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3-07-10 09:30:33 松涛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精选21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精选21篇)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1

  教学内容:

  小数除以整数

  (教材第24页例1)

  教学目标:

  1、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小数除以整数。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类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4、结合教学内容,在适当的教学情景中向学生渗透简单的法制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法制意识与法制观念。

  5、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主要渗透《全民健身条例》。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224÷ 4 256÷ 6 345÷ 15

  2、重点说说224÷ 4这道题是怎样算的。引导学生复习整理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二、创设情景:

  1、情景图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锻炼吗?经常锻炼对我们的身体有益,请看王鹏就坚持每天晨跑。根据图上你们了解了哪些信息?

  学生:在公园里有很多老人、小孩在锻炼身体。

  学生:现在我们生活好了,注意锻炼身体的人也多了。

  教师:我们再来看这组图片(出示运动员的成绩图片)

  教师:体育健儿们为了国家的荣誉在大赛中勇敢拼搏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同学们,为了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为了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国家颁发了《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条例》中规定:我国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为了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国家逐步为各地完善体育设施,为人民创设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

  2、出示:《全民健身条例》

  第二十一条:学校应当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1小时的.体育活动。

  第二十二条:学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全校性的运动会;有条件的,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远足、野营、体育夏(冬)令营等活动。

  三、教学新课:

  1、出示例1:王鹏坚持晨练。他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教师:求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怎样列式?(22.4÷4)

  师:这里的除法和前面学的除法相比,有什么不同?板书课题:“小数除以整数”。

  教师:想一想,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分组交流讨论情况:

  学生:22.4千米=22400米22400÷4=5600米5600米=5.6千米

  提问:在用这种方法计算时有什么感觉?(比较麻烦)

  2、下面我们一起探讨一种简便算法,就是直接用小数除以整数。教师: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计算完后,交流自己计算的方法。

  3、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指导学生列出竖式后,教师先把被除数小数点及后面的4盖住,问学生:22除以4会计算吗?算出来后接着问:余下的2表示什么?(表示2个一)

  这时把盖住的部分揭开,并且把小数点后面的4写在2的后面,问学生:这个24又表示什么呢?(24个十分之一)。

  师:现在用24个十分之一除以4,每份是多少呢?(每份是6个十分之一)。怎样在商上面表示6个十分之一呢?(在6的前面点上小数点)。

  提问:用这种方法计算的结果和把22.4千米化成米计算的结果相同吗?(相同),说明了什么?(说明这道题的结果是正确的)。

  观察:我们今天所学的22.4÷4和我们复习题的整数除法224÷4相比,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经过上面的探讨,你觉得应该怎样计算小数除法呢?按整数除法的方法计算。

  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5)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理解后回答“因为在除法算式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

  也就是说,被除数和商的相同数位是对齐了的,只有把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才对齐了,所以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教师:同学们赞同这种说法吗?(赞同)老师也赞同他的分析.

  教师:大家会用这种方法计算吗?(会)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算一算.

  四、拓展知识外延

  1、列竖式计算。

  25.2÷6 34.5÷15

  2、计算下列各题。

  9.42÷6 94.2÷6 87.64÷7 876.4÷7反馈后教师问:如果计算出第一题的结果是1.57,你能估计出第二题的结果吗?已知第三题的结果是12.52,你能说出第四题的结果吗?为什么?

  生:看被除数的小数点。师:看被除数的小数点想什么?

  生:想商的小数点。

  3、根据5823÷3=1941,口算下列各题。

  58.23÷3=5.823÷3=582.3÷3=

  五、课堂小结

  (一)启发学生总结本堂课的知识。

  (二)教师归纳总结。

  六、作业布置

  1、课堂作业:完成教材第24页的“做一做”。

  2、课外作业:完成同步练习。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2

  活动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应用,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2、探索找公倍数的方法,会利用列举法等方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活动准备:

  月历。

  活动过程:

  活动一:去少年宫

  活动目标: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应用,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师:暑假期间,淘气和笑笑去少年宫。淘气每隔2天去1次,笑笑每隔4天去1次。7月31日他们都去了少年宫。

  出示8月份的月历:每隔2天去1次,每隔4天去1次,你是怎样理解的?他们会在少年宫相遇吗?你有办法知道哪几天他们同时去少年宫吗?

  让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看法,师:刚才同学们的想法都很有创意,下面我们就来验证一下,到底他们是哪几天同时去少年宫的。8月份淘气是哪几天去少年宫的吗?笑笑呢?

  让学生拿出自己课前准备好的8月份的月历,分别用不同的符号圈出淘气和笑笑去少年宫的日子。

  学生反馈后,师板书:淘气去少年宫的日子:3,6,9,12……

  笑笑去少年宫的日子:5,10,15……

  师:看看这些数,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吗?

  生可能会回答:淘气去少年宫的日子都是3的倍数,笑笑去少年宫的日子都是5的倍数。

  师:淘气和笑笑同去少年宫的日子是哪几天?15和30都是3和5的共同倍数,也就是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公倍数是15,也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活动二:填一填

  活动目标:探索找公倍数的方法,并利用集合进一步加深对公倍数意义。

  师: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索找公倍数的办法。

  出示集合圈:中间相交的部分填什么?50以内6和9的倍数分别有哪些?请大家在书上填一填。

  师:50以内6和9的公倍数有多少?最小公倍数是多少?你还有其它找公倍数的办法吗?

  独立思考后,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办法。

  完成练一练第1题: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是怎样找的。

  师:题目的要求是什么?你理解了吗?最小公倍数是多少?

  练一练第2题: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

  练一练第3题:先完成前面几组,跟同桌交流一下,看看有什么发现?

  练一练第4题:4分发一次车,6分发一次车,你是怎样理解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怎样?

  介绍“你知道吗”中用除法求最小公倍数的小知识。

  这节课,学生借助“日期”这一具有实际意义的“数”,感知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特点,体会求最小公倍数的基本思路。教材中“你知道吗?”介绍的短除法是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快速有效的办法,应加强指导算理,要求学生掌握。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页,例1、例2、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认识等式,以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活动,初步理解等式的特征。

  2、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感受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是特殊的等式。

  教学重点:

  理解等式的性质,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

  利用等式性质和方程的意义列出方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出示天平。

  知道这是什么吗?你知道它是按照什么原理制造的'吗?

  说说你的想法。

  如果天平左边的物体重50克,右边的放多少克才能保持天平的平衡的呢?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1)出示例1图。

  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把它写出来。

  50+50=100(板书)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指出等式的左边,等式的右边等概念。

  等式有什么特征?(等式的左边和右边结果相等;等式用等号连接)

  能说说什么样的式子叫做等式吗?(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2、教学例2。

  (1)出示例2图。

  天平往哪一边下垂说明什么?(哪一边物体的质量多)

  你能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学生独立完成填写,集体汇报。

  板书:x+50>100 x+50=150

  X+50<200 x+x=200

  如果让你把这四个式子分类,应分为几类?为什么?

  指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就叫做等式,而这些等式与前面所看到的等式又有什么不同?(等式中含有未知数)

  知道像x+50=100,x+x=100这样的等式叫什么吗?(方程)

  说说什么是方程?你觉得这句话里哪两个词比较重要?(含有未知数、等式)

  (2)讨论:等式与方程有什么关系?

  小组讨论。

  指出: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方程是特殊的等式。他们的关系可以用集合圈表示。

  3、教学“试一试”。

  独立完成,完成后汇报方法。

  让学生说一说,每题中的方程哪个更简洁一些?

  指出:像500÷2=x,20-12=x虽然也是方程,但在列方程时应尽量避免这样x单独在等号左边或右边的方法。

  4、完成“练一练。

  (1)完成第1题。

  独立完成判断后说说想法。

  (2)完成第2题。

  (3)完成第3题。

  交流所列方程,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列?你是怎么想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1题。

  能说说每个线段表示的意思吗?方程怎样列呢?

  小组中交流列式。

  2、完成练习一第2题。

  理解题意,说说数量关系是怎样的?

  列出方程并交流。

  3、完成练习一第3题。

  四、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方程

  等式50+50=100 x+50>100 x+50=150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形成用于探索、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形成长方体的空间观念

  教学用具: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小纸盒。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师:画面上是什么图形?(长方形)现在请你们认真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课件演示由6个长方形围成一个长方体的过程)

  2、师:同学们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是不是由6个任意的长方形都能像这样围成一个长方体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继续研究和长方体有关的一些知识。(板书课题)

  二、课前预习:

  自学内容 P27~29例题1~2

  1、 同伴互相举例说说生活中的长方体

  2、 观察长方体,看P28的例一,试着(用铅笔)完成书中的表格。

  3、 用工具袋里的材料,小组同学合作,共同做一个长方体。写下你发现了什么?

  尝试练习 :试着完成P29的做一做练习

  4、 有什么疑惑?

  三、汇报展示:

  (一)导入

  1.已经认识过许多物体的形状,你能说一说国旗、手帕、红领巾等各是什么形状吗?小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是平面图形。

  讲台上放一些物体,注意观察它们的形状、它们和平面图形一样吗?

  2.指出:像这些物体都是立体图形。其中,粉笔盒、书等的形状是长方体。你还能说出一些长方体形状的物体吗?

