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比的应用》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复习成正比例和反比例关系的量的意义。
2.掌握正比例和反比例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能正确地解答成正、 反比例关系的应用题。
3.进一步培养同学们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确定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今天我们上一节复习课。(板书课题:正反比例应用题)出示目标学生齐读。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正反比例意义及应用题的解题规律。
一、复习概念
1、什么叫成正比例的量?它的关系式是什么?
2、什么叫成反比例的量?它的关系式是什么?
3、正反比例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二、复习数量关系
1.判断下面每题里相关联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
什么比例?
1.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 )
2.每块砖的面积一定,砖的块数和铺地面积。( )
3.挖一条水渠,参加的人数和所需要的时间。( )
4.从甲地到乙地所需的时间和所行走的速度。( )
5.时间一定,速度和距离。( )
2.选择题:
1.如果a = c÷b ,那么当 c 一定时,a和b 两种量( )。 ① 成正比例② 成反比例③ 不成比例
2.步测一段距离,每步的平均长度和步数( )。
① 成正比例② 成反比例③ 不成比例
3.比的后项一定,比的前项和比值()。
① 成正比例② 成反比例③ 不成比例
4.C= πd 中,如果c一定,π和 d( )。
①成正比例 ② 成反比例③ 不成比例
5.化肥厂有一批煤,每天用15吨,可用40天,如果这批煤要用60天,每 天只能用几吨?下面等式( )对。
?40:15= 60: ② 40=15×60 ③ 60=15×40
三、复习简单应用题
例1 一台抽水机5小时抽水40立方米,照 这样计算,9小时可抽水多少立方米?
A、题中涉及哪三种量?其中哪两种是相关联的量?
B、哪一种量是一定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C、题中“照这样计算”就是说 ( )一定,那么( )和( )成( )比例关系。学生独立解答。
2、总结 正 、反比例解比例应用题要抓的四个环节
3、判断下列各题中已知条件的两个量是否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是成什么比例,把已知条件用等式表示出来。
①、一台机床5小时加工40个零件,照这样计算,8小时加工64个。
②、一列火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90千米,要行4小时;每小时行80千米,要行X小时。
③、一辆汽车3小时行18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5小时可行300千米。
④、同学们做广播操,每行站20人,正好站18行,如果每行站24人,可以站多少行?
⑤、小敏买3枝铅笔花了1.5元,小聪买同样的铅笔5枝,要付给营业员多少钱?
⑥、甲种铅笔每支0.25元,乙种铅笔每支0.20元,买甲种铅笔32支的钱,可以买乙种铅笔多少支?
四、 巩固练习
1、用一批纸装订练习本,如果每本30页可装订500本,如果每本比原来多10页,可装订多少本?
解:设可装订本。
(30+10)=500×30
4 0=15000
=15000
=375
答:可装订375本。
2、比一比,想一想,每一组题中有什么不同, 你会列式吗?
(1)修路队要修一条公路,计划每天修60米,8天可以修完。实际前25天就修了200米,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路实际需要多少天?
(2)修路队计划30天修路3750米,实际5天就修了750米,照这样几天就能完成?
五、拓展延伸
用正反两种比例解答:
1、一辆汽车原计划每小时行80千米,从甲地到乙地要4.5小时。实际0.4小时行驶了36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行完全程实际需要几小时?
六、全课总结
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条件和问题不管多么复杂,我们要紧扣正反比例的意义,从题中的定量入手,对应用题中两种相关联的量进行正确的判断。定量等于两种相关联的量相除,则成正比例;定量等于两种相关联的量相乘,则成反比例。
七、板书设计
正反比例应用题
=K(一定) X×Y=K(一定)
X和Y成正比例关系。 X和Y成反比例关系。
正y 、反比例解比例应用题要抓的四个环节
第一、分析:可分四步。
第一步:确定什么量是一定的。
第二步:相依变化的量成什么比例。
第三步:找准相对应的两个量的数。
第四步:解方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第二、设未知数为X,注意写明计量单位。
第三、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
第四、检验并答题。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及分数的加减乘除预算及混合运算。
2、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4、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重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合理性进行判断。
5、借助计算器进行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数学规律。
6、了解比例尺,在具体情境中,会按给定的比例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
7、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交流和反思中改掉计算毛病、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具准备:小黑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出示小黑板:一部分加减乘除计算题。鼓励学生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说一说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乘、除法是怎样算的,交流各种运算的计算方法和四则运算的顺序。这部分是学生进行计算的基础,结合具体的例子鼓励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算?
二、回顾整理、构建网络
1、引导学生对自己以往学习中经常出错的题目进行整理和回顾,说说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课前整理,课上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交流各自错误,并整理出错误类型,最后在全班交流,教师应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出错的原因和计算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2、补充练习:
31.50+160÷40(58+370)÷(64-45)
32.120-144÷18+35
33.347+45×2-4160÷52
34(58+37)÷(64-9×5)
35.95÷(64-45)
36.178-145÷5×6+42420+580-64×21÷28
3、出示课本第4题:鼓励学生运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并回顾总结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对于可以直接利用运算意义加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本题可以让学生自由说一说计算的方法,如:可以借助线段图分析,可以用找单位“1”的方法来分析)
4、出示第6题:鼓励学生回顾有关比例尺的应用题和比的问题。这部分内容包括计算比例尺、求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比的应用。教材只回顾了一部分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进行适当补充。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完全能够根据比的意义和比例尺的意义解决问题,不需要背诵所谓的解体过程。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1、计算
236+641-0.25312÷35.01-1.81.63+2.31.25×8
38÷43.75÷0.250.72÷0.61/6+3/818×2/316/9÷2/3
师:由于在计算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下面以小组为单位,把你们认为易错的一道题,在练习本上完成,并相互交流。明确整数、小数、分数的加法意义相同,减法意义相同,除法意义也相同,只有乘法意义在分数和小数中有扩展。
2、做54页2题本题让生先说运算顺序在计算,集体订正。
四、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1、一批货物,驾车单独运4小时运完,一车单独运5小时运完。两车合运,2小时后,余下的.由乙车运,还需多少时间可以运完?
2、两列火车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驶54千米,比乙车速度慢10%。经过3时,两车行了全程的75%。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有一种衣服现售价是34元,比原来定价便宜15%。现在比原来定价少多少元?
4、粮店运进一批豆油。第一天卖出240千克,第二天卖出320千克,还剩总数的4/9。这批豆油有多少千克?
5、某服装厂上半月完成全月计划的40%,下半月生产服装1800套,正好完成全月计划。下半月比上半月多生产多少套?
6、做55页3、4、5、6、题:要求:(1)读懂题意(2)找到题中的数量关系(3)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式计算(4)对答案进行检验
7、做56页7—10题,小组讨论方法并交流
8、做57页11、13、15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出示小黑板。
9、板书设计:
计算与应用
1、展示自己的错误及改正措施
学生1学生2……
2、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五、教学反思:
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教材在引领学生回顾这部分内容时,注重让学生体验计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的计算技能,注重在计算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注重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学生回顾和反思能力的提高。=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3
1、 让学生独立解答例3的三道题目
2、 讨论:
(1)这三道应用题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是什么?
①审题;(弄清题意)
②设未知数;
③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
④解方程;
⑤检验、写答案;
(3)用方程解和用算术方法解,有什么不同?
