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1
目标:
1、通过观察画面,使学生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2、体会动物的语言、心理,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使学生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人类的朋友,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4、继续培养学生收集、积累信息的能力。
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
2、借助插图,去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难点:
1、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理解文中的词语。
教具准备:
电脑、图片、动画片。
教学过程:
一、观看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提示:注意观察小蝌蚪的身体变化。
二、进入新课:
1、整体感知:
指名分段读,想一想: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几次?他在路上遇见了谁?在文中画出来。教师进行板书
(三次、鲤鱼、乌龟、青蛙。)
2、电脑出示问题,在下阶段的学习中带着问题去学习:(结合上节课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进行筛选后的。)
3、细读课文:
1)默读课文,想想哪些内容同插图有联系?
2)分别请学生读二、三、四自然段,再请学生根据自然段的'内容找到相关的图片把图贴在黑板上。
3)同桌之间试着结合课文内容讲一讲图画的内容:
(第二自然段开始介绍小蝌蚪的变化,几天以后,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他向鲤鱼妈妈打听自己妈妈去了哪里,从鲤鱼妈妈那里他得知: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第三自然段写过了几天,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他看见乌龟后,错认乌龟为自己的妈妈,从乌龟妈妈那里得知:自己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服,唱起歌来顶呱呱。第四自然段写过了几天,小蝌蚪尾巴变短了,变成了小青蛙。在荷叶上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教师:整个找妈妈的过程,课文是抓住了动物的语言和动作来描写的。自己认真地读读,找出描写动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词语,并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来,体会为什么这样写。结合学生说的教师板书有关动词:“迎”“追”“游”
(小蝌蚪“迎上去”说明小蝌蚪与鲤鱼游的方向是相对的,他在有礼貌地打听。鲤鱼妈妈的一番话,告诉小蝌蚪他们的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小蝌蚪看见乌龟后,就“追上去”说明小蝌蚪和乌龟前进的方向相同,乌龟在前,小蝌蚪在后,表现出小蝌蚪急于找到自己妈妈的心情。乌龟的话使小蝌蚪进一步了解了妈妈的外形特点:“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服,唱起歌来顶呱呱。”小蝌蚪看见青蛙妈妈后,就“游过去”说明他看见妈妈后,十分高兴。)
4)根据画面内容,练习有语气地朗读:
自由读
指名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还可以说说读书时有什么困难?
教师进行指导:小蝌蚪想找妈妈,他们询问鲤鱼妈妈时,要有礼貌,读出渴望找到妈妈的心情;鲤鱼妈妈的回答语速放慢,非常可亲可敬,读出关心孩子的语气。小蝌蚪叫乌龟妈妈时,要读出既高兴又着急的语气。乌龟在与小蝌蚪说话时,要读出宽容、耐心、稳重、热情的语气,读书时速度放慢。小蝌蚪看见自己的妈妈后,要读出高兴的语气,青蛙妈妈的话要读得:亲切、自然。
小组练习分角色有语气、还可以加上适当的表演。
每个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展示。
评一评读书情况,为什么?
4、教师提出问题: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他是怎样变成一只小青蛙的呢?
学生自己说说: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说,可以用笔画出生长过程,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明。
在小组内与同学说说,交流交流。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展示。
教师出示电脑画面:
小蝌蚪先长出两条(),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再过几天,()变短了,渐渐地,()已经不见了。小蝌蚪长成了()。
让学生读一读,自己试着进行填写。
请学生把答案板书到黑板上: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短了→尾巴不见了。
师生共同读一读。
根据电脑画面画出小蝌蚪生长过程,与电脑博士比一比。
三、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小青蛙可以帮助人类做些什么呢?我们应该怎样做?谈谈自己的看法。(可以借助课外资料谈。)
教师小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青蛙。
四、积累所得信息:
让学生想想通过学习打算积累哪些信息。
在全班范围内说说,相互交流。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生词。
2、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教学和媒体准备
句子卡,生字卡,投影图片。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
1、猜谜语
①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小蝌蚪)
②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青蛙)
2、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是一家人吗?为什么长相相差这么大呢?难怪小蝌蚪连自己的妈妈都不认识。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小蝌蚪去找妈妈吧!
3、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以读汉字为主。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默读,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学生汇报,从哪几个自然段中可以帮助小蝌蚪找到妈妈。
三、学习课文,随文识字。
1、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点
看第一张图片,提问:小蝌蚪是什么样的?他们游的怎么样?
默读课文用划出写小蝌蚪样子的句子。
朗读第一自然段。(指导读出快活的语气)随机学习生字灰。
过渡:小蝌蚪虽然生活的很快活,但是没有妈妈,总觉得生活中缺少了什么。它们多么希望也能和自己的妈妈生活在一起呀!瞧,它们正商量着一起去找妈妈呢。它们找啊找,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原来就是一只可爱的大青蛙。
2、了解青蛙的外形特点
看课件,提问:青蛙妈妈是什么样的?出示句子,进行朗读指导,学习生字披、鼓。
引导学生归纳青蛙的外形特点。
师:假如你现在是青蛙妈妈,你想来介绍一下自己吗?(生带头饰上台汇报)
四、写字指导
1、观察有、在、什、么,学生说说要注意的地方。
2、范写,学生描描写写。
3、评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读上节课学过的生字卡片。
2、朗读小蝌蚪和青蛙样子的句子。
二、继续学习课文,朗读感悟。
1、了解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
①师: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几次变化,是怎样变的呢?
请孩子们自由地小声朗读课文2~5自然段。读完后,找出小蝌蚪身体发生变化的句子,用~~~~勾划出来,并标上序号。
②小组交流
③集体汇报,师相机贴出图片
④演一演:请生扮演小蝌蚪,讲讲自己是怎么样长大的(带头饰上台汇报)
2、学习课文2~5段
过渡:小蝌蚪历尽艰辛找到了妈妈,其中多亏了谁的帮助?(鲤鱼和乌龟)师贴图
①学习第2段
引读:小蝌蚪游哇游,正好看见这时,他们会有什么想法?
于是,就迎上去,问
为什么要迎上去?看图理解,再说一说。请生上台表演。
指导朗读,读出小蝌蚪主动热情、有礼貌的语气。(同桌互问互答,师生读等)
小蝌蚪从鲤鱼妈妈那打听到自己的妈妈长得有什么特点?
过渡:于是,小蝌蚪告别了鲤鱼妈妈和小鲤鱼,继续寻找自己的妈妈。
②学习第3段
引读:它们游哇游,看见了一只连忙叫
为什么小蝌蚪会把乌龟误认成他们的妈妈?表现出怎样的心情?(急切)
你从哪些词看出很急切?(连忙、追上去)
为什么不用迎上去而用追上去了?生自由说。
看图理解,再说一说。请生上台表演。
指导朗读,读出急切的语气。(分组轮读,师生接读等)
这一次,小蝌蚪可认错了。不过他们不灰心,因为他们又从乌龟那知道了妈妈样子的更多特点,除了四条腿,宽嘴巴,还有
过渡:于是,他们充满了信心,继续找妈妈,他们相信这一次一定能找着自己的妈妈。
③学习第4段
引读:小蝌蚪游啊游,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
嘿,这一次可要仔细看看,是不是像鲤鱼妈妈和乌龟说的那样,可别再认错了。
他们仔细一看,那只大青蛙披着
一定是自己的妈妈,于是就不慌不忙地游过去,十分肯定地叫道
这时,小蝌蚪的心情怎样?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这一次,不用迎上去、追上去,而用游过去呢?生自由说。
请生上台表演这三种情况。
师小结:可见,作者用词准确,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要向他学习,这样才能把句子写得准确形象又生动。我们也要向小蝌蚪学习,只有不断去发现,不断去探究,坚持到底,终会有成功的一天。
引读:青蛙妈妈见到了自己的小宝宝也非常高兴,笑着说
小青蛙听到妈妈的召唤是怎样做的?齐读第4段最后一句话(指导读好蹬、跳、蹦,突出青蛙动作的敏捷),做动作读一读。
④小青蛙都在干什么呢?从文中找出来读一读。
师:它们可真是人类的好朋友,是庄稼的保护神,让我们带着赞赏的语气再去读一读吧。
3、为了让我们的青蛙朋友生活地更舒适安全,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四、总结全文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分角色朗读全文。
五、演一演这个故事
六、指导写变、条。
查找、一只青蛙一年可以吃掉多少害虫?