  、出示P27图,让学生观察。

  师:周围有很多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从主题图中找一找。(电脑抽象出长方体的图)

  师:你带来了哪些长方体形状的物品?

  4.小结:我们周围有许多物体的形状都是长方体或正方体(也叫立方体)。

  (二)教学实施

  1.认识面、棱、点。

  师:昨天让同学们观察了长方体。现在老师来演示一下,你们说说面、棱、点的区别。

  (1)拿出准备的马铃薯,用刀切下一片,你看到了什么?(一个平平的面)

  (2)挨着这个面,再切一刀,你又看到了什么?(两个面,一条边)及时指出:我们把两个面相交的这条边叫做棱。

  (3)紧挨着这两个面再切一刀,形成三个面,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有三个面,三条棱)指出:三条棱相交的点我们把它叫做顶点。

  2.汇报长方体的面:

  提问: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

  3.汇报长方体的棱和顶点

  4.汇报面、棱、顶点的特征

  提问:大家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一个长方体,它的面、棱和顶点还有哪些特点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继续汇报,并完成下面这几个问题:

  (1)面的特征

  ①用手摸一摸它有几个面(注意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

  ②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注意出示也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③哪些面完全相等?

  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2)长方体的棱的特征。

  ①数:长方体有多少条棱?(要说出数的方法)

  ②量:动手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看哪些棱的长度相等?(有什么规律?)

  根据学生的发言归纳出:(投影显示)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3)长方体的顶点的特征。

  让学生拿一个长方体纸盒,用手摸长方体每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并提问:长方体有几个顶点?(8个)

  5.概括长方体的特征。通过大家的操作、讨论可以知道:(课件出示)

  长方体是由 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 形)围成的

  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 ,相对的棱的长度 。

  6.拿一个长方体放在讲台上让学生观察。

  最多能看到几个面?(3个面)

  讲:所以我们通常把长方体画成这样。指导学生画长方体的图形。

  (三)、汇报长方体的长、宽、高。

  1.出示P29例题2,昨天让同学们用学具做了一个长方体的框架。提问:在做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并汇报下面的两个问题:

  (1)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怎样分?

  (2)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2.揭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概念。

  (1)你知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什么吗?(长、宽、高)

  (2)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短与这个长方体有没有关系?(出几个长、宽、高不同的长方体)

  结论:长方体的大小和形状是由它的长、宽、高决定的。

  让学生指出自己长方体的长、宽、高。

  3.总结(课件出示填表内容)

  四、反馈检测

  1完成P31练习五T1。

  2.一个长方体,长5厘米,宽3.5厘米,高2厘米。这个长方体的棱长综合是多少厘米?

  3.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96厘米。它的长、宽、高的和是多少厘米?

  4、判断。

  (1)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

  (2)长方体相对的面的大小、形状都相等。( )

  (3)在长方体中,不是相对的棱长度都不相等。( )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课后反思:

  教学本节内容我主要采用了课件演示及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形式。上课伊始用课件出示学生已经见过的图形,自然引出长方体和正方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自己带来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了解它们的特征,进而也知道了什么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长、宽、高。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学生加深了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5

  教材分析

  《组合图形的面积》是第五单元的第一课。学生在三年级已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在教材第二单元又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本课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是这些知识的延展,也是实际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学习组合图形,一方面可以巩固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另一方面还能将所学知识加以综合运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学情分析

  作为五年级的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对于平面基本图形的感知和认识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也掌握了一些计算图形面积和解决图形问题的.方法。但本班学生分析思考能力较差,基础较薄弱,所以应进一步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加强团体合作精神,善于去交流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

  1、在自主探索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必要性。

  2、学生通过参与探索活动,思维得到拓展,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也掌握了多种解题策略。

  3、通过小组探索研究,使学生认识到与人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加强合作意识。

  过程和方法:

  1、在解决组合图形面积时,通过认真观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

  2、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理解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从而经过比较选择最好的解题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正确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难点: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正确选择计算方法并解答。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6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实例体会求商的近似数的必要性,感受取商的近似数是实际应用的需要。

  2、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3、在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时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取商的近似数,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求商的近似数与积的近似数的异同。

  教学准备

  有关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按照要求写出表中小数的近似数。(PPT课件出示题目。)

  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

  2.求出下面各题中积的近似值。(PPT课件出示题目。)

  (1)得数保留一位小数:2.83×0.9;

  (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1.07×0.56。

  3.揭示课题:我们已经会求小数乘法中积的近似数了。在小数除法中,常常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或者虽然除得尽,但是商的小数位数比较多,实际应用中并不需要这么多位的小数,这时就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内容。(板书课题:商的近似数。)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6。

  (1)出示例6题目信息。(PPT课件演示。)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问题中的信息自主列式计算,并指名板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给予适当指导。)

  (3)当学生除到商为两位小数、三位小数……还除不尽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在计算价钱时,通常只精确到“分”,这里的计量单位是“元”,那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教师适时板书或PPT课件演示。)

  ①学生回答后,修改自己的计算过程,得到19.4÷12≈1.62(元)。

  ②订正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商保留两位小数时,要除到第三位小数,再将第三位小数“四舍五入”。

  (4)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要精确到“角”,又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订正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商保留一位小数时,要除到第二位小数,再将第二位小数“四舍五入”。(教师适时板书或PPT课件演示。)

  (5)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①通过上面的两次计算,想一想怎样求商的近似数?

  ②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到比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教师适时板书或PPT课件演示。)

  (6)介绍求商的近似数的简便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时,除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可以不用再继续除,只要把余数同除数作比较。

  ①如果余数小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下一位商小于5,直接舍去;(PPT课件演示例6精确到“角”的计算过程。)

  ②如果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下一位商等于或大于5,要在已求得的商的末一位上加1。(PPT课件演示例6精确到“分”的计算过程。)

  2.对比求商的近似数与求积的近似数的异同。

  (1)对比求“1.07×0.56”的积的近似数与求“19.4÷12”的商的近似数,想一想,它们在求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PPT课件演示。)

  (2)思考:求商的近似数与求积的近似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PPT课件演示。)

  (3)引导学生交流、概括。(PPT课件演示。)

  ①相同点:都是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②不同点:求商的近似数时,只要计算到比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就可以了;而求积的近似数时,则要计算出整个积后再取近似数。

  三、巩固应用:

  1.基本练习。

  完成教材第32页“做一做”。

  ①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②集体订正,着重让学生明确每一小题除到第几位小数,然后怎么取近似数。

  2.提高练习。

  判断对错。(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打“×”。)

  (1)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到比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 )

  (2)求商的近似数时,精确到百分位,就必须除到万分位。( )

  (3)求商的近似数和求积的近似数一样,必须先求出准确数。( )

  四、总结评价: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本节课从生活情景入手,让学生知道数学源自于生活,很大空间给了学生独立思考,在真实化的情境中体验感悟数学。在教学例7的时候,以谈话方式引出数学问题,营造一种利于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经历求商的近似数的过程,更加能让学生加深理解记忆。

  学生总结出方法后,再进行加强联系。但在练习中我发现有一部分学生还是不能明白“比要求多除一位”的意思,比如要求商保留三位小数,学生做竖式时就只除到小数第三位,没有多除一位,导致结果出错。因此,只要不断强调方法中加强巩固,学生熟悉了自然错误就减少了。

  在求商的近似数时,学生最感到困难的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保留,提醒学生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有时要用“进一法”,有时用“去尾法”,我让学生举例说说什么时候“进一”,什么时候“去尾”,帮助学生理解。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7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了解统计推断的基本方法。

  2、进一步理解概率与统计之间的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具体问题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利用统计与建模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经历试验、统计等活动过程,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解决学生熟悉的实例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初步理解实验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的一个现实生活模型。其试验方法本身是一个统计活动,而估计方法的理论依据则是概率问题。为此,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回顾概率的获得方法及其与统计之间的内在联系。

  本节的重点是方案的获得和模型的实验,难点是方案的获得,关键是模型的建立。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该班是根据学生进入初中的学业成绩、兴趣特长以及性格特征平行分班组成的一个班级。有58名学生,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智力水平一般,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表现出强烈的探究意识,也有少部分学生因为基础偏差学习吃力。由于学校地处长江中下游一带,加之乡村周边水库及池塘密布,学生接触养鱼的机会众多,应该说如何估计一个池塘的鱼的数目对于当地学生是有相当的现实意义的,学生学习数学的价值在本课题中也能得到最为直接的体现。教学中拟实行小组合作交流并适时营造组间竞争氛围,因人而异,分层要求,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力求学习方式的多元化。

  四、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

  问题:要想知道一个鱼缸里有几条鱼,只要数一数就可以了。现在我镇天龙湾百亩鱼塘的李老板想知道他的池塘里大约有多少条鱼,采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请大家帮他想一想办法。

  (关键词:大约,由学生自主发言,表达自己的意见或想法)

  生1:捞上来清点。

  师:你这是一种思路,但还是不准确。我看干脆抽干里面的水逐一清点。

  生2:这样做不现实,鱼会死掉;再说老板的目的只是估计,不必这样费事。

  ……

  池塘里有多少条鱼?怎样估计?下面我们先来做一个熟悉的实验。

  【二】模型探究

  问题1:一个口袋里装有8颗黑棋,32颗白棋,任意摸出1颗,摸到黑棋的概率有多大?若任意摸出10颗,你能推断这10颗中可能有几颗黑棋吗?为什么?

