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 1
一、课标导读
新课程标准中对“地球的圈层结构”部分提出的要求是“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主要特点”。并且在活动建议中提出:“绘制示意图,或利用教具、学具,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由此看来,对地球的圈层结构,从分布到划分依据,从各层特点到学生理解、分析、判断和运用,都是本章内容的重点。因此,在教学中,始终把握住该节内容的标准要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教师力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二、教学目标
本节教学要重点突出“地球圈层”和“结构特点”两个核心概念,围绕这两个概念,逐步将地球圈层结构及其划分依据——圈层特点等知识点顺序展开。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利用丰富的图例和图片展示,让学生分析和理解各圈层的结构特点。
1、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分布。
2、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举例说明主要的地球圈层结构特点。利用图解,由学生分析判断划分的依据。
三、教学设计
(一)课时安排
本节内容是第一章的最后一节,建议用2个课时完成教学。
第一课时:着重从教学内容的讲授和分析入手,完成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教学内容的学习。同时,通过师生互动,将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划分依据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
第二课时:通过内部和外部圈层的划分,让学生对地球的圈层结构有更加清晰的认知。在讲授地球外部圈层知识过程中,对大气圈、水圈进行简洁而又清晰的介绍。在新课程中,没有像老教材将各圈层分成小节单独分析,而是重在基本了解和理解的程度。所以,教师在讲授这一部分内容时,最好是突出重点和大的结构而尽量高度概括。
(二)教学安排
(1)第一课时:
1、通过读图,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层次关系。
2、在有了基本的结构认知后,着重讲授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但教师不要过于拘泥于概念的讲授和分析,尤其是地震波、纵波、横波等概念,他们并非是该节内容的核心知识,只要学生了解了内部的几个圈层及层次关系即可。
3、在教学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掌握的主要内部圈层的结构后,可以将岩石圈的概念有意识地强调。因为岩石圈是内外部圈层的结合部,与外部圈层的联系也最紧密。学生了解了岩石圈的概念后,对后面的学习就有了知识铺垫。
(2)第二课时:
1、引导学生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划分,明确外部圈层的结构和层次关系,尤其是外部圈层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关系更是要交代清楚。
2、本课时对大气圈、水圈两个圈层的介绍是重点,而生物圈和岩石圈并没有深入下去。因此教师应该适当的用描述性的语言简洁地概括他们的关系。
3、结合实际案例“美国生物圈2号实验的失败说明了什么问题”,让学生课后对生物圈进行自主学习,是教材设计的一个创意。教师完全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个案例,开展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通过探究,学生对生物圈的了解会更加直接。
一堂课下来,教师课前准备的充分不充分,对教学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新课程理念如何体现出新字,仍然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努力地探索。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 2
一.课标要求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地震波的传播特性
2.说明地球内外部圈层的结构,概括其主要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示意图,说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
2.通过绘制简单的地球内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图,掌握地球的结构层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地理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地理课上已经学习了地球的基本概况,包括其大小、形状等信息。然而,他们并没有深入学习地球的内部结构。科幻作品通常不符合现实,经常将地底世界描绘为神秘而美好的地方,这可能会引发学生对地球内部的探索兴趣。然而,学生在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学习中还比较陌生,因此需要与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联系,尤其是通过讲解地震波来帮助他们理解。相比之下,学生对地球外部圈层的了解要更加丰富,因此学习难度相对较小。
四.教学内容
1.地震波的传播特性
2.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及其主要特点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地球内外部圈层结构
难点: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变化趋势划分圈层结构
六.教学方法
ppt课件讲解法,自主学习法
七.教学过程
导入: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前苏联进行了大量的钻探工作,以探索地球的内部结构。这些钻探工作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图文资料,揭示了地球内部的一些奥秘。然而,尽管有这些努力,我们目前仍无法直接探测到地球的内部。这个事实启发我们思考如何才能更深入地探测地球内部。通过研究前苏联的钻探经验,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使用了各种技术和方法来获取数据和样本。然而,由于地球内部的高压、高温和其他极端条件,直接钻探到地球内部变得异常困难。因此,我们需要寻找创新的方法来克服这些困难。一种可能的方法是利用地震波传播的.原理。地震波会在地球内部传播,并在不同介质之间发生折射和反射。通过监测和分析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和速度,我们可以推断出地球内部的结构和组成。另一种方法是利用地球的重力和磁场。地球内部的密度和磁性与外部环境存在差异,因此可以通过精确测量地球重力和磁场的变化来推断地球内部的构造。此外,利用计算机模拟和数值模型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内部。通过建立复杂的物理模型和运行各种模拟实验,我们可以模拟地球内部的各种过程,并从中得出结论。总之,尽管目前直接探测地球内部仍面临巨大的挑战,但我们可以通过创新的方法和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借鉴前苏联的钻探经验以及利用地震波、重力和磁场等现代技术,我们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地球内部的奥秘。
学生:探索地球内部一直是人类的梦想,然而直接钻探地球的工作往往会面临失败。这主要是因为地球的内部极其复杂且极端恶劣的高温、高压条件,使得传统的钻探技术无法应对。此外,地球内部的岩石和物质具有极高的硬度和粘性,使得钻头很难穿透。同时,地球的内部充满了各种危险的气体和液体,可能对钻探设备和人员造成重大威胁。由于这些挑战,直接钻探地球的工作很难取得成功。为了探测地球内部,应该采用更加先进的方法。其中一种方法是利用地震波探测。地震波在地壳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反射等现象,从而提供了关于地球内部结构的信息。通过在地球不同地方的地震波数据及其传播路径进行分析,科学家可以推断出地球内部的构造、温度、密度等信息。同时,还可以利用地震波探测地球的板块运动、地震活动等现象,从而改善地震预警和地质灾害预测。此外,还可以采用地球物理探测方法来研究地球内部。地球物理学通过测量地磁场、重力场、电磁场等物理量的变化,可以揭示地球内部的性质和结构。例如,地磁场的变化可以反映地球内部液体运动的情况,重力场的变化可以揭示地下岩石的密度分布等。总之,直接钻探地球的工作会遭遇失败,应该采用地震波探测和地球物理探测等更加先进的方法来探测地球内部。这些方法能够在不直接触及地球内部的情况下获取丰富的地质信息,为我们认识地球内部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新课讲解:
承转:由于直接探测地球内部较困难,科学家后来发现可以通过地震来研究地球内部结构
学生:阅读教材p25的阅读材料,总结归纳地震波的概念类型和特点
教师:讲述地震波,可以用声波类比讲地震波,ppt动画演示横波和纵波的运动特点
承转:我们研究地震波的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地球内部不同圈层的结构和状态。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情况。
教师:展示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图
学生:观察示意图尝试用自己的话描述图中横波和纵波的变化趋势,为地球内部分层,再联系刚才所学地震波的特点推测内部圈层的物质状态。
讲述示意图的基本信息,以及如何看图,从中获取信息,然后从上往下依次讲横波和纵波曲线的变化趋势,着重强调横波和纵波突然发生变化的地方,由此引出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界面——不连续面,包括莫霍面和古登堡面,还有一个变化不显著,但速度增大的地方,根据横波和纵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变化特点。
承转:我们刚刚学习了横波和纵波的传播特点,并观察了示意图。注意到地壳和地幔中存在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但是在地核部分只有纵波传播,没有横波传播。这表明地壳和地幔是由固体物质组成的,而地核可能是非固体物质。关于地核和地壳地幔的详细特征,我们将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探索。
学生:阅读教材p26内容,归纳概括地球内部各圈层的主要特征和物质组成。
教师:ppt展示地球内部各圈层的划分和各层的特征表格,请学生回答,然后点评,显示答案
学生每回答完一个圈层后,点击每一层的超链接详细讲解本层的特征,需要特别注意的有:
1.地壳的主要元素,硅铝层和硅镁层的分布位置,学生阅读p26材料,ppt展示地壳结构示意图,并讲解。
2.地幔、软流层和岩石圈的位置关系,ppt示意图展示讲解。
承转:前面我们学习过了太阳的外部圈层结构,那么地球的外部是否也像太阳一样分层呢?我们现在一起来探究一下地球的外部圈层。
学生:对于太阳的外部圈层,我们可以回顾教材p27上的内容,并与地球外部圈层进行比较,从而建立起对地球外部圈层的认知。
教师:请学生回答区别,ppt展示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图,总结归纳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组成和特点,其中生物圈要注意,可联系学生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它是一个特殊的圈层,特殊性体现在其组成、范围以及与其他圈层的关系。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有哪些不同之处?请使用ppt展示一个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并总结归纳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组成和特点。在讨论生物圈时,请联系你们学过的生物学知识,特别关注生物圈的组成、范围以及与其他圈层的关系。
总结:本节课我们主要通过观察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来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首先,我们借助这些地震波的特性,透视地球的内部圈层组成。接着,我们进一步探索了地球的外部圈层,将太阳与地球联系起来,加深了对地球自然环境组成的认识。通过这些宏观观察,我们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 3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无独有偶,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礼记·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困”说的就是对教学反思,这是教师专业成长不可缺少的途径。在新课程教师培训中,也特别强调“自修——反思”的校本培训方式,让教师在自我进修、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作出的行为、决策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下面就《地球的圈层结构》一课谈谈我的教学反思。
一、课前准备
地理由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组成,具有兼文兼理的特性,难度较大,前面的《地球运动》方面的知识让初入高中的学生们有一种挫折感。而且,对于高一学生来说,课时较少,地理基础较薄弱,所以这次公开课我选择平行班作为教学对象有一定的冒险。但是,我想,越是难做的事,我们越是要勇往直前。而且,我作为14班的班主任,比较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及平时的上课氛围,他们比较活跃,理性思维强,对于地理,好像表现出了一种独有的兴趣,尤其是每次上课时专注的眼神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所以我坚定了我的信念,交代他们如果有时间做一下课前预习,让他们对于这一堂课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
本节教材内容位于高中地理(必修)上册的第一单元第四节,被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运动之后,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学习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奠定基础。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要求使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激发学生地理探索的兴趣,学会以地理视角看世界。内容除了地震波等涉及物理知识稍有难度外,其余知识较为直观简单,因此我打算以多个设问的形式穿插,以活跃课堂、重点分析疑难点,在这些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有限知识探索无限的未知世界。
二、课中展示
(1)设疑导课,激发学生兴趣
有人说:“当学习充满乐趣时,才更为有效”,“兴趣是一种魔力,它可以创造出人间奇迹来(爱因斯坦语)”。所以,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我首先列举人类的三大壮举,并问他们地球内部是什么样子?是否像传说中那样有十八层呢?他们一脸疑惑地看着我,接着我又问他们目前人类研究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主要靠什么手段研究?他们陷入更深的疑惑。然后,我谈笑地问:“当地震发生的时候我们地表的物体会怎么样”,学生争相回答说左右摇晃,我又笑问“仅仅只有左右摇晃吗?”,又有学生补充道:“还有上下摇晃”。从这里,我顺利地引入了地震波的概念。
(2)创设了探索情景,引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过程意识
问题意识是一种探索意识,是创造的起点。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发展。学习过程不是让学生被动的吸收教材和教师给出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由学生亲自参与的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所以要学生在书本中提取地震波的'类型和传播特征之后,我马上提出这样的问题:“当地震发生的时候,人们会先上下晃动,后左右晃动,这是为什么?”希望他们能够学会迁移知识。果然,很快他们就联想到刚才的知识,是因为纵波速度较快,横波速度较慢。在学到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特征的时候,我引导学生依据纵波与横波的特点大胆的推测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结构特征,并完成地球内部圈层的知识网络图,学生完成的相当漂亮,我想这就是90后的高中生,有着快速地应变能力和综合思维。
