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开题报告

时间:2024-05-20 13:05:01 偲颖 开题报告 我要投稿

大学毕业开题报告(精选20篇)

  时间过得真快,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毕业前大家都要写毕业设计,一般我们做毕业设计之前指导老师都会要求先写开题报告,优秀的开题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学毕业开题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毕业开题报告(精选20篇)

  大学毕业开题报告 1

  课题目的:

  近年来网络游戏产业发展迅猛,游戏产品和服务供给的各个环节逐步完善,产业链初步成形。网络游戏产生的机理是源于对高级化交互式数字娱乐的社会需求。需求拉动供给,并且为供给链各环节提供价值分享。网络游戏产业链各环节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相互关联、相互依赖关系,上、下游之间存在扩张和整合的可能性。网络游戏产业模式的核心是运营模式,以及由此衍生发展收入模式、产品模式、技术进步模式、利益分配模式等。随着网络游戏的发展,一种新的信息业趋势也随之未来。本文首先介绍了网络游戏业的产业模式,然后论述其代表的信息业网络运营商和内容提供商(ICP)的紧密合作的新趋势,最后对如何实现更好的合作提出建议。

  课题意义:

  游戏产业是文化产业中的重要领域。当前,网络游戏产业已经成为备受各方关注的新兴行业。据英国市调公司JuniperResearch的最新一份调查报告指出,预计20xx年全球游戏市场的整体产值会到达350亿美金,而游戏产业也会成为全球最大的娱乐产业,重要性远远超过电影、音乐等产业。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中国的网民的快速增长,网络游戏在我国已经逐步兴起,并成为一个高利润、快速发展的产业领域。网络游戏这个新兴的'游戏产业,作为网络历史上最成功的盈利模式之一,网络游戏已带动信息业的新趋势的形成,日益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分析中国的网络游戏产业的现状,以及相关信息业的新趋势,对于促进中国的网络游戏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回顾和总结近五年来我国网络游戏产业研究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趋势,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主要任务:

  1.收集有关网络游戏的相关资料

  2.了解网络游戏产业,以及游戏产业带来的问题

  3.分析我国成功的游戏产业的成功因素有哪些

  4.依据这些因素,提出如何迈向信息业的新趋势

  5.新趋势发展对策的思考

  面临问题:

  1.对论文的题目内涵了解不够深刻,很难找到论文的核心所在

  2.收集资料的范围太窄,不能全面的对校园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

  3.思路进入了误区,不能很好的打开思路

  4.对论文的结构框架不能很好的驾驭

  5.知识面不够广泛,使信息来源很有限

  解决方法:

  1.找相关的书籍对题目的意义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和研究找到论文的核心所在

  2.利用空闲的时间在图书馆多看看相关方面的书籍和学术论文,增强自己的理论知识

  3.拜访在这些方面经验的人进行了解,使自己的思路能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4.联系老师,听取老师的建议使自己对论文的结构和框架能够很好的把握

  5.利用现在的网络进行资料的收集,来获取信息资源

  大学毕业开题报告 2

  长春理工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学科、专业:研究方向:导师:研究生:论文题目:开题报告日期:

  研究生学院制表

  说明

  1、开题报告由研究生本人在完成文献阅读、科研调查的基础上,并通过开题报告评议后填写。

  2、本报告上交学院作为论文检查的依据。

  3、《长春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评议表》原件进入档案。4、开题报告用A4纸打印,不需标注页码。

  大学毕业开题报告 3

  选题:中外社会公德公益广告创意论析

  本选题的意义及研究现状:

  

  1.选题的意义:

  显而易见,一个成功的广告创意往往能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让人心情愉悦地去接受广告所传达的信息,而一个失败的广告创意却达不到想要的广告效果。创意,就是广告的灵魂。公益广告更应注重对创意的把握,让受众更容易记住其所传达的信息,潜移默化地渗透进受众的生活,起到引导人类价值观念的正确性。本论文主要是通过对比中外社会公德公益广告的创意,审视中国公益广告创意的发展和与国外优秀公益广告创意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以此对中国公益广告有所借鉴,能够充分发挥中国公益广告的作用。

  2.研究现状:

  研究中外公益广告的不少,更多的是研究中外公益广告在题材方面的对比,基于国情、文化背景等因素,中外选题方面有会很大的出入,本论文则是抓住世界永恒的话题环保、资源节约等方面进行中外创意一个详细的剖析,在同一个公益题材上进行客观的对比。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

  一、前言

  (一)社会公德公益广告的概念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二、中外社会公德公益广告的创意表现

  (一)直接表现与间接表现

  (二)理性诉求与感性诉求

  (三)视觉冲击与以情动人

  三、中外社会公德公益广告创意的思考

  (一)中外社会公德公益广告创意的差距

  (二)产生差异的原因

  (三)值得中国社会公德公益广告借鉴的方面

  四、结语

  研究步骤

  1.选题、开题:20xx年8月15日—20xx年8月28日,根据自己对该选题的熟悉兴趣爱好来选题,选题后,本人又查阅了相关的书籍、网络(中国广告网,百度百科)上的文献资料写好初步的研究思路,将开题报告发给导师。

  2.导师定题;20xx年9月6日—20xx年9月9日,在导师的指导下最终定题。

  3.全面搜集资料:20xx年9月15日—20xx年9月20日,全面搜集资料,方法:(1)从图书馆查阅相关的.书籍、期刊;(2)在互联网上搜索、下载相关的论文及其他资料;(3)在网上搜索相关的文章或视频,发在正规电子版报刊杂志上的采访文章的内容可以作为论据。

  4.深入阅读、分析作品和资料:20xx年9月25日—20xx年10月1日,对搜集来的各种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类、阅读,筛选出对写本论文有帮助的资料(尤其是可以作为论据的资料)并做好笔记。

  5.拟定提纲、导师定提纲;20xx年10月8日—20xx年10月15日,[认真阅读所搜集到的全部文献资料后,对该选题的研究现状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也对该选题有了较为明晰、客观、理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拟定论文的提纲,经导师修改后确定大体的论文思路。

  6.初稿:20xx年10月16日——20xx年11月30日完成初稿。

  7.二稿:20xx年12月1日——20xx年1月15日完成二稿。

  8.三稿:20xx年1月16日——20xx年2月15日完成三稿。导师提出修改意见,修改后导师说可以准备定稿了。

  9.定稿:20xx年2月16日——20xx年2月25日仔细核查论文,(检查字词句是否准确通顺、是否有错字,标点符号是否正确,按《模板》和《规范》要求对论文作最后的全面检查和核对),经导师审核批准后定稿。

  参考文献:

  [1]何修猛.现代广告学(第六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xx年8月

  [2]刘林清.现代广告学(第四版).经济管理出版社.20xx年6月

  [3]杨海军.中外广告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xx年6月

  [4]卫军英.广告策划创意.浙江大学出版社.20xx年7月

  [5]崔银河.广告策划与创意.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xx年10月

  [6]饶德江、程明.广告心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xx年9月

  [7]中外公益广告比较研究.

  [8]中西方广告创意差异的合理性.

  [9]中外公益广告比较研究.

  大学毕业开题报告 4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与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毕业前的一个综合性教学环节,是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和深化理解所学理论知识,熟练基本技能,提高调查研究、收集资料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实践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养成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严谨学风的重要途径,能使学生受到相当中级技术或管理职称专业人员的初步训练。

  (一)各专业教研室应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制订毕业设计(论文)大纲,明确要求、时间安排、考核办法等。

  (二)每个指导教师应根据课题性质和内容,按照毕业设计(论文)大纲要求,认真填写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应包括题目、任务、设计(论文)所需的数据及资料和完成时间。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经教研室主任审核,学院院长批准后下发给学生。下达时间一般不得迟于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前一个月,以便学生根据任务要求做好有关准备工作。

  (三)在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前,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拟定详细的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表。

  (四)毕业设计(论文)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各学院、各专业教研室要注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加强学院与学院、专业与专业之间的横向联系,提倡学生选择跨学院、跨学科的'毕业设计(论文)。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与领导

  (一)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由学院负责审核和平衡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计划,组织指导答辩,审核评分结果,组织毕业设计(论文)总结交流等工作。

  (二)在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前各学院应以院为单位成立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主任一般由院长担任,委员3-5人,由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师担任。答辩委员会的任务是组织领导答辩工作,统一评分标准,审定设计(论文)成绩。各学院可根据具体情况在答辩委员会下设答辩小组,主持有关课题的答辩工作和确定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小组成员一般3-5人。

  (三)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是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的具体组织者和指导者。指导教师一般应由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教师或专业人员担任,特殊情况可安排初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协助中级技术职称的人员一起工作。一个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人数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8名。

  三、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

  (一)题目必须符合所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力求有利于巩固、深化和应用所学知识;应尽量覆盖主干课程,有利于学生获得综合性的技能训练和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

  (二)题目的难度、份量要适当,应以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能基本完成为度。遇到工作量大、需要几个学生同做的题目,必须分工明确,份量相当,使每个学生既对整个课题有全面的了解,又都有自己独立完成的任务。

  (三)题目应在满足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真刀实枪”地选取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实际课题或科研、实验室建设的课题。

  (四)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由各课题的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前两个月交专业教研室审定,报学院批准后,由学院填写“毕业设计(论文)情况汇总表”报教务处备案。如因故必须改变原有课题或任务书内容,要向专业教研室主任说明理由,并报学院批准后,方可更改。

  四、毕业设计(论文)的考核办法

  (一)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期间必须独立完成一篇论文或设计说明书(对论文或设计说明及图纸的具体要求,各专业可在毕业设计(论文)大纲中自行规定)。本科生论文或设计说明书字数不得少于2万字,专科生字数不得少于0.8万字。每篇论文应有300字左右的论文摘要,并附参考文献目录。

  (二)毕业设计(论文)一般采用答辩形式进行考核。答辩内容:包括课题的关键问题与课题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基础理论、基本设计及计算方法等。

