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塞下曲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塞下曲》的教学设计(通用7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塞下曲》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塞下曲》的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2.能力目标
掌握动脑、动口、动手的读书方法,解释诗句和部分字词的意思。
3.情感目标
由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教学重难点:
1.训练重点是掌握动脑、动口、动手的读书方法。这个训练从预习开始,学生要认真思考。预习题的要求与内容。课堂上要启发学生自己去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要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要动手查找字典,在重点字词旁作注释,写写自己的理解、体会。更要动口回答问题,出声朗读,背诵课文等。
2.古诗在内容和情感上都有难点,教学时要抓住前后诗句的内在联系。应从理解内容入手,进一步体会诗人情怀,并指导朗读和背诵。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听说过飞将军李广的故事吗?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关于李广的诗篇《塞下曲》。诗中的李广是一位武艺高超,力大无比的.将军。这首诗通过对飞将军李广高超武艺的描写,赞美了这支卫国部队,使人感觉到这支队伍有着充分的信心和力量击败敌人。
二、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懂字音,注意停顿。)
2.老师范读,学生再练习。
3.指名读。
三、学习《塞下曲》。
1.解题,介绍作者:
《塞下曲》:“塞”为边界的意思。《塞下曲》是边界上的歌曲。是唐代的一种歌曲名称,内容大都描写边疆的战斗生活。
卢纶:曾经参过军,它写的描写军队生活的诗,内容充实,富有生气。卢纶的《塞下曲》组诗六首,这里选的是第二首。
2.逐句讲解:学生讲解诗句的意思,老师纠正。
(1)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夜晚的森林里,光线暗淡,辨不清楚,一阵风吹过,草丛突然动起来,就以为有野兽在活动。那天夜里,飞将军李广听到草间有响声和动静,马上拉弓射箭。
(2)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李广在天刚亮的时候,去寻找他夜晚时射出去的箭,发现自己由于拉弓时用力过猛,箭射进了石头棱里。
3.思考:《塞下曲》描写了怎样的一位将军?是从哪些诗句中看出来的?
三、作业:
1.抄古诗。
2.练习朗读课文,背、默《塞下曲》。
《塞下曲》的教学设计 篇2
教材分析:
《塞下曲》这首古诗形象鲜明突出,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味道醇厚。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应该让学生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并且把握人物形象。所以,教学中应该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体现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注意让学生在诵读、理解的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教学目标: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
2、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
3、把握将军的形象。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
教学准备:
课件
一、激趣引入
今天我想给大家引荐一位古代的大将军,他是西汉著名的军事家,曾做过都尉、郡太守,镇守边郡时匈奴都不敢侵犯,被称为“飞将军”,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广。
据记载,在李广巡视打猎时就发生过富于戏剧性的故事,流传到唐代,被一位名叫卢纶的诗人即兴改编,创作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取名为《塞下曲》。(教师随机板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古诗的学习。
二、初读古诗,识字正音
1、板书课题、作者,理解题目。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把古诗读几遍,读通顺,注意古诗的停顿。
3、检查学生的读诗情况,指名读。作出评价。
三、理解诗句,体会诗境
1、想具体了解这首诗写了飞将军李广的什么故事吗?不过在学习之前,老师想让大家回忆一下,要想学好古诗,必须有好的学习方法,回忆一下,都有哪些方法?
2、学生小组互助,理解诗句。
3、交流。
A、说说“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两句诗的意思。
抓住“引”字总结联系上下文解释的新方法。
从“惊”字体会,感受气氛的紧张。
教师指导朗读。
B、说说“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两句诗的意思。
抓住“没”,并且利用情景表演体会将军力气大,勇武。
读出赞叹之情,指导朗读。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诗。生评价。
两个人对读。
师生对读。
四、全诗整合
1、刚才我们学习了古诗,了解了飞将军李广的'一个富于传奇性的故事。下面,谁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2、老师也想讲一讲这个故事,不过,需要大家的合作,我讲到哪句诗,请大家读出相应的诗句。
五、把握情感,全班朗读
李广将军真不愧是“飞将军”,最后,就让我们想象着诗歌描绘的情景,带着对飞将军李广的赞叹与敬佩,齐读《塞下曲》!
