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七篇
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方案,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义。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设计方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
2、品味精妙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习重点】
品味精妙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学习难点】
品味精妙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自主预习案】
1、文章里面有你不熟悉的字词吧,通过努力,你能掌握吗?赶快动笔吧,亲爱的孩子!
水zǎo( ) chéng( )清 宽chǎng ( ) 水藻( )
狭窄 ( ) 宽敞 ( ) 贮蓄( ) 澄清( ) 济南( ) 镶上 ( ) 髻 ( ) 看护妇( )
2、解释下列词语
响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能选出下面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吗?( )
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B、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C、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D、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4、《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________________,话剧________________。
【课内探究案】
一.创设情境,激情投入,明确目标。
同学们,一提起冬天,我们脑子里浮现的恰是北风怒号、白雪皑皑、万木萧条的画面。但济南的冬天却是与众不同的,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更是别有情趣,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别样的美感。那么济南的冬天到底有什么特别的美感呢?作者又是怎样来表现这种美的呢?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追随老舍先生的足迹,到济南去感受一下济南冬天特有的温馨吧。(板书课题)
※朗读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检查预习效果。
二、学案引导,自主探究,指向目标。
(一)听读课文,感受济南美景
请大家借着美妙的音乐,循着课文的范读录音,驰骋你丰富的想象去感受一下济南冬天的美。 想想,济南的冬天给你的总体印象如何?你能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出来吗? 温晴、慈善
(二)美读课文,欣赏冬天美景
1.浏览课文,想想作者描绘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来表现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呢?这些景物又各有什么特点?你能用以“济南冬天美,美在……”的句式为开头说一段话吗?
比如:济南冬天美,美在温晴的天气,没有呼呼的风声,没有浓重惨淡的灰雾,没有毒辣辣的烈日,是响晴的宝地。
(学生自主探究)
济南冬天美,美在阳光朗照下的小山温情可爱,像个小摇篮;美在薄雪覆盖下的小山秀美迷人,像位害羞的少女,美在城外的 远山素淡雅致,像幅小水墨画。
济南冬天美,美在耀眼的雪光、娇艳的雪色、娇美的雪态,翠松白雪相映生色,蓝天白雪相映生辉,白雪黄草,相映成趣。它娇美、秀气,情态可掬。
济南冬天美,美在小雪点染后的山色,树尖上顶着白雪,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上的白雪,好似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白 雪黄草组成彩色美景,又像是给山们穿上一件花衣,山腰上的雪被阳光斜射,好像害了羞,微露粉色。
济南冬天美,美在清亮透绿的水,它冒着点儿热气,水藻更
与碧蓝的晴交相辉映,像块蓝水晶,蕴蓄蓬勃生机,洋溢无限温情。
济南冬天美,美在秀美的睡态,它“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多么美妙的理想境界!
三、聚集主题,合作探究,初达目标。
(三)悟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古人曰: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是为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服务的。那么作者把济南冬天的山水写得如此之美,是想表达什么思想感情呢?从哪些语言可以看出来?并有感情地朗读
作者在描绘济南冬天的美丽景色时,处处流露出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如:“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那些小山太秀气!”(直接抒发感情) “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创造意境,流露深情) “树尖上顶着一?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逆向思维的运用
主备人:使用班级:1-22
使用日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白什么是“逆向思维”
2、学会在写作文中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
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白什么是“逆向思维”
教学难点:学会在写作文中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一、导入
二、什么是逆向思维?
