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合成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力的合成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从力的“效果”角度理解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2)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知道它是合成力的基本定则,学会初步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
(3)会用作图法求解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并能意识到其合力随夹角是变化的。
2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体会等效代替的思想方法,参与实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探索规律以及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的态度。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探索与创新的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互助的精神。
(4)让学生树立科学探究中大胆猜测,严谨求证的科学思想。
【重点难点】
重点:渗透“等效替代”的物理思想,促使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发现与深刻的理解。
难点:①实验的设计;②平行四边形关系的发现;③从“代数和”思维到“矢量和”思维的跨越。
突破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自己将结论得出。
【教学方法】
为了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在教法上,采取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以小组的合作为主要方式,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亲身体验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强化小组交流与合作意识,淡化机械式训练,摒弃灌输式教学;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是适时适度地“引导”和“参与”,决不能搞型式化的探究。在以往的`教学中,课堂教学实施往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倾向,学生被动地接受,很难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白板,弹簧秤,橡皮条,刻度尺,细线等。
【课时设计】
本节课计划用两课时学完。本节为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新课的引入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简单的问题1+1在什么情况下不等于2,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之后再讲“曹冲秤象”的故事,提水问题。引出等效思想的理论。
[学生活动]让学生自己分别用一只手和两只手拿桌子上的物体感受等效的思想。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合力与分力等效代替的关系,得出合力和分力的概念。并复习提问初中学过的同一直线上求两个力的合力的问题:(两种情形,分力同向和反向时)并引导学生用“等效替代”的思想去理解这两种情形,然后再抛出“两个互成角度的分力与其合力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合力是否等于两分力大小之和或之差呢?”也可以让学猜测“合力的大小在什么范围内?”。引导学生设计实验用“等效替代”的思想靠测量的方法先去找到两分力与合力,并将它们表示出来,然后再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指导学生实验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问题的提出: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与其合力有什么样的关系?
(2)设计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用什么方法找分力与合力,实验中应怎样实现分力与其合力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
②如何知道力的大小?如何确定力的方向?
③实验中需要记录哪些数据?怎样可以更直观简洁地同时描述力的大小和方向?
④该实验中可能出现误差的原因有哪些?你该如何处理?
进行实验
[学生活动]
四个或六个学生为一小组进行分组实验。
[教师活动]
在旁巡查,适时加以指导,实验时要分布引导学生注意以上4个问题。引导学生按书中的建议把合力的箭头和两分力的箭头连接起来,再看看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利用现有的实验结果大胆地提出科学合理的猜想──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再让学生变化角度实验,验证猜测。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估并归纳得出结论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确定了两个分力与合力,并且用力的图示将它们表示出来后,到讲台上展示交流实验中得到的图形,并思考归纳、总结本实验探究的结论。学生探究到的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关系可能只是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也可能是一些其他图形。
[教师活动]
总结说明:多数组得到了平行四边形这很好,对于没有得到平行四边形的,也要尊重实验,实事求是。教师要特别说明:即使今天我们所有组都得到了平行四边形规律,就一定能说明分力和合力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吗?在科学探究中这样做可吗?(学生能意识到这样做不妥)
[教师活动]
总结说明:因为我们只做了有限的几组实验,就得出结论。这当然不可取!科学探究往往要通过不同情况下的对大量实验数据的分析论证才能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规律,有时还需要通过理论证明才能加以推广。而我们这节课只做了有限的实验,其实两分力和合力的关系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早就被科学家证实了,大多数同学得到这个结论,而少数同学未能得到,那是因为实验中出现了问题,可能是实验误差(读数误差、作图误差、系统误差),甚至是操作上的错误。请学生下课后分析造成的原因。事实证明不仅力的合成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所有的矢量合成都满足。让学生返回到前面学习位移时的几个问题,用平行四边形定则重新看待那些问题。
例题分析
教科书中的例题比较简单,但学生在作图时常常不规范,教师要强调学生注意
1.合力,分力要共起点,虚线,实线要分清。
2.合力,分力标度要相同,作图要准确。
3.对角线要找准,不要忘了方向。
让学生再思考
思考分力一定时,随着夹角的增大合力如何变化?提出引体向上的例子,然后观看动画,让学生总结得出合力与分力间夹角θ关系:
学生讨论以后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让学生总结得出以下结论:
合力与分力间夹角θ关系:
①θ=0°时,即F1、F2共线同方向:
F合=F1+F2?合力方向与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②θ=180°时,即F1、F2共线反方向:
F合=|F1-F2|合力方向与分力F1、F2中较大的方向相同。
③夹角θ越大,合力就越小:
F合随F1和F2的夹角增大而减小
④合力的取值范围:|F1-F2|≤ F合≤ F1+F2
⑤ F合可能大于、等于、小于F1、F2
小结
先让学生自己小结,老师在黑板上出示小结提示,补充和纠正学生的不足之处。
【布置作业】课后练习1,2小题。
【板书设计】
5.1力的合成
一、合力、分力、共点力
1.合力、分力、共点力的概念
二、力的合成
1.求几个分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
2.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成
同方向:合力的大小等于两分力大小之和,合力的方向与任意一个分力方向相同。
反方向:合力的大小等于两分力大小之差,合力的方向与较大的分力方向相同。
3.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即以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出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所夹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力的合成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力》物理教学课件11-25
绝招的教学设计01-10
英语的教学设计12-29
绝招的教学设计01-10
英语的教学设计12-29
《蜂》的教学设计12-24
《塞下曲》的教学设计12-23
背影的教学设计11-06
《背影》的教学设计11-03
《离骚》的教学设计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