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

时间:2023-06-28 05:10:38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

  《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

  2.掌握说明顺序中逻辑顺序。

  3.体会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4.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2.学习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3.掌握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2.掌握说明顺序。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先来欣赏图片,第一张“恐龙化石”、第二张“三叶虫化石”、第三张自然界中的沉积岩。(屏幕显示)。我们看到的这些岩石,在保存古代生物的同时,还记下了时间的痕迹。那么,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时间的脚印》。(屏幕显示标题)

  二、识记字词

  腐蚀(shí) 浑浊(zhuó) 山麓(lù) 海枯石烂(kū)

  粗糙(cāo) 龟裂(jūn) 刨刮(bào) 楔形文字(xiē)

  下面,我们大声齐读一遍。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打开书63页。《时间伯伯》这首小诗既是文章的引子,又紧扣题目。我们一起来看正文。请同学们给正文部分的自然段标上序号。

  明确:全文共31个自然段,可分成三个部分。提纲如下:(屏幕显示)

  第一部分(1-4)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

  第二部分(5-29) 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又分为两层:

  第一层(5-21)岩石的厚度和顺序可以记录时间。

  第二层(22-29)岩石保存了历史的痕迹。

  第三部分(30-31)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

  2.课文的第一部分告诉我们,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那么,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呢?看我们的第二部分。

  第五段独句成段,引出下文。从结构上讲,这是一个过渡段。

  请大家推荐一位朗读水平较高得同学读第六自然段。读得好极了。

  本段点明了物质时刻都在运动着这一普遍规律。岩石的运动规律是什么?

  被破坏--被搬运、被堆积--重新生成岩石。这是总起段。

  岩石从被破坏到生成新的岩石,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请同学们四个人一组,研读课文8至18自然段。看岩石是如何从毁灭走向新生的。边读边讨论并用笔勾画出其中的重要环节。

  岩石→小石子→沙砾、泥土→沉积→重压→胶结→新岩石

  (学生复述、点击,显示流程图)

  这是一幅沉积岩的图片,岩石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一层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根据层与层的顺序,我们就可以知道过去的年月。

  现在,请同学们思考。我们研究岩石的形成过程是为了说明什么?

  岩石的厚度及生成顺序记下了时间的踪迹。

  这是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一种方式。

  3.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二种方式是它保存了许多的历史痕迹。请大家分组讨论并阅读22到29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

  ①岩石记录了地壳的活动

  ②岩石记录了气候的变化(插入说明方法:举例子)

  ③岩石记录了古代生物状况

  ④岩石记录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⑤岩石记录了自然界转瞬即逝的活动(学生总结,屏幕显示)

  小结:普普通通的岩石上,竟有着如此丰富的历史记录。可以说,岩石是一部无字的史书。

  4.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岩石有了新的认识,了解这些内容对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 (教师朗读最后一段)大家边听边找出答案。

  明确:增加知识、寻找宝藏,造福人类(屏幕显示)

  总结:文章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写到岩石怎样记录时间,最后写了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义,这种依据事物内在联系、逐层进行说明的顺序,就是逻辑顺序。

  四、品味说明语言

  1.说明文以向人们传授知识为主,所以,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严密。请同学们找出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如: “据计算,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

  (大屏幕显示。插入说明方法:列数字)

  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000-10000年的时间。事实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精确,也不论有多科学,都是推测出来的。所以,“大约”一词,恰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大屏幕显示)

  2.为了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文的语言也力求生动、形象。本文就多处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如: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笨重的'石块想跑也跑不动,只能留在附近;而小沙砾却能随心所欲的走向很远的地方,生动、形象(点击,显示)的语言,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

  请你找出文中的拟人句,并用“我喜欢……句(段),是因为……”的句式说话。(屏幕显示,适时点评)

  五、拓展迁移训练

  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一块看似普通的岩石,就能记下时间的痕迹,保存历史的记录。可以说,

  岩石是一部无字的史书。岩石是大自然的语言。

  岩石还可以比作什么?请你用“岩石是……”的句式仿写一个句子(显示)

  六、结束语

  大家说出的这些比喻句,新颖、贴切、生动、形象。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岩石记录时间、保存历史痕迹的功能。其实,除了岩石,大自然还有许多记录时间的方式,如日出日落、四季更替等等。希望同学们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努力读懂大自然这本无字之书,更好地造福人类!