方程解:A、用字母代表未知数参加列式与运算;
B、列出符合题中条件的等式;
算术解:A、算式中应全是已知数;
B、算式必须表示所求的未知数;
3、 练习:
① 114页“做一做”;
② 练习二十四的第1、2题。
三、巩固练习:(补充练习)
1、①男生50人,女生比男生的2被多10人,女生多少人?
②男生50人,比女生2被多10人,女生多少人?
③全班50人,男生比女生的2倍多10人,男、女生各多少人?
2、①果园里的桃树和杏树共360棵,杏树的'棵数是桃树的4/5。桃树和杏树各有多少棵?
②果园里的桃树和杏树共360棵,杏树的棵数比桃树少50棵。桃树和杏树各有多少棵?
四、作业:
联系二十四3、4、5、6题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4
一、教材分析
本节《浮力的应用》是在学习了上节《浮力》,知道浮力的产生及其大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物体浮沉的条件,知道物体浮沉条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理解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是如何改变浮力或重力,来实现浮沉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体会物理就在我身边,初步学会用浮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学生已经掌握基础知识较扎实,已经学习了系统的力学基础知识,刚学过浮力产生的原因及阿基米德原理,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知识面广,学习习惯较好,自学能力较强。本节课主要指导学生应用实验归纳总结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随着实验的总结、拓展,真正发挥了学生的正常思维潜能,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科学的探究,搜集整理浮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设计思路
根据浮力知识的教学分解,本节教学的知识要点:一是物体的浮沉条件;二是浮沉条件的应用。知识本身的难度并不算大,但贯穿在从如何调节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去理解浮力的应用事例这个分析过程要求较高,是进行本节教学的关键,为此,本节教学的策略设计是:从观察、分析、比较物体的浮沉情况→认识物体的浮沉条件(受力条件和密度条件)→调节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理解浮力的应用(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选种诸方面的应用)。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知道浮力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了解轮船是怎样浮在水面的;
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知道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的工作原理。
六、教学难点:理解改变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浮力的关系,能增大可利用的浮力。
七、教学仪器:烧杯、水、体积相同的蜡块和铁块、两个铁罐子、沙子、潜水艇模型、热气球模型、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流程:
(一)新课引入
[演示]:1.出示铁块和蜡块让学生观察发现它们体积相等。
2.将体积相同的铁块和蜡块同时浸没在水中后松手。
[现象]:铁块沉入杯底而蜡块上浮最终浮在水面。
[提问]:1.浸没在水中的铁块、蜡块(松手后)各受到什么力?
(浮力、重力)
2.铁块和蜡块受到的浮力相等吗?
(相等。因为V排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相等。)
3.既然铁块和蜡块受到的F浮相同,为什么松手后铁块沉底而蜡块上浮?
液体中,物体的浮沉取决于什么呢?
[讲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分析蜡块:松手后,浸没在水中的蜡块所受到的F浮>G蜡,所以蜡块上浮。当蜡块逐渐露出水面,V排减小,浮力减小,当F浮= G物时,蜡块最终漂浮在水面。即:F浮>G物上浮,最终漂浮。
分析铁块:松手后,浸没在水中的铁块所受到的F浮<G铁,铁块下沉。到达容器底部后,铁块受到F浮、G铁和F支,三力平衡,静止在容器底,我们说铁块沉底。即:F浮<G物下沉,最终沉底。
若一个物体浸没在水中,松手后F浮=G物,受力平衡,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我们说物体悬浮在液体中。即:F浮=G物,最终悬浮。
总结: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浸在液体中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所受F浮与G物的关系。
(二)进行新课
1.讨论:
(1)木材能漂浮在水面,其原因是什么?
(2)把一根木头挖成空心,做成独木舟后,其重力怎么变化?它可载货物的多少怎么变化?重力变小,可以装载的货物变多。
[指出]:从浮力的角度看,把物体做成空心的办法,增大了可利用的浮力,而且这种古老的“空心”办法,可以增大漂浮物体可利用的浮力。
[质疑]:密度比水大的下沉的物体有没有办法让它上浮或漂浮呢?
2.实验:
两个外形相同的铁罐子,一个空心,一个装满沙;同时按入水中,松手后实心的下沉,空心的上浮最终漂浮。
[质疑]:(1)铁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空心的铁罐子为什么能漂浮呢?可能是因为什么呢?
(因为它是空心的`,F浮>G物,所以能上浮,最终能漂浮。)
(2)要想让实心的铁罐子也漂浮,可以怎么办呢?
(把沙取出来,变成空心的。)
(3)大家的想法是如何调节的铁罐子的浮沉的呢?
(F浮不变,挖空使G物变小,当F浮>G物,铁罐子自然就浮起来了。)
[指出]:上述实验告诉我们采用“空心”的办法,不仅可以增大漂浮物体可利用的浮力,还可以使下沉的物体变得上浮或漂浮。
3.应用
轮船
(1)原理:采用把物体做成“空心”的办法来增大浮力,使浮力等于船和货物的总重来实现漂浮。
(2)排水量:满载时,船排开的水的质量。
即:排水量=m船+m货
[质疑]:1.轮船从河水驶入海里,它的重力变不变?它受到的浮力变大、变小还是不变?(不变,始终漂浮)
2.它排开的液体的质量变不变?(不变)
3.它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变不变?
(变,ρ海水>ρ水,所以V排海水<V排水)
4.它是沉下一些,还是浮起一些?(V排变小了,所以上浮一些)
[强调]:同一条船在河里和海里时,所受浮力相同,但它排开的河水和海水的体积不同。因此,它的吃水深度不同。
潜水艇
[学生实验]:
潜水艇能潜入水下航行,进行侦查和袭击,是一种很重要的军事舰艇。它是怎么工作的呢?我们用打吊瓶用的小塑料管来模拟潜水艇。请同学们利用和塑料管连接的细管给塑料管吹气或吸气。
现象:吸气时,水逐渐进入管中,管子下沉;吹气时,管中的水被排出,管子上浮;
[质疑]:(1)小塑料管浸没在水中所受F浮是否变化?
(塑料管形变很小,V排基本不变,所以可以认为F浮不变)。
(2)那它是怎样上浮或下沉的呢?
(吹气时,水从管子中排出,重力变小,F浮>G物,所以上浮;吸气时,水进入管子,重力变大,F浮<G物,所以下沉)
[讲解]:潜水艇两侧有水舱,当水舱中充水时,潜水艇加重,就逐渐潜入水中;当水舱充水使艇重等于同体积水重时,潜水艇就可悬浮在水中;当压缩空气使水舱中的水排出一部分时,潜水艇变轻,就可上浮了。
潜水艇:
原理: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在水中的浮沉。
[强调]:潜水艇在浸没在水下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相同。
气球和飞艇
[演示]:“热气球”的实验。
[质疑]:酒精燃烧后袋内空气密度怎样变化?
原理:ρ气<ρ空气,使它受到的F浮>G物而升空。
[讨论]:要使充了氦气、升到空中的气球落回地面,你们能想出什么办法?要使热气球落回地面,有什么办法?(放气或停止加热)
其他应用
密度计、盐水选种等。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5
教材第43页例2,练习十一第4、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懂得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和作用。
3.培养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的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三年级二班分成三组投小篮球,第一组投中28个,第二组投中33个,第三组投中23个,平均每一组投中多少个?
