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时间:2022-05-31 09:07:18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高一语文上册教学设计(通用8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一语文上册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一语文上册教学设计(通用8篇)

  高一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 整理掌握文中涉及到的作家作品知识。

  2. 能根据表达目的选择恰当的措辞和语气。

  3. 认识青春,把握青春,尊重父母,自我反省,平等对话。

  教学重点:

  创设适宜气氛,促进学生探讨,自主体悟青春及与父母沟通的意义和技巧。

  教学难点:

  入乎课文之内,出乎课文之外,自主体悟课文主旨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教学方法:

  1. 通过设计的活动,形成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多重对话关系,体验青春美好和父母艰辛,重视主动与父母交流沟通。

  2. 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及情感储备,在对话交流中,逐渐体悟到青春易逝,体悟到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品味了十六岁花季的芬芳,经受了十七岁雨季的洗礼,十八岁的梦季呈现于眼前。当我们怀揣梦想上路时,父母们总是常常扫我们的兴,惹我

  们烦恼。今天我们学习台湾作家杨子的散文十八岁和其他,也许能解除我们的不快。

  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十八岁和其他》

  推进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对父母有很多话,有很多牢骚想说,能不能说出来,让我们倾听,集思广益,想想解决办法。(讨论)

  生1:我觉得父母就知道关心我的考试成绩,烦死了。

  生2:我爱看NBA,可人家就是不让看,星期天也不让看。

  师:可怜天下“孩子们”的心啊!大家刚才谈的,似乎在揭示一个矛盾,矛盾双方就是父母与孩子。究竟应怎样看待这种状态呢?请大家认真阅读第二部分“两代人的矛盾”等会儿我们再结合理解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读第二部分

  师:好,读完后大家再畅所欲言。哪位同学如鲠在喉,想一吐为快?————好,有请。

  生:略。

  师:用原文回答

  生:“但也有一部分是出自下一代对父母经验的无条件否定,出自年轻人的盲目反抗与追求‘成熟’‘独立’的急噪。”

  生:“这话说得真是一针见血,好像就是说我。不过,有时我也很清楚,但不知为什么,就是改不了这些臭毛病,就像是‘青春疙瘩痘’一样。”

  师:大家说得多好啊。我用一个词来概括各位的做法:自我反省。也许我们习惯于关注他人,而常忽视了自己的错误。自我反省,是种冰释矛盾的巨大力量。

  板书:自我反省

  师:那么,原文中提到如何“化干戈为玉帛”的呢?

  “父母与子女间”要“像朋友般地把问题摊出来谈谈,大家尽可能地过一种较随便的,不拘束的,较多接触的共同生活”。

  师:简洁点。

  “把父母看作可以谈心的知己。”

  播放周华健歌曲《亲亲我的宝贝》

  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长大了,然而,谁会忘记是父母的爱把自己养大的啊。可是,不少同学平时一听到父母的话就烦了,就急了,甚至发火了,赌气,摔东西,甚至出走。“有什么事情可以比自己的孩子长大得能够兼为挚友更令人满意开怀的啊!人生如有知己,应该以自己的孩子为最。”我想换种说法:“有什么事情可以比自己的父母既为人生导师兼为挚友更令人满意开怀的啊!人生如有知己,应该以自己的父母为最。”

  板书:父母知己

  众生读第三部分

  师:哪为同学先拔头筹说说你的看法?

  生:读书既苦,但同时又是乐的。

  生:读书苦与乐并不矛盾,苦未尽甘从何而来?

  生:读书的苦与乐是两种高低不同的境界。

  (生略)

  师:简评略 大家有多少认为读书是很快乐或是基本快乐的呢?

  举手不会很多

  师:什么原因呢?

  生: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生:对父母依赖心理太强了。等等!

  (生略)

  板书:读书最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青春,把握青春,尊重父母,自我反省,平等对话。

  教学方法:

  讨论交流对话沟通体悟。

  师:“十八岁是我想起初长彩羽、引吭试啼的小公鸡,是我想起翅膀甫健、开始翱翔于海阔天空的幼鹰,整个世界填满不了十八岁男孩的雄心和梦。”亲爱的同学们,花季雨季的朋友们你又用什么来比喻自己心目中的青春呢?

  众生独自写作,五分钟后同桌交流

  生:青春像朵花,清新可人,总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觉。

  青春像只鸟,确切的说是只鹰,有着远大的志向,有着顽强的毅力。

  青春像幅画,没有油画那繁多的并且浓重的色调,有的只是清新的并且明亮的色彩。

  青春像串风铃,在阵阵清风中,演奏出美丽的乐章。

  青春不是无休无眠,是需要安慰的;青春不是珍贵,是昂贵的消费不起;青春不是寂寞,是找不到同类。

  师:我们欢欣,我们自豪,因为我们正拥有如此美好的青春。青春万岁!

  板书:青春万岁!

  活动体验

  师:同学们在学完这篇课文之后应该对父母的爱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诠释,下面谈谈你们是怎样理解父母的爱的?

  学生讨论发言。

  师:你们和父母间的矛盾是怎样解决的?

  学生讨论发言。

  师:课文中那些话讲到同学们的心坎上了?

  学生讨论发言。

  课堂小结

  师:大家看黑板,哪位同学能根据板书来总结一下?

  讨论

  青春是美好的,在美好的青春时光里,不要忘了我们身边的知己———那就是我们的父母,不要忘了要与父母主动沟通和自我反省,同时,更不能忘了,珍惜时光,刻苦读书,因为读书最乐。

  布置作业:

  请阅读《傅雷家书》摘选和李春波演唱的《一封家书》的歌词,结合个人实际,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父母知己

  青春万岁

  主动沟通

  高一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的有关知识以及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提高文言阅读的能力。

  3、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思路,根据文意背诵课文。

  4、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学习古人在国难当头时,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方法

  1、朗读法。自始至终以朗读为教学的手段和依据,运用多种形式朗读,教师诵读、学生自读、学生领读等,力求做到熟读成诵。

  2、问题导读法。教学过程中,以设置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把握文章内容,掌握学习的重点、难点。力求以问带讲,以答带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使其善于动脑,敢于发言。

  三、教学重点

  1、重点理解“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10个词语。

  2、学习古人在国难当头时,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教学难点

  领会和学习烛之武的劝说艺术。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联系初中所学《曹刿论战》,学生介绍《左传》,教师补充材料,《左传》的有关知识以及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整体把握

  (1)解题:理解题意,你会想到那些信息?

