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为什么说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
【学习重点、难点】
理解对湖水的描写和对湖周围风光的描写,从中体会到青海湖梦幻般的美。
【教学准备】青海湖风景图(挂图或网络)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知道我们中国有哪些著名的湖泊?
2、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青海湖(板书),作者还说它是梦幻般的湖(板书)。你想了解它吗?
二、学生自主阅读: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个人,小组等)阅读课文,想想并讨论作者从几个方面描写了青海湖。
2、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认真读一读。
3、小组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三、全班交流:
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3:
教师引导:作者来到青海湖畔,“像是无意中扑进一幅巨大的画卷”。作者虽然介绍了在这幅画卷里是“绿茵茵的草滩”,长满“黄灿灿的油菜花”和“无边无际的蓝色的湖水”,但相比之下,重点写的是什么?
2、§4:(1)这节开头的“抬眼望去”,望见了什么?
(2)眼前的美景使作者想到了什么?
(3)作者幻想到了什么情景?
3、§5:从哪儿看出青海湖的物产资源很丰富?
4、组织讨论:“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这句话的意思。引导学生根据并联系课文内容来讲。
5、交流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并有感情地读一读。朗读时要把惊奇、赞美、被陶醉的感情表达出来。
四、课外延伸:
1、鼓励学生摘录、背诵文中的好词佳句。
2、鼓励学生课外去寻找有关青海湖的资料,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支寻找其他湖泊的资料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设计2
教学设想: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一课体裁为游记,同时也是一篇自读课文,因此,可以让学生自读,重点讨论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观赏青海湖的?从哪几方面描写了青海湖的美丽、富饶、可爱两个问题。
青海湖质朴、粗犷、自然的美一定会吸引学生的注意,清新、柔美的词句会深深地震撼学生的心灵,一定会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所以教学时,我借助多媒体,在学生面前展示青海湖的画面,加之入情入境的朗读,给学生更强烈的震撼。
在形式上,我决定采用旅游的方式进行教学。一开始,让学生充当导游,给大家介绍青海湖的情况,引起大家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时,可联系青海湖的现状,让学生讨论如何保护青海湖,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景如画。就名湖来说,有娇小玲珑的西湖,有烟波浩渺的太湖,有变化莫测的千岛湖。今天就请大家登上我们的旅游专列,一同去领略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的风采吧!
2、旅途漫长,不如我们先请几位导游来给我们介绍介绍青海湖吧!
3、导游介绍。
生1:各位旅客大家好,欢迎大家前往青海湖旅游,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下有关青海湖的知识。青海湖,作为我国第—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它地处青海高原的东北部,略呈椭圆形,面积4636平方公里。环湖周长为360公里,湖水平均深度约19米,最深处为28.7米,湖面海拔3196米。1975年建立面积达560平方公里的青海湖鸟岛保护区。1997年晋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另外,这里气候十分凉爽,是理想的避暑消夏胜地,祝大家旅途愉快。
生2:大家好。青海湖有着梦幻般的美景,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青海湖的秀丽风光。青海湖中共分成五个美丽的岛屿:鸟岛、海心山、三块石、砂岛和海西皮,其中鸟岛和海心山岛是著名的游览胜地。特别是鸟岛秀丽的风光和奇特的禽鸟生活,吸引了大量的游客。相信青海湖的壮美风光和绮丽景色,一定会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印象。
二、整体感知
1、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青海湖到了,下车看看吧!
(多媒体展示青海湖的图片)
2、从图片中,我们欣赏到了青海湖的美,当代作家冯君莉在欣赏美的同时,也用笔描述下了这里的美。同样,文中描述的美,也是令人神往的。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3页,看课文,听录音,并请思考:
(多媒体出示)
(1)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观赏青海湖的?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生:到达青海湖观赏草滩一观赏湖水一观赏乌云一观赏万里晴空一观赏草滩与山峦一观赏海岛一观赏结束。
(2)课文从哪儿方而描写厂青海湖的美丽、富饶、可爱?
生:从青海湖的湖水、环境氛围的清新幽静、丰富的物产三方面来写的。
三:晶读课文
1、文中由许多好词佳句,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读给同学们听,并说说好在哪里?