  (教师演示后,学生顺利作答。)

  问题2:一个装有若干围棋子的口袋里,只知道有8颗黑棋,那么有没有办法估计口袋里的白棋数?

  (关键条件:其中已知有8颗黑棋,其余均为白棋。学生分组准备好实验器具。)

  师提示:根据规则,棋子不能全部摸出来数,也就是说,棋子可以摸一颗后放回,也可以摸一部分后放回(教师可以做一些动作演示)。

  (由学生分组讨论,确定一名中心发言人交流。)

  生(陈诚):可以从口袋中每次任意摸出一颗棋子,记下颜色后放回,多摸几次后,以黑白次数比估计全体黑棋与全体白棋的数目比,从而推断口袋中的白棋数目。

  生(官双艺):可以从口袋中每次任意摸出一把棋子,记下黑白数目比后放回,以黑白数目比来估计全体黑棋与全体白棋的数目比,从而推断口袋中的白棋数目。

  师:两个组的同学的回答都非常精彩,陈诚同学说的是用摸黑摸白的频数比来估计全体,而官双艺同学说的是从部分看全体,即通过抽取样本进行分析来估计全体。为了鼓励他们,我们就用他们的名字命名这两种方案,分别称为“陈诚法”和“官双艺法”,大家说好不好?

  生齐答:好。

  师:那大家想不想用这两种方法试验试验?

  生:(跃跃欲试) 师:那好,动起来。

  在每个小组的口袋里放入8颗黑棋和若干颗白棋,分组利用自己准备的实验材料进行两个方案的实验,并分发给每个小组实验记录表格如下(投影展示两个表格):

  (说明:1.各个小组均发放32颗白棋,这一点由教师控制,不让学生知道其数目,也不允许各

  个小组事先清点。2.各个小组在同一时间内先后用两种方案进行实验,同时,依据表格1进行的实验次数统一为200次,依据表格2进行的实验次数统一为20次,每次取出棋子总数统一为10颗。这样,一方面平衡了各小组的实验时间及进度,又不失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有利于教者把握整个教学节奏,避免课堂局面的失控;另一方面在活动的组织上分组的同时又分两个方案并行,又不失学生探索交流的空间,有利于双向比较与评价,即纵向上的两种实验方案的对比和横向上各小组实验情况的对比,实现了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的辩证统一。)

  由此得到的估计结果是:_________

  (说明:教师深入各个小组,观察并参与他们的实验,注意学生在每次实验前是否将口袋里的棋子和匀、每次实验后是否将棋子放回、记录数据的方法是否正确、小组成员的参与程度等,以便于培养每一位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

  实验交流:

  1、打开口袋,数数口袋中白棋的'颗数。

  2、各组汇报两种方案的实验结果,比较同组的两种方案哪个更准确;比较同一方案各组实验的结果哪个更准确。

  3、师问:为了提高实验估计结果的可信度,你有什么改进的办法?

  生1:增加实验的次数。

  师:很好,有敏锐的直觉,增加实验的次数,也就意味着可以得到更多的数据。那么如果不再继续重复实验,就现有的实验结果,大家还有其他的改进办法吗?

  生2:将各组的实验数据汇总之后再作估计。

  师:非一般的思维,请问你是怎样想到的呢?

  生2:因为汇总各组的实验数据,相当于增加了实验的次数。

  师:回答的非常好,大家都明白了吗?

  师:请各组推荐一名代表,带上记录表上台,分两组将各组的两种方案的数据分别汇总;然后再估算一下。

  (投影展示:两种实验的全班汇总结果。)

  4、大家还能根据刚才的实验谈谈两种方案的优缺点吗?

  生:……(众说纷纭)

  师:大家都能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各自的想法也都有一定的道理。我们可以概括一下:

  1.如果试验次数足够多,第一种方法结果比较准确,但实践中人们不能无限度地重复实验,故其实际意义不大。

  2.第二种方法当总数较小时,其精确度可能较差,但对于许多总数较大的实际问题,此法方便可行。

  【三】变式探究

  问题:刚才实验中的棋子是有黑有白,现在如果一个口袋里只有若干白棋,又该如何估计口袋里的棋子数呢?谈谈你的看法。

  生1:另外找几颗黑棋放入口袋就可以了。

  师:非常棒的转化,再为难一下大家,假如找不到黑棋子,又该怎么办?

  生2:将口袋中的几颗棋子染成黑色。

  师:好主意,事实上也就是给其中几颗棋子做上了标记。

  (说明:意在引导学生学会变通。)

  【四】解释应用

  问题1:如果我们把口袋想象成池塘,那么围棋子可当作什么呢?(培养建模意识)

  生:池塘里的鱼。

  师:多有意思的想象啊,大家认同这种想象吗?

  生:(纷纷点头)

  师:这样看来,棋子问题与鱼的问题似乎有相似之处,解决了棋子问题,鱼的问题也就不远了。

  问题2:现在你能为鱼塘的李老板设计一种估计池塘中鱼的总数的方案吗?

  生1:我们可以先捞出若干条鱼,将它们记上标记,然后再放回鱼塘,等鱼分布均匀后,再捞出一条鱼,观察是否有记号后放回,经过多次重复后,以有标记的鱼和无标记的鱼的比例估计鱼塘里鱼的数量。

  生2:我们可以先捞出若干条鱼,将它们记上标记,然后再放 回鱼塘,等鱼分布均匀后,再从中随机捕捞若干条鱼,并以其中有标记的鱼和无标记的鱼的比估计鱼塘里鱼的数量。

  师:两个同学都动了脑筋,大家还可以进一步思考,从动手操作的角度来看,那种思路更为简便易行?

  (说明:在完成了实验且解决了口袋中全是白棋的估计方法后,引导学生思考该方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逐步回到本节课的主题——如何估计池塘里鱼的数目。学生课堂上口述方法,要求其课后书写详细方案,作为成长记录保存在档案袋中。)

  【五】拓展应用

  问题1:你能进一步设计一个方案,估算出鱼塘中鱼的产量吗?

  问题2:往一个装了很多黑球的袋子里放入10个白球,每次倒出5个,记下所倒出的白球的数目,再把它们放回去,共倒了120次,倒出白球共180个,袋子里原有黑球约多少个?

  问题3:宜都、红花两地对开的公共汽车共有黄色、绿色两种外观颜色,其中绿色外观的有10辆,张先生经常乘座公共汽车从红花前往宜都出差办事,他能用合适的办法估计宜都、红花两地对开的公共汽车总数吗?谈谈你的看法

  (小组讨论后选代表交流,师不作过多评价,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悬念与空间。)

  【六】归纳质疑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都有哪些收获和疑问?利用今天的方法还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举例说明。

  生1:一个家庭一年要丢弃多少个塑料袋?

  生2:一片森林里有多少只锦鸡?

  生3:一次抽奖活动中的中奖率有多大?

  ……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主旨是希望学生“动”起来,通过不同的情景与话题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在本节课的实施过程中,自已感受最深的体会有三:

  1.提供贴近生活的学习素材,是激活学生学习动机的基础。

  在问题的设计中,让学生首先亲身经历数学问题的现实场景——池塘里有多少鱼?从而看到有价值的数学,促使其用数学观点进行解释与应用,使得整个学习活动更为生动活泼,学生也在这种生动的问题情景中,获得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认同。

  2.设计动态平衡的活动方案,是激发学生积极动手的基础。

  在活动的设计中,我们考虑的是一种动态平衡,而不是一种盲动和简单的图热闹。基于此,活动给了学生相同的起点(相同的白棋数目,相同的样本容量,相同的实验次数,相同的实验时间),这有效地协调了各组活动的进度,避免了课堂节奏的失控。但同时我们也能看到,学生到达的终点却可能是不同的(不同小组的不同结果,不同方案的不同精确度,不同方案的不同可行度,不同成员的不同收获)。

  3.组织实力相当的活动小组,是激励学生协作竞争的基础。

  对于活动的分组,注意了把握“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一方面发挥了组内成员相互协作的意识,不同的人可以发挥不同的作用,如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进行一些操作活动,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进行数据的分析及结果的估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提高,又不失对数学学习兴趣的一种持续发展,同时也实现了学生间的一种互动对话及交流。另一方面激发了组间成员相互竞争的意识,每个成员服务于自己的小团队,如果自己获得了成功,会感觉到为自己的小集体争了光,如果自己团队中的成员有上佳表现,自己也为自己在这个团队中而感到无尚光荣。

  总之,我想,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能够追求和探讨这种动的氛围和动态平衡,使得学生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就一定能实现教师与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共同发展,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下的课程改革。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8

  我所在的班处在农村地区,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优生的比例约占40%,合格的约占20%,极差的学生有5%。班级总体感觉良好,对学习数学有比较浓厚的兴趣,思维活跃,有自主探索知识的学习习惯,成绩稳定。但是家长的辅导不令人满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数方格的顺序和方法,能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一些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能正确估计不规则的图形面积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能借助方格图估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在估算面积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初步的估算意识和估算习惯,体验估算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让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使学生体会环保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利用方格图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

  教学难点:估算的习惯和方法的选择。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题,学习新知:

  1、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从我们牙牙学语到认识数字,从我们拿起笔到记录生活中的开心快乐,同学们每天都在不知不觉中成长。我想:只要同学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成功的道路上必将留下你们一串串成长的脚印。(揭示课题:成长的脚印)

  2、情境入题,学习新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小华出生时的脚印图片。怎样才能知道这个脚印的面积有多少呢?