  (三)毕业设计(论文)的综合成绩由平时成绩、评阅成绩、答辩成绩三部分组成。

  1平时成绩占30%,由指导教师根据下列条件评定:

  (1)是否按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各阶段所要求的工作;

  (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3)工作态度及遵守纪律情况。

  2评阅成绩占30%,由论文审阅教师根据下列条件评定:

  (1)是否按任务书要求出成果;

  (2)论文结构是否合理,对实验方案的论述是否正确;

  (3)实验数据是否可靠,实验结果是否正确;

  (4)设计图纸的图面质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5)论证、分析、计算和结论是否正确;

  (6)论文中所表述的基本概念是否清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掌握是否牢固扎实;

  (7)文字表达是否通顺无误。

  3答辩成绩占40%。由答辩小组集体评定,评分依据如下:

  (1)在答辩中,基本概念是否清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掌握是否牢固扎实;

  (2)在答辩过程中的自述是否简明无误;

  (3)能否正确回答问题,特别是本课题范围内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问题;

  (4)课题范围以外的提问仅作参考,不计分。

  4评定成绩时要坚持标准,评优要从严,评不及格要慎重。评分时可先按百分制评出,后折算成五级记分制,优(90-100分),良好(80-89分),中(70-79分),及格(60-69),不及格(59分以下)。评为优等的人数应从严掌握,一般不超过20%。

  5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评为不及格,但应由院长从严审核:

  (1)未能完成设计(论文)任务,无成果;

  (2)设计质量、图面质量差,设计、试验、计算分析、理论分析的主要部分(或论文的基本观点)有原则性错误;

  (3)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工作态度不认真,工作能力、实验能力、查阅资料能力差;

  (4)毕业设计(论文)中反映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差;

  (5)在答辩中,基本概念模糊不清,有原则性错误,经启发仍不能正确回答,或在答辩中所提问题有一半以上不能回答;

  (6)毕业设计(论文)期间缺勤达总时间1/3者,不得参加答辩,毕业设计(论文)以不及格论处。

  6毕业设计(论文)不及格者,可根据学籍管理有关规定申请重修。在规定学习年限中毕业设计(论文)仍不及格者,作结业处理。

  五、毕业设计(论文)的总结与管理

  毕业设计(论文)结束后,各学院应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认真总结交流,并写出书面总结报告。总结报告内容为:选题,课题工作量及完成时间,考核成绩统计及对学生设计(论文)质量分析(好的、差的典型事例),主要经验与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等。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全部作业(包括论文报告、设计说明书、图纸等)在学生成绩公布后必须由学院资料室集中保管,保管期限为五年。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书一式两份,一份留学院资料室,一份归入学生档案(原件)。

  大学毕业开题报告 5

  大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一)

  论文题目:试论增加农民收入的新思路

  学生姓名:xx

  学号:xx

  系部:经济与法学系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在我国工业化发展初期,为了加快我国工业化发展步伐,国家提出农业哺育工业、加快工业资本原始积累的政策。在此政策指引下,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工业发展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成就,可是与我国蒸蒸日上的工业生产和日新月异的城镇发展不相协调的是我国农村发展的滞后、农民增收的缓慢,农民收入的绝对数和增长速度都远远跟不上跟不上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步伐。我国工农业两条腿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我国贫富差距的拉大,带来了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加快农业发展步伐、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当前我国社会平衡发展和转型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面临的重要问题。认识到农民增收的迫切性之后,近几年我国政府也从多方面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举措,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减缓了城镇农村居民贫富拉大的步伐。可是我国的农民收入还较大的落后于城镇居民,无论从其收入增加的迫切性上还是从农村发展的潜力方面,进一步加快农村发展步伐、让农民进一步增收成为大势所趋,是我国经济发展一个新增长点,也是解决我国很多社会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参考文献:

  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xx.

  王庆关于黄冈市农民增收的思考-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xx(2)。

  顾馨梅新农村建设中促进苏中地区农民增收的对策研究——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xx(23)。

  赵航。王庆乡村旅游与农民增收-乡镇经济20xx(12)。

  胡青丹国外财政支农政策对中国的启示-企业导报20xx(3)。

  曾晓玲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与对策研究硕士20xx.

  谢勇。徐倩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探源-城市问题20xx(5)

  吕军书有效调控我国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湖湘论坛20xx(07)

  吕军书缩小收入差距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国共产党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xx(02)。

  陈赛蓉美国农业政策对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作用-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二、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

  本课题要研究的问题:

  1、从我国建国以来,我国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有哪些?知道了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才能够提出相应的对策或者是开发新的途径,或者是拓宽原有的收入途径以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这是研究农民增收问题所必须要了解的问题。

  2、在我国过去的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我国农业发展落后于工业发展,农民收入落后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原因有哪些。从国家政策、农村地区发展局限性、农业发展局限性等方面对问题进行剖析,只有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

  3、在认识到我国农民增收的重要性好,我们国家主要从那几个方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有没有遗漏的地方,在三农问题上还有没有更加有效的方法途径。归根到底来说,农民增收与否主要取决于国家的政策倾向,因此向政策看起,借有力政策的东风增加农民收入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4、发展较快的农村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怎么样才能让个别地区的成功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很好的推广。提出合理的、有效的、在原有基础上能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

  拟采用的研究手段:

  1、文献法,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搜集相关方面的资料,在网络上有针对性的搜集所需要的数据

  2、个案研究发,通过对典型案例的研究说明问题

  3、经验总结法,对自己家乡所在地区的农民收入状况进行实地调查

  4、调查法,通过其他同学对全国各地农村的不同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5、其他方式

  指导教师意见:(对本课题深度、广度、工作量及预期达到的目标的意见)

  开题报告,经过多次修改后,基本上已经符合学校对于开题报告的基本要求。毕业设计的前期态度积极,认真准备,收集资料,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具体反映如下:

  1、按要求写好了开题报告中规定的所有栏目,格式规范;

  2、选题符合公布的选题范围和专业要求已经选题的思想性、时代性、开创性;

  3、选题与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与专业基础理论相匹配;

  4、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具备相应的资源条件和可能遇到的困难;

  5、进度安排合理。

  大学毕业开题报告 6

  一、民勤县农村幼儿园的教育现状

  (一)学生在校上课时间得不到保障

  由于民勤县地广人稀,村庄分布比较零散,一个乡镇一般只有一两所幼儿园,这样给幼儿上学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经过调查发现,校车接送幼儿上学最远的要一个小时,这样就很难保证幼儿在校的学习时间。

  (二)条件简陋

  笔者通过走访发现,农村幼儿园的教学条件普遍很差,教室比较简陋,幼儿活动的空间也比较小,很多设施都比较陈旧、落后,而且规模也较小,教师和学生也比较少。在很多农村幼儿园当中,既没有教具,也没有开启幼儿智力的游戏场所和设备。这样的幼儿教育环境,远远不能适应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

  (三)幼儿教师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近几年,国家对幼儿教育事业比较重视,很多农村幼儿园也在逐步的修建和翻新中,所需要的幼儿教师也随之增多。为了弥补幼儿教师数量上的不足,新招聘了很多幼儿教师,都是从音、体、美等高校毕业,对于幼儿教育可以说一窍不通,根本无法进行幼儿教育。再者,由于县城的幼儿园不断扩建,通过考试等方式,将农村优秀的幼儿园教师调到县城,导致农村的幼儿园教学陷入绝境。虽然国家对幼儿教育比较重视,但让幼儿教师参加培训和外出学习的机会还比较少,即使有这样的机会,也是县城的幼儿教师优先,农村的`幼儿教师没有机会参与培训。

  (四)农村幼儿园在管理方面比较松懈

  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很多农村幼儿园在管理方面比较松懈。特别是部分幼儿园在保育、安全、后勤等方面管理较差,有的幼儿园甚至只能算得上是一个把幼儿集中起来玩耍的场所,至于幼儿教育,更是无从谈起。

  (五)农村幼儿教师教育观念滞后,使得幼儿教育向小学化倾向

  在农村的很多幼儿园当中,教师教育观念滞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对幼儿教育不是特别重视,也没有领悟到幼儿启蒙教育的重要性。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的不断加快,很多农民到大城市打工,很多幼儿的监护人为爷爷奶奶,他们对和幼儿接受教育的意识薄弱。此外,在农村幼儿教育中出现了小学化倾向严重的问题。这样的教育模式,打击了幼儿上学的积极性,容易使幼儿从小就产生厌学心理。

  二、提高农村学前教育的策略

  (一)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要改变农村幼儿园的教学现状,首先要从教师队伍建设出发。一是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待遇,享受国家相关的优惠政策。例如,优先考虑农村教师的职称问题等。二是加强对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工作,对于一些培训成绩优秀的教师,进行物质奖励,并把培训结果与教师职称挂钩,让更多的教师积极地参与到培训当中,为自己补充新鲜的血液。

  (二)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幼儿园的资金投入

  有关部门要加大农村幼儿园建设资金的投入,每一个乡镇的中心幼儿园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如场地、房屋、设备、设施等。农村幼儿园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地方比较宽敞,如果部分幼儿园有条件,可以对幼儿园进行绿化,让幼儿园变成花园式的学校,为幼儿创造一个舒心、愉悦的游乐场所,使幼儿园真正成为幼儿的乐园、学园、家园。

  (三)对幼儿教师要进行科学的评价

  对教师的科学评价,可以促进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也可以实现幼儿高效率课堂。幼儿教师和幼儿是一样的,赞美对于教师来说是对教师辛勤劳动和付出的肯定。对教师进行科学的评价,就要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工作态度、师德师风等方面进行综合、科学的评价,并与年度考核以及相应的工资待遇挂钩,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三、结语

  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农村幼儿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虽然农村幼儿园在前进的道路上十分坎坷,面临着许多困难,但是笔者坚信,在广大幼儿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农村幼儿教育一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大学毕业开题报告 7

  一、课题名称及来源:

  1、课题名称:基于神经网络的笔记本键盘检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2、来源:企业项目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器视觉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检测领域,从而把工人从枯燥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而笔记本键盘生产在国内市场具有很高的占有量,由于笔记本电脑的普及和惊人的产品更新速度,对笔记本键盘生产的自动化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笔记本键盘的质量检测是关键阶段。与一般意义上的图像处理系统相比,机器视觉系统强调精度和速度,以及工业现场条件下的稳定性。但是,机器视觉系统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光电、机械、图像处理等多种技术手段。一般人很难在短时间内整合各种资源来有效地进行系统开发。笔记本键盘检测系统用于对笔记本键盘成品进行离线检测,检测产品的外观是否合格。本系统研制的目的就是在满足对笔记本键盘检测需求的同时进行可靠的`质量检测。本文作者总结实际中的工程经验,阐述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和关键的技术环节。对同类产品的研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数字图像的识别最早可以追溯到60年代。1966年,ibm公司的casey和nagy发表了第一篇关于数字图像识别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他们利用简单的模板匹配法识别了1,000个数字图像。70年代以来,日本学者做了许多工作,其中有代表性的系统有1977年东芝综合研究所研制的可以识别XX个汉字的单体印刷体识别系统;80年代初期,日本武藏野电气研究所研制的可以识别2300个多体汉字的数字图像识别系统,代表了当时汉字识别的最高水平。此外,日本的太平洋、松下、理光和富士等公司也有其研制的汉字识别系统。这些系统在方法上,大都采用基于k-l数字变换的匹配方案,使用了大量专用硬件,其设备有的相当于小型机甚至大型机,价格极其昂贵,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我国对数字图像识别的研究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大致可以分为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从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末期,主要是算法和方案探索。研究人员提出了用于汉字识别的各种方法和特征,如特征点法、汉字周边特征、汉字的结构元特征等,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成功一批汉字识别系统。这一阶段是数字图像识别成果倍出的时期。但是,这些成果还仅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没有转化为产品来实际解决数字图像的自动输入问题。

  第二阶段是90年代初期,中文ocr由实验室走向市场,初步实用,在实际的汉字识别输入应用条件下,检验和考查这些研究成果。这一阶段形成了一些初步实用的印刷汉字识别系统开始进入市场。

  第三阶段也就是目前,主要是印刷体识别技术和系统性能的提高,包括汉英双语混排识别率的提高和稳健性的增强。

  其中,从1986年初到1988年是数字图像识别和联机数字图像识别研究的丰收期。数字图像识别是汉字识别研究的主要内容。自1986年以来,各种识别软件和系统纷纷涌现,某些识别装置可以初步使用,它们的主机全部采用微机。主要的性能指标为:1.识别字数;2.识别率:对中等质量印刷问题达到95%-99%;3.识别速度;4.识别字体、字号等等。这些系统都配备了方便的用户界面,从版面分析、文本识别到识别结果的处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识别输入系统。印刷体印刷汉字识别的研究,也在进行中,自xxx年以来,己有若干个软件与系统成功研制并参与鉴定。

  同国外相比,我国的数字图像识别研究起步较晚。但由于我国政府从80年代开始对汉字自动识别输人的研究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和支持,经过科研人员于多年的辛勤努力,数字图像识别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了长足进步,从简单的单体识别发展到多种字体混排的多体识别,从中文印刷材料的识别发展到中英文混排印刷材料的双语识别。各个系统可以支持简、繁体汉字的识别,解决了多体多字号混排文本的识别问题,对于简单的版面可以进行有效的定量分析,同时汉字识别率已达到了98%以上。

  当前,数字图像识别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识别系统的品质和效率,增强系统对不同文本的适应性,扩大使用面。在加强版面分析、识别结果上下文匹配后处理和各种实用化技术的研制的同时,进行对识别方法的进一步研究,促使更实用的产品出现。

  大学毕业开题报告 8

  应包括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文献综述;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重点难点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课题研究计划与写作提纲等。

  课题研究的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私营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企业日趋激烈,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竞争的核心,是企业最具活力、最具发展前景、最具收益的战略资源,是企业成败的关键。目前部分私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过于简单,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形同虚设,几乎无培训投入,激励机制非常简单。因为私营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员工流动性大,员工对培训方面的积极性欠佳。随着企业的发展规模越大,企业对各种类型的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如何加强和完善私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成为我国私营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课题研究的意义: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企业能否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关键在于企业是否具备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主要来自于企业中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一日益凸显其在企业价值中的重要作用,任何企业都离不开优秀的人力资源。私营企业迫切需要调整经营观念和人才意识,建立完整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塑造优秀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永久经营。如何合理利用人才,做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非常必要,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对于私营企业有着十分重要的发展意义。

  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收集有关私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资料

  2、了解私营企业,以及私企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3、分析我国私企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4、依据这些问题,提出如何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对策

  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

  本课题的难点是发现私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如缺乏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管理机构设置不科学,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培训机制不健全等等。

  本课题的重点是根据私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做出相对应的对策分析,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机构设置,实施规范化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创造平等宽松的用人环境,完善多渠道的激励机制,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加强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等措施。

  解决的主要问题:

  找相关的书籍对题目的意义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和研究找到论文的核心所在

  利用空闲的时间在图书馆多看看相关方面的书籍和学术论文,增强自己的理论知识

  拜访在这些方面有经验的人进行了解,使自己的思路能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联系老师,听取老师的建议使自己对论文的结构和框架能够很多的把握

  利用现在的网络进行资料的收集,来获取信息资源

  参考文献:

  [1]周晓梅.我国私营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人口学刊,20xx,06:40-42.

  [2]张国威.我国私营企业员工激励问题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xx.

  [3]方威,邓德胜.我国私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xx,01:32-35.

  [4]刘建和.私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中国西部科技,20xx,04:48-49.

  [5]张平.私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北方经济,20xx,09:26-27.

  [6]丁丽莉,仰书纲.关于我国私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企业活力,20xx,06:21-23.

  [7]陈显民.如何提高当代私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xx,04:311-314.

  [8]柯文进,马士成.浅析中小型私营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02:35-38.

  [9]俞赛平.私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和对策的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xx,08:224.

  [10]俞赛平.我国私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探讨[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xx,09:58-63.

  [11]陈艾卉.私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S2:13-15.

  [12]刘娟.私营企业低成本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研究[J].经营管理者,20xx,27:144-145.

  [13]刘银花.私营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状况研究[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xx,04:97-100.

  [14]刘银花.私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xx,08:62-65.

  [15]丁媛.浅析私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J].商业文化(学术版),20xx,01:28.

  [16]辛颖.关于我国私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思考[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06:17-18.

  [17]张霞,丁正.关于我国私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思考[J].市场周刊(管理探索),20xx,S1:92-93.

  [18]王宝贵.私营企业人力资源合理利用[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06:43-44.

  [19]贾敏.私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J].中国包装工业,20xx,07:48.

  [20]郭永刚.私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企业,20xx,06:104.

  写作提纲:

  目录

  一、引言

  二、私营企业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概念.

  (一)私营企业的概念与特点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与及其内容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三、私营企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减少劳动耗损,控制人力资源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二)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有助于提高私营企业的竞争力

  (四)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战略的核心,对企业管理工作有指导作用

  (五)人力资源是对企业长远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四、私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私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

  (二)私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忽视对各级管理者素质的提高

  2、缺乏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3、管理机构设置不科学,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

  4、家族式管理模式阻碍人力资源的发展

  5、私营企业的培训机制不健全

  大学毕业开题报告 9

  一、论文题目

  浅析个人主义在美国文化中的体现

  二、课题来源,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最早起源于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一书,美国特有的历史文化造就了美国人特有的个人主义情结,个人主义极大地影响着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赋予个人主义不同的文化内涵,发挥着积极和消极的作用,我的论文开题报告。因此,以动态的眼光看待美国的`个人主义,以辩证的态度对待美国的个人主义是我们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应有的态度。本文通过分析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在本国文化中的表现来了解他国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尽量减少因各种文化差异而造成的交际障碍,从而达到彼此理解、配合默契的交际效果。

  三、研究目标、内容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文研究目标在于通过对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分析,让大家注意跨文化交际中因为文化差异所导致的一些问题,促进更好地交流和沟通,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跨文化交际的冲突,有助于了解不同民族的不同的文化内涵。

  本文分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介绍个人主义的内涵、历史背景及社会地位。

  第二部分:分析个人主义对美国文化的影响。

  第三部分:对比中西文化差异。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于能够正确对待个人主义价值观,并能够在跨文化交流中求同存异,尊重文化差异。

  四、研究方法

  本篇的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在选定课题后,从图书馆找相应内容的参考书籍,结合所学课程及大众文化意识,运用网络寻找更多更新的数据、资料和有参考价值的文献、作品、实例。本篇主要从理论上对个人主义进行分析,对比中西文化差异。

  五、研究计划

  20xx年4月,查阅资料,确定论文研究内容,撰写开题报告;

  20xx年5月初,查阅相关参考资料,构思论文结构,形成写作框架;

  20xx年5月10日,撰写论文,并完成中期报告;

  20xx年5月25日,修改论文,定稿

  大学毕业开题报告 10

  一、研究或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手段

  20xx年,崔立新在论文中谈到:美国市场营销协会,用于出售或者与销售产品有的活动、利益或满意感。[2]

  20xx年,张凤荣指出服务是隶属于某一经济单位的个人或物品状况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事先经过该个人或经济单位同意之后由其他经济单位实施的。[3]

  20xx年,李晓在其论文中指出,服务是一方能向另一方提供的,基本上属于无形的,并不产生任何影响所有权的一种活动或好处。(美国菲利普.科特勒)[4]

  20xx年,丁宁指出芬兰学者格隆鲁斯认为服务一般是以无形的方式,在顾客与服务职员、有形资源商品或服务系统之间发生的,可以解决问题的一种或一系列行为。英国学者A.佩恩认为服务是一种涉及某些无形性因素的活动,它包括与顾客或他们拥有的财产的相互活动,它不会造成所有权的更换。[5](丁宁,20xx)

  20xx年,宋彦军在其论文中指出,IS09004.2这样给出定义的:为满足顾客需求,在同顾客的.接触中,企业的活动和企业活动的结果。[6]

  只有出色的服务才会使企业具有超强的竞争力,客户光顾企业只是为了得到满意的服务,不会在意那些只具有一般竞争力的服务。

  二、服务质量

  三、企业服务质量的提升策略

  参考文献:

  1、朱正浩,刘丁己,西方企业服务质量研究述评[J].改革与战略,20xx,252、崔立新.服务质量评价模型[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xx.

