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课听课记录

时间:2024-11-05 13:10:24 记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二物理课听课记录范文

初二物理课听课记录范文1

  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

初二物理课听课记录范文

  一、创设情景导入

  二、战争故事,你说我演

  主持人:在语文课上或课外阅读中,你一定读过不少英雄故事,知道很多革命家不怕牺牲,智斗敌人的轶闻趣事吧。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你搜集整理的探险故事向同学们说一说,看谁讲得最生动有趣。另外同学可进行小品或哑剧表演来配合,以增加对战争的理解。

  英雄故事讲述要求:

  1、故事真实、连贯,2、内容集中、鲜明,3、灵活运用方法、技巧,4、普通话标准,流利。

  下面我们有请第一组代表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堵枪眼。刘胡兰宁死不屈。

  狼牙山五壮士,面对敌人,毫不畏惧,英勇献身。

  二、战争诗词,你吟我诵。

  青青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里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眼。(毛泽东《七律长征》)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看,这是奴隶!"(田间《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下面我们再来说说有关战争的成语故事。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草木皆兵、马革裹尸、赤膊上阵、乌合之众、打草惊蛇、四面楚歌、用兵如神、有勇无谋、全民皆兵、声东击西、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坚壁清野、揭竿而起主持人:看来同学们课后下了不少功夫,一个个成语后面都有一段战争故事。接下来,我们看看,关于战争的古今名言,看谁又能说的多。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春秋孙武)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战国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战国孟子)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三国诸葛亮)胜负兵家之常,善用兵者能因败为成。(晋张方)惟有死者方可看到战争结束。(希腊柏拉图)正义没有武力是无能;武力没有正义是暴政。(法国巴斯卡)兵民是胜利之本。(毛泽东)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毛泽东)主持人:好,名人们对战争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们对这些名言需要反复体味,才能领略他们思想的精髓。 〔评委打分〕

  三、战争预测,你说我评。

  四、拓展延伸。

  请你以"战争与和平"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字数不限。

  【评:一场学生为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其一,巩固了单元的学习成果;其二,增长了学生的见闻,积累了丰富的课外生活;其三,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9、老王

  一、导入

  二、设问导读。

  (一)、画说老王:

  意在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对他人关注的习惯。

  (二)、问询老王:

  意在唤起学生对他人的关心和同情,为后面学生阅读课文蓄势,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读书。

  (三)、走近老王:

  1、简介杨絳。杨絳——钱钟书——《围城》。

  2、生读课文。

  三、点拨导思

  (一)评说老王:请用"老王是一个______的人,表现在_______。"的形式表达出来。

  (二)、品味老王:文章中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个片断?在这个片断中打动你的又是哪些细节?小组交流体会。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独到体会说出来,与大家分享。(意在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创新能力。)

  【评:课堂的条理很清晰,亮点在什么地方呢?问题的设置上面真的很到位,每个问题都充分考虑到了对学生某个方面能力的培养。】

  11、中国石拱桥

  一、导入新课:

  二、简介作者

  三、检查预习

  1、生字词积累。

  2、读了本文,你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以及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不同之处?

  四、初读课文,看看作者写出了石拱桥的什么特点。

  1、提示:请同学们找出哪些段落是写赵州桥的,哪些段落是写卢沟桥的?联系课后思考练习题一,填空。

  2、学生读,填空,教师巡视指导。

  3、总结:

  名称

  位置

  修建年月

  赵州桥横跨在河上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结构特征

  1、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

  2、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面三刀个小拱。 3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 4全桥结构均匀。

  卢沟桥位于永定河上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

  由11个半圆形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是一座联拱石桥。

  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评:通过对比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容易明白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学生也能够很容易找到答案。但是没有将说明文的方法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不能不说是遗憾。后来与老师交流得知,是第二课时的内容。】

  30、诗四首

  一、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

  1、明确学习目标教师朗读课文,学生正音、划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

  2、思考下列问题

  a、这首诗可分几层意思?b、"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c、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并明确:a、全诗写了三层意思: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着;自己的田园之乐。b、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c、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自由背诵。

  3、自由背诵、检查背诵

  三、研读与赏析。

  四、齐背课文

  【评:从一点切入诗歌的教学,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学生学的也很轻松,老师教的也很轻松。最后回归到主题的提炼上——回归自然,回归自我。】

  1、藤野先生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情况

  三、学习读第一自然段

  1、提醒学生注意:为什么称为“清国留学生”?写清国留学生时,着重抓住了他们外貌的哪个特征来写?

