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3-05-21 09:08:3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六年级科学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科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六年级科学教学设计

六年级科学教学设计1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全面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宗旨。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期本人担任六年级c209和c210两班的科学教学工作。总的来说,两个班的学生都很喜欢上科学课,上课发言积极,特别喜欢实验操作、制作比赛和室外实践活动。两个班比较,c210班的学生在准备材料、完成作业方面更认真,而c209班的学生思维敏捷,课堂纪律虽欠佳但常有惊人之语。

  三、本册教材分析:

  1、教学的总目标

  a、科学探究

  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能运用归纳、演绎等方法进行推理和判断,能将推理判断的思维过程转化成语言并能有条理地叙述。能够及时修订、完善自己的假设和计划,比较熟练地掌握对比实验的设计方法并能用于实践,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模拟实验、设计并制作简单的科

  学模型和科技作品。

  b、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c、科学知识

  初步了解生物与环境、营养与健康、地表变化、月球表面、能量的表现形式与转化的有关知识。

  2、教材内容概述和学习方法

  本册教材以“生存和环境”为主题,以训练学生推理判断的逻辑思维能力为重点,编排了“生物与环境”、“营养与健康”、“地表变化的奥秘”、“能量”、“月球”5个主题单元和1个综合单元,一共有22课、61个活动。其中,“生命世界”有2个单元、7课书;“物质世界”有1个单元、5课书;“地球与宇宙”有2个单元、8课书。每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

  (1)“生物与环境”——此单元包括“一棵顽强的小树”、“从‘南橘北枳’说起”、“走进池塘”、“假如大树都倒下”4课书,主要引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生物的生存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法是实验、观察、调查、阅读科技史等。

  (2)“营养与健康”——此单元包括“食物中的营养”、“消化与吸收”、“饮食与健康”3课书,围绕人的生存逐层递进地展开研究,主要的学习方法是问题驱动、实验、调查、测量等。

  (3)“地表变化的奥秘”——此单元包括“地表在变化”、“地震”、“火山”、“岩石也变化”、“走近矿产”以及“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6课书,重点介绍了引起地表变化的各种内、外力因素,同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教材提供的事实或数据进行判断和推理。如:推测喜马拉雅山曾经发生的变化,推想喷发过后的火山山体外形,推测煤的形成等。

  (4)“能量”——此单元按照“总—分—总”的结构编排了“能量家族”、“热能变、变、变”、“电表转呀转”、“太阳能的利用”、“打开能源宝库”5课书,通过观察、实验、阅读科技史、调查、制作、设计等方法,指导学生认识能量的各种不同表现形式和能量的相互转化。

  (5)“月球”——此单元包括“探索月球的秘密”和“月有阴晴圆缺”2课书,旨在通过观察、猜想、阅读科技史、模拟实验等活动,引领学生探究月球的奥秘,了解关于月球的更多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推理判断的逻辑思维能力。

  (6)“我们怎样做判断”——此单元是先通过案例及本期回忆整理的方式帮助学生总结出进行推理判断的方法,然后引领学生将总结的方法理论进行又一次的运用。

  四、基本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

  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开展科技兴趣小组,开展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五、本册教学所需活动器材及课时安排

  单元——课时安排——课题——活动器材准备

  (一)生物与环境——(共7~8课时)

  1、一棵“顽强”的小树:菜豆种子(或者更多不同种类的种子)若干、纸巾、不干胶、玻璃杯、大小质地一样的纸盒2个、培养皿、一盆植物苗等。

  2、从“南橘北枳”说起:与本课学习内容相对应的生物图片

  3、走进池塘:池塘群落挂图、制作生态瓶的材料

  4、假如大树都倒下:森林被砍伐、沙尘暴等挂图、绳子、温度计、表面没有任何覆盖物的木板、表面只有砂土覆盖的木板、表面有植被覆盖的木板、水盆、洒水壶等。

  (二)营养与健康——(共6~7课时)

  1、食物中的营养:酒精灯、镊子、碘酒、纸、馒头、米饭、肉、煮熟的鸡蛋清、生(熟)土豆块、生(熟)胡萝卜、花生米、瓜子等。

  2、消化与吸收:可以食用的馒头、米饭等淀粉含量多的食品,约90厘米长的线绳一根。

  3、饮食与健康:身高体重计、有安全隐患的食物调查表。

  (三)地表变化的奥秘——(共8~9课时)

  1、地表在变化:因自然原因导致地表变化的图片或音像资料、反映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文字资料。

  2、地震:地震发生时的图片或录像资料、筷子、白纸、侯风地动仪挂图、震前预兆的挂图或录像资料。

  3、火山:火山喷发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土豆泥、番茄酱、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等。

  4、岩石也变化:酒精灯、石头(最好选用风化程度比较大的页岩)、铁丝、布条、烧杯、冷水、稀盐酸、滴管、石灰岩、与本课相关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5、走进矿产:矿物及其提炼物标本、当地矿石标本、无釉瓷片、刻刀、铜钥匙、铁钉、磁铁、放大镜等,介绍煤的形成及开采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6、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因人类活动造成地表改变、水土流失的典型事例。

  (四)能量家族——(共7~8课时)

  1、能量家族:上发条的小闹钟、玩具唧筒、不同的能量表现形式的物体图片、厨房工作的场景图、瓦特改进蒸汽机的科技史资料、介绍生活中各种不同能量表现形式的物品的资料等。

  2、热能变、变、变:关于探究热能奥秘的历史资料、纸风车在燃烧的蜡烛上方转动的演示实验装置、橡皮筋、一端闭合另一端带有胶塞的钢管、绳子、水等。

  3、电表转呀转:法拉第发电机模型图、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的全景图、几种不同规格的电能表(实物或图片)、家庭用电情况调查记录表等。

  4、太阳能的利用:关于介绍太阳能的针对性比较强的资料、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的材料。

  5、打开能源宝库:日常能源使用调查表

  (五)月球——(共2~3课时)

  1、探索月球的秘密:有关“阿波罗”登月的图像资料、大塑料盆、细沙、小石子等。

  2、月有阴晴圆缺:月相变化的图像资料、篮球、明暗球(将1个较大的球一面涂成黑色,一面涂成白色)、粉笔、记录纸、笔等。

  (六)我们怎样做判断——(共2课时)

  1、我们怎样做判断:关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资料、研究昆虫时的过程性资料、整理记录表。

  2、科学自己做,我也能成功:不同年龄的树干的横切面图、能够凸现环境影响树木生长的完整年轮图、记录纸等。

六年级科学教学设计2

  本课是学生在学习《铁生锈了》以后,观察了解了铁和铁锈的变化、区别,初步探索了铁生锈的原因后,通过实验结果来讨论铁生锈的原因,并进一步探讨铁生锈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怎样防止、减缓铁生锈。

  本课就是在前面探索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如何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一、教学内容

  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科学(六年级 下册)》第38-39页

  二、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使铁生锈。

  2.在平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其他因素,会影响铁生锈的速度。

  (二)过程与方法

  1.继续学习“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自己设计对比实验进行验证。

  2.用“科学讨论会”的方法进行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以便更好的得出科学结论。

  3.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进行来控制铁生锈的速度,看看哪些情况会加快或者减慢铁生锈的速度。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

  设计方案,并开始实施。

  四、教学难点

  设计合理的对比实验和逻辑推理证明生锈条件和生锈速度。

  五、教学准备

  39人,分10组,约4人一组。

  每组材料:铁丝 4条,烧杯2个,蒸发皿2个,标签纸,抹布一块

  为全班准备:盐水400ml 自来水400ml 碱水400ml 醋400ml

  六、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铁生锈了,变成了——铁锈,铁生锈属于什么变化?

  2.你有什么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学生说一说。

  3.每年因为铁生锈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的,所以我们如何控制铁生锈的速度,就非常重要了。这节课,我们就来设计一个实验,看看哪些因素影响了铁生锈的速度。

  (二)科学讨论会

  我们进行过好多对比实验,关于对比实验的方法,在五年级讲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时,五年级下册教材5页做了比较详细的说明:“科学家往往采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来研究某一个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

  我们先来看一位同学的实验记录单,这个探究过程,是否合理呢?

