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小班区角观察记录15篇
小班区角观察记录1
观察到的现象:我们班的孩子对搭积木是很感兴趣的,在本次的区域活动中,我选择了软体积木、雪花片等积木让幼儿进行拼搭。这次我让可涵也玩积木,可涵平时在这方面能力比较弱,因此我安排他多动手拼搭来锻炼自己的能力。在活动中,他跟往常一样一个人开始拼搭。看着其他幼儿可以跟自己的.同伴一起拼搭,但可涵却常常一个人,不会主动和同伴一起拼搭,就算不会拼搭了,也不会主动和同伴一起拼搭。
对象的分析:孩子们对建构是很有兴趣的,但在活动中,由于可涵年龄较小,而且胆子也比较小,因此缺少与同伴合作的机会。对于他的要求不能过高,应该慢慢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能力。
反思:在任何活动中要及时地引导幼儿合作,鼓励幼儿合作来促进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合作能力。
小班区角观察记录2
观察背景:
娃娃家是小班幼儿最喜欢的区角,班上每次拿到入区卡的孩子们都特别兴奋着急着入区,进去了却不知道自己该干啥,东瞧瞧、西看看,这摸摸、那动动却毫无目的,什么都感兴趣却又不知道到底先玩什么?游戏结束即使都知道要整理,可忙乎了半天却越理越乱,最后老师看到的总是一片狼藉,还得帮着收拾很久。在多次的观察中,老师都没有盲目介入,而是充分的观察了解分析原因,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还不丰富、语言表达缺乏逻辑,又没有一条主线或一件共同参与的事或物的场景把角色实行分工和合作,所以,在游戏中和收拾整理环节就会是各玩各和都想收的混乱场面。基于这些特点,我就有目的的试着为孩子们预设场景,给予他们一定的导向。看看孩子们赋予自己一个什么角色,怎样玩下去。使他们能在娃娃家的游戏中将兴趣得以拓展,玩得更有价值。
过程描述:
今天又是这几个小朋友进娃娃家,我特意带了一位“小客人”去娃娃家,告诉他们这位是邻居家的小宝宝,今天邻居阿姨有急事,需要我们来协助照看一下小宝宝,大家都好奇的看着娃娃都想抱,田梓妍抢先接过娃娃却对老师说:“我去给她煮饭,来喂她吧!”我觉得这个想法不错,就对妍妍和另外三个小朋友说:“那好,你们去照顾小娃娃吧,要好好照顾哦。”“你们知道怎么才能照顾好娃娃呢?”还是妍妍抢着说:“喂东西给她吃,陪她玩游戏,还要给她洗澡,累了就哄她睡觉。”“嗯,这个方法好,你们去陪宝宝玩吧!”
四个孩子分别去选择了自己角色所需要的玩具材料开始为小宝宝忙碌起来:“娃娃的头发太长了,我来给她剪头吧”妍妍主动当起理发师来,朵朵说“我是妈妈,我带宝宝剪头”朵朵扮演了娃娃的妈妈,轩轩说:“我是爸爸,我来煮饭哈”,便在灶台边忙碌起来,宇宇带着哭腔坐在地上茫然的看着大家,委屈地说“我呢?我干什么呀?”妍妍马上接过话:“你是爷爷,你去买菜吧”,“好的”宇宇开心的提着篮子在娃娃家里转悠起来......
