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教学设计方案集锦八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能无误进行,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概览
(一)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全面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3、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教学难点: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教学方法:设疑、实验、讨论、讲解相结合
教学过程:
[引言]上节课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是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进行分类的,化学反应还有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即将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反应。
[板书] 第二节 离子反应
[设问]①根据初三所学知识,哪些物质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呢?
②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检验这些物质是否电离?
③它们电离过程可用什么式子表示?
分析得出电解质的概念。
[板书]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练习] 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 属于电解质的是:
HCl气体、 Ca(OH)2 固体 、KNO3固体 、CO2 、Hg 、 NH3 、KOH溶液 、金刚石 、石墨 、蔗糖、酒精、硫、铝
由上答案分析出非电解质的概念。
[板书]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学生讨论出答案后,师生共同小结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概念应注意的问题)
[板书](1)电解质、非电解质应是化合物。
(2)电解质的导电条件: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如:碳酸钙虽然其水溶液几乎不导电,但在熔融状态下导电,因此它是电解质。
(3)电解质导电必须是用化合物本身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不能是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物质导电。如:CO2、SO2溶于水能导电,是由于它们与水反应生成的H2CO3、H2SO3能导电,所以CO2、SO2不是电解质。
(4)某些难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4、AgCl等,由于它们溶解度太小,测不出其水溶液的导电性,但它们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所以是电解质。
(5)酸、碱、盐、水是电解质,蔗糖、酒精等是非电解质。
[设问] 电解质为什么能导电?
[板书]二、电解质溶液导电原因及导电能力
1、电解质溶液导电原因
(引到学生回忆初中所讲的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等能导电的原因)
[学生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发生了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当与直流电源接通后,离子发生了定向移动并在两极发生反应,从而形成电流。
[设问] 相同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酸、碱、盐溶液,它们的导电能力是否相同?
[演示实验] P14实验1-1
让学生观察,讨论五种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实验结论:相同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酸、碱、盐溶液,它们的导电能力不相同。
[板书]2、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
[学生阅读]教材的相关内容
[分析总结] 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离子的多少(离子的浓度大小)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当溶液的体积、浓度以及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都相同的情况下,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导电能力强的溶液里单位体积内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能力弱的溶液里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多。
从这些物质的结构和它们在水中溶解时所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得出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板书]三、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比如:强酸、强碱、大多数盐。
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学生阅读]教材的相关内容,之后对强、弱电解质进行进一步比较,并完成下表。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电离程度
全部
部分
溶液中溶质离子
水合离子
分子、水合离子
同条件下的导电性
强
弱
化合物类型
离子化合物、某些共价化合物
某些共价化合物
物质类型
大多数盐、强酸、强碱
弱酸、弱碱、水
强调:(1)典型的强、弱电解质要熟记。
(2)BaSO4、AgCl 等难溶于水,熔化或熔于水的部分是全部电离的,所以它们是强电解质。
(3)强、弱电解质的根本区别是全部电离还是部分电离,而不是通过熔液的导电性强弱来确定。
[板书] 3、电解质熔液的电离
[设问]请写出HCl、KCl、Al2(SO4)3 、BaCl2 、NaHSO4 、NaHCO3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板书] HCl=H++Cl- KCl=K++Cl- Al2(SO4)3=2Al3++3SO42-
BaCl2=Ba2++2Cl- NaHSO4=Na++H++SO42- NaHCO3=Na++HCO3-
强调:HCO3-、SO42-、OH-等原子团,不能拆开。
[总结] 强酸:如HCl、H2SO4、HNO3
强 电 解 质 强碱:如KOH、NaOH、Ba(OH)2
电 (全部电离) 大多数盐:如:NaCl、AgNO3
解 弱 电 解 质 弱酸:如H2S、H2SO3、CH3COOH
质 (部分电离) 弱碱:如NH3 H2O、Cu(OH)2
水:H2O
[布置作业] P18习题一、1 习题四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生字“卢、辗、篱”,理解并积累“亲情 辗转 亲生骨肉 悲喜交集 无家可归 遗忘”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所讲的两个故事,并能用想象的方法复述文中第二个故事。
3、初步懂得有了亲情,有了爱,才有了真正的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识3个生字,8个词语。
2、、在反复朗读课文后,理解“没有亲情的人和被爱遗忘的人,才是真正没有家的人。”这句话的意思。
3、用想象的方法复述文中第二个故事。
教学媒体 生字卡片,相应的课件,课文朗读录音。
课前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圈出生字
教学流程
(一)引入
1、 (出示填空游戏)进行四字词语填空。
( )徒四壁 万( )灯火 ( )境贫寒
重建( )园 ( )喻户晓 ( )( )户户
在这些词语中,我们不约而同的填入了这个词“家”。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6课。(出示课题)
(1)指名读 (2)齐读
(二)学习课文
1、(出示第二节)家究竟是什么?书上向我们做了这样的解释。
(1)自由读正确。
(2)指名读
(3)齐读
(4)教师引读。
(5)男女对读。
2、这是一篇富有哲理且感人的文章,想不想来学一学?