  这个实验中要研究的是铁生锈是否与空气有关,那么设计实验时要控制的变量就是空气,其他条件不变。

  所以,这组对比实验要控制的唯一变量就是空气,其余条件应该保持一致。现在我们来看这个实验中,设置了三种环境,空盘子(有空气),水盘子(有水,有空气),油盘子(没有水没有空气)。

  (本讨论环节主要抓住空盘子,水盘子和菜油盘子三个环境进行讨论)

  请同学们想想那种环境是多余的呢?

  小结:此方案在方法设计上不符合对比实验的规则,所以不妥。

  (三)以“铁生锈的快慢”实验进一步验证

  1.刚才大家通过研讨教材中一位同学实验记录单知道了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只改变一个因素,要控制其他条件不变,用这样的办法来研究。

  2.今天我们也来设计一个对比实验,来看看什么可以情况能影响铁生锈的速度。

  3.现在老师给大家提供了这些材料和仪器:

  两人一个小组,每组两个烧杯(或者两个蒸发皿)、4段铁丝、一份实验报告单,2张标签纸。

  为全班同学提供的液体有:自来水、醋、食盐水、碱面水。需要可以到老师的实验台来取用。注意每个大烧杯里,都放着一个注射器,注射器有刻度可以知道自己小组取了多少毫升的水。

  4.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想想自己要研究哪些因素会影响铁生锈的速度,自己小组要研究的问题,选取哪些材料来进行实验。

  5. 下发表格,每个小组开始设计自己小组的实验,并填写实验设计。(引导学生按照表格中的步骤进行实验设计)

  6.完成表格填写的小组,开始动手,进行实验。教师巡视,观察指导每个小组的实验情况。

  注意各小组到前面取液体时,拿好容器小烧杯或者蒸发皿,排好队,不要着急,不要弄洒了,及时用抹布擦干净。

  7.小结:这个实验大家都做好了,同学们一定发现了,和我们原来做的硫酸铜溶液和铁钉铁丝的反应不一样啊。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反应速度快,铁钉很快就有了红褐色的铜;小苏打和醋的化学反应很快就产生了气泡。这说明什么呢?(化学反应有快有慢)

  铁生锈的速度这个实验就比较慢,需要我们长期观察。所以,这节课结束后,我们还要继续观察。为了方便大家来实验室观察,每天早上到校后,学号是1-20号到实验室,来观察记录自己小组的实验情况。下午学号是21-39号观察。

  8.后续观察非常重要,下面请大家看看老师做的实验。出示老师的实验过程图片。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

  七、板书设计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对比实验:改变一个因素,控制其他因素不变。

  是否需要空气 :空盘子(有空气),菜油盘子(无空气),水盘子(多余)

  空气和水的共同作用会使铁生锈,醋会影响铁生锈的速度:醋盘子(有醋),水盘子(有水也有空气)

六年级科学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前主要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和焚烧,简单的填埋和焚烧会造成环境污染;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过程和方法:通过垃圾填埋的模拟实验,观察分析简单填埋垃圾的危害,从而考虑并尝试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同时了解现代新型垃圾填埋场的设施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对垃圾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和思考,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做垃圾简单填埋的模拟实验,观察分析简单填埋垃圾的危害,由此讨论并尝试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

  2、进一步了解新型垃圾填埋场的设施及功能,意识到再先进的垃圾处理方式对环境仍然有影响。

  【教学难点】

  了解新型垃圾填埋场的设施及功能,意识到再先进的垃圾处理方式对环境仍然有影响。

  【器材准备】

  1、组实验材料:玻璃瓶、洗净的小石子、墨水、纸巾、塑料瓶(瓶盖上大一些小孔)。

  2、现代新型垃圾填埋厂构造图。

  3、填埋场和焚烧场垃圾处理过程的视频、图片、文字等资料。

  【教学设计】

  一、导入

  谈话:通过上节课的了解,我们知道了每天都会产生大量垃圾,这些垃圾是怎么处理的,我们一起来看几张图片。

  出示几张露天堆放垃圾的照片,引导学生讨论:生活中的垃圾如果露天堆放会有什么危害?

  小组交流讨论并汇报。(如:破坏环境,污染空气和水,还会引起疾病,发生火灾等)

  教师讲解:人们通常通过挖坑填埋的方法处理垃圾,现在城市都建立了大规模的.垃圾填埋厂,在目前,全国大约80%以上的垃圾都是采用填埋的方式来处理的。(出示大型垃圾填埋厂图)。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垃圾的处理

  二、简单垃圾填埋的研究

  1、教师讲述:让我们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简单垃圾填埋。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72页内容:在广口瓶中放入淘洗干净的细石子约3厘米厚,然后加入清水,使水刚好位于石子的一半。用镊子往瓶中靠瓶壁处放入几团浸过墨水的纸巾,用细石子埋住,再慢慢地往上面喷水。

  3、分析填埋模拟实验:

  (1)这个实验模拟的是什么?(垃圾填埋场)

  (2)实验的各个部分代表了什么?(小石子表示土壤,石子下的清水表示地下水,染有墨水的纸巾表示垃圾,纸巾带有的墨水表示垃圾中的污水,从上面洒下来的水表示雨水。)

  小组交流讨论并汇报各组意见。

  4、学生按书上的步骤分组实验。

  思考: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

  5、讨论:如果是真正的垃圾填埋场,还会对周围的环境带来哪些危害?

  小组交流讨论后汇报。(垃圾会产生大量臭气,滋生苍蝇、蟑螂等害虫;垃圾比较松软,容易坍塌。)

  教师相机介绍:把垃圾简单地填埋,垃圾中的污水会扩散。污水扩散到周围的土壤,如果被污染的土壤中种了蔬菜和粮食,你愿意买来吃吗?更可怕的是,随着垃圾中污水的扩散,还会污染地下水。而地下水会四处流动,那么,污水中的病菌、毒素会随着地下水扩散到更广大的范围,危害人们的健康。另外,垃圾堆得时间过长会产生沼气,还会发生爆炸。

  三、探索减少污染的垃圾填埋场

  1、提出任务:怎样解决垃圾填埋场对周围环境的危害问题?我们能设计一个更好的垃圾填埋场吗?

  提示:先考虑解决什么问题(主要是污染地下水),然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把垃圾和环境隔离起来)。

  2、小组内尝试设计,记录设计的重点。

  3、汇报交流各小组的设计,大家评价。

  4、观察真正的垃圾填埋场的构造图,分析它是怎么防止垃圾污染环境的。(先观察书上73页示意图,再通过多媒体展示大型垃圾填埋场杭州天子岭垃圾填埋场,它的技术十分先进,是全国十大填埋厂之一,杭州70%的垃圾就是在那里填埋的,接着介绍天子岭垃圾填埋场的防渗技术、沼气发电厂、污水处理。)

  5、思考:这样的垃圾填埋场就永远安全了吗?能在上面种植庄稼、建造房屋吗?

  教师介绍:填埋场在填满垃圾以后,可以在上面修建公园、体育场,但是不能用来建筑房屋和种植庄稼。

  四、垃圾焚烧的分析

  1、教师介绍:焚烧是处理垃圾的另一种方法,就是把垃圾在焚烧炉里烧掉。

  2、讨论:焚烧垃圾有什么优点和问题?(教师说明建垃圾焚烧设施还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用多媒体展示杭州绿能环保发电有限公司。它投资近2亿元人民币,技术全国领先,十分先进。)

  学生讨论并发表自己小组的观点。

  教师小结:

  优点:占地小,避免了垃圾污染地下水,产生的热量可以发电等。

  缺点:会消耗大量的电能,留下残余物,如果控制不好,还会产生有毒物质,造成第二次污染等。

  五、拓展提高

  思考:怎样做才是解决垃圾问题更有效的办法呢?

  六、课堂小结

  整理目前处理垃圾的方法及其利弊,记录解决垃圾问题的有效办法。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哪些感受?

