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

时间:2021-04-04 17:33:28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2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2篇)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琳达一家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自愿把眼角膜捐赠出来,他们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让人敬佩,让人感动,也教育了周围的人,所以说他们的这种精神是永不磨灭的。

  这篇课文语言美,情感美,人物形象鲜明,作者刻画了两个让人终身难忘的形象:善良,乐于助人的父亲和可爱、才华横溢的女儿。他们热爱生活、关爱别人,让人尊敬,让人怀念。

  文中的父亲用耐人寻味的话语教育了“我”,影响了小温迪,使小温迪为妈妈和外公感到骄傲,“我”也为小温迪从小就具有爱心而感到骄傲。教学时,以“情”为主题组织教学,采用倒叙的方法,从故事的结尾出发,抓住“骄傲”一词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理解父亲话语的意思和“我”态度的变化,深入体会“永生”的含义,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运用学过的一些读书方法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生动细致的描写人物语言,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悟父亲捐献角膜这一举动的深远意义,培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

  2、教学难点:

  抓住父亲的语言来理解一家人对死后器官捐献的行为看法的转变。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有关器官捐献的资料及相关事例。

  【教学过程】

  一、阅读资料,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

  《触摸春天》中盲女孩安静是那样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她多么盼望也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呀!她的愿望能实现吗?根据你课前收集的.资料说说你的看法。

  2、补充资料: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下面的资料:

  (投影出示)

  资料一:

  据卫生部统计,我国目前约有400万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其中70%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复明,但由于供体角膜匮乏,我国每年仅实施3000例角膜移植手术,数百万的患者还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

  资料二:

  目前美国有超过84000多名患者登记等待器官移植,而且每13分钟就会有一个新的登记等待患者。2004年仅有30%的等待者获得了器官移植,而剩余的70%的等待者必须继续等待他们迫切需要的移植器官。不幸的是,每天有16个人会因为无法等到器官移植而丧失生命。

  3、看了这两段资料,你想说什么吗?

  二、揭示课题,初步感知

  1、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角膜捐献的感人的文章《永生的眼睛》。(板书课题)看了这个题目,你想说什么?

  2、检查预习情况:

  指名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3、自由读课文,然后说说文中哪些语句让你感动?

  三、熟读精思,探究文本

  1、文中有两处地方都出现了“骄傲”这个词,请找出这两句话,读一读。

  2、出示这两句话:

  “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这次,我为自己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

  说说谁为谁感到骄傲?为什么感到骄傲?

  3、“我”一开始对捐献眼角膜这件事是怎样的态度?

  阅读第四自然段,重点感受琳达那痛苦、难以接受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

  4、是什么使我改变了态度?

  学习父亲教育“我”的两段话:

  投影出示:

  ⑴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⑵如果一个盲童能在我们的帮助下重见光明,并像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多么美妙!当你们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们会为我自豪!

  你可以给予他人哪些东西?为什么说给予别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是最珍贵的?这两段话之间有什么关系?

  把父亲的这两段耐人寻味的话连起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感悟。

  5、温迪为妈妈和外公能捐赠眼角膜感到骄傲,实际上也是为他们的什么感到骄傲?有感情读读温迪说的这句话。

  6、“我”为什么为温迪感到骄傲?

  7、父亲离去了,他给人们留下了什么?课题中的“永生”指的是什么?

  8、父亲这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和小温迪,“我”从原来的不接受到遵从,在到后来的自愿捐赠。阅读原文结尾:(出示)

  没有想到,仅仅是两周之后,我再一次为器官捐献组织签署了同意书。我的可爱的女儿,才华横溢的小温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了……当我签字时,她的话儿萦绕在我耳际:“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

  失去温迪二周后,我收到一封来自俄勒冈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信上写道:“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现在,两位昔日盲人已重见天日。他们成为您女儿──一位极其热爱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纪念,并有幸分享她的美丽……”

  我的金发的温迪手中的画笔依旧不辍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五、感情朗读,深化主题

  1、同学们,读了琳达一家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2、带着你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人物的语言。

  六、课外拓展,实践活动

  1、向你身边的人讲述这个故事,并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向他们宣传器官捐献的意义。

  2、写一封倡议书,号召你的小伙伴参与到器官捐献的事业中来。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2

  一、听写积累,再显情感。

  1.听写:捐赠、盲童、屡次、热泪盈眶、遵从、搂住

  2.校对。

  3.选择其中的几个,回想课文内容,说一句或几句话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话。

 【设计意图】听写是一个常规性练习,现在把听写的词语与课文内容联系进行说话或写话训练,充分激活学生用词造句的经验,给学生更广的说话空间,更灵活的语言表达方式,富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既温顾了课文内容,又巧妙地进行了一次语言文字训练。

  二、心灵体验,深化情感。

  1.还有什么地方也令你深深地感动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最后两节。

  2.重点研读:

  (1)“骄傲”一词,文中几处用到这个词,说一说谁为谁感到骄傲?为什么?

  (2)出示句子:这一刻,我真正领悟到了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

  ①“这一刻”是哪一刻?

  ②那么,琳达的父亲留下的是什么?

