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周长》数学教案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通用14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什么是周长》。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掌握测量的技巧与方法,计算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3、能结合具体的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通图片、水彩笔、直尺、线绳、软皮尺、学习单、实践活动单。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观看体育比赛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动物跑步比赛。比赛规则是:先跑完赛场一圈的选手获胜,谁会取得比赛的胜利呢?我们试目以待。
课件播放比赛场景。
师:哪只小动物赢了这场比赛?你怎么知道小猴获胜?
生:因为小猴先跑完一圈,所以小猴获胜。
师:谁观察到了小猴从哪里开始跑的,跑到那里结束的?
生:从起点开始跑,又回到了起点。
师:小熊跑够一圈了吗?
生:没有,因为没有回到起点。
(二)实践探索,理解新知
1、描图片的边线
师:小猴沿着赛场的边线跑了一周获得了跑步比赛的胜利,我们都为他感到高兴。课前同学们准备了各种漂亮的图片,想不想用彩笔描出这些图片的边线呢?请同学们拿出你准备的图片,在学习单上描出它的边线。
指名三学生上黑板试画小熊图片、飞机图片和长方形的边线。
展示学生作品:
师:猜一猜这位同学画的是什么图片的边线?(小熊)
师:你是怎么画的?
生:我是沿着图片的边画了一圈。
师:从哪里开始,画到哪里结束?
生:从这个点开始,画了一周,又回到这里。
师:通常我们把这个点叫做起点。这两位同学也都是从起点开始沿着各自图形的边线画了一周又回到起点,描出了图片的边线。这里,王老师还收集了两位同学的'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下,你有什么想说的?
师:看来描的时候一定要沿着边线不能有空隙,注意从哪里开始还要回到哪里。
你能从我们身边找一个物体,摸一摸物体表面的边线吗?
生反馈:课桌面的边线、文具盒面的边线、黑版面的边线
2、小蚂蚁画树叶边线,揭示周长概念
师:我们班同学真的很善于观察,指出了这么多物体表面的边线。(板:物体表面)看到同学们学习的热情,小蚂蚁也迫不及待的也想来试试身手,请同学们看屏幕。(课件演示蚂蚁沿树叶边线爬一周)边看边思考:小蚂蚁是怎样画的?是从哪里开始,到那里结束的?
生:从起点开始,沿着边线画,又回到了起点。
师:小蚂蚁从起点开始,沿着树叶的边线画,又回到了起点,就是画了树叶的一周。(板:一周)
师:我们把小蚂蚁爬过树叶一周的长度叫做树叶的周长。板:周长
师:谁愿意说说“周”是什么意思?“长”呢?
生:“周”指的是一周,“长”指的是长度。板:长度
3、巩固周长概念。
师:什么是小熊图片的周长?
生:小熊图片一周的长度就是小熊图片的周长。
师:什么是飞机图片的周长?
生:飞机图片一周的长度就是飞机图片的周长。
师: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
生:长方形一周的长度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师:那什么是图形的周长?
生: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4、周长概念辨析,加深理解。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板:图形并补充这句话)老师考考你们,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请看大屏幕!判断:红色部分是不是下列平面图形的周长?
生反馈。
(三)在活动中加深对周长概念的理解。
1、出示两个周长不明显的赛场
师:(KJ)两只小蚂蚁因“哪个赛场的周长比较长?”展开的激烈争论。聪聪说:①赛场周长长。明明说:才不对呢,②赛场周长长。
师:它们谁说的对呢?
生1:①赛场周长长。
生2:②赛场周长长。
生3:看不出来谁画的长。需要用直尺量一量。
师:看不出来,怎么办?这就需要准确测量。课前,老师给每一对同桌都准备了一个学具袋,里面装有线绳、软皮尺、直尺等几种工具。下面我们就试着量一量这两个赛场的周长。请1、2大组负责测量①赛场的周长,3、4大组负责测量②赛场的周长。下面我们一起来看活动要求。
师:下面我们先请xx这组同桌来汇报。
生汇报
师:关于①赛场周长周长的测量方法谁还有补充?
师:像这样的不规则图形我们无法用直尺测量它的周长,大家想到用绳子沿着图形的边线围一周,再拉直量出绳子的长度,这就是我们数学中的化曲为直思想。
师:接下来请xx这组同桌来汇报。
生汇报。
师:谁还有补充。
师:像这样规则图形可以用直尺量出边的长度,再计算周长。今后我们还会继续研究。
(四)闯关练习
通过前面的学习,老师发现同学们善于观察、爱动脑筋,所以想邀请你们参加下面的闯关比赛。有信心吗?让我们充满自信迎接挑战!
1、先看第一关(出示图形)这个图形的周长有多长呢?大家一起伸出手指描一描它的边线。(生描)
请大家拿出学习单数一数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生展示自己的数法①从某一个点开始依次数出整个图形的周长,注意标记起点的位置②通过平移,先把水平方向的边线移到一起,再把竖直方向的边线移到一起,分别数出同类边线的长度,再求和)
请同学们再用第二种方法数一数,感受这种方法的简洁性。
2、师:下面我们来继续闯第二关。黄蚂蚁和红蚂蚁要进行跑步比赛,下面是它们的赛场。你觉得这样设计公平吗?这两个赛场的周长一样吗?
生1:这两个赛场的周长不相同。
生2:这两个赛场的周长相同。
师:有争议,答案不统一。请同学们小组内讨论:用什么方法比较它们的周长?
