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教学设计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国演义》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1
一、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学会带着意识阅读《三国演义》;
2、 指导学生掌握一些阅读《三国演义》的技巧和方法;
二、 教学重难点:
1、 把握人物刻画技巧,了解作者着力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
2、 领会《三国演义》的进步思想。
三、 教学设想:
1、 借《三国演义》著名片断《失街亭》管中窥豹,感受《三国演义》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2、 设置重点问题让学生自学,力求在合作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有意识地掌握一些阅读名著的技巧和方法。
四、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每次听到《滚滚长江东逝水》这首歌曲,我总有一种血脉贲张的感觉,仿佛自己又回到那个群雄逐鹿,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 今天,让我们一起出征街亭,会晤英雄。
(二) 问题探究:
探究一、复述故事情节思考:《失街亭》的战争描写亮点纷呈。你关注到了吗?结合导读中相关战争描写的阐述找出本文的一些片断来讨论交流一下。
《三国演义》著名的战争描写有没有类似的特点呢: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伏击战:乌林、葫芦口、华容道,三笑,三惊)
彝陵之战 ……
结论:铺垫伏笔,构思严谨,情节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有张有弛,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明确:读《三国演义》,一要读扣人心弦的战争场面。
(我们读《三国演义》,精彩纷呈的战斗场面令人应接不暇,带给人以欲罢不能的阅读快感,是我们读三国最不能错过的精彩)
探究二:小小街亭,为何如此重要?如此重要的街亭为什么会失守?
课文中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街亭的重要战略位置,请大家寻找一下。“今司马懿出关,必取街亭,断吾咽喉之路”。
结论:马谡麻痹轻敌,孔明用人不当 客观原因,司马懿老谋深算,实力不俗
作者是怎样刻画马谡和孔明这两个人物形象的?
结论:三笑 三哭。
主要通过语言和神态的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突出人物的典型性格,使得人物形象非常鲜明。
《三国演义》人物的典型形象表现在毛宗岗说的“三绝”:曹操的奸绝、关羽的义绝,孔明的智绝。
大家能举一两个相关人物奸(阴险、虚伪、狡诈)、智、义(正当、合理)的事例吗?
明确:读《三国演义》,二要读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我们今天去读《三国演义》中个性鲜明的人物的意义在于我们可以借此去探究人性的真、善、美和假、恶、丑——虽然时代不同了,场景不一样了,衣服也换掉了,但人性却是可以穿越时空的。)
探究三:马谡该不该斩?这一情节中的孔明留给你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明确:不斩的理由
1两人情同手足 2杀人才叫亲者痛,仇者快
3处理败将有各种办法 4疑人不用,孔明要为此买单,不能马谡一个人承担责任
必斩的理由:
1马谡立了军令状,执法必严。 2后果情节十分严重,必须死刑。
3一意孤行,不听建议,咎由自取。
4、不斩全家已属网开一面,再不斩马谡军心涣散,众怒难平,难以服众
结论:我们不是当事人,站着说话不腰疼。但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应该能体会到孔明内心情感与理智激烈的矛盾冲突。
从个人情感上讲,不忍心;从大局上从理性上讲,必须斩。所以孔明万般无奈,只得挥泪执法。什么是仁?仁者爱人,是不忍心;什么是义?公正、合理,应当做的就是义。仁和义在这里发生了矛盾,而挥泪执法,将仁义统一在了一起。
挥泪这一细节集中展示了他仁义的一面。
讨论:
有一个问题老师特别好奇:如果可能,你愿意做曹操还是刘备?为什么?
结论:想做曹操,多是功利心作怪。我们做事情不能什么都利字当头啊!
功利心太重,容忘记做人做事的底线。
如果要交朋友,你愿意交曹操这样的朋友还是刘备这样的朋友?为什么?
结论:想交刘备这样的。不会吃亏,还可能占便宜。还是或多或少有功利的因素
《三国演义》,都觉得曹操好厉害,刘备太窝囊。两人都有野心。关键是在实现野心的方式上,曹操是无底线,无节操,无所不用其极;而刘备无论环境多么艰苦,条件多么恶劣,他都守底线、知敬畏,这就是仁德爱民,绝不滥杀无辜。
刘备要恢复重振的,不仅是汉室,更是世道人心。
我们读《三国演义》要知道,良禽择木而栖。孔明选择刘备,绝不仅仅是报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更在于刘备的人品契合了孔明的理想。
所以,我们读孔明,要读他的宅心仁厚,读他的有仁有义。
导读中特别谈到了《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拥刘反曹。实质是拥护德政,反对暴政
而德政的基础便是为政者有一颗仁爱之心。
我由此有一个感悟:一个人有没有价值,一个家庭能不能兴旺,一个国家是不是强盛,关键只在一个“德”字。品德高尚,这个人就有价值。一家人品德良好,这一家庭必然兴旺。国民重视品德修养,这个国家自然强盛。《三国演义》的重大启示,即在有仁有义远比权贵名利更值得尊敬。我们读《三国演义》,如果不能提高自己的品德,促进家人的品德修养,就等于白读。
我知道大家读了《失街亭》后,也写了很多的人生感悟,下面的时间我留给大家作展示
(学生展示)
明确:读《三国演义》,要读高尚人品和人生智慧。
(四)、结语:
必须要指出,《三国演义》还是一部宣扬权谋的书,民间有“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的说法。一个“三国气”重的人,往往心理阴暗,中国人要阳光,要坦荡,不能承袭这种阴晦的“三国气”。我们要有拿来主义的眼光。一堂课讲三国,难免挂一漏万,让我们借今天学习《失街亭》的东风,把握《导读》的精髓,一起走进这部经典,去发现更多的精彩!