青蛙为什么成为捉害虫的能手?
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长出两条前腿长出两条后腿尾巴变短青蛙
迎鲤鱼图追乌龟图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学习认识本课“脑袋塘捕”等15个生字,会正确书写“两、就、肚皮”等10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生词。
2、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教学和媒体准备:
角色头饰,课件,青蛙生长视频。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
1、瞪大眼睛,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两个字,这两个字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个人的名字,名字叫——妈妈。(板书:妈妈)
读妈妈,注意叠词第二个字音读轻声
像这样的词,你还能说说有哪些?(爸爸妹妹哥哥)
2、可是有一天,妈妈找不到了,我们要去找妈妈。(板书:找)
可是不是我们去找妈妈,而是它——小蝌蚪。(完成板书:小蝌蚪找妈妈)
读课题,这就是我们要学的课文,这个故事非常有趣,是童话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完后小身板坐直。
三、借助学习单,学习生字
这一课要认识的生字写在学习单上了,拿出学习单,自己读读。
小组合作认读,读给同桌听,读对了就点赞。
池塘脑袋捕食阿姨乌龟披着鼓着
黑灰色迎上去追上去宽嘴巴头顶上
交流检查:
披着鼓着——轻声
鼓着做动作,手握拳头,高于平面
头顶上鼓着——怎么做动作
迎追——都是什么旁?什么结构?什么叫迎上去》什么叫追上去?
四、学习课文,想想小蝌蚪和青蛙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填写学习单
1、()塘里有一群小蝌蚪,()的`脑袋,黑()色的身子,甩着()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2、青蛙妈妈披着碧绿的()裳,露着雪()的(),
鼓着一对()眼睛。
3、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先后遇到了鲤()阿姨和()龟。
提问:小蝌蚪是什么样的?用自己的话说说。
过渡:小蝌蚪虽然生活的很快活,但是没有妈妈,总觉得生活中缺少了什么。它们多么希望也能和自己的妈妈生活在一起呀!瞧,它们正商量着一起去找妈妈呢。它们找啊找,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原来就是一只可爱的大青蛙。
2、了解青蛙的外形特点
看课件,提问:青蛙妈妈是什么样的?用自己的话说说。
3、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谁和谁?
过渡:小蝌蚪历尽艰辛找到了妈妈,其中多亏了谁的帮助?(鲤鱼和乌龟)师贴图
①学习第2段
引读:小蝌蚪游哇游,正好看见……这时,他们会有什么想法?
于是,就--迎上去,问……
为什么要“迎上去”?看图理解,再说一说。请生上台表演。
指导朗读,读出小蝌蚪主动热情、有礼貌的语气。(同桌互问互答,师生读等)
过渡:于是,小蝌蚪告别了鲤鱼妈妈和小鲤鱼,继续寻找自己的妈妈。
②学习第3段
引读:它们游哇游,看见了一只……连忙……叫……
为什么不用“迎上去”而用“追上去”了?生自由说。
看图理解,再说一说。请生上台表演。
指导朗读,读出急切的语气。(分组轮读,师生接读等)
这一次,小蝌蚪可认错了。不过他们不灰心,因为他们又从乌龟那知道了妈妈样子的更多特点,除了“四条腿,宽嘴巴”,还有……
过渡:于是,他们充满了信心,继续找妈妈,他们相信这一次一定能找着自己的妈妈。
③学习第4段
引读:小蝌蚪游啊游,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
嘿,这一次可要仔细看看,是不是像鲤鱼妈妈和乌龟说的那样,可别再认错了。
他们仔细一看,那只大青蛙披着……
一定是自己的妈妈,于是就不慌不忙地游过去,十分肯定地叫道……
这时,小蝌蚪的心情怎样?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引读:青蛙妈妈见到了自己的小宝宝也非常高兴,笑着说……
小青蛙听到妈妈的召唤是怎样做的?齐读第4段最后一句话(指导读好“蹬、跳、蹦”,突出青蛙动作的敏捷),做动作读一读。
④小青蛙都在干什么呢?从文中找出来读一读。
师:它们可真是人类的好朋友,是庄稼的保护神,让我们带着赞赏的语气再去读一读吧。
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小蝌蚪怎样长成青蛙的
1、了解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
①师: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几次变化,是怎样变的呢?
②小组交流
③集体汇报,
④演一演:请生扮演小蝌蚪,讲讲自己是怎么样长大的(带头饰上台汇报)
六、总结全文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七、指导写“孩”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采用连环画形式,通过文学语言与多幅连环画面互相依附、互相补充、密切配合来塑造形象,叙述故事的发生、发展过程。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妈妈一起捉害虫,情节生动,富有童趣。再加上采用的是连环画的形式,所以学生应该有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小蝌蚪是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和喜爱的一种小动物。所以教学本课时,有条件的可以事先组织学生观察蝌蚪和青蛙,把朗读课文和观察生活结合起来,效果更好。学生虽然熟悉小蝌蚪,但对小蝌蚪的变化过程却未必了解。而且,有可能对一些问题感到困惑,比如:小蝌蚪的尾巴是怎么不见的?小蝌蚪为什么和她妈妈长得不一样等等。教学中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努力发现。
【教学目标】
1、认识“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通过朗读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不断提高自主识字、自主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自主识字、读书。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建议】
本课分为三大教学板块:
一、识字、写字
1、借助图画猜一猜。自己看图、尝试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猜一猜,实在猜不出来的,做个记号。
2、借助小组学一学。小组里面一起想办法认识生字。互相读,互相听。
3、借助课文记一记。在读课文时随机识记生字。
⑴ 在展示小蝌蚪的图片时,通过观察蝌蚪的颜色记住“灰”;
⑵ 通过创设情境表演,辨别、记住“迎”和“追”。
⑶ 观察青蛙的图片或实物,识记“顶、披、鼓”。
4、结合语言环境写一写。
二、朗读感悟
1、读课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2、读课文,想想:你知道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3、观察青蛙的图片,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通过做动作等形式帮助理解。
4、观察小蝌蚪的图片,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读出喜爱的语气。
5、看图观察:小蝴斟在找妈妈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
6、找出相应的段落重点细读。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读一读;采用表演的形式,自编自演,在情境对话中进行朗读的指导:小蝌蚪有礼貌、有些关切、有些着急,鲤鱼亲切、热情,乌龟认真、和气。
三、实践活动
1、实地观察小蝌蚪和青蛙,或在家长的帮助下,抓几只小蝌蚪养一阵子,观察青蛙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2、通过上网、看书、请教等各种形式,查找关于青蛙是益虫、小蝌蚪尾巴消失之谜、蝌蚪的生活习性等资料,课间交流。
3、语言的积累活动。
⑴ 读一读,说一说。
碧绿的衣裳 碧绿的( ) 雪白的肚皮 雪白的( )
长长的尾巴 长长的( ) 大大的脑袋 大大的( )
⑵ 说出表示颜色的词。
⑶ 读读说说。
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
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 )已经( )。
【本课设计特点】
1、读中感悟。
整堂课,始终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开展个性化阅读。让学生主动地去读,读懂意思;兴致勃勃地去读,读出情感。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和质疑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始终是积极的。
2、演中理解。
一年级学生对表演特别感兴趣。通过“小蝌蚪找妈妈”过程的表演,学生不但了解了青蛙的变化过程,而且对语言文字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兴趣盎然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3、实践中积累。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5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组数量词归类识字。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让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数量词的表达方式。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级的学习,大部分学生掌握了一定量的的量词,但对于本课中的量词,学生是初次接触,因此教学中应重点引导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量词,并学会正确的使用这些量词。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滩、艘”等12个生字。会写“园、孔”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背诵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学习数量词的运用;
教学难点:能在日常生活当中恰当地运用数量词。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铜、队”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引导学生发现美,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上课前老师想和大家做个游戏,愿意吗?请你给我招招手,(我就跟你招招手)、点点头、笑一笑、去旅游。那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跟随《场景歌》中的一群少先队员去旅游,好不好?(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少先队员分别到了哪些地方?
