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家庭事迹材料

时间:2024-07-18 14:27:57 家庭事迹材料 我要投稿

清洁家庭事迹材料常用14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要用到事迹材料的情况还是蛮多的,事迹材料是为了表扬先进、弘扬正气、推动工作,对工作、学习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如实记载和反映的书面材料。相信很多朋友都对拟事迹材料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清洁家庭事迹材料,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清洁家庭事迹材料常用14篇

清洁家庭事迹材料1

  这是一个祖孙三代同堂的大家庭,互敬互爱,和睦平等,母慈子孝;夫妻遇到事情主动商量配合,互相关心扶助,理解沟通,一家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这就是和xx的家。世间万物因和谐而美丽,因和谐而温馨。社会是这样,家庭也是这样。他们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他们是万家灯火中最平凡不过的那一盏,但他们全家人用自己的勤劳、朴实和宽容努力创造自己的生活,守护着最真实的幸福。

  一、相互理解和支持,共建幸福乐家园

  与xx于1997年结婚,夫妻两18年来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敬如宾,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助,有困难共同面对,出了问题共同协商解决,成为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妇。,1971年10月27日出生,1991年7月登上三尺讲台,至今已有25个年头,在25年的教学生涯中,她始终坚持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热爱学生团结同事,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深受学生的喜爱,家长的信任,并赢得同事、领导的认可。

  在农村,一些文化程度较低的家长给孩子的学前教育是不系统、不专业的,而且现在有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的看护和教育问题越来越严重。于是,深受丈夫园丁情怀感染的汪春梅萌生了办幼儿园的想法。20xx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她开办了李宅乡贝贝乐幼儿园。这些年来,靠着他们勤奋的双手和对孩子们的满腔爱心,幼儿园渐渐走上了正轨,众多的留守幼儿在这里得到关爱与欢乐。

  除了事业上的进步,他们的家庭生活也非常温馨幸福。最让欣慰的是,婆媳关系这个千古难题,在他们家却不用烦扰。18年来,他的妻子从未与公婆拌过嘴红过脸。他的母亲今年63岁,父亲67岁。20xx年父亲患了脑溢血后,留下了后遗症,半身不遂,瘫痪在床。父亲出院后,他们便把两位老人接到家里一起生活。是个大孝子,为了使半身瘫痪的父亲能尽快恢复健康,他不惜代价四处寻医问药。不管工作多么累,压力多么大,他都坚持每天下班后为父亲按摩手脚,帮助父亲做运动。他使出浑身解数,让父亲能早日独立行走、自理生活。看到丈夫那么累,xx疼在心里,她在忙完了幼儿园的事情后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抢着为公公端饭送水,以尽儿媳的微薄之力。苍天不负有心人.值得庆幸的是,在两夫妻六年如一日的悉心关照下,的父亲如今已经能够左手拿勺吃饭,拄着拐杖去遛弯了。

  的弟弟20xx年在外打工时落下了一身病,没有独立生活能力,今年已37岁还单身一人。于是,xx与丈夫商量,把小叔子接到家里,悉心照顾。现在他们家祖孙三代互敬互爱、其乐融融。

  二、携手创办普惠园,热心公益报社会

  经常对妻子说,和谐家庭不但要求在家庭中家人和睦相处,在社会上也必须做一个对社会有益,追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文明公民。因此,无论是他单位号召爱心捐赠还是同事邻里有困难,他们家庭的每个成员都有一份爱心相送,积极参与社会捐献爱心活动。20xx年,宗儒源头的小宇杰不慎烫伤,需要多次作植皮手术,医药费不少于八万元。这简直是给本来就贫穷的农村家庭一个致命打击。夫妇得知这一消息后,便四处奔走相告,呼吁兄弟园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小宇杰渡过难关。仅第一次便为小宇杰募捐一万八千多元。如今小宇杰已基本恢复健康,又来园里上学了。两夫妻商议,每学期都为其减免保育费,且在生活上处处关心照顾小宇杰,让他忘记痛苦,快快乐乐,健健康康的成长。

  三、爱国守法懂诚信,为梦汇聚正能量

  在日常生活中,汪王俩夫妻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公共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主动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他们积极执行居委会有关规定,配合居委会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他们主动向周围的人宣传法律法规知识,促进农村地区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为实现大家共同的梦汇聚正能量。

  在看来,家和万事兴,一个家庭只有做到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这样才是真正的和谐幸福的家庭。认为,能在同一屋檐下共度一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所以他经常告慰自己要懂得知足常乐,善待自己与家人,而他的努力也让他收获了幸福和温暖。他希望每一天都增加一个最美家庭,使得人与人之间相处得更加和谐。

清洁家庭事迹材料2

  环保是一件攸关全人类全地球的大事,我们的每一个举动都在创造历史,创造未来。还青山一片绿水,还秀水一片清澈,还蓝天一片纯净,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绿地碧水蓝天谁都喜欢,让我们共同营造一片绿色,保护一片蓝天。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环保就在我们的身边。

  文文的家在安徽蒙城,文文和老公都是一名小学老师。从小文文的母亲就教育她要勤俭节约,结婚后她依旧保留着这个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关注环境问题,所以创立绿色家庭,倡导低碳生活的活动一向在她们家进行着。