小组学习菜单:(1)组内轮流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用直线划出“家是什么?”的句子。
3、交流学习结果
(1)指名分节读课文。正音。
(2)你找到哪些句子?(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第五节)
①指名说。出示“高堂华屋”“竹篱茅舍”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这两个词。
②自由准备。“竹篱茅舍”中“舍”是多音字,指导学生读准字音“shè”
③让我们合作来读这段话。
4、这段话究竟是什么含义呢?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两个故事,(出示词语:洛杉矶 卢旺达)学习生字:卢
5、这究竟是两个怎样的故事呢?默读课文1~4节。用一句话概括分别写了什么?(1)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富翁;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是热拉尔。
(2)出示填空:在洛杉矶,富翁。
在卢旺达,热拉尔。
(3)概括第一个故事。
(4)读读1、2节。
(5)联系第五节,完成填空:
富翁有别墅,却说自己没有家,是因为。
(6)出示:在卢旺达,热拉尔。
①概括第二个故事。
②(出示练习:热拉尔说自己又有了家,是因为。)
请你结合第五节内容说一说。
③一起朗读3、4两节。
6、展开想象复述课文
(1)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复述课文中的展开想象复述。复述时要把故事讲清楚,还要选择其中的一处展开想象,把故事说具体。
(2)自由准备
(3)指名说。
(4)教师指导
(5)再复述。
7、在这个世界上……(出示第五节)学生读
(1)学了刚才的两个故事,你对这两句话会有更深的理解。(出示)
(2)家究竟是什么?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对关联词,谈谈你的体会。
(虽然……但是…… 不仅……而且……)
①小组准备
②指名4-6人。
8、再读第五节
(1)准备背诵。
(2)有感情地背诵。
(三)总结全文。
1、家是一个避风的港湾,我们可以在这个家里栖息。
家是一个温暖的小窝,我们可以在此享受天伦之乐。
家是一个倾诉的地方,我们可以把苦恼和喜悦诉说。
家不需要有多么华丽,只需要有许多火热的心在一起,只需要有亲情和爱!
2、今天同学们带来了许多充满亲情的照片,让我们欣赏这人世间最美最动人的精彩瞬间,让我们为亲情为爱,唱起那首熟悉的歌。
板书设计
16.家是什么
别墅≠家 女儿=家
家=亲情、爱
本课小结 在这节课上通过学习,学生从家是什么?这个文中提出的问题,给予了概括总结的答案:家是充满亲情的地方,家是避风港、加油站、心中的驿站、温暖的河,从家的概念到家庭亲情事例,从小家到国家,从美满的家庭谈到孤儿院,懂得有了亲情,有了爱,才有了真正的家。
反馈教学效果的作业 看一看,比一比组词。
公()日()展()
翁()旦()辗()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理清说明顺序。
2、学习本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体会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3、培养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采用做读书卡片和分组研讨方式,层层引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略作者笔下的图画美,从而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
抓住事物特点运用适当说明程序、说明方法进行说明。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找出生字、词。
2、搜集有关苏州园林的图片、资料,用计算机设计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有人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今天,让我们师生一起走近苏州园林,欣赏苏州的美景,品味园林的佳趣吧!
