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计划

时间:2022-06-14 17:09:42 计划 我要投稿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计划(精选5篇)

  复习要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复习对进一步巩固学习成绩起着重要的作用,复习并不是某种意义上的“炒冷饭”,而是“温故而知新”。那要怎么写好复习计划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计划(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计划(精选5篇)

  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计划1

  一、指导思想

  以教材和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复习,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使好、中、差不同的学生都得到提高,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复习要求:

  1、认真复习《课堂作业本》,结合配套练习《科学学习与评价》,熟记每一个题目与答案。

  2、至少认真翻阅科学书两次以上,记住其中的实验(所用材料、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还有书中出现的结论性的句子。

  3、熟悉以下复习材料。

  三、复习要点:

  (一)电单元

  科学概念

  1、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2、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另一个是要有电路。

  3、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4、知道小灯泡的各部分名称。

  5、 电池的一端是铜帽,一端是锌壳,当用电线把这两端直接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 短路 。

  6、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不要用这些电线、插座的电做实验。

  7、导线、电池、和小灯泡就组成了一个简单的电路。电路连接的方法有串联和并联两种。我们家里的家用电器一般都是并联的。

  8、观察手电筒,我们看到手电筒的亮灭是由开关控制的。

  9、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称为导体,像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称为绝缘体。

  11、电路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哪里出了问题。我们也可以用替换法来排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

  科学实验

  1、会用1个小灯泡、一个小灯座、2根导线、1个电池盒和1节电池组成电路。

  2、会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有故障的电路。

  3、会检测身边的物体是否是导体。

  4、会用不同的方法连接电路,并比较串联与并联电路在连接方法上的本质不同。

  5、会画简单电路图,并且会用串联和并联两种不同方法连接电路。

  简答题

  1、说说在生活中应如何用电?

  2、猜测电路中的小灯泡不亮,可能是什么地方出故障了?该如何解决?

  (二)新的生命单元

  科学概念

  1、 油菜和凤仙花一样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

  2、 油菜的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

  3、 油菜是十字花科,有4个花瓣。

  4、 大多数植物的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的,四部分完全具备的花叫做完全花。也有四部分不完全具备的花,这些缺失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就叫做不完全花。

  5、 只有雄蕊,没有雄蕊的花是雄花。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是雌花。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是两性花。

  6、 植物的花承担着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

  7、 雄蕊一般由2部分组成,上面是花药,下面是花丝。花药里藏着许多花粉。雌蕊一般由3部分组成。上面是柱头,中间是花柱,最下面是子房。柱头有粘性,能粘住花粉。

  8、 植物的花蕊分雄蕊和雌蕊。雄蕊产生的花粉传播到雌蕊的柱头上,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凋谢。

  9、 像油菜花那样由蜜蜂等虫子传播花粉的叫做虫媒花

  11、 植物的种子都有自己的传播方法,有借助果实裂开时产生的弹力传播;借助风力传播种子的,借助水力传播、借助动物传播的。

  12、 种子萌芽需要足够的水分和空气以及适当的温度。

  13、 蚕豆种子的构造分种皮、胚芽、胚根、子叶等部分。种皮起到保护种子的作用。胚芽发育生长后变成植物的茎和叶;胚根发育生长后变成植物的根。

  14、 许多动物分为雄性和雌性。雌性动物产的卵,必须和雄性动物产的精子结合,使卵受精,才能发育成新一代的生命。

  15、 鸡蛋由壳、蛋白、蛋黄、气室和胚等部分组成。壳具有保护卵细胞的作用,蛋白还能供给胚胎发育所需要的养料和水分。蛋黄内储藏着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气室内储藏着空气,供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氧气。

  实验探究

  1、能够指出油菜花的各部分的名称。(见作业本13页)

  2、能够指出花的各部分名称。(见作业本14页)

  3、能够指出雄蕊和雌蕊各部分的名称。(见书本27页)

  4、能够指出种子内部结构各部分名称。(见作业本17页)

  5、能够指出鸡蛋的各部分名称。(见书本35页)

  简答题

  1、说出鸡蛋各部分对胚胎发育的作用。

  (三)食物单元

  科学概念

  1、 按人们的生活习惯,可以把食物分成粮食、蔬菜、水果、调味品等;根据食物的来源分,可以分为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

  2、 食物的营养主要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水等。

  3、 蛋白质是人体肌肉、皮肤、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

  4、 蔬菜和水果里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他们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5、 淀粉是富含糖类的食物。肥肉、芝麻等食物富含脂肪。糖类和脂肪能变成热量、力气。提供我们活动的能量。食物在白纸上檫或压后留下油迹,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脂肪。食物上滴上碘酒后变成蓝色,说明含有糖类(淀粉)。我们也可以通过看食物包装上的信息了解它的成分。

  6、 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是不同的,我们不能说哪一种食物最有营养,也找不出一种包含了全部营养的食物。

