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时间:2024-09-02 10:23:5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荷塘月色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有关资料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2.赏析本文的画面美、语言美、情调美,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

  3.体会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

  4.欣赏本文的语言风格。

  重难点

  1.把握写作脉络,体会作者内心情感;

  2.赏析文中的画面美;

  3.学习本文朴实清新的语言风格。

  教学用具录音机朗读带多媒体

  课型诵读鉴赏课

  课时1

  教学流程

  月,引人无限的遐思。古往今来,月成了情感的载体。月下漫步,情思无限,人生的万千思绪纷涌而来,也会缓缓散去。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散文佳作。作者在一个静谧的月夜,独自一人来到清华园的荷塘。静望明月,细嗅荷香,沉浸于无边的荷香月色中了。

  出示课题:荷塘月色

  知识积累

  1.作者作品

  朱自清,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是位有骨气的文人,1948年8月,因贫得病逝,宁愿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气概。”(毛泽东评)

  2.创作背景

  作于1927年,当时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作为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苦闷彷徨,找不到出路,一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面对现实的黑暗,却又无法安心于这种“超然”。

  整体感知

  听录音,感知大意,理清线索。

  1、路线:家小路荷塘小路家

  2、情感:不静寻静得静失静

  分析:

  开头不宁静,文中贯穿着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愁绪难消中又向往着自由美好的生活,最后回到现实:不宁静。

  文本赏析

  (多媒体展示相关画面,形象直观,引发学生联想)

  一、阅读第一段,思考: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怎么理解?(引导学生结合背景和全文的情感线索来分析。)

  明确:

  揭示全文主旨,“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1、对现实的不满;

  2、对个人和国家前途的忧虑;

  3、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

  二、第三段:月下荷塘

  1、一生朗读,体会本段的景物描写的精妙之处。

  作者向我们展示出月下荷塘的静谧、美好、朦胧之美。由荷叶到荷花,接着荷香到荷波,最后到流水,写出了一幅幅优美的画面特别是比喻手法的运用,带领学生重点分析。

  示例:“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化嗅觉为听觉,把荷香和歌声联系在一起,取其若有若无的相似点,可谓精妙。

  三、第四段:荷塘月色

  一生朗读,其他学生体会荷塘中月色的特点。(生回答,师总结归纳)

  明确:动词“泻”写出了月光的鲜明欲滴的奶白色的实感,“浮”的运用写出了月下荷花缥缈轻柔的姿容,“笼”写出了月光的朦胧轻柔。

  “酣睡”喻朗照,“小睡”喻被一层层淡淡云遮住的月光,恰到好处。

  本段从不同角度,描写出不同景物上的月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四、第五段:荷塘四周

  生齐读,思考:荷塘四周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杨柳、烟雾、灯光,阴暗、低沉。水里的蛙声和树上的蝉声,反衬出作者内心的失落和淡淡的忧愁。

  五、朗读《采莲赋》《西洲曲》

  思考:作者回家的路上,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有什么作用?

  (生回答,师点拨、归纳)

  明确:

  荷塘的.美景引动作者内心的乡思,青年男女美好的情思引发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探究延伸

  这是一篇散文佳作,写出了一位知识分子当时内心无法释然的苦闷之情。学完本文之后,对“我”是怎么认识的?(组织学生讨论,自由发表评价)

  言之有理皆可,不必苛求同一。

  手法鉴赏

  本文的语言朴素典雅,清新自然,蓄满诗意。作者融情于景,即景抒情,向我们展现出一幅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学生互动交流,总结文中精彩句子的特点,试做归纳、发言)

  明确:

  1.比喻的运用;

  2.通感手法的运用;

  3.叠词的运用。

  课堂小结

  在我们的眼前,展现出这样的画面:荷叶田田,荷花朵朵。明月泻银辉,清风送荷香。这清新、神秘、静谧的荷塘就是作者心灵的避难所。暂时的宁静让作者获得了精神升华,引发出他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同学们能常走近自然中,用善感的心灵去体会,以自己独特的角度去发现万物之美。

  课后作业

  1.写篇读后感放在周记本上;

  2.阅读朱自清的其他散文,思考:有人认为他用的比喻取材狭窄、阴柔,缺乏想象力,你认同吗?为什么?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思。理解关键词语在表达感情方面所起的作用,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情感。

  2、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3、熟读课文,背诵4、5、6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赏析4、5、6三段,体味语言运用的妙处,以及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难点:理解作者“心里颇不宁静”的心情,以及写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

  四、课时安排:两个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荷塘月色

  风吹麦浪

  演唱:李健,孙俪

  荷花自古深受文人骚客的喜爱无数的骚人墨客曾为之陶醉,如我们以前学过周敦颐的一篇《爱莲说》,里面有一诗句是这样说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们古代诗词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融情入境,即景抒情,太多了通过《荷塘月色》比较一下,朱自清在描写荷花方面与其他文人的不同。

  朱自清的散文有一个矛盾而有趣的现象:一方面好用女性的意象,另一方面又摆不脱自己拘谨而清苦的身份,每一个作家在自己的作品里都扮演一个角色,所以有人认为所谓风格,就是艺术人格,固有知人论事一说。

  (一)作者简介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更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回忆以前学过有关朱自清的篇目《春》、《背影》等篇目。

  (二)写作背景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此时,正值“四·一二”运动蒋介石背叛革命之时。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曾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面对这一黑暗现实,他悲愤、不满而又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之中。怀着这种孤独苦闷的心情,朱自清先生写下了《荷塘月色》这篇文章。

  (三)整体感知

  1、阅读文章时,思考几个问题

  (1)文章主旨是什么

  《荷塘月色》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借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绘,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我们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

  (2)作者描写了清华园荷塘的哪些景物,景物的特点,并找出文中描写心理感受的句子,说说作者的情绪随着景物的转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小煤屑路——幽僻,寂静

  荷塘四周的树木——阴森森

  荷叶——繁密,出水高,亭亭玉立

  荷花——姿态各异,尽显秀色

  荷香——随风飘动,不绝如缕

  荷叶的波动——疾如闪电

  月光——清幽,如流水

  青雾——薄如轻纱

  云天——淡淡的

  树影——奇形异状,如花如月

  树缝灯光——没精打采

  蛙叫蝉鸣-最为热闹

  总之,写出了荷塘四周和荷塘当中的各种景物,其中一些荷塘中的景物为主,写出了月下荷塘的清幽、朦胧、恬静之美

  作者的感情发展线索“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月光下,“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人”——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感叹——惦念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

  2、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首先从作者散步地点的转换入手理清线索。

  (淡淡的愁)(淡淡的喜)(淡淡的愁)

  家————小路————荷塘————家

  (不宁静)(求静)(得静)(出静)

  3、为什么不宁静、愁?(背景)

  4、因什么得静、喜?(荷塘月色)

  5、为什么又愁?(江南采莲——思乡)

  (四)分析1、2、3自然段

  1、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文眼)

  2、第二自然段的对比手法:路得幽僻与作者的心情

  3、由“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两句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开始由愁到喜渐渐转变了。

  (五)第4自然段:月下荷塘

  1、作者在这段写了哪些景色,是怎样描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顺序:由远到近,自上而下

  荷叶:舞女的裙

  荷花:明珠、星星、美人

  荷香:渺茫的歌声

  荷波:凝碧的波痕

  流水:脉脉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梳理本文的行文线索,体会作者的复杂情感;

  2.品味本文的语言特色,初步掌握散文鉴赏的技巧;

  3.欣赏本文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学习准备:

  1.诵读全文,分析本文的行文思路,完成读书笔记;

  2.精读文章第四、五、六自然段,初步赏析写景语段,标注旁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起朱自清这位作家,应该说大家对其非常熟悉。但是虽然朱自清以散文名世,阅读其散文的读者,对其评价的差异经常会有判若云泥之别。那么如果将朱自清的作为散文大家的先验印象弃之不谈,我们就今天学习的《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来看,你心中对朱自清的散文创作持何种观点?接下来我们通过三个研讨任务,重新来认识朱自清这位作家。

  研讨主题:

  朱自清散文语言之优劣:历来对朱自清散文语言兼有推崇声和贬低声。

  比喻手法的优劣评判。

  对于本文情感抒发和创作意图的多种说法谈论。

  任务一:交流呈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一)出示郁达夫、余光中等人对朱自清散文的评价,培养批判眼光。

  “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

  ——郁达夫《新文学大系·现代散文导论》

  就凭了这样的一二十篇散文,朱自清能称为散文大家吗?我的评断是否定的……他的观察颇为精细,宜于静态的描述,可是想像不够充沛,所以写景之文近于工笔,欠缺开阖吞吐之势。……他的譬喻过分明显,形象的取材过分狭隘,至于感性,则仍停留在农业时代,太软太旧。他的创作岁月,无论写诗或是散文,都很短暂,产量不丰,……

  ——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

  (二)挑选展示学生的优秀旁批,需展现有对朱自清散文语言评鉴的观点差异,并说明理由。

  小结:同学们的观点各异,但从中我们都能看到不同读者的个性思考和评价。对于大众熟知的经典文本,我们要挖掘其何以成为经典的原因,也要敢于发现它的欠缺和局限。

  任务二:语言的诗意:鉴赏语言特色,感知荷香之美。

  (一)小组讨论:精读本文第四、五自然段对“荷塘”和“月光”的描写,选取适当角度,鉴赏该语段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效果。

  语言赏析的角度:

  —用词:动词(炼字)、形容词;叠词;

  —句式:长短句、整散句等;

  —手法:化用成语或古诗;

  —修辞:比喻等;

  —音韵、节奏

  ……

  【明确】

  1.用词。

  (1)动词:泻、浮、洗、笼等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赏析:四个动词以动写静,将月光照在荷塘上比作水流倾泻的样子,将荷花荷叶在月光下的情态比作在牛乳中洗过的样子;“浮”“笼”又写出青雾、月光、荷香的水乳交融,是雾气还是月光,难以分清,写出淡白色月光笼罩下荷塘的朦胧、宁静的氛围,让人仿佛沉浸在幻梦中。

  (2)叠词: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层层、粒粒、缕缕、密密、脉脉、静静、薄薄、淡淡、峭楞楞、弯弯

  叠词具有形象美、情趣美、音韵美。给人以可爱的,富于情趣之感,通常用于小巧的、柔美的事物,表现出作者对月光下荷塘之美景的喜爱及内心之淡淡的愉悦。

  2.手法:

  (1)化用。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北宋词人周邦彦词作《苏幕遮》有:“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化用诗词,使行文典雅而贮满诗意,写出了荷叶呈圆形,舒展的,高而挺拔的样子,荷花活泼可爱的样子,营造了月下荷塘的诗意美。

  3.修辞:

  (1)比喻:

  例1: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连用三个比喻,表现出荷花在月光下晶莹剔透、忽隐忽现、纤尘不染的特点。

  例2: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以“牛乳”喻月光之白,仅仅取其形似而已;“笼着轻纱的梦”写出了月夜的朦胧,本体与喻体之间跨度很大,能给人新奇感。

  (2)通感: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例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运用通感,将嗅觉的感官以听觉的感受表达出来,从而表现荷香的时断时续、似有若无,有清淡缥缈的意境。

  例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通感手法,将无声的、流动的波光描写成动听的音乐,让人想到月光和月影之间的和谐、温馨,兼具视觉和听觉的美感,表现月光下的荷塘优雅、朦胧、幽静的意境以及作者心中淡淡的喜悦之情。

  4.音韵、节奏:

  主要是叠词和连绵词,如袅娜、参差、斑驳等词语的使用,叠词使用往往给人以可爱的感觉,连绵词以双声或叠韵词居多,朗读起来具有别样的音韵美和古典美。

  (二)慧眼如炬:以批判眼光,评鉴譬喻高下。

  我们刚才看到余光中对朱自清散文的评价了,在评价中他认为朱自清的譬喻实在算不上上乘,你赞同余光中的看法吗?在评价之前,我们还是先来明确优秀的譬喻需要具备哪些要素。

  1.出示学者对比喻修辞的阐释,提取概括优秀的譬喻的要素。

  1.比喻的`运用,要新鲜,贴切、不落俗套。(王希杰:《汉语修辞学》)