(五)总结提升,布置作业。
师:老师发现我们班孩子都很善于观察、爱动脑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知道了物体表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那你们可知道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它的周长有多长呢?今天回家大家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明天上课我们继续交流。
《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2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进一步学平面图形周长的计算的基础。本节课在小学数学“空间图形”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周长”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比较抽象,这是由于在实际生活体验中,学生见到、摸到、用到的图形的形状、大小比较多,而感受和关注周长的时候比较少。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这样的设计很符合学生的接受心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景和具体图形和物体,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意义。并能测量和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数学思考:经历观察、测量等数学活动过程,让学生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解决问题:在学习活动中,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体现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性。
情感与态度: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描一描。
1.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是树叶飘落的季节。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些美丽的叶子图片!多漂亮的叶子呀!可爱的蚂蚁看到它,高兴极了!它说它会画树叶,一笔就能画成美丽的树叶!看!(出示课件)仔细观察两只小蚂蚁是怎么画的?谁画的好?
师:这样由一点开始,再回到起点的一圈,在数学中叫做一周。这外面的边叫做边线。
师:沿着树叶的边线画一圈,一个美丽的叶片图案就出现了。现在谁再来说说,蚂蚁是怎么画的?
生: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画一周,最后又回到起点。
师:小蚂蚁也能做老师,它教我们画出漂亮的叶子,你们学会了吗?
请你拿出一张纸,选择一片最喜欢的树叶,用彩笔沿着树叶的边线一笔描出它的轮廓来。开始吧!
2.好!谁愿意来给大家演示一下是怎么描的?(请用笔指着,说清楚是从哪里开始的,又到哪里结束。)
3.小结:看来,不管从哪里开始,大家都是沿着树叶的边线描了一周,请看(动态演示)。你们知道树叶边线的一周的长度在数学上叫什么吗?这一周的长度,我们把它叫做树叶的周长。(板书课题:周长)
4.再来看(出示图),你能描出下面图形的边线吗?
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用一笔描出来。
刚才同学们沿着图形的边线描了一周,这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二)找一找,摸一摸。
1.你能从我们身边找一个例子说说什么是周长吗?下面请你们同桌合作找一找,并且摸一摸它的周长,也可以下位找。(指导:课桌面的周长、课本封面的周长、黑板面的周长、地面周长、水池池口周长。)
2.谁来说一说你们找的结果?你可以边说边指一指。
(三)量一量。
1.大家找到了很多,看来周长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而且周长的应用也非常广泛。比如,我们去做裤子时,裁缝都要量一量你的腰一周有多长,也就是平时所说的腰围。
2.现在请大家估计一下老师的腰围大约是多少厘米?
估计的准不准呢?谁来量一量?(注重测量方法的指导:腰围怎么测量?)告诉大家测量结果。
3.根据这个结果,请你估计一下自己的腰围是多少厘米。
同桌合作量一量。
谁来说说自己的腰围?看来同学们的`腰围大约在60cm左右。
4.小结。
通过前面的学习,老师发现同学们善于观察、爱动脑筋,所以想邀请你们参加下面的闯关比赛。有兴趣吗?
这里共有3关,每闯过一关都会得到相应的分值。最后得分最多的就是今天的胜利者!有信心吗?让我们充满自信迎接挑战!
(四)闯关练习。
1.先看第一关,量一量、算一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这里有3个图形,请你选择其中1个图形。看课本45页第2题,做在书上即可。
选择长方形的能说说是怎么测量和计算的吗?有不同方法吗?大家真聪明,关于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后面我们还要研究。
第一关谁成功了?请为自己加上100分!
2.下面我们来继续闯第二关。怎样量出树叶的周长?谁闯过了这关加上200分。
3.第三关。(课本45页第3题)
课件出示图:他们的周长一样吗?(指名说说)
我们来看看演示移动的方法。谁闯过了这一关?祝贺你们!每人加300分!
回想一下,刚才大家是用什么方法比较图形周长的?
这一关哪组闯过去了?请加上200分!
现在算算自己得了多少分?祝贺你们!其他同学不要灰心,有信心赶上他们吗?希望你们找出自己的不足,下一次迎头赶上!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有什么收获,你能谈谈自己还有什么困惑吗?
(六)课后作业:
量出红领巾的周长。
板书:周长
树叶边线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通过看、爬、摸、说、找、描等活动,体验感悟周长的含义。
2.借助实际操作,结合生活情景,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创新意识。
3.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看一看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你看到了什么?(课件演示蚂蚁爬树叶一周——路线闪烁)
2.说一说
师:谁来说一说小蚂蚁爬过的路线?
学生回答(感知“边线”)
3.爬一爬
师:伸出你们的小手,让我们跟着小蚂蚁一起来爬一爬吧。(根据学生回答引出“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板书:周长)
二、动手操作,揭示概念
1.摸一摸
(1)摸树叶的周长
先摸一摸它的周长,再同桌互相说一说这片树叶的周长。教师指导(强调:边线)
(2)摸桌面的周长
师:同学们能摸出树叶的周长,那你能摸出桌面的周长吗?
2.找一找
让学生举例说一说身边物体表面的周长。
3揭示概念
师:谁来说说什么是周长?
(总结)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板书:图形一周的长度)
二、 联系生活,加深认识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到生活中去看看。(课件相继播放国旗、相框、钟面、画、五角星。最后画面停留在花坛,闪烁的线条不到一周)
学生看到花坛的'画面质疑:闪烁的线条表示出的不是花坛的周长 。
师:为什么说这根闪烁的线条不是这个画坛的周长?那怎样表示这个花坛的周长呢?