  七、板书设计

  垃圾的处理

  填埋

  处理方法

  焚烧

六年级科学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火山和地震的现象,认识火山喷发和地震的成因,知道一些预测地震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学生掌握避震的技能,使学生学以致用,能解决身边“发生”的问题。

  2、学会在学习过程中搜集资料、整理事实、研究事实、应用事实和拓展事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地球奥秘的兴趣,渗透科学的自然观教育

  二、教学重点

  了解火山和地震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

  认识火山喷发和地震的成因

  四、教学准备

  1、有关火山和地震的视频。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地球上的板块、现代地震仪的图片。

  2、学生每组准备一根小木棍,一条毛巾。

  3、铁罐、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积木块等

  五、教学时间

  1课时

  六、教学流程:

  (一)导入

  1.谈话:地震是非常可怕的,同样危险的还有火山喷发,大家猜想一下,如果发生火山喷发和地震会不会破坏地形,使地形、地貌发生改变?

  课件出示地震和火山喷发的视频和画面,让学生边看边思考火山喷发和地震使地形具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视频:火山地震情景和画面)板书课题。

  2.交流火山、地震发生时的情景

  学生交流,教师点击相关的图片(地动山摇、房屋倒塌、道路断裂、巨石滚落、河流移位、河流阻塞形成堰塞湖、岩浆喷发会形成火山岛、火山锥、熔岩高原等等)

  (二)组织学生探究火山形成及喷发的'原因

  1、引导学生认识火山喷发的成因。

  (1)观看火山喷发的视频。看过火山喷发,结合刚才的录象,请大家再看书说说火山形成及喷发的原因。

  (2)用土豆泥和番茄酱模拟火山的喷发。你认为哪些现象预示着火山将要喷发?

  (3)小结火山喷发的原因。

  2、讨论:为什么说我国台湾省是地震和火山喷发的频繁地区?为什么地球上有的地方经常有火山爆放,有的地方却没有?从火山爆发的现象中,人们能获得哪些信息。

  拓展:学生介绍火山知识。

  小结:在板块的边缘,由于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作用,岩层受到压力较大,这往往是火山和地震的多发地带。

  (三)组织学生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

  1、讨论:你推测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讲解:人类不断的改造自然,期待更好的生存环境,可无情的地震却一次次震碎人们的美好生活,给人们的记忆打上痛苦的烙印。(播放1976年7月28日我国河北省唐山7.8(>=7级大地震)级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我国汶川发生8.0级(>=8级巨大地震)巨大地震、2010年6月5日山西省阳曲县4.6级地震(>=4.5<6中强震)视频图片资料)上述资料中提到了有关地震的相关概念如:震级、震源、震中、震中距、地震波。讲解震级是地震的强弱,震源是地球内发生地震的地方,震中是震源上方正对着的地面,震中到地面任何一地方的距离是震中距,地球内部出现的弹性波叫做地震波。就像水波一样。提问:从地震的现象我们可以知道,地震时大地在剧烈地震动,有很大的破坏力。是什么力量让大地剧烈震动呢?强烈的地震有着很大的破坏力,对人类造成这么大的威胁,你们知道地震是如何形成发生的吗?”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让我们来做个实验。

  2、教师介绍地震的主要类型:火山、塌陷、构造地震。构造地震的原因:地球内部运动产生的力。

  (1)模拟岩层褶皱的实验。

  讨论:假如我们想象这一层一层的毛巾就是地层,地层也受到巨大的挤压,你认为会发生什么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毛巾在力的作用下向上供,想象地壳中的岩石受到地壳内部压力也会发生褶皱变动)

  (2)模拟岩层断裂的实验。

  每个小组的桌上有一根小木棍,用手握住木棍两端,用力将它压弯、折断。当木棍被折断时,你听到什么声音?手有什么感觉?

六年级科学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地球表面的基本情况;知道地球表面多种多样的地形;知道地图是依据地形而来的;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

  过程与方法:

  收集各种不同的地貌特点的图片和资料。能够制作地貌模型并交流地貌特点。能够描述家乡地貌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建立模型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感受到大自然和祖国河山的秀美壮丽;渗透地图制作的科学方法;体验到动手做科学的乐趣。

  教学准备:

  收集各种不同的地貌特点的图片和资料、地图、地球仪、托盘、撒、沙、泥土、石块、小树枝、苔藓、小亭子、小桥。

  教学活动建议:本课在认识地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宏观上总体认识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教师通过让学生欣赏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地貌,感受自然的神奇。再通过亲手制作地表模型,更深刻的知道整个地球的地形地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生汇报课前查找的祖国秀丽山河的资料。师生归纳各种地形的特点。

  2、教师边播放各种地形的图片,边讲述:地球表面的地形是非常复杂的,也正是这些复杂的地形交错在一起才造就了大自然中许多秀美的风光,下面是老师查找的一些风景图片,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

  二、制作地表模型。

  1、谈话:看了这么多秀美的景色,老师和大家感觉一样,觉得真是太美了,于是,亲自动手做了一个有山有水的地表模型,大家觉得老师做得怎么样?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个?

  2、(展示教师作品)讲述:组内同学商量一下,你们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地表模型?想用什么材料来制作?

  3、分组做地表模型。

  要求:小组之间协调分工,由每组的材料员统一拿材料,用多少,拿多少,多的马上送回,允许到别的小组去取经。学生分组制作活动。

  讲述:刚才,我们各组按各自的想法做了一个地表模型,做得怎样呢?下面大家相互参观一下。学生离座参观各组作品。学生谈参观感受。

  三、绘制地形图

  1、谈话:地表模型虽然直观形象,但有时使用起来并不方便,它最适合放在固定的位置上,为了使用方便,我们可以怎么做?(绘制地形图)那么这个地形图该如何画呢?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表模型,发现从不同角度观察的优点和不足。

  3、讲解绘制地形图的要求:将玻璃板盖在托盘上,再将胶片放在玻璃板上,按下面的地形便可画出地表的整体轮廓来。那么,不同的地形你们都想怎么来表示?具体都用什么方法表示,你们小组自己来定,不过要在下面加上说明。

  4、学生分组绘制地形图。小组展示汇报。教师出示中国地形图与学生绘制的地形图进行对比,并讲解:我们制作的过程与标准地形图的制作有相似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地形图的制作是很复杂的,要求更是科学、严谨,如果大家有兴趣知道的话,老师给大家提供几个网址,大家有时间上网看看。

  四、总体认识地球表面地形

  1、谈话:我们刚才画的就是地图,当然要按照地面的地面的大小来画,但是没有这么大的纸,就算有也是不可能这样做的。测绘人员观测了地形以后按照比例缩小才能制成地图或地球仪。

  2、出示地形地球仪和世界地形图。观察交流:你对地形地球仪和世界地形图的观察,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地球表面的水陆分布。并引导学生解释“三山六水一分田”的说法,使学生能够概括性地记住地球地貌的总体状况。加深对地图的认识,体会地图用途。

  3、说明描绘地貌的手段在发展。

  教材展示了两幅不同科技水平的图片,一幅是从飞机上拍摄的航拍图,还有一幅卫星相片,表面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人类认识地球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断前进,而且是向着高精度,精细化前进。

  五、拓展活动:

  活动一:将公园的实景图画成地图,注意找准“北”的.方向。

  活动二:说说什么地方要用到地图,体会地图的用途。

  活动三:利用地图找“宝”,学会用地图。(可以作为课后活动)

  参考资料:

  案例参考:

  小学科学教学参考书

  知识参考:

  地球的表面怎么算出来的?