(五)板书设计 :
从《失街亭》看《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导读
读战争 艺术性
读人物 (交相辉映)
读人品和智慧 思想性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2
阅读指导目标:
1、掌握阅读欣赏小说的一般方法。
2、指导学生运用比较法等阅读《三国演义》中三处战斗场面描写的文字,结合听读评书分析人物性格,理解人物形象。
3、激发阅读名著兴趣,培养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
4、学会欣赏作者的表现手法,怡情养性,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高审美能力。
评价任务:
1. 比较人物及人物故事。
2. 在对比中分析人物性格,了解作者塑造人物形象方法。
阅读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谈话了解,指导阅读小说的方法
1、讨论:你喜欢读名著吗?说说理由。阅读长篇小说,你有什么好方法?
2、你读《三国演义》原著还是青少年版?有什么阅读困难?怎么解决的?小结阅读小说的方法(点面结合法):
(1)面:理清故事情节
(2)点:抓住人物特征
环节二
比较法阅读《三国演义》三处片段活动一 引入片段
你喜欢哪个三国英雄?
出示:关羽、张飞、赵子龙图片,阅读这三个人物经典的战斗场面描写文字
比肖像:有何不同,突出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比语言:重点分析张飞的三声“喝”,体会人物性格。
比手法:恰如其分的动作词,不同内容的侧面描写,“张飞大闹长板桥”的夸张手法等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比赞词活动二 阅读片段
(1)阅读片段《关云长温酒斩华雄》《赵子龙单骑救主》《张翼德大闹长坂桥》,指导原著阅读,读通读懂。
(2)阅读、讨论比较:三段文字的相同点?
(3)阅读、讨论比较:三段文字的不同点?
指导:不动笔墨不读书。用同一记号标出相同类项。
比阅读感受:练读谈理解
活动三听读评书片断
听评书“赵子龙单骑救主”
对比:听评书与阅读原著有何不同?
环节三总结提升1、比较法: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表现手法、主题思想时,都可采用比较法,可以将不同篇中的同类作品、同一篇中的不同类拿来比较。如在人物形象上,可将诸葛亮、司马懿、周瑜人物形象进行比较,同样是极具智慧的人物,诸葛亮智慧忠义、司马懿智慧多疑、周瑜智慧忌妒,通过比较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在内容上也可比较,也可进行表现手法上的比较,如《三国演义》和《项链》在揭示人物心理时表现手法的不同,从而了解我国传统小说的写法与西方惯用的心理分析的写法的区别。
2、参读法:如读完《三国演义》后,可参看他人对《三国演义》的评论,如对曹操的评价。阅读要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及文本的主题思想,要有自己的思考,切不可人云亦云。
1.注意倾听,能抓住重点字词,体会作者急切,快乐的心情。
2.能理解标点符号在表现人物用情感时的作用。
环节四总结升华
阅读拓展
1、交流《三国演义》读书成果和自己的阅读方法。
2、阅读作业:运用对比法读《三国演义》中《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体会诸葛亮因人而异的智慧。
3、书写作业:完成 我喜欢的三国人物 手抄报
推荐课外阅读。
附:板书设计
品读“三国”人物
方法:比较法参读法
点面结合以听促读读书做笔记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3
阅读指导目标:
1、掌握阅读欣赏小说的一般方法。
2、指导学生运用比较法等阅读《三国演义》中三处战斗场面,了解战役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激发阅读名著兴趣,培养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
4、学会欣赏作者的表现手法,怡情养性,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高审美能力。评价任务:
1. 了解战役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 在对比中分析描写战役场面的语句,了解作者写作方法。
阅读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
谈话了解,指导阅读小说的方法1.讨论:你喜欢读名著吗?说说理由。阅读长篇小说,你有什么好方法?
2、你读《三国演义》原著还是青少年版?有什么阅读困难?怎么解决的?小结阅读小说的方法(点面结合法):
(1)面:理清故事情节
(2)点:抓住人物特征
环节二
阅读《三国演义》三处片段活动一 引入片段
1.你喜欢哪场三国战役?
2.生思考,并回答。
1.学生自信交流自己知道的战役名称。
2.学生能够相互补充,概括出小说主要内容。
3.感受语句的描写方法。活动二 阅读片段
(1)阅读片段《火烧新野》,《火烧赤壁》、《七擒孟获三气周瑜》,指导原著阅读,读通读懂。
(2)阅读、讨论三场战役的起因、经过、结果。
指导:不动笔墨不读书。用同一记号标出相同类项。
(3)学习片段中描写战役的语句,体会描写场面语句的方法。
环节三
展示提升1.同学上台展示,可以配课件给大家讲解,台下同学可以就他们的讲解进行提问。
2、小组合作表演精彩战役片段,演出人物不同的特点,以及本场战役的特色。1.展示同学故事讲的生动形象。台下同学注意倾听,台上台下积极互动。
2.学生配合演出,表演的生动形象。
环节四总结升华
阅读拓展
1、交流《三国演义》读书成果和自己的阅读方法。
2、我们不仅要了解三国名句,还要了解三国故事,三国人物性格,三国的著名战役,三国的歇后语。课下我们继续阅读。
推荐课外阅读。
引导学生继续阅读三国,激发阅读兴趣。
附:板书设计
品读“三国”战役
《火烧新野》《火烧赤壁》《七擒孟获三气周瑜》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4
课程说明: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阶段学生要阅读5本以上名著,字数达到150万以上。“名著导读”是新教材增设的一个板块,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设想:
教学“导读”应结合文本的视觉和影视的视觉,使学生产生欣赏的欲望,然后以学生的潜心阅读为主。本导读拟设2课时,第1课时以教材中的导读内容为依托,较全面地介绍名著;第2课时让学生通过活动(名著故事会、精彩片段选读),感受名著的艺术魅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作者、思想内容、价值等;
2)识记一些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熟语、歇后语;
3)复习《赤壁怀古》《蜀相》;
4)掌握名著欣赏的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语言积累以抢答的形式完成;
2)理解教材中导读内容,把握要点;
3)文学作品与历史记载的比较鉴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谋事在人”的积极人生观;
2)确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社会历史观;
3)通过鉴赏典型形象获得精神愉悦。
教学重点:
1、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2、语言知识积累;
3、了解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文学语言与史传语言的比较鉴赏。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序幕。
2、展示篇首词,略作欣赏。