  2.比喻必须要贴切、形象、新鲜,不落俗套。(骆小所:《现代修辞学》)

  3.没有比一个精到的比喻更能给予深刻的印象的,也没有比一个可有可无的比喻更累赘的。(老舍:《言语与风格》)

  4.事物的比喻虽然取材于经验和常识,却得新鲜,才能增强情感的力量。(朱自清:《新诗的进步》)

  比喻的基本矛盾是:相似点越明显,解读越容易,但新奇感、审美感越低;相反,相似点越晦涩,解读越困难,新奇感、审美感越高。比喻运用的得体性原则要求:在两者之间保持着动态的平衡。过分追求新奇感、审美感,解读的困难叫读者无法承受,甚至导致歧义误解,这不可取。过分讨好读者,一味追求解读的方便,丧失了新奇感,减低了审美感,也是不可取的。(王希杰:《汉语修辞学》)

  【明确】

  优秀的比喻要素:以“得体”为基础和原则,追求新鲜、贴切、精确。

  2.学会评判:请从四、五两段中另外的比喻句中任选一个比喻句,根据修辞评判标准,鉴赏作者运用比喻的优劣。

  【示例】

  赏析示例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评析:此句实际有两个比喻,叶子比作裙,荷花比作舞女,正如花与叶是不可分割的一体,刺激读者想象的不仅仅是“裙子”,而是“亭亭的舞女的裙”这样一个整体,对“裙”的联想紧连着对“舞女”的联想。这个比喻只能算是贴切,算不上高明,因为将花与美人对举流行广泛,没有新奇感。同样,第二句的将“白花”比作“刚出浴的美人”也只是平庸的比喻。

  赏析示例2.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评析:以“牛乳”喻月光之白,仅仅取其形似而已;“笼着轻纱的梦”写出了月夜的朦胧,本体与喻体之间跨度很大,能给人新奇感。

  (三)请从《荷塘月色》第四、五、六自然段中任意选择一幅画面,展开想象,改写小诗,体会朱自清散文的诗意美。

  “花和光固然有诗,花和光以外还有诗”,“山水田园固然有诗……仅一些颜色,一些声音,一些味觉,一些触觉,也都可以有诗”(朱自清《诗与感觉》)。

  任务三:遥想“采莲”旧事,共探写作意旨。

  (一)根据文本,绘制文章情感变化图,并找出相应语句证明。

  【点拨】

  作者的情感变化经历了:由颇不宁静(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暂时超脱(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无法超脱(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因此,本文整体的情感基调可以概括为“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伤”。

  (二)交流阅读成果,梳理本文的行文思路

  出示2-3位学生课前阅读笔记,总结本文的行文线索。

  【点拨】

  本文的行文线索主要有两条:

  游踪线索(外):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出家门→踱小路→观荷塘→赏四周。

  情感线索(内):心情变化由不宁静→寻宁静→得宁静→失宁静。

  (三)作者在文章后半部分两次引用关于“采莲”的诗歌,是否多余?

  【点拨】

  不多余。引用“采莲”的诗歌,写采莲旧俗,一是可以丰富文章内容,增加本文语言的雅致;二是通过写作者遥想六朝古人嬉游的光景,表达对超脱现实,追求自由理想生活的向往;三朱自清少时在江南度过,因此也透露出其对故乡的思念。

  (四)关于本文的写作意图,历来在文学界众说纷纭。小组讨论:朱自清为何写这篇散文,学习过本文之后,你赞同以下三种说法吗?或者你是否有不同的观点?简述理由。

  1.刘泰隆:情感线索论。

  摆脱内心颇不宁静,追求刹那的安宁。

  “很明显,为作者思维所决定,这篇作品是以“背着手踱着”尽情观赏无边荷香月色为行文线索,从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从空间顺序中来表露内在的情思。作者一路写景,也一路抒情,随着景象描写的展开,构成了宁静与不宁静交替出现的感情层次,流贯在无边荷香月色里的,正是作者感触甚重的脉脉情思。”(刘泰隆《荷塘月色,诗情画意》)

  2.钱理群:思想矛盾体现论。

  政治上的迷惘。

  朱自清深感于性格是时代的矛盾,既反感于国民党,又对革命心存疑虑,产生了不知那里去的“惶惶然”,(朱自清)认为一切政治暴力都是“毁掉了我们最好的东西——文化”,(朱自清)作为五四启蒙知识分子,有一种负罪感。钱理群归纳荷塘为作者的“精神避难所”。

  3.孙绍振:伦理自由说。

  生活的重负。

  强调朱自清在文中所谓的“自由”超出政治范畴,而属于伦理的范畴。认为作为父亲、教师、丈夫的朱自清,肩负着重重重任,“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着我活”(《哪里走》),因而是不大自由的。(孙绍振《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荷塘月色>解读》)

  【示例】

  “梦境说”:

  背景:

  1931年到1936年的日记里,有三则都是写他夜里做梦的,奇怪的是,这三则日记所记的三个梦竟然是同一个内容:

  1931年12月5日:“……梦里,我被清华大学解聘,并取消了教授资格,因为我的学识不足……”

  1932年1月11日:“梦见我因研究精神不够而被解聘……”

  1936年3月19日:“昨夜得梦,大学内起骚动。我们躲进一座大钟寺的寺庙,在厕所偶一露面,即为冲入的学生发现。他们缚住我的手,谴责我从不读书,并且研究毫无系统。我承认这两点并愿一旦获释即提出辞职。”

  文本依据:

  荷塘“梦境”

  (1)当年清华园确有一个荷塘,可是其地杂草丛生,断砖残瓦,冷落凄凉,而朱自清却看到了那么静美的荷塘,甚至还想到《采莲赋》、《西洲曲》那样的风流旖旎。《故都的秋》是“画境”,这里可以是什么境?

  荷塘是与现实相反、短暂疗愈的“梦境”。

  (2)寻找文本中有关梦和睡眠的字句。

  在某种意义上,荷塘是朱自清的一个“梦”:在文章开头写到妻子“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结尾回到家里,“妻已睡熟好久”;行文中又不断以“笼着轻纱的梦”、“酣眠”、“小睡”、“渴睡人的眼”作比,这都是在刻意营造一个“梦”的氛围与意境,体现出现实世界与梦的世界的对立。

  【总结】

  通过三个任务,我们今天研讨了三个主题,相信大家再次阅读这篇散文经典之时会有新的收获和启示。敬畏经典,但又不止步于经典,敢于超越,敢于质疑,是我们对待经典最理性的姿态。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4

  一、单元内容及单元设计思想

  本单元是散文单元,鉴赏重点是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学习这类文章,首先要明确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所谓神就是散文的中心,也就是散文所抒的情。这种情在文字上往往不是直露无遗的,而是通过精巧、绵密的构思,富有华彩或哲理性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深婉迂曲又自然而然地表现的。教学时本着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目的,引领学生从欣赏景物入手,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掌握一定的赏析散文的方法。

  二、《荷塘月色》的思想内涵和文章特点

  ?这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整篇文章作者以艺术的笔法,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充满了诗情画意。作者融情入景,触景生情,为愤激不满的现实中的自己营造了一个清新、美丽、宁静的精神避难所。因此,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要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手法,更要让学生仔细品位语言,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

  三、本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目标:

  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彷徨苦闷的心境和洁身自好、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怀。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2、揣摩语言,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同时,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具有开放性。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2.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体悟本文写景形神兼备的特点。

  2、引导学生理解景与情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

  同学们,荷与月是中国传统文学中常见的两种意象,朱自清把这两种意象结合起来,为我们描绘了一片独特的风景,我们今天这节课就一起来赏析朱自清笔下的荷塘与月色之景。(板书:荷塘月色 朱自清 景)

  二、美读(4分钟)

  问题:文章的题目是《荷塘月色》,那么全文集中描写荷塘与月色的是哪两段?

  明确:第四第五段

  请两位同学来配乐朗诵第四段第五段。

  三、赏景(8分钟)

  1、问题:荷塘和月色的描写,整体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宁静的、优美的、朦胧的、柔美的

  2、问题:这两段依次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月色。

  3、问题:请同学们找出自己喜欢的写景的句子,把你的赏析跟大家分享一下。

  明确:在点评学生的赏析中,指出景物的特点,用了哪些手法等。赏析不到位的,及时点拨。举例如下:

  (1)荷叶 写荷叶用了比喻,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有一种轻盈的、旋转的动态的美感。

  (2)荷花 在写荷花是用了拟人和博喻。用袅娜、羞涩来形容荷花,让我们联想到它像是美丽的女子那样轻盈和娇羞的神态。就像我们学过的一句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在写荷花时用了比喻,把荷叶比作明珠突出其明亮、比作是星星,突出其多,比作出浴的美人,表现其纯净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

  (3)荷香 在写荷香时用了通感,抓住了歌声特点,若有若无、断断续续的特点。这也正是了香味的特点,只有在特别宁静的时候才能闻得到。

  (4)流水 在写流水时用的是拟人手法。“脉脉”一词,好像饱含深情,实际上是写池水对荷塘的滋养与养护之情。

  (5)月光 月光本无形,但是把它比作流水,就有了流动的特点,泻下来,把月光从高处照满荷塘的景色写得很传神。

  (6)月光 借助叶子和花来写月光。叶子和花在月光下像是梦,突出了月光的朦胧和柔和。

  四、得法(10分钟)

  (一)以“荷叶”赏析为例,通过三个赏析的示例分析和升格后的优秀示例的分析,总结赏析景物的要领。

  荷叶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示例一:

  句子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叶子比喻成舞女的裙。

  示例二:

  把荷叶比作舞女的裙, “亭亭”的一词表现出了荷叶的风姿秀丽,恰到好处地写出了荷叶临风摇曳的姿态。

  示例三:

  采用了比喻,舞女的裙与叶子的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这个比喻是“多边”的,既它不仅表达了“荷”的高贵,还传达出它的标致、典雅、圣洁、飘逸、灵动、俏峻等魅力,使叶子产生动摇,使人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亭亭”与“高”相呼应,因为叶子出水很高,才能清晰地看见叶子舒展的样子,作者联想到舞女的裙。

  优秀示例: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荷叶的自然舒展比喻成舞女的旋转的裙,突出了荷叶的飘逸、灵动的特点,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亭亭”与“高”相呼应。因为叶子出水很高,所以作者才会看到叶子舒展的样子,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舞女的裙。作者欣赏这样的美景,表现了内心的喜悦之情。

  明确:示例一:有手法,没有指出景物的具体特点。示例二:有手法,抓住凝练的词语“亭亭”写,缺乏荷叶与裙的相似特点的'分析。示例三:有手法,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分析了凝练的语言,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缺乏条理,有的地方用词不准确。

  (二)赏景要领

  明确:

  1、抓特点

  2、找手法

  3、炼语言

  4、加想象

  5、融感情

  ......