  (1)学生自己先独立进行估计,然后小组内进行交流。

  (2)全班交流:

  生1:我们是用数格子的方法来进行计算的,我先数了数满格的大约是11个,其他不够一个格子的我进行了拼补,这样大约是17cm2。

  生2:我们的方法也是这样的,我们把不满一格的按照一格进行计算,这样大约是18 cm2。

  师:大家都是用数方格的方法估计的,还有没有其他的估算法呢?

  生1:可以把这个脚印看成了近似的长方形,长8厘米,宽2厘米,所以面积是2×8=16 cm2。(课件演示此方法)

  生2:我有个不同的方法,我是看成了近似的梯形,上底约2厘米,下底约2.5厘米,高约8厘米,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算出(2+2.5)×8÷2=18cm2。

  (3)课件出示小华两岁时的脚印,学生估面积:

  3、小结方法,实践新知:

  (1)师:刚才大家对像脚印这样的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进行了估算,想想刚才大家用什么方法进行估算的?

  师板书:1、借助方格图数一数所占的格数。

  2、把它看成一个近似的规则图形,测量后进行计算。

  (2)请同学们算一算自己脚印的面积约是多少?

  学生自己先独立取脚印,然后借助附页3的方格图估算脚印面积。

  二、新知实践,解决问题:

  1、估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1)学生独立进行估计:

  (2)交流汇报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估计的。

  2、估算手掌的面积:

  (1)师:估一估自己手掌的面积:

  (2)学生合作估算并在方格纸上验证:(学生在此环节开展好帮差活动)

  三、课后实践,体会环保:

  1、估算一片树叶的面积:

  2、体会绿树对环保的重要性:

  (1)如果一棵树有10000片树叶,估算这棵树所有树叶的总面积。

  (2)在有阳光时,大约每25 m2的树叶能在一天里释放足够一个人呼吸所需的氧气。这棵树在有阳光时,一天里释放的氧气能满足多少人呼吸的需要?

  四、课堂回顾,总结提高:

  同学们,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体会?说来听听。

  板书设计:

  成 长 的 脚 印

  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算:

  1、借助方格图数一数。

  2、把它看成一个近似的规则图形,测量后进行计算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重点是掌握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难点是如何转化为近似的基本图形。在讲这节课之前,我一直觉得这节课很难教,学生应该很难理解如何近似的看成基本图。但是,结果出乎意料,学生理解掌握得不错,能够把不规则图形近似确定成基本图形,然后再计算。

  首先,在课题引入时,先复习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可通过“分割”或“添补”的方法,转化为已学过图形的面积,再计算。强化学生“分割”和“添补”图形的能力,为估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做铺垫。然后,通过课件展示几幅不规则的图形(如:树叶、鱼、布娃娃等等),让学生通过观察,说出他们的发现,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点?与以前学过的图形相比较,让学生通过对比,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图形都是不规则图形。最后,谈话引入新课:其实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类似这样的不规则图形,如何估算这些图形的面积呢?这一节课,我们将共同探讨这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有目的的学习,并知道学习估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重要性,这样他们学得更投入、更有热情!

  在探索新知时,先出示“成长的脚印”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估算出“脚印”的面积,再让他们小组交流讨论,最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估算过程和思路。这时,很多学生还是用数方格的方法,但是学生在交流自己的估算过程时,就有疑问,不满一格而且又不规则的,如何更好的'估算面积呢?先不直接告诉学生方法,让学生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估算,最后还是没得到满意的方法。这时,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非常想要知道如何估算面积。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通过“分割”“添补”的方法,把不规则图形近似的看成已学过的基本图形的面积,再计算。最后再通过课件演示这个过程,并在方格纸的“脚印”中画出近似基本图,给学生一种视觉上的刺激,让学生很直观地观察估算的过程,学会把不规则图形近似的看成基本图再计算的方法。再让学生用这种方法估算小华2岁时的脚印面积,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让学生说出他们是如何近似的看成基本图,最后也用课件演示整个估算过程,画出近似基本图。巩固学生把不规则图形近似看成基本图再估算的能力。

  通过练一练的两道习题,再加强巩固估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方法,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讨论,最后再全班交流。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说出他们自己的估算思路,全班学生一起观察判断是否估算正确,最后再用课件演示画出近似图。这个过程,让学生自己说出自己的估算思路,其他同学一起观察判断,既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能锻炼学生集中精神注意判断同学的估算是否正确,还能检查学生是否已掌握此种估算的方法,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之呢?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悟体积的空间观念,建立体积概念。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的意义。学会用体积单位来描述物体的大小。能合理估计物体的体积的大小。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交流等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和感悟空间观念。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学习,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形成体积的概念,理解和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建立空间观念、形成体积概念。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2个大小一样的杯子、米、1立方米的实物架、2块大小不同的积木、2个体积差不多大的正方体和正方体、火柴盒20个、1立方厘米的小立方体、1立方分米的立方体。

  2.学生准备:每人4-5个1立方厘米的小立方体、1立方分米的立方体,直尺、奶箱子。

  教学过程

  一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情况。

  1今天的数学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体积和体积单位。  2关于体积和体积单位你都知道些什么?

  根据学生汇报,相应板书。

  3看来,同学们对这部分知识并不陌生,有了一定的积累。

  老师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一定会对体积和体积单位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认识体积

  1.故事导入,初感空间。

  ①你们知道《乌鸦喝水》的故事吗?谁愿意给大家讲讲?

  ②这只聪明的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为什么把石头放进瓶子里,水就会升高呢?

  2.实验演示。

  实验一:感受物体占有空间。

  ①石头真的占了水的空间了吗?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

  看,老师手上拿的是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装有一样多的水,其中一个杯子放入一块积木,会出现什么情况?

  ②水为什么会溢出来呢?

  实验二:感受物体占空间有大小

  ①这回我放这个积木块(稍大),再把水倒入这个杯子,又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

  ②实验演示

  ③溢出的为什么比刚才的多?

  ④ 小结:也就是说,这2个积木块不但占空间,而且占的空间有大——有小。

  ⑥那在数学中,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⑦什么叫体积?(指名、齐读、领读)

  ⑧举生活中物体占空间的例子。

  三认识体积单位

  1制造矛盾冲突,引出体积单位

  ①有的物体可以通过观察就能比较出它们体积的.大小,快看看哪个体积大?

  ②意见不统一了。看来光看是不能准确比较这两个盒子的体积了。

  ③怎么办?引出体积单位。

  2认识1 cm

  ①感受1立方厘米的大小:1 cm有多大呢?谁知道?

  ②课前老师让大家准备了体积是1 cm的学具,举起来我看看。

  注意听要求:请你们用格尺量一量这个正方体到每条棱到长是多少?

  ④那我们就可以说【棱长是1 cm的正方体,体积是1 cm】

  ⑤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是大约是1 cm?

  ⑥老师这儿有个火柴盒,你估计一下它到体积是多少cm?

  到底谁估得准呢?同桌2人用你们手中的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一摆,算一算。

  ⑥汇报:

  3认识1dm

  ①刚才我们用棱长1 cm到正方体测出了火柴盒的体积,

  那下面我们还用这个1 cm到小正方体测测奶箱的体积。

  为什么?(刚才的方法不是挺好的吗?你看又是介绍方法、技巧的。)

  ②看来我们得需要一个稍大的体积单位,这个稍大的体积单位就是立方分米。

  ③ 1 dm又是怎样规定的呢?(结合课件)

  ④课前大家也准备了棱长是1 dm,也就是10㎝的正方体。

  ⑤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是大约是1 dm?

  4认识1m 。

  ①刚才,我们用体积是1 cm的正方体测量了火柴盒的体积;用体积是1 dm的正方体了奶箱的体积。

  现在老师想让大家用这些体积单位测量一下教室的体积。

  ②为什么?看来我们还需要一个更大的体积单位。

  ③ 1 m有多大呢?

  ④在这个体积是1 m的正方体框架里大约能容纳多少名同学呢?

  ⑤想不想知道答案?我们来验证一下。

  ⑥演示验证。

  ⑦ 1 m的正方体大约能容纳7人,那我们教室的体积有多少m呢?

  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在横线上填出适当的体积单位。

  课件出示:

  一块橡皮的体积约是10 _________

  VCD机的体积约是4 _________

  集装箱的体积约是40 _________

  小结:在生活中,我们要根据大小不同的物体选择合适的体积单位。

  在你的生活中,你见过体积最大的物体的是什么?体积最小的物体是什么?

  2组成下面各图的每个小正方体的体积为1 cm,把每个图形的体积填在横线上。

  延伸:你还能用4个1 cm的小正方体摆出不同的图形吗?

  小结:也就是说无论物体什么形状,含有几个体积单位,它的体积就是多少。

  3用8个1 cm的正方体,摆出体积是8 cm的正方体或长方体,你能用几种摆法?

