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课题开题报告(集锦7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个人课题开题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个人课题开题报告1
一、选题缘由
我长期带小学数学,且一直教的是老教材。我常常在想这样一个问题,老教材就是单一地提出问题,让学生解决,可能导致优生认为太简单满不在乎,中等生认为刚合适容易满足,差生认为太难失去信心的局面,使学生思维受到局限,课堂气氛冷清,无法激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自从去年秋季学期我使用新教材后,豁然开朗,原来新教材中创设了大量生动有趣的情境。因此,我认为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值得认真研究、探讨。
二、研究意义
我认为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有以下几大功能。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发现信息,并能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进行解答,激发每个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为学生提供参与机会
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发现信息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合作的机会,也让学生聆听他人的想法,启发自己的思维。
(三)建立模型
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探索、思考、交流逐步建立这一问题的数学模型,然后运用这一模型去解释一些现象,或解决一些问题。
(四)培养能力
有效的情境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以及与他人的团结协作能力,从而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反馈教学信息
有效的情境也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向过程,都是可通过学生发现信息,解答问题的情况,了解他们对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查漏补缺。
(六)促进课堂教学
生动有趣的情境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也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是轻松而快乐的。
三、文献综述
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使学生具有充分的动力,主动学习,关心学习。
1、建构主义理论
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知识的学习是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在生活的具体情境中,由学生自己通过主动探索得出结论。
2、思维的心理学分析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可见,人的手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要让儿童多动手操作、多观察。
3、课堂教学论
《新课标》指出: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体验。
四、研究步骤及措施
1、理论学习和收集资料阶段(20xx年7月—20xx年12月)深入学习有效情境的有关理论,掌握创设与利用有效情境的方法。
2、研究分析资料阶段(20xx年1月—20xx年4月)
通过现场看课、网上查找、杂志阅读等方式收集专家名师的课堂教学实录,初步整理出情境教学的典型片段;通过听普通教师的课并进行现场录音(包括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录音)收集教学实录并初步整理出情境教学的典型片段。然后根据理论分析,制定出对情境教学的参照目标,总结同类型的课不同的策略方法。
3、自我实践阶段(20xx年4月—20xx年5月)
根据阶段分析研究的结果,进行对比性实践,总结性实践。在实践中进行对比和反思,验证阶段性研究的成果。
4、总结、结题阶段(20xx年6月)
回顾课题研究的全过程,根据实践检验的情况进一步深化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写一份有计划、有实施、有案例的关于课堂情境教学的研究报告,展示一堂运用研究结论所驾驭的课堂。
五、研究方法及工具
本课题研究主要利用调查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进行。
(1)调查法,采用问卷、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依据。
(2)文献法。搜集利用有关资料,不断完善本课题的研究。
(3)经验总结法。广泛总结实验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和学习经验。
六、成果预测及结题报告结构
1、通过课题的研究,提高有效地创设与利用情境教学的能力,以情境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课题的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采用理论研究、对照研究、课堂观察的研究方法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提高教师实际教育教学水平、科研水平。
4、通过对课堂教学环节的个案研究、分析,总结出情境教学对学生的兴趣、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影响。
结题报告可以分为标题、前言、主文、尾语和附件等5个部分。
(一)标题
课题名称和文种结题报告
(二)前言
简述课题概况,包括课题来源及级别、历时、对课题成果的总体评价作用意义。
(三)主文
