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九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楚雄开发区永安小学 蔡丽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初步理解“倒竖蜻蜓、瞅”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介绍了哪些动物表演。
3、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马戏团里的动物表演得精彩有趣,都是演员们精心训练的结果。
教学重点:通过品词析句欣赏3种动物表演的特点。
教学难点:仿照课文二三四段的写法,仿说一段话。在语言实践过程中学会运用语言。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分享:请同学们欣赏小动物表演的节目。
一、谈话导入 , 揭示课题
1、刚才这些小动物表演的节目叫做“马戏”。
出示“_________的马戏”进行句式训练。把学生说的词语写在黑板上。
2、揭示课题
①找一找这些词语中哪个最好,说说为什么?(精彩)
②板书“精彩的马戏”,朗读揭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和新词的音。
2、反馈检查:读词语。
三、再次朗读,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动物的表演?动笔划下来。
2、指名交流: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动物的表演?
3、谁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这场精彩的马戏都有哪些节目?
4、选节朗读
①你最喜欢这三个马戏节目中的哪一个呢?就请你选择这个马戏节目所在的自然段多读几遍。
②抽读,纠正字音,指导长句停顿。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划出猴子表演节目的句子。指名交流。
2、指名学生朗读。
3、教师:读着这两个句子,你觉得猴子爬竿有趣吗?
你从哪里读出它的有趣呢?请你找找有关的句子或者词语来说一说。用△标出。
4、交流中读:理解“倒竖蜻蜓”
理解:好奇、瞅。
5、研读第四句
1)想象说话:如果你是观众,看着猴子那顽皮的样子,你会怎样?
2)课文里是怎么写的?(哈哈大笑)
3)朗读:让我们把观众的这种快乐之情用朗读表达出来。
6、分句读,理清结构。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
自由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划出黑熊表演节目的句子。
1、学生读课文,勾画句子,并交流并说说从哪个词看出精彩。
理解:笨重、直立、小心移动
2、女生读,男生表演。
3、那样精彩的节目人们有什么反应?理解:哄笑。
4、请用你们的朗读让大家体会到节目的精彩。全班齐读。
六、学习第四自然段
1、学生自学:山羊是怎样表演节目的?
2、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随机分析:山羊怎么表演走钢丝的?
4、比较句子:山羊在钢丝上走来走去。
在细细的钢丝上,山羊像在平地上一样稳稳当当地走过来走过去。
5、 山羊表演了几个节目?你是从哪个句子中读明白的。
1)理解“绝技” 2)为什么山羊表演的是绝技?看图片体会。
6、指导朗读。读出山羊表演的精彩。
7、看了山羊这么精彩的表演,观众的反应是怎么样的?如果你是观众,你会怎么为山羊喝彩?
8、齐读第四自然段。
七、说话训练
1、这三个节目都这么精彩,作者是怎么向我们介绍的呢?
都是先写谁表演什么节目,再写怎么表演,最后写观众的反应。(板书:节目、特点、反应)
2、马戏团的表演除了这些节目,还有哪些?你能像前面那样介绍下这些节目吗? (学生练习说话,教师指导。)
3、动物们为什么能表演这么精彩的节目?
八、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猴子爬竿 顽皮 哈哈大笑
熊踩木球 笨重 哄笑
精彩的马戏山羊走钢丝 出色 喝彩
小狗做算术
猴子骑车
马钻火圈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读蔓,笼,瞅,雏等13个生字,学习积累重蔓,斑斑驳驳,生意葱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蕴涵的情感,并会抄写优美的句,段。
3、继续练习用比较的速度默读课文,提高默读能力。
【教学流程】
一、联系生活,自然导入
1、同学们,当你从别处领养一只陌生的小狗时,你是怎样对待它的呢?和它和睦相处的呢?是它喜欢上你的呢?
2、你如果没有喂过狗,没有和它们相处过,我们今天学习冯爷爷的课文,教你一招。
3、学习课文时,你要细细体会作者的找。想想,作者是怎样和怕人的珍珠鸟和谐相处?我们又怎样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的社会?
(简评:因为我们都是农村小学,学生喂猫或狗是常事,所以教师在引入新课时设计以上问题并有意停顿一下,这样使问题贴近文章的内容,贴近生活,更让学生思考其中的窍门,让作者的写作意图,教育目的随时豁然开朗。)
二、激情诵读,感触内容
1、快速默读全文,画出生字生词并很快熟悉。
2、交流对生字生词的理解及找出认为好的句子,段落。
3、教师泛读,注重情感投入。
4、以小组为单位,学生选读,精读。
(简评:教师强调诵读,这样不仅让学生熟读课文内容,为进一步分析课文打下基础,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多次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对话。学会体验,同时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赏析能力。)
三、情境创设,角色互动
1、学生自由朗读1~7段。
2、解决以下问题:
⑴ 老鸟与人的关系?
⑵ 作者开始怎样接触小鸟,打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⑶ 老鸟与作者的关系有没有变化?表现在那些地方?
