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时间:2021-03-18 10:57:1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个儿子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15篇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1

  生活化,同时又是富有乐趣的学习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灵活,拥有很大的成就感,甚至能让人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阅读也不例外,如果能让孩子们融入生活场景,自主学习,体验阅读的乐趣,获得阅读后的成就感,长此以往,可以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同时,《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和学习的方式从“授之以鱼”转变成为“授之以渔”,而更多的人把这样的关系又提升了一个高度,致力于把“授之以渔”转变成“授之以渔场”,真正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空间,让孩子们的心灵在真实体验的天空下自由翱翔。在这样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尝试设计并执教了《三个儿子》这篇课文,有一些体会和思考,和大家交流。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组的第三篇课文,这组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选编课文,以诚信,孝敬贯穿始终,把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融合在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课文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对妈妈手里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能帮助妈妈拎水桶,这样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二、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1、复习生字、词语。

  2、真诚地表扬:哎哟,小朋友们真能干呀,这么多的生字都可以顺利解决了,真了不起。

  3、创设生活的情境:小朋友,你看老师是这样表扬你的,你还记得你的妈妈是怎么表扬你的吗?(学生自由表达)

  4、提高要求:你能把妈妈的表情和动作也做一做吗?(学生自由表演)

  5、导入新课:今天,有三个妈妈也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了,请你自己去读读课文,找出妈妈表扬孩子的话。

  『设计意图』:在复习生字的时候,给孩子们带去的是枯燥的,乏味的信息,但是,利用老师真诚的表扬,通过联系生活,回忆妈妈的夸奖,马上就使孩子们从枯燥中走出来,进入兴奋的状态,为后面课文的感情朗读垫定了基础,是孩子们表达真实感情的需要。同时,在回忆妈妈的话,讲述妈妈的话的同时,提高要求,让孩子们把妈妈的动作和神态也表现出来,经过这样的加工,一个为自己的孩子而感到骄傲的妈妈的形象就有血有肉地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

  (二)、自读自悟,合作研讨,体验阅读内容。

  1、三个妈妈分别是怎么夸奖自己的孩子的,请你仔细读课文,用横线划出妈妈表扬的话。

  2、你把自己就当成妈妈,去读一读,妈妈的话,读出妈妈的感情来。

  3、交流:你们都找到了哪几句话呀?指名朗读三个妈妈的话。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看似简单,其实是必不可少的,孩子们在自读的基础上,找到了学习的内容:三个妈妈夸奖孩子的话。在自悟的基础上,把自己就当成妈妈来读,读出妈妈的语气和神态。

  4、在你的学习小组里和小伙伴一起练一练,看谁最能读出妈妈的语气。(学生相互交流)

  『设计意图』:“三人行,必有我师”。在自读自悟的条件下,博采众长,吸取别人的经验也是很重要的,这也是新课程下学习方式从接受学习到自主、合作、探究的一种体现。

  (三)、朗读交流,发现阅读乐趣。

  反馈:你都找到了哪几句话?

  交流一:(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请一位小朋友来读读这句话,大家听听,他把自己当成妈妈了没有。(指名生读)

  1、采访刚才读的同学:

  师:这位妈妈,您刚才在夸奖您的儿子,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么呀?

  生:我在想,我的孩子真了不起。

  生:我想,我的孩子是很能干的,要是他表现好的话,我要好好表扬他!

  生:我为我的孩子感到骄傲!

  生:我还为我的儿子感到自豪,我想他以后一定能成为一个很有名的运动员!

  2、交流提高:

  师(面带微笑):我也为你们的儿子感到骄傲,各位妈妈能夸奖地更自豪一点吗?

  (学生练读)

  师:把你们练习的结果表现给你的同桌看看。(同桌相互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们更进一步地把自己转化成妈妈的角色,读了以后访问同学,其实时时处处都在提醒他们:你说的话是妈妈说的话。这样挖掘内心的交流,让孩子们很快就体会到作为一个妈妈在介绍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是怎样的骄傲和自豪。然后再自由练读,提供练习提高的空间,试图把“授之以鱼”转换成“受之以渔场”。

  交流二:(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1、师生共建交流平台:另外一个妈妈是怎么说自己的孩子的?也请几位小朋友来读一读。

  大家也听听,他有没有读出骄傲、自豪的语气来。(指名学生朗读)

  2、朗读、评价。

  师:你们觉得这个妈妈读的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还可以做出妈妈骄傲的表情。

  师:那你能帮助他来改善一下吗?(生做抬高头的动作,骄傲的眼神)。

  生:我认为他的话还可以说得更慢一些,那样别人可以听得更清楚,感觉这个妈妈也就更骄傲了。

  师:哦,你的想法很棒,你能来读读吗?(生自信地朗读)

  3、自由练读,感悟提高。

  大家提的意见都很有水平,像他们这样,其他的同学也去练习一下,争取读得更好。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由收到放的过程。第一个妈妈的话,老师和学生一起把情感的电点滴滴都挖掘了出来,孩子们也读的有声有色,有滋有味,那么第二个妈妈的话只要稍加点拨,他们就能把妈妈的心情用朗读来表现。学生还是学习的主体,放开手脚,让他们自己去读,去悟,会有更多的收获。

  交流三:(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说很么特别的地方。”)

  1、提出疑问:两个妈妈都夸奖自己的孩子,第三个妈妈却什么也没有说,这是为什么呀?

  2、找到情感共鸣:这个妈妈在说这话的时候会是怎么样的心情呀?

  3、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

  『设计意图』:三次和文本的交流,把三个妈妈做了比较,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反应是多元的。对同样的句子,不同的人肯定有他独特的体验,在不磨灭学生个性的前提下,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就是非常必要了。我设计这样三次交流,除了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把文本的含义进行表达以外,还设计了一个从“收”到“放”再到“收”的过程,让孩子学会了学习方法,能根据方法自主学习。

  (四)、自主发现,从细小见真情。

  1、自读发现:三个妈妈打完了水,走回家去,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小朋友自己去读读课文的7、8小节,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2、交流反馈:师:读了两段话,你有什么发现?(水很重)

  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水很重的?

  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出水的重吗?

  3、朗读提高。

  『设计意图』:自主发现是这套教材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每个《语文园地》里都有“我的发现”这样一个内容,经过快一年的实践,感觉到孩子们的观察发现能力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因此,这里设计了一个通过自主发现,领悟文章的深层含义的环节,从细小的地方发现水桶很重,更进一步发现儿子对妈妈的一片真情。

  4、这样重的水,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分别是怎么做的?请你去读读书,用笔划出三个儿子的做法。

  (五)、体会感悟,挖掘孩子内心的想法。

  小朋友们,看到这样的孩子,你体会到了什么呀?想说些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设计意图』:为了尽快展示出课文中具有人文性的思想,。我在这里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环节,通过读书,体验,感悟,然后到了抒发自己想法的境界。这里的想法,主要是指孩子们真实的想法,不是虚假的,空浮的,鼓励说真话,说自己心里想的话,允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

  (六)、指明中心,升华主题。

  1、自由表演:这时候,一个妈妈还和老爷爷发生了对话,请你和你的同桌一起准备一下,一个当妈妈,一个做老爷爷,来表演对话。

  2、上台表演:指名两个组来表演。

  随即采访:奇怪了,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您怎么说只有一个儿子呀?

  3、全班参与讨论。提炼出中心: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

  4、拓展练习:这个妈妈还会和老爷爷说什么呀?你们能把故事编下去吗?

  『设计意图』:合作在课堂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通过同桌之间的相互合作,我主要想让孩子们亲身体验角色,对感情朗读课文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自由朗读以后,请两个小组来表演,让大家都来体会别人是怎么读的,自己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最后升华文章的主题:为什么只有一个儿子?全班讨论,共同提炼出中心思想。

  最后给课文补上空白,进行了一个拓展练习,同桌两个人续编对话,让本来处于模糊状态的同学也能深切体会到作为一个孩子,要成为必须孝顺父母,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孩子。同时,课堂上的闪光点也由这个环节而显现出来,成为整节课的高潮。

  (七)、小节课文,读读议议。

  你认为该学习哪个孩子?为什么?

  你觉得该怎么样孝敬父母亲?

  说说你是怎么样帮助父母做事情的?