扮演“爸爸”的轩轩在厨房里忙碌着,扮演“妈妈”的朵朵给宝宝铺好了床边给宝宝喂奶边哄宝宝睡觉,嘴里还轻轻念叨着“宝宝睡觉觉”。扮演“爷爷”的宇宇买完菜便坐在一旁“悠闲”地看起报纸来,还自言自语地说:“爷爷喜欢看报纸”。
扮演“爸爸”的'轩轩做好饭摆好桌子便招呼大家过来吃饭了。轩轩对朵朵说:“我来给宝宝喂饭,你吃饭吧”一家4口开心的围坐在一起吃饭。
游戏结束的铃声响了,“餐具不能放地上”妍妍着急地指挥着“爸爸、爷爷”收拾厨房,“妈妈”赶快把宝宝的衣服和奶瓶摆放好,“理发师”利落的将美发用具整理归位。
孩子们各自收拾完属于自己的事情便一一离开了娃娃家,最后结束的是轩轩。
小班区角观察记录3
观察记录:
又到了区角活动的时间啦,在今天的活动中,孩子们显得特别有兴趣。一走进表演区,孩子们就马上拿起区域角内的表演器材开始了他们的游戏活动。孩子们先拿起了服装开始打扮自己,然后带上了动物头饰开始了动物晚会,孩子们的`动作也做的形态各异,有的模仿小动物,有的模仿一些奇怪的动作。这时,源源,穿上了环保服装,开始了她的表演活动。玩着玩着她又当起了小老师,做了小主人,带领着其他小朋友开始了他们的表演游戏。
分析与反思:
在一次次的区角活动中,我发现表演区的孩子越来越多。另外,孩子们非常喜欢带着那些头饰、服装实行表演。从中我发现孩子们非常喜欢模仿小动物或者成人。活动中,源源当起了小主人能够带着小朋友一起游戏,教师应该多鼓励幼儿当自己的小主人,大胆地和同伴一起游戏,促动幼儿的合作水平。
小班区角观察记录4
观察记录:
今天中午吃过午饭,我让孩子们到图书区看图书,请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看,培养他们保护图书、喜欢看书的习惯,孩子们都显得比较高兴,刚开始的时候,还纪律还比较好,不过后来却发生了好几件事:
1、几个小男孩拿着图书当方向盘开汽车,嘴巴里还不时的发出:“滴滴、叭叭!”的汽车叫声,有的还把书卷起来当话筒唱歌;
2、好几本书都掉在了地上,却只见孩子从书上踩过的脚印,没有一个人会弯腰见图书,面对这幅场面,我说:“书宝宝已经在地上躺了很长时间了,怎么没有人把书宝宝送回家呢?看!这本书宝宝已经在哭了!它可伤心啦!”没人反应,最后还是乐乐小朋友把书捡起来放回了书架;
3、在看书的时候,突然有个小朋友大叫:“看!我这里有奥特曼!可好看了!”这么一叫,引来了旁边小朋友的兴趣,于是旁边的小朋友也想看,最后你争我抢,可怜的那本图书,只听“哗”的一声响,撕破了!
4、思思小朋友在图书区呆了很长时间,只见她拿了一叠书,走到小椅子前,把手里的一叠书往椅子上一放,当垫子做。
分析与措施:
面对以上孩子们在阅读中出现的种种不良的行为习惯,我觉得应该要即使去引导和纠正,因为当孩子们形成了某种不良的习惯后,要去纠正它是一件非常吃力的事,我想,让孩子去承受他们行为的后果是一种可行的办法,让她去体验自己的行为给自己带来了什么样的.危害,去尝尝行为产生后的苦果。任何的说教都没有幼儿直接的经验感受来的真切,来的有效!
小班区角观察记录5
观察目标:
观察幼儿在区角活动中与同伴间的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
观察分析:
早餐后,孩子们开始在区角自由地玩,只见彤彤独自一人坐着,她耷拉着脑袋坐了一会,终于抬起头看了看玩具角里的积木。我走过去问她:“你想玩吗?”她点点头,没说话。一会儿她站起来慢慢向玩具角走去,还不时回头看我,我笑着点点头。正当她认真拼插积木时,对面的`小宝拿了她几个雪花插片,彤彤看见了没说话,但脸上有点不高兴。过了一会,小宝又拿她的玩具,只见彤彤一把把自己的玩具全拿回来,还把小宝拼好的玩具打烂了。当我走到她面前,她委屈地哭了。
采取措施:
1.彤彤是个性格内向的孩子,在交往上不主动,内心的希望不敢去实现,需要老师更多的关怀。
措施:平时多和彤彤交谈,多关心多引导。
2.在交往中又不善于用语言去和别人沟通,所以委屈得哭了。
措施:开展角色游戏,让彤彤担任游戏中的角色,在游戏中多让幼儿以强带弱,相互配合,鼓励孩子大胆用语言与同伴交流。
3.针对彤彤的行为,与家长进行了个别交流,彤彤在家很依恋父母,平时父母交际少,很少带她出门玩。
措施:建议彤彤的父母在家多锻炼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多带孩子户外运动。
获取成效: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彤彤变化较大,活泼开朗多了,敢于在集体面前说话了,口语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都有了明显提高。
小班区角观察记录6
背景分析:这段时间,我班正开始《可爱的小动物》主题探索活动,孩子们对动物表现出很亲近的感情,也喜欢自己扮演其中的角色。
幼儿行为实录:音乐活动《小白兔捉迷藏》开始了,老师扮演了兔妈妈,幼儿扮演兔宝宝戴上了胸饰,老师开始让大家听一段音乐,音乐刚出来,孩子们有的说:小白兔跳出来玩,有的说:它去拔萝卜去,还有的说:它去超市买好吃的`。老师看到孩子们情绪十分高涨,又提了问题:那你们听听后面的音乐,小兔又在干什么呢?孩子们一下十分安静,侧着耳朵听着,有的先说了:“小兔休息一下。”还有的说:“小兔在吃东西了。”只有子瑜说:“可能碰到大灰狼了,它躲起来了。”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猜着,最后老师做了一个表扬他的动作,大家应和着他的意见……可是等狼来捉小兔时,大家都变成花、草、树、石头等,等狼过来问:你是谁呀?没有一个说是小兔,子瑜说:“狼是食肉动物,它不喜欢吃草的。”看来孩子们还能区分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呢!