六、拓展延伸
同学们,诗人卢纶笔下的《塞下曲》可并不只是这一首,而是共6首。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第二首。在剩下的5首古诗中,第3首“月黑雁飞高”也十分有名。另外,像著名的大诗人李白、王昌龄,也都创作过《塞下曲》。那么,课下就让我们互相帮助,搜集这些古诗,把它摘抄在采集本里。
板书设计:
塞下曲卢纶
《塞下曲》的教学设计 篇3
教材解读:
《塞下曲》是古时边塞地区的一种军歌。唐朝很多诗人尤其是边塞诗人用过此题写诗。卢纶的《塞下曲》共六首一组,分别写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凯庆功等等军营生活。语多赞美之意。我带领孩子们学习的是其中的第三首,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本诗情景交融。敌军是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大雪满弓刀”的情景下准备追击的。一逃一追的气氛有力地渲染出来了。全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因此,我的教学思考也是从景入手,由景入情,前两句重点品读“夜”,由夜黑、夜深、夜静到雁惊感受单于惊恐的心情与狼狈的样子;后两句由“满”入手,感受雪大、环境恶劣,将士不畏艰险,奋勇追敌的豪迈气概。
教学目标:
一、读通诗句:读准字音,书写自己认为比较难写的字,读出诗的节奏。
二、品读诗句:了解诗所描写的将士雪夜准备追敌的情景,由景入情,感受诗人对将士不畏艰险、英勇无畏气概的赞美之情。
三、发挥想象,叙写古诗。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由题入手,简要了解《塞下曲》以及诗人卢纶。
二、引入古诗学习,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的`是这六首《塞下曲》中的其中一首,第三首。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古诗(3遍),要求借助注释,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正音:这首诗中,有些字在读的时候需要注意,出示:单于、遁逃、欲将、轻骑,指导学生读准字音的基础上,了解字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2、自主选择比较难写的字词写在田字格中,并说说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
3、请个别同学朗读,纠正读音,读出诗的节奏。
三、理解诗意:通过读并借助注释了解诗所描述的一件事情。
这首诗究竟写的是什么呢?请你根据注释了解一下,然后,我们看看谁能把这首诗读成简单的一两句话:单于趁着夜色逃跑,将军率领轻骑追赶。(板书)
四、品读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1、解读“夜”:夜晚、黑夜、深夜,此时的夜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夜?由夜黑、夜深、夜静,宿雁惊气感受单于逃跑时惊恐的心情与狼狈的样子。读出单于溃败的样子。
2、解读“满”:满字用在这里,写出了什么?由满感受到突如其来的雪很大,天气严寒,塞外环境恶劣,将士们不顾严寒,英勇无畏的精神品质。读出对将士的赞美之情。
五、叙写古诗。
1、诗读到这儿事情却还没有讲完,作者跟我们买了个关子?将士们最后究竟是追到了单于呢还是没有追到?(发挥你的想象来写一写,学生叙写并交流。)
六、这首《塞下曲》是通过描述将士雪夜追敌来展示将士英勇无畏的气概的,那么剩下的5首塞下曲又写了什么呢?课后同学们自己读一读,交流交流。
《塞下曲》的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古诗中的两个生字“遁、逐”。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古诗。
3、能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
教学重点:
1、学会古诗中的两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能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卢纶的诗《塞下曲(其二)》吗?我们一起来背一背。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2、简单介绍:卢纶是唐代诗人,他的边塞诗雄壮豪放,字里行间充溢着英雄气概,读后令人振奋。
3、卢纶的《塞下曲》组诗共六首,刚才同学们背的是第二首,今天我们要学的则是第三首。
二、教学古诗:
1、朗读古诗:
(1)要想学好古诗,必须首先要读好古诗,自己练习将字音读准,诗句读通顺。
(2)指名读,教师指导。
(3)教师范读,注意停顿和语气。
(4)再指名读,齐读。
2、自学古诗:
(1)自学,说说每句诗的意思,不懂的地方可以查字典,看图,或联系上下文进行解释。
(2)小组讨论,每位同学都说一说,小组长进行总结。
学习“单于、欲、将、逐”。
单于:匈奴首领。
欲:想要。
将:率领。
逐:追逐。
3、师生交流,初步理解古诗:
(1)通过刚才的自学,说说你懂得了那个词、那句诗的意思?