提问: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
要求平均每一组投中多少个?应该怎样列?
提问:(28+33+23)3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把投中的总数以3表示什么?
二、快乐体验,学习新知
1、出示教科书第43页的例题2。
提问:从这两张统计表中,大家发现了什么?
在一场篮球比赛中,除了技术因素以外,还有什么因素也比较重要?
场上哪一个对的身高占优势,我们能根据个别队员来作判断吗?我们要看整个对的平均身高。现在就请大家算一算,哪一个对的平均身高占优势。
2、学生动手列式计算。
3、教师:从这两个平均数,能反映出这两个队除技术外的另一个实力,说明平均书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于不同数据的总体情况,这是我们学习平均数的一个重要的作用。
三、巩固练习
1、科书第45页练习十一的第4题:
(1)完成第1小题。提问:什么叫月平均销售量?
要求哪种饼干月平均销售量多?多多少?应该怎样列式?
(2)完成第2小题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3)完成第3小题。你从图中还得到什么信息,告诉全班同学。
2、练习十一的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归一应用题的结构特点,能正确地分析归一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答规律;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归一应用题。
2.培养学生学会有条理有根据的进行思考,提高分析、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动脑分析、仔细检验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归一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会解答此类应用题。
教学难点
线段图的画法及检验方法。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引入。
(课前,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调查各自所用的学习用品的价钱)
1.教师:我想买些学习用品做奖品,但是不知道哪种好,价钱又合适。正好同学们做了调查,谁愿意介绍一下。
学生介绍,如:这种钢笔很好用,每支8元。
师问:我要卖6支,需要多少钱?用到了我们学过的哪一数量关系?
列式:8×6=48(元)单价×数量=总价
2.教师:刚才我看到××的铅笔很好看,他告诉我买这3支铅笔共花了4元5角,我想买这样的10支,要花多少钱呢?
此时,学生可能会答出也可能答不出.如果有答对的,请他说说是怎样算的;如果没有,教师则问:要想知道10支这样的铅笔要花多少钱,就要先求出什么?(单价)
根据哪一数量关系求单价?(总价 ÷ 数量 = 单价)
3.教师导入:生活中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样的问题.
二、尝试讨论,学习新知.
1.出示例3:学校买3个书架,一共用75元.照这样计算,买5个要用多少元?
(1)请学生自由出声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小组讨论:尝试用线段图表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并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
(3)教师提问:“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按照题目的意思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各组汇报,全班重点围绕“线段图的画法”、“照这样计算”的含义展开讨论:
“照这样计算”即按照3个书架是75元这样的单价去计算5个书架的价钱.每个书架就是75÷3=25(元)
(5)按照刚才的思路解题.
a.每个书架多少元?
75 ÷ 3 = 25(元)
b.买5个要用多少元?
25 × 5 = 125(元)
教师让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并订正:75÷3×
5 教师提问:这道题怎样检验?请检验这道题.
教师指名完整地说说这道题的解题思路.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把第三个条件改为“ 6个、9个、12个”,问题不变,仍求要用多少元?怎样列式?为什么?
2.将第三个条件改为“200元”,问题改为“可以买多少个书架?”成为例4.
出示例4:学校买了3个书架,一共用7 5元.照这样计算,20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架?
让学生独立画线段图,理解题意.
重点讨论:线段图应该怎样改?这道题要先求什么?
③学生独立解题.
a.每个书架多少元?
75÷3=25(元)
b.20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架?
200÷25=8(个)
④共同讨论:怎样列综合算式?为什么要给75+3加上小括号?
200 ÷(75 ÷ 3)
⑤教师提问:这道题怎样检验?
⑥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是什么?改为“400元”、“800元”、“1000元”,问题不变,应该怎样列式?
3.请同学们自己试做下面两道题。
①一辆汽车2小时行70千米.照这样计算,7小时行多少千米?
②一台磨面机5小时磨小麦250千克.照这样计算,磨1750千克小麦,需要几小时?
订正:
①a.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70 ÷ 2 = 35(千米)
b.7小时行多少千米?
35 × 7 = 245(千米) 70 ÷ 2 × 7
②a.每小时磨小麦多少千克?
250 ÷ 5 = 50(千克)
b.磨1750千克小麦需要几小时?
1750 ÷ 50 = 35(时) 1750 ÷(250 ÷ 5)
请学生分别说说各题的解题思路是什么?
教师提问:比较例
3、例4和试做(3),每两道题之间的相同地方是什么?不同地方是什么?解题思路上有什么相同地方?
使学生明确:从应用题的结构上看,前两个条件相同(给出了总数量和份数),都有“照这样计算”的语句,第三个条件和问题不同.从解题思路上看,第一步都要求出单位数量(即每份数是多少、单价、速度等),教师点题,出示课题:归一应用题.
三、巩固练习,发展思维.
1.独立分析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找出先求什么,再列综合算式.
①小林看一本故事书,3天看了24页.照这样计算,7天可以看多少页?
②小林看一本故事书,3天看了24页.照这样计算,全书128页,多少天可以看完?
2.在正确的算式后面画“√”,并说出为什么.
①小明5分钟走300米,照这样的`速度,他家离学校720米,要走多少分钟?
A.300 ÷ 5 × 720 B.720 ÷(300 ÷ 5)
C.720 ÷ 5 ÷ 300 D.720 ÷ 300 ÷ 5
②小明5分钟走300米,照这样的速度,他从家到学校要走 15分钟,他家离学校有多少米?
A.300 × 5 × 15 B.300 ×(15 ÷ 5) C.300 ÷ 5 × 1
5 (3)用不同的方法解答下面的应用题。
某食堂4天用大米800千克,照这样计算,1600千克大米够吃几天?
四、课堂小结,质疑问难.
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应用题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先求出一份数是多少)解题的思路是什么?解题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同学们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
五、布置作业.
1.三年级同学在校办工厂劳动,5个同学糊了35个纸盒.照这样计算,12个同学一共可以糊多少个纸盒?
2.三年级同学在校办工厂劳动,5个同学糊了35个纸盒.照这样计算,要糊154个纸盒需要多少个同学?