  3、张凤荣.质量管理与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

  4、李晓.服务营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xx.

  5、丁宁.服务质量方法及其应用研究[J].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xx,9:56.

  6、宋彦军.TQM/IS09000与服务质量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

  7、张宁俊.服务管理:基于质量和能力的竞争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xx.

  8、李洛.服务质量多级模型在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应用研究[J].广州商学院学报,200,56:26~29.

  9、赵彩,快递企业服务质量测评模型及应用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20xx,4:23.

  10、丁宁.服务质量方法及其应用研究[J].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xx,9:43.

  11、陈开仁,湖南电信移动网络服务质量提升策略研究[D].硕士论文,20xx.

  12、梁娜安玉发,农村连锁超市服务质量提升研究[J].20xx,5:12.

  13、魏勇,浅析影响物业服务质量提升的因素及对策[J].20xx,11:14

  14、黄旭,酒店企业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商贸,20xx,02:23

  15、张宁俊.服务管理:基于质量和能力的竞争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社,20xx.

  大学毕业开题报告 11

  下文是论文开题报告的格式指导

  1总述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究

  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

  2提纲

  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3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

  4要求

  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第3部分第2)项“格式”的规定。

  开题报告

  学生:

  一、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论文综述

  1、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国内研究的综述

  4、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论文提纲

  前言、

  一、

  1、

  2、

  3、

  二、结论

  1、

  2、

  3、

  三、

  1、

  2、

  3、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一、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

  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预期的结果

  六、进度安排

  七、教研室可行性论证结论

  上文是论文开题报告的格式指导

  大学毕业开题报告 12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对于上级领导委派的任务,我们或多或少都应该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是一种对某个项目进行具体安排的文书,想要写好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报告参考:毕业论文开题汇报1700字”,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一、课题来源、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及研究意义、目的。

  课题来源

  电子商务的逐渐广泛运用,将使得各个企业降低交易管理方面的成本,大幅度缩减物流体系的成本,增加资金流运作的有效性和速度。医药行业是世界公认的适宜发展电子商务的行业。电子商务的推行可以改变传统的医药贸易模式,减少交易的中间环节节约企业生产及交易成本。医药电子商务的有效开展受医药企业信息化建设行业特征,以及国家政策等多方面的影响,但是随着我国医药企业现代化的发展,以及国家对医药电子商务的重视与推广,电子商务将为我国的医药企业增加自身价值的同时创造新的商机,而医药电子商务公司发展战略研究将会是中国医药电子商务的主流。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

  随着医药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相关研究也逐渐在深度与广度上得到加强。1996年—1999年,为医药电子商务的诞生初期,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必要性与可行性的探讨,旨在明确如何营造更为适合医药电子商务发展的内外环境。如汤振宁在分析了国内医药电子商务发展误区后指出:这个宏伟目标(医药电子商务)若没有强有力的技术和政策支持是难以实现的。

  1999年以后开始出现了有关医药电子商务运营模式与盈利方式的探讨,如李湘娟等对我国医药行业运用电子商务所形成的医药电子商务发展战略进行了总体介绍和分析;李永平等对欧洲主要国家btob、btoc医药电子商务发展战略进行了分析;陈玉文等对我国医药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的发轫进行分析,阐述其利弊与发展方向。xx年以后,医药电子商务逐渐得到公众的认可,各大医药企业纷纷开始加紧信息化改造,提高信息管理与网上贸易水平,医药电子商务及其相关研究内容日益广泛。包括:可行性分析、现状分析、模式分析、信息化建设、信息化管理、供应链管理、医药现代化物流,其中信息化建设专指医药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与发展,信息化管理是指企业内部信息化改造、管理软件的应用与维护、信息化管理的方式方法等。

  研究意义、目的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企业生存的经济环境,使大多数企业不得不选择电子商务。因而摆在企业面前的问题就是何时选择电子商务,如何选择电子商务,以及选择电子商务后又该怎样做。这就需要对电子商务的企业战略问题进行研究。

  有些人认为互联网使战略消失,但事实是,大多数失败的电子商务企业在开展电子商务时,都很盲目,都没有做过成熟的企业战略研究。迈克尔·波特在总结了电子商务企业的失败案例后明确指出,互联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战略。许多企业对于自己开展电子商务如何取得竞争优势和保持竞争优势缺乏战略管理理论的指导。这些企业并没有自己的理念,往往只是带着更好的技术和剽窃的思想,就宣布迈出了创新的一步。其实,创新的只是技术,而这对电子商务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对于电子商务企业的战略问题,迈克尔·波特在电子商务企业遭到重创后曾在《哈佛商业评论》撰文做了详细的论述。那篇文章是电子商务企业的管理类研究的重要著作,获得了当年该刊优秀文章奖的第一名。波特认为,电子商务企业的战略管理不仅不过时,而且更为重要,必不可少,因为互联网使得竞争更加激烈,企业更需要通过战略来区分出来。波特从战略角度批评了一些电子商务企业在经营时的盲目和战略的混乱,认为战略的缺乏是导致这些企业失败的根本原因。对于某些行业或传统公司而言,互联网也许是毁灭性的。它使得某些行业竞争优势最重要的`资源无效。相反,在许多情况下,特别是对电子商务企业来说,它恰恰能使这些资源变得更为重要。而当所有的公司都利用互联网技术时,互联网本身也趋于中性化,成为了竞争优势的一种资源。持久的竞争优势,来自于诸如独一无二的产品和强大的个人服务和个人关系之类的传统优势。互联网技术通过在更独特化的系统中,将公司所有业务整合在一起,从而增强这些优势,但它并不能替代这些优势。

  最终,能将互联网和传统竞争优势及竞争方式整合起来的战略,在许多行业中将胜出。从需求方面讲,客户需要渠道、配送及与公司打交道方式等方面的选择;从供给方面讲,如果生产和采购使用互联网和传统方法相结合的方式,那么其效率会大大提高。

  对于电子商务企业而言,他们必须首先追求自己的差异化,而不是互相模仿或仿效,他们必须从仅仅聚焦于价格中脱离出来,聚焦于产品选择、产品设计、服务,形象和其他能使企业差异化的领域。电子商务企业同样也能实现互联网与传统方法的联姻。可以通过创造自己独特的方式取得成功,通过屯重兵于能真正展示互联网与传统方法之间权衡的细分市场,取得成功。

  大学毕业开题报告 13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多元智能理论:智能即智力。美国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在1983年出版的《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哲学视角,描述了人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八种方式。他在《智力的重构:21世纪的智力》中将智能定义为:在一种文化环境中个体处理信息的生理和心理潜能,这种潜能可以被文化环境激活以解决实际问题和创造该文化所珍视的产品。实际生活情景是智能存在的前提,解决实际问题是智能的表现形式,能对自己的文化提供重要的创造和服务,也就是创新,是智能的最高境界。言语-语言智能包括用语词思维、用语言表达及洞察复杂内涵的能力;逻辑-数理智能指计算、量化、思考命题和假设及进行复杂的数学运算的能力;视觉-空间智能指人们以三维的方式进行思维的能力;身体-运动智能指人们操作物体和精准调整自己身体动作的能力;音乐智能在那些对音调、旋律、节奏和音色具有敏感性的人身上则表现显著;人际交往智能指能够有效地理解他人,并有效地与他人交往的能力;自知自省智能指人们建构准确的自我感知以及应用这种知识规划和指导自己生活的能力;自然观察智能包括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形态,对物体进行识别和分类以及认识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的能力。加德纳还设想了几种潜在新智能,分别是存在智能、道德智能和精神智能。存在智能是指思考生死之意义的能力;道德智能涉及价值判断;精神智能使我们有能力把握宇宙和超自然的信念,但它最终依赖一定的感受能力。

  小学有效课堂教学实践: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现代汉语词典》把“教学”定义为“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顾明远教授认为“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活动”,我们这里研究的课堂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活动。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心理环境等组成有效课堂教学体系。“有效”就是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效果是指通过教师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效益是产出、收益,教学的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与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一致或吻合的程度;效率是指投入与产出之比,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行为以较小的投入,花费较少的时间、精力和努力,获得较大的教学效果,即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最大程度地促进全体学生素质和个性的最优化发展。“小学有效课堂教学实践”,指立足农村小学课堂,以小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的,实践于课堂,作用于学生,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过程。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小学有效课堂教学实践:“基于”不是照搬,而是借鉴,强调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重视教学过程的探索,使教师通过教学过程的合规律性,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从而相对有效地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教学实践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实施“扬长”教育,直击学生智能底线,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的塑造,全面地关照学生成长与发展。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国内外研究概况

  关于多元智能理论研究:

  国外,美国哈佛大学和马萨诸塞州马德福德的塔夫茨大学附属埃立特儿童学校发起了光谱课程项目,光谱方案的研究者和美国华盛顿州泰勒斯高中等6所以多元智能为指导思想的学校的教师们声称,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确实表现出智能强项。特别是6所多元智能学校的学生们在地区性和全国性基础技能领域以及标准化测验方面的成绩均超过了同龄人,而教师一直只是强调他们开发的课程,却没有教授学生们与这些测验相关的内容。美国的第一所多元智能学校--奇异学习社区,从幼儿园开始课程就被扩展,并以视觉艺术、音乐、创作性戏剧、舞蹈为特色;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的卓越示范小学创立之初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天才”,在班级、教学、课程方面形成特色;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的新城小学在学校管理、办学理念、教学和课程改革、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评价方面都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学校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研究组研究了美国41所应用多元智能理论至少3年以上的学校,其中78%的学校宣称他们在标准化测验分数上有明显的进步,其中63%的学校把他们的进步归因于使用多元智能理论中所建议的教学方式,78%的学校也提出有困难学生的学习成绩进步了,80%的学校提出学生家长对学校活动有更多的参与,81%的学校认为学生的纪律有明显的改善。

