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课题开题报告

时间:2023-06-15 23:34:12 开题报告 我要投稿

学生课题开题报告11篇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生课题开题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生课题开题报告11篇

学生课题开题报告1

  课题研究目标:

  1.中小学生在校的实验活动与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存在怎样的关系?

  2.同我所进行的“八五”重点课题“学生实验能力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目前中小学生的实验能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科学(理、化、生)课程的实践能力是否达到新课程的要求?

  3.探讨中小学生实践能力评价方法。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那么,什么是实践能力呢?

  一、关于实践能力的定义

  目前,关于实践能力尚无统一的定义。从字面上理解,实践能力应为从事实践活动的能力。

  实践能力可以定义为: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不从解决问题角度来讲,可以将实践能力定义为:个体完成实际任务的能力。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就是将所学知识特别是以间接方式获得的知识,如书本知识或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或完成实际任务。一方面,相对学生主体而言,要么实际情况是学生未曾遇到过的,要么实际问题或任务是学生未曾遇到过的,或者是完全未曾经历,或者是部分未曾经历,总之相对学生有新的成分。另一方面,对学生经历过的事情,在完成质量和完成效率有提高。实践能力的高低可以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通过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和完成任务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体现。学以致用是实践能力的核心。

  二、实践能力的结构

  实践能力由哪些要素构成呢?有研究认为,实践能力有四个基本构成要素:实践动机、一般实践能力因素、专项实践能力因素和情境实践能力因素。

  实践动机是指由实践目标或实践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者内部动力。一般实践能力因素包括个体在实践中的基本生理和心理机能,它不指向解决具体问题,但影响个体问题解决的效果,构成个体实践能力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专项实践能力因素指个体在解决问题中所表现出来的专项技能。情境实践能力因素是指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中,实践者根据自身能力和具体情境条件的相互关系,恰当地决定行动路线并付诸实现的能力要素。

  另有学者研究得出实践能力包括三大要素:一般实践能力、专项实践能力、情境实践能力。

  三、实践活动、实践能力的类别

  始于20xx年的中小学第8次课程改革,设置了综合课程如科学课、艺术课、综合实践课,增加了探究性实验和研究性学习内容,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在科学课程中,学生将通过科学探究等方式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技能,体验科学过程与方法,初步理解科学本质,形成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11]

  四、实践能力的评价

  实践能力发展具有实践性、情境性、综合性和外显性等特征。因此,“它很难用试卷考试衡量高低,只能通过实践活动表现来评价。”[15]有学者做了“考核物理实验能力的笔试与操作考试的比较”研究。得出结论:高度一致地反映了操作考试与笔试不显著相关,不能用笔试代替操作考试。该学者分析,实验笔试与操作考试不显著相关,主要是因为它的不同质。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可作如下对比分析。

  实践能力的评价,要根据实践能力发展的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创造性地完成一定的任务或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评定现有的实践能力。根据实践能力的结构,实践能力评价只能通过对专项实践能力评价来反映。如果在实验室的环境里,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科学性问题,可以评定学生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实践能力。

  五、实施方案

  本课题的研究,必须经过测量和评价两个阶段。测量为评价提供可靠的数据。在测量阶段要获得被评价对象的相应学科参加实验活动的经历和目前所具备的科学实践能力。

  我们假设学生参与实验活动的多寡与学生科学实践能力的强弱是正相关的;同“八五”重点课题“学生实验能力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学生的实验能力应有所提高;学生现有科学(理、化、生)课程的实践能力已经达到新课程的要求。

  在评价阶段,我们要根据测量的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得出我们的假设为真还是为假的结论。

学生课题开题报告2

  一、问题提出

  时代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那么我们中学生消费水平又是怎样的呢?其实,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消费"这一概念还不是非常明确,从而导致不能合理消费、正确消费。

  二、研究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同学们的消费状况,并为同学们提出一些合理消费的建议。

  三、研究意义

  有利于增强同学们的消费认知能力。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相关信息。

  (二)问卷调查法:制定调查问卷并进行问卷调查。

  (三)采访法:对同学们进行采访。

  五、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

  邀请指导老师参加,首先对研究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根据成员的自身情况进行分工并制定一套良好的实施方案。同时小组成员自筹经费由组长保管。

  (二)实施阶段

  每个成员根据自己的任务和方案进行实际操作。

  1.图书馆、网络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相关信息。制定调查问卷,设置采访问题,对问卷调查和记录采访做好准备;

  2.到学校发放调查问卷;

  3.负责采访的同学深入学生进行采访,根据设置的采访问题对一部分同学进行实际采访。捕捉真实信息并随时记录采访的信息;

  4.从小组成员处将填好的.问卷和采访途中记录的信息资料进行初步整理;

  5.把数据交由组长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和总结。

  (三)总结阶段

  邀请指导老师参加,全组成员讨论收集到的数据信息并得出结论,由组长负责将讨论的结果撰写成研究报告。

  六、预期成果

  完成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

  七、条件分析

  (一)主观条件:全组成员对课题十分感兴趣、十分积极,团结协作;

  (二)客观条件:成员家中有电脑方便查阅资料,实验器材容易找到,实验方案可行,老师十分配合我们。

  (三)经费来源:本课题经费由小组成员自筹

学生课题开题报告3

  一、课题提出

  目前,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新课程改革。其中强调改变学生方式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学习反思。《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随着课改不断扩大,反思学习成为每一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终身学习”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长保罗郎格朗说:“未来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从“学会”到“会学”无论是从实施素质教育的角度看,还是从终身教育、创新教育的角度看,都是我们当前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几年来,指导学生反思成功之处,反思自己的不足,研究学习正确有效的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反思和研究这一活动,探索学习反思的恰当方法和策略,及时对现有方法作出调整或完善,使学生的反思学习更科学、更有效。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反思意识、反思能力,提升学生数学素养,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

  二、课题的涵义

  “学生学习反思”指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在学习动机上自己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冲动,不断增强主体意识和自我反思意识,积极参与创设学习的环境、自我寻找学习的机会,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认知方式、理解程度、思维过程、学习进度、学习心理等方面进行“自我认识、自我选择、自我反思、自我调节、自我管理”等一系列以“自我反思”为中心的学习活动,主动地学会教育自己、发展自己,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内在潜能的学习方式。学习反思是有效主体参与的认知特征,是主体意识发展的充分体现。

  三、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以探索“指导学生培养学习反思的方法”为目标,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宗旨。研究目标如下:

  1、提高学生学习落实效益:学生在宽松、民主的环境中,充分调动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发挥主体性,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反思学习,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学习落实效益。

  2、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能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能提出多种设想、采用有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3、促进团结协作,充分发挥人际互动与资源共享:学习反思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有利于协作与沟通的良好空间,学生在反思过程中,能学会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重合作,学会交流,学会资源共享。

  4、通过多元评价,改进反思方法:通过教师对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对自己的多元化的评价让学生体会到已有反思方法的利弊,从而改进反思方法。

  5、养成科学态度和精神:学生在学习反思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养成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尊重他人的科学态度,同时要培养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和严谨治学、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6、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发展的,与学生的反思学习密不可分。在教学中,学生的反思学习是培养创新意识较为有效的途径。

  7、培养自我反思、自我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服务。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我们认为数学学科实施“学生学习反思”关键是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和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和动机出发,唤起生反思意识,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意系统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建构、自我提升。根据学生反思学习发展的特点,此过程可分为“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能发展”五个不同层面的发展阶段,在这五个阶段中教师应遵守“学生反思学习三原则”,积极创设“开放、互动、合作、探究”四位一体的教育环境,促使学生反思意识、反思学习能力的全面形成。

  1、充分认识学生学习反思中相互联系的五个发展阶段。“学生学习反思”从理论上讲应有五个发展层次,即“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能发展”五个发展阶段。自我认识是研究的基点,它可唤起学生反思意识的萌芽;自我调节是学生学会按自己的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的内容、进度、方式,以适应自已兴趣、爱好和认知方式等,以协调兴趣爱好、个性情感与学习目标之间的矛盾;自我监控指学生自我控制不良的学习作为和习惯,使学习的潜能充分发挥;自能发展是反思学习的最高水平和终极目的,从而达到“学会反思学习”的研究目的。

  2、确立数学学习反思“三个原则”

  (1)因材施教的原则

  学习反思必然使一些学生充分展显出自己个性和发展情况,也有一些学生的发展因素是潜在的,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差异,采取合适的方法、策略,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已发展的空间,让他们在各个层面上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因此因材施教是开展学习反思活动的第一原则。

  (2)尊重学生兴趣和选择的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内驱力在学习主体的内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内容、进度、方式有自己决定和选择的自由,可提出自己要探索的问题,并自行设计或活动。教师不能强行让学生去做某项活动,或不能做某项活动,要采取一些措施,吸引学生的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向他们提出建议,让他主动地参加某项数学活动。尊重学生的兴趣与选择,并不意味着教师主体地位的削弱,而是强调教师组织、启发、引导、点拨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3)引导、建议和激励的原则

  在数学学习反思过程中,教师重视创设数学学习环境,设计各种诱发学生兴趣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断向学生提供适当的引导、建议、帮助,进行恰当的激励。

  3、建设“开放、互动、合作、探究”的.学习反思环境。

  (1)开放反思。指有开放的教育思想,有开放的教学方法,有开放的数学思维活动,只有在开放的数学学习活动才能为学生提供最多的选择机会,学生才会有最大可能的反思性地学习。

  (2)互动反思。指数学教学中师生、生生实现积极的交流互动反思,注重教学过程中多层次的互动评价和反思,有自我反思、小组交流、全班互动等。多层面的交流才能让每个学生充分表露出的他们的兴趣、喜好和个性,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反思性地学习。

  (3)合作反思。指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家庭、学生与社会其它人员之间共同完成反思性学习任务的一些活动。合作有利于学生认识自身的价值、自身的能力和水平,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有利于学生作自我调整和自我反思。

  (4)探究反思。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学会寻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开展学习反思中一种重要的活动形式。以上四个方面在教学中应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

  4、实施学生学习反思的策略

  (1)认识反思让学生认识学习反思的重要性和让学生学习反思的方法。以成功的学习事例,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2)学会反思学习反思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的反思性的学习,而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因而方法的指导和反思习惯形成是关键的一环。学会如何反思要点,如何合理确定反思过程,恰当使用反思方法。

  (3)目标反思让每个建立适应自己发展的学习目标体系,进行自我导向,让学生不断向自己提出切合实际的目标,引导学生学习反思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针对自己建立自我奋斗目标,形成自我小组师生三层次互动的反思性目标学习。

  (4)活动反思以趣味性的反思活动激发反思意识。学生反思意识的唤醒和形成需要兴趣和动机的引导,需要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保持其学习兴趣,强化其动机,因此有必在针对数学教学的特点设计各种学习反思的兴趣活动。

  (5)情境反思。学习反思需要民主、平等、和谐教学情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反思性常常受情绪的制约。创设学生敢于说话表达,勇于反思的教学情境,创设富有情感体验的情境,创设感受成功的情境等。

  5、探索数学“学习反思”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1)情境引入自主发现合作反思点拨创新

  此模式以创设情境为切入口,以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反思为主,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及交流,其中穿插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进行有创意的表达。

  (2)自悟自评自馈

  此模式以自得自评为中心,重视学生的自我领悟,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教师要加强学法指导和学习结果的互动反馈。

  (3)质疑探究反思发现

  此模式以悬念和质疑引入,激发学生兴趣,以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自行解决问题为主,教师适当加以引导,让学生进一步自我反思和自我发现。

  (4)创新评价反思点拨

  让学生进行有创意的表达,然后开展各层次的评价的活动,引导反思,教师在各环节中仅作点拨。

  五、研究的方法及步骤

  (一)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有:

  1、资料文献法: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

  2、调查法:搜集有关学生学习反思现状调查及历史材料,用问卷、访谈、测评等方法,发现问题,探索教育规律。

  3、案例研究法:收集典型案例,进行案例研究分析、反思。

  4、行动研究法:教师直接对所从事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研究,包括“计划、实施、反思与评价”三个环节。

  (二)实施步骤课题实验时间三年:20xx年10月-20xx年10月。

  1、准备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12月,资料文献的准备、信息收集;学习讨论,进一步吸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及观念,确定课题目标与课题内容,成立学校课题组,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2、调查阶段:20xx年1月---20xx年7月,现状调查与分析,学生自主反思学习的现状,包括师生对学习反思的认识与观念、现有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分析对现状对研究的影响。制定更有效的学习反思的方法、途径和策略、

  3、实验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月,研究工作全面展开,进一步研究数学学生学习反思的方法、途径和策略;研究学生学习反思在各项教学活动中如何实施,研究数学“学习反思”的课堂教学模式

  4、结题阶段:20xx年2月---20xx年10月,分析、反馈、总结提高并撰写研究报告。进行成果鉴定及推广研究。

  六、课题组人员及分工

  课题组组长:杜恩臣

  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

  杜恩臣:负责方案的制订,撰写课题研究的主报告。

  李星:收集资料,做好建档工作

  张以起:完成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的撰写等

  高孟堂:参与方案的制订、研究报告,参与调查并完成书面材料。

  七、成果形式

  教师论文、案例分析等,学生探究、反思小论文、图片资料等。

学生课题开题报告4

  20xx年5月11日开始,我校承担了胶州市课题--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任务,为了更好的开展课题研究,进一步教师对此课题的认识,提高教师实施的自觉性,学校特举行开题会。

  一、课题提出背景:

  习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简单地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说过,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同样,在我国古代也早就有了"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说法。由此可见,从一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主动的、自主化了的持久学习方式,往往它成为一个人学习品行的一部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一个人成长中有多方面的作用,它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智力发展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重要手段,它广泛存在于学习的所有内容中,体现在学习过程里。例如课前预习、专心听讲、积极发言、独立认真作业,自觉检查订正的习惯等都属于学习习惯。

  少年儿童中却普遍养成了一些不良学习习惯,如作业马虎,拖拉,上课开小差等,而且农村家长的素质普遍不够高,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没有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如果任其发展,必然影响学生日后的健康成长。

  二、理论意义:

  "学习习惯"的界定:

  习惯是一种可以主宰人生的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性。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是以小学生为培养对象,以学习活动为内容,有目的地经过重复或练习逐步形成,进