  『设计意图』:我设计第一个问题,为了帮助孩子们理解正确的价值取向,理解三个儿子都很优秀,但是只有孝敬父母的才是“真正的儿子”,在学生心里激起思维的火花,引导进行小小的辩论。设计第二、三个问题,出于联系实际的生活,激发孩子们孝顺父母的心愿,为课文的学习提供生活的保证。

  三、教后反思:

  “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觉得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容,只要在引导孩子们读书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来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读出神,读出味。

  1、阅读教学生活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仅仅把自己对文本的感受、理解、体验传授给学生是不行的,教学应该是一种“导体”,让文本与学生的感受、理解、体验发生“碰撞”,产生火花,从这个角度看,它就是生活。因此,阅读教学生活化要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比如:在开始引入课题时,让孩子们回忆“你的妈妈是怎么样夸奖你的,她的动作和表情是怎么样的?”从而导入课文“这里也有三个妈妈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你去读一读”。这样的阅读教学贴近生活,并营造了一个民主的教学环境,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敢想、敢说、敢做),使学生对文本有了独特的理解。

  2、阅读教学自主化。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通过自读自悟,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而交流研讨是培养和考察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其目的在于引发学生交流研讨的兴趣,培养学生交流研讨的能力。因此,在每次安排自读自悟的环节以后,我都要设计一个交流的环节,用教师生动有效的课堂评价,学生充满个性化,充满生命活力的的语言,挖掘学生心灵深处想法,对文本的主题进行升华,把课堂教学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支配时间,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3、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多一些鼓励,促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里,学生的思维才可能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才能把紧张的学习过程转变成愉快的学习活动。因此,课堂上,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语言:“老师,我有个问题。”“XXX,我对你提个意见。”“我对他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老师的语言也成了:“**你先来说说好吗?”“能向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你先等一等,让别的同学先准备一下好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教学气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易于造成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奋发向上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从中受到感化和熏陶,从而激发出学习的无限热情和创造愿望,使他们全力以赴地投入学习,提高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最后几个环节的时候,学生争论哪个孩子更好,向谁学习时,教师的引导地位没有很好地显示出来,在续编故事时,教师的引导、点拨还不够到位等等。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实现这样大幅度的转变,教师的角色需要至少发生这样的转变,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让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本课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着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着唱歌,他们唯独对妈妈手中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跑到妈妈跟前,接过了沉甸甸的水桶。难怪哦,老爷爷说他只看到一个儿子,因为他深知,这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却能帮助妈妈拎水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这是一篇十分浅显的课文,但是浅显的文字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本课教学中,我们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们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含,只要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引导孩子读书讨论就可以了。

  【学情分析】

  认字、写字、在准确的情感朗读中感悟课文。

  二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是重要环节,学生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说出识字方法。本文内容浅显,人物对话多。不同的人说话的语气不同,表达的心情也不同。因此,我把“分角色朗读课文,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培养学生的语感”列为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1.会认“既、嗓、拎、桶、晃”6个生字,会写胳膊、晃荡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通过课文学习让大家体会妈妈的辛苦,懂得关心、孝顺父母。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2.明白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3.通过学文、赏文,懂得孝敬父母并能付诸行动。

  【教学难点】

  1.通过讨论明白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比较三个儿子的行为,体会老爷爷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一桶水。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课文,讲述的就是发生在儿子和妈妈之间的故事。一起走进23课《三个儿子》,伸出小手,跟着老师一块儿写课题。(学生跟着书空写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读书要求:①读准字音。

  ②画出不理解的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③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生字词:读音注意“躁”是平舌音;“拎”是前鼻音;“晃”是多音字,在本课读第四声;“甸”在“沉甸甸”一词中应读一声。

  3.初步感知

  ⑴简要说说:在三个妈妈的眼中,他们的儿子分别是怎样的?

  ⑵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本课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着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着唱歌,他们唯独对妈妈手中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跑到妈妈跟前,接过了沉甸甸的水桶。难怪哦,老爷爷说他只看到一个儿子,因为他深知,这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却能帮助妈妈拎水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三、写字指导

  1.写正确

  本课要写的字中有些容易写错,特别是诸多的“点”,最容易被忽视。如,“拎”字最后一笔(点),“桶”字右上的一点,“膊”字右上的点,都容易漏写。“荡”字也是易写错的字,学生往往写成左右结构,指导时应特别强调。

  2.写美观

  写“桶”字时,右上的“横撇、点”不宜大;“晃”字中间的横不能太长,下面的撇、竖弯钩要写舒展。写好“停”字的关键是写好右边,右边部件多,要写紧凑,口尽量扁,给下边的秃宝盖和“丁”字留出位置。“膊、荡”二字笔画多,不容易写好,要加强范写指导。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拎、桶”2个字。

  2、练习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人物的语气。

  3、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你们在家里会帮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事呀?

  你们可真能干!那你还记得爸爸妈妈是怎样表扬你的吗?

  你们的确是既聪明又懂事的好孩子。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讲的也是妈妈夸奖儿子的故事。请看老师板书(23、三个儿子)齐读。文中的三个儿子又是怎么做的,你想认识他们吗?让我们快快走进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请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先听清老师的要求:

  (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圈出生字多读几遍,同桌讨论讨论: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2、学生自学课文,识字。

  3、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看他们字音是否准确。

  (2)检查生字学习情况:(大屏幕逐个出示生字)

  既、嗓、拎、桶、晃、甸、(指名读、组词,相机正音)

  生字宝宝们重新排队了,你还认识吗?(指名读)

  4、写字:

  (1)观察“拎、桶”两个字,有什么特点呀?

  (2)提醒同学们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找出三个妈妈评价自己孩子的话,用“——”画出来。

  2、你画了哪些句子,读给大家听。

  3、想想妈妈平时怎么夸你的,学着妈妈的样子读读三个妈妈的话,要读出妈妈的语气。(学生自由练读)。

  4、(课件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指名读,其他同学评议他读得像个妈妈吗?想一想你们在夸自己儿子时心里想了些什么?(齐读)。

  5、(课件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指名读,其他同学看看他读出了骄傲、自豪的语气了吗?(指名读、评议)老师指导适当加上妈妈说话时的表情和动作。(学生练读)指名读。

  6、(课件第三个妈妈的话)指名读。前两个妈妈都夸了自己的儿子,而第三个妈妈却觉得没什么可说的,这是为什么呢?指导读出谦虚的语气。

  7、时间过得真快,三个妈妈打完水,走回家去,她们走走停停,这是为什么?课文的哪段告诉我们水很重呀?(第八自然段)指名读。是呀,水很重,妈妈们的胳膊也痛了,腰也酸了。谁能把它读出来?

  8、如果你看到妈妈提着这么重的水,你会怎么做呀?那文中的三个儿子又是怎么做的呢?自读9~11自然段,把三个儿子的表现用(~~~~~)画出来。指名读画的句子。你们看到在三个儿子的表现有什么感受呀?

  如果三个儿子就在你面前,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呀?

  师总结:前两个儿子虽然本领大,却没能孝敬父母,第三个儿子虽说没什么特别的,但其实是最特别的一个,因为他知道孝敬父母。孝敬父母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呀!。

  仿照文中的句式,用“一个(一只)说一段话。

  9、文中的妈妈和老爷爷也有一句对话,同桌两个,一人当妈妈,一人当老爷爷,分角色读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指名读。

  老师提问:奇怪了,文中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怎么说只有一个儿子呢?小组内讨论讨论,派一名代表发言。(学生汇报)

  10、老爷爷认为只有孝敬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小朋友们,你们怎么评价文中的这三个儿子呀?

  学生思考后汇报

  11、同学们说得真好,第三个孩子虽然没什么特别的,但他懂得孝敬父母,他是妈妈的好儿子,前两个儿子,他们身上都有超凡的本领和特长,这些很让他们的妈妈为他们感到骄傲,所以他们也是妈妈的好儿子。但是百善孝为先,即使有再大的本事,首先也应该懂得孝敬自己的父母,你们说是吗?

  那你们猜猜前两个儿子听了老爷爷的话,会怎么做呢?

  如果这样,他们也是孝敬父母的好孩子了。

  12、学到这里,老师想起了《三字经》中的一句话,把它送给大家:(投影出示“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

  四、回顾课文,总结延伸。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课后把你的想法写入日记,老师希望从今天开始,每天都能至少为父母做一件事。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4

  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的9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本课学习目标:

  1、读通、读顺、读准、读懂课文;

  2、会认读6个生字。

  3、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学习重点:

  读悟课文内容,知道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学习难点:

  明明是三个儿子,可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到一个儿子呢?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图片。

  第二课时

  一、情感引领,谈话导入。

  二、细读品味——妈妈的话。

  1、播放三位妈妈说的话,字幕出示。

  2、初读妈妈的话

  ⑴指名读句子:谁能来读读这三位妈妈说的话。很棒,能把生字都读准了。

  ⑵复习生字:这里面有两个生字宝宝。谁会读?出示字、读音、组词

  我们把生字宝宝带入句子中你会读吗?全班齐读。

  ⑶掌握了生字,你能更顺利地读课文,谁来读读第一位妈妈说的话。贴上第一位妈妈,出示句子。

  第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①指名读,谁来读第一位妈妈说的话。

  ②采访刚才读的同学

  师:这位妈妈,您刚才在夸奖您的儿子,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么呀?

  “既聪明又有力气”说明妈妈引以为豪呢!为有这们的儿子而骄傲。

  生:我在想,我的孩子真了不起。了不起在哪?(聪明、有力气、既……又…… 谁也比不过他说明儿子在妈妈心中是最棒的。)你来读,让我们看看你儿子到底有多了不起。加动作:(做抬高头的动作,骄傲的眼神、拍胸脯、竖起大姆指)

  生:我为我的孩子感到骄傲!有多骄傲,你读读看。

  生:我还为我的儿子感到自豪,我想他以后一定能成为一个很有名的运动员(动作:插腰)

  听了她的话,第二位妈妈不服气了,她说什么?

  ⑷第二位妈妈: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①你听到了什么?

  ②又一个妈妈( 不甘示弱地、骄傲地、自豪地 )说请同学分别读读。

  ③分组读妈妈的话。

  ⑸两位妈妈在攀比呢,第三位妈妈是说什么 ?

  “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两位妈都夸自己的儿子呢?这个妈妈为什么这样说:谈理解。

  ①也许她的儿子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他不好意思说。那你就不好意思地读读妈妈的话。

  ②也许这个儿子有特别的地方,这个妈妈只是不愿意和她们比,是个谦虚的妈妈,那你就谦虚地读一读。

  ③导入:三个妈妈这样夸奖自己的儿子,她们的儿子是怎样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三个儿子》

  ④板书课题。

  三、读课文——再次感知。

  请同学们看课文,听朗读,画出三个儿子表现的句子。

  四、对比品读——儿子的表现。

  1、请学生说,随机出示句子。

  2、三个孩子的表现如何?