  要量地球的大小,在科学发达的今天当然不算难事,可当时根本没有什么先进仪器,这可是一件“难于上青天”的事啊! 通过观察,埃拉托色尼发现,他所住的亚历山大里亚城,每年从百花盛开的春季到万木调枯的冬季,太阳几乎从来也没有在头顶的天空停留过,即使太阳应该当顶的这一大,太阳仍是斜挂在蓝天上,太阳光与直立地面的长杆也存在着7.2°的夹角。 这一为们所熟视无睹的现象,引起了埃拉托色尼的注意。难道所有地方都是这样吗? 带着探究的心理,他四处打听外地的情况。打听的结果是,亚历山大里亚城附近地方的情况,都大同小异,但后来听人说,该城以南800公里之外的塞恩城的情况却截然不同。

  比如夏至那天正午,太阳是正挂中天,阳光笔直射到地面,可以一直照到并底。有些好玩太阳影子的孩子,这时在地上直竖起一根竹杆,让人猜:“嘻嘻,杆子的影儿跑到哪里去了?”因为地上根本看不到有影子。两地迥异的现象,一般人只当件怪事议论一阵也就罢了。埃拉托色尼可不就此而止, 他想:“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呢?”他一直琢磨这个问题,“啊,对了,在同一时间的不同地方,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各不相同,这恰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作为科学家,既要广泛注意别人提供的种种情况。现象,但又不能轻信“小道消息”,必须掌握有真凭实证的第一手资料。为了探明虚实,更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埃拉托色尼决定在夏至(即6月21日)的正午,于亚历山大里亚城和塞恩城两处,同时对太阳照射到地面的情况进行观测。对比观测结果表明,果然与人们传说的一样。他还根据商队经过两城间路程所用的时间,计算出两地的距离为5000斯台地亚(800公里)。埃拉托色尼便着手进行计算。亚历山大里亚城和塞恩城基本在同一条线上,两者之间存在着7-2°的角度差,这相当于圆周角的1/50,再根据几何学的一条定律,在圆周内,多大的圆周角就对应多大的圆弧。因此,埃拉托色尼求得地球的周长等于250000斯台地亚(相当于39816公里)。现在,科学家用精密仪器测得地球的经线圈为40009公里。

  在古代缺乏先进科学仪器设备及计算方法的情况下,能求得如此精确的结果,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地球的周长已经知道,要求地球的表面积就不太难了,埃拉托色尼经过精心地测量和计算,最后求得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0亿平方公里(现在测出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公里)。听到这个数字,人们大吃一惊,地球原来比已知的陆地面积要大几百倍。

  埃拉托色尼测出结果的精确度很多年都没有人能超过。随着科学的发展,各种先进仪器不断被研制出来,人们对地球的认识也不断加深,直到18世纪,人们才逐渐认清了, 原来地球并非是一个圆球体,还有点扁,是一个椭球体。

六年级科学教学设计6

  一、教学分析及教学设想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学习认识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常见的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等,探索材料的物理性质,材料的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基础上教学的,沉浮实验仍然是对木头、纸、金属、塑料这四种常见材料物理性质的检测和探究。

  由于被检测的物体必须是实心的,而且是由一般的木头、金属和塑料制成的物品,学生将很容易观察到它们在水中的沉浮现象。金属一类材料制成的物品在水中是沉的,木头、塑料一类材料制成的物品一般在水中是浮的。我希望学生能够进而认识到,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制成物体的材料有直接关系。之后,通过对木头制品用途的调查和生活经验的梳理,学生将丰富对木头特性的了解,并强化保护森林、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因此,我是这样处理教材:指导学生按“问题——猜想——验证——结论——应用”的科学认识程序设计教学的。

  二、教学目标

  1、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

  2、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3、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4、增强保护森林、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

  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四、教学难点

  理解纸在水中先浮后沉的道理。

  五、教学准备:

  塑料块、塑料圆柱、木制圆柱、木块、回形针、纸片、铁制圆柱(必须是实心物品)

  六、教学流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

  1。播放视频:森林及森林被砍伐的过程,并把木头运到加工厂。

  2.谈话导入:通过前几课的探究,我们已经知道木头的硬度、柔韧度、吸水性等特性,既然木头有这么广泛的用途它一定有许多特性,今天这节课我们试着给它们换个环境,把它们放到水里去研究,板书课题“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3。 发实验材料。

  4.提出问题:预测这些物体哪些会下沉,哪些会上浮?

  5.分组讨论后,请填写在书上“常见材料在水中的沉浮记录单”的“预测栏”中(下沉可用“↓”表示,上浮可用“↑”表示。预测结果出现了不同意见,在预测结果上侧标注“?”)全班交流,关注有争议的物体。(纸的沉浮)

  (设计思路: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把这些物体放入水中会怎样?”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大胆进行预测,他们或联系生活经验,或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判断和推理。因为猜测是探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促进学生探究思维的.发展,然后引出用“↓”“↑”表示沉、浮,而纸这个材料比较特殊,引起学生争议,讨论,又引出用“?”记录预测结果,显得非常自然。)

  (二)、主动探究,实验验证。

  1.沉浮实验:验证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能力是不同的。

  (1)导:刚才这些都是同学们的猜想,是不是这样呢?我们要通过实验才知道。

  (2)说明判断物体沉浮的方法:物体不碰到容器底部是浮,有的浮在水面,有的浮在水中;物体碰到容器底部是沉,沉在水底。

  (3)实验方法指导:a、每次拿起一件物体轻轻的放到水中央再放手,等大家仔细观察现象后再拿出来,允许多次操作,反复验证;b、请记录员及时记录实验结果,用向下的箭头“↓”表示“沉”;用向上的箭头“↑”表示“浮”,实事求是,如实填写;c、将实验过的物品擦干,将浮上来的物品放在一起,将沉下去的物品放在一起。

  (4)学生实验,并记录在“常见材料在水中的沉浮记录单”的“实验栏”中。(设计思路:学生急切地投入实验中,我一一看了实验现象的发生,先来看铁块,当把铁块轻轻放入水中央放手后,铁块一骨碌就沉入水底;当把塑料轻轻放入水中央放手后,塑料慢慢浮出水面;当把木头轻轻放入水中央放手后,木头一下子就浮到水面,对于这三个实验现象的发现,学生的兴趣很高,但远没纸片先浮后沉的实验兴趣浓厚,当把纸片轻轻放入水中央放手后,纸片先是浮在水中,过了一会儿后,才慢悠悠沉入水底,学生们先是哗然,后又是一阵雀跃。他们发自肺腑的成功和自豪感溢于脸上。)

  (5)汇报、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6)通过实验,你有什么发现?(像金属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沉,像木头、塑料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浮。)

  纸张呢?小纸片在水中为什么会出现沉浮两种现象呢?(学生自由说)小结:因为纸的情况比较特殊,开始时可能是浮的,由于吸水性强,全部浸润后就会沉入水底。

  2。小结: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有直接关系?(制成物体的材料)

  (三) 知识拓展

  (1)师:木头有很多特性,自古以来,木头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材料。人们直接把树木加工成木材,广泛应用在生产生活方面。

  (2)找生活中的木制品:在生活中,我们见过哪些物品是木头制成的?为什么木头能做成这些物品?

  (3)学生观察、交流。

  (4)梳理、记录气泡图。

  (5)视频播放:“木制品”图片

  (6)看完你有什么感受?

  (7)视频播放:了解一棵树的成材过程和价值,当前森林资源的状况。

  (8)看完后你有什么感受?