  我们在赏景的时候,首先要抓住景物的特点,看作者用什么手法,怎样运用准确而凝练的语言来突出这种特点。还要调动我们的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展开联想和想象,沟通各种感觉,使客观景物变得亲切可感。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品味作者蕴含在景物中微妙的情感。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更丰富的审美体验。

  细心的同学会发现这是赏景的要领,其实也是写景的要领。用这样的要领来指导我们写景,会使你描写的景物更加生动和传神,更加有表现力。

  五、析情(10分钟)

  以上是我们对景物的赏析和总结。本文是写景抒情的散文,那么景物中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呢?(板书:情)有人认为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中体现作者的喜悦之情,你认同吗?结合文本和写作背景,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淡淡的喜悦 无尽的忧愁

  (板书:喜悦 忧愁)

  学生可能找到的文本的依据,言之成理即可。

  (1)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2)月光是淡淡的

  (3)月光不能朗照

  (4)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5)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6)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7)惦着江南

  (8)写江南采莲的用意

  (9)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

  可见,超脱是暂时的,不宁静是长久的,喜悦是淡淡的,忧愁是深远的。这正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正直的进步的知识分子苦闷彷徨内心想暂得解脱,但最终没法解脱的写照。我们学过《雨巷》,这也是大革命失败后进步的正直的知识分子的苦闷彷徨的表现。同学们可想象一下,撑着油纸伞,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的是戴望舒,背着手在池塘边踱着步子,颇不宁静的是朱自清。

  六、结语:(3分钟)

  朱自清把他的喜悦和忧愁寄托在荷塘美景中。他的《荷塘月色》像一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清幽、情致清雅。它又像一幅画,浓淡相宜,虚实相生,韵味无穷。你看,荷花和明月,是这样的景物,其实,大到河流江海,山川日月,小到芥豆之微、青萍之末,我们都可以发现它们异乎寻常的美,所以,生活中并不缺少美,我们需要有发现美的眼睛,还要有感受美的心灵,更重要的是要锻炼我们传达美的能力。

  七、致用

  同学们,在过往的岁月里,一定有一片风景走进了你的内心,在你的内心生根发芽,或让你心旷神怡、或让你哀婉叹息,它可能是一片海滩、一泓清泉、可能是无边花海、金色麦田,也可能是你母校的夕阳朝露、一草一木......请你运用我们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的手法,写出你心中的那片风景,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做到学以致用。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

  八、板书:

  荷塘月色

  朱自清

  景:宁静 优美 朦胧 柔美

  情: 喜悦 忧愁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6

  一、课文内容分析:

  《荷塘月色》是现代散文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之一,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词语的解释和理解比较容易;但本文的写景抒情都比较细腻和朦胧,对一些字词的理解必须到位,所以必须先让学生结合注释熟读作品,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作品的景物和情感特色,体味作品的语言风格,激发学生的意象和情感联想,从而带领学生进入情景交融的境界。

  二、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基本感知写景抒情散文情景融合的特点,领略情景交融散文的妙处,掌握此类散文的欣赏及分析方法。

  2、学习《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通感修辞手法的运用。

  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整体感受本文的意境,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过听录音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

  3、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来突破学习的难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读课文感受荷塘月色美景,并获得美的享受。

  三、教学重点:

  (1)欣赏和分析作者通过运用修辞手法、叠词等达成的对荷塘月色的成功描写。

  (2)讨论理清作者喜与愁相交织的感情线索。

  四、教学难点:

  作者在作品中流露的“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相交织”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策略

  1、诵读与赏析相结合;

  2、采用小组讨论法进行教学。

  六、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初步感知课文;2、品读课文第二部分(写“荷塘”“月色”的4、5、6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荷花以其高洁的形象深为中国人所喜爱,无数的文人墨客为之陶醉,留下了千古流传的名篇佳作。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可以说,荷花已成为中国文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其意蕴可谓深远,其意境可谓独特而优美。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写荷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板书)

  二、解题

  1、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2、写作背景: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他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但因受阶级的局限,没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本文正是通过“我”在荷塘月夜的独步、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在时代的政治低下寂寞、苦闷、彷徨无路的情绪和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

  三、听课文录音,初读感知课文并划分层次

  明确:全文分三部分:

  一(1):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点明题旨)

  二(2—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

  三(7—10):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

  四、品读课文第二部分(4、5、6段)

  提问:听过录音,请大家说说,文章集中笔力写荷塘月色的是哪几个自然段?(4、5、6自然段)

  (一)品读第4自然段,看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来描摹荷塘美景?

  1、请一位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

  2、让学生为这一段文字取个小标题(结合文题归纳出最合适的——月下荷塘图)

  3、师:这段文字描绘了哪些景物?各自有什么特点?(板书)

  景 特点修 辞

  荷叶——圆形舒展——————————————————比喻

  荷花————晶莹剔透纤尘不染———————————比喻、拟人

  荷香————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比喻、通感

  荷波(荷叶)——凝碧 ————————————————拟人、比喻

  流水————脉脉——————————————————————————————拟人

  引导明确:

  细致描绘荷塘的容貌,顺序写出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

  (重点引导学生明确比喻和拟人的用法)

  先找出用了比喻的句子;这里用了许多比喻有什么好处呢?例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舒展、动感的联想。这一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圆形舒展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

  找出运用拟人的句子;例析:“袅娜”,本指草木细长柔软的样子,常用来形容女子体态轻柔优美。羞涩,意思是难为情,态度不自然,是专写人的情态的词。这两个词用来形容荷花妍媚多姿。

  4、赏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问: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

  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我们把五官功能相互转换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又称移觉)。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但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

  小结:细致描绘荷塘的容貌,顺序写出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层次井然,委婉精细,栩栩如生,柔美动人。整段没有谈月,但处处有月。写荷叶、写荷花、写荷香、写荷波,都确然是在月光照耀下的。

  (二)品读第5自然段

  1、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

  2、让学生再给这段文字取个小标题(荷塘月色)

  3、(略)比喻句赏析:

  师:在这一小节中作者也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等等。(“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的”不是比喻句)

  4、(重点)体会句子中词语使用的妙处

  这一小节中不仅仅句子用得好,一些字也用得非常巧妙。

  ①辨析:A、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照)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B、薄薄的青雾浮(升)起在荷塘里。

  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明确:A、“泻”表现出月光似流水自上而下的动态“照”仅写出光线的照射。B、“浮”表现出雾气朦胧,“升”则失去朦胧之态

  ②析:“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画”,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师:(总结)可见,虽是一字之差,但表达效果却明显不同,意境也相去甚远。我们要以严谨的姿态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汉字,在用字方面要仔细推敲。

  5、析句: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这一句转折复句是前几句描写月色的总结。作者又一次运用“通感”或“移觉”的修辞说法,把上文描写的'月光、树影揉合在一起,在读者面前,既树立视觉形象又树立听觉形象,给读者以清新雅洁的艺术享受。

  小结:第五自然段,着力描写月色,先是正面写,后是反衬。多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工巧熨贴。有光有影,有明有暗,从月光的映照下又进一步写出了荷塘胜景。

  (三)品读第6自然段

  1、请全班学生朗读第6自然段

  2、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思考:

  有人认为,这一自然段并没有写月光,请说说认为这一段没有写月光的理由;有人认为这一段其实写了月色,请说说认为这一段写了月色的理由。

  3、小结:这一节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所有的景物都是在月色笼罩之下的,似乎无一处写月,其实处处体现了月色。

  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

  4、学生比较这三段前后景的不同和情感的不同之处(稍点拨):淡淡的-喜悦-哀愁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设计

  背诵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品读1、2、3自然段;2、鉴赏第三部分3、赏析文章语言艺术

  一、复习

  全班齐背文章4、5、6自然段

  二、品读第1自然

  1、女生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

  2、讨论:“心里颇不宁静”“渐渐”“迷迷糊糊”“悄悄地”等词句的理解。

  引导学生明确:

  视觉所及,是渐渐升高的月亮;听觉所闻,是已听不见孩子们的欢笑。妻子在迷迷糊糊地哄孩子睡觉,“迷迷糊糊”说明妻子也恹恹欲睡了。这既交代了作者独游荷塘的时间和环境:夜深人静,又写出了文章开首透露的作者的心境。因为“心里颇不宁静”,就愈感到时间过得慢,所以月亮升高是“渐渐”;因为“心里颇不宁静”而另有一番心思,即使夜深人静,妻子的眠歌也听不真切,只能是“迷迷糊糊”的。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文章写墙外已没有孩子们的欢笑,妻子唱着眠歌,自己的运作是“悄悄地”,这些都照应到“夜深人静”。如此宁静的环境衬托了作者不宁静的心境。

  3、小结:第一段,点明了作者颇不宁静的心境(宁静的环境衬托了作者不宁静的心境),交代了作者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三、品读课文第2自然段

  1、男生齐读课文第2然段;

  2、第二段点拨分析:

  ①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写去荷塘必经的小路。概述了周围的景物。

  ②周围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路”是“小煤屑”、“幽僻”、“寂寞”、“阴森森的”,“但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森森”“淡淡”。路阴阴森森,月光淡淡,一种寂寞的氛围,衬托出淡淡的忧愁。

  ③整段写出了一种怎样的气氛?衬托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整段写出了一种寂寞的气氛,衬托出淡淡的忧愁。

  3、问题设计:作者写去荷塘必经的小路,哪些地方是实写,哪些地方是虚写?(要求学生反复诵读)

  明确:实写沿塘的曲径;实写树木。

  就“白天”和“夜晚”两个时间的情况说明“幽僻”,是虚写;虚写无月的黑夜的怕人。

  4、小结:第二自然段,虚实结合,总写荷塘月色。寥寥几笔,勾勒荷塘四周环境,为下文具体细致地描绘荷塘月色作了铺垫。

  四、品读课文第3自然段

  1、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

  2、要求学生反复朗读第3自然段,并体会每一句话的含义。

  引导明确:

  第1句:描写了作者独游荷塘的姿态神情。第2、3、4句:又一次暗示自己独处月下于白天不同,说明现在自由,而白天没有自由。这里,再说平常身不由己。第5句:作者三说平常身不由己。

  小结:作者在夜阑人静的深晚踱游幽僻的荷塘,再三感慨自己平时不得自由,流露出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不满但又感到孤独、寂寞的心情。把上面这些话和文章开首的那句话联系起来看,作者在现实世界的苦闷跃然纸上。

  第6句:“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一句既是下文详细描写荷塘月色的起领,又流露出压抑不自由的作者暂得宽余欣赏荷塘月色的淡淡的喜悦。

  [板书]:自由(淡淡的喜悦)——(苦闷)

  小结:第3自然段抒发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披露文章开头“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用“我且受用这无的荷香月色好了”自然过渡到第二部分。

  二、讲读第三部分

  1、学生齐读课文第三部分

  2、问:夜游荷塘让作者产生了怎样的联想?

  [板书]:联想:“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

  3、作者在文章引用了梁元帝的《采莲赋》,《采莲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引导明确:一群少男少女(“妖童媛女”),采莲的情景是祥和舒心、热闹有趣的。(文中:热闹、风流)

  4、作者勾勒了一幅江南采莲图,江南采莲图有何特点?

  无忧无虑 自由幸福 快乐美好 相亲相爱

  小结:由“忽然”引出一幅江南采莲图,至此由“实”到“虚”,开辟了一种与前文孤寂幽静相反的热闹欢乐的境界。一实一虚,一动一静,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作者似乎得到了暂时的“宁静”,但“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又回到了现实中来。表明作者无法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理想的“宁静”,这正是残酷的现实社会带来的结果。

  三、赏析文章的语言艺术:

  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本文在写景、抒情的结合之上有独到之处。作者以自然的美反衬社会的丑。在对自然美的描写和赞美中,渗透着自己孤高的情志,深沉的感慨和对美好自由的向往。在苦闷中的作者“难得后来片刻逍遥”,欣赏荷塘月色的淡淡喜悦中,夹杂着作者不满黑暗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现实的淡淡地哀愁,正是这个基调给优美的荷塘月色披上了一件朦胧恬静的轻纱。作者的感情和景物的色彩融合无间。(要求学生具体举例)

  2、运用比喻,形象生动,本文突出地运用比喻,常常是连着用,成串地用,这就可以从多种角度,多方面去加强描写对象的具体性、形象性、生动性,唤起读者诗意的联想和想象。如第五节中描写月光沭浴的荷叶和荷花,连用两个比喻“似牛乳”、“似轻纱”,淋漓尽致地表现月光下的荷叶和荷花那种飘渺轻柔的姿容。至于第四节、第五节中被当代语言学家改名为“通感”或“移觉”的两个比喻,以前被人们称为特殊的比喻,更是妙不可言。