(3)推崇简单记忆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地理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关于内部圈层,我提出用形象记忆法,告诉学生人们常常把地球的内部圈层形容为“煮熟的鸡蛋”,蛋壳为地壳,蛋白为地幔,蛋黄为地核。学生们听完后,会心地笑了。我想,可能是因为这样的形象记忆法很受用,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已经在他们的心里构建好了。另外,在介绍外部圈层的时候,我又提出了关键词记忆法。大气圈:包围、气体和悬浮物、氮和氧;水圈:连续不规则、不间断循环;生物圈:生命、三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对于学生来说,“授之以渔”才能真正放之四海皆能游刃有余。
(4)充分利用活动,锻炼学生的合作、交流和表达能力
活动是实施课程目标的主渠道,也是地理新课程区别于传统课程的一大特色。本节课的活动重点和难点是: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与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关系。所以,在这一部分,我调动全班同学积极思考与讨论,然后要求他们总结出一个条理清晰并且简洁的结论。恰好,这里的内容他们也很感兴趣,课堂气氛很好,师生配合相当协调,最后所推测的结论也完全正确,这使得学生拥有学习的成就感,并学会了合作、交流和表达。
(5)坚持“双语”教学个性,坚持课后小结,坚持讲练结合
从开学,我都坚持每个节课教给学生专业地理名词的英语写法和读法,希望能够对他们以后的大学生活有所帮助,因为大学更强调自主学习,会接触到很多外文文献和资料,在此夯实基础,能够很快上手。这一点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所以他们一直都坚持了下来,学得很认真。当本节课知识讲完之后,我以框架的形式作了知识小结,并以提问的方式一起回顾了本节课的内容,从学生的回答中得知知识点基本均已落实。
三、课后反思
正如杜威所指出的,“一个人进行反省思维时需要从观察开始,以便审查种种情境。有些观察是直接通过感官进行的;另外一些是回忆自己的或别人的旧经验。”同理,教师的教学反思也不例外,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聆听地理组老师和学校领导对我的评课之后,我对于自己的这一节课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具体的不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教学环节。我一贯重视课前预习环节,强调学生养成自主预习的学习习惯,这是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第一步也是相当重要的一步,较好的预习不但能缓解教师的教学压力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关于教学内容。新课标要求本节内容一堂课上完,虽然知识容量并不小,但是我还我可以挖掘得更深,供有兴趣的学生思考,这样才能逐渐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3)关于教学细节处理。“在地震发生时,人是先上下晃动,后左右晃动?”这一部分知识,学生在我的引导下一下子就知道了是“先上下晃动,后左右晃动”。但这是不严谨的,应该更明确地告诉学生,这种情况是针对处于震中的人们,处在其他地方的人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关于“地球的内核为什么不是气态?”这一问题要更适当地引导,以确保每堂课的知识的精准性。
(4)关于教学艺术。上课语速可以稍慢,尤其是重难点的地方,可以适当地提高音量,或稍作停顿,引起学生的注意。另外,要学会全方面调动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积极鼓励学生互动探究。我想,新课程强调的全体参与,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并不是形式上的“动”,更应是思维上的参与。今后在这方面还应多研究,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5)关于教学理念。作为一名教师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实践中的各种问题,通过积极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真正成为教学的实践者和研究者。
总之,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探索,运用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才能适应当今教育的要求。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 4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是高中地理的内容,本节课编排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地震波的含义、分类、特征等问题,第二部分阐述了地球的内部圈层的物质组成、特征。
二、说学情
我所面对的学生是高中的学生,这个学龄段的学生已经有了初中学习的基础,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图、析图能力,能够从地图中提取有效的地理信息。但是,如何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以及地理探究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需要教师采取自学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不仅学到地理知识,同时还能够提高自身的地理学习能力以及,归纳、迁移的地理思维。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并能说出地震波的波速及传播特点,能区分横波与纵波;
2、能结合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变化示意图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并绘制出示意图;
3、掌握地球内部各圈层特点,能用图表对其进行归纳总结。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分析地震波与深度变化示意图,总结归纳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及特点,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方法,从而认识人类对未知事物所
进行的探索实践,激发同学们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及责任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课的重点是横波与纵波的区别;地球内部各圈层的划分依据及具体特征;地球外部圈层间及其与人类的相互作用关系。难点是通过地震波波速与深度变化关系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并分析圈层结构的性质。
五、说教学方法
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此,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的教学法:自主学习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分小组讨论法。
六、说教学过程
我认为,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法是上好一门课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最关键的一环,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我将从四方面展开我的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我采用多媒体导入的方法,教师介绍科幻小说《地心游记》的`主要内容。那么同学觉得我们地球内部是什么样的呢?进而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之所以采取创设情境的方法,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进入想学、愿意学习的境界。引发学生对事物的欲知性和提高学习兴趣。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地震波的含义、分类、特征
将通过读书指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地震波的含义、分类、特征等,并回答以下问题:
(1)地震波是什么?