  一、营造绿色氛围,引领绿色新风尚

  文文的家住在绿洲雅苑。当年选择房子时因为小区有绿这个字,文文便对它有了好感,才决定定居在此。文文结婚20多年来,全家在洗刷时尽量使用香皂、洗衣皂,刷洗餐具碗筷时经常用无磷的洗洁精 ,不浪费卫生纸。她还经常像朋友宣传低碳生活的好处。装修房子时,为坚决不使用甲醛、苯一类的反射性超标的装修材料。她总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屋里和阳台上种着一些小花草,这样既不占地方,并且还能美化家里的环境,净化家里的空气。在阳台上栽种各样花木,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去过她家的人都会为她家的干净整洁所吸引,所以周围邻居也异常喜欢到她家来玩,既能够欣赏美丽景色、呼吸新鲜空气,也能够听文文传授栽花的心得,她也鼓励邻居种些花草以美化环境。文文还经常无偿给邻居家供给花草。她除了把自我家里打扫干净之外,文文不忘外面的楼梯,只要有时间就勤于打扫,坚持一尘不染。周围邻居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就不在楼梯上乱扔垃圾了。正是这样一个平凡的家庭在创建绿色家园的同时,引领着整个小区的绿色家庭创立,养成了人人参与绿化环境的好习惯。

  二、自觉培养环保习惯,坚持从娃娃抓起

  文文和她的丈夫在学校里带头开展环保行动,并用自我约束的行为习惯去教育、感染他们的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她经常利用“4.22世界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3.12日植树节”等节假日宣传环保知识。并且要求孩子们回家把保护环境,低碳生活落实在行动上,时时以保护环境为标准。在家里、学校里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家里用过的洗菜水和洗衣水可以存着用来拖地;再用来冲厕所,淘米的水用来浇灌花草,坚持“废物利用”。坚持少用方便袋,不用一次性筷子、减少一次性产品的消费,降低白色污染。在她的影响下,她班的学生都有了宣传使用环保产品的理念。

  三、树立环保意识,争做环保志愿者

  文文作为学校的环保志愿者,多年来,经常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时时处处关心环保,宣传环保,监督环保。她总要抽出时间参加学校的清洁周活动,多年来被评为“文明校园”,也少不了她的功劳。她经常利用大课间结束的时间倡导学生到校园里捡垃圾,清理垃圾,为此受到了学校老师和校领导的一致好评。节假日,她也会倡导学生“小手拉大手”,带着爸爸妈妈到公园捡垃圾,清洁公园周围的环境。此举不但培养了学生养成讲卫生,爱护环境的习惯,同时也带动家长保护环境的.意识。也受到家长的拥护。

  四、积极倡导绿色出行,低碳生活,勇当绿色传播者

  蔚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这是我们追求的梦想。然而当我们城市里穿行的汽车越来越多,道路显得越来越狭窄时;当路上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出行不再便捷时;当空气污染,蓝天白云难以再见时——我们要思考、改变我们的自身行为、重新考虑出行方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低碳生活已成为我们急需建立的一种自然、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为进一步推动绿色出行,防止大气污染。她经常在微信群、朋友圈倡议:争做绿色出行的先行者。“有车族”带头选择骑自行车或步行或公交车上下班,坚持每周少开一天车,多步行,多骑车,多乘坐绿色公交车。

  走低碳之路、建绿色蒙城是我们的共同责任。倡导“绿色出行、低碳生活”文文和他老公做到了,她在身体力行,用爱心、恒心去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用热情去传播环保理念,用勇气去改变生活习惯。也让我们携手一起保护环境,绿色出行,低碳生活。把我们的家乡建设的更好。

清洁家庭事迹材料3

  xx是小溪市乡光家村下13组的一名普通村民,一直在家务农,用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始终坚持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是村干部和村民普遍认可的好。其妻子刘素娥平时为人低调,待人和善、有礼,自结婚以来恪守妻子本分,尊老爱幼,互相帮助、互相照顾,同甘共苦,夫妻俩培养了深厚的感情,建立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一、辛勤劳动,带动致富。

  种植双季稻、花生10多亩面积,在村里起带头致富作用,乡、村干部吩咐的事均能按时完成,是村里、队里的好榜样。

  二、真心待人。

  真心待人是他们全家的处事态度,与邻居都能和睦相处,邻居们有些事情做不了或需要帮忙,他们都热心帮助,他们一家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那些需要帮助的村民解决一些燃眉之急,他们用实际行动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勤俭持家,弘扬家庭美德。

  积极倡导男女平等,在村民代表会议中积极提议,并始终维护广大妇女的权益,为广大妇女争取在村里的各种应有的`权利。在家夫妻二人相敬如宾,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有困难共同面对,出了问题共同协商解决,成为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妇

  四、孝敬老人、教子有方。

  家里有一位80多岁的老父亲,是50年代开始在村中担任村干部的老,现已退休在家,平时的生活都是夫妇照顾。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环境,对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养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一生的老师,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具有独立人格,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每一位家长的迫切要求和希望。夫妇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教育和感化自己的子女,虽然家庭生活并不富裕,但他们竭尽全力为孩子创造条件,让孩子全面发展。他们有两子一女,从小要求严格,并教他们待人处事的道理。子女均待人有礼貌,性格温和,从不在村里和人吵架闹事,成年后,在外学习开车技术等,挣钱贴补家用。去年上半年全家买了辆代步车。

  五、妻子生病照顾细致周到。

  妻子刘素娥自去年下半年开始,被查出有严重风湿病,一直在邵阳进行治疗,但效果不是和理想,手脚不便,生活不能自理。不离不弃,一直细致照顾,在医院时陪床照顾,在家也伺候的很周到。今年年初,一家转院去长沙治疗刘素娥的风湿病,目前情况得到了一些控制,但仍然是一个长期的治疗过程,需要坚持。从去年到今年,治疗费用已经超过5万元,今后还需要更多。一句话没说,取出全部积蓄,另外,子女均拿出钱补贴母亲的住院费和治疗费。女儿虽已嫁出,但经常回娘家伺候母亲,帮助照顾年迈的爷爷,并经常开导母亲刘素娥,增强她战胜病魔的信心。

  综上所述,家庭事迹典型,各方面表现突出,特评他们家庭为“最美家庭”,同时也愿天下所有家庭都能成为最美家庭,这样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和谐,更加美丽。