  7、 营养搭配原则:荤素搭配,多种搭配,粗细粮搭配,每日都吃适量的新鲜水果和蔬菜。

  8、 影响霉菌生长速度的有潮湿、温度、空气有无、光照强弱等因素。

  9、 食物的腐败变质是微生物引起的。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10、 储存食物的方法很多:冷冻法、曝晒法、腌制法、密封包装法、真空包装法、高温或低温灭菌法等。

  11、 食品的特点、包装保存的方法、食品的不同配料都会影响到保质期的长短。

  实验探究题

  1、设计实验研究:温度对霉菌的生长速度有什么影响。

  2、设计一份营养晚餐。

  简答题

  1、怎样分辨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脂肪、含有较多的淀粉。

  (四)岩石和矿物单元

  科学概念

  1、 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成因,把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2、观察岩石的方法很多,如:手摸、鼻闻、轻轻敲打、滴盐酸等。

  2、 在地球运动过程中,日积月累沉积而成的岩石是页岩。经过地球运动,火山喷发过程中流淌出来形成的岩石是浮石。保留有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的岩石是化石。

  3、 石英、长石和云母都是自然界的矿物。所有的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4、 我们可以用指甲、铜钥匙、小钢刀粗略地把矿物分成几个等级:软—————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较软————————不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较硬———————不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划出痕迹。

  5、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硬度最小的是石墨。

  6、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矿物的颜色和条痕、检测矿物的硬度、观察透明度和光泽、观察矿物的形状等方法研究矿物。

  7、冷热、风、地表变动、植物的根等都会对岩石产生变化。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风化。

  实验探究

  1、能够将岩石名称和岩石特征一一对应起来。

  2、能够将矿物名称和矿物特征一一对应起来。

  简答题

  1、说说认识岩石的方法有哪些?

  2、知道家乡有哪些矿产资源,人们是如何开采、利用和保护的?

  四、措施

  (1)组织学生进行全面复习每一课,再重点攻克重点和难点。

  (2)采用多种复习方法,比如,老师出题,学生答;学生之间的你问我答。

  (3)以优帮差,加强督促与辅导,使每一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4)结合课堂作业册和练习卷内容讲解,记住一些科学概念,辨清科学事实,理解科学实验。

  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以教材和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复习,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使好、中、差不同的学生都得到提高,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复习要求:

  1、认真复习《课堂作业本》,结合配套练习卷,熟记每一个题目与答案。

  2、至少认真翻阅科学书两次以上,记住其中的实验(所用材料、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还有书中出现的结论性的句子;

  3、熟悉以下复习材料。

  三、复习要点:

  1、溶解单元

  科学概念:

  溶解的特征:溶解是指物质均匀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不能用过滤或沉淀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通过搅拌、切碎、加热等方法可以加快溶解。

  食盐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是一定的,并不能无限量地溶解下去。

  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盐,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

  溶解现象发生在液体与固体之间,还发生在液体与液体以及液体与气体之间。如水里的动植物就呼吸溶解在水里的空气。

  科学实验:

  1、过滤实验

  要点:需要材料:铁架台、漏斗、滤纸、烧杯

  2、怎样加快溶解?

  要点:对比实验。记清楚哪些条件相同,哪些不同。

  3、液体与气体的溶解。要点:研究计划。

  4、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见《作业本》第6页

  5、分离食盐与水的实验。见《科学》书第15页。

  简答题:

  1、面粉溶解了吗?(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所以没有溶解。)

  2、海水怎么变成盐?见《科学》书第18页。

  2、声音单元

  科学概念: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有大小、高低的不同。可以借助其他物体的变化观察到物体的振动。人靠声带振动发出声音。

  物体振动的幅度大小决定了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声音是可以被控制的,在许多场合和环境,我们应当控制自己发出的声音。

  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利用这一原理我们可以自己制造小乐器。

  声音以波的形成传播的,它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质。

  人的耳朵有一个膜,当声音碰到它时它会振动;耳朵和大脑会把这些振动转换成声音的感觉。

  科学实验:

  1、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的实验

  2、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

  3、控制发声罐的声音。变响的方法。变轻的方法。

  简答题:

  1、土电话和听诊器分别是利用什么来传播声音的?棉线、胶管。

  2、人们控制噪声的方法?

  3、天气单元

  科学概念:

  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风和气温。天气是不断变化着的,天气变化时可以观测和预测的。

  温度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一天中清晨温度最低,下午的温度最高。

  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仪器,箭头指向风吹来

  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计划3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一年的科学教学,同学们对科学都很感兴趣,实验习惯与态度也有所形成,但仍存在很多问题:

  (1)优劣悬殊较大,好的学生具有了独立实验的能力,差的学生几乎没有科学实验、科学探索的概念,并且差生面较广。

  (2)重新编组以后,各小组内的协作能力发挥的非常不好,而每周的课时数不多,因此扭转的速度较慢。

  (3)家庭及周围能配合的力量较少,孩子要准备的实验材料,完成率很低,加上有些家长在外工作,所以很多活动很难得到较好的开展。

  (4)用于提供给学生探索与观察的环境与时机太少。孩子们活动范围较少,接触面较窄,再加上要忙于作业,并且学生家长不重视,更少有家长配合与帮助。

  二、本学期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

  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3、要求学生不仅观察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三、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