三、 练习巩固,逐层提高
1.描一描(课本第45页练一练的第1题)
师在黑板上贴出下面图形的放大图,指名描一描,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划一划
看大屏幕,用手比划看到的图形的周长(课件逐一播放1个小正方形、2个、6个、9个小正方形拼在一起的图形)
3、比一比
(1)师:(课件出示图1和图2)这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长吗?为什么?
分别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2)师:(课件出示图3)把一个长方形分成甲、乙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长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发表意见)
(3)师:(课件出示图4)把这个长方形分成这样的甲、乙两个图形,它们的周长一样长吗?如果不是一样长,谁长?长多少?
五、总结评价(略)
《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4
教学概述:
《什么是周长》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内容,本节课在学生观察、触摸的活动中突破难点,感悟、感知周长的意义。在认识周长的基础上解决有关周长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触摸,正确理解周长的意义。
2、能力目标:在理解周长意义的基础上,会用恰当的方法测量、计算物体或平面图形的周长。
3、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描一描,摸一摸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在体验、交流活动中使学生将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
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的年龄为8岁左右,对操作性较强的数学课兴趣很浓。
2、学生喜欢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具有初步的探究意识。
教学策略:
1、让学生在摸一摸学具及观察画面中讨论、归纳周长的意义,主动获取新知。
2、 在感知周长意义的基础上,通过画面提示独立完成周长的相关知识。培养了学生的探索学习能力。
教学环境和资源准备:
1、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2、 教学课件、自制图片。
3、 学生准备树叶、红领巾、平行四边形、梯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各一。
教学过程:
1、感悟周长、导入新课。
亲爱的.同学们,请大家快速准备好学习用品,我们一起摸一摸树叶、红领巾、平行四边形、梯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边线。(请个别同学演示。)摸到的边线是什么呢?(同桌议一议)什么是周长呢?今天我们来研究学一学。(板课题)
2、展开讨论,感知周长。
请同学们描一描平行四边形、梯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边线。(同桌互相说说边线和周长的关系)观察画面中树叶、门洞、小兔等物体周长的动态演示过程。(独立想一想什么是周长并向全班反馈)思考:图形的长度是图形的周长,对吗?(板画树叶,用彩笔描出边线)教师引导归纳: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周长。(板书)
3、联系实际,理解周长。
摸一摸桌面、书面、手腕的周长,互相指给同桌看。
4、周长运用,拓展延伸。
a、想知道茶叶筒底面周长,怎么办呢,谁有好办法?(观看测绳绕茶叶筒底面周长的动态演示过程。)师生共同测量出实物茶叶筒的周长。
b、观看平行四边形、梯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每条边的长度,学生独立计算每个图形的周长。
c、观察动画演示,发现每组图形的周长相等吗?(利用重合、旋转)
《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5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第五册第44—45页。
二、教材分析:
《什么是周长》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周长》的第一节课,本节主要教学内容有:通过描一描、量一量、摸一摸等实践活动,理解周长的含义,为后面认识各种图形周长的含义,及周长的计算做好铺垫。计划一课时进行教学。
本课教材有以下编写特点:首先通过蚂蚁爬过树叶的边线一周,使学生初步直观认识什么是树叶的周长;然后又通过操作活动理解周长的意义;最后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转化”方法是研究和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思考方法,是运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和事物之间互相联系的观点,把未知变为已知,把复杂变为简单的思维方法。
课后的练习向学生渗透了平移的数学思想。因此,在教学中,力争做到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渗透数学转化思想,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会用"转化"思想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数学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2、过程与方法:在“描一描、摸一摸”等学习活动中培养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估腰围、测腰围的过程中培养估测的能力,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教学难点: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四、学生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这个平面图形,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习热情,通过描树叶的边线、摸物体的面的边线,让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通过让学生量一量、算一算自己摸的面的周长,关注学生对测量的`体验。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六、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直尺、线、皮尺、各种实物、树叶等。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老师刚才给每个同学都分发了树叶,今天我们就借助树叶来学习知识。大家又会想了,树叶怎样才能辅助我们学习知识呢。
1、我们就来描一描把它的形状画出来、怎么样,像不像上美术课?(拿出一张纸,选择一片最喜欢的树叶,用彩笔沿着树叶的边线一笔描出它的轮廓、)
2、谁愿意来给大家演示一下是怎么描的(请用笔指着,说清楚是从哪里开始的,到哪里结束、)
3、刚才大家描的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沿边线围着图形,描了一周)
4、小结:看来,不管从哪里开始,大家都是沿着树叶的边线描了一周(结合实物演示),这一周的长度,我们把它叫做什么呢我们能帮它取一个名字吗(树叶页面的周长)老师在课前也描了一片树叶,谁来判断一下,老师描出来的是不是树叶的周长呢?(出示未封闭图形)老师描的不是封闭图形,这种图形没有周长。
怎样的图形才有周长呢?(引出周长的概念,结合封闭图形与未封闭图形,强调周长的意义、)
(二)、实践探索,理解新知。
1、通过分一分,画一画,让学生初步感知周长。
第一步:用cai课件显示多个图形,让学生在比较中给图形分类,揭示封闭图形与非封闭图形。
第二步:请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几个封闭图形。
第三步:有选择性的展示学生画图。请同学评一评,并指出所画图形的周长,使学生获得一种满足感,进一步体会到在同一平面内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2、通过找一找,摸一摸,深入感知周长的意义。
(1)有了上面的前提教学,我就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拿出课前准备好了的各种叶片描出一周的长度,在描的过程中体会周长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里面部分不是周长。再完成课本p45第1题。(强调是边线)
(2)引导学生找一找身边物体表面的周长,如:课桌面的边线、数学书封面的边线、黑板、文具盒等多个物体表面的周长。并动手摸一摸、指一指,在小组内说一说。
(3)提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怎样走才是教室一周的长度?怎样走才是操场的周长?