3、联系复习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展示课题: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一提起《三国演义》,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一个个耳熟能详的英雄我们脱口而出:诸葛亮、关羽、张飞、曹操……的确,这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智谋、权术、机变、口才、勇气……在三国鼎立的舞台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导读名著
1、名著的形成
1)《三国演义》的编撰者是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元末明初。
2)《三国演义》的形成,课件展示:晋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 宋代讲史平话“说三分”元代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
明初罗本贯中编撰《三国志通俗演义》 清初毛纶毛宗岗整理和评点《三国志通俗演义》
2、名著的影响
1)老师讲意思和运用,学生抢答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熟语
课件显示:唱空城计,过五关斩六将,说曹操曹操就到,乐不思蜀,赔了夫人又折兵,人在曹营心在汉,扶不起的阿斗。
2)课件显示歇后语前半句,学生抢答后半句。
3)名著其他影响如:京剧“失”“空”“斩”是传统剧目;大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易中天《品三国》让经典走向普通民众;教材选编《出师表》《赤壁之战》《孔明挥泪斩马谡》。
3、名著的价值
1)课件出示《三国演义》的内容和思想;教师介绍《三国演义》的情节时间跨度、线索、作品倾向。
2)提问,要求从教材“导读”中找答案:
《三国演义》给予我们人生最宝贵的启示是什么?
《三国演义》表现了一种怎样的社会观、历史观?
课件展示。
4、名著的欣赏
1)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
要求学生说出几个《三国演义》故事回目。
2)生动典型的人物形象:
提问:毛氏父子评点《三国演义》所谓“三绝”是?
课件展示:奸绝——曹操
义绝——关羽
智绝——诸葛亮
课件展示“曹操小档案”,建议阅读长篇小说时,由于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可以通过制作人物档案的方式理顺内容。
谈谈诸葛亮的形象:
诸葛亮是群众智慧的化身,他足智多谋、神机妙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课件出示武侯祠楹联;复习背诵杜甫律诗《蜀相》
3)欣赏《三国演义》中《孔明挥泪斩马谡》与晋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对斩马谡的记载。
a)分角色朗读《孔明挥泪斩马谡》中孔明“三哭”片段
分5个角色:孔明、马谡、蒋琬、先主刘备及叙述者。
b)讨论“三哭”各含怎样的感情?
一哭: 挥泪 哀伤之哭
二哭: 流涕 惋惜之哭声
三哭 大哭不已 惭愧之哭
c)阅读《诸葛亮传》中记载,理解“戮谡以谢众”,意即:杀了马谡来向众人谢罪。
d)文学作品语言的形象性与正统史书叙事的客观性。
四、小结:
名著欣赏的方法:
1了解名著的形成和影响;
2把握名著的基本内容和思想;
3通读名著,欣赏精彩篇章,抓住小说三要素;
4积累语文知识。
五、作业:
1)课后准备“三国”故事会;
2)阅读《同步作业》中两篇文章《孔明挥泪斩马谡》和《群英会蒋干中计》
六、在《三国演义》片尾曲声中结束。
附板书提要:
名著《三国演义》导读
怎样阅读名著?
1、了解名著的形成和影响;
2、把握名著的基本内容和思想;
3、通读名著,欣赏精彩篇章;
4、积累语文知识。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5
一、内容简介:
《三国演义》是古代历史小说中成就、影响的一部作品,它广泛流传,魅力无穷,在中国文学和人民生活中都有着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它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
《三国演义》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把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的斗争中,放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塑造,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三国演义》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读者清晰地看到了一场场刀光血影的战争场面。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波澜起伏、跌宕跳跃,读来惊心动魄。
全书语言精练畅达,明白如话,简洁明快,气势充沛,生动活泼。
二、指导目标:
1、通过让学生阅读四大名著之《三国演义》,了解东汉末年社会现实的动荡和黑暗及魏、蜀、吴三个政治、外交、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欣赏书中众多鲜明饱满的人物形象和气势恢弘的战争场面。
2、了解《三国演义》在文学式上的艺术成就:战争描写和人物塑造,学会欣赏作者的表现手法,怡情养性,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高审美能力。
3、师生共同探讨阅读方法,激发学生自行阅读的动机,培养终身阅读的习惯。
三、阅读计划:
期初进行阅读《三国演义》的导读以后,每天阅读15分钟,阅读能力较强的可自行安排阅读量,利用每周阅读课师生共同阅读,老师为学生念读故事,师生探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学生朗读自己感兴趣的章节。月末进行一次阶段性汇报,完成读书卡各阶段要求,交流各自读书方法,每月评选一次阅读之星。
具体安排:
第1周布置购买《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导读,明确阅读方法,
第2周检查《三国演义》的购买情况,并要求每日读15分钟左右,至少读完一回的内容,并明确做批注的方法要求。发放读书卡。
第3----5周结束第一阶段阅读1——24回,并于月末检查阅读情况,举行一次三国小故事朗读会
第5周国庆长假,阅读三国演义,并出一期读书小报
第6----9周第二阶段阅读到第48回,制作三国人物资料卡
第10--15周第三阶段阅读到72回,复述“赤壁之战”的经过。评选“评书员”
第16-- 19周第四阶段阅读至96回,月末举行“我知道的三国成语”交流活动
第19周--寒假第五阶段阅读到完。全文回顾。选择一点写读书笔记。完成问卷调查。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三国演义》片段的阅读指导,来指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原著的方法。
2.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兴趣,以达到本学期完成《三国演义》的阅读目标。
3.增强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自豪感。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老师适时点拨法相结合。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杨洪基演唱。
全班齐诵《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师:同学们,从刚才大家的激情朗诵可以感受到大家对三国演义的喜爱。
下面咱们做一个小游戏,猜个谜语,谜底呢,都是三国演义的人物,看大家,能不能猜中啊!