“反弹琶琶”即逆向思维在写作中的运用,“反弹琵琶”作文学...。所谓逆向思维,即克服思维定势,从问题的相反方向进行思索,从而显露出新的思想,塑造新的形象。逆向思维法就是反过来想一想,不采用人们通常思考问题的思路,而是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逆向思维法具有挑战性,常能出奇制胜,取得突破胜解决问题的方法。
“反弹”就是从某论点的对立角度去确立新观点,去阐发新见解。"即反其意而用之,是求异思维的一种形式和结果,是经过了多种多样方向的"求异"之后,最终确定了朝原来的"信息"相反(或相对)的方向发展的一种表现,即是一种逆向求异思维。运用逆向求异思维的方法,立意才会有新的意境,发人深省。例如:
1、阿拉伯的一个大财主,对两个儿子说,你们去赛马,终点是沙漠中的绿洲,谁的马后到,我的全部财产就给谁。两个儿子听后,都骑上自己的马,缓慢的行走,太阳炙热,沙漠烤人,没过多久,两个人便热得支撑不住了。正巧一个“智多星”路过这里,给他们出了一条妙计,让两人换马骑。因为父亲说要看哪匹马后到,两人一换马,比慢的赛马就变成了比快的赛马。换了马,骑的是对方的马,对方的马先到了,自己的马就会后到。这个办法看起来只是换了一种骑法,实际上是换了一种思维方式,换了一个角度分析问题。这个问题若只是从正面讲话进行思考,是根本解决不了的,只有从反面去考虑,才可将问题解决。
2、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星期六的早晨,在条件很差的情况下,牧师在准备讲道,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反弹琵琶”作文学...》。那天下着雨,他的妻子没在家,他的小儿子吵闹不休,令他心烦。他无可奈何地他拿起一本杂志,一页一页的翻着,他翻到了一幅色彩鲜艳的大图画——世界地图。他把地图撕成碎片,丢在地上,对儿子说:“小约翰,如果你能把这些碎片收拢,我就给你两角五分钱。”牧师以为这件事会花费小约翰上午的大部分时间,免得再反烦他。没想不到十分钟,小约翰就来敲他的门了。牧师见儿子如此快地拼好了那地图,十分惊讶。他问道:“小约翰,这件事你怎么做得这么快?”小约翰回答说:“这很容易,在地图的背面有一个人照片,我把这个人的照片收拢,然后把它翻过来。我想,如果这个人是正确的,那么这个世界也是正确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时侯若从反面去思考、去解决,会找到更好的方法。
正是,反弹琵琶是逆向思维方法。我们在思考一个问题时,常常有“卡壳”的现象,会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此时如果折回来从事物的反面去思考,有时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这种把通常的思维反过来,在对立的思维道路上打开新局面的思维叫做逆向思维。
三、逆向思维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学会逆向思维,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敢于破除习惯的思维方式和旧的传统观念的束缚,跳出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老框框,大胆设想。发前人之未发,化腐朽为神奇,标新立异。
2、立论要经得起推敲。逆向求异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或特定的社会背景中进行,只有严格遵循客观规律,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才能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果把“反弹”误为“乱弹”,立论偏颇,就会画虎不成反类犬,贻笑大方。
3、有时,"反其意而用之"只表现为局部范围的补充、发挥,并不一定要全部推翻原采的观点?没有异想,哪来天开?","熟不一定生巧","弄斧应到班门","不看风焉能使舵"等,都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或特定的社会背景中的合理的逆向思考。对于这一类的"反其意而用之",一定要严格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严肃地探索,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避免从-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反弹”不具普遍性,不是任何事物或观点都能逆向求异。那些违反科学道理,有悖于人们共识和伤害人感情的“反弹”,都是不可取的。如“螳臂挡车”,贬抑螳螂已成共识,你若想褒扬它,想借此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人们将难以赞同。我建议同学们用“反弹”这一手法时还是先作一番思考。一般来说,以下几种情况不适用“反弹”。
一是自古以来人们公认的道理。比如“尊老爱幼”,你不能说要“欺老骗幼”。
二是一些寓言、神话、成语、典故,不能单从表面字意理解,而应把握其内在含义。如《愚公移山》告诉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种精神,如果从愚公的做法这一角度思考,得出:移山不如搬家“这一结论,这是有悖于出:移山不如搬家“这一结论,这是有悖于寓言的原意的。
三是对名人的优秀事迹不宜反弹。
四是对国家政策、路线、方针、不宜用反弹。
总而言之,我们写文章要有新意,要敢于表达意见,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怀疑一切、否定一切。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夸父的执著、奉献精神。
3.会复述这个故事。
课前准备
将学生的座位按学习小组排列成“马蹄形”。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在遥远的古代,有这么一个人,他为了让光明永远普照大地,于是他拿起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他能追上太阳吗?他给我们留下一个怎样神奇的故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夸父追日》。
自主读书,感知大意
1.自主试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
2.自主练读: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并想一想喜欢的原因。
3.默读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合作读书,感情朗读,复述课文
1.小组内轮读,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2.小组内评读喜欢的段落,交流读书感受。
3.小组内练习讲这个故事,可以自己讲,可以合作讲。
全班交流,评价补充
1.随机抽查每组一至两名同学朗读喜欢的段落,交流喜欢的原因,其他同学评价补充。
2.各组推选代表或合作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课外拓展
1.绘制一幅夸父变成大山、手杖变成桃林的图画。
2.继续收集神话传说故事。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1、导学生发现反义词在词义上特点,并通过反义词识字。初步认识反义词。
2、让学生依照例句说句子,使学生感知感叹句和陈述句的句式特点。
3、通过朗读训练,使学生扩大阅读量,积累语言受到思想品德和情感的熏陶感染。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发现近义词的特点。
2、教给学生说句子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六组反义词,再读读学习伙伴的话:说说自己发现这几组词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师生共读:注意读准字音。
3、小组交流:说说自己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读音。
4、认读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读音。
5、给生字找朋友:口头组词。
6、同桌之间互相说反义词,看谁知道的多。
(二)日积月累
1、会选。
(1)读词语卡片上的词语。
(2)出示“中心、中央”: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3)小结:像这样意思相近的词语我们叫近义词。
(4)你能找到其他词语的近义词吗?