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1)课题的一般情况,阐述课题的背景;指明课题目标、研究思路及原则;说明研究历时及阶段,并分析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和特点。
(2)课题的研究成果,简要阐明本课题的基本观点及其逻辑联系;着重揭示本课题的特色和创新之处;强调本课题与实践的关联性、乃至在实践工作中应用的阶段性成果。
(3)课题的评价性意见,自我评价根据国内外、所在地区和同类单位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现状,对本课题的地位给予正确的定位,并提示本研究成果的作用及前景。
备课组、教研组、教科室评价综述各级组织对本课题的意见,并注明典型评语。
实践者的评价如果本课题在实践中已有应用端倪,则可给出实践者的反馈意见。
本研究希望得到支持
录像设备、录音设备、网络设备、同事之间、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师教学用书》等。
个人课题开题报告2
一、问题的提出
初中各科教师都一直在探索新课改背景下的有效教学,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要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要有学生的有效参与,这是体现学生主体性的一项重要的表现,也是教学是否有效落实的基本环节。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往往存在有这么几个困惑,部分班级上课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积极,但是学生成绩并不理想;有些班级上课气氛沉闷,考试成绩还可以;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几乎能积极回答老师的每一个问题,而有些学生从来没有主动回答教师的任何一个提问班级的上课气氛、学生的参与情况,固然与班级氛围、学生的个性有关,但是能不能使学生参与课堂、并且是有效地参与课堂,关键还在于教师导学引导的效度,教师的导学引导必须是能启发学生思维的引导,必须是有效的引导。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引导情景,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得引导,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大家都特别提倡师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物理课堂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中不断地体会和领悟其中的物理思想方法,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物理素养。这当中,老师不可能替代学生去接受物理知识,而只能起到一个主要引导者的作用。那么如何有效地实施这种引导呢?我觉得精心设计对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起重要作用的引导情景,一步步进行正确有效引导,化难为易。这是实施有效提问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课题研究的理念依据
主体教育理论。把学生当成教育教学的主体,在课堂导学引导的过程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
多元智能理论。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发展的潜力,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发展的空间。导学引导只要相对巧妙,使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桃”,注意引导,给学生提供平台和机会,相信他们一定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赏识教育理论。
赏识教育在陶行知“爱满天下”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上,建构出自身的体系,是充满了人文思想的现代教育理念,而源远流长的中华古代贤哲思想中处处闪烁着赏识教育的光辉。在导学引导中尽可能多地采取表扬、赞美、宽容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努力挖掘自身的潜能、审视自己学习的过程、修正自我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学习内部动力机制,使学生成为学习上的成功者。
(一)国外:
(1)凯洛夫加工改造的“三中心”教学模式:“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2)杜威等人提出了以“学生”、“经验”、“活动”为中心的“指导——发现”教学模式。
(3)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模式;
(4)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模式;
(5)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模式;
(6)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二)我国:
(1)“指导——自学”教学模式;
(2)“引导——发现”教学模式;
(3)“目标——导控”教学模式;
(4)“情境——陶冶”教学模式;
(5)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
(6)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高效课堂;
(7)东庐中学的教学合一“讲学稿”课堂教学;
三、课题概念的界说
课堂导学引导,可以具到是教师设计的某一次提问、有目的的某一个举止动作、某一个小小实验、有计划的组织学生某一次活动等,能够启发学生进行有效思考并能提出下一个问题、露出一个表情、课后想再一次实验等。从而达到更佳的教育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导学引导不再是一个的所谓的教学环节,而是伴随着在课堂中的每分每秒;导学引导,也不再是平时大多数老师口中所说的教学手段,而是聪明的老师所能够采用的教学智慧和艺术。所以,我们每一位想有所成就的教师都应该好好研究与把握。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导学引导的研究是要尽可能地做到能把学生的注意力、想象力、思考引入最佳状态,研究导学引导的方法、导学引导的时机、导学引导的难度、提导学引导的方式等的适时性,及学生答错或回答离题太远如何往回引导等等。
