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登高》教学设计

时间:2024-12-17 11:50:04 敏冰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杜甫《登高》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6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杜甫《登高》教学设计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杜甫《登高》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6篇)

  杜甫《登高》教学设计 1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

  2、总结领悟诗歌意境的方法。

  【教学关键】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教学过程】

  一、导语激兴

  同学们,在唐代的诗坛上,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几乎一生都在流浪,成都的一个草堂成为他短暂安定生活的见证;他几乎终生都在痛苦,沉郁顿挫成为他诗歌风格的最权威的概括。一场战争撕碎了他的心,带给他常人难以忍受的折磨;多种疾病毁灭了他的躯体,最后病死在湘江的一叶小舟上。他,就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首诗:《登高》。

  通过学习这首诗,我们要领悟这首诗歌的意境,总结领悟诗歌意境的一般方法。读这首诗,我们能看到诗人焦虑的目光,能听到诗人无奈的叹息,更能感受到诗人心灵的震颤,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倾听这一曲时代的悲歌吧!

  二、放录音,请学生齐读

  三、研读课文

  1、我们要领悟意境,首先要进入境。这境,就是诗人在诗中创造的生活图景。首先包括了景,请大家回答:在这首诗中,诗人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风,天,猿声;渚(水中小洲),沙,鸟;落木(秋天树木落叶),长江。

  景物如何?

  明确:

  急:呼啸的秋风(有速度)。

  高:天空辽阔(有立体感)。

  哀:如哭似嚎(有感情)。

  萧萧:落叶声(有声音)。

  2、请大家发挥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这幅画面。

  (请两位同学描述。)

  请大家闭上眼睛,在老师的描述中想象画面:这是一个萧瑟的秋天,天空是那样辽远,远处的树林中传来一阵阵凄厉的猿声。小洲边的水是那样的清冷,岸边的沙子是那样的惨白,鸟儿在狂风中挣扎着,盘旋着,发出阵阵哀鸣。无边无际的.落叶在萧萧的秋风中飞舞着,奔流不息的长江波涛拍击着江岸滚滚向前。

  3、这是境中的景,除了景,境中还有诗人的形象,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诗人的形象。

  诗人很老了(百年),衰老多病,常年客居他乡(作客),志向得不到伸展(潦倒),他叹息着国运和自身的命运(艰难),以至于白发增多(繁霜鬓)。

  请大家当一回导演,把诗人在秋风中登高的动作设计出来,按小组讨论两分钟,请各组推出一个代表。

  (抽查两个组,其他同学补充。)

  明确:诗人少有壮志,19岁就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现在他的理想彻底破灭了。顶着秋风,他在诗篇中向我们走来:拄着拐杖,他颤微微走在那秋风呼啸的山路上,狂风吹乱了他花白的头发,枯叶飞舞着掠过他的衣襟,他一路咳嗽着,走走停停。风好大呀,他抬起头,挣扎着登上了崖顶。然而,读读他的诗篇吧,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一个垂危的老人,将不久于人世,他关心的却不是自己。诗人的目光越过了千山万水,胸襟是如此的开阔,这是一颗多么伟大的心灵!

  4、现在我们来谈“意”,也就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的情,请大家用诗篇中的词来概括诗人的感情。

  明确:悲,恨。

  5、同学们,假如你就是杜甫,现在,你就站在那高高的悬崖之上,眼前,风在拼命的刮,鸟在拼命的挣扎,落叶纷纷下,长江滚滚流;耳畔,风声卷集着涛声,涛声夹杂着猿鸣,你会产生怎样的联想?

  学生答:

  “一叶而知秋”,何况落叶已萧萧而下;“问君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愁象流水象落叶那么密集。

  落叶让人想到生命的短暂,自己壮志难酬,心生感慨。

  师:

  这同学答的多好啊,看到落叶与流水,就想到时光一去不返,感慨自己壮志难酬。落叶归根,百川归海,而自己却年老漂零在外。

  下面我来谈谈我的理解:岸上枯叶似蝶,岸下猛浪若奔,我们分明已听到了落叶的呻吟,听到了长江的呜咽。这那里是在写季节,分明是一个时代的真实写照!这个时代充满了伤痛与悲哀,战乱就象一场大风席卷了中国大地十几年,在这场大风中,不知有多少鲜活的生命如木叶般纷纷而下,枯萎死亡;那滚滚长江流动着的不正是人们绵绵不尽的眼泪吗?

  现在我们总结一下领悟诗歌意境的方法:

  ⑴揣摩语言;

  ⑵联想想象;

  ⑶联系生平。

  读这一首诗,我们要看到诗人焦虑的目光,我们要听到诗人沉重的叹息,我们更要感受到诗人心灵的震颤,现在,就让我们齐声朗诵这一曲时代的悲歌吧!

  杜甫《登高》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培养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感受诗人情感

  2.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以及规范答题思维习惯的养成

  二、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掌握诗歌朗读基本方法朗读吟诵,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欣赏大自然的美

  2.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爱国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体会诗人情感、品味诗歌的意境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由于作者生活年代与我们今天相距甚远,教学难点当定位在对作者隐晦复杂情感的把握上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中国的传统节,有哪些?分别有些什么习俗?(激发学生的思维,逐渐缩小到重阳节)大家知道重阳节,古人有什么活动吗?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

  二、知人论世话形象

  1.印象杜甫

  提问你眼中的杜甫是个怎样的人?(首先让课堂动起来)

  结合高考题型中,关于诗歌鉴赏的第一步,是“三看”(看题目、看作者、看注释),初步了解诗歌大意。

  梁启超曾写过一篇文章《情圣杜甫》

  思考:诗圣?情圣?

  课件展示【写作背景】

  杜甫一生,多灾多难他身逢战乱,颠沛流离,尤其是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时为止,是他长达11年的西南漂泊时期,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他就病逝于漂泊湘江的船上

  2.诵读全诗,体会感情基调

  提问这首诗我们读过以后,情感基调该怎样把握呢?

  大家朗读之后,对这首诗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三、缘景明情析手法

  思考如果我们刚才已经初步把握了这首诗的情感基调,那么情字何依?情景交融,融在何处?

  链接:诗歌鉴赏中分析意境题型的答题步骤

  赏析意象,感受意境(引导学生对首联和颔联的解读以及规范答题习惯的养成)

  四、移情入境悟诗情

  1.提问究竟是怎样的原因让诗人如此的“悲”(哀)呢?诗中哪些地方集中写了诗人的内心和现状?

  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赏析颈联和尾联

  2.讨论:课后练习罗大经对颈联的解读(重点扣住“常”“独”字眼来咀嚼)

  五、吟咏诗句赏韵律

  1.对仗工稳,音调铿锵

  全诗四联均用对仗,而且首联中一句话还自相对偶,结构上井然有序,

  2.体会杜甫诗风沉郁顿挫

  提示沉郁,不是压抑、郁闷,而是内容上的厚重,顿挫,是指韵律

  六、课堂小结

  听一段曲,读一首诗,看一个人,都需要用心!用心灵去碰撞心灵,才会擦出共鸣的火花!今天,我们用心地运用多种方法,去触碰了千年以前的那颗滚烫的心灵,带给我们无穷的沉思与强烈的震撼!

  七、布置练习

  比较阅读《望岳》和《登高》的情感异同

  杜甫《登高》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学生能准确掌握文中的生字词,并能顺利朗读背诵。

  学生能理清诗歌的情感线索,领会诗歌的内容。

  学生能通过对诗句的鉴赏来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诗的诵读与积累。

  教学难点:对杜甫诗歌中沉郁风格的理解和领悟。

  教学方法及辅助工具:

  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讨论法

  辅助工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导入:春天,是万物复苏鸟语花香的季节,在春天的时候我们喜欢做什么呀?踏春,去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而在秋高气爽的时候,人们则喜欢登高望远饮酒作诗。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里说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抒发的是思乡思亲的情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也是诗人杜甫在登高时创作的,诗名就叫《登高》。

  背景材料:

  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这首诗大约作于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秋(普及一个知识),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4年,但各地的军阀又在不断混战,抢占地盘。杜甫因战乱而流离到夔(kui)州,此时的他已经56岁,身染重病,为了排解忧愁,又值重阳节之际,因而登高望远,在登高后看到的是深秋的萧条景色,由此想到国家正值战乱,感时伤怀而作。

  解析字词,理顺文章:

  渚清沙白:渚,水中小洲;清,洲边的江水清澈;沙白,小洲上的白沙。

  翻译:天高风急,猿啸声声似乎蕴含着无限的悲哀,孤洲沙白,只有沙鸥不时地回旋。无边无际的`落叶纷纷飘坠,奔腾不息的长江滚滚而来。离家万里,悲叹自己经常漂泊他乡,衰老多病,寒秋中独自登临高台。世事艰难,可恨秋霜凝染了我的双鬓,穷困潦倒,不得不放下这浇愁的酒杯。

  品读课文: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习一首古诗,肯定就是要读的,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一遍,一定要注意有感情的朗读,把握好节奏。

  接着播放一份朗读音频,让学生听。再请同学起来读一遍,最后全班齐读一遍。

  内容品读:

  1同学们刚才都读了这首诗,感觉到诗中一直贯穿着的一种情感是什么?

  明确:忧愁悲伤孤独等。

  诗人在诗中是怎么体现这个“悲”字的?(让学生讨论)

  明确:首先体现在所见的深秋景色的悲上。首联和颔联“风急天高猿啸哀,……不尽长江滚滚来”。

  首联和颔联中有些什么景物,也就是意象?分别有什么特点?

  明确:八种。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特点是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回鸟,落木萧萧下和长江滚滚来。

  这些各具特点的意象是怎么来表现诗人描写的秋景之悲的?

  明确:

  (1)急风,说明风很大,又是秋天的风,而且还是登高之后感受到的风,我们知道越往高处走,温度就越低,所以这时的风肯定是又冷又大的,这风不仅吹在诗人的身上,更在诗人的心上。

  (2)高天,天高阔远,在茫茫天地之间,诗人更觉得自己渺小,无限悲凉之情涌上心头。

  (3)哀猿,猿的叫声是哀伤的,这更为诗人悲凉的心境更添一层。

  (4)清渚和白沙,清和白都是冷色调,更显环境的冷清和凄凉。这又使得诗人更为悲伤。

  (5)回鸟,因为急风而不断盘旋不能往前飞的一只鸟儿,而且只有一只,它是孤独的,这让作者自己感到了自身的孤独。

  (6)落木萧萧,落木就是落叶,到了秋天,树叶纷纷落下,这意味着生命的终结,从落木中诗人也看到了自己的生命正在走向尽头,由此更显凄凉。

  (7)《论语》中有一句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苏轼在《赤壁赋》中也写到“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都是在感叹生命的短暂,光阴的易逝。因此在这里也是诗人感叹人生苦短。

  这些都是从写景来体现“悲”的。

  除了秋景之外,作者还从什么方面来体现“悲”的?

