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时间:2023-09-19 10:35:0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精选2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圆的面积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精选20篇)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1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建立圆面积的概念,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2、能正确地应用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进行圆面积的计算并能解答有关圆面积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圆面积计算

  教学难点

  公式以及推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并引入课题。

  1、口算:2π 9.42÷π 12.56÷π

  2、已知圆的半径是2.5分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3、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2米,宽是4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4、说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5、出示场景图:这个圆形草坪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你们会计算吗?

  课题引入:我们已经学会的圆周长的有关计算,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圆的面积的有关知识。

  二、新课讲授

  1、圆的面积的含义。

  问题:同学们还记得面积所指的是什么?(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以前学过长方形面积的含义是指长方形所围成平面的大小。那么,圆的面积的是指什么?(圆所围成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2、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

  问题:怎样求圆的`面积呢?(学生提出办法,老师引导学生一起分析)

  问题:我们用面积单位直接去度量显然是行不通的。那么我们怎么办呢?我们可以仿照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也就是割补法,把圆的图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怎样分割呢?(教师出示场景图)问题:这三位同学是怎样分割的?你知道他们的做法吗?(学生回答,老师给予肯定。)

  教师拿出圆的面积教具进行演示:

  先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二份,再把每一个等份分成八等份,一共16份,每份是一个近似等腰三角形,并写上号数,然后把这16份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学生试操作,把学具圆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再把第1份平均分成2份,拿出其中的1份(即原来的半份)移到平行四边形的右边,这样就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

  强调:如果分的等份越多所拼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

  问题: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和圆的半径周长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引导:这样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的面积,你能求出这个圆的面积吗?

  学生独立完成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总结:我们用S表示圆的面积,那么圆面积的大小就是:

  再次强调:

  (1)拼成的图形近似于什么图形?

  (2)原来圆的面积与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否相等?

  (3)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哪部分的长?

  (4)长方形的宽是圆的哪部分?

  (5)用S表示圆的面积,那么圆的面积可以写成:S=πr

  2 3、圆面积公式的应用。

  师:我们回头看刚才的问题,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m,这个花坛占地多少平方米?

  学生读题,问:这里要求圆形花坛的面积,条件是否具备?我们该怎样列式呢?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辅导。)

  教师板演计算过程。

  出示例2: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一个圆环,内圆半径是2cm,外圆半径是cm,它的面积是多少?

  问题:你能利用内圆好外圆的面积求出环形的面积吗?

  学生读题,引导学生思考:要求圆环的面积我们可以怎么办?题目中给出的条件是否具备?怎样列式?(学生独立完成,老师选代表回答问题,在黑板上演示计算方法,集体纠错。)

  三、巩固练习。

  根据下面所给的条件,求圆的面积。

  半径2分米。

  直径10厘米。

  (1)先提问:题目只告诉圆的直径,你能求出圆的面积吗?怎样算?)

  (2)强调书写格式,运算顺序与单位名称。

  总结:通过这节课学习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掌握了圆面积计算公式,并知道要求圆的面积必须知道半径,如果题目只告诉直径也就先求出半径再按公式S=πr2计算。

  四、课堂小结

  总结: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经常需要求圆的面积,譬如说:蒙古包做成圆形的是因为可以最大化地利用居住面积,植物根茎的横截面是圆形的,也是因为可以最大化地吸收水分。我们还可以再举出其他的一些例子,如装菜的盘子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杯子的横截面为什么是圆形的?大家需要多看多想!

  另外,我们在前面也学习了如何求圆的周长,需要注意的是:

  (1)圆的面积是指圆所围平面部分的大小,而圆的周长是指圆一周的长度。前者是二维的概念,而后者是一维的概念。

  (2)求圆面积的公式是S=πr2,求圆周长的公式是C=πd或C=2πr;

  (3)计算圆的面积用面积单位,计算圆的周长用长度单位。板书圆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圆的面积=周长的一半×半径S=πr×r S=πr

  教学反思

  圆的面积是学生在学习了圆的基本特征、圆周长的探讨、应用后学习的,因为学生在学习圆的周长公式探讨的时候已经明白了“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所以在探讨圆的面积公式时,在这个基础上再渗透“数学的极限思想”,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学习的圆的面积计算,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这样,也是学习上的一次飞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几个环节的教学:

  一、从圆的周长到圆的面积体验其中不同

  本课开始,先与圆的周长与圆的面积比较不同,接着结合回忆平行四边形的探究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转化”是探究新的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好方法,为下面探究圆的面积计算的方法奠定基础。

  二、大胆猜测,激发探究

  在凸现圆的面积的意义以后,我让学生猜测圆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让学生进行估测。当学生猜测出圆的面积可能与圆的半径有关系时,设计实验验证:以正方形的边长为半径画一个圆,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出圆的面积,探索圆的面积大约是正方形面积的几倍。这一内容是旧教材所没有的。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被充分调动起来,而这些,又正好为他们随后进一步展开探究活动作好了“预埋”。

  三、演示操作,加深理解当学生通过估测后,让学生来做个实验讨论。每个同学手中都有一个圆,现在平均分成16份,自己拼拼看,能拼成什么图形?并想想它与圆有怎样的关系。这样,通过学生操作学具,把抽象思维物化为动作形象思维,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发现圆的面积、周长、半径和拼成的近似长方形面积、长、宽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由扶到放,由现象到本质地引导,又使学生始终参与到如何把圆转化为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的探索活动中来。学生思维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发散,在想象中得以提升。思维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激发,探索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同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量的加大,对于圆的面积公式还应让学生多点时间去思考,去推导。细节的设计还要精心安排。特别是学生在口述推导的过程中,导出的太快,公式推导不明显,怎样出来的结果演示太快,学生不易消化。这个问题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细化。

  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五、存在和改进的地方有:

  1、学生在知识技能形成的过程中,有个别学生没有积极思考,不懂得如何灵活运用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学生的计算有待加强,在上课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计算速度比较慢,学生还没有达到要求,特别是当半径等于一个小数时,学生很多就犯错了!如:r=0.3厘米,求圆的面积,有部分学生会把0.3的平方算成是0.9,结果就出错,这在以后的计算练习中引导学生认真计算,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2

  教学内容分析:

  圆的面积是学生认识了圆的特征、学会计算圆的周长以及学习过直线围成的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以前所学图形的面积计算都是直线图形面积的计算,而像圆这样的曲边图形的面积计算,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到,所以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教学关键之处在于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动手操作、计算验证,自主探索、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并能灵活应用圆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本课的教学应紧紧围绕“转化”思想,引导学生联系已学知识把新知识纳入已有知识中分析、研究、归纳,从而完成对新知的建构过程,建立数学模型,培养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学生情况分析:

  小学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很大程度属于直观几何的学习阶段,而几何本身比较抽象的。本节内容学生从认识直线图形发展到认识曲线图形,又是一次飞跃,但从学生思维角度看,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这一学段中的学生已经有了许多机会接触到数与计算、空间图形等较丰富的数学内容,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归纳、类比和推理的数学活动经验,并具有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所以在教学应注意联系现实生活,组织学生利用学具开展探索性的数学活动,注重知识发现和探索过程,使学生感悟转化、极限等数学思想,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在学习活动中,要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验证、讨论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构建数学模型。

  2、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感悟极限思想的价值,培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用数学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难点:圆的面积推导过程中,极限思想(化曲为直)的理解。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面积转化教具。

  学具:书、计算器、16等份教具、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师:大家看,一匹马被拴在木桩上,它吃草的时候绷紧绳子绕了一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复习圆的相关特征)

  师:那马最多能吃多大面积的草呢?

  师:圆所围成的平面的大小就叫做圆的面积。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圆的面积。(揭示课题)

  2、师:你想研究它的哪些问题呢?(引导学生提出疑问)

  【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的伊始就用这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来导入新课的学习,既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为后面圆面积的学习奠定基础,更可以让学生从课堂上涉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猜想验证、初步感知

  1、实验验证

  (1)师:猜一猜,圆的面积可能会和它的什么有关系?

  师:你觉得圆的面积大约是正方形的几倍?

  (2)师:对我们的估计需要进行?

  生:验证。

  师:用什么方法验证呢?

  师:下面请大家先数数圆的面积是多少。

  师:数起来感觉怎么样?有没有更简洁一点的方法?

  (引导学生发现可以先数出 个圆的方格数,再乘4就是圆的面积)

  (让学生在图1中数一数,用计算器算一算,填写表格里的第1行。)

  圆的半径

  (cm)

  圆的面积

  (cm2)

  圆的面积

  (cm2)

  正方形的面积

  (cm2)

  圆的面积大约是正方形面积的几倍

  (精确到十分位)

  (3)师:只用一个圆,还不足以验证猜想,作业纸上老师还准备了两个圆,同桌合作,分别用同样的方法把研究成果填写在表格中。(课件出示图2和图3)

  (学生完成后交流汇报。)

  师:仔细观察表中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生:这三个圆的半径虽然不同,但是圆的面积都是它对应正方形面积的3倍多一些。

  3、师:正方形面积可以用r2表示,那圆的面积和它半径平方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圆的面积是它半径平方的3倍多一些。

  小结:我们经过猜测——数方格——验证,最终发现圆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也就是它半径平方的3倍多一些。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数方格开始学习圆面积的计算,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学习,有利于充分激活学生已有的关于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知识和经验,从而为进一步探索圆的面积公式作好准备。由数方格获得的初步结论对接下来的转化推导相互印证,使学生充分感受圆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的合理性。】

  三、实验操作、推导公式

  1、感受转化,渗透方法

  (课件再次出示马吃草图)

  师:知道了3倍多一些,就能准确算出这匹马最多可以吃多大面积的草了吗?

