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1-05-17 18:42:0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关于《劝学》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劝学》教学设计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劝学》教学设计范文

  《劝学》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的特殊文言句式。

  2、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3、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1、诵读并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2、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

  三、教学难点

  1.在诵读中渗透正字正音、辨词析句、层次疏理、文意理解、语言鉴赏等多项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

  2.掌握全文比喻和对比论证的特点。

  四、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结合书后思考练习题预习课文。

  五、教学过程

  1、解读第一段(7分钟)

  1)回忆上个课时的内容并结合学生自主预习的结果,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明确中心论点:学习不可以停止)

  2)齐背诵第一段后,提问:

  a、请问本段论述了什么内容?

  b、运用什么方法论述的?

  c、本文作者运用了5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者以青青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d、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e、作者又以“直木为轮”为喻,说明什么道理呢?

  f、“金就砺”“木受绳”两个比喻引出什么结论?

  g、此句与本段哪句相照应?

  (问题层层递进,学生回答一个接一个问题时思考,本段的主旨即学习的意义为何?)

  3)教师总结

  荀子提出人性本恶的思想,认为只有用教育来陶冶,用礼法来约束,才能把这种生而具有的“恶”转变为“善”。这里作者运用5个比喻阐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是人发展的过程,如果不停止地学习,人的知识、才能、品德会不断地增进、提高,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

  2、解读第二段(7分钟)

  1)同学们一起背诵第二自然段。

  2)提问:

  本段写了几层内容?

  第一层阐明什么内容?

  第二层与第三层是什么关系?

  第二层是具体阐述“假于物”的重要,第三层得出结论:“君子善假于物”。联系前文思考“善假于物的”“物”暗指什么?

  由此看来,第二层用什么方法阐述学习的重要性?

  用哪几个比喻?

  (问题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引导学生自主剖析第二段的层次和主旨——学习的重要性)

  3)教师总结

  第一、二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运用大量的比喻,从各个方面对中心论点加以阐释,使论点既鲜明又生动。第二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先来阐说,接着就用“揉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处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

  3、解读第三段(7分钟)

  1)引导学生仿照第二段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第三段(本段主要论述什么问题?分几层?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论述问题的?每一层的两个比喻句是什么关系?本段的三层内容都用对比设喻的方法阐述。这样的写法什么好处?)

  4、请同学们拿出纸来,按要求作练习。要求:每人写一个比喻句阐述知识的重要性,比喻要恰当。

  5、布置作业: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议论文,论述人要有崇高的理想。适当运用比喻论证法。

  《劝学》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积累文本中的重点实词、掌握几个虚词的用法。

  二、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探讨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善于探究的良好思维习惯。

  三、情感目标:认识学习对提高个人修养的重要意义,并在学习过程中践行“积累”“恒心”“专注”的优秀求学品质。

  【教学重点】

  文言词语的积累,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

  理解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使文中论述的道理深入学生内心并使之身体力行。

  【教具、学具准备】:

  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一,中学生《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教学设想】

  本文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中的第一篇,所以本文的教学紧紧围绕这个专题展开。同时,《劝学》也是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后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积累文言知识,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课文语句章法是教学设计中所考虑的另一重点。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以指引学生乐于亲近文言文为原则,以探究、合作为途径,所以生生合作,师生互动,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是这篇教学设计的主导思想。

  【教学过程】

  预习提纲:

  1、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2、把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记在预习笔记上。

  第一课时

  导语设计:每个人都渴望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每个人都渴望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提高修养的途径又是什么呢?答案有一个,就是学习。其实,学会学习也是一种学习,优秀的学习品质本身就是一种修养。相信两千多年前荀子所作的《劝学》会对我们学会学习和培养我们的学习品质从而提高我们的学习修养有所启发。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篇流传千古的佳作。

  荀子简介:

  1、学生读注释。

  2、教师补充: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国、秦国、楚国,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提出了“人性本恶”的观点,但强调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性中的“恶”,因此,他特别重视人的学习,重视教育的作用。

  课文赏析: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提示学生注意老师发音、重读、断句。

  2、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把握朗读节奏。

  3、三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适时点拨,对学生读得精彩的地方要及时鼓励(可以带头鼓掌),以营造一种感情朗读的氛围。

  二、小组合作,解决疑难:

  1、学生根据预习笔记,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在小组内合作解决。

  2、教师在课堂巡回,可适当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去,对小组内争论不定的问题给以解答。但要注意在解答时以引导、点拨为主,不宜直接明确“答案”,以免影响学生讨论的积极性。

  三、师生合作,答疑解惑:

  每组可由一名代表提出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教师给予解答或让其它小组同学给予解答,教师在学生解答时要注意是否需要补充、拓展或强调。

  四、边读边译,字句落实:

  经过上面的环节,学生已经扫清了字、词、句理解上的障碍,为巩固效果,增强整体把握课文能力,要求学生边小声读边在心中翻译。(翻译的过程也是对所学知识运用、巩固的过程)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比较“于”“焉”在文中不同语句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3、找出文中使用“而”的句子并根据它的意义和用法归类。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教师出示几个重点、难点的句子,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师选择的文句要能反映课文中的重点文言现象。

  2、检查对虚词“于”“焉”“而”等的掌握情况,并指导学生通过中学生《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了解“而”“焉”的其它用法。教师此时注意适时讲解、点拨。

  二、师生共同研习课文:

  (一)研习第一段

  1、学生齐读第一段。

  2、教师明确本段第一句话“君子曰:学不可以已”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3、教师出示问题:找出本段中论述到的事物及其关系,其所含喻义是什么?

  蓝←———胜于——青(取之于蓝)

  提高自己

  水←———寒于——冰(水为之)

  直木——輮————→轮

  木———受绳———→直改变自己

  金———就砺———→利

  结论:事物经过加工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喻义:人通过学习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注:

  1、在分析所论事物的关系和特点时,教师注意提示学生用文本中的词句加以表述。

  2、“结论”和“喻义”由学生去总结、揭示,老师只作适当点拨。

  (二)研习第二段

  1、学生齐读课文

  2、教师出示问题:找出本段中五组对应关系,用文中的语句概括其共同特点,其中喻义是什么?

  跂而望——————→登高博见

  登高招——————→见者远

  顺风呼——————→闻者彰

  假于马——————→致千里

  假舟楫——————→绝江河

  共性:“善假于物”。

  结论:善假于物,可以弥补不足,达到目标。

  喻义:人通过学习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注※:教师提示学生回顾荀子思想,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但强调后天的学习和后

  天的环境、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从而提高自己成为君子乃至圣人的修养,所以荀子特别重视学习的作用。

  3、教师引申: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具备一些有利条件又面临许多不利条件,每个学生都应该利用和创造有利条件,努力克服不足,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修养。(在此,教师也可以设置成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自由发言,交流感受和心得)

  (三)研习第三段

  1、学生齐读课文。

  2、教师出示问题:荀子在本段中强调了哪些优秀学习品质,除了运用比喻论证外还采用了什么样的说理方法?

  明确:学生不难得出本段中强调的三种优秀品质——积累、恒心、专注,以及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3、拓展延伸:积累、恒心、专注,是一个人学有所成的三种关键品质,我们在

  平常的学习生活中要不断培养和增强自己的这种品质。教师在此处设置“缺点曝光台”和“优点展示厅”两个栏目,针对这三种学习品质,鼓励学生勇敢说出自己的不足,也大方说出自己做的比较好的方面,进而激励学生不断增强认识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的勇气和信心,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修养。

  (四)学生总结,教师引导,归纳本文写作特点。

  1、大量运用贴近生活的比喻阐明事理。(释理通俗,形象鲜明)

  2、运用正反对比论证。(观点突出,说理深刻)

