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优秀教学设计

时间:2021-06-29 08:59:5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游褒禅山记》优秀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游褒禅山记》优秀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游褒禅山记》优秀教学设计

  《游褒禅山记》优秀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理解:领会前人关于“志”、“力”、“物”三者关系看法的精神实质,记住做学问要“深思慎取”的告诫,学习他们不相信旧说,有疑必察的精神和强调实践,反对主观臆断的态度。

  积累:丰富学生有关文言文的诵读知识,培养诵读文言文的习惯。

  了解几种文言句式,特别是宾语前置句。

  运用:辨析几种常见的修辞格。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诵读知识及诵读习惯的培养。

  2、理解“志”、“力”、“物”三者关系,体会“深思慎取”的重要性;

  3、作者略写仆碑、前洞,详写后洞,与全文主旨的关系;

  4、掌握“观”、“名”、“文”、“求”等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其”的不同用法;

  【知识点】(除重点难点之外)

  1、读准难字字音,掌握异读的三个类别;

  2、读准文言句子,不要读破句;

  3、了解文言虚词在表达语气、传达感情上的作用。

  【教学方法】

  串讲法、诵读法、多媒体。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1、解题:

  本文体裁:游记散文;②全文内容:通过游山,阐发两点感想。

  2、范读全文,自读。

  3、逐段辨析有关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网页对照译文,辨析疑难)

  第一段:

  ①读准下列词语的字音:浮图、庐冢、漫、华、谬等。

  ②译句: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③分析“其”字的用法。

  ④找出名词用作动词的例句。

  第二段:

  ①找出名词作状语的例子:侧出

  ②找出开窍词作动词的例子:穷、明。

  ③解词:旷、拥、怠、加、咎、极等。

  ④不要读破句:“而余亦悔之……之乐也。”

  第三段:

  ①辨析:“焉”、“而”、“也”等虚词用法。

  ②解词:观、得、非常、至于等。

  ③读准音:“相之”

  ④口译本段

  第四段:

  ①标出下列句子的语中停顿处:“后世”句

  ②悲夫FU

  第五段:

  ①找出假借字;

  ②找出判断句、省略句。

  4、作业:

  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1、分段讨论问题:

  ①第一自然段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提示:记所游山名,交待“褒禅”山名之由来,介绍华山洞的位置及命名原因,考证“华山”原名叫“花山”。作者记游时,并不沉醉于山水之中,而重在考察事物的原委,正是为下文“谬其传”埋下伏笔,已有“慎取”之意。

  ②第二段记叙游华山洞的经过,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这样处理材料?

  提示:写游前洞,惜墨如金,一笔带过;写游后洞,泼墨如水,详加介绍。这样剪裁,是为下文议论铺设事实依据。

  ③第三段作者写游山的心得体会。他阐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指出具体例句。

  提示:阐述了宏伟的目标与不可少的主客观条件之间的联系。“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突出了“志”的重要。“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说明“力”的重要。“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说明“物”的重要。“然力足以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从反面强调“尽吾志”的重要。“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则从正面再次强调了“尽吾志”的重要。

  ④第四段,作者写了第二点心得体会。哪句话能表明作者的观点?提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⑤本文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结合得自然。其中有些语句起到了联系和照应作用,请分别找出来。(例句略)

  ⑥本文末一段写了什么?有何作用?

  提示记同游之人和时间。既照应前文,又对“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补叙。这种写法,可使行文简洁紧凑。

  2、读全文,师指点。

  3、完成思考与练习

  《游褒禅山记》优秀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章大意,提升品味游记类古文的能力。

  2、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体会作者“有志”“尽吾志”的人生态度。

  3、学习作者勇于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在学习上勇于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体会作者“有志”“尽吾志”的人生态度。

  难点:学习作者“有志”“尽吾志”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方法

  批注式阅读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作者的生平导入:同学们,说起王安石,我们并不陌生,他是北宋的政治家、改革家,他曾官至宰相并主持了北宋的“王安石变法”,他的一生也与变法息息相关,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王安石在上书变法前游览褒禅山时的所记所想,或许在蛛丝马迹中我们能探求到伟人心里的远大抱负。(板书题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结构。思考“本文可以分为哪几部分,每部分分别讲了什么?”

  明确:

  ①(1~2):记叙一行人游褒禅山的经过。

  ②(3~4):议论自己游山的心得。

  ③(5):补叙、简介其他人。

  (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

  1、看文章中游山经过这一部分,思考以下问题:

  ①小组讨论,为什么说“华(huá)山”是“音谬”?

  汉字最初无“花”字,“花”小篆中写成像花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与“华”分开,“华”才读“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古音写的今字,仍然应读“huā”,而不应该读成“huá”。

  ②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对这个习惯,你有什么看法?

  各抒己见

  2、作者分别游览了哪些地方?各个地方分别有什么特点?

