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个案观察记录

时间:2025-01-02 13:00:09 记录 我要投稿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精华15篇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1

  观察时间:六月份第一周

  观察地点:小一班教室

  观察对象:韩诗彤

  观察老师:韩丽

  观察记录:

  “老师,老师,帮我提一下裤子吧!”我停下手中正在填写的常规记录表,抬头一看,原来是韩诗彤上厕所出来我给她提裤子。(这个孩子是刚来的,在我们班年龄是最小的)见此情形我说:“老师教你提裤子吧,你都3岁多了,可以学着自己做了。”哪知我的话音刚落,诗彤立刻就拒绝了,连连摆手,嘴里喊道:“老师,我不会,我不会!我妈妈说了,自己提不上就找老师“。不会老师可以教你啊,只要学会正确的方法,多练几次,自然就学会了。让妈妈也看一看我们诗彤宝宝是很能干的,自己学会提裤子”,诗彤听了后,低着头一言不发,而且站在那儿一动也不动,看来,我的鼓励并没有激发起诗彤学着自己整理的兴趣,我只好先帮她整理了。

  午餐时,为了配合锻炼诗彤的独立能力,我把以前老师分小碗、勺子,改成了让几个能力强的小朋友来分,当然也叫到了韩诗彤,当我叫到她的'名字时,诗彤坐在椅子上犹豫着,我便便鼓励她说:“诗彤好棒啊!会帮老师分餐具!”诗彤从小椅子上站了起来伸手去拿碗,可能是有点紧张,也有可能是独立活动的能力有点弱,只听见“咣”的一声,诗彤把碗掉在了地上,我没有责怪他,并叮嘱她小心一点,把碗拿好后慢慢地走,并告诉她没关系的,刚刚只是个小意外,诗彤听了一个劲的点头。

  令人惊讶的是,接下来的几天,诗彤竟然自己主动学着提裤子了,有时见她没整理好,我就帮着整理一下,诗彤竟然还不让老师帮忙,自己有模有样的整理,实在是太棒了。

  分析措施:

  其实韩诗彤是一个非常聪明、利落的孩子,动手能力也不错,也喜欢动手。可见孩子自立愿望还是很强烈的,很多事还是想自己去干,我和诗彤的妈妈进行了沟通交流,可能是在家锻炼的机会少,家长怕孩子遭受委屈而过度的呵护,所以,一切都有父母包办,久而久之使孩子养成了依赖他人的习惯。我和诗彤的妈妈进行了沟通交流,而作为教师,我们既是孩子的教育者、引导者、援助者,应该给孩子创造环境、创造条件,指导她们去克服困难,只要是在孩子能力之内的事情,我们都要鼓励她们自己去尝试 ,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锻炼孩子的能力,久而久之让孩子摆脱成人的照顾,一点一点向独立自主迈进。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2

  观察实录:

  观察1:早操时,小朋友都认真的做着操,他却装成“打醉拳”的样子,东倒西歪的`,一会儿碰碰这个小朋友,一会儿摸摸那个小朋友……

  观察2:喝水时,他常常把小朋友往旁边推,自己挤了进去,有时还故意用杯底的水泼小朋友。

  观察3:玩玩具时,小文常常抢小朋友的玩具,玩够了就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

  观察4:日常活动中,小文常常把椅子靠背放在前面倒着坐,有时把椅子当跷跷板,跷着跷着就连人带椅子摔在地上,我走过去扶起他,告诉他一些规则,但过一会,他还是我行我素。

  教师评析:

  小文小朋友热爱劳动,聪明能干,精力旺盛。但他好动,爱做小动作。

  教育措施:

  (1) 教师把小文的座位安排在老师容易顾及的地方,随时提醒.

  (2)利用角色约束孩子的行为,在一日活动中,老师除了满足他正常的要求外,还提供机会培养其自制力, 如有时让他当 “小班长”,帮助老师收拾教玩具。我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孩子乱扔玩具的毛病会得到改变。

  (3)家长要积极配合幼儿园教育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有了进步及时表扬鼓励。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3

  像往常一样,孩子们在活动区做着自己喜欢的活动,只听科学区里传出“啪”的一声,原来是小仪和小西在争抢一块磁铁,抢来抢去磁铁摔在地上两瓣了。两人都不安的看着我。看着知错的他们,我表现出了宽容“下次小心一点,轮流玩儿就不会出现这种事了”他们认真的点点头。

  情景描述:

  过了一会儿,科学区再一次的热闹了起来,只见小仪手里拿着一个纸盒,纸盒里外各放一块磁铁,原来,摔碎的磁铁正隔着纸盒“赛跑呢”,这一奇妙现象引起了科学区幼儿的浓厚兴趣,我被他们专注而激动的深情所感染,于是,我也加入其中,边玩儿边讲解了一些有关磁铁的`一些特性,还和孩子们翻阅了有关的书籍,并引导孩子们能不能制作一个磁铁玩具,这一提议又引起了他们动手操作的欲望,有的在互相讨论做什么玩具,有的干脆去美工区找材料。没过多一会儿,孩子们就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了,有“小猫钓鱼” “小磁铁走迷宫”“看谁爬的高”等。

  反思:

  在他们成功的喜悦中,我感悟很多,假如“磁铁”摔碎后、我训斥了他们,假如我对他们的“发现”置之不理、假如我没有和孩子一起探索。那么结果会是怎样的呢?孩子们会听着我的训斥低下了头,谁也不敢在动那块磁铁,从而制止了孩子和磁铁的进一步接触,宝贵的教育时机从孩子们的身边悄悄滑过。

  “生活中处处有教育”需要教师在说每一句话时、做每一件事时认真考虑斟酌,在一点一滴中捕捉能够开启孩子探索的每一束亮光,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就会充满色彩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4

  观察目标:能够安静的阅读绘本

  观察记录:

  吴某搬小椅子走进阅读角,坐好后在一叠书中慢慢挑选,一边挑选,一边喃喃自语道:这本书我看过了。当拿起《最好的`爸爸》这本书时,迟疑了一会儿,并对封面仔细看起来。看她的表情和手势,她很想知道并读一读书的名字,但是不认识,所以愣了一会儿。我及时过去告诉她书的名字,他很开心,跟我念了一遍之后,认真翻阅起来。这时她看到王语歆也搬了小椅子过来看书,就连忙让王语歆坐在她旁边,说:“我们一起看这本书吧。”王语歆愉快地点点头并坐了下来。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5

  幼儿的行为表现和教师的回应过程:我们班的孩子对搭积木的游戏很感兴趣。寒是我们班年龄偏小的孩子,所以我对她的要求也相对松些。不过搭积木还是很形象的,把不同大小的积木铺在一起,他说这是一条宽宽的马路。我引导她,在马路边上还有什么吗?于是她就把积木竖着插在“马路”上,高兴地对我说:“马老师,房子搭好了!”我想她还挺会动脑筋的,不一会儿,她又把马路搭成了一列火车,还在前面插了两根长长的积木,说这是火车头。

  评析与反思:

  孩子们对见过的.、体验过的、喜欢的事物印象特别深刻,而且也愿意用搭积木的方式把它们表现出来,也真的很好。我想在下次的活动中:

  1.让孩子们在活动得到进一步交流,孩子们的交流也能增强幼儿的表达能力。

  2.如何让幼儿的思路更开阔呢?我想可以让孩子欣赏一些精美的建筑物图片,以开启孩子的想象力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6

  这个周班里新转来一个外地的小女孩,她的名字叫小云。可是,她来园的第一天就让我们束手无策了。这个小朋友是个很特别的孩子,她妈妈抱着她把她送进了我们班,她瘦瘦小小的样子,比同龄的.孩子矮了近乎一个头,眼神怯生生的。她就这样靠在妈妈的肩膀上,一直不说话也不肯让我和同班的老师抱,一双小眼睛小心翼翼的观察着身边的变化生怕妈妈离开。我们跟小云妈妈交流中得知,小云很怕生,依赖感很强,也从来没有离开过妈妈,交谈完后,小云妈妈说这孩子应该锻炼锻炼独立的能力,说完就回头简单的安慰了小云几句然后走了。小云妈妈刚走小云就出现了严重的分离焦虑,走后竟然躺在地上打滚,我们两个老师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她抱起来。

  刚入园的每一天她都会哭幼儿教育,非常执拗,经常会一天不开口说话,固执的站在同一个位置。这个孩子让我们非常心疼她,我们试着去接近她,等她不反对时再轻轻的抱抱她、亲亲她,时不时地和她聊几句,希望能得到她的回应。有的时候会带她去办公室送在医院了,我很想她。”原来如此,小阳这几天的心里一直都在惦记着奶奶,所以在幼儿园显得那么的心不在焉。孩子,老师会在旁边给你力量,我相信你的奶奶也会很快康复的!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7

  观察对象:小任

  个案观察:中班的孩子,我们开始锻炼他们的自理能力与合作能力,于是,我们经常会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睡午觉时自己穿脱衣服,冬天衣服太多可以请老师或者同伴们帮忙,前段时间天气才开始转暖,孩子们的.衣服也开始穿少了,能力强的孩子已经不用帮忙就可以自己穿脱衣服和裤子,一会儿就穿戴好了。然而,小任还是最慢的。我经过观察,发现她起床后不立即穿衣服裤子,而是坐在床上等,等小朋友穿得差不多了,她会有礼貌的跟同伴或者老师说:“老师,我不会穿,你帮我穿一下好吗?”有时很好穿的衣服,她还是不愿意自己动手穿,而班上已经有许多孩子会自己扣纽扣,自己系鞋带了,小任却还什么都不会。

  措施:我认为有的孩子做事慢,其实是一种不良习惯。于是,我再一次跟小任家长沟通,把我观察到的现象告诉他们,小任妈妈对我说,在家里,看见她穿衣服慢,干脆就一把拿过来帮她穿,嘴里还是会责怪孩子做事太慢。家长的话让我明白,小任穿衣喜欢找人帮忙的原因了。因为小任在家就没有得到很多锻炼动手的机会,养成了磨磨蹭蹭等着别人帮忙的习惯。了解情况后,小任又一次让我帮她穿衣服,这次我也不嫌麻烦,不厌其烦地教她,帮助她提高动手能力。我相信当她学会了,会做了,自然就不会等着别人帮忙了,速度也会快起来的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8

  情 况 实 录 亲子活动“拔萝卜“正在进行中。片段一:活动至老爷爷一个人拔萝卜,拔不动,怎么办?会请谁来帮忙?尹东标:“请老奶奶来拔。”师:“那老爷爷会怎么请老奶奶呢?”尹东标:“老奶奶,快快来,快来帮我拔萝卜。”片段二:活动至根据图片的观察续编儿歌,老师问:那这些请来帮忙的人会怎么出来呢?尹东标:小姑娘是跳着出来的。边说着还边做小姑娘跳着出来的动作。师:为什么小姑娘是跳着出来的?尹东标:因为她很开心,要拔萝卜。片段三:分家庭进行排练中尹东标在指挥妈妈应该怎样怎样扮演好老奶奶。一副小导演的样子。

  观 察 分 析 今天是我班“庆祝六一”——我和爸爸妈妈学诗歌的亲子半日活动。在今天的活动中,孩子和家长都能踊跃的参与。从以上的情况可以看出,尹东标小朋友对儿歌的表演有自己一定的想法了,而且还能进行儿歌表演的“导”,同时是“导之有效”,让家长们是很“服帖”呢。尹东标平时比较喜欢在我们创设的“快乐驿站”中进行表演,也许他的自信就来自于这里呢,因为这里是孩子们自由发挥自由表演的地方。

  改 进 措 施 针对以上情况,在以后的活动中,我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法,帮助孩子们共同进步。首先,让尹东标发挥优势,“以强带弱”,让他在“快乐驿站”中多多带领孩子们进行表演,老师为他们提供更多一些的道具,以丰富他们的表演内容。其次,在以后的活动中,注意动作与语言的.相互渗入开展,在丰富孩子们语言的同时也丰富肢体语言,为表演打下基础。最后,可请家长配合我们的活动,每次活动后,可让家长配合在家和孩子运用表演的形式进行儿歌的熟悉和巩固,增强趣味性。

  小班亲子游方案

  活动目标:

  1、通过亲子游让孩子真正走进大自然,走近春天,开阔孩子的视野,扩展孩子的知识,培养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通过亲子游戏,增进亲子之间的关系,促进家园交流与合作。

  3、通过亲子表演活动,让家长、孩子们都增强自信心,提高孩子的表现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活动流程:

  一、早上8:30天妃幼儿园门口上车直达平湖当湖公园,大概9点左右到达

  二、亲子表演(每个家庭自备节目)

  三、草地亲子游戏两个.

  游戏一:我们一起来跳圈

  准备:呼啦圈若干,起点线,终点线,小金花若干。

  规则:每次分2组,家长不能超过线。

  玩法:家长抱着孩子站到起点准备,游戏开始,家长抱着孩子一个一个跳圈,到终点迅速跑回。要求双脚跳,跑在最前面的家长孩子取胜。

  游戏二:两人三足

  准备:若干根布条。

  规则:家长和孩子必须把脚紧紧拴住,不能松手。

  玩法:在一定范围场地內,几個家庭展开两人三足比賽。最后看哪个走的快、协调能力强的家庭取胜。

  四、亲子阅读。

  每个家庭自带一本书,能够借此机会,融入特色,开展亲子阅读活动。

  四、自主游玩

  五、11:00坐车抵达目的地(乍浦镇天妃幼儿园门口)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9

  观察记录:吃午饭的时间到了,今日吃的是红烧虾和青菜。真真他在自我剥虾,他剥的很慢,但最终还是经过他的努力都剥完了,然后开始吃他的饭菜,刚开始吃的蛮快的,可是旁边的哲哲小朋友和他说话,他就开始和他聊起来,于是我走过去对他说:“今日你是小值日生哦,小值日生吃饭的时候是不说话的。”他听了就不说了,开始安静地吃着。

  观察分析

  该幼儿的'自控本事不是很强,平时上课注意力也不怎样集中,会一会弄弄小手帕,一会弄弄衣服领子。在家,吃饭的时候喜欢一边吃一边弄弄别的东西。可是经过上学期的努力,真真在吃饭方面已经提高很大了,从上学期的要教师喂饭到这学期能自我吃饭,还会自我剥虾,看得出他懂事很多。