  (2)介绍时代背景: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述公元前630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3.课堂教学

  第一步,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选一名学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再选一名学生评论优缺点,概括你所听懂的故事。

  齐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读清节奏,读清句读。对照注释,结合上下文疏通文意,圈画词句疑难点。提出疑难字词。

  第二步,内容研读(在学生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设计问题串连全文,并适时的采用不同形式让学生诵读文章。学生在思考的同时加强讨论与交流,把握课文内容。)

  (1)学生齐读第一段,思考: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退秦师”的?为什么攻郑?

  提示:秦晋围郑,郑国危如累卵。联系时代背景,这一段25个字介绍了哪些内容?找出重点词:贰、军、于

  (2)一学生领读第二段,找出重点词句如“辞” “之”“然郑亡,子亦有不利已”。

  讨论: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这一段对表现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提示:此段为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荐,道出了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场时,就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

  (3)由男生齐读第三段。

  本段字词较多,要求翻译课文,解决字词障碍。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鄙、陪、敢、济、肆、阙

  全体同学考虑: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退兵的?

  提示: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从地理到历史,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

  (智)退:利用矛盾,施攻心术,动之以利,晓之以理。

  (勇)退:烛之武关键时刻深明大义,不计得失,舍小存大,顾全大局,挺身而出,夜缒而出,知难而上,义无反顾。

  (巧)退:既有运筹帷幄、了然于胸之计谋,又有巧舍如簧、字字千均之言辞。

  可看出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A.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B.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C.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4)学生齐读第四段,解决字词如“与”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讨论:晋侯在秦军撤退时为什么不乘机袭击秦军?本段对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何作用?

  提示:主要考虑到“仁”“知”“武”的道理。

  4.精读课文,体会课文叙事特点

  (1)伏笔与照应: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为下文烛之武“夜缒而出”,出使并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2)波澜起伏:这篇课文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3)详略得当: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是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简得当,层次井然。

  5.自主、合作,深入探究

  (1)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如累卵。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却使秦晋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离。烛之武成功地劝说了秦君,凭一己之力,解救了郑国,其劝说的艺术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提示:主要从烛之武的劝说艺术进行分析总结。烛之武的一段说辞,晓之以利害,动之以感情,言辞巧妙。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尊重他人,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对方的利害得失等。

  (2)人们评在价烛之武时,有的说他是一个“志士”,有的称赞他是一个“勇士”,有人指出他首先是一个“辩士”,也有人说他具备这三种人的特点。请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6.作业

  (1)尽量背诵。

  (2)归纳文中词性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现象。

  (3)我国古代著名学者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高度评价口才的作用:“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烛之武退秦师再次印证了“舌头”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外交是第二战场。对此,你感受如何?请联系你所了解的史料写一段文字,不少于300字,题目自拟。提示:可以结合史料从“口才”的作用等角度入手,阐述自己对“口才”的认识。具体史料可以联想到毛遂义正词严,说服楚王与赵国缔约;蔺相如用三寸之舌,捍卫了赵王的尊严;诸葛亮舌战群儒等。

  【板书设计】

  秦晋围郑 秦晋退兵

  五 越晋难治 妙

  论 亡郑利晋 语

  救 舍郑利秦 退

  郑 晋人无信 秦

  国 晋人无厌 师

  高一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篇3

  设计思想:

  1、新教材的文言文教学应该有所变化。可以通过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大意后,在注释的帮助下口头翻译,教师作有重点的点拨。如果再仅仅局限于词法、句法、主旨、写作特色,不仅了无新意,而且会让学生感到疲惫、厌倦,甚至学无所获。因此,本案例既让学生充分活动(理解、翻译),又有教师的即时评价;既重课堂实效,又贯穿情理氛围。

  2、语文课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途径之一就是整合,对三维目标的整合,对教学内容的整合,对教与学方式的整合,在整合中实现学生语文素养最大程度的提升。

  3、语文课堂中,预设与生成应该实现最高程度的统一。预设不充分的课堂不可能是高效率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不可能是人性化的课堂。充分的预设能为生成提供宽广的平台与深厚的知识背景,即时的生成能为预设增添灵动的色彩和跳跃的节奏。

  4、语文课堂应该成为传承和宏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舞台。古代典籍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文言文教学应该引领学生最大限度地走进这种文化,潜心会文,虚心涵咏,熟读精思,切己体察,使这种文化滋养学生心智成长。

  教学内容分析:

  文言文教学本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对文言文有着一定的畏惧心理。应该利用文章本身的特点使学生有一种文言文不难学的感觉。本文故事情节性较强,人物形象突出,易于理解。因此在学习中加强对文章的内容的理解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复述能力。本篇文章属于先秦叙事散文范畴,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形象突出鲜明,利于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兴趣,提高其自学能力。因此本课时主要介绍一下有关文学常识,采用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较深入的理解把握,激发学生进一步地探究文章内容地热情。初中学生就已经学过《左传》中的《曹刿论战》,对左传已经有初步得了解,教师不必在课堂开头即作介绍,可在总结课上学生介绍时,适当补充、点拨。

  教学目标分析:

  本文是《左传》中的名篇。学习本文要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学习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所以设定教学目标为:

  1、 掌握《左传》的体例、别名和先秦散文的特点。

  2、 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学会理解文言文词句的方法

  4、 学习烛之武急国家之急、公而忘私和郑伯引咎自责的品质。

  教学准备:

  1、学生自行阅读课文,对照注解口头翻译,提出字、词、句方面的疑问

  2、学生借助资料、网络查阅本文的相关背景

  3、教师提供春秋形势图、秦晋围郑形势图

  教学过程设计:

  一、 激趣导入:

  中国古代就有“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误国”之说,还有“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之论。口才真的这么重要么?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同学们可以举出这样的实例么?