清洁家庭事迹材料4

  同志,男,1965年6月18日出生,汉族,中共党员,10月从部队营级转业至市长安区人民法院工作,任书记员。进入法院工作后一直在条件艰苦的沣峪法庭工作。多年来,同志能牢固树立司法为民宗旨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辛勤工作,清政廉洁,秉公办案,刚正不阿,一身正气。自参加工作以来,除初参加工作和因病住院外,他所在的办案股(一审一书)每年办案数量均居全院前列,6年时间,共审结各类民事案件1280余件,办案数量多。接受审判员委托他能积极参与调解工作,调撤率达到68%,调撤率达76.2%,居全院第一名,办案社会效果好。他所在的审判股承办的案件无一发改和超审限案件,呈现办案数量多、质量高、审限短、效果好、裁判文书质量高的特点。审判员常说,如果没有这样优秀的书记员,就不会有这些成绩。由于同志工作业绩突出,先后被评为全院优秀书记员、先进工作者、廉政建设先进个人、区直机关工委优秀党员、长安区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被市中级人民法院授予个人三等功一次,受到社会各届的一致好评。

  一、认认真真学习,清清白白做人

  自参加法院工作以来,同志能认真学习廉政建设的文件精神,严格按照《法官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要求自己,从不接受当事人吃请、送礼。他常和同志们闲谈说咱是法院的人,你办案子,有一点私心杂念,天平就会倾斜,老百姓都会看清楚,到时候丢的不仅是你个人的人,更重要的是影响法官的形象、党的形象。这些年由于社会不良之风的影响,案子一到法院,托门子、找关系、请客送礼,甚至送现金买通法官,个别法官经不起诱惑,栽了跟头。面对这些诱惑同志拒腐蚀永不沾、两袖清风、秉公办案、一身正气。滦镇街办西留堡村有位村干部是同志的战友,有件涉及他亲属的案子,正好书记员是同志,这位战友自持有战友在还怕什么,审理中同志本可以自行申请回避,但是考虑到此事案情复杂,矛盾尖锐,案件棘手时,他没有推给别人,战友请他出去坐坐,他不去,他对审判员说案子该咋办就咋办,不要顾及情面,最后该案在多次调解无效的.情况下,依法判决战友亲属败诉。对此战友大为不满,几年都没有理睬同志。同志说战友之情很珍贵,但是我没权让法官撇开法律保情面。后来在同志患病住院期间,战友去看他,握着的手含泪说,我不应该怪你。在同志的身上有一个共产党员、一个革命军人、一个人民法官的正气。

  二、牢记宗旨,一心为民

  要做到案结事了,同志认为,抓调解是最主要的突破口,由于案多人少,审判力量严重不足,他就主动请缨,接受审判员委托,积极参与审判调解工作。他运用多种灵活的调解方式,善于总结案件的主要矛盾和焦点,对当事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当事人消除抵触情绪。放下思想包袱,平心和气地解决纠纷。在审理一起赡养纠纷案件时,同志发现问题的根子在儿媳身上,但儿媳又不是案件的当事人,法院可以完全不理一判了事,但同志却两次赶到她家,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儿媳被他的行为所感动,愧疚地说:为了我公婆,你们下这么大的功夫,我真不该。最后使这一案件调解成功。由于他狠抓调解工作,作到案结事了。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三、一心工作,不计得失

  同志长期工作在审判实践第一线,身在基层工作,他一心扑在审判工作中,克服离家远,不能照顾妻子和儿子的实际困难,坚持吃住在法庭。他立足于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一点一滴,用心去干,他记录速度快,每起案件的庭审笔录,都能紧跟庭审节奏,他力求做到字迹工整,内容准确无误,详实地记录,反映整个案件的事实,为审判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详实可靠的庭审材料。每年经他手记录的案件笔录近200余件。他制作的法律文书规范、严谨、无语言文字差错,判决认定事实及论理得当,令人信服,书记员工作枯燥、繁琐,但他从来没有过怨言。同时,每月他还要做好司法统计报表及报结案工作,对法庭每月审结的案件,他都能及时整理案卷材料,及时认真订卷归档,从不拖拉。面对繁重的审判任务,长时间的拼命工作,加之基层条件十分艰苦,伙食又差,他的身体吃不消了。经检查,同志糖尿病病情恶化,出现糖尿病胴酸中毒,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血液病变等病发症。其血糖值为18,最高值为26,高出正常人4倍多。医院大夫严肃地说他这么严重的病情,早都应该住院治疗,面对大夫的批评指责,他却说案件任务重,实在走不开。就在住院期间,原来安排的一起两死一伤的交通事故案件共计3件,为不影响工作,他硬是说服庭长不要更换书记员,说服医生,带着胰导素就近注射,从医院赶回法庭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审理,庭长都难以支撑。法庭调解时为提高效率,他和庭长分头给双方做调解工作,由于他耐心、细致地做调解工作,使该3起案件调解结案,原告对被告说“我已近过半百,痛失独子,不是马同志从医院赶回来,苦口婆心地劝解,我是要把血和你倒在一起的,算了不说了”。晚上8时许,案件审结了,他却连站都站不稳,当事人眼含热泪,感动不已。回医院时,他又拿了5个案件的卷宗,要在医院写审理报告、写判决书。住院期间,他不说病情,却总是操心着案子,医生和病友都说这人真是个傻子,干工作都不要命了。现因其病情严重,一个一百二十多斤的硬汉,却成了皮包骨头,只有七十多斤。

  四、一心只为工作,只为别人

清洁家庭事迹材料5

  xx是大通区洛河镇淮建村村委会主任,同时还是淮南市绿佳园园林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他在当地有一定的知名度,不仅是因为他在事业上取得的成绩,还因为他和他的家人有很强的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自觉维护公共环境。“绿色环保,从我做起”,是一家的响亮的口号,他们不只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树立环保意识,节能环保从点滴做起

