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林中乐队》教学设计(精选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林中乐队》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四年级上册《林中乐队》教学设计 1
一、教学目的
(知识、能力、情感、其他)
1.用多种方法熟读课文,体会作者聆听林中乐队演奏时的心情。
2.鼓励学生细心阅读,交流感悟,作者是用哪些具体的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体会这种写法。
3.鼓励学生积累象声词。
4.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请学生根据老师播放的录像进行仿写。
二、教学重点、难点
鼓励学生细心阅读,交流感悟,作者是用哪些具体的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体会这种写法。
三、授课时数
二课时
四、课前准备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组织一次森林之旅,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林中乐队的魅力。或搜集各种动物的声音,创设出森林的环境,让学生反复聆听,交流感受,再进入课文的学习,使学生与作者之间的距离拉近,产生共鸣。
学生:朗读课文,自学生字。可自带一种乐器。
五、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活动(教学过程及形式)学生学习活动
第一课时
一、课前两分钟
二、引入
前几天,咱们三年级全体师生一起到北京野生动物园去参观,看到了许多有趣的动物。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介绍这些小动物发出的各种有趣的声音的。交流资料
(学生出示动物图片,播放自己录制的动物的声音。)
三、读课题
四、初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五、学习生字
1.检查预习,读准字音。
2.学生互查,记忆字型,了解字意。课题质疑
读准字音,记忆字形
3.集体交流。
①字音
啭:应读“zhuàn”;咕嘟:应读“gū dū”
鹑:chūn.;盹:dǔn.;喧嚣:xuān xiāo.
②字形
嘎:最后一笔是点。钩:最后两笔是撇和点。
盹:是目字旁。兜:第三笔是撇。
③解词:
喧嚣:声音杂乱,不清静。交流汇报。
学生当小老师。(续表)
教师教学活动(教学过程及形式)学生学习活动呻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的声音。婉转:(歌声、鸟鸣声等)抑扬动听。
六、读课文。标自然段,提出不懂的问题
七、梳理问题
八、听写字词
九、布置作业
1.读课文。
2.写生字。
3.选做(找资料)。读课文,质疑。
第二课时
一、精彩两分钟
二、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都喜欢哪些动物?为什么?
是呀!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都喜欢它们。今天我们来一起参加动物们举行的一个音乐会。
(齐读课题)由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动物。
三、新授
1.请同学们打开书,出声读一读全文,想一想,动物乐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板书:神奇学生读课文并思考问题。2.出示自学要求:(幻灯)
2.学习思考:
①默读课文,林中乐队是一支什么样的乐队?补充画批。学生回答问题。
②提出不懂的问题。
③组织好语言准备小组交流。
3.学生自学。
4.小组交流。学生自学。
小组交流。
5.集体交流:
请大家汇报的时候按照课文顺序,出示重点句子:
第一自然段:“三月,莺唱起歌来,白天黑夜,老是尖声叫着,啭啼着。”
第二自然段:
1.围绕中心句,课文详细地介绍林中的各种乐声,又抓住各种动物的声音特点细腻地描写。
2.在描写动物声音时,作者写了象声词,请你画出来,并体会。
出示幻灯:作者见了心疼,借用孩子之口“它什么时候睡觉哪?”所以,课文一开篇就使我们感受到作者那颗亲和动物的心是多么的自然和善良。
学生反复读课文,读通顺。
森林之景再现,利用课件或音乐配音,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熟读课文,感受作者聆听林中乐队时的愉悦心情。(续表)教师教学活动(教学过程及形式)学生学习活动吱吱嗡嗡呱呱嘟嘟咩咩
咕噜咕噜嘎吱嘎吱扑噜扑噜
3.请你说出这些动物还会发出什么声音?(说出象声词)
4.通过学生分析,知道这是一支神奇、和谐、自然的乐队。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围绕中心句补充交流,或模仿演奏,使课堂有张有弛,内容更有拓展。
自由交流第三、四自然段:
1.有一些乐手采取了不同的演奏方式,请你默读三、四自然段,你喜欢哪位乐手,就介绍它的演奏方式。
2.出示幻灯(有关沙雉的描写)可启发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大胆想像。3.思考:作者按照怎样的顺序写沙雉的?