  二、 整体感知

  1、文章题目是“烛之武退秦师”,大家可以再加上一个字,使它更清楚的表现文章的内容么?“烛之武说退秦师”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相互复述故事

  3、在对课文基本熟悉的情况下,请大家从郑国、烛之武的角度出发概括各小节的内容。(此步骤为后面的活动作铺垫)

  教师导引:如:第四小节 逼退晋师

  如果仅仅概括成晋国退兵则角度不对

  如果仅仅概括成郑国解围则不够全面(完全写郑国)

  4、文中攻打郑国的,除了秦师,还有晋师,为什么烛之武不去退晋师呢?

  请用原文中的话来回答:

  5、晋国后来退兵了么?为什么晋会退兵呢?

  请用晋文公的话来回答:

  你认为是什么原因?请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三、质疑探究(解决文言知识)

  在把握文章的整体意思的基础上,我们力求落实文中的文言基础知识,课前对字、词、句的理解有什么疑问,现在解决了哪些?还有哪些疑问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示例①:“夫晋,何厌之有?”如何理解?

  点拨:“厌”根据上下文应该如何理解?根据后面一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有“贪得无厌”的意思,那这里的“厌”应该和“贪得无厌”的“厌”一样理解为满足。

  “何厌之有?”和《陋室铭》的哪句话结构类似?“何陋之有?”联系旧知可知这是个用“之”来提宾的疑问句。

  示例②:“亦去之”中“去”理解为“离开”吗?(以前学过这个义项例如:①游人去而禽鸟乐也。②去国还乡)。还有什么更准确的依据么?“亦”是“也”的意思这个“也”应该是紧承上文秦人回国而言的,所以“去”理解为“离开”。

  总之,引导学生利用两把钥匙:A联系上下文;B联想已知词语、句式。

  四、赏读品味(烛之武说辞的艺术性)

  1、请大家在小组内朗读第三小节,注意读出语气,并说出为什么这样读。

  朗读时不必陷入朗读的技术主义,但应把握一些明显的停顿与变化,如:“郑既知亡矣”欲扬先抑,应该读出下降的、低缓的语势;“夫晋,何厌之有?”“不阙秦,将焉取之?”连续的问句,应读出上升的、急促的语势。读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对说辞艺术性的品味,应该多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读,不能停留于应该怎样读。

  附:第三小节 诵读指导:

  ①烛之武“夜缒而出”,只身赴秦,以他的能言善辩说服了秦君。他的义无返顾,他的胸有成竹,他的不卑不亢、侃侃而谈都需要在诵读中表现出来,例如“秦、晋国郑,郑既知亡矣”一句,要读得心平气和,诚恳可信,博得秦君好感。充分表达出烛之武欲扬先抑的论辩技巧。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句,是言亡郑只对晋国有利。但烛之武采用的是以退为攻的论辩技巧,因此要读得平缓而又委婉。但“焉用亡郑以陪邻?”这一反问句,语调要略高一些,反问语气要读出来;然后缓而较轻地读出“邻之厚,君之薄也”。因为这几句话意在动秦伯之心,点明秦晋联盟的虚伪性。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句,则是烛之武另换角度,从礼仪上引诱秦伯,态度要更加诚恳,用中速读,“若”字要拉长些,注意“共其乏困”中“共”的读音。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则是烛之武在析之以利害,诱之以利益之后更为成功的说服,即职责晋国的背信弃义和贪得无厌,因此读时要有激愤之感,速度较前要快,尤其是“夫晋,何厌之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两句的反问语气一定要读出来。接着用平缓、诚恳的语气读出“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

  2、简要分析烛之武退秦师,为何能够成功。

  A、烛之武紧紧抓住了秦穆公的心理:秦、晋围郑,完全与秦无关,秦国所以出兵,一是与晋国有同盟关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捞一把以扩张自己的势力。当他知道亡郑只能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毫无好处反而有害的时候,他就会一改以往的所为,反过来帮助郑国。

  B、烛之武斗争策略的巧妙:他奉命去游说秦君,完全是为了郑国的利益在说辞里表现的是处处为秦国着想,处处替秦国说话,这就更使秦君易于入耳。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使臣,面对大国的君主,却能够不亢不卑,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语言的分寸,掌握到好处。

  全部说辞只有短短的125个字,却说了五层意思,说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从亡郑于秦无益,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入,层层逼紧,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五、总结延伸

  《左传》的文学价值很高,作者善于突出事物的重要环节,善于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复杂纷繁的过程。《左传》中有许多外交辞令也很出色。这些对后代叙事、议论的文学影响甚大。本文中烛之武的话虽说是外交辞令,但说得透彻在理、实事求是、层层深入、简明得体、令人信服。与战国时代纵横家的危言耸听是不一样的。《左传》的作者能用少量文字把这些复杂曲折的意思记载得—清二楚,这种精炼的文笔很值得学习。

  启发质疑:本文有不合情理之处么?秦穆公作为春秋五霸之一,似乎糊涂地联晋围郑、又糊涂地与郑人盟,他是怎么考虑这件事的?

  六、作业布置

  请分别以秦、晋、郑三国史官的身份重新记录这一历史事件(让学生体会写作目的与文章剪裁的关系,让学生体会本文铺垫的巧妙),可适当加以合理推测。

  素材推荐:

  【背景材料】

  1.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

  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夷吾。夷吾厚礼贿赂秦国,并答应割河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2.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善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3.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无礼于重耳,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人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之“贰”。

  “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只相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实属前战的余波。

  【主要人物】

  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冯梦龙《东周列国演义》

  春秋五霸之二:晋文公、秦穆公

  可选择《晋公子重耳出亡》中有关片断和《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中的有关内容加以介绍。

  【作者作品】

  1.关于《左传》的作者

  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慝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

  2.关于《左传》的文学成就

  《左传》文章优美,其记事文对于极复杂之事项——如五大战役等,纲领提挈得极严谨而分明,情节叙述得极委曲而简洁,可谓极技术之能事。其记言文渊懿美茂,而生气勃勃,后此亦殆未有其比。又其文虽时代甚古,然无佶屈聱牙之病,颇易诵习。故专以学文为目的,《左传》亦应在精读之列也。 ——梁启超《中国历史要籍解题及其读法·读左传法之二》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朱彝尊《经文考》卷一六九引