(请欣赏大屏幕)
景点很美吧,让同学们带着美景的余味,读一读叶圣陶笔下的《苏州园林》,看看叶圣陶对苏州园林的评价,感受那如诗如画的艺术境界。
二、感知课文,把握要点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根据屏幕提示做一张读书卡。
从我们制作的图书卡中可以看出这篇说明文顺序是由总到分。在分写部分中,前四段是详细说明,又按照由主到次的说明顺序,⑶~⑹自然段分别照应第二自然段那几句?让我们一起读一遍。
三、研读课文,突破重点
在⑶~⑷段中作者进行重点说明,现在就四人一组进行研读,选择你们小组喜欢的段落,合作学习,就黑板上提示进行探讨,对优秀合作小组是有奖励的哟。
研读段落:____________
本段中心句:____________。
说明____________事物____________特征。
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手法。
不太理解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喜欢自己独立完成的同学可自己填写。优秀者或小组奖励旅游苏州园林景点。
答案:
⑶研读段落
③本段中心句:无(亭台轩榭布局)。
说明亭台轩榭不讲对称的图画美的特点。
运用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问题:图案画与美术画的区别?
⑷研读段落
④本段中心句:第一句,苏州园林都有假山和池沼。
说明假山
(讲究艺术)与池沼
(讲究高低屈曲,任其自然)的特点。
运用分类别,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问题:雷同――不该相同的相同
艺术、技术
艺术强调个人独创性活动,其成果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⑸研读段落:
⑤本段中心句:第一句,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的树木也着眼于画意特点。
说明着眼于画意的特点。
运用作比较、举例子说明方法。
不太理解的句子:无。
⑹研读段落:
⑥本段中心句: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
说明花墙和廊子的隔而未隔,界而未界的特点
问题:隔而未隔,界而未界
看上去是被花墙和廊子把景分开了,但因为墙是一段空的廊子是无所依靠,景致又如象没有隔开使景致不是一览无余的展开,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更有层次性。
刚才同学们已研读重点段⑶~⑹段。下面简单看一看⑺~⑼段,找出每一段中心句,抓住景物特点。最后一段给人以余味无穷之感。(多媒体配合)
四、回味课文,拓展创新
经过刚才同学们学习,我们已对苏州园林有了很多了解。每个小组推荐一位同学就书上提供内容,老师提供参考画面,尝试做一次导游,要求看大屏幕。
要求:1、注意导游对象,导游方式;2、抓事物特征,讲究层次性;3、就课文内容,要求有一定创新。
每个小组推荐一位导游小姐或先生,小组内讨论,写一份提纲,可拿提纲上台。
今天我们一起愉悦地游览了苏州园林,通过这次旅游,你有什么收获?又有什么感想呢?请课外写一篇随笔。
愿我们下次旅游更快乐!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科学童话,讲的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笋芽儿冲破一切阻碍,由竹笋生长为强壮的竹子的经过。作者通过这个故事,启迪学生要趁大好时光,冲破阻碍,好好学习,勇于进取。
题目点出了题材范围,即写一颗笋芽儿这个主要人物(植物人格化)。全文以笋芽儿生长过程为线索,讲了四层意思,讲了笋芽儿出土之前和出土以后的两个阶段:
出土之前,笋芽儿只是央求,而后是不顾一切阻拦:一个劲儿向上钻,表现了她有一种向上的精神。
出土以后,笋芽儿以顽强的意志,不断地排除阻碍,在阳光下,春雨的帮助下,勇于进取,终于茁壮成长为高大的竹子。
本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记叙的,属于讲读课文,注意引导学生在春天的大课堂里去主动学习,去寻找别人还没有发现的春天的脚印,去探索笋芽儿长成竹子的奥秘,去想象春风春雨春花春草像什么。还应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领悟内容、体会情感、品味美感,做到朗读与感悟交融。同时要引导学生把读书与思考结合起来,与积累结合起来。
【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设计力求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以情为基础,以读的训练为主线,让学生自主发展,主动探究,增强合作意识。
【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头饰。
【教学方法】
情境式教学法。
【学习方式】
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趣味揭题
1、师问:同学们,我们国家的国宝是什么?
(生答)
大熊猫最爱吃什么?
(生答)
竹子长大了叫竹子,可它小时候不叫竹子,你知道它叫什么吗?