  辫子是民族压迫的象征,也是封建专制的象征。为什么这么说?请大家讨论。 “标致”的本意是什么?(漂亮),鲁迅真的认为这样很漂亮吗?(讨论)那他实际的意思是什么?(丑陋)──通过这里的讨论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反语”。

  2、提问:第一段写清国留学生在干什么?(赏樱花)指读第二段:他们又在干什么?(学跳舞)他们做这些事应不应该呢?

  鲁迅对这些只知游乐置国家民族命运于不顾者的鄙视,所以鲁迅离开东京到了仙台。从鲁迅和那些“清国留学生”的不同表现中我们能感受到鲁迅那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正是本文叙事的一条暗线。请大家在下文的学习中注意这一点。板书:鲁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暗线)

  四、课文的主体

  故事就发生在仙台,现在请大家根据地点的变换理清文章的结构,整体感知课文。

  五、速读课文

  练习一下概括能力,说出作者和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几件事板书:1、添改讲义;2、纠正解剖图;3、关心解剖实习;4、想了解中国女人裹脚。从这几件事中可看出藤野先生的什么特点?板书: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

  六、鲁迅为什么要到仙台去学医呢?

  课前已经让大家读了鲁迅的《〈呐喊〉自序》,谁能给解释一下?(请同学们给补充资料)

  从这里我们能再次感受到鲁迅忧国忧民的情怀。

  那么鲁迅后来为什么又弃医从文了呢?下节课我们一起来解开这个疑问。

  【评:对于鲁迅先生的文章,学生学习起来是很困难。老师将文章的线索在第一课时就提出来。的确起到了醍醐灌顶的作用。适当的资料补充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打消了学生的畏难情绪,活跃了气氛,增长了见闻,提高教学效果。】

  列夫托尔斯泰

  一、导入

  1、作者简介:

  2、请学生介绍列夫托尔斯泰(你对托尔斯泰了解多少?)

  二、整体感知大体分为两个部分:

  (1—5)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6—9)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三、精读文本

  1、速读第一部分(1—5),四人一组讨论:作者从那些方面来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须发、面部轮廓结构、面部特征、长相、拜访者的态度。)

  2、各段各自抓住了什么特征?并找出文中比喻和夸张句子加以体会。(1)须发的特点:多毛,浓密的胡须(反复描写)比喻和夸张铺排兼用:

  植被多于空地——喻“脸庞多毛”;皱似树皮——喻黝黑的脸膛;纠缠不清的树根——喻眉毛;泡沫——喻鬈发;

  像热带森林般浓密——须发;卷起的滔滔白浪——大胡子。

  作用:浓墨重彩的描绘,使人产生美的遐想。(比较插图)(2)面部轮廓结构: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大量的排比:整个面部像粗制滥造的小屋;额头像树柴;皮肤像村舍外墙那样粗糙。(3)面部特征:外貌丑陋

  重点写面容表情,毫无避讳地展示了托翁外貌丑陋的一面。(4)长相:普通

  穿戴方面、职业方面、社会角色方面——意在表明托尔斯泰属于俄国普通大众。关键句: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揭示这一点,也就是揭示出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和心路历程。

  3、为何要写托尔斯泰的外貌令拜访者感到失望这一段呢?

  写心目中的托尔斯泰与亲眼所见托尔斯泰的.巨大反差,又一次全方位地了解了他的身材特点、言行特征、待客的方式,对他的形象又有认识,同时也是过渡段。

  四、布置作业

  你觉得茨威格在对托尔斯泰的外貌刻画中,那些地方描写得最精彩?为什么?