  (引导学生发现,3倍多一些到底多多少还不清楚,需要继续研究能准确计算圆面积的方法。)

  2、师:大家还记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分别是如何推导出来的吗?

  (学生回忆后汇报,教师演示,激活转化思路)

  3、第一轮探究——明确思路,体会转化

  师:想想看,圆能不能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是否可以化曲为直呢?

  生:剪圆。

  师:怎么剪呢?沿着什么剪?

  生:沿着直径或半径剪开。

  (分别演示2等份、4等份、8等份,引导学生发现边越来越直,剪拼的图形越来越平行四边形)

  4、第二轮探究——明确方法,体验极限

  师:刚才我们将圆分别剪成4等份、8等份再拼成新的图形是想干什么呀?

  生:想把圆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师:那还能更像吗?

  生:可以将圆片平均分成16份。

  (引导学生把16、32等份的圆拼成近似的长方形,上台展示)

  师:从哪儿可以看出这两幅图更接平行四边形了?

  生:边更直了。

  师:是什么方法使得边越来越直了?

  生:平均分的份数越来越多。

  (引导学生体验把圆平均分成64份、128份……剪拼后的图形越来越接近长方形)

  师:如果我们平均分的份数足够多,就化曲为直,最后拼成的图形——就成长方形了。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渗透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转化,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新的问题可以转化成旧的知识,利用旧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从而推及到圆的面积能不能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如果能,我们可以很容易发现它的计算方法了。让学生迅速回忆,调动原有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再创造”做好知识的准备。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得出等分的份数愈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平行四边形。在想象的过程中蕴含了另一个重要数学思想的渗透——极限思想。】

  (2)师:我们把圆转化成了长方形,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生:形状变了,面积大小没有变。

  师:这样就把圆的面积转化成了?

  生:长方形的面积。

  师:要求圆的面积,只要求出?

  生:长方形的面积。

  5、第3轮探究——深化思维,推导公式

  师:仔细观察剪拼成的长方形,看看它与原来的圆之间有什么联系?将发现填写在作业纸第2题中,然后小组内交流一下。

  (小组讨论,发现:长方形的宽等于圆的半径,长方形的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

  师:长方形的宽和圆的半径相等,这里的宽也可以用r表示。那么,长方形的长又可以怎么表示呢?(重点引导学生理解长:C÷2=2πr÷2=πr)

  (通过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引出圆的面积计算方法)

  师:圆的面积是它半径平方的3倍多一些,准确地说是它半径平方的多少倍?

  生:π倍。

  师:有了这样的一个公式,知道圆的什么,就可以计算圆的面积了。

  生:半径。

  5、做“练一练”

  完成作业纸第3题,交流反馈。

  6、(课件再次出示牛吃草图)

  师:这匹马最多能吃多大面积的草,现在会求了吗?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通过自己主动的观察、思考、交流。运用已有的经验去探索新知,把圆转化成已学过的长方形来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通过实验操作,经历公式的推导过程,不但使学生加深对公式的理解,而且还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演算推理能力,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形结合的内在美,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四、解决问题、拓展应用

  1、师: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与圆面积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课件出示例9)

  分析题意后学生独立完成书本第105页例9。

  (组织交流,评价反馈)

  2、完成作业纸第4题

  师:接着看,默读题目,完成作业纸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反馈)

  五、全课小结、回顾反思

  师:你们对于圆面积的疑问现在解开了吗?又有了哪些新的收获?

  师:同学们,猜想验证、操作发现是我们在数学学习中探索未知领域时经常要用到的方法,用好它相信同学们会有更多的发现!

  【设计意图:全课总结不仅要重视学习结果的回顾再现,也要关注学习经验的反思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科学探究的方法。】

  板书设计:

  圆的面积

  转化

  新的图形学过的图形

  演示图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圆的面积=圆周长的一半 × 半径

  Sπr×r

  =πr2

  (1)3.14×22(2)8÷2=4(cm)

  =3.14×43.14×42

  =12.56(cm2)=3.14×16

  =50.24(cm2)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引导学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激发学生参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和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极限思想。

  教学重点:

  利用圆面积计算公式正确计算圆的面积。

  教学难点:

  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具准备:

  等分圆教具。

  学具准备:

  分成十六等分的圆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现在展现在你们面前的是聚宝小学教学楼前面的一块空地,我们学校计划在这块空地上,铺一个圆形的草坪。它有多大呢?要求有多大?实际上就是求圆的面积,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圆的面积。

  二.游戏激趣,理解圆的面积的概念。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个小小的游戏好不好?选出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来进行游戏,游戏的规则是两名同学给圆涂上颜色,比一比,谁涂的快。师:你们有什么话想说吗?

  生:男生涂的圆大,女生涂的圆小。师:你们所说的大小就是圆的面积。板书: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就叫做圆的面积。

  师:现在大家知道男生为什么涂得慢呢?

  生:男同学涂的'面积大。

  三.探究合作,推导圆的面积公式

  1.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师:既然大家知道了什么是圆的面积。那圆的面积怎样计算呢?公式又是什么?你们想知道吗?你还记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吗?

  生: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切割成两部分,把两部分拼成长方形,哦,请看是这样吗?课件演示生:是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长方形的宽。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师:同学们对原来的知识掌握的非常扎实,表述的非常准确。刚才我们用割补法把一个图形先割后拼,就转化成别的图形。这样就把一个不懂的问题转化成我们可以解决的问题。这也是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一种很好的方法,猜一猜,今天我们学习的圆可以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

  2.演示揭疑.把一个圆沿着直径来切,变成两个半圆,在把每个半圆平均分成四份。就把整个圆平均分成八份,每份是一个近似的三角形。这些近似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如果老师把一个圆平均分成16份,你又会拼成一个近似的什么图形?让我们一起看一看,仔细观察如果老师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2份。它就会更接近哪个图形?(长方形)大家想象一下,如果老师再继续分下去,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儿就会越小,拼成的图形就会越接近什么图形?长方形。那这个近似的长方形和圆之间会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请看老师给出的三个问题。齐读问题明确要求。

  3.合作探究,推导公式小组同学拿出课前准备的学具拼一拼,讨论完成学习卡上的内容。你们明白要求了吗?现在开始吧!学生进行汇报师:板书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圆周长的一半×半径。

  四.巩固新知,实践运用

  1.俗话说学关键是用好,做游戏时,你们说男生涂的圆大,女生涂的圆小,现在来算一算用数据证明你们的说法是对的。

  2.现在你来帮助老师算一算我们学校要铺的草坪面积是多少?又需要多少钱?

  五.总结

  1、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2、大家的收获真不少你们不但学会了求园的面积,而且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是你们的一个了不起。另外,你们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是同学们的第二个了不起。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4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圆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和画圆的方法。

  技能目标: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熟练掌握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初步体会圆的美学价值和人文价值,激发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探索发现圆的特点,理解有关概念,掌握圆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学会用圆规画图。

  二、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老师出示生活中关于圆的图形。直接导入新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提高教学效率。

  (二)引导探索

  出示课题:《圆的认识》并提问:你还能举出生活中其他的圆形物体么?

  (三)应用提高

  出示例1、你能想办法在纸上画个圆吗?

  (1)利用课前准备的学具任意画一个圆。

  (2)提出问题:在画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圆的大小是固定不变的。)

  让学生自学课本57~58页,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及它们用什么字母表示?

  (老师在学生看书的同时,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形出来。)

  师:通过自学,同学们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谁起来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生:我学到了什么是圆心,什么是半径,什么是直径。

  师:什么是圆心,用字母改如何表示呢?

  生:圆中心的一点就是圆心,圆心用字母O表示。(随即在黑板的圆形上标出字母O)

  师:那什么是半径,用字母改如何表示呢?

  生: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用字母r表示。(在黑板上画出半径,并标出字母r)

  师:直径呢?

  生: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用字母d表示。(在黑板上画出直径,标出字母d)

  师:看来大家都用心看书啦!那接下来请同学们一起看这幅图,你能准确找到它里面的半径和直径吗?

  说说上图中那些既不是直径也不是半径的线段的原因。

  通过同学们的表现,发现大家掌握的都不错,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下面这道题吧!

  例2、想一想:你能利用手中的圆、直尺等工具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的方法找出下面问题的'答案吗?