板书:名称动作象声词
想像学生看录像,仿照作者写沙雉的方法进行仿写练习。4.仿写:出示录像:(三种会奏乐的动物)
最后一段:总结全文,点明主题。
四、体会作者聆听林中乐队演奏时的心情。体会作者聆听林中乐队演奏时的心情,朗读全文。五、课后延伸:(出示幻灯)
1.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
2.完成《伴你成长》上的练习。
3.在“音乐”单元中任选一课设计板书。
教学反思
老师布置课后作业时请同学设计板书,这是本学期我的一个尝试性研究。教师深入挖掘教学资源自身的内在价值,创设学习空间,请学生自主设计板书。开展这项活动的初衷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做“小老师”。老师给学生们一个创作空间,学生再次深入理解课文,对课文进行创造性的发展,为拓展课外阅读打基础,同时,为学生终身学习做铺垫。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可以结合自己的创意,设计新颖的板书。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倾听、概括、提炼、发散思维等能力得到加强,同时也促进了其多元智能的发展。学生的设计有些稚嫩,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能力的培养有个渐进的过程。学生有差异性,教师要尊重差异。这些孩子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在教学中体现教学三段即课前参与,课中研讨,课后延伸。另一个研究重点是指导学生课前画批。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在课前自行预习,包括读课文,表注生字,画批感受,提问,查找相关资料。
四年级上册《林中乐队》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了解森林里各种声音的演唱者以及演奏者和乐器,体会作者在聆听林中乐队演奏时的心情。
2、抓住中心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并体会这段话是怎么写具体的。
教学过程:
1、导入:同学们了解“乐队”吗?板书:乐队。谁来说说?(人数比较多,由不同的乐器来演奏)
2、今天,我们要认识一支特殊的乐队,它们在林中(板书:林中)(边写边说)让我们走进林中,去感受林中乐队带给我们的妙趣吧!一起把课题读一读,起。
3、下面先请同学自己读读课文,记得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且想一想林中乐队里有哪些演唱者和演奏者,还有哪些乐器?开始。
4、检查自学:这篇课文是苏联作家维塔利·比安基写的,里面有很多生疏的字词,看看谁通过预习已经能正确地读这些词语了。(示词)谁先来读第一行?第二行谁来?第三行呢?
吠声 嗥声 婉转 喧嚣 咩咩 呻吟 沙雉 (恭喜你全都读正确了!)
啭啼着 打个盹 兜着风 丸花蜂 白山鹑
(把轻声都读好了,真不错)
咕噜咕噜 吱吱嘎嘎 扑噜扑噜 嘎吱嘎吱 (这些声音真有趣)
5、三月,莺唱起歌来,白天黑夜,老是尖声叫着,啭啼着。让人奇怪的是,它究竟什么时候睡觉呢?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学生根据第一自然段回答)一起读一读第一段。
6、是啊,在清晨和黄昏,不光是鸟,森林里所有的动物都在唱歌奏乐,一起读(出示:森林里所有的动物都在唱歌奏乐:各唱各的曲子,各用各的乐器;各有各的唱法,各有各的奏法。)为什么这么说呢?请大家再仔细读读课文的2、3、4自然段,你可以轻声读,可以放声读,也可以默读,你可以自己一个人读,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读,总之,用你喜欢的方式,带着刚才的问题,边读边思考。开始。(完成板书)。
7、好,谁来选择你最喜欢的演奏者向大家介绍一下。(第一次交流时,抓学生和作者的心情)
△燕雀、莺、鸫鸟:它们的`歌声真是又清脆又纯净,谁再来读好这句话。(评价:你的声音也很动听,都可以和燕雀的歌喉媲美啦!)