  3、结构采用“总—分”式。(纲举目张,条理清晰)

  三、布置作业:(二选一)

  1、结合自己体会,采用“总—分”形式就“积累”“恒心”“专注”谈谈你的感受和认识,可三者联系起来谈,也可就其中一点发表见解。写在周记本上,600字左右。

  2、学习是提高人身修养的重要途径,学习修养是人身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生的你通过本文的学习受到哪些启发?请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感想于周记本上。

  《劝学》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荀子其人;

  ②疏通文句,整理积累重要的实、虚词的意义与用法,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固定句式;

  ③积累本文的名言名句。

  (以上为第一教时之知识目标)

  ④体会、学习比喻和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⑤体会、学习本文严密的谋篇布局特色;

  ⑥明确如何才能获得教养。

  (以上为第二教时之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声情并茂地诵读文言名篇的能力;(第一教时)

  ②培养学生能据已学、据课注、据语境准确解读文句的能力;(第一教时)

  ③凸现知识的生成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与合作相结合探究问题能力;(第一教时重疑难文句探究,第二教时重论证方法、思路的探究)

  3、人文、情感目标

  ①在合作探究中让学生体会和谐合作、双赢进步的成就感,激发主动、自觉学习的主体意识;(第一、二教时)

  ②让学生明白学习之于教养和人生的重要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良好的习惯。(第二教时)

  【教学重点】

  1、知识目标之②(第一教时),④⑥(第二教时);

  2、能力目标之①②(第一教时);

  3、人文、情感目标之②(第二教时)

  【教学难点】

  知识目标之②(第一教时),④(第二教时)

  【教学模式】

  发现问题——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师生互动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教时

  一、设境导入

  设问1:大家知道在我们国家比较有名的《三字经》吗?

  设问2:《三字经》会背几句的同学愿不愿意举起你骄傲的手?

  教师相机导入:从《三字经》导入孟子导入孟母三迁导入人生的“教养”导入本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

  教师结合学生的年龄实际略说教养的重要性,然后顺势导入《劝学》。

  二、关于荀子

  设问:有谁了解《劝学》的作者荀子吗?

  学情估计:若有学生举手,则请其说,教师略作补充;若无则变问为:不知道的请举手。如果普遍不知,则由教师介绍荀子。

  三、诵读

  全班齐诵,教师谛听,并可能进行诵读指瑕。

  四、分组合作学习,文句疑难探究。

  1、教师略说高中课堂古文学习的新模式,要学习积累的文言知识构成。

  2、6人一组,合作进行文句疑难探究。

  要求:不做机器做主人,每组成员积极参与,发现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难,组内先行探究,本组探究不了的,组长记录后提交全班探究,全班解决不了的由教师点拨。

  3、填写好探究纪录,以便交流。

  4、教师巡视、参与。

  五、各组根据探究记录,由代表汇报探究情况,教师加以标示

  后汇报的组只汇报或补充与前组不同的疑难和知识总结,教师标示后,鼓励全班同学竞答,解决不了的由教师点拨,相关学生记录。学生没有关注的重要知识点则由教师补充。

  六、教师课堂评价、小结并布置作业

  1、课堂评价侧重于本堂课学生的参与表现,以肯定鼓励为主;

  2、作业:

  ①每个同学填写好本课的知识积累卡;

  ②完成《名师一号》中《劝学》一课的基础练习(选择题部分)。

【关于《劝学》教学设计范文】相关文章:

《劝学》教学设计(集合15篇)12-03

《劝学》教学设计精选15篇12-02

《劝学》教学设计(精选15篇)11-01

《劝学》教学设计(集锦15篇)11-01

《劝学》教学设计(汇编15篇)10-31

《劝学》教学设计(合集15篇)10-29

《劝学》教学实录09-11

《劝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通用5篇)12-23

关于观潮教学设计 范文11-15

关于劝学教案范文九篇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