  寻左氏载诸大夫词令,行人应答,其文典而美,其语博而奥;述远古则委曲如存,徵近代则循环可覆。必料其功用厚薄,指意深浅。谅非经营草创,出自一时;琢磨润色,独成一手。斯盖当时国史,已有成文,丘明但编而次之,配经称传而行也。 ——刘知几《史通·申左篇》

  左氏之叙事也,述行师则簿领盈视,咙聒沸腾;论备火则区分在目,修饰峻整;言胜捷则收获都尽,记奔败则披靡横前,申盟誓则慷慨有余,称谲诈则欺诬可见,谈恩惠则煦如春日,纪严切则凛若秋霜,叙兴邦则滋味无量,陈亡国则凄凉可悯。或腴辞润简牍,或美句人咏歌。跌宕而不群,纵横而自得,若斯才者,殆将工侔造化,思涉鬼神,著述罕闻,古今卓绝。 ——刘知几《史通·杂说上》

  高一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希姆博尔斯卡的生平、创作风格和她的作品。

  2.理解《底片》的内涵。

  3.鉴赏这首诗的艺术手法。

  教学中难点:

  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内涵。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希姆博尔斯卡,即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Wislawa Szymborska),1925年7月2日生于波兰波兹南省库尔尼克的布宁村。1931年举家迁居克拉科夫,从此希姆博尔斯卡就一直生活居住在克拉科夫。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姆博尔斯卡在地下秘密学校完成中学学业,随后在铁路部门工作。1945年波兰解放后,希姆博尔斯卡进入克拉科夫雅盖隆大学攻读波兰语言文学和社会学。同时开始写作,在《波兰日报》的青年副刊《斗争》上发表了她的第一首诗《寻找词句》(1945年)。1952年出版第一部诗集《我们为什么活着》,并于同年被吸收为波兰作家协会会员。

  1953年成为《文学生活》周刊的编委,并主持该刊的诗歌部达20多年之久。

  1954年出版了她的第二部诗集《询问自己》,并获当年的克拉科夫城市奖。

  1956年以后,希姆博尔斯卡相继出版了诗集《呼唤雪人》(1957年)、《盐》(1962年)、《一百种乐趣)(1967年)、《任何情况》(1972年)、《巨大的数字》(1976年)、《桥上的人》(1986年)和《结束和开始》(1993年)。由于希姆博尔斯卡在诗歌创作上的杰出成就,她先后获得了波兰文化部颁发的国家文学二等奖(1963年),德国的歌德奖(1991年)、赫尔德奖(1995年)。1995年波兹南的密茨凯维支大学还授予她“名誉博士”称号。1996年,希姆博尔斯卡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中说她的诗歌“以精确的讽喻揭示了人类现实中若干方面的历史背景和生态规律”。诗人表示,她将把这笔奖金的一半以上用于发展波兰的医疗卫生和文化事业,这对波兰非常重要。

  希姆博尔斯卡的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以《我们为什么活着》和《询问自己》为代表。在这个时期里,她的诗歌揭露了法西斯战争的残暴和罪行,热情歌颂了祖国波兰的复兴和建设。1956年以后,希姆博尔斯卡的诗歌创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无论是题材、主题,还是形式和风格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态势,想象力更为丰富,也更富于哲理性和思辨性。其诗歌主题大多涉及人的生存环境和人与历史的关系、人在历史上和自然环境中的位置等重要问题。自然和动物、科技和发明、爱情与婚姻、贫穷和富裕、欢乐与痛苦……都在她的诗歌中得到了反映。然而作者在描写这些客体时,并不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又不完全采取超然的态度,她对所描写的主题既深切关注,又保持了一定的距离。而且往往被自嘲、幽默、讥讽等冲淡和掩盖。在表现手段上,希姆博尔斯卡喜欢采用提问和对话的方式去提出一些极富哲理性的问题,她的诗歌语言也极富个性,往往明白如话而又含义深奥,带有警句和格言的意味,令人回味无穷,从而使她成为波兰当今最杰出的一位女诗人。

  希姆博尔斯卡多年来磨练出她独特的诗风,她的诗艺建立在二十世纪诗歌传统和人道主义主流的基础之上,但是,本着一种强烈的个人主义品格,她始终置身于时兴的哲学、美学、文化潮流之外。按张振辉先生的观点,她的诗歌主题有三:一是哲理的思辨,二是对宇宙世界和人类社会的看法,三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情感、见闻,涉及爱情、亲情、友情、命运、时间、生与死、不同个性的人甚至生活中的琐事等等。?

  希姆博尔斯卡的诗歌风格清晰、直白、细腻,有人认为属于古典主义。她是驾驭反讽和悖论的高手,她在诗中时常进行的幽默调侃让人难以相信出自女性之手;她早年的诗歌歌颂过法国大革命,歌颂过苏联军队,但很快便向理性的方向转变,转而对普遍意义上的人和世界的深沉思索;在讽世谕世的同时,她也表现了一种广泛的、真挚的爱;她也有深情的一面,只是这种深情由于往往用平实的语言写成,反而容易被人忽视。?

  希姆博尔斯卡是一位谦逊的诗人,她认为了解诗人的生平对理解她的作品无所助益,研究诗歌必须从哲学和语言角度入手。所以她从不写自传,不喜欢接受采访,更不愿意向他人吐露私生活。有关她的个人资料公开的非常稀少,给我们的搜寻带来很大困难。

  二、这首诗比较难理解,可以让小组讨论,通过学生的争论,从不同角度尝试理解诗的内涵,这是要达到的主要目的。学生很少见到底片的样子,可以用幻灯展示几幅底片,帮助学生理解底片中的形象与真实形象的不同。学生阅读,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底片》中写了底片和其所反映的真实的事物在哪几个方面的对比?

  2.《底片》通过这些对比表达了什么思想?

