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浦锣鼓美文
清朝中期,月浦当地的经商小贩们就挑着货担行乡串巷,一边吆喝,一边敲击着手中的小鼓,发出响亮的声音,吸引顾客出门购物。据传,这些商贩们敲击的小鼓类似于江苏南部的“花香鼓”,鼓面直径在25公分左右,厚度约3.5公分,单面蒙皮,音量较小,但音色清脆,很有特点。
以后,当地的民间艺人将货郎小鼓作为乐器在江南丝竹中演奏,但只是起到点缀的作用。到了清朝末年,为了参加庙会,灯会等庆典活动,当地的鼓手们将货郎小鼓的形制扩大到直径33公分,厚度为7.7公分,两面均蒙皮,还做了鼓架,这样,大大增加了音量,音色也较为浑厚,更适合于室外演奏。
经过长时期的演变和几代民间艺人的创造,演奏形式也相对定型。通常由八只小鼓,分两边对称而立,演奏中常用“对奏”的方法,为了增加色彩,他们还在八只小鼓的鼓沿上扎上绣有张果老,汉钟离、蓝采和、铁拐李等八仙形象的彩绸,这就是流行于上海市宝山区月浦镇、罗店、罗南、江湾一带的“八仙对鼓”。“八仙对鼓”之名是由演奏形式的'八只鼓沿上的八仙彩绸而定名的。
为了丰富八仙对鼓的表现力,他们还时常加入木鱼、小锣、小钵等小件打击乐器,成为上海小锣鼓中的“细锣鼓”或“清锣鼓”的形式。在特别盛大的场合,他们还加入唢呐、笛子以及丝竹乐器,成为吹打乐或民乐合奏的形式。每年三月二十八日的庙会、正月十五的元宵等灯会五月端午划龙船,各地乐手云集一起,击鼓对阵一比高下,成为最吸引游人的节目。每当邻近农家有结婚喜庆,乡间乐手也要前往吹打一番,助兴作乐。“八仙对鼓”在盛行时,光月浦地区就有15个鼓队,最出名的是梅园油车宅北孙信甫(秀才)父,因鼓艺出众在民国初年由县赠鼓一只以示鼓励、他们经常演奏的曲牌有:《柳腰金》、《五梅花》、《小开门》、《普天乐》等。
【月浦锣鼓美文】相关文章:
《丰收锣鼓》教案09-19
南锣鼓巷图片03-13
关于《丰收锣鼓》的说课稿05-14
《丰收锣鼓》教学设计04-01
《丰收锣鼓》 教学设计07-04
南锣鼓巷作文范文09-29
关于丰收锣鼓教学反思11-25
威风锣鼓300字作文01-28
南锣鼓巷导游词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