  ⑴先出示画面,再出示句子: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看到这个孩子的表现,你心里怎么想,

  真厉害——佩服,读出你的佩服来。

  真棒!——称赞,那就用称赞的语气读。

  真想像他学习,读出你的羡慕。

  第二个孩子来了,他唱着歌,歌声振越山林,穿透云霄,他的歌声真好听。

  ⑵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他的妈妈是怎样夸奖他的,对比读妈妈说的话。

  ⑶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这几个生字你会读吗?

  把生字宝宝送回句子中,你还会读吗?沉甸甸什么意思?从课文的哪段话中看出这水桶是沉甸甸的?

  3、体会水有多重。

  ⑴出示第8自然段。

  ⑵这桶水倒底有多重呢?我请两位同学来体验一下,其他同学认真观察。

  ①观察她拎水时的表现。②心里想好一个问题,呆会儿问这位同学。

  教师请两位同学,当场拎一桶重达七八千克的水,

  师引导:如果你累了,可能停下来休息,休息好了继续走。小心水别荡出桶外。

  a师:你观察到了什么?

  b师: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⑶你有亲身体验,就请你读读这一段。读出你的'体会。全班齐读。

  ⑷拎着这么重的桶,妈妈们心里会怎样想?

  ⑸看到妈妈们拎着这么重的水,你会怎样做?而第三个儿子就跑过去接过妈妈手里的桶走了。

  ⑹出示第三句,划划表示动作的词,说说这里的“跑”换作“走”行不行?为什么?

  “走”并不是不愿意,而是没有“跑”表现得迫切想帮妈妈。好,我们齐读,读出孩子迫切想帮妈妈的感觉来。

  ⑺出示妈妈的话,现在你觉得这个儿子特别吗?特别在哪?妈妈知道这个儿子的特别之处吗?为什么还这样说,再谦虚地读读妈妈的话。

  4、从这些话中你看出分别是哪个妈妈的儿子?把他们送到妈妈的身边。

  出示三个孩子的图处,让同学们贴在对应妈妈的旁边。

  5、三个妈妈说的,三个儿子做的,都被坐在井边休息的老爷爷看到了,当三位妈妈问老爷爷:“看见了吗?这就是我们的三个儿子。怎么样啊?”老爷爷说:三个儿子?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6、明明是三个儿子,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呢?

  7、(边说边总结全文)其实三个儿子都很优秀,老爷爷这样说是根据迎面跑过来的三个儿子的表现说的。我们来看看回顾回顾整篇课文。

  两个被妈妈引以为豪的儿子都只是表现自己的才能,对妈妈手中沉甸甸的水桶视而不见。而只有那位认为自己的儿子没有什么特别地方的妈妈的孩子懂得爱妈妈,他接过妈妈手中的水桶跟着走了。老爷爷认为,心中有妈妈,知道怎样爱妈妈的儿子才是妈妈的儿子.

  8、孝顺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就你课前我们看到的动画片,“黄香温席”一样,“三字经”中就提到“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

  9、学到这儿,你受到什么启发?今天妈妈们也来了,老师给你们一次交流的机会,跑到妈妈身边,问问妈妈希望你做个怎样的儿女,悄悄地告诉妈妈你要做个怎样的儿子。

  相信今天妈妈和孩子们都很有收获,好儿子从现在做起,让我们把今天学习的生字响亮地读出来。

  写几个漂亮的字送给爸爸、妈妈。

  五、比一比,谁写的字漂亮。

  拎、桶、甸。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5

  一、教材依据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组的第三篇课文。(教材见附页)

  二、设计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交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因此,我预设了如下的教学策略:

  (一)充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识字、阅读紧密结合。

  将识字教学贯穿于阅读中,充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初读课文时让学生在课文语境中读准字音,初步感知字形;精读课文时,结合语言环境,了解字义,巩固识字;将认识的生字换一个语言环境再认识,增加见面次数,强化识字;最后安排自主观察、写漂亮字练习,巩固字形认识,使识字教学扎实有效。

  (二)营造情感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就激起了学生深入阅读课文的兴趣。因此,营造情感氛围,引导学生在入情入境的充分的阅读实践中自悟自得,拨动学生心弦尤为重要。

  (三)体验人物情感,落实语言训练。

  本课教学以读为本,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读书实践,体验人物情感,通过自主读、合作读、探究读、对比读、教师示范读、师生评议读、动作体验读、角色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来培养学生语感,落实语言训练。

  三、教学目标

  1、会认“既、嗓”等6个生字,会写“拎、桶”等9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

  3、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四、教学重点掌握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教学难点明白老爷爷说话的意思,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六、教学资源准备

  1、课件、装满水的水桶、“好孩子”卡片等。

  2、搜集有关父母疼爱孩子,孩子孝敬父母的资料。

  3、让学生观察妈妈在生活中的辛劳,并用心感受。

  七、教学过程

  教学板块。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一)听唱儿歌《好孩子》,导入新课。

  1、听唱儿歌《好孩子》:擦桌子,抹椅子,拖得地板像镜子,照出一个小孩子。小孩子,卷袖子,帮助妈妈扫屋子,忙得满头汗珠子。

  2、导入新课:好孩子,人人爱。这节课有《三个儿子》来到我们的课堂,他们是好孩子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三个儿子》。

  (二)板书课题。

  低年级的孩子很喜欢儿歌,以这首《好孩子》儿歌导入新课,很快就调动起孩子学习的兴趣,并对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有孝心”,做了铺垫。

  二、初读感知

  认识生字。

  (一)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二)交流识字情况,培养识字兴趣。

  1、形式多样有趣的读生词(齐读、个人读、开火车读、领读、男女生轮读、比赛读等穿插进行,增加读生字的兴趣。)

  2、指导难读的词,注意“沉甸甸”的“甸”变读为一声,“胳膊” 读轻声。

  3、自主识记字形。

  4、组内交流:说一说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字的;哪个字难记,向组内同学请教。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重点,要扎实有效地进行。

  轻声的读法对于低年级学生不好掌握,特别是南方学生更难读准,需加强示范、指导。

  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所以给学生充分的自主识字的空间。

  (三)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

  1、学“既”字。

  (1)“既”字有个好朋友是“又”,他俩总在一起,谁来读一读课文中这句话。

  出示课文中的句子: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2)师用“既……又……”的句式夸奖学生。(你读得既正确又流利。)

  2、学“嗓”字。

  (1)你会用“嗓”字组词吗?

  (2)你还在哪里见过这个字?

  (如“金嗓子喉宝”“嗓咽喉爽”)

  (3)师夸赞学生。

  如“你的声音真好听,你有一副好嗓子。”“你们的声音真洪亮,真是金嗓子!”用有“嗓”字的句子夸赞学生。

  3、学“拎”“桶”“晃”“甸”字

  (1)请学生先做拎水桶的动作,然后说为什么“拎”字是提手旁, “桶”字是木字旁。

  (2)请一名学生拎一桶水,其他学生观察水面变化。

  (3)师采访拎水桶的学生:你拎这桶水感觉怎么样啊?指导读句子: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

  (4)请学生说水面的变化,巧记“晃”字。

  如:太阳发出万丈光芒;日光为“晃”等。

  (5)课文中还有一个词也是说水很重的,谁发现了? “沉甸甸”,识记“甸”字。

  (6)请大家读词语、句子。

  4、师真诚地表扬:同学们真能干呀,这么多的生字都会读了,真了不起。

  潜移默化地渗透多种识字方法。

  (意在让学生感受“既……又……”关联词语的用法。)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认识“嗓”字。

  做动作、理解意思记字法。

  凭借“一桶水”记住“拎、桶、晃、甸”四个字。

  编儿歌记字法。

  不忘把生字再放在句子中识记。

  三、创设情境、体验情感、

  练习朗读。

  (一)创设情境、体验情感。

  1、小朋友,你看老师是这样表扬你的,你还记得你的妈妈是怎么表扬你的吗?(学生自由表达。)

  2、你能把妈妈的表情和动作也做一做吗?(学生自由表演。)

  (二)练习朗读。

  1、三个妈妈也在夸奖自己的孩子,请你自己去读读课文1—6小节,找出妈妈表扬孩子的话用横线划出。

  2、你把自己就当成妈妈,去读一读妈妈的话,夸一夸孩子。

  3、组内练读。

  通过老师真诚的表扬,学生联系生活,回忆、模仿妈妈的夸奖,为后面课文的感情朗读垫定了基础。

  四、朗读交流,感受阅读乐趣。

  交流(一):

  (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1、采访刚才朗读的同学,顺势指导:

  师:这位“妈妈”,您刚才在夸奖儿子时,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么呀?

  预设:(1)我在想,我的孩子真了不起。

  (2)我想,我的孩子真能干!

  (3)我为我的孩子感到骄傲!

  2、各位妈妈们都自豪地、骄傲地夸奖夸奖自己的儿子吧。(学生练读)

  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们把自己转化成妈妈的角色,体会妈妈在介绍自己的孩子时是怎样的骄傲和自豪。体验人物情感,达到有感情地朗读。

  交流(二):

  (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1、师生共建交流平台:另外一个妈妈是怎么说自己的孩子的?也请几位小朋友来读一读。大家仔细地听一听,评一评他的朗读。(指名学生朗读)

  2、朗读、评价。

  师:你们觉得这个“妈妈”读的怎么样?

  3、自由练读,感悟提高。

  这是一个由收到放的过程。第一个妈妈的话,学生读的有声有色,有滋有味,那么第二个妈妈的话,通过学生自己朗读练习、互相评价,就能达到有感情朗读,培养自读自悟、感悟欣赏的能力。

  交流(三):(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1、提出疑问:两个妈妈都夸奖自己的孩子,第三个妈妈却什么也没有说,这个妈妈在说这话的时候心里会怎样想?