  三、小组交流。老师组织学生按小组发言,小组之间可以争论。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观点和分析方法。老师及时评价学生的发言,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

  1.作者对底片的影像做了准确的描述,指出了底片中的景物和人,她写到了天空、乌云、太阳、樱桃树、花和底片上的人。她特别注意到了底片和其所反映的真实的事物在几个方面的对比:

  第一,黑白色的对比。真实世界是五颜六色的,反映到底片中只有黑白两色,这就产生了一种奇妙的效果,既真实又不真实。

  第二,左右位置的互换。底片从正面看和反面看,它所反映的影像是一样的,但是左右刚好相反,而看底片的人很难知道哪一面是正确的。

  第三,鬼魂与活人的对比。真实世界生动的人物到了底片中,感觉就像鬼魂一样。

  2.诗的内涵的理解:

  理解一:因为上述这些对比构成的奇妙的感觉,模糊了真实与虚假的界线,将内心的感觉与真实的世界融为一体,所以就有了问候和提问,这也可以看作自己向自己问候和提问。心灵的自我沉思借底片这一独特的客体找到了一种表达的方式。

  理解二:是对生活真实性的怀疑。

  理解三:现实生活是无法用一种形式准确反映的。

  四、师生探讨:《底片》有哪些独特的艺术特点?

  本诗的语言明白如话却含义深奥,令人回味无穷。

  在表现方法上,本诗采用了白描、独白的方式。

  在内容和形式、现象和本质、单一和多样等等方面形成了一种张力,因此富于哲理性和思辨性。

  高一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篇5

  【设计思想】

  本课在设计上本着两个原则: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文的育人功能。本课面向高一新生,通过表情诵读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语感。不能过多地从语法角度肢解文本。

  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荆轲刺秦王》一文,文学美最集中展现的是两个部分:易水决别和荆轲刺秦。通过情感诵读、教师鉴赏引路的方法,抓住这两部分重点落实,从知、情、意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文学艺术鉴赏的审美活动,受到美的熏陶。

  本教学设计为第一课时,教授时需首先疏通文意,熟知文脉,继而感受形象,体会感情,力争将易水悲歌段落熟读成诵。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文基本语法现象,疏通课文内容,理清叙事脉络;对先秦古文简朴的叙事风格有初步体会。

  2、感受荆轲勇于反抗暴秦、慷慨悲壮的人物形象;体会其一诺千金、蹈死不顾、义薄云天的性格,并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

  3、感受文学作品中崇高的悲剧美,使学生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心灵震憾,引发其深层次的审美感受。

  【教学重点】

  1、梳理字词,从被动句和古今异义两个方面积累文言知识。

  2、理清叙事脉络,并从中概括人物性格特点。

  突破重点解决难点的方法:

  采用同学分组竞赛的机制,调动学生积极性,自主找到四个方面的文言现象,老师指正。学生诵读感知,加深对人物性格的理解,深入人物内心世界,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方法】

  讲解法,自主合作法,诵读感知法

  【教学过程】

  (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试着找到被动句和古今异义两个方面的文言现象。教师收集相关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

  据说陈凯歌一直很喜欢读《史记》,《刺客列传》更是百看不厌。这促使他产生了把“荆轲刺秦王”这段史实搬上银幕的冲动,拍摄了影片《刺秦》。“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水歌一曲,千载有余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荆轲刺秦王》。(板书:荆轲刺秦王)

  二、反复诵读课文,梳理文字,积累文言知识

  1、师:首先,我范读课文,请同学们正音,并找出通假字。

  课件:

  正音: 督亢(kànɡ) 愿足下更(ɡēnɡ) 虑之樊於期(wū jī) 右手揕(zhèn) 其胸拊(fǔ) 心血濡(rú) 褛以药淬(cuì) 之忤(wǔ) 视瞋(chēn)目 变徵(zhǐ)之声 通假字:

  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

  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生大声齐读以上内容。在教学生成中,学生可能对这些字词比较生疏,多读几遍利于加强巩固)

  2、师:音正字顺之后,分角色朗读第二和第三自然段,其中有三个人物角色──太子丹、荆轲和樊於期;其他同学注意找出其中的文言现象。分组找出被动句、古今异义文言现象。

  (课堂生成问题设想)学生分角色诵读时,如果忽视诵读技巧,可立即点拨指导。比如“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仰天太息流涕”六字,读时,一字一段,一词一顿,音量要大,语速要缓,重音落在“仰天太息”四个字上,教师可示范诵读。比如“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诵读“偏袒扼腕”时可指导学生加上肢体语言。

  学生诵读时,由于个性不同,感情表达各异。这个环节一定要突出教师的示范诵读作用,并选择善于感情表达的学生朗读以渲染气氛,加强对全体学生的文学美熏陶。

  课件:

  总结归纳:

  古今异义词: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困顿/今:贫穷

  仰天太息流涕曰古:眼泪/今:鼻涕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古:袒露一只臂膀/今:袒护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古:在那时/今:连词

  (课堂生成问题设想)学生自主找被动句时,要先让学生明确被动句概念,从句意入手。找古今异义词时,要先让学生明确汉语发展的概念。

  讲语法是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一定要深入浅出。如果学生初中语法知识积累少,切不可着急,要循序渐进,一点一点突破。

  三、感知课文,挖掘内涵,感受人物形象

  1、师:朗读文章剩余部分,并思考问题: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刺秦之前,荆轲和太子丹分别作了哪些准备?

  (课堂生成问题设想)探究此问题,可指导学生分两步走。第一步先找出刺秦的准备,学生如能疏通文意,就能比较容易找到“头图取信、药淬匕首、武阳为副”这三方面的准备,而极易忽略“待客同行”这个关键环节。对此,可引导学生从“太子迟之”的原因切入思考。第二步再引导学生给四项准备工作归类。

  课件:

  荆轲:头图取信待客同行

  太子丹:药淬匕首武阳为副

  2、师:太子丹和荆轲的准备工作有相同和不同之处,甚至有矛盾的地方,同学们能不能分析一下原因?