⑷ 作者是怎样照顾小鸟的?
⑸ 小鸟长的啥模样?
⑹ 作者对小鸟的情感怎样?文中那些部分表现出来呢?
3、学生自由朗读8~13段。
4、解决以下问题:
⑴ 小鸟的活动范围有那些?与以前相比怎样?
⑵ 小鸟的胆子有没有变化?与以前相比怎样?
⑶ 小鸟与我的关系怎样?有什事例说明?
⑷ 我对小鸟的感情怎样?
5、学生自由朗读14~15段。
6、解决以下问题:
⑴ 作者通过与鸟的相处有何感触?
⑵ 你如何理解作者的感触?
⑶ 你如何与一个陌生人搞好关系,和睦 相处? 简评:教师紧紧抓住小鸟与人的关系这个窍,去启发学生,让学生自然地感触到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教育目的,达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自然功效。这种协助学生破出重重难关,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的教育模式顺应当前教改的主题,适应学生的个体发展。
四、构建平台,体验成功
1、快速朗读课文。
2、找出体现作者对小鸟情感的句子。
3、展问话题──让语文教学延伸到生活之中:
⑴ 作者把小鸟放了,它会回来吗?
⑵ 你怎样和小狗作朋友?
⑶ 一只被抛弃的小猫,你会收养吗?
⑷ 同学欺负了别人,你会不会管?
⑸ 爷爷病了,你会不会管──
4、课后练习:
⑴ 择抄优美的句段。
⑵ 写一篇学习心得。
(简评:教师授生以渔,不越庖代厨,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过程留给学生,火候恰当,让学生思考,又品尝了得失,锻炼了能力,很值得倡导。)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材解读]
《普罗米修斯盗火》一文(苏教版第七册)是根据古希腊神话故事改编的,它浓缩了《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和《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的主要情节,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了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痛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地盗取天火,从而给人类带来光明与智慧,并且与宙斯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动人传说,颂扬了普罗米修斯富有同情心、勇敢机智、甘愿为人类受苦的伟大精神。
本文分两课时教学。第一课时教学重点主要让学生读通课文,感知课文。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借助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了解普罗米修斯盗火的英雄壮举,感悟其感人的品质;难点是抓住教材的空白这一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
[目标预设]
1、借助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了解普罗米修斯盗火的英雄壮举。
2、品读课文中重点语句,体会普罗米修斯富有同情心、勇敢机智、甘愿为人类受苦的高大形象。
3、抓住教材空白,学生能想象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景,并写下来。
[设计思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学中以“(什么样的)普罗米修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关键问题组织教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反复感受文本语言,潜心研读、品词析句,感悟普罗米修斯的高大形象,从而巧妙地突破课文重点。
“用教材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教学中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的教师可抓住文本留有空白的有用资源,适时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在训练中加深学生的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对普罗米修斯品质的进一步感悟。
[过程展示]
一、复习检查 适时训练
1、(媒体)读难读的词语。
普罗米修斯 太阳神阿波罗 主神宙斯
赫剌克勒斯 奥林匹司斯圣山 高加索山
2、(媒体)读重要的词语。
驱赶 迈进 折磨 烈焰 后悔 困苦 不远万里
触犯 惩罚 盗取 壮举 自由 小心翼翼 张弓搭箭
3、(媒体)用上加点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品读课文 感悟“英雄”
1、同学们速读课文,完成这样的练习:
(什么样的)普罗米修斯 括号里的内容可以是书上的有关词语,也可以是自己读书中体会到的。
2、交流、板书(富有同情心 勇敢且机智 不屈愿受苦)
3、(媒体)自学要求:
①哪些地方写出了普罗米修斯富有同情心?
②哪些地方写出了普罗米修斯的勇敢而且机智?
③哪些地方写出了普罗米修斯的不屈愿受苦?
请同学们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小组讨论,重要的句子划划、重要的词语圈圈,并加以体会,最后有感情地读一读。
4、学生小组合作讨论。
5、交流
A感悟“富有同情心”。
[媒体]他看到人类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决心为人们盗取天火。
①(过渡)课文哪里具体写了人类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
②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a自由读,你体会到了什么?
b们生活困苦仅仅这两方面吗?
c练习:没有▁▁▁只好▁▁▁
d练习:人们生活非常困苦, 没有▁▁▁只好▁▁▁;没有▁▁▁只好▁▁▁;没有▁▁▁只好▁▁▁……
③(过渡)人们生活非常困苦,普罗米修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下定决心盗火。(板:下定决心)
④引导学生品读“决心”。
⑤学生有感情地读好“他看到人类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决心为人们盗取天火。”
B感悟“勇敢而机智”。
①[媒体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
②这是普罗米修斯盗火的经过,从哪些词语看出勇敢而机智?