(2)初步学习“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在乌云遮月、雁飞无声的漆黑夜晚,敌军统帅单于带着部队悄悄地逃跑了。
(3)初步学习“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我方发觉后,正准备带领轻骑兵去追击敌人,刹那间,纷纷的大雪洒满了将士们的弓和刀。
三、深入品味古诗,欣赏诗歌。
1、一二句“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写敌军的溃退。“月黑”,无光也。“雁飞高”,无声也。趁着这样一个漆黑的阒寂的夜晚,敌人悄悄地逃跑了。单于,是古时匈奴最高统治者,这里代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夜遁逃,可见他们已经全线崩溃。
2、尽管有夜色掩护,敌人的行动还是被我军察觉了。三、四句“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写我军准备追击的情形,表现了将士们威武的气概。试想,一支骑兵列队欲出,刹那间弓刀上就落满了大雪,这是一个多么扣人心弦的场面!
3、诗人不写军队如何出击,也不告诉你追上敌人没有,他只描绘一个准备追击的场面,就把当时的气氛情绪有力地烘托出来了。
四、背诵古诗。
五、拓展欣赏:
唐代有很多边关诗。我们再来了解一些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
(2)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五、作业:背诵此诗。
板书:
塞下曲(其三)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的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感情。 难点: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题,简介作者
1、背诵学过的古诗,漫谈学习古诗的方法。 2、揭示课题,板书:《塞下曲》 3、简介作者。
二、初读古诗,引入意境
1、教师范读,激发热情。
2、自读,扫清障碍:
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读准字音。 反复读,读正确,读熟,为理解古诗扫清障碍。 同桌互读,互相正音。 3、指名读,注意读出停顿。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找出重点字词,结合课后注释理解或请教老师、同学。
2、借助插图,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对两首古诗的理解。
3、交流对诗歌大意的理解,教师相机指导
四、布置作业:熟读古诗
教学内容:学习《塞下曲》。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默写《塞下曲》。
教学重、难点:
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感情;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谁来展示背诵以前学习过的军旅方面的古诗。(指名背诵古诗《从军行》)
2、指名说说古诗所描写的内容。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战争时期的古诗。
4、板书:塞下曲。
二、初读古诗:
1、检查学生读书情况。自读,扫清障碍,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读准字音。 反复读,读正确,读熟,为理解古诗扫清障碍。
2、展开朗读比赛。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解题。《塞下曲》“塞”是边界的意思。《塞下曲》是边界上的歌曲,是唐代的一种歌曲名称,内容大都描写边疆的战斗生活。卢纶:曾经参过军,他写的描写军队生活的诗歌,内容充实,富有生气。卢纶的《塞下曲》组诗六首,这里选的是第二首。
2、找出重点字词,结合课后注释理解或请教老师、同学。 草惊风 引弓 白羽 没
3、有谁愿意讲讲它们的意思?
4、教师进行总结:
草惊风:草忽然被风吹动。 引弓:拉弓准备射箭。 没:插。
5、串讲诗句的意思。
6、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小结。
7、思考:《塞下曲》描写了一位怎样的将军?是从哪些诗句中看出来的?
四、总结
1、这首古诗写了一个怎样的将军?
2、你要对这位将军说什么?
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塞下曲》。
2、用自己的话说说《塞下曲》的意思。
《塞下曲》的教学设计 篇6
【教材分析】
这是卢纶反映军士生活最有名一首诗。本诗利用一个颇有戏剧性的情节变化,表现了将军的勇武。将军把箭射入石棱中的描写,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
全诗形象鲜明突出,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味道淳厚。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拼音读准“卢纶将棱”4个生字的读音,并能在古诗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
2、正确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在老师的指导下,大致了解古诗的内容。
【课时建议】
1教时
【教学过程】
一、认识作者,引入课题
1、今天我们又要认识一位唐代的诗人,他的名字叫卢纶(板书:卢纶),卢纶曾经参过军,他写的描写军队生活的诗,内容充实,富有生气。
2、学习“卢、纶”两个字。
交流怎样记住“卢、纶”两个字。
提示:“卢”字可以采用比较的`办法“卢、户”。
“纶”字可以采用加一加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换一换的办法。