  (课堂生成问题设想)二人准备中有冲突的方面。比如以头图取信秦王,说明荆轲做事谨慎周密,能抓住本质和关键。他深知只身一人,提剑入秦,行刺戒备森严的虎狼之君,是千古万难之事,因此务必设法取得秦始皇的信任。(板书

  荆轲:谨慎周密做事务本。

  坏大事者,太子丹也。他妇人之仁,不忍取樊於期之头;他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危难面前,惊慌失措;他心浮气躁,急于求成,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之下,贸然行事,催促荆轲上路,以致刺秦大业功亏一篑而幻化成空。(板书包太子丹:心浮气躁动贸然行事)

  3、师:在不充分的准备工作之后,荆轲匆匆踏上了刺秦这条不归路。其时,太子送行。宾客诀别。下面就一起来欣赏慷慨昂的易水悲歌。(摇放幻灯片)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请注意这句话的文眼“白衣冠”,简单三字,“未成曲调先有情”,是何情?穿着送葬死人的丧服来送别活人荆轲,品味起来,隐隐散发着一股秋水寒潭般冰冷浸骨的悲伤。生离死别之际,“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高渐离变徵击筑,荆轲低吟悲歌,此情此景,任是铁石心肠之人,也会心有所动潸然泪下。“天若有情天亦老”!但易水悲歌,是一部悲而壮、哀而不伤的慷慨史诗!“复为慷慨羽,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音调陡变,悲去壮来!士皆目,胸中慷慨之火熊熊燃烧!热血沸腾,怒发冲冠,仰天长啸!“大丈夫,生而何欢,死而何苦?”壮胆豪气胸中起,赢得生前身后名。“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荆轲就这样,头也不回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刺秦这条不归路!

  4、师:赏析完本段,哪位同学来深情朗诵?(播放背景音乐)

  (课堂生成问题设想)背景音乐是苏格兰风笛《勇敢的心》,它和易水悲歌的感情基调、主题一致。学生朗诵时,第一遍可能配合不上音乐,要指导学生反复读,跟上音乐节奏。学生诵读时可能只追求音量宏大,而忽视拿捏感情,可以指导他们学会留白停顿的诵读技巧。比如读到“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时,指导学生停顿,给人一种慷慨悲凉余音不绝的听觉感受和进一步思考感悟的空间。

  深情朗读是本课的高潮,一定要找到善于感情发挥的学生,诵读到位,才能渲染气氛,感染那些内向寡言的学生。

  四、迁移延伸,学会辩证分析

  师:“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同是强秦压境,荆轲毅然选择了提剑行刺,有人却选择了游说。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请完成作业:

  五、拓展探究

  “退秦”还是“刺秦”----由烛之武和荆轲想到的。

  高一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篇6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感知体会文中浓浓的思乡情。

  2.理解本文富有哲理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3.自主阅读,了解作者的情感,体会文中流露出来的浓浓的思乡情。

  4.生能在阅读中发现思考探究问题,展开多方对话,表达阅读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

  结合自身的情感体验,培养自主鉴赏散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

  揣摩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一起用心倾听一首思乡的歌曲。【播放满文军的《望乡》】

  几度芳草绿几度霜叶红,他乡山也绿他乡水也清。身在他乡的游子依然忍不住回头把故乡眺望。思乡是一曲永恒的歌谣,尽管忧伤,却不改灿烂。尤其是身在异乡他国,这种思念更是刻骨铭心,销魂蚀骨。著名作家韩少功,向我们展示了他的切身之感。

  出示学习目标:1、体会作者刻骨铭心的家园之思2、揣摩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学习目标】

  二、研习文章【回到课题】

  1、本文题目叫《我心归去》,作者的心去了哪里?(故乡)

  作者写此文时身处何地?(法国;异乡)

  法国生活条件不好妈?(雅静奢华)身在法国的心情如何?(冷清,空虚,发疯)如何渲染的?(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

  他思念的故乡是什么样的?(贫瘠脏乱)

  对家乡又是什么心情?(亲切,激动,幸福)

  (学生可以自由回答)【板书课文内容,对比】

  2、什么力量让他对故乡魂牵梦绕?

  学生可以据此再次阅读文章,找出并总结文中重要的句子

  参考答案:

  故乡让人感到亲切、温馨和激动(场景描写);

  故乡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有亲人、过去;

  有你的血、泪和汗水,

  故乡的美中含悲,

  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板书课文内容】

  3、问题研讨:(每组一题)

  ①如何理解“故乡有你的血、泪,还有汗水,故乡的美丽总是悲伤的”?

  (有曾经的苦难,挫折,拼搏。不是每个人都在故乡留下血、泪,还有汗水的)

  高一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篇7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文中揭示的项羽的`悲剧性格;

  2.体会紧张复杂的情节、戏剧性的场面及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3.掌握文中出现的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二、学习重点

  把握紧张场面对揭示人物性格的作用。

  三、学法指津

  (-)研读步骤

  步骤一:课前预习。

  1.查字典,扫除读音障碍,能通顺朗读;

  2.查注释,初步了解文意,掌握课文训练重点中要求理解的词语的含义;

  3.查资料,了解与课文有关的背景材料。

  步骤二:课文分析。

  1.析主旨,明确全文情节发展过程2”’

  2.析人物,把握主次关系及作者态度;

  3.析特色,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

  (二)问题探究

  1.鸿门宴的斗争具有怎样的深层背景?

  刘邦、项羽都有南面称孤的野心。当年刘邦看见秦始皇,曾十分羡慕地说:“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也曾自负地说:“彼可取而代之!”秦王朝覆灭后,刘、项矛盾日趋激化,对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则拼死相争。

  2.鸿门宴上双方的形势关系是如何转换的?