(2)地震波的类型有几种?分别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独立探究的创新能力及总结知识能力。
(二)地球的内部分层
这部分我会采取多媒体展示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全层的划分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思考探究地震波在传播的过程中发生过几次明显的变化?发生明显变化的位置名称什么?描述地震波变化后的状态,并分析其原因?最后根据学生回答总结以下:
从地球内部的地震波曲线图上,可以看出地震波在一定深度发生2次突然变化,这种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
不连续面。其中第一次发生明显变化发生在地下33千米处,将这个不连续面称为莫霍界面。在莫霍界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有明显增加。第二次发生明显变化发生在地下2900千米处,将这个不连续面称为古登堡界面。而在古登堡界面下,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而横波完全消失。所以据此我们可以推测在2900千米以下可能液体。
【设计意图】之所以这样设计不仅有利于学生突破本节难点:震波波速与深度变化关系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并分析圈层结构的性质,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环节三:巩固提高
为了突破本节难点,我会让学生以前后桌四人为一组用5分钟时间讨论:地球内部分为几个圈层?各层的范围物质组成及基本特征是什么?最后由小组代表发言,展示小讨论的成果。最后我会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物质组成及基本特征为:地壳主要由岩石组成,具有坚硬的岩石组成且薄厚不均一的特征;地幔由铁镁的硅酸盐类组成,特征为上部存在软流层,下部为固体;地核主要由铁镍组成,接近液态,横波不能穿过。
【设计意图】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对地理问题的钻研精神,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环节四:小结作业
对于本节课知识的归纳,我采用随机提问的方式。每一个提问到的同学总结一条,让每一个同学都有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机会。
课后让学生思考还能通过什么方法探究地球内部信息,你有什么建议。
设计意图: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理念
七、说板书设计
为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使学生一目了然。所以我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考官。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 5
学习目标:
1.读图说出地球的各个圈层名称。
2.阅读材料和相应的图表,概括地球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的结构及相应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结构,并能概括出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利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初步掌握读图分析技能。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谈天”是为了“说地”,“谈天”中已知地球的形状──球体,但它既不同于篮球──空心,也不同于铅球──均质体,而是从里向外划分为若干个球形的层次──圈层(出示“地球的圈层构造”示意图)。地球有六大圈层:内部三个,外部三外,界限是固态的地表。六大圈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有四个(“立足之地”──地壳、“空气”──大气圈、“水”──水圈、“食物”──生物圈),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主要讲述这几大圈层,【板书】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过渡】首先我们学习地球的内部圈层。
【引发思考】地球内部因地壳的阻挡,对人类来说始终是神密的,我们怎么会知道地球内部是由地壳、地幔、地核组成的呢?
地球内部究竟是什么样子?钻探是了解地球内部情况的直接手段,最好把地球挖开来看看。我国地处江苏省东海县茆北村的亚洲第一井也就深5000多米,目前挖出来最深的井为1 m,还不到地球半径的1/500,矿山的采挖就更浅了,目前最深的矿井可达3000 m。
目前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载人宇宙飞船可以在外太空遨游,宇宙探测器甚至能飞出太阳系,可谓上天有路。然而对于我们脚下6371 km半径的地球,却至今还是入地无门。
【讨论】啄木鸟如何知道哪种树生病了?哪棵树里有虫子?人类用什么方法可以了解地球内部?
【学生回答】
啄木鸟是通过敲击树木发出的声音来判断,实心树木与空心树木发出的声音不同。
人类可以用地球内部产生的振动来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
【讲解】钻探取样分析,火山喷发带来的地球内部信息;地震波带来地球内部信息等。
【提问】哪种方式能将地心的信息也传递出来呢?
【学生回答】地震波。
【归纳讲解】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
【板书】
一、划分依据──地震波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层受到强烈的冲击会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即地震波。
地震波是一种机械波。同学们总结机械波特点,进一步归纳地震波特点。
当地震发生时,震中的人先是感觉到上下颠簸,然后是左右摇晃。这就是纵波、横波的传播速度不同而造成的。人类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的研究,将地球内部划分了三层。
【过渡】虽然人类限于岩石圈阻挡,目前对地球内部的了解仅是皮毛,但人类的认识潜力是无限的,人类会日益深入地认识地球的真实面貌,从而和谐地与之共存。人类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是:从了解宏观结构到逐步深入分析微观结构。对地球内部认识就是如此,首先通过研究地震波变化曲线了解其结构。
【板书】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地震波通过性质完全不同两种物质的分界面时,波速会发生突然变化,出现不连续界面。
【探究】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互动探究
读教材图1.25“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不连续面?
(2)据图分析第一个不连续面在何处?在此处地震波传播速度有何变化?此面名称是什么?
(3)在地下2900千米处,地震波传播速度有何变化?这个不连续面叫什么?
(4)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分成哪几个圈层?
(5)画一画:读“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在图中合适的位置标出地球的内部圈层。
【学生讨论回答】
【总结】
(1)地震波传播速度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不连续面。
(2)在地面以下平均33千米处,纵波与横波传播速度明显加快,这个不连续面叫莫霍面。
(3)在地下2900千米处,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这个不连续面叫古登堡面。
(4)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依据两个不连续面,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5)【板书】(板图边讲边绘边讲述)
通过分析图表总结(利用表解对比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备注:此部分可以用投影或电脑投到黑板上)
【注意】总结知识点时特别要落实岩石圈、软流层范围。
【难点讲析】
(1)地壳的特点
地壳的厚度不均,陆地地壳厚,海洋地壳薄,就好像建房子,高楼必须挖深地基一样。
(2)岩石圈是否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地壳?