板:(海边、乡村、公园)
三、随情境学文、识字
1、学习第四小节:
⑴先来看看要做哪些准备吧。你看到了什么了?指名说,引导说出事物与数量词的搭配(出示图片: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群红领巾,一片欢笑。)
⑵师:要想去玩呀,得先拿生字参观券啊!
(出示:“铜号”、“红领巾”)认识生字“铜、号、领”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这几个字。读对了,这张参观卷就送给你了。我们高举着少先队队旗,吹响铜号,戴好红领巾,欢声笑语的去郊游。大家是多么高兴啊!你能把这一小节读好吗?(互相读,指名读,齐读)
2、情境延伸,学习第一小节:
师:出发喽!我们先去海边,好不好?(出示:海边景色)
⑴预设学路1:
①师:(出示海边景色),你看到什么了?(引导学生说出事物与量词的搭配)
②小朋友说的真好!这里啊藏着几个生字宝宝,说说怎么记住他们的(引导识记生字方法),记好了就去下一个地方参观。(出示卡片:海、鸥、滩、军、舰、帆)
③师:蔚蓝的大海上行驶着一艘威武的大军舰,一条彩色的小帆船在漂游着。一只雪白的海鸥从海面飞过,无数游客在美丽的沙滩上玩耍。好美丽的海边景色啊!(出示图片:一只海鸥,一片沙滩,一艘军舰,一条帆船。)
你想读吗?(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⑵预设学路2:
①师:前面是什么地方,到处一片翠绿鲜红?
师:(出示:乡村景色),你看到了什么了?(尽量引导学生说出事物与量词的`搭配)。
这里的生字宝宝也想考考你。通过了,我们就去下一个地方参观。(出示:稻(禾字旁跟禾苗有关)
自主学习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师:一方鱼塘,小鱼们在快乐地游来游去。花园里五颜六色的花儿正向你们招手呢,小村子美吗?谁想用朗读来表现它。(出示:一方鱼塘、一块稻田、一行垂柳、一座花园。)(自由读、指名读、四人小组赛读)。
⑶预设学路3:
①师:我们已经到了最后一站。(出示:公园景色),你看到了什么?
(尽量引导学生说出事物与量词的搭配)。
你会读这两个词语吗?(出示:石桥、翠竹)并且认识“桥”“翠”。特别注意“桥”的右边是“乔”而不是“交”。
②师:瞧,一竿竿翠竹修长挺拔,一孔石桥横跨小溪,溪水哗啦啦地唱着歌,歌声引来了一群快乐的飞鸟。
(出示图片:一道小溪,一孔石桥,一竿翠竹,一群飞鸟。)
同学们,我们一路上看到了很多美丽的景色,那那些认识的生字宝宝,你能认的出吗(开火车认读,玩摘苹果游戏,检查生字)
四、诵读全文
1、师:同学们,这些美丽的景色呀,都在我们的课文里。快来读读吧。翻到课本第16页。(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生读,评价)
3、多种形式读(对读,拍手读,男女生读)
师:让我们想象着刚才看到的美景,尽情地读一读。(齐读)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玩得开心吗?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生活在这么多姿多彩,美丽的地方是多么幸福,快乐啊
六、板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分角色朗读课文、
3、在朗读中了解小蝌蚪的成长历程,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想象,激发探究动物奥秘的兴趣和xx、
4、进行语言训练,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在朗读中了解小蝌蚪的成长历程,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想象,激发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和xx、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自然中有许多神秘的事物等待着我们去探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一起走进自然,去探索自然的奥秘去了解动物植物,去观察自然现象、这节课我们先来走进动物的世界,首先我们来才一个谜语、
出示:大脑袋,长尾巴,儿时无腿水中游、后腿伸,前腿到,跳来跳去找妈妈、谜底是:蝌蚪、
下面我们来听一首好听的儿歌,看看小蝌蚪是怎样成长的、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出示自读要求、
(1)听范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生字、词语,多读几遍、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2、小组学习、
(1)组长检查生字读音、
(2)交流识字方法、重点识记“塘”“鼓”两个汉字、出谜语:“唐朝土地、”“支援十粒豆、”
(3)接读课文、
3、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①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
②齐读、
③去掉拼音朗读、
4、小蝌蚪吐泡泡,看看这些词语你都认识了吗?引导学生学习一字多词、
三、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看谁填得准、
出示题目:课文共有()个自然段、写的是()找妈妈的故事,他们分别向()、()打听自己的妈妈,最后,他们发现自己的妈妈是()、
2、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四、情景朗读,把握内容与情感:
1、分段朗读、
(1)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问:小蝌蚪长得什么样子?请你画出来,然后读一读,注意读出小蝌蚪的可爱哦!
(2)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鲤鱼妈妈说:“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问:你能感受到小蝌蚪的`礼貌和鲤鱼阿姨的亲切吗?读出来吧!
(3)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叫着:“妈妈,妈妈!”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问:你能感受到小蝌蚪的急切和乌龟的和蔼可亲吗?读出来吧!
(4)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提示:可以边朗读边表演、
(5)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青蛙妈妈低头一看,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提示:引导学生注意动词的连用、
五、生字指导,学习书写:
1、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说说哪些字是自己已经认识的,是从什么渠道或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
重点讲解“两”“哪”两个字,区分“俩和两”,区分“哪和那”、谜语学习“就”和“宽”,出示“龙进京城少一撇、”“宝盖底下看见草、”学生在猜谜中掌握两个汉字的写法、
2、打开“优教学生字”,逐个学习,可以让学生先展示,再学习、检验对错、
3、巩固生字:抄写今天学的10个生字、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词语、
袋鼠、袋子、口袋、脑袋、迎风、迎面、迎接、欢迎、荷塘、鱼塘、池塘、水塘
学生明确一字多词的学习方法、
2、课件出示词语、
池塘、脑袋、灰色、捕食、阿姨、欢迎、头顶、乌龟、披着、打鼓
(1)指名开火车领读词语、
(2)齐读、
(3)选择最喜欢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二、学生自学,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提示:谁?干了什么?怎么干的?
2、读了这篇课文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疑问?标注在课本上、
3、课堂交流,汇报自学成果、
引导学生带着自信,用“读了课文,我知道了”句式汇报自学的成果、
三、研读课文,探究感悟:
1、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自己发生了什么变化?他们是怎么变成青蛙的?
提示:自学要求
(1)带着问题自己读课文并勾画、
(2)想好后先和同桌说一说、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引导探究和感悟:(注意说话的条理性)
看图片排顺序,把顺序号标注在课本上、
四、品读课文,训练语言:
1、读了课文,你能不能告诉小蝌蚪青蛙妈妈长得什么样子?
出示:鼓着大大的眼睛,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
小蝌蚪什么样子?出示:甩着长长的尾巴、
请勾画出动词、“鼓、披、露、甩”请选择一个你认为最有趣的,说一个句子、
2、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画出这段话中描写小蝌蚪的句子、你能照样子写一下这只小猪吗?
3、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青蛙妈妈低头一看,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你能用连续的动词写一个活动吗?
五、体验反思:
小蝌蚪找不到妈妈了有没有哭鼻子?从小蝌蚪找妈妈的经历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你想对小蝌蚪说什么?
出示回答格式:从小蝌蚪找妈妈的经历中我体会到了、我想对小蝌蚪说:、
六、拓展延伸,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的能力:
青蛙是一种xx发育的动物,小时候和长大后有很大的区别、像这样的小动物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把图片中的小动物和他们长大后的样子连起来吧、
七、巩固练习:
1、打开“阅读训练—《小蝌蚪找妈妈》”,一起来闯关吧!
2、完成相关配套练习、
板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会写6个字。]
2、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生词。
2、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插图、教学录像带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认识青蛙吗?青蛙小时候是长什么样儿的?它又是怎样长大的呢?(幻灯片出示小蝌蚪插图,然后指出这就是青蛙小时候的样子,它名字叫——小蝌蚪)那么,小蝌蚪又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呢?学了今天这一篇课文大家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
二、初识图意。
1、提出看图要求:图上画了些什么?它们都在干些什么?
2、逐图出示另三幅图,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在身体上有什么变化?再连续播放四幅图,让学生说说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分别遇到了谁,揭示这也就是——小青蛙成长的过程。
3、提问:大家看到最后两幅图了吗?小蝌蚪最后变成了什么?它们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
4、小结: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四幅图,想想小蝌蚪每次去找妈妈时身体都出现了哪些变化?开头怎样?过了几天怎样?后来又怎么样?最后变成什么了?