四、课题研究的任务与目标
课题研究的任务:
(1)初中物理课堂导学案的状况调查。利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调查现行导学案的有效性,作用效果有多大,为分析问题形成原因及采用高效引导模式奠定基础。
(2)初中学生在物理课堂诸多疑惑形成原因调查与分析。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初中学生物理课疑惑形成的原因,同时也要点对点地从教师导学引导方面寻找造成这种疑惑原因,从而分析提炼出更有效更犀利的导学引导方式方法,为构建效课堂中导学引导的框架和模式打牢基础。
(3)初步搞定初中物理课堂导学引导模式形式并付诸实践反复检验。
(4)导学引导中的评价导学的创新研究。
课题研究的目标:
(1)进一步明确初中物理高效课堂中所使用的导学案现状情况。(2)构建效课堂中导学引导的框架和模式。(3)拟定课堂导学引导的具体实施方案。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2积极向更优秀的同仁学习请教,取长补短。
3认真备课,及时反思每一节课的每一次导学引导,并进行总结提炼。4组内公开课,实事求是认真分析研究。
5结合自己的日常教学,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边实践变完善。
六、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
准备阶段:20xx年5月至6月:上报申报表,提交个人申报课题。组建课题组,制定研究计划和方案。
实施阶段:20xx年6月至7月:理论学习、准备开题。
20xx年8月至20xx年8月:实施方案、课堂实践、实验探究。总结阶段:20xx年9月:总结、结题。
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总结出更好用的课堂导学引导方式方法
2、汇总具有代表性的课堂导学引导案列
3、撰写相关论文
4、课题研究报告
八、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1、研究人员的能力
本人长期从事初中物理教学,对课堂导学引导有长期性的思考与实践。我成功的课堂教学实践为这个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本区的新课程改革活动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浓厚的氛围。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及同事的支持,为课题的顺利实施提供帮助。
2、制度保障
3、经费保障
个人课题开题报告3
传统中国文化因深受儒家思想中礼的影响,在抒发感情上,包括爱情均比较含蓄,古语有云:『非礼勿视,非礼勿看,非礼勿听』,由於礼是儒学四端中的其中一个原素,所以在中国传统修身立德上,礼便促使中国人在抒发感情上比较内敛含蓄。
忠贞
虽然牛郎跟织女只能在每年的七月七日相见,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方,仍然每年祈昐着相聚的那一刻。故事中牛郎织女对对方的感情忠贞,跟传统中国文化对婚姻要抱一世的承诺,对妇女有忠贞的要求相同,这促使流传方间不同的七夕故事,也有这分忠贞的相通点,可见中国传统爱情重视忠贞的重要性,令七夕故事在经历时间的洗刷下,忠贞这个意味历久不变。
内敛含蓄
传统中国文化因深受儒家思想中礼的影响,在抒发感情上,包括爱情均比较含蓄,古语有云:『非礼勿视,非礼勿看,非礼勿听』,由於礼是儒学四端中的其中一个原素,所以在中国传统修身立德上,礼便促使中国人在抒发感情上比较内敛含蓄,如把感情抒发在书法和诗画中。所以在众多有关七夕牛郎织女的传说中,花在直接表达他们相爱情感上的笔墨不多,反而花更多笔墨在他们的生活上,表达出他们的恩爱。
不自由不自主
虽然牛郎织女真心相爱,但他们的结局却令人倍感哀伤,他们的故事尽管感动了上天,可以在每年七月七日相见,但他们却要受三百六十四日的相思之苦。
七夕的故事充分表达了,人民对自由恋爱的渴望,人民渴望如牛郎织女他们相爱的可走在一起,但也反映了人民对受命运束缚的绝望,他们知道命运弄人,即使相爱也没有好结果,如牛郎织女饱受相思之苦。
其实这和古时中国婚姻制度有关,因为古时中国婚姻往往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摆布,由於父子一伦在五伦中比夫妇一伦更为重要,所以基於孝的表现,尽管大多数人民也渴望自由自主的恋爱,但对盲婚哑嫁也不会作出反抗,所以自由恋爱的事,便寄情於传说中。
淡泊隽永
《鹊桥仙》词中,歌咏七夕牛郎织女这两颗星,歌中有句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作者似在怨恨有情人聚少离多,但作者笔锋一转,却又送来一句两情若是天长地久时,又岂在乎朝朝暮暮?诉说出爱情不只是在乎於相聚的时间上般儿戏。《鹊桥仙》充分刻划出中国传统爱情虽没有西方爱情中的激情及荡气回肠,但那份爱却不受时空地域的限制,令中国爱情显得额外隽永。
阶级限制
牛郎织女虽仙凡相恋,但却换来三百六十四天的相思之苦及一天的相见的结局。这与传统中国文化对爱情结合上的观念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相信竹门对竹门,木门对木门,如果出现错误的配对,只会落得悲哀的结果,就好像牛郎织女仙凡的配对般。
传统我国文化中,人们相信婚姻是把一个家庭与另一个家庭联系的桥梁,所以出现了以婚姻图利的政治婚姻,在这错误的政治婚姻影响,婚姻变成了一种政治工具,如促进两家的生意关系,所以出现了阶级上的限制。
恩爱不明
往往把恩爱当作爱,为了报恩而付出爱情。其实,恩情是站在不公平立场出发的,一个在高处施恩,一个在低处受恩,但却无力回报,只好以身相许。但这种恩情却不是爱情,爱情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就是必须男女双方站在平等的立场上作情感的交流。感恩该报无可置言,但却不该,也不能以爱情回报。恩爱的不明,是中国传统对爱情的最大误解。因此有此流传着的七夕故事有报恩为牛郎织女爱情的起始,如其中一个以『牛郎还回织女的衣裳,织女便应允牛郎当他的娘子。
一、关键词:父母之命,夫荣妻贵