  2、请你带着这样的心情来朗读。

  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反应是多元的。对同样的句子,不同的人肯定有他独特的体验,在不违背文章主旨的情况下,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是非常必要的。

  交流(四):整体朗读三个妈妈的话。

  让学生有一个整体感受,而不是支离破碎。

  五、自读自悟、感情朗读、

  顺势指导生字书写。

  (一)自读自悟7、8自然段。

  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妈妈们感觉怎么样呢?请同学们自己去读读课文的第7、8自然段。

  (二)交流、朗读。

  1、交流:妈妈们感觉怎么样?你是从哪些地方读懂的?

  2、把你的感受读出来。(指名朗读)

  3、假如是你拎着这么重的水桶,此时你最想什么? (真想有人来帮忙……)

  (三)自主读书9—11自然段,顺势指导生字书写。

  1、这样重的水,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分别是怎么做的?请你去读读9—11自然段,用笔划出三个儿子的做法。

  2、指名学生读。

  3、教师边板书边指导学生书空“拎”字。

  板书: 翻跟头

  三个儿子 唱着歌

  拎水桶

  4、最后一个孩子是怎么想的?(觉得妈妈特别辛苦。“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非常吃力。我来帮助妈妈提水吧!)

  5、第三个孩子的妈妈这时心里在想什么?

  本环节以自读自悟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随强化识字,顺势指导书写。

  为理解老爷爷的话,突破难点作铺垫,

  六、细读重点段、自主提问、自主解答。

  (一)默读思考、 自主提问。

  面对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老爷爷是怎么说的?请大家默读课文最后两个小节,边读边想:读了老爷爷的话,你有什么问题?(明明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老爷爷看到的是哪一个儿子?)

  (二)自主读书、自主解答、有感情朗读。

  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

  通过前面的一系列铺垫,此时老爷爷说的话的含义学生已能水到渠成的理解了。

  七、课文延伸、主题升华,

  巩固识字。

  (一)所思所感,及时写话,铭记心里,付出行动。

  1、看了第三个孩子的表现,听了老爷爷的话,前两个孩子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才是真正的好儿子呢?

  2、我们怎样做,才是妈妈真正的好孩子呢?说完写下来,写在“好孩子卡片”上。

  3、读写话,教师小结。

  (二)课文巧妙延伸,巩固识字。

  1、你们对父母的孝心让老师感动。再向大家介绍《一个好孩子的故事》。课件展示:有一天,妈妈生病了,嗓子痛,我去给妈妈买凉茶。我拎着凉茶往回走,凉茶晃来晃去,我生怕它摇晃出去,走路很小心,我感觉这杯凉茶沉甸甸的。回到家里,我给妈妈喝凉茶,又打了一桶水给妈妈洗脚。妈妈夸我是一个既有孝心,又能干的好孩子。(文中生字注音)

  2、分角色朗读全文。

  写话练习:让学生明白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并努力做一个真正的好孩子。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下来,提醒自己付出行动,以实现文道统一。

  生字换一个语言环境,增加生字的“见面机会”,同时这个小故事又展示给孩子们关心妈妈的爱心,给孩子们以启迪。

  八、细心观察、写字练习。

  (一)观察生字 ,心里书空练习。

  学生细心观察要求会写的字,发现规律,找到难点,在心里书空练习。

  (二)组内交流。

  哪个字难写,哪个笔画难写,怎样才能把字写漂亮。

  (三)指导书写。

  1、指导“聪”字写法。

  怎么能把“聪”字写漂亮呢?“耳”字作了偏旁就变苗条了,这三横写得短一点儿,最后一笔横,变成了提,“耳”字就苗条了。老师相信聪明的孩子一定能把“聪”字写漂亮。

  2、请大家在田字格里写一个。

  3、学生自己练习写其他字。

  学生书写质量的高低,与动笔前的观察密不可分,因此,课堂上要留足时间让学生细心观察生字。

  本课有6个左右结构的字,所以选取

  “聪”字,重点指导书写。

  九、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一)总结全文。

  (二)作业:关心自己的爸爸、妈妈,多帮爸爸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捶捶背,倒杯水,让爸妈笑开颜,做一个真正的“好孩子”。

  教后反思:

  (一)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的教学要求,本课教材特点,本班学生特点,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充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识字与阅读紧密结合;营造情感氛围,激发阅读兴趣;体验人物情感,落实语言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把生字放在语言环境中识记,用本课的生字词夸赞学生,以及课外拓展《一个好孩子的故事》中生字的再认识环节,深受孩子们喜爱。课后,有很多家长和我讲孩子对他们的爱,很感动。

  (二)教学中还遇到了两个没有预设到的问题,我是这样处理的:

  1、学生初读文时,有学生认为是“既聪明又有力气的孩子”帮妈妈拎水桶,显然对文本理解有错误,我没有马上指出学生的错误,而是引导学生反复读文,“三个妈妈夸赞孩子的话”,和“三个孩子看见妈妈拎水桶时的表现”的句子对比读,然后讨论,最后学生自己明白了“那个既聪明又有力气的孩子”把力气用在了翻跟头上了。

  2、有学生认为“翻跟头”“唱着歌”的两个儿子也是好儿子,因为他们能给妈妈们带来快乐。我引导学生首先读描写“妈妈拎水桶很累的”段落,然后问学生“妈妈现在最需要什么?”接着引导学生说“翻跟头”“唱着歌”的两个儿子如果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儿子?让学生真正明白:关心、体贴、孝顺父母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感觉这样的教学处理既尊重了学生,又不被学生牵着走。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6

  教学理念:

  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融入角色,体会课文的情感,使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这是我追求的教学境界。

  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3 三个儿子

  学习目标:

  1、提高学生独立识字能力,认识6个生字,会写9个字。识记字形,规范生字的书写。

  2、读懂故事,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3、通过本课学习让大家体会妈妈的辛苦,懂得关心、孝顺父母。

  教学重点及难点:

  识记字形,规范生字书写;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情感,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课前准备:

  小黑板,投影仪,投影片,风车转盘,录音机,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教学过程:

  一、巧设悬念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好奇心,为学习本课激趣)

  1、出示图片,看到几个儿子?

  2、出示老爷爷说的话:“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3、设疑:明明三个儿子,老爷爷怎么说一个儿子呢?

  4、揭题:23 三个儿子(齐读课题,指导轻声)

  二、初读感知感受情趣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划出生字新词,并想办法认识它)——给学生自主学习生字的空间、时间。

  2、趣味检查识字情况

  小黑板出示:(词语做成苹果状)

  我会读

  嗓子晃荡胳膊停下

  拎着水桶沉甸甸

  既聪明又有力气

  1)同桌互读(抢摘苹果)

  2)个别展示读(我能行)

  3)指导难读的字,以“沉甸甸”一词为例。举例ABB式词语。

  4)单个生字认读,设计大风车游戏。

  3、指导写字:胳膊重点是写好左窄右宽的字(同桌反馈)

  三、创设氛围情动你我

  1、课中操,(进入情境,创设氛围,引出重点句)

  2、引读重点句段: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四、多样练读领悟情感

  1、分层朗读

  1)指导学生试读,交流情感。你感受到什么?

  2)谈自己的妈妈。(说说是怎么累怎么辛苦)——体会真情

  3)感情朗读,读出对妈妈的感情。

  2、升华情感

  1)默读课文找出妈妈夸儿子的话。

  1、一个妈妈说:“我的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2、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2)儿子在妈妈的心目中是怎么样的?

  3)指导理解第三个妈妈的话:“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4)小结:妈妈心目中的儿子:聪明能干(板书)

  5)领悟升华

  “聪”指导看字形。听师范读拎水的句子,

  A、让学生用耳听,你仿佛听到什么?(妈妈喘气声,水晃荡声等)

  B、让学生用眼看,你仿佛看到什么?(妈妈流汗,弯着腰很累的样子)

  C、让学生用心体会用口说说,你此时的感受。

  (再一次体会妈妈的累)——全体深情朗读——表演读

  3)如果你看到了会怎么做?你会说些什么?(联系实际发散、创造)

  四、再读课文突破难点

  1、默读课文,思考:三个儿子中谁做得最好?

  2、小组交流反馈据学生回答板书:孝顺

  3、重新出示老爷爷的话:“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4、理解老爷爷的意思。

  五、拓展延伸情满课堂

  1、优化板书,回归整体。

  2、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7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组的第三篇课文,这组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选编课文,以诚信,孝敬贯穿始终,把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融合在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课文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对妈妈手里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能帮助妈妈拎水桶,这样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二、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聪”。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三、教学重难点:能有感情地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懂得孝敬父母的道理。

  四、教学方法: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读中体会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1、创设生活的情境:同学们,还记得你的妈妈是怎么表扬你的吗?(学生自由表达)

  2、提高要求:你能把妈妈的表情和动作也做一做吗?(学生自由表演)

  3、导入新课:今天,有三个妈妈也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了,请你自己去读读课文,找出妈妈表扬孩子的话。

  (二)、自读自悟,合作研讨,体验阅读内容。

  1、三个妈妈分别是怎么夸奖自己的孩子的,请你仔细读课文,用横线划出妈妈表扬的话。

  2、你把自己当成妈妈,去读一读,妈妈的话,读出妈妈的感情来。

  3、交流:你们都找到了哪几句话呀?指名朗读三个妈妈的话。

  4、在你的学习小组里和小伙伴一起练一练,看谁最能读出妈妈的语气。(学生相互交流)

  (三)、朗读交流,发现阅读乐趣。

  师:你都找到了哪几句话?