  而巩固下来并为之需要的学生行动方式。据统计,习惯在一切活动中处于轴承地位,如:形成好成绩的各种因素的比重是:学习习惯占33%,兴趣占26%,智力占15%,家庭影响占5%,其它占25%,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习习惯是影响各门学科学习的重大因素,因此,从所有学科的第一课时开始,就应该根据教学条件、学习情况、课本、教师所用教学法体系以及所依据的教学理论,有计划地、持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研究措施:

  该课题申报成为胶州市立项课题后,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把它当作主课题来抓,在注重科学性、规范性的同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在实践中逐步摸索经验、澄清认识、提高水平。主要采取了以下三方面措施:

  一、精选组员,优化人力资源

  要使本课题研究工作卓有成效地展开,关键是有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厚实的现代教育理论底蕴,乐于奉献,善于思考,大胆实践的.研究队伍。课题组开始成立时,学校与课题组成员签定了《课题申请报告》《课题研究任务书》,对课题组成员的职责,权利作出明确的规定,保证他们认真参与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又吸收了一批优秀教师来参于课题研究,为课题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课余充电,提高科研能力

  1、强化理论学习

  (1)规定每位课题组成员至少订阅两种优秀的教育报刊或杂志;

  (2)邀请专家、领导进行讲座,把新课程、教改的信息及时传达给老师;

  (3)鼓励教师上网查阅资料,学习先进的经验,实现资源共享;

  (4)每月学习一次与课题相关的优秀推荐论文,写好摘要与心得,再组织讨论与交流。

  2、参与各类培训

  (1)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课件制作培训班,让课题组成员能自己进行课件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到外事市以及周边兄弟学校听课学习,开阔课题组成员的眼界,外出教师回校后,向课题组成员汇报学习情况;

  (3)学校教育宽带网使用后,进行网络常识和网络教学技术的培训。

  四、研究策略及过程:

  一、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调查和分析:

  课题研究的第一阶段我们就设计了关于学习习惯的调查问卷,把本校小学部1-6年级学生分成低、中、高三个阶段,以部分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这些学生的学业水平,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情况,为研究对策提供依据。在研究的实验过程中,将针对这些学生作连续的追踪调查。进行学习习惯现状的调查分析。

  调查内容包括:课堂听讲情况,预习复习情况,家庭作业环境情况,课外阅读情况,对待各科作业的态度等18道试题。调查方式:以学生、家长问卷调查为主,辅以教师、家长、学生座谈会,个别交流等。

  课题组要经过调查分析后,针对低、中、高三个阶段,拟订了三份调查报告。认为要改变学生不良习惯,应该在实际操作中对各类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首先为学生的学习引路,设疑和指点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严谨自学的良好品质,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一种自觉行为,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以适应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学习和工作,跟上当前科技迅猛的步伐。

  二、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

  针对调查报告,课题组成员要积极探索,采取点面结合,逐步有序推进的方法,一方面拟订了三份低、中、高年级实验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措施,

  另一方面课题组每名成员选择了一名学习习惯差的学生,一名学习习惯好的典型学生作为个案进行分析研究,论证,

  三、借助"各方"力量,内外因素结合,促使习惯的养成;

  学习习惯的形成和发展,一般受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的影响。外部因素是指影响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社会、家庭、学校因素,内部因素是指学生自身的生理条件,智力发展和学生的自我意识能力。只有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共同努力、紧密配合,保持教育思想、教育目的的一致性,才能共同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环境。

  其次,我们要借用班级家长会,部分家长座谈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对学生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其目的,取得家长的配合参与,对每个学生进行检查和督促,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毕竟是相辅相成的,家庭的氛围和情景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校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改进活动课程,优化校园文化环境,通过"我的理想""学习习惯交流会""学习方法经验交流会"和"这样的孩子好吗"等主题班会,以及召开"内因、外因"谁起作用的辩论会,"抄作业的好处与坏处"等讨论会,部分学生座谈会等形式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通过活动,学生明确自己有哪些好的学习习惯,存在哪些坏的学习习惯,并能针对坏的学习习惯总结改进方法和措施。再加上教室、家庭、文具盒里张贴有关学习习惯方面的挂图和名人名言,让学生发挥主体意识,时刻激励自己,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五、研究方法:

  1、坚持每月一次的课题组例会制度,及时分析总结前阶段工作得失,部署下阶段的工作,不定期开设科研沙龙,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学习交流活动;

  2、建立课题组研究课制度,抓好备课、上课、说课、评课、课堂评议五关,每堂研究课设有研究指标、达成情况、研究课听课笔记与课堂教学评议表,全体成员听课、评课,从中得到提高;

  3、撰写研究性文章,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每学期撰写与课题有关的论文,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选,或向有关报刊、杂志投稿;

  4、进行资料积累,要求教师把既是重要参考资料又是成果的课题研究资料、学习材料及时整理好,学期结束时及时收缴与归档,以便于同组成员学习借鉴其中的有价值的经验。

  六、研究阶段及预期研究成果

  准备阶段(20xx年1月--20xx年2月)`1、申报课题。2、制定课题实验方案。3、做好动员发动工作。课题实验方案、实施计划

  实施阶段(20xx年2月--20xx年10月)

  1、成立子课题研究小组。2、全校教师选定自己实验课题。3、全面深入开展研究。定期做好汇报、总结工作

  结题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12月)1、做好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2、所有研究人员撰写论文。3、总结上报,做好结题工作。形成一批有价值的论文

  七、课题人员分工

  --小学生数学、综合科等学习习惯的养成

  --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

  --小学生英语科学习习惯的养成

  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研究,需要教师边实践边思考边总结,主要在研究策略方面努力,以提高研究效率。今后此课题还应在深化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丰富,更要重视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成为"理想远大,不怕挫折,敢于迎接挑战的成功者。"

学生课题开题报告5

  古典文学中常见论文这个词,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为论文。以下就是由编为您提供的学生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的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整个课题的形象与质量。名称可谓画龙点睛之笔,如果撰写的好,是论文加分和吸引读者的最好因素。那么究竟我们应该如何撰写课题名称呢?

  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

  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过大或过小的课题名称只会让你的内容文不对题,这样的.开题报告是很难通过选题的。

  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开始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在开题报告中由于课题还未探究,所以所撰写内容都是在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的,对于这些内容我们不能用结论性的论述。

  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

  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不要都写成是坚持党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一般性的口号。主要内容包括:⑴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⑵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一个不具备价值和意义,甚至于没有目的的课题研究还有什么研究的必要吗?这部分内容也是审题人员判断是否通过课题研究的标准,所以我们应该重点突出这部分的内容。

学生课题开题报告6

  题 目:威尔第《茶花女》中乔治亚芒人物浅析

  学 院:音乐学院

  专 业:音乐学

  姓 名:齐超

  指导教师:董文华

  20xx年3月 日

  威尔第《茶花女》中乔治亚芒人物浅析

  一、文献综述

  (一)现状

  朱塞佩·威尔第(1813—1901)意大利伟大的歌剧作曲家,凭借杰出的才华、出色的音乐天赋和勤奋的努力使其在世界歌剧殿堂上屹立不倒。从1839年11月开始威尔第一生共完成了27部歌剧,其中包括数量众多经典的作品,威尔第歌剧中很多唱段和作品都成为欧洲歌剧史上不朽的作品。而在其创作的高峰期,他所创作的三部歌剧《弄臣》《游吟武士》和《茶花女》的问世,使威尔第在歌剧界的地位迅速超过唐尼采蒂、贝利尼和罗西尼,成为了意大利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

  而在他的这三部经典的歌剧中《茶花女》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茶花女》是根据法国小说家小仲马的同名著作改编而来,于一八五三年三月六日在威尼斯凤凰剧院首演。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这次首演遭遇失败,但是很快这部歌剧就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和赞誉。这部作品表达了对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对压榨弱势群体的上层社会的愤怒,同时也揭露了世俗势力的丑陋嘴脸。纵观整部歌剧,男主角亚尔弗雷德·亚芒的父亲乔治·亚芒正是上层社会和世俗势力的代表者。威尔第正是通过对乔治·亚芒的描写以及与玛格丽特与亚尔弗雷德的爱情的对比来表达自己的音乐思想。

  (二)发展方向

  18世纪,在欧洲随着歌剧的盛行和器乐音乐的繁荣,炫技一词所指逐渐地涉及到了小提琴家、钢琴家和阉人歌手以及女高音等专业音乐家,并在19世纪达到顶峰.这种艺术风尚在音乐表达中体现出一种形式美与风格美,但也会因为过于渲染、过于重视表面的娱乐性表现,而使人忽视或分散对音乐深刻内涵的注意力.

  作为整部歌剧中唯一一个“反面角色”,乔治亚芒对于整部歌剧剧情的连接和贯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想要透彻的了解整部歌剧和了解威尔第的创作风格,就要准确的对这位至关重要的人物进行透彻的分析和研究。

  纵观整部歌剧乔治亚芒的戏份和演唱并不是很多,在威尔第的巧妙安排下使乔治亚芒

  在为数不多的出场时间内最大限度的演绎出自我的人物性格和它所代表的世俗势力所体现出的诸如自私、阴暗等等特点。研究好乔治亚芒的人物性格特点以及它所代表的世俗势力的特征,对于男中音更好的把握、演唱威尔第其他的歌剧作品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1、从威尔第创作的历史背景入手,分析《茶花女》的时代环境和意义。

  2、对歌剧中乔治亚芒的唱段进行分析,威尔第创作的特点。

  3、挖掘威尔第创作特点和音乐语言特征以及对人物塑造的特点,并用插入乐谱和例证来分析说明。

  4、了解浪漫主义音乐、歌剧艺术的发展及艺术特点

  (二)研究方法

  1、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2、对比的研究方法

  3、举例说明的研究方法

  4、查阅资料,总结探索,对本文的主题论述问题形成一个比较系统地认识

  三、预期的课题进度计划

  1、学期初完成论文开题报告,并作一些准备工作,如搜集和整理资料等。

  2、四月中旬完成论文初稿,并请指导老师帮助修改。

  3、五月初对论文进行细致处理。

  4、五月中旬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完成论文写作,上交论文

  四、参考文献

  1. 张洪岛 主编《欧洲音乐》,上海音乐出版社, 20xx

  2. 张宏到 主编《欧洲音乐史》 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3. 于润杨 主编《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xx

  4. 沈旋 主编《西方音乐史简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5. (意)朱塞佩塔罗齐《命运的力量--威尔第传》,三联书店出版社,1990

  6. 周枫,朱小强 译编《外国歌剧选曲集》,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7. 卢广瑞 主编《中外歌剧·舞剧·音乐剧鉴赏》,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8. 钱苑,林华 著《歌剧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 20xx

  9. 刘朗主编《声乐教学手册》 北京师范大学1995年3月第1版。

  10. 郑宝华 《美声唱法之研究》《中国音乐》20xx年第一期(季刊)中国音乐编辑部

  11. 温恒泰 主编《男中音教学曲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12. 王嘉陵 主编《西方音乐简史》四川文艺出版社,20xx

  13. 李晓静、李斌主编《音乐精品选释》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xx

  14. 李晓静、李斌主编《音乐精品选释》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xx

  15. (德)保罗贝克《音乐简史》中国友谊出版社,20xx

学生课题开题报告7

  一、研究背景

  自国家出台双减政策以后,一部分家长忧心忡忡,一部分家长喜笑眉梢。优的是怕孩子放纵,喜得是孩子的压力变小。双减政策落地,一定意义上,能够顺应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去成长,不提前剥削孩子的剩余价值,享受童年带给孩子的乐趣,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全面发展。

  但是作为家长,忧心的是孩子在家不写作业,疯狂的玩耍会导致孩子放纵,肆无忌惮,学习成绩下降,作为家长,有这样的想法无可厚非,但是仔细品读,孩子们现在不仅仅只需要学习课本知识,还有很多自然、科学、人文等知识去渗透,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所以我觉得双减政策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更符合当下这一潮流的发展,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去制定相应的符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而不是盲目的跟着老师占用大把的时间做些机械的作业。

  多年来,灌输式的课堂教学一直占据着学生思想的主导地位。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老师要求做什么,学生就配合做什么,没有自己的感受,没有自己的体验,没有自己的思维,全是老师“要我做“。所以,课上课下学生判若两人,明知道不能这样做,却做了。由此看出

  “要我学“的教育方法使学生思想的教育效果丧失了,学生课上明白了道理,生活中却不会明辨是非、分清好坏,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使学生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为自己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必须改进有碍学生个性、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提高学生思想的教育效果,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归根到底只能来源于自身的学习活动,没有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实践,无论教师怎么教,学生都不可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的,而儿童学习的最根本途径应该是参与活动,课堂要使学生通过参与,自我感悟掌握一些基本的道德知识,从而激发道德情感,升华道德行为。

  现代教育理论还认为:道德意识只有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自己的内化才能转变成自己的要求,学得好坏,跟他自己的内化紧密联系,外界强加给学生的,没有经过学生的内心体验、吸收是达不到教育效果的。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发展或培养不能给予人或传授给人,谁要享有发展与培养,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动和努力获得。“所以思想品德教育决不是灌输,而是要让学生有一个自我学习,认识内化的过程。因此,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自主学习,正是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积极倡导自主学习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人类进入21世纪后,为适应终身教育的要求,必须教会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地寻找,获取知识的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可持续发展人才,这是新时代赋予我们教学领域崭新的课题。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

  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就谈不上喜欢,就更谈不上“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当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才可能自主地学习,使数学课堂变得生动、轻松起来,我们开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与能力的研究“,是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重点研究怎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独立地获取知识,探求新知,达到学会、会学,以此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水平。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与能力的研究“,遵循心理学、教育学及教育教学规律,坚持需要性、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原则,构建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体系和操作体系,重点进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地位与教师的作用关系等研究,探索出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和行之有效的操作办法。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与能力的研究“实验是要“培养能够主动发展的人“。那么,什么样的教学结构和教

  学活动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呢?

