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瓶牛奶》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几瓶牛奶》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几瓶牛奶》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加法。
2.借助摆小棒、拨计数器的直观操作活动,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理解“凑十”的计算策略和进位的计算道理。
3.在具体计算中,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重点:
理解“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口算题卡
师:同学们,我们昨天学习了什么数学知识?
生:搭积木,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
师:你能运用我们昨天学习的知识直接说出这些算式的得数吗?
(口算题卡开火车,将“10+4”贴在黑板上)
师: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新的知识。
板书:有几瓶牛奶----9加几的进位加法
二、教学新授
1.摆小棒
师:今天我们的好朋友笑笑给我们带来了牛奶,仔细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左边有9瓶牛奶,右边有5瓶牛奶,一共有几瓶牛奶?
师:谁能列式解答一下这个问题?
生:9+5=14,一共有14瓶牛奶。
师:很好,老师帮你把算式写出来,“9+5”这个算式我们以前没接触过,但是我们学过“10+4”,还知道10加几就是十几,那能不能把“9+5”也变成“10+几”这种形式呢?(此处大家可以酌情修改)
师:现在就请出了我们的计算好帮手---“小棒”,通过摆小棒来解决这个问题,谁能帮老师摆一摆。
学生摆老师评价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有什么快速数数的方法?
生:记大数数小数,10、11、12、13、14
师:小棒一共有多少根,表示牛奶一共有多少瓶?
生:一共有14根小棒,表示一共有14瓶牛奶
师:还可以怎样借助我们的小棒来计算“9+5”,究竟能不能把它变成“10+几”,请你认真观察老师是怎么做的?
生:先把5根小棒拆成1根和4根,1根和9根凑成10根,10根和4根合在一起一共是14根。(学生说,教师板书:5分成1和4,9+1=10,10+4=14,此处要凑成10的两个数可用彩色粉笔写,更直观)
师:老师为什么要从5根小棒里拿出1根放在左边,而不是拿出2根?
生:因为拿出1根能和9凑成10。
师:评价鼓励,看来这1根小棒不是白拿的,它是有任务的,它的任务是什么?
生:是和9凑成10.
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说一说,请你和我说,“计算9+5,先把5分成1和4,9+1=10,10+4=14,所以9+5=14”我说清楚了吗?请同学们摆一摆你们的小棒,边摆像老师这样说一说。
生:边摆边说(1分钟)
师:刚才我们把谁凑成了10?还可以把谁凑成10?
生:刚才把9和1凑成了10,还可以把5和5凑成10.
师:谁来前边试着摆一摆?边摆边说。
生:先把9根小棒拆成5根和4根,5根和5根凑成10根,
10根和4根合起来得到14根。
师:老师有个问题想问你,为什么从9根里拿出5根,而不是3根,2根?
生:为了凑成10
师:请你和我说,计算9+5,先把9分成5和4,5+5=10,10+4=14,9+5=14。
请大家在你的桌面上边摆边说(1分钟)
教师巡视
师:请大家观察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都是先凑成10
师:这种计算方法有一个名字,叫凑十法,在今后的课程当中我们还会应用凑十法来进行计算,板书领读。
2.拨计数器
师:同学们我们除了好帮手“小棒”,还有一个计算小助手“计数器”,智慧老人带着他的计数器来了,请你看看智慧老人是怎样通过拨珠子来计算9+5=?
生:先在个位上拨过来9颗珠子,再在个位上拨过来5颗珠子,又圈住了10颗珠子。
师:把哪10颗珠子圈在一起了?
生:把上面的.5颗白珠子和下面的5颗橙色珠子圈在一起。
师:下面的5颗橙色珠子是从哪里来的?
生:从最开始的9颗橙色珠子里分出来的。
师:个位上圈起来的10个珠子表示10个一,也是1个十,满十要进一,把个位上圈起来的10个珠子拨过去,再在十位上拨过来一颗珠子。
师:现在十位上有几颗珠子?表示?个位上有几颗珠子?表示?
生:十位上有一颗珠子,表示1个十,个位上有4颗珠子,表示4个一,1个十,4个一是14,9+5=14
师:老师请同学来前面像智慧老人那样拨一拨,边拨边说。
生:先在个位上拨过来9颗珠子,再在个位上拨过来5颗珠子。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把计数器侧过来让同学们看)
生:个位上不够5颗珠子了。
师:那怎么办?
生:把个位上的1颗拨过来。
师:这一颗珠子哪来的?
生:把5颗珠子拆分成1颗和4颗。
师:然后呢?
生: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还有4颗珠子没拨,再在个位上拨过来4颗珠子。
师:评价,无论是哪种方法,这过程当中我们都利用了我们之前学过的满十进一。
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边拨边说,请你和我说,先在个位上拨9颗珠子,把5分成1和4,9+1=10,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还有4颗珠子没拨,再在个位上拨4颗珠子,9+5=14.
生:......
三.巩固练习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通过摆小棒和拨计数器来计算9+5等于几,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一起开始今天的闯关,你们准备好了吗?
1.圈一圈,说一说
师:一起读题,几个要求,你打算把几个圈到一起?
生:把10个圈到一起
师:怎么圈?
生:我把左边的9只和右边的1只圈到了一起,凑成10,10+2=12,所以9+3=12
师:还可以怎么圈?