③交流,板书(盗火:躲、悄悄插)
④感情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⑤[媒体出示]普罗米修斯盗得火种的图。
a普罗米修斯高举着火把把火种送到人间,你们担心风会把火把吹灭吗?
b 引导学生品读“小心翼翼”。
c普罗米修斯小心翼翼地把火种带到人间。从此……(教师引读)
d 引导学生联系上文理解“人类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⑥火种来到人间后,人们心情怎样?又会有什么表现?
⑦小练笔:火种来到人间后,人们欣喜若狂。男人们▁▁▁▁▁▁;女人们▁▁▁▁▁▁;小孩们▁▁▁▁▁▁。
⑧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
C感悟“不屈愿受苦”。
①什么样的情况下,普罗米修斯不后悔、不屈服?
②[媒体出示]普罗米修斯受罚图
师:这就是一心为人类着想的普罗米修斯,而此时的他被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绝壁上,脚下是万丈深渊,让人心惊胆颤。他会经受怎样的痛苦呢?夏日炎炎,太阳像火球似的炙烤着他;(媒体播放狂风声)狂风来了;(媒体播放雷电声)雷电来了;(媒体播放鹫鹰声),同学们,普罗米修斯受罚的情形看到了吗?
③学生交流,教师板书(铁链紧锁、烈日暴雨、恶鹰啄食)
④烈日的炙烤、暴雨的抽打、恶鹰的啄食,普罗米修斯的身躯已经血肉模糊,就这样一天、一年、十几年……
⑤[媒体出示]第6自然段,并有感情地朗读。
⑥面对这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他屈服了吗?动摇了吗?后悔了吗?这是为什么?
⑦[媒体出示]普罗米修斯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但他不后悔,也不屈服,甘愿为人类而受苦。
a “甘愿”什么意思?
b此时的他会想些什么?
c有感情地读好这句话。
⑧普罗米修斯的表现不仅感动了人类,也感动了大英雄赫剌克勒斯。不知过了多少年,(引读至文章结束)。
三、拓展阅读 赞美“英雄”
1、普罗米修斯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火种,更是精神上的火种。所以此神话传说传遍了世界每一个角落。为此,有好多作家写了赞美他的诗。
2、[媒体出示]普罗米修斯
是谁?让漫漫黑夜跳跃希望的火苗?
是谁?让蛮荒时代沐浴文明的曙光?
是谁?甘愿触犯天条也要救人类于水火?
是谁?身受酷刑却无怨无悔?
啊!巨人,是你给人类带来火种,
送来光和热,
送来人类新的纪元!
尽管上天和你蓄意为敌---
高山险峻、铁链加身,
烈日如火、暴雨如注......
但沉重的铁链只能锁住你的躯体,
却怎能锁住那颗坦荡无私的心!
难道是仅仅物质的火种吗?
不,你给予我们的,
是声声不息的精神火种!
勇敢、坚强、博爱、无私,
这就是你---普罗米修斯!
四、深情小结、升华主题。
普罗米修斯是古代劳动人民传说的一位英雄,通过普罗米修斯盗火的传说,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富有同情心、勇敢而且机智、为人类不屈甘愿受苦的精神,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相关链接]
普罗米修斯: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一个神。他把天上的火盗来给人类,触怒了宙斯,备手折磨。这是古希腊人对于原始社会中火的发明的艰辛过程的一种不自觉的加工。古希腊被誉为“悲剧之父”的埃斯库罗斯根据这个传说创作了《普罗米修斯》的悲剧,普罗米修斯成了一个为人类文明而受到残酷迫害的英雄,成了马克思所说的“哲学的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白杨的特点,教育学生学习建设者那种热爱边疆、扎根边疆的志向和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
2、学习本课借物喻人的写法,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3、指导学生自学生字、新词,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重点】
学习借物写人的表达方法,能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领会父亲对孩子讲述的那段话。
【教具准备】
幻灯片或挂图一幅、朗读录音。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自学生字新词,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板书:
白杨
二、导语
三、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了解主要内容(抓中心)
1、教师范读,让学生思考:
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讨论明确:
课文讲的是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亲,带着自己年幼的儿女前去新疆,在旅途中看到白杨引起了议论的事。
四、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划:
边读课文边划生字、生词及易错的熟字。
2、查:
理解生字新词。
3、讲:
学生互相交流学习体会。
(音、形、义各有侧重,教师作重点指导。)
戈:用部首查字法查“戈”部,理解“戈壁”的意思。
抚:注意读准字音,在字典中取准“抚”的义项,理解“抚摸”的意思。
介:用部首查字法查“人”部。
清晰:联系课文理解词义,是指在大戈壁天和地的界限不分明。可举出反义词(清晰──模糊),近义词(清晰──清楚,分明)。
浑黄一体:全是黄色,分不清界限。指导学生在想象中体会。
表白:对人解释,说明自己的意思。
(对于生字新词的处理,还要在讲读时指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加深理解。)
五、学生默读课文,分段归纳段意(抓思路)
1、提出要求:
默读课文,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然后交流。
(教师可提示:课文从哪儿到哪儿是写父亲和孩子们议论白杨树的。)
2、讨论明确:
课文按记叙内容的不同,可分三段。
第一段(从开头到“……从窗口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写大戈壁和铁路沿线的白杨树。
第二段(从“一位旅客正望着……”到“……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写父亲与孩子们议论白杨树。
第三段(从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到最后),写孩子们将和爸爸一样地在边疆扎根。
六、作业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和近义词:
清晰、软弱、动摇。
2、根据课后习题1的提示,认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讲读课文,解词析句,完成课后习题,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交待学习任务
1、板书课题:
白杨
2、导言。
3、概括主要内容及写作顺序。
(从整体入手)
二、讲读课文(从整体到部分)
1、讲读第一段(从整体到部分):
⑴ 看图、听读、思考:
大戈壁什么样?白杨树什么样?