著名—有名
特别—非常
漂亮—美丽
2、读读说说。
(1)读第一句话:你看到的花坛是什么样的?看到美丽的花坛有什么想法?怎么读这句话?指名读。
(2)模仿第一句说说第二句。
(3)填空。
(4)读读你写的句子。
3、我会读。
(1)自己朗读:圈出不认识的字提出来。
(2)指名朗读、同桌互读、师生接读。
(3)试着背诵。
(三)口语交际
1、读题目要求,明确口语交际的内容。
2、准备好风景名胜的资料。
3、展示资料,选择伙伴。
(1)说自己介绍的风景名胜是哪里,相同的学生结为一个“旅游团”。
(2)完成分组。
4、分组交流:
(1)小组同学商量选择交流的方式。
①“导游”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和知道的情况,“游客”提问,“导游”解答。
②“导游”在介绍的过程中,“游客”随时提问,导游灵活安排介绍和答问两方面的内容。
③游客先提问,导游一一作答,然后“导游”再介绍游客没有问到而自己觉得有必要介绍的情况。
(2)各组代表在全班介绍风景名胜。
(3)其他小组自由提问。
(4)评选“最佳导游”和“最受欢迎的游客”。
(四)展示台
1、展示课外识字成果。
2、展示自己搜集的与课本学习相关的明信片。
3、展示自己的艺术才能。
(五)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三
反义词:
近义词:
进——退
买——卖
著名——有名
快——慢
正——反
特别——非常
安全——危险
复杂——简单
漂亮——美丽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分析多种不同风格的面具,了解面具文化,感受它的艺术特点,学习表现特点突出的面具。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提高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风格的面具欣赏,了解面具的文化,学习表现面具的方法。
教学难点:
面具的表现手法及材料的运用。
课前准备:
图画纸、彩色复印纸、水彩笔、油画棒、墨汁和生活中的废弃物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展示面具实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讨论:
(1)你了解有哪些不同的面具?它有什么作用?
(2)面具的造型有什么特点?用了什么手法?
(3)如何运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
(4)油水分离的画法是怎么样的?
3、小结和示范油水分离法:
第一步:用油画棒着色面具,流白边。
第二步:把纸轻轻的团起来,再展开。人美版第五册教案 第5课 面具
第三步:http://anxue.c用墨或水粉把画面涂满。
第四步:用清水冲一遍。
三、布置作业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堂指导。
五、作业展评。
六、拓展:
展示多种材料制作的面具作品,并让学生回家试一试。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目标:
1、 结合小动物回家的具体情境,发展提前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2到5的乘法口诀,能比较
熟练地用口诀进行计算。
3、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
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回顾、巩固本单元学过的2到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理解及利用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
如何构建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这一数学模型(即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师: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农民伯伯都在地里忙着收获丰收的果实,苹果树上红彤彤的大苹果也在等着采摘,你愿意帮忙吗?(愿意)真好,咱们班同学都是乐于助人爱劳动的好孩子,只要你能算对苹果上算式的得数并说出算这个得数要用到的口诀就可以把这些好吃的大红苹果采摘下来,准备好了吗?
课件出示口算练习,指名生回答。
二、 新课探讨
1、 出示课件(响起铃声)师:动物学校放学了,小动物们有序的
走出学校准备回家去,看它们多高兴啊!咱们今天就在动物学校的动物们放学回家路上的情境中巩固2到5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回家路上)
师:你能仔细有顺序的观察这幅“放学图”用简洁的语言把图中的数学信息描述出来吗?(指名两人说后同桌两人互相说一说)
2、 好多数学信息啊,那你能帮我算出船上一共有多少只小猫吗?