二、提要:中国古代里的爱情故事,充满着封建王朝的礼仪之气,情节动人。爱情观更是我们讨论的基本话题,从文学作品中得到正确的爱情观。
三、内容:主要的<<红楼梦>>,<<西厢记>>,<<牡丹亭>>这几部作品进行讨论,获得真切的感受,从而得到正确的爱情观。
四、意义:从文学作品中,体会正确的爱情观,促进发展。
五、方法:主要从查阅资料,以及网上评论为主。
六、成果:论文报告
七、涉及领域:文学,社会,心理。
八、时间安排:
1:3—5周查阅各类书籍资料。
2:1—2周资料系统化整理。
3:1—2周论文总结。
个人课题开题报告4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实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它的提出源于“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之后,关于教学实效性的话题一直被人们所关注。从学习美国的Carol Marra Pelletier的著作《成功教学的策略——实效的教学实习指南》、顾明远和孟凡华主编的《国际教育新理念》等著作中可以看出国外的实效教学研究开展的时间比较长,研究的较为深入。我国学者张璐在《教育理论与实践》20xx年第11期发表了《实效教学的定义》一文,文中指出了国际实效教学的五条标准:师生共同参与创造性活动、语言发展、学习背景化、挑战性的活动和教学对话。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教育也乘上了高速发展的列车。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开始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课程改革,在新的音乐课程标准、艺术课程标准里面,教学的实效性成为音乐课堂新的追求,如音乐课程标准就确定了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课标”已经向我们提出了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来实现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这次音乐艺术教育改革中为了更好的践行“科学发展观”,广大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以及专家学者都在不断的努力探索着。
二、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实效性:是指老师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学习成效的发展。
课堂实效性: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实效性不仅指效率,还包括质量,是高效率和高质量的有机统一体,讲“实效性”不能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全面发展为代价。二是实效性不仅指老师教学的实效性,还包括学生学习的实效性,是二者的有机统一,其核心是学生学习的实效性,是学生在老师的有效指导下进行实效的学习。
音乐课堂实效性: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是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
过教学及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文化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因此我们要提高课堂效率,提高老师的自身素养,把握课堂的实效性,让音乐课堂成为学生活跃思维、审美创新、交流发展的智慧场。
三、该课题国内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从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对实效教学理论的具体论述中可以发现:专家都比较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学效益的提高,以及老师的反思意识和效果的可测性或量化。但是未能从实际操作中的进行深入研究,缺乏具体课程的实践性的支撑,尤其缺乏一线老师作为教育的实践者所积累起来的、具有切身体会的课堂教学经验。
因此,基于国内外研究经验、理论积累以及我们老师自身的特点,本课题紧扣新课程的相关理念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在老师原有知识结构及个人业务素质的基础上,以小学音乐课堂为主阵地,以课例为载体,通过课堂观察、案例分析、实践研究、经验总结等具有强烈的反思意识的行动研究,来探究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从而促进老师转变观念,构建适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途径和手段。
不过,大家对于小学音乐教学实效性的研究仅仅停留于初级阶段,还未上升到音乐艺术的研究,研究颇深的无外乎是那些音乐教育家了。作为音乐教学的实施者大家均在学习着,摸索着,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以教育部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为指导,明确在小学开展音乐课堂实效性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以中国小学音乐教学研究理论为向导,重视对学生的音乐艺术感觉进行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听、唱、律动、创编的指导,实现小学音乐课堂的实效性。
3、以教育学、心理学为依据,力求使音乐教学中的实效性研究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创新性,实现研究效益的最优化。
五、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文献资料,了解、确定自己研究课题所及的范围,明白“搜索”方向。其次还要熟悉国内外主要教育期刊以及每种期刊的特色,国内教育图片、音像资料的种类和统计资料的类别。通过这样的加工,形成对小学音乐课堂实效性的科学的认识。