  3、用词精当,富于表现力。本文用词准确鲜明生动,表现在两点上:一是动词的选择一丝不苟,煞费苦心。如第四节中“点缀”、“挨”,第五节中“浮”、“泻”等用得极其贴切。二是叠字形容词的匠心运用。全文共用二十六个叠词,有二字叠(AA)、三字叠(ABB)、四字叠(AABB)。很短的散文中大量运用叠字,丝毫不觉复沓,这主要是作者喜欢运用这种叠字来表现事物的特征和姿态,使得文章写景必豁人耳目,抒情必沁人心脾,同时也是为了使行文读来富有节奏感。(叠字的运用重点讲析:都产生了鲜明的实观效应,而且,朗读起来也节奏鲜明,韵律协和,自有一种“间关莺语花底滑”的音乐感。)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设计

  按给出的首句写一段描述性的文字,合理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不少于200字。

  寒冷的风呼啸地吹着……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7

  一、教材分析

  1.文本的特点和地位

  《荷塘月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在这篇散文中,作者描绘了月光下荷塘的美景。语言优美典雅,是著名的美文。这篇文章构思巧妙,写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写的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作者巧妙地将荷塘的描写与月色的描写相结合,突出了优雅、朦胧、宁静的意境之美。语言优美,适当运用隐喻、通感的修辞手法,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学生们仔细阅读,反复品味,理解作者渗透到文章中的情感和独特的想法,以及语言艺术的魅力。

  2、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对课文四、五、六段的欣赏。学生第一次接触通感的修辞手法也是重点之一。主要有两个困难:一是作者为什么会有“相当不安”的心情,二是写江南采莲的旧习俗。

  二、目标分析

  (1)情感与态度目标: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彷徨苦闷的心境和洁身自好、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怀。

  (本文写于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陷于一片黑暗之中。读课文理解作者内心“颇不宁静”的原因。)

  (2)知识与能力目标: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揣摩语言,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同时,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具有开放性。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教法分析

  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采用:激趣——感知——品读、赏析——讨论——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课前让学生查找收集资料。倡导教师必要的牵引到放手,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适时的启发点拨,使整个教学导之有序,从而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五、学法分析:

  1、学情分析

  学生从朱自清的《匆匆》、《春》到《威尼斯》,对语言美、意境美有所领会,但由于我们的学生认识问题肤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阅读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培养形成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2、学习方法:朗读法、欣赏法、讨论法、质疑法等指导学生如何鉴赏写景抒情的散文,如何品析作品的语言,体会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

  教具的使用:收录机、朗读带、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分析

  (一)激趣

  1、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在夏季的一个夜晚,月亮升高了,是一轮圆月,我们的主人公心情郁闷,想散散心,于是想到荷塘去走一走。月光下的荷塘是那样的美,荷塘上的月色也令人陶醉,那景色就像一幅静谧、安详、优美的图画。作者将这幅画给我们描摹了下来,成为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我们读他的文章就像看到了那幅画一样。那篇文章就是著名的《荷塘月色》,作者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

  2、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

  (二)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学生听读,在交流听读的感受基础上确定阅读的感情基调,在老师指导朗读方法后,再来齐读重点段落。

  2、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学生轻声朗读,配以轻音乐,对课文语言及课文内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学生自主与文章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通过自读,学生初步感知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样设计遵循渐进原理,由浅入深,为品读课文做好铺垫。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获取感受和认识,并用精练准确的语言加以概括。同时教师可提供以下问题供同学思考:

  (a)文中所写的景物有哪些?

  (b)文中内容直接与题目相照应的段落有哪些?

  (2)分组交流讨论各自的`认识及相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参与交流讨论。

  (3)教师主导,师生互答。

  主导问题:

  (a)、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哪一句?

  (b)、文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是浓还是淡?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是怎样的?(明确这些问题后,从4-5段切入)

  (三)品读--赏析

  1、局部研讨,欣赏朱自清笔下荷塘和月色的幽美,体会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高超技巧,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语言特色。

  (1)学生朗读4-5段,借助图片形象直观的品味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表达效果,体会语言的美。

  (2)赏析月色下的荷塘,品味语言的妙处,体会景物特点。

  荷叶,以亭亭的舞女的裙作比;写荷花,以一粒粒明珠、星星、美人作比;写荷香,把荷香若有若无、远远才能闻到的这种感觉与渺茫歌声相通,作者就这样抓住荷塘景物特点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形象逼真的写出景物形态美、动态美、静态美。

  此段作者集中笔墨描写月下的荷塘,但已远不是平日走过的荷塘了,而是作者心中的荷塘。通过这些景物作者表现了自己“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和洁身自好,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情怀。景物描写融进了作者的感情,景物便有了生命力。

  (3)荷塘月光的赏析

  1、在第四段分析基础上由学生自由讨论品味几个动词的妙用,再次明确通感修辞手法的作用。

  教师可出示课件帮助学生体会。经过探讨,荷塘月光朦胧和谐美便也呈现于眼前

  2、小结。教师总结本文语言的特点,点明在柔美和谐中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

  (四)讨论

  重在理解作者情感,在阅读欣赏4—5段基础上以讨论形式完成教学内容。(课件展示)

  讨论一:

  回想4—6段景物描写的特点,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景物特点?找出表示作者心情的句子。理解作者情感

  讨论二:

  结合时代背景思考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情缘于何?

  讨论三:

  作者引用《采莲赋》《西洲曲》中写采莲的事情,有什么作用?

  (五)拓展延伸

  (语文学习要出于教材,但又不能局限于教材,应向生活延伸,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引导)课后练习

  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写一段景物描写的文字,抒发自己的某种感情。

  七、板书设计(略)

  八、教学反思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散文的经典之作,其清新的语言、灵巧的构思、写景状物的高超技艺让人叹服!经常听老师上《荷塘月色》的公开课,没发现好的使人难忘的好课,自己上来也觉得无趣。一篇如此优美的抒情散文到了老师手里怎么就变样、变味了呢?

  抒情散文不好上,我想是许多老师一致的看法。原因不一:情感不好把握有之,分析不到位有之,不知从何讲起有之,等等。而《荷塘月色》是众多散文中比较难上的一篇,不好找突破口,我上课喜欢找突破口。你从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开始,但不好继续讲下去,想去开导学生,课堂死气沉沉。你从作者行程开始,显得单调肤浅。你从朗读开始,课堂重点不突出。难,真的难。大多老师上公开课喜欢分析描写荷香月色的那几段,因为比较好驾驭。

  现细细想来,觉得有几点值得我好好反思的。

  1、语文教学要加强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节节课在这方面表现得十分突出,语文教学的多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关键的语言文字放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品味、鉴赏,感悟是灵动的,具个性色彩的;配乐朗诵,动画欣赏随文入境,营造美的氛围。研究作者与创作背景,探究作品的写作意图与价值取向,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与思想情操陶冶融为一炉,发挥了语文的实用功能、发展功能、审美功能,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多方面获得培养。

  但学生互动稍显不足,听课老师多,学生有些紧张。引导还需要大胆一些。

  2、教师视学生为一个个活泼泼的生命体,尊重学生,平等对话,探究气氛浓郁,学生个性获得发展,潜能得到开发。这一节课教学处处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本,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对语言的揣摩,对文章思想感情的领悟,均能打开思想的闸门,知无不言,又言无不尽,再佐以教师的推敲,因而,精彩纷呈,常闪发智慧的火花。教师始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不以“权威”自居,而是作为学习课文的一员,积极参与讨论,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有时要言不烦,意在点睛,给学生以深深的启迪;有时明说“不过我也不知道,因为这可能永远是个迷”,(绝非搪塞,而是列举种种研究成果),意在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继续学习的空间;有时提出“现在,我能不能也提几个问题啊”,意在深入开掘,弥补学生探究的不足。教师、教材、学生三维空间碰撞、交融,奏出了美妙、和谐的语文交响乐。

  3、教师不仅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注意循循善诱、逐步深入,探求真知,更在于教师能把自身的文化积淀融合于教学之中,提高课的质量与品味,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操。对课文作者的总体认识与评价,对课文意义的阐发,对通感收发的比拟,对重点词句推敲的延伸,对媒体相关报道的评论等,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平日勤于阅读、积累文化的必然展现。而这些挥洒自如的讲解,对学生最有吸引力,感染力,最有启发性,也是课最能发光的亮点。学生以学为主,教师不学无以为师,教师学识丰厚,学生终生受益。

  4、随着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语文教学的天地大大拓张了,影像、图片、音乐、文字资料更是让语文教学左右逢源,于是在《荷塘月色》教学中我也寻觅了大量的图片影像资料,有夏日荷叶荷花,有雨中月下荷花,有特写的荷花,有古诗意境的荷花,现代气息的荷花,还配上了许多古人咏荷之诗句,还有动态的荷叶荷花影像。有清华园朱自清夜游的荷塘,我精选采用了一些用于《荷塘月色》教学中,学生对那精美的图片,鲜活的影像确实很感兴趣,注意力大部分被画面所吸引,结果

  在《荷塘月色》文本的解读和鉴赏上反而图片化、浅表化,难以入情入境,体味不出其意境之美,对作者心理的微妙变化,语言的品味也难以披文入情。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8

  设计说明

  授课时间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指导阅读,包括了解作者与写作背景,回顾与课文相似的情感,在阅读原文的基础上,确定课文学习目标,并引导学生尝试口头描绘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从写作的角度来阅读理解,思考与讨论六道根据教学目标设置的问题,达到既掌握课文的内容与特点,又学习写作方法之目的第三部分的“写作实战”,属于课外作业,其讲评可利用每周一节的作文课完成

  第一课时

  一、阅读准备

  (一)课前“热身”

  1、如果你曾有过登临山巅,听潮海岸,驻足月光下,漫步细雨中的经历,你就会知道享受自然美景是多么让人惬意试着把你某次亲身体验自然魅力的感觉告诉你的同桌

  2、我们总想在生活中不受束缚得到更多的自由,有时候,受到生活琐事与思想感情的束缚和监狱束缚可能没什么两样试想T你身心自由(如放假没作业)时的感受与平时有何不同,是不是摆脱了烦累,身心解放了,平淡的一切也就显得有些诗意了?

  (设计思路:此环节在本节课的最初5分钟完成,要求学生根据问题重温感受,并让一两位学生口头表述自己的体验,目的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经历,带着一定的“感觉”进入阅读现实中总有教师感叹:作品内容离学生生活太远而实际上经典作品所反映的思想与情感,多为人性的本质,从古至今都是相通的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我们如何调动学生类似的经历与感受,拉近作品与生活的距离)

  (二)“还原”作者

  介绍作为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和学者的朱自清(略)此外,朱自清也和我们一样是个普通人,在现实生活中承担着作为儿子、丈夫、父亲(有五个孩子)、教师的责任北大毕业后,他到杭州一师教书,工薪的一半寄往家里从《背影》中可知,当时朱自清的家境已非常惨淡因贫困与庶母的原因,他与父亲失和1922年,朱自清带妻儿回扬州,打算与父亲和解,结果不仅没有解决矛盾,反而加深了精神上的痛苦此后,父子的关系直没有缓和所以,朱自清在荷塘漫步感受到的自由,也可能是暂时摆脱了生活中的烦累与负担所获得的精神自由对此,研究者们有不少的说法,有兴趣大家可以去查阅资料

  (设计思路:此处侧重在把作者“还原”为生活中有血有肉、有个性特点的人)

  二、明确学习重点、阅读课文并尝试口头写作

  (一)聚焦文本的写作特点

  当朱自清写到“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的时候,他就是通过嗅觉来生动地描绘那一时刻荷香的特点:清新、幽微、若有若无、时断时续作者通过描绘,使读者看到一幅富有动感的画面,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描绘,即调动你的眼耳鼻舌口等感官,捕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以及身体的感受(包括联想与想象),并对我们所感知到的事物进行描写

  (设计思路:此环节在于让学生明确本文学习的重点为描绘,并且让学生了解描绘的特点然后要求学生从“作者如何描绘”的角度来阅读全文,阅读时要求将精彩的语句勾画出来,并看看它们是通过哪种感觉来进行描绘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对于教材的处理可以有多种方式,但尽可能不要为讲课文而讲课文我在这里的定位是,利用文本的写作特点,让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学习并掌握如何描绘)

