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

时间:2024-11-28 16:38:3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15篇(精华)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15篇(精华)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例4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概念,感知1毫米有多长,知道1厘米=10毫米。

  2.让学生通过整理,对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有系统、完整的认识。

  3.结合实践活动,渗透长度单位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空间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硬币、学生直尺、身份证、彩条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媒体展示:美丽的七色彩虹。

  教师:多美的七色彩虹呀!在各小组的桌上有和彩虹一样漂亮的七彩纸条,请各小组分工合作量出它的长度有多少厘米,并作记录。

  学生汇报后,发现紫色彩条的长度有争议。

  教师:用厘米作为长度单位测量,有时得不到准确的结果,需要一个比厘米还小的单位——毫米。(板书:毫米)

  二、探索新知识

  1.观察直尺,看1厘米中间有些什么

  (1)看一看,直尺上1厘米中间有些什么?

  (2)找一找,直尺上有哪些长度单位,你是怎样发现的?教师小结: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外,还有更小的.小格,1厘米间的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教师媒体展示——毫米。强调:毫米是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

  (3)指一指:用笔头指一指1毫米,看一看1毫米有多长。(要求学生多指几处)

  (4)数一数:1厘米中间有多少个1毫米。

  (学生汇报时,要求学生说出数的是从几厘米到几厘米,中间有多少小格)

  根据学生汇报,引导分析、概括出1厘米=10毫米。

  练习:2厘米=( )毫米8厘米=( )毫米( )厘米=50毫米60毫米=( )厘米

  (5)介绍字母表示毫米。

  提问:千米用什么字母表示?米呢?厘米呢?猜一猜,毫米用什么字母表示?

  教师指出:国际上规定用“mm”表示毫米,1毫米可以写成1 mm,那么1厘米=10毫米可以写成1 cm=10 mm。(板书写出)

  尝试:你能用字母表示2毫米、3毫米、7毫米、10毫米、43毫米吗?

  学生独立尝试,全班展示。

  2.实践活动,感受1毫米的长度

  (1)猜一猜,桌上什么物体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2)量一量,身份证的厚度究竟是不是1毫米?

  (3)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

  教师示范:用拇指和食指拿身份证,然后抽出身份证,指出两指间的缝隙就是1毫米。要求学生反复练习,体验1毫米的长度。

  (4)说一说:桌上还有什么东西的厚度是1毫米?

  (5)想一想: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厚度是1毫米?

  3.实际操作,用毫米作单位测量

  (1)认一认,媒体出示练习十三中第2题的两幅图,引导学生认一认是多少毫米。

  (2)尝试量一量。

  ①媒体显示两种量曲别针的测量方法,哪种正确?并要求学生说明理由。

  ②尝试量紫色彩带的实际长度和量数学课本的厚度。

  ③开放测量,找合作伙伴一起,对周围物体作随意测量,看是多少毫米。

  4.探究相邻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议一议: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全组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整理。

  1km=1000m 1m=10dm=100cm=1000mm

  通过整理,引导学生探究:除km和m间的进率是1000以外,其他相邻两个长度单位的进率是10。

  二、用新知,解决问题

  1.做教科书第26页课堂活动第1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全班交流,然后选择合适的单位填入括号中。

  2.学生独立完成课堂活动第2题教师提醒学生用mm为长度单位,引导学生认识其测量误差。

  3.指导学生做课堂活动第3题先估计100张纸的厚度,再实际量一量,并做好记录。

  4.铅笔的长可能是几厘米?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应用了哪些方法探究毫米的有关问题?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2

  单元备课方案

  单元导学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认识米、认识线段和解决问题。

  测量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实际需求,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量化把握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对长度的量化把握离不开长度单位。同时,长度单位是《数学课程标准》图形与几何领域“测量”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学生学习长度单位的开始,也是学生进行测量活动的开始。

  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地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度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这部分知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和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

  备内容

  长度单位

  统一长度单位(1课时)→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认识厘米(1课时)→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物体的长度

  认识米(1课时)→认识米及米与厘米的关系

  认识线段(1课时)→线段的特征及测量;画线段

  解决问题(1课时)→恰当选择长度单位的方法

  备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

  3、知道1米=100厘米,并初步认识线段。

  4、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在建立长度单位的基础上,尝试估算物体的`长度。

  2、经历探索用尺子测量线段长度的过程,会按给定长度画线段(限整厘米)。

  3、经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养成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学习过程与方法的习惯。

