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教学设计

时间:2023-02-07 17:30:4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如梦令教学设计推荐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如梦令教学设计推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如梦令教学设计推荐

如梦令教学设计推荐1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学习,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感悟词人的快乐心情及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

  3、初步了解学习古词的方法。迁移运用,提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4、学习古诗词兴趣,培养古诗词热爱激发学生

  二、教学重点:

  品读字词,想象词境,并能试着用优美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感悟词人的快乐心情及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想象词描绘的意境,领会词人“沉醉”的心情。

  2、了解古词的学习方法,迁移运用。

  四、教具准备:

  课文、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创设情境,营造学诗歌的氛围,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1、师:同学们,春天到来,又是郊外踏青的好时节。你有没有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郊外游玩过?你去了哪里?景色如何?心情怎样?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看到那迷人的江南美景,你想到了哪首词?(点名)(课件,音乐)

  1、忆江南

  师:掌声送给她!

  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夏天,我们来到美丽的西子湖畔,诗人苏轼留下了这样的诗篇:

  3、山行

  秋天,人们喜欢登高远游,这满山的红叶,我们又想到了

  4、梅花

  冬天,我们一起去郊外踏雪寻梅,墙角数枝梅——

  师:多美的诗句啊!同学们,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无数文人墨客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名篇佳作,难怪有作家说道——(课件出示于丹与叶延滨的话)看了这两段话,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同学们,做好上课的准备了吗?上课!

  二、正式上课:

  师:我们今天来学一首关于郊游的古词(板书:古词)——如梦令(板书:如梦令)通过预习你们知道了什么?

  预设:作者是(板书:【宋】 李清照)如梦令是词牌名,是用来吟唱的,又叫曲子词,每一种词牌名都有固定的字数、格式和韵律。??她是一位著名的女词人。有“词国女皇”之称。

  三、多重诵读,感知词之味道

  (一)自主学习,读“通”本词

  师:现在请大家自由地读读这首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生自由诵读)

  评价:字正腔圆!你把生字“藕”和多音字“兴”读准了,(出示课件:藕花和多音字兴)老师想问问你们为什么“兴”在这里读第四声?(高兴、兴致)(课件)是的,兴表示“兴致”的意思所以读第四声。哪位同学再来读读?

  (二)师生合作读

  1、小结:同学们,古词是用来吟唱的,(板书:吟)除了读准音,还要注意好词句的节奏和停顿,这样就能读出词的味道,我们一起来合作吟一吟。(师读前两个字)

  3、小组赛读:同学们吟得真好,带着这样的节奏,我们小组来赛一赛,大家可以任意选择一种吟诵方式,看看哪个小组吟得好。

  4、展示。

  四、读懂词的大意,抓住关键字瘦读全词。

  1、 同学们,光读通读顺还不够,咱们还要读懂它,大家可以在下面注释的帮助下,读懂词的大概意思,找一找最能表达作者心理感受的那个字,在组里和同学讨论讨论。(随机板书学生的答案)

  生:醉、梦、记、暮、兴。

  2、各组代表分别说出自己的`理由。

  3、总结:刚才大家通过学习,找到了自己认为最能表达词意的关键字,来帮助我们理解古词的内容,这是古词学习的第二步:把整首词凝成一个字或词。(板书:凝)但是,哪个字最能表达作者的心境呢?让我们走进这首词,走进李清照的内心世界。

  五、想象画面,感悟词之意境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边听边想,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哪几幅画面?(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1、哪一幅画面让你的印象最深?(请三个同学)谁也喜欢这样的画面,再来说一说?还有谁也喜欢这样的画面?

  2、出示溪亭日暮图

  ①这就是美丽的溪亭日暮图,你能读一读这美丽的画面吗?