  (二)练习口头描绘

  请学生就学校的某处园林,进行口头描绘,要求用有感染力的语言表现出看到、听到、摸到、闻到和联想到的在学习全文并掌握了描绘的方法之后,再让大家用文字记录下来

  (设计思路:此环节的目的一方面在于让学生初步借鉴作品中描绘的方法,并进一步理解作品;另一方面又在于创设“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情境,大多数学生会在此环节表达受阻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了他们的学习需要,即在表达时,通过主动阅读来寻求参照,从而为下一节课的细读作准备)

  第二课时

  一、阅读理解

  (一)思考与评析

  1、有诗人说“我是我看到的一切的统治者,我在那里的权利无人可以质疑”,这句话正讲出了我们平时的体验:当我们心情抑郁时,所见的景物往往是灰暗的;而心情愉快时,眼中的一切都是亮丽的所以说,作者描写时往往把所写之景染上自己的感情色彩请从课文前三段,找出作者描写时的心境,看看他是以怎样的感情色彩来描写荷塘月色的(请在文中找到依据)

  明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却很好”→“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一作者暂时摆脱了生活的负累与束缚,有着什么都可以不理的自由,享受独处的妙处,以宁静的心情来欣赏这荷塘与月色

  (设计思路:让学生意识到“我的景物我做主”——所写的景物往往是作者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浸透着作者的主观寄托)

  2、在那个满月的晚上,在清华园的荷塘边,朱自清欣赏到了哪些美景?请分别概括第四到第六段描写的主要对象

  明确:第四段主要写荷塘的里(上)面第五段主要写荷塘的月色第六段主要写月光下荷塘周围的树

  (设计思路:我们知道,在这样写景抒情的散文里,每一个段落之所以成为段落,原则上是因为这个段落的句子都是围绕着某一个方面来写的这一问题既培养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的意识,又训练其概括能力,同时也为下一个问题作准备)

  3、以第四段为例,看看朱自清是如何把自己所享受到的一切告诉我们的.请你在阅读第四段时,使用如下所示的图表记录每种感觉的内容

  明确:

  ①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②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③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设计思路:这一环节主要是希望学生关注文中描绘的组节及这些细节的来源,感受所描写的景物都是由具体的细节组成的,而这些细节又是通过调动身体的器官捕捉到的这就比“平时要多注意观察”之类空泛的要求有效,同时,又让学生掌握到了文章的具体内容)

  4、那么,这些细节又是如何连缀起来的呢?换种说法,即朱自清又是怎样把自己丰富的感受构成画面,让读者也一同分享的呢?再以写“荷塘里(上)面”的第四段为例,请在本段找出作者描绘景物时用来连接不同细节的过渡性词句

  明确:“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层层的叶子中间”……“微风过处”(转静为动)……“这时候”……“叶子底下”通过这些过渡性语句,本段先后写了荷叶、荷花、荷香、动态的叶子和花、流水

  (设计思路:学生进行描绘时会遇到两个问题,一是难以有内容,这已利用上一环节来学习;二是忽视对内容的有序组织,本环节主要帮助学生解决后一问题连缀的方式有多种,第

  四段主要让学生认识过渡词语的作用,提醒学生:平时行文,可以使用下面这些词语,它们会使你的读者保持方向感,如“挨着”“在前面”“在上方”“在左边”“在北方”“在里面”“附近”“雀……之间”,等等

  而学习写“荷塘月色”的第五段细节间的连缀方式,则先从分析句子的主语着手,得出写月色的前两个细节,使用的分别是正面与侧面描写;接下来的三个细节,由“天上”的满月到“隔了树照过来”的月光再到“塘中的月色”,是由高到低,自远而近来组织的这里的连缀没有上一段的过渡性词句,它靠的是一种内在的逻辑与顺序

  通过第六段的分析,让学生了解连缀细节的另一种方式:由整体到局部,由普遍到特殊普遍:“荷塘周围”“都是树”;特殊:“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普遍:“树色一律是阴阴的”,像烟雾;特殊:“杨柳的风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5、“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一段中的大部分内容以及第八段和第九段,在以前的高中课本是删除的,你对此做法是否赞同?为什么?

  学生自己能作到的分析:①照应前文的自由:“什么都可以想”②对比:六朝时(老师要简介六朝在中国文化中繁华、社会风气开放等特点)热闹、风流的“嬉游”与作者现实生活中的精神压力形成对比,更显当晚自由的可贵

  (设计思路:在此,还可让学生意识到它的另一个作用——丰富作品的内涵:由对纯自然的描写过渡到写相关的文化在写作上,拓展了现实的空间,让读者产生更多的联想,从而使读文章的感受更为丰富)

  6、至此,我们对作者感受与描写的细节、细节间的连缀方式以及文章的整体内容都有了了解现在我们来探讨写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即如何写出所写之物的特点,使描写的细节就像画在读者眼前一般同学们不难看出,课文采用最多的方法就是比喻请举几例说明,使用“用什么比喻什么,写出了它什么特点”之句式

  示例:“零星点缀的白花……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用明珠、星星和美人比喻零星的白花,写出了荷花的珍稀、鲜艳与美丽

  另外,让学生通过与比喻的比较,了解通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设计思路:在这里,让学生学习作者对于词语的准确选用,可采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来感知,如想象与联想、换词比较或词语的“缺失”——去掉需品味的词语)

  二、布置课外作业

  写作实战的要求——

  构思:想象你要描绘的自然景物(学校园林),记下用来描绘它的细节——形状、色彩、声音、气味、引发的联想等

  写稿:先确定每一段所要描绘的主要内容,然后由此出发按逻辑关系或空间关系继续下去注意描写时设法突出事物的特点

  修改:重读文章,看它是否准确地表现出了你要描绘的对象注意用词的准确添加或修改细节,使你的描绘更加清楚同时找出一些地方,添加过渡词语使空间关系更加容易理解

  教学反思

  以前教读《荷塘月色》,我总是注重让学生学习作者在文中所用的贴切的词语、比喻的修辞、排比的句法,体会文章所营造的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意境自这届高一开始,我尝试从写作的角度来理解分析文章,实施教学我的教学思路是:从学习描绘入手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描绘方法,再用写作实践来加深对描绘的认识

  记得为现代作文教学理论奠定基础的梁任公先生,在晚年对“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所作的总结里,认为“教人作文当以结构为主”,但“思想清不清”和“理法对不对”,都是内容问题,内容决定结构基于此,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两点上:一是让学生关注描写的内容(具体细节),二是让学生了解内容的组织(细节的连缀方式)其他则是为此“蓄势”或对此进行“拓展”再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自己确定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有兴趣参与和完成这得在很多细节上下功夫,比如,为让学生体会到所写之景往往折射出人物的思想情感,我在设计写作日志时,就增加了“我们学校即将搬迁,希望大家用文字将学校的园林记录下来”这一要求,即考虑到让学生描绘时浸透自己的情感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鉴赏散文的相关知识。

  2、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

  3、(美点寻踪)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美。理清游踪。

  4、引导学生体味第四段的语言美、画面美。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认识“通感”的修辞方法,体会本文中“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思维发展与提升:诵读课文,领略作者在文中流露的主观情感。熟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段。通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把握作者情感的发展变化,了解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作品的感情色彩同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内在联系,理解一个正直文人不满于现实又无法找到出路的苦闷心境,培养学生敢于对文本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和评价质疑的能力,并且学会与他人分享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课前准备:《荷塘月色》朗读带和一些舒缓的音乐;并要求学生课前查阅资料,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制成ppt,做好课上展示的准备。

  《荷塘月色》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夏季的一个夜晚,月亮升高了,是一轮圆月,我们的主人公心情郁闷,想散散心,于是想到荷塘去走一走。月光下的荷塘是那样的美,荷塘上的月色也令人陶醉,那景色就象一幅静谧、安详、优美的图画。作者将这幅画给我们描摹了下来,成为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我们读他的文章就象看到了那幅画一样。那篇文章就是著名的《荷塘月色》,作者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

  二、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合作探究:

  (一)、教师播放课文配乐朗读

  1.配乐动画朗诵,初步感知、欣赏美景、体味感情。感受课文的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

  2、检查预习《能力培养与测试》中字词练习的完成情况。

  (二)整体把握,自主探究

  ①、用自己的话概述文章的内容。

  ②、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给文章八个小段标上序号,找出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和抒情的段落,找出文章抒情的语句。

  ③、作者的行踪是怎样的?请用箭头表示出来。

  ④、作者感情发展脉络是怎样的?

  让学生依次交流以上问题。

  (三)师生交流明确:

  ①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②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是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

  文章主要抒情的段落是第三段。

  文章抒情的语句主要有:

  第一段: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第二段: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第三段: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便觉是一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第六段: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第七段: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第八段: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③作者的行踪:家门——小路——荷塘——四周——家门

  ④感情发展脉络

  “不宁静”→欲求排遣,淡淡的哀愁→观荷塘月色,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感慨→惦念江南,欲求超脱不得。

  (四)、学生再次仔细阅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和有必要深究讨论的问题。

  学生小组互相交流,也可把问题交给全体同学一起,教师加以点拨。

  在学生互相交流提出的问题后,教师还可以抛出下列的问题供大家探究:

  1、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什么?

  2、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3、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4、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写采莲的事情?

  5、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6、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针对上述问题请学生认真讨论,能在课堂上回答的问题,我们当堂解决,还有不能解决的请同学们上网查阅资料,或上图书馆查阅资料。我们下节课再来互相交流解决。)

  (五)、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问题讨论交流,然后教师抽查,并加以点拨。

  关于作者思想感情的问题:

  教师提示,要搞清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的问题,首先要搞清为什么作者会颇不宁静,这必须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必须联系作者自身来看。明确:

  1、作者、作品简介

  关于朱自清,《荷塘月色》(引导学生参看教辅资料《能力培养与测试》)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教师点拨,并明确:

  1、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什么?

  明确:《荷塘月色》表现了作者为国家民族命运而焦躁不安的矛盾心情,既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也表现了他不愿意投身武装的革命,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这是他当时的真实心态的反映。

  2、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明确:因为这是作者性格的真实写照,也是因为当时作者这种矛盾心态非常强烈。

  3、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明确:作者主观上想通过游览荷塘平息一下自己不宁静的心态,客观上确实在观赏月色下荷塘、荷塘上月色的时侯,作者完全陶醉于自然美景之中,但是很快又回归不宁静,又重新忧郁起来,“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就是他不宁静的表现。

  4、第七段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想起采莲的事情?

  明确:以采莲的热闹衬托自己的'孤寂,且荷莲同物,作者又是扬州人,对江南习俗很了解。

  5、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明确:作者想寻找美景,使自己宁静,平息自己矛盾的心态而不得,当然伤感。

  6、第八段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明确:一方面有照应文章开头的作用,但主要目的还是以静写动,以静来反衬自己,心里的极不宁静。心里的不宁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波澜。全篇充满着动与静的对立统一:社会的动荡与荷塘一隅的寂静,内心的动荡与内心的宁静形成对立统一,文章开头心里不宁静,在月夜荷塘幽美的景色的感染下趋于心静,走出荷塘又回到不宁静的现实中来,也形成对立、转化。

  三、熟读精美语段。

  第四、第五、第六段。

  教师要求学生诵读时要把握好感情的“度”,以含蓄为主,“内在”情感要丰富,表现出优美的“韵味”,语速宜缓,节奏分明。

  四、作业。

  上网或者上图书馆查找有关作者和作品的资料,走近朱自清。

  第二课时

  一、简要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导入新课。

  二、欣赏精美语言。

  同学们说说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说明理由。然后教师归纳:

  1.形象美——手法多样:

  鲜明的比喻、明显的对比、强烈的衬托、生动的拟人、传神的通感

  2.语言美——新颖而不失自然传神

  通俗流畅描述传神节奏协调(量词、叠词)

  3.意境美——融情入景、即景抒情

  本文的语言美,主要是用了大量的修辞的手法:如

  比喻句

  ①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②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③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到荷塘的那边去了。

  ④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⑤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⑥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⑦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小结:比喻具体形象

  拟人句:

  ①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到打着朵儿的……

  ②叶子本是肩并肩地挨着……

  ③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

  小结:拟人灵秀动人

  通感句

  ①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②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小结:通感迷离精妙

  通感是一种特殊的修辞。通感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通过比喻或形容词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通感就是移觉。

  举例(1)她笑得很甜。(视觉转为味觉)

  (2)人靓歌甜。(听觉转为味觉)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嗅觉转为听觉)

  (4)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视觉转为听觉)

  叠词节奏鲜明

  迷迷糊糊悄悄蓊蓊郁郁阴森森淡淡曲曲折折田田等

  动词准确形象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在泻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青纱的梦。为什么说“泻”“浮”二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呢?可否用“照”替代“泻”,用“漂”替代“浮”呢?