  1、圆有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生: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

  师:是啊!我们可以把一个圆随意对称折叠,得到无数条半径和直径。

  2、在同一个圆内,所有半径的长度怎么样?所有直径的长度怎么样?

  生:所有的半径长度都相等,所有直径的长度也相等。

  师:同学们的观察能力真厉害,那么我们接着看下面这道题。

  3、在同一个圆内,半径与直径有什么样的关系?

  生:直径等于半径的二倍,半径是直径的1/2.

  师:你是怎么发现的?

  画圆的方法:

  通过用圆规画圆,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找到画圆的方法。

  1、定点(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2、定长(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3、旋转

  (四)巩固练习。

  判断:

  1、直径都比半径长。

  2、等圆直径都相等。

  3、画一个半径5cm的圆,要把圆规的两脚张开5cm。

  4、半径2厘米的圆比直径3厘米的圆大。

  小结:全班同学共同交流,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三、作业布置

  练习十三的第一题、第五题

  四、板书设计

  在同一圆内半径与直径的关系:d=2r或r=d/2

  画法:

  1、定点(圆心o)——决定圆的位置

  2、定长(半径r)——决定圆的大小

  3、旋转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重点训练学生对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及画圆的方法。通过学生课堂反应及及时训练发现,学生掌握情况不错。因为本节课最大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将课堂交给学生,学生是在动手画图,折纸的过程中学完这节课的。这种方法可以直观的帮助学生学会用圆规画圆,发现圆的特点,及同一圆内,直径和半径的关系。整体来看,本节课还是较为成功的。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5

  教学内容:

  科书第85~87页例1、例2,以及随后的“练一练”,练习十三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画图、讨论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基本特征,知道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的含义;会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能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游戏:摸图形。

  出示装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形纸片的袋子。

  提出要求: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袋子,里面装有很多平面图形。请一位同学把它们依次摸出来,其他同学一起说出图形的名称。

  2、出示学生摸出的圆形纸片,指出:这是一个圆形纸片(板书:圆)。圆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三角形、长方形等多边形相比有什么不同?它有哪些有趣的'特征?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

  板书:圆的认识。

  二、教学例l

  1、提问:你在生活中见过圆吗?举例说一说。

  学生交流时,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如果学生说的圆形物体就在身边,可以让他们指一指物体上的圆;第二,课前要准备一些典型的、大小不同的圆形物体或图片,当学生说到这些物体时,可及时呈现出来;第三,如果学生把球当成了圆,可以通过比较让他们知道球是立体图形,而圆是平面图形。

  2、追问:说了这么多的圆,看了这么多的圆,大家想不想动手画一个圆呢?先动脑筋想一想,再用手头的工具动手画一画。

  3、学生独立画圆。组织交流时,可结合教材所列的画法,有针对性地介绍一些典型画法。如果有学生想到了用圆规画圆,不要急于让他们说出具体的操作过程。

  4、启发思考:圆和以前学过的三角形、长方形等多边形相比有什么不同?

  在交流中相机明确:以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而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5、介绍圆规: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画出了圆,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通常我们会借助一个专门工具来画圆,这个工具就是圆规。圆规有两只脚,一只脚是针尖,另一只脚上装着用来画圆的笔,两只脚可随意叉开。

  6、提出要求:你能试着用圆规画出一个圆吗?

  进一步要求:边画边想,用圆规画圆一般分为哪几个步骤?需要注意些什么?

  7、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画圆的过程,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圆,适时板书:两脚叉开。固定针尖。旋转成圆。

  引导反思:你认为画圆时应注意些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有针尖的一只脚要固定在一点;旋转圆规时两脚间的距离必须保持不变。

  8、组织练习:请大家把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统一确定为4厘米,按上述步骤再画一个圆,在小组里比一比,谁画得好。

  9、介绍圆心、半径和直径。

  结合介绍在图中画出相应的线段,标出相应的字母,提醒学生注意每个字母的写法。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画圆的过程,说说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并在自己所画的圆中标出圆心、画一条半径和一条直径,并分别用字母表示。

  (1)圆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画圆时圆的大小是由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决定的。

  (2)指名在黑板上的圆中表示出两脚的距离。

  教师总结并板书: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是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作半径,用字母r表示。

  (3)教师画出直径,说说这条线段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板书: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作直径,用字母d表示。

  10、探究圆的特征。

  (1)出示例2的问题。

  (2)学生在小组里操作、讨论,形成结论。教师巡视。

  (3)小组汇报,教师板书

  ①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有无数条,直径有无数条。

  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③同一个圆中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④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4)说说你是怎么得出每一条结论的,指名验证。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l)出示三个图形。

  (2)指名说说各圆的半径和直径。

  (3)评议:为什么其他的线段不是半径或直径?

  2、完成“练~练’’第2题。

  (1)学生独立画圆,并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2)指名说说画圆的过程。

  3、完成练习十三第1题。

  (l)学生独立填表。

  (2)指名说说思考过程。

  4、完成练习十三第5题。

  (l)学生独立操作后,在小组里交流。

  (2)集体汇报交流。

  5、作业:练习十三第2、3、6题。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①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有无数条,直径有无数条。

  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③同一个圆中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④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6

  一、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和讨论,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2、能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面积计算,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渗透转化思想,初步掌握数学的学习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提升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动手实际和数学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探究的乐趣。

  重点:

  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及应用公式计算。

  难点:

  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二、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分成不同等份的圆形卡纸、纸板、胶棒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看到老师手中的圆,你能想到有关圆的什么知识?

  学生汇报。

  2、你们还想知道圆的什么知识?

  学生交流。

  3、那你知道什么是圆的面积吗?

  学习圆的面积的概念。

  请学生到台前比划比划。

  4、你已经会计算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了?打开练习本写一写。

  全班反馈。

  师课件出示图形及公式。

  5、你还记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吗?简单说。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课件演示。

  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高宽

  6、总结方法:这些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有什么共同点?

  预设:生1:都要把它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推导。生2:都要运用拼凑割补的方法。

  师小结方法:说得非常好,我们学习一种新图形的面积时,通常都要运用拼、凑、割、补的方法,把它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再根据两者之间的关系,推导出新图形的面积公式。那么是否也可以把圆转化成一个已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呢?

  师板书:转化法

  (二)、利用转化,推导公式:

  1、下面就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动手剪一剪、拼一拼,看可以把圆转化成什么图形?

  学生操作。

  2、师:谁能告诉老师你们小组把圆转化成了什么图形?

  生到台前展示。

  预设:生1:我们小组把圆转化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生2:我们小组把圆转化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

  师:大家真了不起!通过动手操作把圆转化成了这么多近似的图形。

  师板书:操作法

  3、师:为什么说是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呢?请看课件(展示课件),同时请同学们思考,如果把圆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会怎样呢?

  预设:生1: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长方形。

  生2: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会越细,拼成的图形就会越接近于长方形。

  4、师: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分析拼成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圆之间有什么关系?带着问题先自己思考在小组讨论交流。

  (1)圆同拼成的近似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2)拼成的近似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各部分相当于圆的哪部分?

  (3)你能不能根据它们的.以上关系由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说说推导过程。

  5、全班演示、汇报:

  学生到台前演示交流。

  (1)把圆16等分拼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

  (2)把圆32等分拼成近似的长方形。

  (=(r)

  ①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圆的半径,它的底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

  ②拼成的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半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

  教师课件演示。组织学生进行语言表述。

  (三)、认真练习,巩固新知:

  1、师:计算圆的面积一定要有什么条件?学生交流。

  2、课件出示练习题:

  (1)求下面各圆的面积。

  r= 3厘米

  d= 2分米

  C= 12.56米

  (2)在草地中间的木桩上栓着一只羊,栓羊的绳子长3米。羊可以吃到草的面积最大是多少?(忽略绳头不计)

  (3)圆形花坛的直径20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拓展练习:

  一个长方形的草坪,长25米,宽12米,一头奶牛被主人用5米长的绳子拴在草坪中央的木桩上(接头不计)。

  (1)这头奶牛最多可吃掉多大面积的草?

  (2)奶牛吃不到的草坪的面积有多大?