  反思与措施

  能够和真真多多交流,告诉他做事情要一心一意,不能做做这样,再去弄弄那样,这样是不好的。对于他良好的自控行为,要及时的表扬和鼓励,树立他的自信心。与家长也要相互沟通,不要过分的溺爱孩子,要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不要什么是都宠着他,让他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10

  下午点心时间,孩子叫道:“老师你看,小小动你的小贴纸。”我走过去一看,小小趴在桌子上,满脸贴着小贴纸。他看见我走过来以后,赶紧将脸上的小贴纸剥下来贴到原来的地方。我问小小:“小小是不是很想得到小红花?”只见他满脸笑意地点点头我接着说:“想得小红花要对老师说,不能自己拿的哦。小红花也想亲亲你,不过它只亲能干的宝宝,如果你现在把它剥下来,它会伤心的哦。”游戏时间,小小搓了许多棒棒糖,而且整理材料也十分卖力,于是在讲评环节我给越越贴了一朵小红花。越越十分高兴。

  分析、思考:

  昨天小小爸爸打电话来说:小小在家哭了,因为没有得到小红花。而今天幼儿出现这种表现也恰恰反应了孩子内心对小红花的渴望。其实幼儿出现这种需求是正常的`,但是孩子他虽然想要,可以他不会说出来。那怎么办呢?于是他只能通过偷偷的拿小红花来自己贴,从而满足自己的渴望。今天在活动中我看见幼儿表现进步了,于是赶紧发小红花进行鼓励,通过幼儿的表现可以看出他非常高兴。这种正面的鼓励,相信对幼儿的发展更有帮助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11

  观察时间:20xx年xx月

  班级:小二班

  观察对象:xx

  观察者:xx

  观察记录一:

  一天早上,葭葭拉着妈妈的手蹦蹦跳跳地来到班级门口,一进门就冲我说:“教师,你看我漂亮吗?”说完,黑溜溜的大眼睛笑眯眯地看着我。我一看,哦,葭葭今日穿了条蓝白相间的新裙子。我笑着说:“恩,真好看。”葭葭满意地笑了,跑到建构区,对先来的雅雅展示自我的新裙子,还转了几个圈圈。

  观察记录二:

  一天午时,孩子们折好孔雀后就自选区角玩。忽然,屹屹大声哭起来。我闻声过去询问,原先是葭葭把他的孔雀撕成了几片,屹屹哭得好悲痛。我问葭葭怎样回事?葭葭鼓着嘴巴不说话。边上的小朋友纷纷指证,是葭葭把屹屹的孔雀撕坏的。我很生气,叫葭葭把她的孔雀给屹屹,葭葭不愿意,我说:“因为你把他的孔雀撕坏了,所以你的就赔给他吧。”葭葭放生大哭。边上的小朋友也纷纷指责她。片刻后,我说:“我折的孔雀送给你吧。”葭葭一扭头,拒绝:“不要”,满脸的泪水。正好快放学了,葭葭没像往常那样跟我们说再见,而是翘着嘴巴跑向来接的妈妈,一副悲痛的样貌。第二天区角中,我拉葭葭到一边问她:“昨日为什么把屹屹的折纸撕坏?”葭葭回答:“因为他折得不对,我要教他,一拉就坏了。”哦,原先是好心办坏事。可是,我跟她说:“教师相信你,不是故意要这样做的,你只是想要帮忙他把孔雀折的更好、更漂亮,对吗?”那你要先问问屹屹要不要你的'帮忙?”葭葭不说话了,“下次可不能这样做了。”葭葭认真地点点头。

  观察记录三:

  上午,区角活动中,葭葭手里举着一张纸跑来:“教师,快看!我画的。”我一看,纸上头画了房屋和小树、花朵,颜色搭配得很漂亮。我点点头说:“恩,你画的吗?不错,有提高!”听到我这样说,葭葭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教师,这幅画我能够带回去吗?”“当然能够啦!”葭葭就兴冲冲地地去放自我的画了。

  对照《指南》要求分析评价

  指南语言领域中倾听与表达栏目的教育提议是:多给幼儿供给倾听和交谈的机会。如:经常和幼儿一起谈论他感兴趣的话题……在这几次和葭葭的交流中,根据葭葭爱美丽和喜欢画画的特点,我们俩愉快地交谈。指南社会领域中有目标4关心和尊重他人,其中的教育提议有:引导幼儿尊重、关心身边的人,尊重他人的劳动及成果,引导幼儿学习用平等、接纳和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人。经过“撕纸”事件,相信葭葭能逐步学习控制自我的情绪,采取更合理,更让同伴理解的方法来帮忙他们。

  思考与收获

  我们在与人相处时,经常会被一些先人为主的成见所左右,一不细心就会以偏概全。很多时候,在遇到孩子调皮时,我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到他们的问题和缺点上,习惯于用批评和责备去纠正他们的过错行为,而忽视了情感上的交流。在观察记录二中我简单地把葭葭的撕纸行为认定为不守纪律、欺负小朋友,在教育方式方法上生硬,没有给予他充分表达的机会。在幼儿园的人际环境中,师幼关系处于核心地位,不仅仅影响着幼儿的同伴关系,甚至可能成为影响幼儿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与葭葭的互动中,我往往看到葭葭的调皮对他人的影响,而忽略了师幼关系(我与她)对这种状况的强化作用。所以,我对自我先前的处理方式和态度十分汗颜。期望经过第二天的补救,引导葭葭学习合理的处理方式,而不是简单甚至粗暴的方法。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12

  在玩宝宝家的游戏中孩子的角色意识及与其他角色之间的对话

  事件记录与思考:小仔今天选择游戏区时选择了“宝宝家”这个游子,游戏一开始他和其他几个孩子一起分配角色,他选择了“爷爷”这个角色,他戴上胸卡后就来到银行排队取钱,在取钱的过程中能用角色的身份与银行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将自己的想要取钱的数量告知他人,同时与他人交流时使用礼貌用语,然后,他来到了照相馆请摄影师拍照,在拍照的过程中他也能用上一次活动时我教他的一些对话运用到游戏中,拍完照他高高兴兴地拿着照片准备回到“宝宝家”时,我抢先一步以角色的身份进入“宝宝家”去作客,他回来后我主动与他交流,我首先问他:“你是宝宝的谁?”他马上就告诉我说:“他是宝宝的爷爷”,看着他手上拿着的`照片接着我又问他:“你刚从哪里回来?”他将照片一举说:“拍照去了”,于是我又说:“你的照片拍得很好哪里拍的?我也想拍”,他就用手指着“照相馆”没说话,宝宝家的其他人员抢着说在照相馆拍的。