三、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1、自轻声朗读课文。
思考: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几次才找到?它都遇到了谁?
2、纠正读音(群、捕、迎、裳等)
3、回答思考问题,师生初步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讲读第一自然段。
1、讲读第一自然段,看第一幅图。
提问:课文中是怎样写小蝌蚪的样子的?找出相关词句,说一说,并用笔划出来。
提问:我们池塘里的小蝌蚪有几只?(生:有一群。)师讲解“一群”的意思,然后再指导生给“群”组词。
指导学生看图,体会小蝌蚪心情如何?问:从图上小蝌蚪的什么动作可以看出?自然段中哪一些词语描写了小蝌蚪很“快活”呢?
2、指导学生看图,师复述小蝌蚪外表。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蝌蚪有趣、快活的`神情。
第二课时
一、图文对照,讲读第二段。
1、看第二幅图,提问:现在我们的小蝌蚪跟第一幅图模样有什么不同?
2、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蝌蚪有什么变化。
3、再读(指名个别读)
4、看图,讲述小蝌蚪是为什么会游向鲤鱼妈妈?理解“迎上去”意思。
5、根据讲读内容,提问:鲤鱼妈妈告诉小蝌蚪,它的妈妈有什么特点呢?
6、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二、看图,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
1、看图,提问:小蝌蚪过了几天身体上又起了什么变化?
生读第三自然段。
2、学生回答,师板书。
3、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错认为是自己的妈妈呢?课文中为什么要用“追上去”,而不用“迎上去”呢?
4、乌龟妈妈告诉小蝌蚪,它们妈妈的特点是什么?(让学生划出文中语句并读一读)
5、指导朗读第三段。小蝌蚪“连忙追上去叫”这一句,要读出急于找到妈妈的迫切心情。
6、轻声朗读第四、五两段,指导生边读边看图,思考:
1)小蝌蚪过了几天,身体上又起了什么变化?(板书)
2)小蝌蚪到底有没有找到妈妈呢?他们的妈妈究竟是谁呢?它们是怎么认出来的?
7、第四段主要讲了什么?先读再说。
“小蝌蚪已经是青蛙了”,为什么加上个“已经”?小蝌蚪是怎样跳到荷叶上去的呢?(蹬、蹦、跳)
8、小青蛙跟着妈妈干什么?这说明了什么?(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样对等青蛙呢?(生: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好朋友——青蛙)
三、巩固练习。
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全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分角色看图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按顺序说说小蝌蚪是怎样长大的。
(大脑袋、长尾巴——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脱掉尾巴、换上绿衣裳)
二、指导有感情地分组朗读课文。
三、识记生字,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附:板书:
34小蝌蚪找妈妈
鲤鱼迎上去
乌龟追上去
青蛙游过去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8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
2.使学生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3.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从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认识青蛙吗?(生:认识!)那大家也都知道我们的朋友如按好坏来分可分为好朋友和坏朋友。蚜虫是庄稼的坏朋友,那青蛙就是庄稼的好朋友。你们喜欢青蛙吗?那又有谁知道青蛙小时候是长什么样儿的?它又是怎样长大的呢?(幻灯片出示小蝌蚪插图,然后指出这就是青蛙小时候的样子,它名字叫——小蝌蚪)那么,小蝌蚪又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呢?学了今天这一篇课文大家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
二、初识图意。
1、提出看图要求:图上画了些什么?它们都在干些什么?(幻灯出示第一幅插图)(生答)
2、逐图出示另三幅图,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在身体上有什么变化?再连续播放四幅图,让学生说说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分别遇到了谁,揭示这也就是——小青蛙成长的过程。
3、提问:大家看到最后两幅图了吗?小蝌蚪最后变成了什么?它们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生述)
4、小结: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四幅图,想想小蝌蚪每次去找妈妈时身体都出现了哪些变化?开头怎样?过了几天怎样?后来又怎么样?最后变成什么了?(生述)
三、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1、自轻声朗读课文。
思考: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几次才找到?它都遇到了谁?
2、纠正读音(群、捕、迎、裳等)
3、回答思考问题,师生初步分角色朗读课文。(师:叙述部分;小蝌蚪、鲤鱼、乌龟及青蛙妈妈由四组学生分别扮演。)
四、讲读课文。
1、讲读第一自然段,看第一幅图。
提问:课文中是怎样写小蝌蚪的样子的?找出相关词句,说一说,并用笔划出来。
提问:我们池塘里的`小蝌蚪有几只?(生:有一群。)师讲解“一群”的意思,然后再指导生给“群”组词。
指导学生看图,体会小蝌蚪心情如何?问:从图上小蝌蚪的什么动作可以看出?自然段中哪一些词语描写了小蝌蚪很“快活”呢?(师指导生联系小蝌蚪甩尾巴的情景回答。)
2、指导学生看图,师复述小蝌蚪外表。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蝌蚪有趣、快活的神情。
五、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作业第二题(1)小题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小蝌蚪和青蛙的形态;懂得小蝌蚪变成青蛙的生长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朗读方法;提高朗读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乐于助人的好品质;培养学生讲文明、礼貌的习惯;增强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懂得小蝌蚪变成青蛙的生长过程。
教学难点:体会朗读方法;提高朗读技能。
教具准备:课件、图片、头饰。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新课
1.音乐响起,出示“求助信”,教师深情朗读。
2.读完“求助信”,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3.教师小结:多么有爱心的孩子啊!(贴爱心图)现在,我们就一起去帮小蝌蚪找妈妈吧!(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探索生长过程
1.认识小蝌蚪,学习第一自然段。
既然大家要帮助小蝌蚪,就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些朋友吧!
⑴课件展示小蝌蚪。
⑵找出描写小蝌蚪样子的自然段,一起读一读。
⑶找出描写小蝌蚪样子的句子,动手勾一勾,指名说一说。
⑷展示小蝌蚪外形图①。
2.认识青蛙,学习第四自然段。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大家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青蛙)
⑴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⑷自然段,展示青蛙外行图⑤。
3.学习第二—六自然段,探索生长过程。
⑴引导观察小蝌蚪和妈妈长得一点儿也不像。提问:这是怎么回事呢?引导得出:小蝌蚪长大后就会像青蛙妈妈。
⑵提问:小蝌蚪是怎样一天天长大变成青蛙的?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描写小蝌蚪变化的句子。
⑶学生汇报变化过程,教师进行简单的文字板书。
⑷根据文字板书,找三名学生完成小蝌蚪生长过程的图片②③④的排序。在师生共同参与下,完成板书设计。
⑸根据板书,集体复述生长过程,教师引导学生边说边用动作表演,既培养了学生的表演才能,又加深了对小蝌蚪生长过程的印象。
三、观看动画,进行朗读训练
1.在大家的帮助下,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他们可高兴啦!可是,他们是怎样找到妈妈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先遇到了谁?
2.观看小蝌蚪遇到鲤鱼阿姨的动画片段。引导理解“迎上去”。重点对第二自然段进行朗读指导。
⑴看动画理解“迎上去”,并用一只手代表小蝌蚪,另一只手代表鲤鱼阿姨,一起做“迎上去”的'动作。
⑵指导读准“迎”字。
⑶教师范读第二自然段,请学生注意听,听完请学生分角色表演读。
⑷请大家当小评委,评一评他们的朗读和表演。教师适当进行点拨,通过评比过程,体会朗读的方法和技巧。
⑸对比以下两种说法:
a: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
b:鲤鱼,我们的妈妈在哪里?
让学生从中体会到问话应该有礼貌。
⑹男女同学分别扮演小蝌蚪和鲤鱼妈妈,集体表演读。
3.观看三、五自然段的动画,理解“追上去”和“游过去”。
4.两人一组,先自由练习读,后表演读。
5.同学们读得不错,现在老师奖励大家观看全文动画。播放带录音的全文动画,学生边看边跟读,进一步感悟全文。
四、感情升华,懂得保护青蛙
1.小蝌蚪长大后变成青蛙,他们干什么去?(去捉害虫)
2.大家可知道……(课件展示相关资料)
3.青蛙是“庄稼的保护神”可是……(课件展示捕杀青蛙的图片)
4.亲爱的小朋友,面对这些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5.教师小结:是啊,青蛙是庄稼的保护神,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青蛙,不要捕杀青蛙!