  【评:紧抓住描写手法的运用来教学是教师着重强调,通过对比让学生很容易地找出托尔斯泰的特点。美中不足之处在于师生之间的互动似乎少了些。可以将更多的主动交给学生,当然需要学生有高度的自觉性,老师对于教材的驾驭能力。】

  海燕

  一、学生齐读课文

  二、研读赏析(以下问题先让学生小组讨论,而后教师明确)

  1、除了对海燕作直接描写外,文章还对海燕所处的典型环境即暴风雨来临前夕大海海面变化进行描写,这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品按时间的变化,写了“暴风雨就要来啦”的三个阶段的不同自然景象。这三个不同景象的变换表明了形势的愈益险恶、阶级斗争的日益激烈,海燕的英勇顽强的崇高性格和坚定乐观的英雄气概在景象的变换中被步步深入地烘托和显现。环境描写还给作品带来浓厚的抒情气氛,增强了艺术的感染力。

  2、课文既是写海燕,为什么还要写海鸥等水鸟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明确:这些海鸟心惊胆战、张皇失措、自私、逃避现实的情态,正是资产阶级和改良主义者心态的真实写照。真实地反映了1905年前后俄国资产阶级对待无产阶级的态度,字里行间寄寓着作者无情的嘲讽和蔑视。对比烘托出海燕勇敢执著、不畏强暴和勇于献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除象征对比烘托手法的运用外,本文还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请判断下列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并理解体会其表达作用。

  (1)在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明确:比喻和拟人。从形、色两方面生动形象地突出展现了海燕矫健、勇猛、善战的姿态。(2)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

  明确:比喻、拟人、反复。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显示海燕的勇敢和智慧,说明无产阶级革命者高度的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运用反复,语气肯定,表达海燕坚定不移的必胜信念。

  三、体验反思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有温煦的爱的阳光照耀,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暴风雨”的考验。面临生活的“暴风雨”,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从勇敢的海燕身上是不是可以找到答案呢?

  要点:我们应像海燕那样坚定自己的信念,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勇敢地顽强地乐观地面对生活的“暴风雨”。

  四、布置作业

  请课外阅读现代作家郑振铎散文《海燕》并思考文后问题。

  【评:这是《海燕》的第二课时,文章的教学充分吸取了前面教学的得失。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师生的互动也更强,问题的设置上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更接近生活。】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一、创设情境,激情入题

  二、说文解字,扫清障碍

  三、感知内容,探究写法。

  1、对内容的把握。

  文章写了过去的罗布泊是广阔美丽充满生机的湖泊,而现在胡杨林死亡、寸草不生,变成了一片死寂的荒漠。表达了作者对罗布泊生态环境遭破坏的痛惜之情及对悲剧制造者的人的愤怒之情。

  2、对语言的积累。

  修辞手法的运用及作用:

  (1)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例如第13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作用是表现罗布泊终于消失的遗憾。

  (2)拟人手法:作者将胡杨林、罗布泊拟人化,如“那奇形怪状的枯枝求救之手”“站在罗布泊边缘痛苦与无奈”赋予了人的感情,令人感情激荡,为自己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

  (3)排比手法:连用四个“盲目”,三个“救救”等都强烈的表达了作者的遗憾之情、谴责之情。

  3、对写法的感悟。

  (1)对比手法的运用:

  以往的优美的罗布泊与现在的悲惨的罗布泊对比:表达了对人类破坏行为的憎恨。胡杨林前后的不同,作用同上。(2)一系列数字的引用。

  11、12、13段的数据,说明破坏很严重。

  四、质疑问难,畅谈收获

  通过学习,明白了哪些你预习中不明白的疑难问题。还有什么疑惑?

  五、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选取自己喜欢的方式(可以写倡议书,可以写罗布泊的自述等,形式不限),抒发自己的心声。

  【评:本课的教学继续升华了前面的交流经验,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完全是让学生为主唱了一出戏。教师的点拨也很精当,一句话切中要害,言简意赅。】

  醉翁亭记

  一、第三段释义讲解

  1、学生逐句翻译,教师点拨。

  2、本段共四句话,一句话是一幅图画,给每幅图起名字。明确:滁人游图

  太守宴图

  众宾欢图

  太守醉图

  3、滁人游图中共写了哪几种人?太守宴图中有哪些佳肴?众宾靠什么欢?太守醉图中,太守的神态怎样?4、本段写的什么?

