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教学计划

时间:2023-06-07 11:53:49 计划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新课程教学计划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是时候写一份详细的计划了。那么计划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课程教学计划 ,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课程教学计划

新课程教学计划 1

  一、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以育人为宗旨,全面发展为目标,切实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握新课程的理念,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安排教学。致力教改,建设具有新区大港中学特色的教育模式。

  二、 工作目标任务:

  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使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常识,掌握简单的参加体育锻炼、娱乐的技能和方法,培养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初步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增强并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的意识和能力,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培养终身学习习惯,活到老,学到老,每人每天必须保持2小时学习时间。

  3、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运动队长年训练计划,并积极贯彻落实到位。

  4、认真备课,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

  5、加强教研活动,青年教师多开实践课,努力用新课改理论来指导实践,同组成员互帮互学,共同提高。本学期每人开1-2次校级公开课,市、区级骨干教师每人开2次公开课,新分配五年内的教师本学期开2次校级公开课。

  6、加强听课评课活动,有教师开课时,其他无课教师都应积极主动地走进课堂,从课堂教学中发现问题,认真总结,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努力提高教研水平。

  7、各位教师要认真做好教学总结工作,积极参与各类论文与教学案例的撰写与评比,每人每学期撰写1-2篇有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并养成及时写教后感的习惯。

  8、开展以老带新、传帮带活动。使得年轻教师迅速掌握教育教学技能,能够尽快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

  三、 本组的基本情况及重点工作:

  (一)本组的基本情况

  四、 教科研安排

  每周举行一次集体备课,一次科研活动,具体时间为每周一上午第一节和每周四上午第一节课。初一备课组组长:於海燕 初二备课组组长:翟庆梅 初三备课组组长:邵继忠

  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案例的研究,撰写教学论文。

  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市级课题《多种力量训练方法对初中学生爆发力提高的实验研究》的攻关工作。迎接11月份市课题组的检查。

  五、 以老带新,一帮一活动安排

  张体成老师在教学、教科研方面由朱月芳指导,运动训练方面由宣扬指导。

新课程教学计划 2

  一、学生分析

  学生经过了一学年的新教材学习,掌握了一定的与学生日常生活比较密切的心理品质知识和一些法律常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比较自觉认真地学习。一学年下来,特别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八年政治上册的教材的内容,全书共有四单元、十课书。

  1、第一单元是相亲相爱一家人。这一单元有两个内容,

  一是爱在屋檐下,

  二是我与父母交朋友。这单元的内容主要是讲述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学会同家长沟通,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对青少年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2、第二单元是师友结伴同行。这一单元的内容有两个,

  一是同侪携手共进。

  二是老师伴我成长。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关于在学校人际交往中,我们同老师,与同学交往出现的相关问题。

  3、第三单元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本单元的内容两个,

  一是多元文化“地球村”,

  二是网络交往新空间。这单元的教育属于未来教育,可以培养我们面向未来的开阔视野和开阔胸襟。

  4、第四单元交往艺术新思维。这一单元的内容有四个,

  一是友好交往礼为先,

  二是竞争合作求双赢,

  三是心有他人天地宽,

  四是诚信做人到永远。中学生要融入社会,了解现现代社会的交际方式,注意自身的言谈举止,学会展示自己,就要学会交往。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要求中学生在家庭中要学会与父母交流,沟通,体会家长的辛苦,孝敬父母和长辈,处理好同父母的关系。

  2、我们要正确处理学校内的人际关系,养成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在学

  校这个具体情境中与人流畅在交流,沟通,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从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入手,最终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民友好交往,同时树立强烈的忙乱自豪感。同时让我们了解网络交往,学会自我保护,过健康的网络生活。

  4、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如何友好交往、如何合作竟争、如何关心他人、如何诚信做人等等。

  四、教学重点

  1、在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子女与父母交往沟通能力的培养,作为子女要孝敬父母。

  2、与友同行的内容,明确朋友的`含义和意义,交友的方法和人际沟通的艺术。

  3、网络生活的双面性,了解网络既有很多优势,但网络也会带来很多伤害,网络环境复杂,容易对中学生带来伤害。

  4、平等竞争,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平等尊重你我他,诚信守则,诚信的智慧.