生:把右边的3只小猫和左边的7只小猫圈到一起,凑成10,10+2=12.所以9+3=12
2.数线
师:想要计算9+6等于几,怎么通过数线来表示?
生:可以在数线上跳格子
师:怎么跳?来前边画一画说一说
生1:从9开始,向大数的方向跳格子,一下跳6个格子,跳到哪里,得数就是几。
生2:从9开始,向大数的方向跳格子,一个格子一个格子跳,一共跳6个格子,跳到几,得数就是几。
生3:从9开始,先向大数方向跳1个格子,跳到10,再从10开始,向大数方向继续跳5个格子,跳到几,得数就是几。
(在学生边画边说的过程中,提醒向大数方向跳一个格子要在上边标注+1,跳6个格子要在上边标注+6)
生4:可以在数线上数数,从9开始,像大数方向继续数6个数,数到几,得数就是几。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生:学会了凑十法,学会了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会计算9+6、9+5这样9加几的加法算式。
师:很好,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在数学世界里发现探索,下课!
《有几瓶牛奶》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3课。
教学目的:
1、经历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加法。
2、感知算法多样性,理解“凑十”的计算策略和进位的计算道理。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迁移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凑十的计算策略。
教学难点:理解进位的计算道理。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
学 法:观察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教具准备:课前小研究、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数学小故事。
《加号和减号》
二、探究新知。
1、情境导入。
2、如何解决一共有几瓶牛奶的问题?
3、提出探究任务和探究要求,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4、四人小组汇报计算方法,同学和老师互相质疑、补充。
汇报用摆小棒计算时师质疑:
(1)为什么要从5根小棒里拿1根给9根,怎么不拿2根、3根或是其他的根数?
(2)看来,这1根小棒是有任务的,你知道它的任务吗?
(3)为什么要从9根小棒里拿5根给5根,怎么不和刚才一样拿1根或是其他的根数?
(4)看来,这5根小棒也是有任务的,你知道它的任务吗?
(5)这种方法和刚才的方法有什么不同之处?有什么相同之处?你能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吗?
汇报用计数器计算时师质疑:
(1)为什么可以用十位上的1取代个位上的10?
汇报用计数器计算时师补充:满十进一的计数法则。
5、其他小组交流汇报。
6、师小结:
刚才我们用数数的方法,摆小棒的方法,凑十法,推算法、计数器计算等方法算出了9+5=14,请大家大声读一读这个算式。
7、练习:9+6=?怎样移动苹果,让我们很快看出苹果的总数?
8、你喜欢哪种移动方法,为什么?
9、计算4+9=? 9+2=?,你是怎样算的?
10、观察刚才算的这几道加法题,有什么共同特征?
11、出示课题:9加几,9加几是怎样计算的'?
12、练习:9+3= 9+7= 9+8= 9+9=
13、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14、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15、小组汇报。
16、填一填:9+()=1()
三、游戏巩固9加几的进位加法。
四、全课总结。
五、板书设计:
9加几
情境图
9+2=11
9+3=12
9+4=13
凑十法: 9 + 5 = 14 5 + 9 = 14 9+5=14
9+6=15
1 4 5 4 9+7=16
9+8=17
10 10 9+9=18
六、教学反思:
崔小宁: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没有机械地强调让学生进行凑十练习,而是借助小棒的直观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为何要从5里面拿1给9的道理,又为何要从9里面拿5给5的道理,然后利用计数器上珠子动态变化过程,借助学生对“10个一是1个十”的认识,帮助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计算道理,真正达到了“授之以渔”。另外,在课堂上,老师不仅肯定了学生把9凑成10,而且还引导学生用凑十法的原理把5凑成10这种不常见的凑十方法,为以后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奠定了基础,也为以后简便算法中的凑十、凑整等计算方法奠定了基础,生活中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其实他们是同根同源的,那时学生就会很容易地运用这种凑十的基本方法来解决了,也就发挥了数学的工具性作用。
《有几瓶牛奶》教学设计 篇3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72页、73页《有几瓶牛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方法,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理解“凑十”方法的简便性。
2、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使其初步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增进对数学的积极情感,体验与同伴合作、交流的快乐。
教学重点:
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渗透转化思想,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优化算法。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准备两种颜色的小棒(或圆片)各10根或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老师请来了一位老朋友,猜猜看是谁呢?(课件出示皱着眉头的笑笑图片)大家一起和她打个招呼吧。笑笑是个快乐的小女孩,今天怎么变得愁眉苦脸的呢?我们快来听她说一说。(课件播放画外音:小朋友们,我有一个表弟名字叫淘淘,他是个聪明可爱的孩子。可是他平时总是挑食,长得太瘦弱了,像个小豆芽,还经常生病,为这事家人都特别着急。小朋友们,有什么好办法能使他变得健壮起来呢?)