阳关一区续日弹。谜底:曹操
事事齐全说汉高。谜底:刘备
凿壁偷光。谜底:孔明
嘴里进蚊子。谜底:张飞
鸟宿林间不再飞。谜底:关羽
二.《三国演义》重要性。
师:非常好,通过这个猜谜语的过程可以看出大家对《三国演义》还是很熟悉的。《三国演义》的人物和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对我们的影响非常大。影响大到什么程度呢?很多的三国历史知识我们都用三国演义的知识给代替了,其实与真正的历史有着很大的不同的。
下面咱看这几张图片,这是京剧中三国人物的脸谱。大家猜猜看看你能猜出这是谁不?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历史章回小说,作者呢,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它是四大名著中唯一一本根据历史事实改编的小说。他的故事在中国民间流流传广泛人们广泛传诵,不断的被搬上各种舞台。到了现代也不例外,各种戏剧,电视连续剧,电影,评书等等。《三国演义》的故事深入人心,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这是这部书的巨大魅力。
三.阅读原著的重要性
师:跟同学们交流的时候我理解到,很多同学,都能够讲几个《三国演义》的故事。这些故事有的来自于电影有的来自于电视连续剧,有的来自于父母的讲述,有的来自于自己看儿童版的《三国演义》,当然了也有同学很厉害,来自于《三国演义》的原著阅读。
现在问题来了,我们已经知道了那么多的《三国演义》故事,还需不需要看《三国演义》的原著呢?我们能不能看得懂《三国演义》的原著呢!
(一)需要阅读原著
师:先来解决需不需要看原著。看原著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看原著能够激发我们的想象力。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这就是文字阅读带给我们的巨大的想象空间。是文字阅读的巨大魅力之一。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对作品进行再创作。
通过阅读文字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像这样简单的文言文,阅读之后我们会发现我们的阅读水平就会有很大的提高。对于我们阅读其他的文章会有巨大的帮助。大大提高了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的感受能力。
另外《三国演义》文字的本身就具有非常高的艺术成就,非凡的叙事才能,全景式的战争描写,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无不闪耀着熠熠的光辉,会带给我们巨大的艺术享受。
由此可见,我们阅读原著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有能力阅读原著
师:那么同学们具不具备阅读原著的能力呢?有的同学说嗯,可能已经具备了,为什么呢?因为其实我们已经在上个学期学过了《草船借箭》,当时我们就用的是原著的节选。当然,是无障碍版,课文给我们做了很详尽的注释。
下面我们就开始我们今天的小组合作学习,让我们带着两篇《三国演义》的节选,来检验一下我们对于这样文字的阅读能力。
从大家的表现可以看出,同学们,你们完全有能力来阅读《三国演义》原著,那么请大家,敞开心扉,张开怀抱,去拥抱精彩的《三国演义》原著吧,给大家一个月的时间进行阅读,一个月之后咱们进行讲《三国演义》故事大赛。
三.积累并进行快速记忆训练
《三国演义》在中国影响之深广,从大量的《三国演义》成语、歇后语就能够看出来。我找了一部分的《三国演义》歇后语发给大家,现在呢,咱们进行1个三分钟速记训练,看看你3分钟能背多少条,一会儿咱们就从第一个同学开始往后,一个人说一条,咱们在《三国演义》歇后语中结束我们今天的课。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7
1教学目标
1、带领学生走进名著《三国演义》,鉴赏其中精彩的人物及其故事,分析人物形象。
2、探讨“忠”“义”的内涵及其社会价值。
3、激发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4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三国演义》
1、听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导入课堂,激发学生兴趣。(约3分钟)
师:(灯片1)杨洪基老先生一曲浑厚的《滚滚长江东逝水》,带着我们思绪的翅膀穿越千年历史时光,去追溯那令人向往的古战场,寻觅英雄的踪迹。今天就让我们带着万丈豪情走进经典名著-------《三国演义》。(灯片2)
活动2【讲授】《三国演义》
2、下面我们来明确一下本堂课的学习目标。(灯片3)
师:诵读目标。《三国演义》作为一部鸿篇巨著,写了哪些内容呢?我们来看看内容简介。
3、了解《三国演义》的内容简介。(灯片4)学生阅读1分钟。
师:在中国文学史上,《三国演义》有着很高的地位,它是我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是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有着璀璨夺目的艺术成就。我们来了解它主要的艺术成就。
4、介绍《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灯片5)
师分条诵读。
师:在众多的艺术成就中,可能同学们最感兴趣的就是作品中的人物以及他们的故事了。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品读其中主要的人物形象。出示灯片6:品三国人物。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上的这幅对联,看写的是哪位人物?(灯片7)
学生齐读对联。
5、赏析诸葛亮的形象(灯片8)
师:诸葛亮是众人皆知的三国人物,也是我们喜爱和崇拜的人物,他有着精彩而传奇的一生。 同学们知道他的哪些故事?从这些故事可以看出他的哪些品质?现在请同学们分组进行讨论,(2分钟时间)。
学生发言。 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板书 故事名 品质
教师归纳明确诸葛亮的故事:刚才同学们都说得很好,诸葛亮的精彩故事是很多的,同学们课后可以好好去读一读:隆中对 火烧博望坡 火烧新野 智取汉中 舌战群儒 智激周瑜 草船借箭 借东风 六出祁山 七擒孟获 挥泪斩马谡 空城计 巧布八阵图 遗计斩魏延
个人品质:这些故事大部分都体现出他的 神机妙算 足智多谋 忠心耿耿
师: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济世为民的雄心壮志,有着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更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他是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我们来看看下一位人物。(过渡语)
6、赏析关羽的形象
猜一猜他是谁(灯片9)
师:他就是同学们熟悉的红脸关公啊!(灯片10)那他在你心中是一个怎样的人?并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思考一分钟后发言。
师:这些同学讲得非常好,下面我们来看看两个原著中的片段:土山三约(灯片11)关羽的忠心真是日月可鉴,才有秉烛达旦护嫂嫂,千里走单骑寻主等情节; 华容道释曹操(灯片12),足见关羽义薄云天。
教师明确关羽的事迹:温酒斩华雄 土山三约 过五关斩六将 千里走单骑寻主 单刀赴会 华容道义释曹操 水淹七军
及其品质概括:体现关羽的 智勇双全 武艺绝伦 忠心耿耿 义重如山
师:因此,后世的很多皇帝都封谥关羽, 关羽成为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庙宇遍天下的圣人。民间百姓也将关羽当作“战神、驱邪神、守护神、武财神”。可见关羽也是一位非凡的人物,被誉为“义绝”。
7、探讨忠义。(灯片14)
师:同学们诸葛亮和关羽的形象各有特色,但他们却有着相似的品质,这种品质是什么?