  ③你能读出之中的骄傲吗?联系上文温迪说的话,以及下文琳达的动作神态。

【设计意图温迪的骄傲来自于外公的无私捐赠,“我”的骄傲缘于14岁女儿那激动人心的肺腑之言,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这些,如何让学生体察?深入?抓住关键词“骄傲”,上引下联,左叩右击,在语言环境里品味,内化,读懂骄傲,生成骄傲,让每个学生都为这一幕精彩留下永恒的记忆。

  三、质疑深入,延伸情感。

  1.温迪说,她也要学外公将眼睛角膜捐给失明的人,让他们重见天日。这一刻,妈妈紧紧搂住温迪,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妈妈为自己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是呀,温迪是妈妈的骄傲,也是我们大家的骄傲——

  2.课文到这里戛然而止,但故事本身并没能结束,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故事原文的结尾,读后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有话想说。(配乐小提琴《爱的礼赞》)

  那天我紧紧搂着温迪,没能想到,仅仅两周之后,我再一次为器官捐献组织签署了同意书。我的可爱的女儿,才华横溢的温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身了……

  当我签字时,她的话仍萦绕在我耳际:“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有多么痛苦吗?……”

  失去温迪三周后,我收到一封来自奥列根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

  亲爱的瑞弗先生和太太:

  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现在,两位昔日盲人重见天日,他们成为您女儿——一位极其热爱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纪念,并有幸分享她的美丽。

  如果哪位被捐献者有机会到我们的家乡一游,并且爱上马,坐下描绘它们,我想知道那慷慨“施主”是谁。金发的温迪的画笔依旧不辍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3.(教师朗读)这是文章真正的结尾,读了听了以后有什么新的感受?

  4.课前的那着诗就是获得温迪捐赠的角膜的人写出来的。现在假如你们就是重见光明的人,知道为你们捐赠角膜的人是金发碧眼的温迪,最想与温迪或者她母亲、还有外公她们一家人说些什么吗?

  5.将想说的话写下来,用心写!

 【设计意图文章以母亲为女儿骄傲而戛然而止,留下了许多悬念:温迪后来真的做到了吗?她离开人世后,谁为她办理捐赠手续呢?她的女儿还是……?呈现原文结尾,还故事以完整,更震憾人心的莫过于此,这是一个悲壮而美丽的结局。这样设计安排,旨在激发学生的强烈情感,在对温迪一家尤其是对温迪的深深敬佩之余,获得对自我人生价值的追忆!

  四、回归主题,升华情感。

  1.链接相关资料:

  ①邓小平爷爷逝世后,捐献了自己的眼角膜,将生命的最后光辉献给了爱戴他的中国人民。

  ②深圳大学生吴翼飞捐赠角膜,让四位患者重见光明……

  ④捐肾救母,孝道感天下的孝子田世国,在20xx年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

  ⑤据卫生部统计,我国目前约有400万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其中70%可能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复明,但由于供体角膜匮乏,我国每年仅实施3000例角膜移植手术,数百万的患者还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

  2.温迪一家是伟大无私的,她的外公、她虽然永远离开这个人世,再也看不到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了,但她们的眼角膜却给他人带去了光明,带走了黑暗。让我们一起读课题——永生的眼睛。现在你明白课文为什么用《永生的眼睛》作题目了吗?

  3.将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和身边的人听,唤醒人们的捐献意识。替重见天日的角膜受者写一封感谢信。

  【设计意图】课文为什么以《永生的眼睛》为题?学完课文后,须画龙点睛。通过温迪和外公的事实,加入相关资料的链接,让每个学生懂得作者一家以及更多的人,正确对待死亡,自愿死后捐赠器官,为他人造福的崇高精神。同时,培养学生努力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意识,和热心帮助他们延续生命的态度。

【课后反思

  1.《永生的眼睛》是“热爱生命”单元的一篇文章,展示了“我”的父辈为了他人能够更好的生活,尽自己最大所能来帮助别人延续生命、生活得更美好的可贵品德,并借此来教育所有的读者,宣扬了“一个人不但自己要热爱生活,活得美好,而且更要为他人生活的美好做出努力”的道理。虽说是教育,但这是语文课,我们在具体执行教学的过程中,不能离开语言环境进行空洞、抽象的说教,应让学生读中感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2.教材是一个例子,内容也相对简单,如果就文而文,一味地把文章内容展示给学生,更是显得刻板、程式化,所以必须对课文内容做具有个性特点的生活化的、活动化的处理和加工。引入的资料要恰到好处地呈现并与文本内容有机融合;延伸的实践活动也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切勿好高骛远;研读有一定内涵的句子必须在语境在进行,提纲挈领,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个教学要贯串一条主线,实现各种资源在整合中融合,在融合中内化,在内化中升华。

  3.学习这篇课文,不必强求学生作一些号召性的表态性发言,如:死后也要捐赠眼角膜,或让爸爸妈妈也去捐赠器官什么的。教育旨在唤醒,培养一种意识,树立起对生命的热爱,对他人生活的美好做出努力的愿望和热情。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2篇)】相关文章:

《永生的眼睛》课文原文12-14

《永生的眼睛》课文讲解12-12

永生的眼睛阅读题及答案12-10

永生的眼睛教案合集5篇02-20

精选永生的眼睛教案三篇02-06

六年级语文《永生的眼睛》教学反思12-20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教学设计01-27

北京版六年级下册《永生的眼睛》PPT课件05-12

四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永生的眼睛》教学反思四年级01-21

在战火中永生_650字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