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听课记录(精选9篇)
听课是一种对课堂进行仔细观察的活动,它对于了解和认识课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听课的主体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老师。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数学听课记录,欢迎大家分享。
三年级数学听课记录 1
授课教师:
科目:数学
听课时间:20xx年11月28日
课时:一课时
课题:认识分数
听课地点:第一小学
班级:三年级
课堂教学纪要:
一、谈话导入。
去野餐,相机播放图片
师:图中有什么?
生:他们准备了什么?
师:一个蛋糕每人分一份,两瓶矿泉水每人分一瓶,怎样分?师:四个苹果用什么数字表示?生:4。
二、新授。
1、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2、请学生拿出圆纸片,折出1/2(2份)
板书:1/2 写上(分数线、分母、分子)
师:这个2表示什么?生:表示有两个人。师:对吗?同意吗?生:不同意。
生:把一个分成2份。
3、强调平均分成。
4、1又表示什么呢?生:两瓶矿泉水每个人一瓶
生:把蛋糕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
5、齐读1/2,读作二分之一,师写读作二分之一。
三、即时训练:
1、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
出示习题
请学生先说说每一幅图表示的数,强调先读分母再读分子。
2、完成第二题:再次强调平均分(看图说出哪个是1/4)
四、互动:
1、把圆片折出1/2,再把其中的`一份涂上虚线。
2、再折出1/4
3、比较1/2和1/4,哪个大?
4、师:怎样折出1/8?生:对折对折再对折,请学生上前台演示。
5、板书:1/2﹥1/4﹥1/8。
师:观察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1是相同,是分子相同。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三年级数学听课记录 2
课程名称:三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
授课教师:
听课日期:
听课地点:
一、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游乐园的场景,画面中有旋转木马、过山车、小火车等游乐项目。每个游乐项目都有若干人在玩。
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看这个游乐园多热闹呀!你们能从图中找到哪些数学信息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每个游乐项目上的人数,如旋转木马有3组,每组有2人;过山车有4排,每排有3人等。
这种情境导入方式很生动,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探究新知(25分钟)
认识相同加数相加(10分钟)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列出算式。以旋转木马为例,列出2 + 2 + 2 = 6(人),并强调这是3个2相加。同样,过山车的人数算式为3 + 3 + 3 + 3 = 12(人),是4个3相加。
让学生自己观察这些算式的特点,学生经过思考后回答:“这些算式都是几个相同的数相加。”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进一步总结相同加数相加的概念。
教师通过这种引导式的教学,让学生自主发现规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总结能力。
引出乘法(10分钟)
教师讲解:“像这样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情况,我们可以用一种更简便的方法来表示,这就是乘法。”以3个2相加为例,写成乘法算式是2×3 = 6或3×2 = 6,读作2乘3等于6或3乘2等于6,并介绍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2和3是因数,6是积。
让学生试着将4个3相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大部分学生都能正确写出3×4 = 12或4×3 = 12。
在讲解乘法概念时,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了几位同学的作业,对正确的进行表扬,对出现的错误(如因数位置写错等)进行了及时纠正,并再次强调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接着,教师通过多媒体再次展示游乐园中其他游乐项目的人数情况,让学生用乘法算式表示,进一步巩固乘法的概念。
3. 课堂练习(10分钟)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了几道练习题,如5个4相加写成乘法算式是( )×( )或( )×( ),7 + 7 + 7 + 7 + 7 =( )×( )等。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请几位同学到黑板上板演。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辅导个别学生。
完成练习后,教师对黑板上的答案进行讲解和点评,强调容易出错的地方,如乘法算式中因数的顺序等。
4. 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积极回答,有的说学会了乘法,有的说知道了相同加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表示,还有的说认识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补充,再次强调乘法的概念和意义,以及乘法在计算相同加数相加时的简便性。
二、教学评价
1. 教学方法
教师采用情境教学法,从游乐园的实际场景入手,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引导探究法,让学生自主观察、思考、总结,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练习法的运用也很得当,通过课堂练习及时巩固了所学知识,并且在练习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提高了练习的效果。
2. 教师素养
教师教态亲切自然,语言简洁明了,声音洪亮,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在讲解知识点时,语速适中,重点突出,能够运用多种方式(如举例、对比等)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概念。
对课堂的把控能力较强,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各个教学环节过渡自然。在处理学生的回答和问题时,表现出了较高的教育机智,能够及时肯定学生的正确回答,并对错误回答进行巧妙的引导和纠正。
3. 学生表现
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了较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能够认真观察情境图,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在探究新知环节,大部分学生都能通过自主思考发现相同加数相加的特点,并在教师的引导下顺利理解乘法的概念,能够正确地将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在课堂练习中,学生们认真完成练习,积极到黑板上板演,对于出现的错误也能认真听取教师的讲解并及时改正。整体来看,学生在本节课中对乘法的初步认识掌握得较好。
三年级数学听课记录 3
课程名称: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授课教师:
听课日期:
听课地点:
一、教学过程
1. 复习导入(5分钟)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提问学生:“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谁能说一说它们的边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回答:“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了肯定和补充,再次强调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点。
这种复习导入方式,为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做了很好的铺垫,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2. 探究新知(25分钟)
理解周长的概念(10分钟)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树叶、相框、手帕等,并在这些物体的边缘用彩色线条标记出来。