  明确:滁人、宾客、太守游山饮宴场景

  前呼后应:本意是前面的人在呼喊,后面的人在应答。现多用来比喻写文章首尾呼应。觥筹交错:本意是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现在多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热闹情景(常含贬义)。

  二、第四段释义讲解

  1、学生逐句翻译,教师点拨。 2、宴饮结束就要“归” 3、本段点出了三种“乐”,分别是什么?这些乐中谁的乐境界最高?为什么?明确: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衬托:用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用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

  4、太守一词全文出现了九次,直到最后才道出它是谁,揭开谜底。

  5、纵观全文作者到底在“乐”些什么?包含哪些方面?明确:一是“山水之乐”,并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二是“宴酣之乐”,就地取材“山肴野蔌”,佐酒“非丝非竹”,众人“起坐喧哗”,太守“颓然其间”;三是“乐其乐”,自己虽被贬滁州,但经过自己的努力,使滁州百姓安居乐业,纵情山水,作者为他们的安乐而感到快乐,为经过自己的励精图治达到政通人和的地步而感到快乐。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一种“与民同乐”的理想境界。

  本文中心思想把握两点:

  作者借山水之乐派遣内心的郁闷

  表现“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三、学后总结

  1、古今异义词

  2、词类活用

  山行六七里

  在山上,名词作状语。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像鸟儿的翅膀,名词作状语。

  名之者谁

  命名,名词用作动词。

  自号曰醉翁也

  取名,名词用作动词。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前乐)以为乐,动词。(后乐)乐趣,名词。

  3、“而”的一词多义,见课后练习二

  4、判断句“者也”

初二物理课听课记录范文2

  时间:9月18日星期四第3节听课学校:董恒甫高中班级:高三3班课题:《归去来兮辞》教时:1执教者:沈艳老师教学过程:

  一、背古诗文

  读背诗歌并默写

  二、朗读《归去来兮辞》

  三、品味课文

  1、弃官为民:心为形役、何等庆幸

  2、划分:归途中抵家时

  四、讨论鉴赏

  1、师:归途中作者的心情怎样?生:念切(恨、问)

  轻松(物)

  2、抵家后的快乐体现在哪里?家园之乐:(1)家人欢聚之乐(2)室中独处之乐

  (3)游园忘返之乐联系高一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3、“云”、“鸟”与情之关系?内心写照

  无心的云,急切的'鸟回家——归隐

  4、“松”“菊”在文中的用意?品质的象征:高洁、孤傲、坚贞

  5、写法:托物言志

初二物理课听课记录范文3

  听课是学校进行教学研究的一个主要形式,也是老师借鉴学习的一个主要途径。老师有效地做好听课记录,同写教学故事、反思、案例一样重要,都是老师教学资源积累的重要内容。

  现在,有的老师不怎么会记听课记录,有的记成流水帐,有的记得不完整。过一段时间,再翻看听课记录,看不出有多大的价值,最多能硬付检查了事。

  本人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现提供一些听课记录注意事项,供同仁参考。

  1、听课记录要完整,内容包括:科目、年级、做课教师、课题名称、听课时间、教学流程、课堂评价。尤其教学流程,除记录过程外,重点的师生语句、教学手段、媒体运用等都要记清。

  2、教学流程是听课记录的主要内容。根据一堂课操作过程应包括:一复习;二导入,板书课题;三授新;四巩固练习;五小结;六作业布置;七板书设计。有时,一些老师的课前孕伏也很精彩,也有必要记下来。授新部分尽量记成课堂实录的形式,以便于课后反思查阅。

  3、一堂好课的价值也就是一篇好听课记录的价值,反之亦然。有的老师一堂课可谓匠心独运,妙趣横生,听课老师要善于发现并详细地记下来;有的老师过渡语、引导语、评价语、小结语很引人入胜,自然也要记下来;有的老师手势、动作、表情很丰富,听课记录上要备注清;有的老师板书新颖、独特、简练,确能起到提纲擎领的作用,也要记录下来;另外,课堂上的失误、小插曲、随机事件,以及老师的巧应妙对也都可以记下来,供课下揣摩、反思。