教师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生成了有关食物链的问题,也热衷于讨论食草和食肉动物的话题,在与孩子们一起开展生成式主题活动的历程中,我时时为小班孩子的创造潜能而惊讶
和感动;在和孩子们互动的过程中,我从中学到了许多活生生的知识,这些活动使我的教学实践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小班孩子,他们也可以是生成活动的主人。虽然,小班孩子的
生成活动不如中班、大班的那样能产生较多、较好的成果,它只是在平平淡淡的真实生活中自然地沉淀着、积累着。但实践让我明白:教育并非演戏,取之于生活而又用至于生活
的经验才是最珍贵的,真正符合幼儿需要,有利于每个孩子提高和发展的活动才是成功的。
改进措施:
1、在事先的准备上,创设更贴近小班孩子生活经验的情境,容易激发孩子表达的欲望。
2、教师还要多给孩子表达的机会,重视个别在集体中表现。
小班区角观察记录7
观察到的现象:楚儿是个很内向的女孩子,喜欢到手工区做一些安静的区角游戏。今天我看到她来到了区域角之后就一直坐着看旁边的小朋友折纸,我想她肯定没纸,所以没办法折,这时我走过去轻轻的.问她怎么了?她过了好久才回我一句很轻的话我没有纸。听完我告诉她你拿不到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下让他们递给你就好了。她点点头,我发现她愣在那还是不折,我又问她怎么了?这次被我一问她的眼泪都快要出来了,用发抖的声音告诉我,我不会折。这时我看到旁边的欣欣我说:“欣欣你教下楚儿好吗”,当我再次看她们时她们成为了好朋友。
对象的分析:楚儿是一个内向的女孩子。平时与小朋友之间的交流就不是很多,所以她的语言交流能力很差。遇到事情她只会坐在那里看而不会主动地与别人交流。在这时老师在旁边去引导让旁边语言交流能力强的幼儿去带动她,让她在其他幼儿面前敢说敢做,做一个勇敢的小朋友。
反思:1.多鼓励她多和同伴交流。2.肯定她的进步。让孩子自信,并愿意与别人交流。
小班区角观察记录8
观察过程:
区域活动的时间到了,李昱辰小朋友慢慢走到益智区,看看柜子里的各种材料,又走到正玩得开心的小朋友跟前看看,被小朋友推开后又走到图书角,对着琳琅满目的书籍左看看,右看看,又面无表情的走开了。这时他又来到生活区,似乎还是没有找到自己愿意玩的,此时他来到我的跟前,拽拽我的衣服,我弯下腰对他说:“孩子,选一个你喜欢的坐下来玩好吗?”他对着我摇了摇头,于是我拉着他来到美劳区,对他说:“你要不要画画?”他还是对我摇了摇头,我带着他走过了几个区域,可是都没有得到他的回应,于是我问他:“孩子,你今天想不想进行区域活动呢?”他看着我点了点头,我又问他:“那你想玩什么呢?”他又对我摇了摇头,于是我带着他再一次来到了益智区,让他选择一种材料来玩,可是他在益智区转了半天也没有选好,我帮他选择了数与量夹夹子材料让他坐下来玩,他拿着材料坐下来很认真的玩了起来。
观察分析与评价:
1.对材料的选择与使用情况:
从观察中我发现,他刚开始面对各个区域的工作时,总是处于游离状态,似乎不知道该选择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他很想参与区域活动,却又不知道该去哪个区域玩。面对老师给他选择的工作,他也没有表现出喜欢或不喜欢的态度,只是很服从的认真工作。此时他被困惑的情感所困扰,只是被动的在成人的帮助下选择工作并认真完成他。幼儿在进行区域活动时对于教师提供的材料有些是能独自完成的,有些是需要老师从旁辅助的。
2.活动时专注程度与探究能力:
该幼儿在后面活动时相对专注,对于成人为他选择的材料,能很认真的完成它。但是,他在操作时遇到困难,刚开始会去看看周围的小朋友或看看老师,却没有任何求救性的动作、语言,甚至没有遇到困难时渴望他人帮助的表情。在观察完周围的人之后,他又会低下头独自埋头苦干、独自探索。例如,在使用夹的工作时,他刚开始不知道捏夹子的哪头,也由于手的劲比较小,在尝试了两边都没有捏动后,他也只是在看看其他人后又自己低头尝试。既没有不耐烦或总是捏不动夹子的懊恼表现,也没有放弃工作的表现,只是在独自尝试。在遇到老师对他的帮助时,也能认真听取,重新尝试,但是没有与老师进行语言上的沟通。