⑵ 默读思考:
课文中怎样描写大戈壁?怎样描写铁路沿线的白杨树?
划出主要词句。
⑶ 读后讨论:
通过解词析句理解、体会。
① 课文中怎样写大戈壁?请你结合画面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大戈壁什么样?作者要写白杨,为什么开篇写这荒凉的大戈壁?
② 课文怎样描写铁路沿线的白杨树?“高大挺秀”的“秀”字怎么讲?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⑷ 教师小结。
2、讲读第二段:
⑴ 学生自由读,思考:
父亲和孩子们是怎样议论白杨树的?
⑵ 读后讨论交流:
① 这里的“一位旅客”指谁?这里的“卫士”指什么?为什么不用“一位旅客正望着戈壁滩上的白杨出神”呢?
② 请三名同学分角色朗读对话。思考:
谁说的话是主要的?兄妹对白杨有什么看法?爸爸是怎样介绍白杨树的?
③ 教师读父亲的话后提问:
“表白”怎么讲?为什么说他在表白自己的心愿?
⑶ 划出句中的关联词语,并按要求造句。
⑷ 教师小结。
3、讲读第三段:
⑴ 教师引读后,提问:此时此刻爸爸又陷入了沉思,他看到了什么?会想些什么呢?
⑵ 教师小结。
⑶ 学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又回到整体)
师生借助板书共同总结。
【说明】
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的指导思想是,必须让学生经历充分的阅读实践,使其在认真读书中理解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具体内容,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要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帮助他们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使其既学习语言,又受到教育,同时掌握读懂一篇课文的方法。为此,我采取了“解词析句”、“朗读感受”、“小结描述”三点做法,把读、讲、议、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解词析句,深入理解
课文的思想内容是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因此,阅读教学必须重视语言文字的讲解,通过解词析句,帮助学生领会内容,体会感情,使之得到熏陶,受到教育。教学时,我注意抓住关键词句精讲、细读,使学生由“语感”进入“情感”,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悉心研究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
《白杨》这一课是以象征的手法,借物喻人的。因此,教学时,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怎样生动形象地写物,是教学的重点,而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恰如其分地喻人,则是教学的难点。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本课借物喻人的深刻蕴含,在讲读课文时,我采用“解词析句”的方法,抓住重点词语,分析富有深刻含义的句子,来指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解词:
抓住课文中“茫茫、清晰、浑黄一体、挺秀、表白”等一些最能表现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进行讲解。在指导学生解词时,不但启发学生理解词语的本身意义,还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这些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特定含义和起到的重要作用。例如,在指导学生理解“高大挺秀”这个词语时,首先指导学生利用平时积累的知识说说描写参天大树时,一般常用什么词语?书中用了哪个词?接着,指导学生理解“挺秀”的“秀”字在这里表达什么意思;而后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为什么不用“挺立”、“挺直”、“挺拔”,而用“挺秀”?最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个“秀”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一个“秀”字,饱含着作者对白杨的喜爱赞美之情。这样层层深入地讲解词语,不仅训练了学生辨析词义和准确用词的能力,而且也培养了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课文中心、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2、析句:
重点指导学生理解“一位旅客正望着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三句话,以及文章的最后一句“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一位旅客正望着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这是一种比拟的说法。对于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说比较生疏,也不易掌握。讲读时,我便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认识这个句子的含义。首先引导学生理解:“这里的卫士指什么?”学生脱口而出:“指的是白杨树。”紧接着,又引导学生考虑:作者为什么不说“一位旅客正望着戈壁滩上的白杨树出神”呢?通过讨论,学生认识到,作者将白杨树比作卫士,生动形象,更加突出了白杨树的高大挺秀,以及它对于戈壁滩的重要意义。这样,又加深了学生对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认识。
课文中“父亲”的话是文章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使学生深入理解句子含义,我首先指导他们反复读,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后,组织学生讨论:这些话写出白杨的什么特点?它的深刻含义是什么?通过逐句分析,最后归纳出白杨的形体特点(高大挺秀)和生长特点(生命力强),并使学生懂得,父亲的话是托物言志。作者表面上是在写物,实际上是在喻人,是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来歌颂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建设者,歌颂他们无论在什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像白杨那样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为了加深这个认识,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我指导他们学习书中的句式,运用“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造句。这样既训练了他们运用词语的能力,又强化和发展了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能力。