  2、在尝试估测物体的长度活动中初步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活动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备重难点

  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难点

  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并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3

  设计说明

  本课时复习的是可能性这部分内容。小学五年级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让学生感受随机事件发生的统计规律性,并感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要求学生借助生活中的问题,从“量化”的角度来求出可能性的大小,再进行比较,体会游戏中的公平原则。

  1.注重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随机现象。

  教材114页5题是对可能性这部分内容的复习与巩固,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学会列举记录简单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活动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生分组活动后,把游戏结果填在表格中,通过观察、统计游戏结果,体会游戏活动的'随机性,进一步感受可能性的大小和游戏的公平性。

  2.内容充实、训练扎实、应用求实。

  本节课涉及了“石头、剪子、布”“抛硬币”“转盘实验”等游戏,让学生能有意识地在今后的学习中自觉地归类,活动安排上有老师提出可质疑问题、学生修改方案、学生自主设计游戏规则等内容,多方位训练学生,力求学生在学习后具备随机观念,从而能明智地应付变化和不确定性。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硬币转盘

  学生准备

  两枚硬币转盘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有关可能性的知识。(板书课题:统计与概率)

  ⊙复习可能性

  1.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表示下列事件。

  ①太阳从西边升起。

  ②其他星球上有外星人。

  ③人一定会死的。

  ④三十岁的爸爸妈妈变成一岁的小宝宝。

  ⑤世界上350个人是同一天的生日。

  ⑥天空中飘过一片云彩,马上就会下雨。

  ⑦去商场的人,都买了商品。

  2.列举记录简单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1)同桌玩5次“石头、剪刀、布”的游戏,谁赢的可能性大?

  (2)(出示表格)怎样把两人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记录下来?(有序地罗列)结果怎样?

  女孩

  男孩

  (3)课件出示教材117页12题。

  师:小红和小明在玩抛硬币的游戏,他们的游戏规则公平吗?说说你的想法。

  生:两枚硬币抛下后可能出现的结果有以下四种情况,如下表。

  第一枚硬币

  第二枚硬币

  结果

  1正

  正

  小红赢

  2正

  反

  小明赢

  3反

  正

  小明赢

  4反

  反

  小红赢

  小红和小明获胜的可能性都是,所以游戏规则公平。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4

  (一)学习目标

  1、结合实际生活体验分类的意义,学生能够通过动手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学生体会通过实践活动感知不同的标准下,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3、学生在操作中提高对比、分析的能力。

  4、学生平时要多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二)学习内容

  1、基础性学习包 (1)根据特定标准进行分类(2)知道分类的标准(3)比较大小(4)我学会了吗?丰收园

  思维导图

  2、开发性学习包

  (1)水果蔬菜的分类

  水果和蔬菜的区别:

  1)、水果生长在树上,生长期长;蔬菜一本只有一到两年的生长期……

  2)、凡生长期无花的叫蔬菜,凡生长期开花的叫水果。

  (

  2

  )南方水果

  南方水果:

  3、拓展性学习包

  体验活动:

  (1)整理自己的书包,说一说是如何整理的

  按学科: 语文书 语文本

  数学书 数学本

  音乐书

  品德书

  按功能:

  教科书一类

  练习本一类

  工具书一类

  (2)帮妈妈整理衣服

  按季节分类整理;按颜色分类整理;按上衣和裤子分类整理……

  (三)实施途径

  1、学科单元内整合: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在帮妈妈整理衣服,放入衣橱的时候与第二课时比较大小进行整合,了节分类与比较的相辅相成。

  2、学科间整合:把传统文化课中的《饮食文化》与本节课整合,了解一些水果、蔬菜的营养。与品德与社会课程整合,渗透孝敬父父母,帮妈妈做家务的良好品德。

  3、体验式活动:整理自己的桌洞、书包。

  4、课时安排:本单元学习共安排3课时。

  (四)教学案例:

  学习内容:第二单元“帮妈妈整理衣服”——分类

  学习目标:

  2、学生体会通过实践活动感知不同的标准下,分类的结果也不同。在操作中提高学生对比、分析的能力。

  3、学生平时应多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教学准备: “挂图,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整理观察,体会生活的`需要——按标准分类。

  师:“同学们,前几天老师让同学们回家帮妈妈整理衣服,并观察你们家里的衣服是怎样摆放的。你们做了吗?(生:做了)你们能帮妈妈干活,真是些好孩子,现在让我们想一想,通过整理和观察,你都发现了什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独立思考。) 学生同位交流自己的发现。

  师:“现在,谁想把你的发现声音响亮的告诉全班同学?”