  四、板书设计:

  学习方法:

  转化法

  长方形面积=长×宽

  操作法↓ ↓

  圆的面积=圆的周长的一半×圆的半径

  化曲为直S = πr × r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 ↓

  圆的面积=圆的周长的一半×圆的半径

  S = πr × r

  五、教学反思:

  圆的面积公式推导是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推导后的探究。学生有了应用转化的思想来推导面积公式的经验。所以教学设计时,我注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重视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进行教学设计,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创造条件。

  (一)、重视自主探究,促进合作交流。

  让学生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再现推导过程,学生在回顾旧知识的过程中领悟到这些平面图形面积的推导都是通过拼摆的方法,把要学的图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推导的,从而渗透转化的思想,并为后面自主探究推导圆的面积作好铺垫。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剪、拼、摆,把圆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并且在操作过程中,学生要边操作边思考找出拼成的新图形与原来的圆之间的联系,然后得出:圆的面积=圆周长的一半×半径,当得出结论后,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用字母怎么表示圆的面积公式,而是引导学生自己逐步完善公式。在整个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学生始终参与到如何把圆转化成其它图形的探索活动中来,学生的思维空间被打开,想象被激活,每个学生的创造个性都得到了充分自由的发展,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运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学生实践操作的基础上,我利用多媒体精确演示圆割补拼图的过程,让学生清楚地理解自己推导方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三)、练习设计适当,由浅入深地巩固新知。

  课上及时安排了坡度适当、由易到难的练习题,使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了知识,形成了技能。同时,还注意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操作,引导学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观察“曲”与“直”的转化,向学生渗透极限的思想。

  3、通过小组会议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圆与转化后的`图形的联系。

  教具、学具:

  剪刀、图片,圆片4等份……64等份的拼图对比挂图。

  教学过程: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3、回忆一下平面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小黑板出示推导图形及公式)

  4、小结:我们总是把新的图形经过剪、拼“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推导面积公式的。(板书:转化)

  5、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面积相等吗?(板书:等积)

  6、(出示图形):这是什么图形?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板书:曲)

  7、那些圆能不能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呢?它的面积计算公式该怎样推导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8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P67-68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猜想、操作、验证、讨论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相关问题。

  2、经历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进一步体会“转化”和“极限”的数学思想,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感悟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体验发现新知识的快乐,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圆的面积。

  教学难点:

  理解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揭示课题

  1、谈话引入

  前些日子我们已经研究了圆,今天咱们继续研究圆。

  2、画圆

  首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圆规在练习本上画一个圆。

  3、比较圆的大小

  请小组内同学互相看一看,你们画的圆一样吗?为什么有的同学画的圆大一些,有的同学画的圆小一些?看来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4、揭示课题

  我们把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出示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确定策略,体会转化

  (1)明确研究问题

  师:同学们都认为圆的面积与它的半径有关,那么圆的面积和半径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2)体会转化

  怎么去研究呢?这让我想起了《曹冲称象》的故事。同学们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吗?谁能用几句话简单地概括一下这个故事?曹冲之所以能称出大象的重量,你觉得关键在于什么?(把大象的重量转化成石头的重量)

  其实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我们就常常用到转化的方法。请同学们在大脑中快速搜索一下,以前我们在研究一个新图形的面积时,用到过哪些好的方法?

  预设:

  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推导方法。

  当学生说不上来时,老师提醒:比如,当我们还不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时候,是利用什么方法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呢?(割补法)

  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又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呢?(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或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课件演示推导过程)

  小结:

  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点?

  (3)确定策略

  那咱们今天研究的圆是否也能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呢?(……)

  如果我们也像推导三角形、梯形面积那样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形拼一拼,你认为可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吗?那怎么办呢?(割补法)怎么剪呢?

  ①引导学生说出沿着直径或半径,把圆进行平均分;

  ②师示范4等份、8等份的剪法和拼法;

  2、明确方法,体验极限

  (1)学生动手操作16等份的拼法;

  (2)比较每一次所拼图形的变化;

  (3)电脑演示32等份、64等份、128等份所拼的图形,让学生体验分成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

  3、深化思维,推导公式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转化后的长方形,它与原来的圆有什么联系?(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2)交流发现,电脑演示圆周长和长,半径和宽的关系。

  (3)多让几个学生交流转化后的长方形和原来圆之间的联系。

  (4)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三、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1、现在要求圆的面积是不是很简单了?知道什么条件就可以求出圆的面积了?

  出示主题图求面积:这个圆形草坪的半径是10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判断对错:

  (1)直径是2厘米的圆,它的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

  (2)两个圆的周长相等,面积也一定相等。()

  (3)圆的半径越大,圆所占的面积也越大。()

  (4)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面积扩大6倍。()

  3.知道了半径就可以求出圆的面积,那知道圆的周长能求出圆的面积吗?

  四、总结新知,深化拓展

  1.小结:

  通过刚才的研究同学们推导出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更重要的是大家运用转化的方法把圆这个新图形转化成了我们已经学过的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以后大家遇到新问题都可以用转化的方法尝试一下。

  2、拓展

  在剪拼长方形的过程中,有同学产生了疑问,能不能把剪下来的小扇形拼成三角形或者是梯形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出示拼的过程)

  那利用拼成的三角形和梯形又能推导出圆的公式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剪一剪、拼一拼、想一想、算一算,相信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9

  教学目标:

  本节课程的教学设计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即教学的认知目标、教学方法目标以及教学过程中的情感目标。

  1、教学的认知目标

  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验证、讨论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构建数学模型。

  2、教学方法目标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感悟极限思想的价值,培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情感目标

  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用数学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难点:圆的面积推导过程中,极限思想(化曲为直)的理解。

  教学准备:

  PPT课件、圆规、教学模具、纸张、作业本、尺子、剪刀

  教学的基本思路(或流程)

  教学过程:

  一、从旧知到新知,引入新课

  根据人教版数学教材中的实例,开展新课堂。

  1、课前回忆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1)在一道题目中,已经知道圆的半径r的数值,怎样计算圆的周长C?

  (2)在一道题目中,已经知道半圆的直径R或者四分之一圆的半径r,应该怎样计算这些圆的周长C?

  2、明确圆的面积的相关定义:

  学习过程1:老师可以拿出课前准备的纸张,用圆规在纸面上画2个大小不一的平面圆,并拿出剪刀进行相应的裁剪。老师:这是两个一样的圆吗?他们一样大吗?

  学生:不一样大,一个大、一个小。

  老师:你们是怎么判断的呢?

  学生A:用眼睛看,它们明显不一样大小。

  学生B:把它们重叠在一起比较,哪个大就说明哪个是大圆,哪个是小圆。

  老师:在生活中我们凭借着肉眼来辨别这些东西的大小,那么在数学上我们是怎样判别他们的呢?这时我们伟大的数学家们就引入了一个“圆的面积”的概念,通过计算他们的面积大小来确定其大小。

  学习过程2:理清“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之间的区别

  老师要用标准的圆形教具,动手指出圆周长和圆面积之间的区别。理清之后,归纳两者之间定义的不同,即圆的周长是指构成圆一周的密闭曲线的长度,而圆的面积是指某个圆占平面的大小。

  二、巧用游戏化形式,辅助学生理解

  学习过程1:老师使用PPT课件展示问题:一个4厘米的正方形和一个半径r为4厘米的圆形,怎么比较它们的面积大小。鼓励同学们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对圆面积的大小进行猜想,在讨论后,老师展示结果。在此过程中(老师所呈现的PPT有猜想过程)得出,该圆面积比4个同边长的正方形比较要小,而比3个同边长的正方形要大。老师:可见,圆的面积的大小无法直接用正方形来衡量计算。

  学习过程2:老师带领学生们回忆其他几何平面图形面积(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等)的计算方法。老师同步PPT的内容,唤起学生们的记忆,即我们在计算一个新的平面几何图形的时候,往往会采取分割、拼接、补全等方法将其转化为熟悉的图形,开展运算,也就是化难为易。

  三、教师引领,带领学生一起推导圆面积公式

  学习过程1:探索拼接成的长方形和圆之间的关系。

  首先,老师提出问题:拼接而成的长方形和圆之间的什么联系呢?鼓励同学们开动自己的脑筋,进行思考。思考完毕,可以邀请几位同学进行回答,最后老师进行总结(展示PPT相关内容)

  圆的半径≈长方形的宽

  学习过程2:寻求其他推导方法

  开展小组讨论(4人为一学习小组):运用转化思想,来求圆的面积。讨论完毕后,小组成员可以派代表进行讲解,此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四、实战练习,提高解题效率

  自主完成课后习题,明天上课前小组组长要汇报作业情况。同时也不布置一些作业,如下:

  计算下列圆的面积和周长(1)已知某圆r=3cm,求S和C(2)已知r=5cm,求S和C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10

  一、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牧羊图,让学生欣赏,并找一找你认识的平面图形。图画内容:把一只羊用一根2米长的绳子拴在树桩上吃草。

  2、谈话:同学们,羊能够吃草的最大范围是什么形状?羊能够吃到多大面积的草呢?你们想知道吗?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圆的面积”这一知识,相信上完这一课,大家一定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板书:圆的面积

  3、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圆的.面积;

  (2)了解与哪些因素有关;

  (3)知道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圆的面积。

  二、实践导学

  (一)认识圆的面积

  1、什么叫圆的面积。

  2、小组讨论

  3、圆的大小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

  (1)半径;

  (2)直径;

  (3)周长。

  (二)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

  1、指名分别说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然后课件展示)

  2、谈话:我们能不能也象求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一样将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求面积呢?

  3、小组讨论

  (三)操作探究

  1、转化圆形推导公式

  (1)让学生拿出卡纸(1),观察卡纸(1)上的圆被等分成多少分,圆被转化成什么图形?

  (2)让学生拿出卡纸(2),观察卡纸(2)上的圆被等分成多少分,圆又被转化成什么图形?