  是做园林工程的,所以他有极强的环保意识,这是长期养成的习惯。和他家属在家庭中带头开展环保行动,并用自己的行为习惯去教育、感染孩子,经常提醒家庭成员在各方面从环保定位,从思想上营造绿色氛围,生活实践中创建绿色家庭。

  他们平时注重学习和运用环保知识,并把环保落实在行动上,处处以环保标准为依据。购买家电首选环保节能产品,购置电脑选防辐射的显示器,购置电视机选择防静电产品,电冰箱也是无氧的绿色冰箱。在节能方面,家里的厨房和厕都按上节水龙头,大厅里使用的是节能灯,并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平时,用过的洗菜水和洗衣水都存着用来拖地;冲淋浴时站在洗澡盆里,节省下来的水用来冲厕所,淘米的水用来浇灌花木。用他的话说,这是“废物利用”。为了减少一次性产品的消费,他要求家人杜绝使用一次性筷子;为了降低白色污染,他坚决不使用塑料袋和一次性饭盒。他是这样做的,并且时时提醒身边的人,向别人宣传节能环保知识。

  二、将“绿色”引入到淮建村经济发展中

  淮建村有三十多年蔬菜种植历史,发展至今,已经有了千余亩的基地规模,是淮建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也是村民致富的主要来源。但是多年来,菜农们一直沿袭旧时的蔬菜种植技术,旱了就漫灌,大量的'施化肥、喷洒农药,不仅浪费资源,还造成了很大的污染,而且这样种出来的菜还卖不上价。这个问题急坏了一直以“节能环保”为宗旨的,他经过苦思冥想,多方打听解决方案,最终带领群众解决了这一问题。他引导菜农施绿色肥,到淮南农场拉奶牛粪便制作绿色肥,不仅能减少污染,还能减少农药对人体的伤害;他请来市农委和农科所的专家,教授如何通过物理方法解决病虫害的问题;为了解决灌溉问题,他多方筹资,为蔬菜基地修建了石渠,并引导菜农采用科学方法浇灌蔬菜。如今淮建村的蔬菜不仅打出了自己的市场,注册了“淮建村”品牌,还被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蔬菜”,淮建村被认定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村民的收入大大增加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

  三、大力提倡沼气池建设,建设绿色环保新农村

  在农村大力发展沼气池:能有效地节省燃料,据统计,建造一个8立方米的沼气池,可以解决一家5口人的日常生活所需燃料,农户每年累计节省燃料费用约1500元;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一座沼气池年产沼肥约27吨,相当于尿素300公斤,磷肥500公斤,硫酸钾200公斤;能提高土壤肥力,施用沼肥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微量元素,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地力,降低生产成本;能保护森林资源,发展沼气后,农民用沼气代替柴草为燃料,从而换来了青山绿水,促进林业生态的发展。总之,有利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改善生态环境,而且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改善农村公共卫生环境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了解了建沼气池的好处后,他大力提倡村民“改厕、改厨”,走村串户宣传建沼气池的好处,并且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经过他的宣传发动,淮建村有50户村民建立沼气池,并在使用中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对淮建村建设绿色环保新农村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家,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时刻牢记“节能环保”的宗旨,并用自己的行为去感染他人,是不少村民的模仿、学习对象,为我们村百姓养成节能绿色的生活习惯做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清洁家庭事迹材料6

  寻着曲径的小路走进去,走过菜园、路过花园,幸福的画面映入眼前:老头在院墙上擦擦抹抹,老伴在厨房里忙忙碌碌,还时不时透过门缝叮嘱老头,把院墙擦干净一点......是的,在有着“生态之乡”美称的铜仁市石阡县龙井乡炕家岩村有着这样一户人家,70多岁的两老过着这样的生活,他们就是铜仁市“最美绿色生态家庭”小臣和他的老伴。

  平凡的举动,平凡的坚持,平凡的习惯,平凡的家庭。走进小臣的家,整洁的小院旁,郁郁葱葱的花草映入眼帘,院落的绿植增添了别样点缀。屋内设置让人眼前一亮,客厅装饰别有一番味道,窗明几净,卧室家具摆放整齐、厨房灶台干净卫生。在日常生活中,老两口爱养花种草,随处可见院坝、门前、屋后、路旁等闲置空地种满绿植,晾晒的大蒜,房前屋后、屋子周围及排水处没有任何一点垃圾和废弃堆积物,无处不彰显着他两老的勤劳。“卫生干净,住着舒心。现在的生活富裕了,环境也好了,我们俩老没什么事,就是在家扫扫地、种种菜,日子就这样悠哉美哉。经常村里组织大扫除,我们都积极主动参加一下,我是党员嘛,我必须要带头,把我们的村寨打扫得美美的,就是对乡村振兴最好的贡献。”小臣满脸欢笑着说。

  睦邻友好是幸福生活的基础,也是乡风文明的源泉。平时,他们热心助人,热情好客,老伴烧得一手“好菜”,是村里人人称赞一把“好厨子”,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成为街坊邻里学习的榜样。在生活中,一直以来,二老从未拌过嘴,和邻里之间,更是如此。小臣说:“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仅仅自己一家创建成绿色家庭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全村成员都拥有了绿色观念,那么,整个村子才会更文明、更和谐。作为老党员,我率先示范,以身作则,主动参与到这次龙井乡举办的“环境卫生大比武”中,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影响周围更多的邻里,只要人人都来参与行动,我相信,我们炕家岩村一定是全乡最美的村。