  (“泻”的范围广,与“流水”相照应,而且有动态美,显得生动活泼。“照”的范围窄,不能与“流水”相照应,有点呆板,显得不灵泛。)

  “浮”突出静态美,“笼”可与之对照。“漂”突出动态美,“笼”不能与之对照

  三、总结课文,启迪思维,迁移运用。

  本文描写的荷塘只是清华园中一个普普通通的荷塘,然而在作者笔下,却是如此的秀美静谧,令人神往。为什么?

  由于:作者对景物做了深入细致的观察,对生活有深挚真切的感受,运用语言的功力很深,故有了美文《荷塘月色》。

  四、课后作业

  1、背诵第4、5、6段。

  2、以《校园月色》为题,写一篇抒情散文。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10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

  2、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品味精练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语言。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注重朗读结合语境领悟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我们曾经品读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父亲那臃肿而蹒跚的背影所承载的悲凉、惆怅与沉重似乎还沉积在我们心头。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进朱自清先生心灵的河塘,叩响心扉,解读那淡雅朦胧的心月、心荷。(板书文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教师配乐朗诵,学生初步体味情感、感受画面

  2、学生自由朗诵全文,概括各段内容

  学生交流后教师明确:

  第1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

  第2段去荷塘,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第4段观荷塘,写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5段写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写荷塘四周的景物。(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

  第7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8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三、找出全文的文眼,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1、全体齐读第一自然段,找出文眼并作分析

  明确:心里颇不宁静

  结合写作背景分析。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作者彷徨苦闷,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解脱却又无法解脱的心情。不加掩饰直抒出作者内心的苦闷,心绪烦乱。这也正是夜深人静出游荷塘的缘由(欲排遣苦闷之情)至于为什么有这种苦闷,说明当时朱自清先生的思想状况:朱自清受过"五四"运动的洗礼,目睹过"三、一八"惨案的全过程,他追求进步,痛恶黑暗的反动统治;他虽然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但富有正义感和爱国心。在大革命高潮时,他很兴奋,时时关注着南方的革命,渴望中国的统一和民主的实现。"四、一二"政变,给他打击是沉重的,他"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按他当时的思想境界是不可能毅然投入到革命洪流中去的。手中的笔是他寻求解脱的工具,《荷塘月色》是诞生是很自然的。用"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来概括,浓缩他当时的心情是十分准确的。弄清这句的含义也有助于弄清他为什么要大写荷塘月色之美,要发思古之幽情了。

  2、第三自然段中“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若换成"走"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明确:走路时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慢条斯理,脚步井然有序,而心里却若有所思,若有所感,在幽闲、超然中,淡淡的哀愁在若隐若现。若换成"走"字,则缺少了情景融合的神韵

  3、默读全文,分析思想感情。

  明确:

  ①对黑暗现实不满——反映淡淡的哀愁。

  “幽静”“寂寞”极言环境的寂寥,烘托人物心境的抑郁;“蓊蓊郁郁”加强了浓重的夜晚气氛;“阴森森”虚写,渲染恐怖的氛围。这些景是忧闷郁结的作者的眼中之景,结句虽然“月光淡淡”,并不尽如人意,却与作者此刻的感情相合,“今晚却很好”,可见作者心中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愁云。

  ②寻求超脱、不肯同流合污——得到淡淡的喜悦。

  月下荷塘、塘上月色,既素淡宁静,又朦胧和谐。

  ③回到现实。

  ④对美好追求的寄托——仍是淡淡的哀愁。

  四、布置作业:

  重点阅读课文四、五、六自然段,体会情景交融的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赏析品味语言,体味语言美,情感美。

  一、赏析第4段:

  全体诵读第四自然段,分析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明确:

  1、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香→叶。花颤动→流水

  2、深味作者匠心:

  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作者笔下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神韵。荷叶田田,满遮塘面,塘水看不到,却断定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这由叶子的“风致”引起的想象。

  认识“通感”: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点是“感觉的转移”。相似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作用:用“歌声”比“荷香”真切、新奇。荷香本是嗅觉的可感形象,作者却把它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把视觉、嗅觉、听觉交织在一起,启迪读者更加深远地想象和联想。)

  这也恰恰说明“人在景中”。再引出第5、6段中“通感”的句子,也可引导鉴赏5、6段中比喻、拟人句。(此环节可采用讨论式)

  二、赏析第5自然段:

  女生读第五自然段,男生找出喜欢的语句进行赏析

  交流后教师指导: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若换用“淌”字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

  明确:“泻”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强的动感与立体感;“淌”虽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泪或汗等顺着或依附着某物流下来,而月光是从空中照下的,并无依附任何事物。

  2、“薄薄的青雾浮”若换用“飘”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

  明确:“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青”的感觉。

  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牛乳”和“轻纱”的本体是什么?梦的本体又是什么?

  明确:薄薄的青雾;叶子和花。

  4、“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本句描写了哪两种树影的哪些特点?“画”字对表现这些特点有何作用?

  明确: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杨柳——稀疏的倩影;“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

  5、“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本句运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是从哪两种感觉的互相转移?

  明确:本体——月色;喻体——名曲;相似点:和谐;是视觉与听觉的互换。

  评:这一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写,如流水,泻;也有用景物进行反衬,如写青雾、叶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令作者与读者如痴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三、赏析第6自然段

  男生读第六自然段,女生找出喜欢的语句进行赏析。

  交流后教师指导:

  1、“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描写出树的哪些特点?

  析: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

  2、“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在总体写树中又着重写了杨柳的丰姿,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

  析:点面结合。

  3、“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是怎样由景写到人的?作者的心景又有了什么变化?

  析:由路灯光联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会联想到人的心,一想到个人,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自然会惊扰了荷塘和作者内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作者的心绪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哀愁。

  四、赏析最后两段:

  请一学生朗读最后两段,教师提问:

  1、“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呢?

  明确:“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

  2、“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

  明确:没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3、“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

  明确:思乡之情——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4、“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此时此刻的作者为什么会惦着江南呢?

  明确:触景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面对黑暗的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借思乡排遣忧愁

  5、“——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

  明确: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五、小结

  作者朱自清以艺术的手法为我们描绘了一副另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这美丽、宁静、清新的大自然也正是作者精神的避难所。今天我们领略了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但是作为一篇美文,《荷塘月色》是多方面的,希望同学们能以独特的视角去关照美、感受美、体验美。

  六、布置作业:

  背诵文章第4自然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11

  1、 语言的品味

  (1) 叠词的运用及作用

  (2) 体会文中词语如“点缀、袅娜、羞涩、泻、浮、洗、笼、”等在文中的表意作用。

  2、 体会作者“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与荷塘月色的“淡雅、朦胧、幽美”是怎样形成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

  教学设想:

  这是一堂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课,应充分运用媒体手段,将画面、文字、以及音乐有机地结合。《荷塘月色》全文笼上了朦胧、淡雅的韵味。因而,采用琵琶乐《春江花月夜》将使画面更显得诗情画意,仿佛伴着音乐漫步在荷塘边。在激活课堂气氛上,可采取组间竞争法。

  教学步骤:

  一、 导入新课

  (出示幻灯片(1))

  现在,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的荷塘,使我们想起杨万里的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想起宋朝文学家周敦颐笔下的“爱莲”,想起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朴实无华的风姿,还有那顺乎自然的美姿。白天的荷塘如此优美,夜晚的荷塘,在柔柔的月光下是否更美呢?

  (出示幻灯片(2))

  说来奇怪,不同的事物投射到不同人的心里,会反映出不同的形象。马致远曾叹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以如此萧索、凄绝的笔触来描写秋。而刘禹锡却高歌“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无独有偶,陆游曾很狠地道“恶竹当须斩万竿”,而郑板桥却用一生一世的热情以诗以画来歌颂竹。这正是因为艺术家笔下的一事一物都打上了作者的主观情感的烙印。今天我们就跟随朱自清的脚步,去欣赏荷塘美景,去追问作者的情怀。

  二、 点明教学目标(出示幻灯片(3))

  上课之前,咱们有必要先明确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三、 介绍作者朱自清生平及写作背景

  说起朱自清,大家并不陌生。我们学过他的《春》、《背影》。请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朱自清。

  (学生讲述作者生平)(出示幻灯片(4))

  我们知道,要真正理解文章的内涵,有必要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学生讲述时代背景)

  四、 探究作者的情感路线

  写作背景往往支配着作者的情感,在大革命失败后,作为民主主义知识分子的朱自清一直徘徊在投身革命与为了家人而暂且超然的矛盾之中。因而,文章的开篇就点明了“心里颇不宁静”,为全文打下了情感的基调。(出示幻灯片(5))

  让学生来分析作者的情感路线。

  点拨:试想,当你遭遇不佳的成绩,当你受到朋友的误会,当你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你的内心是不平静的。于是,你自然要出去散心,你暂且地陶醉于荷塘月色,但最终你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之中。于是,喜悦淡淡,哀愁淡淡。

  在明确作者的情感的基础上,让我们细细地去欣赏去品味那荷塘那月色。

  (学生找出描写“月色中的荷塘”及“荷塘中的月色”相应的段落。)

  五、 重点分析第(4)(5)节

  1、(出示幻灯片(6)(7))

  请同学来配乐朗诵

  请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去想象,让咱们的思维跟着音乐跟着朗诵声去欣赏美景。

  2、思考:作者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请学生来描述通过想象看到的画面。

  4、根据课文,回答思考题。(采取组间竞争法)

  板书设计:(出示幻灯片(8))、(插入幻灯片(9))

  (运用黑板给每小组打分)

  5、语言的品味

  (1)叠词的运用及作用

  (让学生去掉叠词朗读)比较语感效果

  如:荷塘上面,弥望的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舞女的裙。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叠词有两大作用

  A、 有实观效应,使所要表现的事物更形象

  B、 富有音律美,读来朗朗上口

  (2)关键词的品味(组间竞争,教师总结)

  点缀:与“零星”相照应,写出花与叶子的.和谐美。可谓是“万绿丛中一点白”

  袅娜:形容女子体态柔美的样子,实指荷花的盛开状。赋予人的美感。

  羞涩:指含苞欲放的荷花,使我们想起徐志摩的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泻:与喻体“流水”相呼应,增强了月光的流动感,进而还有一种对浓浓的奶白色的月光的质感。

  浮:反映了水气与月色的交织,雾的轻柔,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征。

  洗:月光下的荷花、荷叶蒙上了一层薄薄的晴朗的乳白色,增添了美感。(可用蛋清,荔枝的绡来比较引导想象联想)

  6、鉴赏

  (出示幻灯片(10))

  让学生来讲述画面的特征。

  归纳:

  (1) 音律美(叠词)

  (2) 措辞美

  (3) 修辞美(比喻、拟人、对比、通感)

  (4) 画面美(淡雅、朦胧、幽美)

  (出示幻灯片(11))

  六、 忆江南

  面对如此美景,作者陶醉其间。但陶醉是暂时的,他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之中。于是,作者追忆起江南的采莲来了。(出示幻灯片(12))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1、 学生朗读该诗

  2、 探讨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确:表现了作者对摆脱黑暗现实和置身宁静祥和的生活的向往。其实,文章的结构就像一个圆圆的荷塘。从家里出去,又回到家里。与其说这是一篇美文,还毋宁说是朱先生的一次美丽的梦游。梦里的荷塘再美也必然要回到现实之中。

  月色是淡淡的。荷塘的美景是淡淡的。哀愁是淡淡的。喜悦也是淡淡的。淡雅、朦胧、幽美的荷塘,正是作者的情感的投影,这样,景与情就形成了和谐的完美的统一。

  咱们今天的游程就到此结束。

  七、 小结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一篇美文往往在遣词造句上非常讲究准确、形象、生动。我们在理解上,必须做到与语境相结合,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充分运用以前学过的置换法、比较法、删除法、添加法。

  在古代,人们更注重用字,称之为炼字。卢延让在《苦吟》中写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现在,咱们也来试着去吟安几个字吧!