  评价:说的好,读的美,还有哪位同学喜欢这样的画面?你来读一读。

  ②同学们真了不起,读着词语,能想象出这样的画面,这就是“品词”。(板书:品)

  ③再读“溪亭日暮”: 好一个溪亭日暮,夕阳晚霞,物我两忘,难怪作者“沉醉——不知归路”。让我们带着这份醉意来读这两句,一定更有味道。

  3、还有谁想到了不同的画面?(哦,你看到了藕花深处的迷人风景)李清照,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李清照,你还看到了什么?你闻一闻,闻到了——

  ①现在我们跟随李清照一起走进那个清香四溢、色彩缤纷、幽静而神秘的世界,谁来读一读这样的美景?(指名读)

  ②难怪词人迷醉其中呢?你再来读一读。同学们,让我们深吸一口藕花的香气,一起来读读——

  ③你觉得哪一个字最能说明诗人又一次醉了?(误)能用一个词来代替这个“误”字吗?(不知不觉、情不自禁)

  真是景不醉人——人自醉。带着这份醉意,再来读读这一句。

  4、还有怎样的画面呢?(惊起鸥鹭)(出示图) A怎么划船?(争着、用力)

  师:关于“争渡”的注解历来有两种观点:

  (1)以《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为主的一方观点认为,“争渡”的意思是“奋力划啊,抢着划啊”

  (2)以《唐宋词鉴赏词典》为主的一方观点认为,“争渡”的意思是“怎么划啊,怎么划啊”

  师:再读读这两句,考虑一下,你认为是哪一种意思呢?或者你有更新的想法吗?

  生1:

  ①她着急回家,就抢着划;(你抢着划一划)

  ②小组“争渡”读出抢着划的感觉。(做动作)

  师:此时此刻,老师也有了作诗的雅兴,真是“一群诗人争船渡,一滩鸥鹭上青天”那情景该多么壮观啊!谁来读一读。

  ③此时此刻,词人的心情是多么的??(指名说)开心、激动。(激动地读一读)

  ④生2;她喝醉了酒,就不知道怎么划了??(你把那种不知道怎么办的感觉读出来) 迷迷糊糊中,呼啦啦鸥鹭飞起,你会有什么感受(惊讶、惊喜) (惊喜地读一读) 这个“惊”字,既惊飞了鸥鹭,又惊喜了词人。写得多好啊。同学们,带着惊喜与兴奋,读一读这两句吧!

  师:同学们的理解都很有道理,难怪那些诗词专家们都一直争论不休呢。不管是“抢着划”还是“怎么划”,李清照的心情都是——快乐(快乐地读一读)

  5、面对如此良辰美景,假如你是李清照,你会和朋友们干些什么?(饮酒、作诗、赏景、聊天┅┅)

  6、总结:

  学到这儿,谁来说说最能表达词意的是哪个字呢?(醉)(擦掉别的字)李清照,你沉醉的仅仅只是酒吗?(说到了酒)还有什么?沉醉于景吗?沉醉的还有什么?——心(快乐美好的心情)(板书:酒、景、心)在这份美好的醉意当中,老师也写下了这一首如梦令,伴随着音乐,我们一起沉醉地读一读。(音乐起,再读全词)

  六、回归整体,熟读成诵。

  就让我们沉醉在这幅流动的画里,一起背诵这首词吧!每个小组自由选择,待会你们可以看画面、可以听音乐、可以做动作,甚至可以唱一唱。开始吧!(还有不一样的形式吗?)

  七、拓展读词,感悟词之情韵

  1、大家诵得韵味十足,谁来说说你怎样学习这首古词?让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再学一首同样词牌名,同一位作者的词。(先吟、再凝、最后品一品)

  2、要吟出词的节奏,读懂意思,把整首词凝成一个字或词,品出李清照怎样的心境?

  3、小组展示自学成果。

如梦令教学设计推荐2

  一、画面导入,激起情趣

  同学们,咱们一起来看这样八个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课件),谁来说说你对这八个字的理解?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画,一幅画里又往往蕴含着美妙的诗句。现在,咱们一起来看几幅画,你能吟出画中所蕴含的诗句吗?

  二、初读全词,初步感受词意

  1、同学们,你们用动情的朗读读出了古诗的韵味,看得出,你们都很喜欢诗。今天,咱们再来学一首词,这首词也是诗中有画,而且今天我们要接触的这位词人也不简单,她就是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的宋代著名的女诗人、李清照。关于李清照,你都知道些什么?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她的资料,下面大家看这段文字,自己读一读。

  从资料中我们知道李清照可是才华横溢,也正以为如此她被称为“词国女皇”。有人用“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来评价她的词学造诣,这个李易安就是李清照。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李清照,走进李清照的少女生活,走进李清照的内心世界,一起研读《如梦令》,与之一起徜徉于词的世界。(屏幕出示全词),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所作,回忆了她少女时代的一次郊游的经历。请大家自由地读读这首词,要读得充分,读准字音,。(板书:如梦令)