  明确:还体现在诗人的遭遇上。集中表现在颈联和尾联。“万里……浊酒杯”。

  万里悲秋常作客:离家万里,悲叹自己经常漂泊作客他乡,壮志难酬,处境艰难。

  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孤身一人抱病登台,倍感凄凉。

  艰难苦恨繁霜鬓:如何理解“艰难”一词?双重意思,一是指国家要平息动乱的艰难和自身命运之艰,常年漂泊,生活艰难。

  也许有人会说,他难道是神经病吗?连自身的生活都保证不了,还要去关心国家大事,这不就是吃饱了撑的吗?但是这就只是我们普通人的想法,而真正伟大的人就是他这样的,有着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若世间少了这些人,那么我们现在享受到的美好生活就会变得遥不可及。

  潦倒新停浊酒杯:自古以来,中国人只要一有烦恼就会借酒浇愁,今天也不例外,而诗人内心苦闷,想要一醉解千愁,可是又以为自己年老多病,不得不戒酒,心中万千思绪无法排解,也就愁上加愁了。

  把握作者情感:

  这首诗是由前四句的写景转到后四句的抒情,使之情景交融,作者的情感由“风急……鸟飞回”的孤独到“无边……滚滚来”的沉郁,再到“万里……独登台”的愁苦,最后到“艰难……浊酒杯”的无奈,由此看出全诗的感情基调就是一个字:悲。

  总结:

  全诗通过所见的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情感。可以说,这首诗是杜甫对生命的感悟对时世的艰难对漂泊的一生对凄凉的晚景和对未酬的壮志的一个总结。它因其雄浑悲凉的意境工整齐协的格律而被称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杜甫《登高》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2、在吟诵的基础上,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进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4、学会写景诗歌的基本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

  1、朗读和背诵。

  2、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进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吟诵法。

  2、讲析法和点拨法。

  3、讨论法。

  4、情景展示法。

  [教学设想]

  1.朗读吟诵。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情景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3.加强背诵指导。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环节时间分配]

  [故事性导语引入(4 分钟)] --------[指导诵读(3 分钟)] -------[作者简介(4 分钟)] -------[赏析文本(28 分钟)] -------- [本诗小结(3分钟) ] ------- [作业布置(3分钟)]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故事性导语引入(4 分钟)

  同学们愿意听电影故事吗?

  不过,这不是一个欢乐的故事,而是一个凄楚悲凉的故事。听着,心情会很沉重。

  我还给大家提个要求。因为是电影故事,请大家边听边在脑海中把这个故事幻化成电影画面。

  我相信大家都是杰出的“电影摄影师”,一定能够把画面在大脑中构想得场景逼真,而且每人都能够确实地身临其境。能做到吗?

  (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一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二、指导诵读(3 分钟)

  1、放音乐《二泉映月》。

  2、老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登高》全诗。营造凝重的课堂气氛。

  3、师再朗诵,学生跟读.

  4、指导诵读

  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

  那么怎样才能诵读得更好呢?(板书诵读要领)

  (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2)、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为了更好地诵读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作者,然后具体分析一下这首诗。 ( 孟子曾经说过:“诵其书,读其诗,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三、作者简介( 4 分钟)

  1.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 自称少陵野老, 世称杜少陵, 出身于河南巩县,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少年时期曾漫游各地,20岁作《望岳》“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千古名句,成为千万有志青年的座右铭。后寓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被俘,逃出后任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西畔,世称浣花草堂,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其作品显示了唐由胜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诗集>>。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组诗“三吏”“三别”。

  2.写作背景

  <<登高>>这一首诗,向来传为名作。前人对他的地位评价极高,杨伦称之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胡应麟更把它喻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这首诗写于大历二年(767年),是杜甫去世前三年在四川的夔州(奉节)所作。没来夔州之前,他寓居在四川的梓州。在梓州,

  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觉得中原以定,于是陡然萌发了“青春作伴好还乡”的念头,但未能实现。公元765年5月,他的老友严武辞世,他在蜀地便失去了生活等诸方面的依恃,境遇每况愈下,只好离开了经营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们,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呆了几个月才到夔州。如果不是当地都督柏茂琳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地住三个年头,可能还得四处漂泊。就在这三个年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难,身体也非常不好。因此,杜甫这首诗是在极度困苦的情况下写成的。对作者有了了解之后,我们来理解本诗的内涵。

  四、赏析文本 ( 28 分钟)

  《登高》是一首七言律诗,共有八句,这八个诗句,可分两个层次,前四句是写景,后四句是抒情。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⑴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

  明确: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高”

  “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⑵ 急风、高天、哀猿、清清、白砂、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明确: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探 导:

  ① 飞鸟,应该是一种什么处境的鸟?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

  明确:(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总之,这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而且只能是一只,而不是多只。因为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② 诗人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鸟鸣山更幽”。它们和杜甫笔下的鸟有什么不同吗?

  明确: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因为那时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然。由此看来每一位诗人笔下的鸟都是他们的化身。

  我们也要化身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风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诵读一下这两句。

  “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渺小;“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

  读“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家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语调、表情、动作都要配合上。“天高”——要仰视,清渚、沙白——要俯视,“鸟飞回”——要远望,向着家乡看。

  对老师的示范,既要听,又要看。

  (师生共读)

  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 颔联给我们勾画出一副极其广阔深远的图景,前人誉之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写了几种景物?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幅画面。

  (2)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想到了什么?

  明确:落木萧萧――

  ①杜甫看到落叶飘零,会引起韶光易逝的感觉。

  ②也许会加重乡愁,他会问自己,这常年飘泊的生活何时能结束。 不尽长江――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他会超越时空的限制,联想到历代的.一些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不禁“怅望千秋一洒泪”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

  (3 )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什么写法?

  明确:对比、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朗诵指导:你就是杜甫,面对萧萧落木,你应该是什么心情?读这句你应该想什么?你心里的这两句,心里想——我老了;我怎么这么快、转眼间就老了呢?(试读,很沉郁)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还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读的时候,大家应该把这种豁达、坦荡,那种气魄读出来。应该读得昂扬一些。站在长江岸边面对汹涌的波涛,目光远望,音调略高。尤其“滚滚”二字应该读出磅礴的气势。待到这里,已经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时应该高昂一些。

  (全体读)

  小结:从画面上,首联和颔联有着不同,首联是一个一个局部景的连缀,颔联就是一个整体的大景。用电影镜头来比方一下,首联是一系列镜头的组合,颔联就是江和树的一个大场景。

  前者有镜头组接、切换,俯仰天地;后者是长镜头,大笔挥洒,一气呵成。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的话,那么后两联就是抒情。

  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什么是“作客”?是否和现在的“做客”相同?

  明确:“作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作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

  杜甫《登高》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了解杜甫的生平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掌握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技巧;

  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品味鉴赏诗歌语言,了解此诗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在朗读背诵中,感受诗人悲凉的内心世界,领略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在经过小学、初中、高一的.学习,已经具备了鉴赏诗歌的基本能力,有相当的生活经验与思考品味能力,主要用引导的方式进行,学生会在启发下完成本首诗歌的鉴赏活动。《登高》是一首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高度统一的一首七言律诗。他把自己的感情集中在了秋天和大江这两个最富于想象力和联想力的形象中,诗歌饱含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个人身世的辛酸。因此,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在了解诗人身世遭际和写作背景的前提下,品味语言,感知意象,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饱含深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PPT展示描写重阳节的诗歌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年十七)】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张说【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黄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稽首明廷内,心为天下劳。

  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张谔【九日宴】秋叶风吹黄飒飒,晴云日照白鳞鳞。

  归来得问茱萸女,今日登高醉几人。

  王之涣【九日送别】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朱放【九日与杨凝、崔淑期登江上山会有故不得往因赠之】

  欲从携手登高去,一到门前意已无。

  那得更将头上发,学他年少插茱萸。

  注:指导学生朗读描写重阳节的诗文,并让学生找出诗文中人们怎样庆祝重阳节。(一生回答:插茱萸赏菊和菊花酒登高……)

  (教师补充导入新课)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一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一个人孤独的在外飘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这位老人就是杜甫。

  二、简介杜甫(学生填空)(PPT展示)

  杜甫(712—770)字,自号,盛唐大诗人,

  长安十年的困顿求官,安史之乱颠沛流离,他的诗歌记录了唐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其诗被称“”本人被称“”,伟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三、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沉郁:思想内容方面的特征。“沉”即“深”,指内容的深刻、深广、深厚。“郁”即“积”指内容的真实,凝重、含蓄。

  顿挫:艺术形式方面的特征。字面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情感的千回百折,节奏的徐疾相间,音调的抑扬顿挫,旋律的跌宕起伏。

  沉郁凭借顿挫,顿挫服从沉郁。

  四、背景(一生介绍)(PPT展示)

  杜甫写这首诗时(767),安史之乱(755—762)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在这种情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在“何日是归年”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为了排遣郁闷抱病登台。

  五、指导朗读(PPT展示)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感受诗歌的美:节奏分明,整齐,音律和谐,平仄相间,抑扬顿挫

  结构上回环照映

  六、赏析

  首联:问: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学生讨论并明确答案:风天猿渚沙鸟;急高哀青;冷色调,透露灰暗、凄凉)

  颔联:问:“落木”一词让我们想到了什么?

  生答:萧条、光秃秃的视觉印象,写出了秋的萧瑟。联想到生命的短暂。杜甫生于是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它让我们有生命短暂的感慨。

  问:“不尽长江”让我们联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不尽”写出了江水广阔、绵延。“滚滚”写出了江水翻滚向前,有历史长河奔流不息的感觉,有种韶光易逝的感觉。

  颈联:问:请说说这两句有多少可悲的事情?

  (学生讨论PPT展示)

  万里”地之远也,万里之外。(四川)

  “悲秋”时之凄惨也,悲凉之秋(万木凋零)

  “作客”羁旅也,漂泊,流浪(客居他乡)

  “常作客”久旅也,长久的,不断的(为求官旅居十年,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漂泊十年)

  “百年”暮齿也,岁月不饶人,晚年(55岁)

  “多病”衰疾也,多病之躯(肺病、疟疾、糖尿病、风痹、右臂偏枯耳半聋)

  “台”高迥处也,寒冷

  “独登台”无亲朋也(异乡,严武、李白、高适去世)

  尾联:品味“艰难”二字的内涵。

  国运(安史之乱,藩镇割据)

  自身命运(事业未成,颠沛流离,多病暮年)

  有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思考:为什么新亭酒杯?

  明确:抑或因病戒酒,抑或穷极买不起酒,抑或情绪不好不想喝酒。

  七、拓展: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杜甫《登高》教学设计 6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沈的苦痛与忧思。

  学习设想

  1.朗读吟诵。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情景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3.加强背诵指导。

  4、学以致用,进行诗歌创作练习

  教学时数一课时

  新课导入:(投影画面)

  大家都喜欢听故事吧?