指名说。生可能回答:吃有营养的食物、看医生、 做运动……
师:同学们的建议可真不少。说起吃东西学问可大了。哪个小朋友愿意将营养丰富的食品介绍给笑笑?(指名说)在众多的食品中牛奶的营养价值高可是大家公认的。笑笑知道了这个秘诀后就马上把自己的牛奶拿出来准备给表弟送去。(课件出示:两盒牛奶的画面)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
师:这节课我们先来解决有几瓶牛奶的问题,其余的问题存到问题银行以后再解决好吗?(板书课题:有几瓶牛奶)
二、探索算法、解决问题
1、指导列式
(1)谁能把画面中的数学信息和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指课题)连起来说一说。
(2)谁能根据这个同学复述的图意,来列出算式?
2、探索算法
师:其他的同学有什么办法来帮助笑笑算一算9+5= ?呢?可先自己用学具摆一摆、说一说,或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再把你的方法说给同桌听一听。要注意用小棒或圆片的同学要用不同的颜色来代表两箱牛奶。
生动手操作学具探索算法。师注意巡视,了解学生的活动情况。
师: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解决方法,如果能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那将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汇报或听取同学们汇报时,相信会学习的你一定能做到这两点:(课件出示下面要求)
①认真仔细听其他同学的算法,如果有不同的意见,可以等同学汇报完后再提出。
②汇报时如果用到学具,最好能一边动手操作一边说。
(1)生:我是先数出9根小棒,再拿出5根小棒,接着数下去,10、11、12、13、14。
师:这位小朋友在9根小棒的基础上一根一根的去加。(板贴小棒图)列出的算式就是:9+1+1+1+1+1=14(板书算式)
师:这是一个一个数的方法,谁的想法和他不一样?
(2)生:我是用圆片摆的,我先摆9个圆片,又拿出5个圆片,9个加一个是10个,再加4个就是14个。
师:谁跟他的方法是一样的,请再来说一说。
师指一名用小棒计算的同学说。
师相机板贴小棒图,再板书计算过程。
师点明:这两个同学虽然用的学具不一样,但计算的道理是一样的。
(3)生:我是用扳手指的方法计算的。我把9记在心里,再伸出5个手指数下去就是14。
师:噢!你是用我们身体上的计算器——手指来帮忙的,那哪位同学听清楚了,她的这种方法跟黑板上的哪种方法其实是一样的。
生:他这也是一个一个数的方法。
师:看这位同学是个会听课的孩子。老师看到有些同学是用计数器来帮忙,愿意说说你的想法吗?
指名学生到前面用计数器演示(师相机渗透“满十进一”的思想,同时把用计数器计算的分解图片贴在黑板上)那么我们看看用这种方法与前面汇报的那种方法是有联系的。
生观察后汇报:与第二种方法有联系。
(如果学生能说出来更好,说不出来由老师点明)
师质疑:为什么要把5分拆成1和几,而不分拆成其他的数呢?
生:因为9+1=10
师:对,这两种方法都是先把5分拆成1和4,然后再用9+1=10 最后算10+4=14。这种方法就是把一个加数分拆成1和几,1把9凑成10,十加几就等于十几了,这在数学上叫凑十法。
(4)师:谁还有和黑板上都不一样的算法吗?
生如果汇报:把9分成4和5 ,5+5=10 10+4=14
师就注意把这种方法与板书的凑十法联系起来。
生如果汇报:先算10+5=15 然后15-1=14 教师要追问:为什么最后要减1?
(5)师:9+5=14 ,那5+9=?呢 ?
3、优化算法
(1)师:比较几种算法,你最喜欢哪种?为什么?
笑笑看到你们这么喜欢帮助别人,她一定很高兴,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笑笑最喜欢你们的哪一种方法吧。(电脑演示凑十法。)
师:这种方法你觉得好吗?你能试着再说一说吗?(同桌学生相互说一说。)
(2)妈妈知道笑笑要给表弟送牛奶,就拿来了一些水果让她一同带去。我们一起去看看。
课件出示 一盘9个 另一盘6个的苹果图 让学生列出求一共有多少个的算式 : 9+6
师: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计算?我们分两组,刚才想用凑十法的为一组,其他方法的同学为一组,比一比谁算得快好吗?
(3)出示7+9 先让学生说说这个算式可以表示什么,再进行试算。
三、实践应用、深化认知
1、圈一圈,算一算(73页1题)
小淘淘接受了笑笑的礼物,听取了同学们的健康小秘诀,没过多久真的变得强壮起来。他为了感谢大家特意寄来了一些铅笔想送给每个小组,但是老师不知道寄来了多少枝,想请你们帮忙圈一圈、算一算。下面老师发题卡,请四人小组合作,每人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选做一题,并把你的算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四人全部完成后算顺利通过。
①学生看图,明确怎么圈,然后圈一圈,独立完成每一个小题。
②小组内交流,任选一小题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③小组代表汇报、展示,集体交流订正。
2、做妈妈的'小帮手
师:同学们,其实每位妈妈都关心孩子的健康,总是注意营养搭配合理。今天妈妈带了20元去上街购买一些青菜和鱼、肉等,下面有商品的标签和每袋的价钱。她只想好了猪肉必须买,其它的却不知怎么选,你能做妈妈的小帮手吗?
西红柿图片 猪肉图片 鲤鱼图片 蘑菇图片 茄子图片 白菜图片
3元 9元 5元 4元 6元 2元
请听清要求,除了猪肉外,你还想选哪些,就在练习本上把图片下的号码记下来,再列出算式。要注意一共花的钱数不能超过20元。我们看谁设计的方案多,同时会注意合理搭配?