  七、作业

  1.找出本文的过渡段并简要说明其作用。

  2.根据你对岩石的了解,以“海枯石烂”为题,写一篇短文。

  《时间的脚印》说课稿

  初中语文第四册有三个单元的说明文,每个单元都有各自的教学重点。

  第一单元让学生重点掌握说明特征以及说明文准确、简明的语言特点。

  第二单元让学生重点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

  第三单元要求学生了解科技说明文的特点,并重点掌握说明顺序。

  第三单元的说明文,与本册前两个单元所选文章有所不同。前两个单元的说明对象比较具体,比较熟悉,而本单元的说明对象比较抽象,比较陌生,这就决定了本单元的说明顺序一般都采用逻辑顺序。而逻辑顺序对刚接触说明文的初二学生来说较难理解和把握。所以,如何让学生把握说明顺序成为教学重点和难点之一。

  本文介绍的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深奥,又因为它的读者主要是青少年和非专业人士,为增加阅读兴趣,在准确、严密的前提下,作者多处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既有理趣又有情趣。所以,品味说明语言也成为本文的教学重点。

  想让学生把握说明顺序,就要理清文章的内容和层次。

  岩石从毁灭到新生的过程较难把握,在让学生阅读、讨论的基础上,我采用了图示法,这样,学生对岩石的生成有了较为直观的认识。然后,用更为直观的图片加以印证说明,进而让学生明白:岩石从毁灭到新生的过程就是记录时间的过程。理清了文章的内容,说明顺序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扩展迁移训练,是本课的亮点之一。让学生仿写比喻句的活动,既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为配合教学内容而设计的课件,条理清楚,容量较大。考虑到学生对教材不够熟悉,我充分利用了学生入场到上课的这段时间,播放了部分课文录音,让学生尽快了解学习的内容。后半部分插入的音乐,为课堂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本次讲课,使我明白,说明文教学并不全是枯燥无味,只要善于摸索、善于运用新的教学理念,说明文教学也同样会受到学生的欢迎。这对日后的语文教学将有极大的帮助!

  本课最大的遗憾是,对科学精神的渗透只停留在表面上。扩大视野,提高自身素质将成为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把握说明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2.学习逻辑说明顺序和生动的说明语言。

  3.培养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把握说明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2.学习逻辑说明顺序和生动的说明语言。

  难点:

  学习生动的说明语言。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精品课件】展示钟表、高山、岩石的图片。

  同学们,现在我们记录时间的工具主要有钟表、日历等。大自然经过亿万年的变化,给大地带来了沧海桑田的巨大改变,时间的更迭带来自然界事物面貌的改变。因此,我们可以从自然界事物面貌的改变推测出时间的更迭。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时间的脚印》,了解一下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

  二、整体感知

  检查预习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其他学生补充点评。

  【精品课件】

  1.作者简介

  陶世龙,1929年4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1948年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1951年到北京市团委机关工作,次年参与建立北京地质学院,历任教务处科长、副处长,学报副主编、编审,地质学史研究室主任,图书馆馆长等职。

  1949年开始写作普及地质矿物知识的文章,之后,陆续发表科普小品及其它科普作品数百篇,部分结集《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画像》和《时间的脚印》出版。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评为有突出成就的科普作家。

  2.字音词语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腐蚀()浑浊()山麓()海枯石烂()

  粗糙()龟裂()刨刮()楔形文字()

  (2)解释下面词语。

  踪迹:

  海枯石烂:

  腐蚀:

  浑浊:

  楔形文字:

  参考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腐蚀(shí)浑浊(zhuó)山麓(lù)海枯石烂(kū)

  粗糙(cāo)龟裂(jūn)刨刮(páo)楔形文字(xiē)

  (2)解释词语。

  踪迹:行动所留下可察觉的形迹。

  海枯石烂:海水干涸、石头腐烂。形容历史久远,万物已变。用于盟誓,反衬意志坚定,永远不变。

  腐蚀:指(包括金属和非金属)在周围介质(水、空气、酸、碱、盐、溶剂等)作用下产生损耗与破坏的过程。

  浑浊:指由于沉淀或沉积物而混浊不清。

  楔形文字:这是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古老文字,这种文字是由公元前3200年左右苏美尔人所发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3.阅读课文,划分文章结构,并概括层次大意。