3.教师指导情况:
(1)在通过对他的认真观察后,尝试与他交流,询问他的意愿。在没有结果的情况下,我带领他一个区一个区的帮他找寻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在幼儿仍然不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后,我直接干预并帮他选择工作。在幼儿工作遇到困难时与他交流,帮他找到问题的原因,并找寻方法解决困难。
(2)在通过初步了解幼儿的情况下,以直接建议的方式,让幼儿进入到区域活动的氛围中,在旁边适当的鼓励并帮助幼儿,让他完成操作。 小班区角观察记录(3):
看到一个画面,记录下来。
场景一:中午吃面。缘的`桌上洒出了几根,“老师,是恬的弄清的!”缘和恬坐在一组,中间隔了一位瑾。“怎么回事?”两人嘟着嘴,满脸的气愤,互不相让,决没有道谦的想法。了解后得知:缘说让欣不要与恬好,恬气急之下去动缘的调羹,几根面就这样掉了出来。
场景二:吃完午饭,大家把小椅子搬到两边,他们喜欢和朋友放一起,各自的小群体。缘先吃完,放在了鱼缸旁观察着鱼儿。恬吃完后把椅子搬到了缘的附近,然后对她说:“我不是来和你坐一起的,我是来跟你说对不起的!”缘看着恬,不说话,但接受了她的道歉,把自己的椅子挪了一下,接着恬把椅子放在附近,两人一起看起了鱼儿。
反思:
从矛盾的出现到矛盾的消失,只是孩子的一小段生活片段。我想把它记录下来,因为从这一瞬间看到了孩子的成长片段,他们的真实想法。
这从案例上看,这个矛盾的起源是孩子间的一句话,仅仅是一句话怎能让一个孩子如此气愤?这要说到孩子之间的关系。成人有成人的群体,孩子也同样有自己群体,也就是他们的朋友。于是坐在一组的孩子就成为一个小小的群体。上课时,他们相互讨论;做游戏时,他们互分角色;空余时开始聊天、说热闹。虽说,大家都是好朋友,我也常常会把这话挂嘴边,但孩子的好朋友还是有一定界线的。恬想嬴得朋友的爱,欣就坐在恬的旁边,要是真不和自己好了,那多没趣。为此她为缘的话而生气,停不了缘的嘴,只能另想办法对付,于是场景一的画面就出现了。
这个案例给我的启发是:孩子之间能自己解决矛盾。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帮助分清是非然后让他们相互道谦,孩子是口服心不服,师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其实不然。恬的道歉是自发,她想与缘在一起,也知道刚才的做法不太好会影响她们的关系,于是很自然的道谦,之后两人又成了密友。
原来,孩子的矛盾里也有学问。
小班区角观察记录9
观察实录:
今天是第三组的小朋友玩娃娃家。娃娃家的角色牌有五个,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小朋友。孩子们进区后,一会儿传来了争吵的声音,“我要当妈妈,我才不想当奶奶了”,原来是小萌和姜文煦小朋友都争着当妈妈了,而其他三个小朋友都戴好了角色牌,睁着大眼睛看着这两位小朋友。我一走近,小朋友们马上用求助的目光看着我。
我蹲下身子问小萌和姜文煦:“你们为什么都要当妈妈呢?”小萌抢先回答:“因为我平时最喜欢妈妈,我觉得当妈妈好玩一些。”姜文煦也说:“我也喜欢当妈妈,当奶奶不好玩。”