  (出示幻灯片(13))

  小试锋芒:

  溪涨清风面,月繁星满天。

  数只船浦口,声笛起山前。

  提示:该诗描写的是闲适恬静、清幽自然的夏季夜景。

  提醒学生运用情景设想,运用诗词对仗。

  (采取小组竞争法)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12

  一、教学目标:

  ⒈知识目标:

  ⑴了解这篇散文的写作背景。

  ⑵理解这篇散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这篇散文的写作特点。

  ⒉能力目标:

  ⑴体味散文所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欣赏散文的能力。

  ⑵理清散文的结构层次,体会其思想感情,领会其艺术风格,提高学生散文鉴赏能力。

  ⒊德育目标:分析、理解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⒋美育目标:感受散文的画面美、情调美、语言美及艺术风格。

  二、教学重点、难点:

  ⑴理解散文的主要内容,探讨、理解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⑵体味散文的比喻、叠字、通感、恰当的动词的运用。

  三、学法指导:

  ⑴朗读——字词的形、义——句意

  ⑵结构层次——思想感情——写作特点

  ⑶背诵

  四、活动设计:

  ⑴借助多媒体,展现散文所描绘的画面,直观感受散文的意境。

  ⑵探讨、理解、评析文中的语句含义,理清结构层次,体味散文的意境,把

  握散文的写作特点。

  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荷塘月色》的主要内容,理清结构层次。

  教学过程:

  ㈠明确目标:

  ⒈了解写作背景。

  ⒉理解字、词、句的含义,理解主要内容。

  ⒊理清结构层次,把握作者的感情发展脉络。

  ㈡整体感知:

  ⒈介绍写作背景、导入新课。

  在中国现代现代文学史上,有许许多多的散文作家创造了现代白话散文的

  繁荣景象:“就散文论散文,这三四年的发展,确是绚烂极了:有种种的样式,种种的流派,表现着,批评着,解释着人生的各面,迁流曼衍,日新月异:有中国名士风,有外国绅士风,有隐士,有叛徒,在思想上是如此。或描写,或讽刺,或委曲,或缜密,或劲健,或绮丽,或洗练,或流动,或含蓄,在表现上是如此。”(朱自清《背影·序》)朱自清以文字的优美、风格的清丽隽永而著名于中国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散文创作,更以善于描写,在描写中做到情景交融、诗画交融把白话散文创作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打破了“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荷塘月色》就是这样一篇美文,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的:

  揭示课题:《荷塘月色》

  ⒉听录音,观看课文意境画,直观感受《荷塘月色》的思想感情和艺术风格。

  ㈢重点、难点内容的探讨与研习的:

  ⒈初读课文,理解字词。学生讨论完成下面的练习的(CAI显示)

  ⑴给后面加点的字注音:蓊()脉脉()血脉()

  独处()袅娜()()薄薄的()

  ⑵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带上门出去。()②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④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⒉结合脚注,理解《采莲赋》和《西洲曲》的句子的大意。

  ⒊理清结构层次:学生研究完成下面的练习的(CAI显示)

  ①散文中点明时间的句子有()。点明地点的句子有()。

  ②散文第1自然段交代了独游荷塘的()。

  ③第2自然段勾勒荷塘的()。

  ④描写作者小路漫步时的()。

  ⑤第4自然段从静态、动态两方面描绘了()下的()景色。

  ⑥第5自然段虚实结合描绘了()上的()。

  ⑦第6自然段描写了(),重点写了()。

  ⑧最后几个自然段由眼前之景联想到(),表现作者()。⑨综上所述,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怎样分?各部分的主要大意是什么?

  ㈣布置作业:

  ⒈朗读背诵第4——6自然段。⒉课外阅读朱自清的其他散文。

  第2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理解《荷塘月色》的重点语句、段落,体会其思想感情;把握其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㈠明确目标:

  ⒈理解《荷塘月色》的重点语句,体会其思想感情,培养、提高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

  ⒉探讨散文中的修辞的运用,把握《荷塘月色》的写作特点,体味散文所描绘的意境,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㈡重点、难点内容的探讨与研习的:

  ⒈背诵第4——6自然段。

  ⒉探讨、研究、分析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体会其思想感情,(学生研究、讨论、完成下面练习的`)(CAI显示)

  ⑴文中描写作者内心感受的句子有:Ⅰ,Ⅱ

  Ⅲ,Ⅳ。

  ⑵体会下面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因为。

  ②“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平常的自己”是指。“另一个世界”是指。

  ③“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什么都可以想”是指。“什么都可以不想”是指。“自由的人”是指。

  ④“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这句话表现了作者的心理。

  ⒊探讨、研究、分析散文中的修辞的运用,把握《荷塘月色》的写作特点,体味散文所描绘的意境:

  ⑴分析、理解文中的比喻句:

  1完成课后第二题。

  ②比较“通感”与“一般比喻”:重点分析文中的两处“通感”,说说“通感”与“一般比喻”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通感:在描写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把某一感官的感受移到另一感官上,使“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如:苦笑一下、嗓音甜亮、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其心理学基础为“联觉”(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产生的条件是联想和想象,产生的契机是事物之间的共性或特定的主观情感。运用通感可以化实为虚,也可以化虚为实。

  ⑵找出散文中的叠词并体会其作用:传神地描摹景象,文气舒展,音韵和谐。

  ⑶体会下面加点词的作用和表现力:

  ①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点缀”有的意义,是人为之,含有作者。

  ②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有之意,准确地写出了月光的特点,显示了月光之美。

  ③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浮”是地升起,显示出雾的状态,突出雾的和。

  ⑷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①在中寄托自己的真情实感。

  ②恰当运用、等修辞手法。

  ③恰当选用、。

  ⑸朗读课文,体味散文所描绘的画面和意境。

  ㈣布置作业:⒈完成课后第二、三题。⒉仿照这种学习的方法阅读其他散文。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13

  教材分析

  学生在上一节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来欣赏作者眼中的月下荷塘薄雾缭绕、朦胧和谐,塘上月色清幽迷蒙、安谧柔和。

  教学目标

  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重难点

  1.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方法教具

  运用多媒体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法

  “问题导学四步走”学习过程设计

  第一步预案落实

  检(抽查)学生预习情况、情境导入

  1.朱自清,原名(),号(),字(),他是著名()

  ()()。初中时,我们学过他的散文《》《》。毛主席高度赞扬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2.写作背景介绍

  第二步理论探究

  1、师生合作,共同探究新知(可采取小组讨论、教师指导示范、学生体验等方式)

  2、教师重点讲解,难点突破

  一、导入:

  由课题所知,本文属于写景散文,所写之景即“荷塘月色”课文哪些段落是描写这两种景物的呢?

  明确:4、5段

  二、诵读、鉴赏第四段

  1.指名一个学生朗读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明确: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3.提问:作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清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播放幻灯片,学生找出相应的句子。

  明确:(第1组)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第2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

  (第3组)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提示学生参看“练习二”)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

  (第4组)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第5组)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写景重点本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令人浮想联翩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请同学们朗读品味

  5.齐声朗读课文第4段,品味其写景特点

  三、诵读鉴赏第5段(仿照第4段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分析)

  1.指名一个学生朗读,学生齐读。

  2.提问:本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难写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塘上月色的特点?

  明确:叶、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

  1. 提问: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

  (如:“泻”“浮”“洗”“画”等),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可分成4组讨论后回答)

  明确: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

  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虽着意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用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象,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请同学们看着挂图展开想象,进入情景,朗读课文

  5.齐声朗读第5段,体味作者写景的高明手法

  第三步实践探究

  一、基础训练

  1.课文第四段写了什么?作者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作者运用什么手法写荷叶、荷花、荷香的?

  2.“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句话是在描写荷花的香气,说说这样写取得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二、拓展训练

  讨论:第四段写“月下的荷塘”但是并没有明写月光,甚至没有提到月光二字,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景物暗示月光的存在的?

  三、创新训练

  为什么说“泻”“浮”二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呢?可否用“照”替代“泻”,用“漂”替代“浮”呢?

  第四步归纳创新

  一、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归纳、创新

  整篇文章作者以艺术的笔法,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充满了诗情画意。

  二、布置作业(基础作业、创新作业等)

  1.背诵第4、5段

  2.第五段的景物描写分别从两个方面衬托了月色,请简要分析。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讲的是文章的重点段落,即月色下荷塘的柔美,荷塘上月色的朦胧,但我总觉得没有讲出作者的美感来,不够精彩,思想性没有讲出濡染来,内功还需修炼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① 整体感知课文,. 抓住文眼,理清作者情感和课文结构。

  ②学习文中情景交融的写法, 指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提高鉴赏散文的能力。

  ③. 感受荷塘月色的美景,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及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1. 整体感知文章,把握结构安排,抓住全文两条线索,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2. 体会作者在文中运用的语言技巧和写作手法;

  难点:体会作者运用的语言技巧和写作手法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教学方法:提问法、朗读法,品析法、合作探究法、迁移练习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两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介绍背景知识,理清作者情感和课文结构、感知语言技巧和写作手法。

  导学过程: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感受美

  1. 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四季美图,并用诗般的语言导入:大自然多姿多彩,画家用线条色彩描绘,音乐家用音符节奏表现,而文学家却用优美的文字来表达。同学们当你看到那满塘荷花,满塘月色是你想用什么来表达呢?????那么,在朱自清笔下的荷塘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致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荷塘月色》去看看吧!(板书课题)

  2. 作者及写作背景

  3. 出示学习目标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发现美

  1. 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整体感知全文,思考并圈点勾画以下问题的句子:

  ①作者以游踪为序依次写了哪些地方?

  ②作者心情有哪些变化?

  ③为什么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结合文中关键句子和课后资料谈谈你的看法。(此环节意在引导学生学会披文入情、知人论世的运用多种方法理解作者情感和作品文章主旨。)

  ④你还文中发现了什么?

  2. 学生交流、师点拨问题,理清文章结构和情感变化,多元解读文章主旨。

  2 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是从不宁静——求宁静——得宁静——出宁静,是一个圆形;

  从外结构看,从作者出家门——踱小径——赏荷塘——回家门,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 明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本文的文眼。

  第三环节:品读课文欣赏美

  1. 提问:作者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在写景中运用了哪些方法来描写呢?

  2. 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找出主要的写景段落(4、5、6段)及所写景物:月下荷塘、塘上月色,齐读。

  3. 在第4段中圈点勾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词句并用“我欣赏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XXX的特点”的表述方式和小组同学交流,推荐说的精彩的同学在全班交流,师生共同总结本段内容及写作技巧:比喻、拟人、通感、叠词、情景交融。

  第四环节:学以致用展示美

  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如恰当的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和情景交融等写一个作文片段描绘你曾看到的美景.