  参考

  第一部分(1-4):由生活时间到地质时间,引出话题:躺在山野里的岩石是重要的一种记时方式。

  第二部分(5-30):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第一层(5-22):岩石的破坏和生成。

  第二层(23-30):岩石上保存着历史痕迹。

  第三部分(31-32):读懂大自然记录,造福人类。

  三、局部探究

  阅读课文,重点段落可播放【音频课文】,圈画重要语句,探究下面问题。

  【精品课件】

  (一)理解说明内容

  1.文章开头引用高士其的儿童诗《时间伯伯》,有何作用?

  参考:引起下文,引出说明对象,说明时间每时每刻都在向前走;引用诗句,增添了文章的文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明确。

  参考:

  (1)岩石的厚度及生成顺序记下了时间的踪迹;

  (2)保存了许多的历史痕迹。

  3.本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了解这些内容有何作用?

  参考:主要讲了岩石的形成过程,岩石的生成变化可以记录时间。通过研究岩石,我们可以了解地貌的变化、地质的`变迁以及古代生物繁衍、灭绝的大量心血,引导我们寻找“地下的宝库”,更好得为人类造福。

  (二)理清说明顺序

  本文说明的思路是怎样的?什么说明顺序?试结合课文具体内容加以说明。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明确。

  参考:

  (1)本文说明的思路是:引出话题(岩石是可以记录时间的)——具体说明(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实际作用(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可以为人类造福)。

  (2)逻辑顺序。

  小结:本文先列举现象,时间在向前走,铜壶、岩石可以记录时间;然后具体说明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最后说明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顺序即为逻辑顺序。运用这种说明顺序,合乎人们的认知规律;便于人们读懂课文,了解作者所讲的科学道理。

  (三)体会生动的说明语言

  作者在说明科学道理的过程中,为了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语言也力求作到生动,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请结合具体语句,进行赏析。

  示例:“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把石块和轻小的沙砾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笨重的石块跑不动,只能留在附近;而小沙砾却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师生互评。

  四、总结拓展

  总结:学生讨论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参考:

  ①介绍了岩石可以记录时间;

  ②运用了逻辑顺序加以说明;

  ③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拓展:谈谈学习这篇文章获得的启示

  参考:大自然一切现象背后都蕴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同学们在平时要养成注意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培养探索精神,更好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

  五、作业设计

  1.课外阅读陶世龙的《揭开大地的秘密》,深入了解科普文的特点。

  2.运用逻辑顺序,介绍一种自然现象及其背后所蕴含的科学原理,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说明文。

  可参考【同步学案】、【悦读世界】

  六、板书设计

  时间的脚印

  陶世龙

  说明思路:引出话题——具体说明——实际作用

  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语言:生动有趣

  《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 篇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弄清本文的说明层次。

  2.找出本文的说明方法。

  3.体会本文语言的生动性、准确性。

  (二)能力目标

  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感情。

  2.教引学生善于观察自然现象并从中悟出一定道理。

  二、学法引导

  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清课文思路。

  3.体味课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4.以课文内容为联想点,拓展视野,培养发散思维。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本文的说明层次。

  (2)本文的语言特色。

  (3)本文的写法特点。

  难点:本文说明的层次。

  解决办法:寓教于乐。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通过学生的读、说、写多项练习,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师生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多媒体,有关教科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启发学生走向自然,去探寻记录时间留痕的自然现象,并从中发现规律。

  2.课堂教学中分学习小组研讨问题,看哪组思维活跃,知识积累充足,答题准确率高。根据各小组的表现选出优胜组,给予表扬鼓励。

  3.观看有关教科片。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能解释一下什么是“时间”吗?你能谈一下自己对“时间”的感受吗?的确,时间不是可看可触的物质,但它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是由过去、现在、未来构成的连绵系统。它是物质的运动,是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那你们注意观察过自然界昭示我们时间流逝的现象吗?不错,树木的年轮、四季的轮回……可你们知道时间是怎样在岩石上打下烙印的吗?