学生计算后让同桌互相检查算式的正误,集体交流时注意不但要关注学生的计算准确性,还要让学生初步懂得副食的荤素搭配是比较合理的。
3、数学游戏——比比谁算得多
笑笑和他的表弟想请同学们做数学游戏,你们喜欢吗?
老师发给每个小组分别写上1、2、3、4、5、6、7、8、9、10这十个数的小纸片,然后折起来,用轮流抓的方式,抓到几就把它与9相加,组长记录算对的题数,看在相同的时间里哪个小组算得又对又多。
四、畅谈收获、总结评价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笑笑的陪伴下度过了充实的四十分钟,你都有哪些收获呢?愿意说给她听一听吗?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健康是最重要的。老师也真诚希望你们在平日里能珍爱自己,做到营养合理搭配、多运动,拥有一个强壮的身体,才能更好的学习生活。
课下我们自己留心自己的身边还有哪些关于9加几的问题,请记下来。我们下节课交流好吗?
《有几瓶牛奶》教学设计 篇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时“有几瓶牛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理解用“凑十法”计算9+几的进位加法。
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经历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获得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几。
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准备:
挂图。
学具准备:
每人20根小棒、算式卡片、数字牌。
设计思路: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的编写特点是以学生活动为主线进行安排,关注学生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设计和实施教学时,应充分注意并恰当把握教材的这些特点,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协调发展。为此,本设计力求突出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突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具体生活情境,让学生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加法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运用直观手段,让学生在“做数学”中体验数学,培养学生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本设计力求改变以单纯被动接受方式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的数学学习方式,重视对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游戏铺垫。
凑十“对口令”游戏。
师:看!谁来啦?齐天大圣孙悟空想和大家一起做游戏呢!
指定学生戴上孙悟空头饰:孙悟空说一个数,你们也说一个数,这两个数合起来是10。
( 策略建议:游戏活动,为学习新知识做了铺垫,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1、创设情境。
师:小芳今天帮妈妈送牛奶,现在这有两箱牛奶,可一共有多少瓶呢?这可难倒了她。聪明的小朋友们能告诉她“有几瓶牛奶”吗?(板书课题)
生:一共有14瓶牛奶。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先说给同桌听一听。
生:讨论、汇报。
(小组内同学交流,然后各组汇报。学生们有的一瓶一瓶数,还有的用接着数的方法,也有用凑十法等多种计算方法。)
(3)师小结:同学们可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有的同学一瓶一瓶地数;也有的同学用接数的方法,从9瓶接着数;还有的同学更聪明,从右边拿1瓶放到左边箱子里,使左边箱子里凑成10瓶,10瓶再加上右边剩下的4瓶,就是14瓶。这么多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
(策略建议: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9+几,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使学生感觉到在多种算法中,凑十法最简便。)
2、探究算法。
(1)小芳送完牛奶回到家,妈妈给她买来了9个苹果,5个梨,一共有几个水果?应该怎样列式?(生:9+5=?)
(2)师:怎样计算9+5=?请同学们利用你手中的小棒来摆一摆、算一算,互相说一说。
指导学生操作:左边摆9根,右边摆5根。然后,把右边的1根移到左边,使左边的小棒凑成10根,左边的'10根与右边剩下的4根合起来就是14根。
生汇报9+5得几的计算方法。
师板书:9+5=14
(3)除了9加1可以凑成10,还有别的方法能凑成十吗?
指名学生上前演示,并口述操作过程:5+5=10,从9里拿走5,凑成十,9里面就剩下4,结果还是等于14。
板书:9=5=14
(4)动手操作
试一试: 9+3= 7+9=
首先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再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理解凑十法的意义。
(策略建议: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从直观上了解“凑十法”的算理,并通过叙述计算过程,内化为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圈一圈,算一算。
教师先做示范,引导学生弄清题意,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最后集体反馈。
2、比比谁算得快。
9+5 9+6 9+9 9+8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反馈。
3、“小猫数鱼”
指导学生看图,提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反馈。
4、数学游戏。
乘车到兰溪公园去游玩:(1)师介绍兰溪公园。(2)4名学生当小导游,手中分别举着写有13、15、18、19的数字牌。 (3)学生每人一张“9加几”的算式卡片。(4)请对号上车。(得数分别是上面几个数字的卡片就是车票。)
(策略建议:练习题的设计由易到难,生动活泼,充满乐趣,有利于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有几瓶牛奶》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借助摆小棒,拨计数器的直观操作活动,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理解凑十的计算策略和进位的计算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具体的计算中,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
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准备:
CAI课件,小棒。
教法运用:
合作探究法、创设情境
学法指导:
分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检查预习) 创设情境:有几瓶牛奶
星期天,笑笑家来了几位好朋友,妈妈买回2箱饮料招待他们,小客人走后,笑笑帮妈妈一起清理房间(出示挂图)。看着箱子里的饮料,笑笑想起了一个数学问题,你能猜出她在想什么问题? (现在一共有几瓶饮料?) 学生自主思考,并与同桌交流讨论 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情景讨论
二、初学新课
(初步探究) 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把你的想法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每一组请一个同学汇报你们的'想法。
根据这个问题请你能列一道算式吗?怎么列?