对于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我没有机械地照书后要求让学生说句子含义,而是巧妙地承接上文“父亲又陷入了沉思”一句,提出:此时此刻父亲看到了什么,他想些什么?从而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理解“……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通过解词析句,不仅使学生掌握本课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写法,也使学生掌握了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内容和思想的方法。
二、朗读感受,印证理解
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活动,应该贯穿于讲读教学的全过程。教一篇课文,如果只是一味地讲,左一个讲解,右一个分析,那样就容易把一篇完整的课文,讲得支离破碎,还占用了学生读的时间。学生没有阅读实践,阅读能力是得不到培养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要加强朗读和默读。朗读和默读是最重要最经常的阅读训练,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也是必须具备的阅读能力。”如果熟读深思,学生就会像演员进入角色那样进入课文的意境,从中理解字词句的含义,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就能触到作者跳动的脉搏。
《白杨》这篇课文,作者通过白杨赞美了热爱边疆、扎根边疆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讲读课文时,首先要使学生深入领会白杨的高尚品格,然后把白杨的品格和人物的行为联系起来。具体地讲,就是把戈壁滩上高大挺秀的白杨和“爸爸”扎根边疆联系起来,把小白杨树迎着风沙成长和孩子们一定会在边疆茁壮成长联系起来。为了使学生深入把握文章的中心,我采用了教师范读、带读、引读和学生默读、自由读、分角色读、个人读等形式,并注意指导学生读出作者对白杨的赞美之情,从而表达对建设者的敬佩之意。
课文的第二段写父亲和孩子们议论白杨的特点,内涵较深,情感丰富。孩子与“父亲”对白杨的认识理解是不同的,情感也不同,哥哥赞美它“高”,妹妹则称颂它“直”,这只是孩子们直观的感性的认识。他们并不知道“为什么这么直,这么大”,父亲的话回答了孩子们潜在的疑问,讲了白杨的特点,其中含义很深,是让孩子们由表及里地认识白杨的品格。学习这一段,首先,我让学生各自轻声读全段,思考:旅客们是怎样议论白杨的。这是从整体上体会人物的情感。接着,指导学生分角色读人物对话部分,要求学生体会孩子们的欣喜,父亲的深沉。又通过指名读来检查学生的理解和感情的表达情况,然后通过默读点出重点词语,以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最后,我带读“父亲”的话,借以连通学生理解的思路,以形成完整的思绪。使学生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情绪上受到感染,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这样,讲前读,讲中读,讲后读,学生的理解会在充分的阅读中加深感受,得到印证。
三、小结描述,升华理解
教学中,教师应当用完美的语言去启迪、影响、感染学生。阅读课既要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分析,让学生学习书本上的语言,也要用教师对课文理解的语言去影响学生,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达到升华理解。
在讲完白杨的形象之中,我进行了如下小结:“普普通通的白杨树到处可见,在庭院,在公园,在城市的街旁,在乡间的路边,对此,人们不足为奇。然而,在满目荒芜单调的大戈壁,看到这清秀挺拔的白杨树,那碧绿向上的叶子,银白泛青的树干,给茫茫的戈壁带来了生机和希望,也给过往的旅客增添了快慰和喜悦。这怎能不使人油然而生敬意呢?于是,白杨便成了旅客议论的话题。”这样的小结,再现了白杨树高大挺秀的形象,使学生情绪盎然,犹如置身于茫茫的大戈壁,看到了白杨的身姿,既加深了对白杨形象的理解,也为下文的学习作了铺垫。
在讲完白杨的特点以后,我这样进行小结:“白杨树不择环境,不讲条件,哪里需要,就在哪里生根、发芽。城市需要它们,它们就舒展丰姿供人欣赏;农村需要它们,它们就心甘情愿地挽起臂膀,筑成防风林墙。如今,戈壁滩需要它,它就在这生根了。它们头顶青天,脚踩戈壁,不管遇到风沙还是烈日,不管遇到干旱还是雨雪,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通过小结,学生越发感到白杨树是那么可爱,边疆的建设者是那么可敬。于是,他们也情不自禁地随和着老师,一起进行小结,更加强了课堂效果。可见,设计优美精彩的'小结,不仅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始终处于生动形象的语言感染气氛中,有利于他们感知丰富多彩的优美语言,提高他们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
在讲读课文结束时,我结合板书做了这样的小结:“这篇课文采用象征手法,借物喻人。作者写了大戈壁的荒凉,也写了白杨树的挺秀;写了孩子们的天真,也写了爸爸的深情。语言朴实无华,感情真挚深沉。作者实则写物,意在喻人,赞美祖国边陲建设者热爱边疆,扎根边疆的志向;不畏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欣慰地看到祖国边疆建设后继有人的希望。我们衷心地祝愿:戈壁滩上的白杨树越栽越多,越长越高,越来越美。”
学生随着老师的手势,借助板书,同老师一齐吟诵。此时,师生入情入境,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了共鸣,从心底里钦佩那些不择环境,不讲条件,哪里需要就在哪里安家的建设者。这发自肺腑之声,将课堂教学气氛推向高潮,师生沉浸在诗情画意之中。课虽结束了,但情犹未尽,意犹未已,使学生的理解和感情进一步得到了升华。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一、导言激趣,交代任务
1、教师先请同学们看一幅图(出示壁虎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小动物呀?