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看这些彩色线条围绕的部分是什么呢?”引导学生理解这就是物体的边缘,也就是物体的周长。
接着,教师在黑板上用一根绳子沿着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围了一圈,告诉学生:“像这样围长方形和正方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们的周长。”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周长的概念,教师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卡片,用手指沿着边摸一摸它们的周长,学生们积极参与,在操作过程中感受周长的含义。
通过生活实例和直观操作,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周长的概念,这种教学方法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5分钟)
教师在黑板上的长方形中标出长和宽(长5厘米,宽3厘米),问学生:“怎样计算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呢?”
让学生小组讨论,学生们经过讨论后,出现了以下几种方法:
方法一:5 + 3 + 5 + 3 = 16(厘米),学生解释是把长方形四条边的长度相加。
方法二:5×2 + 3×2 = 16(厘米),学生说因为长方形对边相等,所以可以用长乘2加上宽乘2。
方法三:(5 + 3)×2 = 16(厘米),学生解释是先求出一组长和宽的和,再乘2。
教师对学生的三种方法都给予了肯定和表扬,并用多媒体动画演示了三种计算方法的过程,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每种方法的原理。
然后,教师在正方形中标出边长(边长4厘米),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学生很快得出4×4 = 16(厘米),教师追问:“为什么用边长乘4呢?”学生回答:“因为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教师再次强调了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小组讨论和自主尝试,让学生探索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堂练习(10分钟)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了几道练习题,如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它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完成后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辅导个别学生。
在检查答案的过程中,有学生对正方形周长公式的逆运用(求边长)出现了一些问题,教师再次强调了周长公式的变形,并引导学生理解解题思路。
4. 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回答:“我们学习了周长的概念,还学会了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师进一步追问:“那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呢?”引导学生再次回顾和总结计算方法。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补充,强调了周长概念的重要性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评价
1. 教学方法
教师采用直观演示法、讨论法和练习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和在黑板上的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利用小组讨论,让学生自主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课堂练习,及时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操作、讨论和思考中学习,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2. 教师素养
教师教态大方,亲和力强,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讲解过程中,语言生动形象,能够运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复杂的概念,如周长的概念,让学生容易理解。
对课堂的把控能力较好,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在处理学生的问题时,耐心细致,能够针对学生的疑惑进行详细的讲解,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
3. 学生表现
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了较高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能够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在小组讨论中能够与同学合作交流,共同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在课堂练习中,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但也有部分学生在一些稍复杂的题目(如正方形周长公式的逆运用)上出现了错误,经过教师的指导后能够及时改正。总体来说,学生在本节课中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知识掌握情况较好。
三年级数学听课记录 4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测量、计算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2.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难点: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3. 教学过程
导入部分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相框、花坛等,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边缘,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物体边缘的长度是多少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周长。”
概念讲解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一个三角形,让学生用手指沿着三角形的边画一圈,感受周长的概念。然后给出周长的定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让学生在教室里找一找还有哪些物体表面有周长,并指一指、说一说。
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长方形,标上长和宽,让学生猜测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学生提出了几种不同的想法,如把四条边的长度相加、长×2 +宽×2、(长 +宽)×2等。
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用手中的长方形纸片(长 6 厘米,宽 4 厘米)通过测量、计算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小组活动时,教师巡视指导,参与部分小组的讨论。
小组汇报结果。有的小组是通过把四条边相加(6+4 + 6 + 4 = 20 厘米),有的小组是长×2 +宽×2(6×2 + 4×2 = 20 厘米),还有的小组是(长 +宽)×2((6 + 4)×2 = 20 厘米)。教师对学生的方法都给予了肯定,并引导学生分析哪种方法更简便,从而得出长方形周长=(长 +宽)×2的计算公式。
教师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学生通过操作发现正方形周长 =边长×4(如边长为 5 厘米的正方形,周长为 5×4 = 20 厘米)。
练习巩固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了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练习题,有直接计算周长的,也有已知周长和长(或宽、边长)求宽(或长、边长)的题目。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指导。完成后,教师请几位学生上台板演,并对他们的.解题过程进行讲解和评价。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周长的概念、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体会。