  一日当兵,一生是兵,一夕从戎,一生光荣。听邻里说,小臣刚满18岁就去当了兵,在抗战中曾扛过枪、打过仗。当兵五年退伍回来后,育一儿一女,女儿30年前已出嫁,家中唯一的儿子20多年前外出务工,至今杳无音讯,但老两口并未因此丧失生活的`斗志,而是两老相依相伴,把对儿子的爱转换到爱家、爱国情怀中。在小臣家里,我们不难看出,满屋都是我们祖国大好河山,都是我们历史楷模,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俗话说,养儿防老,我儿二十多年前就失联了,至今未归,现在我们老了,靠不上他了,我们靠的是国家,没有伟大的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生活,所以,我很感谢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小臣带着满脸的愧疚说道。

  或许,这个家庭并不是满天星辰中最为亮丽的一颗,或许,这个家庭并不是尘世阡陌中最新的`一朵,但他们却是我们最需要的,最倡导的,让我们行动起来,为他们质朴的行动点赞,为乡风文明建设助力加油!

清洁家庭事迹材料7

  xx的家庭与千万个家庭一样,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但这普通的背后,却蕴藏着一个不平凡的故事,这一家人团结和睦、遵纪守法、积极进取、乐于助人,深受同事、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一、爱岗敬业,工作楷模

  不论做什么事情,他都充分发挥军人的本色,认真履行职责,处处以身作则。雷厉风行,不折不扣地去完成党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近几年,他担任我镇林工站站长,经常不分昼夜的奔赴在森林火灾第一现场,亲自指挥、加入灭火队伍,尤其是在逢年过节,举家团圆的时刻,林工站的工作人员丝毫不敢放松警惕,时刻准备着遭遇火情时进行紧急应对。每年夏天雨季来临时,他还主动参与到防洪防汛工作中,遇到大暴雨,整夜巡查,排除受灾隐患。正是因为他的突出表现,年度考核连续多年排名第一。这些荣誉的取得,与他爱人的理解和支持是分不开的。

  二、尊老爱幼,家中模范

  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努力做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协调好家庭事务,使整个家庭和谐融洽,和睦相处。他把工作之余时间都留给了家人,陪伴家人,就算只是一家人在一起聊天,那也是他心中最幸福快乐的时光。身为一家之主,他以宽容和理解善待每一位家庭成员,做到“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关怀”。作为儿子,他关心老人,孝顺老人。在忙碌的工作过程中他仍然坚持抽空陪伴老人,是出了名的孝子;作为丈夫,他爱护妻子,与妻子相互关心,互相扶持,夫妻感情融洽,从不为小事争吵;作为父亲,他以身作则,注重对儿子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孩子节俭、谦逊、自强的良好品质,教育他独立自主、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三、勤俭朴素,家中贤内助

  的妻子齐鸿燕在我镇职工餐厅工作,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作为媳妇,她恪尽孝道,对老人嘘寒问暖,还经常陪伴老人谈心,做他们精神上的支柱;作为母亲,她慈爱但不溺爱,在照顾好儿子生活的同时,还担负起教育儿子成材的重任;作为妻子,她是“贤内助”的最佳代言人。为了减轻丈夫的工作压力,她承担起家庭的所有事务,把家中的事情管得井井有条,从不让丈夫因家事分心而影响工作。为了让丈夫做个清清白白的乡镇干部,不滥用权力,不迷失自己,她建立起比一般家庭更加纯朴和节俭的家风,牢固地守护着自己家门。她常吹家庭廉洁风,常念家庭廉洁经,督促丈夫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外做到“一身正气上班去,两袖清风回家来”。

  四、以德育人,父慈子孝

  在父亲的潜移默化和言传身教之下,将儿子党浩然培养出自立自强的性格,在生活上,独立自主,在思想上力求上进,在事业上努力拼搏。

  在带动和影响下,全体家庭成员各司其职,共同努力,精心营造出一个洋溢着温暖、民主、文明、科学的美好家庭。

清洁家庭事迹材料8

  退休干部蔡学岭是襄州区委党校原党委副书记。一家人节约粮食几十载,将勤俭家风传了四代。

  蔡学岭家庭将“万吨油装不满漏砂锅”作为家训,全家注重节约粮食。64岁的蔡学岭一直保持着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一件背心穿了36年,一本大词典用了48年三代人,一块小黑板用了32年三代人。在他的影响下,“随手关灯,饭吃干净”成了女儿蔡晓希的口头禅,带头实行公筷分餐制。蔡晓希的儿子习吉樊11岁,坚持吃饭颗粒不剩,稿纸充分使用,继承了勤俭节约的`好家风。20xx年,蔡学岭一家勤俭节约好家风的事迹被人民日报、学习强国报道点赞!

清洁家庭事迹材料9

  低碳出行、节约用水、改制旧衣……20xx年被评为池州市“最美家庭”(绿色环保家庭)的芳芳一家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为构建绿色环保社会贡献力量,树立起勤俭节约、绿色环保好家风。

  芳芳是东至县尧渡镇梅山村口胡组村民、东至公益志愿者协会会员,丈夫在环卫所工作。受丈夫影响,芳芳和两个孩子都始终奉行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低碳生活方式,做低碳生活的践行者。

  有一天晚上,芳芳全家吃完晚饭坐在一起看电视,一部关于白色污染的专题片极大震撼了全家人的心灵。看到塑料袋、塑料餐盒等虽然给人们生活提供了方便,但也造成了极大的.污染,芳芳一家感到应该做点什么。