  生:“我发现我们家的衣服叠得很整齐,我爸爸的放在一个橱里,妈妈的放在一个橱里,我的放在一个橱里。”

  师:“这是把每个人的衣服分别放在一起。”

  生:“我发现我们家的衣服是上衣放在一起,裤子放在一起。”

  师:“也就是说上衣、下衣分开来放。”

  生:“我发现我们家的衣服是冬天的放在一起,夏天的放在一起。”

  师:“你们家的衣服是按不同的季节分开来放。”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板书: 爸爸 妈妈 我 上衣 裤子 冬季 夏季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说得也棒极了。看来你们的妈妈都是按生活需要把衣服分开来放的。(指着板书)其实这些都是你们家分衣服的标准,而你的妈妈把衣服按照一定的标准分开来放的做法,就叫做分类。”(揭示课题)

  二、尝试分类,体会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说了你们小家里的衣服是怎么分类的,现在我们来给我们班集体这个大家分分类,好吗?”“你打算怎样给全班同学分类呢?”(学生独立思考)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生:“我想按照男同学女同学来分” (师板书:男 女)

  师:“现在我们就按这个同学的想法来分分看。注意:请男同学站起来。现在,全班同学被分成了两类,站着的是男同学,坐着的是女同学。请坐下。”“谁还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生:“按东西路队来分。”

  (师板书:东路队 西路队)

  师:“现在我们再来按这个同学的想法分分看。注意:请东路队的同学站起来。现在,全班同学又被分成了两类,站着的是东路队的同学,坐着的是西路队的同学。”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两次站起来的人是同一批人吗?(不是)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体会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生:“因为两次站的标准不一样,所以站起来的不是同一批人。”

  师:“说得太好了。你还有不同的分法吗?”(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师板书)

  生:“按长头发和短头发来分”

  生:“按穿校服的和没穿校服的来分”

  三、联系生活,体会分类的好处

  师:“同学们刚才想出了那么多种分法来分咱班的同学,现在我想请教同学们,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分类呢?” (学生独立思考,也可以同位商量)

  教师可这样引导:哪里用到分类——具体是怎么分的——这样分有什么好处? 同时要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超市里水果蔬菜的分类;自己的书包里面的物品分类整理)

  四、自主练习,应用分类,明确为什么这样分。

  1、自主练习第一题: 师:“看到刚才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有一群小动物也忍不住过来听课了,它们到哪去了呢?

  原来它们藏在你的数学书第21页上了,看谁能最快找到它们?” “请同学们看书,都有哪些小动物来听课了?”(学生看图说一说)

  教师读要求:哪些是鸟类?用圆圈圈出来。 学生独立做。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鸟类和昆虫的区别。

  2、自主练习第二题:

  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自主练习第三题

  师:“同学们,你们去沙滩玩过吗?你们是怎么去的?(坐汽车去的)除了汽车,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工具?”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在我们的学具盒里也有一些交通工具,请你把它们拿出来。你能给这些交通工具分分类吗?”

  学生动手操作,分完后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五、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注: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跟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分类在生活中有较多应用,衣服分类,交通工具分类,学生分类,超市里的物品分类……联系生活中的这些分类之后,学生学得更有趣,更愿意学数学。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5

  单元导学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倍数与因数;2,5,3的倍数的特征;奇数与偶数的认识;找因数;找质数。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大量的整数知识(包括整数的认识,整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本单元的概念比较多,且部分概念比较抽象,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区分与把握,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本单元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概念,掌握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形成完整的概念体系。

  本单元学习的知识是以后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与通分的重要基础。

  备内容

  倍数与因数(1课时)→倍数、因数的意义及倍数与因数的关系;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探索活动:2,5的倍数的特征(1课时)→2,5的倍数的特征;偶数与奇数的含义

  倍数与因数

  探索活动:3的倍数的特征(1课时)→3的倍数的特征;同时是2,3和5的倍数的特征;,9的倍数的特征

  找因数(1课时)→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找质数(1课时)→质数与合数的意义;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找100以内质数的方法

  备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意义,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在100以内的全部倍数,以及在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2.知道2,5,3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3的倍数。认识奇数和偶数,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3.知道质数和合数的特征,并能用筛选法找出100以内的质数。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倍数与因数的认识过程,并能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优化寻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2.经历2,5,3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在观察、猜测和讨论的过程中学会归纳、类比的方法。