  (音乐起)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长江边上的夔州,江流奔涌,秋风萧瑟,万木凋零,凄冷的风中,一只孤鸟在高空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衣衫褴褛,步履蹒跚的老人朝山上走去。这位老人,曾经豪情万丈,志在报国,曾经渴望“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他无论穷达,都不忘兼济天下。然而苍天弄人,他一生数起数落,郁郁不得志。重阳节,本是登高祈寿家人团聚的节日,而年过半百,满身疾病,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的他却面对处在战乱之中的国家,面对万里之遥的`故乡,面对漫天飘洒的落叶,面对滚滚翻腾的江水,不禁百感交集,放声高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满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是的,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位老人,走近他的生活,一起来欣赏1200多年前他为我们留下的这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投影课题)

  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再来诵读一遍!(音乐起)

  指导诵读

  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

  那么怎样才能诵读得更好呢?(投影诵读要领)

  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2、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为了更好地诵读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作者,然后具体分析一下这首诗。

  谁能介绍一下杜甫的生平经历?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二、天宝五年至十四年,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

  三、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

  四、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

  写作背景:

  杜甫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在这种情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在“何日是归年”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为了排遣郁闷抱病登台。

  分析鉴赏:

  有人认为杜甫的《登高》是“古今七律之冠”,那么,它在艺术表现方面有什么独到之处?(大家讨论)

  分析:从艺术表现角度上看,本篇的独到之处至少有如下两点:

  一是对偶工稳,音调铿锵,琅琅上口。全诗八句皆对。诗一开头就以对仗领起,对得自然、工整,尾联两句的对偶一般两种看法,一种认为“苦”做甚,极讲,诗副词,与对句的“新”正好相对,“繁”和“霜”是使动用法;一种认为尾联属宽对,只“苦恨”与“新停“不对。这种结构上井然有序的排列,不仅符合于美学上的所谓均齐,给人以一种神清目爽整饰对称的美感,而且使全诗曲折顿挫,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需要抒发的感情。

  同时诗中又多用双声迭字,旋律优美,音节和谐,大大加强了诗的音乐美。如尾联“艰难苦恨”四字,在句法上是并列结构,在声调上却具有抑扬顿挫四声的特色,读时应一字一顿;“潦倒”“新停”为双声迭韵,在声调上又有“上”“平”之分,故音节显得特别铿锵嘹亮,读时应两字一顿。“繁霜鬓”对“浊酒杯”,其声调的妙用,也在所谓“抑扬抗坠之间”。读者密咏恬吟,就能在深沉重浊的韵调之中,体味出诗人颠沛流离的痛苦心情。

  二是情景交融,笔法错综变化却又相互照应。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落笔的角度虽然不同,但都围绕着诗的中心——“悲秋”。在写景之中,又有声(风声猿啼声)有色(沙白渚清),有动(鸟飞叶落)有静(沙渚),有局部景(首联),有整体景(颔联)。而且一三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山景;二四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江景。

  在抒情上,颈联的“万里”与“百年”又与颔联的“无边”与“不尽”相互应,从时空两处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尾联从白发日多,因病停杯,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而且五、七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悲苦;六、八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多病。因“悲秋”而勾引起“苦恨”,因“多病”而造成“停杯”,在诗的内容上又是互相紧密联系的。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中间虽有如此丰富的内容,如此复杂的感情,但笔势却一气直下,造成了一个既有变化又和谐统一的艺术整体。

  宋人罗大经评论此诗颈联曰: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又可见其笔法之凝练。

  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来诵读此诗。

  指名背诵。

  学以致用:

  律诗,我们从小至今也学了很多首了,从理论上我们对诗歌的写法也做了分析指导,那么下面我们就该牛刀小试一下了吧!

  自行创作律诗一首,题目自拟,内容不限。要力求符合律诗的平仄押韵、起承转合,要求格调清新向上,不做无病呻吟。

  布置作业:

  1、背诵《登高》

  2、修改自行创作的律诗。

  杜甫《登高》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1.理解杜甫在本诗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2.赏析本诗情景交融等手法的运用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赏析本诗情景交融的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杜甫在本诗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

  教学过程:

  一、导入:这是一首什么诗歌?借景抒情,登高而赋的诗歌。

  二、朗读,整体感知,描述诗意。

  1、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啸,十分悲凉;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

  2、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

  3、我万里漂泊,常年客居他乡,对此秋景,更觉伤悲;有生以来,疾病缠身,今日独自登临高台。

  4、时世艰难,生活困苦,常恨鬓如霜白;浊酒销忧,却怎奈潦倒,以至需要停杯。

  整体把握:全诗写了登高所看到的江边萧瑟肃杀的秋景,抒发了自己悲、哀的情感。

  三、赏析

  明代胡应麟曾评此诗“古今七律第一”!作为借景抒情的诗歌,重点应该抓住两个字一个景,一个情。

  品味情感:

  第一步:朗读诗歌感知诗歌的情感基调。一定强调学生多读培养良好的语感,凭借语感来初步感知诗歌的情味。(悲凉的情感基调)

  第二步:找出文章中表现情感的句子:诗歌的颈联和尾联。(指导:古典诗歌一般是:首句标明内容,尾句参透主旨)

  第三步:结合诗句具体说说诗句是怎样表现诗人“悲凉”的情感的?(结合练习三,说说颈联中有哪八层意思)

  南宋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曾就这两句诗分析出八层意思,原文是:“盖‘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精确。”对学生的分析,可参考上面古人的意见评判。学生能就其中的几点谈出自己的见解即可。

  第四步:知人论世,结合杜甫的身世、经历,所在的时代分析体味,进一步深入体会诗人情感。

  (一)杜甫生平

  杜甫是唐王朝由兴到衰的见证者。

  1.年轻的时候,曾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

  2.曾有“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羹与冷炙,处处潜悲辛”的10年忍辱和辛酸的'经历

  3.曾有举家吃草度日,幼儿因饿而夭折的大悲痛

  4.一生中最重要的经历就是“安史之乱”,并因之流亡了四年

  5.曾有被叛军扣留9个月受尽侮辱的经历

  曾有从叛军营里逃出,由于直谏而被贬的经历

  6.晚年,杜甫在成都凭借很难遮风挡雨的一草堂安居,漂泊他乡11年,生活只能靠朋友的救济

  7.58岁时,客死舟中,一生坎坷

  (二)背景

  写这首诗的时候,杜甫55岁,这年秋天,诗人来到夔州的一座山上,登高望远,面对苍茫的秋景和滚滚的长江,想到自己的人生遭遇,不禁感慨万千,诗人抑制不住内心的诗意,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

  尾联赏析:尾联在结构上是“合”,诗人是怎么表现的?

  一合:艰难——总结一生命运,可结合诗人生平再谈谈对“艰难”的理解。

  二合:苦恨——总结一生情感,自己谈谈这个“恨”包含怎样的内容?为什么是“苦”?

  三合:繁霜鬓——外在形象

  潦倒——内在心态

  四合:新停浊酒杯——厚积蕴藉的情感欲表现而不能、不得,情感更加深沉凝重。诗句止而诗意不尽,回顾一生更添苍凉沧桑。

  第五步,再读诗歌,体会诗人含蓄蕴藉,深刻凝重的情感,以及“沉郁顿挫”的风格。

  参考:关于“沉郁顿挫”

  陈廷焯云:“所谓沉郁者,意在笔先,神余言外,写怨夫思妇之怀,寓孽子孤臣之感。凡交情之冷淡,身世之飘零,皆可于一草一木发之。而发之又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匪独体格之高,亦见性情之厚。”(《白雨斋词话》卷一)

  所谓“沉郁”,乃指思虑深沉、情感悲怆、境界阔大、用语凝重,体现出一种悲壮美。意气洋洋诗兴遄飞如李白之《将进酒》,纤细柔弱凄凄惨惨如柳永之《雨霖铃》皆非此类。

  所谓“顿挫”则指感情或文气章法的抑扬起伏迂回曲折。李白之喷薄而出一泻千里,白居易之剑拔弩张疾声高呼亦非此类。

  杜诗有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的心态,便把这喷薄欲出的悲怜抑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深沉,变得低回起伏。

  如《咏怀五百字》先叙抱负之落空,仕既不成,隐又不遂;中间4句一转、感情起伏,待到郁勃不平之气要爆炸出来,却又撇开个人的不平,转入对骊山的描写。由骊山上的奢靡生活,写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不平愤懑之情似又要喷出,然而感情回旋,变成了“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的深沉叹息。“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悲痛欲绝之感似又难以自制了,但“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个人的悲痛一变而为对百姓苦难的沉沉忧思,是忧思忧患而不是怨恨愤怒,给人留下了无穷的韵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个人遭遇令人感慨唏嘘,然而到后来诗人忧郁的目光仍越过自身投向了天下寒士。《新安吏》一面指责征兵之苛刻残酷,一面又谆谆安慰受到损害的戍兵及其家人。《新婚别》写新娘的处境、怨怼——“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然而这又是一个深明大义的中国古代女子,她劝丈夫“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她免除丈夫的后顾之忧,“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这样的新娘几乎就是孙犁《荷花淀》的水生嫂。但她毕竟不是,表达完了自己的大义,她仍念念不忘双飞鸟,内心充满了哀伤和无望的期待。

  至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皆悲怆语、阔大语、厚重语。写景则境界阔大雄浑,抒情则悲壮苍凉,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之风格。

  这种风格,是杜甫既注意了传统诗论“兴观群怨”的认识,又发扬了“温柔敦厚”之主旨,既刺而美又含蓄委婉正合乎中庸之道。故而晚清词论家陈廷焯甚至将“沉郁”视为诗词之最高境界,所谓“作词之法,首贵沉郁”。

  赏析写景

  古人语: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写景

  悲凉凄怆的诗人眼里又是怎样的景色?

  第一步:写了什么景色?(找出意象)

  第二步:景色有什么特点?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景物:风、天、猿啸、渚、沙、鸟飞、落木、长江

  四句八景,语言凝练

  2.情感:悲凉、悲壮

  ①风急:秋气逼人,使人感到非常冷,同时使人心里感到凄凉

  ②天高:在广阔的天地间,更使人感到渺小和孤独③猿啸哀:为景物蒙上了一层悲怆、凄凉的色彩。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三峡》)的意味。

  ④渚清沙白:颜色上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⑤鸟飞回:为何是盘旋着的鸟?

  ⑥落木萧萧下:落木即落叶。为什么用“木”而不是“叶”?“下”有什么特点,与“飘”比?与“落”比有什么不同

  ⑦不尽长江滚滚来:不尽、滚滚给人什么体味?为什么不是“去”而是“来”?

  3.手法:情景交融、景中有情。

  有声有色有形,上下联相互照应(一三山景、二四江景)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

  四、朗读背诵,再次回味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五、延伸:与《望岳》比较阅读。

  杜甫《登高》教学设计 8

  教材分析

  《登高》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第五课《杜甫诗三首》的第三首。本单元是诗歌单元,主要鉴赏唐代诗歌。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学习这一单元着重要求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入诗歌的情境,感受古代社会生活与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独特的审美情趣。鉴赏时,要注意知人论世,同时也要注意在朗读中提高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旨趣的感悟能力,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和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登高》是杜甫晚年流寓夔州之作,感情深沉,意境苍凉,最能代表其“沉郁顿挫”的诗风。被誉为“杜诗第一”“古今七言律第一”,可见其重要位置和极高的鉴赏价值。诗歌通过写登高所见所感,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再现了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在这种沉重的感叹中,我们能感受到蕴涵其中的对生命衰弱的抗争和对生命的留恋以及对国家、人民的关注。

  学情分析

  在《登高》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杜甫的一些诗,对杜甫的个人经历,所处的时代背景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懂得了一些鉴赏诗歌的方法,目前阅读诗歌时可抓住意象,会结合诗人经历把握诗歌的主旨,这些都有助于学习杜甫的七言律诗《登高》。但学生鉴赏方法掌握的较少,主旨还不能全面概括,因此,还需要加强学生对古诗词诵读的训练,让他们学会品味诗歌的意境,进而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学生受到诗人情感的熏陶而有所感悟,从而引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杜甫的生平及本诗的写作背景及诗歌创作的影响;

  2、学会词句注释并翻译古诗;

  二、过程与方法

  1、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2、分析文中的意象,掌握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诗人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博大情怀,培养爱国情怀。

  2、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汲取古代文化深厚的养料,提升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体会诗歌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了怎样的基调。

  2、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此诗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1、分析文中的意象,学会意象分析的赏析方法。

  2、在朗读和背诵中,感受诗人悲凉的内心世界,领略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教学任务