  国内,陶西平在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开发学生潜能方面做了大量的实践研究。他倡导“正视差异、善待差异”的学生观,主张“机会就是教育”和“教育面前无差生”等教育理念。霍力岩4年前开始在北京、深圳等地尝试将多元智能理论运用于教育实践,还承担了教育部“十五”课题“多元智力理论与幼儿教育改革”,研究成果有《实践中的多元智力理论》丛书。台湾地区永建国小通过多元智能理论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成功小学则在统整课程与教学方面颇有建树;北师大二附中把多元智能理论引进了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特别是独特多元的教学设计,导语设计、板书设计、情景设计、活动设计都突出多元化;上海交大子弟小学借鉴多元智能理论的人才观,建立了合格教师--骨干教师--个性化教师的三级台阶的教师管理模式;上海静安区市西小学从学校特色“纸艺”入手,在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方面做了有益尝试;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学院实验中学开展了《初中学生多元智能综合开发的教育策略》的课题研究,认真分析了学生的学习风格、类型和学生智能发展的不均衡性,构建了课堂、学校、社会相关,开放、多元、立体的德育课程体系;徐州市教科所引进多元智能理论,在幼儿教育阶段做了尝试,主要进行幼儿课程的开发,除注重课内的多元评价,还注重了家庭评价的多元化,在真实的游戏情景中使幼儿运用多种智能尝试机智地解决问题,进行创作活动,开发脑功能。这些研究成果都可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与借鉴。

  关于有效课堂教学研究:

  国内,湖南师大姚利民教授承担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大学教师投身教学和有效教学研究》,编著《有效教学论:理论与策略》,在对国内外关于有效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述评的基础上,论述有效教学的理论,阐述有效教学的发展,分析中小学有效教学的现状,全面深入地探讨了有效教学的策略;淮安市楚州区教研室的《使用苏教版实验教材,组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对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和操作模式进行构建;邳州市教研室承担的徐州市教育事业发展专项招标课题《教师行为与教学有效性研究》强调有效课堂要培养学生的学习经验,提倡学生自主地思考,把课堂营造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场,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把经验、思考、活动、再创造概括为有效学习的四要素,教师的教学行为则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上,体现在教学的设计上,认为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

  国外,有效教学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关注主题。从夸美纽斯开始,有效教学落实在规模效应及其相应的教学模式上。《大教学论》的理想寄托在班级教学中,它是有效教学的原始状态;夸美纽斯及赫尔巴特学派所倡导的“大”的、“普遍”的教学模式后来受到挑战:一是人们对普遍有效的定型化的教学模式逐渐产生怀疑,有效教学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二是以杜威教育理论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开始突破教学模式的思路而从人的问题、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来考虑有效教学的出路。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探索基础上,人们认识到无论“大”的、“普遍”的教学模式,还是个性化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都不能完整地实现有效教学的理想。于是有效教学越来越强调设计意识和反思意识,它需要在教学理念的支持下展开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的道路上,有效教学大体有三种取向:一是科学主义(以加涅的设计教学思想为代表);二是建构主义(以杜威的参与者知识观为代表);三是多元智能(以加德纳的理论为代表)。本课题旨在以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取向对有效课堂教学进行实质性的实践探索。

  研究的价值

  (1)推进对多元智能理论的理解和把握,实践于课堂教学,着眼于人的发展,挖掘学生的潜能,优化学生学习过程,促进学生脑功能的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提升课堂内在品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推动教师从新的视域反思和改进课堂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形成。

  (3)推助多元智能课堂的生成,形成学校课堂教学特色,促使多元智能理论本土化。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研究的目标

  研究当前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实践多元智能理论的方法和策略,改进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优化学生学习过程,促成学生智能的多样化与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构建多元智能理论观照下的新型小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基于学生优势智能发展的不同课程教学的策略,归根于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形成和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研究的内容

  (1)“多元智能理论”和“有效课堂教学”的文献研究

  包括:多元智能理论和有效课堂教学的内涵;多元智能理论和有效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小学有效课堂教学的理性思考;扎根课堂教学,各项智能在问题解决方面作用的文献研究;各种智能在发展过程中开展活动的内容研究。

  (2)小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优势智能的鉴别研究

  包括:多元智能理论中小学生各项智能特征的指标研究;参照多元智能理论中各项智能特征的指标,运用观察法、调查法、资料对比法等,从定性方面对小学生优势智能鉴别的研究。

  (3)实验前后师生课堂行为的调查研究

  包括:当前课堂教学行为存在的问题;当前小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调查;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小学有效课堂特征;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学生个性化课堂学习行为研究;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师个性化课堂教学行为研究。

  (4)多元智能理论观照下的小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包括:从农村小学实际出发,小学课堂教学中寻求各项智能间的融合点,开发学生智能,促其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结合各科课堂教学活动,建立每种智能发展的不同层次分级体系,探寻小学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各项智能发展的合格点;建立小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智能发展的分段升级体系,促进学生智能最优化发展的研究。

  (5)基于学生优势智能发展的不同课程教学的'策略研究

  包括:小学课堂教学中凭借学生强项智能有效发展弱项智能的策略研究;多元智能理论观照下的学科个性化课堂教学设计;学生多元智能个别化教育方案。

  研究的重点

  (1)小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优势智能的鉴别研究

  (2)多元智能理论观照下的小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研究的思路

  系统深入地学习借鉴多元智能理论,立足于课堂教学,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等研究方法,科学地从定性方面鉴别学生优势智能,调查实验前后师生课堂行为现状,构建基于此理论的小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基于学生优势智能发展的不同课程教学的策略,促成学生智力的多样化发展和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研讨相结合,注重实践应用与经验总结相结合。

  研究的过程

  (1)准备阶段(2006年4月-2007年4月):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与课题申报及开题论证工作,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分工。进行多元智能理论与有效课堂教学理论的学习,做好资料的汇编与书籍的购买工作。参照多元智能理论中各项智能特征的指标,采取观察、调查、资料对比等措施,从定性方面对学生优势智能进行鉴别。主要研究方法为文献研究法、教育调查法,成果为学生优势智能鉴别结果汇总表、目前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态度的调查等。

  (2)研究阶段(2007年5月-2008年7月):定期举行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主要探求不同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引进多元智能理论,促成学生智力多样化发展和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和策略,为学生搭建智能发展和潜能开发平台,完成研究目标及子课题的研究任务。主要研究方法为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成果为阶段性研究报告、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学科教学设计集录、实验前后师生课堂行为调查报告、研究论文等。

  (3)总结阶段(2008年8月-2008年12月):对本课题研究的过程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形成研究报告。并及时整理研究成果,为鉴定推广及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主要研究方法为经验总结法,成果为论文集、编著多元智能课堂教学案例解读、研究报告等。

  研究的方法

  行动研究法:这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根植于课堂教学实践,以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智力的多样化与个性化发展。

  文献研究法:用于寻求理论的支撑,在正确的先进的理论成果导引下,将其作用于课堂实践,达成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教育调查法:用于对学生优势智能的鉴别、学习态度的调查与师生课堂行为的准确定位,了解学生多元智能的相似性、差异性及师生课堂行为现状,评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学生智能的发展状况。

  案例研究法:用于教师有效课堂教学的失败与成功案例反思,学生成功案例的解读,从而探寻课堂教学中实践多元智能理论的策略和方法与学生多元智能个别化教育方案。

  叙事研究法:用于及时记录有效课堂中生发的有意义的鲜活的教学细节,融入教师的理性思考与独特认识,形成宝贵的智慧结晶。

  经验总结法:用于研究过程的反思与成果的积累,不断总结多元智能理论观照下小学有效课堂教学实践的经验,以供其他学校、教师参考、借鉴。

  五、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主要观点

  (1)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也是不断发展的,人各有智,智各有异,学生无优劣之分、轻重之别,人人都是可育之才,学生的差异只是学生智能优势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我们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可能,大多数学生有可能将任何一种智能发展到令人满意的水平,也就是说即使是在综合素质都很优秀的情况下,也会有一项智能特别拔尖。并且那些暂弱一些的智能,也可以在强项智能的影响带动下,慢慢被激活,重新变成强项。

  (2)多元智能理论是建构有效课堂的重要理论支撑。作为一线教学工作者,我们应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对小学有效课堂教学进行实践和探索,促使适应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形成。

  (3)“为了一切学生”要求我们必须在多元智能理论等先进理念的支撑下,改进不“顺应民心”的课堂教学,使之迎合于不同的学生个体和学生个体的不同差异,真正达其有效性。多元智能的课堂更有助于因材施教,更有助于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消除厌学情绪。

  (4)小学有效课堂教学中实践多元智能理论的过程,是学生个性发展的过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是校本研究的过程,也是教学质量提高的过程。

  发展与创新

  (1)多元智能理论与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理念相得益彰,将其引入课堂教学实践中,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体现了先进理念与日常实践的创意契合,且注重探讨如何把多元智能理论与新课程理论进行整合,将有助于推进新课程的改革。

  (2)本课题立足于农村小学,偏重于实践应用性研究,直接作用于课堂实践,反哺于学生发展,教研一体化,师生同受益。

  (3)本课题矢志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探求学生各项智能发展到不同层次的分级评价标准及促使学生优势智能最佳发展的分段升级评价标准。

  (4)本课题强调教师对学生智能的全新解剖,注重从课堂中挖掘资源开发学生的智能。

  (5)本课题致力于生成多元智能课堂,建构学校办学特色,促使多元智能理论本土化。

  六、预期研究成果

  阶段成果:

  2007年4月完成目前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态度的调查报告

  2008年7月完成实验前后师生课堂行为的调查报告

  2008年7月完成阶段性研究报告

  2008年9月汇编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学科教学设计集

  2008年10月汇编课堂中的学生智能发展评价手册

  最终成果:

  2008年10月完成研究报告

  2008年11月汇编研究论文集

  2008年12编著《多元智能课堂教学案例解读》

  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1、学校水平:2004年4月被命名为徐州市实验小学,荣获徐州市模范学校称号。江苏省教育学会、徐州市陶研会单位会员,徐州市学陶师陶活动先进集体、江苏省陶行知实验学校、江苏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先进集体。

  2、研究基础:“十五”期间,学校完成了四项课题(其中市规划课题两项,市教育学会课题一项,省陶研会课题一项)的研究任务,市规划课题均在优秀阶段成果评选中获奖(市一等奖、三等奖各一项),积累了一定的课题研究经验,同时造就了一支特别爱学习、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科研骨干队伍。

  3、人员素质:本组成员都是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六年以上的学科骨干教师,来自语、数、英、音、体、美等学科,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全部获得过县级以上优质课竞赛奖,80%教师有过论文市级以上获奖或县级以上发表的经历。他们善于学习,勤于调查,乐于实践,所有人员均主持或参与过省市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

  4、理论积淀:结合“阅读经典,丰富人生”读书活动,我校教师对多元智能理论的学习起步较早,已购买了近500元的相关书籍,开设过专题讲座,并且组织人员进行了研讨交流活动。

  5、经费保障:学校有教育科研专项经费,除去外出培训、教学研讨、购买书籍等的开支,以往仅用于课题研究的费用每学期均不少于1500元。基于此,本课题的研究经费完全可以得到落实。

  6、管理到位:科研是一把手工程,下设教科室。作为学校主课题,教科室具体负责为本课题把脉,日常布置、督促、检查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并会有计划地适时与市县教育科研部门领导专家交流、汇报,保障本课题朝着科学、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

  八、本课题已启动工作

  1、购买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书籍,组织全员通识培训。

  2、形成稳定的教育科研沙龙制度。一月一次,安排在每月最后一周的周四。

  3、开通徐州教育信息网课题管理博客,该课题博客列为十大热门博客之一。

  4、建设了学校网站,友情链接k12、教育在线等知名网站。

  5、定位于为校长行政决策服务,审视学校办学理念,重新修订教风与学风。教风:尊重差异,正心启智。 学风:张扬个性,多元发展。

  6、改常规听课为调研式听课,诊断课堂。

  7、正在商讨书纲,力争月底上报市教科所。

  8、计划10月份赴张家港参加省教育学会、省心理学会联合举办的“多元智能研讨会”。

  9、已有多篇论文参与评奖或投稿。

  大学毕业开题报告 14

  研究意义:

  钢琴伴奏是一门特殊独立的学科,也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对于完美表达一个作品的内涵,起到与演唱者同等重要的作用。在舞台表演艺术中,由于伴奏要与歌唱者一道共同进入“角色”,因此,必须与歌唱者一同研究作品。只有这样,才能在舞台表演时,行腔、换气,伴奏者不仅要能“跟”好、“托”好、“带”好,还能做到准确把握作品的风格处理,作品的内在意境,体会其轻重缓急的特点及乐句呼吸的深浅,敏捷的细微的感情变化,以便作出快速反应,为演唱者展示音乐的烘托,提供丰富音乐的氛围与再创造,最终与演唱者达到珠联璧合,交相辉映的艺术境界。即兴伴奏是一门应用的技术,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它除要求具有钢琴技巧、和声基础外,还要求演奏者具有良好的旋律分析、判断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应变能力,能较有创造性地选择好、设计好织体,并应用到伴奏中去;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应变能力。

  文献综述:

  ①刘聪、韩冬著《钢琴即兴伴奏教程新编》1999年8月北京第一版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

  ②凯斯特莱尔·略林茨著张瑞、邹国昌、徐振华译《键盘和声学教程》2004年8月第一版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

  ③立斐岚著《钢琴伴奏艺术纵横》1996年8月北京第一版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

  ④谢耿、陈雪慧著《钢琴即兴配弹教程》2004年1月第一版花城出版社

  主要内容:

  钢琴伴奏是一门特殊独立的学科,也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对于完美表达一个作品的内涵,起到与演唱者同等重要的作用。钢琴伴奏与歌唱两者就象是鲜花与绿叶,既有各自的特点,又必须有统一的平衡关系,只有处理好这种平衡关系,才会使声乐教学和声乐演唱水平得以提高,才会推动声乐钢琴伴奏艺术更好地发展。

  现在我们以系列片《共和国之恋》的主题曲《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为例,具体详细的展开讨论,看看钢琴的'即兴伴奏都需要注意些什么。

  一、熟悉、分析歌词、旋律:

  具体分析时要注意旋律的风格、情绪、调式、高潮等方面内容,把握住旋律的内涵,对旋律有总体的了解。

  二、和声布局:

  和声设计是钢琴即兴伴奏中具有“灵魂”地位的重要部分。和声选配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整首旋律伴奏处理的目的性、合理性和完美性。我们要根据对旋律的理解及和声进行原则开始总体布局。

  首先进行开始部分、高潮部分、结束部分的和声安排,注重和声的功能性及色彩性,安排好半终止及终止式。然后根据和声进行的规则及效果安排其他和弦。安排和弦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以正三、三度叠置、原位和弦为主、副三、转位、变音和弦为辅,多用第一、四、五级的连接。

  2、旋律开始部分以主和弦为主,以强调调式,高潮部分选用不稳定和功能性强的和弦、变音和弦,以增加动感。

  三、选用适合的和声伴奏织体:

  根据旋律的内容、情绪等设计、选择适当的伴奏织体是即兴伴奏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要求伴奏者应掌握各种风格、各种情绪、较多类型的伴奏织体:。

  1、抒情优美类乐曲,多让人感到精神放松,顾而常用分解和弦

  2、坚定有力、庄严宏伟类乐曲,常用柱式和弦

  3、欢快跳跃、节奏感强的乐曲,用带低音的半分解和弦

  以上三种形式是伴奏织体的基本形式,常常在伴奏中使用。当然,它还可根据旋律表现之需要进行变化,产生出更多、更适合的音型织体。伴奏音型的使用应统一中求变化。单乐段可只用一种织体,其他曲式可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织体,伴奏音型之间有个对比,会在听觉上更舒服好听。

  四、旋律中重点部分的处理:

  1、长音地方应进地填空:(a)、把旋律进行加花。(b)、把伴奏音型及和弦进行理复。

  2、高潮部分应加强处理:(a)、反向的八度、音阶、半音阶进行。(b)、根据风格使用震音、琶音等。(c)、选用动感较强的变化和弦、色彩和弦以加强紧张度、烘托气氛。

  3、对前奏、间奏、尾声进行较细致的处理。

  钢琴即兴伴奏的特点正在于“即兴”,它是在没有正谱伴奏的情况下,在较短的时间内为旋律即兴编配伴奏织体,要求凭借伴奏者的智慧与灵感在极短的时间内构思出合乎逻辑的伴奏方案,保证演唱的顺利进行,有时,灵感横溢时的钢琴即兴伴奏还能弹奏出比正谱伴奏更有光彩的效果。因此,即兴伴奏者对钢琴演奏技能、基本乐理、和声学、曲式分析、作曲理论方面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厚实的键盘和声基础和较好的钢琴演奏水平,才能更好地完成钢琴即兴伴奏的编配。

  进度计划:

  06、7、8——06、7、15完成论文选题

  06、7、16——06、8、31进行资料的收集、阅读和前期调研

  06、9、1——06、910完成毕业论文任务书

  06、9、11——06、10、20撰写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

  06、10、21——06、11、19进行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的审查及开题答辩

  06、11、20——07、1、20进行课题调研及论文撰写

  07、121——07、5、10进行论文评审和修改

  07、5、11——07、5、31准备并进行论文答辩

  大学毕业开题报告 15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俗话说得好:“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而一句“衣食住行”更是将“衣”摆在首位。可见,“衣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交际中扮演着何等重要的角色。绚丽多彩的服饰不仅体现了人类对美的追求,更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载体,不同的服饰打扮还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从远古时代的人类用树叶兽皮遮羞保暖,到当今社会讲究时尚、潮流、个性的流行服饰,人类的服饰演变历程怎样?它又是怎样影响、改变人们生活与观念的?当代的中学生对穿着打扮的追求和看法又是什么?我们将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追寻我国服饰文化史,领略中华服饰文化的精髓与博大。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制订出一个可行方案,宣传服饰文化,让服饰文化引起更多当代中学生的关注,使他们对穿着打扮的追求有更高更新的认识与品味,让他们的穿着打扮展现出当代中学生动人的风采。

  预期成果

  体验、调查分析报告、论文

  研究方法

  通过查阅书籍、报刊杂志、互联网、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形式,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基础知识、能力,收集有关资料,撰写相关论文。

  活动计划

  任务分工:由于人数有限,所以全组全过程参与。

  活动计划:

  第一阶段(第3周):参加课题研究培训,开好开题会,制订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第4—10周):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搜集中国古今服饰文化的有关资料,并整理分析资料。

  第三阶段(第11周):对我校高一年级的学生对穿着打扮追求与认识的问卷调查,整理分析调查数据。

  第四阶段(第12—13周):总结课题研究工作,撰写和修改课题研究报告。准备相关验收材料,完成有关结题验收的准备工作,申请课题鉴定、验收。

  可行性分析:

  人员条件:我们对这个课题充满着浓厚的兴趣,这将会使我们更加热情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完成好这门课程。

