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听课记录10篇
听课记录,也被称为课堂记录或教学实录,是教师在课堂听讲时所做的笔记。这种记录不仅限于学生,还包括教师之间的互相听课以及领导或专家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检查或评估时的记录。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听课记录,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听课记录 1
时间:20xx年3月22日星期五
授课教师:xxx
班级:初二(14)班
授课内容:外研社初二下 Module 6 Unit 1 She said China was very excitingplace.
本节课虽然没有逐字逐句地详细记录黄老师的教学过程,但是,坐在教室,用欣赏的眼光看着眼前这位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老师,心中还是有很多的感慨。
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有两点:
第一、黄老师有很强的亲和力,课堂上与孩子们打成一片,师生关系非常的融洽。
第二、黄老师有着很强的专业素质。从语言的角度来看,教师语言标准、地道、流畅、自然。这都是我需要努力学习、充实、不断提高的。
听了黄老师的课,也让我对两个方面有了机会进行更多的思考。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是板书和课件。
一边听课,一边瞎想,一边将所想随手记了下来。虽然不是那么的深刻,但是,能让人去思考总是好的。
1. 板书
板书,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从板书安排来看,通常我们会将板书设置成为三个部分。
第一、课堂教学展示区;
第二、课堂随机生成区;
第三、课堂教学评价区。
每个部分都应当有着它独有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展示区,也许会有简笔画或者卡片,也许会用要点单词、短语或句子,也许会有篇章的要点信息,一个箭头一个符号传达出篇章的逻辑关系等等。这些内容将会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从课题呈现,到操练巩固,再到复习拓展,这一个区域都将是课堂教学重点难点的核心所在。
课堂随机生成区。
我们在课堂教学的时候,不应该把整个黑板全部让课堂教学展示区所占用,而应该注意“留白”。在留白的地方,当课堂教学随机生成一些知识点的时候,当学生提出一些问题需要教师补充说明解释的时候,这一个区域应该能够起到非常好的补充作用。
课堂教学评价区。
虽然我们面对的不是天真烂漫的小学生,但是,结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肯定会开展小组活动,不论是pairwork还是groupwork,我们在小组活动进行的过程中,都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进行及时有效地评价。通过板书的评价情况,孩子们能够从中找到自信、找到不足,找到学习的积极性、找到学习的动力。
从授课老师Kobe的板书情况来看,后面两个区域的内容几乎为零,而课堂教学展示区的设计相对来说,显得随意性比较强。虽然教师在板书的时候注意到了粉笔颜色的变化以突出要点难点,但是,书写潦草,规范性不强,布局略显杂乱,效果不好。
2. 课件
课件,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
用不用课件?不用课件行不行?什么时候用课件?怎样用课件?使用课件的目的'是什么?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应当是我们授课老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从本节课课件的使用情况来看,整体情况良好。但是,如果从追求完满的角度来考虑,我们依然可以发现一些问题。比如说:课件背景画面的选择、屏幕文字的容量、版面的合理设计等方面都有较大提升的空间。
课堂教学的文字内容与课件背景画面没有任何的信息联系,让人感觉非常不搭。
屏幕文字容量太大,版面设计不合理。幸亏教室里用的是大屏幕。如果是我们班级的电视屏幕,估计坐在后面的孩子们就会感到非常吃力,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随堂浅思而记,虽不深刻,但能唤醒自己的大脑,让自己去思考、去提升,不虚此行。
听课记录 2
科目:语文
内容:列夫·托尔斯泰
讲课人:xxx
班级:八四
听课时间:上午第三节
一、导入
1、作者简介:
2、请学生介绍列夫·托尔斯泰(你对托尔斯泰了解多少?)
