使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补充、完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对其他同学的意见表示同意或反对,势必引起争论,在争论的同时,明确了新知。为了使学生对锐角和钝角有更清晰的认识,教师又安排了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在玩中学,在操作中巩固。通过用自己喜欢的学具按要求摆出角,进一步明确锐角、直角、钝角的关系;用三角板摆角使学生不仅巩固了本课的知识,而且感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以及知识海洋的广阔与无边。
学生学习的方法与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如果我们每一名教师都能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认真把握课堂上的每一分,每一秒,把学生终身学习的兴趣与能力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在教学中,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并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那么,我们就会发现教师工作的意义并不局限于三尺讲台,我们会从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里,从一张张喜悦的笑脸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实现自己的价值。
沈阳市沈河区育鹏小学 高艳
沈阳市沈河区教师进修学校 孙静
“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二年级数学下册,课本第37~39页。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中的现实场景认识锐角和钝角,了解锐角和钝角的特点。
会区分并在实物中找到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相关工具画直角、锐角和钝角。
学生体验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认识锐角和钝角,并理解与直角的关系。
2、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动手折叠或正确的画出锐角和钝角。
【教具准备】
三角尺、纸张、光盘。
【学具准备】
学生三角尺,纸张、小棒、剪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新老师,大家想见见她吗?
2.新老师带我们到一个好玩的地方去看看。00:33播放光盘(游乐场),00:50暂停。让学生先看:你发现了什么数学秘密。
然后点名让学生说说。
3.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下面我们把这些角请出来02:00播放光盘,02:20暂停,
你认识哪些角?学生回答。
他说得对吗?你有什么办法验证?请学生用三角板验证。
4.生活中还有很多角。我们再到桥上去找找。05:25播放光盘,06:10暂停,你从中找出了些什么角?指名回答。
电视机里的小朋友还找到哪些角?08:27播放光盘。
5.这些角在生活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你能给这些角分类吗?09:35播放光盘,10:25暂停。小组合作,先分清每个人干什么。分类时可以请三角板来帮忙。
学生小组讨论分类。
6.小组汇报分类情况。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电视机里的同学是怎么分的?播放光盘10:53,展示机内学生分类情况。
7.小结分类情况。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二、探究新知,动手操作
1.我们刚才把这些角分成三类,直角已经有了名称,你能给这些角取个名字吗?你是怎么想的?指名回答。
我们来听听电视机里的同学取了什么样的名字。14:08播放光盘。
小朋友说得真形象!数学上我们就把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锐角和钝角。
板书课题。
2.谁能再说说什么样的角是锐角,什么样的角是钝角?指名说。
3.闭上眼睛想一想直角、锐角和钝角。
4.生活中还有很多锐角和钝角,你能找出来吗?
16:03播放光盘
课前游乐场中的角是什么角?18:58播放光盘,19:15暂停。让学生说一说。
你在生活中见过锐角和钝角吗?让学生指一指。
5.你会做一个角吗?请你动手做一个自己喜欢的角(可选择纸张、小棒、剪刀等材料)。
说说你做的是什么角。
学生汇报展示。
还有不同的吗?
6.你能画一个自己喜欢的角吗?
学生动手画一个自己喜欢的角。
学生汇报。
同桌互相欣赏一下画的是什么角。
7.接下来新老师请大家做一个游戏,好吗?24:05播放光盘,猜角,比比谁猜得又快又准。机内外互动。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位新朋友,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后作业:
这节课同学们和电视机里的同学都收获不少,下课以后找一找生活中的直角、锐角和钝角,并说给家长听。
机动活动:用三角板拼一拼,能拼出哪些角?分别是什么角?
小组合作。
“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7~39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在直角的基础上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2、经历观察、比较、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3、会用相关的工具画出直角、锐角和钝角,通过看、说、折、画、拼、评价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学会提出问题并运用一定的策略解决问题,初步形成评价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4、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能辨认锐角和钝角;能正确区分锐角、钝角和直角的特征。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CAI课件,三角板。
2、学具准备:练习纸、三角板、活动角、小棒、粘纸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小精灵和上海杨浦大桥的画面)
小精灵:小朋友,还认识我吗?我是你们的好朋友聪聪,今天我要带大家去游览上海的杨浦大桥,听说每根斜拉的钢索和中间制成的柱子之间的角度可有讲究了,是许多工程师智慧的结晶啊!