  3.经历找因数、找质数的过程,并学会“有序思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认识倍数与因数、探索非零自然数特征的过程中,体会观察、分析、归纳、猜想、验证等探索方法,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观察、猜测和讨论的过程中,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研究质数的过程中丰富对数学的认识,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备重难点

  重点

  1.认识倍数与因数,在100以内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在100以内的自然数中,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2.认识质数、合数,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3.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3的倍数。

  难点

  1.理解因数、倍数、质数、合数、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2.会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3.归纳2,5,3的倍数的特征。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6

  设计说明

  本节课教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具体事物,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亲身体验等活动,理解周长的含义。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特点特做如下设计:

  1.让学生做数学,体会周长概念的本质。

  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环境找到切入点,引入周长的概念,有效地利用了学生的认知经验,为理解周长的含义打下基础。同时,在学生自主测量周长的这个环节中创设让学生充分猜想、探究的活动空间,其中有规则图形周长的测量,如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等;有不规则图形周长的测量,如树叶的周长。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通过做数学(经历动手、动脑的探究活动),在实践中理解周长的含义。

  2.让学生充分体会“化曲为直”的方法。

  本节课,让学生充分经历了根据周长的含义测量出图形周长的过程。注重指导学生自主选择测量工具和方法,并在组内交流测量的过程。同时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在测量不规则的封闭图形的周长时,可以先用绳子围,再用直尺量的“化曲为直”的方法,并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树叶、圆形的钟面

  学生准备直尺、米尺、绳子、树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标准五角星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感知周长

  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

  (1)说一说它们的特征,以及相同点和不同点。

  (2)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用直尺量一量,每个图形的4条边一共有多长,然后汇报。

  (3)揭示课题:像这样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研究封闭图形的周长。(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学生的`已有经验,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为学生进一步探究有关周长的知识作铺垫,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学生掌握新知降低难度。

  主动探究,测量周长

  1.课件出示教材83页例3。

  (1)让学生在教科书上把每个图形的周长用彩色笔描出来。

  (2)用直尺量一量每个图形的周长,然后汇报。

  (学生汇报时,会质疑除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五角星可以用直尺量出周长外,其他图形无法量出周长)

  (3)说一说测量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五角星周长的方法。

  (用直尺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再把所有边的长度相加,就算出了周长)

  2.测量不规则图形的周长。

  (1)分小组探究测量方法,交流讨论,测量钟表和树叶周长的方法。

  (2)全班汇报,交流测量方法。

  测量钟表周长的方法:

  方法一可以用软的米尺测量钟表的周长。

  方法二可以先在圆形钟面上做一个记号,再把圆形钟面在米尺上滚一圈,就知道它的周长了。

  测量树叶周长的方法:拿根绳子先围一圈,再量绳子的长度。

  3.引导学生总结根据不同图形选择不同测量方法。(出示课堂活动卡)

  (1)小组合作探究,完成课堂活动卡。

  (2)汇报自己的发现。

  发现一:规则封闭图形的边都是直的,就可以用直尺直接测量。

  发现二:圆形物体或不规则封闭图形的边不是直的,要借助绳子、软尺和直尺测量。

  4.师小结:我们今天认识了周长,学会了测量封闭图形的周长。在测量周长时,要注意根据图形特点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经历测量不同的平面图形周长的过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同时让学生通过比较,明确要根据不同的图形选择不同的测量工具和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实践应用,加深理解

  1.下面的图形中,哪些图形能找出它们的周长,哪些图形不能找出它们的周长?

  2.组织学生量一量课桌桌面的周长。

  3.解决问题:学校要为同学们做校服,你能帮同桌量一量胸围、腰围吗?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例来测量周长,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用周长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84页1、2题。

  板书设计

  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规则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直尺测量法。

  不规则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绳测法、滚动法。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7

  教材分析

  《数学广角》第一课时的内容.排列与组合知识不仅是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而且也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教材注重体现这一要求,在二年级上册教材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排列与组合知识,在三年级上册继续学习排列与组合这一内容,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进一步系统、深入的学习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及更为复杂的排列组合问题。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会遇到许多有关排列组合的问题,并能够进行较简单的搭配,但是缺乏有序的'思考,无法进行“不重不漏”的搭配。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认识到,纯粹的排列与组合知识,是高度抽象与概括的知识,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较难理解排列与组合的实质,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从具体形象逐步过度到抽象概括,让学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简单的计算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2、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序发、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和难点

  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能够进行有序的思考,掌握搭配组合的方法成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有序的思考问题,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就成为了本节课要突破的教学难点。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使学生学会“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正确的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初步掌握调商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掌握试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里最大能填几?