  从那以后,一家人外出的时候,看到白色垃圾,都会主动捡起,集中处理。看到路上被丢弃的各种塑料瓶子,他们也会顺手捡起来,送给拾荒的人。有人开玩笑说:“你们一家人都快要成捡垃圾的了。”芳芳的丈夫却自豪地说:“我们这是为环保做贡献呢!”芳芳一家还把积累的环保知识讲解给邻居们听。在他们的带动下,乡亲们也开始慢慢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芳芳的婆婆懂得裁剪的手艺,经常买些布料,亲手给孩子们裁剪新衣,样式与众不同,生活成本也节约不少。如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很多衣服没穿多长时间就过时了,扔了实在可惜。婆婆就动手改制,长的改成短的,肥的改成瘦的,孩子们从来不嫌弃,乐呵呵地穿在身上、暖在心里。

  芳芳的丈夫对环卫工人格外关心,受丈夫影响,芳芳不仅教育两个孩子时时刻刻做爱护环境的好学生,还要把绿色环保理念传播给他们的同学,做到不乱扔垃圾,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成果。芳芳本人还积极参加东至公益志愿者协会开展的与环保相关的志愿服务,她不怕脏不怕累,捡拾垃圾、做好分类。东至县启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来,芳芳积极报名参加协会与县总工会联合开展的人居环境整治活动,用一名公益志愿者的担当和奉献,努力扮靓村容村貌,为建设美好家园作出了应有贡献。

清洁家庭事迹材料10

  近日,祥云县召开“巾帼心向党 喜迎二十大”群众性宣传教育暨先进典型表扬命名会议,表扬了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其中,祥云县人民医院小燕家庭被表扬为20xx年度祥云县“绿色最美家庭”。

  小燕为祥云县人民医院营养科医生,业务上追求卓越上进的同时,更把健康、营养、绿色的理念带入家庭,与家人一同创造温馨家,营造绿色的生活方式。77岁的公公是一名退休教师,喜爱音乐,也欢于与孙女一起看书、学习,讨论垃圾分类。婆婆勤俭持家,总是在柴米油盐上把节俭展现得恰到好处。老公是电力从业者,愿意自己动手来修理、改善家里的用品用具。女儿刚上初一,好学、好动、好问,对一切新事物喜欢刨根问底,总是在计算一个班、一个学校的书本、试卷到底消耗了多少棵大树。“生态文明”对于国家乃至于人类是个重要课题,而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小燕家庭在绿色、健康、节能、环保的方面越做越好。

  1、对于吃,他们一直“斤斤计较”

  出于职业特点,小燕在家庭生活中特别注重健康和营养,一把食物秤是厨房不可缺少的东西,做饭前先算一算,称一称,吃多不行、吃少不行,关键不能浪费,按人定量取材,科学合理膳食搭配,加上小燕和婆婆精湛的厨艺,健康、美味的饭菜总能光盘见底。偶有少量剩余的饭菜,两位老人总是细心的收起来。剩余的菜送给邻居家的小狗,剩余的米饭晾晒一下,积攒着,送给家里养鸡的邻居,绝不会浪费一粒。科学膳食为这个家庭带来的不仅是健康的身体,也为大家在脑海中定下了“光盘行动”航标,把节俭和健康融合在一起,用更新的`方式传承践行了不浪费的传统美德。

  2、生活中的零碎杂物,总有“用武之地”

  每个家庭在生活中都会产生各种暂时用不上的杂物,甚至是已废旧破损的物件,在小燕的家庭中,太多的东西舍不得扔。家里的厨房、卫生间都备有空桶、空盆,用于盛装余水。淘米、洗菜用过的水留下来浇花、养鱼,洗澡前的冷水存下来洗手、拖地。家里的灯泡不亮了,老公不让扔,拿出小工具一摆弄,大部分坏的灯泡都能修复再用。家里的用电器坏了,老公总是先检查一遍,拆下一堆小零件收着,随时准备用在其他物件上的修理。碎电线修好了台灯、泡沫块解决了门窗漏风问题、旧水管变成了垫片、3只坏的水龙头变成了2只完好的、家里的微波炉已经3次成功修理,这些其实都是原来收集的废旧物品立功,重新焕发光彩,获得新生。各种传单、广告纸被女儿用来书法练字,被两位老人用来做成了桌面垃圾盒,既环保又方便。生活中很多不起眼的零碎、破旧杂物件,扔了就真成了废物,如果用心再利用,它总会再有“用武之地”。

  3、边学边做,把节能的理念在心里沉淀

  20xx年,小燕家庭新房装修,家电、卫浴等用品用具的选购是个大工程,夫妻两人反复跑、反复对比,在对比中,他们发现了能效差异,学会了能效对比,把能效标准作为一个重要选择条件,最终家里选购的东西能效都在2级以上,灯具全部为节能型。家里的灯在布线时,大部分设置了双控开关,方便随时、随手关灯,马桶反复调试,确保以最小的水量实现最干净的冲刷。装修带来的节能理念,再加上小燕老公从事电力工作的特点,他们对电从哪里来有更深的理解,对20xx年开展的电力供应紧张有更多感受,不断向女儿解释什么是绿色能源、火电与风电的差别、水电有什么好处等等。近一年来,响应全县“创卫”活动,家庭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宣传“7个一”,参与卫生整治5次。生活的细节上,他们把家里的电脑、路由器设置定时关机,避免待机耗电,把家里的进水阀适当关闭减小压力,以免造成浪费,这一切,省下来的是电和水,家庭节约的是生活成本,沉淀在每个家人心里的是节能理念。

清洁家庭事迹材料11

  莉莉家庭,梨树县泉眼岭乡东泉村二社,家庭成员8人。莉莉,女,1977年8月22日出生,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她的丈夫也是一位勤劳朴实的农民,她的家庭成员有8口人,其中包括她们可爱懂事的儿子,辛勤劳作的公公婆婆,还有她大哥一家三口人。近几年来莉莉一家把营建绿色家庭,践行绿色生活,作为家庭的主要目标,希望通过她家的带动,让绿水更绿,家园更美,让邻里之间更加和谐健康,引领乡村生活新风尚。