2、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效的科学认识及了解。结合实验老师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整理成问卷。充分了解学生对现行音乐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实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3、行动研究法:在课题实验过程中,课题组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研究,要求实验老师将根据学生不同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在平时的工作实践中进行探讨、研究,不断总结,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4、个案研究法。通过一些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变化进行深入调查,着眼于解决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强调实践与反思,强调合作与分享,从而让老师调整与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增强小学音乐课堂艺术指导的实效性。
5、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要求实验老师把教育实践能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的程序,分析现象,探索规律,撰写相关的经验文章,变感性认识为理性认识。
六、课题研究内容
1、音乐教学的实效评估设计,包括对学生的评估和对课堂教学的评估。
2、音乐教学的实效性设计,包括低年级的游戏设计,合作设计。中高段的合作创新设计,音乐课提问设计,拓展设计等等。研究这些设计的步骤和特点,如何利用这些设计更好地促进音乐课的实效性。从而建构实效教学课堂新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益。
七、预期的目标和结果
1、通过欣赏、演唱、综合等智力因素的培养,将美育渗透其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升华。
2、引导学生学会体会音乐的一系列变化。并能发现音乐的这一系列变化正是它的奥妙所在,从而能实现小学音乐教学实效性的完全体现。
八、研究过程
(一)课题启动(20xx年4月—20xx年6月)
1.、确立课题,设计课题实施方案。
2、确定课题研究人员。
3、搜集和整理有关资料,申请立项。
(二)具体实施阶段(20xx年7月—20xx年4月)
1、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确定人员分工,责任到人。
2、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3、调查分析阶段。设计调查问卷表,进行调查问卷,充分了解学生对音乐学科的理解掌握,为更好的开展下阶段工作奠定基础。
4.、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根据调查资料、学校实际、老师个性以及知识的不同特点等具体情况,设计实践活动方案。课题组以月为单位,定期组织成员进行活动:探讨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交流自己取得的经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研究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不断对实践活动设计方案进行整改。进行活动尝试,积累心得体会。
5、实验老师上课题研讨课。
6、老师教学生活经验积累。
(三)、课题总结阶段(20xx年5月—20xx年7月)
1、对课题研究资料进行整理。
2、收集资料,汇编成册。
3、完成课题研究总结报告。
九、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
1、研究报告及相关论文。
2 、典型的案例分析材料。
3、各阶段素质检测成绩及相关资料。
十、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1、音乐实效性教学本身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继新课改以来,小学音乐教学又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
2、本校经常有机会参加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各项教学活动,校“小白帆”艺术团的学生也能经常参加市级的比赛和展示。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已取得了一定
的成绩,拥有一批基本功过硬的骨干老师,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已经有浓厚的兴趣。
3、学校领导重视音乐教学工作,同时也获得了家长及社会的大力支持。本校还被定为江苏省实验学校,常得到专家的垂询与指导。
4、学校硬件实施不断改善,为实验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个人课题开题报告5
一、选题缘由
我长期带小学数学,且一直教的是老教材。我常常在想这样一个问题,老教材就是单一地提出问题,让学生解决,可能导致优生认为太简单满不在乎,中等生认为刚合适容易满足,差生认为太难失去信心的局面,使学生思维受到局限,课堂气氛冷清,无法激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自从去年秋季学期我使用新教材后,豁然开朗,原来新教材中创设了大量生动有趣的。因此,我认为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值得认真研究、探讨。
二、研究意义
我认为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有以下几大功能。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发现信息,并能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进行解答,激发每个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为学生提供参与机会