教学反思:
“归一问题”实际上是数量间成正比例关系的问题。这种问题通常用算术方法解答比较简单。同学掌握了算术解法,可以巩固前面学过的常见数量关系,又为以后学习比例、函数打下初步基础,也为以后学习较复杂的归一问题做了准备。归一问题是在除法简单应用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关键是先用除法求出“单位数量”是多少,然后把它作为固定不变的数量(题里一般都说明“照这样计算”),进行推算。
一种类型是求出单位数量是多少后,再求几个这样的单位数量是多少;第二种类型是求出单位数量是多少后,再求有几个这样的单位。在教学这种应用题时,小标题只要求同学口述,不必写出来。通过例题,使同学弄清怎样利用线段图把已知条件和问题表示出来。在第五册是老师和同学一起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这里开始训练同学独立画线段图,为今后借助线段图这种直观手段进一步学习更复杂的应用题打下基础。根据归一题的特点,用两条线段表示较清楚。如第一题,第一条线段先表示出3个书架一共用75元。第二条线段再表示5个书架用多少元。两条线段中,要用同样长的线段表示每个书架的单价。教材中突出引导同学想,要求5个书架用多少元要先算什么,弄清解答归一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单位数量(在这里具体地说是单价)。例8先分步列式解答,然后再列综合 算式解答。这是为了能跟线段图配合,便于同学分析数量关系。以后应使同学既会用分步列式解答,又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但同学做题时除了有指定要求的以外,不限制同学必需用哪一种方法解答。
第二题仍是买书架的问题,以便于同第一题的数量关系和解法进行比较。通过线段图可以清楚地看出前两个条件完全相同,只是第三个条件和问题不同。因此解答这种 应用题的关键也是先求出单位数量(单价)。这样就可以使同学更好地掌握这种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在做完两道题之后,引导同学对两个例题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 一起点,使同学弄清它们的前两个条件相同,明确解题的关键都是先求出单位数量。
在“做一做”里,让同学仿照例题的解答方法独立完成,使同学熟悉这种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为了突出解答两种归一题的第一步都要先算出“单位数量”,教材的编排注意把两种题对比出现(如第7、9、10题)。第8题通过表格形式 渗透函数思想,使同学通过解答初步体会到路程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另外,还注意带着复习已学的两步应用题、口算以和混合运算等内容。 “归一问题”实际上是数量间成正比例关系的问题。这种问题通常用算术方法解答比较简单。同学掌握了算术解法,可以巩固前面学过的常见数量关系,又为以后学习比例、函数打下初步基础,也为以后学习较复杂的归一问题做了准备。归一问题是在除法简单应用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关键是先用除法求出“单位数量”是多少,然后把它作为固定不变的数量(题里一般都说明“照这样计算”),进行推算。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55页、第56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讲练结合,小组合作,三疑三探。
情感、态度、价值观:
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意义,并进行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
把比熟练地转化成分数,将分数知识横向迁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自探
1、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大班30人,小班20人。
思考:把这筐橘子分给大班和小班,怎么分合理?学生商量分法,得出:按大班和小班的人数来分比较合理。
2、大班人数和小班人数的比是3:2,学生用小棒代替橘子分一分。
(没有告诉学生小棒的数目。)学生分好后,交流分法。
3、小结。
二、解疑合探,知识迁移
1、如果有140个橘子,按3:2分,应该怎样分?学生讨论分法,并试着解决。
2、交流方法,展示。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
⑴、借助表格分。
⑵、发现橘子总数被平均分成了5份,大班占3份,小班占2份。先求出一份的数,再分别乘以3和2,就求出了大班和小班分的橘子个数。别占橘子总数的几分之几,最后根据分数的意义解题。
3、引导学生小结方法⑶的思路。
⑴计算分配的总份数。
⑵计算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
⑶利用乘法的意义解题。
4、你喜欢哪种方法,请说明理由。
5、回忆学过的“平均分配”,可以看成几比几?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1、小清要调制2200克巧克力奶,巧克力和奶的比是2:9。需要巧克力多少克?
2、3月12日是植树节,学校把种植60棵小树苗的任务分配给六年(3)班和二年(3)班,两班人数相等。想一想,如果你是大队辅导员,你会按怎样的比例分配,两班各栽多少棵?
3、完成教材第56页练一练第3题合理搭配早餐。
四、总结评价,课后延伸。
1、总结。
2、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比的应用
大班30人,小班20人。
思考:把这筐橘子分给大班和小班,怎么分合理?
3、先求出一共分成几份,再求出大班和小班分的个数分
(以上方法可借助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
课本第52页~53页的例2、例3,完成“做一做”的题目和练习十三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学会并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一些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情境导入
老师今天向学校图书室借来50本图书准备分给我们班的男、女同学,请同学们说说该怎样分呢?(让学生自由发言,有可能得出男、女同学各分25本,实际上就是我们学过的平均分)
2、复习铺垫:我们班的男生30人、女生20人,人数不同,你说这样平均分合理吗?该怎样分才合理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象这样不是把一个数量平均分配,而是按一定的比例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板书:比的应用)
二、新授
1、教学例1(自己改编):六年级向学校图书室借来图书50本,按3:2分配给男、女学生,男、女生各分得多少本?
对照课本例2的解题过程,让学生先独立解答,然后由各小组讨论,并提出问题来共同解答。
师引导:
(1)题目中要分配什么?是按什么进行分配的?(分配50本图书,男女生按3:2进行分配。)
(2)男女生分得本数的比是3:2,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在50本图书中,男女可分3份,女生可分2份,一共是5份,男生占总数的5分之3,女生占总数的5分之2。)
(3)你能求出两种作物各播种多少公顷吗?怎样求?
引导学生进行自己解题。
2、引导学生再次阅读例2的解题过程,再次质疑
3、练习:做一做第1题。订正时说说解题时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4、教学例3。
(1)出示例3:学校把栽28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7人,二班有45人,三班有48人。三个班各应栽树多少棵?
(2)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后,问:题中要把280棵树按照什么进行分配?(着重使学生明确要按照一班、二班、三班的人数的比来分配,即按47:45:48来分配。)
(3)根据一班、二班、三班的人数怎样算出各班栽的棵数占总棵数的几分之几?(使学生明确:要先算三个班总共有多少人(即总份数),然后才能算出各班栽的`棵数占总棵数的几分之几。)
(4)怎样分别算出各班应种的棵数?引导学生解答。并且把书上的例3做完整。
(5)学生试做“做一做”中的第2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奶糖、水果糖、酥糖和占500千克什锦糖的几分之几?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第3题。
2、练习十三的第1、3题。
四、作业。
练习十三第2、4题。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4页“比的应用”。
【教学目标】
能运用比的意_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按一定比例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
2、根据题中所给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能熟练地用乘法求各部分量。
【教具准备】
CAI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课本主题图:幼儿园大班30人,小班20人,把这些橘子分给大班和小班,怎么分合理?
2、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认为怎么分合理?说一说你的分法。
二、探究新知:
1、出示题目:这筐橘子按3:2应该怎样分?
(1)小组合作(用小棒代替橘子,实际操作)。
(2)记录分配的过程。
(3)各小组汇报:自己的分法。
大班:小班
3个:2个
6个:4个
30个:20个
…… ……
2、出示题目:如果有140个橘子,按照3:2又应该怎样分?
(1)小组合作。
(2)交流、展示。
(3)比较不同的方法,找找他们的共同点。
方法一:
大班:小班
30个:20个
30个:20个
…… ……
方法二:画图
140个
方法三:列式
3+2=5
140× = 84(个)
140× = 56 (个)
答:大班分84个,小班分56个,比较合理。
(还会出现用整数方法来列式计算的。)
3、小结: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同学们要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可以选用多种方法解答。
三、巩固新知。
完成课本第55页:
1、独立试做:试一试
2、独立试做练一练的1题、2题,3题抢答,并说明理由。
四、知识拓展:数学故事。(共同探讨方法)
五、总结:
1、学生看书总结本节所学内容。
2、提出自己还有些疑惑的问题。
六、【板书】
比的应用
3+2=5
140× = 84(个)
140× = 56 (个)
答:大班分84个,小班分56个,比较合理提供现实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中的数学信息。
这一过程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体验时间,在实际操作中,学生会不断调整一次分配的数量,不断的产生新的解题的策略,理解按一定的比例来分配的意义。
有上面小组合作的经验与发现,这次可以操作、画图、列式等不同的方法来分,从实践中发现规律,理解部分量与总量的关系。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和老师都能及时的发现不懂的,理解不好的问题,便于及时处理。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10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一册第49页~51页的内容,练习十三的第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会解答此类应用题。
3、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问:我班男女生人数各是多少?你能根据我班男女生人数用比的知识和分数的知识来说一句话吗?