  我们认为:“发展是对人整个生命的成全,而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活动难于担当这样的使命。“其改革思路是:把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引进教学过程,把课堂教学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从而使教学结构和教学活动发生根本性变化。

  小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对数学学科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学习运用,通过这样一种基本形式和手段,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达到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健全学生的能力结构和保证学生能力发展的和谐性,同时这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结构的科学性。把传统的教师主讲变为学生的讨论、交流,让课堂展开发展性的教学活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俄国文学泰斗托儿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此可见,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何等的重要。兴趣对丰富人的知识,开发人的智力有重要价值。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他们去探索和学习。丁肇中教授就曾说过:“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看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

  素质教育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成为一个具体主体意识和创造力的个体。书记明确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创新,根本的一条就是靠教育、靠人才。“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作为当今进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四、课题研究中的有关概念的界定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种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任何一种兴趣都是对这种事物有所认识,或参与了某种活动,体验情绪上的愉悦后发生的。如你对数学有兴趣,不仅对有关数学的书籍、各种教具、投影片有所关注,而且会对数学有所了解,津津乐道,并对参加数学活动感到愉快。

  “自主学习“是指在课堂上,学生通过教师的科学指导,围绕教师确定的学习目标,自主的选择学习方法,自我监控学习过程,逐步养成自主评价学习结果。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学生自主性发展的教学实践活动。兴趣是自主学习前提,自主学习是激发兴趣的目的。

  什么是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就是学生个体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教师必要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在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发展心智、形成品德等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必需的稳定的心理特征。这里的关键词是自主,即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意识、主体地位、主演角色和主动作用。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转变教师观念,树立新的教学质量观、教学方法观、学生观。成就一批有一定的教育理论水平、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能撰写经验型论文和科研论文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使学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再上一个台阶。

  2、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着一定的问题,依据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形成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和创造的品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自觉学习的内在动机,发展智力,提高自主性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觉性,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和坚持性;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3、探索并形成一套适合培养小学学生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和策略,力争能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性能力。本课题着重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

  1、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精神的培养研究。关键立足与学习兴趣的激发。

  2、学生自主学习一般教学模式的研究。

  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整个课题研究的三个内容都非常重要,任何一个内容的研究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及整个课题的最后结果都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意识、兴趣、精神的培养“和“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是本课题研究的难点。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

  对当前我校小学教与学的现状进行研究。

  2、文献研究法

  实施本课题的理论支撑点以及方法论依据的研究。

  3、实践法

  对方法论的探索以及运用的研究。

  4、经验总结法

  完善方法论及策略的研究。

  5、系统论方法

  摸索并建立起一套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策略的研究。

  6、个案研究法

  (1)实时监控学生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2)研究对象:本校五(3)班。

  (3)研究步骤分三步:

  第一步:前期准备和预备实验阶段。在此阶段,成立课题组,搜集研究资料,培训实验教师,聘请校外专家进行理论指导,为本课题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步:进行正式实验研究,进行中期检查和研讨;第三步:撰写研究报告。

  八、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学校成立实验专题工作小组,配备专门人员。具体负责课题研究和组织管理。

  2、加强学习、研讨,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科研素养,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方面的科学理论和科研方法论。聘请专家讲学,围绕每个阶段的研究重点,开展研讨活动。

  3、收集国内外有关课题资料,建立学校科研资料档案。

  4、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创设情景,精心设计教学,让学生能积极投身到教学活动中去,个性得到发展。综合能力能力得到提高。

  5、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为学生营造良好、宽松的学习气氛,定期学习,开展教研活动,及时总结。

  6、根据班级实际,制定子课题,总课题活动每月不少于一次,各子课题活动保证每两周一次。适当减少课题负责人的事务性工作,以保证课题的研究与协调,做到专人负责,定期活动,共同研究。

  九、课题研究的原则

  1、激发兴趣的原则:要想让学生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想出各种各样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在教学中要力求形象、生动、有趣,充分运用各种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选择与学生生活较接近、学生关心的、希望了解的问题,使学习对自主学习有欲望。

  2、发挥主体性的原则: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教师的教只有转化为学生自己的需要,才能做到知行统一,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3、注重教学相长的原则: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时,教师要使学习活动呈现出积极状态,使每一位学生都“动“起来,就要促进“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做学习的小主人,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4、过程激励原则:“成功是成功之母“。当学生在学习中有闪光点,有思维方式的与众不同,有积极的学习态度等,都应该对其效果进行激励,通过激励评价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励着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十、课题研究的步骤

  1、设计申报阶段成立课题组,

  拟定研究方案。完成对课题的内涵与目标研究。

  2。实施阶段开题论证,明确目标,进入实质性研究。制定具体的研究计划并实施。改变传统的作业观,作业评价由对纯知识结果的关注转向对学生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注,形成数学作业的“减负增效“评价体系,撰写相关论文和调查报告。

  3、中期论证阶段进行阶段检查和总结,调整和改进下阶段研究工作,撰写中期研究报告,接受领导专家中期评估验收。完成中期研究报告、研究论文、课堂教学展示,形成数学作业的“减负增效“评价体系。

  4、结题鉴定阶段撰写课题终端研究报告,形成新课程体系下的数学作业的“减负增效“发展性评价体系。

  十一、课题成员及分工

  1、课题组负责人:

  负责课题的全面实施,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定期或不定期督促检查本组成员对课题的实施研究情况,及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

  2、课题组成员:

  十二、课题研究的措施

  1、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研究组成员做到心中有数,启动后做到有计划、有检查,各项工作做到负责到人,落实到位。

  2、建立课题研究人员的初级研究档案,实现科学的课题管理。

  3、每月召开一次课题组成员会议,汇报研究实践的情况,同时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探讨改进和解决的方法,同时布置下阶段的研究工作。

  十三、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理论成果形成有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与能力研究的原则、方法和策略。

  2、实践成果

  (1)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2)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4)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5)促进了教师不断进步。

  十四、参考文献

  近期,国家出台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双减”政策。为坚决落实“双减”政策,提高教学质量,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各中小学实行课后延时服务,实现义务教育学校“5+2”课后延时服务全覆盖,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推进政策全面落地,为同学们开启新学期学习生活。

  在我们学校,学校以老师“应教尽教,学生学足学好”为原则,组织全体教师对“双减”政策进行学习和领会,在作业设计、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课后辅导等方面拟订出具体措施,扎实贯穿于常规教学过程当中。与此同时,我校还实行“5+2”模式,即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面对教育政策新要求,我们学校结合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分别制订了各项细化制度,在课堂中、作业里有效落实“双减”政策”。

  作为老师,我一定会把‘双减’政策落实到教学工作当中去,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双减’政策给他们带来的新变化。

  我认为具体的做法有:学习课程标准,对课程标准有新的认识,更新教学理念,明白减负并不是单纯的减少作业数量,关键是如何在“减负”的同时提高质效。

  1、加强集体备课,认真钻研教材,使各单元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根据单元目标制定合理的课时教学目标,并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修改教案,有针对性地对美术知识和能力进行训练。

  2、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围绕听说读写相结合进行。

  3、找出本篇课文中想像说话的训练点,进行说话练习。

  4、课外作业,精心筛选,认真编排,如在教学中总结出经典基础性作业和练习,作为常规试题认真练习

  5、设计分层作业:针对各班级不同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必做题和选做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能力选做作业。

  总之,练习只是手段,让学生在课后得到巩固才是最终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为教师要精细设计每一个课堂作业,做到少而精,让学生在乐中得到学习,得到巩固,增强练习的有效性。

  “双减”落地,对学生、家长以及家庭来说都是一种“减负”。家长表示,在学校里完成作业,又有老师可以教、可以问,对我们家长来说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落实“双减”虽然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但减的同时是在提质,回归到学校的责任就是育人,广大教育工作者还要立足课堂这个育人主阵地,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真正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学生课题开题报告8

  一、基本信息:

  项目课题名称: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经典文学的传承研究

  内容摘要(不得少于400字)。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我国经典文学作为我国文化的载体本应该是每位大学生必须了解的。可而今随着网络世界的愈发繁华,我们的经典文学正在被慢慢冷落。作为炎黄子孙,继承和发扬中国经典文学是每个中华儿女应尽的义务。

  本课题以安徽科技学院各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访谈等形式,研究大学生对我国经典文学的喜好情况和阅读动因;分析大学生对经典文学的学习情况及重视程度;探究我国经典文学逐渐被忽视的根本原因、解决办法以及策略,切实帮助学生提高良好的文学素养,拓展思维方式,使中国经典文学能得到普及并发扬光大。

  二、项目论证:

  (一)申请理由(包括自身具备的知识、自己的特长、兴趣、已有的实践创新成果等)

  1.课题组成员截至目前已学习了计算机基础,逻辑学等课程,正在学习大学语文、创造力理论与创新、信息检索等课程,我们想把自己大学所学课程联系起来运用到实践中去,用实践去检验和锻炼自己。计算机基础、信息检索课程的学习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基础工具,同时在实践过程中也能加强我们对计算机的运用技巧;通过逻辑学的学习,使我们的思维方式更加严谨,这为以后课题研究方式、过程等的安排提供了智力保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设计调查问卷;另外,我们想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经典文学的传承研究帮助所有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经典文学观,这为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开展及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都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更重要的是,我们想为国家尽微薄之力,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本课题四个组员的选择都很有讲究。第一,四个课题组成员都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且对经典文学抱有浓厚的兴趣;第二,课题组成员许志刚同学拥有非常好的组织能力,为课题组四个成员今后的合作提供保障;第三,课题组成员姜军同学精通计算机,能高效地使用课题研究所需要的各种软件;第四,课题组成员周敏同学善于交流,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强,能顺利完成实地采访工作;第五,课题组成员毛传莹同学语文功底扎实,擅长写作,对以后课题论文的撰写十分有利。

  3.本课题组所有成员都对中国经典文学抱有浓厚兴趣,面对身边同学对自己国家经典文学的漠然,我们想找出原因和解决方案。力求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经典文学阅读观,切实帮助学生提高良好的文学素养,拓展思维方式,使中国经典文学能得到普及并发扬光大。

  4.本课题组成员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1)课题组成员周敏:寒假社会实践论文被评为20xx、20xx年外国语学院寒假社会实践优秀论文;暑期社会实践论文被评为20xx年外国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优秀论文。

  (2)课题组成员毛传莹:20xx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移动课堂”课程论文被评为安徽科技学院优秀课程论文 .

  (3)课题组成员许志刚被评为安徽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20xx年和20xx年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4)课题组成员姜军:《中国近代史纲要》优秀论文。

  (二)立项依据:本课题研究现状与趋势,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创新点。(三部分逐项填写)

  1.本课题研究现状与趋势:

  (1)对于当今人们对传承经典文学的态度的研究。

  眼下读书界的“经典热”轰轰烈烈,不少人都主张重读经典。《文艺报》20xx年4月期指出:“珍视经典,而且正确地面对经典,才能扫除我们土地上太多的尘埃。”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协会副会长指出:当代人要摆正对经典文学的态度。

  (2)对于经典文学的传承途径的研究。

  张岂之先生在学术研究的同时,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工作,并且担任教育部文化素质教育委员会顾问。他认为:“关于普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观点来梳理写成普及性的读物,都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但是前提是要尊重历史,如果对历史尊重不够的作品,即使可以在一定的时间里引起轰动,引起大家的关注,但是它们的学术寿命是不会长的,随着读者水平的提高,真正建立在科学基础上,学术研究的那些东西倒是永恒的。

  汤一介先生说:”国学经典书籍中对现在依然有意义的道理,让现在的小孩子跟今天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这完全是可以的。特别是我们在比较浮躁的社会,通过一些传统的东西,告诉小孩子们对于现代的意义是什么。我想这种普及工作是有意义的,过去我们做过,我想今后我们也会继续做的。

  方克立先生说:“经典的教育非常重要,特别是过去的100多年,我们文化发展中确实有一些问题,我们过去的文化取向太过于向西方倾斜,年轻人感兴趣的都是西方的东西,我们传统的东西、特别是经典就更陌生了。青年人特别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对广大群众也要进行这方面的普及。

  在这个物质社会,我们祖先留下的许多精神财富已被物质财富击败,人们深感当代人可贵精神的缺失严重,许多大家都开始研究如何能让经典文学走进当代人的精神世界,助他们找回迷失的自我。

  (三)前期准备情况:本单位所具备条件,查阅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1.本单位所具备的条件:课题组四个成员都对中国经典文学抱有浓厚兴趣,这为以后课题研究的开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其次,课题组姜军同学精通计算机,能熟练、高效地通过一些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再次,其他三位课题组成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都多次获得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2.查阅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1)朱维铮:《”国学“答问》 载《书城》20xx年第9期

  (2)张隆溪:《中西文化研究十论》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xx年版。 第108页

  (3)杨义:《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方法论问题》 载《学术研究》 20xx年第9期

  (4)郭绍虞。 中国历代文论选(一)[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5)郭绍虞。 中国历代文论选(二)[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6)游国恩。 中国文学史(四)[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7)杨适。 原创文化与经典[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xx.