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发现信息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合作的机会,也让学生聆听他人的想法,启发自己的思维。
(三)建立模型
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探索、思考、交流逐步建立这一问题的数学模型,然后运用这一模型去解释一些现象,或解决一些问题。
(四)培养能力
有效的情境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以及与他人的团协作能力,从而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反馈教学信息
有效的情境也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向过程,都是可通过学生发现信息,解答问题的情况,了解他们对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查漏补缺。
(六)促进课堂教学
生动有趣的情境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也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是轻松而快乐的。
三、文献综述
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使学生具有充分的动力,主动学习,关心学习。
1、建构主义理论
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知识的学习是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在生活的具体情境中,由学生自己通过主动动探索得出论。
2、“思维”的心理学分析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可见,人的手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要让儿童多动手操作、多观察。
3、课堂教学论
《新课标》指出: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体验。
四、研究步骤及措施
1、理论学习和收集资料阶段(20xx年7月-20xx年12月)深入学习有效情境的有关理论,掌握创设与利用有效情境的方法。
2、研究分析资料阶段(20xx年1月-20xx年4月)
通过现场看课、网上查找、杂志阅读等方式收集专家名师的课堂教学实录,初步整理出情境教学的典型片段;通过听普通教师的课并进行现场录音(包括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录音)收集教学实录并初步整理出情境教学的典型片段。然后根据理论分析,制定出对情境教学的参照目标,总同类型的课不同的策略方法。
3、自我实践阶段(20xx年4月-20xx年5月)
根据阶段分析研究的果,进行对比性实践,总性实践。在实践中进行对比和反思,验证阶段性研究的成果。
4、总、题阶段(20xx年6月)
回顾课题研究的全过程,根据实践检验的情况进一步深化研究所得出的论,写一份有计划、有实施、有案例的关于课堂情境教学的研究报告,展示一堂运用研究论所驾驭的课堂。
五、研究方法及工具
本课题研究主要利用调查法、文献法、经验总法等方法进行。
(1)调查法,采用问卷、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依据。
(2)文献法。搜集利用有关资料,不断完善本课题的研究。
(3)经验总法。广泛总实验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和学习经验。
六、成果预测及题报告构
1、通过课题的研究,提高有效地创设与利用情境教学的`能力,以情境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课题的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采用理论研究、对照研究、课堂观察的研究方法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提高教师实际教育教学水平、科研水平。
4、通过对课堂教学环节的个案研究、分析,总出情境教学对学生的兴趣、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影响。
题报告可以分为标题、前言、主文、尾语和附件等5个部分。
(一)标题
课题名称和文种—题报告
(二)前言
简述课题概况,包括课题来源及级别、历时、对课题成果的总体评价作用意义。
(三)主文
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课题的一般情况,阐述课题的背景;指明课题目标、研究思路及原则;说明研究历时及阶段,并分析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和特点。(2)课题的研究成果,简要阐明本课题的基本观点及其逻辑联系;着重揭示本课题的特色和创新之处;强调本课题与实践的关联性、乃至在实践工作中应用的阶段性成果。(3)课题的评价性意见,自我评价———根据国内外、所在地区和同类单位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现状,对本课题的地位给予正确的定位,并提示本研究成果的作用及前景。
备课组、教研组、教科室评价———综述各级组织对本课题的意见,并注明典型评语。
实践者的评价———如果本课题在实践中已有应用端倪,则可给出实践者的反馈意见。
本研究希望得到支持
录像设备、录音设备、网络设备、同事之间、文献资料
个人课题开题报告6
1、课题提出的背景:
新形势下,建立学习型社会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终身学习,合作创新是人们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必然要求。课程改革推动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但是又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清远英德市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大班额教学现象比较普遍,新课程倡导探究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实验操作,然而由于班额大,学生人数过多,严重影响新课程目标的落实,班级人数多,确实给合作学习带来困难,然而又不能因为班额大就降低要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探索出一条新路,提高大班额下数学教学的水平和效果,是我市数学工作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同时邓校长的二级课题是《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基于这些,本课题立足实际,在大班额现实下,实验自主发展策略和学习指导策略,探索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师生共同活动、合作完成学习目标的自主合作课堂教学结构。
2、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提高大班额环境下合作学习小组的参与度 。如何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去,真正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2)、探究影响大班额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
(3)、提高大班额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
(4 自主、合作、探究与纪律、噪声如何有效协调,如何提高学生合作中参与的均衡度;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既相互联系又有所侧重,如何合理安排时间,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这都有待于我们今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3、研究内容
(1)大班额环境下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作用。因为我们每个班的人数都比较多,课中课内由教师难以照顾过来,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非常有必要。
(2)影响大班额环境下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3)如何提高大班额环境下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有效性。
4、研究方法
(1)文献法:因为自己的能力有限,特别是理论水平低,必须上网查找资料或阅读有关研究合作学习的文章资料,并借鉴引用。叶凤良校长的《让孩子在自主管理中成长》这书对我有很大的启发。
(2)观察法:平时注意观察学生对教学的情感态度,观察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情况,并作跟踪记录。
(3)对比法:为了全面掌握学生对这一教学法模式的适应性以及了解这种教学法模式对教学的帮助,每月举行一次教学法调查,要与对比班进或对比组或比较阶段。这样分段分期对比,发现差距,及时找出原因,寻找对策。
(4)案例分析法:教师记录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反思,借以不断完善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水平。通过教学中的实际案例分析,为提高大班额环境下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提供实践素材。
5、研究过程与阶段(含时间安排)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
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6月-9月)
(1)、申报课题。
(2)、学习有关理论,有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资料和成功经验。
(3)、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和学生培养目标体系。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5月)
(1)、课题开题报告。
(2)、到名师工作室跟名师学习,走进骨干班教师课堂,虚心向大家学习,与学员互相听课、上课、评课。
(3)、请专家进行指导。
(4)、根据研究方案,启动课题研究。
(5)、及时收集研究信息,注意调控,不断完善操作过程。
(6)、不断小结,交流经验。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xx年5月)
(1)、整理和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
(2)、展示研究成果。
(3)、申请课题评审验收,做好论文答辩工作。
6、预期成果
《大班额环境下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的提出,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构建适合大班额环境下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设计有价值的合作议题,抓住合作学习的有利时机,真正发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消除影响大班额环境下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的因素,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经过一个多月的实施,该课题进入实验准备和理论研究阶段,成立了课题实验小组,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了理论学习,认真规划了本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拟定了实验方案,填写了课题申报的有关表册,完成了课题开题报告;完成实验研究方案,完成了课题的申报工作。通过一个多月的研究,我校实验班级的学生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在各种小组学习中得到了很大发展。