想到我们刚刚学过的一首儿歌《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我就对娃娃家的宝宝说:“那我们先来朗诵刚学过的《我有一个幸福的家》的儿歌吧!”孩子们马上大声的念起了儿歌,儿歌念完,我马上问:“为什么说是幸福的家呀?家里有些什么人呢?”一旁的“爷爷”王梓彦说:“有爷爷、奶奶、爸爸和妈妈。”“爸爸”谢雨也在一边补充道:“还有小朋友呀!”我接着说:“对啦!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很幸福,是因为我们有一大家的人,大家在一起相亲又相爱!”小萌点点头说:“我也觉得。”小朋友们都点点头,我接着说:“在我们的家里,每一个人都很重要,今天娃娃家的宝宝们也是一家人,小朋友们要当好每一个角色,我们来试试当不同的角色好不好?”小朋友都说好。我转过头看看边上那三个戴好角色牌的小朋友说:“爷爷、爸爸、和小朋友真棒,不争不抢的选好自己的角色。”我又看看小萌和姜文煦说:“老师提个建议,今天小萌来当‘妈妈’,姜文煦当‘奶奶’,到下一次游戏的时候我们就互换角色,看看谁当的‘妈妈’或者‘奶奶’当的好?可以吗?”通过调节和劝说,小萌最终当上了“妈妈”,姜文煦当上了“奶奶”。刚开始“奶奶”还撅着小嘴巴,可过了一会儿,“奶奶”就开心的投入到角色中去了。
分析:
1.孩子们到娃娃家,有了初步的规则意识(如:已有三位小朋友自己分配好角色,戴好了角色牌。)
2.我们有时经常会问孩子最喜欢家里的`谁?大部分孩子都回答的是妈妈。虽然小班的孩子还不能用语言去表达,但孩子们心中就是觉的妈妈是温柔漂亮能干的,相比之下,奶奶在孩子们的心中分量比妈妈要稍逊色一些。所以当有“妈妈”和“奶奶”的角色选择的时候,就会出现以上案例中的一幕:两个孩子都争选当“妈妈”的角色。
3.我最初是想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给孩子自主的权利,让孩子自己去选择角色,所以让“娃娃家”的孩子们自选角色牌。其实孩子们对于角色扮演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有的孩子碰到自己的喜欢的角色就会争论不休,这也与孩子的自我为中心的状态有关。
措施:
1.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加强孩子的亲情观念的培养,知道家里的成员都是很重要的。
2.孩子在游戏中出现问题,教师要及时的出现,并用亲切的语言和适宜的方式去引导孩子。比如:两个孩子都争选“妈妈”的角色,我及时的用念儿歌的方式,让孩子停止了争吵。并加以提问,加深孩子们对家庭角色的认识。
3.教师还是要引导孩子自己去分配角色,不能硬性的指派孩子去担当什么样的角色。我用建议的方式让两位孩子协商和分配谁当“妈妈”,虽然孩子刚开始还是有点不高兴,但当孩子的投入到游戏当中的时候,能马上忘掉不开心,这也是小班孩子的心理特点。
4.小班孩子在自选角色这个规则意识上是比较薄弱的,孩子无法协商角色的选择时,教师要酌情参与指导,制定轮换角色的规则,并用图片的形式记载孩子表演过角色的轨迹,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担任自己喜欢的角色。当孩子得到自己喜欢的角色时,要给孩子提出游戏的要求,让孩子学会珍惜自己的机会,同时对能自主协商分配角色和谦让的小朋友进行表扬。帮助小朋友逐步学会协商、合作,学会克制自己,遵守规则。加强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5.在评价环节,运用情景再现法,让全班孩子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把遵守规则内化,逐步培养他们自愿、自觉的遵守轮换规则的好习惯。
小班区角观察记录10
观察到的现象:今天区域活动中桂杰和俊烽都选择了建构区活动,只见他们进入建构区后,就各自拿起木头积木开始搭,桂杰刚搭了一半积木就没了,他就问俊烽借,可俊烽也快没有了,怎么办?桂杰想了想说:“我们一起搭房子不就够了吗?”俊烽立刻同意了,不一会儿一座房子搭好了,但房子看上去有点倾斜,于是他们又开始重新改造。
对象的分析:从幼儿的游戏行为来看,在搭积木的.过程中,当桂杰发现积木不够,跟朋友借时,有发现朋友也不多时,他就想出了可以一起合起来,合作搭房子,而俊烽也欣然接受同伴的建议,这体现了《纲要》社会领域目标二中指出的能与同伴分享以及在活动中愿意接受同伴的意见和建议要求。