  五、教学难点

  1、代沟和逆反心理的产生和危害,家庭关系的确立。

  2、正确面对青春期男女之间的交往,正视男女之间交往的现象,理智地把握青春,作出负责的选择,在交往中学会保护自己。

  3、自觉遵守网络规则,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为维护健康网络环境尽自己应尽的义务。

  4、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宽容他人,悦纳自己。

  六、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课程标准,熟悉教材,通过听课等方法吸取经验,把握每节课学生互动的内容,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2、课堂上注意调控,让大多数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发言,发表见解,教师从中点拔。

  3、指导学生做好课前的收集资料和图片的准备,养成积累知识、做笔记的良好学习习惯,课堂上多让学生发言,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述能力。

  七、教研活动

  1、积极参加教育局和学校的科组活动。

  2、按教导处的要求互相听课,取他人之长,补已之短。

  3、不断提高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学会制作多煤体课件。

  4、注意总结、积累资料,争取写一编高质量的教学论文

新课程教学计划 3

  一、基本情况及上期质量分析

  我所教班级七年级两个班,分别是81班、82班。其中男生33人,女生29人,共计62人。周课时量:正课12节,早晚自习共8节,满课时量。从本期开学以来的各种情况来看,这个班中只有1/3左右的同学表现相对较好,能够做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遵守校纪班规;遵守课堂纪律;有较强的学习自信心和自觉性,能积极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学习任务,作业完成效果较好,能努力做好新课的预习和每天所学知识的复习;上课能大胆思考并踊跃发言;有较强的学习进取意识,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远大的学习理想;能认真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做,能较好地安排利用学习时间,虚心好问,善于听取老师的批评或指导建议,能积极主动地与别人进行合作、探究和沟通交流,学习方法得当,学习效果优良。但与此同时,这个班中很多同学表现欠佳,存在的问题较多而严重,主要体现为:不够尊敬师长,不能与同学和睦相处,言谈举止较为粗俗,不能善待他人;纪律意识较淡薄,不能严守校纪班规;性情懒惰散漫,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缺乏一定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不能按时按要求完成作业或交作业;学习上进心和自信心不强,或严重偏科,或对学习根本就毫无兴趣;在课堂上注意力容易分散,时而认真时而精神不振,不能积极主动地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做,不善于思考和回答问题,不善于和别人进行合作、探究与沟通交流;缺乏踏实好学的精神;不善于分析总结和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善于听取老师的指导或批评建议;基础知识的积累掌握达不到相应要求;积累较少,阅读面不广;缺乏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有些学习习惯不够良好,不善于做课堂笔记,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往往不做或做得不到位;缺乏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较差;希望有好的成绩,但又怕吃苦受罪,不愿付出辛勤的劳动,有时需要老师的严格督促才会稍微有所作为。思想表现方面,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强,大部分学生的预习习惯尚未形成,上课学生合作能力有待提高,发言不够活跃。学习方面,有2/5学生学习目标明确,认真勤奋,他们的学习情绪比较稳定,有的尽管基础较差,也能坚持不懈,能有秩序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能够及时与教师沟通交流,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有2/5的学生属于鞭策进步型,但学习自觉性和稳定性不足,上课精神不振,

  初一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回家很少复习功课,需要老师的督促才会有所作为;1/5学生属于不思进取型,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差。

  二、本期的教学目标、任务和要求

  初中语文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初中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并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各单元的“单元说明”中都依据这三个方面设计了单元教学目标。本册教材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并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方法方面设计的学习目标如下:

  1、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默读的质量和速度。

  2、熟读这些课文,要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3、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

  4、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练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5、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了解借景抒情的写法,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安排了六个单元,内容上分三大板块: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