3、(板书)塞下曲
“塞”为边界的意思。《塞下曲》是边界上的歌曲。是唐代的一种歌曲名称,内容大都描写边疆的战斗生活。卢纶的《塞下曲》组诗六首,这里选的是第二首。
4、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在学习古诗之前,先将诗人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创作背景有个大致的了解,这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古诗的内容。
二、朗读古诗,理解词义。
1、请大家自由朗读这首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指名朗读,集体正音。
正音:没(mò)在石棱(léng)中
学习:“将”(学习“将”字旁并组词);教师示范写“将”。
石棱(léng)出示:石棱的图片
释义:引弓――拉弓,开弓,这里包含下一步的射箭。
平明――天刚亮的时候。白羽――箭杆后部的白色羽毛,这里指箭。
“没”是个多音字,这里是“嵌入”的意思。石棱――石头的边角。
3、出示带有节奏符号的古诗:
塞下曲
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教师范读、学生自读体味、同桌互读交流。
【设计意图】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反复诵读达到记忆诗歌、理解诗歌思想感情和体会诗歌意境的目的。
三、熟读古诗,领悟诗意。
1、指名朗读古诗,提问:你们知道这首诗歌颂谁的吗?(李广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汉朝名将)
2、李广干什么?教师在“引弓”字下加点。
他为什么要引弓?请找出说明原因的诗句,用直线划下来。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出示李广将军射兽的图片)
试着做一做引弓的动作(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
3、试着和同桌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小组练说)
4、交流。(黑暗的林中风吹草动,将军深夜拉动了强弓。)
提示:为使句子说得更通顺,可以加上“因为……所以……”这组关联词。
5、李广将军射兽的结果怎样?与同桌再读古诗。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6、指名交流这句诗的意思。(黎明时寻找射出的箭,发现它深陷在巨石中。)
7、齐读古诗。
四、再读古诗,体会感情。
1、听老师范读古诗,想一想:当士兵们“平明寻白羽”,发现白羽“没在石棱中”的时候,他们会是怎样的表情?
提示:当士兵们在天刚亮的时候,就去寻找李广将军射的箭,看到箭已经深深地嵌入石头中,大家都很惊讶,人人都很佩服李广将军的箭术高超。
2、用有的说:“ 。”有的说:“ 。”的句式来夸夸李广将军。
3、同学们都能结合诗句来体会诗人的情感。让我们一起通过朗读来把这份情感传递给大家。
五、指导背诵《塞下曲》。
1、李广将军如此神勇,《塞下曲》如此著名,你有信心把这首诗记到自己的头脑中去吗?自己先试试看!背给你四人小组的同学听一听,还可以大家一起背!
2、谁来背给大家听?还有谁愿意来试一试?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小组的背诵情况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3、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当时的情景一起来背一背。
生:(配乐齐背)
【设计意图】
利用多种形式背诵,很好地巩固了学生对这篇课文和古诗的认识。
《塞下曲》的教学设计 篇7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课件播放边塞生活的相关图片
2、师:看着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想?
二、学习古诗
1、板书课题及作者名
2、师“我们曾学过卢纶的哪首讲诗?
今天我们就随着卢纶走进那荒凉的边塞。
3、学生自读古诗(两遍)
4、师:诗里有两个多音字,谁能读好?
指名学生读多音字,教师板书并解释词意。
5、指名读古诗
师提示:(1)第一位,注意他是否读准了字音。
(2)第二位,注意她读得怎么样。
(3)第三位,注意她在哪停顿了。
6、给古诗画上停顿符号,教师再指导朗读。
7、师:让我们再听听古诗,走进边塞,看看那里发生了什么事?(学生闭上眼睛听陈老师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8、师:从古诗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9、指导会意朗读
10、板书生字“遁、逐”,学生书空
11、师:你想对将士说什么?
12、师:请带着你对战士们的敬佩再读读这古诗
13、男女赛读
14、分小组以不同形式读
15、小组上台表演吟诵
16、小结过渡:通过学习了这首《塞下曲》让我们感受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战士们的英勇。其实描写边塞的古诗多数是以描写边塞艰苦生活和歌颂战士们的英勇。
17、小组合作在阅读本《中华诵》上找描写边塞的诗。
18、交流汇报
师:你们找到了吗?怎么找到的?读一读
师:读了你有什么感受?
三: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塞下曲》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塞下曲教学设计04-03
《塞下曲》李白01-05
塞下曲赏析02-26
诗歌《塞下曲》及赏析11-07
塞下曲原文及赏析05-07
塞下曲原文及注释02-29
塞下曲原文及赏析06-26
《塞下曲》扩写08-21
《塞下曲》原文及赏析11-11
《塞下曲》译文及鉴赏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