  (设计思路:通过本环节的活动,学生认识了天然材料,认识木头来之不易,增强了学生爱惜木材,合理利用木材,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进而使学生从小养成自觉关注社会问题的主人翁意识。)

  (9)、结语

  随着科学水平的发展,生产技术的提高,人们开始对材料进行选择和开发,木材的替代品不但节约了森林资源,而且在使用过程中还能有效的弥补木材的缺陷,充分发挥材料的优势,满足生活的需要。 (设计思路:尊重学生的思考,尊重学生的发言。这节课中学生的思考是自由的。老师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和倾听习惯)

  (四)布置作业:

  森林资源是有限的,可是,我们人类是智慧无限的,人们意识到了危机,已经开始使用其他材料代替木材,甚至把木协和木材边角料制成人工板材,广泛使用,你们知道哪些木材的替代品吗?请同学们课下分小组调查,以小组为单位回报结果。

六年级科学教学设计7

  教材分析

  1、内容

  《火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湖南版六年级上册的第10课,它与《地表在变化》、《地震》、《岩石也变化》、《走进矿产》、《人类对地表的影响》共同组成了该册教材的《地表变化的奥妙》单元,《火山》是本单元的第3课。

  2、内容简析:

  本课设计了三个部分,分别是模拟火山喷发的活动,关于火山喷发预报以火山喷发利、害的相关知识(以科学在线形式呈现的),还有一个写科幻短文的拓展活动。

  学情分析

  由于火山是生活中不常见的自然现象,因此大多数学生都没有见过真实的火山喷发,关于火山方面的知识也了解较少。有的学生可能通过电视或网络对火山喷发成因、危害等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独立操作火山喷发模拟实验,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能初步根据模拟实验推测火山喷发的成因。

  3、能在科幻小说《地心之旅》的启发下,写一篇关于地球内部情况的科幻小短文。

  4、能从正反两个方面辩证的说明火山喷发造成的危害以及带来的好处。

  5、能发挥自己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乐于把自己知道的火山的知识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2、能大胆推测地球内部的情况。

  3、能产生探究地球内部秘密的欲望。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火山喷发的原因。

  2、能初步推测地球内部存在什么物质。

  STSE目标:

  1、能够体会科学技术发展在火山喷发预报方面的作用。

  2、能够知道喷发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模拟火山喷发。

  教学难点:

  根据火山喷发模拟实验推测火山喷发的成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本节课,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确定,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我设计了创设情境,引发问题;模拟实验,展开探究;展开想象,大胆推测;表达交流,形成结论;科学在线,开阔视野;科幻短文,拓展延伸六个环节。

  教师活动:课堂上教师播放智利柴腾火山喷发视频,引导学生设计、模拟火山喷发实验;想象、推测火山成因,相互交流有关火山知识,开阔学生视野。课下欣赏科幻书,撰写科幻小短文、绘制科幻绘画。

  学生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观看视频,介绍自己观察到的现象,提出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确定本节课将研究解决的问题。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分组实验。交流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小组讨论后用归纳性的语言进行交流,总结火山喷发的成因。然后阅读关于火山喷发的资料。与同伴交流所得的知识。(重点交流关于火山喷发预报的知识记录拓展内容)课下撰写科幻小短文、绘制科幻绘画。

  设计意图:视频是学生所感兴趣的,因此学生的注意力必定会十分集中,这样便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在观察现象的基础上学生会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将问题聚焦,确定本节课的研究内容。 学生最喜欢动手操作,通过亲自体验学生更能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为下一步推测火山的成因及地球内部的情况奠定基础。对小学生来说,进行信息和数据处理正是“动脑”的时候,应该引导他们运用推理的思维来进行分析。本部分是本课的`一个难点,也是培养学生想象力、推测能力的重要载体。形成结论是对所收集整理的事实证据进行分析、综合、推理的过程,引导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形成结论,对在其头脑中形成科学概念是有帮助的实验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科学阅读同样是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一种探究。特别是对于学生很少亲身经历的火山、地震等,这种学习方式是必要的。火山喷发的前兆是科学家正在攻关的难题,学生可能知道的并不多,提出这个问题,重在引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发展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其从研究火山拓展到研究地球内部的构造,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一个发挥想象力的舞台。有的学生文字表达水平欠缺,可以用绘画形式表现,无疑是一种补充。

六年级科学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观看记录——比较分析——再观看记录”的活动,使学生对观察有一个新的认识。

  2. 让学生感受到为获得较准确的观察结果,必须客观。观察到的事实与自己的感受和想像是两回事,并且观察往往要经过多次。

  【教学准备】

  录像片段、记录纸、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眼见的真的就一定是事实吗?下面我们来观看一段录像。在观看的同时,请同学们对自己看到的内容做好记录。

  二、讲授

  1. 观看录像并记录。

  2. 分析比较记录结果。

  ⑴小组交流记录结果,讨论:(用课件出示以下问题)

  ① 说说都看到了些什么?

  ② 我们把全部情景都记录下来了吗?

  ③ 你们所记录的'这些都是事实吗?

  ④ 哪些是准确的描述,哪些只是我们的感觉和想像,哪些是我们根据经验作出的推测和判断?

  ⑵讨论: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准确的观察?

  3. 再次观看录像并记录。

  ⑴比较两次记录,交流感受。我们是利用感官进行观察的,但我们的观察有时候也很容易出错。最常见的例子就是魔术表演。

  ⑵教师表演小魔术。我们在观察的过程中容易把自己的感觉和想法加进去。但,想法和感觉不是事实。为了得到可靠的观察结果,科学家总是采用重复观察的方法。同时他们也很乐意别人对自己的实验过程进行检测,这就是重复实验。

  三、小结与拓展。

  留心收集生活中事实与所见不一致的事例。

六年级科学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有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人类正致力于相应的环境保护行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大气污染的定义、白色污染的定义,通过观察有关图片认识人类生存环境的严峻形势。

  通过小组讨论,认识保护身边环境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加深对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1、明确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的含义

  2、认识大气污染、白色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3、生态环境被破坏之后,造成大量动植物的数量急剧减少或濒临灭亡。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积极面对当今世界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认识到保护环境应该从身边的一件件小事做起。

  【教学准备】配合教学用的图片及其他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除了垃圾和水污染之外,人类还面临着其他一些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问题、白色污染问题,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的问题。

  2、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出示课题:《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二、关于大气污染

  1、说一说平利的'空气质量状况,简要说说空气质量(优、良好、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的原因。(河流较多,山上的树多、草多,工厂少……)

  2、引导学生观察大气污染状况的图片。

  3、出示大气污染的定义。(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做大气污染。)

  4、集体学习:

  A、介绍“造成大气污染的因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B、大气污染后有哪些危害?(急性中毒、慢性中毒、致癌)

  C、人们采取了哪些措施? (关闭污染大的工厂;少开车,使用环保型的交通工具……

  5、小结:人类活动是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三、关于白色污染

  1、介绍美国科学家贝克兰及他的重要发明(合成塑料)

  2、了解生活中的塑料制品,了解塑料制品有哪些优点?

  (方便、轻巧、便于存放)

  3、出示一些白色污染严重地区的图片。

  讨论,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不讲卫生,乱丢乱放,塑料袋需要一两百年才会腐烂……)

  4、白色污染的定义:塑料制品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叫白色污染。

  5、介绍白色污染的直接危害和潜在危害。(用ppt介绍危害,并说明人类活动是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

  6、人们想出了什么应对措施?(教师通过ppt介绍可降解塑料制品及其优点:风吹日晒雨淋之后,在较短的时间就能腐烂掉。)

  四、关于物种灭绝速度加快

  1、由于大气污染、白色污染,造成了生态环境慢慢恶化,一些动植物已经灭绝或濒临灭亡。

  2、介绍已经灭亡的动物以及濒临灭亡的动植物图片。

  3、人类现在采取了什么措施?建自然保护区。

  教师介绍我国几个自然保护区的情况。(四川卧龙保护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九寨沟自然保护区……)

  五、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

  1、出示平利的美景图。(琵琶岛、翠茗园、观赏桥……我们生活在这样美的环境里是多么幸福!)

  2、小组讨论:

  从身边的哪些小事做起,就能保护好我们的生活环境?)

  六、课堂小结

  1、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正、反两方面影响。

  2、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

  3、保护环境应该从身边的一件件小事做起。

  板书设计:

  8、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大气污染 (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生态环境被破坏

  白色污染 (人类活动造成的)

  物种灭绝速度加快保护环境从身边的一件件小事做起

六年级科学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探究需要收集大量信息,对不同的研究对象需要有合适的获取信息的手段。

  2、学习画统计图和解读图表信息。

  【教学准备】

  每个学生测量自己的身高;向数学老师请教画条形统计图 (或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教学过程】

  1、 引入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要获取大量的信息,必须对事物进行细致的考察。我们从哪里可以获得信息呢?

  2、 从大树开始

  组织讨论:

  我们是怎样观察大树的?

  我们是怎样知道家乡的水资源是不是受到了污染的?

  我们又是用怎样的方法弄清接线盒里电线的连接方式的?