2、介绍壁虎的外形、习性。
3、(拿掉壁虎尾巴)问:小壁虎的尾巴没了,他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7课,《小壁虎借尾巴》。
(板书:17小壁虎借尾巴)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看拼音自由读课文:
要读准字音,特别是表里的6个字,用笔标出来多读几遍。
2、看汉字自由读课文:
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用笔标上序号。
3、指名读全文,边听边想:
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
(板书、贴小壁虎图)
三、逐段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
1、学习第1、2自然段:
(指名读第1、2自然段)
⑴ 想想:
小壁虎为什么要去借尾巴?
⑵ 出示投影片:
小壁虎在墙角捉蚊子发生了什么事?蛇咬住了他的尾巴,他是怎么做的?
⑶ 理解挣断的意思:
如果壁虎不挣断尾巴,会怎么样?
⑷ 指导朗读:
要用很难过,很不好意思的语气来读。
2、学习第3自然段:
⑴ 自由读第3自然段,看看书上的第二幅图,想想黑板上的问题(小壁虎来到什么地方,向谁借尾巴,借到没有,为什么?),边想边画出这些总是的答案。
⑵ 看投影片回答黑板上的问题。
⑶ 小壁虎是怎样来到小河边的?从爬呀爬可以看出什么?
⑷ 他看见谁在做什么?他是怎么说的,小鱼是怎么回答的?
(贴小鱼图)
⑸ 指导朗读:
指导学生用有礼貌、商量的语气读小壁虎的话,用讲道理的语气读小鱼说的话。
⑹ 小鱼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呢?
(板书:拨水)
⑺ 看板书说说学习了第3自然段知道了什么?
3、总结学法:
第3自然段我们是按照这样的方法学习的:先读读课文,再看看图,想想黑板的问题,边想边画出这些问题的答案。下面请同学们用这样的方法自学第4、5自然段,你们愿意吗?
4、自学第4自然段:
⑴ 自由读第4自然段,看书上第三幅图想想黑板上的问题,边想画出问题的答案。
⑵ (出示投影片)看,看书回答问题。
(贴黄牛图,板书:赶蝇子。)
⑶ 老黄牛怎样用尾巴赶蝇子呢?跟教师做动作。
⑷ 指导朗读:
指导学生读小壁虎的话要用很和气、商量和问的语气来读,读老黄牛的话要用诚恳讲道理的语气来读。
⑸ 看板书说说学习了第4自然段,知道了什么?
5、自学第5自然段:
自学方法同第4自然段。
6、学习第6、7自然段:
(指名读第6、7自然段)
⑴ 想想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后来怎么又高兴啦?
(板书:长出新尾巴)
⑵ 指导朗读:
指导学生用和气、亲切的语气读妈妈的话,用惊喜的语气读小壁虎的话。
⑶ 把第1段和最后一段连起来读?想想你又知道了什么?
四、总结全文
1、引导学生看板书总结全文。
2、说说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美的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大泉、小泉的位置和特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述的方法。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通过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理解新出现的词语。
(二)仔细观察图画,再认真读课文,在图画中试着找一找大泉眼,并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划分结构段。
1.概括自然段段意:
第1自然段: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
第2自然段:趵突泉泉水清浅、鲜洁,它为济南增添了美。
第3自然段:大泉日夜翻滚,冬天会有一番神秘的景象。
第4自然段:小泉多姿多态,活泼、有趣。
2.划分结构段,归纳段意:
提示: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按照去趵突泉公园游览的路线从不同方面介绍了趵突泉。
第一段(第1自然段):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
第二段(第2~4自然段):趵突泉泉水清浅,大泉日夜翻滚,小泉姿态优美动人,为济南增添了美。
3.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第一段只一句话,上半句讲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下半句“单讲”趵突泉。那么,这一段在文章里起了什么作用?