  30×()<7540×()<180

  2、在○里填上>或<

  35×4○13842×5○230

  3、下面各题应该商几?

  91÷20xx÷40

  [通过复习与新课有直接联系的旧知识,为本节课学习除数是任意两位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在计算和思路上做好准备。]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3

  (1)21本《作文选》要付84元。一本《作文选》多少元?

  问:怎样列式?和昨天学习的除法题有什么不同?如何计算?

  提问:你能计算出84÷21等于多少吗?是怎样想的?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

  如果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就比较方便了。

  [使学生体会用“四舍”“五入”试商的方法,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1最接近20,把21看作20来试商,

  引导学生观察三道题的除数的个位数。

  提问:这三道题的除数的个位数分别是几?你把它们看做多少来试商?你是怎样计算的?

  归纳小结:当除数的个位是1、2、3、4时,把除数的个位数舍去,看作整十数来试商,试得的商和除数相乘,如果余数比除数小,说明试得的商是合适的。

  (2)王老师还有196元,要买39元一本的`词典,可以买多少本?还剩

  归纳:如果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就比较方便了。

  学生试做练习:

  198÷23215÷34552÷63

  提问:你把各题的除数看作多少来试商?你怎么计算的?这三道题的调商过程有什么共同点?

  小结:用“四舍”或“五入”的方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初商容易大,大了要调小(小了要调大)。

  三、巩固练习:

  1、板演

  46÷23153÷51300÷74

  2、练习书后2、3

  [通过练习,巩固试商方法,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四、总结

  1、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2、当除数的个数是1、2、3、4时怎样试商?

  五、作业:P864、5、6

  四、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

  课后反思:

  由于学生只在二年级下册学过简单的笔算除法,并且当时只是以乘法口诀表进行口算为主,缺少竖式书写格式,,试商方法相隔时间又较长,好多学生对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已经淡忘,因此我在教学时对这部分内容在复习时做好铺垫,花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复习巩固,然后再进行新课教学,这样教学效果好很多。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9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

  去图书馆(描述简单的路线图),确定位置(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方向与位置是“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重要内容,本单元的学习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生活周围的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同时也是小学生在生活中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已经掌握了用两种方法表示物体的位置,一种是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另一种是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这些知识为学生进一步认识物体在空间的具体位置打下了基础,本单元的学习是第一学段学习内容的发展。

  备内容

  方向与位置

  去图书馆(1课时)

  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确定位置(2课时)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备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根据路线图描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具体路线。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知道数对与方格纸上的点的对应关系。

  1.经历探索行走路线的过程,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2.经历数对的抽象过程,探索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体会数对与方格纸上的点的对应关系。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发展空间观念与推理能力。

  1.在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过程中体会方向与位置的知识的价值。

  2.在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的过程中积累有效的活动经验。

  备重难点

  重点

  1.能根据路线图描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具体路线。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知道数对与方格纸上的点的对应关系。

  难点

  1.体会同一段路程往返的方向具有相对性。

  2.根据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10

  设计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图形的教学要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因此,本节课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从具体的实物图中抽象出角,建立角的表象。本设计主要突出以下两点:

  1.注重观察和实践操作,突出角的结构特点。

  首先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通过观察主题图,经历从实物图中抽象出角的过程,使学生在脑海中构建出角。然后通过折角、制作角等操作活动,明确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重视合作学习。

  在《数学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引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着重突出自主探究的学习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动手操作,在合作中观察猜想,自主探究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口的大小有关以及角的画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圆形纸

  学生准备 小棒 三角尺 圆形纸 剪刀

  教学过程

  ⊙游戏导入,初步感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做一个摆小棒的游戏,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摆,其他同学在下面摆。注意听老师的要求:先用四根小棒摆出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学生动手摆,教师巡视)

  2.你们摆出的是什么图形?(正方形)

  3.现在拿走一根小棒,再摆一摆,又会是什么图形?(学生动手摆,交流是三角形)

  4.你们真聪明!接着再拿走一根,这又是什么图形呢?(像这样的图形就是角)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角。(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学生通过动手摆熟悉的图形,依次分别拿走一根小棒引出新知,初步感知角和四边形、三角形的内在联系以及角的结构特点。