  (3)教师课件展示圆被平均分成16等份后转化的图形。

  (4)观察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2、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

  (1)将圆通过剪拼,可以转化成已经学过的什么图形?

  (2)新的图形与原来的圆有什么联系?

  (3)试推导圆的面积公式。(课件展示)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圆的面积=c÷2×r=2πr÷2×r=πr2

  s=πr2

  三、练习巩固

  1、运用公式学习例1、

  学生试做,说根据,总结强调。

  2、完成基本练习(做一做)

  四、拓展提高

  1、解决“小羊吃草”问题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11

  一、教材分析

  《圆的面积》,是北师大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一单元中的内容,这是一节推导与计算相结合来研究几何形体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和圆的初步认识以及圆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几何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作了铺垫。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内容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圆,会求圆的周长,在学习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时,已经学会了用割、补、移等方式,把未知的问题转化成已知的问题,因此教学本课时,可以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三、教学目标(课件)

  (1)理解圆的面积含义,推导出圆面积计算的公式,并会用公式计算圆的面积。

  (2)进一步培养学生树立和运用转化的思想,初步渗透极限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注重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互相合作、互相帮助的优秀品质及集体观念。

  基于以上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弄清拼成的图形各部分与原来圆的关系。

  教学难点:是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极限思想的渗透;

  四、学情分析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本课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活动探究为主线,以创新为主旨”:主要采用了以下4个教学策略:

  1、知识呈现生活化。以草坪中间的自动喷灌龙头为草坪喷水为主线,让学生提出问题让生活数学这一条主线贯穿于课的始终。

  2、学习过程活动化。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探究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3、学生学习自主化。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去探究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4、学习方法合作化。在探究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中采用4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从而真正实践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五、教学过程

  本着“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的指导思想,我将教学过程拟订为“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引导探究,构建模型——分层训练,拓展思维——总结全课,布置作业”四个环节进行,努力构建自主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数学来源于生活,有趣的生活情境,能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从而使教材与学生之间建立相互包容、相互激发的关系。让学生既认识了自身,又大胆而自然地提出猜想。在课的一开始,我设计了“自动喷水头浇灌草地得出一个半径是5米的圆”这一情境(课件),让学生在情境中寻找有用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课件),在思考“喷水头转动一周可以浇灌多大面积”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体会计算圆的面积的必要性,并引发研究圆的面积的兴趣,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

  (二)引导探究,构建模型

  第二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为了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安排了启发猜想,明确方向——化曲为直,扫清障碍——实验探究,推导公式——展示成果,体验成功——首尾呼应,巩固新知五大步进行:

  第一步:启发猜想,明确方向。

  鼓励学生进行合理的猜想,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为广阔的空间。因此,在第一步:启发猜想,明确方向中。我启发学生猜想(课件):“比较两个圆谁的面积大,你觉得圆的面积和哪些条件有关?怎样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呢?”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很自然的会作出合理猜想。但对于怎样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这个问题,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或许能想到将圆转化为以前学过的图形,再求面积。至于如何转化,怎样化曲为直,因受知识的限制,学生不能准确说出。我抓住这一有力契机,进入下一步教学。

  第二步:化曲为直,扫清障碍。

  首先借助多媒体课件将大小相等的圆分别沿半径剪开,先分成8等份、然后拉直,再分成16等份拉直、最后分成32等份,再拉直,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分成的近似等腰三角形的底就越接近于线段(课件)。这一规律的发现,不仅向学生渗透了极限的思想,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彻底扫清了“转化”的障碍。这时我适时放手,进入下一步教学。

  第三步:实验探究,推导公式。

  首先提出开放性问题:你能不能将圆拼成以前学过的图形,试着剪一剪,拼一拼,想一想,议一议拼成的图形的各部分与原来的圆有什么关系?能不能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这里,我没有硬性规定让学生拼出什么图形,而是放开手脚让学生拿出已分成16等份的圆形卡纸小组合作去剪,去拼摆,并鼓励学生拼摆出多种结果,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第四步:展示成果,体验成功。

  在学生小组讨论后,引导学生进入第四步教学,为学生创设一个展示成果,体验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下自己是如何拼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或三角形或梯形的,如何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然后由学生自己,同学和教师给予评价。同时对拼成近似长方形的情况,教师再结合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并结合板书。

  (课件)首先让学生明确圆周长的一半相当于这个近似长方形的长,半径等于宽,圆的面积等于长方形的面积,这是教学的关键,再此基础上进行推导(课件),得出圆面积等于周长的一半乘半径,再让学生弄清圆周长的一半等于πr,从而得到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化简后用字母表示为S=πr2。

  第五步:首尾呼应,巩固新知

  在学生获得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后,“龙头最多能喷灌多大草坪呢”?求出它的面积。从而达到了对新知的巩固。

  四、分层训练,拓展思维

  为了深化探究成果,在第三环节:分层训练,第一层:基本性练习,第二层:综合性练习,第三层:发展性练习。实现层层深入,由浅入深。逐步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并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的道理。

  第一层:基本性练习

  1、求下面各个圆的面积。(课件出示)

  (1)半径为3分米;

  (2)直径为10米。

  (3)周长为13厘米。

  第二层:综合性练习

  2、一张圆桌的桌面直径是1.5米,油漆师傅要在圆桌面的边上贴一圈铝合金,并在正面漆上油漆。请问,油漆师傅要买多长的铝合金,油漆的面积有多大?

  第三层:发展性练习

  3、王大伯想用31.4米长的铁丝在后院围一个菜园,要使面积大一些,该围成正方形好还是圆形好呢?你能当回小参谋吗?

  4、一块正方形草坪,边长10米、草坪中间的自动喷灌龙头的射程是5米。

  (1)这个龙头最多可喷灌多大面积的草坪?

  (2)喷灌后至少可剩下的面积有多大?

  六、评价和反思

  这节课紧紧抓住了教学重点,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以及学生的动手操作,把一个圆通过分、剪、拼等过程,转化为一个近似的长方形,从中发现圆和拼成的长方形的联系,这种从多角度思考的教学理念,既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并培养了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1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十一册P69~71例1、例2。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使学生理解圆面积的含义;掌握圆的面积公式,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体验实验操作,逻辑推理的学习方法。

  3、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初步了解极限思想;体验发现新知识的快乐,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圆的面积。

  【教学难点】:

  理解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准备】:

  相应课件;圆的面积演示教具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场景——《马儿的困惑》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马儿吃草的大小是一个什么图形呀?

  生:是一个圆形。

  师:那么,要想知道马儿吃草的大小,就是求圆形的什么呢?

  生:圆的面积。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圆的面积。(板书课题:圆的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马儿的困惑”这一场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同时使学生感悟到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与身边的生活息息相关、无处不在,同时了解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探究合作,推导圆面积公式

  1、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师:圆的面积怎样计算呢?计算公式又是什么?你们想知道吗?

  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怎样推导出来?

  生: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切割成两部分,把这两部分拼成长方形师:哦,请看是这样吗?(教师演示)。

  生:是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长方形的宽,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师:同学们对原来的知识掌握得非常好。刚才我们是把一个图形先切,然后拼,就转化成别的图形。这样有什么好处呢?

  生:这样就把一个不懂的问题转化成我们可以解决的问题。

  师:对,这是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当中的一种很好的方法。今天,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把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

  师:那圆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你们想知道吗?(想)

  2、演示揭疑。

  师:(边说明边演示)把这个圆平均分成16份,沿着直径来切,变成两个半圆,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

  师:如果老师把这个圆平均分成32份,那又会拼成一个什么图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师课件演示)。

  师:大家想象一下,如果老师再继续分下去,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会越小,拼成的图形就会越接近于什么图形?(长方形)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渗透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那就是转化的思想,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新的问题可以转化成旧的知识,利用旧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并借助电脑课件的演示,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化曲为直的剪拼过程。]

  3、学生合作探究,推导公式。

  (1)讨论探究,出示提示语。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老师给的三个问题,请你们四人一组,拿出课前准备的学具拼一拼,观察、讨论完成这三个问题:

  ①转化的过程中它们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它们的(面积)不变?

  ②转化后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

  ③你能从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推导出计算圆的面积的公式吗?尝试用“因为……所以……”类似的'关联词语。

  师:你们明白要求了吗?(明白)好,开始吧。

  学生汇报结果,师随机板书。

  同学们经过观察,讨论,寻找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真了不起。

  (2)师:如果圆的半径用r表示,那么圆周长的一半用字母怎么表示?

  (3)揭示字母公式。

  师:如果用S表示圆的面积,那么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就是:S=πr2

  (4)齐读公式,强调r2=r×r(表示两个r相乘)。

  从公式上看,计算圆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在计算过程中应先算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拼成的长方形与圆之间的对应关系,有效地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三、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1、教学例1。

  师:同学们,从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出,要求圆的面积,必须先知道什么?(出示例1)知道圆的半径,让学生根据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圆的面积。

  预设:

  教师应加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并提醒学生注意公式、单位使用是否正确。

  2.如果我们知道一个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m,我们该怎样求它的面积呢?请大家动笔算一算这个圆形花坛的面积吧!