  (一)明确目标

  1.理解本文说明的科学常识。

  2.理解本文的说明层次。

  3.学习探究自然奥秘的规律性知识。

  (二)整体感知

  1.本文共31个自然段,连同写在前面的四句诗,我们请32个同学(或32人次)来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勾画出生字词,勾画出不懂的科学术语或原理,勾画出自己感兴趣的语句或语段。

  2,朗读后教师按学习小组评价朗读的水平,然后要求大家默读,默读的过程中仍思考朗读时思考的问题,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

  3.要求同学借助字词典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然后解释词语。

  腐蚀(shí):①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②人在坏的思想、行为、环境等因素影响下逐渐变质堕落。(本文用①义项)

  浑浊(hún):(水、空气等)含有杂质,不清洁、不新鲜。

  海枯石烂(kū):海水枯干,石头粉粹。现多用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但本文是原意。

  山麓(lù):山脚。

  粗糙(cāo):(质料)不精细,不光滑。

  龟裂(jūn):裂开缝隙。

  刨刮(bào):刮平。

  沟壑(hè):山沟。

  胶结:半流体干燥后变硬黏结在一起。

  钟鼎文(dǐng):古代铜器上铸的或刻的文字,通常专指殷周秦汉铜器的文字。

  甲骨文:古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内容多是殷人占卜的记录,现在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下来的。

  楔形文字(xiē):公元前三千多年美索不达米亚南部苏马连人创造的文字,笔划像楔子,古代巴比伦人、亚述人、波斯人等都曾使用这种文字。

  (三)教学过程

  1.学生讨论:你读了本文,了解了哪方面的知识?

  讨论明确:

  (1)躺在山野里的岩石,是大自然保存时间记录的一种方式。

  (2)每一厘米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

  (3)北京故宫里的计时装置一一铜壶滴漏,是用水滴记录时间的方式。

  (4)大自然中他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运动着。

  (5)“海枯石烂”会有时。

  (6)“石烂”的原因: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炎热的太阳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腐蚀着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它的破坏。

  (7)岩石的毁灭与生成过程。

  (8)一米厚的岩石形成需要的时间: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

  (9)岩石形态“平卧”或“倾斜”的原因。

  (10)根据岩石层与层之间的顺序可以知道过去的年月。

  (1l)岩石保存很多的历史痕迹。

  (12)岩石的颜色和质料反映了地壳的活动。

  (13)岩石记录了丰富的古代生物的状况。

  (14)化石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l5)岩石上留下了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

  (16)读懂岩石的记录对于人类的意义——找寻地下的宝藏。

  2.概括全文内容。

  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以充满智慧的笔触,娓娓而谈岩石能够记录时间的脚印的原因,记录的内容和人类读懂大自然这种记录的重大意义,以丰富的实例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引起人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3.分小组讨论文章的结构层次。

  讨论明确:

  本文按说明内容的自身的内在联系,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由人类记录时间踪迹的方式联想到大自然记录时间的方式,进而提出“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疑问,引人思索和探寻。

  第二部分(第6一21自然段):从“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在运动着”这一规律入手,详尽说明岩石“烂”与“生成”的变迁,旨在说明岩石层与层之间的顺序记录了时间的`踪迹。

  第二部分又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第6自然段):总说自然界各种物质的运动。

  第二层(第7一16自然段):分说岩石“烂掉”的原因和过程。

  第三层(第17-20自然段):分说岩石生成的过程和历时的漫长。

  第四层(第21自然段):总说岩石的岩层与岩层之间的顺序记录时间的踪迹。

  第三部分(第22一29自然段)说明岩石为我们记录下的历史痕迹。

  第四部分(第30一31自然段)启发人们探索自然奥秘,说明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义。

  (四)总结、扩展

  同学们,这篇科普文章以记录时间的方式为切入点,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岩石的丰富而有趣的科学知识,你由此对科普类文章有了怎样的认识呢?大家讨论讨论,然后踊跃争当中心发言人,谈出大家的共识。

  大家对科普类文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

  1.科普类文章是传播科学知识、启迪青少年智慧的优秀读物,理趣、情趣兼备。

  2.科普类文章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是探索知识的钥匙。

  3.多读科普作品,了解神奇的世界,也了解人类伟大的创造和成就。

  4.读科普作品,增强求知欲,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五)布置作业

  八、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说到化石时,本文提到了琥珀化石、长毛象化石。老师介绍一则小资料和琥珀、长毛象化石的来历,听后你与此文的说明的内容和方法比较一下,看有什么异同。