  2、①这里有一个生字,藕,再请同学来读一读,这里的藕花就是——(荷花)

  ②这里有一个词也请大家注意,兴尽,在这里都读第四声,兴指兴趣,兴致。尽是满足的意思。所以兴尽就是指——兴致得到了满足。请同学再来读一下这个词。

  ③藕花,兴尽,这两个容易读错的词都在第三四句中,谁再来把这两句读一读,把它读正确。

  ④除了把词读正确,我们还要读出词的节奏,把词读得有板有眼,字正腔圆。谁再来读读整首词,其他同学注意听,它是怎么停顿的?(指导停顿)

  3、读好了节奏,我们还要读懂它。如梦令是这首词的词牌名,李清照借这个词牌回忆了自己年轻时候的一次郊游经历。整首词语言简洁,浅显易懂,我相信理解它的意思对大家来说不是难事,请大家再次自由读读这首词,同桌之间相互说说你对它的理解。(师巡视)

  4、好的,同学们,从我刚才听到的几位同学对意思的理解和大家轻松的表情来看,你们已经读懂了这首词的意思。

  师:你自己能够读明白哪一句词的意思了?你站起来说给大伙听听。

  生: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记得在溪边黄昏的时候看日落。

  师:在那里看日落时的情景。是吗?不错的,她这么说,咱们能听懂她的意思吗?能听懂就可以了,来,往下说。你还能读懂哪一句?

  生:沉醉不知归路。她看到日落,沉醉到不知回去的路了。

  师:沉醉,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生:深深地陶醉了。

  师:不知道回家的路了,是吗?或者说是忘记(回家了)。

  师:再往下说

  生:误入藕花深处。这句话我理解的是他开船的时候开到有荷花的地方。

  师:对,划船的时候。那个时候船没有机器的,划的。划到哪儿去了?

  生:(齐说:荷花深处去了。)

  师:是的,荷花深处去了。

  师:接着说。

  生:我理解的是兴(xīng)尽晚回舟

  师:还有不同的说法吗?你怎么理解?

  师:她看着看着,陶醉在里边了,但是,天都黑下来了,这个时候又不得不回去,其实这个“兴尽”是兴未尽,但是因为晚了,所以不得不回去。

  师:还有最后两句没人说,谁来说?

  生:我解释的是惊起一滩鸥鹭。意思就是她在开船的时候不小心进入了荷花的地盘。然后荷花里边有许多的鸥鹭,被她船一开进来就全部飞走了,就是惊起一滩鸥鹭。

  师:争渡,争渡,谁读明白了?

  师:怎么出去啊,怎么出去啊?在抢着划船,这个时候把一滩欧鹭给惊起来了。

  师:同学们很能干,不知不觉地把这首词给读胖了。(板书:读胖)同学们,如果说把咱们刚才说的话写下来,你说长不长?

  师:可是这一首词只用了33个字就把作者那次郊游的经历写清楚了。交代清楚了郊游的时间是(日落)就是我们说的黄昏、傍晚;地点是在(溪水边的亭子里)对,溪水边的亭子里。你看古诗词就是这样的凝练、含蓄。在这首词里既有景,又有人物活动,你能分辨出哪些词语是写景,哪些词语是写人物活动呢?默默地看,静静地思考。(结合学生回答,屏幕出示,指读)

  5、细细读着这六个词,我们会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因果关系,师引述——因为“溪亭日暮”所以“沉醉”,因为“沉醉”所以“误入藕花深处”,因为“误入藕花深处”所以“争渡”,因为“争渡”,所以惊起“一滩鸥鹭”。

  你看,句子和句子之间衔接得多么紧凑,多么自然啊!人在景中,景因人显,人和景的相互交融构成了那一幅幅生动美妙的画!让我们再次走进画面,读一读这首词吧!

  三、展开想象,品味词境

  1、同学们,虽然时隔千载,我们已经无法跟随李清照一起参加那一次郊游,但这首词“诗中有画”,我们完全可以借助想象,再现情境。{板书:展开想象(齐读)}在这首词里,有一些词语给了我们画面般的美感, a、溪亭日暮

  ①咱们先来读一读一二句,齐读。

  ②哪个词给了你无尽的想象,给了你画面般的美感?