(能)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小猫”需要用到图中的那个数学信息?(指名生回答)你能列出算式吗?(指名生回答)【学生列出乘法算式后追问用那句口诀计算,这句口诀是什么意思】
3、 根据这幅图你还能提出其它能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1、
指名一生回答2、同桌两人互相问答3、问答后请两名同学全班展示交流)
4、 师:大家都提了能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我有个问题也想请
你们帮我解决一下。在这幅图中算式2×6=12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呢?(每组有两只猴子,6组一共有12只猴子;桥上每队有6只狐狸,两队一共有12只狐狸)
师:生活中有没有什么问题也可以用算式2×6=12解决呢?
三、 练习巩固
1、 师:大家都学得好认真啊,咱们玩个跳格子游戏,休息下吧(课
件出示数线图)这个图你能看懂吗?你是怎么知道下一次要跳到数字几的?
第二个数线先让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2、 课件出示课本p41页练习题。
(1)请一名学生读题
(2)要求7辆索道车可以坐多少人其实就是求“7个2是多少” 2×7=14(人) 7×2=14(人) 2+2+2+2+2+2+2=14(人)
3、 生独立完成课本p41页第4题第一幅图后全班展示交流
4、 第三题拓展:生列出算式后追问:为什么这样列,你是怎么想
的?
四、 小结:
本节课重点复习了2到5的乘法口诀,并能利用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请你在生活中细心感受,看看生活中有哪些问题都可以用乘法来解决,如何解决,在家中跟爸爸妈妈交流交流。
板书设计:
回家路上
一共有多少只小猫?
4 ×4=16(只)
答:一共有16只小猫。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一、教材分析
本专题的学习方式是活动体验。《不自由,毋宁死》可看作是其中演讲活动的具体材料。所以确立教学目标时,既不能纯粹从文本鉴赏的角度去处理,也不能完全抛开文本组织演讲。而要把理解文本与训练演讲结合起来。于是在实际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在课前认真预习文本内容,背诵文章的最后两段,为课堂演讲训练做准备。上课时让学生了解作者发表演讲的时代背景,为更好地把握演讲内容和情感作铺垫。在此基础上针对文本进行具体的演讲训练与如何运用语调和语气、表情和手势等演讲技巧的'指导。为学生创设情境并提供充分的活动机会和有针对性的指导。最后在师生共同演讲文本的高潮部分中也将课堂活动效果推向高潮。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演讲训练,学会借助语调和语气、表情和手势,增强演讲效果。
2、学生能通过训练不断提高自己演讲的能力,并在演讲中树立自信,培养自身较好的心理素质与控场能力,展现自我个性与风度和大方的仪态。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想象与情感积累,充分体会文本中作者的观点与情感,为具体的演讲活动服务。
2、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机会,并对其演讲实践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指导,并恰当地进行演讲技巧的传授。
四、学情分析
对于作者学生很陌生,要介绍作者生活与背景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五、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组织演讲
六、课前准备
1、预习全文,写一段演讲辞,推想帕特里克亨利之前演讲者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准备在课堂上演讲。
2、背诵本文的最后两段内容。
(此环节是为使学生能通过预习对文本有深入的理解,也为课堂的演讲训练作好必要准备。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1、预习全文,写一段演讲辞,推想帕特里克亨利之前演讲者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准备在课堂上演讲。
2、背诵本文的最后两段内容。
(此环节是为使学生能通过预习对文本有深入的理解,也为课堂的演讲训练作好必要准备。)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好的演讲,如同布谷报春,又似战鼓催征。它可以使迷惘者得以清醒,沉沦者为之振作,徘徊者更加坚定,观望者毅然奋起,先进者策马飞奔。同学们,一副好口才,会为我们的生活增色不少。好口才是令人羡慕的,也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练就的。今天,就让我们借助帕特里克亨利的《不自由,毋宁死》一起来实践!