  宴前(非正面交锋)刘被动项主动,两告两定。曹无伤告密是导火线,战云密布;项伯夜告却是一个转折点,缓和气氛。项羽攻刘的决定是一时之气,不久“风正云散”;刘邦见项羽的决定却是深思熟虑之举,次日即成行。

  宴中(正面交锋)刘被动项主动,三起三落。范增“数目”“举玦”,一起;召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二起;樊哙闯帐,项羽“按剑而跽”,三起。真是“黑云压城城欲摧”,似乎一场血肉横飞的争斗不可避免。但樊哙受赐、慷慨陈词竟让项羽“不忍之心陡起,英雄相惜之念生”,刘邦的借故逃席更是将危险消弥于无形。

  宴后(非正面交锋)刘主动项被动,两毁两受。借故离席毕竟是权宜之计,毁约逃席脱身回营则彻底扭转了被动局面。项羽受璧既预示了情节的彻底缓和,也更强烈地体现了项羽的悲剧性格。至于张良受托,是其“忠心之举”,范增毁玉,则为“愤怒之为”。

  3.从鸿门宴斗争中试分析刘、项性格特点。

  项羽“自矜功伐”、“为人不忍”。“轻信项伯,许诺善遇刘邦,一不忍;听信刘邦,不应范增,二不忍;宽容樊哈,产生相惜之心,三不忍;不究逃席,安然受璧,四不忍。以上不忍皆缘自项羽自矜功伐,这一切不仅使他丧失了杀刘邦的时机,而且导致最终的“乌江自刎”。相比之下刘邦则复杂多了:既胆怯又勇敢(闻项怒则怯,赴宴会则勇);既机智又狡诈(拉项伯,先责己是智,骂鲰生、责告密者则诈);既能屈又能伸(先破秦先道歉,居下座无怨言,出而未辞觉失礼);既知人善任又善纳忠言(以张良为佐并听从其建议)等。

  4.试列表图示鸿门宴层次内容:

  项羽刘邦前提

  兵十万,霸上宴前(两告两定)曹无伤告密怒

  范增浇油定项伯夜告惧

  收买项伯定主动被动宴中(三起三落)范增举玦一起

  项庄舞剑二起

  项羽按剑三起樊哙受赐一落

  樊哙责羽二落

  沛公离席三落宴后(两悔两受)项羽受璧

  范增毁玉刘邦毁约

  张良受托被动主动性格特点自矜功伐

  不忍之心怯而勇;智而诈;能屈能伸;知人善任;善纳忠言

  能力训练

  1.下列各句加横线的词读音、意义有错误的是:( )

  A.如今人为刀俎(wéi,是)

  B.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wéi,做)

  C.为击破沛公军(wéi,替)

  D.大王为人不忍(Wéi,做)

  E.且为之奈何(wéi,对待)

  F.吾属今为之虏矣(wéi,被动)

  G.若属皆且为所虏(wéi,被动)

  2.加横线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沛公军霸上

  沛公欲王关中

  B.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C.项伯杀人,臣活之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D.道芷阳间行

  素善留候张良

  3.属宾语前置句的是:( )

  A.大王来何操

  B.亚父者,范增也

  C.贪于财货

  D.若属皆且为所虏

  4.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①距关,勿内诸侯

  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④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

  ⑤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⑤张良出,要项伯

  5.辨析下列加横线词的古今含义:

  ①约为婚姻

  古义:

  今义:

  ②沛公居山东时

  古义:

  今义:

  ③将军战河南

  古义:

  今义:

  ④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

  今义: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甲)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于是项王乃悲愤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乙)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

  6.解释文中加横线词的意义:

  壁( ) 阕( ) 和( ) 悉( ) 故( ) 发( )

  7.《垓下歌》与《大风歌》分别表现了项羽、刘邦此时怎样的心情?

  《垓下歌》:

  《大风歌》:

  8.项王、刘邦都“泣数行下”,他们的心理有什么不同?

  高一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根据文体特点和语言特色进行诵读。

  2.在反复诵读中体会烛之武对国家强烈的责任意识。

  3.在把握词义、句义的基础上,体会烛之武的游说艺术。

  4.从字音、停顿、语气语调、表情达意等方面总结文言文诵读方法并在诵读中体验。

  教学预设

  一、引入

  ppt:春秋无义战”

  1.师讲述:春秋时期诸侯国为了获得自己最大的利益,以强凌弱、攻伐攻伐兼并。这是一个战争频繁的动乱年代。有一本书比较具体生动地记述了当时诸侯国之间的政治军事斗争,这就是《左传》。(板书)

  2.生读注释,解释“传”的含义。

  二、诵读

  1.大家都感觉文言文学习很困难,今天老师给大家一把解决这个问题的钥匙,那就是:诵读法。

  ppt:“先之以高声朗诵,以昌其气;继之以密咏恬吟,以玩其味。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调拂拂然若与我喉舌相习。”——曾国藩《家训》

  2.师引起开头段,开头主要是交代背景,叙述语句的朗读中速,语调平缓,若一位老者在向你娓娓的叙述那段历史。

  生齐读:(教师点评,从字音、句读、情感上引导)。

  3.检查文言词语落实

  ppt 1.词类活用:晋军函陵、越国以鄙远、共其乏困、既东封郑、阙秦以利晋

  2.古今词义不同:东道主、行李、夫人

  3.特殊句式:夫晋,何厌之有?

  重点引导:“封”甲骨文封字,像用手培土植树的样子,其本义为培土植树,又有聚土成坟的意思,引申为堆、冢之义。古人封土植树的目的是为了划分田界和疆域,所以封字还有疆界、界域之义。古代帝王把土地或爵位赐给臣子就叫做封,而诸侯或大夫所分得的土地就称为封地、封邑。

  4.体味语气

  (1)比较阅读:删去 “虚词”

  (2)生反复自由读,特别要读出“虚词”的味道。

  (3)大家试着揣摩一下这三个说话时的语气,结合句意,从这些虚词中读出了怎样的情感与人物形象?(选择几个有体会的词说说)

  参考交流:

  佚之狐:“矣”(心情沉重)“必”( 坚定、胸有成竹)

  郑伯:“也”( 心平气和、引咎自责、情真意切)“然”“焉”(语意转折,以情感人)

  烛之武:“犹”“矣”“也”(壮志未酬的伤感、无奈、委屈、牢骚)

  (4)在学生表达基础上,教师可作点拨。

  (5)分角色读。

  三、品读

  1.秦晋围郑,郑国的形势怎样?(文本依据)

  明确:危在旦夕,国运悬于一线。依据:

  “围郑”“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夜缒而出”(解释“缒”义)——进一步说明了郑国形势之严重。秦、晋已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从侧面衬托烛之武这一形象,突出他的勇敢。

  2.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若累卵。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却使秦晋盟散约毁。那么,请问:那么烛之武是怎样劝退了秦军的呢?

  ppT 烛之武()退秦师,在()加上一个词或短语。

  勇退、智退……(板书)