(生答)
出示笋芽儿图,这就是笋芽儿。
出示竹子图,这就是竹子。
小笋芽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笋芽儿》一课。
2、板书课题:
提醒学生笋芽儿的读法,学生练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再读课文,认读生字,识记字形。
3、把生字读给同桌听,互相帮助识记生字。
4、小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全班交流。
5、出示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小组认读,全班扩词练习。
6、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读后小组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文中小笋芽儿真幸福的句子、春天真美的句子,让学生练习有感情朗读,采取个人练习、小组练读、全班朗读等多种形式。读后自己评一评、小组评一评。
三、朗读感悟,角色表演
1、师范读,想一想笋芽儿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⑴ 教师根据教学的进程出示各个生长阶段的笋芽儿图片(课件),再现笋芽儿破土而出的生动景象。景象分别再现:
沉睡在黑糊糊的土里──一个劲往上钻──终于钻出了地面。
师生交流有关知识,使学生在学文的过程中,了解笋芽儿的生长过程。试着画画简笔画。
⑵ 同时,引导学生体会笋芽儿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愿望、行动和结果。让学生在理清笋芽儿的生长过程的同时,体会到笋芽儿向上进取的精神。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2、春天这么美,小笋芽儿在大家的关心、爱护下长成了大竹子,它可真幸福,让我们大家做一株小笋芽儿吧!让小笋芽儿带着对春天的赞美、带着幸福的感觉来分角色朗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分成:
笋芽儿、春雨、妈妈、旁白几个角色来读。
读后小组同学互换角色再读,读后互评。
3、鼓励小组试演,推选表演好的小组,上台戴头饰进行角色表演。
4、再读感悟,启迪思维。你喜欢笋芽儿吗?为什么?
启发学生由竹子的成长联想到自己的成长:
你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哪些关心和爱护呢?
四、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写口字旁的字: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写得太大。
三个带口字旁的字(喊、呼、唤)中,唤是新认识的字,可以重点指导,右边第六笔撇,要上下贯通,不能写成竖、撇。
五、课外拓展
资料袋:向学生介绍毛竹。
六、作业
课外阅读《一粒种子》,想一想:种子是怎样看到外面世界的?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
1.师:小朋友们,你们希望自己能住在什么样的地方?(播放课件)人人都想住在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地方,那里绿树成林,空气清新,多美啊!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7课《我真希望》。
2.板书课题,指导有感情读好课题。
(点评:通过课件中的图画、音乐及教师生动的描述,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美好的希望之中。)
二、初读课文,认知生字
1.师:借拼音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正确,圈出文中的生字,和词语在一块多读几遍。
2.字词教学(课件显示生字)。
①小老师领读(有注音),想领读哪个就读哪个。
②集体读(有注音)。
③开火车读(无注音)。
④抢读(无注音,打乱顺序)。
⑤游戏:读字救小羊。(课件显示情境:大森林里,小羊站一边,大灰狼站在另一边。大灰狼慢慢走近小羊,学生同时大声快速准确读出生字。如果学生还没读完,大灰狼就走到了小羊跟前,大灰狼就会吃掉小羊;如果学生读完生字大灰狼还没走到小羊跟前,大灰狼就会停下来,小羊就得救了。)
3.学生自由读课文,并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读给同桌听。
(点评:这一板块的教学活动,体现教师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教师创造多种朗读方式,加强汉字的复现和巩固。由于生字教学比较枯燥,课件“读字救小羊”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生字的快乐当中。)
三、朗读感悟
师:读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想法?