  我接着又问他:“照相馆怎么走,店名叫什么”,他也不说话,只用眼睛对着我,没办法我只能提出:“你能到我去吗?”他点了点头,于是我就跟着他去照相馆了。

  思考:“宝宝家”、“银行”游戏孩子在小、中班时已经玩过多次,对游戏的角色分配、角色的意识、环节及角色间的对话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所以孩子玩起来比较得心应手,“照相馆”这个游戏虽然是这个学期新增的,但孩子已经参与过,而且我在那次的游戏中叶对他进行了重点指导,讲评时也作了重点讲评,因此,本次游戏时孩子对照相馆的一些拍照的过程、与摄影师等角色之间的对话有了初步的掌握,小仔玩得很好。

  但小仔这个孩子平时就是个不爱说话,与他人交流又缺乏主动,所以,当我询问他一些平时不太说的话题时孩子可能产生了错觉,就如上述事件中我向他提出的一些问题,他的角色意识一时混淆了,可能他还在想老师问我这些问题干什么?照相馆不就是在哪里,老师你怎么会不认识呢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13

  观察对象:全体幼儿

  幼儿年龄4

  环境户外:滑滑梯

  观察目标:知道滑滑梯的正确方法,懂得在玩中保护自己。

  观察记录:

  今天去户外玩滑滑梯,石某和陈某发生了争执,陈某对石某说:“我搂着你一起滑下去玩”。陈某说:“那等我先滑下去你再滑不行吗?”“我不想两个人搂在一起滑下去,那样太危险了。”可是石某不听陈某的.,抱着他的腰不放手,后面的小朋友就有意见了。“你们两个人能不能先滑下去,或者你们两不要吵架了。你们一直吵,我们都没法玩了。”“对啊,对啊,这样谁也玩不成。”小花终于跑过来告诉我了,小花说:“老师,他们两个人一直不下去,我们都不好玩滑滑梯了。”我跑过去石某说:“你们先一个一个的滑下来,后面还有小朋友要玩,我们等等再商量好不好。”石某想了一会儿对我说:“那好吧。”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14

  一、观察对象:

  幼儿姓名:天天

  性别:男

  年龄:3岁

  幼儿表现:天天是小班的孩子,看起来聪明得意,感觉是一个比拟淘气的孩子。可是他妈妈却告诉我,天天是一个异常内向的孩子,平时在家话不算多,出去玩都只跟家里人玩,只要有别的小朋友靠近了,他就会让步,宁可不玩。他是一个行为表现比拟特殊的孩子,表现如下:

  1.性格内向,不喜欢和别人接触,更不愿主动交流。

  2.话语少,和老师交流少,不和小朋友交流。即使偶然和老师讲话,也总喜欢把手指含在嘴里,显得异常紧张。在区域活动时,所有的小朋友都进了自我喜欢的区域,天天却不会参与任何活动,一个任坐在自我的位置上拿着区域卡,看着其他小朋友玩。

  二、情景分析

  天天刚上幼儿园,难免会有入园焦虑,不喜欢和别人交流很正常。但时间久了,所有的'小朋友都渐渐熟悉起来,都能开开心心来上幼儿园,天天还是这样,早上紧紧抱着妈妈的脖子不放开。据理解,天天多数时间都是在家里玩玩具度过,遇到幼儿园生疏的环境和生疏的人,他更加沉默,缺乏自信。

  三、观察记录

  有一天孩子们午睡时,我特意坐到天天的床边,等他脱下鞋子后,大声的表扬她:哇,天天太厉害了,会自我脱鞋了,来,让老师抱一抱。我温顺的抱起她,第一个给他盖被子,微笑的看着他入睡,这时,他说话了,虽然很轻,可我欣喜的听见了:我在家妈妈教过我的。我又俯下身来,用手摸了摸她的头:你真是个能干的孩子,老师真喜欢你,老师陪你睡觉好吗?他含羞的点点头听话的闭上了小眼睛。

  四、指导策略

  (一)家长工作方面

  利用家长接送幼儿时间与家长交流教育观点及方法,反应孩子在园表现,提议家长多腾出时间亲近孩子,固定时间与孩子进展交谈,引导孩子说出自我身上发生了什么兴趣的事,有没有认识新朋友等等。日常生活中多创造他与其他小朋友交流的时机,晚饭后或者节假日带孩子出去玩耍,供应交往锻炼的时机,鼓励孩子与小朋友分享玩具等等。

  (二)语言教学活动

  为了让孩子尽快熟悉新的生活环境,异常组织了语言教学活动,让孩子对团体进展理解和接纳,鼓励天天接触新朋友,把自我介绍给大家认识,主动与小伙伴儿打招呼,并且鼓励他,表扬他,帮他逐步建立自信心。

  五、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关注,天天有了很大的转变,由原先不喜欢说话的小朋友变得愿意参与同伴游戏,体验到了同伴、老师、父母的关爱,体验到了与同伴7 /交往的乐趣。天天变得开朗多了,偶然也会过来抱抱老师,看着他一点一点进步,心中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15

  观察目标

  1、了解孩子的手脚协调能力,学会玩高跷。

  2、培养孩子的探索欲望和合作能力。

  观察

  (发生了什么?请具体描述在真实情景中幼儿学习、探究的实际行为。)

  早晨入园一会儿,看着我们班的孩子大部分都来园了,我们便带着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去塑胶跑道上的绿草坪上玩耍了,来到目的地,我便把我们带来的体育器械高跷介绍了一下,可以有几种玩法,以及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然后我们便给孩子人手一份高跷,小朋友拿到期待已久的高跷兴奋不已,一个个拉着绳子用脚踩上去,可是由于制作时没有让孩子试试,而且绳子也是那种有弹性的,绳子有些长,又有些弹性,很多孩子在捣鼓了半天也没有踩上去,只有几个能力较强的.孩子能够踩上去,并向老师一样踩着高跷走路,可是大部分孩子都是拎着高跷走走跑跑,我心里想:哎,这个小班的孩子就是太小,不会自己想办法让自己能够踩上去,就在我这样想的时候,我头向后一看,就看到了小华小朋友在拿着高跷琢磨半天,我在一旁看着,也不去打扰他,想悄悄看看他究竟想干什么,看着看着,发现他竟想着法把高跷上的绳子变短,试图让自己的脚踩上去,弄了半天,小华开始把高跷上面的绳子打起结来,看来我小看孩子们了,不一会儿,小华就把高跷上的绳子打起结来变短了,小小的孩子,大大的智慧,就在这个时候他完全能够把小脚踩上去,并向刚才我示范的样子走起路来了。这时我适时的让其他的孩子也来看看小华好能干,能够踩在高跷上走了,其余刚才拿着高跷瞎玩的孩子也不甘示弱,都走过来看着小华的高跷,有的孩子也去一旁琢磨自己的高跷去了……相信他们也能用自己的办法把高跷走起来的。

  分析

  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都是自主探索,一名幼儿能够通过自己的探索行为,发现器械的不适用性,并开拓思维,通过自己的智慧找寻绳子变短的方法,也许是靠农村的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生活经验丰富,不一会就能够把长长的绳子用打结的发法使绳子变短,踩着高跷去玩了,也促使了其他孩子,增加了他们的探索欲望,使很多孩子有了学习的行为,并且在这个原有的基础上增加自己的想法。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相关文章: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07-23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精选】11-09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01-01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通用03-16

(推荐)小班个案观察记录07-28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热)01-01

大班个案观察记录-个案观察记录大班04-26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精选28篇)06-15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23篇06-12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精选16篇)04-10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精华15篇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1