  (出示:西红柿、石头、泡沫塑料等)这些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设计了怎样的活动来验证?

  没有这样的活动,我们能下结论吗?

  我们设计这些实验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3、 我们的身体有多高

  我们的身体有多高 ?这个问题怎么回答?

  课前同学们测得了自己的`身高,分组统计并根据小组的数据说说我们的身体有多高。

  汇总全班同学的身高记录表,完成一张“六 ( )班学生身高(条形或折线)统计图”。

  讨论:

  从图中我们能知道哪些信息?现在问我们的身体有多高,我们又怎么回答?与小组里的结论一样吗?

  4、 思考讨论

  我们现在获得的关于我们的身体有多高的信息是准确、全面的吗?要使我们对于身高的答案更趋于精确,还需要哪些数据?如何获得?

六年级科学教学设计11

  教材简析:

  本课是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环境和我们》单元第六课,与第五课《一天的生活用水》和第七课《考查家乡的自然水域》一起组成本单元的第二部分“对生活用水的研究”。是在学生了解了人们日常生活对淡水资源巨大需求的情况下,探索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从而感受净水的来之不易。

  本课包括三个主要活动:一是“制造污水”,学生通过亲自参与洗抹布、洗拖把、倒课前收集的污水等活动,感受到清洁的水是很容易变成污水的,污水的产生主要是人类的活动造成的。二是“认识污水的危害”,旨在通过看图片、小组讨论、阅读资料等活动,啥时候学生认识到水污染的危害很大。三是“污水的净化处理”,通过组织学生亲自进行污水处理实验和观看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的录像,让学生了解污水处理的常用方法,意识到污水的处理是复杂的,处理后的水能无害地回归环境,但一般不适合做饮用水。

  学生分析:

  在前一课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到:人们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资源很紧缺。在日常生活中,“饮用水安全”、“五水共治”之类的话题也常会通过电视和网络等媒介让学生有所了解,比如:各种各样的污染物通过饮水进入人体会直接威胁身体健康;很多地方的地表水因为污染而不再适合用于农业灌溉;许多地方因污染而导致有河有湖但仍无水可喝的尴尬处境。不过,学生了解到的这些内容大多是零碎的,很多学生认为这些现象的出现是大人们的事情,与自己没什么关系,观察与研究的兴趣也不够浓,因此,本节课中将引领学生在亲自参与的产生污水、处理污水等活动中增强学习动力和环保意识。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认识到水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水污染的危害很大,给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胁;水污染是可以治理的;治理水污染的常用方法是沉淀和过滤;污水处理的过程很复杂;处理后的水一般不适合做饮用水的水源。

  2.过程与方法:经历产生污水、做污水净化模拟实验、了解本地污水处理情况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污水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

  重难点:

  重点:充分认识水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难点:感受污水处理的不易。

  器材准备

  1.教师准备

  (1)导入环节用:清水1大箱、脏抹布1个、脏拖把2个;

  (2)分组活动用:放有少量干净水的水槽1个,500ml烧杯5只、250ml烧杯每组1只、50ml烧杯每组3只、抹布1块、过滤装置每组1套、记录单1张;明矾及使用说明书1份(后续发)

  (3)中途呈现用:软磁黑板贴12张、拓展阅读资料每人1份、污水处理厂水样2瓶。

  2.学生准备:课前调查表、一瓶生活污水。

  课前活动

  看动画片《水的故事》,说说看到了什么?

  教学过程:

  一、产生污水

  1.今天的课与水有关。实验桌上和水箱里装的都是。(教师舀一杯出示)观察一下:这杯水是怎样的?板书:清洁的水

  2.用水可以做很多事情,这个场景熟悉吧!(课件:学生在学校里搞卫生的照片)这里的哪个活动要用到水?像这样抹布脏了怎么办?(学生演示:洗抹布)你把什么留下水中了?

  3.拖把脏了怎么呢?(学生演示:洗拖把)水中又增加了什么杂质?卫生搞好了,再观察一下:我们的这桶水也变得怎样了?

  这个过程,对于水来说,是被污染的过程。

  4.平时,还有许多行为会造成污水。我们来开个小组交流会把!说说带来的污水是什么行为造成的呢?里面有些什么杂质?(出示课件)

  (小组讨论,学生陆续板书小卡片,如:洗衣服、洗碗、淘米、印染、施化肥等))

  5.一起来看这些造成污水的行为吧,有什么发现?(引导:水污染主要是由谁造成的?可以分哪几类?)(生:工业、农业、生活)

  二、了解水污染的危害

  1.有没有关注过:这些污水,后来流向哪里了?

  2.如果这些污水都直接排入河流中,河水会有怎样的变化呢?河水变化后又会产生什么后果?每组的水槽中有一些干净的水,大家可以把它想象成河流,然后把每人带来的污水都倒入里面,边观察边讨论这个问题。(课件:河水会有怎样的变化?会产生什么后果?)

  3.(学生回答后)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看一组图片““黑水河”由生活污水、养猪场、洗煤厂排放污水造成;“血流成河”由印染造成;

  “牛奶河”由天然乳胶泄漏造成;“泡沫河”由畜禽粪便多年排放造成。“垃圾河”因菜场和饭店垃圾造成。(课件:被污染的河水)

  4.严重的污染会危及水中的生物,连鱼儿也“死不瞑目”;也会危及人类,人们的身体更是深受其害;农作物中的有害残留物质让人难以察觉,长期积累的毒素终究会在某一天爆发!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人类疾病80%与水有关。水成了“生病之源”!(课件:水污染致病的图片与资料)

  5.怎么样?我们造成的污水,能随意排放到河流中吗?(生:不能)

  6.那么,我们桌上的污水还是快点来倒入这边的收集箱中吧,千万不能直接排入河流啊!(每组把收集的污水汇集到大的污水箱中)

  三、污水处理

  1.课堂上的净化处理

  师:感谢大家用实际行动减少了更大面积的水污染!不过,所有的污水,都只是这样装箱存放行不行?为什么不行?(学生谈想法)

  师:的确不行啊!据了解,我们镇上的居民和工厂每天产生的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就有3万吨之多,如果装在这样的箱子里的话,大概要200万箱!(课件)

  这么多的污水,有什么办法处理吗?(预设学生回答:建造污水处理厂)

  师:污水处理厂是集中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的地方。你认为,污水处理厂可能会用什么办法使水变干净?(预设学生回答:过滤、沉淀)

  (教师适时指导)什么是过滤?(出示实验器材)做的时候,污水倒哪里?过滤后的水会在哪里?(课件)什么是沉淀?沉淀最主要的是要能静静地等待,观察有无杂质沉降下来。(课件)

  这些方法是否有用呢?下面,我们自己来开个“污水处理厂”吧!

  活动:

  比一比:哪个污水处理厂能净化成功。请负责材料的“工人”来领取一盒材料,用大杯子到污水箱中取污水,倒出一部分到过滤装置中、一部分到做沉淀实验的杯子中,剩下一部分倒在写有“污水”的杯子中留作对比用。这个写有“过滤后的水”杯子是等会儿收集过滤后的水用的,别忘了记录。(课件)

  (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师:“工人”们!现在,你们的'哪个方法已经成功了?(过滤,擦去问号。)沉淀实验需要很长时间,老师这里有一种能加快沉淀的物质,要不要?(课件:明矾)(给发一小包明矾,同时提供使用说明纸条,继续实验)

  (组织学生汇报,先请一个小组展示记录单和净化了的水,让其中的两名学生用大杯去收集净化后的水,评价其他的组)

  师:看来,我们的9个污水处理厂都很成功,不过,还存在什么问题吗?(生:速度太慢、时间太长、没有彻底净化)经过我们大家净化处理后的水,回到原来的清洁的水了吗?(生:没有)你认为,我们设计的方法还有什么问题吗?(预设学生回答:净化不彻底、太慢了)

  2.工厂里的污水处理

  师:看来,开个工厂没这么简单,净化的方法还需要很多改进。想不想看看真正的污水处理厂是怎么处理呢?那就跟着我校科技兴趣班同学一起出发吧!