  我们的成员中有一名是团支书,这将使我们的活动开展得更加顺利。本组成员团结互助,善于分工合作,这也将促使我们的活动更加迅速的完成。

  物质条件:我们家中都有电脑,上网查找资料较为方便

  时间条件:现在下午一般都是两节课后就放学了,所以我们聚在一起的时间很充裕;同时,课间,中午的时间我们也都可以利用。

  总结:对我们来说,研究性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同其他功课相比,它的学习范围,内容和自由度都大大增强了。虽然开始大家都有点儿摸不着头脑,但在我们的努力以及朱老师的精心辅导下,我们克服了困难,最终顺利地完成了这次开题报告。

  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我们的收获和体会:

  1、我们共进行了两次开题论证。第一次论证时我们做得很不好,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很粗糙。看了另外两组同学的'展示,我们感到很没面子,也有些不服气。我们决定重新修改,完善一下,同时希望再有一次论证的机会。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第二次论证我们做得非常好,不仅内容充实,而且做成了幻灯片的形式,视觉效果也很好,得到了其他同学和老师的一致好评。由此我们感到,不是我们没有能力,而是我们没有全心全意地付出。只要肯做有心人,相信天下一定无难事――信心,是我们研究过程中的第一个收获。

  2、研究活动是一个团体活动,无论是制定研究框架还是具体实施,都需要几个人共同讨论决定,单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至少是不可能完善的。因此它在客观上为我们创造了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学会合作,学会取长补短,这是我们研究活动的又一个收获。

  3、通过此次活动我们也发现了自身存在的许多问题,比如说办事拖拉,效率太低,对问题的理解不够透彻等等,我们要在今后的活动中积极解决这些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

  大学毕业开题报告 16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在经济越来越发展的中国,网络技术的应用不断地向前发展。时至今日,信息化浪潮正席卷全球,方兴未艾。互联网已成为信息化的重要平台、信息化的重要工具和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已经与信息化分不开,而且相互促进。在网络中,我们可以实现教育、购物、交易乃至最新的电子政务。尤其在教育方面,因特网带给我们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可以通过浏览网页、论坛交流、视频课程等等来进行学习,丰富我们的知识量。现在国内已经有一些远程教育的先例,学生不需要在教室里和老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通过因特网这个媒介,师生之间就可以进行教学活动。

  南昌大学是目前江西省唯一的一所教育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桃李满天下。南昌大学以“全国性、国际化、高水平”为自己的定位,学科设置齐全,设有国际交流学院开展留学生教育,并在海外开办了两所孔子学院,这些都足以体现南昌大学在教学上的创新性、前瞻性和国际性。所以,我选定了这个课题,即以我所在的信管系为基础,构建一个昌大信管教学网,以推进远程教育的应用,走在时代前沿,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通过不断的探索与研究,以期让我们的教育方式得到改进,生活更加便利。

  本网站系统采用生命周期法来进行开发,使用ASP.NET技术,以VisualStudio2008加SQLServer2005作为主要开发工具,C#作为开发语言。ASP.NET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新一代建立动态web应用程序的开发平台,是作为.NET框架体系的一部分推出的。具有方便性、灵活性、性能优、生产效率高、安全性高、完整性强及面向对象等特性,是目前主流的网络编程工具之一。网站可以实现师生在网络中的教学活动,老师可以在电脑前给学生讲解知识点,可以通过站内电子邮件布置和批改作业,同学与同学之间可以通过留言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学习经验,通过资料下载进行课后自学。

  通过对这个课题的研究,我们可以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提升南昌大学信管系的教学品质,引领时代潮流,塑造我们南昌大学信管系的教育品牌。并且立足信管系,为南昌大学教育的创新性和国际化贡献一份力量。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国内外研究现状

  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网络教学都已开始普及应用。在一些相对偏远、教育相对落后的地方,人们利用网络的优势开展远程教学,以整合高校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本地的学生提供优良的教学服务。

  随着时代的发展,将来在教育领域必定会出现教师的网络品牌。由于那些为人类做出过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学者和在教育领域里独树一帜的`人会受到无数人的追捧及学习,所以我们有必要为这一需求提供一个平台。

  教育网站是提供教育服务为主的网站,它除具有一般网站的特点,如多媒体呈现、交互性、开放性、共享性、灵活性外,还具有比较明确的教育性与科学性。具体有如下特点:

  (1)教育网站是教育信息资源的集散点

  教育网站围绕各类教与学活动组织知识资源,直接指向教与学的过程、内容与方法。围绕各类主题组织起来的专题学习资源,成为学生学习极具价值的信息来源。

  (2)教育网站是教学组织的新型工具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常常采用互动学习类的教育主题网站作为活动的中介。这样,教师的教学空间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教育网站也就成了教师教学组织的新型工具。

  (3)教学网站为教学交互活动创设情境

  教育网站为师生提供了开展双向交互活动的环境。例如,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课程;通过电子邮件、留言等远程交流系统学生可以向教师及时反馈学习的效果,教师也可以向学生解答学习难点。

  (4)教育网站为教育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创造条件

  首先,网络教学所有使用的载体——浏览器(Brower)就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浏览器是一个web公用的统一的客户浏览程序,对于网络教学来说,浏览器就是学习者学习的平台。其次,教学活动是在完全开放的环境中进行的。教师可以随时根据学生反馈的学习结果对教学内容进行修改,教学资料库是开放的,所有学生只要登录到网站上,随时随地可以进行学习。

  2.网络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网络应用的推广,教育界也将迎来其所带来的冲击。网络教学已经在一定的范围内取得成效,在未来几年,高校、院系乃至教师,都将注重自己网络品牌的建设。网络教育具有突破时空限制和实现资源共享的基本特点,由此带来了共享教育资源、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速度、促进教育改革、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实现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学习和协作式学习等优点,因而网络教学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如1998年美国公布了“第二代因特网计划”,准备将122所全美一流大学联入网络;日本开始实施“信息技术研究开发项目”,将在日本中小学普及网络教育。我国政府对此极为重视,正在规划的国家

  远程教育项目包括基础教育领域,即中小学教育系统,它的近期目标就是通过网络互连1000所各级学校,并使8000所贫困、偏远地区的中小学具备利用卫星上网的能力。

  三、本课题研究内容

  1.项目概述

  昌大信管教学网旨在为学生和老师之间提供一个网络平台来实现日常的教学活动,在这个网站系统中,老师可以给学生授课,布置和批改作业,同学之间可以通过留言来交流学习经验、讨论遇到的问题。无论校内校外,只要是对南昌大学信管系课程感兴趣的同学都可以来到这里学习。

  2.项目功能简介

  (1)系统管理员

  系统管理员拥有本网站系统的最高权限,负责网站的日常运行与维护。系统管理员的主要任务有:审核注册会员信息、会员管理、教师列表管理、公告信息发布、站内信息审核与管理等。

  (2)教师

  教师在本系统中可以对本课程学生班级进行管理,通过视频给学生授课,上传学习课件和其他资料,使用站内信箱给本课程学生布置和批改作业,通过信箱和留言板和学生进行交流。

  (3)学生

  学生在这个网站系统中可以选择课程,浏览班级信息,上传下载学习资料,提交作业,教学评价,通过邮件和留言方式与老师和同学交流等。

  (4)浏览者

  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到昌大信管教学网,这些未注册者我们称之为浏览者,我们为浏览者提供了以下功能:注册、浏览公告通知和留言板、课程学习以及共享资料的下载等功能。

  3.性能要求

  (1)界面要求

  界面美观、和谐,整个网站系统具有统一的风格,布局的设置应有利于页面展示和功能实现。

  (2)系统质量要求

  系统应具有安全性、完整性、易用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四、本课题研究方案

  本教学网站采用B/S架构,考虑到访问量、网络安全等因素对数据库服务器和Web服务器的影响,系统采用ASP.NET2.0进行开发,保证系统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稳定,系统便于升级和维护。

  1.用例及业务分析(流程图、UML)

  统一建模语言(UML是UnifiedModelingLanguage的缩写)是用来对软件密集系统进行可视化建模的一种语言。UML为面向对象开发系统的产品进行说明、可视化和编制文档的一种标准语言。

  本系统采用Visual绘制流程图及UML,可极大增强用户需求的分析与理解,提高文档易读性。

  2.分层架构

  现在网络运用以三层架构为主,且多数是基于B/S方式实现的。所谓三层即数据服务层、业务逻辑层、表现层三层,将业务逻辑层独立出去可以大大降低维护成本,降低模块间耦合度。一个好的系统架构的目的是使代码易于维护、理解和可重用。本系统借鉴微软分层架构的经典案例PetShop4.0架构,将系统分为表示层、业务实体层、业务逻辑层、数据层的抽象工厂、数据访问接口定义、数据访问层、访问组件基础类、依赖类的工厂类、同步/异步处理策略接口,以期简化系统复杂度,提高系统灵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3.开发工具

  采用ASP.NET2.0进行开发,使用VisualStudio2008加SQLServer2005作为主要开发工具,C作为开发语言。

  4.开发环境

  WindowsServer2003操作系统,.NetFramework2.0平台。

  5.系统运行环境

  1.研究目标昌大信管教学网旨在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一个网络平台来实现日常的教学活动,在这个网站系统中,老师可以给学生授课、布置和批改作业,同学之间可以通过留言来交流学习经验、讨论遇到的问题。无论校内校外,所有对南昌大学信管系课程感兴趣的同学都可以来到这里学习。

  2.主要特色

  (1)系统创新

  在教育方面,因特网带给我们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可以通过浏览网页、论坛交流、视频课程等等来进行学习,丰富我们的知识量。现在国内已经有一些远程教育的先例,学生不需要在教室里和老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通过因特网这个媒介,师生之间就可以进行教学活动。

  (2)界面独特

  采用蓝绿为主色调,充分体现高校校园充满生机、饱含希望之韵;运用企业级设计流程,与实践结合,确保高效高质。

  (3)多层架构

  本系统借鉴微软分层架构的经典案例PetShop4.0架构,以期简化系统复杂度,提高系统灵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4)技术特色:

  采用ASP.NET2.0进行开发,使用VisualStudio2008加SQLServer2005作为主要开发工具,C#作为开发语言,保证系统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稳定,系统便于升级和维护。ASP.NET2.0独具以下特点:程序代码的独立性、组件部署与组态操作简单、良好的可扩展性、可靠的安全机制、更高的执行效率等。