  ⊙主动参与,探究新知

  1.在主题图中找角。

  课件出示教材38页主题图:操场上很多物体的表面都有角,快来找找吧!(学生说出一个,课件演示一个,师跟着复述一遍,并及时表扬)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观察的主题图中抽象出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现实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2.教学例1。

  (1)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师:小朋友一下子找到了这么多的角,真了不起!(课件出示剪刀、钟面和三角尺)那这些生活中的角在数学上该怎样表示呢?你们看,角就是这样的。(课件中把三个角从实物中移下来)

  师:这三个图形都是角。闭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么样的?再用手比划比划角的模样。(学生动手比划角,同桌互评)

  师:仔细观察这三个角,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尖尖的;都有两条直直的'边)

  (2)认识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及其特征。

  ①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角。你们看:这个尖尖的两条线的交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线是角的两条边,角的两条边都是射线,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就组成了一个角。

  ②师指着课件中的第二、三个角:谁来指出这两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师: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一个顶点,两条边)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从生活中抽象出角的过程,使学生初步体会角是从物体表面抽象出来的几何图形,是一种简单而美丽的图形,并明确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3)判断角。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形,同学们想看看吗?这些图形中有我们刚刚认识的角吗?用手势表示你们的判断。(课件出示教材43页2题)

  (4)找生活中的角。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好多的角。下面,就请大家在教室里找一找,看看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听清老师的要求,两个同学一组,要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学生活动,教师指导)

  请学生说说找到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感知角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

  教材第48~49页“比的意义”。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

  2、经历探索比与除法、分数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明白比的后项不能为0的道理,会把比改写成分数的形式。

  3、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能力,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求比值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设计:

  ⊙复习铺垫

  1、某车间有男工5人,女工8人,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几分之几?女工人数是男工人数的几倍?

  2、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分数的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

  设计意图:在结合生活实际复习两个同类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复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

  ⊙讲授新课

  1、教学比的意义。

  (1)教学同类量的比。

  ①用除法表示同类量之间的关系。

  a、课件出示:杨利伟在“神舟”五号飞船里向人们展示了联合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这两面旗都是长15cm,宽10cm。

  b、讨论:怎样用算式表示这两面旗的长和宽的关系?(引导学生说出:可以求长是宽的几倍,或求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②用比表示同类量之间的关系。

  a、引入比的概念:两面旗的长和宽的倍数关系还可以用“比”来表示。长÷宽=15÷10,宽÷长=10÷15,也可以说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宽和长的比是10比15。

  b、简介同类量的比:不论是长和宽的比还是宽和长的比,都是两个长度的比,相比的两个量是同类的量,所以两面旗的长和宽的比属于同类量的比。

  (2)教学非同类量的`比。

  ①用除法表示非同类量之间的关系。

  a、课件出示:“神舟”五号进入运行轨道后,在距地350km的高空作圆周运动,平均90分钟绕地球一周,大约运行42252km。

  b、讨论:怎样用算式表示飞船进入轨道后平均每分钟飞行多少千米?(42252÷90)

  ②用比表示非同类量之间的关系。

  对于这种关系,我们也可以说:飞船所行路程和时间的比是42252比90,因为这里的42252km与90分钟是两个非同类的量,所以比也可以表示非同类量之间的关系。

  (3)归纳、理解比的意义。

  ①什么是比?结合上面两个例子说一说。(学生试说,教师总结:两个数的比就是表示两个数相除)

  ②判断,下面数量间的关系表示的是两个数的比吗?

  a、甲数是3,乙数是4,甲数和乙数的比是3比4;乙数和甲数的比是4比3。(是)

  b、张师傅20分钟制作了7个零件,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的比是7比20。(是)

  c、足球比赛,甲队和乙队的比分是8比1。(不是,因为足球比赛的比分不表示两个数相除)

  2、教学比的读、写和比的各部分名称。

  (1)简介比的写法。

  15比10记作15∶10;

  10比15记作10∶15;

  42252比90记作42252∶90。

  (2)简介比的读法。

  两种形式的比都读作几比几。15∶10读作:15比10;表示比时,读作:15比10。

  (3)简介比的各部分名称。

  “∶”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例如:(板书)

  (4)明确比值的求法和表示方法。

  比值=比的前项÷比的后项,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3、教学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1)比与除法的关系。

  ①观察上面的式子,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比号相当于除号,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②比的后项能不能是0?为什么?(比的后项不能是0。因为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除数不能是0,所以比的后项也不能是0)