  (播放录像)

  思考:他们方法和我们的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吗?

  当然,处理的时候还需要很多配套措施,再来看看流程图:厂内操作需要二十多项,厂外还需要铺设输送污水的管道。怎么样?对这些有什么感受吗?

  说一说:污水处理厂净化处理后的水,回到了原来的清洁的水了吗?

  对此,你有什么想法?

  四、拓展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课题是《污水和污水处理》,我们先用一两分钟时间把清洁的水把污染了,后来又用十几分钟时间把其中的一小部分处理干净了些,无害地回归到了水环境中。整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与想法吗?

  对于我们,应该为保护水环境做点儿什么呢?(引导:我们可以在这里的哪个环节发挥作用?)

  这些是我们家里每天要用到水并产生污水的事情,想一想:怎样做可以减少污水的产生。把你们家的计划写下来,试试能否坚持一周,活动中有什么新的想法或困难就写在上面,请我们的家长来当这项活动的评委。记录表的背面有其他班同学讨论出来的“节水小窍门”,可以参考。为了水环境更加美好,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板书设计】

  【作业辅导】

  填空:

  1.本地的自来水水源取自

  2.我家常用的节水措施有

  3.连线

  沉淀

  物理方法

  过滤

  化学方法

  消毒

  生物方法

  细菌分解

六年级科学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 动植物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一些特殊身体结构。

  ● 生物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

  过程与方法

  ● 根据动植物的特殊身体结构推断它们可能生活的环境。

  ● 利用已有经验及观察到的现象作出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 具有用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推论的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生物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

  能够根据动植物的特殊身体结构推断它们可能生活的环境。

  【教学难点】

  能够利用自己的已有经验及观察到的现象作出推测。

  【教学准备】

  具有特殊形态结构的动植物图片(或多媒体课件),不同形状的纸鱼、水盆、水。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知道许多生物都有特殊的形态结构,如骆驼的驼峰,鸟类的翅膀,仙人掌退化的叶子,这些特殊结构,使得生命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是什么使得它们与众不同呢?

  二、自主探究:

  1、不同环境中的植物

  1)观察浮萍,小草,玉米的根,是怎样的?它们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形态结构?(浮萍根系退化,只有一根较细的根;小草和玉米都有庞大的根系,与生活的环境有关)

  2)观察仙人掌,松树,香蕉树的叶,它们是怎样的?它们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形态结构?(观察的结果:仙人掌叶子退化成刺状,茎绿色、肥厚多汁;松树的叶为针形,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有利于保持身体温度;香蕉树叶子宽大,更有利于蒸发体内水分,调节植物体的温度。

  形成的.认识:植物叶的形态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3)你还能说出哪些植物的特殊形态结构?说说它们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的形态结构?

  2、不同环境中的动物

  1)观察生活在水里和在空中飞行的动物,比较它们的身体特征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分别写出金鱼和鸽子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身体特征。这些特征对它们有什么意义呢?

  动物名称

  生活环境

  身体特征

  我猜想的功能

  金鱼

  鸽子

  2)设计实验想办法证明我们的推测是否正确

  四、拓展性活动:

  观察图中的生物器官有什么特点?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这些生物适宜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猫的脚有肉垫,在地上跑时发出的声音较小,不易被捕食对象发现;带钩的鸟爪,容易抓住树干,适宜生活在森林中,并有利于捕抓小动物;鸭的脚有蹼,可以用来划水,适宜生活在水中;苍耳种子上有刺,在陆地上生活容易被动物携带传播种子;莲子有较硬的外壳,可在水中漂流;蒲公英种子上有毛,容易随风漂移,传播种子。)

  五、课外延伸:

  观察生活中的动植物的外形特征,想一想与什么样的环境有关联?人为什么分为黄人种、黑人种、白人种,它们与什么环境条件有关?

六年级科学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学生学会制定研究计划。

  2、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合作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资料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

  1、学生学会制定研究计划。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资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

  1、学生学会制定研究计划。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研究计划表、教师搜集相关知识并制成资料卡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结合学生上一节课的猜想谈话导入:我们的猜想与事实相符吗?这就需要我们开展研究进行验证。

  板书:《追寻人类祖先的足迹》。

  二、计划与组织。

  1、学生分组商议,制定研究计划并填写好“研究计划表”。

  研究主题

  研究目的

  组员分工

  研究时间

  研究方法

  研究步骤

  活动要求

  2、集体交流评议,修改完善我们的研究计划。

  教师强调研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重点是安全。

  三、事实与证据(课外探究)。

  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搜集证据的方法与途径。(采访、上查询、阅读书籍……)

  2、学生根据研究计划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搜集关于人类祖先生活的资料并制成资料卡。

  教师指导部分学生开展探究。

  3、学生写好。

六年级科学教学设计14

  教材简析

  《科学家怎样进行探究》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在本单元中起总领作用。教材主要有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为科学家是怎样进行探究的,这一部分教材提供了一位地质学家的发现所经历的科学探究故事,让学生体验科学家对一个问题所经历的一个完整探究过程;教材第二部分内容让学生通过回忆在科学课中经历过的活动,通过与故事中科学家经历的科学探究作比较,使学生意识到我们的科学课就是在从事科学探究。结合学生特点,我对本课教材作了下整合,把本课内容分为两个内容,通过直接导入学习本课地质学家的发现,让学生体验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在这部分的小结环节,我则导入学生以前学过的探究实验《测量摆的快慢》,巩固学生对科学探究历程的认识;接着提出探究主题—珠穆朗玛峰的山上为什么会有贝壳和鱼类等化石,让学生进行猜想整理,学以致用,再次经历一次科学探究过程。为了在课堂巩固环节达到想对应的效果,可以在课前提前收集学生可能的猜想并准备好相关资料。

  教学目标

  ①通过阅读分析科学家的科学探究实例,了解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②按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进行一次小小的科学探究;

  ③知道科学探究过程中,事实根据和理论依据的获取非常重要;

  教学难点、重点

  重点:经历一次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难点: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对信息的发现、获取和处理。

  学习者特征

  学生经历了4年科学课的学习,在4年的科学探究活动中获得了较多的信息,有一定的获取、处理、传递、分享信息的能力,但对经历一个完整探究环节稍微欠缺,教师要适当引导。活动安排环环相扣,形成:观察发现—根据自身知识背景提出研究问题—利用以前的研究成果—提出可能的解释—使用方法、技术收集证据—形成自己的解释—收集新的证据—补充原有的解释—发表研究结果。

  教学策略: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信息技术

  整合方式: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提供有关资料、图片,辅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进行探究。

  教学评价

  方式策略:学生讨论成果汇报、反馈。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一、开门见山

  引出课题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跟随一位地质学家的脚步进行一次特别的探究并完成这位科学家给我们的任务,有信心吗?

  开门见山,问题激励学生。

  二、运用探究方法:学习地质学家的发现真实事例

  1、阅读。

  2、阅读并思考,回答。

  3、思考、讨论、交流

  4、分享想法。

  1、谈话:教材上有一则地质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真实小故事,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进行阅读,想想这位地质学家是怎么样解决疑惑的。(ppt示教材后面问题。)

  2、组织阅读、思考:文中的地质学家是怎样解答疑惑的?

  3、讨论、交流:每个环节中,地质学家主要做了什么活动?

  (1)科学家发现了什么?提出了什么问题?

  (板书:提出问题:杉树林大面积死亡?)

  (2)开始,科学家是怎样考虑的?

  (板书:作出猜想:①同时死亡?②火山活动?③枯萎病?④海水?)

  (3)科学家获得了哪些重要的证据和信息?(板书:收集、分析证据)(实验法、现场考察)

  新的猜想:300年前发生地震?

  (4)在获得初步证据之后,地质学家为什么要在科学期刊上发表文章?(与人分享交流,获得更多的支持)

  (过渡:想想:科学家为了收集证据运用了哪些方法?)

  (板书:再次收集、分析证据 现场考察、记录交流)

  (5)科学家的最后的探究结论是如何得出的?(板书:得出结论。地震)

  (6)地质学家的这项研究有什么意义?