  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了解诗人生平事迹和写作背景的前提下,品味语言,感知意象,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饱含深情地朗读课文。本课学习的目标是要领会诗中的景和情,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借用投影,呈现学习材料,介绍杜甫的生平遭遇,为知人论世打下基础。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应多处运用诵读法,发挥诵读传情达意的作用,带领学生较快地走近诗人,走进文本,感受诗情。在品读诗歌时深入探究诗歌意象,体会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抓住描写意象的关键词并体会其作用,突破教学重点。并通过提问点拨法,创设情境,深化学生的探讨,引导他们体会诗人悲凉的内心世界,领略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1、吟诵法。

  2、讲析法和引导法。

  3、讨论法。

  4、情景展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工具

  使用多媒体设备,打开教学PPT,向同学们展示图片、资料、背景音乐等。

  课前准备

  让学生继续了解一下杜甫,如课前复习之前课堂上关于杜甫的内容,或利用网络和图书馆的资料收集杜甫的生平事迹和诗歌作品。

  (设计意图)知人论世是诗歌鉴赏的重要方法。让学生课前查找资料并学会归纳概括是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只有充分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及创作背景,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走近作者,走近诗人的内心世界并深刻体悟诗歌的丰富意蕴。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课件投影,逐条展示,以此回顾同学们已学过的或者耳熟能详的杜甫诗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同学们,请问你们还喜欢杜甫的哪些古诗词名句呢?(师生互动)

  我们学过杜甫的许多诗歌,对他的作品诗风也有一定的了解,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近这位老人来学一学他的一篇被称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的旷世之作《登高》,进一步感受杜甫这位伟大诗人的深沉情感。(投影课题)(板书登高杜甫)

  (设计意图)由相关的诗歌导入学习内容,唤醒学生的知识积累,再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既能引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更有针对性的学习。

  二、品读诗歌

  (课件投影全诗)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同学们,学习一首古诗,首先就是要进行朗读,朗读能使人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以此便能更好地鉴赏诗歌。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抬头看着投影,来朗读一下诗歌吧。(播放PPT中的背景音乐)老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登高》全诗。(营造凝重的课堂气氛)

  师再朗诵,学生跟读。

  (初读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懂句意,注意轻重,划分诗歌的节拍、标明诗歌的韵脚,体味诗歌的韵律美,要求读出感情并感受杜甫律诗起承转合、抑扬顿挫的形式美。)

  请几位同学单独来读一读,再请其他同学对他的朗读进行点评。

  (一位学生朗读,几位同学点评,教师再指导朗读。再读是为了让学生深入体验,体会诗歌的情感美,把握诗歌的整体基调是“悲”。)(板书:总基调-悲)

  请大家融入这种感受,有感情地再齐声朗读《登高》。

  (设计意图)诗歌重在朗读,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触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学生搭建一个“体验”的平台;学生在朗读中自觉地把握诗意,感悟诗作意境,为下面的分析奠定基础;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朗读吟诵以及通过朗读吟诵感悟诗歌情感的.能力。

  三、预习检查

  (1)请学生展示课前预习情况,交流介绍杜甫的经历和代表作。

  (2)老师概括杜甫生平,并引入诗歌创作背景:(课件同步投影)

  作者简介: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杜审言之孙,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他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

  杜甫既经历了安史之乱前那种繁荣昌盛的“开元盛世”,也看到了唐王朝在安史之乱后一蹶不振、江河日下的败落景象。因此,杜甫的一生和唐王朝的由盛及衰息息相关。大致说来,杜甫的生平,随着社会和个人环境的变动,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

  (板书各时期的代表作):读书壮游(三十五岁前)——长安求职(从三十五岁到四十四岁)——战乱流亡(从四十五岁到四十八岁)——漂泊西南(从四十九岁到去世)

  杜甫是唐王朝由兴到衰的见证者,他的诗歌多反映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

  作品背景: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飘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3年后病死出蜀途中。这首诗是大历二年作者寄寓夔州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一片混乱。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排遣心头的郁闷,杜甫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3)同学们理解诗歌背景后,心里默读两遍,然后留心几个问题:

  1、找一找诗歌中的意象有哪些?

  2、杜甫是个什么样的诗人?

  (设计意图)设置问题让学生初步把握诗人的创作特点和性格特征,为接下来具体分析诗歌作铺垫。

  四、诗歌分析

  (1)梳通诗意(师生互动,投影逐条展示)

  1、词句注释

  啸哀:指猿的叫声凄厉。

  渚: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

  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回:回旋。

  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萧萧:模拟草木飘落的声音。

  万里:指远离故乡。作客:漂泊他乡。

  百年:犹言一生,这里借指晚年。

  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苦恨:极其遗憾。苦,极。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潦倒:衰颓,失意。这指衰老多病,志未得伸。

  新停:刚刚停止。杜甫晚年因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2、翻译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漂泊万里客居异乡更添悲秋情绪,百病缠身而今我又独自登临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2)逐联分析(师生互动,投影在老师讲解完后逐步展示)

  《登高》是一首七言律诗,共有八句,可分两个层次,前四句是写景,后四句是抒情。

  1、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A、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

  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高” “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诗由写景开头,十四字写了六种景,极为凝练,勾勒出一幅登高远眺的壮阔图景。每一种景物都夹杂在这特定的环境下富有特别的意义。从视觉听觉角度进行描写,使人感到“悲哀”。

  B、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并体会作者心情。

  急风:身体冷,心里也无比凄凉

  高天:天地广阔,更使人感到渺小、孤单

  哀猿:悲凉

  清渚:颜色上清冷

  白沙:颜色上清冷

  飞鸟:在空中盘旋,说明它无处停息,比喻孤独无依。

  诗人站在高天之下,急风之中,面对清渚、白沙,耳听猿啸的叫声,内心万分孤独,仿佛就是一只孤鸟,凄楚、忧伤、悲哀、绝望。

  2、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A、颔联给我们勾画出了一副极其广阔深远的图景,写了几种景物?从中可以体会诗人怎样的情感?

  两种

  (无边)落木(萧萧下):落叶的飘落,体现时光易逝,感叹生命短暂,暗喻杜甫的人生也走到了生命的晚秋;看到落叶归根,加重乡愁,不知何时才能结束漂泊的生活。

  (不尽)长江(滚滚来):时间是无穷的,历史的长河永不停息,抒发壮志难酬的苦痛。但又知道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胸襟开阔。

  B、联系杜甫此时的处境,面对首联和颔联的情景,诗人会想到什么?

  天地广阔,宇宙无穷,生命的短暂和渺小。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会抓住典型意象,把握诗人情感。

  C、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什么写法?

  对比、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生仅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3、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从“万里”、“常作客”、“百年”、“多病”、“独”这些字眼中,你能领悟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万:表明了离国别家,漂泊路途之远

  常:表明了离家万里,流浪他乡的时间之久

  多:感叹年老多病,精神疲惫不堪

  独:感叹独自登台,形单影只,万分凄凉

  颈联:视角回归微观,回到诗人个人身上。

  只有“万里悲秋”与我相伴,我只能“独登台”,独在异乡的孤独惆怅感与深秋景色之荒凉凄冷融合在一起,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寄托诗人悲秋伤己的伤感情怀。诗人由秋及人,有感而发,写自己年老多病,拖着残躯独自登上高台,那种异乡怀人的情感喷薄而出,心中苦闷跃然于纸上。

  4、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A、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是国家连年的战乱。

  B、尾联中“艰难”、“潦倒”二词形容的是国家还是个人?这一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既是国家的,也是个人的。客观上,“国破”与“家亡”是因果关系;主观上,诗人一直忧国忧民,为国家的衰亡心急如焚。古代知识分子大多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自勉,而杜甫无论穷还是达,都心忧天下,其思想境界之高,不愧被称为“诗圣”。

  因此,我们读这首诗,解析这首诗,既要把握诗境对表现人物情感的妙用,又要揭示人物情感抒发的内涵——诗人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情怀!本诗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具有忧国伤时伟大情操的诗人形象。

  (设计意图)感情升华,照应情感价值观目标。

  五、整体感知,内容总结

  (1)同学们,一堂课下来这首诗给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师生互动)

  凄楚、悲伤、痛苦、孤独、沉郁

  现在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首诗,这首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通篇关目,全在一“悲”。那么诗人因何而“悲”?

  离家多年,有家难回

  晚年多病,孤苦无依

  国事艰难,壮志难酬

  人生潦倒,消愁无途

  (2)诗歌的中心思想,即主旨是什么呢?

  整首诗充分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全诗抒发了诗人飘荡无依,老病孤愁的复杂而深沉的感情。全诗包含着对个人病困潦倒生活的深沉感叹;对终生壮志难酬的激愤与哀怨;对祖国多灾多难现实的忧愁与焦虑;对人民艰苦命运的关切之情。

  (3)本诗是如何写“悲”的?

  1、找准切入点:

  急风、哀猿、清冷的沙石、无家的鸟、纷纷而下的落叶:典型意象

  (注:我们把这些寄寓作者情感的景物叫做“意象”)

  万里悲秋、艰难苦恨、潦倒:体现感情色彩的词

  2、明确手法:情景交融,以哀景衬哀情

  (4)《登高》是杜甫七言律诗的代表作品,这首诗之所以被人看作是古今律诗的压卷之作,除了是因为内容丰富深沉外,在艺术上也具有极高的成就,具体表现为?

  1、对仗工整

  2、情景交融

  A、前四句写景,为下文悲秋的抒情作了铺垫,情景交融。

  B、诗人想到自己客居他乡、老迈多病的处境,悲凉之情顿生。

  “独登台”将凄清的景物和悲凉的心情结合起来,令人顿生同情。

  C、尾联含义深刻,概括了当时整个社会的现实,发现了诗人的衰叹。

  “艰难苦恨”导致诗人“多病”和“繁霜鬓”。特别是因多病而断酒,诗人的悲情更难以排遣,这些都道出对时世“艰难”不满,对自己人生之秋的悲叹。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运用意象—意境—情感分析法,解读诗歌,从而加深对情景交融这一手法的理解,这就初步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六、方法总结,巩固提高

  鉴赏《登高》这首诗,我们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怎样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其他诗歌的赏析中?

  从诗中描写的景物入手,由景入情,分析这些意象,进而探究诗歌的意境,体味诗人的感情。

  鉴赏步骤:找准意象及特点——运用想象展示画面——感受诗歌意境——把握诗人情感。

  通过……意象,描绘了……画面,营造了……氛围,表达了……情感。

  补充: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

  杨柳:表现离情别恨或柔情。

  梅花:象征高洁或不屈不饶的精神。

  菊花:象征隐逸、脱俗、高雅。

  猿啸:表现哀伤、孤寂、愁苦。

  鸿雁:表现书信、情感交往或思乡之情。

  黄叶:象征新陈代谢或表现美人迟暮。

  月亮:象征人生的圆满、缺憾;表现亲人的团圆、分离。

  七、作业布置

  (1)背诵全诗。

  (2)完成课后相关习题。

  (3)以《春望》为例,进行鉴赏练习。

  八、板书

  登高杜甫

  杜甫的生活和创作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1、读书壮游时期(三十五岁前):《望岳》(涉世不深)

  2、长安求职时期(从三十五岁到四十四岁):《丽人行》、《兵车行》、《出塞》、《赴奉先咏怀》(忧国忧民)

  3、战乱流亡时期(从四十五岁到四十八岁):《月夜》、《春望》、《羌村三首》、“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

  4、漂泊西南时期(从四十九岁到去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阳楼》(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

  杜甫《登高》教学设计 9

  教学目标

  一、掌握诗人的精湛构思和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登高》教学设计。

  二、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三、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点

  鉴赏关键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图景。设计画面,进一步感受诗的意境。

  教学方法

  一、美读法。通过美读以品味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音韵美。

  二、对比阅读法。把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进行比较赏析。培养学生判断、归纳推理的能力。

  三、点拨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激趣导入

  多媒体显示写杜甫的对联:

  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殴野老心。

  1、提问:同学们知道这幅对联是写谁的吗?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过他的那些作品?能背诵一首我们共同欣赏吗?(学生背诵)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诗歌《登高》(板书)

  (解说:运用对联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再让学生背诵学过的诗歌,能将以前所学诗歌与现在所学的联系起来,便于衔接、比较。)

  2、提问:请大家思考,你以前是怎样学习诗歌的?