不是。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两部分,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3)横波如何通过软流层?
误区:软流层给人“液体”印象,但为什么能通过横波?
解析:软流层所在深度温度、压力极大,强大的压力下,岩面处于一种潜在融熔态,就像烧红的玻璃,既不是液态,又有可塑性,以岩浆形式喷出时,由于压力减小,这种可塑性岩石转化成液态。
(4)内核为何是固体?
误区:外核是液体,横波不能通过,内核从课本图中也没有见到横波通过,为何是固体?
解析:①纵波在地下5 000千米深处,传播速度明显增加,说明可能由液态转为固态;②图上未表现出,横波在5000千米以下由纵波转化而成,比较微弱,进一步证明内核为固态。
【小结】
可以用半熟的鸡蛋来形象直观地记忆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和物质组成。蛋壳为地壳;蛋白为地幔,由于是半熟,所以有些蛋白浆代表软流层中的岩浆;蛋壳与蛋白之间的膜和地壳合起来就是岩石圈;蛋黄为地核。
【过渡】要使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地球整体面貌,除了需要对地壳结构的了解外,还需要对地球外部结构的层次。那么地球的外部圈层主要有哪些层次?它们各自范围和作用是什么呢?
【板书】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一般用直接观测和测量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看大气圈有什么特点?
【板书】1.大气圈
(投影)地球外部圈层示意图
大气圈是地球外圈中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它的主要物质组成是气体和悬浮物。主要成分:氮和氧。
大气圈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圈没有确切的上界,在~16000千米高空仍有稀薄的气体和基本粒子。在地下,土壤和某些岩石中也会有少量空气,它们也可认为是大气圈的一个组成部分。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为氮、氧、氩、二氧化碳和不到0.04%比例的微量气体。由于地心引力作用,几乎全部的气体集中在离地面100千米的高度范围内,其中75%的大气又集中在地面至10千米高度左右的对流层范围内。
再来看水圈有什么特点?
【板书】2.水圈
水圈由地球表面水体构成,连续但不规则。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水圈的水在不断地循环运动之中。
水圈包括海洋、江河、湖泊、沼泽、冰川和地下水等,它是一个连续但不很规则的圈层。从离地球数万千米的高空看地球,可以看到地球大气圈中水汽形成的白云和覆盖地球大部分的蓝色海洋,它使地球成为一颗“蓝色的行星”。如果整个地球没有固体部分的起伏,那么全球将被深达2600米的水层所均匀覆盖。大气圈和水圈相结合,组成地表的流体系统。
生物圈有什么特点呢?
【板书】3.生物圈
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
由于存在地球大气圈、地球水圈和地表的矿物,在地球上这个合适的温度条件下,形成了适合于生物生存的自然环境。人们通常所说的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据估计,现有生存的植物约有40万种,动物约有110多万种,微生物至少有10多万种。据统计,在地质历史上曾生存过的生物约有5亿~10亿种之多,然而,在地球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绝大部分都已经灭绝了。现存的生物生活在岩石圈的上层部分、大气圈的下层部分和水圈的全部,构成了地球上一个独特的圈层,称为生物圈。生物圈是太阳系所有行星中仅在地球上存在的一个独特圈层。
小结:地球所有的外部圈层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甚至相互重叠的,在太阳和人类生活的参与下,整个地球生机盎然;同时,它们起着保护地球的作用,可以减弱太阳和宇宙辐射对地表的影响,减少宇宙中的陨石对地球表面的撞击。外部各圈中的物质运动和循环,是促使地表物质和形态演变的重要动力。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 6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
2.了解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和黄赤交角。
3.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相互关系。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或用地球仪操作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学会用科学准确的语言等方式表示地理现象、概括地理特点的能力。
2.通过读图、画图、分析问题等活动,学习运用地理图表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并初步树立空间思维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点和规律,使学生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通过让学生参与多样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养成观察、思考和积极发表个人见解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内容揭示了地球运动的基本特征,是地球科学重要的理论基础,并为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奠定了基础。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相互关系是本节的重点,黄赤交角的形成是难点,难在建立较强的空间概念。教学中通过利用教具进行演示或让学生参与演示活动,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将有利于学生深入、全面地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及两者的关系。
本节内容学生在初中地理课已有所了解,教学中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运用演示、观察、提问、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以及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要把研究的重点转向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
【提问】运动是物质的本质属性,哪位同学能根据初中所学的知识,说一说地球是怎样运动的?
【演示】发给每位学生(或两人、四人)一个地球仪。若只有一个地球仪,可请l~2位学生到讲台前演示地球的自转,要求学生注意地球自转的方向,留心观察在北极上空或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有何不同。
【讲述】确定地球自转方向时要注意:地球在太空中的运动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它有自己的旋转轴,这个轴和地表的两个交点我们定义其为南极和北极(实际上把哪一个定义为北极点,哪一个为南极点并不重要)。地球南、北方向是由南、北两极的.位置来决定的,是绝对的。地球上的东西方位则随地球自转而变化,是相对的。
【演示】要求学生演示地球仪,思考:如何确定地球的自转周期?地球自转周期究竟是多长?请学生联系物理课和初中地理课所学知识回答。
【提问】确定地球自转周期为一天(24小时)的参照物是什么?