  3.活动:清代散文家魏禧少好《左传》,他赞叹“如此辞令,真无一字不妙,无一着不老靠圆密(稳妥可靠,完备周密)”。请你结合具体词句加以印证。

  4.示范品读: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先由学生表达,教师适时补充。

  ppT批注:(1)站在秦的立场上,替秦的利害着想,自然会引起秦伯的好感,“既”点出郑国自知会灭亡,显现弱势,使之解除戒意,从而为进一步打动秦伯提供了可能。(2)前面的叙述都是先说普,后说秦,而这里,说成“秦晋围郑”, 让秦伯充当郑国命运主宰者的角色,含有对秦伯的恭维之意。(3)“执事”运用敬辞。(4) “若”一词言外之意是:“亡郑”于你并无益处。这是以退为进

  板书:以退为进措辞委婉

  5.布置学生自主学习任务,老师到学生中间去,随时解答学生问题。

  6.交流: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批注(1)“厚薄”对比,言亡郑有害于秦,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秦国当然不会帮助晋国成就霸业而使自己的国力相对削弱。秦与晋的盟约关系动摇。(2)攻郑与友郑的利弊对举,是以利益引诱秦伯了。(3)为秦穆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秦国的使者出入往来于郑国,郑国热情款待,礼节周到,秦国可以把郑国当作东方一个可靠的盟友,让秦有利可图,得到实惠,这有什么不好呢?(4)君知其难也”,替秦伯作了仔细的盘算,用语熨帖,令人心服。

  板书:利弊对举 利益引诱

  (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批注:(1)进一步引史为鉴,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自然会使穆公顿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感慨。(2)“且”:况且,递进关系,层层递进,“而”:表承接,强调时间之快,揭示晋的虚伪面目(也可以理解为“转折”)。(3)“夫”,发语词,“那”的意思,表达对晋贪得无厌的反感。(4)“既……又……”“肆”强调了晋的贪得无厌,唯: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诚恳地提请秦伯定夺。

  板书:引史为鉴 层层递进 揭示虚伪

  小结:刚才同学们都对文本做了自己的解读,初步感悟了说辞的魅力。烛之武精妙的说辞和周密的言语策略语惊四座、言震天下,真可谓“一言之辩胜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我们来看看古人的评点。清金圣叹说:“妙在其辞愈委婉,其说愈晓畅。”清林云铭评论说:“烛之武为国起见,说秦之词,句句悚动,有回天之力,其中无限层折,犹短兵接战,不虑秦伯不落其彀(gòu)中也。”

  当然,无论说辞多么精妙,无论言语策略多么周密,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实情至理的基础上,惟有如此,才能使说辞具有更强的说服力,这一点,《烛之武退秦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典范。(板书:至情至理)

  7.朗读指导,生齐读。

  四、结语

  著名的中语特级教师韩军说过: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了解不了,更谈不上继承我们的文化传统并把它发扬光大。他强调中学生一定要多学一些文言文。对此我深信不疑。作为一名中国人,最主要的不是因为我们具有中国籍,更重要的是我们肩负着中国的文化传承的使命,这包括继承我们传统的优秀文化,开拓我们崭新的未来文化。

  教学反思

  在当前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文言文教学如烫手的山芋,摸涅不得。因为在文言文中承载着比较多的内容,有语言文字,也有人文的,要想在一堂课内很好的完成这些任务比较困难,而且有两个问题必须引起重视:一是教师习惯于越“文”讲“言”,强调各种古汉语语法规律,以为总结种种规律便能多快好省的学好文言文,忽视了对教学内容的审美观照;二是学生诵读感悟文本的时间被教师疏解文言字词句所挤占了。由于课堂教学“文”与“言”不能兼顾,以致教学效果严重削弱,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极为不利。

  有鉴于上述情况,如何实施文言文教学呢?我认为文言文教学既要教“言”,也要教“文”,言文兼顾。首先要注重文言文语言教学,着力于必要的文字梳解、语言品味,走出了“重文轻言”的误区;其次要促进学生积淀民族优秀文化,要探究语言文字中的文化信息,挖掘教材文本中的文化因素并实现教学实施中的文化传递,走出“有言无文”的误区;最后要重视反复诵读,模仿练读,想象品读,实现 “文”“言”融合”。我认为张必锟先生提出的“一个转变”和“一个转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一个转变”是课堂教学要从教师讲解为主转变为以学生练习诵读为主;“一个转移”是把立足点从讲翻译、谈语法转移到指导学生诵读上来。通过诵读以“文”引言,以言带文,实现“文”“言”两个要素的交融合一。海仙师姐评价我的上课风格是“男人天生的大气和女人自然地细腻”,这或许就是我在文言文教学中所要追求的。

  当课堂进入品味烛之武最精彩的劝辞环节时,教室里的空气凝滞了。在试讲的几节课中都在这时出现问题。这是为什么呢?我曾经有过很多改变的策略:小组合作交流、标注关键词,教师引导示范批注但这些做法基本是徒劳。华为师兄的一席话让我惊醒:“教什么呢?指导意见说得很清楚,在朗读中品味劝辞的魅力,因声求气是这一课要教的重点。品味不是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呀,我居然没有明白编者把这篇文章放在此处的意图,连教的内容都有问题,还谈什么课堂效率呢?“因声求气”“以读带言”,朗读才是实现文言交融的最佳途径,如此精彩的劝辞脱离了朗读,理性的品析显得多么的枯燥乏味呀!

  师傅以他丰富的教学经验指出文言文的处理要做到“文与言的相融相生,文与言的并举”可以用“以文率言”“以言悟文”“因气求声”“以读带文”四种有效的方式。对于师傅的教诲我们要“牢记在脑海里,融化在血液里,落实在行动中”。

【高一语文上册教学设计(通用8篇)】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上册教学设计02-24

高一必修语文《雨巷》教学设计12-13

高一上册语文教学总结01-04

高一语文《赤壁赋》教学设计07-14

《雨巷》高一必修语文教学设计12-16

高一语文上册《雨巷》优秀教学实录12-29

赤壁赋高一语文教学设计12-16

高一必修三语文《蜀道难》教学设计07-29

高一语文必修1《雨巷》教学设计12-04

高一离骚教学设计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