2、学生汇报:
生:我认为文中的“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这句话写得非常好!因为它形象地表现出了湖水蓝得“醉人”。用“醉人”表达了观赏者的心态,已陶醉其间,同时也表现出湖水蓝得可爱、迷人,“纯正”、“深沉”表现出湖水蓝的程度,浓浓的,毫无杂色。
生:我认为第四段中关于湖水的蓝的描写非常好。作者先是直接赞美湖水的蓝,接着,将湖水的蓝与海水的蓝、天空的蓝作比较,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湖水的蓝比作“蓝锦缎”、“水灵灵的眸子”,下面又从科学的角度论述了湖水蓝的原因。
3、我这里有一句,觉得非常好(多媒休展示)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
4、请学生把这个句子换个说法,但不改变意思。
生:这是大胆的梦幻,不是大自然的现实。
5、分组讨论,联系文中内容,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生:这句话的意思是,青海湖的水那样湛蓝,那么晶莹透澈,景色那样令人陶醉;又有各种各样的鸟,在蓝天翱翔,在水面浮游,在草滩栖息;那么多鱼儿成群在水中游来游去,这么神奇、美丽的地方,简直就是扑朔迷离的梦境,置身其中,让人不敢相信,这就是现实,仿佛进入梦境一般。
6、教师总结
“梦幻”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文章开头写了作者许多关于高原的梦,中间部分描述了梦幻般的现实,结尾处写了未来关于保护青海湖的梦想。
四:课外扩展
1、青海湖的美景,我们是尽收眼底,在领略美景的同时,我们了解一下青海湖的现状。
2、(多媒体展示:青海湖的现状)
a 水位下降;
b 草场植被严重退化;
c 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
d 渔业资源迅速减少:
e 鸟岛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3、请同学们讨论:
我们如何保护青海湖?
生a:可以采用人工降雨,增加雨水量,减水蒸发。
生b:多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生c:出一本游青海湖必读的书,介绍青海湖的现状,呼吁人家保护青海湖,还要说明注意事项和应急措施。
生d:实行南水北调工程,将其它河流的水引向青海湖。
生e:在青海硝底装有五台强力水动结冰,四季运转,旁边装有冷光灯这样不仅增加青海湖体积,而且有冷光反射,湖面晶莹,增加梦幻境界。
五:作业
认真观察,运用修辞,写一段景物描写。
教学反思:
课堂上,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青海湖的画面,那—幅幅优美的图片给学生以更生动,直观的形象,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特别是后来将图片与青海湖的现状作一比较,问大家如何办时,大家更是兴味盎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人人都积极主动地加入到讨论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经过讨论,大家对环保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设计3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海湖的美。表达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了解青海湖梦幻般的奇妙景色;了解课文观察与想像相结合,语言自然优美的特点。
3、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事物的方法,培养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体会为什么说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
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通过对青海湖梦幻般景色的描写,表现了大自然的奇妙和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文章是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即在路上、在青海湖上、离开。梦幻——青海湖是巨大的画卷,是绝妙的世外桃源。理解“梦幻”是全文的关键。
(一)质疑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青海湖在哪儿吗?青海湖有多大?它是淡水湖还是咸水湖?景色怎么样?请带着问题读一读阅读提示。
我们初步知道了青海湖大小及地理位置。我们还要理解“为什么说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为了理解课文,我们先进行自学。
(二)初读课文、解决疑难
1、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扑朔迷离pūshuò-mílí:扑朔:犹言扑腾,乱动的意思。迷离:眼睛眯起。《乐府诗集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原指分辨不出雌雄。后用以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识别。
倘徉chángyáng:闲游;安闲自在地行走。
眸子móuzi:本指瞳人,泛指眼睛
粗犷:cūguǎng∶粗野,豪放;豪壮
沉湎:chénmiǎn,沉溺,耽于。比喻潜心于某事物或处于某种境界或思维活动中。
震慑zhènshè:慑:使害怕。震动得使害怕:震慑敌方。
温柔恬静:本课指风景优美,非常安静。
湛蓝zhànlán:晴天的蓝色;湖海等的深蓝色.
涟漪liányī:小波纹。
伫立zhùlì久立,长时间地站着。
鄱阳湖póyángh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在江西省北部。
繁衍fányǎn繁殖衍生;逐渐增多繁衍后代
二、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想想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青海湖的?