  交流一:(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请一位小朋友来读读这句话,大家听听,他把自己当成妈妈了没有。(指名生读)

  1、采访刚才读的同学:

  师:这位妈妈,您刚才在夸奖您的儿子,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么呀?

  生1:我在想,我的孩子真了不起。

  生2:我想,我的孩子是很能干的,要是他表现好的话,我要好好表扬他!

  生3:我为我的孩子感到骄傲!

  生4:我还为我的儿子感到自豪,我想他以后一定能成为一个很有名的运动员!

  2、交流提高:

  师:我也为你们的儿子感到骄傲,各位妈妈能夸奖地更自豪一点吗?

  (学生练读)

  师:把你们练习的结果表现给你的同桌看看。(同桌相互读这句话)

  交流二:(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1、师生共建交流平台:另外一个妈妈是怎么说自己的孩子的?也请几位小朋友来读一读。

  大家也听听,他有没有读出骄傲、自豪的语气来。(指名学生朗读)

  2、朗读、评价。

  师:你们觉得这个妈妈读的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还可以做出妈妈骄傲的表情。

  师:那你能帮助他来改善一下吗?(生做抬高头的动作,骄傲的眼神)。

  生:我认为他的话还可以说得更慢一些,那样别人可以听得更清楚,感觉这个妈妈也就更骄傲了。

  师:哦,你的想法很棒,你能来读读吗?(生自信地朗读)

  3、自由练读,感悟提高。

  大家提的意见都很有水平,像他们这样,其他的同学也去练习一下,争取读得更好。

  交流三:(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1、提出疑问:两个妈妈都夸奖自己的孩子,第三个妈妈却什么也没有说,这是为什么呀?

  2、找到情感共鸣:这个妈妈在说这话的时候会是怎么样的心情呀?

  3、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

  (四)、自主发现,从细小见真情。

  1、自读发现:三个妈妈打完了水,走回家去,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小朋友自己去读读课文的7、8小节,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2、交流反馈:师:读了两段话,你有什么发现?(水很重)

  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水很重的?

  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出水的重吗?

  3、朗读提高。

  4、这样重的水,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分别是怎么做的?请你去读读书,用笔划出三个儿子的做法。

  (五)、体会感悟,挖掘孩子内心的想法。

  小朋友们,看到这样的孩子,你体会到了什么呀?想说些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六)、指明中心,升华主题。

  1、自由表演:这时候,一个妈妈还和老爷爷发生了对话,请你和你的同桌一起准备一下,一个当妈妈,一个做老爷爷,来表演对话。

  2、上台表演:指名两个组来表演。

  随即采访:奇怪了,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您怎么说只有一个儿子呀?

  3、全班参与讨论。提炼出中心: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

  4、拓展练习:这个妈妈还会和老爷爷说什么呀?你们能把故事编下去吗?

  最后给课文补上空白,进行了一个拓展练习,同桌两个人续编对话,让本来处于模糊状态的同学也能深切体会到作为一个孩子,要成为必须孝顺父母,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孩子。同时,课堂上的闪光点也由这个环节而显现出来,成为整节课的高潮。

  (七)、小节课文,读读议议。

  你认为该学习哪个孩子?为什么?

  你觉得该怎么样孝敬父母亲?

  说说你是怎么样帮助父母做事情的?

  教后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觉得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容,只要在引导孩子们读书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来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读出神,读出味。

  1、阅读教学生活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仅仅把自己对文本的感受、理解、体验传授给学生是不行的,教学应该是一种“导体”,让文本与学生的感受、理解、体验发生“碰撞”,产生火花,从这个角度看,它就是生活。因此,阅读教学生活化要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比如:在开始引入课题时,让孩子们回忆“你的妈妈是怎么样夸奖你的,她的动作和表情是怎么样的?”从而导入课文“这里也有三个妈妈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你去读一读”。这样的阅读教学贴近生活,并营造了一个民主的教学环境,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敢想、敢说、敢做),使学生对文本有了独特的理解。

  2、阅读教学自主化。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通过自读自悟,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而交流研讨是培养和考察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其目的在于引发学生交流研讨的兴趣,培养学生交流研讨的能力。因此,在每次安排自读自悟的环节以后,我都要设计一个交流的环节,用教师生动有效的课堂评价,学生充满个性化,充满生命活力的的语言,挖掘学生心灵深处想法,对文本的主题进行升华,把课堂教学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支配时间,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3、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多一些鼓励,促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里,学生的思维才可能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才能把紧张的学习过程转变成愉快的学习活动。因此,课堂上,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语言:“老师,我有个问题。”“***,我对你提个意见。”“我对他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老师的语言也成了:“**你先来说说好吗?”“能向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你先等一等,让别的同学先准备一下好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教学气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易于造成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奋发向上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从中受到感化和熏陶,从而激发出学习的无限热情和创造愿望,使他们全力以赴地投入学习,提高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最后几个环节的时候,学生争论哪个孩子更好,向谁学习时,教师的引导地位没有很好地显示出来,在续编故事时,教师的引导、点拨还不够到位等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用心地设计每一节课,真正达到简简单单教语文、快快乐乐学语文的境界。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8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和学习的方式从授之以鱼转变成为授之以渔,而更多的人把这样的关系又提升了一个高度,致力于把授之以渔转变成授之以渔场,真正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空间,让孩子们的心灵在真实体验的天空下自由翱翔。所谓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觉得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只要在引导孩子们读书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来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读出神,读出味,读出真情,读出实感,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融入角色,体会课文的情感,使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文章的内涵才能水到渠成,落实到位。

  【学习目标】

  1、读懂故事,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的道理,体会妈妈的辛苦,懂得关心、孝顺父母。

  2、培养学生思维想象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及难点】

  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情感,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的道理。

  【课前准备】

  1、句式的准备,装满水的水桶。

  2、课文动画《三个儿子》

  【教学流程】

  一、猜谜激趣,轮盘巩固

  1、猜谜送果子。昨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的生字,今天这些字宝宝躲在苹果树上不肯出来,它们要请小朋友们来猜猜字谜,猜中了他们就跳出来了,请听:

  课件出示一棵长满苹果的苹果树,一个个苹果鲜红饱满,惹人喜爱。

  ⑴ 手中握着令牌。

  (拎)

  ⑵ 蚕儿吃桑叶。

  (嗓)

  ⑶ 太阳发出万丈光芒。

  (晃)

  ⑷ 装水要用它,材料是木头。

  (桶)

  ⑸ 远看是勺字,近看是块田。

  (甸)

  2、转轮盘组词说句子。这些字宝宝真高兴啊,它们一跳跳到了转盘中,你能认出它吗?

  (出示一个转动的轮盘)

  ⑴ 随着轮盘的转动抢读出现的生字。

  ⑵ 开小火车给生字组词或者说一句话。

  3、上节课我们还学习了课文的2~6自然段,妈妈们是怎样夸奖自己的儿子的,加上你的动作展示一下。

  二、巧设悬念,自读质疑

  1、听了妈妈们的话,我们仿佛看到了三个不同的儿子,可是课文中的老爷爷却说只看见一个儿子,找到老爷爷说的话,读一读。

  (相机出示老爷爷说的话: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2、齐读第13自然段。

  3、读了老爷爷说的话,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呢?

  (板书:三个儿子 一个儿子 )

  三、创设氛围,情动你我

  过渡:

  是啊,明明是三个儿子,老爷爷却说只看见一个儿子,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老爷爷有这个想法,他看到的儿子又是谁?从课文中找答案。

  1、初读激情情萌发:

  ⑴ 学生自由读7~13自然段。

  ⑵ 三个妈妈打完了水,走回家去,发生了什么事情?

  ⑶ 学生边汇报边重点理解第8自然段。

  (出示第8自然段)

  ① 请小朋友读第8自然段,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生朗读)

  ② 指名回答,(水很重)你是从哪里看出水很重呀?

  ③ 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

  (边读边理解晃荡、可重了词语的意思。)

  ④ 哪些地方看出妈妈很累,体会读。

  (体会走走停停、腰也酸了的意思)

  2、表演悟情情渐深:

  ⑴ 创设情境悟情:

  听了你们的精彩朗读,老师也想来读一读了,老师读得时候,想请一位小朋友上来表演妈妈提水桶,其他同学站在座位上表演。

  师旁白:

  先请妈妈们弯下腰去,水桶就在你的脚边,试着把它提起来,哎呀,好重啊!再来一次,哦,提起来了,往前走一步,停一停,再走一步,停一停。

  ⑵ 采访感受激情:

  ① 采访上台提水桶的孩子:你现在心里最想的是什么?

  ② 小朋友你们体会到了什么,想说什么?

  ③ 齐读课文。

  ④ 句式感情:

  看到妈妈脸上流下的汗珠,我真想,看见妈妈弯着腰弓着背,我真想,看到妈妈辛苦的样子,我真想说。

  3、自读辨析情亦浓:

  孩子们你们都是孝顺父母的好孩子,当看见妈妈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手帮助她,三个儿子他们各自有什么表现呢?

  ⑴ 边读边画出有关句子:

  ① 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② 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③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⑵ 三个儿子谁做得对?请说说理由。

  (结合学生的回答逐节朗读课文)

  ⑶ 抓动词,体会最后一个孩子的想法和做法:

  ① 找动词。

  (板书:跑到、接过、提着走。)

  ② 最后一个孩子是怎么想的?

  (觉得妈妈特别辛苦。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非常吃力。我来帮助妈妈提水吧!)

  ⑷ 齐读老爷爷和妈妈的对话,再次体会老爷爷的话,你现在觉得那个儿子是谁?为什么?