  学生写作,师巡回指导。

  学生展示作品,师生共同点评。

  (此环节为预案,视时间而定,可在课内,也可在课外完成,意在通过迁移训练,达到学以致用、巩固学习效果的目的)

  第五环节:总结提升,作业布置

  由学生来总结这节课中的学习收获,培养学生总结反思的好习惯。

  作业:将片段作文扩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并反复修改。

  背诵课文4、5段,积累好词佳句。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15

  1 荷塘月色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打开课件,播放幻灯片1

  (1)朱自清简介

  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号秋实,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灰心,保持清白,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便取《楚辞》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的“自清”二字改名“朱自

  清”字“佩弦”。他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初中时,学过他的散文《春》、《背影》等。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毛主席高度赞扬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2)朱自清与父亲的关系变化(播放幻灯片2)

  1915年,朱自清父亲包办朱自清婚姻,朱自清有怨言。父子生隙。

  1916年,朱自清上北大后自作主张改“朱自华“为“朱自清”,父亲很生气。

  1917年:父亲失业,祖母去世,家庭经济陷入困顿。朱自清二弟几乎失学。《背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年。

  1921年,朱自清北大毕业参加工作,父亲为了缓解家庭经济紧张私自扣留了朱自清工资。父子发生剧烈矛盾。朱自清离家出走。

  1922年,朱自清带儿子回家,父亲不准他进门,只能怅然离开。

  1922年,朱自清再次回家,父亲不搭理他。父子开始长达多年的冷战。

  1925年,朱自清父亲写信给儿子: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在泪水中完成了《背影》。

  1928年,朱自清父亲读到《背影》。父子冷战解冻。

  1945年,朱自清父亲去世。

  总之,家庭的不和谐是朱自清心里颇不宁静的一个重要原因。

  活动2【讲授】背景介绍(播放幻灯片3)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作者当时29岁,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叛变革命,三天之间,300多人被杀,500多人被捕,3000多人失踪。一夜之间,白色恐怖笼罩全国。消息传到北京,朱自清十分震惊,一连几天心绪不宁,充满苦涩、悲愤和彷徨。

  四一二政变给他的打击是很大的,他在信中这样写道:“ 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节选自朱自清,1927年9月17日的一封信) “ 只有参加革命和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我既不能参加革命与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姑作安心的过日子了。我是想找一件事,钻了进去,消磨这一生。我终于在国学里找出了一个题目,开始像小儿的学步。这正是往"死路"上走;但我乐意这么走,也就没有法子。”(朱自清《哪里走》1923年2月)

  朱自清既反感于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怀疑惧,陷入不知“那里走”的“惶惶然”中,他“躲到学术研究中”,躲到大自然中,既是“避难”,又在与政治保持距离中维护知识分子的相对独立。

  《荷塘月色》就是在这种心情下诞生的。

  活动3【活动】初步感知课文的结构美(播放幻灯片4)

  《荷塘月色》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散文有四美:结构美、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我们第一节课就来欣赏《荷塘月色》的结构美。

  请大家思考并分组探讨下面三个问题:

  问题1: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

  问题2:为排遣不宁静,作者散步的游踪是怎样的?

  问题3:一夜畅游,朱自清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吗?

  探讨、形成结论

  1、“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是什么让作者的内心不宁静?(要求学生回答),是现实,是“现实世界”(板书),为什么?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现实世界造成了人类心灵的种种烦恼和痛苦,“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使我们的心灵不得安宁,所谓“人活着就是为了含辛茹苦”,“思量堕地一声哭,领取为人万种难”。 作者一开头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点明现实世界造成了内心的苦闷、烦恼。作者想摆脱掉这种苦闷、烦恼,就不得不暂时离开这个“家”,去追寻另一片宁静的天地。

  2、游踪:家——小路——荷塘——家。作者得到宁静了吗?为什么?

  作者用他的笔描绘出一个清净、自由的世界,我们姑且称之为“荷月世界”(板书),清静、自由的“荷月世界”,使作者一走进月色下的荷塘,一下子就感受到了这一世界的美妙:“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心灵上的一切烦恼、疲惫,在进入荷月世界的刹那,似乎都烟消云散了,作者几乎为这种心灵的自由轻松而狂喜而陶醉了:“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在这个世界中,作者不宁静的心得到了暂时的宁静。

  不管什么原因,现实世界总有许多让人无奈之处,人类不仅在物质上需要大自然的哺育,在精神上也能从大自然中寻求到依托。当我们有困惑、有苦恼的时候,当我们感到身心疲惫的时候,去野外走走,去大自然中走走,不也能愉悦身心吗?朱自清先生以洋洋笔墨、细细笔触和浓浓深情,向我们描绘了一个清静、自由的“荷月世界”,一个美好的心灵家园。我想,这也是这篇文章成为名篇为人们所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荷月世界”,它只能给予人类心灵暂时的超脱与自由,它与现实世界相邻,现实世界的种种烦恼与苦闷,可能会在不经意间随风而起,乘隙而入,“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在喜悦中,还是难掩心中的苦闷。

  结束语:有没有一个世界,一个自由、美好、幸福的世界,一个没有忧虑、没有烦恼的世界?我们明天继续学习《荷塘月色》!

  活动4【讲授】本节课板书(播放幻灯片5)

  本节课板书(播放幻灯片6)

  行踪:出家门——去荷塘——观荷塘——回家门

  情绪的变化:不宁静——淡淡的喜悦——超脱——不宁静

  深层结构:现实世界——荷月世界——理想世界——现实世界

  分析:从外结构看,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

  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是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是一个圆形;

  活动5【活动】附录(下一节课的主要内容):

  1、联想:“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

  2、作者在文章引用了梁元帝的《采莲赋》,《采莲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①引导理解诗句:

  漂亮的少年、美貌的少女,心心相印采莲去。首船头来回转,交杯频递笑把爱情传。桨板轻摇水草紧绊,船头微动浮萍才分开。姑娘身材多窈窕,白绸衫儿束细腰。情意绵绵难分割,恋恋不舍把头回。春末夏初好季节啊,叶儿正嫩花儿才开。撩水逗乐笑微微,怕水珠溅身弄湿衣。忽然又觉船儿斜,急忙收起绫罗裙。

  ②引导明确:

  一群少男少女(“妖童媛女”),采莲的情景是祥和舒心、热闹有趣的。(文中:热闹、风流)

  3、《西洲曲》的理解

  《西洲曲》写一个女子在别离后从春到秋对所爱男子的怀念。这里引用的是其中四句。诗意是说,这个女子秋天在南塘采莲,莲花已高过人头,且结了莲子,她低下头来抚弄着莲子,莲花清得如水一样,真象她爱怜的男子的心。莲和怜谐音,莲子,意味着爱恋对方。清如水,比喻她所爱的人的心地、行为都是光明纯洁的。(相亲相爱)

  4、作者勾勒了一幅江南采莲图,江南采莲图有何特点?

  无忧无虑 自由幸福 快乐美好 相亲相爱 [板书]

  析:一幅“江南采莲图”是作者笔下理想世界的意象化。在理想世界里,人类的心灵首先应是无忧无虑的,于是我们在这个世界里首先看到了一群少男少女(“妖童媛女”)。人生中烦恼最少、最无忧无虑的当属少年时代,所谓“少年不识愁滋味”。在理想世界里,人类的心灵还应该是快乐幸福的。“妖童媛女,荡舟心许”,情窦初开,幸福莫名。在理想世界里,心灵与心灵更应是相通相惜、相亲相爱的。“采莲”、“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者,怜也。怜即是爱。“江南采莲图”,就是作者所追寻的无忧无虑、自由幸福、相亲相爱的理想世界的化身。但这一世界又显得可望而不可即,可想象、可远观而无可置身,似乎每个现实世界的人“无福消受”的,只能在想象中过把瘾。

  小结:由“忽然”引出一幅江南采莲图,至此由“实”到“虚”,开辟了一种与前文孤寂幽静相反的热闹欢乐的境界。一实一虚,一动一静,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作者似乎得到了暂时的“宁静”,但“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又回到了现实中来。表明作者无法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理想的“宁静”,这正是残酷的现实社会带来的结果。

  总结全文

  朱自清通过《荷塘月色》告诉我们:我们人类的心灵栖居在三个世界里,它们分别是“现实世界”、“荷月世界”、“理想世界”。

  首先是现实世界。现实世界是人类心灵的长居之地。现实世界一方面为人的身心生存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是人类心灵中一切苦闷、烦恼、不得自由的源头。在《荷塘月色》中,“家”就是现实世界的象征,或者说是现实世界的意象化。作者一开头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点明现实世界造成了内心的苦闷、烦恼。作者想摆脱掉这种苦闷、烦恼,就不得不暂时离开这个“家”,去追寻另一片宁静的天地。于是作者“忽然想起”了“总该另有一番样子”的月色下的荷塘,由此作者的心灵开始进入了“荷月世界”。

  “荷月世界”又是怎样的一个心灵世界呢?

  清净、自由,是荷月世界的最大特点。一走进月色下的荷塘,作者一下子就感受到了这一世界的美妙:“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心灵上的一切烦恼、疲惫,在进入荷月世界的刹那,似乎都烟消云散了,作者几乎为这种心灵的自由轻松而狂喜而陶醉了:“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作为心灵的第二栖居地的“荷月世界”,除了清净、自由之外,还有两个特点。一是它的暂时性。人类心灵在这一世界的栖居,只能是暂时的,它必定要回到永久栖居之地——现实世界。荷月世界颁发给人们的只是一张暂住证而已。显然,朱自清先生已然注意到了这一点,在刚踏进荷月世界时,他就知道,这美好无边的荷香月色只能“(暂)且受用”。二是它对心灵自由的有限与不彻底性。荷月世界无法彻底隔绝现实世界,在清净自由的心灵的潜意识深处,还留存有现实世界带来的抹不掉的一丝阴影。这阴影随时都可能从心灵的某个角落里冒出来。“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愣愣如鬼一般。”景随情生,这就是作者心灵深处那一丝阴影的浮现。

  荷月世界,它只能给予人类心灵暂时的超脱与自由。它与现实世界相邻,现实世界的种种烦恼与苦闷,可能会在不经意间随风而起,乘隙而入。那么心灵无烦无恼、无忧无虑的真正的理想世界又在哪里呢?

  它寓存在“江南采莲图”中。“江南采莲图”,就是作者所追寻的无忧无虑、自由幸福、相亲相爱的理想世界的化身。理想世界是人类心灵的梦想家园,它只能以想象的方式栖居而无法置身。但有它存在,我们人类的心灵就不会在现实的苦难中沉沦、堕落。

  陈卫 评论第一学时 本节课板书(播放幻灯片5)

  优点:

  结构完整,重难点突破得法

  缺点:

  无

  陈卫 评论第一学时 初步感知课文的结构美(播放幻灯片4)

  优点:

  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体现知识形成过程,结论由学生自悟与发现

  缺点:

  无

  陈卫 评论学情分析

  优点:

  学情分析全面具体

  缺点:

  无

  陈卫 评论

  优点:

  重难点设置符合教学大纲,学生学情。

  缺点:

  无

  陈卫 评论第一学时 打开课件,播放幻灯片1

  优点:

  合理运用多媒体,连接学生与书本、作者,引导学生知人论世,在作者的经历与文本内容间建立了一个供学生过渡的桥梁。强化教师主导地位

  缺点:

  无

  陈卫 评论教学目标

  优点:

  从教学目标上看,注意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追求。

  缺点:

  无

  何洪奎评论

  优点:

  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看,合理运用媒介,连接现实与书本,引导学生知人论世,在作者的经历与文本内容间建立了一个供学生过渡的桥梁。 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看,教态明朗、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语言准确清楚,精当简炼,语调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能熟练操作微机。 从教学效果上看,教学效率高,学生受益面大,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学生积极参与,投入;欢喜,兴奋;思考深入;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可望得到发展。

  缺点:

  无

  何洪奎评论

  优点:

  从教学思路设计看,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以“散文四美”为脉络和主线,编排组合本文的全部教学内容,衔接过渡自然,详略得当。 从课堂结构看,教学横向的层次分明,环节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合理。

  缺点:

  无

  何洪奎评论第一学时 附录(下一节课的主要内容):

  优点:

  从教学目标上看,注意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追求。 从处理教材上看,抓住了散文的结构美和情感美,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缺点:

  无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05-22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06-01

《荷塘月色》优秀教学设计04-07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通用05-31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精选6篇)05-29

荷塘月色朱自清板书教学设计05-14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通用20篇)01-11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07-12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方案(精选9篇)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