  小资料:

  琥珀化石只是化石中的一种。其实,化石有许多形态,有石质化石、煤化石,还有奇异的“冰冻化石”呢。

  琥珀化石的来历:远古时,一只小昆虫正在树枝上休息。它不知道危险正在向它逼近。树脂粘住了小昆虫,将它埋过树脂的“坟墓”中。经过沧桑变化,裹着小昆虫的树脂被埋入土中,又经过漫长的岁月,树脂变成化石,这就是琥珀化石。

  冰冻化石:在距今1万多年前,现在属于俄罗斯的广阔土地上,生活着许多长着长毛的猛妈。一天,一头猛妈在暴风雨中跌下山崖,被埋进了厚厚的冰雪之中,冰冻起来。当这头猛妈被科学家发掘出来时,它身上的毛发皮肤都还完好如初呢。

  (一)明确目标

  1.理清本文的说明方法,知其作用。

  2.分析本文的写作方法。

  3.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复习说明文的特点。

  在大家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教师重申强调: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的一种文章体裁。它要求对事物的性质、特点、成因、功能等特征以及事理作客观的、科学的解释,从而给人以知识。知识性、科学性和说明性是说明文的主要特点。

  2.初学说明文的同学,容易产生说明文与记叙文文体的混淆,同学们能从写作意图、文章主要内容和主要表达方式三方面来辨析一下吗?

  采用小组争答的形式,看哪位同学答的快而准:

  (1)从写作意图上看,说明文的目的在于说明事物,使人对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关系、功用多得到较为清晰的了解;记叙文则通过写景、状物、写人、记事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达到教育人的目的。总之,说明文要授人以知,而记叙文要以情感人。

  (2)从文章主要内容上看,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写景为主要内容,说明文则是以说明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特征,阐明事理、介绍知识为主要内容。

  (3)从文章的表达方法看,记叙文主要采用记叙和描写的方法,同时辅之以抒情和议论。说明文则主要采用介绍说明的方法,一般不用议论、抒情。说明文中的叙述,一般只用概述的方法,叙述是为说明服务的,因而不能运用艺术想像和夸张,叙述的重点必须与说明要点一致。说明文中也有描述的方法,但不同于记叙文中的描述。记叙文中的描述,讲究“形似”和“神似”,笔触细腻,而说明文中的描写,只是以达到将具体情形解说清楚为限度,绝不作过细的描写。

  3.再次细读本文,着重思考本文的说明方法及作用,本文的写法特色和语言运用上的特色。

  (三)教学过程

  1.找出本文所举实例,结合用实例说明的内容,理解举例这一说明方法在本文中的作用。

  (1)说明记录时间踪迹的方法时,举钟表、日历为例,意在以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起笔,引起人们关注大自然记录时间踪迹的方法。

  (2)说明岩石能够记录时间之前,举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计时装置为例,为下文展开科学知识的说明作铺垫。

  (3)说明岩石被破坏的原因时,以我国建筑兰新铁路时几分钟内炸掉一个山头为例,说明人的作用。

  (4)说明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有着丰富的记录时,举出长毛象、琥珀等化石。

  (5)说明化石是历史的见证人,帮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时,举出海洋生物三叶虫的化石能告诉我们“在离开现在大约六亿多年到五亿多年前的那个叫做‘寒武记’的时代,地球上的海洋是多么宽广”;许多高大树木的化石告诉我们“有一个时期地球上的气候是温暖潮湿的,这是叫做‘石炭纪’的时代”;“象”和“犀牛”都长了长长的毛,说明了“第四纪”冰河的来临。

  (6)说明读懂岩石的记录,不仅使我们增加知识,而且有助于我们去找寻地下的宝藏,则举出“寒武记”以前形成的古老陆块内藏有许多铁矿;“石炭纪”时期又造成了许多煤矿。

  本文所举实例均为典型举例,即举出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事例来说明事理。

  此外,本文的列数字说明虽然次数不多,却足以让人认识到漫长的时间中大自然的变化。如“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在离现在大约六亿年前到五亿多年前的那个叫做‘寒武纪’的时代,地球上的海洋是多么的宽广”。