  ⑸ 句式渲情:

  那是第 儿子,因为第一个儿子只顾着 ,没有看见 ,第二个儿子只顾着 ,没有看见 ,第三个儿子却只看见 ,跑过去 他多么 妈妈。

  4、课终延情情未了:

  ⑴ 学了课文,你想对两个儿子说些什么?

  ⑵ 听了你们的话,他们会怎么做?

  ⑶ 句式练说:

  (书面作业)

  听了这些,一个儿子翻着跟头,翻着翻着 ,一个儿子唱着歌儿,唱着唱着 ,另一个儿子什么也没说, 。三个妈妈开心的笑了。

  ⑷ 看到这些,妈妈们会说些什么?老爷爷又会说些什么呢?发挥你的想象说一说。

  (可以师生对说,也可以生生对说。)

  四、拓展延伸情满课堂

  观看课文动画,学当配音演员。

  (播放课文动画)

  1、看,仔细看,记住人物说的话。

  2、演,加上动作演。

  【板书设计】

  三个儿子

  跑

  接

  提

  晃 荡

  走走停停

  腰酸背疼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会认“既”等6个生字,会写“拎”等9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内容,懂得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教学难点】欣赏课文的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的妈妈表扬过你吗?是怎么表扬的?

  2、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3课“三个儿子”。

  二、出示课题,学习生字。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找出生字、新词,画出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借助生字表读准字音,用字典识字。给生字组词。

  三、探究新知

  (一)齐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边读边思考:

  1、这个故事主要讲谁?

  2、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呢?是哪个儿子?

  (二)朗读交流,体味阅读乐趣

  (1)三个妈妈是怎样夸自己的儿子的?请你找出妈妈夸奖孩子的话,去读读,读出妈妈们的语气来。

  交流:你们都找到了哪几句话呀?说一说。

  (2)分组练习:如果你是妈妈,你会怎么夸奖你的儿子?会是怎么样的语气呀?

  (3)让我们一起伸出大拇指夸夸自己的儿子,生齐读、个人读。生读后访问:这位妈妈,您说这句话的时候在想什么呀?你能不能说得再自豪(骄傲)一点?

  (4)(另一个妈妈的话):另一个妈妈是怎样说自己的儿子的?大家听听,他这个妈妈读得怎么样?有没有读出骄傲、自豪的语气来?交流读,评价,提高。

  (5)两个妈妈都夸奖自己的孩子,觉得自己的孩子很了不起,可是第三个妈妈什么也没有说,为什么呀?你想这个妈妈在说这样的话的时候会是怎么样的心情呀?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吗?

  (6)三个妈妈打完了水,走回家去,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小朋友去读7、8小节,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指名回答,(水很重)你是从哪里看出水很重的呀?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

  (7)、这时候,三个儿子看到自己的妈妈在提水,这么重的水,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是怎么做的?

  (8)、这时候,一个妈妈还和老爷爷发生了对话。请小朋友和你的同桌准备一下,来扮演最后一个妈妈和老爷爷,读读这两句话,该读出怎么样的语气来?

  (9)、师生共同探究:奇怪了,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呀? (10)、理解句子“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三)、小结:读读、议议。

  你认为我们要学习哪个孩子,为什么?该怎么样孝敬父母亲?说说你是怎么帮助父母亲做事的?通过讨论让大家懂得只有关心妈妈、懂事明理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并要懂得关心父母、关心他人。

  四、拓展思维 、深化总结

  1、谈谈自己平时在家为爸爸妈妈所做的事情!爸爸妈妈给予我们伟大而无私的爱,我们也要尽我们的能力给他们最大的快乐。倡议:每天为爸爸、妈妈做一件事。

  2、颂读《游子吟》、《三字经》

  【板书设计】

  23《三个儿子》

  三个儿子 妈妈比儿子 儿子对妈妈

  只看见一个儿子(孝敬父母)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的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读准人物的不同语气,领悟课文揭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1、网络游戏复习生字。

  2、开火车认读此语。

  过渡:大家真棒!大家看,老师是这样夸你们的,你们的妈妈是怎么夸你们的?今天我们来看看课文里这些妈妈是怎么夸自己的儿子的。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用“横线”划出妈妈们的话。

  2、分小组分角色朗读三位妈妈的话,要读出她们的样子来。

  3、出示幻灯片,指名读三位妈妈的话。指导读出不同的语气。

  (第一、二位妈妈的骄傲、自豪。第三位妈妈语气的平淡)

  (第三位妈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相关板书:即聪明又有力气唱歌好听没什么可说的)

  4、分角色表演三位妈妈。

  5、在妈妈打水回去的路上,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6、幻灯片出示第8段,学生齐读,你读了这段,有什么发现?

  7、指导读出水重的感觉。

  8、默读课文最后几段,想:明明是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却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9、小组讨论后汇报。

  (引导结合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说)

  10、引导理解:老爷爷看见的儿子是哪个儿子?他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板书:孝敬父母)

  (擦去没什么特别)

  11、看了这三个儿子的做法,你有什么感受?我们给第三个儿子戴上一朵大红花。

  (板画:花)

  过渡:在我们的资料城中,还有许多孩子孝敬父母的故事。大家去读一读,等会儿把你了解到的故事说给你的好朋友听。

  三、拓展阅读

  四、打写

  1、我能做个好儿子(女儿)。

  2、说话你平时在家里是怎么做的?读了课文和资料城里的故事之后,你有新的想法吗?

  3、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理解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材分析:

  《三个儿子》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单元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选编课文,以诚信、孝敬贯穿始终,把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融合在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课文中的三个儿子面对三位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对妈妈手里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儿子,却能实实在在帮助妈妈拎水桶,他才是真正能够孝敬父母的儿子。

  《三个儿子》语言十分浅显,但在浅显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因此在教学中无需逐字逐句地给学生讲课文的思想内涵,但要正确巧妙地引导学生阅读,能让学生融入生活场景,自主学习,体验阅读的乐趣,获得阅读后的成就感,并能从第三个儿子的身上发现他的闪光点影射到自己的身上。

  学情分析:

  由于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课堂上容易感到疲倦,而且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既要努力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校学生素质较高,大部分学生语感较好,把课文读流利不存在什么问题。因此,我把指导朗读的重点放在指导人物角色朗读方面,进入角色朗读也正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通过朗读,体验阅读的乐趣,感悟做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播放歌曲导入新课:

  1、开火车认读生字词:

  既然 嗓子 晃荡 胳膊 沉甸甸 拎着水桶

  2、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表现得太棒了,上节课所学的字词掌握的非常好,为了奖励大家老师给你们放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好妈妈》,同学们一定要仔细听歌观察画面,边听边想一想歌曲里讲了什么?

  3、师:歌曲中的小朋友多疼爱自己的父母啊!

  (1)同学们,在家里父母是怎么夸奖你的?

  (2)今天,我们来看看课文里的三位妈妈是怎样夸自己的儿子的。

  二、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读课文,找出三位妈妈的话。

  师: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找出三位妈妈评价自己孩子的话,用“———”画出来。

  2、全班交流:指名读、自读。

  3、指导朗读三位妈妈的话,体会阅读乐趣。

  (1)出示第一位妈妈的话,指名读,学生评价。

  师采访“妈妈”:您刚才在夸奖自己儿子的时候,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么呀?

  那你能夸得再自豪点吗?(再指名读句子)

  师:第一位妈妈这样夸奖自己的儿子,第二位妈妈也不甘示弱,她又是怎样夸自己的儿子的呢?

  (2)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指导朗读。(提示:可边读边做动作)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第三位妈妈的表现。

  (3)出示第三位妈妈的话,指名读。

  师:两位妈妈都夸奖了自己的儿子,而第三位妈妈却什么也没有说,这是为什么呀?(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

  谁能谦虚地读一读?

  师:真是一位谦虚朴实的妈妈!

  (4)分角色朗读1——6自然段。

  师:孩子是妈妈心中的太阳,当妈妈的都爱自己的孩子。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妈妈呢?(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4、品读文本,体会“孝敬”美德。

  (1)引导朗读7、8自然段:

  师: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三位妈妈打完了水向家走去。她们走走停停,走走停停,这是为什么呀?

  课文的哪些词语或句子告诉了我们水重?你能把它读出来吗?

  (2)引导朗读9——11自然段:

  师:三个儿子面对这么重的水,他们分别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继续读课文,找出三个儿子的做法,画上自己喜欢的符号。

  同桌交流后,师相机板书。

  说话练习:用“一个(只)……一个(只)……另一个(只)……”说一句完整的话。

  师:如果这三个儿子就在你面前,你想对他们中的谁说点儿什么吗?(指名说)

  (3)引导朗读12、13自然段:

  师:其中的一位妈妈和老爷爷也有一段对话,请你和同桌分角色读一读。

  分角色朗读展示。

  采访“老爷爷”:奇怪了,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您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儿子呢?(指名回答)

  三、总结课文,升华主题。

  1、是啊,爸爸、妈妈给了我们生命,养育了我们,多辛苦啊!只有孝敬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同学们,现在条件好了,水桶是不用你们提了,你觉得从今天开始你们可以帮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事来孝敬他们?(生自由说)

  2、我们都是在爸爸、妈妈手心里疼爱着长大的,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可是当我们渐渐长大,有的学生就开始粗声粗气的对父母讲话,甚至不耐烦,那么我们应该以一颗什么样的心来面对爸爸、妈妈呢?(生自由说)

  3、孩子们,今天老师还为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名字叫《感恩的心》。(播放歌曲)让我们在这优美的歌声中,回忆父母曾经为我们的付出、给我们的关爱,请在这张空白的心形卡片上写下你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几句心里话。

  4、请几位学生读一读卡片上的话。(及时鼓励、引导)

  四、指导书写“胳膊、晃荡”:

  1、引导观察范字,请学生指出该注意的地方。

  2、分别范写“膊、荡”,学生练习书写。

  五、小结:

  同学们,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师希望大家都能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用你们美丽的微笑去回报母亲吧!