第一部分:(1~4)高原奇特的梦,是写去青海湖的路上“各种各样的扑朔迷离的关于高原的梦”,反映了作者对美好景物的憧憬。
第二部分:(5~8)梦境的继续,写原以为只会在梦境中出现的美好景物,现在却呈现在眼前,令作者惊喜交加。作者细致地描述青海湖碧绿的草滩、蓝色的湖水及湖水湛蓝明澈的原因。
第三部分:(9——12)梦一般的传说。有关青海湖的神话传说服及其历史变迁的过程。
还写了青海湖是鸟的世界,鱼的乐园。
第四部分:(12——15)追求,而不是沉湎于梦境。
三、熟读课文,体会重点
1、作者为什么说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
本文是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即在路上、在青海湖、离开。而对青海湖的描写则是先写青海湖的蓝与优美景观,再写各种传说和故事,最后写举世瞩目的青海湖。课文自始至终把“梦幻”与对青海的描写结合起来,首尾呼应,结构紧密。
2、文中引用了有关青海湖的神话传说,这对文章主旨表达有何作用?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三个传说,自先是西海龙王的故事,然后是唐代文成公主的故事,接着是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这些故事,为青海湖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为青海湖美丽的自然景色增添了人文色彩,更加体现了青海湖引人入胜的美,也为青海湖的美增添了梦幻般的魅力,调动了读者丰富的想象。
3、试从文中“梦境的继续”和“梦一般的传说”中摘录有关景物描写的好词佳句。反复诵读,体会其表达效果。
①我的眼前,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草滩上生长着黄灿灿的油菜花,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又衔接着一派无边无际的蓝色湖水。
用“绿茵茵”“黄灿灿”,不仅突出草滩黄绿相间、色彩艳丽、引人注目,而且表现出青海湖畔一片充满蓬勃生气的景象。
②而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
湖水蓝得“醉人”,用“醉人”表达了作者的心态,已陶醉其间,同时也表现出湖水蓝得可爱、迷人。“纯正”“深沉”,表现出湖水蓝的程度,浓浓的,毫无杂色。
③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像是白种人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
用“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来比喻湖面上的涟漪,十分贴切生动。“蓝晶晶”,指蓝得发亮,恰当地表现了湖水的色彩。“水灵灵”,富有动感,活灵活现,也正符合水面波动的情景。句子运用这两个词语,使湖水显得更娇美可爱。
④那晶莹的雨珠隐隐约约地闪露在草丛中、花瓣里、湖面上,以及山峦顶端和空气的分子之间,轻轻地吸一口空气,甜丝丝的,凉爽爽的。
“甜丝丝”“凉爽爽”,这里不只是身体的感觉,而且也是心理感受,表达了作者心情舒畅,心旷神怡,有甜蜜之感。
⑤据说,到了盛夏时节,一群群、一层层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浮游着,金灿灿,红艳艳,美极了。
句中的“金灿灿”“红艳艳”,表现出鱼的黄与红的色彩灿烂,光彩夺目。
四、读下列句子,谈谈你对文章语言的体会。
①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怡雅。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像是白种人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
作者为了突出青海湖水的晶莹明澈,运用了对比、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而且长短句结合,读起来富有音乐感。把“起伏着微微涟漪”的湖面比作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非常贴切,不但写出了水的蓝,更重要的是突出了湖水的纯净,纯洁,不受半点的污染,还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②我几乎醉了,想跑,怕破坏这画卷的安谧;想喊,又怕惊动这画卷的宁静。
作者被这大自然的静谧给震慑住了,不敢跑,也不敢喊,只有独自默默地伫立着,任大脑在美中陶醉,任心潮在美中起伏。作者压抑着内心的欣喜;表达出的感情比直抒胸臆要强烈得多。
③“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这句话的意思是:青海湖的`水那样湛蓝,那样晶莹透澈,景色那样令人陶醉;又有各种各样的鸟,在蓝天翱翔,在水面浮游,在草滩栖息;那么多鱼儿成群在水中游来游去,这么神奇、美丽的地方,简直就是扑朔迷离的梦境,置身其中,让人不敢相信,这就是现实,仿佛进入梦境一般。所以说,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4、文章最后希望人们来到美丽的青海湖浏览又怕环境遭到破坏。想一想:有什么措施既可以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经济,又不破坏环境。
五、积累语言:
再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组成2-300字的短文,当堂背诵下来。
课文通过优美的语言和诗一样的文字,描写了青海湖的美丽神奇,表达了作者对美丽大自然的神往,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六、课堂作业设计
1、扩句。
草滩上生长着油菜花。
我们欣赏美景。
2、把排列错乱的句子写通顺。
难忘这堂课令人真
高老师三十年工作了在教育战线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设计4
简介青海湖,明确学习目标。初读课文,理清线索。
一、导入新课
1、谈话: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优美,在节日期间,爸爸妈妈一定带着小朋友去过很多风景名胜,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去过的地方的优美风景?