△甲虫、蚱蜢:它们的演奏可动听了,谁来读一读。(评价:多悦耳的琴声呐!)课文中还有一处也写了蚱蜢,谁找到了?(哦,原来它们是这样来演奏的呀!)小组读。
△啄木鸟:啄木鸟是怎样打鼓的,请你来说说。(结合第三自然段内容)
△黄鸟、白眉鸫:想象着聆听它们吹奏的笛声,请你来读一读。(评价:好悠扬的笛声)
△狐狸、白山鹑:哦,它们的叫声就是音乐啊!
△母鹿:心情好了,连咳嗽听起来也是悦耳的。
△狼:在常人听来,狼的嗥叫会让人感到害怕,但在作者耳朵里,它也很美妙。
△猫头鹰:猫头鹰哼着,你再来读一遍。
△丸花蜂、蜜蜂:嗡嗡的叫声是乐队的声音更丰富了,谁想读?
△青蛙:青蛙的演唱也很有特色,谁来读?
△天牛:看,天牛的脖子还有这个本领呢。谁来读好它?看,天牛和啄木鸟,这些没有好嗓子的动物,也不觉得难为情,它们都会按照自己的爱好来选择乐器呢,真是聪明!
△水鸟:真有趣!谁还想读?这个湖里多热闹呀!
△沙雉:它用什么来唱歌?指名读,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这只异想天开的沙雉就是与众不同,听!它演奏的声音活像——(生答)。
9、刚才我们认识了那么多会唱歌、会演奏的动物,难怪我们在森林里可以听到——可以听到——也可以听到——(引读,出示)指导朗读。
10、(指板书)看,不同的曲子有不同的唱法,不同的乐器有不同的奏法,瞧,森林里的乐队就是这样组成的。你在聆听林中乐队的演奏时你有什么感受?
11、同学们,那就让我们带着各自的感受一起读好课文的2、3、4自然段。
12、同学们,森林里的动物何止这些呀,还有很多小动物因为有事没能来呢,猜猜它们又会是谁?又会带来怎样美妙的音乐呢?想一想,谁来说给大家听听。(你很会欣赏;你是一个爱大自然的孩子)。
13、总结:下个星期是全市的科普宣传周,乘着这个活动,让我们走近大自然,用我们的慧眼去寻找会歌唱、会演奏的动物,不但要用我们的笔把它们记录下来,更要用我们的心把它们保护起来!
另外,请同学们课后把文中表示各种动物不同叫声的词语摘抄下来。
板书: 林中乐队
各唱各的曲子 各用各的乐器
各有各的唱法 各有各的奏法
四年级上册《林中乐队》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聆听林中乐队演奏时的心情。
3.学习作者用哪些具体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
教学重、难点:
能抓住重点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并体会这段话是怎样写具体的,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中心句,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分点落实。体会《林中乐队》言之有序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师:同学门都知道,我们学校有支乐队,你们知道吗?在大森林,有一支动物组成的乐队,它就是(生读课题:林中乐队)
2.师:当你读到这个题目时,你会想到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过渡:走,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林中。
2.师:这支乐队是怎样演奏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
3.找找文章一句话概括地将了动物唱歌奏乐的情形。(电脑出示)
三、熟读课文
1.课文是怎样具体描述小动物唱歌奏乐的情形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
2.同桌相互交流。
3.谁能用课文内容来具体说说小动物是怎样唱歌奏乐的?
四、围绕中心句,品读课文
1.齐读中心句(电脑出示)
2.品读第二自然段(介绍森林中各种声音)
除了课文中提到的,你还了解森林中的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唱歌奏乐的。
3.一起欣赏森林乐曲,谈谈自己的感受。
4.品读第三、四自然段:小动物的“乐器”和“演奏方法”。
(1)跟随作者的脚步,你还了解到什么?