  勤俭节约,共建绿色生活。作为黑土地上的农民,莉莉家庭深知每一粒粮食来之不易,都是农民的汗水的结晶,也是重要经济来源。尽管现在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了,但依然不能忘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坚持要勤俭持家、艰苦奋斗,积极响应“光盘”行动,坚决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每次淘米做饭时,婆婆郭秀芝定量按需准备不留剩饭,还把淘米水留下来,浇花、浇菜地。平时把洗衣服不用的废水留起来二次利用,用来拖地、抹厨房灶台,擦桌子、椅子。就连平常家里孩子喝的饮料瓶她都给利用上,留着春天系秧苗用。家里有这样的模范婆婆,自然一家人就都被带动。莉莉一家对室内室外环境都特别注重,她们都特别喜欢自家的大院干净整洁,平常都是养鱼、养花、养草等,净化空气还陶冶情操。

  携手同行,共建和谐生活。夫妻俩孝敬公婆,平常家里有重活、累活、脏活,夫妻俩都抢着干,从来不让公公婆婆受累。家里有好吃的,好喝的`都是第一时间拿给老人吃喝。屋里屋外、庭前院后也打理的井井有条,对教育孩子的方式也是以身作则,树立榜样。莉莉和妯娌之间也相处得亲如姐妹,在这个和谐的大家庭氛围熏陶下孩子们相处的也十分融洽,她以宽容和理解善待每一位家庭成员,互相关心、互相扶持,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团结邻里,共建健康生活。莉莉一家不仅做到家里和谐,邻里之间也相处的十分融洽,村里不管谁家有困难她们总是伸出援助之手,经常自发的组织志愿服务活动慰问贫困妇女、儿童和独居老人,为他们送去温暖和爱心。她们一家人特别爱好舞蹈文化,家人们决定自发组织带领妇女群众跳广场舞、健身老年舞、大秧歌。村里的妇女群众在她家的带领下踊跃参加,从开始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几十个人,队伍越来越强大。每个人从一开始的笨手笨脚转变成舞蹈精英,锻炼了身体,强健了体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自信的笑。村里跳舞的人多了,打牌的人少了,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着文明乡风。

  20xx年,莉莉家庭获得四平市“最美家庭”。20xx年,获得吉林省“最美家庭”标兵。

清洁家庭事迹材料12

  近年来,该局在市、县文明办的正确指导下,按照黑龙江省文明单位建设总体要求,以“创文明单位,树计生形象,促工作提升”为目标,围绕中心,服务发展,务实创新,大力提高文明单位创建水平,两个文明一起要,两个成果一起抓,创建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一、加强领导,为创建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1.强化创建意识。定期召开文明单位建设领导小组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文明单位建设纳入全局工作常抓不懈。采取多种方式组织全体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文明委《关于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意见》、《黑龙江省文明单位建设条例》、《黑龙江省文明行业建设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不断增强全局干部的创建意识和责任意识。

  2.强化领导责任。建立了“一把手”负责、层级清晰、责任明确的管理机,研究制定了文明单位创建规划,明确了创建目标、创建重点和工作要求,把文明创建作为专项任务纳入全局绩效考核范畴,与业务工作一并下达、一起考核。利用局域网,及时上传工作目标和工作信息,调动全局参与的积极性,确保创建工作达到较高水准,为文明单位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

  3.强化制度建设。每年年初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制定年度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措施,并做到按要求及时调整活动方案;纳入目标管理,落实奖罚制度,把文明科室、文明职工的评比活动作为一项硬指标与行政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评比,实行一票否决和动态管理;制定文明科室、文明职工标兵评比标准和办法,每年评选出文明科室和文明职工标兵,以此推动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

  二、夯实基础,全面提高创建标准

  1.优化办公环境。在办公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开源节流,多方筹措资金,对各办公室精心设计,更换了陈旧的桌椅和档案柜,增加并更新了电脑,使办公环境提档升级。同时,按照县委提出的“靓化工程”和“洁净工程”的要求加强科室的'环境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检查,确保环境整洁、清新。

  2.建设学习型机关。坚持自学为主、辅助为辅的学习方式,建立周三学习日制度,由办公室具体安排学习内容;采取笔试、知识竞赛、演讲、才艺展示、情景模拟等方式,组织县、镇、村工作人员开展员岗位技能竞赛活动,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每年初制定培训计划,选派干部到南京人口学院、省(市)培训班及先进兄弟市县参观学习,。

  3.开展治理“机关庸懒”专项行动。组织干部职工进行学习和教育,提高认识,转变作风。由纪检委员和办公室组成监督检查组进行督办、检查,治理“机关庸懒”,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呈现出机关纪律严明、环境整洁、效能提升的良好局面。

  三、抓实载体,提升创建效能

  1.开展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制定下发东宁县《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实施方案》,召开专门会议研讨创建幸福家庭活动。与县电视合制作幸福家庭事迹专题片,目前已播发12期。每月制作一期“幸福宝贝”和“幸福晚霞”报纸,免费发放到镇村。搜集整理全县幸福家庭事迹材料,制作事迹手册,发放到镇村,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开展节日文化活动。利用重大节日开展纪念活动,激发广大干部爱国家、爱集体,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3.开展未成年子女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建立独生子女军营实践基地,组织独生子女与驻军部队战士建立互帮互助的共建发展模式,促进了军地双方的共同提高和发展,使独生子女得到意志锤炼。

  四、注重实效,促进人口计生工作实现跨跃式发展

  1.开展扶贫解困献爱心活动。贫困计生家庭、贫困女孩家庭、病残儿计生家庭、手术并发症患者的生活和身体状况,一直都是计生干部牵挂的重要工作,只要抽出时间,就去他们家中看望,及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每年扶持钱物近万元。