师:原来造大桥还要用到这么多有关角的知识,你能找出桥上的角吗?
[设计意图:创设小精灵“聪聪”带学生游览上海这一生活情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
二、探索新知
1、感知角。
学生指角,教师用鼠标点击相同的地方,抽象出角的形状。
师:小朋友观察得可真仔细,这些角都是由什么组成的?
生: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师:在找出的角中,有没有我们学过的角?请说出它的名字。
生:1号、3号角我们学过,是直角。
师:他们说得对吗?用什么方法能证明它们是不是直角?
学生(七嘴八舌):让我们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就知道了。
课件演示比角,发现有的和三角板上的直角完全重合,有的不能重合。
师强调: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帮助判断时顶点要重合,一条直角边重合,再看另一条直角边。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引发学生自觉参与学习过程,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角的形状,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学习新的知识作铺垫,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意识。]
2、给“角”分类。
师:那现在你们能对这六个角进行分类吗?
生:能!
师:请同桌小朋友先仔细观察这六个角,再进行分类,分好后说一说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同桌交流,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分法一:分成两类,1号和3号放在一起,因为它们都是直角;2号、4号、5号、6号在一起,因为它们都不是直角。
教师评价:这一组是根据是不是直角来分的,挺有道理的。
分法二:分成三类,1号和3号放在一起,因为它们都是直角;4号、6号,放在一起,因为它们都比直角小;2号、5号放在一起,因为它们都比直角大。
教师评价:小朋友经过观察,动脑,把这六个角分成了三类,一类是──“直角”;一类──“比直角小”;一类──“比直角大”,你能给这两类角取个名字吗?
生: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
师:你为什么取这个名字?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4
【学习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38-40页)
【基于标准】
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
【基于标准】
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
【基于教材】
通过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如何辨认角和直角,并在判断直角的例题中渗透了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并会用三角板来判断一个角是否为直角。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本单元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所用的方法与上学期是一致的,都是利用三角板中的直角来比较,但比较的重点发生了变化,前者是判断一个角是否是直角,而后者是看一个角比直角大还是小。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使用更准确的、更具体的数学化语言描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行数学交流,另外,直角、锐角和钝角概念的掌握,可以为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奠定基础。
【基于学情】
学生已经学会如何辨认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并会用三角板来判断一个角是否为直角。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跟上学期一样都是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进行比较,学生比较容易掌握。
【学习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能正确判断某个角是锐角或钝角。
2、能用语言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学习重难点】
1、正确辨认锐角和钝角
2、能根据锐角和钝角的特征说出某个角是什么角。
【教具学具】
课件、三角板、硬纸条、白纸等。
【教学思路】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找一找、拼一拼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手、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评价设计】
交流式评价:通过师生、生生对话交流,在交流中对学生进行评价。
表现性评价:通过学生回答问题情况,适当对学生进行点拨。
选择性评价:通过评价样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评价方案】
1、通过课堂观察、提问,检测目标1达成。
2、通过判断、抢答练习检测目标1的达成。
3、通过找生活中的角检测目标2的达成。
【学习流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老朋友,看他是谁?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知道的关于角的知识?
2、导入新课。其实呀!关于角的知识还有很多,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角的知识。(教师不板书课题)
二、在具体情境中探究新知,认识锐角和钝角。
1、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教师出示杨浦大桥图片,学生观察。)师:看屏幕,这是上海杨浦大桥的图片,你能从上面找到一个角吗?
学生观察,到前面指一指。全体学生共同判断。如果学生找不出钝角来,教师可以适当提示。
课件出示在图上标出直角、锐角和钝角。(闪烁提示学生)
师:如果把这些角画下来,会是什么样子的?
