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蝈蝈和蛐蛐》

时间:2021-08-20 19:33:3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大班语言:《蝈蝈和蛐蛐》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初步掌握儿歌,念出“儿化”音。

  2.体验和表现出蝈蝈和蛐蛐吹牛皮的行腔特点和得意神情。

  3.懂得不能随便说大话的道理。

  二、教学准备:

  1.蝈蝈、蛐蛐图片各一张。2.电脑、电视机、转换仪。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儿歌内容,初步掌握儿歌,念出“儿化”音。

  难点:体验和表现出蝈蝈和蛐蛐吹牛皮的行腔特点和得意神情。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情景演示法、直观感受法、、设问导答法。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设计意图

  一、出示蝈蝈、蛐蛐图片,激发兴趣。

  1.出示蝈蝈和蛐蛐图片,认识蝈蝈和蛐蛐

  师: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这2只小虫吗?刚才我们认识了蝈蝈,现在来看看这是谁呢?

  2.师:今天蝈蝈和蛐蛐都来到了我们班,它们两个还有一首好听的儿歌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1.观察蝈蝈和蛐蛐的图片,认识蝈蝈和蛐蛐。

  2.理解教师小结,产生倾听儿歌的愿望。

  出示直观的图片,引出主题,使幼儿更仔细地观察蛐蛐和蝈蝈,认识蝈蝈和蛐蛐,初步感知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

  二、幼儿学习儿歌,理解儿歌内容。1.组织幼儿倾听老师念儿歌。

  2.提问:

  (1)刚才你听到了什么?你觉得这首儿歌有趣吗?哪个地方有趣?

  (2)蝈蝈和蛐蛐儿是怎样吹牛皮的?听我再来说一说。

  (3)你听“蝈蝈”和“蝈蝈儿”有什么不同?我念“蛐蛐”的时候跟儿歌中的“蛐蛐儿”有什么不同?

  3.小结:儿歌中念的时候有“儿化音”,因为这是北京人说话的`京味儿。

  4.指导幼儿份角色念儿歌。

  (提醒幼儿表现出蝈蝈和蛐蛐吹牛皮的行腔特点和得意神情)

  5.组织幼儿完整念儿歌。

  1.集体安静倾听教师朗诵儿歌内容。

  2.根据教师提问,理解儿歌内容。

  3.倾听教师小结,感知儿化音,了解儿歌中哪些部分是带“儿化音”的。

  4.与教师分角色念儿歌,掌握儿歌内容。

  5.集体念儿歌,完整记忆儿歌内容。

  幼儿欣赏儿歌后,通过教师提问发现用儿化音念的不同,感知这首儿歌的京味儿,使幼儿了解北京话的特点。运用多种方法手段,欣赏、分角色念儿歌、集体念儿歌的过程中,使幼儿掌握儿歌内容。

  三、游戏中提升经验,懂得不能随便说大话。

  1.教师扮演大公鸡,幼儿扮演蝈蝈和蛐蛐,进行游戏。

  2.讨论:吹牛皮有什么不好?

  3.小结:我们以后都不能做吹牛皮的人不能说大话,要做一个事实求是的人。

  1.分角色与教师进行游戏。

  2.说说吹牛皮有什么不好。

  3.理解老师的小结,知道不能做吹牛皮的人。

  这一环节主要是结合儿歌内容,让孩子们理解吹牛皮是不好的,要做个实事求是的人。

【大班语言:《蝈蝈和蛐蛐》】相关文章:

《蚂蚁和蝈蝈》听课记录07-20

大班语言诗歌《绿色的和灰色的》12-06

大班语言《家》01-27

蚂蚁和蝈蝈语文课文节选07-14

捉蛐蛐作文01-05

大班语言《家》说课稿12-25

大班语言活动《花树》01-24

大班语言诗歌说课稿08-30

大班语言:春风(诗歌)01-11

大班语言《摇篮》的说课稿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