结束语,使课堂无限延伸。
同学们,今天这堂课就上到这里,让我们带着一颗爱护青蛙的美好心灵,走出课堂,去劝告身边的朋友,让大家一起行动起来,用我们的爱心去保护青蛙吧!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10
一、教学目的要求:
1、在理解课文基础上,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插图和课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动手能力,讲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3、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蝌蚪到青蛙的生长过程。哪几个自然段讲小蝌蚪在找妈妈。
教学难点: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猜谜语: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蝌蚪)
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青蛙)
2、复习生字词。
二、自由读课文:
1、标自然段。
2、边读边思考:
1、、小蝌蚪是什么样的?(用横线画出来)青蛙是什么样的?(用双横线画出来)。
2、 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找出相关语句读读。
3、小蝌蚪为了找妈妈,一路上都遇到了谁?用圆圈圈出来
4、.最后小蝌蚪在哪儿找到了妈妈?它们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
三、讲读课文。
第一段。
1、讲读第一自然段,看第一幅图。
提问:课文中是怎样写小蝌蚪的样子的?找出相关词句,说一说,并用笔划出来。
提问:我们池塘里的小蝌蚪有几只?(生:有一群。)师讲解“一群”的意思,然后再指导生给“群”组词。
指导学生看图,体会小蝌蚪心情如何?问:从图上小蝌蚪的什么动作可以看出?自然段中哪一些词语描写了小蝌蚪很“快活”呢?(师指导生联系小蝌蚪甩尾巴的情景回答。).指点:课文上说小蝌蚪快活地游来游去,告诉我们小蝌蚪很开心,自由自在的,小朋友想想,我们还可以说什么快活地做什么,谁能说一句,(引导学生运用“快活地”一词,出示:“快活地”的句式)
2、指导学生看图,师复述小蝌蚪外表。(练习)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蝌蚪有趣、快活的神情。
4、齐读第一段。
第二段。
1、叙述:小蝌蚪在池塘里游来游去(课件显示),你们看,这时候的小蝌蚪和原来的样子有什么变化?(引导观察进行比较)。
2、小蝌蚪游呀游呀,看见鲤鱼妈妈在教自己的孩子捉食。这时候,小蝌蚪会想起谁呢?(想起自己的妈妈。)哪个小朋友能说一句话,后面用上疑问号,把小蝌蚪想妈妈的心情表达出来?
(例句:谁是我的妈妈呢?
我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呢?
我们的妈妈在哪儿呢?
…… )
3、小蝌蚪想妈妈,就去向鲤鱼妈妈打听。小蝌蚪怎么问的?理解“迎上去”意思。鲤鱼妈妈怎么回答的?请一个小朋友读小蝌蚪的话,一个小朋友读鲤鱼妈妈的话,大家读叙述的话。
分角色朗读。
4、小蝌蚪照着鲤鱼妈妈的话去找自己的妈妈。小蝌蚪找呀找呀,你们看这时候的小蝌蚪和前面的样子又有什么不同?
(课件显示,让学生比较。)
5、指点:小蝌蚪先长出的是后腿,后长出的是前腿。小蝌蚪正游着,他们看见了乌龟,小蝌蚪会怎么想的?
6、小蝌蚪是怎么对着乌龟喊妈妈的?课文中为什么要用“追上去”,而不用“迎上去”呢?(师引导学生回答:一是,一前一后要用“追”;二是,体现出了它们以为找到了妈妈时的高兴、迫切的心情。)
乌龟又怎么说的?现在请女同学读小蝌蚪的话,男同学读乌龟的话,老师读叙述的话。
分角色朗读。
7、你们想,小蝌蚪怎么会把乌龟当着妈妈的?学生回答后加以指点:青蛙是四腿、阔嘴巴,但不等于四条腿阔嘴巴的就是青蛙。
8、现在,你们评一评,鲤鱼和乌龟的话谁说得全面?(引导学生做出判断)小组讨论。
第三段。
1、小蝌蚪听了乌龟的话,又去找妈妈,过了几天,小蝌蚪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2、小蝌蚪这次怎么把青蛙认定是自己的妈妈的?
复习读:鲤鱼妈妈和乌龟的话。
3、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该多高兴啊!你们想,小蝌蚪会对青蛙妈妈说些什么?谁能说一句话,后面用感叹号,把小蝌蚪找到妈妈的'喜悦心情表达出来?
(例句:妈妈,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你啊!
妈妈,原来你在这儿啊!
妈妈,我们终于找到你了!)
4、小蝌蚪和妈妈见面了,大家都非常高兴,它们的话该怎么读呢?请一个小朋友读小蝌蚪的话,一个朋友读妈妈的话。
分角色朗读。
5、青蛙的样子,课文上是怎么描写的?让学生比较。
课文上描写的:
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双大眼睛。
换一个说法:
荷叶上有一只大青蛙,背上颜色是绿的,肚皮上的颜色是白的,眼睛是凸出来的。
这两段话意思差不多,你们说,哪一段写得好?(课文上写得好,觉得青蛙很美很可爱。)
齐读这一段话。
6、那么课文上是怎样把青蛙写得可爱的呢?我们看,写青蛙的动作,用了哪些词儿?
(板书:蹲 披 露 鼓 )
7、启发:这些表示青蛙动作的词,都用得很好。如果把“鼓着一对大眼睛”换成“瞪着一对大眼睛”,怎么样?
8、这是写青蛙的动作。你们再看,写青蛙身上颜色也是很讲究的。谁能把这些词儿找出来?
(板书:碧绿的 雪白的)
9、比较:
青蛙披着绿的衣裳,露着白的肚皮。
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
10、指导朗读。突出四个动词和这两个形容词。
11、小朋友,想一想,为什么要把青蛙写得这么美呢?
12、讲述:因为青蛙是益虫。一只青蛙年能捉一万五千多条害虫,我们小朋友要好好保护青蛙。
13、现在小蝌蚪已经长成了青蛙,它们和妈妈一起捉虫了,同学们看看图,再自己读读课文。
(学生自学课文最后一节)
14、出示卡片:蹲 蹬
让学生认读,并区别其含义。
三、朗读全文。
四、简要复述。
小蝌蚪怎么找妈妈的,我们知道了,在找妈妈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小蝌蚪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小蝌蚪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谁能简单地说说?
学生默读,准备复述。
〔板书设计〕
大脑 披衣
灰身 露肚
长尾 鼓眼
小蝌蚪 找 妈妈
长出两条后腿 尾巴变短、不见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本课以感情朗读为基本任务。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
3.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不断提高自主识字、自主阅读能力。
4.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要求:
1.讲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文中的小动物头饰、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入课,会唱的同学跟着一起拍手唱起来,体会有妈妈的幸福快乐。有妈妈的孩子多幸福啊,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小蝌蚪的妈妈不在身边,现在就让我们来帮小蝌蚪找妈妈吧!板书:《小蝌蚪找妈妈》
二.讲读课文,理解内容
师:读一遍课题,从这个课题中你们想知道什么呢?
学生纷纷说出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
师: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都在课文当中,请同学们看课件(全篇课文动画加朗读)
看完这个动画,同学们已经有了答案了吧,让我们再翻开书自己去找答案吧。(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
师: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呢?课件(第一段的动画)
师:谁能说说在这个动画中你都看到了什么样的小蝌蚪呢?找2名同学来回答,然后让大家一起来齐读。
同学们说一群快活的黑灰色的,大脑袋,甩着长长的大尾巴的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那这样一群小蝌蚪去找妈妈了,看看他们遇到了谁?课件(第二自然段的动画)
看完课件,谁来说说小蝌蚪有什么变化?在路上他们都遇到了谁,是怎样打的招呼啊?
