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课教学设计

时间:2022-03-18 12:29:4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篮球课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篮球课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篮球课教学设计

  篮球课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内容

  篮球: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二、教学分析

  篮球运动是由跑、跳、投等动作组成,是在快速、激烈、对抗的情况下通过传递、抛接、运拍,最终把球送入固定篮圈的一项综合性的体育运动,具有集体性、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篮球赛攻防频繁,技术动作多样,使之富有吸引力深受广大中学生喜爱。通过篮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加内脏器官的功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等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是一项有很高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

  本课教学内容是篮球运动中的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运球和双手胸前传接球是篮球运动中最主要的基本技术,是全队进攻的重要手段,起着组织全队相互配合的重要桥梁作用,是高中篮球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传接球技术好坏直接影响到集体力量的发挥和战术的配合的质量,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这一教材在小学和初中的《体育与保健》中就已经介绍学习,所以学生对此教学内容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和掌握。本课是高中体育课中学习篮球运动的第一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运球、传接球技术的基本方法并不复杂,但要做到准确、熟练、隐蔽、快速,同时要迅速转换衔接其它技术动作,就比较困难。因此,本课着重要解决在各种情况下学生控制并支配球 的能力,巩固提高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同时加强准确性、熟练性,为以后的教学竞赛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进一步建立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巩固提高运球、传接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能力、支配能力,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本节难点重点

  1.重点:运球--准确的手型及按拍球的部位、力量。

  2.双手胸前传接球--准确的手型及传接球的准确性快速能力。

  3.难点:运球--上下肢协调配合和手对球的控制掌握能力。

  4.双手胸前传接球--上下肢协调配合和手对球的控制支配能力。

  五、教学过程

  1.熟悉球性

  教师先进行各种方法练习和讲解,然后学生自由模仿创新练习。组织形式为散点。 学生通过各种练习,培养学生的球感和对球的兴趣,改善手对球的控制和掌握能力,进一步热身,同时活跃课堂气氛,为基本部分做充分的准备。

  2.运球:高低交替运球,两手交替运球,体前变向运球,急停急起运球等原地和行进间的运球练习。

  3.抢运球:要求:先进行一对一的“抢运球”对抗练习,然后进行分组“抢运球”对抗练习。

  4.四人一球一组,行进间运球后传球、接球后运球。

  要求:运球和传球,接球和运球要相互衔接好、顺,逆方向都要练习。目的是利用运球和传接球动作有机紧密衔接,快而连贯,更进一步提高传接球和支配球的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

  5.三人传接球,一人抢断球

  目的是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进攻意识和协作配合能力,善于隐藏自己的传球意图,以及运球假动作新式单个战术行动与提高传接球技术相结合。要求:无球队员跑动、接应要积极,防守队员要密切注意传球队员的行动,抢断、封堵要积极。

  6.连续传接球(接龙)比赛

  通过比赛,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提高传接球的准确性、熟练性以及快速传接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六、放松活动

  1、慢跑放松法:慢跑3--4分钟,能较全面的促进肌体恢复,既能缓解大腿肌肉的紧张状态,又能恢复肌肉弹性。

  2、徒手放松法:用轻松的不费力的徒手操来放松肌肉,并使人体由激烈的运动状态逐渐过度到安静状态。

  3、按摩放松法:学生自己或相互间用某些按摩手法来达到放松的目的。

  4、深呼吸放松法:学生人为的加深呼吸以达到放松的目的。同时可配上轻松的走步和缓慢的上肢伸展扩胸动作。

  预计教学效果:

  预计平均心率为:130--135次/分,

  高心率为180次/分,出现在第二十、三十五分钟。

  运动密度约为55%,运动负荷为中等稍上。

  教学评价:

  在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对教材的特点、重、难点、学生的情况等进行了比较透彻的分析,教法与学法的选择遵循了教学原则和学生心理特点,顺利地达到本课制定的教学目标,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参与各项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情感融洽。在教学比赛中同学们积极投身与篮球运动之中,学生们在篮球场上得到快乐,获得强健的体魄和聪明的'才智。

  篮球课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内容分析

  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是篮球单元的第四课时。运球是水平四篮球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篮球运动的基础,其内容简单、趣味、实用,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本课着重要解决行进间变向-侧身探肩快、加速突然的技能,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逐步突破上下肢协调和控制支配球这一技术难点。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技能,在比赛与练习中体验到篮球运动的乐趣。为以后的教学竞赛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建立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动作概念,明确学习的目的性。

  2、技能目标:初步掌握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与支配能力,发展灵敏、速度协调等身体素质。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随着篮球运动不断发展,特别是NBA比赛全球推广,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看到高水平的比赛,学生对学习篮球技术充满兴趣。初二学生好动、好学,模仿力强,兴趣广泛,并且该班体育骨干能力较强,学生对体育运动有良好的参与意识。同学之间团结合作,集体荣誉感较强。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教学难点是初步掌握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与支配能力,发展灵敏、速度协调等身体素质。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a篮球变向的徒手脚步练习、复习原地高、低运球、左右手交替横向运球、体侧前拉后推运球。提高原地运球技术动作及控制球的能力,重点体验原地不同运球方式,手近球的不同部分。通过专项准备活动,即活跃课堂的气氛又为下一环节的学习起到铺

  b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比赛。(教师发现问题及时停止比赛)大多数学生都会不由自主地出现遇到防守时无法突破、丢球的现象,导致全队进攻的失败。习内容──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c、行进间折线运球(分为六小组