反思:多为幼儿提供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活动,使幼儿在具体活动中体会合作的重要性,从而促进幼儿社会情感的发展。
小班区角观察记录11
【观察实录】
快乐的区角时间又到了,爱玩的子楚小朋友有选择了自己最爱玩的创意吧。她进去之后,先是看了看里面的玩具,随之开始有序的玩起来。她先玩起了情景拼图。情境中先拼出了几位小主人公,并给这些人穿上漂亮的衣服,拼出绿油油的草地,几个小主人似乎在做什么事情。有的小朋友在玩好玩的沙漏,玩着玩着看了看旁边的钟表,看来到吃饭的时间了,这是沙漏好像又变成了好吃的零食吃着,之后子楚认真的把那些小块的玩具当成不同的零食:面包、火腿肠、牛奶、饼干和水果等等,小公主拿好吃的零食给爸爸妈妈吃,还在一起快乐的玩玩具。此情景像是孩子们的生活,孩子们把自己的生活转移到了区角中活动,并体验主人公的快乐。
【评价分析】
小朋友们现在不仅能够有序的'进入区角,并有条理的玩区角中的各种玩具。小朋友们现在不在是单单的玩一个玩具了,他们能够根据玩具材料进行情景画了,并创造情景中的人物,并体验情境中的快乐。即使是玩一个玩具,孩子们也可以一种玩具多种玩法,并主动与其它事物相联系,创造她们心中的美好童年生活。听到收区的音乐她们可以有序的整理好玩具并离开。由于老师能够根据小朋友们的兴趣添加并添加足够的材料,使小朋友们的情景创设或是表演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育措施】
1、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兴趣等实际情况,适时的给幼儿添加足够的合理玩具。
2、让幼儿学会根据玩具材料大胆的创设情景,并体验情境中快乐。
3、教师要及时发现幼儿的成果并给予合理的肯定。
小班区角观察记录12
观看对象:李xx
记录人:赵xx
观看过程:
区域活动的时间到了,李xx慢慢走到益智区,看看柜子里的各种材料,又走到正玩得快乐的小朋友跟前看看,被小朋友推开后又走到图书角,对着琳琅满目的书籍左看看,右看看,又面无表情的走开了。这时他又来到生活区,似乎还是没有寻到自己同意玩的,此时他来到我的跟前,拽拽我的衣服,我弯下腰对他说:“孩子,选一个你喜爱的坐下来玩好吗?”他对着我摇了摇头,于是我拉着他来到美劳区,对他说:“你要不要画画?”他还是对我摇了摇头,我带着他走过了几个区域,可是都没有得到他的回应,于是我问他:“孩子,你今天想不想进行区域活动呢?”他看着我点了点头,我又问他:“那你想玩什么呢?”他又对我摇了摇头,于是我带着他再一次来到了益智区,让他选择一种材料来玩,可是他在益智区转了半天也没有选好,我帮他选择了数与量夹夹子材料让他坐下来玩,他拿着材料坐下来很认真的玩了起来。
观看分析与评价:
1.对材料的选择与使用情况:
从观看中我发觉,他刚开始面对各个区域的工作时,总是处于游离状态,似乎不知道该选择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喜爱什么。他很想参与区域活动,却又不知道该去哪个区域玩。面对老师给他选择的工作,他也没有表现出喜爱或不喜爱的态度,仅仅很服从的认真工作。此时他被困惑的情感所困扰,仅仅被动的在成人的关心下选择工作并认真完成他。幼儿在进行区域活动时对于教师提供的`材料有些是能独自完成的,有些是需要老师从旁辅助的。
2.活动时专注水准与探究能力:
该幼儿在后面活动时相对专注,对于成人为他选择的材料,能很认真的完成它。但是,他在操作时遇到困难,刚开始会去看看周围的小朋友或看看老师,却没有任何求救性的动作、语言,甚至没有遇到困难时渴望他人关心的表情。在观看完周围的人之后,他又会低下头独自埋头苦干、独自探索。例如,在使用夹的工作时,他刚开始不知道捏夹子的哪头,也因为手的劲比较小,在尝试了两边都没有捏动后,他也仅仅在看看其他人后又自己低头尝试。既没有不耐烦或总是捏不动夹子的懊恼表现,也没有放弃工作的表现,仅仅在独自尝试。在遇到老师对他的关心时,也能认真听取,重新尝试,但是没有与老师进行语言上的沟通。