  (8)张杰:《高新技术时代经典文学的命运》,《社会科学期刊》,20xx年第3期

  (9)抗震、符均:《新文化格局与经典的命运》,《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四期

  (10)陶东风:《文学经典与文化权利(上)--文化研究视野中的文学经典问题》,《中国比较文学》20xx年第三期

  (四)研究内容和提纲

  1.研究内容:

  首先,调查大学生对中国经典文学的了解情况和阅读情况。

  在英语和网络的强烈冲击下,经典文学逐渐被大学生冷漠,很多大学生甚至从来没有阅读过一本完整的经典著作,我们希望能通过各种调查方式详细了解当今大学生对中国经典文学的了解情况和阅读情况。

  其次,实证分析语言学习者与非语言学习者对中国经典文学阅读情况(包括:阅读量,阅读内容、阅读动机等)的差异性。

  通过调查问卷和图书借阅情况研究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了解中国经典文学的深度和广度,分析语言学习者和非语言学习者阅读文学著作情况,探究二者阅读文学著作是否具有显著差异性。对同一阶段的爱好经典文学者和非爱好经典文学者的语言学习能力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是否具有明显差异。

  再次,深入探究影响大学生阅读中国经典文学的因素。

  通过问卷调查、采访等方式深入探究影响当代大学生传承中国经典文学的主要因素,分析造成大学生对中国经典文学漠然的根本原因,研究中国经典文学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

  最后,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营造良好的文学阅读氛围,调动大学生阅读中国经典文学的积极性。

  可以举办一些活动激发大学生对经典文学的兴趣,如文学知识竞赛、书评竞赛等;还可以举办一些讲座,增加他们对经典文学的了解;也可以开设选修课,成立社团等引导大学生阅读经典文学,解决他们阅读过程中的疑惑和遇到的困难。

  2.研究提纲:发现问题(当代大学生对我国经典文学的传承远远不够)--找出原因(通过问卷调查、实地采访、实证分析等方式找出根本原因)--解决问题(找出原因后,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帮当代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经典文学阅读观,使我国经典文学发扬光大,从而帮助当代大学生提高自身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五)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查阅法。查阅相关资料,参考前人对本课题的研究,借鉴他们的可取之处,反思他们的不足之处,为自己的研究汲取经验。

  (2)问卷调查法。对我校各院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采访,了解他们对经典文学的了解和阅读情况,找出影响他们传承经典文学的根本原因,通过深入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3)实地采访法。在校园内随地随时随机抽取学生进行采访,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更好地了解他们对经典文学的态度,阅读量少的原因。更重要的是,通过实地采访,可以帮助被采访的同学树立更好的经典文学阅读态度,同时,也能为我们的研究收集有利的建议。

  (4)实证分析法。运用SPSS13.0统计工具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2.技术路线:

  提出问题-实证分析-解决方案

  ①提出问题:由于当今中国的大学生比较重视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对我国经典文学的继承,这对大学生的学习,特别是语言的学习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要充分认识到文学对一个不成熟的大学生的重要作用,让文学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并指导我们前进,也让文学得到发扬光大。

  ②实证分析:利用SPSS13.0统计工具,结合我校各专业大学生对我国经典文学阅读的差异制定中国经典文学调查问卷表,对我校各专业学社开展问卷调查,在结合我校图书馆的借阅情况及对学生的座谈、访谈记录,统计大学生对我国经典文学的继承情况,分析造成大学生忽视经典文学的根本原因,探究语言学习者与非语言学习者对文学继承的差异性。

  ③解决方案:通过对各专业大学生对我国经典文学的继承情况的研究,找出大学生忽视中国经典文学的根本原因和阅读经典文学对语言学习者和非语言学习者的指导意义。以达到大学生重视继承中国经典文学的目的,并从课内外活动的开展中丰富大学生的文学生活,指导大学生的语言学习和以后的工作和生活。

  (六)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找出当代大学生经典文学阅读量少的根本原因。

  2.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我国经典文学能被更好地传承;同时也帮助他们提高自身修养,丰富他们的大学生活和精神世界。

  (七)研究进度安排和中期成果(中期研究成果要量化)

  (1)20xx年3月~4月:准备阶段。召开课题组座谈会,确定课题实施方案,明确成员分工,落实任务;研讨调查问卷设计,进一步收集文献资料。

  (2)20xx年4月~6月:正式调研阶段。课题组对安徽科技学院各学院学生进行实际调研(包括问卷调查,实地采访等),调查影响他们经典文学阅读量少的根本因素,收集并整理调研资料。

  (3)20xx年7月~10月:实证研究阶段。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调查问卷中各问题不同回答所占的百分比分析,找出原因,再深入探究解决方案。

  (4)20xx年10月~11月:分析与撰写论文阶段。整理调查资料和统计分析数据,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撰写课题相关论文。

  (5)20xx年11月:综合研究阶段。在综合研究基础上,完成论文发表、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并报送校科研处,接受验收检查。

  结合问卷调查和实地采访,预计中期效果:

  提交《安徽科技学院大学生创新科研基金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至科研处。

  (八)项目预期成果形式:

  (1)公开发表与项目相关的论文(学生为第一作者,并在文中标明安徽科技学院大学生科研基金课题资助);

  (2)提交社会调查报告;

  (3)通过专家组答辩。

  (九)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及语言学习能力,更能拓展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眼界,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及工作都能产生积极的作用。

学生课题开题报告9

  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足球游戏:是课堂教学中利用足球来进行的一系列游戏活动,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足球游戏培养学生足球兴趣的研究是根据我校的校本教材《快乐足球》进行一次延伸,对《快乐足球》进一步探究.

  国内外很多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对学校体育足球课在不断探究怎样来培养学生的兴趣,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但是教学效果都不尽如人意,所以关键还是在于兴趣!而人的兴趣的能动作用非常大,小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足球课乐趣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足球的兴趣爱好.发达国家青少年足球都有一套完整的教学大纲,根据现代足球的发展趋势制定出相应的足球理念和教学大纲,孩子从小是从兴趣抓起,平日是在玩足球,到了一定的年龄才进行专业的足球训练,教练员、学校老师都是按照制定出来的教学大纲而进行训练.

  二、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理论意义:在我国大力推行“阳光体育、快乐足球”背景下,小学体育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体育新课标的实施,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形式和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家长、学生对足球的兴趣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所以导致参与足球运动的人大幅度的降低.如何加强学校体育足球教学,创造良好的足球氛围,培养学生足球兴趣首先要从足球游戏来激起学生的热情的探究重要课题.

  实践价值:

  1、找出小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对足球的热情度和建议.

  2从快乐中让学生找到足球的乐趣.

  3、建造快乐足球课、快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

  三、预期成果的创新之处

  1、提高学校足球参与人数,构建快乐足球,快乐校园.

  2、提高足球老师的业务水平,让学生得到健康的身体.

  3、为小学体育全面发展,吸取有价值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4、足球带动全校德、智、体、美、劳都得到发展.

  四、研究目标和主要问题

  研究目标:通过挖掘和整理教材中适合小学生体育课足球游戏内容,并在实践中探讨研究,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从而体育课上让学生提高兴趣.

  研究的主要问题与难点:如何在课上进行足球游戏的'运用,提高教学质量,在课上老师能运用足球游戏,学生能开心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加以挖掘与整理:

  1、如何建造快乐体育课、快乐校园?

  2、怎样才能在体育课如何运用足球游戏带给学生的兴趣?

  3、如何提高学生在体育课足球的认识?等等.

  这些都是摆在每个学校、每个教师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五、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研究法:通过阅读相关的论文书刊,收集对于论文撰写有利的相关的信息.

  (2)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师生座谈等形式,了解实验效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矫正.

  (3)经验总结法:定期组织教师集中座谈,对实验研究中的得失进行分析总结,同时收集实验中的信息,不断对实验的目标、方法、内容、措施进行调整、充实.

  (4)数理统计法:将调查获得数据用spss软件系统进行数理统计.

  (5)访谈法:课余时间与学生就体育课伤害事故这个主题进行交流,收集相关信息,为论文提供依据.

  六、研究的主要阶段及具体安排

  (一)课题人员的分工:

  课题研究将充分发挥的优势,注重相互间密切、有效的配合,实行分工负责制.

  张春辉:主要负责人.主持课题研究日常工作,制订计划,组织实施及督导、协调各部门工作.

  王军强、张春辉、金红杰、吴伟东:全面负责课题调控,组织人员、时间的保障.

  李芳汝、曾祥晓、唐周:课题实施负责人,主抓一线课题实验教师,听评课、收集、整理实验资料,参与实验全过程.

  金红杰、王军强:根据不同年级进行课题实验,通过多种方法取得初步研究成果.

  (二)主要研究阶段:

  本实验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基础发展阶段(20xx年6月――20xx年12月):组建本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组织教师学习足球游戏理论,提高教学质量;分析现状.

  第二阶段:深化发展阶段(20xx年1月-20xx年2月):足球游戏理论为依据提出教学的主要方法、手段和措施,在六个年级分别完成:

  1、挖掘教材中适合学生足球游戏的内容、撰写教案,并收集部分典型个案的教学设计及课件.

  2、执教教师探索试教,初步寻求,加强学生对课前足球游戏教育,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收集和掂量证据的力量.

  3、观摩教学,专家指导,进行中期阶段总结.

  第三阶段:分析总结阶段(20xx年3月――20xx年7月):对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分析,总结研究效果,撰写工作报告和研究报告;收集、整理选编课题组研究的优秀教案、论文及典型教学设计、课堂实录;为结题做好一切准备工作,申请结题.

  七、预期研究成果

  学生方面:提高足球参与人数,构建快乐足球,快乐校园.

  老师方面: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其他教师的能力得到发展.

  学校方面:形成浓厚的足球氛围,人人踢足球爱足球.

  八、研究成员

学生课题开题报告10

  【问题的提出】

  “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一位哲学家如是说。习惯作为行为和性格的中介物,其意义何其重大。“学习习惯”是习惯的一个方面,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好的学习方法或策略,通过不断的重复与练习,从而形成并发展为个体一种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的倾向。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对学习产生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对于中学生来说,由于其行为习惯存在很大的可塑性,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课堂学习习惯尤其重要。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只追求学生表面上学习的热闹,而忽视了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许多老师缺乏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的经验,不知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数学学科教育以它独有的优势,成为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得天独厚的重要途径。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学习习惯直接决定着他们的学习成果。本课题将从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入手。

  1、环境方面:人的思维的发展,要靠内在的动力,也要靠外在的条件。一个开放的、民主的、充分尊重个性的环境和心理氛围,有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针对数学教材的通用性、共同性、简约性而提出来的。

  3、学生学习数学不应该是记数学,背数学、练数学、考数学,而应让他们“做数学”。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学生的实践、探索与思考是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条件。

  4、引导和帮助学生将“已知”的数学知识“还原”成“未完成”的数学,逐渐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研究的目标、内容与重点】

  培养学生良好数学课堂学习习惯必须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和数学《课程标准》思想,在 “十二五”课题研究的带动下,结合班级及数学学科特点,在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这一目标的前提下,构建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实施创造性思维教学的有效途径,探索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有效策略,使之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积极体验成功的喜悦,产生一定的创新动力。据此,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

  1、通过研究,建立民主、宽松和愉悦的学习环境,培养敢于尝试、敢于实践、敢于想象的精神。

  2、通过研究,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养成良好的数学课堂学习习惯。

  3、通过研究,实现学习方法的转变。

  4、通过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养成认真钻研、敢疑敢问、敢冒风险的习惯乃至精神。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1、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养成学生良好课堂学习的习惯。

  2、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归纳与演绎。

  3、弄清数学课堂教学结构安排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关系机理,探究数学课堂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4、如何设计问题、设计作业、设计活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中学生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问题设计、作业设计、活动设计。

  【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研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产生学习动力的良好情感环境,其次,教师在组织艺术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开展活动,鼓励学生有创意的结论,及时做出有针对性的评价;最后,要引导学生想象和联想,学会知识的迁移,进行应用性、扩散性实践,自觉地进行创新实践活动。第二,研究在数学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本课题研究拟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从20xx年3月起,至20xx年4月,为课题准备阶段。主要任务:准备材料,校内论证,撰写《课题申报评审书》,申请立项。目前,本阶段工作已圆满结束。

  第二阶段:从20xx年4月起,至20xx年5月,为课题起步阶段。主要任务:重新审视《课题申报评审书》,进行课题开题论证,制订研究计划。

  第三阶段:从20xx年5月起,至20xx年7月,为课题具体研究阶段。主要任务:按计划进行研究,积累研究的.过程资料与个案材料,进行课题中期评估,根据中期评估情况优化研究方法。

  第四阶段:从20xx年7月起,至20xx年12月,为课题结题鉴定阶段。主要任务:对研究过程进行总结,撰写研究文章,撰写结题报告、整理成果材料,申请、接受结题评审。

  本课题研究拟使用以下四种研究方法:

  1、文献法:以经典的创新教育和艺术教育理念为指导,广泛吸纳国内外的实践成果,结合本地区、本校的实际,开展课题研究。

  2、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实施情况的记录,及时总结各阶段的成果。

  3、行动研究法:在重视理论指导的基础上,强调实践和探索,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

  4、个案研究法:选取典型事例,深入细致地加以分析、揭示带有普遍性的规律。

  【预期研究成果】

  一、文本成果:

  1、《中学生良好数学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

  2、课题结题报告;

  3、相关论文、教学叙事。

  二、非文本成果:

  1、在学年检测中,班级合格率、优秀率明显高于其他班;

  2、学生参加县以上学科竞赛,获奖率、奖励等级明显高于其他班;

  3、通过研究,努力使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观”和“质量观”,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良好数学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

  【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我校是一所有数十年历史的集镇中心学校,又是我县课改基地实验学校之一,开展课题研究有相当的文化基础与实验基础。

  本课题主持人对数学课堂中的良好数学课堂学习习惯培养有一定的研究,曾参加过省级课题一项县级课题的研究,有良好的个人科研习惯与素质。课题主持人具有本科学历、十多年教龄、较强的业务能力、具有较强的思想水平、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组织能力。根据我校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对本课题研究必须的物质,学校将给予保障。

  因此,本课题研究必将取得预期的效果。

学生课题开题报告11

  研究内容:本系统是各院(系)级教务员的工作界面。它完成:

  1、各院(系)与学生有关的各种数据(如学生的注册信息、课程设置、教学培养计划、教学执行计划、学生选课申请、学生成绩等)的录入、查询、更新以及各种表格的生成,完成对在校生的基本管理;

  2、以及对教学人员(教师、班主任、教务人员)的管理。特色与关键问题:对软件过程规范及技术的学习和应用。

  设计思想:本系统同原有教务管理系统相比,有很多不同。

  首先,技术上功能更加强大。在客户机/服务器版中支持windowsntserver等网络操作系统,支持sqlserver、sybase等大型数据库,从教务管理的实际流程出发,将所有数据处理集成在一起,实现真正数据共享,彻底解决数据安全性问题。并且将教务管理中诸多烦琐的工作分解到各部门,自动处理各种统计信息,自动统计形成各种标准报表,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拥有灵活的权限,用户权限可以定义到每个子模块的三种权限级别(作者、读者、拒绝访问),在成绩管理方面,各任课老师、教学秘书等人员分别拥有不同维护权限,系统日志更是详细记录了更相关人员的操作历史。本系统基本管理模式是以教务管理决策部门(如教务处、教务科、教材科等部门)为控制中心,对所涉及的.所有数据进行集中的、统一的管理。其它部门(如各分院、系、专业等)作为工作站,在主管部门的授权下可以对数据进行录入、修改、查询、统计、打印等操作。

  其次,该系统在硬件配置上,最低配置cpu:piii800,内存:1g,硬:30g就足够,在成本上不是很高,有很强的普遍性。系统全部用b/s系统开发,用户无需在本地机器安装软件,就可通过浏览器登录系统进行操作,降低了成本。

【学生课题开题报告】相关文章:

学生课题开题报告11-02

课题开题学生报告11-02

课题开题报告04-27

课题开题报告09-01

开题报告课题03-06

科研课题开题报告论文课题开题报告12-05

学生课题开题报告(11篇)12-03

小学生课题开题报告11-03

课题开题学生报告(15篇)11-03

课题开题学生报告15篇11-02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论文-AI自动生成器

万字论文 一键生成

输入题目 一键搞定毕业范文模板
AI原创 低重复率 附赠査重报告

点击生成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学生课题开题报告11篇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生课题开题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生课题开题报告11篇

学生课题开题报告1

  课题研究目标:

  1.中小学生在校的实验活动与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存在怎样的关系?