  (解说: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

  3、放古琴弹奏的《平沙落雁》音乐,老师在深沉的音乐中满怀深情的朗读《登高》全诗。

  二、鉴赏诗歌、体会意境。

  1、学生读首联,思考:首联写了哪些景物,各用什么词来描写的?(多媒体显示:"急风"、"高天"、"鸣猿"、"清渚"、"白沙"、"飞鸟")这六种景物各给你什么感觉,能结合杜甫实际谈谈吗?

  2、颔联写了哪些景物?(多媒体显示:"落木"、"长江")由"落木""长江"会引起诗人怎样的思考?

  (解说:以上问题重在培养学生抓住关键字词鉴赏诗歌的能力,抓住景物特征,结合时代背景,体会通过写景来表达作者的复杂感情,突破重点。)

  3、男生齐读前两联,激发学生想象。教师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在"大脑的荧屏上"播放画面。教师描述:首先在脑海中浮现出:急风、高天、猿鸣、飞鸟、落木、长江这些画面,然后让这些画面动起来,诗人登上高处,感到猎猎秋风,聆听空谷猿鸣,再移动画面,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仰望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落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

  (解说:将前两联诗句转换成描述性语言,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在头脑中再造想象,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4、学生思考:诗歌的前两联写的什么?(多媒体显示:写景)写景的目的是什么?(多媒体显示:抒情)抒发了什么情,能否用诗中的词语来概括?(多媒体显示:悲秋)师生共同朗读后面两联,体会悲秋之情,然后提问:诗人为什么会悲秋呢?

  (解说:秋不一定可悲,但杜甫为什么会"悲秋"呢,让学生充分讨论,发表意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5、总结:正因为常年作客异乡的羁旅之愁,晚年多病缠身的孤独之感,以及战争带来的困难家愁和日见白发增多而壮志未酬之虑,才使诗人产生了深深的悲秋情结。(多媒体显示:"作客"、"多病"、"艰难"、"潦倒")

  三、构思画面,配解说词

  学生齐背全诗,然后给每一联设计一幅图画,再给设计的画面配上解说词。

  (解说: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但实现了由读到写的迁移,而且更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此问难度较大,教师先提供用多媒体展示的范例,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完成,教师对学生设计中的创新点应给予表扬,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

  四、深化鉴赏,学会运用

  学生思考:你最喜欢《登高》一诗的哪一联,为什么?现在我们该怎样运用?(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重在提示学生注意颔联,这一联现在用来比喻自然和社会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旧事物要必然衰败、没落和死亡,新生力量一定会成长、壮大和胜利。

  (解说:学习诗歌的目的最终还在于学以致用,推陈出新,让学生明确古诗文中的很多名句,由于时代的演变,现在都赋予了它新意,提醒学生在作文中应自觉加以运用。)

  五、比较阅读,对比赏析

  学生齐背初中学过的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多媒体显示全诗)后叫学生与《登高》诗比较两首诗歌在选景、抒情方面的异同?

  讨论明确相同点:两首诗都借叶落、风急、枯藤、老树等深秋的衰象,抒发诗人的愁苦悲凉之情,抒发的感情是与羁旅行役或游子思乡有关;另外还有对时光流逝,人生无所作为的哀怨和无可奈何之感。不同点是《登高》除表达羁旅之愁外还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感情;《登高》选景上动静结合,尤善描写景物的动态美。《天净沙·秋思》写景上没有《登高》诗气势恢宏、雄浑。

  (解说: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思维和理解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事物的一切的。"利用比较法设计课堂教学,易形成课堂教学的兴奋点,让学生举一反三,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六、总结全诗:

  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杜甫的《登高》,杜甫是我们民族的精神祖先,我们学习这首诗,深深地震撼于他的忧国忧民和自身的坎坷遭遇。为此,我写了一首诗来歌颂他,我相信同学们会比老师写得更好!

  (多媒体显示诗歌,在《二泉映月》的乐曲声中,师生共同朗诵)

  诗人杜甫

  在《月夜》的清辉中/嗒嗒的拄拐声/伴着你孤独的深吟//

  天地一沙鸥/是你《登高》《春望》时/表诉的游子的衷肠/朱门肉臭/路有冻骨/是你为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哀叹/国破山河在/是你忧愤家国的慷慨悲歌/

  你用满鬓繁霜/阅尽世间风絮/你用佝偻的脊背/柱起了民族的诗魂/歌吟总带忧民泪/颠沛仍怀爱国心/这一切只因你是那样/爱得深沉//

  七、布置作业

  同学们,假如杜甫生活在当代,面对这欣欣向荣的秋景他还会悲秋吗,这首诗是不是应该改为颂秋了呢?请同学们下去改一改,我们看谁改得最好?

  杜甫《登高》教学设计 10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我校高二(1)学生。这个班是文科班,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感悟能力强,积累了一定的诗歌鉴赏知识,阅读的兴趣和表达的愿望比较强烈,课堂气氛活跃。

  设计理念

  诗歌教学的关键是感受诗景,体味诗情,领悟诗意,在此基础上孕育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感。杜甫的诗歌素以炼字精深、涵盖深远著称,往往淡淡一字,平平一语,便笼大千于方寸,缩古今于一瞬。故诵读文本,咀嚼字句,是赏景、悟情、会意的基本路径。根据诱思探究教学“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体验为红线,思维为主攻”的理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读”、“议”、“思”、“说”等活动,使其读而有其情,议而晓其义,思而明其理,说而动其心,从而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长年漂泊、老病孤苦、心系天下、壮志未酬的情怀,深刻感悟情与景的结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的有关背景,学会知人论世的赏析方法。

  2、分析文中的意象,学会意象分析的赏析方法。

  3、反复诵读,在诵读中体味作者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1、熟读诗歌,疏通大意,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整体把握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复杂的人生情感。

  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诱思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杜甫心系苍生、情寄邦国、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博大情怀。

  教学重难点

  1、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2、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入情朗诵,整体感知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课件投影】回顾并展示已学过的杜甫诗句。

  【设计意图】唤醒学生的知识积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知人论世,走近诗人

  【课件投影】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一个“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立功立言是这个家族的传统。7岁学诗,15岁扬名,与李白并称“大李杜(“小李杜是指李商隐和杜牧)””。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杜甫的诗现存1400多首,它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经历;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了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

  《登高》一诗写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当时,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已经结束,但边患未消,战乱四起,唐朝局势动荡不安。杜甫原倚靠好友严武居于蜀中,但严武于永泰元年(765)去世。四川军阀混战,杜甫难以存身,于是离开成都沿江东下,于大历元年(766)到达夔州,滞留于此,时年55岁。诗人长期漂泊,备尝艰辛,晚年多病,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自己又壮志难酬,种种悲苦郁积心头,于大历二年秋天重阳节独自登上了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登高》这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的旷世之作。三年之后,杜甫即病死在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

  【设计意图】知人论世,即通过深入了解作者生平、思想及创作背景,使学生更好地走近作者,走近诗人的内心世界,深刻体悟诗歌的丰富意蕴。

  (三)反复诵读,整体感悟

  【课件投影】

  登 高

  杜 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指导学生七言诗的读法,以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节拍吟诵,注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

  音读——要求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情读——要求学生饱含感情朗读。告知学生读好一首诗或一篇文章,必须把自己当成作者,化身为其人,就当这首诗或这篇文章是你自己写的。如读杜甫的这首诗时,把自己化身为那个老病孤苦的杜甫——站在长江边上,衣衫褴楼,蓬头垢面,登高望远,怀想家乡,思念亲人,牵挂祖国,凄凉地想自我人生,想自己这一辈子。鼓励一、二名学生主动范读,给予肯定表扬。

  学生大声齐读,要求把握诗脉,体会情感。

  【设计意图】诗歌重在朗读,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触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体验”的平台;学生在朗读中自觉地整体把握诗意,感悟诗作意境,为下面的分析奠定基础;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朗读吟诵以及通过朗读吟诵感悟诗歌情感的能力。

  二、鉴赏品味,体悟感情

  (一)把握意象,体会感情

  【课件投影】提出问题,激发思考

  1、《登高》这首诗哪联写景,哪联抒情?

  (首联、颔联写景,颈联、尾联抒情。)

  2、写了哪些景物?诗人分别用什么词描写?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这首诗首联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颌联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分别用“急”、 “高”、“啸哀”、 “清”、“白”、“飞回”、“萧萧”、“滚滚”来描写。抒发了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情感。)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分析,整体把握全诗,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由简单的问题导入,由浅入深,循序渐渐,化解了学生在鉴赏诗歌时的畏难情绪。

  (二)入情入境,体悟情感

  【课件投影】“三秋图,杜甫心”

  有评者把杜甫的这首诗概括为“三秋图,杜甫心”。

  1、寄意遥深“三秋图”。

  “秋”不仅是季节,也是心境.不仅是自身遭遇,也是国家前途。季节之秋——秋风正劲,长天高远,猿猴哀鸣,飞鸟盘旋.天地间阔大苍茫、凄凉清冷的景象,皆传达出秋之凄冷:生命之秋——落叶是衰老的象征,“萧萧下”隐含着诗人心情的下坠,他感叹自己的生命也到了晚秋,面对滚滚长江,永恒的自然更令人感叹时光飞逝,生命短暂;国运之秋——战乱虽已平定,但盛唐景象不再,国事颓败,触动了诗人忧时伤世之感。此诗明写季节之秋,其中也渗透着生命之秋与国运之秋,三者交汇浑融,诗意也由此深沉博大。

  2、忧思沉郁“杜甫心”。

  (1)本诗诗眼为哪一字?(悲)

  (2)本诗都体现了哪些悲意?

  宋人罗大经评颈联十四字之间含八意:“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千愁万绪集于一端,八重悲意层层叠加,一字一悲,一句三叹,情感更趋沉郁,诗意更见悲慨。

  (3)如果说“登高之意悲九重”的话,还有一重悲指什么?