(4)认识平面图形周长、谈话:刚才我们指的都是物体面的周长,现在我们来看看平面图形的周长,这是什么图形(课件显示三角形类似p45第2题1图)这个图形的周长在哪呢?小黑蚂蚁很感谢你们为他做裁判,它为我们指出了三角形的周长,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动态演示小蚂蚁沿着三角形的边走一周)小蚂蚁走的这一周的长就是三角形的周长、我们一起来指一指、(强调围成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三)、自主操作,巩固新知
1、量一量平面图形的周长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平面图形的周长,那么平面图形的周长该怎样求呢?(课件逐一出示:第45页第2题)、同学们打开课本第45页的第2题、你想怎么量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量一量、带着问题思考,动手、像这种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图形,量出各边长度,相加就行了、以后遇到这样的题目我们就这样做、
2、量一量树叶的周长
谈话:我们已经会量平面图形的周长了,你们手中都有一片树叶,那么你手上树叶有多长。
八、总结:
略
《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6
一、教学内容:
北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第44-45页 “什么是周长”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3、结合具体情景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
知道周长的含义
四、教学难点:
理解周长的含义
五、教学关键:
结合教材提供的具体情景,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描一描,摸一摸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在体验、交流中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
六、教学过程:
(一)描一描、画一画:
生一起唱“郊游”这首歌,天气越来越凉爽,美丽的秋天已经来了,秋天是树叶飘落的季节。老师从网上搜集到了各种各样的树叶图片,向欣赏一下吗?(出示课件)
师:这些树叶漂亮吗?
师:大脚看这些美术作品中的树叶漂亮吗?(出示课件)
师:美术大师说这些树叶的形状全是一笔划出来的。
师:想不想把刚才那些漂亮的树叶的形状描下来呢?
师:请你拿出一张纸,选择一片最喜欢的树叶,用彩笔沿着树叶的边线一笔描出它的轮廓来,开始吧!
师:大家描的都很漂亮,谁愿意来给大家展示一下是怎么描的?描完后,请用笔指着说清楚是从哪里开始的,又到哪里结束的。(表达得非常清楚,请回)(实物投影)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片树叶,谁愿意来描一描呢?说一说你的描法。
问:他们的描法一样吗?
生:不一样
看来,不管从哪里开始的,大家都是沿着树叶的边线描了一周,我们把这一周的长度,就叫做树叶的周长。
师:同学们,树叶的周长我们都找到了,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图,(教材45页,第一题)你能描出他们的边线吗?下面请同学们从三幅图中,选出自己喜欢的一幅,用彩笔描出它的边线来。(谁愿意到前面来描一描)(实物投影)
我们来比一比,看谁描的又对又快!
师:同学们的话化水平可真高,这么快就妙好了!
同学们,我们刚才沿着树叶的边线描了一周,叫树叶的周长。现在,我们描的这些图形的一周叫图形的……(周长)
对!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周长! (出示课题:周长)
关于周长,你想知道那些知识呢?
生1:什么是周长?
生2:周长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
生3:在生活中,哪里有周长?
生4:周长有大小吗?
很好!大家都是善于提出问题的好学生,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去认识周长!
(课件出示:周长的.定义)到底什么是周长呢?“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图形的周长”
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二)找一找、摸一摸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周长,在我们的身边,其实有很多物体上面都有周长,比如我们的课本,这一周的长度就是课本的周长(边讲解边演示)现在,你们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像老师一样也找出一些自己身边的物体的周长吗?
要求:下面请你们同桌合作一起找一找,摸一摸他的边线,找出它们的周长来。谁来说一说你们找到的结果?可以边说边指一指。
师:看这个图形有没有周长?(出示,一个角的图形)
生:没有,因为它有开口
师:也就是说不是封闭图形,就没有周长。
(三)量一量
刚才大家找到了很多周长是吗? 看来周长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而且周长的应用也非常广泛,比如:我们去做裤子时,裁缝要量一量你的腰一周有多长,也就是平时说的腰围。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大家估计一下他的腰围是多少厘米?……
找个小裁缝量一量,(说一说量的方法)
师:根据这个结果,你估计一下自己的腰围是多少厘米?
同桌合作量一量,谁来说一说自己的腰围?
看来,同学们的腰围大约在60厘米左右。
(四)算一算
同学们,我们的腰围是圆形的,我们可以直接测量出它的周长,那这些图形我们可以直接测量出他们的周长吗?(出示:教材45页,第二题)
生:不行
我们怎样才能知道他们的周长呢?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题目要求,然后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量一量、算一算他们的周长。
(出示结果,集体校正,强调出:三角形的周长是三条边的长度和。长方形和梯形的周长是四条边的长度和)
(五)比一比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老师发现咱班同学既善于观察又爱动脑筋思考。那前几天,老师在准备教具的时候遇见一个有关周长的难题,你们愿意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出示:教材45页 第三题)
师:这是两张一模一样的正方形纸片,你们说他们的周长一样长吗?(一样)
结果老师从其中的一块上减去这么一小块,变成了这个形状,你说现在他们的周长还一样吗?(生讨论,汇报结果 )
师:大家的眼里真好,老师对大家真是既佩服又感激,谢谢大家!