1.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归类,并找出问题,四人小组带着问题边读边讨论。
2.小组交流并讨论:“我”为什么有这样的希望?该怎么读才能表达出我的心情?屏幕上随机出现相应的画面内容。
3.全班汇报,朗读感悟。
①整体要求每小节以“我真希望”开头,重音应落在“真”上,突出一片真心。后两句“不是……而是……”,语调应由低沉,逐渐转向明快;用轻柔、向往的节奏和语调读好每小节的最后一句话,把无限的希望、美好的憧憬表达出来。
②第一小节屏幕显示:浓浓的黑烟——轻盈洁白的云彩。
引导学生理解“轻盈洁白”,从而指导学生读好这个词。
第二小节屏幕显示:灰灰的粉尘——清澈晶莹的泉水。
引导学生想像泉水清澈见底,晶莹透亮的样子,理解“清澈晶莹”一词,并读好它。
第三小节屏幕显示:浑浊的气体——象征香味的略带彩色的气体。
引导学生体会浑浊气体刺鼻的味道,理解“芬芳”一词,从而指导学生读好“淡淡的芬芳”。
第四小节:美好的环境——树绿、花红、小鸟鸣叫。
引导学生理解“我真希望”反复出现的含义,及最后省略号所代表的意思,从而指导学生读出内心希望的强烈,感受结尾意蕴深远。
(学生先说哪一节,就先出示哪一节,随机指导朗读,感悟。)
4.感情朗读
①学生自由读全诗。
②男女生分读全诗。
③教师引读:我真希望……
不是……
而是……
④看屏幕,学生配乐齐背。
(点评: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把读书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并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朗读感悟和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充分表达出来,自由发挥自己的朗读技巧。)
四、联系实际,加深感悟,指导实践
1.播放有关环境污染的录像资料。
师: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我们不希望看到,请看屏幕。
2.指导实践,布置作业(课件显示提纲)
师:这些现象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请大家根据老师的提示,课后对自己身边的环境做一次调查,存在哪些污染,如何治理,咱们下一节课交流。
(点评:通过观看有关环境污染的资料,结合实际情况,深化本课主题,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布置实践作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为动笔写小诗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课文,导入
1.读生词卡片;
2.背诵课文。
师: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深入调查了周围的环境,你有什么收获吗?
(点评:把学生从课前的状态迅速带入情境中,将入境和复习结合起来。)
二、交流调查结果,拓展延伸
1.全班交流汇报自己的调查结果;
2.谈自己的感受。
师:做了这么细致的调查,此时此刻,你们有什么感受吗?有什么新的希望吗?该为环境保护做点什么呢?
3.语言实践,拓展延伸。
师:请大家模仿课文中诗歌的表达形式,用上“我真希望”的开头,把自己对改变环境的愿望写一写,可以写一段,也可以写二至三段。
4.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适当点评。
(点评:通过实际调查交流汇报,使学生深深感触到污染无处不在,保护环境,治理污染已经刻不容缓。通过写小诗,对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口语表达及写话的训练。)
三、巩固课文,加强语言文字的练习
1.出示问题,填上恰当的词语
洁白的()芬芳的()动听的()
2.指导“我会写的字”
①出示我会写的字,引导观察。
②学生试写感悟,交流体会。
③根据书写情况,教师范写指导。
④学生再练。
3.采集本课中表达环境美的词语。
(点评:通过这个板块的练习,强化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将教师的示范指导放在学生试写感悟之后,实现了教师由“主宰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使指导更有针对性。)
四、总结
师:学了这一课,让我们大家赶快行动起来,为保护环境,保护地球母亲,做出自己的贡献吧!
作者:李迎迎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一.活动内容:聪明的小兔子
二.活动目标:
1.让幼儿练习在一定范围内绕着障碍物四散跑,培养幼儿的动作灵活性。
2.在游戏中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1.场地布置:小路,圈圈作河中的石头,若干小伞作蘑菇,布置森林情景。
2.狐狸和兔妈妈的头饰各一。
3.《刷牙歌》《悄悄话》音乐。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以兔妈妈带宝宝做游戏的形式导入,创设游戏情境。师戴兔妈妈头饰:“兔宝宝们,起床了。(播放刷牙歌,带幼儿做动作)今天天气很好,妈妈带你们去玩,好吗?”