(点击出示几何图形的锐角、钝角和直角。)师:把这些角画下来后得到的图形。仔细观察这三个角,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说一说。如果学生说不出有关大小的知识。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它们的大小相同吗?同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看他们的大小有什么不同?
学生比较后回答。
2、认识锐角和钝角。
教师指着屏幕直接讲授:象这样的比直角小的角在数学上叫锐角,象这样的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
师:你能说一说什么样的角是锐角,什么样的角是钝角吗?
学生说一说,教师板书: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钝角。
3、动手做做看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做一个角,做完后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做了一个什么角?(画一画、拼一拼、摆一摆……)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你能说出下面各角的名称吗?
2、抢答。
四、联系生活,拓展新知
出示图片,师:说一说这些物品上哪里有什么样的角。学生找出说一说,集体判断。
师:你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上有锐角,哪些物体上有钝角?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知道了什么?教师联系生活总结结束本课。
“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37-40页
教材分析:《锐角和钝角》是在学生已初步掌握角和直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要求学生把角按大小分为三类,锐角、直角和钝角。由于学生已初步认识了角和直角,这节课教师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组织学生自主探究。正确区分锐角和钝角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学好本节课为以后继续学习角的有关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学准备:三角尺、直尺、白纸、活动小棒、各种有角的彩色图形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周围许多物体的表面有各种各样的角,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会从实物或平面图形中辨析各种角。
3、结合生活情景,进行操作活动,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认识锐角和钝角,会用尺子画出各种角。
4、通过操作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学生的智力。
设计意图:
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大胆放手,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借助观察、操作、判断等学习方式,体验数学问题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小组合作交流,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自主探究把角按大小分为三类,然后分类验证。并设计一些学生喜欢的活动,消化新知。在这其中学生获取知识,完全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建构,并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
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启发导入
1、(出示游乐场的图片)谈话激趣。
2、观察图片,并与同桌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汇报引入角。
师:这位同学找到了角,你也能找到一个角吗?(课件逐一演示)
4、(点击,实物去掉、只剩角)师:上学期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都知道哪些有关角的知识?(直角、画角、做角、找角)
5、谈话引题。
从学生喜欢又熟悉的游乐场引人,迅速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一上课就马上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新知的欲望;通过对角的知识的回忆,引导学生自然的.进入新知的探究中去。
二、主动探究获得新知
(一)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1、就地取材
师:请小朋友拿出纸和笔画一个你喜欢的角。(学生画,师巡视,把学生画的不同形状大小的角贴在黑板上。)
2、合作交流
师:这么多的角娃娃在黑板上可真有点乱,你们能把它们分分类吗?请四人小组讨论: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允许学生对一些不明显的角可用三角板到黑板上去比一比)
3、指名小组汇报结果,并说明分的理由。
4、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二)分类验证渗透方法
1、验证直角
师:(指直角一类)我们怎样来验证这些角是是不直角呢?(用三角板比一比)
2、学生上台验证,并说出自己是怎样比的。
3、验证其它两类角
师:他说得对吗?谁还能用这种方法来验证其他的角吗?
4、给角取名
设问1:你能给比直角小的角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吗?
师:小朋友们给它起的名字真好听!其实在很久很久以前数学家就给它们起了一个名字,叫锐角。和老师一起说:锐角锐角。快找一个锐角,举起来给大家看一看?
设问2:你能给比直角大的角也起一个名字吗?真不错,数学家也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钝角。和老师一起说:钝角钝角。快找到一个钝角,举起来给大家看一看。
5、师:好!那现在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角按大小可以分成几类?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把学生的作品作为教学素材,更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并给足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小组合作,自主探索这些角的分类,通过两种分法的讨论,,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在学生自主探索出角的分类后,再来分类验证,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一系列活动,获得新知。特别是给角起名字环节设计,吸引全体学生都来自由想象,轻松表达,把学习气氛推向高潮。
三、实践运用深化发展
1、做角:请小朋友们快速地做一个自己喜欢的角,并给身边的小朋友说一说,它是什么角,好吗?开始吧!
2、举例:小朋友们做出了这么多的角,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它们也随处可见,说一说生活当中你在哪也见过这些角?