(2)林中还有哪些动物的演奏?把它的精彩表现通过朗读体现出来。
五、整体阅读,体会文本结构美
1.播放“林中乐队”课件,再次走进大森林。
2.学生交流感受。
3.带着各自的感受朗读全文
六、拓展升华,体会生活音乐美
1.学生假象森林中,生活中没有音乐会是怎样的?
2.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写其它动物唱歌奏乐的情景。
四年级上册《林中乐队》教学设计 4
一、教材分析:
《林中乐队》是北师大版语文第七册第九单元“音乐”主题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课文,意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美好情感和感悟能力,使学生认识到音乐感染人、愉悦人、熏陶人、鼓舞人和陶冶性情的神奇功能,领悟到音乐所包容的文化内涵。
《林中乐队》形象地描绘了大自然里各种生机勃勃的动物发出的奇妙声音,叙述条理性强,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课文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字里行间渗透了作者长期贴近大自然细心观察、潜心研究积累起来的成果,表现出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森林对于小学四年级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但音乐又是同学们所喜欢的。因此,要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情怀,教师需要通过模拟音乐以及引导学生在充分认真地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情景的方式使学生领悟到大自然的神奇。学习本文,让学生通过聆听森林里动物的声音,了解森林里各种声音的演唱者以及演奏者和乐器;结合学生生活体验,拉近学生与作者之间的距离,产生共鸣,体会作者热爱森林、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认识14个生字词,并用适当的方法掌握本文的拟声词。
2、理解课文内容,熟读课文,体会作者聆听林中乐队演奏时的心情,感受作者对动物、对森林、对大自然的`热爱之心。
3、抓住中心句,体会这段话是怎样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二)方法与过程:
1、自学生字新词,提高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
2、体会作者聆听林中乐队演奏时的心情。
3、学习作者用哪些具体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写法。能抓住重点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并体会这段话是怎样的写具体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的想象,引领学生向往美好的事物。
2、感受森林音乐会的美妙神奇,培养热爱森林、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三、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聆听林中乐队演奏时的心情。
2、细心阅读,感悟作者用哪些具体内容来说明中心句,并体会这种写法的妙处,并学习运用这种写作方法。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教学内容:
一、创设情境,初识“乐队”。
二、初读课文,接触“乐队” 。
三、朗读感悟,了解“乐队”。
第二课时
一、回顾文本,导入新课。
1、播放各种小动物的叫声,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2、谈话导入。
二、品读文本,交流感悟。
1、找出中心句。
2、品析重点语句。
(1)引导学生理解象声词和拟人写法。
“所有的动物”指哪些动物?
四个“各有各的”说明什么?
唱歌的是哪些动物呀?你喜欢谁的歌声?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随机指导。
作者在写小动物的演唱时,是怎么写的?理解象声词和拟人的写法。
你平时还听到过什么声音?说说你知道的象声词。你能用上一两个象声词,说一个句子吗?
(2)了解用“乐器”演奏的小动物的特点。
那些没有好嗓子的动物是怎么做的?了解过渡的写法。
文中重点介绍了哪几位演奏家呢?你最喜欢谁的演奏呢?
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学习重点语句。
着重理解描写啄木鸟、天牛、沙雉的语句。
(3)引导学生体会文中破折号的用法。
这里有两个句子出现了破折号,读一读,体会它们有什么特点?
3、指导说话练习。
用“在森林里,所有的动物都在唱歌奏乐,在森林里,我们可以听到……可以听到……可以听到……也可以听到……”这个句式,向别人介绍这支林中乐队。
4、体会作者情感。
作者在聆听林中乐队演奏时的心情是什么样子的?
三、拓展文本,学习写法。
1、 总结写法。
作者为什么能把这支乐队描绘得如此惹人喜爱呢?你觉得它在写作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学生自由发言。
友情提示:①围绕着中心句,先概括,后具体。
②采用拟人和比喻写法。
③学会使用象声词。
2、 片断练习。
你能不能也仿照课文写法,写写我们身边的生活场景呢?