学生汇报: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 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
(2)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
(3)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男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
(4)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
2、口答
(1)把6 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
(2)六年级(1)班和二年级(1)班共同承担了面积为100平方米的卫生区保洁任务. 六年级学生和二年级学生承担同样多的卫生区保洁任务,合理吗?这样分还是平均分吗?
(3)六一班参加午餐的有60人,六二班有50人。现在午餐部把110 个平均分给这两个班,你认为合理吗?你认为怎样分合理?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问题都不能平均分配,刚才你们说的按人数的比去分,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比的应用,也可以说是按比例分配。板书课题:(比的应用)
指出:按比例分配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分配。
二、讲授新课
出示例2:某种清洁剂是浓缩液和水按1:4的体积比配置的。现有一瓶500毫升的这种清洁剂,其中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读题后,问1:4什么意思?浓缩液的体积占这瓶清洁剂的几分之几?水的体积占这瓶清洁剂的几分之几?
你会怎样做这道题?
提问:多找学生说说,要求说出每步算出来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
这道题做得对不对呢?我们怎么检验? 提问后老师总结:把计算出来的浓缩液的体积加上水的体积是否等于500;也可以把计算结果去比,看是否是1:4。
强调:检验是我们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他能告诉我们自己的解答是否正确,能帮助我们养成对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
老师总结并强调计算方法 :首先看清题里的条件 给的是哪几个量的比 再看题中给的量是否是这几个量的和 ,而后在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三、出示练习题(49页 做一做)
(1)某妇产医院上月新生婴儿303名,男女婴儿人数之比是51:50。上月新生男女婴儿各有多少人?
(2)学校把栽70棵树的任务,按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6人,二班有44人,三班有50人。三个班各应栽多少棵? 读题后,学生独立做,二人板演
老师集体订正,要求说出每步算出的是什么。
拓展练习
怎样分配最合理?(有的说平均分,有的说按出资多少去分)
2.本期彩票小张出资200元,小王出资300元。小李出资400元,他们三人各应分得奖金多少元?
四、布置作业:练习十二1—4题
五、板书设计:
比的应用
解法
1、每份是 500÷5=100(毫升)
浓缩液有 100×1=100(毫升)
水有 100×4=400(毫升)
解法
2、总份数?1+4=5? 浓缩液有:500×1/5=100(毫升)
水有: 500×4/5=400 (毫升)
答:浓缩液有100毫升,水有400毫升
六、教学反思
《比的应用》是十一册教材的内容,与前面学的比的知识,尤其是分数应用题密切相关。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基础,这节课想顺利的进行真的很难。因此在教学前面的知识的时候,我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因此在进行本节课的.时候就会水道渠成。
一、情境引入,切入课题:
好的课题导入能引起学生的知识冲突,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和求知欲,能引人入胜,辉映全堂。新课导入的艺术之一在于能把生活中的问题作为例题,使学生切实体会到学习数
学知识的必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教师创设了分桔子的情景。教师提出问题,那该怎么分比较合理?学生很快说出了最好根据人数比来分。根据题目当中所提供的比,让学生估计一下,哪个班级会分的多,说出你估算的根据。这位后面的计算奠定了基础。
二.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要改变学生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向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来看,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讨论、交流、真正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每一个问题的提出,教师都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亲自交流合作,然后再观察比较,最后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三、体现了教师是教材创造者的理念。
在如何使用教材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摒弃过去那种“教教科书”的传统思想,充分挖掘新课知识点,整合课堂内容,优化课堂结构,真正实现“用教科书教”。本节课我充分利用例题,将此例题先后做了三次改变,将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各种类型全部展示出来。同时在比较中使学生认识到解决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关键。打破了学生解题的模式,因此做每一道题目的时候,都必须认认真真地思考,分析。真真正正地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四、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能力
在解答应用题的时候,教师通过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解法,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另外,改变以往只从例题中草草抽象概括数量关系、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做法,让学生充分实践体验,在探究中加深对这类应用题数量关系及解法的理解,提高能力,为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11
《平面连杆机构》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基础》中的重要内容,《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及应用》是该章中的重点和难点。铰链四杆机构是平面连杆机构中最为典型的机构,它可以演化为“曲柄滑块机构、导杆机构”,多年教学发现,学生的基础不同,虽然在学习“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过程及应用”知识时表现出的困难程度有差别,但由于缺乏直观经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均会存在一定的难度!笔者针对现在所任教的单招学生教学对象,设计了一堂课堂教学并进行了实施,本文对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等方面进行教学反思,以在今后教学中有所借鉴,提高教学效果!
教情、学情分析:任教学生为“单招班”学生,他们的文化基础与学习态度较不是太好。本节课是一堂复习课,在第一轮新课教学中主要采取传统教学方法,因学生对“机构的应用”缺少感性认识,理解时表现出一定的难度。本节课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更加直观)、采用“课堂自主—研究学习”的教学方法,力图使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入,掌握更加透彻!
“教学目的”的制定:1.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过程及演化机构的结构组成及运动原理(认知目标);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自学能力,使他们能在实习或生产中解决相关的技术问题(能力目标);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师生互动、交流、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进行热爱专业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地学习(情感目标)。
教学方法及手段的选择:本节课采取课堂自主——研究的教学方法,课前让学生先进行自学,课堂上教师对总的教学目标进行细化,在讲解每个知识点时,采用“引导教学法”代替传统的“填鸭式”,先示出引导问题,让每个学生通过思考解决问题,层层递进,逐个解决问题,然后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总结、训练和拓展;为弥补学生想像能力的欠缺、增强学生学习的直观性,对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过程可采用flash软件制作课件,对演化机构的应用(结构组成和运动原理)可从Internet上搜索多种教学素材(录像、实物等),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如下:
一、思维引入:
1.铰链四杆机构三种基本类型及判断方式?
2.急回特性判定及其应用意义?
3.曲柄摇杆机构死点产生条件、位置、克服方法、应用?
4.列举实际生产生活中三种典型铰链四杆机构的应用实例?还存在哪些其他形式的四杆机构?