二、整体感知
大体分为两个部分:
(1-5)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6-9)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三、精读文本
1、速读第一部分(1-5),四人一组讨论:作者从那些方面来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须发、面部轮廓结构、面部特征、长相、拜访者的态度。)
2、各段各自抓住了什么特征?并找出文中比喻和夸张句子加以体会。
(1)须发的`特点:多毛,浓密的胡须(反复描写)比喻和夸张铺排兼用:
植被多于空地——喻“脸庞多毛”;皱似树皮——喻黝黑的脸膛;纠缠不清的树根——喻眉毛;泡沫——喻鬈发;
像热带森林般浓密——须发;卷起的滔滔白浪——大胡子。
作用:浓墨重彩的描绘,使人产生美的遐想。(比较插图)
(2)面部轮廓结构: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大量的排比:整个面部像粗制滥造的小屋;额头像树柴;皮肤像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3)面部特征:外貌丑陋
重点写面容表情,毫无避讳地展示了托翁外貌丑陋的一面。
(4)长相:普通
穿戴方面、职业方面、社会角色方面——意在表明托尔斯泰属于俄国普通大众。
关键句: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揭示这一点,也就是揭示出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和心路历程。
四、布置作业:
你觉得茨威格在对托尔斯泰的外貌刻画中,那些地方描写得最精彩?为什么?
【评:紧抓住描写手法的运用来教学是教师着重强调,通过对比让学生很容易地找出托尔斯泰的特点。美中不足之处在于师生之间的互动似乎少了些。可以将更多的主动交给学生,当然需要学生有高度的自觉性,老师对于教材的驾驭能力。】
听课记录 3
科目:语文
课时:一节课
授课者:樊xx
听课时间:20xx年2月28日
课题: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两首》——《春游湖》教学过程:
一、复习古诗《咏柳》
1、①我说你拼。举例:亻+以是什么字,组词。
②我说你解。举例:柳,右边是“木”,左边的笔顺是什么?
2、点名背诵(要字词清晰、有节奏)。
3、①安老师给的词句的意思,回答是哪一句原句。 ②转换一下,说一说原句的意思。
4、群众背诵。
二、导入
1、由柳引出是春天来了,放幻灯片——完美的春天。
2、师:从幻灯片中看到了什么?或者想到了什么?
生1:柳树。
生2:白云、草。(回答中若有不是春天的解说一下)
师:听过迎春花吗——最早开的是什么花——桃花——有一些人就浏览了桃花,来看看他们看到的都是什么呢?——春游湖。
3、自读两遍、齐读。
三、解释重点字词和句子
1、解释字“蘸”
师:谁能解释这个字?
生:过年吃饺子,要蘸东西吃。
2、说读音“夹”板书:jiā(夹子)jiá(夹袄)——夹岸的`意思呢?
生:两岸边。
师:很好,接近了。把“夹岸”的意思写在书上,就是:排列在岸的两边。
3、师:你还对哪一个词语不明白呢?
生:春雨断桥人不度
师:这一句都不懂吗?明白春雨吗?
生:明白,春天的雨
师:那断桥呢?
生:断了的桥,都断成两半了。
师:这些你都明白,那你不明白的是什么呢?不度?
生:恩。
师:过不去的意思。说到这,有人能告诉我这一整句的意思吗?
生:春雨把桥断了,人过不去。
师:解释的很棒。春雨过后,湖水已漫过桥面,人们就无法过河了。
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生:撑。
师:小舟要动,需要怎样呢?
生:划。
师:划,也能够说撑(动作演示)。
师:这句的意思就是:柳荫下小舟撑出来。还有吗?
生:夹岸桃花蘸水开,怎样桃花蘸水开呢?
师:想想蘸的意思,蘸的是什么水呢?桃花还在树上绽放,可能是湖水吗?
生:不是。
师:那是露水吗?就那么一小滴?
生:不是。
师:那你认为是什么呢?
生:雨水。
师:对了,还有雨水。你想,雨水不断地落在桃花上,越积越多,怎样形容这样的桃花呢?就用到了蘸。看看这幅图(幻灯片演示)。
师:为什么要这样形容桃花呢?作者是去干什么的?
生:看景。
师:看的哪啊?(指向题目)
生:西湖。
师:是去游览西湖的。那么他看到了哪些景色呢?
生1:桃花、树。
生2:湖、燕子。
生3:划船。
师:刚才有同学说“划船”也很对,那你看他第四句为什么要写到小舟呢?