4. 教学评价
教师教态亲切自然,语言简洁明了,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通过生活实例导入新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猜测、操作、验证等活动自主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也让学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交流,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练习设计有层次,从简单到复杂,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三年级数学听课记录 5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在平均分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能正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操作、观察、对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2.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余数的含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3. 教学过程
导入部分
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分小棒的活动导入新课。教师在讲台上放了 6 根小棒,提问:“如果每 2 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学生很快回答可以分成 3 份。接着教师又放了 7 根小棒,问:“每 2 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还剩几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有余数的除法。
探究新知
教师再次组织学生分小棒,这次把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有 10 根小棒,要求每组同学分别按照每 2 根一份、每 3 根一份、每 4 根一份进行分一分,并记录分的结果。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分的方法和记录方式。
小组汇报分小棒的情况。以每 3 根一份为例,学生汇报说:“10 根小棒,每 3 根一份,可以分成 3 份,还剩 1 根。”教师引导学生用除法算式表示这种分法:10÷3 = 3(份)……1(根),并向学生介绍其中余数“1”的含义,强调余数是平均分完后剩下的不能再分的部分。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分法下的除法算式,让学生思考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通过比较发现余数都比除数小,教师进一步追问原因,引导学生理解如果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说明还可以继续分。
巩固练习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了一些有余数除法的练习题,包括填空、计算、判断余数与除数关系等类型的题目。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对于一些容易出错的题目,如判断“29÷4 = 6……5”是否正确,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余数与除数的关系进行分析。
教师还设计了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有余数除法问题,如“有 23 个同学去划船,每条船限坐 4 人,至少要租几条船?”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有余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余数的含义、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余数与除数的关系。让学生说说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遇到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补充。
4. 教学评价
本节课教学环节紧凑,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分小棒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亲身体验有余数除法的产生过程,这种教学方法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发现规律。通过让学生对比不同分法下的除法算式,自主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练习设计多样化,既有基础知识的巩固练习,又有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应用问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在练习过程中能够及时反馈和指导,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年级数学听课记录 6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课程内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一、教学过程
1. 导入(3 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学校操场的图片(长方形)和花坛的图片(正方形),提问学生:“如果要给操场围上栅栏,给花坛围上篱笆,我们需要知道什么呢?”引导学生思考周长的概念。
学生回答情况良好,部分学生提到了长度之类的答案,教师由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 知识讲解(12 分钟)
教师拿出一个长方形的卡片,边指边说:“同学们,长方形有四条边,这两条较长的边我们叫做长,这两条较短的边我们叫做宽。那长方形的周长就是它四条边的长度总和。”然后在黑板上画出长方形,标注长和宽,并列出算式:长 + 长 + 宽 + 宽。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有没有更简便的计算方法,有学生回答可以用(长 + 宽)×2,教师给予肯定和表扬,并解释这种算法的原理,通过图形的拆分和组合,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对于正方形,教师同样拿出正方形卡片,指出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它的周长就是边长×4。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正方形,标注边长,列出算式,并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正方形,感受边长与周长的关系。
3. 课堂练习(15 分钟)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了几道练习题,如一个长方形的长是 8 厘米,宽是 5 厘米,求它的周长;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6 厘米,求它的周长等。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然后请几位同学到黑板上板演。
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公式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但也有个别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粗心的错误,如忘记括号、计算失误等,教师及时指出并让学生改正。
4. 小组讨论(10 分钟)
教师提出问题:“在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周长的应用呢?”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 4 - 5 人。
学生们讨论非常热烈,有的小组提到了给画框装边框,有的提到了给桌子围桌布等。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他们讨论的结果,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补充,强调周长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5. 课堂小结(5 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怎么计算?”