  第一单元:亲情体验。

  第二单元:人生体验。

  第三单元:自然美景。

  第四单元:人生思考。

  第五单元:科学世界。

  第六单元:童话世界。

  新课文开发力度大,课文质兼美,具有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跃动着生活的脉搏又注意题材、体裁、风格的多样化,可读性强,适合学生学习。课后练习设计新颖灵巧,富于启发性,既注重激活学生思维,又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写作要求能同单元学习要求结合,并能重视多种表达方式的训练。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设计有特色,注重实践性,应用性和趣味性,密切语文同生活的联系,拓展学生视野;同时注意跟单元学习的内在联系,设计具体,可操作,能从适应时代需要、体现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选取古代诗文,且难易度和背诵量均较为适当。附录的知识短文写得简明扼要。总之,为适应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这册教材能面向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融工具性和人文性于一体,切实体现语文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时代性和开发性的特征。

  四、教科书主要特点:第一,构建新的教科书体系。这本书力图构建语文综合实践体系。按人与自我(人类、生命、人格、人性、人生等)、人与社会(社区、群体、家庭、民族、国家等)、人与自然(自然环境、生态等)三大板块组织教材,每个板块分若干单元(主题),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两大部分。采用这种编排体系,注重教材的实践性,自始至终把语文学习置于实践活动之中;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头绪,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整合在一起。

  第二、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各个环节的设计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力图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同时,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教科书内容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扎实的语文基本功与开发潜在能力、创新能力的统一。

  第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内容和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阅读部分,选文的练习和提示,都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自主建构文本意义,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理解。便学生在阅读中不仅仅是获得信息、汲取知识、而且是发现自我、充实自我。写作、口语交际部分,注意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展示独特个性、使学生的学习写作和口语交际,成为他们健康人生重要开端。尤其是综合性学习部分、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自主选择确定活动内容和方式、突出合作性,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培养创新精神。

  第四,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申学习语文。这套教科书力图使学生学习的过程,变成读写听说的不断实践的过程,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第五、力求建立开放、有弹性和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教材体现了课内外和校内外的结合,使教科书由课内走向课外。可以看出,教材选文文质兼美,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适合学生学习。

  五、教学难点:文言文教学及写作。作文大小结合,内容灵活处理。本册教材中推荐了10首课外古诗词,这些诗词前都有相关的导读提示,可以引导学生理解诗词内容。在课堂学习之余,教师还应当积极地拓展语文学习资源,向学生推荐优秀的文学作品、报纸刊物和益于语文学习的电视节目。要认真开展名著阅读,着重要求理解并初步学会欣赏。在已有的阅读经验的基础上,强调“理解欣赏性阅读”。指导方式以“介绍性阅读”和“讨论式阅读”为主。除每册课本要求学生读的名著外,学生还可以自由选取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进行阅读,并做一些摘抄或写读后感。

  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针对学生存在的实际情况,为了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圆满实现预定目标,我在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中将努力采取以下措施:

  1、以新课程标准为准则,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为目标,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新教材,根据所任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成绩。

  2、切实把握、调整好教学进度,力争做到新课教学和复习教学互相搭配,协调发展。不管是新课教学还是复习教学,都注重实效,狠抓质量。

  3、面向全体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注重因材施教,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注重优生的培养巩固和差生的转化提高。根据学生实际对学生提出阶段性目标,并引导其拟出短期奋斗计划加以认真执行,老师作好定期或不定期的督促检查和指导评议。

  4、注重每一堂课的学习效果,突出重点难点,务必要求学生掌握必须掌握的基本的东西。课堂上精讲多练,多探究,多交流。

  5、在教学中,加强综合,简化头绪,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6、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结合当前的各种社会形势,对学生全面推行语文素质教育,努力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7、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8、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9、实行互批共批、以改促写的作文教学,同时坚持每周写一篇周记,教师认真进行检查和批改,力争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10、优化作业管理,力争做好每课过关,单元过关,重点作业多加评讲。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11、将课堂教学与课外监督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将集中讲解与个别辅导有效地联系起来,做好与学生及其家长的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

  12、运用多种方式手段来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引导帮助学生不断增强学习自信心和自觉性,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有效的学习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素质能力。

  13、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扬长避短,查漏补缺。同时,虚心借鉴、学习其他老师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和教育思想,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的研究、探讨、交流和创新,力求利用多种方式不断更新观念,开拓进取,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