(如此导入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学生明白好的演讲对于我们实际生活的作用,增强其学习与实践演讲技巧的动力;二是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要活动方式即演讲训练。)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介绍作者与背景
帕特里克亨利是弗吉尼亚殖民地上最成功的律师之一。
北美洲的原始居民是印第安人。从1607到1733年,英国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陆续建立了13个殖民地,采取剥削、压制的政策。18世纪中叶,北美殖民地人民同英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人民要求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英殖民者采用各种手段,软硬兼施,企图维护其宗主国的地位。1774年,英国颁布了诸如关闭波士顿港、增派英国驻军、取消马萨诸塞的自治权、确立英国对殖民地的司法权等法令,从政治上、军事上加紧对殖民地的控制与镇压。殖民地中的一些温和派和保守分子屈服于英国政府的压力,极力主张妥协和解。帕特里克亨利属于激进派人物,主张不惜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换取独立。1775年3月23日,在弗吉尼亚州议会上,眼看着妥协势力占了优势,他义无反顾,登台发表了这篇著名的演讲。
亨利的演讲极大地鼓舞了人们为争取独立而进行战斗的激情,他的演讲结束后,会场群情激愤,“拿起武器!拿起武器!”的呼喊声响彻议会大厅。这篇演说词被后人作为不朽的名篇,特别是结尾的警句“不自由,毋宁死”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作者和背景知识的介绍是让学生了解作者发表演讲的大时代背景,让他们初步理解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文中的观点,为何会有如此坚决、高昂的斗志,演讲最终起到了怎样的效果。这也为学生更好地把握演讲内容和情感作铺垫。)
2、针对学生的具体演讲过程,指导学生如何通过语气、语调和手势来增强演讲说服力、感染力。
a、 抓住学生演讲中代表妥协势力的观点句:我的观点是,不要战争。
b、首先请学生在讲台上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这个观点。然后建议他想象自己正置身于弗吉尼亚州议会现场,作为妥协势力的代表发言,大胆、自信地把观点再表达一遍,注意语气、语调。最后拿起话筒,更有力、坚决地再次表达这一观点,调整语气、语调,使自己的发言既较好表达观点,又能赢得更多的支持力量。其他同学通过其不同的语气、语调感受不同的表达效果。示例:我的观点是(语调自然、果断,口语化,说完停顿片刻),不要战争。(字字响亮,声韵饱满。语气恳切,有力度。)
c、在语气、语调的训练中加入适当的手势。建议学生在刚才的情境中用另一只手加上一个手势动作,把观点句的语气再强化一下,不断调整手势,反复实践三次,揣摩怎样使手势的表现效果达到最佳。针对手势的不到位,进行指导:
①动作是语言的延伸和补充,该出手时再伸出手,不能过早。但也不能过晚,否则动作的意义就不大了,甚至会阻碍语言的表达。
②手势是为加强语言效果而设计的,所以手势要集中。一般是以自己的心脏为中心,以前臂长左右为半径,表示决心或否定性的就向里收,号召性的可以向外扬,手指并拢稍向内曲,也可以握拳。在表达特殊或强烈感情时可以动作幅度大一些。
③动作是为语言服务的,所以不能过多,也不要过于花哨。否则就喧宾夺主,也显得做作,要追求自然、恰当。
④请每位学生自己试着练习,体会手势在演讲的作用。
(此环节是针对学生演讲具体情况,进行语气语调和手势这些演讲技巧的指导。既有针对性,也更有效。对同一内容的语气语调和手势的不同处理带来了不同表达效果,让学生体会这些因素对于演讲的重要性,以及在实践中如何更好地使用这些技巧为自己的演讲服务。)
3、演讲文章的第四段,准确而流畅地表达出作者的观点及感情。
a、第四段比较长,为了使演讲时思路更清晰,也为了防止遗忘,指导学生对其划分层次:批驳妥协派的观点,指出强大并非指日可待;分析我们的有利条件——地利、人和与正义;战争已经无法避免,我们已别无选择。
b、学生分小组分别进行演练。四人一组,推选一位同学,组织好自由演练活动的地 点、秩序和小组交流讨论活动。每位同学都必须脱稿在小组认真演讲,由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和相互指导。
c、全班展示。教师针对具体情况进行逐层指导演讲。
① 第一层:关注关键性词句与语气:“他们说……但是……是……还是……难道……”,作者用一系列反问句有力地指出放弃斗争就惟有束手就擒。让听众能客观地认清当时的现实与危急,为下文高潮部分的号召打下基础。要求学生在演讲时尽力表现出作者那份正义而焦急以及不愿受辱、受奴役的强烈感情。
②第二层:“如果……如果……此外……”,三种假设充满了作者对胜利的信心。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七篇】相关文章: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七篇01-04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9篇01-23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锦集七篇01-27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锦集七篇01-18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合七篇01-10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编七篇01-21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七篇01-17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9篇02-08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10篇01-14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六篇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