对地球而言,太阳是天空中最亮的天体,所以人们选择太阳作参照物,一天是24小时,叫做一个太阳日。但这不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科学家们选择了遥远的恒星作参照物,由此确定地球自转的周期。这是为什么?
【演示】教师自扮地球,让前排一位学生扮作太阳,再让最后一排的一位学生扮作遥远的一颗恒星。教师面对太阳,也面对与之在同一直线上遥远的恒星,边转动身体演示自转,边移动脚步演示绕太阳的公转。教师自转360°后,正好面对遥远的恒星,却不是正好面对太阳。因为教师已绕太阳公转了大约一度,所以必须再多转约1°,才能正好面对太阳。
【提问】以两个不同参照物确定的地球自转周期,哪个是真正的周期?周期的时间是多长?确定真正周期的意义是什么?
【讲述】太阳日是人们生活中最常用的周期,如计量一天的长度,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等。
【活动】让学生用太阳日计算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提问】教师用地球仪演示自转运动,问:地球自转时,各地的角速度是否都一样?自转线速度大小是否相同?
【演示】用地球仪向学生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
【讲述并提问】我们很明显看到除了南北两极外,其余各点的角速度都一样,其角速度约为每小时15°,严格地讲,这里应该用360°除以地球的自转真正周期(即一个恒星日)来计算,想想为什么?因为各纬线圈的长度不一样,所以同样是自转一周,不同纬度的地方,其走过的路程是不一样的,显然赤道地区的自转线速度,赤道向两极减小为零。
【提问】地球运动的另一种形式是绕日公转,哪位同学能根据初中学习的知识和教材插图1.22所给信息,演示地球的公转?
【演示】让学生以讲桌面作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演示地球公转运动。提示学生注意掌握住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公转的状态,让其他学生观察和评价演示是否正确。
【提问】你能总结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公转中地轴的姿态吗?
【阅读】学生读书图1.20和表1.2及教材有关内容,分析说明地球公转的轨道和速度特点,说明两者间的关系。
【讲述】因为地球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所以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使地球绕日公转中出现近日和远日现象。开普勒第三定律证明:地球位于近日点及附近时,公转速度快,位于远日点及附近,公转速度慢,表1.2已说明这点。
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很小,但地球在近日点附近公转运动快,所用时间短;远日点时,公转速度慢,所用时间长,这对地球上冬夏季节的时间长短都有一定影响。
【演示】要求学生用手拨动地球仪自转,同时手持地球仪使其公转,演示自转和公转的叠加运动。
【提问】地球运动是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叠加而成的,两种运动同时存在,紧密联系,这种联系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具体表现是什么?
【活动】让学生分组用地球仪边演示边思考和议论上述问题。
【总结】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相互关联,密不可分。表现在时间上:地球公转一周为360°,是一恒星年,相当于地球自转了365日6时9分10秒。在空间上:地轴和公转轨道平面(黄道面)之间有66°34′的倾角,且北极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由此产生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黄赤交角,为23°26′,如书图1.22下图所示。
【活动】要求学生在图上描画出黄道面和赤道面的交线(简称黄赤交线),在图1.22上图中也画出黄赤交线,同时画出四条太阳直射光线(用直线箭头来表示)。观察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光线与黄赤交线的关系及在一年中如何变化。
【提问】太阳直射光线和黄赤交线的关系在一年中是如何变化的?研究两者关系有什么意义?
【总结】太阳直射光线与黄赤交线的关系,在一年中,自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转年春分,由0°逐渐扩大到360°,可利用太阳直射光线与黄赤交线所成的夹角,确定二分二至日及其他日期,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空间位置。
【观察】图1.23,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由S23°26′→0°→N23°26′→0°的回归运动—回归年。
【思考】地球上哪些自然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哪些自然现象与地球公转有关?请同学课下思考。
板书设计
地球运动
方向
周期
速度
特点
自转
(绕地轴)
自西向东
23时56分4秒
15°/时
地轴指向不变
自转与公转同时、叠加
回归年
黄赤交角23°26′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公转
(绕太阳)
自西向东
365日6时
9分10秒
59′/时
30㎞/秒
地轴相对于黄道倾斜
成66°34′夹角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知道太阳系的成员,运用资料认识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运动特征、结构特征,从中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3、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天体系统的形成和层次。
2、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和运动特征。
【教学难点】:
1、理解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和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导入本课
同学们,我们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与所处的宇宙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季节的转换、昼夜的更替等,所以,要了解我们美丽的家园——地球,必须先了解宇宙。今天我们将在宇宙中找到地球的位置。
【讲授】学习新课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地球宇宙环境的特点
(1)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性)
天体: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
例如:恒星、星云、行星、月亮、流星、彗星等
所以:天体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
(2)宇宙处于不断运动和发展之中(运动性)
①运动着的天体因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构成天体系统。
②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见P4读图思考题):
所以:a、物质的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规律
b、作为整体的宇宙也在不断演化着
2、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地球位于太阳系中,太阳系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为:
“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
二、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1、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学生活动,教师总结】P4—6活动题
活动题1:证明地球在运动特征方面没有特殊的地方。
活动题2:从八大行星的一系列物理参数看,地球与太阳系的其他行星,特别是与类地行星没有大的.区别,即地球在物理特征或(结构特征)方面没有特殊的地方。
2、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特殊行星:
地球是一颗适于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有高级智慧生命存在。
【过渡】地球为什么会存在生命呢?先从地球本身来找一找原因。
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
(1)适宜的自身条件
①日地距离适中,拥有合适的温度,有利于生命的发生和发展;同时有利于液态水的存在。
②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能够吸引住可供生物呼吸的大气。
③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形成了原始海洋,孕育了生命。
【过渡】再从宇宙环境来找原因。
(2)安全的宇宙环境
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使生命从低级向高级的演化没有中断;
②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八大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一致,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课后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应认识到两点:
①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②地球生命的出现离不开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的发生、发展、演化离不开宇宙环境。同时也说明了宇宙中的天体只要具备了适宜的温度、大气和水才可以形成生命。
板书
1.1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地球宇宙环境的特点
(1)物质性(2)运动性
2、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
二、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1、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2、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特殊行星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 8
【课标及其解读】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显性要求是从宏观上了解地球结构及其特点;
隐性要求是认识自然环境的组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震波的传播特征。