(六) 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周长,并且用周长的知识解决了一些问题,你有什么感受吗?
《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7
教材分析:
《什么是周长》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内容,本节课在学生观察、触摸的活动中突破难点,感悟、感知周长的意义。在认识周长的基础上解决有关周长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触摸,正确理解周长的意义。
2、在理解周长意义的基础上,会用恰当的方法测量、计算物体或平面图形的周长。
3、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描一描,摸一摸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在体验、交流活动中使学生将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
学生分析:
1、学生的年龄为8岁左右,对操作性较强的数学课兴趣很浓。
2、学生喜欢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具有初步的`探究意识。
教学方法:
1、让学生在摸一摸学具及观察画面中讨论、归纳周长的意义,主动获取新知。
2、在感知周长意义的基础上,通过画面提示独立完成周长的相关知识。培养了学生的探索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
1、PPT课件、自制图片。
2、学生准备树叶、梯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绳子、彩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是树叶飘落,收获果实的季节。老师从网上搜集到了各种各样的树叶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播放课件)这些树叶漂亮吗?想不想描一下它们的形状?
二、探索什么是周长。
1、感悟周长。(描一描、说一说)
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选择一片最喜欢的树叶,用彩笔沿着树叶的边线一笔描出它的轮廓。开始吧!
2、好!谁愿意来给大家演示一下是怎么描的?(可以让学生在黑板上画一画)
请用笔指着,说清楚是从哪里开始的,又到哪里结束。
描得对吗?嗯,表达的非常清楚。
3、再指名学生说从哪里开始,到那里结束的?
4、小结:看来,不管从哪里开始,大家都是沿着树叶的边线描了一周,请看(课件演示),这一周的长度,我们把它叫做这片树叶的周长。(板书课题:周长)
5、再来看,(课件出示图形),你能描出下面图形的边线吗?
请同学们拿出纸,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用笔描出来。描完后同位的相互交流一下。(注意:检查时要注意学生描的是不是一周,课件显示错误和正确的描法,加深学生对一周的正确认识)
刚才同学们沿着图形的边线描了一周,那这一周的长度就是?(学生答)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真聪明!)
三、联系实际,感知周长。(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1、找一找,摸一摸。
你能从我们身边找个例子说一说什么是周长吗?下面请你们同桌合作,找一找,并且摸一摸它的边线。(指导:地面的周长、课桌面的周长、课本封面的周长、黑板面的周长、鞋底的周长。)
2、谁来说一说你们找的结果?你可以边说边指一指。
3、量一量。
(1)、大家找到了很多,是吗?看来周长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而且周长的应用也非常广泛。比如,我们去做裤子时,裁缝都要量一下你的腰一周有多长,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腰围。
(2)、现在请大家估计一下老师的腰围大约是多少厘米。
估计的准不准呢?谁来量一量?(注意测量方法的指导:腰围怎么测量)告诉大家测量结果。
(3)、根据这个结果,请你估计一下自己的腰围是多少厘米。
同桌合作量一量。谁来说一说自己的腰围是多少厘米。
四、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小结:通过前面的学习,老师发现同学们都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
1、请同学们翻到课本第45页,做第3题。
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知道它们是否一样长呢?(课件演示课)
2、量一量,算一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同位合作。(课本45页第2题,课件显示)
3、描一描。独立完成。(课本45页第1题)
五、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请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六、思维拓展。
课件显示:求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8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上册第五单元《什么是周长》。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
2、初步学会计算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的周长。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唤醒记忆。
师:同学们动物王国举行运动会,特别邀请我们全班同学担任田径比赛的裁判,你们想去吗?
生齐答:想!
师:参加比赛的是哪些动物?
生齐答:乌龟和蚂蚁。
师:乌龟和蚂蚁用同样长的时间,看谁爬得远谁就获胜。裁判员们比赛马上开始,请仔细看。(课件播放:乌龟和蚂蚁分别沿着长方形、树叶爬,同时到达终点。)谁获胜?
生1:乌龟。
生2:蚂蚁。
师:还有不同的意见吗?(没有学生举手)认为乌龟获胜的举手。(约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能说说你们这样选择的理由吗?
生1:乌龟沿着长方形爬,它爬了4条边,而蚂蚁只爬了2条边。我认为乌龟爬得远。
生2马上反驳:蚂蚁爬的边比较长,2条边的长度和不一定比4条边短。我认为蚂蚁爬得远。
生3(指国旗上的五角星):五角星10条边,黑板四条边,你能说黑板的边长总和短吗?
师:好,有理有据。
生3:乌龟要过4个弯,它的速度慢一些。
生4:不对,乌龟只过3个弯。(有的学生也小声说“3个弯”,有的学生坚持说“四个弯”。)
师:你能指出乌龟爬行的路线,看看它到底过几个弯。(生4在屏幕上沿长方形的边指。)
刚才小声说的学生理直气壮的说:乌龟过3个弯。
(教师的延迟评价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思考同伴的发言是否正确,学生大胆质疑同学的发言,有争论、有验证,课堂时时迸发学生智慧的火花。)
二、探究发现,多次体验。
师:刚才这个同学指对了吗?我们看看。(课件演示:铅笔沿着长方形的边画一周。)乌龟沿长方形爬了,用一个词怎么说?
