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优秀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优秀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优秀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本次教学内容围绕《朝花夕拾》展开,主要以“创新与思考”为主旨,旨在了解散文的创新思维和技巧,探索人性的深度,通过思考挖掘内涵,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和知识技能。 教学目标:
1)理解散文中真实和虚幻的表现形式,探究思维和语言方面的技巧
2)感知不同的个体记忆和经验对文化和社会的贡献,并了解文化价值和意义
3)培养创新思维和良好的.人文素质,提升综合素质和文化品位。
教学步骤:
1)导入:老师让学生了解散文的写作背景和基本特征,解读散文的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
2)也及读入:通过阅读鲁迅名著《朝花夕拾》,让学生感受散文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3)思维训练:让学生完成一些列的思维训练和思考的小游戏,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
4)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选择一篇感兴趣的文章,以小组的形式组织讨论,并使用思维导图和报告方式总结,推动思想和观念的分享
5)个性写作: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文章的情感,完成一篇散文,表达自己对散文的理解和思考,培养创新思维和良好的文学品味。
6)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开展本节课的目的和意义。
教学工具:
1.多媒体设备:投影设备、播放器
2. 演讲设备:音响、麦克风
3.制作思维导图工具
教学反馈:
通过对学生的作文和表现的评价和反馈,多级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和纠正自己在阅读文学作品、思考和表达方面的不足,提高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增强自信心和文化意识,培养综合素质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的同时,还能够感受散文的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通过阅读鲁迅名著《朝花夕拾》,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散文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在思维训练和小组讨论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得到了锻炼和提升。最后,学生自主完成一篇散文,表达自己对散文的理解和思考,发现和纠正自己在阅读文学作品、思考和表达方面的不足,提高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增强自信心和文化意识,培养综合素质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优秀教学设计2
《朝花夕拾》是一篇由鲁迅先生所写的优秀散文集,其中包括了多篇精彩动人的散文,如《我的母亲》,《故乡》,《春,花,秋,月,夏,日,冬,雪》,《一件小事》等等。这些散文主要以鲁迅先生的亲身经历、生活感悟为素材,贴近读者生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现实意义。因此,对于中学生而言,《朝花夕拾》的导读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针对《朝花夕拾》的导读,提出一个优秀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通过导读《朝花夕拾》,使学生:
1、初步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和思想;
2、熟悉鲁迅先生散文的基本特点;
3、理解并体会《朝花夕拾》中的感人故事和鲁迅先生的观点;
4、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
1、鲁迅简介的介绍
2、散文的基本特点讲解
3、教师选取散文给出导读以及学生的读书笔记
4、课堂上针对散文展开思考和讨论
5、学生阅读相关材料,并展开写作、演讲等活动
三、教学过程
1、导读鲁迅简介
教师在课堂上简要介绍鲁迅的生平和思想,着重介绍鲁迅在文学上的成就,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位伟大的文化人物。
2、散文的基本特点
教师讲解散文的基本特点,如言简意赅、感情真挚、富有思想性等。通过课堂上的演示和阅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散文的特点。
3、阅读或分析鲁迅的散文
教师在课堂上选择一篇鲁迅的散文给出导读,例如《我的母亲》、《故乡》、《春,花,秋,月,夏,日,冬,雪》等,让学生深入理解散文中的情感,思想和意义。
4、学生思考讨论
分析完毕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散文的情感、思想和意义等展开讨论。讨论结束后,学生需写下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还要写下阅读笔记。
5、文学相关活动
学生阅读相关材料,写出自己的文章,或演讲等等活动,充分展现学生成长和优秀的文化素养。
四、教学评估
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笔记、讨论结果、写作和演讲等文学活动结果对学生进行总体评估。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将进一步增强。
五、总结
通过以上的授课方式,无疑能让学生对《朝花夕拾》这一名著有更好的认识和理解,可以共同感受到那信息到处流动的年代的沧桑和神秘,同时也能了解到鲁迅先生的`时代思想,为学生成长奠定更坚实的文化基础
在《朝花夕拾》这本书中,鲁迅以其独到的散文艺术展现了时代的沧桑和人民的苦难。通过对其散文的分析和讨论,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了鲁迅先生的思想,提高了自己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教师的设计和引导使得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氛围浓厚,教学效果显著。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阅读经典散文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历史,感受文化,增强精神修养,成为文明社会的重要一环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优秀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朝花夕拾》的背景、主要人物和情节;
2. 掌握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和写作手法;
3. 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和社会变迁的敏感性和理解力;
4. 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朝花夕拾》的背景和主要人物,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和手法;
2. 教学难点:引起学生对中国文化和社会变迁的关注,为学生提供写作方向。
三、教学过程
1. 预习环节
通过看图、观影、阅读衍生作品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对《朝花夕拾》的兴趣。
2. 导读环节
在导读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背景知识和剧情梗概,引导学生进入小说世界。
(1)背景知识:介绍中国文化和社会变迁的主要背景,如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等。
(2)剧情梗概:简单介绍小说的主要情节、人物和主题。
3. 阅读与讨论环节
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层次和兴趣,按照时间或主题等不同方式进行阅读和讨论。
(1)时间顺序:从小说的时间线切入,让学生以时间为线索,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
(2)主题阅读:依据小说的主题,如家庭、友情、爱情等,引导学生深入探讨。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各抒己见,思考问题,并指导学生如何陈述自己的观点。
4. 写作环节
在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和理解基础后,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教师可以提供写作题目或纲要,如《朝花夕拾》中的背景和人物如何反映中国文化和社会变迁、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和手法等。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先进行素材搜集,把细节记下来;写作时要注意结构、表达清晰、语言简洁、观点明确。
5. 总结环节
在本节课的总结环节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并提出展望,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和思想运用到实际中。
四、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不仅是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也是教师教学效果的反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评价:小组讨论、个人总结、作品评选等。
通过导读、阅读、讨论、写作和总结环节的设置,本节优秀的《朝花夕拾》导读课,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使学生对中国文化和社会变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优秀《朝花夕拾》导读课的实施,学生们在教师的引领下,深入探讨小说所涉及的历史背景、人物角色及其特点,以及小说所传达的主题等,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从阅读中获得了关于中国文化和社会变迁的更深入的理解。其次,在小组讨论、个人总结、作品评选等评价方式的引导下,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为课堂教学提供有效的反馈,并进一步推动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具有较高的教学价值和实践意义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教学设计09-13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名师教学设计07-22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教学设计09-02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教学设计模板12-23
名著导读《西游记》教学反思07-16
文学名著导读01-28
冰心的《繁星》《春水》的名著导读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