忠 义
师:请同学们思考讨论:你如何看待诸葛亮和关羽的“忠”“义”?这种“忠”“义”在现代社会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
学生起立,分组讨论3分钟,讨论完毕后,2分钟形成文字,然后发表意见。
(1) 先请两位同学在展示台上来出示自己所写出的文字,并对观点进行讲解。
(2) 下面请两位同学也说说自己的观点。
师总结:同学们都能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说出自己对忠义的看法,说得很好,我们把同学们的观点总结梳理一下吧。
8、总结明确观点。
观点一:(灯片15)
观点二:(灯片16)
9、同学们,一部宏大而精彩的巨作,仅凭这一堂课是说不完的、道不尽的,还有很多的精彩人物和故事等着同学们去品读,还有很多的问题等着我们去探讨。如:出示(灯片17)
(1)《三国演义》写了大大小小数十次战役,你觉得哪一次最精彩?为什么?
(2)鲁迅先生曾这样评价《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刘备之德近乎伪,孔明之智近乎妖”,对此,你怎么看?
(3)世人历来对曹操的形象褒贬不一,你是如何看待的?
希望同学们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能积极思考,用勤奋点燃智慧的火花,提升思想的厚度。
10、结束语:出示(灯片17),音乐《历史的天空》响起。同学们,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硝烟散去,英雄不在,千年古事已俱付尘灰。有人说:“每一本好书,都象一盏明亮的灯,它照亮的不是黑夜,而是求知者的心灵。”《三国演义》就像是一盏明灯,就让这盏明灯永远照亮我们的心灵,让正确的“忠”“义”美德相伴我们的一生吧!下课。
活动3【作业】《三国演义》
(1)《三国演义》写了大大小小数十次战役,你觉得哪一次最精彩?为什么?
(2)鲁迅先生曾这样评价《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刘备之德近乎伪,孔明之智近乎妖”,对此,你怎么看?
(3)世人历来对曹操的形象褒贬不一,你是如何看待的?
活动4【活动】《三国演义》
教学反思:
1、本节课教学目标清晰明确,教学重点难点突出,紧扣教材,选择了符合学生学情并且难易程度适中的教学内容,能充分利用课内外教学资源,采用了多种生动、有趣、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顺利、高质量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实现了学生能力全方位、多角度的提升发展。
2、通过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鸿篇巨著《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熟知作品中诸葛亮和关羽这两位英雄人物主要的精彩故事,并学会从相关的故事情节中分析人物性格及形象特点,领会了小说鉴赏的基本方法。
3、课堂上,学生能发挥学习主动性,积极思考,课堂气氛轻松活跃,探寻了两位英雄人物身上的共同品质“忠”和“义”,并对他们的“忠”“义”品质进行深入探讨,增强了对“忠”“义”品质的辩证认识,能看到这种精神品质在现代社会存在的价值,能够把经典名著与个人的道德品质修养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紧密结合起来,因此,通过这堂课,经典名著不再仅仅是文学语言上的经典名著,更是成为学生个人成长、社会和谐发展的精神源泉。
4、总之,通过这一节课,学生能从最感兴趣的人物及其故事入手,激起了对经典名著阅读的兴趣,在接受名著的艺术价值时,也接受了名著思想价值的熏陶,加深了经典名著在语文教学中的厚度,达到了本节课多方面的教学目标,是一堂既有内容上的广度,又有思想上的深度,既激发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开阔学生阅读视野,又能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考能力、探究合作能力、写作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的成功的名著导读课。
《三国演义》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8
【教学设想】
《三国演义》的“导读”应结合文本的视觉和影视的视觉,使学生产生欣赏的欲望,然后以学生的潜心阅读为主。本导读拟设2课时,第1课时以教材中的导读内容为依托,较全面地介绍名著;第2课时让学生通过活动(名著故事会、精彩片段选读),感受名著的艺术魅力。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作者、思想内容、价值等;
2、对比、分析、评价《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的形象。
【教学准备】
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也即《三国演义》开篇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作简洁生动的赏析。并联系课内,背诵诗词《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赤壁》(杜牧)。
【PPT显示】
滚滚长江东流到海一去不回,翻腾飞溅的点点浪花,把多少英雄豪杰淘洗得无影无踪。这里以一去不返的江水比喻历史进程,带走英雄叱咤风云的丰功伟绩。