新课程教学计划 4

  高中音乐的课程改革,通过不断学习,使我收获受益匪浅,让我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有这样一句话:“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尺度把握人生”。我想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只有提升自身的认识高度、文化素养,才能去开阔学生的视野;只有站在学生学习、发展的角度去备课、研究教学,才能实现教学的新观念;只有把握好学生学习的动态、学习的尺度,才能使学生感到音乐与人生的美好情结。在新课程背景下,怎样引领学生有效的鉴赏音乐是我们每位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更有责任做好这一重要课题的研究,下面从三个方面总结新课程实施以来,我对音乐鉴赏模块的教学研究与实践过程。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制定目标、实施计划。

  (一)学习中应抓重点、记纲要,积极调整观念、逐步提升认识。在《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中,除掌握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模块内容和学分分配、课程目标等内容外,要深刻的领会“音乐鉴赏模块的内容标准”。牢记“引导学生――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探究学习、发表独立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关系,为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在普通高中《音乐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又指出:“在信息量较大的鉴赏模块教学中需要教师设计具有探究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联想与想象,鼓励学生,交流鉴赏心得与体会,要求上好每一课,确保教学质量”。通过学习,我们加深对新课程的理解,积极调整观念,逐步提升认识。

  (二)领会新课程教学的关键,只有领会其目标意义,才能增强对新课程教学的信心,才能为新课程鉴赏模块的教学做好准备。要结合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制定出与之相和的音乐本组教学工作计划、鉴赏模块教学进度(计划)等。为新课程的实施做好时间和目标上的准备。

  二、认真备课、激情课堂、反思教研、促进教学。

  (一)课前备课

  首先要明确单元目标,细化课时目标;围绕目标,探究目标过程的实施;紧紧围绕教学的'时效性,探讨教学的方式、方法。

  1、找出你所理解的教材思路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该作品,目的用意所在,说出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对于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例如:《音乐与人生》这一课。为什么把“草原英雄小姐妹”这一主题音乐和柴可夫斯基的“悲怆”放在同一课题中?从他们的音乐中能感受到什么?音乐的语言又都有那些特点?音乐用怎样的表现手段实现了情感的传达、体验?

  2、提炼出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要求教师站在学生学习的立场上,确立目标,应具体、易于操作,明确方法,要能体现出学生学习行为变化等,所定的目标要起到导向、激励、调控的作用。希望教师能对音乐作品的人文内涵、情感意蕴、艺术特色和社会价值等方面的目标做一些创新挖掘和提炼。

  3、设计出目标过程及教学策略、方式方法;所谓目标过程,就是实现学生――目标学习的过程。即是为哪一个目标学习进行的铺垫,结合的又是哪一个音乐作品等。采用的教学策略、方式方法是什么,是否体现出体验、比较、探究、使用的教学方法。是否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能激发学生兴趣、能自主参与探索等等,要有其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教师在每一环节的教学中所体现出的学生的学法过程是什么。

  (二)课堂教学实践-激情课堂

  怎样教学才能打动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怎样把学生学习目标变成一种情境、一种挑战、一种发现或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答案,并以此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呢?。

  1、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发现学生兴趣与学习目标的结合点,努力营造最佳的教学秩序和教学氛围。

  2、教师课堂的导语、连接语、证据、表情等,是否能感染激发学生的情感。

  3、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表现和回答问题中看是否抓住了音乐内容所在。

  4、在教学中哪些方法是有效的,哪些方法是无效的。

  5、课件制作是否科学合理、有实效性。

  6、要看老师在教学中,是否具有独创性,能够激活课堂教学,使音乐课堂真正成为生成、开放、发展的活动过程。这也是鉴赏模块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三)用反思性教研提高教学

  反思性教研,是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制定与实施的检测,更是对有效教学提出可行性和有效性的指导建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在实践中我们总结出反思性教研应关注以下几点:

  1、在教学过程中,你认为最佳的教学方法是什么?

  2、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是否有无效、低效或资源浪费的情况?是否需要有补充目标?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新的生成目标。

  3、对教学内容、容量有无增减、补充意见?

  4、存在困难和问题是什么?