  2.积极参加县文明城市建设活动。高超标准完成了县里下达的植树任务,指派专人负责,组织人力及时浇水和全程管护。率先完成了河道垃圾清理任务,按时完成文明城市道路建设任务,为市政道路建设集资8万元。

清洁家庭事迹材料13

  “守护绿色家园,人人有责。如果不保护生态环境,最终受伤的一定还是我们自己。”海南省物资再生协会副会长、海口绿星垃圾分类服务中心主任林大林是亲友和同事眼中的垃圾分类“宣传大使”,也是大家生活中的环保老师。

  20xx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林大林接触到了环保和垃圾分类的相关工作,对环境污染有了深刻的认识,便下定决心从自身做起,积极带领家人践行垃圾分类和禁塑,传承绿色环保家风,为建设绿色椰城贡献家庭力量。日前,林大林一家荣获海南省、海口市“最美家庭”称号。

  集结家庭力量 践行绿色环保

  “初来海南,我就爱上了这个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小岛。”林大林20xx年来到海口创业发展,与爱人在这里相识相知组建家庭。自海口市全面实行垃圾分类以来,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率先在自己家里践行垃圾分类。刚开始,家人们并不理解垃圾分类和禁塑工作,他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引导大家。

  “有一次,他搬了两个垃圾筐到客厅,用手将筐内分类错误的垃圾重新分拣。”林大林的母亲韩桂荣回忆说,起初大家都觉得林大林小题大做,“不就是垃圾嘛,这次分错了下次再分对就好了”。但林大林坚持垃圾分类的理念,他向家人说明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以及现阶段全球变暖的危害性,号召家人参与垃圾分类和禁塑行动。

  如今,在林大林的号召下,全家人积极落实垃圾分类和禁塑行动,做好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正确分类;购物自带可重复利用的手提袋,尽量不用塑料袋;收到快递后将包装纸箱和塑料袋分开存放,积攒到一定量后就送去废品站。

  在林大林的言传身教下,大女儿自告奋勇担当起家里的垃圾分类、禁塑“督导员”,指导家人正确分类垃圾,并承担起将家庭垃圾分类投放至小区垃圾箱的任务。

  长期坚持引导 带头示范践行

  “不管是垃圾分类还是禁塑,我们都要建立对环境保护的认知,了解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的好处和意义,所以宣传非常重要。”林大林告诉记者,20xx年,为了长期、有效地守护海口环境,他组织创办了以“绿色星球,共同守护”为理念的`海口绿星垃圾分类服务中心,以点滴之力提高大家的环保认知、社会担当和环保情怀。

  截至目前,林大林和他的团队积极协助省住建厅等相关单位,开展了线上线下培训500多场,举办线下宣传活动300余场,招募垃圾分类环保志愿者500多名。此外,韩桂荣还作为市民代表配合媒体宣传,在四个区巡回演说,介绍如何在家里简单易行地开展垃圾分类,起到了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

  经过林大林的长期坚持和耐心引导,许多市民群众和周边邻里都被他带动起来,自发自觉地加入了垃圾分类的队伍。“希望我们家庭能为海口的生态环保贡献一份力量,在人们的心中播撒‘绿色种子’,携手共建绿色家园。”林大林说。

清洁家庭事迹材料14

  近日,在省妇联持续开展的“豫见美好·最美家庭季季推”活动中,焦虎镇莹莹家庭被评为“绿色低碳最美家庭”。

  8月9日,记者采访莹莹时,她和丈夫飞飞正在位于焦虎镇关邓村的玫瑰园除草。

  据了解,莹莹、飞飞夫妻20xx年硕士毕业后回乡建成香草种植基地,发展香草种植深加工产业。他们崇尚绿色,拒绝污染,种植的香草从未喷洒过农药、施过化肥,除草靠机械和人工,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绿色环保内涵。

  “他们两个在绿色环保方面特别有办法,用废砖、废轮胎、小木棒、竹子打造了小花园,特别漂亮,我们很受启发。”邻居王思芳说。

  在家里,莹莹用绿植代替空气清新剂,净化空气,驱除蚊虫;室内虽没有高档装修,但是很温馨;减少使用和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和一次性筷子;家用照明全部使用节能灯;随手关掉水、电开关;垃圾分类……具体生活细节上,夫妻俩积极引导女儿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传承优良家风。

  “在生活细节上,我们一直坚持绿色环保,希望通过身体力行给身边的`人特别是给孩子带来正能量。”飞飞说。

  “要节约资源,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莹莹3岁的女儿李可尔用稚嫩的声音说。

  “环保节约不仅是一句口号、一种观念,更应当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每个小小的勤俭节约行为,都可以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少一份破坏、多一份建设。珍惜利用资源,保护环境,首先从我们这个小家庭做起。”莹莹说。

  “莹莹家庭荣获省‘绿色低碳最美家庭’称号,为焦虎镇增了光、添了彩,更为广大父老乡亲树立了榜样。我们要号召全镇干部群众向莹莹家庭学习,讲好他们能源资源节约、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树立家庭文明新风的最美故事,让更多家庭自觉提升生态文明意识,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共建绿色家庭,共创绿色美好焦虎。”焦虎镇党委书记李吾军说。

【清洁家庭事迹材料】相关文章:

清洁家庭事迹材料07-10

(推荐)清洁家庭事迹材料07-10

清洁家庭事迹材料范文(精选19篇)02-25

清洁家庭事迹材料[优选14篇]07-10

(热)清洁家庭事迹材料14篇07-11

[优秀]清洁家庭事迹材料14篇07-11

有关清洁家庭事迹材料范文通用06-09

清洁家庭事迹材料优选(14篇)07-11

清洁家庭事迹材料[集锦14篇]07-11

最美清洁家庭事迹材料(通用15篇)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