  3.求下面各圆的面积。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掌握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可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解答,从而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学例2。

  师:(出示例2)这是一张光盘,这张光盘由内、外两个圆构成。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一个圆环。请同学们小声地读一读题。开始!

  师:怎样求这个圆环的面积呢?大家商量商量,想想办法吧!

  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了吗?

  师:好的,就按同学们想到的方法算一算这个圆环的面积吧!

  教师继续对学困生加强巡视,如果还有问题的学生并给予指导。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掌握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掌握环形面积计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解答,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作业。

  1、教材P69页“做一做”第2小题。

  2、判断题

  让学生先判断,并讲一讲错误的原因。

  3、填空题

  复习圆的半径、直径、周长、面积之间的相互关系。

  4、教材P70页练习十六第2小题。

  5、完成课件练习(知道圆的周长求面积)

  老师强调学生认真审题,并引导学生要求圆的面积必须知道哪一个条件(半径),知道圆的周长就如何求出圆的面积,老师注意辅导中下学生。

  五、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13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和讨论,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2、能够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面积计算。

  3、渗透转化思想,初步了解极限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具准备】

  1、CAI课件;

  2、把圆8等分、16等分和32等分的硬纸板若干个;

  3、剪刀若干把。

  【教学过程】

  一、尝试转化,推导公式

  1、确定“转化”的策略。

  师:同学们,你们想一想,当我们还不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时候,是利用什么方法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呢?

  师:对了,我们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转化”成其它图形的方法来推导出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

  2、尝试“转化”。

  师:那么,怎样才能把圆形转化为我们已学过的.其它图形呢?(板书课题:圆的面积)

  师:如果我们用这些近似三角形重新拼组,就可以将这个圆形“转化”成其它图形了。同学们,老师为你们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个已经等分好了的圆形,请你们动手拼一拼,把这个圆形“转化”成我们已学过的其它图形,开始吧!

  3、探究联系。

  师:同学们,“转化”完了吗?好,请大家来展示一下你们“转化”后的图形。

  师:谁来告诉大家,它们的面积有没有改变?

  师:是的,没有改变,就是说: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面积=圆的面积。

  4、推导公式。

  师:现在我们就来看这个长方形。同学们,如果圆的半径为r,你们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吗?现在请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讨论。

  师:好,谁能首先告诉老师,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多少?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如图十三),它的面积应该是多少?那圆的面积呢?

  二、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1、教学例1。

  师:同学们,从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出,要求圆的面积,必须先知道什么?(出示例1)如果我们知道一个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m,我们该怎样求它的面积呢?请大家动笔算一算这个圆形花坛的面积吧!

  2、完成做一做。

  师:真不错!现在请同学们翻开数学课本第69页,请大家独立完成做一做的第1题。(订正。)

  3、教学例2。

  师:(出示例2)这是一张光盘,这张光盘由内、外两个圆构成。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一个圆环。请同学们小声地读一读题。开始!

  师:怎样求这个圆环的面积呢?大家商量商量,想想办法吧!

  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了吗?

  师:好的,就按同学们想到的方法算一算这个圆环的面积吧!交流,订正。

  三、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堂作业。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14

  一、内容简介及设计理念

  本节课是在学生充分认识了圆的各部分的特征和掌握了园的周长的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对圆面积的研究,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为以后学习圆柱的表面积打下基础。本课的教学要求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概括等能力。

  本节课设计了三次探究活动,第一次探究活动,通过折一折和剪拼把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得到了解决问题的思路。第二次探究活动,围绕着“怎样使折出的图形更像三角形”、“使剪拼后的图形更像平行四边形”这些问题开展操作、想象活动,充分体验了“极限思想”。

  第三次探究活动,学生借助数字、字母、符号等,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二、教学目标:

  1.经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2.能正确运用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圆的面积。

  3.在探究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初步感受极限的思想。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四、教学准备:

  圆形纸片、剪刀、多媒体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第一次探究,明确思路,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2、第二次探究,明确方法,体验“极限思想”

  3、第三次探究,深化思维,推导公式。

  4、解决问题

  5、小结

  三、知识应用(出示一个圆)大家看,这是什么图形?

  师:你已经掌握圆的哪些知识?

  师:关于圆你还想探讨什么?

  (板书课题:圆的面积。)

  师:谁能摸一摸这个圆片的面积。

  师:那这个圆的面积怎么求呢?(学生沉默),请你在大脑中搜索一下,以前我们研究一个图形的面积时,用到过哪些好的方法?

  师:那圆能不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呢?请大家利用手中的圆纸片,先想一想,再动手试一试,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教师巡视[【评析】“圆”作为一种由曲线围成的图形,与学生头脑中熟悉的由直线段围成的图形(如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差别比较大,因此当老师提出“怎么求圆的面积呢”,学生感到很茫然。此时,学生最渴望得到老师的指点。作为教师,如何施展自己的“点金”术,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理念。

  在这里,老师没有直截了当地讲“方法”,而是从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入手,引导学生从头脑里检索已有的知识和方法:“以前我们研究一个图形时,用到过哪些好的方法?”这样设计,既在学生迷茫时指明了思考的方向和方法,又让学生把“圆”这个看似特殊的图形(用曲线围成的图形)与以前学过的图形(用直线段围成的图形)有机地联系起来了,沟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促成了迁移。

  师:好,同学们停一停。刚才老师发现有的小组已经有想法了。我看你们小组的想法就很好,谁代表小组上来说一说?大家认真听,看看他们是怎么想的。

  师:噢,你想把圆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三角形来求它的面积。

  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师:这像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

  师:你想把圆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来求它的`面积,是不是?

  师:刚才同学们有了两种思路,可以把圆折一折,想转化成三角形,还可以通过剪拼把圆转化成平行四边形,不论哪种方法,都是把圆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来求它的面积。(板书:转化[【评析】通过第一次探究,学生产生了两种很有价值的思路。即通过折一折,把圆转化成近似的三角形;通过剪拼把圆转化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教师设计了“你们发现这两种方法的共同点了吗”这一关键问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回顾反思,达到渗透“转化”这一数学思想方法的目的。]。)

  师:同学们刚才也发现了,不管是折出的图形,还是剪拼出的图形,都不是很像三角形,怎样让它更接近这些图形呢?是不是得进一步研究。请每个小组在两种思路中选择一种继续研究。

  师:各个小组都研究出结果了,谁想先来展示一下?请你们小组先说。

  师:为什么要折这么多份?

  师:你们同意吗?这就是把圆折成16份时其中的一份(贴在黑板上),和刚才平均分成4份中的一份相比,确实像三角形了。如果想让折出的形状更接近三角形,怎么办?

  师:你继续折给大家看看。(学生折起来很费劲)看来同学们再继续折纸有困难了,老师在电脑上给大家演示一下。这是同学们刚才把圆平均分成16份的形状(课件演示“正十六边形”),这一份看起来像是三角形了。现在我们再把它平均分成32份,有什么变化?(课件演示,并突出其中一份的形状。)

  师:你发现了什么?

  师:如果分的份数再多呢?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把圆平均分成64份、128份……分的份数越来越多,那其中的一份会是什么形状?

  师:同学们,用这个方法,成功地把求圆的面积转化成求三角形的面积,你们的方法真好。有不一样的方法吗?(一个小组迫不及待地举手想发言)请你们小组派个代表展示你们的成果。

  师:这个方法还真不错,这个小组把圆剪成8份(把这个小组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和刚才剪成4份拼成的图形相比,有什么变化呢?

  师:能让拼成的图形更平行四边形吗?

  师:哪个小组分的份数更多?

  (教师让另一组展示自己平均分成16份后拼成的图形。)

  师:和前两次拼成的图形比,又有什么变化?

  师:如果要让拼成的图形比它还平行四边形,怎么办?

  师:我们让电脑来帮忙。大家看,老师在电脑上把这圆平均分了32份,看拼成新的图形,你有什么发现呢?(课件演示。)

  师:把这圆平均分了64份,看拼成新的图形呢?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15

  一、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二、教材分析

  在平面图形的学习中圆安排在最后一个,是在学习面积的认识及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基础之上安排的。

  本单元安排了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圆的面积》是本单元的一个教学难点,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教材中介绍的把圆通过等分拼成近似的长方形,分的份数越多就越接近长方形,这里体现了极限的思想。另一种思路是在圆内画正内接多边形,使多边形的面积越来越接近圆,这也就是刘徽的割圆术,体现了极限的思想。在这个化圆为方的过程中,加强了转化思想的渗透。与此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代的优秀数学成就,增强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

  三、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了面积的含义及长方形等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认识了圆,会计算圆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课前调查,有20%的同学知道圆的面积公式,但只知道公式却不知道怎么来的,有10%的同学认为知道,但写出的公式不正确。针对以上情况,我把化圆为方定为本课的教学难点,把公式的推导作为重点,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发现圆的面积公式。

  四、教学目标

  1、理解圆的面积的意义及公式的推导过程。

  2、在自主探究中体验转化思想和极限思想。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学习刘徽、祖冲之勇于探索、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五、教学重点

  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六、教学难点

  化圆为方体会极限思想。

  七、教学准备

  PPT 圆片剪刀

  八、教学流程

  九、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课件:小马吃到青草的最大面积是多少?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求圆的面积。这节课咱们就来研究圆的面积,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帮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圆的面积的概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回顾复习,总结方法

  1、我们在推导其他图形的面积公式时是怎样研究的呢?复习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

  2、前面的学习对研究圆的面积有什么启发吗?