  想为国事尽力而不能,想借酒浇愁而不得——让杜甫悲愁郁结,不得排遣,更是悲上加悲。

  (4)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浓厚的悲情,那作者的悲情来自哪些方面呢?立足于文本,从诗中找出悲之因。

  诗人的“悲” 情来自:

  悲之一:悲秋。

  悲之二:客中悲秋。

  悲之三:常客悲秋。

  悲之四:万里常客悲秋。

  悲之五:独自登台。

  悲之六:多病独登台。

  悲之七:晚年多病登台。

  悲之八:生活艰难。

  悲之九:新停酒杯。

  (5)如此多悲,传递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请结合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诗人的感伤。

  大而言之的国家:国运衰微——国难

  小而言之的家运:羁旅之愁——漂泊之苦

  再小而言之的自我:功业无成——壮志难酬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通过层层递进的启发提问,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的情绪当中,学习的自主性得到充分体现;培养了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鉴赏诗歌的能力。

  (三)合作探究,感悟人生

  【课件投影】杜甫,不仅给我们以诗歌之美的享受,他的人格精神也是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从《登高》及以前学过的诗中可以获得杜甫的哪些精神财富?要求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分享。

  【设计意图】感受杜甫心系苍生、情寄邦国、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博大情怀,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自主探究、勤于思考、善于钻研的能力,养成互相切磋、互相协作的习惯。

  三、迁移拓展,观照人生

  【课件投影】阅读以下几段杜甫诗歌中的名句,进一步体会杜甫的人格魅力,以“杜甫与我”为题,自选一个角度,写一段话,谈谈你对杜甫的感悟。

  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3、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兵车行》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杜甫心系苍生、情寄邦国、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博大情怀,从而观照自己的人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备教手记

  这是我为我校高二(1)班(文科班)2008年9月25日上午第三节语文课教学《登高》而设计的。本设计立足于《登高》一诗的特点和这个班语文学习兴趣浓厚,阅读的兴趣和表达的愿望比较强烈,感悟能力强等实际,遵循诱思探究教学“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体验为红线,思维为主攻”的理念,致力于“授人以渔”,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读”、“议”、“思”、“说”等活动,深刻体会作者长年漂泊、老病孤苦、心系天下、壮志未酬的情怀,深刻感悟情与景的结合,并从中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沉浸于诗歌所创设的情景,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杜甫《登高》教学设计 11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杜甫的有关常识。

  2.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3.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一、导入

  师:由登高而想起:(留待学生补充)

  节日寄情:九月九重阳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登高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辛弃疾)

  二、初读诗歌,读通文句

  1、自由朗读诗歌两遍。

  2、关注诗歌内容理解。

  师:你从诗歌读到了什么?自由讲述自己理解。不限制首颈颔尾联,不要怕错,说出自己真实理解,这样我们才能一起去关注如何更有效读懂诗歌并做好相关试题。

  学生自主讲述自己的理解,可对别人的理解加以补充,也可以谈自己的看法。

  3、尝试用现代的文字讲述诗歌内容。

  提示:把诗歌幻化成画面,并把画面连串起来,适当合情合理添加内容。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踽踽独行,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步履蹒跚。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4、齐读诗歌,巩固诗歌内容认知。

  三、深入悟读,读懂文句

  1、知人论世,深入理解。

  师:我有这样一个观点,不知大家是否赞同?即,要想读好一首诗或一篇文章,你需要把你自己当成作者,化身为其人,就当这首诗或这篇文章就是你自己写的,否则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的认知,感觉诗歌内容与我没有任何关系,就难以领会其中的意蕴内涵。

  我认为理解诗歌是必要的,不能停留表面读通。注意,所谓理解,就是理性地把握。(板书:理性地把握)这应是诵读赏析诗歌的一个前提。

  我在读这首诗时就真是这样想的,我想我就是杜甫,就是那个老病孤独的杜甫。我就站在长江边上,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登高望远,怀想

  ①教师范读:(朗诵)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②学生体验性自由朗读。

  ③进一步推动理解文本。

  教师:诗人登高,怀想了什么呢?

  学生结合初读文本收获回答。

  提示:怀念家乡,思念亲人,牵挂祖国,同时更凄凉地想自我人生,想自己这一辈子。

  师: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我们常说一句话,叫做文如(文如其人)言为(言为心声)

  ④加深读悟作者的心境。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关注本文写作背景。

  解题:此诗是作者在代宗大历二年(767)九月重阳节登高时所作。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无心游赏,触景伤怀,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感慨。

  提示理解:

  ①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而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常作客,不断在外面,远离家乡,心中眷念着家乡;百年多病,深感自己老病孤独,孤苦伶仃,形单影只,无所依傍。

  ②造成杜甫的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艰难苦恨繁霜鬓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杜甫的忧国忧民。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

  ③小结:杜甫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我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⑤学生齐读文本,加深理解认知。

  2、赏析诗歌意境。

  ①关注诗歌意境(氛围)创设

  教师:我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不自觉的把语调低沉、忧伤(凄楚,悲凉,悲伤,忧伤,痛苦,孤独),为何这样做呢?同样是写秋,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我们当时怎么读的?

  (回顾朗诵部分句子,如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可以指名学生朗诵。)

  教师:暗示,同学们在不自觉中接受了诗歌的.一些字句的暗示,不自觉中启动了自己的感情,不自觉中调动了自我的想象。因而也就进入了杜甫的语言所设定的特定情境。(板书:不自觉 暗示)

  如果说对诗歌情感心境的理解是理性的,那么这种暗示就是

  生:感性的。

  师:感性的表现。(板书:感性的表现)

  这是一篇饱蕴情感的文学作品,既需要理性的把握,也需要感性的表现;要做到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理性的把握是重要的,但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感性的表现。我们就以这两条为准则进入到这首诗中去。

  ②赏析诗歌意境创设的诗句

  师:哪几联是感性的描写?

  生:首联、颔联。

  师:再读诗歌,关注诗歌感性的描写文字内容。

  学生反复自由读,然后讲述对这些诗句的理解。

  如选用的景物及描写的特点: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

  教师:这些感性文字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

  A: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心寒(先是身体的,再是心灵的)。

  B: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C: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D:飞鸟,想象一下,应该是一种什么处境的鸟?

  提示理解:(我想,应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我觉得,这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不是,总之这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师:我们为什么不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呢?而且大家为什么都有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

  提示理解:我们根据杜甫的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比较理解: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鸟鸣山更幽。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提示:毛泽东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因为毛泽东当时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然。那鹰与鸟就是毛泽东和王维的化身了。

  ③颔联景物描写赏析

  落木、长江。

  学生讲,教师引导。

  提示:由落木萧萧,我们想到什么?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我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生命短暂。

  如果说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个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悟读:那么,这两句应该怎样朗诵?你就是杜甫,面对萧萧落木,你应该是什么心情?读这句你应该想什么?你心里的潜台词是什么?

  提示:我心里想--我老了;我怎么这么快、转眼间就老了呢?沉郁。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怎么样?无可奈何与一种宏大气势。有无可奈何。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仅仅是无可奈何吗?难道他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吗?他是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呢?作为现实主义诗人,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④师生共读。

  ⑤小结感性描写内容。

  教师:从画面上,首联和颔联有何不同?

  学生:首联是一个一个局部景的连缀,颔联就是一个整体的大景。

  四、总结登高诗歌一般特征。

  ①学生自由讲述总结。

  ②教师加以引导。

  提示:登高见景,关注景物感性的描写,铺设环境氛围,为情感抒发奠定基调。情感抒发往往触景生情或情融于景,知人论世。

  杜甫《登高》教学设计 1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诵读鉴赏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并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把握诗人丰富的感情。

  2、技能与方法: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分析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把握诗人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点:

  1、继续学习通过分析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把握感情的方法。

  2、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把握诗人丰富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杜甫青年时就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抱负,无奈世事艰难,人生多艰。杜甫24岁在齐鲁大地壮游时所作《望岳》大家所熟知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以及实现理想的信心,我们今天再来欣赏杜甫晚年时的作品《登高》,了解“诗圣”登高望远时的心情。

  (前面已经学习了《杜甫诗三首》的前两首,《登高》是第三首,因此作者、背景一笔带过,无需重复)

  二、 朗读诗歌:(老师提示诵读时请同学们注意四点要求:一是读准字音,二是把握节奏,三是注意轻重,四是要读出感情。

  1. 同学们自由朗读

  2. 同学个别尝试着读(师生先不做评价)

  几个同学读完之后老师问:以上同学谁读的最好?为什么?(评价最后引到情感的感知上。)

  三、把握诗人丰富的情感

  1.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诗中流露出杜甫怎样的感情?可以用一个字概括。

  明确:悲

  2.同学融入感情再次朗读,体会诗中所流露出的“悲”情。

  3.仔细品味感情:这种情感突出的体现在颈联(结合课后练习)

  宋代的罗大经指出《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联竟然有八种悲,同学们踊跃回答,可以指出任意一种或几种。

  (学生踊跃回答)

  (老师引导和明确)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居夔州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四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泊,写这首诗时作者已经55岁了,漂泊了第八个年头,3年后病死在出蜀途中。国运的艰难,身世的悲苦,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去世——这些都压在他的心头,他是为排遣郁闷抱病登台。

  “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鹤林玉露》

  明确:

  (1)“万里”: 联系课下注释,指离家万里。很远的地方,诗人作此诗地点在夔州,他把长安当做自己的家乡,远离家乡在外漂泊。第一层悲,远隔万里之悲。

  (2)“秋”:古诗伤春悲秋的主题,一片萧索之景,可联想到人的暮年。

  (3)“作客”:和现在的“做客”是否相同?不同。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在外漂泊,当时杜甫正是漂泊西南的时期。

  (4)“常作客”:长期的漂泊在外,羁旅之久。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泊,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作客是客居他乡,漂泊在外因为当时杜甫正是漂泊西南的时期。所以如果你到朋友家去做客远隔万里可能还不那么悲,但如果你是长期的漂泊在外,那这个悲就很大了。

  (5)“百年”:联系课下注释,指到了晚年。

  (6)“多病”:杜甫疾病缠身。

  (7) “独登台”:重阳节登高,只身一人没有亲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台”: 高迥处也。高和感情有什么关系?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它能够感受到宇宙时空是那么的宽广,而我渺小的孤独的一个人在这样大的一种时空当中,更突显落寞和孤寂。

  (老师引导)那么,诗人只是抒发一己之悲吗?为什么?

  4.品味尾联所蕴含的感情

  (1)“艰难苦恨繁霜鬓”: 既指杜甫个人的命运又指国家的命运,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怀。联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具有博大的胸怀。(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境遇)

  (2)“潦倒新停浊酒杯”:古人认为酒能浇愁,无奈多病连酒也不能喝了。这种忧愁怎么排解呢?怎一个“悲”字了得!(体会无法排遣的'“悲”愁)

  5.同学们融入感情,再次诵读颈联和尾联,老师指导朗读:

  颈联是他的身世之苦,读“万里”的时候就要想象出浩淼的感觉,巨大的空间感。“悲秋”重点突出悲字,这是这首诗的感情基调。 “常作客”突出“常”。

  四、探究景物描写

  人们称杜甫这首诗歌是“古今七律第一”。律诗书写规律先写景后抒情。

  1.诗歌中的景跟情有关系吗?