生1:一圈。
生2:一周。
师:这个词用得准。(教师板书:一周。)蚂蚁怎么爬?谁能指出来?
(学生指出后,课件演示:铅笔沿树叶的边画一周。)蚂蚁也爬了一周。它们都爬一周,怎么知道谁获胜?
生1:它们爬的长度不一样。
生2:它们的周长不一样。
师(抓住这一生成的信息):他说什么不一样?
生3:周长。
师:周长是什么意思?你说出了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教师板书:什么是周长。)
生4:周长在长方形中就是4条边的长度。
生5:树叶就是2条边的长度。
师:六边形、八边形、十边形的`周长呢?
生6悟到:哦,周长就是所有边的长度。
生7:周长就是一周的长度。
师:同学们你们自己发现了数学知识真了不起!老师把你们的发现写下来。(教师在“一周”后补充板书:的长度就是周长。)长方形一周的长度就是长方形的周长,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教师板书:长方形、树叶。)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树叶,你们能沿着它的边线,描下它的一周吗?
学生动手描树叶的边线,描完后,教师展示两名学生的作品。
师问:你从哪里开始描到哪里结束?
生1:从这里开始又回到原处。
师(又抓住学生说的词):“回到原处”说得好。从起点开始又回到起点,也就是他说的“回到原处”就是一周。你们都描树叶的一周,这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在我们的身边你还能找到哪些物体表面的周长。
学生依次指出黑板、屏幕、书、桌子、校牌、练习本、文具盒表面的周长。
师:你们指出的是这些图形的周长。什么是图形的周长?(补充板书:图形的)
生: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师:同学们你们自己用了“一周”这个词,说出了“周长”的意思,现在又概括“图形的周长”的概念。老师把你们自己发现的知识做个记号。(教师用和标在这个概念的两端。)你们的表现真棒,送给你们一个真棒的标志。(教师在黑板上画:)可是你们的裁判还没当好。乌龟和蚂蚁到底谁爬得远?就是比较这两个图形的什么?
生齐答:周长。
《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9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周长》
二、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能测量并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创新的能力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逐步获得对周长的认识与理解。
3 、能积极地参与到认识“周长”的操作活动中,通过自己的感性体验,理解掌握“周长”,增强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三、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知道周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逐步获得对周长的认识与理解。
四、设计理念:
客观世界的认识都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学生学习也是一样,动作和思维密不可分,学生亲手操作感知,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具体化。根据本节内容和特点,在教学中我们主要采用了直观演示法、实验操作法,学生在操作中感知周长,在操作中运用周长知识,感受周长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的动手操作得到充分的实践,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发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 导入:
师:秋天到了,秋姑娘带着礼物来到了我们身边。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
生:是叶子!
师:对了,片片落叶像蝴蝶展开了翅膀,纷飞在我们的身旁,这就是秋姑娘送给我们的礼物,而且已经轻轻地飘落在你们的桌子上了。你们喜欢吗?选择一片你最喜欢的举起来!
二、学生活动
师:秋姑娘还托这件礼物给大家捎来一封来信,想知道这信的内容吗?秋姑娘知道大家都很聪明,想让大家自己动手找到这封信的内容,你们有信心吗?那就请你把手中这片叶子的轮廓用彩笔描在白纸上。注意,在描的时候,可以同桌两个人合作,笔画不要重复。好,开始吧!
师:说说你是怎样描的?有不同的方法吗?
小结:其实,不论大家刚才用的是什么方法,我们都是描出了这片叶子一周的长度,也就是这片叶子的周长。(板书:周长)这就是秋姑娘信的内容,我们这节课就来共同研究什么是周长。
师:小蚂蚁也收到了秋姑娘的礼物,看(课件),它在做什么?(它也描出了叶子完整的一周,也就是描出了这片叶子的周长)它又完整的描出了这个蜻蜓图形一周。
师:像这样,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师:我们已经接到了秋姑娘这封来信,就让我们快点打开看看吧!
按照秋姑娘的要求,老师先来摸一摸。(找到例子)你能像我这样,找到一个物体,选一个这样平平的面,然后细心的摸出它的边线吗?
学生汇报。
师:刚才我们摸出的'这些面的边线,它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三、师:让我们继续来看秋姑娘的来信。
现在就请大家利用手中的工具,想想办法,同桌合作,测量填表吧!
生活中,我们买帽子要知道头围,那么买衣服的时候,除了知道身长,还要知道些什么呢?那就合作再量一量吧。
学生汇报测量的结果。
四、师:我也收到了秋姑娘的礼物,看看是什么?老师把份礼物和大家一起分享,就在你们的桌子上。既然大家都知道什么是图形的周长了,我们描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我们进行比赛,请你把边描直,描完就立刻起立,看谁描的又快又好!
思考:都是长方形,为什么这些同学描的这么快呢?想知道原因吗?(打开)你有什么想法?
生:因为这两个长方形的大小不一样,所以周长就不一样。这样不公平。
生:小的长方形的周长短,大的长方形的周长长。
师:其他同学同意他们的意见吗?