3.教师指导情况:
(1)在通过对他的认真观看后,尝试与他交流,询问他的意愿。在没有结果的情况下,我带领他一个区一个区的帮他寻寻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在幼儿仍然不能寻到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后,我直接干预并帮他选择工作。在幼儿工作遇到困难时与他交流,帮他寻到问题的原因,并寻寻方法解决困难。
(2)在通过初步了解幼儿的情况下,以直接建议的方式,让幼儿进入到区域活动的氛围中,在旁边适当的鼓励并关心幼儿,让他完成操作。
小班区角观察记录13
观察到的现象:今天在进行区角活动的时候,一些孩子选择了益智区的拼图,这个玩具拼板较多需要集体合作拼搭。孩子们对拼图很有兴趣也很有耐心。一开始,孩子们都在安静地拼插着自己手中的`拼板,过了一会儿,俊楷开始烦躁起来,他面对自己手中较为复杂的拼板有些失去耐心。
对象的分析:俊楷小朋友性格内向,做事情缺乏耐心和自信,对于一件事情的专注力总是不能很持久地保持,遇到困难时会习惯求助于别人。
反思:所以当他在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教师应耐心指导并给予鼓励,坚持要他自己完成,体验成功的喜悦。并在游戏中让他尝试锻炼她的合作意识,学会互相帮助。
小班区角观察记录14
区域名称:xx区
活动时间:20xx年4月17日
材料准备:作品范例一个,各种彩色吸管若干,剪刀,绳子
观察目标:通过动手制作彩色项链,发展幼儿对色彩的视觉敏感度。在操作过程中,幼儿能自主地选择不同的颜色进行搭配,并能较清晰地分辨出明显特征的红、黄、蓝、绿等几种颜色。
过程:在一次活动中,我向孩子们提出了要求:“今天,老师想买几条漂亮的项链戴,可是,我要的和你们平时穿得不一样。”孩子们一听,马上问我,那你想要什么样的?我想要一条红色的项链。我刚说完,瑶瑶小朋友就开始穿起来了,因为她认识红色,所以,一会儿工夫就穿好了。她兴奋地把项链举到我面前说:“老师给你。”这时,星星小朋友看到后着急的问我:“老师,你还想要什么样的?”听星星一问,其他孩子也围了过来。于是,我便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卡片说“我想要的项链都画在卡片上,你们可以照着上面的样式穿,也可以按照自己设计的'样式穿,一会儿,我看一看谁的项链最漂亮。”孩子们纷纷穿起项链来,不一会儿,瑜瑜得意地向我炫耀,老师你看,这是我自己穿的项链。我夸奖道,真漂亮,你是怎么穿的呀?他抢着说,我是按一个红的,一个黄的穿的。待活动结束时,我便让他们互相观看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评价。
反思:通过这几天的观察,我发现穿珠材料一直无人问津,我也很是奇怪,为什么孩子们都不选择这个活动。于是,在后来的活动中我便有意识的引导一些孩子们进行穿珠活动,但发现他们似乎兴趣不大,穿了一会儿,注意力边集中到其它的活动区域里去了。事后,我也仔细地反思了一下,也得出了一些结果:主要是由于幼儿们穿的珠子都是随意排列的,没有规律,所以他们随意摆弄了一段时间后,便再也找不到兴趣的切入点了,根据这一现象,我设计了以上这个活动,引起幼儿们的兴趣,帮助孩子们提高游戏水平。
小班区角观察记录15
观察内容:
当老师宣布区域活动开始后,小朋友们都在老师的要求下,在进区卡处排队等候来喜欢的冰淇淋,志远急匆匆的跑过来钻入人群,使劲推了推前面的高个儿幼儿想插队,见推不动,情急之下蹲下身子,从下面钻进去,顺利的找到自己的喜欢的冰淇淋,贴在“娃娃家”柜子上,成为班里第一个,冲进区域的小朋友。进到玩具区后,他拿起玩具不停的说:“我要搭一个很长的枪......”可是他刚拿起玩具搭了两下,就改变了主意:“我不玩了......”