  观察时间:六月份第一周

  观察地点:小一班教室

  观察对象:韩诗彤

  观察老师:韩丽

  观察记录:

  “老师,老师,帮我提一下裤子吧!”我停下手中正在填写的常规记录表,抬头一看,原来是韩诗彤上厕所出来我给她提裤子。(这个孩子是刚来的,在我们班年龄是最小的)见此情形我说:“老师教你提裤子吧,你都3岁多了,可以学着自己做了。”哪知我的话音刚落,诗彤立刻就拒绝了,连连摆手,嘴里喊道:“老师,我不会,我不会!我妈妈说了,自己提不上就找老师“。不会老师可以教你啊,只要学会正确的方法,多练几次,自然就学会了。让妈妈也看一看我们诗彤宝宝是很能干的,自己学会提裤子”,诗彤听了后,低着头一言不发,而且站在那儿一动也不动,看来,我的鼓励并没有激发起诗彤学着自己整理的兴趣,我只好先帮她整理了。

  午餐时,为了配合锻炼诗彤的独立能力,我把以前老师分小碗、勺子,改成了让几个能力强的小朋友来分,当然也叫到了韩诗彤,当我叫到她的'名字时,诗彤坐在椅子上犹豫着,我便便鼓励她说:“诗彤好棒啊!会帮老师分餐具!”诗彤从小椅子上站了起来伸手去拿碗,可能是有点紧张,也有可能是独立活动的能力有点弱,只听见“咣”的一声,诗彤把碗掉在了地上,我没有责怪他,并叮嘱她小心一点,把碗拿好后慢慢地走,并告诉她没关系的,刚刚只是个小意外,诗彤听了一个劲的点头。

  令人惊讶的是,接下来的几天,诗彤竟然自己主动学着提裤子了,有时见她没整理好,我就帮着整理一下,诗彤竟然还不让老师帮忙,自己有模有样的整理,实在是太棒了。

  分析措施:

  其实韩诗彤是一个非常聪明、利落的孩子,动手能力也不错,也喜欢动手。可见孩子自立愿望还是很强烈的,很多事还是想自己去干,我和诗彤的妈妈进行了沟通交流,可能是在家锻炼的机会少,家长怕孩子遭受委屈而过度的呵护,所以,一切都有父母包办,久而久之使孩子养成了依赖他人的习惯。我和诗彤的妈妈进行了沟通交流,而作为教师,我们既是孩子的教育者、引导者、援助者,应该给孩子创造环境、创造条件,指导她们去克服困难,只要是在孩子能力之内的事情,我们都要鼓励她们自己去尝试 ,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锻炼孩子的能力,久而久之让孩子摆脱成人的照顾,一点一点向独立自主迈进。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2

  观察实录:

  观察1:早操时,小朋友都认真的做着操,他却装成“打醉拳”的样子,东倒西歪的`,一会儿碰碰这个小朋友,一会儿摸摸那个小朋友……

  观察2:喝水时,他常常把小朋友往旁边推,自己挤了进去,有时还故意用杯底的水泼小朋友。

  观察3:玩玩具时,小文常常抢小朋友的玩具,玩够了就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

  观察4:日常活动中,小文常常把椅子靠背放在前面倒着坐,有时把椅子当跷跷板,跷着跷着就连人带椅子摔在地上,我走过去扶起他,告诉他一些规则,但过一会,他还是我行我素。

  教师评析:

  小文小朋友热爱劳动,聪明能干,精力旺盛。但他好动,爱做小动作。

  教育措施:

  (1) 教师把小文的座位安排在老师容易顾及的地方,随时提醒.

  (2)利用角色约束孩子的行为,在一日活动中,老师除了满足他正常的要求外,还提供机会培养其自制力, 如有时让他当 “小班长”,帮助老师收拾教玩具。我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孩子乱扔玩具的毛病会得到改变。

  (3)家长要积极配合幼儿园教育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有了进步及时表扬鼓励。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3

  像往常一样,孩子们在活动区做着自己喜欢的活动,只听科学区里传出“啪”的一声,原来是小仪和小西在争抢一块磁铁,抢来抢去磁铁摔在地上两瓣了。两人都不安的看着我。看着知错的他们,我表现出了宽容“下次小心一点,轮流玩儿就不会出现这种事了”他们认真的点点头。

  情景描述:

  过了一会儿,科学区再一次的热闹了起来,只见小仪手里拿着一个纸盒,纸盒里外各放一块磁铁,原来,摔碎的磁铁正隔着纸盒“赛跑呢”,这一奇妙现象引起了科学区幼儿的浓厚兴趣,我被他们专注而激动的深情所感染,于是,我也加入其中,边玩儿边讲解了一些有关磁铁的`一些特性,还和孩子们翻阅了有关的书籍,并引导孩子们能不能制作一个磁铁玩具,这一提议又引起了他们动手操作的欲望,有的在互相讨论做什么玩具,有的干脆去美工区找材料。没过多一会儿,孩子们就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了,有“小猫钓鱼” “小磁铁走迷宫”“看谁爬的高”等。

  反思:

  在他们成功的喜悦中,我感悟很多,假如“磁铁”摔碎后、我训斥了他们,假如我对他们的“发现”置之不理、假如我没有和孩子一起探索。那么结果会是怎样的呢?孩子们会听着我的训斥低下了头,谁也不敢在动那块磁铁,从而制止了孩子和磁铁的进一步接触,宝贵的教育时机从孩子们的身边悄悄滑过。

  “生活中处处有教育”需要教师在说每一句话时、做每一件事时认真考虑斟酌,在一点一滴中捕捉能够开启孩子探索的每一束亮光,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就会充满色彩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4

  观察目标:能够安静的阅读绘本

  观察记录:

  吴某搬小椅子走进阅读角,坐好后在一叠书中慢慢挑选,一边挑选,一边喃喃自语道:这本书我看过了。当拿起《最好的`爸爸》这本书时,迟疑了一会儿,并对封面仔细看起来。看她的表情和手势,她很想知道并读一读书的名字,但是不认识,所以愣了一会儿。我及时过去告诉她书的名字,他很开心,跟我念了一遍之后,认真翻阅起来。这时她看到王语歆也搬了小椅子过来看书,就连忙让王语歆坐在她旁边,说:“我们一起看这本书吧。”王语歆愉快地点点头并坐了下来。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5

  幼儿的行为表现和教师的回应过程:我们班的孩子对搭积木的游戏很感兴趣。寒是我们班年龄偏小的孩子,所以我对她的要求也相对松些。不过搭积木还是很形象的,把不同大小的积木铺在一起,他说这是一条宽宽的马路。我引导她,在马路边上还有什么吗?于是她就把积木竖着插在“马路”上,高兴地对我说:“马老师,房子搭好了!”我想她还挺会动脑筋的,不一会儿,她又把马路搭成了一列火车,还在前面插了两根长长的积木,说这是火车头。

  评析与反思:

  孩子们对见过的.、体验过的、喜欢的事物印象特别深刻,而且也愿意用搭积木的方式把它们表现出来,也真的很好。我想在下次的活动中:

  1.让孩子们在活动得到进一步交流,孩子们的交流也能增强幼儿的表达能力。

  2.如何让幼儿的思路更开阔呢?我想可以让孩子欣赏一些精美的建筑物图片,以开启孩子的想象力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6

  这个周班里新转来一个外地的小女孩,她的名字叫小云。可是,她来园的第一天就让我们束手无策了。这个小朋友是个很特别的孩子,她妈妈抱着她把她送进了我们班,她瘦瘦小小的样子,比同龄的.孩子矮了近乎一个头,眼神怯生生的。她就这样靠在妈妈的肩膀上,一直不说话也不肯让我和同班的老师抱,一双小眼睛小心翼翼的观察着身边的变化生怕妈妈离开。我们跟小云妈妈交流中得知,小云很怕生,依赖感很强,也从来没有离开过妈妈,交谈完后,小云妈妈说这孩子应该锻炼锻炼独立的能力,说完就回头简单的安慰了小云几句然后走了。小云妈妈刚走小云就出现了严重的分离焦虑,走后竟然躺在地上打滚,我们两个老师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她抱起来。

  刚入园的每一天她都会哭幼儿教育,非常执拗,经常会一天不开口说话,固执的站在同一个位置。这个孩子让我们非常心疼她,我们试着去接近她,等她不反对时再轻轻的抱抱她、亲亲她,时不时地和她聊几句,希望能得到她的回应。有的时候会带她去办公室送在医院了,我很想她。”原来如此,小阳这几天的心里一直都在惦记着奶奶,所以在幼儿园显得那么的心不在焉。孩子,老师会在旁边给你力量,我相信你的奶奶也会很快康复的!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7

  观察对象:小任

  个案观察:中班的孩子,我们开始锻炼他们的自理能力与合作能力,于是,我们经常会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睡午觉时自己穿脱衣服,冬天衣服太多可以请老师或者同伴们帮忙,前段时间天气才开始转暖,孩子们的.衣服也开始穿少了,能力强的孩子已经不用帮忙就可以自己穿脱衣服和裤子,一会儿就穿戴好了。然而,小任还是最慢的。我经过观察,发现她起床后不立即穿衣服裤子,而是坐在床上等,等小朋友穿得差不多了,她会有礼貌的跟同伴或者老师说:“老师,我不会穿,你帮我穿一下好吗?”有时很好穿的衣服,她还是不愿意自己动手穿,而班上已经有许多孩子会自己扣纽扣,自己系鞋带了,小任却还什么都不会。

  措施:我认为有的孩子做事慢,其实是一种不良习惯。于是,我再一次跟小任家长沟通,把我观察到的现象告诉他们,小任妈妈对我说,在家里,看见她穿衣服慢,干脆就一把拿过来帮她穿,嘴里还是会责怪孩子做事太慢。家长的话让我明白,小任穿衣喜欢找人帮忙的原因了。因为小任在家就没有得到很多锻炼动手的机会,养成了磨磨蹭蹭等着别人帮忙的习惯。了解情况后,小任又一次让我帮她穿衣服,这次我也不嫌麻烦,不厌其烦地教她,帮助她提高动手能力。我相信当她学会了,会做了,自然就不会等着别人帮忙了,速度也会快起来的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8

  情 况 实 录 亲子活动“拔萝卜“正在进行中。片段一:活动至老爷爷一个人拔萝卜,拔不动,怎么办?会请谁来帮忙?尹东标:“请老奶奶来拔。”师:“那老爷爷会怎么请老奶奶呢?”尹东标:“老奶奶,快快来,快来帮我拔萝卜。”片段二:活动至根据图片的观察续编儿歌,老师问:那这些请来帮忙的人会怎么出来呢?尹东标:小姑娘是跳着出来的。边说着还边做小姑娘跳着出来的动作。师:为什么小姑娘是跳着出来的?尹东标:因为她很开心,要拔萝卜。片段三:分家庭进行排练中尹东标在指挥妈妈应该怎样怎样扮演好老奶奶。一副小导演的样子。

  观 察 分 析 今天是我班“庆祝六一”——我和爸爸妈妈学诗歌的亲子半日活动。在今天的活动中,孩子和家长都能踊跃的参与。从以上的情况可以看出,尹东标小朋友对儿歌的表演有自己一定的想法了,而且还能进行儿歌表演的“导”,同时是“导之有效”,让家长们是很“服帖”呢。尹东标平时比较喜欢在我们创设的“快乐驿站”中进行表演,也许他的自信就来自于这里呢,因为这里是孩子们自由发挥自由表演的地方。

  改 进 措 施 针对以上情况,在以后的活动中,我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法,帮助孩子们共同进步。首先,让尹东标发挥优势,“以强带弱”,让他在“快乐驿站”中多多带领孩子们进行表演,老师为他们提供更多一些的道具,以丰富他们的表演内容。其次,在以后的活动中,注意动作与语言的.相互渗入开展,在丰富孩子们语言的同时也丰富肢体语言,为表演打下基础。最后,可请家长配合我们的活动,每次活动后,可让家长配合在家和孩子运用表演的形式进行儿歌的熟悉和巩固,增强趣味性。

  小班亲子游方案

  活动目标:

  1、通过亲子游让孩子真正走进大自然,走近春天,开阔孩子的视野,扩展孩子的知识,培养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通过亲子游戏,增进亲子之间的关系,促进家园交流与合作。

  3、通过亲子表演活动,让家长、孩子们都增强自信心,提高孩子的表现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活动流程:

  一、早上8:30天妃幼儿园门口上车直达平湖当湖公园,大概9点左右到达

  二、亲子表演(每个家庭自备节目)

  三、草地亲子游戏两个.

  游戏一:我们一起来跳圈

  准备:呼啦圈若干,起点线,终点线,小金花若干。

  规则:每次分2组,家长不能超过线。

  玩法:家长抱着孩子站到起点准备,游戏开始,家长抱着孩子一个一个跳圈,到终点迅速跑回。要求双脚跳,跑在最前面的家长孩子取胜。

  游戏二:两人三足

  准备:若干根布条。

  规则:家长和孩子必须把脚紧紧拴住,不能松手。

  玩法:在一定范围场地內,几個家庭展开两人三足比賽。最后看哪个走的快、协调能力强的家庭取胜。

  四、亲子阅读。

  每个家庭自带一本书,能够借此机会,融入特色,开展亲子阅读活动。

  四、自主游玩

  五、11:00坐车抵达目的地(乍浦镇天妃幼儿园门口)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9

  观察记录:吃午饭的时间到了,今日吃的是红烧虾和青菜。真真他在自我剥虾,他剥的很慢,但最终还是经过他的努力都剥完了,然后开始吃他的饭菜,刚开始吃的蛮快的,可是旁边的哲哲小朋友和他说话,他就开始和他聊起来,于是我走过去对他说:“今日你是小值日生哦,小值日生吃饭的时候是不说话的。”他听了就不说了,开始安静地吃着。

  观察分析

  该幼儿的'自控本事不是很强,平时上课注意力也不怎样集中,会一会弄弄小手帕,一会弄弄衣服领子。在家,吃饭的时候喜欢一边吃一边弄弄别的东西。可是经过上学期的努力,真真在吃饭方面已经提高很大了,从上学期的要教师喂饭到这学期能自我吃饭,还会自我剥虾,看得出他懂事很多。