9+5=
你能说说9加5可以怎样算吗?
(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可结合学生的回答,可以指出凑成10来算的方法叫做凑十法。
观察小结:凑十法就是把没有学过的9加几变成已经学过的10加几来计算。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汇报。学生按照书上的提示活动讨论(可能出现不同的说法)
(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可结合学生的回答,可以指出凑成10来算的方法叫做凑十法。
学生动手操作。 出示具体的情景图,让学生明确知道怎么列式,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
更直观的认识看图列式的方法。
三、引导释疑
(合作学习) 做一做,说一说。
1、9+3=可以怎样算,你能用小棒摆出你的算法吗?自己想好后,摆给小组同学看,并说说你的想法。
《有几瓶牛奶》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生活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学会9+?的进位加法。
2、使学生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9+?的进位加法是重点;使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凑十法的意义是难点。
教学方法:
实物演示法、操作法。、
课前准备:
计数器、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宠物小精灵皮卡丘)你们认识它吗?喜不喜欢皮卡丘?今天皮卡丘就来到了我们的课上和我们一起学习。
2.游戏
(1)下面皮卡丘请我们同桌的小朋友先来做个凑十的`拍手游戏:
你拍1,我拍9,我们都是好朋友。
你拍2,我拍8,团结起来力量大。
你拍3,我拍7,我们从小爱学习。
你拍4,我拍6,说话老实不吹牛。
你拍5,我拍5,两数凑十不马虎。
(2)提问:
师:看到7。生:想到3。
师:看到1。生:想到9。
师:看到4。生:想到6。
二、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1、谈话引入:
出示“有几瓶牛奶“图
师:小猴子不知道两个箱子里有几瓶牛奶,请同学们帮忙算一算。
2、探究算法
(1)四人小组,学习研究(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a、小明:我是用小棒数出来的,1,2,3……14,一共14瓶。
b、小东:我用的是加法,9+5,把9凑成10。先从5瓶里拿出1瓶,和9瓶放在一起,是10瓶,10+4=14
9+5=14
教师板书:9+5=14
c、小华:我也用加法,9+5,把5凑成10。从9里拿出5,和5放在一起是10瓶,10+4=14
把9分成4和5
教师板书:9+5=14
45
10
d、小娟:我和大家的方法都不一样,是用计数器算出来的,先拨9个,再拨1个,是一个十,把个位上的10个拨去,在十位上拨上1,再在个位上拨上4个,是14个。
3、新课小结:
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好?说一说,你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去计算。
4、体会算法。
试一试(72页)用你最喜欢的方法计算,并和同桌说说你的算法。
师:我发现有些小朋友算得很快,你们能把你算得快的秘密告诉大家吗?
师:你的发现真是了不起!(全班表扬)我们不仅要看题仔细,多练,还要学会去找它里面藏着的小秘密,这样才能算得又快又好。
三、巩固提高,发展思维。
1.圈一圈,算一算:完成73页1题。
(学生在圈的时候,可能有不同的方法,如拆大数或拆小数等。教师应该鼓励用不同的方法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可以让其通过实物操作帮助理解问题。
2.看一看,说一说:完成73页2题。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说一说图的意思,然后独立完成。)
3.数学游戏:完成73页游戏题。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和你的同学说说,回家和爸爸、妈妈说说!
板书设计:
略
教学反思:
略
《有几瓶牛奶》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方法,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能处理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2、通过实际地动手操作,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凑十”的计算方法。
3、通过合作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
〖教材分析〗
“有几瓶牛奶”(9加几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节课,是学生学习进位加法的基础。教材共分三次活动进行:第一次活动是对生活情境的观察、思考,提出数学问题,列出加法算式;第二次活动通过摆小棒(或图形)探索“9+5”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特别是“凑十”时,可以拆5凑9,也可以拆9凑5;第三次活动通过“试一试”两道加法算式,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教材利用学生非常熟悉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由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不同就会产生计算方法的多样性,这样安排,有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学生已经有了一些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的经验,并且,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会计算10以内加减法。教师在教学时应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经过独立思考,互相交流算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多样性。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今天是小花(猫)9岁的生日,好朋友们都来给她开庆祝会,他们有送蛋糕的,有送鲜花的。小狗点点提来了牛奶,以示庆贺。数一数,有几瓶。看着小狗点点的礼物,两手空空的小兔飞飞觉得很不好意思,她赶紧跑回家,把家里所有的牛奶都提来了,小朋友,你们数数看,她提了几瓶牛奶?(电脑演示情境)
生:(齐)1瓶、2瓶、3瓶、4瓶、5瓶。
师:小花看着点点和飞飞提来的礼物,高兴地数了起来。(画面定格)
(评析将学生喜欢的小动物编成童话故事。借助童话故事,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到十分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
师:小朋友,根据画面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生1:点点提来9瓶,飞飞提来5瓶,他们一共提来几瓶牛奶?
生2:点点比飞飞多送几瓶?
生3:飞飞比点点少提几瓶?
师: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共同来解决“小花现在有几瓶牛奶”这个问题,其他的问题我们先存进问题银行,今后再取出来解决好吗?