  明确:作者游览了前洞和后洞;前洞:平旷,游者多;后洞:窈然、寒、深,游者少。

  3、看游山心得这一部分,作者有什么心得?

  明确:现在的人要想做事情有所成就,也必须具有古人那种探索的精神。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就以游览风物来说,“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这种现象,就正是缺乏探索精神的表现。天下的珍奇异景往往在一些偏僻、常人难以到达的地方,而大多数人会因为其艰险、难找而选择放弃,所以越奇特的地方被人发现的越少。

  5、既然奇景异观常人很难看到,那么怎样才能看到奇景异观呢?从文中归纳概括。

  明确: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一个人要有远大志向,目标明确,才有可能到达理想的境地。(板书“志”)

  二是“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如果气力不足,心有余而力不足,也很难到达理想境地。(板书“力”)

  三是“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客观的条件也是我们成功的必备条件。如果不借助火把之类的物来照亮前进的道路,也是不能到达理想境地的。(板书“物”)

  总之,志、力、物是一个人成功的必备条件。

  6、虽然作者讲到“志、力、物”三者缺一不可,但是现实往往不如人意,对此,作者又有什么心得呢?

  明确:尽了自己的努力而未能达到,也就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四)拓展延伸

  王安石在游览了褒禅山后得出了“有志”“尽吾志”的观点,抒发了其积极进取的精神。这种精神对我们现实生活有什么启发作用呢?如果是你,你会选择怎样做?

  (五)小结作业

  学生总结本节课内容,作业:查找一下王安石生平的相关资料,了解王安石其人。

  五、板书设计

  《游褒禅山记》优秀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相关文言常识;

  2、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3、理解课文主旨,借鉴古人智慧。

  【教学重点】

  目标1、2

  【教学方法】

  诵读法、串讲法、讨论法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以前学过的文言游记导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

  1、介绍游记。

  (师生共同回忆。)

  “记”是一种文体,游记的共同点是抓住景物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有人曾将游记比作“纸上山水”。

  2、介绍王安石。

  (师生共同回忆。)

  3、相关背景。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

  4、相关山水资料。

  (1)褒禅山与慧空禅院

  褒禅山旧名华山,今称褒山,位于含山城北十五里的褒山境内,海拔二百零四米,相对高度一百八十米左右,山顶东面稍高,其余处则平而长。现在除罗汉洞外皆湮没无闻,大小塔也在“X”中被炸掉了。当地农民在清理塔基时,发现一盒藏于中空的大石中,内有不少“开元通宝”铜钱,可见这座塔确是唐代的建筑。

  大石塔的西南坡下为褒山寺旧址,即王安石所谓“慧空禅院”。褒山寺在一九五二年前仍香火不绝。前殿匾额题有“褒山禅寺”四个镏金大字。当时的褒山禅寺亦是文人墨客所喜爱的游憩处。今天这些碑刻已荡然无存。

  (2)华阳山与前洞

  从褒山寺向东行三里即达华阳山,旧名兰陵山,海拔二百三十米,相对高度一百九十米左右,山坡平缓,两侧几乎等高,山顶平而长。华阳山下有一洞,当地人叫华阳洞,亦称碑洞,即文中的前洞。由于“其下平旷”,因而引起一些争论:有人认为“其下”是指山下,有人则认为“其下”是指洞下,其实洞口与山脚齐,洞前就是稻田,洞下平旷就是山下平旷。

  (3)马山与后洞

  华阳山上有三个洞,下面为前洞,前洞的右上方为天洞,左上方为后洞。后洞距前洞约五十米,状似石罅,浅而窄,人缩身以入,匍伏约二米即达尽头,与王安石所记的后洞毫无共同之处。景色稍胜的是天洞,洞口为一陡坡,有巨石当洞口,口径极小,洞内高约三米,西上方为一大裂缝,从顶端透进亮光,当地人称一线天。

  进洞约五米,又有石壁挡道,中有一孔,径约一尺许,钻进后另是一番洞天,洞高十余丈,白色的钟乳石倒垂而下,道前溪水湍急、寒气逼人、阴森恐怖。马山北洞在前洞的东北五里处,与王安石所说的“后洞”距离、方位皆相同;马山是含山北境的一座山,地处偏僻,人迹罕至;北洞的形状、景色与王安石所记的后洞相吻合。这洞也非常深邃。现在只能前进到洞内的二百多米处。洞内石壁有多处石刻,因长年腐蚀,多不可辨。所以我们认为马山的北洞就是王安石所云的后洞。

  5、学生听课文朗读,正音正字。

  6、学生朗读课文,疏通字词。

  7、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初知文意。

  8、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明确:这是一篇记述与议论相结合的散文,与一般游记不同,独具特色。本文虽以游记命题,但所写重点却不在于记游,而在于写作者在游览中的心得和体会。

  第1段,从篇首至“盖音谬也”,记述褒禅山命名的由来;

  第2段,从“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至“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记叙游览褒禅山后洞的情形;