二、思维启发演绎:
(一)曲柄滑块机构
1.演化
通过演示,让学生观察,分析曲柄滑块机构是曲柄摇杆机构的演化形式。
[多媒体]
观察曲柄摇杆机构中,连杆BC与摇杆CD的铰接点C的运动轨迹(标记)圆弧的半径即为摇杆CD长。
观察机构改变:(1)出现圆弧槽;(2)用滑块替换摇杆CD,滑块在圆弧槽内运动。
演示C点的运动轨迹,得出结论:C点运动轨迹不变。
启发学生思考:若摇杆半径变大,圆弧槽越趋平直时,C点运动轨迹。
[多媒体]
当曲导轨变为直导轨时,C点的运动轨迹是一直线,机构运动形式改变了,曲柄滑块机构。
分析曲柄滑块机构的组成和运动原理
得出结论:曲柄滑块机构组成(曲柄、连杆、滑块、机架四部分)
运动形式为:曲柄(转动)→滑块(移动)
(二)导杆机构
三、思维训练与反馈:
从基础知识、应用解答及技能训练三方面进行思维训练(具体问题略),以了解学生课堂学习的掌握情况。
四、思维拓展:
布置课外作业及思考题,进一步思维拓展(题略)。
教学效果的估测:本节课基本达到教学目标,课堂教学中成功与不足并存,下面对此逐一谈谈个人的体会。
成功之处:
1.机械专业课程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也可称为理实一体化),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难度。笔者从教十多年,跨出大学的门槛,随即踏入中等职业学校的门槛,自身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很多是从书本上学来的,实践经验较少,受条件限制(硬件和软件),课堂教学中不能够给学生提供直观的'认知媒介,在教学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机构的组成和应用内容时,教师感觉到讲得很吃力,学生听起来也觉得晦涩难懂,很多时候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笔者在课后对10名(共35名)学生进行谈话,并对全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他们普遍认为此堂课上得非常好,较多学生上了此堂课后,不自觉地改变了一些观点。他们说,他们以前一直认为机械基础知识空洞、枯燥无味、难于接受,学了没有什么用。课件中用动画模拟将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过程生动地展示出来,帮助他们更好理解知识,对知识的记忆保持较长的时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件中通过录像演示了各种演化机构在机器中的工作过程,帮助学生掌握铰链四杆机构演化机构的组成和运动原理,特别是各种演化机构的应用,如内燃机中曲柄滑块机构、牛头刨床中摆动导杆机构、汽车翻斗自卸装置中曲柄摇块机构等,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机械专业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并不断地得到发展和更新,无论将来是进一步到高校深造,还是直接参加就业,他们都应该学好机械专业基础知识。
3.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指导专业课的课堂教学,使教学方法和原则的选用更具有科学性。奥苏伯尔提出,根据学生原有知识基础进行教学,乃是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的原理。无论从纵向还是从横向对生源进行比较,同一专业的学生都有可能在各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不是千篇一律,重复同样的教学过程。奥苏伯尔的学习理论将认知方面的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两大类,当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没有适当知识来同化学习材料时(尽管材料本身有逻辑意义),学生出现机械学习是不可避免的,这时,教师应了解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4.采用自主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他们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才是社会需要的人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已养成一定的“学习惰性”,如若教师对此种现象不加干涉,认为学不学是“学生的事情”,那就糟了,对教、学双方都是“双输”!“跳一跳,摘桃子”。教学中采用自主教学模式时,给学生设定的思维问题,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让学生常常能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更强的学习欲望!
不足之处(需改进):
1.专业课有着与文化课不同的特点,理实一体化是近年来一直倡导的比较好的教学方法,因条件有限,将专业理论、生产实践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还很不够,这方面的工作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2.资源共享需加强,为了制作“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及应用”课件,笔者准备了很长的时间,其他教师也深有此种体会。要制作一个高质量的机械专业课件,对教师的要求也很高,既需要扎实的机械专业知识,又需要一定的计算机能力,很多教师往往因此而退缩(有时也会有时间方面的问题),因此,教研组应起到一定的组织功能,充分发挥团队能力,创造出的成果在教学中资源共享,对每个教师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3.改革传统上专业课程教案的撰写理念迫在眉睫。传统教案往往以内容是否详细、书写是否工整论优劣,对中等职业教育来说,专业内容多,知识不断地更新,用传统教案的评价方法来评价教案,已远远不合适,迫切需要把教师从繁重的教案写作中解脱出来,变传统抄书为实际意义的备课。
4.因操作电脑出现一次失误,导致课堂教学不够连贯,表现出缺憾。运用多媒体或理实一体上课,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把一堂课45分钟充分利用起来,提高教学效率!
5.此堂课还有一方面缺憾就是,教师的精神状态不够饱满,语言缺少一定的激情和感染力,今后还有待加强。
再教设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和应用》这节内容教学中,不仅将信息技术与机械专业知识结合起来,还可能将课堂搬到车间里,上让学生不仅能“看到”,更要能“摸到”,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多年来,“应试教育”一直被批判,提倡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这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尤其显得重要,这些道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作为机械专业老师,应充分挖掘专业课的教学资源,极力给学生营造直观的认知环境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他们推到学习的前台,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的主导者,组织者,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人才!
参考文献
1 吴庆麟:《认知教学心理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xx年版。
2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
3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12
一、教学任务分析
勾股定理是平面几何有关度量的最基本定理,它从边的角度进一步刻画了直角三角形的特点。学习勾股定理极其逆定理是进一步认识和理解直角三角形的需要,也是后续有关几何度量运算和代数学习的必然基础。《20xx版数学课程标准》对勾股定理教学内容的要求是:
1、在研究图形性质和运动等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在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3、经历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4、探索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并能运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节《勾股定理的应用》是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第3节、具体内容是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这些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需要经历几何图形的抽象过程,需要借助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这些都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应用意识;有些探究活动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相互间的合作交流,有助于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能正确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学会选择适当的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体会数学建模的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应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是重点。
把实际问题化归成数学模型是难点。
二、教学设想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运用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的理念,我想尽量给学生创设丰富的实际问题情境 ,使教学活动充满趣味性和吸引力,让他们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利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一题多变的形式拓宽学生视野,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渗透化归的思想以及分类讨论思想,方程思想等,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能力。
在教学设计中,尽量考虑到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注意知识由易到难的层次性,在课堂上,要照顾到接受较慢的学生。使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收获和发展。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七个环 《勾股定理的应用》教学设计节、第一环节:情境引入;第二环节:合作探究;第三环节:变式训练;第四环节:议一议;第五环节:做一做;第六环节:交流小结;第七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
情景1:复习提 问:勾股定理的语言表述以及几何语言表达?
设计意图:温习旧知识,规范语言及数学表达,体现
数学的 严谨性和规范性。《勾股定理的应用》教学设计情景2: 脑筋急转弯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是3和4,第三边是多少?
设计意图:既灵活考察学生对勾股定理的理解,又增加了趣味性,还能考察学生三角形三边关系。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圆柱体表面路程最短问题)
情景3:课本引例(蚂蚁怎样走最近)
设计意图:从有趣的生活场景引入,学生探究热情高涨,通过实际动手操作,结合问题逆向思考,或是回想两点之间线段最短,通过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从而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在活动中体验数学建模,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强学生探究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第三环节:变式训练(由圆柱体表面路程最短问题逐步变为长方体表面的距离最短问题)
设计意图:将问题的条件稍做改变,让学生尝试独立解决,拓展学生视野,又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再将圆柱问题变为正方体长方体问题,学生有了之前的经验,自然而然的将立体转化为平面,利用勾股定理解决,此处长方体问题中学生会有不同的做法,正好透分类讨论思想。
第四环节:议一议
内容:李叔叔想要检测雕塑底座正面的AD边和BC边是否分别垂直于底边AB,但他随身只带了卷尺,《勾股定理的应用》教学设计(1)你能替他想办法完成任务吗?
(2)李叔叔量得AD长是30厘米,AB长是40厘米,BD长是50厘米,AD边垂直于AB边吗?为什么?