  1、应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2、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运用多种评价手段,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

  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

  4、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等方法。

  5、组织好探究后期的研讨,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6、要组织好每一个观察认识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每一个活动。

  7、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尤其重视解决那些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实际问题,从中让学生体会学习科学的价值。

  四、学生素质的要求:

  1、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以及积极探求新知和仔细、科学的态度,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倡导人人参加环境保护。

  2、合作、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师生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对话等形式,开发学生的心理素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以愉快的心情,以特殊的情境教学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3、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在教学中注意尽量分解难点,通过学习能看得懂,学得会,并比较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感,让他们建立自信心。

  4、激发兴趣,大胆地探索: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创设探索活动的愉悦情境,耐心启发诱导,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及时评价、适时引导: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缺点和错误,要给予足够的宽容,耐心地矫正,坚持表扬鼓励为主,特别是对成绩处于中下游的学生给予及时表扬、肯定,使他们发言踊跃,课堂活跃。

  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计划4

  一、指导思想:

  结合平日教学、检测及班级学情,特制定本学期复习计划。在查漏补缺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复习,有目的、有计划、有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复习工作,使总复习工作有的防矢。全面提高复习质量,为期末考试和检测成绩的提高打下基础,尽量使每个学生在总复习中有收获,得到提高。

  二、复习重点

  1、要让学生准确认读400个汉字,掌握100个要求书写的汉字及笔画名称。

  2、了解和掌握一些常用的识字方法。

  3、词语和句子的积累。

  三、复习难点

  1、帮助学生辨析本册要求掌握生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

  2、指导学生能够用部分生字进行口头或书面的组词,从而达到积累运用语汇的目的。

  四、复习内容

  (一)汉语拼音

  1、能读准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和声调。

  2、比较、归类形近的声韵母。

  3、背默声母表、韵母表和整体认读音节表,并加以正确归类,运用汉语拼音正音。

  (二)识字写字。

  ▲字音:区别发音易混的字母、音节。

  1、看拼音,写汉字词语。

  2、拼音和汉字相连。

  3、区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平翘舌音、轻声、多音字等。

  ▲字形

  1、数笔画、按笔顺正确书写。

  2、按偏旁归类。

  3、把字形相近、字音相同相近的字进行比较区别,了解它们的异同点。

  ▲词语句子

  1、了解字、词的关系,积累词语;熟练掌握由表二生字组成的词语(2个以上)。

  2、数量词。

  3、反义词。

  4、词语搭配(1.动词和名词:打篮球;2.形容词和名词:鲜艳的花朵)

  5、动词、形容词的表达形式(打得好、快乐地说、鲜艳的花朵)。

  6、会用词语说一句简单的句子,初步地建立句的概念。

  (三)阅读: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的大意。

  2、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分角色朗读对话。

  3、认识句号、问号、感叹号。

  4、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的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四)说话、写话

  1、能看图说几句话。

  2、能根据图意写几句话。

  五、复习方法

  以归类复习为主,以单元复习为辅,渗透学生的思维训练。

  六、学优生的辅导、学困生的转化。

  1、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作到因材施教。

  2、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主要是帮住他们通过复习掌握书上基本的知识,把书上的各种题型做会。

  3、对于班里的学优生,除了要求他们掌握基本知识以外,还要在题型的训练上给他们加深难度、广度,以提高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七、课时安排:共25课时

  (一)、汉语拼音:

  3课时

  (二)字词

  1、看拼音写词语

  4课时

  2、生字扩词

  3、区别形近字、音近字、同音字

  4、多音字组词

  (三)句子

  3课时

  1、乱词成句

  2、把句子补充完整;仿写句子

  3、简单的写话练习

  (四)阅读

  4课时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课外短文阅读训练

  (五)单元练习

  结合单元练习中的有关题型进行复习

  5课时

  (六)综合

  综合测试、总结、反思、补漏、强化

  6课时

  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计划5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主要以科学现象和科学事实为依据,遵循“问题引领下的科学探究”及“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过程”的理念,围绕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方法、步骤”的目标,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融合,以学生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建构了五个单元的学习内容。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愿意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3、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4、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5、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

  2、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3、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难点:

  1、主动参与探究过程,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

  2、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

  3、能有目的的对物体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观察结果。

  四、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情况:

  本学期四年级学生共138人,共3个班。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年接触科学课的时间,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对自然科学知识已经具备初步的观察、实验的能力;以年龄结构的心理特征来看,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在教师的引导下基本能主动的开展探究活动。

  2、学困生情况及转化措施:

  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比较薄弱,能主动开展学习的学生比较少,比较依赖教师的教。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观以及合作研究学习的能力与意识比较薄弱。本学期要遵循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教学内容,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和探究性。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生活、生产、社会实际的联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处理好内容的深度广度,做到难易适度,分量适当。

【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计划】相关文章: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计划(通用5篇)06-14

四年级科学复习计划04-01

科学的考研复习计划04-27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计划04-15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计划03-16

四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计划03-29

小学四年级下册复习计划04-24

语文四年级下册复习计划04-25

四年级语文下册的复习计划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