  第3段,从“于是余有叹焉”至“此余之所得也”,写未能深入华山后洞所产生的感想和体会;

  第4段,从“余于仆碑”至“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写由于仆碑而引起的联想;

  第5段,从“四人者”至篇末,记同游者姓名和写作时间。

  三、合作探究

  1、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又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明确:作者游褒禅山,本来是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但却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从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悟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结论。然后将这次游山而未能“极夫游之乐”的教训升华到理论上来,具体分析了“至”的几个条件,最后得出“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

  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作者强调的是“尽吾志”的观点,将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慎取”的观点,这种布局方式是恰当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古人之观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句话,即可看出上述两个观点的联系。)

  2、最后一段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是写游记常用的格式。

  这种格式的好处在于:

  (1)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

  (2)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3、讨论: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观点。

  4、写作特点。

  明确: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文章以记游的内容为喻,生发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发,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

  文章前面记游山,后面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结合得紧密而自然,并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行文缜密。文中的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作铺垫;后面的议论又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的观点,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观点,因此,文章的选材、详略无一不经过精心裁定,紧扣这两个观点。记游部分就写景来看似乎平淡无奇,实际上是深思熟虑、刻意安排的。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从略;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经过从详。前者又详记仆碑文字,其余从略;后者又记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记游后洞经过颇详。记前洞和后洞概况,又前洞略,后洞详;记游后洞,又写经过略,补叙经过、写心情之“悔”详。议论部分对应记叙部分,也有侧重。议游华山洞的心得甚详,借仆碑抒发感慨从略。议游华山洞的心得,又议“志”较详,议“力”“物”从略。

  (3)文笔简洁,语言凝练

  本文的记游部分,除为说理之外,没有多余的文字;议论部分,说理充分而有节制,没有无用的笔墨。全篇行文严谨,用墨极为简省,语言精要得当,以致文字难以增删改换。文中的一些句子,如“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都是平实而深刻、言简而意丰的警句。

  四、梳理积累

  1、一词多义。

  (1)乃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副词,竟,竟然,居然)

  良乃人,具告沛公(副词,于是)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副词,才)

  (2)道

  有碑仆道(名词,路、道路)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名词,主张)

  何可胜道也哉(动词,说、讲)

  策之不以其道(名词,方法)

  (3)盖

  日初出大如车盖(名词,车盖)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连词,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动词,超过,胜过)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助词,有“大概”的意思)

  (4)文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名词,文字)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名词,纹理)

  属予作文以记之(名词,文章)

  文过饰非(动词,掩饰)

  (5)然

  至于X,理固宜然(代词,如此,这样)

  吴广以为然(形容词,对、正确)

  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连词,表转折,但、但是)

  (6)其

  ①用作代词,可以作第一、二、三人称代词;可以作指示代词(这,那)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第三人称代词,它)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则或咎其欲出者(指示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指示代词,指代“好游者”,译作“那些”)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指示代词,译作“这”)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指示代词,译作“其中的”)

  ②用作副词

  A、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B、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其是之谓乎!

  C、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其可怪也与

  ③固定用法“何其”,译作“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多么衰落啊!)

  2、通假字。

  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3、词类活用。

  始舍于其址(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名之曰褒禅(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有泉侧出(名词作状语,在一侧)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好游者亦不能穷也(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

  而其见愈奇(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火尚足以明也(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4、文言句式。

  (1)省略句

  而卒葬之(“葬”后省略“于”)

  有碑仆道(“仆”后省略“于”)

  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以”后省略“之”)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随”后省略“之”)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以”后省略“之”)

  然力足以至焉(“焉”后省略“而不至”)

  (2)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往往放在动词后面,表示地点,时间,比较等意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于天地……”作状语修饰限定动词“观”,“对天地……”)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于其址”作状语修饰限定动词“舍”,“在……”)

  请辞于军(“于军”作状语限定动词“辞”的对象,“向军队”)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于星火”表示“比星火……”)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于蓝”表示“比蓝……”表比较)

  皆断头注槊上,植(于)市门外(“(于)市门外”表示“在市门外……”)

  具告以事(“以事”表示“把事情……”)

  (3)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后。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强”作为中心语“爪牙”“筋骨”的定语,后置)

  求人可使报秦者“可使报秦”作为中心语“人”的宾语,后置)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数量词“一双”作为“白璧”的定语,后置)

  (4)文言固定句式

  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吗)

  何可胜道也哉(哪里……呢)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的缘故)

  五、作业

  1、熟读课文并掌握相关文言知识;

  2、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3、笔译全文。

  附:板书设计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游记──重在感悟

【《游褒禅山记》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11-02

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11-24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翻译07-06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11-28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阅读答案05-30

《游褒禅山记》文言文鉴赏11-22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原文及赏析09-09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原文及翻译09-01

《游褒禅山记》《喜雨亭记》比较阅读答案11-20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三篇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