  、两人一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人:教师完整动作示范,学生进行多次模仿和练习。体验完整动作技术。

  b、一人一球分解动作:教师把完整动作分解为左手运球-变向-向右侧身压肩-换球-加速 前进。左、右手交替练习(弱势手先行,弱势手练习的时间要长于强势手),体验拍球不同部分,教师及校队同还反复示范,学生反复练习 学生活动

  1、徒手脚步练习原地高、低运球、左右手交替横向运球、体侧前拉后推运球

  2、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3、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反复练习

  六、调节与评价

  a、男、女学生分别站在直径为8米、15米的圆周线上,踏着《THE GAME OF LOVE》音乐节拍放松肢体,放飞心灵。

  b、学生谈练习感想,教师总结,布置家庭作业,收回器材。

  七.教学反思

  课改向我们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中要树立新的理念,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每个班都有肥胖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学生、遗传因素导致缺乏运动细胞的学生较多,在技能要求比较高的项目练习时,常受到同学嘲笑,因而这些学生虽喜欢上体育课但又怕遭到同学的嘲笑,久而久之,便疏远了体育活动,成了体育课上受冷落的旁观者,特别是体育课改的今天,此类问题更加突出。那么如何使这些同学象其他学生一样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并获得乐趣,是我们每个体育教师的职责和追求目标,也是课改的今天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教学实践,我感悟到只要教师努力去关爱这些特殊学生,这个目标是一定能够实现的。现在可能所有班级中都有一位或是多位同学人特胖,有的不但胖个子又高,跑起步来挺费力的(200米都跑不完),别说跟随队伍跑步了。所以这样的学生在分组练习时经常受到小组同学的批评及责骂,甚至遭到嘲笑。我所教的初一年级就有这样一位同学,不太爱和同学们一块活动,做练习时总是往后溜,摸底测验成绩也比较差。课后我找到他,问他为什么上课不积极活动?开始他不说,在我的启发下,他才说:“其实我很喜欢体育活动的,可我长得这么胖,做起动作来很吃力,又不好看,同学们会笑话我,所以就不想动了”。根据他的想法,我诱导说:“不管谁在学习新动作时,都不可能做得很好,再说对于你,重要的是参与、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练习的次数多了,动作也就好看了。老师相信你,你一定会战胜自我,找到体育活动的乐趣。”在后来的活动中我仔细寻找该生的闪光点。不久在练习耐久跑时他总是坚持到底,不管和其他同学有多大的差异,始终坚持到底。久而久之,在他的自信、坚强下完成了和其他一样的练习内容。在体育课上,我及时表扬了他,并要求其他同学多向他学习。同学们也报之以热烈的掌声,纷纷向他询问起来。老师的表扬,同学的鼓励给这位同学装上了自信、坚强的翅膀。自此以来的体育课他上课很投入,与同学合作的也很愉快,体育成绩也有了相应的提高。在上课时每个人一定要克服内心的自卑心理,融入到集体的大家庭之中,不懂不会的主动请教,反复练习,同时常于同学合作、交流。总之,“在课堂上只要主动参与、积极练习,就一定能获得快乐,获得成功”。。

  篮球课教学设计 篇3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

  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四提出的“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着重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在兴趣中形成自主锻炼和终身锻炼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参与,促进同学间、师生间的相互了解与沟通,培养学生对篮球知识、技术的不断追求;对同学热情帮助;对集体善于关心的良好品质。通过小组的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促进交流与协作,从而达到提高机能,发展体能,增进身心健康的教学目标。

  二、教材与对象

  1.教材: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四,篮球熟悉球性、运球技术。

  2.对象:初一男生。

  三、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激发参与、促进协作、熟悉球性、提高篮球运球技能。

  2.教学难点: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培养自主锻炼和终身锻炼的意识。

  四、教法、手段与学法

  1.教法:讲解示范、启发诱导、语言激发、表扬鼓励、纠正错误、分组练习等。

  2.手段:运用多媒体手推车、体育教学课件等。

  3.学法:观摩思考、动手动脑、自主学习、小组协作学习、互纠互勉等。

  五、课的程序与构思

  1.常规导入:在课的开始部分,运用集中注意力练习,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学中来。

  2.愉悦热身:(1)在教师或体育委员的带领下,做慢跑和“喊数抱团”游戏。(2)采用迪斯科音乐带领学生做热身操。

  3.小组协作学习与自主学习:分四小组,在教师的启发诱导和各小组长的带领下,应用教学课件,确定本小组的复习内容(1)熟悉球性;(2)传球。通过小组协作学习和同学间的互学、互纠、互帮、互勉,达到共同探究和掌握篮球运动技术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参与与协作。

  4.为学生创建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应用教学课件,学习篮球的运球技术,逐步掌握篮球的直线运球、曲线运球技术,提高运球的实际运用能力,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和自我锻炼的能力。

  5.展现与评价:全班集中,小组推荐1~2位同学参加全班运球技术的大比武──评选“每日之星”。通过评价活动,促进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篮球知识、技术的不断追求,由此达到相互学习、相互勉励的目的。

  6.恢复身心:在音乐的伴奏下,做愉快的放松动作──“托起心中的太阳”,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

  六、预计运动负荷

  安静心率:80次/分、最高心率:150~170次/分、平均心率:130~140次/分、练习密度:约50%。

  七、场地器材

  球场,多媒体手推车,篮球等。

【篮球课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中职体育篮球说课稿及教学设计12-07

音乐课教学设计02-18

英语课教学设计12-29

英语课教学设计12-29

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12-24

《观潮》说课教学设计10-30

《背影》微课教学设计09-24

微课教学设计15篇03-07

小学美术课教学设计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