生:(齐)好! (二)教学互动活动
1、活动一。
(1)看画面说图意,指导学生根据画面复述图意。
生1:小狗点点送来9瓶牛奶,小兔飞飞送来5瓶牛奶。一共有几瓶牛奶?
(2)根据复述的图意,引导学生列算式。
师:你们刚才说得真好,那么要求“一共有多少瓶牛奶”如何列式呢?
生1:9+5=?
生2:5+9=?
(3)探索算法。
师:你们有什么办法来帮助小花算一算一共有几瓶牛奶呢?可先自己用学具摆一摆、说一说,或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再把你的方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评析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到学生中间去,听取学生的不同算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师:下面我们来听一听有哪些方法可以解决9+5=?在汇报或听取同学们汇报时,希望能干的你能做到这两点。
①认真仔细听其他同学的算法,如果有不同的意见,可以等同学汇报完后提出来。
②汇报时如果用到小棒或圆片,最好能边摆边说。
生1:我是一个一个数的,一共14瓶,9+5=14。
生2:我是接着9往下数5个数,10,11,12,13,14。(边数边掰手指计数。)
生3:我左边摆了9个小圆片,右边摆了5个圆片,从右边先拿1个小圆片和左边的9个放在一起凑成10个,10个和右边剩下的4个合起来是14个,所以9+5=14。
生4:也可以从左边拿5个小圆片和右边5个小圆片凑成10个,10再和左边剩下的4个小圆片合并,10+4=14。
师根据生的口述来板书。
(评析汇报时,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想法,以便集体反馈中能把不同的思维方法都展现出来。)
师:比较几种算法,你最喜欢哪种?为什么?
生1:我喜欢生3的方法,因为他把5分成了1和4。先算9+1凑成10,再算10加几得十几。
生2:我最喜欢第2种方法,接在9后面往下数。
师:小花看到你们这么喜欢帮助别人,她一定很高兴,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花最喜欢你们的哪一种方法吧。(电脑显示生3,生4的凑十法。)
师:这种方法你觉得好吗?
生:(齐)好。
师:你能试着说一说吗?(同桌学生相互说一说。)
(评析凑十法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方法,大部分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能够接受,但也要考虑到小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既要肯定他们逐个数数的方法,又要尽量让他们也学会凑十法。教师可利用“这种方法你觉得好吗?”“这种方法你喜欢吗?”“你能试着说一说吗?”等问题,多创造一些机会让他们跟其他同学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理解凑十法的意义。)
2、活动二:故事延续,方法迁移。
师:刚才小朋友们帮助小花解决了问题,小动物们都很高兴。小花还想请你们帮帮忙。
(1)比一比,算一算。
(电脑出示补充题:开火车)
9+1+19+1+29+1+3
9+1+79+1+89+1+9
9+1+49+1+59+1+6
(2)想一想,算一算。
9+3= 7+9=
分小组活动,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说一说或摆一摆,做好后再小组汇报交流。
(评析再次用童话故事来激发学生,对小花的请求,小朋友们都很乐意帮助,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教师要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特别是对逐个数数的同学通过练习是否掌握了凑十法。)
3、活动三。
(1)圈一圈,算一算。
师:长颈鹿哥哥送来一封信,里面有四道题,要求四人小组合作,每人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选做一题,并把你的算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四人全部完成后算顺利通过。
①学生看图,圈一圈,独立完成每一个小题。
②小组内交流,任选一小题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③小组代表汇报、展示,集体交流订正。
(评析多样化的练习形式,对学生来说有新的动力。练习时,不仅要求学生自己会做会说,还要培养小组的合作能力。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实物操作来加深理解,也可以让小组的其他同学帮助解决。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说一说,体现算法多样化。)
(2)游戏活动。
“比比谁算得多”(电脑出示游戏情境图)。
事先准备1~10的卡片,游戏时教师先组织学生示范做,然后再分小组活动。在活动中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①看图,明白游戏规则。
②以小组形式做数学游戏,如9+4=,同学间相互说出算式,同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评析对学生而言,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来组织,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游戏的方法多种多样,通过游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练习的目的。)
(三)教学小结
师:通过学习,你会计算9加几了吗?想一想,你还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1、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保护并激发其学习愿望和兴趣,学生回答得是否正确,语言是否完整,教师可以延缓评价,要多鼓励。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用统一规范的语言来训练学生。
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试验、思考、交流等活动来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听、说、想的能力,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活动性,达到“人人求进步、人人求发展、人人求成功”的境界。
3、在本堂课中,教师对课本中出现的几种方法不一定要逐一讲解。教师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自己的方法,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提倡算法多样化。
《有几瓶牛奶》教学设计 篇8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72-73页
教学目标:
●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掌握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体会算法的多样性。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在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生活中离不开数学。
重点、难点:理解并掌握加法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具准备:牛奶瓶14个,磁板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
一、有趣动画,激趣导入
1、导语:小朋友,刚才你听到的是什么歌曲啊?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动画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就象一对好朋友快乐的生活在一起,今天在他们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2、课件演示动画。(大头儿子去商店买奶的过程。)
妈:大头儿子,家里没有牛奶了了,下楼买两盒吧.
儿:买牛奶啊,没问题,走喽.
(来到商店)
儿:阿姨,我买两盒牛奶.
阿姨:对不起,小朋友,没有两整盒了,只剩下这么多了.