生回答后,出示幻灯片两句话“1.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
2.鲤鱼鲤鱼,我们的妈妈在哪里?”请同学们先自己读一遍感觉一下这两句话有什么不一样?学生会说出有礼貌,而且会找出有礼貌的词语。
师:这样一群有礼貌的小蝌蚪问妈妈在哪里,那鲤鱼阿姨是怎样回答的呢?找一名学生回答,适当的说评价,给学生鼓励。
小蝌蚪很有礼貌,鲤鱼阿姨也非常善良,我们读的时候一定要把感情读出来呀,现在谁能把这一段有感情的读出来,把名读。
师:小蝌蚪听了鲤鱼的话,去那边找妈妈,又遇到了谁呢,请看课件(第三到第五段)
先让学生回忆一下刚才老师是怎样提出问题的,请学生回答,然后让学生自己学习下三段。
刚才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个自然段,老师是怎样提出问题的,你也能像老师一样提出问题吗?下面你们就自主学习下面的三段内容(给学生三分钟时间读)
学生提出问题后请提出问题的同学自己找同学来回答。教师适当的'点播不准确的地方。
同学们说得真好,也帮助小蝌蚪找到了青蛙妈妈了,小蝌蚪经历了很多的困难才找到了自己的妈妈,我们能从小蝌蚪身上学到什么呢?生答。(此时渗透小蝌蚪非常有毅力,不怕困难的精神)现在小蝌蚪一定有很多心里话要对青蛙妈妈说,那现在你们是一群小蝌蚪,老师作你们的青蛙妈妈,把你们想说的话说给我听听吧!
同学们都把心里话说给我听,说得好极了。
此时,现在我们一家有再来看看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出示课件(课文的全部动画加朗读)
师:谁能说说小蝌蚪是怎样一步一步的变成青蛙的?
指名来回答
同学们说得太好了,老师仿佛真的看见了一群小蝌蚪变成了青蛙的过程,那现在谁能把老师手中的这些图片给摆出来,要按照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来帖啊?(找一名同学板前来帖)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帖的是否正确?(出示课件成长过程)
现在我们分角色来朗读一下,看看谁读得最出色。分小组来朗读:第一组扮演小蝌蚪,第二组扮演青蛙,第三组扮演鲤鱼,第四组扮演乌龟,老师当旁白(放无声音的课文动画)
同学们读得太好了!那我们能不能换一种方法把他们表现出来呢?
三.演一演
现在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5分钟时间)
其中一小组用表演的方法把课文表现出来,另外一小组用《上学歌》改编出来的,用歌声把小蝌蚪变成青蛙唱出来。
同学们分别戴头饰来表演。
另一组同学改编的歌词是“小呀小蝌蚪,找呀找妈妈,过几天长后腿,再过几天就把前腿长。小呀小蝌蚪,找呀找妈妈,脱黑衣,穿绿衣,最后找到青蛙妈妈了,呱呱呱”
同学们演得非常认真,也特别生动,老师仿佛真的看见了一群小蝌蚪在游来游去,在池塘里找自己的妈妈。那这组同学唱得更是动听,老师真的看见了几只小蝌蚪长成了青蛙一样。
师:那小蝌蚪们长成青蛙后每天都跟着妈妈去做什么呢?
我们一起来学习最后一段,我起头“不知什么时候”学生就会跟着读起来,读后学生就会回答出来每天他们和妈妈一起去捉害虫。
青蛙每天能捉很我的害虫,他们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那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学生会说:爱护它,保护它,从我做起,并且告诉其它人也要爱护青蛙们,做一名爱护青蛙的小卫士。(对学生进行爱护益虫的教育)
四.设悬念,课外延伸
这节课同学们的做得好,老师想再给你们布置一个任务,你们能完成吗?
出示幻灯片“小探索”回去查一查资料,看看青蛙每天每只最多能吃多少只害虫害?明天告诉老师和同伴们。
五.小实践
等到夏天来到的时候,捉几只小蝌蚪观察一下,看看它们是怎样变成青蛙的。要记得再把青蛙放回去呀!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认识“塘、脑”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写“两、就”等10个字,会写“快活、哪里”等8个词语。
2、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继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准备:
课件、动物图片和头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猜谜揭题。
小朋友们,老师说个谜语给你们猜猜:圆圆脑袋黑黝黝,长长尾巴水中游,长大吃虫叫“呱呱”。(蝌蚪)
2、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篇和小蝌蚪有关的科学童话——小蝌蚪找妈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学生回答:为什么找?怎样找?找到了吗?)
二、自读课文
请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自由读课文,试着从课文中找到答案,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确。
三、检查、交流自学情况
1、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带有拼音的生词。先让学生试着读一读,再指名学生开火车带读,要求每个词语读一遍拼音,读一遍词语,读对了全班跟读,读错了举手帮助他。
(2)去掉拼音再开火车读。
(3)分男、女生读,全班齐读。
(4)学习多音字“教”。
(5)学习“皮”字,讲解皮字的演变过程,给皮字组词。皮字加一个提手旁就是“披”,把兽皮盖在肩背上就是披。
2、检查和巩固生词。
游戏:我会读。
四、教学第一自然段
1、这群小蝌蚪忍不住想见大家了!播放视频,它们生活在哪里?
2、小蝌蚪长什么样子?(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课文的哪一个自然段就是这样写的?(第一自然段)
3、谁来读一读描写小蝌蚪样子的句子。(指名读)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小蝌蚪的样子?(从头到尾)
4、课文中这两个词语是用来形容小蝌蚪的.,给你什么感觉?(生答)对,用来强调小蝌蚪的脑袋特别大,尾巴特别长,这样的词叫叠词。
5、句子中哪个词写出了小蝌蚪长长的尾巴特别好玩?(甩)请你用一只手臂做一做“甩”的动作。
6、你们扮演小蝌蚪一边做动作一边回答:小蝌蚪,你们生活在哪里?你们长什么样子啊?你们怎样游来游去?哪只小蝌蚪能告诉我,你们现在的感受是什么?
7、朗读第一自然段,感受小蝌蚪样子的可爱,在池塘里过得很快活。
五、整体感知
过渡:这群快活的小蝌蚪要去找妈妈,它们为什么要去找妈妈?
1、想一想:小蝌蚪找妈妈时,在路上遇见了谁?
教师板书:鲤鱼、乌龟。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第一幅图。
(2)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它是怎么做的?(迎上去)假如我是鲤鱼妈妈,谁来做做这个动作。就是面对面主动打招呼,你真是一个懂礼貌的小蝌蚪。所以,你有什么问题就说吧!
(3)小蝌蚪是怎样问的?鲤鱼是怎样回答的?从鲤鱼妈妈的回答中,你知道了什么?(教师板书:四条腿、宽嘴巴)
(4)教师引读,学生分男、女角色,一起朗读第二自然段。在这段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生答:长出两条后腿)
板书:长后退,贴小蝌蚪图。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出示第二幅图。小蝌蚪继续向前游,接着它又遇到了乌龟,它是怎么做的?(追上去)假如我是乌龟妈妈,谁来做做这个动作。就是从背后赶上去打招呼。为什么是“连忙”追上去呢?(小蝌蚪很着急)
(2)小蝌蚪一边追,一边着急地叫着妈妈,谁来叫一叫?它叫得那么急,乌龟是怎么说的?从乌龟的话中,小蝌蚪知道了什么?
(3)看图理解小蝌蚪为什么错把乌龟当妈妈。(乌龟同青蛙一样是四条腿,宽嘴巴)
(4)教师引读,学生分男、女角色,一起朗读第三自然段。
3、分角色朗读一至三自然段。
(1)四人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一至三自然段。
(2)戴上头饰进行一至三自然段的表演。
六、小结
1、小蝌蚪还没有找到妈妈,不知道它又会变成什么样?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
2、布置作业:
(1)继续练习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找一找小蝌蚪和青蛙的科学知识。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13
教学内容:
一年级第二册《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的生长过程。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增强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准备:
小蝌蚪生字卡课件,课文六幅插图课件,歌曲《小蝌蚪》。
教学教程:
1、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一群活泼可爱的小蝌蚪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小朋友想不想和它们交朋友?
生:(大声说)想。
(出示课件1)
师:谁认对一个词语宝宝就可以得到一只可爱的小蝌蚪。(认对后点击一下生字卡,小精灵欢快地说:“奖给你一只小蝌蚪”)
生认读生字。
2、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师:小朋友个个都是认字的能手,池塘里的小蝌蚪可高兴啦!