  2.同我所进行的“八五”重点课题“学生实验能力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目前中小学生的实验能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科学(理、化、生)课程的实践能力是否达到新课程的要求?

  3.探讨中小学生实践能力评价方法。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那么,什么是实践能力呢?

  一、关于实践能力的定义

  目前,关于实践能力尚无统一的定义。从字面上理解,实践能力应为从事实践活动的能力。

  实践能力可以定义为: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不从解决问题角度来讲,可以将实践能力定义为:个体完成实际任务的能力。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就是将所学知识特别是以间接方式获得的知识,如书本知识或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或完成实际任务。一方面,相对学生主体而言,要么实际情况是学生未曾遇到过的,要么实际问题或任务是学生未曾遇到过的,或者是完全未曾经历,或者是部分未曾经历,总之相对学生有新的成分。另一方面,对学生经历过的事情,在完成质量和完成效率有提高。实践能力的高低可以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通过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和完成任务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体现。学以致用是实践能力的核心。

  二、实践能力的结构

  实践能力由哪些要素构成呢?有研究认为,实践能力有四个基本构成要素:实践动机、一般实践能力因素、专项实践能力因素和情境实践能力因素。

  实践动机是指由实践目标或实践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者内部动力。一般实践能力因素包括个体在实践中的基本生理和心理机能,它不指向解决具体问题,但影响个体问题解决的效果,构成个体实践能力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专项实践能力因素指个体在解决问题中所表现出来的专项技能。情境实践能力因素是指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中,实践者根据自身能力和具体情境条件的相互关系,恰当地决定行动路线并付诸实现的能力要素。

  另有学者研究得出实践能力包括三大要素:一般实践能力、专项实践能力、情境实践能力。

  三、实践活动、实践能力的类别

  始于20xx年的中小学第8次课程改革,设置了综合课程如科学课、艺术课、综合实践课,增加了探究性实验和研究性学习内容,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在科学课程中,学生将通过科学探究等方式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技能,体验科学过程与方法,初步理解科学本质,形成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11]

  四、实践能力的评价

  实践能力发展具有实践性、情境性、综合性和外显性等特征。因此,“它很难用试卷考试衡量高低,只能通过实践活动表现来评价。”[15]有学者做了“考核物理实验能力的笔试与操作考试的比较”研究。得出结论:高度一致地反映了操作考试与笔试不显著相关,不能用笔试代替操作考试。该学者分析,实验笔试与操作考试不显著相关,主要是因为它的不同质。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可作如下对比分析。

  实践能力的评价,要根据实践能力发展的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创造性地完成一定的任务或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评定现有的实践能力。根据实践能力的结构,实践能力评价只能通过对专项实践能力评价来反映。如果在实验室的环境里,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科学性问题,可以评定学生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实践能力。

  五、实施方案

  本课题的研究,必须经过测量和评价两个阶段。测量为评价提供可靠的数据。在测量阶段要获得被评价对象的相应学科参加实验活动的经历和目前所具备的科学实践能力。

  我们假设学生参与实验活动的多寡与学生科学实践能力的强弱是正相关的;同“八五”重点课题“学生实验能力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学生的实验能力应有所提高;学生现有科学(理、化、生)课程的实践能力已经达到新课程的要求。

  在评价阶段,我们要根据测量的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得出我们的假设为真还是为假的结论。

学生课题开题报告2

  一、问题提出

  时代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那么我们中学生消费水平又是怎样的呢?其实,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消费"这一概念还不是非常明确,从而导致不能合理消费、正确消费。

  二、研究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同学们的消费状况,并为同学们提出一些合理消费的建议。

  三、研究意义

  有利于增强同学们的消费认知能力。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相关信息。

  (二)问卷调查法:制定调查问卷并进行问卷调查。

  (三)采访法:对同学们进行采访。

  五、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

  邀请指导老师参加,首先对研究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根据成员的自身情况进行分工并制定一套良好的实施方案。同时小组成员自筹经费由组长保管。

  (二)实施阶段

  每个成员根据自己的任务和方案进行实际操作。

  1.图书馆、网络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相关信息。制定调查问卷,设置采访问题,对问卷调查和记录采访做好准备;

  2.到学校发放调查问卷;

  3.负责采访的同学深入学生进行采访,根据设置的采访问题对一部分同学进行实际采访。捕捉真实信息并随时记录采访的信息;

  4.从小组成员处将填好的.问卷和采访途中记录的信息资料进行初步整理;

  5.把数据交由组长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和总结。

  (三)总结阶段

  邀请指导老师参加,全组成员讨论收集到的数据信息并得出结论,由组长负责将讨论的结果撰写成研究报告。

  六、预期成果

  完成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

  七、条件分析

  (一)主观条件:全组成员对课题十分感兴趣、十分积极,团结协作;

  (二)客观条件:成员家中有电脑方便查阅资料,实验器材容易找到,实验方案可行,老师十分配合我们。

  (三)经费来源:本课题经费由小组成员自筹

学生课题开题报告3

  一、课题提出

  目前,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新课程改革。其中强调改变学生方式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学习反思。《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随着课改不断扩大,反思学习成为每一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终身学习”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长保罗郎格朗说:“未来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从“学会”到“会学”无论是从实施素质教育的角度看,还是从终身教育、创新教育的角度看,都是我们当前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几年来,指导学生反思成功之处,反思自己的不足,研究学习正确有效的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反思和研究这一活动,探索学习反思的恰当方法和策略,及时对现有方法作出调整或完善,使学生的反思学习更科学、更有效。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反思意识、反思能力,提升学生数学素养,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

  二、课题的涵义

  “学生学习反思”指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在学习动机上自己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冲动,不断增强主体意识和自我反思意识,积极参与创设学习的环境、自我寻找学习的机会,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认知方式、理解程度、思维过程、学习进度、学习心理等方面进行“自我认识、自我选择、自我反思、自我调节、自我管理”等一系列以“自我反思”为中心的学习活动,主动地学会教育自己、发展自己,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内在潜能的学习方式。学习反思是有效主体参与的认知特征,是主体意识发展的充分体现。

  三、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以探索“指导学生培养学习反思的方法”为目标,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宗旨。研究目标如下:

  1、提高学生学习落实效益:学生在宽松、民主的环境中,充分调动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发挥主体性,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反思学习,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学习落实效益。

  2、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能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能提出多种设想、采用有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3、促进团结协作,充分发挥人际互动与资源共享:学习反思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有利于协作与沟通的良好空间,学生在反思过程中,能学会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重合作,学会交流,学会资源共享。

  4、通过多元评价,改进反思方法:通过教师对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对自己的多元化的评价让学生体会到已有反思方法的利弊,从而改进反思方法。

  5、养成科学态度和精神:学生在学习反思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养成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尊重他人的科学态度,同时要培养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和严谨治学、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6、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发展的,与学生的反思学习密不可分。在教学中,学生的反思学习是培养创新意识较为有效的途径。

  7、培养自我反思、自我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服务。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我们认为数学学科实施“学生学习反思”关键是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和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和动机出发,唤起生反思意识,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意系统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建构、自我提升。根据学生反思学习发展的特点,此过程可分为“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能发展”五个不同层面的发展阶段,在这五个阶段中教师应遵守“学生反思学习三原则”,积极创设“开放、互动、合作、探究”四位一体的教育环境,促使学生反思意识、反思学习能力的全面形成。

  1、充分认识学生学习反思中相互联系的五个发展阶段。“学生学习反思”从理论上讲应有五个发展层次,即“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能发展”五个发展阶段。自我认识是研究的基点,它可唤起学生反思意识的萌芽;自我调节是学生学会按自己的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的内容、进度、方式,以适应自已兴趣、爱好和认知方式等,以协调兴趣爱好、个性情感与学习目标之间的矛盾;自我监控指学生自我控制不良的学习作为和习惯,使学习的潜能充分发挥;自能发展是反思学习的最高水平和终极目的,从而达到“学会反思学习”的研究目的。

  2、确立数学学习反思“三个原则”

  (1)因材施教的原则

  学习反思必然使一些学生充分展显出自己个性和发展情况,也有一些学生的发展因素是潜在的,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差异,采取合适的方法、策略,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已发展的空间,让他们在各个层面上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因此因材施教是开展学习反思活动的第一原则。

  (2)尊重学生兴趣和选择的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内驱力在学习主体的内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内容、进度、方式有自己决定和选择的自由,可提出自己要探索的问题,并自行设计或活动。教师不能强行让学生去做某项活动,或不能做某项活动,要采取一些措施,吸引学生的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向他们提出建议,让他主动地参加某项数学活动。尊重学生的兴趣与选择,并不意味着教师主体地位的削弱,而是强调教师组织、启发、引导、点拨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3)引导、建议和激励的原则

  在数学学习反思过程中,教师重视创设数学学习环境,设计各种诱发学生兴趣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断向学生提供适当的引导、建议、帮助,进行恰当的激励。

  3、建设“开放、互动、合作、探究”的.学习反思环境。

  (1)开放反思。指有开放的教育思想,有开放的教学方法,有开放的数学思维活动,只有在开放的数学学习活动才能为学生提供最多的选择机会,学生才会有最大可能的反思性地学习。

  (2)互动反思。指数学教学中师生、生生实现积极的交流互动反思,注重教学过程中多层次的互动评价和反思,有自我反思、小组交流、全班互动等。多层面的交流才能让每个学生充分表露出的他们的兴趣、喜好和个性,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反思性地学习。

  (3)合作反思。指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家庭、学生与社会其它人员之间共同完成反思性学习任务的一些活动。合作有利于学生认识自身的价值、自身的能力和水平,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有利于学生作自我调整和自我反思。

  (4)探究反思。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学会寻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开展学习反思中一种重要的活动形式。以上四个方面在教学中应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

  4、实施学生学习反思的策略

  (1)认识反思让学生认识学习反思的重要性和让学生学习反思的方法。以成功的学习事例,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2)学会反思学习反思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的反思性的学习,而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因而方法的指导和反思习惯形成是关键的一环。学会如何反思要点,如何合理确定反思过程,恰当使用反思方法。

  (3)目标反思让每个建立适应自己发展的学习目标体系,进行自我导向,让学生不断向自己提出切合实际的目标,引导学生学习反思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针对自己建立自我奋斗目标,形成自我小组师生三层次互动的反思性目标学习。

  (4)活动反思以趣味性的反思活动激发反思意识。学生反思意识的唤醒和形成需要兴趣和动机的引导,需要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保持其学习兴趣,强化其动机,因此有必在针对数学教学的特点设计各种学习反思的兴趣活动。

  (5)情境反思。学习反思需要民主、平等、和谐教学情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反思性常常受情绪的制约。创设学生敢于说话表达,勇于反思的教学情境,创设富有情感体验的情境,创设感受成功的情境等。

  5、探索数学“学习反思”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1)情境引入自主发现合作反思点拨创新

  此模式以创设情境为切入口,以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反思为主,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及交流,其中穿插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进行有创意的表达。

  (2)自悟自评自馈

  此模式以自得自评为中心,重视学生的自我领悟,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教师要加强学法指导和学习结果的互动反馈。

  (3)质疑探究反思发现

  此模式以悬念和质疑引入,激发学生兴趣,以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自行解决问题为主,教师适当加以引导,让学生进一步自我反思和自我发现。

  (4)创新评价反思点拨

  让学生进行有创意的表达,然后开展各层次的评价的活动,引导反思,教师在各环节中仅作点拨。

  五、研究的方法及步骤

  (一)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有:

  1、资料文献法: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

  2、调查法:搜集有关学生学习反思现状调查及历史材料,用问卷、访谈、测评等方法,发现问题,探索教育规律。

  3、案例研究法:收集典型案例,进行案例研究分析、反思。

  4、行动研究法:教师直接对所从事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研究,包括“计划、实施、反思与评价”三个环节。

  (二)实施步骤课题实验时间三年:20xx年10月-20xx年10月。

  1、准备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12月,资料文献的准备、信息收集;学习讨论,进一步吸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及观念,确定课题目标与课题内容,成立学校课题组,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2、调查阶段:20xx年1月---20xx年7月,现状调查与分析,学生自主反思学习的现状,包括师生对学习反思的认识与观念、现有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分析对现状对研究的影响。制定更有效的学习反思的方法、途径和策略、

  3、实验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月,研究工作全面展开,进一步研究数学学生学习反思的方法、途径和策略;研究学生学习反思在各项教学活动中如何实施,研究数学“学习反思”的课堂教学模式

  4、结题阶段:20xx年2月---20xx年10月,分析、反馈、总结提高并撰写研究报告。进行成果鉴定及推广研究。

  六、课题组人员及分工

  课题组组长:杜恩臣

  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

  杜恩臣:负责方案的制订,撰写课题研究的主报告。

  李星:收集资料,做好建档工作

  张以起:完成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的撰写等

  高孟堂:参与方案的制订、研究报告,参与调查并完成书面材料。

  七、成果形式

  教师论文、案例分析等,学生探究、反思小论文、图片资料等。

学生课题开题报告4

  20xx年5月11日开始,我校承担了胶州市课题--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任务,为了更好的开展课题研究,进一步教师对此课题的认识,提高教师实施的自觉性,学校特举行开题会。

  一、课题提出背景:

  习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简单地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说过,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同样,在我国古代也早就有了"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说法。由此可见,从一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主动的、自主化了的持久学习方式,往往它成为一个人学习品行的一部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一个人成长中有多方面的作用,它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智力发展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重要手段,它广泛存在于学习的所有内容中,体现在学习过程里。例如课前预习、专心听讲、积极发言、独立认真作业,自觉检查订正的习惯等都属于学习习惯。

  少年儿童中却普遍养成了一些不良学习习惯,如作业马虎,拖拉,上课开小差等,而且农村家长的素质普遍不够高,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没有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如果任其发展,必然影响学生日后的健康成长。

  二、理论意义:

  "学习习惯"的界定:

  习惯是一种可以主宰人生的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性。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是以小学生为培养对象,以学习活动为内容,有目的地经过重复或练习逐步形成,进