2、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其特点。
3、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综合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探究,明确地球内部圈层及其划分。
2、通过填图探究,概括地球内部圈层的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用科学精神认识地球的圈层构造。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及各层主要特点
难点: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及各层主要特点
【学情分析】
1、高中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强,思维能力在不断提高,教师需要激发学生思维;
2、学生的学习方式存被动,教师需要给学生创造主动学习和探索体验的过程;
3、高一学生缺乏高中地理学习的足够体验和方法,教师需要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法和学法】
探究法、学案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板图、学案。
【教学实施过程】
〈导入新课〉——1864年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地心游记》
〈读图探究〉——〈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设计思路
学生根据地震波的.传播特性(原理),通过分析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变化,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在此基础上填写学案,逐步建构知识体系。
实施步骤
1、提供图表资料(图1.26及地震波比较表)
2、设置问题引导
3、学(师)生读图探究、讨论
4、学生完成学案上的表格(产生的新问题)
5、教师板图总结、释疑、存疑
结论
1、人类对地震波的研究是获取地球内部信息的主要手段。
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3、地球内部以2个不连续面为界,划分为3个圈层。
〈填图探究〉——〈地球内部圈层的特点〉
设计思路
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在立体空间中应用,在填、画图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再现,构建地球内部圈层的空间模型。
实施步骤
1、创设情境(图1.27及岩石圈结构图),引导学生获取地理信息
2、学生完成学案上的填、画图
3、利用板图实现师生互动,总结各圈层的特点
成果
构建地球内部圈层的空间结构模型。
〈拓展探究〉——地心之旅能否成行
材料
19世纪,法国儒勒凡尔纳写的《从地球到月球》幻想发射一颗空心炮弹将人载到月球上去旅行;他的另一部科幻小说《地心游记》则幻想到地球中心去探险,这两部小说代表了人类“上天入地”的梦想。人类对外层空间的探索已经超出了凡尔纳的想象,而对地球内部的探索情况进展相对缓慢。
圈层名称
特征
组成物质
密度、厚度、压力和温度
地壳
1、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
2、厚度不均(大洋薄,大陆厚)
3、硅铝层的不连续分布坚硬的岩石(硅酸盐类)逐渐增大
地幔
1、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这里可能为岩浆的主要源地;
2、温度、压力和密度均增大,铁镁的硅酸盐类物质,由上而下铁镁含量逐渐增加地核温度、压力(地心的温度约为7000℃、压力约为360万个大气压)和密度很大以铁、镍为主
1、上表是人类利用科学手段获得的地球内部信息,结合表中的信息,你认为人类的地心之旅面临哪些困难?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 10
一、课标解读
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标准是“说出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对于本条标准的把握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标准中的“说出”属于了解水平,“概括”属于“理解水平”
(2)本条标准有两层含义:显性要求是从宏观上了解地球的结构及特点。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是:《地球的圈层结构》是高中地理教材必修1第1章第4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地球运动的基础上,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
基于教材的理解和分析,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地球的圈层构造,初步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组成和划分依据(有关地震波的基本知识、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情况及两个主要的不连续面)。
2、识记地壳、地核、地幔的基本特征(界线、厚度、物理性状和物质组成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初步学会读地球内部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图,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2、运用比较法学习各内部圈层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教学,培养学生“本质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而现象总是表现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结构,并能概括出各圈层的主要特点。这是历年来的考点,同时也是要求同学掌握的基本知识,是地质学的基础。
2、利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初步掌握读图分析技能。地理学习的重中之重在于学会读图和用图,本节的示意图较多所以在本节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至关重要,也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的基本能力。
教学难点
1、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与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关系。
之所以把这部分知识确定为难点是因为地震波的传播情况与其物理特性相关,学习这部分知识要运用到物理学知识,要求的地理综合知识水平较高,对于推断内部各层的物质也要求较广博的知识与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2、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与地震波在地壳内部的
变化情况紧密联系,要搞清楚内部的分层首先要读懂地震波在地壳内的传播图,而高一学生思维的深度还不够,对有效信息的提炼还不准确,对事物的认识停留在感性阶段,难于抓住两者之间的联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是比较难的一块。
(转承)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三、教法运用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以此为出发点,本节课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式:
1、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究。
2、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3、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课件大师等软件制作地理课件,将文字、图形、动画等媒体综合在一起,创设直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提问导学法:提出问题让学生采取自学的方式来解决,增强学生自己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四、学法指导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会是中心,会学是目的。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学法:
1、学会读图: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在地理课中,图表是最重要的一种知识载体,在图表上可以获得很多地理信息,在本节课中要求同学们运用图表来熟悉人类对宇宙进行探索的历程。
2、学会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3、学会探究: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探究方法。
五、教学程序
(一):课堂结构:导入新课,讲授及合作探究,课堂练习巩固新课等三个部分。
(二):教学简要过程:
导入新课
前边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谈天”是为了“说地”,整个地球不是一个均质体,而是一个由不同物质、不同状态组成的`同心圈层结构,每个圈层的成分、密度、温度等各不相同。以地心为共同球心,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两大部分。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讲授及合作探究
一、知识讲解
地球内部究竟是什么样子?钻探是了解地球内部情况的直接手段,最好把地球挖开来看看。我国地处江苏省东海县茆北村的亚洲第一井也就深5000多米,目前挖出来最深的井为12000 m,还不到地球半径的1/500,矿山的采挖就更浅了,目前最深的矿井可达3000 m。
目前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载人宇宙飞船可以在外太空遨游,宇宙探测器甚至能飞出太阳系,可谓上天有路。然而对于我们脚下6371 km半径的地球,却至今还是入地无门。我们如何得知地球内部可划分为三大圈层呢?不妨借鉴一下夏季我们挑选西瓜的方法,为了能够吃到可口的西瓜,我们通常把西瓜托在手上,用另一只手敲打西瓜,靠听这种敲打产生的震动在西瓜内部传播的声音来判断西瓜的生熟、质量的优劣。我们也可以在地球内部制造某种震动,通过分析这种震动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情况来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组成。我们知道,地震常常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但对于科学工作者来说,地震波却带来了地球内部的信息。那么什么是地震波?