是非成败都如同过眼烟云,回首已成空。而青山依然矗立,夕阳也才几度染红。这里把前朝往事消逝之快与自然景物变化之慢进行对比,突出超然世外的淡泊旷达之意。
白发的渔父樵夫,往来于江渚之上,对秋月春风司空见惯。这一句写出了世外高人不拘于物的潇洒淡泊之风。
知己相逢,喜饮浊酒,古往今来的纷纷扰扰只不过是下酒助兴的谈资笑料。这一句再次抒发了淡泊洒脱的情怀。
二、展示课题: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一提起《三国演义》,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一个个耳熟能详的英雄我们脱口而出:诸葛亮、关羽、张飞、曹操……的确,这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智谋、权术、机变、口才、勇气……在三国鼎立的舞台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导读名著
(一)名著的作者
挑选小组成员填空,对“四大名著”之一的作者应该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PPT显示】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三国演义》等。
【PPT显示】
(二)名著的梗概
通过读介绍,整体感知,系统把握《三国演义》框架和脉络。
【PPT显示】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描写的是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约九十七年的历史风云。书的开篇写的是东汉末年统治阶级昏庸、腐败,造成社会的动荡,民众生活困苦,纷纷起来反抗,形成以张角为首的“黄巾”农民大起义;同时,各路诸侯也拉起军队,相互残杀。军阀董卓的行为引起别的军阀不满,多家联合起来声讨他。董卓被诛后,曹操当权,挟天子以令诸侯,削平北方的抗拒势力,并进兵江南。孙权和刘备联合抗曹,赤壁一战打败了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此后,魏、蜀、吴三国互有战争,各有胜负。最后,西晋先后灭了蜀、吴,取代了魏,复归统一。
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PPT显示】
汉室倾颓·讨伐董卓
群雄逐鹿·吕布覆灭
内阁密诏·千里独行
官渡之战·大破袁绍
三顾茅庐·荆襄之变
赤壁之战·火烧曹兵
三气周瑜·大战马超
夺占西川·合肥会战
巧取汉中·痛失荆州
汉室末路·夷陵之战
七擒孟获·六出祁山
司马专政·九伐中原
偷渡阴平·三分归晋
(三)名著的影响
1、老师讲意思和运用,学生抢答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熟语。
【PPT显示】
掩饰力量空虚,以期骗过对方的策略。→空城计
比喻在竞赛中战胜对手,进入下一轮比赛,也比喻在前进中克服困难。→过关斩将
刚提及某个人,某个人就出现了。→说曹操,曹操到
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刚到工作岗位上来,缺乏经验。→初出茅庐
比喻强占别人的房屋、土地、产业等。→鸠夺鹊巢
借指能及时解决紧急问题的办法。→锦囊妙计
泛指乐而忘返。→乐不思蜀
泛指样样都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比喻想占便宜,没有占到便宜,反而遭受损失。→赔了夫人又折兵
比喻青年人勇敢大胆、敢做敢为。→初生之犊不畏虎
指敏捷的文采。→七步成章
指人虽然在对立的这一方,心却想着对立的另一方。→身在曹营心在汉
多用来指懦弱无能的人。→扶不起的阿斗
2、《三国演义》不仅深受中国读者喜爱,而且远传海外,得到很高的评价;《三国演义》也刺激了同类小说的编写和出版,现存的就有二百种之多;《三国演义》还在军事领域学习、借鉴和运用,产生巨大影响;《三国演义》还为其他文学样式提供了素材,如京剧“失”“空”“斩”等传统剧目……
(四)名著的价值
提问,要求从教材“导读”中找答案:
1、《三国演义》给予我们人生最宝贵的启示是什么?
历史不能改变,但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2、《三国演义》表现了一种怎样的社会观、历史观?
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
(五)名著的欣赏
1、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
(1)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片断(桃园结义、三顾草庐、舌战群儒、赤壁之战、空城计……)。借助多媒体资料,以影视作品给予学生直观的'感受。要求学生说出几个《三国演义》故事回目并概括情节。
(2)欣赏《三国演义·孔明挥泪斩马谡》与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斩马谡的记载。
分角色朗读《孔明挥泪斩马谡》中孔明“三哭”片段。(5个角色:孔明、马谡、蒋琬、先主刘备及叙述人)
讨论:“三哭”各含怎样的感情?
【PPT显示】
一哭:挥泪 哀伤之哭
二哭:流涕 惋惜之哭
三哭:大哭不已 惭愧之哭
阅读《诸葛亮传》中记载,理解“戮谡以谢众”(杀了马谡来向大家承认错误)的心理,比较小说虚构与历史记载的不同。
文学作品叙事的形象性与正统史书叙事的客观性。
2、生动典型的人物形象:
提问:毛宗岗父子评点《三国演义》所谓“三绝”分别是谁?