  4、课堂上要随听、随记、随想、随评,要善于捕捉灵感火花。否则,事过境迁,好的东西可能就遛走了,成了过眼烟云。课间评语可附在课堂实录右部分,占稍许位置即可。

  5、课后评价要切中肯綮,一语中的.,要评出特点、特色。不必面面俱到,不要人云亦云,过分的吹棒恭维更要不得。评价既要有感性认识,更要有理论依据。理论依据就是理性认识、理性分析、理性思考,这是听课的目的所在,是老师教学水平的体现。

  教学评点要包括:

  (1)、教材处理与教学思路、目标。(教者对教材的解读是否准确,也可以写出自己对于某部分教材的处理看法。教者的教学思路是否明晰,如果自己上会采用何种思路,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否准确,目标达成度如何等等)

  (2)、教学重点、难点、关键(评点定位是否准确,是否突破了难点,如何突破的,突破得是否巧妙,有无更好的办法)

  (3)、课堂教学结构设计

  (4)、教学方法的选择

  (5)、教学手段的运用

  (6)、教学基本功(教态、语言、板书、驾驭能力)

  (7)、教学思想(新课程的理念如何落实于课堂教学之中)

  (8)、其它

初二物理课听课记录范文4

  听课是学校进行教学研究的一个主要形式,也是老师借鉴学习的一个主要途径。老师有效地做好听课记录,同写教学故事、反思、案例一样重要,都是老师教学资源积累的重要内容。

  现在,有的老师不怎么会记听课记录,有的记成流水帐,有的记得不完整。过一段时间,再翻看听课记录,看不出有多大的价值,最多能硬付检查了事。

  本人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现提供一些听课记录注意事项,供同仁参考。

  1、听课记录要完整,内容包括:科目、年级、做课教师、课题名称、听课时间、教学流程、课堂评价。尤其教学流程,除记录过程外,重点的师生语句、教学手段、媒体运用等都要记清。

  2、教学流程是听课记录的主要内容。根据一堂课操作过程应包括:一复习;二导入,板书课题;三授新;四巩固练习;五小结;六作业布置;七板书设计。有时,一些老师的课前孕伏也很精彩,也有必要记下来。授新部分尽量记成课堂实录的形式,以便于课后反思查阅。

  3、一堂好课的价值也就是一篇好听课记录的价值,反之亦然。有的老师一堂课可谓匠心独运,妙趣横生,听课老师要善于发现并详细地记下来;有的老师过渡语、引导语、评价语、小结语很引人入胜,自然也要记下来;有的老师手势、动作、表情很丰富,听课记录上要备注清;有的老师板书新颖、独特、简练,确能起到提纲擎领的作用,也要记录下来;另外,课堂上的失误、小插曲、随机事件,以及老师的巧应妙对也都可以记下来,供课下揣摩、反思。

  4、课堂上要随听、随记、随想、随评,要善于捕捉灵感火花。否则,事过境迁,好的东西可能就遛走了,成了过眼烟云。课间评语可附在课堂实录右部分,占稍许位置即可。

  5、课后评价要切中肯綮,一语中的,要评出特点、特色。不必面面俱到,不要人云亦云,过分的吹棒恭维更要不得。评价既要有感性认识,更要有理论依据。理论依据就是理性认识、理性分析、理性思考,这是听课的目的所在,是老师教学水平的体现。

  教学评点要包括:

  (1)、教材处理与教学思路、目标。(教者对教材的解读是否准确,也可以写出自己对于某部分教材的处理看法。教者的教学思路是否明晰,如果自己上会采用何种思路,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否准确,目标达成度如何等等)

  (2)、教学重点、难点、关键(评点定位是否准确,是否突破了难点,如何突破的,突破得是否巧妙,有无更好的办法)

  (3)、课堂教学结构设计

  (4)、教学方法的选择

  (5)、教学手段的运用

  (6)、教学基本功(教态、语言、板书、驾驭能力)

  (7)、教学思想(新课程的理念如何落实于课堂教学之中)

  (8)、其它

【初二物理课听课记录】相关文章:

初二英语听课记录范文10-31

初二物理听课记录大全全文10-24

听课记录07-29

听课记录听课心得05-16

关于听课记录02-17

听课记录范文03-20

听课记录【优选】07-30

(优)听课记录07-30

听课记录(合集)07-30

《狼》听课记录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