  2.请同学们就自己印象深的写法发表高见。

  讨论明确:

  (1)开篇引用出自高士其《时间伯伯》的四句诗:“时间伯伯,你是最伟大的旅行家,你从不犹豫你的脚步,你走过历史的每一个时代。”一下子使读者的思绪从现实中激扬起来,感叹时间的魔力,同时产生追寻“时间的脚步”、了解它的踪迹的兴趣,真是别开生面,独具匠心。

  (2)由人记录时间的方式引出岩石记录时间的方式。

  人类记录时间的方式很好理解,古往今来都有可圈可点的方式。但是岩石怎样记录时间,而时间又能在岩石上打下怎样的烙印,这里面包含着怎样的知识和奥秘,真是令人急欲弄清楚。这样由人们熟知的事物导人对未知事物的说明,既自然又有吸引力,能体现作者构思的巧妙。

  (3)依据事物内在联系进行说明,条理清晰、逻辑性强。

  岩石能够记录时间的踪迹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结果。先说明“地球上某些岩石在被破坏,同时它们又被陆续搬运到低洼的地方堆积起来,开始了重新生成岩石的过程”。把这一过程分为:岩石会被自然界和人类的各种作用破坏以致“烂掉”;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自然界中的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即岩石的生成。因为岩石的生成过程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所以岩石保存了太多的历史痕迹。地球上沧海桑田的变迁、地壳运动、古代生物的状况,乃至自然界中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无不在岩石上留下痕迹,这可不就是大自然为我们留下的时间的踪迹。我们读懂自然界利用岩石留下的物质运动的踪迹,又能够使我们增加对自然界的了解,同时探寻出可供我们人类利用的丰富宝藏。本文就是这样,抓住事物自身的内在联系,逐层进行说明,条分缕析,由岩石的成因及岩石记录了自然界的丰富的变化,最后说明岩石上的记录所具有的重大意义,逻辑性很强,充分体现了说明文科学性、知识性的特点。

  (4)过渡语段承上启下作用明确。

  本文恰当地使用了多个过渡段,从而把所说明的内容自然地联系起来,给读者一以贯之的印象。如“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由上文举例说明人类记录时间的一种方式——铜壶滴漏,自然开启下文说明岩石记录时间的原因、记录的方式及记录的内容。

  科学知识对于非专业研究人员而言,似乎高深莫测。由于本文在写作上采用了上述种种为普通读者能够接受和乐于接受的方法,因而将死寂的岩石说明得生动有趣,以至对岩石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激发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热情。

  3.本文的语言既准确严密又生动有趣。请同学们就此思考、讨论,结合语句进行分析。

  学生所举例句不作限制,只要分析得有理有据即可。

  (1)准确性、严密性。

  如“据计算,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这里如果去掉“据计算”、“大约”,就大武断,而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科学方法再精确也毕竟是推测而不能确知,这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语言准确、严密。

  (2)生动有趣。

  ①拟人化写法的大量运用。

  如“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狂风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

  如此生动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岩石受“攻击”的画面,甚至让读者似乎感受到岩石不堪众多因素的“攻击”慢慢“烂”下去的“痛苦”。

  ②比喻形象贴切。

  如“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将冰河的移动比喻成铁帚扫过地面,足见冰河对岩石破坏作用的巨大。

  ③有些词语引人兴致。

  如“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俨然智者打开了有趣故事的大门。“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更让人感到亲切,“海枯石烂”常被人用来表达深厚的情谊永远不会改变,此处则让人浮想联翩,更急切想读下文。说明的内容告一段落,在进行整体总结之前写道:“瞧!”仿佛拉了一段家常,在结束前提醒读者,本文前面说明了什么,后面还有什么需要说明。

  (四)总结、扩展

  学生再次回顾全篇,重点明了本文以下两点:

  1.说明顺序:由岩石的形成到岩石对历史痕迹的记录再到这种记录的重大意义,依据事物内在的联系进行说明,是逻辑顺序。

  2.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等。

  向学生推荐科普读物——《人与自然》系列丛书,介绍其中几篇文章。

  (五)布置作业

【《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06-02

《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02-23

金色的脚印的教学设计04-12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06-02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12-30

金色的脚印的教学设计05-04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03-03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04-11

小学语文《时间的脚印》教案设计08-25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集合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