(3)小明随身只有一个长度为20厘米的刻度尺,他能有办法检验AD边是否垂直于AB边吗?BC边与AB边呢?
设计意图:
运用勾股定理逆定理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正确合理选择数学模型,感受由数到形的转化,利用允许的工具灵活处理问题、
第五环节:方程与勾股定理
在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记载了一道有趣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意思是:有一个水池,水面是一个边长为10尺的正方形,在水池的中央有《勾股定理的应用》教学设计一根新生的.芦苇,它高出水面1尺,如果把这根芦苇垂直拉向岸边,它的顶端恰好到达岸边的水面,请问这个水池的深度和这根芦苇的长度各是多 少尺?《勾股定理的应用》教学设计意图: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勾股定理的悠久历史和广泛应用,了解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学会运用方程的思想借助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第六环节:交流小结内容:师生相互交流总结:
1、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是建立数学模型求解、
2、在寻求最短路径时,往往把空间问题平面化,利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3、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条边和另外两条边的关系,借助方程可以求出另外两条边。
意图:鼓励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想,体会到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广泛应用及它们的悠久历史、《勾股定理的应用》教学设计第七环作业设计:
第一道题难度较小,大部分学生可以独立完成,第二道题有较大难度,可以交流讨论完成。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13
一、教学内容:
比的应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54页内容及相应练习。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和这一类应用题的特点。
2、掌握按比分配问题的不同解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收集信息 、处理信息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明白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
学生能正确分析和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
“按比分配”中比所对应的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一杯果汁是按果汁与水的体积比1:1冲调,另一杯果汁是按果汁与水的体积比1:2冲调,从上面的信息中你能读出什么?
生谈想法
师:其实不平均的比在生活中随处可以,并广泛应用着,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如何按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比的`应用)
二、探索新知
(一)出示例题
我们清洁要用到一种清洁剂浓缩液,瓶子上标明了浓缩液与水的体积之比。现在我们需要按1:4的比例制一瓶500ml的稀释液,其中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呢?
(二)探讨方法
1、分析题目
师:现在我们能不能从题目中获取一些有用的信息呢?
师:谁能解释一下5是怎么得来的?4/5和1/5又是什么意思?
2、独立尝试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想一想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可以试一试。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
师:现在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答一下。
方法一:总份数:1+4=5(份)
每份是:500÷5=100(mL)
浓缩液:100×1=100(mL)
水:100×4=400(mL)
方法二:浓缩液:500×1/1+4=100(mL)
水:500×4/1+4=400(mL)
3、分析两种解法
方法一:用整数除法、乘法来解决问题;方法二: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检验
让学生交流检验的方法,合理正确。
三、巩固练习
独立完成试一试。
四、课堂总结
师:本节课你对哪个知识点印象深刻?
师:比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下课后大家可以去生活中收集一些素材并试着解决一下问题吧。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14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112一132页的分数应用题。
教学目的:
1、通过一些有联系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以及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规律。
2、使学生会正确、熟练地解答分数应用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规律。
教学关键:找准单位"1",理清单位"1"的量、分率及分率对应量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梳理知识,使知识建成网状结构
1、口答:(打开投影仪)
(1)分数应用题的基本类型有几种?哪三种?
(2)解答这三种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找准单位"1",弄清单位"1"的量、分率及分率对应量。)
(3)解答这三类分数应用题的基本关系式是什么?
2、(l)简单的分数应用题
①某班有男生40人,女生人数是男生1/4,女生有多少人?
②某班有女生10人,男生40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③某班有女生10人,是男生人数的士,男生有多少人?
(2)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
①某班有男生40人,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1/4,女生有多少人?
②某班有男生40人,女生30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几分之几?
③某班有女生30人,比男生人数少言,男生有多少人?
以上这两组题把分数应用题全部展示出来,教学时可先出示第(1)题的3个小题(打幻灯),让学生口头列式并比较异同,生答师板书:
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分率对应量÷单位"1"的量=分率
③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分率对应量÷分率=单位"1"的量
而后出示第(2)题的3个小题(打幻灯),让学生试做,再和第(1)题的三个小题比较异同,使学生进一步懂得,解答这三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三个小题比较异同,使学生进一步懂得,解答这三类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然后根据这三个基本关系式进行解答。
[评析:根据以上复习,使学生对分数应用题从简单到复杂有了整体的认识,这样既梳理了知识,又沟通了联系,通过对知识进行纵向、横向比较和梳理,使知识构成了网状结构,促使学生的思维条理化,进一步理清了学生的解题思路。]
二、抓住结构特征,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能力。
(1)某用户三月份用电100度,四月份比三月份节约用电1/10,?
①100×1/10?
②100×(1—1/10)?
③100×(1—1/10+1)?
(2)某用户四月份比三月份节约用电100度,正好节约了1/10,
①100÷1/10?
②100÷1/10×(1—1/10)?
③100÷1/10×2—100?
(3)某用户四月份用电90度,比三月份节约用电1/10,?
①90÷(1—1/10)?
②90÷(1—1/10)×1/10______________?
③90÷(1—1/10)+90________________?
(学生口述,集体订正,比较异同)
2、根据补充的条件或问题列式计算:(发散思维,提高能力)(用幻灯逐题打出)
__________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___________?
(1)某商店运来苹果10吨,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运来的桔子是苹果的几分之几?
(2)某商店运来苹果10吨,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运来的苹果是桔子的几倍?
(3)某商店运来苹果10吨,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多少吨?
(4)某商店运来苹果10吨,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运来的苹果比桔子多多少吨?
(5)某商店运来苹果10吨,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运来的桔子有多少吨?
(6)某商店运来苹果10吨,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两种水果共运来多少吨?
(7)某商店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10吨,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求运来苹果多少吨?
(8)某商店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10吨,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求运来桔子多少吨?
(9)某商店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10吨,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求两种水果共运来多少吨?
(10)某商店运来的苹果比桔子多10吨,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求运来苹果多少吨?
(11)某商店运来的苹果比桔子多10吨,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求运来桔子多少吨?
(12)某商店运来的苹果比桔子多10吨,运来的桔于比苹果少,求两种水果共运来多少吨?
(13)某商店运来桔子10吨,运来的桔了比苹果少,求运来的苹果有多少吨?
(14)某商店运来桔子10吨,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求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多少吨?
(15)某商店运来桔子10吨,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求运来的平果比桔子多多少吨?
(16)某商店运来桔子10吨,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求两种水果共运来多少吨?
(17)某商店运来桔子和苹果共18吨,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求运来苹果有多少吨?
(18)某商店运来桔子和苹果共18,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求运来桔子有多少吨?
(19)某商店运来桔子和苹果共18吨,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求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多少吨?
(20)某商店运来桔子和苹果共18吨,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求运来的苹果比桔子多多少吨?
以上各题采用先让学生试做,然后老师归纳总结解题思路:
①先找出单位"1"的量
②谁和单位"1"的量相比
③确定算法:a: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就用乘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或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b:单位"1"的量是未知的就用除法(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④确定算法(或列式)的依据是什么?
3、发展题(用幻灯逐题打出)
(1)要修一条路,已修了全长的3/5多2千米,还剩了12千米没有修,求这条路有多少千米?