师:看,这还有两个平面图形,哪个的周长长呢?猜一猜。其实,这就是数学书上45页的第3题。大家可以量,可以观察,还可以动手操作,来亲自验证一下。为了方便同学们的操作,老师为大家准备了粘板,这上面的小棒都是可以挪动的。好,开始吧!
课件演示。
师:周长就在我们的身边,那么,我们能不能找到身边的物品,确定它的周长,并想个办法测量出它的周长呢?
学生活动,回报。
五、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收到了秋姑娘的来信,读了这封信,我们学到了很多的知识。现在,把你们的感受和收获用一句话写下来,作为给秋姑娘的回信好吗?那么在信中,你想对秋姑娘说些什么呢?
学生回报。
师:是啊,同学们,你们现在就像春天的幼苗,希望大家能够吸收更多的知识,快乐的成长,在每个金色的秋天里,都能有更大的收获,好吗?
《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摸一摸,描一描,量一量,算一算等活动,认识周长。
2、结合具体情景,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3、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良好的情感态度。
重点难点:
认识周长,深刻感悟周长的含义。
教具准备:
课件、直尺、各种实物、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有两个小蚂蚁由于昨天晚上特别不听话,蚁爸爸罚他们绕运动场跑一圈,但是一只小蚂蚁跑后爸爸允许他去休息,而另一只却被爸爸罚跑两圈,这是为什么呢?(出示课件)。
观看蚂蚁爬树叶的动画(FLASH动画演示两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一只小蚂蚁爬了一周,而另一只小蚂蚁爬了一半)
师:为什么一只小蚂蚁休息了,而另一只小蚂蚁要被罚跑呢?休息了的小蚂蚁绕着树叶爬了多少,另一只呢?
指名回答,师根据回答,适当板书:一周的长度
师:真棒!一只小蚂蚁爬了一圈,也就是一周,而另一只小蚂蚁爬了一半(课件显示树叶一周的边线)
师:这个“树叶一周的长度”它有一个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树叶的周长)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什么是周长》(板书)
二、自主、合作探究
1、看一看
(1)课件播放,铅笔绕图形的一周,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2)课件播放,小明绕着操场跑步,小明跑的一周的长度就是跑道的.周长。
2、摸一摸
(1)摸一摸手中树叶的边线(强调从哪起摸,到哪,这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2)摸一摸数学书封面的边线。(强调:这一周的长度就是叶面的周长。)
(3)摸一摸课桌面的边线。(强调:这一周的长度就是叶面的周长。)
(4)找黑板的周长
师:黑板的周长在哪?谁能上来指出来?
请一生用米尺指出来,师在学生起点处做个记号,回到起点时又做记号。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摸一摸生活中的物品的边线,初步感知体验到周长要从起点开始,最后还要反回到起点)
3、描图形的边线
师:看,这两片树叶漂亮吗?想不想也学学小蚂蚁的方法,描出它们的周长?
(1)描树叶的周长,请学生到讲台演示。
请用笔指着,说清楚是从哪里开始的,又到哪里结束。
(2)那么,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几个小朋友描的作品。判断:下面哪幅图的周长画得正确?为什么?(出示课件)
(3)师:大家拿出自己准备的自己喜欢的作品,用你们最喜欢的颜色来描出它们的边线!
小组展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描树叶的边线,拓宽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初步认识周长的意义。)
4、练一练
课件展示练习题,画出下列图形的边线。(注意图形内部的线段不属于周长)。
三、深化练习
封闭图形才有周长
师:我这里有一个三角形的框架,请问它的周长在哪儿?
生上台指出。
师:如果老师把接头放开,这个图形还有周长吗?大家开动脑筋想一想。
生1:我认为有周长。
生2:我认为没有周长。
师:我们分两组进行辩论。(分正方与反方)
小结:开口的图形没有周长,只有封闭的图形才有周长。
四、智力大比拼——巩固运用
1、画一画下面图形的边线。
2、辨一辨:下面哪些图形有周长,哪些没有,为什么?(出示课件)
五、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11
教材简析:
本节课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3.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
理解周长概念的本质。
教学难点:
周长形与数的融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线、直尺、皮尺。
学生准备:线、直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一个新朋友,看、它的名字叫什么?(板书:周长)看到这个名字,你们有什么想法?
二、探索新知:
1、看一看、说一说
看图中有些什么?蚂蚁在做什么、说什么?你知道了什么?
2.请同学们用笔画出你所熟悉的'课本的外形。
3.你们有办法量出书边线的长度吗?请试一试。
4.学生单独测量或小组合作测量。
5.请同学们汇报测量方法和结果。
(1)用直尺一段一段地量,然后加起来。
(2)先用线来测量这条曲线,再用尺来量线的长度。
(3)用皮尺沿着所画的边线直接测量。
6.同学们都很聪明、能干,你们刚才量的是课本一周的长度,也就是课本的周长。我们把一个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三、巩固练习:
图片:
1.摸一摸。身边物体表面的周长。
(1)课桌面的边线。
(2)作业本封面的边线。
2.实践活动
找一找身体上的周长,如头围、腰围与胸围
3.做一做
(1)45页1用彩色笔描出下面图形的边线。
(2)45页2数一数下面图形的周长。
四、试一试:
1.师:你能尝试自己算出图中小公园的周长吗?
(出示第46页“试一试”第1题)
2.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3.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4.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第2题。
五、总结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周长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学生交流汇报。
板书设计:
什么是周长
周长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多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就是把所有围成多边形的线段长度相加,是几边形就是几条边的长度相加。
《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12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谁在学校运动会上参加过400米赛跑?400米赛跑的路线是什么样的?