  而巩固下来并为之需要的学生行动方式。据统计,习惯在一切活动中处于轴承地位,如:形成好成绩的各种因素的比重是:学习习惯占33%,兴趣占26%,智力占15%,家庭影响占5%,其它占25%,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习习惯是影响各门学科学习的重大因素,因此,从所有学科的第一课时开始,就应该根据教学条件、学习情况、课本、教师所用教学法体系以及所依据的教学理论,有计划地、持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研究措施:

  该课题申报成为胶州市立项课题后,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把它当作主课题来抓,在注重科学性、规范性的同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在实践中逐步摸索经验、澄清认识、提高水平。主要采取了以下三方面措施:

  一、精选组员,优化人力资源

  要使本课题研究工作卓有成效地展开,关键是有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厚实的现代教育理论底蕴,乐于奉献,善于思考,大胆实践的.研究队伍。课题组开始成立时,学校与课题组成员签定了《课题申请报告》《课题研究任务书》,对课题组成员的职责,权利作出明确的规定,保证他们认真参与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又吸收了一批优秀教师来参于课题研究,为课题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课余充电,提高科研能力

  1、强化理论学习

  (1)规定每位课题组成员至少订阅两种优秀的教育报刊或杂志;

  (2)邀请专家、领导进行讲座,把新课程、教改的信息及时传达给老师;

  (3)鼓励教师上网查阅资料,学习先进的经验,实现资源共享;

  (4)每月学习一次与课题相关的优秀推荐论文,写好摘要与心得,再组织讨论与交流。

  2、参与各类培训

  (1)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课件制作培训班,让课题组成员能自己进行课件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到外事市以及周边兄弟学校听课学习,开阔课题组成员的眼界,外出教师回校后,向课题组成员汇报学习情况;

  (3)学校教育宽带网使用后,进行网络常识和网络教学技术的培训。

  四、研究策略及过程:

  一、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调查和分析:

  课题研究的第一阶段我们就设计了关于学习习惯的调查问卷,把本校小学部1-6年级学生分成低、中、高三个阶段,以部分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这些学生的学业水平,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情况,为研究对策提供依据。在研究的实验过程中,将针对这些学生作连续的追踪调查。进行学习习惯现状的调查分析。

  调查内容包括:课堂听讲情况,预习复习情况,家庭作业环境情况,课外阅读情况,对待各科作业的态度等18道试题。调查方式:以学生、家长问卷调查为主,辅以教师、家长、学生座谈会,个别交流等。

  课题组要经过调查分析后,针对低、中、高三个阶段,拟订了三份调查报告。认为要改变学生不良习惯,应该在实际操作中对各类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首先为学生的学习引路,设疑和指点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严谨自学的良好品质,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一种自觉行为,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以适应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学习和工作,跟上当前科技迅猛的步伐。

  二、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

  针对调查报告,课题组成员要积极探索,采取点面结合,逐步有序推进的方法,一方面拟订了三份低、中、高年级实验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措施,

  另一方面课题组每名成员选择了一名学习习惯差的学生,一名学习习惯好的典型学生作为个案进行分析研究,论证,

  三、借助"各方"力量,内外因素结合,促使习惯的养成;

  学习习惯的形成和发展,一般受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的影响。外部因素是指影响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社会、家庭、学校因素,内部因素是指学生自身的生理条件,智力发展和学生的自我意识能力。只有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共同努力、紧密配合,保持教育思想、教育目的的一致性,才能共同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环境。

  其次,我们要借用班级家长会,部分家长座谈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对学生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其目的,取得家长的配合参与,对每个学生进行检查和督促,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毕竟是相辅相成的,家庭的氛围和情景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校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改进活动课程,优化校园文化环境,通过"我的理想""学习习惯交流会""学习方法经验交流会"和"这样的孩子好吗"等主题班会,以及召开"内因、外因"谁起作用的辩论会,"抄作业的好处与坏处"等讨论会,部分学生座谈会等形式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通过活动,学生明确自己有哪些好的学习习惯,存在哪些坏的学习习惯,并能针对坏的学习习惯总结改进方法和措施。再加上教室、家庭、文具盒里张贴有关学习习惯方面的挂图和名人名言,让学生发挥主体意识,时刻激励自己,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五、研究方法:

  1、坚持每月一次的课题组例会制度,及时分析总结前阶段工作得失,部署下阶段的工作,不定期开设科研沙龙,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学习交流活动;

  2、建立课题组研究课制度,抓好备课、上课、说课、评课、课堂评议五关,每堂研究课设有研究指标、达成情况、研究课听课笔记与课堂教学评议表,全体成员听课、评课,从中得到提高;

  3、撰写研究性文章,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每学期撰写与课题有关的论文,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选,或向有关报刊、杂志投稿;

  4、进行资料积累,要求教师把既是重要参考资料又是成果的课题研究资料、学习材料及时整理好,学期结束时及时收缴与归档,以便于同组成员学习借鉴其中的有价值的经验。

  六、研究阶段及预期研究成果

  准备阶段(20xx年1月--20xx年2月)`1、申报课题。2、制定课题实验方案。3、做好动员发动工作。课题实验方案、实施计划

  实施阶段(20xx年2月--20xx年10月)

  1、成立子课题研究小组。2、全校教师选定自己实验课题。3、全面深入开展研究。定期做好汇报、总结工作

  结题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12月)1、做好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2、所有研究人员撰写论文。3、总结上报,做好结题工作。形成一批有价值的论文

  七、课题人员分工

  --小学生数学、综合科等学习习惯的养成

  --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

  --小学生英语科学习习惯的养成

  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研究,需要教师边实践边思考边总结,主要在研究策略方面努力,以提高研究效率。今后此课题还应在深化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丰富,更要重视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成为"理想远大,不怕挫折,敢于迎接挑战的成功者。"

学生课题开题报告5

  古典文学中常见论文这个词,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为论文。以下就是由编为您提供的学生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的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整个课题的形象与质量。名称可谓画龙点睛之笔,如果撰写的好,是论文加分和吸引读者的最好因素。那么究竟我们应该如何撰写课题名称呢?

  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

  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过大或过小的课题名称只会让你的内容文不对题,这样的.开题报告是很难通过选题的。

  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开始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在开题报告中由于课题还未探究,所以所撰写内容都是在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的,对于这些内容我们不能用结论性的论述。

  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

  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不要都写成是坚持党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一般性的口号。主要内容包括:⑴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⑵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一个不具备价值和意义,甚至于没有目的的课题研究还有什么研究的必要吗?这部分内容也是审题人员判断是否通过课题研究的标准,所以我们应该重点突出这部分的内容。

学生课题开题报告6

  题 目:威尔第《茶花女》中乔治亚芒人物浅析

  学 院:音乐学院

  专 业:音乐学

  姓 名:齐超

  指导教师:董文华

  20xx年3月 日

  威尔第《茶花女》中乔治亚芒人物浅析

  一、文献综述

  (一)现状

  朱塞佩·威尔第(1813—1901)意大利伟大的歌剧作曲家,凭借杰出的才华、出色的音乐天赋和勤奋的努力使其在世界歌剧殿堂上屹立不倒。从1839年11月开始威尔第一生共完成了27部歌剧,其中包括数量众多经典的作品,威尔第歌剧中很多唱段和作品都成为欧洲歌剧史上不朽的作品。而在其创作的高峰期,他所创作的三部歌剧《弄臣》《游吟武士》和《茶花女》的问世,使威尔第在歌剧界的地位迅速超过唐尼采蒂、贝利尼和罗西尼,成为了意大利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

  而在他的这三部经典的歌剧中《茶花女》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茶花女》是根据法国小说家小仲马的同名著作改编而来,于一八五三年三月六日在威尼斯凤凰剧院首演。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这次首演遭遇失败,但是很快这部歌剧就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和赞誉。这部作品表达了对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对压榨弱势群体的上层社会的愤怒,同时也揭露了世俗势力的丑陋嘴脸。纵观整部歌剧,男主角亚尔弗雷德·亚芒的父亲乔治·亚芒正是上层社会和世俗势力的代表者。威尔第正是通过对乔治·亚芒的描写以及与玛格丽特与亚尔弗雷德的爱情的对比来表达自己的音乐思想。

  (二)发展方向

  18世纪,在欧洲随着歌剧的盛行和器乐音乐的繁荣,炫技一词所指逐渐地涉及到了小提琴家、钢琴家和阉人歌手以及女高音等专业音乐家,并在19世纪达到顶峰.这种艺术风尚在音乐表达中体现出一种形式美与风格美,但也会因为过于渲染、过于重视表面的娱乐性表现,而使人忽视或分散对音乐深刻内涵的注意力.

  作为整部歌剧中唯一一个“反面角色”,乔治亚芒对于整部歌剧剧情的连接和贯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想要透彻的了解整部歌剧和了解威尔第的创作风格,就要准确的对这位至关重要的人物进行透彻的分析和研究。

  纵观整部歌剧乔治亚芒的戏份和演唱并不是很多,在威尔第的巧妙安排下使乔治亚芒

  在为数不多的出场时间内最大限度的演绎出自我的人物性格和它所代表的世俗势力所体现出的诸如自私、阴暗等等特点。研究好乔治亚芒的人物性格特点以及它所代表的世俗势力的特征,对于男中音更好的把握、演唱威尔第其他的歌剧作品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1、从威尔第创作的历史背景入手,分析《茶花女》的时代环境和意义。

  2、对歌剧中乔治亚芒的唱段进行分析,威尔第创作的特点。

  3、挖掘威尔第创作特点和音乐语言特征以及对人物塑造的特点,并用插入乐谱和例证来分析说明。

  4、了解浪漫主义音乐、歌剧艺术的发展及艺术特点

  (二)研究方法

  1、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2、对比的研究方法

  3、举例说明的研究方法

  4、查阅资料,总结探索,对本文的主题论述问题形成一个比较系统地认识

  三、预期的课题进度计划

  1、学期初完成论文开题报告,并作一些准备工作,如搜集和整理资料等。

  2、四月中旬完成论文初稿,并请指导老师帮助修改。

  3、五月初对论文进行细致处理。

  4、五月中旬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完成论文写作,上交论文

  四、参考文献

  1. 张洪岛 主编《欧洲音乐》,上海音乐出版社, 20xx

  2. 张宏到 主编《欧洲音乐史》 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3. 于润杨 主编《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xx

  4. 沈旋 主编《西方音乐史简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5. (意)朱塞佩塔罗齐《命运的力量--威尔第传》,三联书店出版社,1990

  6. 周枫,朱小强 译编《外国歌剧选曲集》,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7. 卢广瑞 主编《中外歌剧·舞剧·音乐剧鉴赏》,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8. 钱苑,林华 著《歌剧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 20xx

  9. 刘朗主编《声乐教学手册》 北京师范大学1995年3月第1版。

  10. 郑宝华 《美声唱法之研究》《中国音乐》20xx年第一期(季刊)中国音乐编辑部

  11. 温恒泰 主编《男中音教学曲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12. 王嘉陵 主编《西方音乐简史》四川文艺出版社,20xx

  13. 李晓静、李斌主编《音乐精品选释》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xx

  14. 李晓静、李斌主编《音乐精品选释》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xx

  15. (德)保罗贝克《音乐简史》中国友谊出版社,20xx

学生课题开题报告7

  一、研究背景

  自国家出台双减政策以后,一部分家长忧心忡忡,一部分家长喜笑眉梢。优的是怕孩子放纵,喜得是孩子的压力变小。双减政策落地,一定意义上,能够顺应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去成长,不提前剥削孩子的剩余价值,享受童年带给孩子的乐趣,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全面发展。

  但是作为家长,忧心的是孩子在家不写作业,疯狂的玩耍会导致孩子放纵,肆无忌惮,学习成绩下降,作为家长,有这样的想法无可厚非,但是仔细品读,孩子们现在不仅仅只需要学习课本知识,还有很多自然、科学、人文等知识去渗透,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所以我觉得双减政策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更符合当下这一潮流的发展,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去制定相应的符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而不是盲目的跟着老师占用大把的时间做些机械的作业。

  多年来,灌输式的课堂教学一直占据着学生思想的主导地位。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老师要求做什么,学生就配合做什么,没有自己的感受,没有自己的体验,没有自己的思维,全是老师“要我做“。所以,课上课下学生判若两人,明知道不能这样做,却做了。由此看出

  “要我学“的教育方法使学生思想的教育效果丧失了,学生课上明白了道理,生活中却不会明辨是非、分清好坏,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使学生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为自己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必须改进有碍学生个性、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提高学生思想的教育效果,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归根到底只能来源于自身的学习活动,没有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实践,无论教师怎么教,学生都不可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的,而儿童学习的最根本途径应该是参与活动,课堂要使学生通过参与,自我感悟掌握一些基本的道德知识,从而激发道德情感,升华道德行为。

  现代教育理论还认为:道德意识只有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自己的内化才能转变成自己的要求,学得好坏,跟他自己的内化紧密联系,外界强加给学生的,没有经过学生的内心体验、吸收是达不到教育效果的。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发展或培养不能给予人或传授给人,谁要享有发展与培养,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动和努力获得。“所以思想品德教育决不是灌输,而是要让学生有一个自我学习,认识内化的过程。因此,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自主学习,正是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积极倡导自主学习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人类进入21世纪后,为适应终身教育的要求,必须教会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地寻找,获取知识的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可持续发展人才,这是新时代赋予我们教学领域崭新的课题。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

  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就谈不上喜欢,就更谈不上“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当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才可能自主地学习,使数学课堂变得生动、轻松起来,我们开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与能力的研究“,是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重点研究怎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独立地获取知识,探求新知,达到学会、会学,以此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水平。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与能力的研究“,遵循心理学、教育学及教育教学规律,坚持需要性、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原则,构建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体系和操作体系,重点进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地位与教师的作用关系等研究,探索出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和行之有效的操作办法。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与能力的研究“实验是要“培养能够主动发展的人“。那么,什么样的教学结构和教

  学活动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呢?