(文章开门见山,语言简洁,起到了“引起下文”的作用。)
(二)看图画,阅读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作者还没有来到趵突泉公园,就已经感受到了趵突泉的美了,那是为什么呢?(那是在桥上看到的趵突泉流出的泉水和泉水流过岸边“幽静”的环境。)
那泉水的特点是什么?(清浅”“鲜洁”)
怎么理解“清浅”“鲜洁”?(“清浅”的意思是干净、清澈见底。“鲜洁”的意思是水质鲜活,没有杂质。)
“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一半的妩媚。”“妩媚”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妩媚”一般形容女子、花木等姿态美好可爱。作者感到在济南美丽的山光水色之中,趵突泉的美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假如没有趵突泉,就大大逊色了。)
(三)看图画,阅读学习第三段。
1.教学过渡:作者说“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一半的妩媚。”接下来,我们就看看趵突泉到底是怎样的“妩媚”。
2.指名读这一段。这一段哪几句具体写大泉?(3~6句)
作者笔下描绘的大泉是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特点?(看到水从三个大泉眼里往上冒,不断地翻滚。)
写“不断地翻滚”是怎样具体写的?(“像煮沸了似的,不断地翻滚。”“……没昼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像永远不知疲倦。”)
3.作者一边描绘大泉,一边写出了自己的感受。想象水“翻滚”的样子,联系课文内容,说说翻滚的大泉给作者和我们的感觉是什么?(自然的伟大)
4.反复读这三句话,从中体会作者深深的感受。
5.在这一段里,作者除了写大泉的景象,还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泉池的形状、泉口的位置和水的流向)
6.如果说,平时的趵突泉那么“翻滚”,“好像永远不知疲倦”,那么,冬天的趵突泉怎样呢?(更好)
怎么“更好”?是一个怎样“更好”的景象?平时的泉“伟大”,冬天的泉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神秘的境界”)
7.小结:这一段描写趵突泉大泉的美丽景色,突出表现了大泉“昼夜不息”地“翻滚”的自然的伟大,以及冬天趵突泉的神秘感。使我们和作者一样感受了自然的震撼。
8.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四)阅读学习第三段。
1.齐读这一段,作者怎样从描写大泉过渡到描写小泉的?(过渡句:“池边还有数不清的小泉眼”)
2.小泉有什么特点?(多姿多态)
怎么“多姿多态”?作者采用什么句式列举了泉水往上冒的样子?(“有的……有的……有的……”抓住小泉的种种姿态和变化莫测来表现小泉的“多姿多态”。)
3.反复读这一段,抓住表现小泉不同姿态的词句,仔细品味小泉的各个特点,体会作者赋予的感情。
4.作者写小泉,采用了什么手法来写的?(比喻)
5.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五)总结:
《趵突泉》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语句优美、生动,富有诗情画意。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描写了趵突泉的美丽景色,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板书设计】
大泉 伟大
趵突泉 小泉 有趣 美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一、情境导入
1、出示鱼的图片:
同学们,请看这几幅图片,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鱼,分别是鲫鱼、鲤鱼、鲈鱼、鲩鱼。
2、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几个字,它们的部首都是“鱼”,表示什么?那同学们能告诉我鱼有哪些基本的特征吗?
(板书:生活在水里、靠鳍运动、用腮呼吸、表面有鳞、卵生)
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观察、课外积累的、上网查找等。)
3、出示鲸的图片,问:这是什么动物?
⑴ 板书“鲸”,并写上拼音,指名读。
⑵ 观察“鲸”字和“鲩、鲈、鲤、鲫、鲮”,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从“鲸”这个字来看,它也是“鱼”字旁,那鲸是否也属于鱼类?鲸具备鱼类的特征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当小小科学家,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吧!
二、学生自读课文,自主探究
1、鲸也生活在海洋里,它们是否也属于鱼类?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学生读书,找出三个句子。
课件出示:
⑴ 鲸生活在海洋里,因为体形像鱼,许多人管它叫鲸鱼。其实它并不属于鱼类,而是哺乳动物。
⑵ 鲸跟牛羊一样用肺呼吸,这也说明它不属于鱼类。
⑶ 鲸是胎生的,幼鲸靠吃母鲸的奶长大,这些特征也说明鲸是哺乳动物。
师:所以说:鲸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
2、全班齐读三个句子。
3、这些特征说明了鲸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那么鲸有鱼的外形为什么不是鱼呢?学习第二自然段你就会明白。
出示第二自然段:
⑴ 自由读读这个自然段,找出最能说明鲸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的句子:
“在很远的古代,…跟牛羊的祖先一样…适应了海洋的生活。”
⑵ 理解这个句子:
师:哦,从“跟牛羊的祖先一样”我们知道,原来鲸本来就是哺乳动物。后来因为环境的变化,才变成了鱼的样子。请大家读读这句话就很清楚了。
出示:“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适应了海洋的生活。”
师:大家都知道,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地球上有恐龙,后来它们生活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们没能适应,就渐渐灭绝了。这就是所谓的“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锻炼好身体,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跟上时代的步伐,才不会被社会淘汰。
4、快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除了介绍了鲸的进化过程以外,还介绍了哪些内容?注意每段开头的句子。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生活习性。
三、细读课文,体会鲸的特点
师:课文向我们介绍了鲸这么多的知识,你对哪方面最感兴趣呢?请你们按以下的学习要求,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方面和你的小组成员合作学习。
出示学习要求,全班一起读读:
1、这个部分围绕着什么来写?