  4.小结:

  (1):谈话:还记得我们五年级做摆的实验吗?我们当时是怎么探究的?

  (2):在科学课中,我们用探究的方法学习科学,而科学家也用探究的方法解决科学问题。我们曾经经历过的科学探究活动与科学家相比,有什么异同吗?

  (3)从中我们可以发现,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有哪些?

  在讨论交流教材一系列的问题中,像科学家一样进行探究历程。

  三、课堂巩固

  1、观察、回答。

  2、带着兴奋提出问题。

  3、畅谈看法。

  4、阅读、整理。

  5、畅谈、展示看法。

  6、归纳小结。

  1、谈话:同学们,老师前段时间看到了这么一则信息(出示图片),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珠穆朗玛峰的知识?

  2、提出问题:正因为珠穆朗玛峰是最高的山峰,有许多人想研究它,征服它。一次,几名科学考察队员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就在他们欣喜若狂的时候,一名队员发现,在山体上有大量的贝壳和鱼类化石。假如你是考察队中的一员,面对这一发现,你会怎么想?(科考队员提出一个疑问:这么高的'山上怎么会有贝壳和鱼类化石这些海洋里才有的东西呢?)

  3、作出猜想:同学们,你们可以在小组间交流猜想,并谈谈为了证明你的猜想,你们准备怎样收集证据。

  (另一名科考队员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这里曾经会不会是海洋?)

  【4、收集、分析证据:同学们可以带着你们的猜测,一起阅读小资料。(带着这一猜想,科考队员们下了山。他们分头行动进行研究。有的翻阅书籍,查找关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史料记载;有的勘察地质特征,研究地壳运动。)

  5、得出结论:谈谈你的看法。(展示、评价)(终于,他们发现,其实地壳分为几个板块,每个板块都在缓慢移动。喜马拉雅山脉就是由于两个板块相互挤压垄起而形成的。经历了2000万年,这里从海洋变成了最高的山脉,而且还在缓慢地“长高”。)】

  6、小结:同学们,你们的探究发现是否也跟科考队员一样呢?(展示记录单、评价)

  学以致用,通过事例,让孩子运用课堂所学的探究方法,经历一次像科学家一样的探究历程,并在这过程中,锻炼孩子对信息的发现、获取和处理能力。

  四、课堂总结

  畅谈想法。

  谈话1:同学们,你们的发现跟这几位科考队员的发现是多么新奇啊!在发现过程中,你们都经历了哪些必要的过程呢)?(1.提出问题2.作出猜想 3.收集、分析证据4.得出结论)

  谈话2:说一说你在这节课的收获。

  引导学生课后也像科学家一样进行探究。

六年级科学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列举生活中的工具和技术。

  2.了解工具和技术之间的联系。

  科学探究目标

  在取出核桃仁的活动中,能正确操作使用工具,能对使用工具的过程做出评价。

  科学态度目标

  感受工具和技术对生活的影响,产生认识工具和技术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知道工具可以给工作带来便利,技术和工具都是不断改变、不断进步的。

  重点

  重点:选择不同工具和技术解决问题。

  难点

  难点:理解选择不同工具和技术解决问题的原因。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木棍、轮子、砖块、铁锤、核桃夹、核桃、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班级记录表。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

  聚焦

  1.提问:(教学提示:出示钉钉子、切苹果、剪纸的场景图片。)往墙上钉钉子用了什么工具?(预设:钉锤。)切苹果用了什么工具?(预设:水果刀。)剪纸用了什么工具?(预设:剪刀。)

  2.讲解:钉锤、水果刀、剪刀等都是帮助我们完成某些任务的工具,而完成任务所用的方法和手段叫作技术,比如通信技术、防盗技术、降噪技术等。

  3.提问:请大家说说,你们在生活中还用过哪些工具和技术?(教学提示:对于工具,学生通常能说很多,但对于技术,学生的认知还停留在具体事、物的层面,此处提问是为了唤醒学生对工具和技术的关注与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因此无论学生回答得是否完备,都应当给予鼓励和认可,即使是一些错误的观点,也可以暂时搁置,让学生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进行自我纠正。)

  4.揭题:大家的生活经验真丰富!通过大家的分享,我们知道完成某些任务需要特定的工具,而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技术。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一些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板书: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

  思考并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中的经验,唤醒学生对工具和技术的关注与思考,激发兴趣。

  科学探索与研讨

  探索一:取出核桃仁

  1.提问:(教学提示:出示核桃。)如果不借助任何工具,你们会用什么方法取出核桃仁?(预设:用拳头砸;用手捏;用脚踩;……)

  2.布置任务:引导学生分组按要求取出核桃仁并完成活动帮助卡。

  探索二:评估取出核桃仁的过程

  1.交流:指导学生分组讨论用不同方法和工具取出核桃仁的过程,并用短语进行评价。

  组内研讨帮助卡

  主持人:你们认为使用工具与不使用工具的区别是什么?

  学生1:使用工具来完成任务更简单、省力、方便。

  主持人:不同的工具使用方法相同吗?效果如何?

  学生2:不同的工具使用方法不同,效果也不同。例如,用铁锤开核桃使用的是敲击的方法,能打开核桃但核桃仁被砸碎;而用核桃夹开核桃使用的是碾压的方法,操作起来更方便、更省力,而且取出的核桃仁较完整。

  主持人汇总大家的发言。

  2.研讨汇报。

  集体汇报帮助卡

  主持人:请各小组代表依次汇报你们组在活动中的发现。

  小组1:我们组发现使用工具与不使用工具的区别是使用工具来完成任务更简单、省力、方便。

  主持人:你们认为不同的工具使用方法相同吗?效果如何?使用核桃夹之后,你们解决问题的技巧有什么变化?

  小组2:我们组认为不同的工具使用方法不同,效果也不同。使用核桃夹之后,用碾压的方法能取出完整的核桃仁,而且更省力、方便、安全。

  主持人:谢谢大家的发言,汇报活动结束。

  3.小结:我们发现可以选择多种工具取出核桃仁,而核桃夹是最合适、最方便的。生活中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使用了合适的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如果没有合适的工具,我们可以总结方法,改进原有的工具。巧妙地使用工具,能让我们把事情做得更好,这就是技术。

  探索三:生活中的常用工具

  1.提问:(教学提示:出示教材P42各种工具的图片。)这些工具通常用来做什么?要如何使用它们?(预设:手机用来打电话、发短信等;温度计用来测量体温;螺丝刀用来拧螺丝;自行车用来代步出行。)

  2.

  追问:如果没有这些工具,会造成哪些不方便?(预设:没有手机就不能快速地联系他人;没有温度计就不能获知准确的体温;没有螺丝刀,拧螺丝就会费力、费时;没有自行车代步会消耗大量时间。)

  3.研讨:结合探究的过程,说说你们对“工具”和“技术”的.看法。(预设:工具是帮助完成任务的物品,技术是使用工具的方法。)

  学生分组实验

  分组讨论

  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在不用任何工具的情况下打开核桃,当学生发现徒手取核桃仁很困难时,自然会想到借助工具来完成任务。然后让学生使用不同的工具,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慢慢总结出方便取出核桃仁的方法,也就对技术有了亲身的体会。最后让学生使用核桃夹取出核桃仁,即将特定工具与普通工具进行对比,使学生深刻意识到特定工具是为了特定情形、运用了特定技术而设计改进的工具,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工具与技术关系的理解。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先让学生思考不使用工具应该如何操作,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体验,体验之后再思考能用其他工具吗?这样让学生在动手之前先思考,动手之后再思考,给予他们充分的思考空间和探索空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及动手能力。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理论回到实际生活中去,感受工具给我们带来的方便,理解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场景,恰当地使用工具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六年级科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六年级科学教学设计05-21

科学教学设计02-06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06-12

《科学之旅》教学设计01-18

科学领域教学设计05-14

下册科学教学设计01-29

科学怪人的教学设计06-12

科学快乐教学设计06-12

身边的科学教学设计06-12

走进科学的教学设计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