  我们认为:“发展是对人整个生命的成全,而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活动难于担当这样的使命。“其改革思路是:把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引进教学过程,把课堂教学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从而使教学结构和教学活动发生根本性变化。

  小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对数学学科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学习运用,通过这样一种基本形式和手段,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达到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健全学生的能力结构和保证学生能力发展的和谐性,同时这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结构的科学性。把传统的教师主讲变为学生的讨论、交流,让课堂展开发展性的教学活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俄国文学泰斗托儿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此可见,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何等的重要。兴趣对丰富人的知识,开发人的智力有重要价值。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他们去探索和学习。丁肇中教授就曾说过:“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看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

  素质教育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成为一个具体主体意识和创造力的个体。书记明确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创新,根本的一条就是靠教育、靠人才。“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作为当今进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四、课题研究中的有关概念的界定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种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任何一种兴趣都是对这种事物有所认识,或参与了某种活动,体验情绪上的愉悦后发生的。如你对数学有兴趣,不仅对有关数学的书籍、各种教具、投影片有所关注,而且会对数学有所了解,津津乐道,并对参加数学活动感到愉快。

  “自主学习“是指在课堂上,学生通过教师的科学指导,围绕教师确定的学习目标,自主的选择学习方法,自我监控学习过程,逐步养成自主评价学习结果。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学生自主性发展的教学实践活动。兴趣是自主学习前提,自主学习是激发兴趣的目的。

  什么是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就是学生个体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教师必要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在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发展心智、形成品德等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必需的稳定的心理特征。这里的关键词是自主,即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意识、主体地位、主演角色和主动作用。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转变教师观念,树立新的教学质量观、教学方法观、学生观。成就一批有一定的教育理论水平、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能撰写经验型论文和科研论文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使学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再上一个台阶。

  2、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着一定的问题,依据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形成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和创造的品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自觉学习的内在动机,发展智力,提高自主性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觉性,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和坚持性;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3、探索并形成一套适合培养小学学生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和策略,力争能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性能力。本课题着重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

  1、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精神的培养研究。关键立足与学习兴趣的激发。

  2、学生自主学习一般教学模式的研究。

  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整个课题研究的三个内容都非常重要,任何一个内容的研究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及整个课题的最后结果都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意识、兴趣、精神的培养“和“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是本课题研究的难点。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

  对当前我校小学教与学的现状进行研究。

  2、文献研究法

  实施本课题的理论支撑点以及方法论依据的研究。

  3、实践法

  对方法论的探索以及运用的研究。

  4、经验总结法

  完善方法论及策略的研究。

  5、系统论方法

  摸索并建立起一套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策略的研究。

  6、个案研究法

  (1)实时监控学生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2)研究对象:本校五(3)班。

  (3)研究步骤分三步:

  第一步:前期准备和预备实验阶段。在此阶段,成立课题组,搜集研究资料,培训实验教师,聘请校外专家进行理论指导,为本课题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步:进行正式实验研究,进行中期检查和研讨;第三步:撰写研究报告。

  八、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学校成立实验专题工作小组,配备专门人员。具体负责课题研究和组织管理。

  2、加强学习、研讨,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科研素养,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方面的科学理论和科研方法论。聘请专家讲学,围绕每个阶段的研究重点,开展研讨活动。

  3、收集国内外有关课题资料,建立学校科研资料档案。

  4、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创设情景,精心设计教学,让学生能积极投身到教学活动中去,个性得到发展。综合能力能力得到提高。

  5、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为学生营造良好、宽松的学习气氛,定期学习,开展教研活动,及时总结。

  6、根据班级实际,制定子课题,总课题活动每月不少于一次,各子课题活动保证每两周一次。适当减少课题负责人的事务性工作,以保证课题的研究与协调,做到专人负责,定期活动,共同研究。

  九、课题研究的原则

  1、激发兴趣的原则:要想让学生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想出各种各样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在教学中要力求形象、生动、有趣,充分运用各种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选择与学生生活较接近、学生关心的、希望了解的问题,使学习对自主学习有欲望。

  2、发挥主体性的原则: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教师的教只有转化为学生自己的需要,才能做到知行统一,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3、注重教学相长的原则: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时,教师要使学习活动呈现出积极状态,使每一位学生都“动“起来,就要促进“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做学习的小主人,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4、过程激励原则:“成功是成功之母“。当学生在学习中有闪光点,有思维方式的与众不同,有积极的学习态度等,都应该对其效果进行激励,通过激励评价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励着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十、课题研究的步骤

  1、设计申报阶段成立课题组,

  拟定研究方案。完成对课题的内涵与目标研究。

  2。实施阶段开题论证,明确目标,进入实质性研究。制定具体的研究计划并实施。改变传统的作业观,作业评价由对纯知识结果的关注转向对学生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注,形成数学作业的“减负增效“评价体系,撰写相关论文和调查报告。

  3、中期论证阶段进行阶段检查和总结,调整和改进下阶段研究工作,撰写中期研究报告,接受领导专家中期评估验收。完成中期研究报告、研究论文、课堂教学展示,形成数学作业的“减负增效“评价体系。

  4、结题鉴定阶段撰写课题终端研究报告,形成新课程体系下的数学作业的“减负增效“发展性评价体系。

  十一、课题成员及分工

  1、课题组负责人:

  负责课题的全面实施,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定期或不定期督促检查本组成员对课题的实施研究情况,及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

  2、课题组成员:

  十二、课题研究的措施

  1、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研究组成员做到心中有数,启动后做到有计划、有检查,各项工作做到负责到人,落实到位。

  2、建立课题研究人员的初级研究档案,实现科学的课题管理。

  3、每月召开一次课题组成员会议,汇报研究实践的情况,同时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探讨改进和解决的方法,同时布置下阶段的研究工作。

  十三、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理论成果形成有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与能力研究的原则、方法和策略。

  2、实践成果

  (1)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2)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4)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5)促进了教师不断进步。

  十四、参考文献

  近期,国家出台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双减”政策。为坚决落实“双减”政策,提高教学质量,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各中小学实行课后延时服务,实现义务教育学校“5+2”课后延时服务全覆盖,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推进政策全面落地,为同学们开启新学期学习生活。

  在我们学校,学校以老师“应教尽教,学生学足学好”为原则,组织全体教师对“双减”政策进行学习和领会,在作业设计、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课后辅导等方面拟订出具体措施,扎实贯穿于常规教学过程当中。与此同时,我校还实行“5+2”模式,即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面对教育政策新要求,我们学校结合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分别制订了各项细化制度,在课堂中、作业里有效落实“双减”政策”。

  作为老师,我一定会把‘双减’政策落实到教学工作当中去,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双减’政策给他们带来的新变化。

  我认为具体的做法有:学习课程标准,对课程标准有新的认识,更新教学理念,明白减负并不是单纯的减少作业数量,关键是如何在“减负”的同时提高质效。

  1、加强集体备课,认真钻研教材,使各单元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根据单元目标制定合理的课时教学目标,并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修改教案,有针对性地对美术知识和能力进行训练。

  2、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围绕听说读写相结合进行。

  3、找出本篇课文中想像说话的训练点,进行说话练习。

  4、课外作业,精心筛选,认真编排,如在教学中总结出经典基础性作业和练习,作为常规试题认真练习

  5、设计分层作业:针对各班级不同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必做题和选做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能力选做作业。

  总之,练习只是手段,让学生在课后得到巩固才是最终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为教师要精细设计每一个课堂作业,做到少而精,让学生在乐中得到学习,得到巩固,增强练习的有效性。

  “双减”落地,对学生、家长以及家庭来说都是一种“减负”。家长表示,在学校里完成作业,又有老师可以教、可以问,对我们家长来说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落实“双减”虽然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但减的同时是在提质,回归到学校的责任就是育人,广大教育工作者还要立足课堂这个育人主阵地,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真正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学生课题开题报告8

  一、基本信息:

  项目课题名称: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经典文学的传承研究

  内容摘要(不得少于400字)。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我国经典文学作为我国文化的载体本应该是每位大学生必须了解的。可而今随着网络世界的愈发繁华,我们的经典文学正在被慢慢冷落。作为炎黄子孙,继承和发扬中国经典文学是每个中华儿女应尽的义务。

  本课题以安徽科技学院各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访谈等形式,研究大学生对我国经典文学的喜好情况和阅读动因;分析大学生对经典文学的学习情况及重视程度;探究我国经典文学逐渐被忽视的根本原因、解决办法以及策略,切实帮助学生提高良好的文学素养,拓展思维方式,使中国经典文学能得到普及并发扬光大。

  二、项目论证:

  (一)申请理由(包括自身具备的知识、自己的特长、兴趣、已有的实践创新成果等)

  1.课题组成员截至目前已学习了计算机基础,逻辑学等课程,正在学习大学语文、创造力理论与创新、信息检索等课程,我们想把自己大学所学课程联系起来运用到实践中去,用实践去检验和锻炼自己。计算机基础、信息检索课程的学习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基础工具,同时在实践过程中也能加强我们对计算机的运用技巧;通过逻辑学的学习,使我们的思维方式更加严谨,这为以后课题研究方式、过程等的安排提供了智力保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设计调查问卷;另外,我们想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经典文学的传承研究帮助所有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经典文学观,这为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开展及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都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更重要的是,我们想为国家尽微薄之力,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本课题四个组员的选择都很有讲究。第一,四个课题组成员都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且对经典文学抱有浓厚的兴趣;第二,课题组成员许志刚同学拥有非常好的组织能力,为课题组四个成员今后的合作提供保障;第三,课题组成员姜军同学精通计算机,能高效地使用课题研究所需要的各种软件;第四,课题组成员周敏同学善于交流,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强,能顺利完成实地采访工作;第五,课题组成员毛传莹同学语文功底扎实,擅长写作,对以后课题论文的撰写十分有利。

  3.本课题组所有成员都对中国经典文学抱有浓厚兴趣,面对身边同学对自己国家经典文学的漠然,我们想找出原因和解决方案。力求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经典文学阅读观,切实帮助学生提高良好的文学素养,拓展思维方式,使中国经典文学能得到普及并发扬光大。

  4.本课题组成员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1)课题组成员周敏:寒假社会实践论文被评为20xx、20xx年外国语学院寒假社会实践优秀论文;暑期社会实践论文被评为20xx年外国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优秀论文。

  (2)课题组成员毛传莹:20xx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移动课堂”课程论文被评为安徽科技学院优秀课程论文 .

  (3)课题组成员许志刚被评为安徽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20xx年和20xx年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4)课题组成员姜军:《中国近代史纲要》优秀论文。

  (二)立项依据:本课题研究现状与趋势,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创新点。(三部分逐项填写)

  1.本课题研究现状与趋势:

  (1)对于当今人们对传承经典文学的态度的研究。

  眼下读书界的“经典热”轰轰烈烈,不少人都主张重读经典。《文艺报》20xx年4月期指出:“珍视经典,而且正确地面对经典,才能扫除我们土地上太多的尘埃。”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协会副会长指出:当代人要摆正对经典文学的态度。

  (2)对于经典文学的传承途径的研究。

  张岂之先生在学术研究的同时,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工作,并且担任教育部文化素质教育委员会顾问。他认为:“关于普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观点来梳理写成普及性的读物,都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但是前提是要尊重历史,如果对历史尊重不够的作品,即使可以在一定的时间里引起轰动,引起大家的关注,但是它们的学术寿命是不会长的,随着读者水平的提高,真正建立在科学基础上,学术研究的那些东西倒是永恒的。

  汤一介先生说:”国学经典书籍中对现在依然有意义的道理,让现在的小孩子跟今天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这完全是可以的。特别是我们在比较浮躁的社会,通过一些传统的东西,告诉小孩子们对于现代的意义是什么。我想这种普及工作是有意义的,过去我们做过,我想今后我们也会继续做的。

  方克立先生说:“经典的教育非常重要,特别是过去的100多年,我们文化发展中确实有一些问题,我们过去的文化取向太过于向西方倾斜,年轻人感兴趣的都是西方的东西,我们传统的东西、特别是经典就更陌生了。青年人特别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对广大群众也要进行这方面的普及。

  在这个物质社会,我们祖先留下的许多精神财富已被物质财富击败,人们深感当代人可贵精神的缺失严重,许多大家都开始研究如何能让经典文学走进当代人的精神世界,助他们找回迷失的自我。

  (三)前期准备情况:本单位所具备条件,查阅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1.本单位所具备的条件:课题组四个成员都对中国经典文学抱有浓厚兴趣,这为以后课题研究的开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其次,课题组姜军同学精通计算机,能熟练、高效地通过一些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再次,其他三位课题组成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都多次获得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2.查阅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1)朱维铮:《”国学“答问》 载《书城》20xx年第9期

  (2)张隆溪:《中西文化研究十论》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xx年版。 第108页

  (3)杨义:《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方法论问题》 载《学术研究》 20xx年第9期

  (4)郭绍虞。 中国历代文论选(一)[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5)郭绍虞。 中国历代文论选(二)[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6)游国恩。 中国文学史(四)[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7)杨适。 原创文化与经典[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xx.