2、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先复习以前学过的说明方法。)
3、哪些词句写得特别好?为什么?(词语用“△”标出来,句子用“ ”划出来。)
⑴ 小组合作学习,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部分进行讨论、研究。
⑵ 汇报。
四、交流搜集到的材料,加深对鲸的认识
1、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都知道,鲸分为两大类──须鲸和齿鲸,请同学们把老师课前布置大家搜集有关鲸的资料拿出来,跟你们的小组成员互相交流:
你通过搜集的资料,还知道了课文里没有介绍的哪些关于鲸的知识?以某一种类的鲸(如白鲸、虎鲸)的口吻作一个自我介绍。
2、出示“蓝鲸的自述”作例子,让学生知道自我介绍该用第一人称。
3、小组互相交流:
个别小组选派代表上台汇报。
4、汇报后总结:
看来同学们对鲸已经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都成了研究鲸的专家了。
五、总结全文
1、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吗?
(鲸不是鱼,是哺乳动物;它们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它们是怎样进化的;分两大类,80余种;通过搜集资料,丰富见识,拓宽视野;说明方法及好处……)
2、自然界还有许许多多奇妙的事物等着我们去研究、去发现,希望同学们留心观察,积极去探讨,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吧!
六、布置作业
根据自己的兴趣,请选择下面其中一个作业来完成:
1、继续搜集、研究鲸的有关资料,了解鲸更多的知识。
2、为海洋馆写一段关于鲸的解说词。
3、以《我不是鱼》为题写一篇短文。
4、利用课后资料袋中提供的材料写一篇保护鲸的倡议书。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活动目标:
1、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在综合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
3、关注母亲河,接触黄河文化,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活动重点
1、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2、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
活动设计:
1、这次活动分二个阶段:(一)课外阶段→(二)课内阶段
活动
阶段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课时
安排
(一)
课外阶段(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申报阶段:自由结合成小组,根据小组具体情况申报研究学习项目布置活动任务,提出活动目标,划分研究学习项目《黄河颂》第二课时后15分钟
收集阶段:围绕下列五个主题项目收集有关资料为学生提供黄河相关资料
星期五、六
整理阶段:对有用材料加以整理,制成卡片或手抄报指导学生如何筛选、裁剪资料→指导学生把有用资料办成手抄报→指导小组根据申报项目整理成文字报告两个课外活动
(二)
课内阶段(作品展示、口头汇报)汇报阶段:小组长汇报研究学习过程所做工作主持汇报会、评价小组研究性学习工作课内一课时
展示阶段:分组分项展示主题手抄报组织对主题手抄报评定等级一个读报时间
竞赛阶段:选派代表组织竞赛:《黄河知识知多少》(竞赛的要求与规则:每组派出一名代表,轮流进行,每说出一条相关内容得一分,如内容不符合要求或与他人答案重复则无分,最后把分值累积起来。)课内30分钟
感悟阶段:谈谈综合学习的收获评价综合性学习:重过程,看实效课内10分钟
2、“黄河,母亲河”活动内容分解成五个研究学习项目:
本次活动内容多,课时紧张,应以“探寻黄河文明”为核心,化整为零,
宜把它分解成五个研究学习项目。
主题项目项目内容
黄河之貌了解黄河发源、汇入地和沿河流域概貌。
黄河之城了解黄河流域内的重要城市。
黄河之水关注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及对黄河之水的有效利用等内容。
黄河之歌收集关于黄河的古今诗词、歌曲、民谣、传说故事。
黄河之史了解黄河的历史与文化
教学设计方案 篇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学会策划有意义的秋游活动。
2、 培养学生组织语言能力,能清晰流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3、 学会从多种方案中筛选,保留最佳方案。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探究,学习设计最佳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理性、周全地考虑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主人公的意识。
重点难点
秋游活动如何策划,才能既玩得开心,又节省开支。怎么样的方案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突破方法:查找资料,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学生事先设计一分秋游方案。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欲望。
课件出示一组秋天景色的美图,问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吗?
同学们度过了一个炎炎的暑假,夏天已经从我们身过悄然而过,我们走进了凉爽的夏天,迎来了丰收的季节。想亲自去看一看‘摸一摸吗?尽情感受一下秋天吧?
二、自主策划,明确交际的方向
同学们,秋天就在我们身边,现在就让我们出发秋游吧!
1、 你们想到哪里去,用什么方案寻找秋天?
2、 那你又想用什么方法留住你找到的秋天。
三、自主探究,设计方案。
分小组设计自己的秋游方案。
四、汇报各自的设计方案,评选最佳方案。
1、各人准备好自己的秋游方案。
2、在小组里交流。
3、各小组推荐一份在班上交流。
4、根据节省度,快乐指数评出最佳方案。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九篇】相关文章: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5篇02-02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六篇01-31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8篇01-28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9篇01-27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四篇01-25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六篇01-24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5篇01-10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四篇01-08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9篇01-07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8篇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