2.以师生共同游戏的形式通过练习双脚跳跃、踮脚走的身体动作练习,发展身体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为游戏做好准备。
师:妈妈带兔宝宝们去森林采蘑菇吃好吗?(介绍场地,教师先完整示范)
(1)踮脚走的形式走小路,发展幼儿平衡能力。 师:我们要先走过小路,这条小路太窄了,兔宝宝们要踮起脚尖,张开双臂走。
(2)以师生双脚跳跃的形式过小河,发展跳跃能力。师:前面有条小河挡住了去路,应该怎么办?河面上有石头,我们可以跳在石头上过河。兔宝宝可要小心了,别掉进河里去了。(孩子开始走小路,过小河,要求幼儿不推不挤,一个跟着一个走)
(二)基本部分(游戏) 森林到了,兔宝宝们我们来玩一个《抓人》的游戏吧!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妈妈在睡觉的时候,你们就绕着蘑菇跑,如果妈妈醒过来的时候,就开始抓你们,妈妈要抓你们的时候,你们赶紧蹲下来或者躲到蘑菇伞里。(提出要求:跑的时候不能跑到森林外面去,不能碰到蘑菇伞。)
(2)第二次游戏。 森林里有一只狡猾的狐狸,它专门抓我们小兔子。妈妈教你们一个好办法,如果狐狸要抓到你们的时候,就赶紧蹲下来,或者躲到蘑菇伞
里,这样狐狸就抓不到你们了。
(三)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
(2)师:“下雨了,我们赶紧撑着蘑菇伞回家吧。”(兔宝宝大家一起合作撑着蘑菇伞回家,结束活动)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分步揭示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板书克隆。
师:什么叫克隆?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第一、二自然段,看谁最先找到答案。
2、用彩色粉笔在“克隆”二字前加上“奇妙的”三字,问:不用读全文,你们能不能知道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谈克隆的奇妙)
3、理解“奇妙”(稀奇而巧妙)
4、克隆,奇妙在什么地方呢?让我们认真阅读课文来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理解说明顺序。
1、默读课文,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毫毛
例如
马铃薯
收获
家畜
饲养
微生物
效率
2、词典,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
(1)多音字:家畜
效率
(2)除“微生物”外,均由学生自学理解。
3、自读课文,练习概括各自然段的意思。
小结:(1)孙悟空快速克隆自己。
(2)克隆就是无性繁殖。
(3)植物的克隆。
(4)低等生物的克隆。
(5)高等生物的克隆。
(6)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
(7)克隆技术与其它科技成果结合。
(8)克隆技术的其它应用。
(9)克隆技术正在展示诱人前景。
4、练习归纳要点,理解课文说明顺序。
(1)把关系比较密切的自然段合并成一段,想一想:本文的重点讲了哪几个问题?
A、什么叫克隆。(第一段--第一、二自然段: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繁衍后代)
B、分类介绍自然界的克隆现象。(第二段—第三至五自然段:植物的克隆、低等生物的克隆和高等动物的克隆)
C、奇妙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他的诱人前景。(第三段:第六至九自然段)
5、学生讨论后,教者归纳:本文中心突出,专门介绍有关克隆的知识。条理性强,先解释什么叫克隆,然后分类介绍植物、低等生物、高等动物的克隆现象,最后讲奇妙的克隆具有诱人的前景。[]
三、作业。
1、朗读课文。
2、习字册生字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生词。
2、师述课文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回忆上堂课内容。
二、精读课文,理解说明方法。
1、学习第一段。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什么叫克隆?
(2)相互交流。
(3)讨论后,教者归纳说明方法。
A、举例子:孙悟空拔一根毫毛能变成一群孙悟空,这就是克隆。
B、下定义:克隆就是无性繁殖,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
2、学习第二段。
(1)自读第三至五自然段,同座相互讨论:这一段从哪几个方面讲自然界的克隆?用的是什么方法?
(2)开展讨论。
(3)教者归纳说明方法:
A、分类别。分植物、低等生物和高等动物三类来介绍。
B、举例子。植物的克隆就举了柳树、马铃薯、仙人掌等为例。
3、学习第三段。
(1)各自反复朗读第六至九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是怎样讲“奇妙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它诱人的前景”的?
(2)讨论后形成下列板书:
A、总说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
B、可以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品质优良的家畜。
C、可以挽救濒危物种,培植人体“配件”。
D、概括克隆技术展示诱人前景。
(3)这一段按“总—分—总”的结构来说明问题,显得条理清楚。
三、回顾全文,归纳总结。
1、《克隆之谜》重点向我们介绍了什么知识?采用了哪些说明的方法?
(《克隆之谜》重点介绍了关于克隆技术方面的知识,采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等。)
2、尼觉得本文在写作上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四、练习。
1、说说克隆这项技术奇妙在哪里,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
2、关于克隆“可以造福于人类”,你还了解哪些?