  (8)张杰:《高新技术时代经典文学的命运》,《社会科学期刊》,20xx年第3期

  (9)抗震、符均:《新文化格局与经典的命运》,《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四期

  (10)陶东风:《文学经典与文化权利(上)--文化研究视野中的文学经典问题》,《中国比较文学》20xx年第三期

  (四)研究内容和提纲

  1.研究内容:

  首先,调查大学生对中国经典文学的了解情况和阅读情况。

  在英语和网络的强烈冲击下,经典文学逐渐被大学生冷漠,很多大学生甚至从来没有阅读过一本完整的经典著作,我们希望能通过各种调查方式详细了解当今大学生对中国经典文学的了解情况和阅读情况。

  其次,实证分析语言学习者与非语言学习者对中国经典文学阅读情况(包括:阅读量,阅读内容、阅读动机等)的差异性。

  通过调查问卷和图书借阅情况研究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了解中国经典文学的深度和广度,分析语言学习者和非语言学习者阅读文学著作情况,探究二者阅读文学著作是否具有显著差异性。对同一阶段的爱好经典文学者和非爱好经典文学者的语言学习能力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是否具有明显差异。

  再次,深入探究影响大学生阅读中国经典文学的因素。

  通过问卷调查、采访等方式深入探究影响当代大学生传承中国经典文学的主要因素,分析造成大学生对中国经典文学漠然的根本原因,研究中国经典文学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

  最后,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营造良好的文学阅读氛围,调动大学生阅读中国经典文学的积极性。

  可以举办一些活动激发大学生对经典文学的兴趣,如文学知识竞赛、书评竞赛等;还可以举办一些讲座,增加他们对经典文学的了解;也可以开设选修课,成立社团等引导大学生阅读经典文学,解决他们阅读过程中的疑惑和遇到的困难。

  2.研究提纲:发现问题(当代大学生对我国经典文学的传承远远不够)--找出原因(通过问卷调查、实地采访、实证分析等方式找出根本原因)--解决问题(找出原因后,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帮当代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经典文学阅读观,使我国经典文学发扬光大,从而帮助当代大学生提高自身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五)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查阅法。查阅相关资料,参考前人对本课题的研究,借鉴他们的可取之处,反思他们的不足之处,为自己的研究汲取经验。

  (2)问卷调查法。对我校各院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采访,了解他们对经典文学的了解和阅读情况,找出影响他们传承经典文学的根本原因,通过深入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3)实地采访法。在校园内随地随时随机抽取学生进行采访,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更好地了解他们对经典文学的态度,阅读量少的原因。更重要的是,通过实地采访,可以帮助被采访的同学树立更好的经典文学阅读态度,同时,也能为我们的研究收集有利的建议。

  (4)实证分析法。运用SPSS13.0统计工具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2.技术路线:

  提出问题-实证分析-解决方案

  ①提出问题:由于当今中国的大学生比较重视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对我国经典文学的继承,这对大学生的学习,特别是语言的学习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要充分认识到文学对一个不成熟的大学生的重要作用,让文学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并指导我们前进,也让文学得到发扬光大。

  ②实证分析:利用SPSS13.0统计工具,结合我校各专业大学生对我国经典文学阅读的差异制定中国经典文学调查问卷表,对我校各专业学社开展问卷调查,在结合我校图书馆的借阅情况及对学生的座谈、访谈记录,统计大学生对我国经典文学的继承情况,分析造成大学生忽视经典文学的根本原因,探究语言学习者与非语言学习者对文学继承的差异性。

  ③解决方案:通过对各专业大学生对我国经典文学的继承情况的研究,找出大学生忽视中国经典文学的根本原因和阅读经典文学对语言学习者和非语言学习者的指导意义。以达到大学生重视继承中国经典文学的目的,并从课内外活动的开展中丰富大学生的文学生活,指导大学生的语言学习和以后的工作和生活。

  (六)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找出当代大学生经典文学阅读量少的根本原因。

  2.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我国经典文学能被更好地传承;同时也帮助他们提高自身修养,丰富他们的大学生活和精神世界。

  (七)研究进度安排和中期成果(中期研究成果要量化)

  (1)20xx年3月~4月:准备阶段。召开课题组座谈会,确定课题实施方案,明确成员分工,落实任务;研讨调查问卷设计,进一步收集文献资料。

  (2)20xx年4月~6月:正式调研阶段。课题组对安徽科技学院各学院学生进行实际调研(包括问卷调查,实地采访等),调查影响他们经典文学阅读量少的根本因素,收集并整理调研资料。

  (3)20xx年7月~10月:实证研究阶段。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调查问卷中各问题不同回答所占的百分比分析,找出原因,再深入探究解决方案。

  (4)20xx年10月~11月:分析与撰写论文阶段。整理调查资料和统计分析数据,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撰写课题相关论文。

  (5)20xx年11月:综合研究阶段。在综合研究基础上,完成论文发表、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并报送校科研处,接受验收检查。

  结合问卷调查和实地采访,预计中期效果:

  提交《安徽科技学院大学生创新科研基金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至科研处。

  (八)项目预期成果形式:

  (1)公开发表与项目相关的论文(学生为第一作者,并在文中标明安徽科技学院大学生科研基金课题资助);

  (2)提交社会调查报告;

  (3)通过专家组答辩。

  (九)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及语言学习能力,更能拓展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眼界,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及工作都能产生积极的作用。

学生课题开题报告9

  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足球游戏:是课堂教学中利用足球来进行的一系列游戏活动,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足球游戏培养学生足球兴趣的研究是根据我校的校本教材《快乐足球》进行一次延伸,对《快乐足球》进一步探究.

  国内外很多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对学校体育足球课在不断探究怎样来培养学生的兴趣,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但是教学效果都不尽如人意,所以关键还是在于兴趣!而人的兴趣的能动作用非常大,小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足球课乐趣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足球的兴趣爱好.发达国家青少年足球都有一套完整的教学大纲,根据现代足球的发展趋势制定出相应的足球理念和教学大纲,孩子从小是从兴趣抓起,平日是在玩足球,到了一定的年龄才进行专业的足球训练,教练员、学校老师都是按照制定出来的教学大纲而进行训练.

  二、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理论意义:在我国大力推行“阳光体育、快乐足球”背景下,小学体育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体育新课标的实施,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形式和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家长、学生对足球的兴趣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所以导致参与足球运动的人大幅度的降低.如何加强学校体育足球教学,创造良好的足球氛围,培养学生足球兴趣首先要从足球游戏来激起学生的热情的探究重要课题.

  实践价值:

  1、找出小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对足球的热情度和建议.

  2从快乐中让学生找到足球的乐趣.

  3、建造快乐足球课、快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

  三、预期成果的创新之处

  1、提高学校足球参与人数,构建快乐足球,快乐校园.

  2、提高足球老师的业务水平,让学生得到健康的身体.

  3、为小学体育全面发展,吸取有价值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4、足球带动全校德、智、体、美、劳都得到发展.

  四、研究目标和主要问题

  研究目标:通过挖掘和整理教材中适合小学生体育课足球游戏内容,并在实践中探讨研究,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从而体育课上让学生提高兴趣.

  研究的主要问题与难点:如何在课上进行足球游戏的'运用,提高教学质量,在课上老师能运用足球游戏,学生能开心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加以挖掘与整理:

  1、如何建造快乐体育课、快乐校园?

  2、怎样才能在体育课如何运用足球游戏带给学生的兴趣?

  3、如何提高学生在体育课足球的认识?等等.

  这些都是摆在每个学校、每个教师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五、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研究法:通过阅读相关的论文书刊,收集对于论文撰写有利的相关的信息.

  (2)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师生座谈等形式,了解实验效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矫正.

  (3)经验总结法:定期组织教师集中座谈,对实验研究中的得失进行分析总结,同时收集实验中的信息,不断对实验的目标、方法、内容、措施进行调整、充实.

  (4)数理统计法:将调查获得数据用spss软件系统进行数理统计.

  (5)访谈法:课余时间与学生就体育课伤害事故这个主题进行交流,收集相关信息,为论文提供依据.

  六、研究的主要阶段及具体安排

  (一)课题人员的分工:

  课题研究将充分发挥的优势,注重相互间密切、有效的配合,实行分工负责制.

  张春辉:主要负责人.主持课题研究日常工作,制订计划,组织实施及督导、协调各部门工作.

  王军强、张春辉、金红杰、吴伟东:全面负责课题调控,组织人员、时间的保障.

  李芳汝、曾祥晓、唐周:课题实施负责人,主抓一线课题实验教师,听评课、收集、整理实验资料,参与实验全过程.

  金红杰、王军强:根据不同年级进行课题实验,通过多种方法取得初步研究成果.

  (二)主要研究阶段:

  本实验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基础发展阶段(20xx年6月――20xx年12月):组建本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组织教师学习足球游戏理论,提高教学质量;分析现状.

  第二阶段:深化发展阶段(20xx年1月-20xx年2月):足球游戏理论为依据提出教学的主要方法、手段和措施,在六个年级分别完成:

  1、挖掘教材中适合学生足球游戏的内容、撰写教案,并收集部分典型个案的教学设计及课件.

  2、执教教师探索试教,初步寻求,加强学生对课前足球游戏教育,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收集和掂量证据的力量.

  3、观摩教学,专家指导,进行中期阶段总结.

  第三阶段:分析总结阶段(20xx年3月――20xx年7月):对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分析,总结研究效果,撰写工作报告和研究报告;收集、整理选编课题组研究的优秀教案、论文及典型教学设计、课堂实录;为结题做好一切准备工作,申请结题.

  七、预期研究成果

  学生方面:提高足球参与人数,构建快乐足球,快乐校园.

  老师方面: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其他教师的能力得到发展.

  学校方面:形成浓厚的足球氛围,人人踢足球爱足球.

  八、研究成员

学生课题开题报告10

  【问题的提出】

  “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一位哲学家如是说。习惯作为行为和性格的中介物,其意义何其重大。“学习习惯”是习惯的一个方面,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好的学习方法或策略,通过不断的重复与练习,从而形成并发展为个体一种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的倾向。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对学习产生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对于中学生来说,由于其行为习惯存在很大的可塑性,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课堂学习习惯尤其重要。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只追求学生表面上学习的热闹,而忽视了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许多老师缺乏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的经验,不知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数学学科教育以它独有的优势,成为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得天独厚的重要途径。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学习习惯直接决定着他们的学习成果。本课题将从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入手。

  1、环境方面:人的思维的发展,要靠内在的动力,也要靠外在的条件。一个开放的、民主的、充分尊重个性的环境和心理氛围,有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针对数学教材的通用性、共同性、简约性而提出来的。

  3、学生学习数学不应该是记数学,背数学、练数学、考数学,而应让他们“做数学”。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学生的实践、探索与思考是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条件。

  4、引导和帮助学生将“已知”的数学知识“还原”成“未完成”的数学,逐渐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研究的目标、内容与重点】

  培养学生良好数学课堂学习习惯必须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和数学《课程标准》思想,在 “十二五”课题研究的带动下,结合班级及数学学科特点,在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这一目标的前提下,构建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实施创造性思维教学的有效途径,探索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有效策略,使之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积极体验成功的喜悦,产生一定的创新动力。据此,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

  1、通过研究,建立民主、宽松和愉悦的学习环境,培养敢于尝试、敢于实践、敢于想象的精神。

  2、通过研究,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养成良好的数学课堂学习习惯。

  3、通过研究,实现学习方法的转变。

  4、通过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养成认真钻研、敢疑敢问、敢冒风险的习惯乃至精神。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1、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养成学生良好课堂学习的习惯。

  2、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归纳与演绎。

  3、弄清数学课堂教学结构安排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关系机理,探究数学课堂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4、如何设计问题、设计作业、设计活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中学生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问题设计、作业设计、活动设计。

  【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研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产生学习动力的良好情感环境,其次,教师在组织艺术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开展活动,鼓励学生有创意的结论,及时做出有针对性的评价;最后,要引导学生想象和联想,学会知识的迁移,进行应用性、扩散性实践,自觉地进行创新实践活动。第二,研究在数学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本课题研究拟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从20xx年3月起,至20xx年4月,为课题准备阶段。主要任务:准备材料,校内论证,撰写《课题申报评审书》,申请立项。目前,本阶段工作已圆满结束。

  第二阶段:从20xx年4月起,至20xx年5月,为课题起步阶段。主要任务:重新审视《课题申报评审书》,进行课题开题论证,制订研究计划。

  第三阶段:从20xx年5月起,至20xx年7月,为课题具体研究阶段。主要任务:按计划进行研究,积累研究的.过程资料与个案材料,进行课题中期评估,根据中期评估情况优化研究方法。

  第四阶段:从20xx年7月起,至20xx年12月,为课题结题鉴定阶段。主要任务:对研究过程进行总结,撰写研究文章,撰写结题报告、整理成果材料,申请、接受结题评审。

  本课题研究拟使用以下四种研究方法:

  1、文献法:以经典的创新教育和艺术教育理念为指导,广泛吸纳国内外的实践成果,结合本地区、本校的实际,开展课题研究。

  2、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实施情况的记录,及时总结各阶段的成果。

  3、行动研究法:在重视理论指导的基础上,强调实践和探索,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

  4、个案研究法:选取典型事例,深入细致地加以分析、揭示带有普遍性的规律。

  【预期研究成果】

  一、文本成果:

  1、《中学生良好数学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

  2、课题结题报告;

  3、相关论文、教学叙事。

  二、非文本成果:

  1、在学年检测中,班级合格率、优秀率明显高于其他班;

  2、学生参加县以上学科竞赛,获奖率、奖励等级明显高于其他班;

  3、通过研究,努力使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观”和“质量观”,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良好数学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

  【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我校是一所有数十年历史的集镇中心学校,又是我县课改基地实验学校之一,开展课题研究有相当的文化基础与实验基础。

  本课题主持人对数学课堂中的良好数学课堂学习习惯培养有一定的研究,曾参加过省级课题一项县级课题的研究,有良好的个人科研习惯与素质。课题主持人具有本科学历、十多年教龄、较强的业务能力、具有较强的思想水平、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组织能力。根据我校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对本课题研究必须的物质,学校将给予保障。

  因此,本课题研究必将取得预期的效果。

学生课题开题报告11

  研究内容:本系统是各院(系)级教务员的工作界面。它完成:

  1、各院(系)与学生有关的各种数据(如学生的注册信息、课程设置、教学培养计划、教学执行计划、学生选课申请、学生成绩等)的录入、查询、更新以及各种表格的生成,完成对在校生的基本管理;

  2、以及对教学人员(教师、班主任、教务人员)的管理。特色与关键问题:对软件过程规范及技术的学习和应用。

  设计思想:本系统同原有教务管理系统相比,有很多不同。

  首先,技术上功能更加强大。在客户机/服务器版中支持windowsntserver等网络操作系统,支持sqlserver、sybase等大型数据库,从教务管理的实际流程出发,将所有数据处理集成在一起,实现真正数据共享,彻底解决数据安全性问题。并且将教务管理中诸多烦琐的工作分解到各部门,自动处理各种统计信息,自动统计形成各种标准报表,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拥有灵活的权限,用户权限可以定义到每个子模块的三种权限级别(作者、读者、拒绝访问),在成绩管理方面,各任课老师、教学秘书等人员分别拥有不同维护权限,系统日志更是详细记录了更相关人员的操作历史。本系统基本管理模式是以教务管理决策部门(如教务处、教务科、教材科等部门)为控制中心,对所涉及的.所有数据进行集中的、统一的管理。其它部门(如各分院、系、专业等)作为工作站,在主管部门的授权下可以对数据进行录入、修改、查询、统计、打印等操作。

  其次,该系统在硬件配置上,最低配置cpu:piii800,内存:1g,硬:30g就足够,在成本上不是很高,有很强的普遍性。系统全部用b/s系统开发,用户无需在本地机器安装软件,就可通过浏览器登录系统进行操作,降低了成本。

【学生课题开题报告】相关文章:

学生课题开题报告11-02

课题开题学生报告11-02

课题开题报告04-27

课题开题报告09-01

开题报告课题03-06

科研课题开题报告论文课题开题报告12-05

学生课题开题报告(11篇)12-03

小学生课题开题报告11-03

课题开题学生报告(15篇)11-03

课题开题学生报告15篇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