  反思与措施

  能够和真真多多交流,告诉他做事情要一心一意,不能做做这样,再去弄弄那样,这样是不好的。对于他良好的自控行为,要及时的表扬和鼓励,树立他的自信心。与家长也要相互沟通,不要过分的溺爱孩子,要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不要什么是都宠着他,让他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10

  下午点心时间,孩子叫道:“老师你看,小小动你的小贴纸。”我走过去一看,小小趴在桌子上,满脸贴着小贴纸。他看见我走过来以后,赶紧将脸上的小贴纸剥下来贴到原来的地方。我问小小:“小小是不是很想得到小红花?”只见他满脸笑意地点点头我接着说:“想得小红花要对老师说,不能自己拿的哦。小红花也想亲亲你,不过它只亲能干的宝宝,如果你现在把它剥下来,它会伤心的哦。”游戏时间,小小搓了许多棒棒糖,而且整理材料也十分卖力,于是在讲评环节我给越越贴了一朵小红花。越越十分高兴。

  分析、思考:

  昨天小小爸爸打电话来说:小小在家哭了,因为没有得到小红花。而今天幼儿出现这种表现也恰恰反应了孩子内心对小红花的渴望。其实幼儿出现这种需求是正常的`,但是孩子他虽然想要,可以他不会说出来。那怎么办呢?于是他只能通过偷偷的拿小红花来自己贴,从而满足自己的渴望。今天在活动中我看见幼儿表现进步了,于是赶紧发小红花进行鼓励,通过幼儿的表现可以看出他非常高兴。这种正面的鼓励,相信对幼儿的发展更有帮助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11

  观察时间:20xx年xx月

  班级:小二班

  观察对象:xx

  观察者:xx

  观察记录一:

  一天早上,葭葭拉着妈妈的手蹦蹦跳跳地来到班级门口,一进门就冲我说:“教师,你看我漂亮吗?”说完,黑溜溜的大眼睛笑眯眯地看着我。我一看,哦,葭葭今日穿了条蓝白相间的新裙子。我笑着说:“恩,真好看。”葭葭满意地笑了,跑到建构区,对先来的雅雅展示自我的新裙子,还转了几个圈圈。

  观察记录二:

  一天午时,孩子们折好孔雀后就自选区角玩。忽然,屹屹大声哭起来。我闻声过去询问,原先是葭葭把他的孔雀撕成了几片,屹屹哭得好悲痛。我问葭葭怎样回事?葭葭鼓着嘴巴不说话。边上的小朋友纷纷指证,是葭葭把屹屹的孔雀撕坏的。我很生气,叫葭葭把她的孔雀给屹屹,葭葭不愿意,我说:“因为你把他的孔雀撕坏了,所以你的就赔给他吧。”葭葭放生大哭。边上的小朋友也纷纷指责她。片刻后,我说:“我折的孔雀送给你吧。”葭葭一扭头,拒绝:“不要”,满脸的泪水。正好快放学了,葭葭没像往常那样跟我们说再见,而是翘着嘴巴跑向来接的妈妈,一副悲痛的样貌。第二天区角中,我拉葭葭到一边问她:“昨日为什么把屹屹的折纸撕坏?”葭葭回答:“因为他折得不对,我要教他,一拉就坏了。”哦,原先是好心办坏事。可是,我跟她说:“教师相信你,不是故意要这样做的,你只是想要帮忙他把孔雀折的更好、更漂亮,对吗?”那你要先问问屹屹要不要你的'帮忙?”葭葭不说话了,“下次可不能这样做了。”葭葭认真地点点头。

  观察记录三:

  上午,区角活动中,葭葭手里举着一张纸跑来:“教师,快看!我画的。”我一看,纸上头画了房屋和小树、花朵,颜色搭配得很漂亮。我点点头说:“恩,你画的吗?不错,有提高!”听到我这样说,葭葭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教师,这幅画我能够带回去吗?”“当然能够啦!”葭葭就兴冲冲地地去放自我的画了。

  对照《指南》要求分析评价

  指南语言领域中倾听与表达栏目的教育提议是:多给幼儿供给倾听和交谈的机会。如:经常和幼儿一起谈论他感兴趣的话题……在这几次和葭葭的交流中,根据葭葭爱美丽和喜欢画画的特点,我们俩愉快地交谈。指南社会领域中有目标4关心和尊重他人,其中的教育提议有:引导幼儿尊重、关心身边的人,尊重他人的劳动及成果,引导幼儿学习用平等、接纳和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人。经过“撕纸”事件,相信葭葭能逐步学习控制自我的情绪,采取更合理,更让同伴理解的方法来帮忙他们。

  思考与收获

  我们在与人相处时,经常会被一些先人为主的成见所左右,一不细心就会以偏概全。很多时候,在遇到孩子调皮时,我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到他们的问题和缺点上,习惯于用批评和责备去纠正他们的过错行为,而忽视了情感上的交流。在观察记录二中我简单地把葭葭的撕纸行为认定为不守纪律、欺负小朋友,在教育方式方法上生硬,没有给予他充分表达的机会。在幼儿园的人际环境中,师幼关系处于核心地位,不仅仅影响着幼儿的同伴关系,甚至可能成为影响幼儿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与葭葭的互动中,我往往看到葭葭的调皮对他人的影响,而忽略了师幼关系(我与她)对这种状况的强化作用。所以,我对自我先前的处理方式和态度十分汗颜。期望经过第二天的补救,引导葭葭学习合理的处理方式,而不是简单甚至粗暴的方法。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12

  在玩宝宝家的游戏中孩子的角色意识及与其他角色之间的对话

  事件记录与思考:小仔今天选择游戏区时选择了“宝宝家”这个游子,游戏一开始他和其他几个孩子一起分配角色,他选择了“爷爷”这个角色,他戴上胸卡后就来到银行排队取钱,在取钱的过程中能用角色的身份与银行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将自己的想要取钱的数量告知他人,同时与他人交流时使用礼貌用语,然后,他来到了照相馆请摄影师拍照,在拍照的过程中他也能用上一次活动时我教他的一些对话运用到游戏中,拍完照他高高兴兴地拿着照片准备回到“宝宝家”时,我抢先一步以角色的身份进入“宝宝家”去作客,他回来后我主动与他交流,我首先问他:“你是宝宝的谁?”他马上就告诉我说:“他是宝宝的爷爷”,看着他手上拿着的`照片接着我又问他:“你刚从哪里回来?”他将照片一举说:“拍照去了”,于是我又说:“你的照片拍得很好哪里拍的?我也想拍”,他就用手指着“照相馆”没说话,宝宝家的其他人员抢着说在照相馆拍的。

  我接着又问他:“照相馆怎么走,店名叫什么”,他也不说话,只用眼睛对着我,没办法我只能提出:“你能到我去吗?”他点了点头,于是我就跟着他去照相馆了。

  思考:“宝宝家”、“银行”游戏孩子在小、中班时已经玩过多次,对游戏的角色分配、角色的意识、环节及角色间的对话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所以孩子玩起来比较得心应手,“照相馆”这个游戏虽然是这个学期新增的,但孩子已经参与过,而且我在那次的游戏中叶对他进行了重点指导,讲评时也作了重点讲评,因此,本次游戏时孩子对照相馆的一些拍照的过程、与摄影师等角色之间的对话有了初步的掌握,小仔玩得很好。

