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故乡美文
当我们两鬓如霜回忆童年的时候,在记忆深处最清晰的,应该是故乡的模样,那是哺育我们生命的源头。
我的家乡是坐落在关东平原松花江畔的一个古老的小镇一一伏龙泉,那是一片肥沃得流油的黑土地,是生我养我哺育我的地方。
那里一马平川,地处松辽八百里平原,连接关东有名的黄金玉米带,盛产玉米,大豆,高梁,水甜菜鲜。
那里交通方便,经济贸易较发达,辐射周边前郭和长岭两县及相邻三盛玉,永安,朝阳,巴吉垒等乡镇。
和现在比,那时的故乡还很落后,住的房子基本上都是土坯和泥搭建的,鱼脊梁骨形的房顶都是用碱土抹的,若逢下大雨,很多地方就要漏水。为了防止漏雨,每年的雨季之前,都要用买来的碱土加上草沫和成泥,用长一点的铁锹,把泥扔到房顶抹一遍。窗户是用纸糊的用鸡毛翎蘸碗里的豆油往窗纸上抹,在油浸日晒的作用下,窗纸便绷的紧密起来,用来防风防雨防寒,每年春秋两季都要糊一遍。
户外门的窗上半部分也是用窗纸糊的,门没有合页,是在门邦的一侧上下突出两个圆柱为轴,起到合页的作用,方便开关门。
住人的房间也就是10多平方米的空间,靠着窗户这面搭建土坯火炕,炕沿用长方木做成,炕上铺着用高粱栉编织的席子,屋里的地面是土地,厨房里有一个用土坯搭建的灶台,放上一口6到12印的铁锅(锅的大小由家庭人口决定)用于全家人烧菜做饭。
做饭用的烧柴是茅草,玉米杆,玉米镶,高粱杆,葵花杆等,除了做饭,也用于冬季取暖。
厨房里放一口大缸装水,做为平时生活用水,洗菜做饭,洗衣洗脸等。水的来源是用扁担和水桶到附近的水井去取。
每家每户的门前都有个院子,大小不等,大的几十米,小的也有十几米,各家都以家庭的形式把小院围起来,有的用土加草和成泥扠成墙,有的用树枝栽成墙,大多数是高梁杆或葵花杆夾成帐子,防止散养的家禽进入。
春夏季开始,各家都在小院里种上各种各样的蔬菜,有茄子,西红柿,菠菜,生菜,小白菜,水萝卜。角瓜,黄瓜,豆角,土豆,还有上一年夏季栽的小葱,第二年吃的发芽葱等,品种很多,做菜现到地里摘,非常新鲜,小菜地里的鲜菜,足够一家人吃的。
每家都养些家禽家畜,如:鸡鸭鹅狗免猪猫等,养狗是为了看家护院,养猫为了捉仓子里的老鼠,养猪为了吃肉,每年春季买猪仔,到春节前喂肥了杀掉,过节吃,叫杀年猪。
儿时玩的玩具也很多,多数都是自己动手做的,如:溜铁圈,扇啪叽,弹溜溜,踢键子,布口袋,噶拉哈,冬天在雪地上玩的爬犁,在冰上玩的冰猴,还有在地上画一个方框,在中间横竖各画三条线,在上面走五道;还有丢手帕,老鹰抓小鸡,藏猫猫,过家家,玩皮球,放风筝,玩弹弓等等项目繁多,丰富多彩。
那时吃的粮食统购统销,小学五年级供应的粮食是每月27。5斤,节约0。5斤,实际是27斤,8斤细粮,3斤大米,5斤面粉,余下的19斤是粗粮,可以购买玉米面,高梁米,玉米查子等;食用油有豆油,葵花油等,每月供应四两。男孩多的家庭供应这些粮食有些紧张,每个月吃饭就得计划好,不然到月底就有断顿的危机,女孩多的家庭就稍好些,因为相对男孩,女孩饭量要小些。
记得那时候街上买的食品有馒头,花卷,面条煎饼,筋饼,炉果,槽子糕,水果,糖,最诱人的当数巴家馆子的熏肉。那时酒类多是散装白酒,在酒桌上有一瓶瓶装白酒就算上讲究了。
那时候吃的蔬菜一般是自己家种一些,大部分是靠4个蔬菜生产队供应,基本上能滿足居民吃菜所需,印象较深的蔬菜有菠菜,水萝卜,小白菜,黄瓜,地瓜,土豆,西红柿,香瓜等等。
那时候我们穿的衣裤都是纯棉布的`,男生穿的多是兰,绿,青色,女生穿的大都是花格的或者是蓝色带小白花的,再就是和男孩子一样穿绿青蓝。衣服大多都是自家手工缝制,也有少数使用缝纫机制作的。冬季穿的棉衣大都是妈妈缝制的,棉衣的棉花多数是旧套子,大多数孩子的棉衣是贴身穿的,棉裤是免腰的,用布条系在裤腰上,就是简单裤腰带。
那时候脚上穿的多是家里做的布鞋,布鞋养脚,出汗脚不臭,但布鞋不结实,怕水。
那时候头上戴的大多都是狗皮,羊皮,兔皮帽子,女生带围巾或脖套,棉袄后面带个帽子叫棉'猴。
那时小镇的道路是不个不规则的十字街,马路是沙土路,路的两侧有露天排水沟,马路两侧有少量的杨树,北街西街相对长一些,住户也多一些,小镇在方圆百十华里内商业比较发达,供销社卖的日用品较齐全,能够满足人们所需,秋冬两季十字街南北两侧每天早晨都有几十或上百辆马车卖烧柴,车水马龙堵满南北街的道路,四个蔬菜生产队在十字街附近都设有卖菜的店,十字街西南角是居民商品粮供应店,镇卫生院在东街。客运站开通了长春,农安,前郭,长岭,乾安等地的长途客运专线。当时手工业较发达,有铁业社,木业社,服装店,薄铁,胶车,刻字社,钟表修理店,洒广,编织厂弹棉店等。学校有镇中心小学,有农安县成立的第二中学一一农安二中。那时的精神食粮主要渠道是农安县有线广播,每天早,午,晚三次定时定点进行广播,首先是从音乐开始,紧接着就说农安县有线广播站,517。25。580干赫,这几句话深深印在我脑海里,终生难忘,然后就开始预报节目,每天早,午新闻,晚上的全国新闻联播,都是从县里有线广播里听到的,节目里还有时事报道,春播秋收,文艺,曲艺,天气预报,等等,内容丰富,它使我们能够了解到外面世界的信息,也把本地的经济发展同外界紧紧连在一起。
回首过去,看看现在,故乡己发生了巨变,街容街貌,衣食住行都很难寻觅旧时的模样,故乡,已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小镇。但是,无论故乡怎么变,童年里故乡的模样,始终在记忆里永存。亲爱的朋友,请恕我这样唠唠叨叨枯燥无味的叙述我童年的故乡,对于白发苍苍的我来说,童年的故乡的一草一木都珍贵无比,我都不想或不敢忘记,都想写进回忆里,因为童年的故乡是我生命走过的印迹,是故乡母亲留下的胎记,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事一物,都将在我的生命里永存。
【童年的故乡美文】相关文章:
美文欣赏故乡的童年往事04-03
故乡的水童年的梦-美文欣赏04-03
飘雪的故乡美文04-13
神秘的故乡美文05-18
经典美文:故乡的雨03-16
经典美文:故乡的天空03-15
美文欣赏:《故乡》04-17
故乡的小河美文03-18
他乡与故乡美文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