生1:好看。
生2:能够渡河。
师:因为它第三句有提示,“人不度”,人都过不去,这时小舟撑出来了,猜一猜第四局写的情绪是什么样的幻灯片上的生:惊喜。
师:那要怎样读出来呢?(挑人示范朗读)
4、齐读两遍——挑人读——齐读——自读——齐读四、巩固
1、闭上双眼,根据老师的语言描述让学生自由想象并说一说都看到了什么画面。
2、去掉幻灯片的文字,试着背诵。
3、我会组词
夹度撑阴燕断(一人领读——两个人轮读)齐读词组。
4、图片展示。
意见:
总体来看,这堂课很精彩。复习到导入到解释重点字词——由词引句义——完整翻译整首诗——引题目再导向重点句子——读——背——组词——图片。环节完整,效果很好,重点很突出。从课堂完整度来说,缺少了当堂作业。
听课记录 4
听课记录
第一课时
一、巧设悬念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看到几个儿子?揭题:三个儿子
二、初读感知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划出生字新词,并想办法认识它,想想课
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②再读故事,边读边想,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了一个儿子?
2.检查识字状况
3.生字会认了,这些句子会读吗?
(出示下列句子,其中生字加红,这些句子也是课堂上要
多次用的)
如: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但是他。
4、读下面的'句子,练说一个(只)。一个(只)。另一个
(只)。句式。
5、引导学生再读课文
三、朗读交流,发现阅读乐趣
反馈:你都找到了哪几句话?
交流一:(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但是他。)(指名生读)
采访刚才读的同学。
四、写字
1、请学生说说哪个字书写时要注意。
2、示范写胳膊,晃荡,停几个字。
3、指生上来板书,指出优缺点。
4、学生书写。
听课评析
本课教学中,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们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含,教师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引导孩子读书讨论,这一点十分不错。
听课记录 5
上课教师:XXX 上课内容:鲁教版六年级数学 《有理数的加减混和运算》 上课时间:10月9日 星期四 第一节
上课地点:初一教师
听课参加人员:
评课过程:
1、 上课教师讲解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目的,
2、 各位领导及教师点评
(1) 对学生课前准备的.习惯培养较好,重点把握好,学生都掌握好了,难点突破自然
(2) 本节课难点在于正确进行计算,课堂环境好,使学生静下心来认真做、思考方法
(3) 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到位,整节课贯穿其中
(4) 学生对出错的地方能及时找到并谈一下,教师即发现了学生知识的薄弱点,也使学生总结了错误的原因,吸取教训
(5) 整节课关注学生,题目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急不躁,教师具有亲和力,师生的交流融洽
(6) 与小学时比较,学生的精力集中了,跟着教师思路走了,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严密的数学思维,解题习惯好了
(7) 课堂驾驭能力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课时保证了学生能够参与课堂,学生主体参与是提高课堂实效性有了保证。
3、 针对点评中提出的困惑讨论
听课记录 6
授课教师:xxx
年级(班)六(2)班
课时:1
科目:数学
课题:《圆的周长》
听课记录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认识圆的周长。
(2)揭示课题。
二、引导探索,展开新课
(一)测量圆的周长
1.把圆放在直尺边上滚动一周,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则师生合作演示量教具圆的周长。
2.用绳子在圆上绕一周,再测出绳子的长短,得到这个圆的周长。
3.教师甩动绳系小球,构成一个圆。
4.小结。
(二)探讨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1.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
(1)启发思考
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猜一猜,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
(2)出示三个大小不同的圆:
组织学生观察比较,得出结论: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
2.探索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关系。
3.认识圆周率。
(1)揭示圆周率的概念。
(2)指导阅读第63页方框中的文字,了解让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历史。
4.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三、初步运用,巩固新知
1.完成第65页第1的第1题。
2.完成第64页下面的“做一做”。
5.看书质疑。
四、照应启思,总结新课
1、让学生动手操作去验证,去理解、探究出好的方法。
2、老师很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地去探究新知识,更能启发学生的思维。
3、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把德育教育和数学知识联系起来,值得我学习。
4、把所学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并运用于生活之中,使学生更加对学习有兴趣。
听课记录 7
科目:语文
听课内容:新闻两则
讲课人:xxx
班级:八七
听课时间:上午第一节
一、导入
二、教师检查预习字词情况,布置思考题:
1、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了什么内容。
2、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指出记叙的六要素也是新闻的要素)
3、精读课文(分读、齐读),具体说说新闻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报道渡江情况的`?按什么顺序报道,为什么?