  在教学实践中,经过反思性教研,使其对教学目标更加清晰明确,对教学策略、方法、学生心理、情感、意愿要求等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学习了多种教学方法,丰富了教学经验,并把反思中的收获,转变成教学行为落到实处,形成教学教研的宝贵资料。

  三、考核评价、完善机制、关注学生、检验教学。

  随着教学的深入,考核评价是检验教学的关键一环。鉴于学校的考核办法,考虑音乐学科特点,具体考核如下:

  (一)出勤考核:记录学生的缺课的原因、次数、学号、姓名。

  (二)学习态度考核:通过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的情感认知、价值取向、理解想象、实践运用及联想创新能力等,进行评价。

  (三)作业考核:由于音乐学科特点没有固定作业要求,但由于新课程以点带面,以小见大的深层性,课后的一些具有情感认知价值取向意义的拓展与探究题有时在课堂难以完成,若作为课后作业,是很好的教学延续。每半学期可留2-3次作业。另外,也可将校本教学所探究的内容留为作业。(本学期我们留了两次作业,效果较好)

  (四)期末试卷考核:音乐鉴赏模块,除考核学生应知应会及具有独立见解的问题外,更应注重考核学生对音乐的听辨、比较、感悟与理解能力。因此在音乐试卷中,要设计好听音乐回答问题。试卷中所设计的听音乐回答问题,学生感到很新奇,答题很有兴致,90%同学达到80分(良好)以上。

  (五)鉴赏模块学分考核成绩认定。

  (六)通过对学生的各项考核,教师应对比、分析,评价自身教学,形成经验总结。

  以上就是我在音乐鉴赏模块教学研究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经验,还有待于改进和深入研究。

新课程教学计划 5

  一、学情分析:

  20xx年下学期,我担任高一历史科教学。学生基础差,底子薄,且各科成绩发展不平衡。但是经过分科以后,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学习的主动性大为增强,学习风气较好。80%以上的同学对历史学习兴趣浓厚,能积极主动的复习和研究课本,参与探求和讨论相关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在逐步形成。相信经过本学期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的

  历史学科成绩将会有一个整体的提高。

  二、课程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感知历史、积累历史、理解历史与现实和主动参与的过程。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个人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上述三维课程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有机整体。

  三、教学措施

  1、深入钻研新课程教材,依据历史课程目标,针对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精心地设计历史教学课堂。在集体研究的基础上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2、认真教好每一堂课。上课是整个教学的中心环节,灵活安排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教学顺序,把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引入课堂,采用问题教学法和讨论法,激励学生的学习,激活学生思维。同时重视基础知识,搞好学科内专题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构建知识体系,注重知识迁移,培养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关爱学生,以情动人,耐心辅导每一个学生,认真批阅学生的每一次作业。搞好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及时反馈教学,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采用“情境教学”,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在愉快中学到知识。相互配合学校进行综合知识竞赛,开辟第二课堂,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应对高考的挑战。

  5、结合实际,开辟第二课堂。本学期要求学生进行适量的课外阅读和历史调查活动,收集相关史料,撰写历史习作和制作历史课件等。重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的综合能力,逐步形成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主要任务是完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1必修》内容。本册教科书讲述的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共有八个专题。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相互作用。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历史人物,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

  本模块的学习要点: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3、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4、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5、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6、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7、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8、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通过学习,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五、课时安排

  本册教材根据专题分为8个单元,共27篇课文。外加1个活动课,共计28篇课文,31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周次内容课时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周

  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1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

  第2周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

  第3周

  第5课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

  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1

  第4周活动课黑暗的西欧中世纪2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5周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1

  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第6周

  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1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0课鸦片战争1

  第7周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1

  第8周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2

  第8周

  第13课辛亥革命1

  第9周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2

  第10周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1

  第16课抗日战争1

  第11周

  第17课解放战争1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

  第12周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1

  《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2

  第13周

  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1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1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14周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

  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1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15周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1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

  第16周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1

  这节课的组织安排也同样是在力求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同时也照顾到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高考。但也同样存在着时间安排的问题。

新课程教学计划 6

  一、新课标理解:

  1、新课标打破了传统的知识体系,教学内容不是按照学科知识体系编排的,而是采用模块的方式,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必修课和六个选修课。每个模块下又分为若干专题。从形式上看,模块和专题是各自独立的。设计这种体例的初衷是避免高中教学成为初中教学的再一次重复,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深入。但是,在现实中,政治、经济、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对于很多问题,只有历史的、多角度地观察,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教学过程的试题不可能局限于模块和专题来命制。而且,当前绝大多数省份高考采用的是文科综合的试卷,要求学科内和跨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因此,从教学过程的实际出发,需要对新课标的模块和专题加以整合,构建学科体系。

  2、新课标中教学内容的表述比较简略,和以前的教学大纲相比,文字量偏少,而且只有学习要点,没有内容概述。一些专题的表述高度概括,使得其涵盖的基本知识点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新课标下,基本知识点的确定比较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对此加以缓解,并且这些方法也符合注重能力考察的要求。

  3、新课标提出了一些新的课程目标,需要纳入教学过程目标。解读新课标就可以发现,与教学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相比,新课标提出的课程目标中,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其中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目标,并把它提高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并列。以前的教学过程主要是从学科本身的知识和能力考查出发来命题的,有时也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教学过程目标之一。显然,在新课标下,以往的教学过程目标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在确定教学过程目标时,应该把新课标提出的这些新的教学目标考虑进去:这些教学目标能不能转化为教学过程目标,如果能够转化,又应该如何转化。

  二、新课程教材分析:

  1、文明史的学科体系与传统的通史体系有相当大的区别。一是主线不同,文明史考察的是文明的演进,把人类文明的发展演变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以文明作为研究单位,从不同文明类型把握人类文明的.多样化,并且把中国历史纳入到世界文明史之中。二是角度不同,重视至今仍然有重大影响的文明,从现实追溯历史,从历史联系现实。三是知识范围不同,把思想文化、社会生活有机地融入文明的演变之中。显然,解决新课标下学科知识体系问题,首先需要史学观念的更新。在这个基础上,用文明史的观点整合新课标的模块和专题,构建学科体系。教学过程应该依据这一体系来把握主干知识,确定命题的基本思路、立意和认识的提升。

  2、目前中学历史教材实行一纲多本,已经有四家出版社出版了教材。这些教材虽然都是按照新课标编写的,采用的基本知识点有相同之处,但也有不少地方大相径庭,基本知识点有相当大的差异。因此,不仅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不再是唯一的范本,而且其他出版社的教材也不可能起到这个作用。在进入试验区的省份,也是多种版本并存,同时使用几种教材。一纲多本、一省多本,使得教学过程不能依据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也不能依据本单位教学所用版本。因为如果平时的教学过程依然按照过去的方法从使用的教材,必然导致未来无法适应全国、全省甚至地区的统一考试。教学过程失去了以往所依赖的基本知识点出处。所有教材都是按照新课标编写的,因此教学过程中基本知识点的确定应该遵循新课标,而不是具体教材。新课标中教学内容的表述比较简略,和以前的教学大纲相比,文字量偏少,而且只有学习要点,没有内容概述。一些专题的

  表述高度概括,使得其涵盖的基本知识点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三、学情与师资状况:

  1、学生经历了初中新课程改革的教学,都对通史的情况有所了解。

  2、高一历史备课组共4人,都有比较丰富的高中教学经验,备课组对通史教学都相对熟悉。个人业务素质相对较强,重点是做好教学理念的更新及新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的宏观指导。

  四、教学教研计划措施及进度:

  本学期我组将以学校及教务处计划为依据,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多进行备课组备课活动,加强新教材的研究和钻研,多交流,多学习,以期达到共同提高,促进同组教师专业养成,课堂注意讲究方法,以期望活跃学生的思维,提取学生读书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也在这样的研讨中不断地改变教学观念,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最大限度地发挥备课组的战斗力以促进全体学生历史水平再上新台阶。主要计划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必须以初中基本知识为背景对高中历史模块进行新的整合,达到教学的优化设计,这就要求对初中历史进行必要的回顾,在这一基础上,构建合理的学科体系。