  明确:诗歌中的景蕴含了作者的感情。清代王夫之说“景、情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歌中的景象我们叫做意象。

  2.首联、颔联写景:各有哪些意象?又各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师生明确:

  (1)首联六种意象:风、天、猿啸、渚、沙、鸟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身体冷,心里冷。

  高天:高远的天空下感觉人很渺小。

  猿啸哀:叫声非常悲凉。

  飞鸟: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

  (2)颔联两种意象:落木、长江

  落木:中国古人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落叶“萧萧”而下,这萧杀之景不得不使身心交瘁的诗人想到自己的处境,生发生命陨落,韶光易逝之感。

  不尽长江:这亘古如斯、日夜奔流、永不停息的江水,便给人时间的永恒之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对比之下,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越显得短暂。

  总结:“无边”、“不尽”二词突出了空间的广阔,“滚滚”表现了长江壮阔的气势,因此我们结合这些景物描写可以感受到这首诗给我们的是一种壮阔的境界,诗人的“悲”也应该是“悲壮”的。

  五、课堂小结

  作者在写景时呈现出来的是一种萧瑟、凄凉、开阔的景象,而他所表达的感情有羁旅愁,有身世苦,同时还有非常高远的家国忧。

  六、结合板书背诵本诗

  七、作业:

  1.背诵、默写本诗

  2.完成《新新学案》相关联系

  八、板书设计

  杜甫《登高》教学设计 13

  【教学创意】

  通过两首诗学习,着眼于指导学生了解一些欣赏古诗的方法,为学生进入高中做过渡与衔接。

  【教学内容与目标】

  1.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指导学生欣赏诗歌,并进行初步实践。

  【课时与课型】

  1.一课时

  2.学法指导课

  【预习要求】

  1.朗读诗歌,读注释,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

  2.找资料,看看别人是如何品味这两首诗的。

  3.查找两位诗人的相关资料。

  【教学板块】

  1自读自诵

  2.欣赏品诗方法

  3.学写诗联赏析

  【教学线索】

  1.用译写解说内容

  2.用描述表现诗境

  3.用吟诵传情达意

  4.用评说深入赏析

  【教学内容与过程】

  教学板块一 自读自诵

  (一)知人论世读经典

  1、学生展示课前收集资料

  2、方法指导

  1)姓名字号

  2)朝代

  3)重要人生经历和思想

  4)重要成就

  5)代表作品

  6)写作背景

  3、示例

  1)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

  2)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3)关怀现实政治,同情百姓疾苦,对社会状况有深刻的体验。

  4)四个人生阶段:

  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

  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杜甫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

  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到了成都,后再度飘泊,病死在湘江上。

  大历五年(770)冬,已半身偏枯的诗人贫病交困,漂零在长沙与岳阳之间湘江的一叶扁舟上,几天后,诗人便溘然长逝了,终年五十九岁。

  5)成就:诗现存1500多首,生动的记录了安史之乱前后广阔的社会现实,准确的展示了唐王朝由盛转衰急剧转变,被称为“史诗”。

  6)背景:本诗写于767年,离川,漂泊峡中时。为深秋登高有感而作。

  (二)学生自读诗歌,旁批,读注释,背诵。

  分三个层次:

  1、读出节奏,读清楚韵脚

  2、译读,边读边译。

  3、吟诵诗歌

  女读:《山居秋暝》 美——自然美,生活美,心情美。清亮。

  男读:《登高 》 悲——景物悲,身世悲,心境悲。

  教学板块二 欣赏品诗方法

  (一)用译诗解说内容

  山居秋暝

  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深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明月映照在幽静的松林间,清清的泉水在碧石上流淌。

  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晃动处渔船轻轻摇荡。

  春天的美景虽然已经消歇,眼前的秋景多么令人神往。

  活动方式:

  1生轻声朗读体会。

  2生试译登高。

  师:要求:

  1、译成诗。

  2、用解释和加字方法扩充。

  3、尽量押韵。

  (二)用描述表现诗境

  山居秋暝

  男:雨说停就停了,山被冲洗的清清爽爽。袅袅娜娜的炊烟似山间寺院的钟声,在秋天微凉的空气中缓缓游动。

  女:月亮不知什么时候挂上了枝头。如水的光辉,在松针的锋芒下,碎的满地都是。清清溪水潺潺淌过石头,隐隐流向远方。

  男:溪边,竹林摇响着喧笑。月光下,一群少女提着浣纱的竹篮,走进了各自的柴门。

  女:一阵渔歌牵动了莲荷,渔人驾着渔船,沿流而返。

  合:时光如水,春芳消歇;宁静与闲适,让人好想做一个隐者,把这份淡泊,这份淳美,流在生命的深处。

  活动方式:男女生读,慢慢体会。

  师:怎样描述诗境呢?1展开想象;2进行生动甚至是华丽的扩写; 3、融入个人感受。

  (三)用吟诵传情达意

  《山居秋暝》——一首隐居者的情歌;《登高》——一首流浪者的心曲。

  《山居秋暝》——整首诗表现出清新的格调;《登高》——整首诗表现出苍凉的意境。

  《山居秋暝》——是一种悠然的.陶醉;《登高》——是一种深沉的叹息。

  师:怎样用吟诵来传情达意?

  1、深刻的理解作品。

  2、酝酿情感。

  3、定准基调,把握节奏,展示韵律。

  教学板块三 学写诗联赏析

  (一)8种赏析角度

  全诗概说,联意解析,字词品味,画面赏析,思路体会,情感体味,手法理解,意境探求

  (二)示例

  1.教师教读--首联赏析:

  ·首联对起,写登高所见,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十四个字勾勒出一幅登高远眺的秋江山水图,动静相映,声色并茂,气韵生动。(诗联概说)

  ·出句从感觉、视觉、听觉诸方面着笔:长天高远,秋风凛冽,峡猿悲啼;对句从视觉角度写:小洲清冷,沙滩灰白,上面点缀着逆风而飞的鸟群。(联意解析)

  ·句中用字遣词极其贴切。深秋九月,潭寒涧肃,沙洲小渚,孤零冷落,所以说"清";风霜高洁,水落沙出,所以说"白"。因为台高,故愈觉其风大,所以说"急";风大则水鸟低飞盘旋,所以说"回"。(字词品味)

  ·"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手法理解)

  ·诗一开始便有悲凉的气氛。人登高,更感风急,含有老迈飘泊的衰飒悲戚之感。"天高"地远,扶病独登台,就越发显得孤独悲哀。故听猿长啸,也大有哀意。(意境探求)

  ·画面也是惨淡的,它映照出诗人心上的凄凉。特别是"猿啸哀"和"鸟飞回"这两个细节,跟诗人素有的伤时感情联系起来看,简直就是包括诗人在内的千万个流离失所者的写照。(情感体味)

  2、同学们自读,然后自由选择内容,学写诗联赏析。

  3、交流,教师评点。

  杜甫《登高》教学设计 14

  教学目标:

  1. 了解杜甫生平以及诗歌创作背景。

  2. 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3. 诵读诗歌,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教学重点:

  掌握诗歌鉴赏的三种方法。

  教学难点:

  诵读诗歌,体会作者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方法:

  诵读鉴赏法、合作讨论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音像资料。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飞花令”形式导入

  规则:先指定一位同学说一句关于秋天的诗,再由其指定其他同学接力。

  (板书:登高 杜甫)

  二、整体感知:

  首先,听录音朗读,注意节奏和读音。

  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思考:本文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找一生示范朗读,另找一生评价。明确:(景物)描写、抒情。

  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用诗中的一个字来回答。

  生:悲

  分析“哀”、“苦”、“恨”与“悲”哪个更适合作诗眼。

  明确:“悲”是作者直接抒发情感的表现,“苦”、“恨”和“哀”都是作者间接抒发情感的表现,因此用“悲”字更恰当准确。

  师:这是诗的感情基调,即诗眼。

  三、写作背景

  师:请学生回忆作者的.生平事迹。

  明确:杜甫诗歌创作风格:沉郁顿挫。在初中学过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体 现了诗人具有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情怀。

  本诗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767年作者流落夔州时写的。“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但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好友李白、高适和严武相继去世,此时恰逢九月初九,杜甫登高写下了这首诗。三年后,杜甫病死在离开四川的途中。

  总结鉴赏诗歌的方法之一:知人论世法(并板书)。

  四、分析意象

  师:作者“登高”看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同桌之间讨论。

  生2展示。

  明确:景物 特点

  风 急

  天 高

  猿 啸哀

  渚 清

  沙 白

  鸟 飞回

  落叶 无边 萧萧 下

  长江 不尽 滚滚 来

  师:补充意象和意境的概念、“落木”和“落叶”的区别。

  明确:意象:诗歌中具体的融入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人、物和景等;

  意境:作者将自己的情感通过生动的画面表达出来,达到“内情”与“外物”统一而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境界。

  “落叶”给人一种枝繁叶茂之感,“落木”给人一种干枯干燥的感觉,因此用“落木”更符合秋天的特点。总结鉴赏诗歌的方法之二:由象入境法(并板书)。

  师:找一生朗读描绘画面的文字,请大家闭眼,试着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诵读指导:首联两句,“风急”——要读得很凄凉,似乎在唇齿间颤抖的读出来;“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猿啸哀”——要有欲哭的感觉;“鸟飞回”——联想到作者,孤独漂泊、远离家乡,他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颔联两句,要将苍凉之感和旷达之悲读出来。

  五、体会情感

  师:宋代罗大经曾说颈联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意思来?

  生3展示。

  明确:万里—地之远也;

  秋—时之凄惨也;

  作客—羁旅也;

  常作客—久旅也;

  百年—齿暮也;

  多病—衰疾也;

  台—高炯处也;

  独登台—无亲朋也。

  师:点拨通过具体的字词来体会作者的情感。总结鉴赏诗歌的方法之三:情景交融法(并板书)。

  诵读指导:“万”“悲”“常”都要重读。读“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遥远之状;读“常坐客”,要倍感自己身世凄凉。“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多病孤独,形单影只,无所依傍。“百”“多”“独”都要重读,其中“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

  最后一联,“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恨”要快、要高,要特别重,从牙缝中吐出这两个字;“繁霜鬓”又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当读“新停浊酒杯”时,把欲罢不能的情绪表达出来。

  六、课堂小结1.情境式默写(PPT15中几句话对应的诗句)

  2.背诵全诗

  七、课后作业

  根据本课学习的几种方法,自学《秋兴八首(其一)》

  八、板书设计

  登高

  杜甫

  《登高》教学设计 自然之秋 知人论世法

  “悲” 人生之秋 由象入境法

  国家之秋 情景交融法

  杜甫《登高》教学设计 1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习《登高》了解咏怀诗情景交融的特点。

  ◆学习《蜀相》了解咏史诗借古伤今的特点。

  能力目标

  ◆通过参照对比,学会鉴赏作品,进而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情意目标

  ◆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操和对理想境界追求的精神。

  教学设想

  1.通过比较、涵咏,赏读结合,揣摩诗歌的丰富意蕴,体会诗人的风格特征。

  2.点拨、讨论、讲析相互结合,积极调动学生参与意识。

  3.拟采用屏幕投影的方式,准备与诗歌内容相近的风景图片及相关的诗词、资料,达到形象、直观的效果,并扩大课堂的容量。

  4.教学用时:一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学会涵咏鉴赏诗歌,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品位。

  2.难点:理解杜甫,真正领会诗人博大的胸襟、体会出诗中郁勃的情势。

  教学过程设计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诵读感知

  觅得诗趣

  【投影】课前投影杜甫肖像,配乐。

  【提问】知道他是谁?熟悉他的诗吗?请几位同学读一句你最喜爱的杜甫写的诗。

  【讲述】这是一位距今一千二百多年前的诗人,一位用他的诗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心灵的诗中圣哲。他是仁爱传统精神的集大成者,他是辉煌唐诗队伍的领军人物,他是目光敏锐烛照黑暗的孤独的歌手,他是上下求索壮志难酬的执著的斗士。

  今天我们通过他的两首诗作《登高》和《蜀相》,一起走近杜甫,去领略一位伟大诗人的人格魅力,去体会一位天才诗人的艺术天赋。

  【板书】蜀相登高

  【投影】简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京兆杜陵人,唐代大诗人。他创作的许多诗歌,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而称为“诗史”。著有《杜工部集》。