  (2)比与分数的关系。

  ①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想一想,比与分数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回答: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比号相当于分数线,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②举例说一说,两个数的比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吗?怎样写?(两个数的比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例如15∶10,可以写成,读作:15比10)

  4、小结。

  比的概念实质是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任何相关联的两个量的比都可以抽象为两个数的比,既有同类量的比,又有非同类量的比,比和除法、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

  设计意图:循序渐进,先由倍数关系引出两个同类量之间的比及非同类量之间的比,使学生理解比的本质;然后再结合实例,引导学生明确比的各部分名称及比值的求法;最后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比和除法及分数之间的关系,加强了知识间的联系,为学习比的其他知识打下基础。

  ⊙巩固练习

  1、教材49页1、2题。

  2、教材52页1题。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52页2题。

  板书设计:

  比的意义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12

  设计说明

  “植树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本节复习课,就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巩固所学,理清思路,让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1.通过对比,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植树问题的复习分为三个类型:两端都栽树、两端都不栽树和在封闭路线上栽树。由于它们之间都存有共性:都隐藏着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因此,本节课把所有类型的植树问题归纳在一起,通过观察比较,得出公式,总结这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策略。最后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所有和植树问题相关的实际问题。

  2.通过变式练习,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在学生进一步明确了三个类型的“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策略之后,设计了不同难易程度的练习,让学生根据前面发现的规律来解决。同时做好植树问题和生活实际问题的对比沟通,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课堂练习卡

  学生准备:课堂练习卡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第七单元,我们共同研究了“植树问题”,想一想,“植树问题”存在几种情况,它们的关系是怎样的呢?指名回答后,老师小结。

  (1)在线段上栽树。

  ①两端都栽:棵数=间隔数+1

  ②两端都不栽:棵数=间隔数-1

  (2)在封闭路线上栽树:棵数=间隔数。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回顾,进一步理解植树问题中存在的规律,为下一步分层练习作铺垫。

  ⊙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基本练习。

  (1)在练习本上画一条10厘米长的线段,每隔2厘米画一朵小花,两端都要画,一共可以画多少朵小花?

  (2)一个堤坝长200米,沿堤坝栽一行小树,每隔10米栽一棵,只有一端栽,一共可以栽多少棵?

  (3)在一段公路的一边栽95棵树,两端都栽,每两棵树之间相距5米,这段公路全长多少米?

  (4)公园大门前的公路长80米,要在公路两边栽上树,每两棵树相距8米(两端也要栽)。园林工人共需要准备多少棵树?

  (学生自由解答,小组内交流,然后教师组织全班交流,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同学纠正错误)

  师:同学们真聪明,计算得这么准确,下面老师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题目,有没有信心完成?

  2.综合练习。

  一个挂钟,1时敲1下,3时敲3下,12时敲12下,当这个挂钟3时时敲3下共用了4秒钟。当12时时敲12下要用多少秒?

  (1)读题明确题意。

  (2)分组合作探究。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练习,层层深入地回顾了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我们对植树问题进行了回顾,大家有什么收获呢?

  ⊙布置作业

  1.校园里有一段长80米的路,在路的一侧栽松树,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可以栽多少棵?

  2.要在100米的马路两旁栽树,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可以栽多少棵?

  3.一个圆形花圃周围长40米,沿花圃一周每隔4米插一面红旗,每两面红旗的中间插一面黄旗,花圃周围各插了多少面红旗和黄旗?

  4.一个小朋友以相同的速度在路上行走,从第1棵树走到第17棵树需要16分钟。如果这个小朋友走了30分钟,应走到第几棵树?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13

  一、 教材分析

  《量一量》选自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面积》中的第二课。本课是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交流各自测量结果,在对彼此不同的测量结果的质疑与反思中,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在这个基础上,认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与1平方米面积单位,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身边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与1平方米,使每个面积单位变得直观具体、看的见,摸得着。学生有了对面积单位的体验后,让他们再估一估身边事物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并测量。

  教学中,教师尽可能的以数学活动为主要形式呈现学习内容,在现实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实际的动手测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与1平方米等面积单位的表象;在学生经历有意义的数学活动中,新知识变成了学生具体的经验和体验,使知识与技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的测量活动,体会统一面积的必要性。体验平方厘米、平方分米与平方米等面积单位。

  2、 初步学会估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大小,以及物体表面的面积。

  3、 在动手操作、大胆猜测和抽象概括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发展空间观念,发展思维能力。

  三、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计情境,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淘气和笑笑是两个爱学习的好朋友,但他们今天早上却因为学习上的事发生了争执,现在找我们来了,想请我们帮帮忙,愿意吗?那我先来看看是怎么回事吧?原来,是他们的数学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自制方格纸,测量数学课本的封面的大小。结果淘气测出的结果是24个格子,而笑笑的却是6个格子,他们都认为自己没有错。

  为什么同样的数学课本,测量出的答案却不一样,问题出在哪儿呢?