一方面搜集材料,得出结论,体验了学习的过程,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为以后的终身学习打下了基础;另一方面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自主、自律的精神,同时培养了助人为乐、宽容心和指导他人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学到了团结协作与人相处等合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技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发展。
通过对合作学习的方法、合作学习的手段、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及大班额课堂教学中自主合作学习策略的有效性进行研究,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个人课题开题报告7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我所任教的班级和邻班自一年级下学期以来就开展了写话教学,进入三年级以后,根据新课程标准,我们不但有固定的习作教学,更初步尝试了读写互动教学。因为我们两个班自一年级以来就进行了一项综合阅读实验从日有所诵入手,以大声朗读为主要手段,结合自主阅读,通过读写互动锤炼语言、表达情感。现在,孩子们即将进入四年级,大家对习作教学的关注被更提升到了一个显著的位置上。我们认为,教材固然已经为孩子们提供了某些习作的要求与范例,但是对于我们两个班的孩子来说,课本中的习作内容是远远不能满足孩子们大量阅读后所产生的表达需求的。通常情况下,很多孩子都觉得习作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其实从本质上分析,习作无非就是解决两个问题:表达的内容和表达的形式。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又以习作的素材选择为首要难题。所以,在目前开展阅读实验的基础上,我们提出进行读写互动研究,就是为了改善孩子在习作过程中素材贫乏、内容单一、形式简单的现状。
读,鼓励孩子大量阅读;写,引导孩子积极创作。从众多的文学作品中广泛提取习作素材,并通过科学的指导提高孩子的习作能力。读中学写,以写促读,以最终达到提升孩子综合阅读力的目标。
二、课题的界定
互动一词由来已久,它是指事物间的互相作用和相互影响。
在语文教学中,读写互动是指阅读和写作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具体说来,就是通过对阅读活动的有效指导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通过对写作的有效指导又使其阅读能力得以提高,以达到双赢的目的。
在本课题中,小学四年级语文读写互动研究是指在小学四年级阶段,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读写互动的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研究以小学四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学生对语文阅读活动和写作活动的指导和干预,以探索这个年级段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规律。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四年级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现状分析
2、通过阅读指导促进写作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
3、通过写作指导促进阅读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
4、四年级学生读写互动评价体系的建构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及方法
1、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时间拟定为一年,在四年级阶段在自己的班级利用语文课的时间进行。
2、研究步骤:
准备阶段:20xx.9以前完成对学生读写能力的现状分析、了解学生已有的读写水平、存在问题等。
第一阶段:20xx.9-20xx.2初步制定以读促写和以写促读的指导策略,在实践中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活动进行干预,寻找相互促进的因素、途径和方法,形成初步的评价体系。
第二阶段:20xx.3-20xx.6通过进一步的实践研究,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完善指导策略和评价体系的建构。
第三阶段:20xx.7-20xx.8总结研究活动,形成研究成果。
3、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为主,辅助以文献调查法、观察法和对比研究法。
六、课题研究的分工
1、课题主持人:梅岭小学汤卫红
具体工作:(1)撰写开题报告(2)制定研究方案(3)制定读写互动研究策略(4)完成研究报告
2、课题成员:梅岭小学林紫暄
具体工作:(1)分析学生读写能力现状(2)建构读写互动评价体系(3)搜集与整理过程性材料(4)研究示范课一节
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课题开题报告
2、研究示范课一节
3、学生优秀作文集一本
4、优秀论文两篇
5、结题报告一份
6、《小学四年级语文读写互动研究》的研究报告一份
八、参考资料
《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著
《幸福的种子》明天出版社【日】松居直著
《阅读儿童文学》少年儿童出版社梅子涵著
《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二十一世界出版社彭懿著
【个人课题开题报告】相关文章:
个人课题开题报告06-28
课题的开题报告06-22
课题开题报告06-21
课题开题报告09-01
个人课题开题报告7篇12-01
个人课题开题报告(7篇)12-01
个人课题开题报告(精选10篇)10-31
学校课题开题报告04-26
开题报告课题来源10-26
省级课题开题报告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