  六、作业:

  从今天开始行动起来,每天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有心的同学还可能将这些记在你的日记中,我将是一份最好的成长记录。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12

  【教学要求】

  1、懂得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任的道理。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从课文的语句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重点难点】

  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的含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认识了《三个儿子》这一课的生字和词语。现在我来考考大家。看你们还认不认识它们。

  (出示词语卡片)

  (指名认读,齐读)

  二、理解课文

  过渡:

  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时都在评价自己的儿子。当三个儿子同时出现在眼前时,老爷爷却说他只看见了一个儿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3课《三个儿子》。

  1、学习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

  在井边打水时,三个妈妈分别是怎样评价自己的儿子的?请听老师朗读,边听边做记号。

  (指名回答)

  投影出示:

  我那个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问:A、 这个儿子的优点是什么?

  B、谁也比不过他这说明儿子在妈妈心中是怎么样的?

  C、既聪明又有力气,瞧,妈妈在夸奖自己的儿子呢。请你也用既又说句话吧。

  投影出示:

  我那个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问:A、 这个儿子有什么特长?

  B、好听极了说明了什么?

  ⑴ 指导朗读两位妈妈的话。

  ⑵ 指导读第三位妈妈的话。

  ⑶ 指名分角色朗读三位妈妈的话。

  ⑷ 齐读三位妈妈的话。

  2、学习课文第7~11自然段:

  过渡:

  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老爷爷跟在她们后边慢慢地走着,一桶水可重啦!

  (随机出示相关段落)

  ⑴ 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这一段。

  ⑵ 指名表演读。

  ⑶ 喜欢这一段的同学一起读。

  从井边到家里可远啦,妈妈拎着沉甸甸的水桶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大家想想,此时,妈妈最需要的是什么啊?

  3、当三个儿子看到他们的妈妈拎着重重的水桶在路上走时,他们分别是怎么做的?

  ⑴ 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

  ⑵ 指名读,随机出示句子。

  ⑶ 播放动画,指导学生用一只一只另一只说话。

  ⑷ 联系生活场景照样子说一句话。

  4、学习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过渡:

  大家都说得很好,我们再来看课文。当三个儿子都出现在眼前了,这时候一位妈妈又是怎样夸她们的儿子的,老爷爷又是怎样说的呢?

  投影出示:

  妈妈:看见了吗?这就是我们的三个儿子,怎么样啊?

  老爷爷:三个儿子,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⑴ 教师示范读。

  ⑵ 分四人小组讨论:明明三个儿子同时出现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⑶ 指名回答。

  (因为老爷爷只看见一个儿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所以老爷爷说只看见了一个儿子)

  ⑷ 指名分角色朗读老爷爷和妈妈的话。

  5、文中的三个儿子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平时,你碰到妈妈在做事的时侯,你是怎么做的?

  三、小组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简评

  四、总结全文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子女要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从小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做一个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人。)

  五、实践活动

  从现在起,我们每天至少为长辈做一件事。你还可以把做这些事的感受写在自己的日记里。

  【板书设计】

  三个儿子

  只看见一个儿子?

  【教学反思】

  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当执。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没有给二年级的孩子讲很多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没有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容,只是在引导孩子们读书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来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读出神,读出味。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示范读,指名读,分角色读,表演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与文本接触。并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与文本对话多种形式的对话,让学生体会到文本的思想内涵。我将课后的练习说话穿插到学习课文之中,并结合儿童的特点采用动画,先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练习说话,然后再放手让孩子展开想象练习说话。这样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在突破课文难点时,我挖掘文本的空白处,让孩子感受妈妈在提水时最需要别人的帮助,从而引导孩子理解帮妈妈提水的儿子很懂事,再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一环一环地引导学生理解文本。通过学生讨论理解儿女应该孝敬父母这一思想后,再将主题思想升华到尊敬长辈,关心他人。

  回顾这一堂课我觉得有几个环节还存在一些问题:

  1、在突破文中难点时,我出示有关段落,朗读后就提问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这一问题的提出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跳跃性,如果在此问题提出前,先作一个铺垫:老爷爷看见的是哪个儿子?这样设计提问,就降低了难度,学生更容易理解。

  2、教学中的每一环节都要有明确的目的,而在最后一个分小组朗读的环节中,我没有明确地对学生提出朗读要求,而导致这一环节课堂气氛有点乱。

  3、我们的研究问题是教师的示范作用,而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虽然注意了运用示范手段,但广泛运用的意识还不够,只着重在朗读的过程中,大量进行了教师范读的指导。在下一次的课堂上,视野还要放宽一些,在交流感悟、体验表演等其他环节,应该让教师的示范性更强一些。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13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字词

  2.导课:明明有在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一下。

  二、朗读感悟

  1.组内读书,相互帮助

  ⑴一个一个地读,相互学习,相互指正。

  ⑵分角色读课文。

  2.自读自悟

  思考问题:文中出现了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3.朗读第二、三、六自然段。

  ⑴画出三个妈妈说的话,出声读一读。

  ①一个妈妈说:“我那个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②又一个妈妈说:“我那个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③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⑵分组讨论:她们的话分别是什么意思?她们各自用怎样的语气说?(从“谁也比不过他”,看出第一个妈妈认为自己的儿子最聪明、最有力气;从“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看出第二个妈妈认为自己的儿子歌声最好听。两位妈妈说话时很得意,用夸奖,甚至夸耀的语气,读时语速稍快,语调稍高。从“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看出第三个妈妈认为自己的儿子和其他的儿子是一样的,没有超出一般的。这位妈妈说话很平淡,读时语调平稳)

  ⑶师生合作分角色读。

  ⒋朗读第七至十三自然段。

  ⑴轻声读第七自然段,想:主要讲什么?

  ①完成填空:

  一桶水可重了!水__________,三个妈妈__________,胳膊都了__________,腰也了__________。

  ②你从填上的词语中体会到什么?(水桶里的水很满,三个妈妈提着水很吃力。)

  ③假如是是你拎着这么重的水桶,此时你在想什么?(真想有人来帮忙……)

  ⑵这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他们各自有什么表现呢?

  ①边读边画出有关句子。

  A.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B.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C.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②抓动词,体会最后一个孩子的想法和做法。

  A.找动词。(跑到、接过、提着走。)

  B.最后一个孩子是怎么想的?(觉得妈妈特别辛苦。“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非常吃力。我来帮助妈妈提水吧!)

  ③看到这个孩子的做法,他的妈妈在想什么?一直跟在后边的老爷爷心里在想什么?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充分说。(他的妈妈在想:我的儿子真是长大了。虽然比不上第一个孩子翻跟头,比不上第二个孩子歌声动听,但是他知道关心妈妈,知道帮助妈妈分担。老爷爷心里在想:只有这个儿子看到了自己的妈妈吃力地拎着水桶,主动地接过水桶。他真是一个关心父母、体贴父母的好儿子。)

  ⑶理解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的意思。

  通过交流得出:真正的儿子应该是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孝敬父母(关心、体贴父母)。在老爷爷眼里,不懂得孝敬父母和为父母分忧的儿子,不算真正的儿子。

  三、总结课文,情感升华

  1.此时此刻,如果你是这位妈妈,在谈论孩子时,你会怎么说?(让生回过头来看妈妈眼中的孩子,感受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孝敬父母当然也是。)

  2.根据学生的回答,把板书第三个孩子下的“没什么特别”改成“孝敬父母”,并画一颗红红的爱心。

  3.学到这儿,我突然想起《三字经》里的一句话,送给大家。

  出示: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

  四、积累运用

  1.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想到了什么?联系自己的生活谈一谈。(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养育我们很不容易。作为儿女,我们要处处关心父母、体贴父母。向课文中的最后一个儿子学习。)

  2.你一言我一语。你一定会打电话吧!请你把下面对话补充完整,再实践一下,看看你填的对话合适吗?要注意说话的语气。

  小强:“喂,你好!小华在家吗?” 小华:“ ”

  小强:“我是小强。” 小华:“ ”

  小强:“ ” 小华:“ ”

  3.完成课后“读读说说”的练习。练习说话时,应允许学生使用“个”、“只”以外的量词。

  五、课内练习

  1.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聪明——( ) 特别——( )

  2.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歌声 ( )的水桶

  ( )的地方 ( )的孩子

  3.理解词语的两种意思,分别造句。

  特别:⑴特殊、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⑵格外。

  ①特别——

  ②特别——

  4.阅读课文片断,并按要求作答。

  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那个老爷爷跟在后边慢慢走着。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⑴给未点标点处加上标点。

  ⑵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慢——( ) 重——( ) 后——( )

  ⑶从什么地方看出一桶水很重?

  ⑷看到妈妈拎着这么重的水桶,你会怎么做?

  板书设计

  23 三个儿子

  聪明有力气

  唱歌好听

  孝敬父母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会认“既”等6个生字,会写“拎”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师:小朋友们,你们的妈妈表扬过你吗?

  生:表扬过。

  师:怎样表扬的?

  当生举手的少时,师提示:当你考试考好的时候、当你听话的时候、当你帮妈妈做事情的时候……

  生:……

  师:你们真是既聪明又懂事的孩子。

  2、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3课“三个儿子”。(师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二、读通课文,感知内容

  1、师:三个儿子怎么样呢?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可以借助生字表读准字音,也可以用字典识字。困难处多读几遍,开始吧!

  生自由读

  2、课件出示词语:嗓子拎着水桶晃荡沉甸甸

  师:谁想读读?