  (同学们自由表达,体会到单位要统一。)

  你准备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回答)

  你们真聪明,数学家的想法也和你们一样,想到了到统一单位。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面积单位(量一量)。

  活动二:认识1平方厘米,建立1平方厘米的表象

  认识1平方厘米:教师边出示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说数学家们就把这样的正方形的面积大小叫做1平方厘米。

  1、组长从学具袋中给每人拿一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A、摸一摸:把小正方体拿在手上,感觉一下它的大小;

  B、量一量:用尺子量这个正方形的边,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C、讲解读法和写法。

  2、 同学们,现在你对1平方厘米有印象了吗?相信你一定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你能告诉老师:你发现身边的.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3、拿出学具袋里的所有学具,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去测量小长方形的面积。

  4、同学们,如果我们用这个面积单位去量桌面的在小怎么样?太小。所以,它只适合测量比较小的面积。如果要测量稍大一点的面积,比如课桌桌面的大小,我们就要用大一点的单位才合适。接下来,我们要认识的这个面积单位叫做"1平方分米"。

  活动三:认识1平方分米

  1、谁能说说1平方分米有多大?(注意板书)

  2、你们能做出1平方分米吗?

  3、小组合作,估一估每位同学坐的桌面有多大?

  4、你有没有发现身边的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活动四:认识1平米

  如果要测量更大的面积,比如说房间的面积,我们就要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

  1、谁能来介绍一下1平方米有多大?(注意板书)

  2、面积是1平方米的纸上能站多少三年级的小朋友呢?

  3、说一说: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米?

  活动五、学习致用

  1、想一想,填一填:先想像物体面积的大小,再用适当的面积单位填空。

  (1)一间房屋地面的面积约50约(     )。

  (2)一张邮票的面积约6(     )

  (3)练习本封面的面积约212(     )

  (4)单人床的面积约2(     )

  2、猜一猜,数一数:你猜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再数一数,你猜对了吗?

  3、估一估,量一量:先估计图形的面积,再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量一量。

  活动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能不能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吗?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14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的内容,是继前几册《统计》的内容而编排的,前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点有关折线统计图的知识,本节主要是让学生学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看懂此种统计图并学习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比较活泼好玩,男生思维较敏捷,但欠谨慎;女生细腻,思维又不如男生灵活。《统计》这一部分的比较抽象,操作性又强,加上学生这方面的知识基础不是很扎实。教学时,要注意层次教学及个别的指导,但又要顾及学生发展的全面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整理,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2、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

  3、根据信息,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解决简单的问题和提出问题;

  (二)能力目标:会看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给出的信息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及科学的态度;

  2.使学生在互助交流、合作中,看到别人的优、缺点;

  3.感悟学习的快乐和收获知识的喜悦。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解决简单的问题和提出问题;

  (2)根据给出的信息,正确完成折线统计图的绘制。

  教学难点:

  (1)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2)根据数据,正确完成折线统计图。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15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用加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并解决问题,根据本课的教学任务和特点,作如下设计:

  1.关注课前复习。

  为了使新知的学习顺利进行,在课前要安排复习题,为学生扫清计算方面的障碍,实现知识的自然迁移。

  2.关注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每列出一个算式都要提出“算式中的数各表示什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并让学生说出理由,引导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从而切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复习铺垫

  1.学校运动会正在进行中,这些是为参加100米赛跑的运动员准备的题卡,你们也算一算吧!

  课件出示题卡:(师指名口算)

  9+4= 8+8= 8+4= 7+9= 2+8=

  6+7= 5+9= 7+3= 6+8= 5+7=

  2.主席台两边摆了不少鲜花,算一算一共有多少盆。

  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复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口算,为本节课解决实际问题扫清计算的障碍;重现用加法解决问题的情境。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08-21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05-29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08-21

数学单元教学设计08-11

数学单元教学设计08-11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精选8篇)02-19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15篇[推荐]08-27

第一单元数学教学设计07-09

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精选11篇)02-27

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