  四、总结

  除了用数体积单位个数的方法求物体的体积,有没有更快捷、更简单的方法呢?(难道求高楼大厦的体积也用数体积单位的方法吗?

  是啊,有,一定有。

  时间的关系,谜底下节揭晓!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等式和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间的关系。会列方程表示事物之间简单的数量关系。

  2.在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操作交流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活动经验。

  3.有机结合地方教育资源、我国在方程史上的贡献等内容渗透健康生活方式,爱家乡、爱祖国的数学文化等积极情感,增强民族认同感。

  教学重点:

  经历从现实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方程的过程,理解方程的本质。

  教学难点:

  会用方程表示事物之间简单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认识等式

  1.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它叫(天平)。

  (结合课件演示)小明在天平的两边放上砝码,天平(平衡了)。你能用式子表示天平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50+50=100)

  还可以怎样表示?(50×2=100)

  2.揭示:像这样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我们把它叫做等式。

  提问:这两个等式左边表示的是什么?右边呢?

  它们之间是(相等的)关系。

  3.提问:小明从天平的左边拿走了一只砝码,这时候还能用等式表示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那该怎样表示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呢?

  (50<100,100>50)

  二、认识方程

  1.用含用未知数的式子表示质量关系

  猜想:为了让天平达到平衡,小芳准备在天平的左边放一个物体。如果把把这个物体放下来,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呢?

  怎样用式子表示这里(指其中平衡的情况)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呢?

  学生尝试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指出:真不简单!同学们能想到用字母来表示这个物体的质量。这些字母表示的数我们事先不知道,这样的数我们把它叫做未知数。

  感悟:人类能够将未知数用一定的字母表示,并且让未知数平等地参与运算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课件演示,播放录音:700多年前,我国数学家李冶发明了“天元术”,他用“天元”表示未知数。后来数学家们又用各种符号表示未知数。1637年,法国数学家笛卡尔最早用x表示未知数。这种表示方法逐渐成为人们的习惯。】

  交流:三幅图中,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就可以怎样表示?另外两幅图呢?

  (X +50=100 X +50<100 X +50>100)

  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呢?眼见为实!

  这时候,我们该用哪个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X +50>100)

  表达:(放下物体后)为了使天平继续达到平衡,小芳利用砝码进行了各种调整,请你也用关系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

  (X+50<200、X+50=150、2X=200)

  2.分类、比较,揭示方程的意义

  ⑴讨论分类依据

  现在黑板上8个式子(50+50=100,50×2=100,50<100,100>50,X +50>100,X+50<200、X+50=150、2X=200),你能将这些式子分分类吗?先自己想一想分类的标准,再和同桌讨论一下。

  ⑵动手操作

  讨论结束后,从信封里拿出8张写着式子的纸条,按照你们的标准分一分。

  ⑶交流反馈

  哪个小组愿意到黑板上来展示你的分法?告诉大家,你们是按照什么标准分类的?

  展示学生的三种分法

  a.按是不是等式分成两类;

  b.按有没有未知数分成两类

  c.同时按是不是等式和有没有未知数分成四类。

  根据分类的标准我们来看一看每一组式子有什么特征?

  ①没有未知数也不是等式;

  ②有未知数但不是等式;

  ③没有未知数但是等式;

  ④含有未知数而且是等式。

  ⑷揭示概念

  揭示:像50〈100、100〉50 、50+50=100、50×2=100这些式子大家都比较熟悉,而X +50>100、X+50﹤200这类式子比较复杂,我们到初中会更深入地了解它。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提问:黑板上另外三类是方程吗?为什么?

  3.判断深化理解

  出示“练一练”第1题。

  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6+x=1436-7=2960+23>708+x50÷2=25x+4<14y-28=355y=40

  讨论: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呢?

  4.描述生活

  ⑴说饮食(以图的形式呈现)(看图列方程)

  ①萝卜——“如皋萝卜赛雪梨”。

  【图示:三只萝卜各x克,共重450克。(台秤)

  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 】

  ②三香斋茶干——“只此一家”。

  【图示:每袋x元,共4袋。一共24元。

  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 】

  ③白蒲黄酒——“液体长寿面包”。

  【图示:一只杯子200毫升,另一只杯子x毫升,共500毫升的黄酒。

  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 】(先不出现数字)

  提问:从图中,你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

  大杯的容量、小杯的容量与这瓶酒的净含量有怎样的关系呢?

  给出信息后,提问:根据给出的信息,你会列方程吗?

  提问:如果把已知量和未知量变一变,你还会列方程吗?(300+y=500)

  如果再变一变呢?(z+1.5z=500)

  追问:刚才,同学们都是根据什么来列方程的?

  ⑵话运动

  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录音配合图片文字)

  ①播放录音(配图):“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张大爷每天早饭后忙完家务,就去休闲广场散步。他每分走x米,经过5分,正好走完400米。

  屏幕显示文字:每分钟走x米,经过5分钟,正好走完400米。

  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散完步,张大爷就去打太极拳。老人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每排x人,共6排。前面还有两名教练示范,一共有62人。

  屏幕显示文字:每排x人,共6排,前面有两名教练示范,共62人。

  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 ⑶赏美景

  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

  ①护城河边,有两个著名的景点,它们的历史可悠久了!

  【显示文字:水绘园有x年的历史,定慧寺比水绘园的历史长1000年,已有1400年历史。

  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古城如皋有内、外两条城河环绕,沿着护城河走,你会发现一座座各具特色的桥。

  【显示文字:内城河上有x座桥,外城河上有x+5座。一共有29座桥。

  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 】

  ③如皋的盆景久负盛名,屡获大奖。

  左边这一盆叫(层云叠翠),右边这一盆叫(蛟龙穿云)。它们都是名贵的盆景。

  【显示:“层云叠翠”盆景的价格是x元,“蛟龙穿云”的价格是它的2倍,一共360000元。

  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 】

  ④再带你去一览“天下第一大寿星”的风采。很高是吧!小明也正在这里游玩呢!你找到他了吗?跟寿星像比怎么样?

  【显示:小明高x米,寿星像总高度是小明身高的30倍还多1米,寿星像高49米。

  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应用

  【课件播放达能佳钙饼干广告视频】

  提问:为了创意的需要,广告中固然有夸张的成分。但据调查,关于饼干本身的一个重要信息却是可靠的。你捕捉到了这条信息了吗?(1包佳钙饼干的钙含量=3杯牛奶的钙含量)

  我们消费者可得明明白白消费!关于这条模糊的信息,同学们还想进一步了解哪些更为详细的信息?(根据学生提问揭示相关信息。)

  根据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你能用方程表示三个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吗?(结合课件演示)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11

  学习目标: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平面图上使用数对确定指定事物的位置。

  学习重难点:

  1.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物体位置。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提高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能力。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法指导: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课前

  【学案导学】

  课前激趣导入课题 板书:确定位置

  (一)自学课本例1、

  1.认识“列”和“行”

  你知道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用几个数据吗?什么是“列”,什么是“行”?( ) 着的一排是列,( )着的一排是行。

  2.用“列”和“行”来确定位置

  现在你能用“列”和“行”来描述一下小丽和小军的位置吗?

  3.用数对来确定位置

  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 )个数据。你能把“第二列第三行”换成一种更简洁的方法吗?( )

  现在你能用简洁的方法来表示小丽和小军的位置吗?(请表示出来)

  这两组数对的两个数字一样吗?它们的先后顺序相同吗?两个数的位置能随意调换吗?为什么?

  4.确定第几列一般从( )往( )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 )往( )数。

  (二)学生独立完成例2

  组内交流,班级展示。

  课中

  【小组合作】

  合作要求:

  由组长对小组活动进行组织和分工,每个题有中心发言人,其他人补充,自学中出现错误的人在组内学会。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划下来。

  【班级展示】

  小组合作交流后,组长整理,确定每一题的中心发言人,展示自学体会、好的见解和方法,展示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教师适时点拨)

  【质疑探究】你还有什么疑惑请提出来,大家来共同探讨。

  【自悟自得】

  【测评反馈】

  1.填空

  (1)竖排叫做( ),横排叫做( )。

  (2)数对中的第一个数表示( ),第二个数表示( );两个数之间用( )隔开,两个数的外面用( )括起来。

  (3)小红坐在第3列第5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4)(1,3)表示第( )列第( )行;(3,1)表示第( )列第( )行。

  (5)在电影票上表示座位用( )和( )表示。

  2.选择

  (1)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的数据是( )个。

  A.1 B.2 C.3 D.4

  2.判断。

  (1)点(3,2)与点(2,3)是 同一个点。( )

  (2)小明在班上的位置是(4,5),表示他坐在第4行第五列。( )

  (3)(4,5)和(5,4)位置上坐的是同一个人。( )

  【游戏升华课题】

  利用所学知识学生互送礼物。

  课后

  练习三第五题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1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直接在方格图上,数出相关图形的面积。

  (2)能利用分割的方法,将较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图形,并用较简单的方法计算面积。

  2、过程与方法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策略、方法的多样性。

  (2)学会与人交流思维过程与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重点难点及处理问题的策略

  1、重点是指导学生如何将图形进行分割,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和简便性。难点是灵活运用方法。

  2、借助图形,让学生动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新课。

  我要说班里每位同学都是优秀的设计师!因为大家都在设计着自己美好的将来,所以在很用功的`学习。希望大家继续努力,使自己美好的设计成为现实。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我们的同行——一位地毯图案设计师,设计的图案。

  展示地毯上的图形,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形特点,说发现。

  地毯是正方形,边长为14米蓝色部分图形是对称的,……

  师:看这副地毯图,请你提出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展示问题:“地毯上蓝色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师板书课题:地毯上的图形面积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如果每个小方格的面积表示1平方米,,那么地毯上的图形面积是多少呢?