今天我们要再了解被誉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的青海省的一个令人神往的湖泊,那就是青海湖。我们今天学习第4课*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2、简介青海湖
⑴学生展示课外收集到的有关青海湖的资料,表扬积极收集资料的同学。
⑵教师做适当补充。
二、明确目标
1、翻开课文,看看课文的阅读提示,给我们学习这篇课文提了几项要求?
⑴指名读阅读提示:
⑵归纳本课学习任务:想想作者是从哪几面描写了青海湖;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有感情朗读。想想“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这句话的意思。
初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了青海湖。
三、合作交流
1、交流弄懂了哪些新词的意思,提出不理解的让大家帮忙。
2、选择自已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
说说每段描写了什么内容:(先写了青海湖那神奇的蓝,再写了那“没有丝豪粉饰和雕琢”的粗犷质朴的美。最后写个“世外桃源”是“鸟的世界”,和湖中有说不清的鱼。)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思考“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这句话意思。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感受青海湖的粗犷、自然而质朴的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2.学习作者观察及表达的方法,想象文中所描述的画面。
3.激发学生想象文中所描述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的词句。
教学重点:
阅读课文,感受青海湖的美。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观察及表达的方法,想象文中所描述的画面。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青海湖风光录像
教学方法:
启发法朗读感悟法自主性学习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导语:我国地域辽阔,有无数的名胜美景。在我国青藏高原的青海省东北部有一处令人向往的湖泊——青海湖。齐读课题《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找出文中与题目照应的句子。理解“梦幻”。(因为青海湖美,作者欣赏过后,有如在梦境中的感受。
2.默读交流,文中分几个方面表现青海湖的美?
3.师生交流板书:湖水清,环境美,鸟多。
4.师指导学生理清课文段落,写出段意。
三、熟读课文,质疑问难。
1.通读全文,你有哪些不理解的词句?
2.师生互相交流解答问题。
四、小结
师:我们了解到作者从三个方面来介绍青海湖的美。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青海湖是祖国大地上最大的内陆湖,也是一个咸水湖。它四面环山,景色奇特。这节课我们去领略青海湖的风光。
二、学习全文,想象品味。
1.分组研读,协作讨论。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喜好,组织小组学习,要求找到有关句子。
读读想想,从那些描写中读到了美?为什么?
师巡回指导,随机参与学生的讨论。
2.课堂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3.朗读体味,想象描画。
(1)学生再次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描写青海湖美的句子,练习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A.小组为单位练习朗读,看谁读得最美。
B.学生自主选择,自由读给全班听,师生评议。
(2)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描绘一张青海湖的风景画,要求画出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处景色。
A.学生自己作画。
B.展示作品,并配以解说词。
(3)欣赏青海湖风光录像。
三、总结升华,迁移增效。
1.假如你正面对青海湖,你会对它说什么?
2.作者写青海湖美,表达的目的是什么?
板书设计: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湖 水 蓝
环 境 美
青海湖鸟(世界)如梦境
鱼(天堂)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阅读同步练习题及答案06-15
青海湖,美丽的湖作文01-21
青海湖游记06-26
青海湖,美丽的湖_750字01-21
描写青海湖的作文02-15
关于青海湖的作文06-26
美丽青海湖作文02-21
【热门】青海湖作文02-22
【推荐】青海湖作文11-23
青海湖作文【荐】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