学生读课文后,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参与。
(三个思考题分别针对新闻结构的三部分:标题、导语、主体)
教师导学
(讨论了以上三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要想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就要看标题。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导语。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主体。
三、合作探究
教师布置思考题:
阅读这则新闻后,你以为新闻具有怎样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参与。
讨论后明确:
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四、学习小结:内容总结;方法归纳。
【评价:将方法的教学融入到具体教学内容中,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将我们的思维引向了一个新的领域。值得大家借鉴。】
听课记录 8
1.听课记录。
主题: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师先通过简单的生活例子引入,让学生们了解方程的基本概念,随后提出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基本形式,并结合实例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之后,教师带领学生们逐步学习方程的解法,并提醒学生要注意方程的变化及判断解的合理性。最后,通过对部分学生的提问和课堂练习,巩固了学生们的知识点。
2.评析。
2.1. 教师授课方式。
本节课,教师主要采用讲解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生动的例子,激发学生兴趣,而后把基本概念、计算方法等讲解得详细细致,使得学生在明确了学习要求的前提下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2.2. 教师课堂管理。
本节课,教师要求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并通过提问、课堂练习等方式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同时,教师在课堂上也非常注重学生的课堂纪律,定期提醒学生注意听讲、不要迟到早退等问题。
2.3. 教学效果。
本节课通过生动的例子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们较为深入地了解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法,课堂练习也有能够检验学生掌握情况的作用。整堂课气氛热烈,学生们积极参与,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综上,本节初中数学课程在教师授课方式、课堂管理和教学效果上都有较高的水平,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优秀的学习机会。
听课记录 9
授课教师:xx
科目:语文
听课时间:xx课时
听课课题:蜜蜂引路
听课地点:xx班级
听课记录: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读题。蜜蜂怎样会引路呢?请同学们读课文。揭示课题:“引路”是什么意思(带路)
二、自学生字新词
1、读准生字的读音
2、划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
3、检查自学情景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资料
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导学生用扩句法说一说。)
四、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2、在语境中辨析词义:列宁常常请养蜂的人来谈天。
往常派去找他的人不在,列宁只好亲自地去找。
读这两个句子,比较一下,加点字的意思有什么不一样。
听课评析:
课堂中难点是从列宁利用蜜蜂引路的`事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教学中,要把指导朗读作为理解课文的主要手段,贯穿在教学的始终。
听课记录 10
授课教师:xxx
科目:语文
听课时间:xx课时
听课课题:生命的药方
听课地点:xx班级
听课记录
一、情境导入
师:今日我们学的课文里面也有一个xx病患者。患者的名字叫德诺,他才十岁。德诺找到了他生命的药方了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生命的药方》
(出示课题)
二、通读,初次感悟
问题找到;生命的药方;了吗?从哪儿读明白的?读课文,要求:把语句读通顺流利。
1、检查生字词:指名读抽读齐读
①读准字音
②读懂词语
2、想想课文中找到的;生命的药方;是什么?
3、交流
板书:欢乐、友情;生命的药方;指的就是友情。你是怎样明白的?从谁的话中能够看出;
生命的药方;指的是欢乐和友情?是德诺的妈妈,哦,是那位不幸的母亲,为我们揭开了;生命的药方;的真谛
三、细读课文,深入感悟。
1、走进德诺,感受孤独
2、德诺的妈妈为什么说德诺一生最大的病其实是孤独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到文中去找到答案。
3、反馈,随机学习。
德诺十岁那年因为输血(xu;)不幸染上了xx病,伙伴们全都躲着他。
(1)指名读。
(2)从哪个词中体会到了他十分孤独,十分无助?(全都躲)
(3)这些伙伴在德诺染上xx病之前是如何和他相处的'?
听课评析
xx病是经过血液等传播,跟xx病患者一起吃吃饭、握握手是不会被传染的。其实,有许多像德诺这样染上xx病的人,需要大家的关心,支持,教师期望同学们都能像艾迪一样给那些需要帮忙的人关心和爱护,让我们的世界越来越完美。
【听课记录】相关文章:
听课记录07-29
听课记录听课心得05-16
小学听课记录12-16
物理听课记录01-03
关于听课记录02-17
(精品)听课记录07-30
课堂听课记录08-15
《狼》听课记录02-27
大班听课记录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