(出示课件2,即文中插图1)小蝌蚪长成什么样?看谁观察得仔细。
生仔细观察后纷纷举手说。
生一:小蝌蚪有大大的脑袋。
生二:小蝌蚪有黑灰色的身子。
生三:小蝌蚪长着长长的尾巴。
师:你真行,正确地读出了“长”的两种读音。小朋友试着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生自由读。
师:谁愿意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生读。
师:你带着笑容把“快活”读得重一些,小蝌蚪真高兴呀!谁也能高兴地读一下这段话。
生高兴地读。
师:真不错!小朋友读得这么高兴,李老师也想读一读,请小朋友认真听,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读得最棒!师范读后,问:老师读得好不好?
生一(评):老师把“一群” “大大”“黑灰色”读得重一些,把“长长”读得长一些。
生二(评):老师带着微笑读。
师:谢谢小朋友的夸奖(点击小精灵),你们想读好这句话吗?
生:(笑着说)想!
师: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这句话。
(出示课件3,即文中插图2)
师:图2中的小蝌蚪与图1中的有什么不同?
生: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
师:你真棒!(点击小精灵)小朋友都看一看,小蝌蚪真的长出了两条后腿。
生:真可爱!
师:小蝌蚪想做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想?
生看图说话。
师:小朋友真聪明,请小朋友找一找哪个自然写了这幅图画的内容。
生:第二自然段。
师:请同桌小朋友互相读读。
生读。
师:谁愿意来扮演小蝌蚪,读读小蝌蚪问鲤鱼妈妈的话。
生读:“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
师:小蝌蚪是怎样去问的?
生:小蝌蚪是“迎”上去问的。
师:小蝌蚪不“走”上去问而是“迎”上去问,这是为什么呢?
生:(沉默)哦,小蝌蚪急着想见自己的妈妈。
师:谁来学着小蝌蚪急切的样子来读读这句话。
生读。
师:谁还能比他读得更急切一点?
生急切地读。
师:读得好,还加上了动作。(点击小精灵)小朋友自己读读这句话。
生自由读。
师:鲤鱼妈妈怎么告诉小蝌蚪的,谁愿意做鲤鱼妈妈。
生:(大声地读)“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师:平时,当妈妈看到你急着找东西时,妈妈是用怎样的语气对你说呢?谁能学着妈妈说话的样子读读鲤鱼妈妈说的话。
生自由读。
师:鲤鱼妈妈真热情呀!小朋友也热情地读读鲤鱼妈妈说的话。
生自己读第二自然段。
师:长出两条腿的小蝌蚪从鲤鱼妈妈这里知道了自己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没找到妈妈的小蝌蚪多着急呀!它们该怎么办呢?
生:(齐说)找哇!
(出示课件4,即文中插图3)
师:请小朋友学着上图的学习方法来学习这幅图。先观察小蝌蚪的变化,再扮演角色读一读课文内容,好不好?
生分小组学习。
师:小朋友学得多认真呀!想不想来展示一下。
生看图说话。
生一:(自信地站起来)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前腿,它们找到了一只大乌龟。(点击小精灵)
生二:小蝌蚪游呀游,它们找到了一只大乌龟,这时小蝌蚪已经长出了两条前腿。
师:你用上了“已经”这个词,真棒!(点击小精灵)谁愿意来扮演小蝌蚪和大乌龟?
生争先恐后地举手。
师:请一名小朋友读旁白,你们俩来扮演小蝌蚪和大乌龟,其余小朋友当评委,好不好?
生表演。师:我们来评评他们的表演。
生评。
师:你表演时既有表情,还加上了动作,顶呱呱(点击小精灵)
生自己读读第三自然段。
师: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一天天长大、变化,虽然很累,但它们不怕累,终于找到了妈妈。
(出示课件5,即文中插图4)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图上的小蝌蚪有什么变化?它们的妈妈是什么样子?
生观察后说说青蛙的样子。
师:请小朋友边看图这听老师读第四自然段。(师范读)小朋友能不能学着老师的表情来读读这段话。
生模仿读第四自然段。
师:你们真棒!都奖一只小蝌蚪。(点击小精灵)小蝌蚪找妈妈真不容易呀!它们找到妈妈时的心情怎么样?青蛙妈妈的心情又怎么样呢?小蝌蚪有什么变化?
(出示课件6,即文中插图5)小朋友观察后说一说画面内容。
生说画面内容。
师:谁愿意来读读小蝌蚪和青蛙妈妈的话?
生一:(笑着叫:“妈妈,妈妈!”)
生二:(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
师:你们真行,读出了小蝌蚪和青蛙妈妈的高兴心情。(点击小精灵)小朋友想不想读读小蝌蚪和青蛙妈妈见面时的话语。
生:(齐说)想!
师:赶快立起书来读读吧!
生自己读第五自然段。
师:假如你们是蝌蚪,找到青蛙妈妈时会说什么话呢?比一比,看谁说得棒?(在小组内说)
生一:“妈妈,我们终于找到了你!”
生二:“妈妈,我要天天和你在一起。”
生三:“妈妈,我找到了你真高兴。”
生四:“妈妈,我们已经长成你这个样子了。”
师: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点击小精灵)
(出示课件7,即文中插图6)
师:小蝌蚪找到妈妈后,在干什么?它们有什么变化?
生看图后说画面内容,指导朗读。
生自由读第6自然段。
3、分角色表演,加深了解小蝌蚪的生长过程。
师:小朋友个个都挺聪明,既会读还会表演。我还想看一看小朋友的表演,你们愿意把《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表演给听课的老师看一看吗?
生:(大声说)愿意。(戴头饰表演,一人旁白,一女生扮鲤鱼妈妈,两位女生扮小鲤鱼,一男生扮乌龟,一女生扮青蛙妈妈,其他学生扮一群小蝌蚪。)
生朗读全文
4、活动——歌舞表演《小蝌蚪》
5、总结,课外实践。
今天这节课上,我们知道了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它们一找到妈妈,就跟妈妈学捉害虫的本领。它们天天捉害虫,一天能捉多少害虫呢?我们课后去探究一下,在下节课把你们了解的知识讲给其他同学听。
教学反思:
农村小朋友对小蝌蚪长成什么样,青蛙长成什么样,小蝌蚪长大变成什么,这些知识对于他们来说是轻而易举的。在课前我调查了一下90%的同学都玩过小蝌蚪,有的'甚至还养过小蝌蚪,但针对小蝌蚪是怎样变成小青蛙的并非说得清楚。因而我在备课时,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朗读能力为重点,按照从观察——说话——朗读——表演的过程来了解小蝌蚪的生长过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一开始,我利用课件“和小蝌蚪交朋友”复习生字这一教学环节,创设了一个能把学生领入意境的学习情境,利用儿童的好奇、好胜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使学生与老师之间更亲近。
“胸有成竹,有条不紊”。这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每幅彩图都配有一段相关的文字,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他们的注意力,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但要低年级儿童用自己的话来完整表达每幅图的意思,是有点难度,这就要求教师认真细致地指导学生,使学生心中有“谱”。在教学中,我用分段教学法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画面内容,只要学生说的话与画面有一点联系就作出中肯的评价,重点指导学生观察每幅图的小蝌蚪有什么变化及鲤鱼妈妈、小乌龟、青蛙妈妈的表情后再叫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内容。一节课下来,收获还真不小。这样先指导观察后说话,学生就会心中有数,不至于东拉西拉,言之无序,自然而然就使学生边练边说,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文本之间要形成对话和交流的关系,朗读起到了桥梁的作用。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道出了读的重要性。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体会、揣摩。我在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亲自参与理解语言文字的实践活动。根据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表现欲强的特点,我在本课教学中采用自由读、齐读、分角色读这三种朗读方法,让学生从读中理解“迎”“追”等词语的意思,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去朗读,读后同学评价再加上老师的指导,反复练读。从读中悟出词意、句意,学生才能淋漓尽致地进行角色表演,使学生在自主、合作、轻松的氛围内培养了朗读能力,也加深了对课文的印象和理解。从本课的教学实验看,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章选择恰当的朗读训练,既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又能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和理解文本的能力。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14
在充分研读教材和了解学情,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之后,就是对上课的教学设计了,一般包括新课导入、初步感知、深入品读、总结全文等环节,《小蝌蚪找妈妈》这节课我这样设计,这样上: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老师昨天看到一张“寻人启示”,我们来帮一帮他好吗?出示启示内容,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兴趣是诱发学生学习方法动机的强大动力,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变厌学为乐学,学生才能对本堂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我从“寻人启示”入手,创新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很快把孩子们引进课文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出示要求:读准字音,以读汉字为主。同时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默读,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自主识字,组内交流;汇报成果,全班交流,师反馈指导字词读音和书写。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以识字为主,多种形式(男女生读、小组读、开火车等)读字词。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首先让孩子们仔细观察,自主识字,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情况,重视老师的范写,再让学生临写,最后在班级内交流汇报自己记忆生字的好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会不同形式的读书方法,抓住关键字词快速提取文中有用的信息。