  生流利的朗读词语

  当生读到“拎着水桶”时,师:能做个动作吗?

  当生读到“晃荡”时,师:谁能用动作表示?

  师:你来?

  生再读词语

  3、课件出示句子

  师:看!这些句子你能读好吗?快!读给你的同桌听听。

  同桌互读

  师:找一组小朋友开火车读!

  当一生读第一句话时,师:把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读出来?

  当生读第二句话时,师:读的好,你理解了。

  当一组生读完时,师:咱们一起读读吧!

  生齐读句子

  4、师:怎样能把课文读的更有味道,下面听老师来读课文!

  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听

  师:谢谢大家!象老师这样读读吧!

  生再读文

  5、师:小朋友练习的很认真,下面我请同学分段朗读课文。其他的同学一边听一边用横线划出三个妈妈谈论孩子的话。

  生认真的听,认真的划。

  三、自悟,品读语言

  1、师:都找到哪几句话?

  生分别读三句话

  师:下面自己练一练,看谁能读出三个妈妈不同的语气。

  2、交流一:课件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

  师:请一位小朋友来读读这句话。

  一生读的很好

  师:哎呀,我听出来了,你的儿子真是谁也比不过他。

  师:让我们一起伸出大拇指,来夸夸自己的儿子,“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

  生齐读

  4、交流二:课件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

  师:第二个妈妈的话,谁来读?

  生读

  师:我听出来了你读出了妈妈骄傲的语气。

  5、交流三:课件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

  师:这两个妈妈在谈论自己的孩子时充满了骄傲与自豪,那第三个妈妈呢?谁来读!

  一生读的好

  师:哎呦,你读懂了课文。

  一生读的不好

  师:再想想该怎么读?生读好了,师:对,就这样读!

  6、师:让我们继续读课文的7到11段,去认识这三个孩子吧!

  生自由读

  师:这么重的水,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是怎么做的?

  生汇报

  师课件出示“三个儿子的做法”

  生再齐读三个儿子的表现

  四、指明中心,分角色朗读

  1、师:接下来,你和你的同桌,一个当妈妈,一个做老爷爷,来表演12、13段的对话。

  同桌练习

  2、师:谁来?

  指明一组表演

  3、分角色朗读

  师:下面请小朋友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全文吧!

  师巡视,指导

  师:刚才老师巡视的时候,发现这几个小朋友朗读的很好,来为我们展示一下吧!

  (叫读的好的学生)

  五、升华主题

  1、师:你认为老爷爷看见的应该是哪个儿子?为什么?

  2、师:那前两个孩子怎样呢,他们就不孝顺了吗?为什么?

  生展开辩论

  师总结:是啊!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

  3、师:学到这儿,老师突然想起《三字经》里的一句话,送给大家。

  课件出示:“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

  五、拓展

  师:今天回到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跟他们说说你对这个故事的感受。母亲节快到了,你也可以回到家为妈妈做一件事!

  《三个儿子》教学反思

  阅读,一向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识字写字、写作、口语交际教学等各个方面。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觉得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容,只要在引导孩子们读书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来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读出神,读出味。

  1、阅读教学生活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仅仅把自己对文本的感受、理解、体验传授给学生是不行的,教学应该是一种“导体”,让文本与学生的感受、理解、体验发生“碰撞”,产生火花,从这个角度看,它就是生活。因此,阅读教学生活化要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比如:在开始引入课题时,让孩子们回忆“你的妈妈是怎么样夸奖你的”,从而导入课文。这样的阅读教学贴近生活,并营造了一个民主的教学环境,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使学生对文本有了独特的理解。

  2、阅读教学个性化。《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角色的模拟可以引导学生自由地朗读,自由地想象,自由地表达。学生有了自由,就有了灵性,就会冒出创造的火花,课堂上就会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爱探索、喜尝试是孩子的一大特点。于是,我设计指明中心,分角色朗读课文这一环节,让同桌学生之间一个扮演妈妈,一个扮演老爷爷,帮助孩子“尝试”各种角色的模拟。在角色的完成中,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让他们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才华,从而促使学生真正地走入了课文的意境中,能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能对课文产生更深的理解。

  3、阅读教学的升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确立新的阅读教学价值观——尊重差异,张扬个性,多元解读。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许多老师往往“走过了头”,把尊重等同于“放纵”,把张扬等同于“随心所欲”,更把多元理解等同于“想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学生的理解与文本的价值取向相去甚远,而老师没有主观意见,没有核心理解,学生说什么都对,都给予肯定,从绝对的“书本中心”完全走向了绝对的“学生中心”。因此,我设计升华主题这一环节,让学生展开讨论:你认为文中老爷爷看到的应该是哪个儿子,为什么?难道其他两个儿子就不优秀了吗?这两个问题的设计,帮助学生们理解正确的价值取向,理解三个儿子其实都很优秀,但是只有孝敬父母的才是“真正的儿子”,在学生心里激起思维的火花。同时也做到了正确处理“多元解读”与“尊重文本正确价值取向”的辨证关系。最后,为了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孝顺父母的心愿,我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为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为课文的学习提供生活的保证。使文本转化成一个基于真实的环境,在还原后的生活场景中,学生可以完成生活交给的任务,在生活中、在体验中完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为课文的学习提供生活的保证。

  总之,在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只有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把听、说、读、思、演等相机结合,相互渗透,让孩子们融入生活场景中,自主学习,体验阅读的乐趣,获得阅读后的成就感,长此以往,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7—13小节,能体会水重,母亲提水的辛苦。

  2、读懂故事,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3、有感情情朗读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巩固生字,有感情朗读课文,明白老爷爷话的含义,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FLASH动画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

  一、课前谈话,回读妈妈的话。

  师:说说听了这首歌,你知道了什么?歌曲中的小朋友多疼爱自己的父母啊!你们在家里帮父母做过事情吗?你都帮父母做过什么事,有什么感受?

  师:你们真是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师:可以上课了吗?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3课——三个儿子。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1到6小节,知道了在井边打水的三位妈妈对三个儿子的评价。

  课件出示句子:

  1、一个妈妈说:“我那个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板书:力气大)

  2、又一个妈妈说:“我那个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板书:嗓子好)

  3、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板书:没什么)

  二、学习课文7—13小节,体会水的沉,妈妈的辛苦

  过渡:在妈妈的心中,儿子都是了不起的。三位妈妈谈到了三个儿子。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你看到了几个儿子,(3)可是这位老爷爷却说:“三个儿子?不对吧,我只看到了一个儿子。”(出示句子)

  师:读了老爷爷的话,你有什么想知道的?明明是三个儿子,怎么只有一个儿子呢?在再读“读老爷爷的话”

  师:到底发生什么事,使老爷爷只看到一个儿子呢?请同学们自由读7—13小节,认真读,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从哪里读懂的?

  ▲预设学习重点段:出示:

  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那个老爷爷跟在后边慢慢走着。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生:我们小组读懂了三个妈妈拎的水桶很重。我给大家读一读:“一桶水可重了!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生:我觉得他没有读出水很重的样子,我能读得比他好。(此名学生朗读)

  师:通过他的读,你感受到水很重了吗?

  生:感受到了。

  师:你能通过读,让别人也感受到水很重吗?

  (学生齐读此段)

  ▲听老师范读拎水的句子

  (1)让学生用耳听,你仿佛听到什么?(妈妈喘气声,水晃荡声等)

  (2)让学生用眼看,你仿佛看到什么?(妈妈流汗,弯着腰很累的样子)

  (3)让学生用心体会用口说说,你此时的感受。

  (再一次体会妈妈的累)——全体深情朗读——表演

  (4)假如是你看到了会怎么做?你会说些什么?(联系实际发散、创造)

  三、学习三个孩子的表现,呼应前面的表扬,质疑升华

  师:而三个孩子是怎么做的呢?看图,先看孩子看图自由说,课文中又是怎么写的?请同学们

  从课文中找找,并用横线划出相关的句子?看图分别说,出示句子

  1、板书:翻跟头回读夸奖的话

  2、板书:唱歌

  3、板书:拎水桶你有什么问题想问这位妈妈吗?

  师:这句话什么意思?他真的就没有什么特别的吗?看了这个孩子的做法,

  师:此时此刻,你是这位妈妈,再谈论孩子时,会说什么?(板书:孝敬父母)

  如果你也在旁边,你觉得谁做的最好?你又看到了几个儿子?

  这一切老爷爷看在了眼里,怪不得他说—————

  他看到的是哪一个?看到了是什么?为什么?

  生:因为其他两个儿子只顾表现自己,只有这个儿子帮妈妈。

  生:只有第三个儿子孝敬父母。

  生:孝敬父母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所以老爷爷说他只看到一个儿子。

  生:只有孝敬父母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板书:真正的儿子)

  ……

  怪不得老爷爷说只看见了——————一个儿子,一个真正的儿子。(板书:一个真正的儿子)

  同学们学得很认真,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课文,注意不同人物,语气不同。

  四、齐读全文,总结

  齐读课文

  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怎样才是孝敬父母?在今后的生活中,你打算怎样做?老师有个建议,让我们从今天开始,每天为父母做一件事,做一名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板书设计:

  三个儿子

  一 二 三

  力气大 嗓子好 没什么特长(孝敬父母)

  翻跟头 唱歌 拎水桶

  真正的儿子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15篇】相关文章:

《三个儿子》导学案教学设计04-20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15篇12-23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通用15篇)12-23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集锦15篇)12-23

《三个儿子》课件设计05-03

《儿子们》的课件设计05-03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反思12-05

二年级语文《三个儿子》听课报告09-05

精选《观潮》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11-15

关于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反思八篇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