  小结:你能把前面学习的方法用到圆面积的研究中,这说明你很会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找到学生的原有认知,运用正迁移寻找到研究圆面积的方法。)

  (三)尝试转化,推导公式

  1、圆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呢?请你大胆猜测一下。

  2、请你先想一想圆能转化成什么图形,然后再动手剪。

  活动要求:

  (1)圆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

  (2)圆和转化后的图形有什么联系?

  (3)通过转化后的图型你能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啊?

  提示:先独立思考,然后再和同桌讨论一下。

  预设一:圆内正多边形

  1、圆内只剩正方形

  (1)指名说想法

  (2)对于他的`想法你有什么想法吗?

  2、圆内画正方形

  (1)出示:把圆转化成正方形和4个小部分

  你看前面同学把这4个小部分去掉了,你为什么粘在这了呢?

  (2)方法同上,但是在拼成的椭圆形上画正方形。

  请第二个同学说一说。

  (3)圆内正六边形

  指名说想法。

  比较这正四边形和正六边形两种方法,你发现了什么?

  想象一下,如果继续分下去,正十二边形、正二十四边形会怎样呢?

  (4)介绍刘徽的割圆术和祖冲之。

  预设二、沿半经剪

  1、拼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

  (1)展示学生作品

  指名说想法。(分的份数少的)

  比较沿半径分的几种方法:观察一下这几种方法,你有什么想法呢?

  (2)渗透极限思想

  如果继续顺着大家的思路往下分的话,想象一下:16份,32份呢?。

  出示课件:电脑演示由8等分到32等分

  小结:我们这几位同学沿着半径把圆剪开,因为圆的半径有无数条且相等,所以圆分的份数就有若干份,分的越多拼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

  (3)圆和转化后的图形有什么联系呢,你能独立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预设三、展示其他图形

  指名说想法

  1、转化成梯形、三角形

  2、推到面积公式

  小结:你们的想法独具匠心,思维与众不同。刚才我们努力的把圆转化成其他图形,虽然方法不同,但是殊途同归。咱们同学可真了不起,自己推导出了圆的面积公式。

  (设计意图:本环节为学生提供独立探究的空间,调动多种感官使学生在动手剪、开口说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思想。通过比较、课件演示,渗透极限的思想。)

  (四)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1、当这个圆的半径是1米时,小马吃草的面积是多少?

  2、当这个圆的直径是2米时,小马吃草的面积是多少?

  3、当这个圆的周长是6.28米时,小马吃草的面积是多少?

  十、板书设计:

  圆的面积

  转化图形 建立联系推导公式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 宽

  圆的面积 =周长的一半×半径

  S =∏r× r

  = ∏r2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16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7-68页,圆的面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验证、讨论和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增强空间观念,渗透极限数学思想,发展数学思维。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动手实践和数学交流能力,体验数学探究的乐趣。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探索和操作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应用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进行圆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利用已有知识并结合渗透“极限”的思想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片等。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导入新课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3、回忆一下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4、小结:我们总是把新的图形经过剪、拼“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推导面积公式的。(板书:转化)

  5、圆能不能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呢?它的面积计算公式该怎样推导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圆的面积)

  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1、补充感知、理解意义

  (1)(出示圆片):那位同学来指一指圆的面积是哪一部分?

  (2)同学们再用手指一指自己带来的圆的面积。

  (3)谁来说说什么叫做圆的面积?(板出: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圆的面积。)学生齐读。

  2、比较猜测、探明方向

  (1)提问:猜猜圆面积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2)下面我们来动手验证一下是否与半径有关:①你们想通过什么方法来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②想把圆转化成什么图形?(先独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与同桌互相说说。)

  (3)活动要求:折一折手中的圆片能折出什么图形?

  (4)把16等份圆和32等份圆分别剪开(在黑板上贴出这两个圆),拼成两个长方形,拼好后一起思考黑板上的两个问题:

  ①圆和(近似的)长方形有什么关系?(形状变,面积相等)

  ②课件演示:圆16等份和32等份后,拼成什么图形?(分的份数越多就越像长方形)

  (教师配合课件演示作适当说明)我把一个圆平均分成16份,并剪成2个半圆,重新拼组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2份,剪成2个半圆重新拼组成一个更接近长方形。

  小结:它们的面积没有改变,圆的面积=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面积。

  3、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小组合作讨论以下问题:

  a、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面积和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b、长方形的长与圆的周长有什么关系?

  c、长方形的宽与圆的半径有什么关系?

  d、你能找出圆的面积计算方法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圆的面积=()×()=()

  学生在小组内积极讨论,探究、分析,并将结果汇报。

  长方形的长是圆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宽是半径(r)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圆的面积=∏r×r=r2

  齐读公式S=∏r2强调r2=r×r(表示2个r相乘)

  同学们太捧了,学会了把圆转化成长方形,并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三、巩固运用、形成技能

  1、我们用了多种方法推导、验证了圆的面积公式,并知道了圆的面积大小与半径有关,你们能用刚才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吗?

  2、求圆的面积需要什么条件?是不是只有知道半径才能求圆的面积?

  (1)课件出示例1

  (2)学生独立审题

  (3)教师板演解答过程.

  3、求下面圆的面积r=3md=5cm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集体核对时,强调要先算平方再算乘法。

  4、判断题(课件出示)

  5、拓展练习:机动题

  小力量得一棵树干的周长是125.6厘米。这棵树干的横截面积约是多少??

  四、课堂总结、深化认知: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练习十六2.4题.

  附:板书

  圆的面积

  长方形面积=长×宽

  ↓↓↓

  圆的面积=圆周长的一半×半径

  =∏r×r

  =∏r2

  例1:r:20÷2=10(m)

  S:3.14×102=314(m2)

  答:它的面积是314m2。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17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认识圆的面积,通过操作,引导学生探索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在探究圆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通过大胆猜想、动手操作等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和概括能力,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应用,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极限思想。

  教学重点:

  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运用圆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课件、圆形白纸、剪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情景图:

  ①从图中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②提问:“这个圆形草坪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占地面积”指什么?

  2、说一说:什么叫圆的面积?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圆的面积。(板书课题:圆的面积)

  【设计意图】:出示情境图,把教学内容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从具体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回顾旧知:

  回顾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面积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

  指出:转化的方法是我们学习数学新知识的一种很好而且很有用的思想和方法。转化的目的是为了——将没学过的图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回顾,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强化数学学习的生活化。

  2、思考:那么能不能把圆也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呢?

  3、合作探究:

  (1)猜想

  (2)动手操作,验证猜想。

  (3)汇报交流,展示成果(分层展示学生研究成果)。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调动学生动手、动脑等多种感知觉参与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自觉性,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判断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应用知识间的转化和联系,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借助网络画板制作的动态课件展示圆面积的.推导过程。

  展示不同的等份数拼成不同的平行四边形,感受极限的思想。

  【设计意图】:通过对圆切拼的动画演示,观察不同等份数拼成的不同图形,发现规律,让学生感受极限思想。

  5、推导圆面积公式。

  ①比较转化后的图形与圆,你发现了什么?

  ②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叙述板书:

  长方形面积= 长 × 宽

  圆的面积 =圆周长的一半 × 半径

  =Лr × r

  =Лr

  6、小结: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S =Лr

  【设计意图】:通过转化和对比,让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在开放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观察、讨论的学习交流,从而把发现知识的过程交给学生,动静结合的呈现方式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业,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7、知识应用、内化提高

  (1)、 求下列圆的面积。(只列式不计算)

  r=3cm

  (2)、出示例1:例1: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 认真读题,理解题意。

  (2) 你认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3)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

  (4) 汇报解答过程及结果,集体评价。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公园草地上一个自动旋转喷灌装置的射程是10米,它能浇灌的面积是多少?

  2、把一个周长为18.84cm的长方形改围成一个圆,围成圆的面积是多少?

  3、求下列圆的周长和面积。

  r=2cm

  4、求半圆的面积。

  r=4cm

  【设计意图】:拓展延伸,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真正体会数学的实用性。

  5、回顾整理,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哪些新知识?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培养反思习惯,重视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18

  一、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牧羊图,让学生欣赏,并找一找你认识的平面图形。图画内容:把一只羊用一根2米长的绳子拴在树桩上吃草。

  2、谈话:同学们,羊能够吃草的最大范围是什么形状?羊能够吃到多大面积的草呢?你们想知道吗?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圆的面积”这一知识,相信上完这一课,大家一定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板书:圆的面积

  3、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帮助学生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圆的面积;

  (2)了解与哪些因素有关;

  (3)知道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圆的面积。)

  二、实践导学

  (一)认识圆的面积

  1、什么叫圆的面积。

  2、小组讨论

  3、圆的大小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

  ((1)半径;(2)直径;(3)周长。)

  (二)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

  1、指名分别说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然后课件展示)

  2、谈话:我们能不能也象求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一样将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求面积呢?