  1、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怎样简便就怎样想,并把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下来。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班内反馈

  请学生汇报蓝色部分面积,重点汇报求蓝色面积的方法。对于每一种方法,只要学生说得合理都给以肯定。

  学生的答案也许有:

  (1)直接一个一个地数,为了不重复,在图上编号;(数方格法)

  (2)因为这个图形是对称的,所以平均分成4份,先数出一份中蓝色的面积,再乘4;(化整为零法)

  (3)用总正方形面积减去白色部分的面积;(大减小法)

  (4)将中间8个蓝色小正方形转移到四周兰色重叠的地方,就变成4个3×6的长方形加上4个3×3的正方形。(转移填补法)

  4、学生总结求蓝色部分面积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拓展运用(课本第19页练一练)

  1、第1题

  (1)学生独立思考,求图1的面积。

  (2)说一说计算图形面积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不满一格的当作半格数”。

  2、第2题

  独立解决后班内反馈。

  3、第3题

  (1)学生独立填空。求出每组图形的面积。学生完成后班内交流反馈答案。

  (2)学生观察结果,说发现。

  第(1)题的4个图形面积分别为1、2、3、4的平方数;第(2)题与第(1)题进行比较,第(2)题的3个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前面一组题的前3个图形 面积的一半。

  四、全课小结,课后拓展

  今天我们进行了那些活动,你收获了什么?

  师:对于计算方格图中规则图形的面积,我们可以分割,可以直接数,可以“大减小”,还可以转移填补。如果没有方格图,我们该怎样解决一些图形的面积呢?明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继续学习。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空白方格纸上设计一些你喜欢的图案,让你的同桌帮你算一算图案的面积。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13

  【学习目标】

  1、我要知道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除法基本相同,懂得确定小数除以整数商的小数点的位置。

  2、懂得小数除以整数的算理。

  3、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感到很有成就。

  【重、难点】

  1、理解和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商的小数点的定位。

  【学习流程】

  【知识链接】

  1、填一填。

  (1)23.59是由2个( )、3个( )、5个( )和9个( )组成的。

  (2)3.6表示( )个0.1,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 )个0.1,也就是( )。

  2、列竖式计算。

  715÷5 621÷9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我能推想出7.15÷5=( ),62.1÷9=( )

  【自主探究】

  1、4瓶饮料卖8.52元,一瓶饮料卖多少元?

  2、交流:组内交流自己的算法,说说为什么这样算。

  【巩固练习】

  列竖式计算 (做完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检验。)

  ① 43.2÷6 ②48.72÷8

  【回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了哪些收获?

  【达标检测】

  1、已知5823÷3=1941

  那么,58.23÷3=( )

  582.3÷3=( )

  5.823÷3=( )

  2、计算并验算。

  28.6÷11

  3、20xx年6月1日,三峡大坝正式蓄水。蓄水3天,水位共上升9.84米。

  平均每天上升多少米?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14

  1、本节内容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为以后学生学习空间内容打下基础,课标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2、本节的核心内容是通过观察小药箱的活动,引导学生发现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所有的面。这一节的内容是学生学习空间图形的铺垫,也是为进一步学习立体图形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1、由于本节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所有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实物的观察,通过想象,猜测和推理的探究活动,使学生掌握和理解教学内容。

  2、学生对空间图形知识还不熟悉,在教学过程中要慢慢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物体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学生在学习本节的过程中。由于以前没有接触过立体图形,字拼搭两个简单物体的组合活动时会觉得困难,使学生不能进一步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小药箱的活动,使学生到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能熟练地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得形状。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15

  [教材简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探索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书中例题选取的素材是先用每次能框两个数的方框在写有1—10这10个自然数的表中框数,用移动方框的办法看能求出多少个不同的和,让学生自选策略找到答案。然后改为每次框3个数、4个数、5个数,看一看各能求出多少个不同的和,并把操作探究的结果列成表。引导学生观察表中的数据,探讨方框平移的次数与每次框出的数的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得到的不同的和的个数与图形平移次数之间的关系,从而发现被覆盖的图形的方格总数、每次覆盖的方格个数与总次数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本节课要寻找的规律。“试一试”和“练一练”旨在运用所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用平移的方法探索并发现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能根据把图形平移的次数推算被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体会有序列举和列表思考等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培养发现和概括规律的能力。

  3、使学生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努力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探索简单图形沿一个方向进行平移后覆盖次数的规律。

  [教学难点]

  能根据把图形平移的次数推算被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微导入,大学问。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20xx年对我们南京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对,20xx年青奥会在南京举办,但,小明却被一个关于“20xx”的数学问题难住了。请看:

  师:用这样的方框可以框出4个数,他们的和是:1+2+3+4=10,移动这个方框就会产生新的和:2+3+4+5=14,一直移动下去,每次框出4个数的和会相同吗?移到20xx,一共可以框出多少个不同的和?……(环视)绝大多数都陷入了思考?什么感觉?——哇!好难啊!

  怎么办?别急,别急,读读华罗庚爷爷的这段话,也许有启发:轻声读一读:

  “要善于退、足够的退,退到最原始又不失重要的地方,是学好数学的一个诀窍。”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

  师:研究数学要“善于退、足够的退”,这怎么退,有什么想法了吗?

  是的,20xx个数,太多了……退一退!!用几个数研究恰当?

  每次要框出连续4个数……也挺多……先研究每次框几个数?

  1 2

  1 2345678910

  1 23456789101112…20

  (数的总数少一些,但又不能,每次框出的数少一些……)

  对的,2个太少,20个有点多,10个正正好。

  在2连框、3连框、4连框、5连框,也先选少一些的2连框研究。呈现:

  1 2345678910

  二、微探究,大收获。

  出例题: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这个便于研究。独立研究一番你一定能找到结论。

  可以:

  A列举所有的和;

  B连线得出所有的和;

  C圈出所有的`和;

  D平移出9个和;

  E看头法;10—1

  F看尾法;10—(2—1)

  梳理整理。

  同学们真棒,想到了这么多方式找出了答案,我们来梳理一番,看看能有什么发现。PPT回放两遍。列举依次加的、连线的、画圈的、移动的,仔细观察,这些做法都在做一个相似的动作(站起来手势模仿下平移),有什么共同之处:

  (1)(都在平移)都在平移,平移了几次?9次?(一起数数!)

  (2)唉,明明平移了8次,怎么得到了9个和呢?(覆盖的第一个的和不算平移)。

  [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积极地引导,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理念,让学生形成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意识。]

  三、微深入,大感知。

  师:(指着黑板)真棒,刚才研究连框两数,有收获,那接下来就该研究:连框3个数。我们每次框出三个相邻的数,方框要平移几次?

  可以得到几种不同的和?大家跟我一起数。

  一共平移了几次?(7次)一共有几种不同的和?(8个)

  现在难度增加了,敢不敢跟着老师一起挑战更高的难度呢?如果在表中每次框出4个数,方框要平移几次?可以得到几种不同的和呢?连框5个呢?

  汇报结论,相机追问:

  A汇报结论,方框将平移几次?(齐数验证)现在这么快就知道平移次数的?有同学,不移就知道平移次数了!(给小组鼓励)

  预计:生1:和—1=平移次数;生2:从上往下看,减少;生3:10—5=5(次)

  四、微总结,大发现。

  师:来之不易的数据啊,仔细看看,似乎有规律蕴藏其中啊……你有什么发现?

  大家非常棒,看来,已经没有什么难题能挡住大家学习的脚步了,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每次平移的过程和得到的结果。

  总个数框的个数平移的次数不同和的个数

  10289

  10378

  10467

  10556

  核心问题:

  A:和的个数与平移次数有关系吗?(对,知道平移次数,+1就得到了和的个数!)

  B:怎样能很快知道平移次数?(没错,用数的总数—框的个数=平移次数)

  学生可能得到:平移的次数与每次框几的个数相加正好是10;有几种不同的和比平移的次数多1;每次框的个数越多,平移的次数与有几种不同的和就越少;每次框出的数的个数增加1,有几种不同的和就减少1……

  我们可以怎样迅速的算出有几种不同的和?

  总个数—每次框出的个数=平移次数

  总个数—每次框的个数+1=得到的不同的和

  如果每次要框6位数呢?一共会有几种不同的和?

  同学们通过探索找到了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发现并概括出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

  五、微应用,大未来。

  1、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规律?举个例子说一说。

  “购物街”的现场一排有18个座位。小芳和小英是孪生姐妹,她俩要坐在一起,并且小芳在小英的右边。在同一排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

  如果把“小芳在小英的右边”去掉,还是17种吗?为什么?