预设
生:绕着操场跑一圈。
师:一圈就是从起点开始,又回到起点,操场一圈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研究什么是周长。(板书课题:什么是周长)
⊙主动探究,测量周长
1.描一描,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
(1)课件出示教材45页上面的两幅图:树叶和数学书的封面。
师:请大家拿出彩笔,在书上描出这两幅图的边线,应该用直尺的地方,要用上直尺。
学生操作,完成后与同桌互相检查订正。
(2)说一说。
师:谁能说说自己是怎样描的?你知道什么叫边线了吗?
请学生边说边演示,明确:“边线”就是绕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画一周所画出的路线。
(3)摸一摸。
请学生找到身边的任何一个物体,指一指或摸一摸它们的边线。如课桌面的边线,文具盒的边线,黑板面的边线等。
2.认识周长。
(1)看一看,说一说。
课件出示教材45页中间的两幅图。
提问:小蚂蚁和铅笔分别在做什么?说了些什么?你从中懂得了什么?请学生观察后汇报。
(小蚂蚁绕着树叶爬了一周,它爬过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铅笔沿着数学书封面的边线描了一周,数学书封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2)指一指,说一说。
①请学生集体交流,先与同伴互相在图上指一指,说一说什么是周长,再轮流到前面在课件上出示的两幅图中指一指,说一说。
②强调“一周”的'意义。
师:怎样才算一周?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学生回答后师小结:从一个点出发,沿着图形边线运动,最后又正好回到这个点,这才是一周。
设计意图:通过看一看、描一描、说一说、指一指等活动,调动学生各方面的感官,多方位的体会周长的实际含义,从而加深学生对周长这一概念的理解,正确建立起周长的概念。
3.探究测量图形周长的方法。
(1)看一看,议一议。
①课件出示树叶和数学书实物,请学生观察并思考:怎样才能知道它们的周长?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②请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说说自己的方法,以及选择这种方法的理由。初步确定哪些方法可以用。
(2)实际操作,量一量。
师:现在请大家找好合作伙伴,选择适当的工具,动手量一量吧。
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测量的方法和结果。
师:请大家说说你们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测量的。为什么选择这种方法?怎样得出的测量结果?
预设
生1:测量树叶的周长时,因为树叶的形状不规则,不能直接用直尺量,要先用柔软的绳子沿着树叶的边线围一圈,再用米尺测量绳子的长度。
生2:测量数学书封面的周长时,因为数学书的封面是长方形的,所以可以用直尺测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再把每条边的长度加起来。
师:在测量过程中,怎样才能保证测量的数据比较准确呢?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小结:在测量过程中,要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多测量几次,这样才能尽可能地减少误差,保证结果的正确性。
《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1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周长的概念,并能准确描述平面图形的周长。
学生能够掌握测量和计算简单平面图形周长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周长的概念,体验周长的实际意义。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比较、归纳等数学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测量和计算简单平面图形周长的方法。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周长与长度的联系,理解周长的实际意义。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图形、示例和练习题。
学生准备测量工具(如细线、尺子),用于实际操作和测量。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如树叶、书本、桌子等),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边缘,引出周长的概念。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物品的边缘叫什么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探究新知
展示不同的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让学生观察并尝试描述它们的周长。
引导学生通过描边、摸边等活动,感受周长的实际意义,理解周长是指图形一周的长度。
测量与计算
指导学生使用测量工具,测量不同平面图形的周长。
教授学生计算周长的方法,如长方形的周长=2×(长+宽),正方形的周长=4×边长等。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计算,巩固对周长概念的理解。
应用拓展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物体的面,找出它们的周长,并尝试测量和计算。
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些与周长相关的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总结周长的概念、测量和计算方法。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建议。
五、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观察、提问、练习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周长概念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情况。
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参与度、思维活跃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
课后反思教学过程和效果,总结教学经验,优化教学设计。
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我们期望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测量和计算周长的方法,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同时,我们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1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能描述并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知周长的含义,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周长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三、教学准备
教具:各种形状的图形卡片、细绳、直尺、卷尺等。
学具:学生自备测量工具,如直尺、软尺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一个不规则图形,提问:“这个图形漂亮吗?你们想不想知道它的周长是多少?”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周长?如何计算周长?
(二)观察操作,感知周长
教师出示几个不同形状的图形卡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图形的特点。
引导学生用细绳沿着图形的边缘围一圈,然后将细绳拉直,用直尺测量细绳的长度,这就是图形的周长。
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测量不同图形的周长,并记录结果。
(三)理解概念,掌握方法
教师讲解周长的概念:周长就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引导学生总结计算周长的方法:对于规则图形,可以直接用公式计算;对于不规则图形,可以用细绳或软尺测量。
学生尝试用不同方法计算同一图形的周长,比较哪种方法更简便。
(四)拓展应用,巩固提升
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计算课桌面的周长、计算操场跑道的周长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更多与周长相关的生活问题,并尝试解决。
(五)总结反思,提升认识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周长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交流学习心得,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建议,以便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对周长的认识。
五、教学建议
注重直观教学,通过具体图形和实物帮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
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感知周长的含义。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活动,逐步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并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02-05
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05-10
《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8篇04-14
《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6篇05-03
《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7篇08-12
周长教学设计02-05
什么是周长教学反思09-03
什么是周长教学反思09-03
《什么是周长》教学反思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