(2)要修一条路,已修了全长的3/5少2千米,还剩下12千米没有修,求这条路有多少千米?
教师先出示第(1)小题,让学生试做,估计有一部分同学会列出错误算式:(12—2)÷(l—3/5),此时,老师不要急于纠正,而应再出示第(2)小题让学生比较异同,引导学生发现两题仅一字之差,列式却不同,然后教师帮助学生画图分析解答。
通过以上两小题的讲解,使学生在找准单位"1"的基础上,通过图形,灵活掌握"量率对应"。
三、课堂小结,再次构成学生的认知结构。
师问: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甲生答: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分数应用题的基本类型。
乙生答: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然后看谁跟单位"1"的量相比,它相当于单位"1"量的几分之几。
丙生答:根据分数应用题的基本关系式确定算法。
丁生答:有些灵活题还要通过画图,找出"量率对应"再解答。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体的浮沉现象,能从受力分析的角度判断物体的浮沉状况。
2。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能运用它解释浮沉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物体浮沉条件的实验,体会物体漂浮、上浮、下沉、悬浮的原因。
2。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能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践相结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浮力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
2。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
上浮、下沉、漂浮、悬浮的分析与判断。知道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
物体处在上浮、漂浮、悬浮、下沉的不同状态下,浮力、重力、密度的比较。 【教学仪器】:
烧杯、水、体积相同的蜡块和铁块、两个铁罐子、沙子、潜水艇模型、热气球模型。 【教学流程】:
(一)新课引入
[演示]:1.出示铁块和蜡块让学生观察发现它们体积相等。2.将体积相同的铁块和蜡块同时浸没在水中后松手。
[现象]:铁块沉入杯底而蜡块上浮最终浮在水面。
[提问]:1.浸没在水中的铁块、蜡块(松手后)各受到什么力?
(浮力、重力)
2.铁块和蜡块受到的浮力相等吗? (相等。因为V排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相等。)
3.既然铁块和蜡块受到的F浮相同,为什么松手后铁块沉底而蜡块上浮?液体中,物体的浮沉取决于什么呢?
[讲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分析蜡块:松手后,浸没在水中的蜡块所受到的F浮>G蜡,所以蜡块上浮。当蜡块逐渐露出水面,V排减小,浮力减小,当F浮= G物时,蜡块最终漂浮在水面。即:F浮>G物上浮,最终漂浮。
分析铁块:松手后,浸没在水中的铁块所受到的F浮<G铁,铁块下沉。到达容器底部后,铁块受到F浮、G铁和F支,三力平衡,静止在容器底,我们说铁块沉底。即:F浮<G物下沉,最终沉底。
若一个物体浸没在水中,松手后F浮=G物,受力平衡,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我们说物体悬浮在液体中。即:F浮=G物,最终悬浮。
总结: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浸在液体中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所受F浮与G物的关系。
(二)进行新课
1.讨论:
(1)木材能漂浮在水面,其原因是什么?
(2)把一根木头挖成空心,做成独木舟后,其重力怎么变化?它可载货物的多少怎么变化?重力变小,可以装载的货物变多。
[指出]:从浮力的角度看,把物体做成空心的办法,增大了可利用的浮力,而且这种古老的“空心”办法,可以增大漂浮物体可利用的浮力。
[质疑]:密度比水大的下沉的物体有没有办法让它上浮或漂浮呢?
2.实验:
两个外形相同的铁罐子,一个空心,一个装满沙;同时按入水中,松手后实心的下沉,空心的上浮最终漂浮。
[质疑]:(1)铁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空心的铁罐子为什么能漂浮呢?可能是 因为什么呢?
(因为它是空心的,F浮>G物,所以能上浮,最终能漂浮。)
(2)要想让实心的铁罐子也漂浮,可以怎么办呢? (把沙取出来,变成空心的。)
(3)大家的想法是如何调节的铁罐子的浮沉的呢?(F浮不变,挖空使G物变小,当F浮>G物,铁罐子自然就浮起来了。)
[指出]:上述实验告诉我们采用“空心”的办法,不仅可以增大漂浮物体可利用的.浮力,还可以使下沉的物体变得上浮或漂浮。
3.应用
·轮船
(1)原理:采用把物体做成“空心”的办法来增大浮力,使浮力等于船和货物的总重来实现漂浮。
(2)排水量:满载时,船排开的水的质量。 即:排水量=m船+m货
[质疑]:1.轮船从河水驶入海里,它的重力变不变?它受到的浮力变大、变小还是不变?(不变,始终漂浮)
2.它排开的液体的质量变不变?(不变)
3.它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变不变? (变,ρ海水>ρ水,所以V排海水<V排水)
4.它是沉下一些,还是浮起一些?(V排变小了,所以上浮一些)
[强调]:同一条船在河里和海里时,所受浮力相同,但它排开的河水和海水的体积不同。因此,它的吃水深度不同。
·潜水艇
[演示]:
潜水艇能潜入水下航行,进行侦查和袭击,是一种很重要的军事舰艇。它是怎么工作的呢?我们用打吊瓶用的小塑料管来模拟潜水艇。请同学们利用和塑料管连接的细管给塑料管吹气或吸气。
现象:吸气时,水逐渐进入管中,管子下沉;吹气时,管中的水被排出,管子上浮;
[质疑]:(1)小塑料管浸没在水中所受F浮是否变化?(塑料管形变很小,V排基本不变,所以可以认为F浮不变)。
(2)那它是怎样上浮或下沉的呢?
(吹气时,水从管子中排出,重力变小,F浮>G物,所以上浮;吸气时,水进入管子,重力变大,F浮<G物,所以下沉)
[讲解]:潜水艇两侧有水舱,当水舱中充水时,潜水艇加重,就逐渐潜入水中;当水舱充水使艇重等于同体积水重时,潜水艇就可悬浮在水中;当压缩空气使水舱中的水排出一部分时,潜水艇变轻,就可上浮了。
潜水艇:
原理: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在水中的浮沉。
[强调]:潜水艇在浸没在水下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相同。
·气球和飞艇
[演示]:“热气球”的实验。
[质疑]:酒精燃烧后袋内空气密度怎样变化?
原理:ρ气<ρ空气,(即利用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通过改变气囊里气体的质量来改变自身体积从而改变所受浮力的大小来实现升降的。)使它受到的F浮>G物而升空。
[讨论]:要使充了氦气、升到空中的气球落回地面,你们能想出什么办法?要使热气球落回地面,有什么办法?(放气或停止加热)
其他应用
密度计、盐水选种等。
附:板书设计
(一)物体的浮沉条件:
F浮>G物 上浮 最终漂浮 ρ液>ρ物
F浮=G物 悬浮 ρ液=ρ物
F浮<G物 下沉 最终沉底 ρ液<ρ物
(二)通过调节物体受到的F浮或G物,可以调节物体的浮沉。
(三)应用
1.轮船:把物体作为“空心”的办法来增大浮力,使浮力等于船和货物的总重来实现漂浮。
2.潜水艇:依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在水中的浮沉。
3.气球和飞艇:ρ气<ρ空气,使它受到的F浮>G物而升空。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3、4。
五.教学后记: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06-29
比的应用的教学设计07-05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06-12
比应用教学设计04-04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12-11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07-21
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04-06
数学《比的应用》教学设计03-07
《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