  2、下面是小红设计的一条花边:每次给相邻的两个盖上红色的透明纸,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盖法?13—2+1=12种。

  [设计意图:规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以上两道实际问题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养成认真审题、有序思考的习惯,增强学生运用规律的灵活性。]

  六、微生活,大数学。

  还记得小明被难住的题吗。移到20xx,一共可以框出多少个不同的和?(这么快就有答案了!怎么知道的。)是的……

  1 23456789101112…20xx

  我们可以直接用我们总结出来的规律去计算:

  总个数—框出的个数+ 1 = 得到不同和的个数

  20xx—4+1=20xx(种)

  谢谢你帮小明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七、总结,渗透数学文化。

  这节课我们的收获真不少:

  学会了:用平移的方法,按顺序移动。

  知道了:有序做事,不重复,不遗漏。

  我们还通过探索总结出了新规律:

  总个数—每次框出的个数+1=得到的不同的和。而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皆有规律,正如大科学家开普勒所说:“数学就是研究千变万化中不变的规律。”愿你能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去探索大千世界中无穷的数学奥秘。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16

  课题:

  求近似数、四舍五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近似数的概念.

  2.使学生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3.能正确运用“四舍五入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

  归纳求万以内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出示卡片,进行口算练习.

  60×4= 57-20= 36÷4=300×6=

  72÷9= 30×70= 23×4=25+8=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

  (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拿出直尺测量一下教科书封面的长度是多少厘米?

  学生测后:20厘米多一些,接近21厘米.

  教师明确:如果我们不需要非常准确的结果,可以认为教科书的长大约是20厘米.

  (2)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遇到上面的情况.例如:今天早晨老师买早点,花去了2.1元,我们可以说花去了2元左右;又如:小明家路学校495米,我们可以说小明家距学校大约500米.在这里,我们就把“2元钱”、“500米”叫做2.1元和495米的'近似数.(板书)

  (3)近似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过近似数?(学生自由回答)

  引导学生回答:我们伟大祖国的陆地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大约960万平方千米)

  哪位同学知道我国的人口约为多少亿?(十二亿)

  2.教师:以上一些数据,都是一些近似数.那么,究竟怎样来一个数的近似数呢?

  (1)出示例9:同学们浇树,浇了206棵松树,浇了284棵杨树,求这两个数的近似数.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总结说明:因206与200相差6,而206与300相差94,所以206最接近200,也就是说,206的近似数是200.板书:206≈200

  (2)讲授约等号.

  教师:这里的“≈”是约等号,206≈200读作206约等于200.

  (3)让学生通过以上的学习,自己类推284的近似数是284≈300.

  3.讲授“四舍五入法”.

  (1)二百几十几的近似数有的是200,有的是300,讨论一下,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

  根据学生讨论,教师小结:二百几十几的数,十位上的数是0、1、2、3、4时,它们都比较接近于200,因此,求它们的近似数时,都是把百位后面的尾数会去,并且把会去的数位用“0”补足.如果二百几十几的数,十位上的数是5、6、7、8、9,它们比较接近于300,因此,求它们的近似数,是把这个数百位后面的尾数改写成0,同时,向百位进一.因此,284年的近似数就是300,这种求近似值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板书)

  (2)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比如求几百几十几的近似数大约是几百,首先看它十位上的数.如果十位上的数是4或者比4小的数,就把百位后的尾数舍去,改写为“0”;如果十位是5或者比5大的数,就把尾数改写为0,并向百位进一.

  4.反馈练习.

  (1)694大约是几百,并说出理由.

  引导学生明确:先看十位上的数是不是满5,9比5大,把尾数改写成0,还要向百位进一,写作694≈700.

  (2)6250大约是几千?

  三、课堂小结.

  本堂课我们学习了用“四舍五入”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即根据要求省略它的尾数:如果要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不满5,就把尾数舍去,改写为0;如果要省略的尾数最高位满5,把尾数改写为0后,还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

  四、随堂练习.

  1.求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

  89 419 581 6792 8870

  2.填空.

  (1)新编小学生字典有592页,大约是_______页.

  (2)我班有学生43人,大约有_______人.

  (3)今天,小明买学习用具花去大约10元钱,小明可能花去了_______元或_______元.

  3.(1)下面各数大约是几百?

  189≈ 203≈ 451≈

  (2)下面各数大约是几千?

  1120≈ 5906≈ 3005≈

  五、布置作业.

  结合生活实际,自编5道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题,如:我们班有72块玻璃,72≈70;奶奶今年59岁,大约60岁.

  板书设计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17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来认识求近似数的实用性.

  (二)使学生掌握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三)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难点:掌握近似数的判断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教师通过启发谈话,即从学生生活贴近的事物中引出近似数.

  在日常生活中,描述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一定要说出它们的准确数量,只要知道它们的大概是多少就可以了,因此不用准确数表示,而是用一个与准确数比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表示.如:我们国家的领土大约960万平方千米;我国人口大约12亿;我们学校有学生大约1200人等等.这样做比较方便、记忆容易、计算简单.

  (二)学习新课

  出示例题:

  同学们浇树.浇了206棵松树,浇了284棵杨树.求这两个数的近似数大约是几百?

  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06接近哪个整百数?(接近200)

  206≈200用“≈”连接,“≈”叫做约等号.读作:206约等于200.

  讨论下面几个数的近似数大约是几百?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求的?

  314≈300(十位上的1不满5)

  325≈300(十位上的2不满5)

  336≈300(十位上的3不满5)

  347≈300(十位上的4不满5)

  那么我们进一步讨论284接近哪个整百数?为什么?怎样想的?

  284≈300(十位上的8满5,把十位、个位上的数改写成0,向百位进1)

  继续进行小组讨论:395,486,573,264, 358的数大约是几百?

  395≈400 486≈500 573≈600

  264≈300 358≈400

  根据同学讨论的情况,归纳小结:

  要求三位数的近似数,关键是看它十位上的数是不是满5,(也就是4或3,2,1)就把位和个位上的数去掉写成0.如果满5,(也就是5或6,7,8,9)就把十位和个位上的数改写成0,同时向百位进1.这样的方法我们称作“四舍五入”法.

  (三)巩固反馈

  1.说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投影)

  (1)386≈400 (2)247≈200

  579≈600 739≈700

  462≈500 305≈300

  758≈800 428≈400

  观察比较两组题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小组讨论)

  相同点:两组题都是求三位数的近似数.

  不同点:第(1)组各数十位上的数都满5,(大于或等于5),所以都把十位和个位上的数改写成0,同时向百位进1.第(2)组各数十位上的数都不满5,(小于5)就把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舍掉改写成0.

  请同学们强调:把一个三位数改写成整百的近似数关键是什么?

  关键是看十位上的数是否满5,来决定四舍五入.

  那么,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如何求四位数的近似数?关键要看哪一位上的数呢?

  出示:6250大约是几千?

  6250≈6000

  6250百位上是2(小于5),就把百位后面的尾数舍掉,改写成0.

  2.做一做.(投影)

  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独立写在本上)

  3845≈4000 2489≈2000

  5290≈5000 4562≈5000

  2908≈3000 8397≈8000

  订正时请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求一个四位数的近似数,要看百位上的数是否满5,百位上的数不满5,直接把千位后面的尾数舍掉改写成0.如果百位上的数满5,把千位后面的尾数改写成0,同时还要把百位上的数向它的前一位进1)

  3.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根据学生掌握情况教师总结:

  求万以内数的近似数,要根据要求省略这个数的十位、百位或千位后面的尾数.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不满5,就直接把尾数舍去,改写成0;如果尾数的最高位满5,把尾数改写成0后,还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

  作业:看书第20、21页.

  小资料

  〔近似数和四舍五入法〕

  有关近似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应用中经常遇到.在多位数读写之后,教学近似数和四舍五入法,使学生初步理解近似数的意义与截取近似数的方法,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的概念的理解,为以后学习小数取近似值做准备.

  取近似数的时候,省略哪一位后面的尾数要根据实际需要,按一定的规则进行.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在小学主要讲常用的把一个多位数四舍五入到“万位”或“亿位”的方法.例如751872和754920,755830和758850,要省略万后面的尾数.751872和754920,尾数最高位千位上是1和4,不足一万的一半,把尾数舍去,改写成0.751872≈750000,754920≈750000.755830和758850,尾数最高位千位上是5和8,等于或大于一万的.一半,把尾数改写成0后,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755830≈760000,758850≈760000.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的方法可以依此类推.

  〔四舍五入法〕

  这是取近似数最常用的方法.具体做法是:把数按需要截取指定数位后,如果去掉的部分最高位上的数是4或者比4小,就把它舍去(称为“四舍”),这样得到的近似数值叫不足近似值;如果去掉的部分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就在保留部分的最后一位数上加1(称为“五入”),这样得到的近似值叫过剩近似值.

  例如:20÷7=2。85714……

  用四舍五入法使得数保留三位小数,得

  20÷7≈2。857 (四舍)

  用四舍五入法使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得

  20÷7≈2。86 (五入)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有关近似数的概念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但又不生疏,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遇到,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教师就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通过一些实例使学生体会到用一个与准确数相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来表示一些事物的数量很方便,记忆容易,计算简单,这样学生既认识到近似数的实用性,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很容易就掌握了这一新知识.