3、师:其实用我们人体四肢也可以表示角,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
4、找角(展示五角星)
师:你能发现这个五角星上有几个角,它们分别是什么角?你是怎样判断出来的?能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吗?
5、画角:看来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可真多呀!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也在生活中找到了角,还利用自己聪明的大脑、灵巧的小手制做出了许多自己喜欢的角,那如果老师说出一个角,你能在纸上画出来吗?
老师说学生画,然后学生同桌之间互考。(教师巡视,选一些角贴在黑板上)
师:你们喜欢这些角朋友吗?可是它们迷路了,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学生练习)
6小小设计(用角或有角的图形设计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
这些活动的设计是学生消化知识的重要环节,这几个活动的设计突出了层次性、多样性和趣味性。如用四肢表示角学生感到非常有意思,原来人的身上也有角,每个孩子肆意的舒展自己的四肢,演示了各种角,整个环节轻松愉快。如又小小设师练习,既具有趣味性,又有意识的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得愉快吗?有哪些收获?
对知识的梳理和情感的体会
教学片段实录:(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片段实录)
师:请小朋友拿出纸和笔画一个你喜欢的角(学生画,师巡视,把学生画的不同形状大小的角贴在黑板上。)
师:这么多的角娃娃在黑板上可真有点乱,你们能把它们分分类吗?请四人小组讨论:说一
说,你是怎样分的?(允许学生对一些不明显的角可用三角板到黑板上去比一比)
指名小组汇报结果。
师:你们是根据什么来分的?
小组1:我们分两类,是直角的一类,不是直角的一类。
小组2:不对。应该分三类。直角的一类,比直角小的一类,比直角大的也一类。
其余小组:对,我们也分三类。
师微笑:你们都赞同分三类,那分两类到底有没有道理?(学生思考)
稍一会儿。
生1:我知道了,分两类也是有道理的。我们是按角的大小分,他们是按是不是直角分的。
生2:我懂了,两种分法都是有道理的,只是分的标准不一样。
师:是呀,很多时候,数学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像今天我们给角分类一样,标准不同,分法也就不同。
反思:
本节课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环节的设计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使整个教学过程组织有序、情趣并生,学生学得轻松、扎实、愉快,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本节课,我在尊重教材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教材上离我们的学生较远的素材变为学生非常熟悉的游乐场所图片出现,学生果然兴致极高,立即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使本节课的教学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在新知探究环节中,我创造性地把学生的作品作为教学素材,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全过程,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二、创设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方式,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地为学生创设了从事数学学习活动和交流的空间。如,让学生小组合作,比一比、分一分,并说一说你是怎么什么分?再在分的基础上分类验证。特别是刚才有几个角用眼睛观察有争议的,通过亲手验证,大家都心服口服的让它们归队。通过开展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同时也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乃至将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精心预设,为生成导航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低效的,甚至是毫无价值的。只有课前的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只有课前的成竹在胸,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因此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如在汇报分的结果时,第一组孩子说:我们分两类,是直角的一类,不是直角的是一类。由于我在备课时就预想过学生可能有两种分法,所以当这位学生说出这种分法时,我从容地把球扔给学生,然后引导全体学生共同讨论这种分法是否有理。(绝大部分孩子都是分三类)经过激烈讨论,最后大家一致认同:角分两类或者三类都是可以的。这样更加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当然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的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因此在围绕学生发展精心设计的基础上,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在变动不已的课堂中发现、判断、整合信息,适时调整教学思路、教学进程或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现有的数学现实,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
总之,新教材给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带来了欢乐,也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和挑战。作为一线的我们应该创造性地利用和挖掘教材资源,精心设计,让新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焕发勃勃生机。
【“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认识直角、锐角、钝角》的教学反思范文12-23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和反思12-16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12-26
骆驼和羊教学设计12-23
寒暄和攀谈教学设计01-17
《岩石书》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02-28
《发挥联想和想象》教学设计12-25
歌曲《老鼠和大象》教学设计12-20
《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课件04-06
汉语拼音aoouiu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