儿:恩?这盒有9瓶牛奶,这一盒只剩下5瓶了.
(设计意图:开课由动画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的情节安排,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
二、自主探索,感悟新知
1、师:看着这些牛奶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生:一箱剩5瓶、一箱剩9瓶,商店里一共剩下几瓶牛奶呢?
师:你能列出算式吗?
生:9+5=14
师:说的对吗?你怎么知道等于14的呢?请小朋友用你手中的牛奶图边摆边说一说。
2、生汇报(到前面利用师的牛奶瓶边演示边说)
(1)生:用数的方法,9、10、11、12、13、14。
(2)生:从这里(5瓶的盒里)拿出一瓶,放到这个盒子里,加上这盒的9瓶就是10瓶了。再与剩下的4瓶和起来就等于14。(师板书:9+5=14)
(3)生:从9瓶的盒子里拿出5瓶,放到5瓶的盒子里。10瓶加上剩下的4瓶就是14。(师板书:9+5=14)
3、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4、小结:我们在计算9+5的时候,可以一根一根接着往下数;也可以从5里先拿出一个1与9相加,凑成10,再用10+4就等于14;还可以从9里先拿出一个5与5相加,凑成10,10+4=14。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想一想,得到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学生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
5、摆一摆,算一算
(1)出示9+3
师:请小朋友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算一算。可以结合小棒,边摆边说。
生汇报得数和算法。
(2)出示7+99+4
师:这两道题你会算吗?请你自己算一算,有困难的小朋友还可以用手中的'小棒来帮忙。
(做完后与同桌交流算法。)
三、多种活动,巩固新知
(一)圈一圈,算一算。
1、出示9+8=
师:刚才小朋友用小棒摆得不错,我们再来看一道题,你会算吗?刚才算题时小朋友是用你手中的小棒来摆的,现在我们来看这个小棒图,请你用铅笔在小棒图上圈一圈,算一算。
生自做。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圈、怎样算的?(视频)
还有不同的做法吗?
2、出示书73页第一题
师:这四道题请小朋友自己圈一圈、算一算,就在书上的第73页。
(做完后)师:请你和组内的小朋友说说你是怎样做的,一人说一道,其他小朋友认真听。如果你的想法和别人不一样,可以说出你的想法。
(交流完后)师:小朋友在和组内人说想法的时候有没有问题需要老师帮忙?
(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师:大头儿子买完牛奶回到了家里。你看这是他们家的客厅。你能看着他们家的客厅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并把算式填完整吗?(拿出答题单)
生逐一汇报。(师板书算式。)
师:请小朋友看着这些算式,从中选出一道和组内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通过圈小棒图计算,巩固凑十法;旨在引导学生掌握比较简便的方法。)
2、数学游戏
师:大头儿子回到家在干什么?我们来看看。(课件演示动画)
儿:小头爸爸,我想玩一会,你还陪我玩翻牌游戏好吗?
爸:没问题。
儿:这些是0-9的数字卡片,我拿出一张9放在这,剩下的都扣过来,我们在这些卡片中一人拿一张和9相加,谁翻谁就说得数。把这些卡片都翻过来,看谁一道也不错。
(父子俩开始玩)
师:小朋友,这个游戏你想玩吗?那就快拿出你的数字卡片和老对一起玩吧。如果你们俩的题都算对了,就往下进行,如果一个人算错了,就让他改过来在继续,开始吧。
反馈:一道也没错的小朋友举手。大头玩得怎么样呢?
(课件演示:爸:我的大头真了不起,一道也没错。)
(设计意图:通过玩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孩子在玩中不知不觉巩固了知识,不感觉到枯燥、乏味。)
3、检测(课件演示动画)
儿:哎呀,光高兴了,到点了该做作业了,作业我可得定要按时完成哦。
爸:我的大头习惯不错嘛。
师:大头儿子的作业是什么呢?我们来看看(十道9+几的计算)你会做吗?咱们也来做一做大头的作业吧。拿出你的答题单。
师读大头的答案,生交换检查。
(设计意图:在课后安排了检测的环节,旨在了解本节课学生知识目标的达成情况;用大头儿子作业的形式引出检测让孩子感到有趣,没有紧张感。)
4、师:刚才,大头做错题了,他非常难为情,不过爸爸鼓励他说:“没关系,只要下一次认真、仔细,不在犯同样的错误,就是好孩子。”大头一听,又开心的笑了。这不,爷俩高兴的唱起了歌呢。(课件演示动画,学生拍手唱歌。)
(设计意图:这样的结尾使本节课在结束时又掀起一个高潮,让孩子高兴的下课。)
《有几瓶牛奶》教学设计 篇9
课标内容
“9加几”的进位加法(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有几瓶牛奶这一问题,让学生学会“9+几”的进位加法。
2.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
3.理解凑十法的思考方法,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交往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难点
理解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
创设计情境、引导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小棒。小棒、数字卡片。
一、复习。
1.24689
∧∧∧∧∧
1()1()1()1()1()
齐答后,让学生观察:这些数被分成了几和几?
指出:这种方法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新知识。
2.9+()=10
问:9+几等于10?强调:9和1凑成10。
3.抢答:9+1+1=
9+1+3=
9+1+8=
9+1+5=
抢答后问:你们为什么能算得这么快?