  教学例9时,通过让学生观察思考206接近哪个整百数.由于数字比较简单学生容易说出206接近200,情绪自然很高,老师接着出示314,325,336,347这几个数让学生充分讨论.使学生自己悟出“四舍”的方法,至于“五入”学生自然是自己获取.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判断掌握了如何用“四舍五入”法求三位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起来了,在这个基础上再来研究如何求四位数的近似数,这是进一步巩固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关键.通过一定量的练习,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18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大数,掌握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合作精神。

  重点:数的概念、读写数的方法、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难点: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读写法、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教具:题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多位数的认识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复习多位数的`认识。

  2、打开数学书看第一单元的内容,看看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本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

  二、复习知识点

  1、复习数位顺序表

  1)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10个一万是十万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3)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4)自然数的认识

  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问: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

  2、多位数的读写法的方法是什么?

  3、改写和省略的方法是什么?

  4、如何比较数的大小?

  三、练习内容

  1、读出下面各数。4231579、30050082、3960400000、7000700070、700300009、26740020000、315400000、50708000000。

  2、写出下面各数

  三千零三万三百零三、一千零五十万四千零二十、二十亿零七百六十八、三百一十亿七千零八万三千零四十。

  3、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80000、9000000、47000000、200320000。

  4、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325600000000、48000000000

  5、求近似数

  1)16483520、9528641、799000、380800、83960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

  2)2709546312、983536478、89970804758(省略亿后面的尾数)

  6、比较大小

  1650010○16500100;350020○530020;2509200○2509000;6309607○670630。

  7、用6、3、8、9和5个0按要求写出九位数。

  1)最大的数;2)最小的数;3)一个0都不读的数;4)只读出一个0的数;5)要读出2个0的数;6)约等于3亿的数;7)约等于10亿的数。

  四、这节课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五、作业:练习二十一1、2、3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19

  教学内容:第20—21页例9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学会“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会写、会用“≈“。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归纳求万以内近似数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调查汇报有关数据。

  1.学生汇报调查情况。

  2.根据学生的调查情况引入新课:

  (1)教师根据学生的调查情况进行板书。

  (2)通过实例向学生说明什么是近似数。

  二、自主探索,领悟新知

  1.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出示一组与学生或生活相关的数据、让学生直接说出它们大约是几百。

  (1)教师出示数据。

  (2)学生汇报说明自己的想法,教师板书:

  208 200 987 1000

  927 900 892 900

  517 500 671 700

  439400 152 400

  2.在出示几个百位上的数字相同,十位数上的数字是4、5、6的三位数,让学生讨论他们大约是几百?并说明理由。

  (1)学生讨论汇报。

  (2)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点拨引导。

  在肯定学生的判断方法后提出问题,这种方法的'确能够判断一个数比较接近哪个整百数,即它的近似数,但是这种求法太麻烦,因为看到这个数,就要进行口算,有的数并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启发学生根据板书看一看有没有更方便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3)学生再`次讨论,教师巡视。

  (4)汇报交流,总结方法。

  (5)教师小结,提炼方法。

  3.学习准确数和近似数的表示方法。

  教师利用板书进行引导,教学约等号的写法和读法,完善板书。

  4.反馈练习,巩固方法。

  做第20页的“做一做”

  三、总结交流,提炼方法

  (1)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分析求万以内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然后汇报。

  (2)教师总结。

  (3)学生看书。

  四、巩固练习,强化知识

  做练习五的第1题。

  五、课堂作业

  (1)当5 60≈6000时, 内取得数字可以是( )。

  (2)当4 89≈4000时, 内取得数字可以是( )。

  (3)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

  485≈ 16498≈ 2510≈ 40938≈ 76560≈

  板书:

  近似数和“四舍五入”法

  208≈200 987≈1000

  927≈900 892≈900

  517≈500 671≈700

  439≈400 152≈400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20

  教学内容:

  用四舍五入法写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目标:

  学生掌握四舍五入法,并能运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用近似数表示。.体会近似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正确地进行四舍五入,并用近似数表示。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谈话导入。

  1、呈现信息:

  (1)、据了解,杨梅作为仙居的特色产业,种植面积已达11万亩,年产量约45000吨,销售收入约256000000元,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富农产业。

  (2)、我们班有同学61人,我们学校约有学生3600人。

  (3)、我国现有人口约13亿。

  (4)、目前,世界上约有2万多种高等植物濒临灭绝。

  2、请同学朗读以上数据内容,读了以上数据内容你发现了什么?

  3、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再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类。(说明在生活中经常要用到近似数)

  4、说一说生活中碰到的近似数。

  二、教学新知

  1、师:我们学过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把下面各数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4926≈50009375≈9000

  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根据哪一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看百位上的数,然后用"四舍五入"法)

  师:比万大的数,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求它的近似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另一个内容。

  (板书课题:求近似数)

  2、出示例题6把下面各数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1823002497300

  (1)、根据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想一想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怎么求它的近似数。

  (2)、分小组讨论,然后试做。(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看那一位)

  (3).小组汇报结果:

  182300≈18万千位是2,舍(不管后面的数字是几)

  2497300≈250万千位是7,比5大,入(向前一位进一)

  3、练习:把下面各数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63599≈6万709327≈71万637000人≈64万人

  4、教师质疑:把一个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和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讨论交流,引导归纳)

  A、相同点:都是计数单位发生变化(从以"一"作单位变成以"万"作单位)

  B、不同点:整万数的改写,改写前后数的大小不变,用等号连接;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值),数的大小发生了变化,用约等号连接。

  5、出示例题7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下面各数亿后面的尾数。

  847000000460000000

  (1)、根据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想一想如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

  (2)、学生尝试解答。

  (3)、反馈,学生归纳方法:

  6、试一试。

  395400≈()万2380000000≈()亿

  三、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1——4题(完成后反馈)

  2、.写出横线上面的数,然后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

  (1)北京西郊大钟寺的一口古钟上有三十万零八十四个字。

  (2)一个劳动模范退休后,用十多年的时间为国家栽树三十万七千五百棵

  指名板演,集体反馈并说说省略的方法。

  3、重点指导练一练第6题

  4、思考题:填空

  19□785≈20万20□968≈20万

  问:□内可以填入哪些数字?

  近似数比实际数大还是小?

  四、课堂总结

  1、这节课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

  2、把一个数省略“万”或用“亿”后面的尾数特别要注意些什么?

  3、改写与省略有什么不同?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21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充分利用学生前面学过的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活动经验,力图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以下两点:

  1.联系生活实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求近似数,学生还是比较陌生的。教学时,可以列举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深入体会近似数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明确有些量很难或不必要用准确数表示,常用近似数表示,这样从生活中的实例入手,利用书中的情境图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怀着愉快的心情走进学习活动,调动学生思考交流的积极性与求知欲望。

  2.倡导自主探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上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讨论等活动来探究新知,经历运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我国人口总数、世界人口数的数据信息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我们班有多少名同学?你知道全国有多少人口吗?全世界又有多少人口呢?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出示:

  (我们班有40名同学,全国大约有14亿人口,全世界大约有70亿人口)

  师:观察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有的数据前面加了“大约”,说明不是准确的数据)

  师: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班级、全国和全世界的人口数据,让学生初步体会什么是近似数,什么是准确数,同时对近似数的特点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在学生心里构成近似数的概念。

  ⊙自主探究、总结方法

  1.理解准确数、近似数的含义。

  (1)介绍准确数和近似数。

  师:在人类实践活动中,常遇到各种数据。有的数据与实际完全相符,这样的数叫做准确数。例如,四(1)班有60名同学,60就是准确数。有些数据与实际大体符合,或者说接近实际数据,这样的'数叫做近似数。例如,课桌的宽大约是50厘米,50就是近似数。

  (2)发现生活中的近似数。

  师: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数据通常用近似数表示吗?

  (学生纷纷发言,表述自己的看法)

  2.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1)课件出示教材13页例7情境图。说一说,你从情境图上能获取哪些信息?

  (2)完成课堂活动卡。

  (3)理解“四舍五入”法。

  师:取近似数时通常用“四舍五入”法,你能根据“四舍五入”这几个字想一想这种方法和什么有关吗?“舍”和“入”又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纷纷进行猜测、交流)

  师:(课件出示“四舍五入”法的相关资料)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要根据要求省略这个数的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如果尾数部分的最高位上的数小于5,就直接把尾数舍去,改写成0;如果尾数部分的最高位上的数等于或大于5,把尾数改写成0后,还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师:通过阅读,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四舍五入”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尾数。如果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是对哪一位进行四舍五入呢?如果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呢?百万位呢?

  (4)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①学生试做:省略12756和1389000万位后面的数。

  学生完成后汇报取近似数的过程:

  12756≈10000

  ↓

  小于5,把它和右面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

  1389000≈1390000

  ↓

  大于5,向前一位进1,再把它和右面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

  讨论:为什么要用“≈”连接呢?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改变了原数的大小)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数学教学教学设计04-15

《数学》教学设计06-27

数学教学设计05-09

数学教学设计06-12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1-27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1-27

小学数学教学教学设计04-17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05-08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06-02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