板书:
植物
无性繁殖
低等生物
高等动物
7
克隆之谜
培育
造福人类
挽救
培植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一、 教学思路与设计理念
【教学思路】
课一开始,先让学生背诵以前积累的古诗。然后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接着师生合作,认读古诗,再指名读,互相评价。解决生字词,指导学生观察、诵读,感悟诗境、诗情。
【设计理念】
古诗词的语言是祖国语言宝库中的精华。古诗词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古诗词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学习、积累一些优秀的古典诗词,而且能使学生感受、了解内容丰富、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还可以涵养学生的性情,陶冶学生的情操。所以,古诗词的教学不仅要注重积累,还要注重教学过程的优美,要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让学生爱上古诗词,爱上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春晓》这首诗从春鸟的啼鸣、春风春雨的吹打、春花的谢落等声音中,让读者先通过听觉,然后通过想象,既而转换到视觉,在人们的眼前展现了一夜风雨后的春天景色,给人一种春光似海、春意正浓的美的感受。
本课教材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幅情景图,一首古诗,认字表和写字表,还有四道课后练习题。这首古诗语言自然朴素、通俗易懂,已经深远而又耐人寻味。在学习这首古诗时,我们要初步了解诗的大意,体会意境,熟读成诵。同时还要让学生体味古诗文的韵律美,提示停顿、重音,指导朗读。本课教学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意境图,我们可以从图中看到被春鸟唤醒的作者,打开窗户后被雨后春景所惊异的神情,从而可以看出户外春意盎然的美好景象。
【学情分析】
这首古诗,好多孩子学前就已经会背了。如果我们再一味注重读背,那就如我们所说的:学生只是在数白嘴、背天书,毫无意义。试问,这样的课学生趣从何来?这无非是在浪费时间。所以这节课的教学我们必须把握一点:注重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学定教。
【教法分析】
根据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特点是以识字、学词学句和朗读背诵训练为重点,我在教学中主要以读为主,读中熟字,读中解词,读中学句,读中悟情的方法。利用文中插图,配乐朗读等方法为学生创设美丽的春晨情境,使学生置身于美景之中,从而使情感得到升华,与作者产生共鸣。针对于字词合作交流认读,诗句的理解也是在合作交流中达到教学目标的。用灵巧的小手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春晓图”,并结合书上的插图用以体验和感悟古诗的意境。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晓、眠、觉、闻、啼”这5个生字,理解字词的意思。知道“觉”是多音字。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古诗的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能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培养观察、想象的能力。在讲解古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古诗、品味古诗,体会作者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感情。
(四)注意体现创新和实践能力:
注重能力的培养,学会说和写,课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色,并写下来。
四、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一)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并会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体会诗人,爱惜春光的思想感情。
(二)难点:对诗的意境的理解。
(三)解决方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古诗的韵味及语言美。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或挂图)、生字卡片、游戏卡片
六、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学生背诵以前积累的古诗。
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课下搜集背诵了好多的古诗,今天老师就给你们一个展示的机会,来,勇敢地站起来给我们背一首吧!
2.出示课件,观察。
你们真是勤奋好学,背诵了这么多古诗,今天老师奖励你们看个动画片,课件示图。
真是太美了!老师想用一首古诗来描绘一下这幅图,你猜是什么诗?
(学生猜测,会背的背给大家听)
二、认读古诗。
1.师生合作,认读古诗
老师想背的就是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写的这首《春晓》,我们的课本上也有这首诗呢,赶快看看它和我们背的这首《春晓》是不是一样呢!请同学们打开书17页,自己认真地拼
一拼、读一读这首诗,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还是圈下来,一会儿想办法解决,好吗?
2.指名读,互相评价。
谁愿意把书上的这首诗给大家读一读?
(生自读、勾画、交流)
3.这么好听的诗,老师也想给大家读一读,给老师一个机会好吗?
4.生评价老师
三、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
知道老师为什么能读这么好吗?因为老师交了好多的生字朋友,瞧:春、晓、眠、觉、啼、多、少、处
2.合作识字。
快看看这里面有没有你认识的老朋友,如果有快点和他们打个招呼,不认识的也要想办法认识他们,让他们成为你的新朋友。
3.交流识字情况。
哪个生字朋友和你最要好赶紧给我们介绍介绍吧!
4.让我们一齐来认认他们吧!
5.检查认字情况。
你们是不是真的把他们记在心里了呢?那我可得请小老师来检查检查你们。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集锦八篇】相关文章: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集锦六篇01-28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9篇01-11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六篇01-07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6篇01-21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四篇01-16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5篇02-15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五篇01-12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六篇01-09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汇总六篇01-10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集锦六篇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