得出:9加1得几,10再加几就得十几,这种题目很好算。
4.怎样相加才能算得快?为什么?291
小结:先算凑成10的两个数,再加第三个数,这样就
能很快算出结果是多少。这节课就要用这个方
法来学习新的知识。
二、新课
1.教学9+5=14
(1)出示有10个格的盒子:数一数里面有几个格?能放几瓶牛奶?老师放进9瓶,盒子外面放5瓶,要求一共有多少瓶?怎样列算式?板书:9+5=
(2)问:你能通过怎样移动能使我们很快算出得几吗?(一人说,老师演示)
A:9加5等于几,我是通过数出来的。
B:9加5等于几,把9分成4和5,5加5等于10,10
教学过程
加4等于14。
C:9加5等于几,把5分成1和4,9加1等于10,10加4等于14。
(3)理清计算过程:(老师再演示一次移动过程)
为什么你移动一个放在格子里呢?(因为9和1凑成10)
一个从哪儿来?(把5分成1和4)
此时板书成:9+5=
这时可以怎样算:9加1得几?10加4得几?所以9+5等于几?
不看图谁能说说计算过程?(指一两名说)
全班跟着老师说。
同位互说。
(因为:9和1凑成10,把5分成1和4,9加1得10,10加4得14,所以9加5等于14。)
揭示课题:像这样的加法算式,我们就叫它为“9加几”
2、同学们,你们还想学9加几?(指名回答)
3、教学9+7=16(跟老师一起摆)
(拿出方格纸,已有格子和黄圆)
(1)数一数有几格?格子里放了几个黄圆?还空几格?
(2)让学生拿出7个绿圆,放在方格纸的右边。问: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圆?怎样列算式?板:9+7=16
B、全班齐说计算过程(因为9和1凑成10,把7分成1和6,9加1得10,10加6得16,所以9+7=16)
(7)强调:为什么不把7分成2和5或3和4呢?(因为9和1凑成10)
(8)刚才我们一起算出了9+5、9+7讨论一下,为什么都要分出1来?
(分出1的目的是要把9凑成10,10再加几就是十几了。这样就能算得快,这种方法叫凑10法,凑10法可以把今天学的'转化为10加几。)
4、试一试:9+3=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9加几)
计算9加几的题目要先想什么?(指着9问)(要先想9和1凑成10)
分什么?(指着5、7、3问)(分第二个加数)
都是把第二个加数分成1和几。(要看9分出1来凑成10后,加剩下的数,这样算比较简便,我们把这种方法叫什么?凑十法)
但要注意:分出1给9后剩下的几,不要忘了加。
课间操
刚才同学们学得很认真,有点儿累了,下面一起做课间操来轻松一下。
师:休息休息
生:轻松轻松
师:下面学习
生:更加用功
三、练一练
1、圈一圈,算一算。
(独立完成,老师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2、左边鱼缸里有9条鱼,右边有8条,一共有几条鱼?
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独立完成。
四、数学游戏“找朋友”
拿着算式9+几,问我的朋友在哪里?
如:拿着卡片2的同学说:你的朋友在这里。齐说9+2=11,以此类推。
五、全课总结:今天学习了什么?这样的题目是用什么方法算的?
《有几瓶牛奶》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借助摆小棒,拨计数器的直观操作活动,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理解“凑十”的计算策略和进位的计算道理。
3、在具体的计算中,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
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CAI课件,小棒。
教学活动
设计修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有几瓶牛奶
1、星期天,笑笑家来了几位好朋友,妈妈买回2箱饮料招待他们,小客人走后,笑笑帮妈妈一起清理房间(出示挂图)。看着箱子里的饮料,笑笑想起了一个数学问题,你能猜出她在想什么问题?
(现在一共有几瓶饮料?)
2、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把你的想法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每一组请一个同学汇报你们的想法。
3、根据这个问题请你能列一道算式吗?怎么列?
9+5=
你能说说9加5可以怎样算吗?
(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可结合学生的回答,可以指出凑成10来算的方法叫做“凑十法”。
观察小结:“凑十法”就是把没有学过的9加几变成已经学过的10加几来计算。
二、做一做,说一说。
1、“9+3=”可以怎样算,你能用小棒摆出你的算法吗?自己想好后,摆给小组同学看,并说说你的想法。
请学生汇报,在书上圈一圈,说一说。
2、请学生自己摆一摆,算算“6+9=?”
观察书上的图,圈一圈并填出得数。
并问学生:虚线框是做什么的?
3、圈一圈,算一算。
请你也用圈一圈的方法,算一算练一练的第一题。
请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拆大数或拆小数都可以。
三、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随机报题。
9+2=9+5=
9+8=9+6=
9+9=4+9=
选择1-2道题,学生所以说算法。
2、指导完成练一练第2
【《有几瓶牛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有几瓶牛奶》教学设计02-23
有几瓶牛奶教学课件03-28
《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12-05
《有几瓶牛奶》教学反思范文06-24
有几瓶牛奶说课稿07-18
有几瓶牛奶说课稿11-11
《有几瓶牛奶》说课稿02-18
《有几瓶牛奶》的教学案例及反思06-25
《有几瓶牛奶》说课稿范文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