学生积极回答,教师再次强调长方形周长 =(长 + 宽)×2,正方形周长 = 边长×4,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发现更多与周长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评价
1. 教学方法
教师采用了直观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实物卡片和让学生用小棒摆图形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这种方法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能有效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运用了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长方形周长的简便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小组讨论环节的设置,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安排合理,从周长的概念引入,到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的推导和应用,再到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层层递进,符合知识的逻辑顺序。教师在讲解公式时,注重结合图形,让学生明白公式的来源,而不是死记硬背。
练习题的设计有针对性,涵盖了不同类型的题目,包括直接运用公式计算和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够较好地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在课堂小结时,教师能够引导学生系统地回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的记忆。
3. 教师素养
教师教态亲切自然,语言简洁明了,声音洪亮,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体现了良好的教学素养和敬业精神。
教师对课堂的把控能力较强,各个教学环节时间安排合理,过渡自然,能够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同时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年级数学听课记录 7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课程内容:
一、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5 分钟)
教师通过创设分草莓的情境,在黑板上画出 6 个草莓,问学生:“如果每 2 个草莓放一盘,可以放几盘?”学生很快回答可以放 3 盘。教师接着问:“如果有 7 个草莓,每 2 个放一盘,会怎么样呢?”
学生开始思考,有的学生说可以放 3 盘,还剩 1 个。教师由此引出有余数的除法这一概念,并在黑板上写出算式:7÷2 = 3(盘)……1(个),向学生解释余数的含义。
2. 探究新知(15 分钟)
教师让学生拿出小棒,分别摆一摆 8 根、9 根、10 根小棒,每 3 根一组,看看能分几组,还剩几根。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请几位同学上台展示他们的摆法,并说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如 8÷3 = 2(组)……2(根),9÷3 = 3(组),10÷3 = 3(组)……1(根)。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算式,总结出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要比除数小这一规律。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一些分物品的动画,不同数量的物品按不同的每份数分,让学生再次观察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加深印象。
3. 课堂练习(15 分钟)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了一些填空题和判断题,如“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 )除数”“17÷5 = 3……2,对不对?”等,让学生独立完成。
同时,教师还给出了一些实际问题,如“有 20 个气球,平均分给 6 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还剩几个?”让学生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完成填空题和判断题,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些学生对余数的含义理解不够深刻,出现了一些错误,如商和余数的单位写错等,教师再次强调了余数的意义和单位的确定方法。
4. 拓展延伸(10 分钟)
教师提出一个拓展问题:“如果一个数除以 6,余数可能是哪些数?最大是几?最小是几?”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经过思考后回答,余数可能是 1、2、3、4、5,最大是 5,最小是 1。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了总结和表扬,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除数是 8 呢?余数的.情况又会怎样?”让学生举一反三,加深对余数和除数关系的理解。
5. 课堂小结(5 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算式的写法、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以及如何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强调了余数在除法运算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教学评价
1. 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和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和观察中理解有余数的除法这一抽象概念,方法灵活多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总结规律,如让学生通过摆小棒自己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归纳能力。同时,拓展延伸环节的问题设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充实,重点突出,围绕有余数的除法这一核心内容展开教学。从概念的引入、规律的探究到知识的应用和拓展,各个环节紧密相连,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对重点知识如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有余数除法算式的意义等进行了详细讲解和强调,同时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例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应用。
练习题的设计有层次,既有基础的填空题和判断题,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有实际问题和拓展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还注重了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为学生后续学习除法的相关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 教师素养
教师教态大方,亲和力强,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语言准确、简洁,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便于学生理解。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较好,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保证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以鼓励为主,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三年级数学听课记录 8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听课日期:
1. 教学过程
导入部分
教师通过展示学校花坛的图片(长方形和正方形),询问学生如果要给花坛围上栅栏,需要知道什么,从而引出周长的概念。学生们积极发言,课堂气氛活跃。
教师接着让学生用手指沿着课本封面的边缘比划一圈,感受周长的含义,并且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勾勒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轮廓,让学生上台指出它们的周长。
新授环节
对于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师先让学生自己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计算课本中一个长方形的周长(长 6 厘米,宽 4 厘米)。学生们有的用把四条边相加的方法(6 + 4 + 6 + 4),有的想到了先算两条长和两条宽(6×2 + 4×2),还有的学生提出了(6 + 4)×2 的方法。教师对每种方法都给予了肯定,并引导学生理解(6 + 4)×2这种方法的简便性和合理性,通过教具(可活动的长方形框架)演示,将长方形的两条长和两条宽转化为两个长与宽的和。
在探究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时,教师同样让学生自主探索。由于有了长方形周长计算的基础,学生很快得出边长×4 的计算方法。教师通过动画演示正方形四条边相等的特点,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理解。
练习环节
教师给出了不同类型的练习题,包括基础的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题目(已知长和宽、边长),如一个长方形操场长 80 米,宽 60 米,求操场的周长;还有一些变式练习,如已知长方形的周长和长,求宽(周长是 30 厘米,长是 10 厘米)。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最后,教师设计了一个实际应用的问题:给一幅边长为 50 厘米的正方形画装边框,边框每厘米 3 元,一共需要多少钱?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以及推导过程,让学生说说在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收获。
2. 教学优点
导入环节贴近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在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尝试不同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多样,通过教具演示、动画展示等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周长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突破了教学难点。
练习题的设计有层次,从基础到变式再到实际应用,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效地巩固了所学知识。
3. 教学建议
在学生自主探索过程中,可以让小组之间更多地交流讨论,分享不同的计算方法,这样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
在练习环节,可以增加一些让学生自己设计长方形或正方形周长问题的活动,这样能更好地检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年级数学听课记录 9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听课日期:
1.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教师通过口算练习(如 20×3、300×2 等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题目),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然后出示情境图:游乐园中的旋转木马,每匹木马可以坐 3 人,有 20 匹木马,问一共可以坐多少人。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20×3。
新授环节
对于 20×3 的计算,教师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并尝试计算。有的学生用加法计算(3 + 3 +…+ 3,共 20 个 3 相加),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种方法比较繁琐。然后有学生提出可以把 20 看作 2 个十,2 个十乘 3 就是 6 个十,也就是 60。教师对这种方法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通过小棒演示(每捆 10 根小棒,摆 2 捆,代表 20,再让学生理解 20×3 就是 2 捆小棒乘 3,得到 6 捆小棒,即 60),帮助更多的学生理解算理。
接着教师出示 12×3 的例题,让学生尝试用刚才的方法计算。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有学生将 12 拆分成 10 和 2,先算 10×3 = 30,再算 2×3 = 6,最后把 30 和 6 相加得到 36。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这种方法是把多位数拆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与一位数相乘,再把积相加,并通过多媒体展示计算过程的分解图,让学生更清晰地看到计算步骤。
练习环节
教师布置了一系列的练习题,包括课本上的“做一做”中的题目,如 30×4、200×3、13×3 等,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强调书写格式和计算的准确性。
之后教师设计了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如 23×2 + 3、(10 + 5)×2,这些题目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课堂小结
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强调了把多位数拆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相乘再相加的思路,让学生说说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遇到的困难。
2. 教学优点
复习导入环节针对性强,通过简单的口算练习为新知识的学习搭建了桥梁,使学生能够顺利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
在新授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注重算理的讲解,通过小棒演示和多媒体展示等方式,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易懂。
练习题的设计合理,既有基础的巩固练习,又有拓展提升的题目,能够全面地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教师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对学生的回答能够给予恰当的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3. 教学建议
在小组讨论 12×3 的计算方法时,可以让每个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或质疑,这样可以使讨论更加深入和有成效。
在讲解具有挑战性的题目时,可以多让一些学生分享他们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年级数学听课记录】相关文章:
数学听课记录12-26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08-30
【必备】数学听课记录10-14
初中数学听课记录10-16
(集合)数学听课记录10-30
(实用)小学数学听课记录09-05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精华]10-29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优秀)10-29
【热门】小学数学听课记录11-03
(热)小学数学听课记录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