  ③是啊,“溪亭—日暮”,读着这个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板书:溪亭日暮)展开想象,用眼睛去看,用大脑去思考,用心去感受,用语言去描绘,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对景的想象]预设:

  a、学生回答比较简单(亭子、小溪、夕阳)师评语引领:那些美好的景物你都看到了,可惜却都是静止的,谁能把这些眼前的景物说得更加具体?让这些景物活起来,让这幅画美起来!

  。教师评语引领:瞧,他说得多么传神哪,尤其是“xx”词,仿佛把我们都带入了那美景之中。

  c、你也走进去了,那一幅美妙的画卷一定正在你的心中展现!说得那么美,你一定能读好这两句,指读。

  师:落日的余辉倒映在湖里,使我们想起怎样的诗句来了?一道残阳铺水中——

  (3)朗读指导

  师:你们看啊!(老师边播放日落美景边描述:黄昏时分,太阳慢慢地从西边落下去了,晚霞染红了整个天空,远处的山,近处的水,还有那玲珑剔透的小亭,都被笼罩在夕阳的余辉中。水面上波光粼粼的,让我们情不自禁的吟出这样的诗句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样的情景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让我们带着这样的诗情读好这第一第二句。

  [对醉的理解]

  a、好一个良辰美景!好一个溪亭日暮!难怪李清照说她此时已经——沉醉不知归路了。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呢?是啊,诗人陶醉了,醉得忘记了回家。在这儿给大家补充一个信息,在古代的时候,很多的文人都喜欢喝酒。李白就被称为——酒仙!一喝酒啊,诗兴大发,酒助诗兴,诗从酒出,所以有“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说法。李清照虽然是女子,但她也很喜欢喝酒,所以说这里“沉醉”之“醉”既是陶醉又是酒醉。好,酒醉也好,陶醉也好,反正李清照是醉了。我们带着这份醉意,再来读这两句诗,一定更有味道。

  b、在这样的时候,这样的地方,诗人会和谁一起喝酒呢?有道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啊!品着美酒,赏着美景,闻着酒香、花香,那可真叫酒不醉人——人自醉啊!这可是一种全身心地享受啊!咱们再次一起读读这两句诗,读出那浓浓的醉意!

  b、藕花深处

  ①在那样快乐的时候,那样美丽的地方,诗人和朋友们除了喝酒,还会干什么呢?(赏景、吟诗、作对、弹琴、下棋、聊天)是啊,怪不得诗人说她后来是兴尽而归,读——兴尽晚回舟。此刻诗人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高兴、愉快),就请你读出这份高兴,这份愉快!另外,这里的兴尽,也可以说是兴未尽,也就是还没有尽兴,只是天色已晚,不得不回家啊!此时,诗人的`心情又会是怎样的?(留恋,舍不得离开)那也请你读出这份留恋。你看,这里同一句古诗给了我们两种不同的理解,而且都是正确的,所以以后读诗就要用心去揣摩、去体会。

  ②就在诗人回舟时,又有美景吸引了她,那就是——藕花深处。(分小组把这个词读两遍。)藕花—深处,(板书:藕花深处)这个深处是指哪?对呀,你想四周全都是荷叶、荷花,这时候呀,那荷花,那荷叶的形状、颜色、姿态一定看得非常清楚。

  师:这个“藕花深处”,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大片的荷花,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生:湖水还很清澈。

  生:还有那些小蜻蜓停在刚刚长出来的荷叶上面。

  点评语预设:

  a、你看到了荷花田田的叶子;你看到了姿态万千的荷花;你看到了一个色彩斑斓的藕花深处;一个清香飘逸的藕花深处;一个神秘而幽静的藕花深处,让我们一起走进去吧。读

  b、在这样的藕花深处,又让我们情不自禁的想起许多描写荷花的诗句来,谁来说,你想到了哪句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又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画面啊,让我们再次走进去,再次沉醉。

  ③在这两句中,你觉得那一个字最能说明诗人又一次醉了?(误)误入,在这里是怎样的入?(不小心)能换一个词代替这个误吗?(不知不觉)

  师:是啊,“藕花深处”,那是一个清香流溢、色彩斑斓、幽静而又神秘的世界。来到这样的地方,竟然连小船划入藕花深处都没有察觉。可见她们已经被美景深深的吸引了,我们再来读这两句,一定会读得更好。

  此时诗人已经如痴如醉,等他们惊醒过来的时候,他们于是就赶紧——读下去

  c、一滩鸥鹭

  1、师:读着这两句,哪一个词又让你画面般的感受呢?(一滩鸥鹭)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师:响不响?从哪个词语中听出来的?