  2、必须加大对材料题的全面考查,特别是加大对材料处理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阅读理解历史材料,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联系所学知识等内容,能够培养学生掌握从第一手资料出发、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研究历史的方法。

  3、组织讨论会,辩论赛,让学生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进行具体的分析,提高辨证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

  4、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热情,又能够让学生深入对现实社会的了解。

  5、每次考试必需设计自选题,调整命题的思路,使纸笔测试这种传统的评价方式也能更好地反映课课程的理念,使更多的学生在传统的纸笔测试中也能体验到成功。

  6、必修模块学分认定,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

新课程教学计划 7

  为了保证教学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使教学活动有针对性、时效性,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结合本学期学科特点、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一、本期总体教学目标。

  本期高一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标准,深入学习教学大纲及考纲,做到教学要有针对性,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出发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为目标,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确保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以其使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

  二、本期教学的进度

  本学期高一政治教学计划高一年级思想政治的总体教学任务为必修1,根据学习行政历的规定,本学期教学周21周,其中教学时间19周,复习两周的工作计划,分解细化教学进度为:9月份完成教学计划1-3课;10月份完成积极哦啊小计划4-6课;期中考试完成后,11月份完成7-8课;12月份完成9-11课;元月份复习进行期终考试。

  三、教学设想及措施

  高一思想政治课教学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教学中首先要注重细节,每课每个单元的重点、难点、易混点的梳理工作,对重点 难点、易混点讲解清晰,备课要充分,讲练要结合,多启发,多诱导,使学生能学以致用,能用学习的理论解决时政问题;其次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育人工作,是思想政治课的基本任务,要用基本理论解决心理问题,为学校的德育工作开辟第二课堂,为此,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

  1、备好每堂课。备课是上课的重要前提,只有熟知、真知教材的框架结构,领会教材编写意图,才能上好课,讲好课。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参加互听课活动,教研活动和互听课活动是借鉴学习他人长处弥补自己不足的'最有效的方法,只有坚持才能修正自己。

  3、积极学习本专业的教研理论,阅读的时政新闻,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给人一碗水,自己就应有一桶水,只有博览群书,才能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才能给学生解答、释疑,才能真正做到学深为师。另一方面,政治课的时政性和时效性很强,所以,每天要阅读、收听、收看大量的时政新闻,用新鲜的时政知识辅佐理论,用理论解决时政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上下功夫。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最佳途径,在教学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启发法、情境法、漫谈法等多种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5、改善师生关系,化解学生厌学情绪,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的老师,要想使学生对本学科感兴趣,除了学科本身的吸引力外,师生关系的好坏,也是导致学生对本学科失去兴趣的最直接的根源,所以,要转变观念,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多关心、多关怀学生,以自己的爱心感动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喜欢你,他才会喜欢你的课,学习你的课,使课堂产生良好的效果。

  6、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对各类不同的学生分类指导,因材施教,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尤其是对学生,要分析成因,透析病理,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克服学生厌学情绪,提高教学效率。

  7、多考、多练。多考多练虽然是老生常谈的方法,但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多考多练,才能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才能找出病因,对症下药,起成效。

新课程教学计划 8

  一、学情分析:

  20xx年下学期,我担任高一历史科教学。学生基础差,底子薄,且各科成绩发展不平衡。但是经过分科以后,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学习的主动性大为增强,学习风气较好。80%以上的同学对历史学习兴趣浓厚,能积极主动的复习和研究课本,参与探求和讨论相关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在逐步形成。相信经过本学期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的历史学科成绩将会有一个整体的提高。

  二、课程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感知历史、积累历史、理解历史与现实和主动参与的过程。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个人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上述三维课程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有机整体。

  三、教学措施

  1、深入钻研新课程教材,依据历史课程目标,针对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精心地设计历史教学课堂。在集体研究的基础上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2、认真教好每一堂课。上课是整个教学的中心环节,灵活安排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教学顺序,把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引入课堂,采用问题教学法和讨论法,激励学生的学习,激活学生思维。同时重视基础知识,搞好学科内专题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构建知识体系,注重知识迁移,培养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关爱学生,以情动人,耐心辅导每一个学生,认真批阅学生的每一次作业。搞好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及时反馈教学,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采用“情境教学”,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在愉快中学到知识。相互配合学校进行综合知识竞赛,开辟第二课堂,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应对高考的挑战。