(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文章内容。
1.课件出示第一幅图,让学生观察图上有什么,特点是什么,边读边画出描写小蝌蚪样子的词语,重点指导学生对“甩着”“快活”“游来游去”等词语的理解,对照画面,启发想象,练习仿说,同时体会词语的精妙之处。
2.课件出示小蝌蚪与鲤鱼对话的图片,让学生找出对应段落,画出对话内容,分角色读对话;思考:小蝌蚪为什么想找妈妈?在看到鲤鱼妈妈叫小鲤鱼捕食时,小蝌蚪心里在想什么?品析词语“迎上去”,分角色表演,体会词语意思;课件出示前一幅图对比小蝌蚪有哪些变化。
3.课件出示小蝌蚪与乌龟对话图片,找出对应段落,画出对话内容组内自由分角色读对话;思考:小蝌蚪为什么把乌龟当成了妈妈?乌龟是什么样子的?品析词语“追上去”,进行角色表演,体会词语意思;教师着重指导学生读好对话,体会人物心情和读准语气;课件出示前一幅图对比小蝌蚪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4.出示课件,总结前两段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汇报成果;教师出示自学提示:小蝌蚪又遇到了谁,画出对话内容,带着感情读一读。思考:小蝌蚪这次是如何确定青蛙是它们的妈妈的?青蛙的样子如何?画出相关词句;品析文中描写青蛙样子的词语“蹲”“披”“露”“鼓”,通过替换词语感受原文中这些字词的精妙。
5.齐读最后一段,思考:小蝌蚪变成青蛙之后跟着妈妈干什么去了。播放青蛙捕捉害虫的科普录像,通过真切可感的情境,让学生了解青蛙是益虫以及捕捉害虫的本领。再次出示文中插图,简要复述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
设计意图:图文结合,让学生在品词析句中感受到文中语言的特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人物的'心情。号召少先队员要保护青蛙,从而把保护青蛙这一认识水平深化为高尚的道德品质,升华感情。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总结全文,升华主题,谈收获。
让学生先说收获,师再总结升华,点明主题:课文通过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让我们了解了小青蛙的长成过程。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知识等待着我们去了解,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多留心观察,多读课外书,就一定能了解到大自然更多的密码知识。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高。
1.朗读课文,有条件的和家人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给家人或同伴讲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要认识的字:灰、迎、阿、姨、追、顶、披、鼓。
2、要会写的字:河、借、姐、呢、呀、哪。
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话中的不同人物、不同语气,尽可能体会、表演课文某一个片段。
情感目标:
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生字制作卡、表演童话剧所需头饰(几只蝌蚪、大鲤鱼、小鲤鱼、乌龟、青蛙)。
2、有关蝌蚪的科普片段或把“实物”带进课堂。
学生准备
1、有条件的到河边观察一下蝌蚪。
2、了解蝌蚪或其他小动物的生长过程(以图片或文字形式展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汇报课前预习
师:同学们,学习这篇课文前,我们布置了预习任务,现在请同学们来汇报:通过读课文,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观察小蝌蚪(或查阅有关小蝌蚪的知识),你又发现了什么?
师生交流。(略)
设计理念:此处提前布置的预习体现了两个任务:一个是读书,另一个是读“自然”这本大书。旨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鼓励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多了解课外知识,进而爱小动物,爱大自然。
二、初读课文,简述梗概
1、师:同学们,大自然中生活着我们人类的许多好朋友,它们和我们一样,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生活着,所以大自然中每天都会发生数不清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个《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请大家快来看一看吧!
学生自由读课文几遍(要读充分)。
2、出示6幅图画于黑板,引导帮助学生简述课文。
设计理念:二年级复述难不难?“简述”显然降低了要求。借助图画,再加上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能够说出课文大概(真正的课堂上学生还时有发挥呢!),此时的复述,使学生对课文有了全面的了解,有了整体的印象,同时又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看、说、记的能力!
这个环节出现早不早?实际教学证明效果很好。前提是课前的预习及复述前的读书要“充分”。“充分”不是毫无问题,而是有足够的遍数,使学生能够对课文留下印象,这时的复述,就是建立在这个“印象”的基础上完成的。
三、“玩”中学字词
1、师:同学们,读了几遍课文,你们就讲得这么好,真不简单啊!有几个“小淘气”想和大家捉迷藏,你们敢不敢?好,请看黑板上这些字——(出示14个生字)——已经藏进课文中了,我喊“预备——开始”,你们拿起笔,开始找,找到一个,叫三声它的名字,马上用笔把它圈起来,别让它跑了!
学生圈、读生字词。(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个别稍慢的学生要适当帮助指导)教师出示卡片,进行“读词大赛”!
2、“谜语大比拼”。
(1)出示生字:河、姐、借、呢、呀、哪。
(2)学生给每个生字编个谜语(可从音、形、义各方面充分发挥想象),形式应多样活泼,用说出来、画出来动作表演出来等形式都可以。
(3)个别竞猜:编谜语的同学“单挑”同学猜谜语。
(4)分组打擂竞猜。
3、“词语接龙”。
规则:用生字组词,分组在一定时间内说得多而对的为胜。
(1)各组成员分头准备,在集中到组里,确定发言同学,其他同学可准备补充。
(2)各组比赛,教师相机调控。
4、“句子选美”
教师出词语,分组派代表说句子,最后全体参与评出“最美”的句子。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有两个特点:一是体现了识字、学词、说句的层次性,步步为营,比较扎实。学生如何认识字?其实正如认识人,见面多了自然就熟了。在这个环节中,字单独出现过,在词中出现过,又在句中出现,反复出现,使学生和它渐渐“熟悉”;二是灵活多样的形式。自始至终,学生们既在“玩”,又在学,而且是在愉悦地、自主地学。在“玩”中发展思维,在“玩”中发展学生听说的能力,开发他们“创造记忆”字词的综合学习能力,在“玩”中又培养了他们与人合作的能力,激发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四、生字书写
1、出示偏旁:氵、女、亻、口。
师生交流:它们“美”在哪里?
附参考:“女”:一个美丽的女孩,跳完舞后做优雅的谢幕动作。
“亻”:一个身子挺拔的同学,昂首挺胸,站得笔直。
“口”:一张漂亮的小嘴巴!
“氵”:像浪花一样漂亮、奔涌,但每一朵都在自己特定的泳道上,不犯规!
2、师生观察交流偏旁书写的规律。
3、教师示范书写。
4、学生练习书写,小组内评比出优胜者,进行鼓励表扬!
5、出示生字:河、姐、借、呢、呀、哪。
(1)先观察交流:怎样写,它们看起来才最美?
提示:“河”——“小河”不能太宽,它(氵)太宽了“可”就过不去了。
“姐”——“姐”是个美丽的女孩,所以要把“女”字旁写美丽。
“呢”、“呀”、“哪”——注意那张美丽的小嘴(口)。
此处宜采取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这样使许学生对难点、重点更易接受,更直观。
如“河”、“借”——左右两部分,好比两个朋友照相,谁胖些,谁瘦些?(“氵”、“亻”瘦;“可”、“昔”胖)那么田字格好比像框,怎么照?(瘦的略让,胖的略出。)
(2)教师示范,学生练习书写。
(3)“小小书法家”评选。
①小组内评选出优秀者。
②优秀者的字贴于教室《书法家》展框。
③请获胜者上台介绍经验。
设计理念:灵活、新鲜的语言设计,力求把“死”的变成“活”的,“枯”的变“荣”!每个字都是一个生命,或活泼,或俏丽,能静会动!汉字有魅力,更应该有魔力!让每个孩子从心里爱它,看它时怦然心动,写它时心旷神怡!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04-04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11-26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03-02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02-04
教学设计小蝌蚪找妈妈02-22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11-26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04-05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必备】07-05
教学设计小蝌蚪找妈妈通用02-21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15篇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