  2、师:学词,就要像你们那样,唤醒身体所有的感官。词语中还有声响呢!

  师:多不多?你是从哪个词当中读出来的?

  师:是啊“扑拉拉”一声,一群鸥鹭冲破夜幕,飞上蓝天,那情景该多么壮观啊!那可真是大自然的奇观啊!一齐读出这壮观的场面。

  ③在这里,除了看到鸥鹭飞了起来,听到它们拍动翅膀的声音,鸣叫的声音,你们还仿佛看到诗人和好友们在干什么?你的耳边还听到了什么?(听到划桨声、欢笑声、水声,看到诗人和好友们在争着划桨),此时诗人的心情怎样?(是啊,一种意外的开心,意外的收获,那就是——惊喜。)

  师:所以她们叫哇,笑哇,声音那么响,那么喧哗,这个时候把栖息着的鸥鹭一下子惊飞起来。这发生在一瞬间的大自然的奇观,看得他们心都醉了!他们陶醉在这美丽的意外中。读出这样的感受。

  这个“惊”字,既是指鸥鹭给惊飞起来了,又向我们传递了诗人惊喜的心情,用得多妙啊!谁来读读这两句,读出那份热闹、那份欢快、那份惊喜!(指导朗读,两个争渡要读得稍快,有力,后面那个争渡比前面一个更有力)

  四、回归整体,感悟词情

  1、同学们,刚才我们借助自己丰富的想象,再现了当年李清照郊游时的情景,李清照留下来的词并不多,但是“无一首不精,无一字不妙”,这里边的33个字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地品味。

  2、通过学习你觉得这是一次怎样的郊游呢?能用词语来形容一下吗?(令人心醉,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美好、美妙、令人难忘)

  师:是啊,这次郊游的经历使李清照深深地陶醉了(圈“醉”字),她陶醉在美景中,陶醉在美好的记忆里。而且让我们也陶醉其间,留恋其间,有了那么多美好的感受,一定能把整首词读好!这回你能背下来的,咱们就背下来了。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此时的李清照不仅陶醉在美酒、美景、美丽的意外中,还陶醉在美好、幸福的生活里。我们知道早年的李清照可说是名门闺秀,生活条件非常优越,父亲是当时的著名学者,丈夫是金石家。那时他的生活是幸福美满的。但是,在李清照的后期作品中却很难找到那份快乐,那份纯真了。(出示李清照后期作品中的诗句: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点绛唇》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孤雁儿》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凤凰台上忆吹箫》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范读

  2、在这里,你读到的还是快乐吗?你读到了什么?(愁、泪)

  3、南宋末年,金人大举南下,中原国土沦陷,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诗人虽是一女子,但她同样有一颗爱国忧民之心,这愁和泪是为国亡而愁,为百姓生活疾苦而流泪;其二是家破,家人先后离去,使得李清照长期流亡在外,无家可归,饱尝了生活的酸甜苦辣,这就是她满腔的愁啊!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四句话,体会那无尽的哀愁、千行泪吧

  4、师:从一个无忧无虑的贵族小姐到孤苦无依的悲惨老妇,一代词人李清照饮尽了这酒中的酸甜苦辣。在凄苦漂泊的晚年生活中,她肯定会常常想起她曾经有过的幸福时光,让我们再一次跟她一起幸福地回忆吧。

  总结。读李清照的词,她的才情可以流光溢彩。课外再去找一找她的词,读一读,品一品词的味道。

【如梦令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如梦令教学设计02-28

《如梦令》教学设计03-06

《如梦令》教学设计05-13

《如梦令》的教学设计03-16

如梦令教学设计08-20

如梦令的教学设计11-10

如梦令教学设计10-25

如梦令教学设计02-07

如梦令教学设计02-07

如梦令 教案教学设计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