  但小仔这个孩子平时就是个不爱说话,与他人交流又缺乏主动,所以,当我询问他一些平时不太说的话题时孩子可能产生了错觉,就如上述事件中我向他提出的一些问题,他的角色意识一时混淆了,可能他还在想老师问我这些问题干什么?照相馆不就是在哪里,老师你怎么会不认识呢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13

  观察对象:全体幼儿

  幼儿年龄4

  环境户外:滑滑梯

  观察目标:知道滑滑梯的正确方法,懂得在玩中保护自己。

  观察记录:

  今天去户外玩滑滑梯,石某和陈某发生了争执,陈某对石某说:“我搂着你一起滑下去玩”。陈某说:“那等我先滑下去你再滑不行吗?”“我不想两个人搂在一起滑下去,那样太危险了。”可是石某不听陈某的.,抱着他的腰不放手,后面的小朋友就有意见了。“你们两个人能不能先滑下去,或者你们两不要吵架了。你们一直吵,我们都没法玩了。”“对啊,对啊,这样谁也玩不成。”小花终于跑过来告诉我了,小花说:“老师,他们两个人一直不下去,我们都不好玩滑滑梯了。”我跑过去石某说:“你们先一个一个的滑下来,后面还有小朋友要玩,我们等等再商量好不好。”石某想了一会儿对我说:“那好吧。”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14

  一、观察对象:

  幼儿姓名:天天

  性别:男

  年龄:3岁

  幼儿表现:天天是小班的孩子,看起来聪明得意,感觉是一个比拟淘气的孩子。可是他妈妈却告诉我,天天是一个异常内向的孩子,平时在家话不算多,出去玩都只跟家里人玩,只要有别的小朋友靠近了,他就会让步,宁可不玩。他是一个行为表现比拟特殊的孩子,表现如下:

  1.性格内向,不喜欢和别人接触,更不愿主动交流。

  2.话语少,和老师交流少,不和小朋友交流。即使偶然和老师讲话,也总喜欢把手指含在嘴里,显得异常紧张。在区域活动时,所有的小朋友都进了自我喜欢的区域,天天却不会参与任何活动,一个任坐在自我的位置上拿着区域卡,看着其他小朋友玩。

  二、情景分析

  天天刚上幼儿园,难免会有入园焦虑,不喜欢和别人交流很正常。但时间久了,所有的'小朋友都渐渐熟悉起来,都能开开心心来上幼儿园,天天还是这样,早上紧紧抱着妈妈的脖子不放开。据理解,天天多数时间都是在家里玩玩具度过,遇到幼儿园生疏的环境和生疏的人,他更加沉默,缺乏自信。

  三、观察记录

  有一天孩子们午睡时,我特意坐到天天的床边,等他脱下鞋子后,大声的表扬她:哇,天天太厉害了,会自我脱鞋了,来,让老师抱一抱。我温顺的抱起她,第一个给他盖被子,微笑的看着他入睡,这时,他说话了,虽然很轻,可我欣喜的听见了:我在家妈妈教过我的。我又俯下身来,用手摸了摸她的头:你真是个能干的孩子,老师真喜欢你,老师陪你睡觉好吗?他含羞的点点头听话的闭上了小眼睛。

  四、指导策略

  (一)家长工作方面

  利用家长接送幼儿时间与家长交流教育观点及方法,反应孩子在园表现,提议家长多腾出时间亲近孩子,固定时间与孩子进展交谈,引导孩子说出自我身上发生了什么兴趣的事,有没有认识新朋友等等。日常生活中多创造他与其他小朋友交流的时机,晚饭后或者节假日带孩子出去玩耍,供应交往锻炼的时机,鼓励孩子与小朋友分享玩具等等。

  (二)语言教学活动

  为了让孩子尽快熟悉新的生活环境,异常组织了语言教学活动,让孩子对团体进展理解和接纳,鼓励天天接触新朋友,把自我介绍给大家认识,主动与小伙伴儿打招呼,并且鼓励他,表扬他,帮他逐步建立自信心。

  五、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关注,天天有了很大的转变,由原先不喜欢说话的小朋友变得愿意参与同伴游戏,体验到了同伴、老师、父母的关爱,体验到了与同伴7 /交往的乐趣。天天变得开朗多了,偶然也会过来抱抱老师,看着他一点一点进步,心中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15

  观察目标

  1、了解孩子的手脚协调能力,学会玩高跷。

  2、培养孩子的探索欲望和合作能力。

  观察

  (发生了什么?请具体描述在真实情景中幼儿学习、探究的实际行为。)

  早晨入园一会儿,看着我们班的孩子大部分都来园了,我们便带着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去塑胶跑道上的绿草坪上玩耍了,来到目的地,我便把我们带来的体育器械高跷介绍了一下,可以有几种玩法,以及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然后我们便给孩子人手一份高跷,小朋友拿到期待已久的高跷兴奋不已,一个个拉着绳子用脚踩上去,可是由于制作时没有让孩子试试,而且绳子也是那种有弹性的,绳子有些长,又有些弹性,很多孩子在捣鼓了半天也没有踩上去,只有几个能力较强的.孩子能够踩上去,并向老师一样踩着高跷走路,可是大部分孩子都是拎着高跷走走跑跑,我心里想:哎,这个小班的孩子就是太小,不会自己想办法让自己能够踩上去,就在我这样想的时候,我头向后一看,就看到了小华小朋友在拿着高跷琢磨半天,我在一旁看着,也不去打扰他,想悄悄看看他究竟想干什么,看着看着,发现他竟想着法把高跷上的绳子变短,试图让自己的脚踩上去,弄了半天,小华开始把高跷上面的绳子打起结来,看来我小看孩子们了,不一会儿,小华就把高跷上的绳子打起结来变短了,小小的孩子,大大的智慧,就在这个时候他完全能够把小脚踩上去,并向刚才我示范的样子走起路来了。这时我适时的让其他的孩子也来看看小华好能干,能够踩在高跷上走了,其余刚才拿着高跷瞎玩的孩子也不甘示弱,都走过来看着小华的高跷,有的孩子也去一旁琢磨自己的高跷去了……相信他们也能用自己的办法把高跷走起来的。

  分析

  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都是自主探索,一名幼儿能够通过自己的探索行为,发现器械的不适用性,并开拓思维,通过自己的智慧找寻绳子变短的方法,也许是靠农村的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生活经验丰富,不一会就能够把长长的绳子用打结的发法使绳子变短,踩着高跷去玩了,也促使了其他孩子,增加了他们的探索欲望,使很多孩子有了学习的行为,并且在这个原有的基础上增加自己的想法。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相关文章: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07-23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精选】11-09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01-01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通用03-16

(推荐)小班个案观察记录07-28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热)01-01

大班个案观察记录-个案观察记录大班04-26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精选28篇)06-15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23篇06-12

小班个案观察记录(精选16篇)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