  5、结合实际,开辟第二课堂。本学期要求学生进行适量的课外阅读和历史调查活动,收集相关史料,撰写历史习作和制作历史课件等。重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的综合能力,逐步形成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主要任务是完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1必修》内容。本册教科书讲述的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共有八个专题。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相互作用。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历史人物,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

  本模块的学习要点: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3、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4、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5、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6、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7、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8、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通过学习,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

  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五、课时安排

  本册教材根据专题分为8个单元,共27篇课文。外加1个活动课,共计28篇课文,31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周次

  内容

  课时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周

  第1 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1

  第2 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

  第2周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

  第3周

  第5 课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

  第6 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

  第4周

  活动课黑暗的西欧中世纪

  2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5周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

  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第6周

  第9 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1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0 课鸦片战争

  1

  第7周

  第11 课太平天国运动

  1

  第8周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2

  第8周

  第13 课辛亥革命

  1

  第9周

  第14 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2

  第10周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

  1

  第16 课抗日战争

  1

  第11周

  第17 课解放战争

  1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1 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

  第12周

  第1 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1

  《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2

  第13周

  第21 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1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

  1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14周

  第23 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

  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

  1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15周

  第25 课两极世界的形成

  1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

  第16周

  第27 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1

  这节课的组织安排也同样是在力求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同时也照顾到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高考。但也同样存在着时间安排的问题。

新课程教学计划 9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继续以《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进一步确立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坚定不移地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转变教研工作的理念,改进教研方法,积极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新思路。

  二、工作重点

  1.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素质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

  (2)组织教师业务学习,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2.加强教师新课程培训,确立新理念

  (1)数学课程理念: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2)数学学科理念:数学有助于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发展。

  (3)数学学习理念: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4)数学教学活动理念: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5)数学评价理念: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关注学习水平。更要关注学习中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6)现代信息技术理念:运用它们,使学生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数学活动中。

  3、定期(双周二下午)开展科组活动,集体评课,备课,听课、互相交流学习教学经验。

  4.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领会教材编者的意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活教材,要根据新课标理念,重新组合,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改进课堂教学,努力体现新理念。课堂是学生焕发活力的地方,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5.加强教研组建设,正常开展课题研究和教研活动

  (1)开设教研课,组织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上示范课,认真听课和评课。要求全体数学教研组成员多学习、多探讨、多交流、多反思、多总结。

  (2)做好教师工作规范检查,每月进行一次重点项目检查。

  (3)落实“教学档案”的实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本学期将对学生进行口算达标查测试,及数学应用能力(以实际动手操作的形式)评比,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主要工作安排:

  九月:

  1、数学组各教师在开学第一周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制定教研计划。

  2、制定备课、课堂、作业批改等操作标准,组织学习教学常规。

  3、各组员安排出自已研讨课的时间。

  4、检查开学初布置的两周备课教案。

  十月:

  1、教学常规检查。

  2、对新教师了解性听课

  3、各年级口算竞赛。

  十一月:

  1、各科组教研活动(围绕教学档案和常规课规范展开,课堂一般的程序,如何准确分析出学情,怎样的措施效果更好,怎样分层次由浅入深上课,布置作业,考测等等)、集体备课。

  2、阶段性学生学习情况分析,修改教学计划。

  3、常规检查。

  4、月中期中考试。期中考试学情分析,前半学期教学问题研讨。

  十二月:

  1、各科组教研活动、集体备课。

  2、阶段性学生学习情数学应用能力况分析,修改教学计划。

  3、各年级根据教材,进行数学应用能力(以实际动手操作的形式)评比。

【新课程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新课程高一数学教学计划10-21

最新高一历史新课程教学计划范文07-31

高一生物新课程教学计划09-01

地理全新课程教师教学计划5篇12-25

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08-18

新课程方案新课程标准实施方案范文03-23

新课程教学反思04-18

对“新课程”的几点思考11-25

新课程下的美术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