【PPT显示】
奸绝——曹操
义绝——关羽
智绝——诸葛亮
(1)曹操形象阅读分析——奸诈
编制“曹操档案”,建议阅读长篇小说时,由于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可以通过制作人物档案的方式梳理内容。
【PPT显示】
名字:曹操,字孟德
别名:曹孟德、曹吉利、曹阿瞒
国籍:中国(东汉)
谥号:武皇帝
籍贯: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
生卒年:155年(乙未)—220年(庚子)
职业: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成就:消灭群雄,统一北方;实行屯田制,安抚流民;创作《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
人生观: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评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重点引导学生阅读:
第一回目(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曹操一出场,便以整段篇幅予以描写,曹操的奸诈形象尽显无遗,为人物形象作了定位。
①“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毁誉参半。
②假装中风欺骗叔父,赢取父亲信任——小时即如此,长大后可想而知。
③“‘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操闻言大喜。”——为曹操形象定下基调。
第四回目(废汉帝陈留贱位谋董贼孟德献刀)曹操杀吕伯奢一家,先杀八口人,若称其误杀;后又杀吕伯奢,其原因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充分展现出其奸诈凶狠的一面。
第十七回(袁公路大起七军曹孟德会合三将)曹操的马惊起践坏了麦田,违反军规,先“拟议自己践麦之罪”,而后“擎所佩之剑欲自刎”,最后“割发权代首”。曹操明知自己不能自杀,他这样做无非是想树立率先守法,严于律己的形象罢了,是以权术收买人心的假仁假义。
(2)关羽形象阅读分析——“忠义”“勇猛”
重点回目:
第一回目、第五回目、第二十五至二十七回、第四十五回、第五十回、第六十六回、第七十五回、第七十七回
重点引导:
关羽从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到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释曹操再到单刀赴会以及最后败走麦城。每一个故事和情节都把关羽的“忠义”“勇猛”的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
(3)诸葛亮形象阅读分析——“智慧超群”“鞠躬尽瘁”
展示武侯祠楹联,背诵杜甫《蜀相》,带领学生探究人物形象。
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代志能遵教受;
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诸葛亮是智慧忠诚的化身,他足智多谋、神机妙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从第三十七回“三顾草庐”到一百四回“丞相归天”,诸葛亮的形象就贯穿在这将近七十回的演义中,特别是从八十七回开始,诸葛亮的形象回回出现,回回鲜明。
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诸葛亮。
【PPT显示】
诸葛亮形象要一分为二看待。从智谋上看,诸葛亮确实有其过人之处,但小说毕竟是小说,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被“神化”了,以故鲁迅说“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从德行上看,诸葛亮对于刘备和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精神彪炳后世,赢得了赞美和崇敬。
3、宏大深刻的主题
学生讨论《三国演义》的主题,老师最后点拨。
《三国演义》这样一部“陈叙百年,该括万事”的鸿篇巨制,它的主题有多种看法,如拥刘反曹、正统思想、忠义思想、歌颂仁政、由分裂走向统一、讴歌封建贤才、反映三国兴亡、反映农民愿望、追慕圣君贤相风云际遇等。一般的理解是——
【PPT显示】
《三国演义》展示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斗争错综复杂,百姓流离失所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对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对创造清平世界的明君良臣的渴望。
四、作业
准备“三国”故事会。
五、在《三国演义》片尾曲声中结束。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9
课程说明: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阶段学生要阅读5本以上名著,字数达到150万以上。“名著导读”是新教材增设的一个板块,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设想:
教学“导读”应结合文本的视觉和影视的视觉,使学生产生欣赏的欲望,然后以学生的潜心阅读为主。本导读拟设2课时,第1课时以教材中的导读内容为依托,较全面地介绍名著;第2课时让学生通过活动(名著故事会、精彩片段选读),感受名著的艺术魅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作者、思想内容、价值等;
识记一些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熟语、歇后语;
复习《赤壁怀古》《蜀相》;
掌握名著欣赏的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
语言积累以抢答的形式完成;
理解教材中导读内容,把握要点;
文学作品与历史记载的比较鉴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谋事在人”的积极人生观;
确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社会历史观;
通过鉴赏典型形象获得精神愉悦。
教学重点:
1、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2、语言知识积累;
3、了解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文学语言与史传语言的比较鉴赏。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序幕。
展示篇首词,略作欣赏。
联系复习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展示课题: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一提起《三国演义》,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一个个耳熟能详的英雄我们脱口而出:诸葛亮、关羽、张飞、曹操……的确,这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智谋、权术、机变、口才、勇气……在三国鼎立的舞台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导读名著
名著的形成
《三国演义》的编撰者是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元末明初。
《三国演义》的形成,课件展示:晋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宋代讲史平话“说三分”元代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
明初罗本贯中编撰《三国志通俗演义》清初毛纶毛宗岗整理和评点《三国志通俗演义》
名著的影响
老师讲意思和运用,学生抢答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熟语
课件显示:唱空城计,过五关斩六将,说曹操曹操就到,乐不思蜀,赔了夫人又折兵,人在曹营心在汉,扶不起的阿斗。
2)课件显示歇后语前半句,学生抢答后半句。
3)名著其他影响如:京剧“失”“空”“斩”是传统剧目;大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易中天《品三国》让经典走向普通民众;教材选编《出师表》《赤壁之战》《孔明挥泪斩马谡》。
名著的价值
课件出示《三国演义》的内容和思想;教师介绍《三国演义》的情节时间跨度、线索、作品倾向。
提问,要求从教材“导读”中找答案:
《三国演义》给予我们人生最宝贵的启示是什么?
《三国演义》表现了一种怎样的社会观、历史观?
课件展示。
名著的欣赏
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
要求学生说出几个《三国演义》故事回目。
生动典型的人物形象:
提问:毛氏父子评点《三国演义》所谓“三绝”是?
课件展示:奸绝——曹操
义绝——关羽
智绝——诸葛亮
课件展示“曹操小档案”,建议阅读长篇小说时,由于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可以通过制作人物档案的方式理顺内容。
谈谈诸葛亮的形象:
诸葛亮是群众智慧的化身,他足智多谋、神机妙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课件出示武侯祠楹联;复习背诵杜甫律诗《蜀相》
欣赏《三国演义》中《孔明挥泪斩马谡》与晋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对斩马谡的记载。
分角色朗读《孔明挥泪斩马谡》中孔明“三哭”片段
分5个角色:孔明、马谡、蒋琬、先主刘备及叙述者。
讨论“三哭”各含怎样的感情?