二、合作探究
读图训练,认识地震波的变化与地球的内部分层。
引导读图1—4—1“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并在黑板上或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我将提出如下问题:
纵坐标与横坐标分别表示的含义?如何区别纵波与横波?纵波、横波有几次明显的变化?在什么深度上有明显的变化?怎么变化?在两个不连续面上,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传播介质的变化——地球内部的组成物质差别很大)?推测古登堡界面两侧地球物质的状态可能是什么?根据地震波的这种变化特征,我们把地球分成三层(地壳、地幔、地核)
3、接着引导学生读图1—4—1要求学生从图中提取各层的深度数据并结合右侧的知识框尝试概括各层的特征。
三、课堂小结
在这一部分我将结合前面所讲内容和学生探讨的内容以表格
课堂练习、巩固新课
在这一部分我将以表格的形式列出各圈层的界面和深度、特点并请学生填出表中内容从而达到巩固的目的。
六、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因此我采用图示式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思路。
(外)(内)
以上,我仅从课标解读,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程序上说明了“教什么”和“怎么教”,阐明了“为什么这样教”。说课对我们大家仍是新事物,今后我也将进一步说好课,并希望各位专家领导对本堂说课提出宝贵意见。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 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3、培养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分析图片,形成宇宙物质性的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感性认识。
2、利用图表分析法和比较法自主探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确定的理由:是核心知识,是说明地球宇宙环境的基础。
2。特殊的行星的特殊之处——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确定的理由:是地球特殊性的具体体现,地球有了生命和人类才有可能探讨地球的宇宙环境以及四大圈层环境的发展规律。
教学难点:
1。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确定理由:学生易于从自然常识角度认识地球上为什么有生命,而难以从地球的宇宙环境探索地球为什么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
教学过程
一、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
一)地心说——日心说——星系说——目前观测到的宇宙
(讲述)从古代以托勒密为代表提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到16世纪哥白尼提出的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实际上把宇宙看成是太阳系;再到18世纪天文学家引进“星系”作为宇宙的代名词;再到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我们对宇宙认识不断深入。
二)现在人类认识的宇宙
1、宇宙是形态多种多样的物质世界
天体类型: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建议)教师结合课本图1.1分别介绍星云、行星、流星、彗星等天体的定义以及蟹状星云、土星、狮子座流星雨、哈雷彗星的突出特征。对彗星在运行轨道上不同位置彗尾的长短、方向的变化规律及形成原因可作适当补充。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就形成了天体系统。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建议)教师画出天体系统层次表并结合按天体系统层次顺序分别介绍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总星系。
3、宇宙的演化过程
各种天体不是同时形成,各有其发生、发展、衰亡的历史。而整体的宇宙则经历温度从高到低,物质密度从密到稀的演化过程。
二、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参阅教材第3页表1.1)
附表1九大行星的数据分析表
行星分类成员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公转周期自转周期
类地行星
巨行星
远日行星
附表2地球各项指标在类地行星及九大行星中排位
地球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公转周期自转周期
在类地行星中排
在九大行星中排
二)地球又是一个适于生物生成和繁衍的行星
1、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一直比较稳定。
从太阳系的诞生到地球上有生命的痕迹,中间经历了漫长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太阳没有明显的变化,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一直比较稳定,生命从低级向高级的演化没有中断。
2、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地球附近的大、小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和共面性,这样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3、地球自身具备有生物生成所需的温度、大气、水等条件。
平均温度15c:地球与太阳距离太近,温度就过高,则热扰动太强,原子不能结合在一起,也就不可能形成分子,更不用说生命物质。地球与太阳距离太远,温度过低,分子将牢牢结合在一起,以固态和晶体存在,生物也无法生存。
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其引力可保存大气,形成大气层。经过漫长的过程,演变成以氮和氧为主的大气成分。
大量的液态水:地球内部温度升高使结晶水汽化;地表温度逐渐下降,在地面低洼处形成了原始的大洋。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03-12
身体结构教学设计05-18
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06-05
《地球的结构》教学反思(精选7篇)10-13
《地球》教学设计11-15
地球的结构教学反思(通用10篇)10-10
《楷书的结构规律》教学设计03-09
化石吟结构教学设计03-26
地球信箱教学设计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