① 课件出示:
在每天的上学路上,我都能欣赏到一曲动听的“马路交响曲。_______这一切声响,难道不是一首动听悦耳的“马路交响曲”吗?
② 引导学生拓展思路。
你在马路上会听到什么声音?
从这些声音你联想到什么?
③学生口头作文。
④师生共同评议。
3、引导学生欣赏佳作。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请你也用手中的笔,写出一篇习作,与别人分享你曾经听过的自然之声。
板书设计:
林中乐队
各唱各的曲子
各用各的乐器
所有的动物 各有各的唱法
各有各的奏法
四年级上册《林中乐队》教学设计 5
教材简析:
《林中乐队》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的最后一篇精读课文,形象地描绘了大自然里各种生机勃勃的动物发出的奇妙声音,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课文条理性强,围绕中心句“森林里所有的动物都在唱歌奏乐:各唱各的曲子,各用各的乐器;各有各的唱法,各有各的奏法。”,具体地介绍了森林里各种声音的演唱者以及演奏者和乐器。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热爱森林,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并受到这种情怀的感染;同时,也要领悟用具体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写法。
学情分析:
森林对于本班学生来说不够熟悉,但音乐又是同学们所喜欢的。因此,要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情怀,教师需要通过模拟音乐以及引导学生充分认真地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使学生领悟到大自然的神奇。
教学目标:
本课是前苏联作家的作品。由于民族和地域的差异,读通课文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第一课时花了大量的精力通读课文,认识生字、词语,感知课文描写的氛围,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2、说出作者是用哪些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体会这种写法。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聆听林中乐队演奏时的'心情。
2、能说出作者是用哪些具体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并体会这种写法。
教学难点:
在体会写法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教学准备:
1、师生搜集维塔利·比安基及其作品的有关资料。
2、制作表现大森林动物歌唱、演奏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找出中心句
1、回顾自读时进入“问题库”的问题。
2、提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这支乐队是如何唱歌奏乐的。
3、生读文,找出总写这支乐队是如何唱歌奏乐的句子。
4、出示中心句,齐读。
二、品读课文,感受自然美
1、课文又是怎样围绕中心句具体写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勾画相关语句。
阅读提示:
①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共描写了几种动物唱歌奏乐?哪些是简略描写?哪些是详细描写?用不同的符号标画出重点词句,把自己的阅读感受批注在句旁。
②小组内畅所欲言,大胆自信地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可以朗读、可以谈感受、也可以模仿动物们的动作或声音。
2、自学。
3、小组合作交流。
4、集体汇报交流。
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随机指导朗读。在读中感悟文本语言的美,感受自然的美,体会作者情感的美。
三、读写结合,深化情感
1、刚才,我们认识了那么多会唱歌、会演奏的动物,难怪我们在森林里可以听到——(生接读);可以听到——(生接读);还可以听到——(生接读)。
2、指导仿写。
3、指名交流。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在森林里,小动物们各显其能,用自己独有的方式为我们奏响了一曲又一曲美妙的乐章。同学们,是谁发现了这支神奇的林中乐队?他为什么能发现?
2、师小结。
3、布置作业。
(1)、仿写:森林里还有哪些动物在唱歌奏乐?用上从文中学到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及象声词,以“森林里所有的动物都在唱歌奏乐…….”为开头写一段话。
(2)、读读《森林报》。
板书设计:
林中乐队
唱歌奏乐
各唱各的曲子各用各的乐器
各有各的唱法各有各的奏法
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四年级上册《林中乐队》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林中乐队教学设计07-13
《林中乐队》优秀教学设计10-25
林中乐队教学反思09-10
林中乐队评课稿07-20
《林中小溪》教学设计07-18
林中小溪教学设计06-21
《哦,林中那间小屋》教学设计02-26
林中小溪教学设计7篇09-24
《林中小溪》教学设计(精选5篇)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