一哭:挥泪哀伤之哭
二哭:流涕惋惜之哭声
三哭大哭不已惭愧之哭
阅读《诸葛亮传》中记载,理解“戮谡以谢众”,意即:杀了马谡来向众人谢罪。
文学作品语言的形象性与正统史书叙事的客观性。
小结:
名著欣赏的方法:
1了解名著的形成和影响;
2把握名著的基本内容和思想;
3通读名著,欣赏精彩篇章,抓住小说三要素;
4积累语文知识。
作业:
课后准备“三国”故事会;
阅读《同步作业》中两篇文章《孔明挥泪斩马谡》和《群英会蒋干中计》
在《三国演义》片尾曲声中结束。
附板书提要:
名著《三国演义》导读
怎样阅读名著?
了解名著的形成和影响;
把握名著的基本内容和思想;
通读名著,欣赏精彩篇章;
积累语文知识。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10
阅读指导目标:
1、通过阅读《三国演义》,了解三国故事,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通过了解成语背后的三国故事深入理解成于含义,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并学会全面认识事物。
3、通过分小组汇报阅读成果,训练学生收集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
1、阅读少年版《三国演义》,每人准备一个有关三国的成语故事,要求了解成语背后的故事并能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
2、摘抄其中优美的语言或收集关于“三国”的成语、俗语、歇后语,谈谈自己的感悟。
评价任务:
1. 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成语故事。
2. 了解成语故事背后的深意,会运用部分成语。
阅读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
激趣导入
1.师:让我们首先来观看一个片段,欣赏一首曲子(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及开剧片段)。知道这出自哪一部电视剧吗?
2.生:(齐答)《三国演义》。
3.师:悲壮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把我们带到了群雄争霸的三国时期,《三国演义》让我们认识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诸葛孔明,骁勇善战、忠义为先的关云长,雄霸江东的孙仲谋,一代奸雄曹阿瞒,旷世奇才周公瑾等生动传神的人物。也让我们目睹了桃园结义、官渡之战、火烧赤壁、草船借箭等场面。让我们再次漫游“三国” ,本节课我们将重点学习三国中的成语
(板书课题)
活动一 成语知多少
1.师:我们先畅游知识园,考考大家对“三国”中的成语到底了解了多少。(多媒体出示“畅游知识园”及相关题目。)
(1)魏国的霸主是谁?(曹操)蜀国的霸主是谁?(刘备)吴国的霸主是谁?(孙权)
(2)《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罗贯中)是哪朝人?(明朝)
(3) 这部著作写的是哪段时间到哪段时间的历史故事?(汉末年到晋代初)
(4)“七擒七纵”跟谁有关?(诸葛亮、孟获)
(5)“羽扇纶巾”描写的是三国中的哪位人物?(诸葛亮)
(6)请列举“过五关斩六将”中的“五关”或“二将”。(五关:东岭关、洛阳、汜水关、荥阳、滑州渡口、六将:孔秀、孟坦与韩福、卞喜、王植、秦琪)
(7)请说出跟关羽有关的两个成语。
(刮骨疗毒、单刀赴会、桃园结义、大意失荆州)1.情境导入,渲染气氛,使学生入情入境,了解课堂学习重点。
2.小结语为学生回顾故事、学习接下来内容作铺垫。
环节二
引导学习活动二 引导学习
1.师:老师收集了一些三国成语,我们先来看一看。
(多媒体出示:三顾茅庐、七步之才、一身是胆、望梅止渴、锦囊妙计、乐不思蜀、如鱼得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生齐读课件中的成语
(2)同桌交流已经掌握的成语及含义,相互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成语背后的故事面向全体学生,课内外结合。课前组织多次故事会,逐层选拔,推选故事大王,既让每个学生都有讲述的机会,又让有特长的学生得到充分展示。在熟知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悟语言,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从中感受到名著语言的精妙和名著对语言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活动三 我是故事大王
1.师: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三国知识,真了不起!你们知道吗?每一个成语的背后还有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故事王国,请四大组各推出的“故事王”给我们讲一讲。
2.故事内容:可以讲述自己印象最深的成语,可以讲述自己最感兴趣的成语故事,也可以讲述最让自己感动的成语故事(赵云飞骑救公孙;典韦飞戟退追兵;周泰宣城救孙权;许褚护曹夺船避箭;曹洪护曹步随渡水;周泰救权惨战重围;曹洪挡超竭力死战;曹昂让父奉马身死;长坂赵云决荡救幼主;宛城典韦生死当塞门等)。还可以讲述其它(桃园结义;煮酒论英雄;过关斩将;跃马檀溪;三顾茅庐;携民渡江;大闹长坂桥;舌战群儒;初出茅庐;七步成诗;巧借东风;曹操献刀;义放曹操;单骑救主;大意失荆州;夜走麦城等)
3.评选故事大王
环节三总结升华
阅读拓展
师:今天,我们一起回味了《三国演义》中的几个精彩片故事,认识了堪称英雄的几位三国人物,感悟了一些精妙的词句,初步领略了经典名著的魅力。(宣布得分最高的一个小组为本次读书活动“三国通”。)《三国演义》中还有更多的故事、人物、语言等待着我们去品味。一本好书是值得反复阅读的,因为每读一遍,我们都会有新的发现。希望同学们再去仔细品读,从中获得更多的收获,更深的感受!在我国文学宝库中,还有许多像《三国演义》一样优秀的作品,如《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都值得大家阅读。让我们(齐声):与好书为伴,与经典同行!
推荐课外阅读。
透过范例总结读书方法,提出读书的要求,引入其它经典名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环节四
作业布置
1、交流《三国演义》读书成果和自己的阅读方法。
2、阅读作业:运用对比法读《三国演义》中《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体会诸葛亮因人而异的智慧。
3、完成手抄报
巩固练习附:板书设计
《三国演义》之“三国成语”
桃园结义
羽扇纶巾——诸葛亮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09-03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09-10
《三国演义》 教学设计08-02
2021《三国演义》教学设计09-03
《三国演义》导读教学设计01-07
《三国演义》名著教学设计09-30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范例12-19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2-06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教学设计09-02
《三国演义》中人物教学设计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