  3、小组讨论

  (三)操作探究

  1、转化圆形推导公式

  (1)、让学生拿出卡纸

  (1),观察卡纸

  (1)上的圆被等分成多少分,圆被转化成什么图形?

  (2)、让学生拿出卡纸

  (2),观察卡纸

  (2)上的圆被等分成多少分,圆又被转化成什么图形?

  (3)、教师课件展示圆被平均分成16等份后转化的图形。

  (4)、观察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2、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

  ⑴、将圆通过剪拼,可以转化成已经学过的什么图形?

  ⑵、新的图形与原来的圆有什么联系?

  ⑶、试推导圆的面积公式。(课件展示)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圆的面积=c÷2×r=2πr÷2×r=πr2

  s=πr2

  三、练习巩固

  1、运用公式学习例

  学生试做,说根据,总结强调。

  2、完成基本练习(做一做)

  四、拓展提高

  1、解决“小羊吃草”问题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19

  教学内容:

  国标本苏教版五下第十单元P103-105例7、例8和“练一练”、练习十九的第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验证和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简单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推理的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用数学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索圆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面积的意义,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关于圆你已经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你觉得什么是圆的面积?(让学生用手摸一摸圆的周长和面积)

  (三)你觉得圆的'面积可能和什么有关?

  (四)出示下图

  (五)问:看了上图你有什么想法?(课件动态显示圆面积与4r2

  和3r2的)关系。

  (六)思考:圆的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对于这个问题你有些什么思考?

  小结:将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从而推导出它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一种不错的想法。

  二、探索圆积的计算公式

  (一)让学生试着将圆剪拼成长方形。

  (二)阅读课本P104页

  (三)让学生再操作

  (四)课件演示

  (五)让学生观察、比较、想象。如果等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会越细,拼成的图形就会越接近于长方形。

  (六)引导观察讨论:这个拼成的长方形和圆有什么关系?

  (七)汇报讨论结果。

  这个用圆分割成的小块拼成的长方形,宽就是圆的半径r,长就是圆的周长的一半,也就是2πr÷2=πr。

  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

  所以圆的面积=πr×r=πr2

  用S表示圆的面积,那么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就是:

  S=πr2

  (八)让学生用语言表述圆面积的推导过程(指名说、同桌互说)

  (九)教学例9

  1、出示例9。一个自动旋转喷水器的最远喷水距离大约是5米。它旋转一周后喷灌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

  2、让学生尝试解答。

  3、集体评议

  4、思考:在进行圆面积的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平方的计算和单位名称)

  三、知识运用

  (一)求出下列各个图形的面积。(P105页的练一练)

  (二)根据下面所给的条件,求圆的面积。

  1)半径2分米2)直径10厘米3)周长12.56

  (生独立解答,思考3)面积和周长相等吗?做了这些题目你有什么体会?)

  四、本课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体会?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20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认真观察,让学生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掌握圆面积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

  2、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有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利用已有知识迁移,类推,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质疑、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通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互相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动手实际和数学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

  教学重点:

  运用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把圆转化为长方形推导出计算公式的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圆的分解教具,学生准备圆纸片和圆形物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1、请同学们指出这些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并说说它们的区别。

  2、你会计算它们的面积吗?想一想,我们是怎样推导出它们面积的计算公式的? (电脑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回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再利用电脑课件演示,让学生对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激起学生从旧知识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并明确思想方向,有利于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出示圆:

  (1)让学生说出圆周长的概念,并指出来。

  (2)想一想:圆的面积指什么?让学生动手摸一摸。

  (揭示: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3)对比圆的周长和面积,让学生感受他们的区别。

  同时引出课题——圆的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摸一摸,使学生能够大胆地概括圆的面积,为开展学生想象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另外,让学生比较圆的周长和面积,让学生充分感知圆面积的含义,为概括圆面积的意义打下良好的基础。]

  2、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1)学生观察书本P67主题图,思考:这个圆形草坪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也就是要求什么?怎样计算一个圆的面积呢?

  (2)刚才我们已经回顾了利用平移、割、补等方法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方法,那能不能把圆也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来计算?猜一猜,圆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来推导面积公式呢?你打算用什么方式进行转化?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让学生对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先进行预测,引导学生大胆寻找求圆面积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与探究兴趣。]

  (3)请各小组先商量一下,你们想拼成什么图形,打算怎么剪拼,然后动手操作。

  ①分小组动手操作,把圆平均分成若干(偶数)等份,剪开后,拼成其他图形,看谁拼得又快又好?

  ②展示交流并介绍:小组代表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组拼出来的图形近似于什么?是用什么方法剪拼的?为什么只能说是“近似”?能不能把拼出的图形的边变直一点?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动手操作,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把圆剪拼成各种图形,鼓励不同拼法,引导发挥联想,让学生通过比较得出沿半径剪拼的方法是较为科学的。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的指导,给学生提供了自行探究,创造性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获取经验,这一过程为学生提供了个体发展的空间,每个人有着不同的收获和体验。]

  ③当圆转化成近似长方形时,你们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课件演示:

  师:现在,老师把圆平均分成16份,可以拼出这个近似长方形的图。想象一下,如果平均分成64份、126份??又会是什么情形?

  ④小结:如果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会越小,拼成的图形就会越接近于长方形。

  [设计意图:通过电脑课件演示,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剪拼过程。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拼成的长方形与圆之间的对应关系,有效地认识和理解圆转化成长方形的演变过程。]

  (4)以拼成的近似长方形为例,认真观看课件,师生共同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①引导:当圆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后,圆的面积与长方形面积有什么关系?并且指出拼出来的长方形的长和宽。

  ②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的周长、半径有什么关系?如果圆的半径是r,这个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如何根据已经学过的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所要研究的圆的面积公式?

  ③学生讨论交流:长方形的长是圆周长的一半,即a=C/2=2πr/2=πr,宽是圆的半径,即b=r。教师板书如下:

  (5)小结:如果用S表示圆的面积,r表示圆的半径,那么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就是。同学们通过大胆猜想和动手验证,终于得到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老师祝贺大家取得成功!

  (6)学生打开书本P68补充圆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思考:计算圆的面积需要什么条件?

  [设计意图:在推导过程中给学生创设讨论交流的学习机会,通过观看电脑课件的演示,引导式提问、试写推导过程等不同形式,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操作、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最后进行小结,巩固学生对圆面积计算公式的认识。另外通过提出问题,强调学生计算圆面积时需要的条件。]

  三、实践运用,巩固知识。

  1、已知圆的半径,求圆的面积。

  判断对错:已知一个圆形花坛的半径是5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14×5×2=31.4(米)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汇报交流,共同修改。)

  强调:半径的平方是指两个半径相乘。

  2、已知圆的直径,求圆的面积。(教学例1)

  ①师:把第一题的“半径是5米”改成“直径是20米”,那么这个圆形花坛的面积又怎样算呢?(小组合作交流,探讨计算方法。)

  ②学生汇报计算方法,要强调首先算什么?

  ③打开书本P68补充例1。

  3、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面积。(书本P70练习十六第3题)

  小刚量得一棵树干的周长是125.6cm。这棵树干的横截面的面积是多少?

  ①引导提问:要求树干的横截面积,必须先求出树干的什么?你打算怎样求树干的半径呢?

  ②根据圆的周长公式,师生间推导出求半径的计算方法。

  ③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查给于适当的指导。另外请两位学生上台板演,共同订正,并且指出计算中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

  4、一个圆形溜冰场,半径30米。

  (1)这个溜冰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沿着溜冰场的四周围上栏杆,栏杆长多少米?

  提问:知道圆的半径用什么方法求圆的面积?第(2)个问题求栏杆的长度也就是求这个圆形溜冰场的什么?用什么方法求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以上的四道题的作用是巩固圆面积计算公式的运用,使学生对圆面积的计算方法有更深刻的理解。在练习时,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计算,同桌间合作探讨,经过学生多次尝试解答,使他们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都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而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第3题通过周长求面积的计算和第4题知道圆的半径求圆的面积和周长,让学生体会到圆的周长和面积有着紧密的联系和根本的区别,使新旧知识有更好的连接,并且让学生感受到几何图形计算的灵活性。]

  四、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一起闭上眼睛回忆我们整节课的学习过程,你有什么感受啊?在计算圆的面积时有什么地方值得注意的?

  2、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关于圆面积的知识,老师出一个题目给同学们课后进行思考:有一个圆形花坛,中间建了一个圆形的喷水池,其他地方是草坪,求草坪的面积是多少?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09-15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03-09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02-07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04-03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03-30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教案09-30

小学《圆的面积》教学设计08-09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优秀02-13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优秀02-24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优秀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