第二次选区:建构区,在建构区他拿了两小汽车在地垫上转了一圈,就又打算换区,老师提醒他不要总是换区,但他置若罔闻。第三次选区是“涂涂画画”,老师引导他为上次没有画完的帽子涂色,他画了几笔就离开了。
第四次换区是娃娃家,进娃娃家后,他又跑进建构区,告诉老师:“我要开车去买菜”。在建构区他和区内的其他小朋友发生冲突,在老师的调解下,最终和解,他自言自语:“我现在要去炒一炒”。炒好后他用盘子端着一个炒好的胡萝卜去喂睡觉的娃娃,喂完后把盘子扔在地上。接下来他举起娃娃家的床头又拍又捣,旁边幼儿来告状,他对老师说:“我要玩积木。”
老师引导他第五次换区到“建构区”。他把积木一块一块垒高,打了七八块后,看见老师走过来,赶紧报告:“老师,我摆了一个房子。”老师问:“你摆了几层楼?”他马上蹲下来头歪向地面认真的数:“一层楼,两层楼,三层楼......”
最后一次来到美工区。他拿起围裙喊:“老师,我要做这个工作。”王老师帮他穿戴好后,他认真地选画笔开始他的“大作”,连李老师中间过来替他擦鼻涕,他都没有停下来。对涂鸦,此时他开始产生极大的兴趣。
他一边专心致志地画,一边自言自语,口水还在滴滴嗒嗒地向下流。橘色、红色、蓝色、绿色,只是画单一的整线条。老师走过来和他交流:“你在画什么呢?”“画美丽的天气。”“今天是晴天还是阴天?”“晴天。”然后,他在报纸的右上角画了一个太阳,在太阳下面又画了几条横线。老师问:“下面是什么?”“白云。”“白云是什么颜色的?”“红色的。”他换了一只蓝色画笔边画边自言自语:“我换一朵蓝色的白云。”接下来又画了一条竖线,老师问:“这么长是什么呀?”他答:“就是长河。”然后又在旁边画了更长的一条。整个回答他没有看老师一眼,表现出极大的专注性。
结束音乐响起,马上放下排笔脱下围裙拍手回座位,老师讲评,要求建构区没有收拾好的幼儿去整理积木,他也冲过去要帮助小朋友。在别人忙着收拾时,他在旁边区域东摸西看,最后被老师带回座位。
分析:
1.由小班年龄特点决定的。
整个游戏,志远先后更换了6次区域,大部分区域只呆了30秒左右,仅仅满足于简单的摆弄和初步肤浅的探索。这是因为年龄小的孩子,有意注意时间比较短,活动中喜欢活动有趣的材料,会反复的摆弄,没有特别的目的性,因此游戏的随意性较大。如浩程在娃娃家摆弄床头时间增长。就是因为他又发现了材料的可活动性,而选择涂涂画画区时间短,是因为给上次没有涂完的帽子继续涂色,对他缺乏新鲜感和挑战性,所以他随意涂一下就离开了。
2.家庭因素决定。
3.教师在区域游戏中适时指导的重要性。
措施:
在小班区角活动中,经常会出现频繁换区的孩子,游戏中我们允许这样的孩子存在,给他们游离、选择的时间、顺应孩子的年龄特点,但不能漠视这样的现象。更不能让孩子长期无目的地处于游离状态。
1.小班区域活动中,材料是幼儿探索活动的'有力支撑,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为他们提供种类少、数量多、活动有趣且形状相似的成型玩具,提高幼儿的兴趣,推动幼儿的活动,避免幼儿为争抢玩具而发生纠纷,满足幼儿平行游戏的需要。
2.教师可以角色身份加入到幼儿游戏中,在与幼儿游戏的过程中达到指导的目的。
3.注意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成长。
4.游戏中教师必须尊重幼儿意愿,给幼儿充分的自由,以最少的干预,最多的欣赏来支持幼儿游戏,并通过讲评帮助他们积累游戏经验。
5.区域中玩具的投放,要适应不同能力的幼儿,兼顾能力强与能力弱幼儿,游戏的玩法能满足三个层次的需求:较弱的→一般的→较强的。
【小班区角观察记录】相关文章:
小班区角观察记录03-13
【精选】小班区角观察记录10-17
小班区角观察记录10-11
小班区角观察记录(经典)11-06
幼儿区角观察记录小班10-18
小班区角观察记录范本08-05
小班区角观察记录与分析03-30
小班幼儿区角观察记录03-29
小班区角观察记录(15篇)05-26
小班区角观察记录(精选15篇)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