  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

  ——[唐]元稹

  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淡之趣,兼俊洁之姿,备藻丽之态,而诸家之所不及。

  ——[宋]秦观

  世上创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

  下面请大家一起诵读两首诗,要求:先读《蜀相》,后读《登高》。

  教师做朗读指导。指名读,范读。

  若干学生逐一背诵一句自己喜爱的杜甫的诗,要求不能重复。

  诵读一

  学生按要求诵读两首诗。通过诵读,熟悉作品,从不同角度体会诗中的意境。

  利用媒体营造氛围,通过对熟悉的杜甫诗作的背诵,意在唤起学生的回忆,引逗起学生欣赏的兴趣。

  诵读是欣赏诗歌的出发点,引导、启发学生多读,读懂内容,读出感情,读出形象。

  蜀相

  登高

  创作时间

  760年

  767年

  季节

  春天

  秋天

  抒情特点

  借古人抒怀抱

  (咏史诗)

  借登台遣郁闷

  (咏怀诗)

  情景关系

  乐景写哀

  景中含情

  感情基调

  感伤、叹惋

  孤愁、悲苦

  参照比较

  探得诗心

  1、感性的比较

  【讨论】读了两首诗以后你更喜欢哪一首?说说理由。

  2、理性的比较

  【投影】两首诗对比表格

  【讨论】

  1、说出两首作品写作的时间和作品反映的季节。

  2、研讨两首诗不同的抒情方式。

  明确:咏怀多因景生情、抚迹寄慨,所抒多为今昔感衰、人事沧桑之感;咏史多因声兴感、抚事寄慨,所寓多为对历史人物的见解态度或历史鉴戒。

  3、指出写景句,讨论诗句中情与景的关系。

  体会“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各给人的感觉:凄凉萧条。

  抓住“自”和“空”,体会于春色好音中隐含的'寂寞苍凉之情。

  4、比较两首诗不同的感情基调。

  明确:感伤叹惋/孤愁悲苦

  指名回答。实话实说。

  学生相互讨论,

  师生共同讨论,填写表格。

  诵读二

  学生反复推敲两首诗中的写景句子:

  《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体会句句写景,却字字含情的特色。

  通过不同层次的比较,不断提升学生理解诗歌的能力。

  景与情是抒情诗的关键,对此作重点突破,处理好点面关系。

  涵咏字句

  品出诗味

  在领会了两首诗的感情基调后,以这样的感情进行集体诵读。

  【讨论】

  1、文有文眼,诗有诗眼,你认为选择哪两个词,最能体现诗意?

  寻:事实上,诗人难觅真正的蜀相,诗中的“自”“空”和末一句可以说明;

  悲:宋人罗大经说:“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精确。”(《鹤林玉露》)

  2、结合杜甫生平,理解寻与悲的关系。

  【板书】

  《蜀相》《登高》

  沉郁顿挫

  寻悲

  因“寻”生悲,悲由“寻”来

  【总结】

  从两首诗看杜甫的人生悲剧,理解杜甫诗歌的风格——沉郁顿挫。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

  诵读三

  学生回答,抓住关键词语“寻”、“悲”,作适当讨论。

  选择一个字来理解全诗,一方面是为了让分析能落到实处,避免架空。另一方面旨在传达出古典诗歌凝练传神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涵咏字句,从小处着眼,以小见大。

  迁移训练

  总结评价

  1、迁移训练:拟写对联。

  教师出上联:寻蜀相英雄无觅几多愁

  集体诵读两首诗

  2、布置作业

  【投影】杜甫肖像

  【总结】请大家再注目这位伟大的诗人,他有热烈的感情,但不是屈原式的殉情主义者;他有自己的理想,但又不是李白式的幻想主义者。因此他无论遭受多大的困难,承受多大的委屈,他都能够坚韧自持,而不会步屈子后尘,痛苦绝望,投江自杀;也不像李白一样,腾云驾雾,飘飘欲仙。诗人是这样走完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录相】

  在一段杜甫生平纪录片中结束。

  学生相互讨论,尝试拟写,然后请一二名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板书。

  参考:登高台孤客空叹万里悲

  诵读四

  【作业】

  请将两首诗中写景的两联(《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分别改写为400字左右的写景散文。

  联语是提炼思想,概括内容十分有效的语言训练形式。有些迁移训练可以放在课外。

  再次回溯杜甫生平,对他作多层次的比较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板书设计

  《蜀相》《登高》

  沉郁顿挫

  寻悲

  诵读感知,觅得诗趣

  参照比较,探得诗心

  涵咏字句,品出诗味

  杜甫《登高》教学设计 16

  一、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诗歌鉴赏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同时,新课标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我们在教学中也要积极落实。唐诗体现了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具有极大的社会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这首诗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晚年寄居夔州,漂泊他乡,体弱多病,独自登台时所写的一首代表性律诗。古人评价它是“杜诗第一”、 “古今七言律第一”,可见其重要位置。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杜甫律诗“沉郁顿挫”的风格,具有极高的鉴赏价值。学好此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我校是一所农村的普通中学,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学习吃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能力的提高。

  依据新课标理念、教材特点和学生现状,我在设计时,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由景入情,分析景情关系,再联系时代背景及作者处境深入探究产生悲秋情怀的缘由。以文本为基础,走近文本,又能跳出文本,再回归文本,深刻感悟一代诗圣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诵读,分析景情关系。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分析,在分析中理解,在理解中感悟,在感悟中总结鉴赏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体会一代诗圣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3、教学重点与难点:

  《登高》是杜甫晚年诗作的代表性作品,集自然风物与一生的悲情感受为一体,理解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而我们的学生基础比较差,学习能力有限,因此我把分析景情关系作为本课的重难点。

  二、教学准备:

  课前查阅关于本诗的相关资料(作者经历、教学设计、课堂实录、说课稿等),从中筛选,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配上背景音乐,图片等,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象,更好地呈现诗中的内容。请同行们批评指正,上了又改,改了又上,多次修改而成。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秋天是一个多么令人魂牵梦绕的季节,倾听大自然秋的絮语,文人墨客们各有不同的情感。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呈现给我们的是深秋季节沦落天涯的游子浓浓的思乡之情;刘禹锡的《秋词》呈现给我们的是秋高气爽鹤排云霄的壮志豪情。那么,在一代诗圣杜甫的笔下,秋又寄寓了怎样的情怀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这首被称为“杜诗第一”的《登高》,体会诗人的情怀。

  (二)诵读,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选定学生班上读,感知诗的韵律美。

  2、听录音读(课件展示)。

  3、师生齐读,感知诗的情感美,找出诗眼(揭示主旨)。

  明确:“悲”,由此生发出悲什么,如何悲两个问题。

  (三)分组讨论,分析景情关系:

  学生结合文本分组讨论,诗人到底是“悲”什么,如何“悲”(提示:抓住诗中的意象及其特点分析) (课件展示)

  第一层:悲自然之秋。(鉴赏前四句)文中所用的意象及其特点、写景的角度:

  风急——视觉,天高——视觉,猿啸哀——听觉,以上均为仰视

  渚清——视觉,沙白——视觉,鸟飞回——视觉,以上从俯视到仰视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登高秋景图:登上高台,眺望远方,天空高远,西风呼啸,老猿悲鸣,沙渚在下,鸟转空中,落叶萧萧而下,长江滚滚而来,生命老去,无可奈何,让人徒增无限伤感。

  前四句写景,分析意象,提醒学生注意写景的角度,并描述画面,这样把诗句想象成画面,把画面转变成自己的语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这样既鉴赏诗,掌握了写景的方法,又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从而有助于把握诗人的情感。

  第二层:悲人生之秋。(鉴赏后四句)

  作者笔下的秋景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由此看出此时的作者境况如何?结合文本理解。

  这样连续追问,由意象到意境,由自然之秋到人生之秋,由此联系作者当时的境况,引出写作背景,体现了思维的连续性,层递性,让学生对诗歌有更深入的体会和深切的感悟,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明确:诗中运用一系列带有秋季季节特色的意象,营造出天地萧瑟悲凉、凄清的意境,渲染了诗人登高望远时内心无尽的悲凉。由眼前景转入眼前身

  万里-漂泊,地远-悲 悲秋-时之凄惨悲 作客-羁旅——悲

  常作客-久旅-悲 百年-迟暮——-悲 多病-衰疾-悲

  台高-迥处——-悲 独登台-无亲朋——悲

  这八重悲层层累加,将作者内心的悲怆抒发得淋漓尽致。末句艰难苦很,两鬓霜繁,忧时忧世,忧生忧己,无穷烦恼,真是无限悲慨。

  本诗作于安史之乱后第二年,晚年的诗人仍四处漂泊,居无定所,生活困顿,再加上年老多病,登台赋诗,生命将尽,而命途多舛,壮志难酬,而对于封建时代的士大夫而言,政治前途如此暗淡,而今头发已白,命之将尽而功业无成,不由悲从中来,悲叹个人生活的困顿同时,更加悲叹政治生命的困顿,实为悲叹个人人生之秋。

  第三层:悲国家之秋。

  根据新课标教学应分层推进,教学是逐步深入的过程,鉴赏文本应把握文本背后的思想内核,情感内涵,以及新大纲目标要求,应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这一环节跳出诗文,把我们学过的杜诗进行整合,梳理出诗人悲国家之秋的情怀,点到即可。

  可联系杜甫早期的作品,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石壕吏》等,与此文作比较,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四)合作探究:(课件展示)

  把全班分为两大组,每组各探究一个题,每组各确定一个主持人、书记员、发言人,探究结束后,每组各派发言人在班上发言,其他同学可补充完善,点评质疑。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可作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首诗歌。

  本文所选的杜甫的三首诗,都是作于秋天,我们怎样理解杜甫的悲秋情怀?

  明确:这三首诗其中有两首直接写到了秋景秋思。悲秋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个传统题材,所谓的“春女善怀,秋士易感”。秋天万物凋零,霜风渐冷,给人以苦寒之感,容易使人产生人生迟暮,功业难成之类的联想,但也催人奋进,令人振作。杜甫的悲秋,融入了羁旅的愁思,家国的忧伤,身世的感慨,显得更加忧郁厚重。

  (五)再读,指导学生品味、背诵。(课件展示,放背景音乐,结合画面,引导学生背诵)

  (六)作业:(课件展示)

  1、背诵默写。

  2、找出诗中你喜欢的两句,写一段赏析性文字(200字左右)

  (七)板书设计:(课件展示)

  登高 杜甫

  自然之秋——写景

  诗眼 :悲 人生之秋——抒情

  国家之秋——深层

  四、教学反思:

  总体来说,这节课上得比较成功。运用的多媒体课件,集声音、文字、画面于一体,很好地展现了课文的内容,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象,帮助了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课文。课堂环节到位,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文本,并跳出文本,总结杜诗晚年诗作的特点,基本上实现了教学目标。课堂上,学生反应比较积极,参与度高,少数同学能当堂背诵,还有少部分学生反应迟钝,表现不是很积极。我在课堂讨论这一环节上掌控不到位,学生讨论时间有限,讨论的程度也很有限,展现时学生不够大方,声音不够洪亮,羞羞答答的,语言组织表达不够准确。制作多媒体课件虽费时费力,但能更形象的展示课文内容,以后要多下功夫,使课件更加精美。平时上课时要多研究学生,要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杜甫《登高》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杜甫《登高》公开课教学设计09-09

《杜甫诗三首─登高》教学设计11-07

杜甫《登高》探究教学08-26

杜甫登高导学案设计09-21

《登高》杜甫06-13

登高 杜甫09-26

登高杜甫05-28

杜甫 登高09-26

杜甫《登高》08-21

杜甫登高教学反思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