  3.工作进度

  (1)2月23日——2月28日:需求分析与原型构造

  (2)3月01日——3月12日:系统概要设计(包括数据库设计)

  (3)3月13日——3月31日:系统详细设计(包括界面设计)

  (4)4月01日——4月20日:系统编码与实现

  (5)4月21日——4月30日:系统测试

  (6)5月01日——5月15日:论文撰写,完成初稿

  (7)5月16日——6月7日:论文修改与定稿

  大学毕业开题报告 17

  一、选题意义和背景

  计算机的普及和经济的日益全球化,会计电算化成为了会计行业不可少的,其中,erp系统就是其中一个知识点,ERP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是中小企业实现信息化,提高管理信息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武器,虽然在实施过程中会有很多问题,但是企业人员共同的努力,肯定会开创出适合我们自己的ERP。我国中小企业实施ERP的成功率会越来越高,必将带来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通过写这篇文章,让我自己对ERP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对我国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一些帮助,同时我相信我国的中小企业能够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更好的把握和运用ERP,让我国的企业在浴火中重生,在未来能更好的发展。

  二、参考文献资料

  1、郭海佳。ERP在中小企业应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非公经济,2007年第9期

  2、周玉请。ERP理论方法与实践[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三、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准备从我国中小企业实施ERP必要性入手分析我国企业与ERP的关系,从而引出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在实施ERP存在的一些大众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建议如何正确实施ERP。

  希望能通过写这篇文章能够让自己对ERP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希望能给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管理方面带来一些帮助。

  四、论文大纲

  1、ERP的概述

  (1)ERP的概念

  (2)我国中小企业实施ERP的必要性

  2、我国中小企业实施ERP存在的问题

  3、解决思路

  (1)总体思路

  (2)如何正确实施ERP

  五、研究方法

  初步打算采用因果论证和理论论证,并采用实证和规范分析对文章进行构思,在资源和效益追求最优化的理论基础上展开论述。

  六、总体安排与进度

  本论文将利用14周的时间完成。具体安排如下:

  1、第一周、第二周确定论文题目,并完成开题报告,与老师进行交流。

  2、第三周—第七周根据题目和开题报告搜集相关资料。

  3、第八周完成初稿,并交于老师批阅,听取老师的意见,进行修改。

  4、第九周二稿完成,并交于老师批阅,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完善。

  5、第十周三稿完成,交于老师批阅并定稿。

  6、第十一、十二周在老师的组织下进行模拟答辩,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7、第十三、十四周准备并完成正式答辩。

  学生签名: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指导教师意见:

  教师签名:XXX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大学毕业开题报告 18

  一、课题来源、选题依据、课题研究目的、工程应用价值部分

  课题来源部分只需简短介绍,如有特殊背景可以略加说明,一般不超过100字。选题依据,即要写出进行此课题研究的理由,故必须点出课题研究的必要性或重要性。撰写选题依据部分时,可以先对自己的研究课题所涉及的大背景作一相对简要的概述(约200字左右),然后把话题引到自己所研究的问题上来,阐述解决此类问题的必要性或重要性(约200字左右)。最后,写上“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进行研究。”之类的字样。另外,撰写时要注意简明扼要,相关的长篇大论的内容放到第三部分中去。

  第一部分中最重要的是课题研究目的,这里需概要地阐述本课题研究所要达到的目标(约100字左右,包括总目标和子目标)。可以先分述几个研究子目标、再概述研究的总目标。工程应用价值部分字数不限,内容多则长少则短,但写的必须是本课题研究所能带来的工程应用价值,不要把别人成果的应用价值也算成是本课题研究的应用价值。

  二、中外文献与资料阅读清单部分

  此部分的填写要点是必须规范化,而且参考文献的档次不能太低,教科书最好不要超过3本。文献题目指的是文章的题目或书名而不是论文集名或期刊名,作者名要写在左边并加括号。出版社名、论文集名、期刊名及期刊的卷(Vol.)期(No.)号等写在右边。此外,还要写出文献的起止页码、出版年代(如:计算机工程与应用,第7期,pp64-85,2006)。按先英文、后中文,再按发表年代降序排列(也有论文按引用先后次序或作者姓名字母顺序排列)。

  出处部分的规范写法为:文献按期刊名、卷号(有的期刊可能没有卷号)、期号、起止页码、发表年代的顺序写;论文集按论文集名(有的论文集可能有会议举行地点)、起止页码、发表年代的顺序写;书籍按出版社名、引用部分的起止页码、出版年代的顺序写。因万维网上的文献不具有永久性,且其中有些文献未经审查不具备权威性,故网上文献应尽可能少引用。另外注意,当参考文献目录给出以后,开题报告中的所有引用处就只写文献编号而不要再写文献的全称。

  三、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部分

  此部分一般内容较多,撰写时一定要注意围绕自己的研究内容来展开,千万不要把与本课题关系不太密切的内容写上很多,尤其不能为了凑字数到网上或其它地方大篇幅地抄袭他人的材料。对所涉及的领域,一定要深入地进行了解,在充分掌握该领域的方法、技术等的现状后,自己进行分析、归纳、组织,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无论有什么理由,抄袭他人工作成果都是不能原谅的。

  撰写此部分时首先确定好与自己研究相关的内容,然后按前述的top-down方式将准备写的内容分块,列出每节的大标题和每节内的小标题,经指导教师审核后,再有条理地论述与这些内容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还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着眼点主要在目前各相关方法、技术等要素的相互之间比较,对这些内容要以综述的形式来撰写,不要大篇幅地去写本人所使用系统的工作原理等技术上的细节(这些内容在将来的学位论文中或许是需要的)。

  一般在课题确定之后,自己会选择某些方法、技术、手段、工具等来完成该课题。之所以选择它们,一定是它们本身具有一些性能上的优势。故在写此部分时,要做相关的调查研究,把能够完成各个子课题的其它(非自己所选的)方法、技术、手段、工具作一宏观上的论述(至少500字),要说明它们的主要工作思路并指出其优缺点(对解决本问题它们肯定有不够适合的地方,否则它们就会被你选中),这样读者就可以通过比较,认识到你所做选择的正确性。

  相对于前面比较宏观的论述,对于自己所选择的方法、技术、手段、工具等,要在更细一点的层次上加以论述,大约500-800字左右(稍多些也没关系)。要使

  读者感到,你并不是在对所研究领域了解不够的情况下展开工作的,而是对课题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已经掌握得比较透彻了;并且你所做的选择非常有道理,是其它选择所不能替代的。此外,在第三部分的最后,要有总结性的论述。

  四、研究基础部分

  此部分相对比较简单。围绕自己的研究课题,所有与之相关的、自己过去所做过的.工作(包括研读相关文献和预研部分所做的准备工作)都可以写进去,要使读者感到你有着比较好的研究基础,因此是有能力完成课题所提出的任务的。

  写这部分时要注意的是,对所写材料要进行整理,从简单到复杂,逐层递进,写得要有条理性。另外,对此研究工作客观上有利的条件不要写在这里,要写到第六部分的可行性分析中去。

  五、主要内容及关键技术部分

  此部分的撰写要注意与第三部分的呼应,两部分内容不要重复。在第三部分中应写与本研究内容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比起这里写的相对要宏观一些。

  写此部分之前首先要凝练思路,确定好自己的研究内容。一般来说,把研究内容概括为3-5个左右的子部分较为适中(不是绝对的,可根据课题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划分其分块)。撰写此部分时要注意简捷、明了,不要长篇大论,不要拐弯抹角,一定要使读者一眼就可以看出你的主要研究内容的核心和该研究所涉及的关键技术的核心。围绕这两个核心,可以适当阐述,但不要太长使人不得要领,一般不要超过500字。撰写此部分的主要目标是能让读者感到:你对完成课题所需要的各种关键技术已经掌握得非常透彻了。

  六、研究方向、实施方案及可行性分析部分

  此部分、尤其是实施方案是整个开题报告的核心,是判断你能否按此课题继续进行研究的最主要依据。因此撰写时注意一定要写具体,其篇幅应该是六个部分中最大的,要在4页纸以上,而且不能再有任何泛泛而谈、浮在表面的东西。

  首先指出本课题所属的研究方向(应该是比较宏观的),并作不超过100字的切中要害的简述,即指出本课题所需重点研究的是属于哪一大类的研究(如:企业信息化、Web技术应用等),内容比第五部分要相对宏观一些。

  其次再根据第三、五部分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说明自己准备如何去完成课题所定的目标。方案要按top-down的方式写,同时要配以自己设计的框架图及流程图。先把实施方案分为几个块(块数视具体问题而定,一般3-5块较为适中),几个块综合起来就成为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对实施方案的各

  大学毕业开题报告 19

  一、论文名称、课题来源、选题依据

  论文名称: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课题来源:单位自拟课题或下达的研究课题

  选题依据:

  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是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前提和依据。通过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可以使企业对未来的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有正确的把握,从而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以减少技术创新决策过程中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只有在正确把握技术创新发展方向的前提下,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才能沿着正确方向开展,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得到不断加强。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商业中,企业的技术创新决定着企业生存和发展、前途与命运,为了确保技术创新工作的正确性,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有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可分为趋势外推法、相关分析法和专家预测法三大类。

  (1)趋势外推法。指利用过去和现在的技术、经济信息,分析技术发展趋势和规律,在分析判断这些趋势和规律将继续的前提下,将过去和现在的趋势向未来推演。生长曲线法是趋势外推法中的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美国生物学家和人口统计学家RaymondPearl提出的Pearl曲线(数学模型为:Y=L?M)及英国数学家和统计学家Gompertz提出的Gompertz曲线(数学模型为:Y=L·exp(-B·t))皆属于生长曲线,其预测值Y为技术性能指标,t为时间自变量,L、A、B皆为常数。Ridenour模型也属于生长曲线预测法,但它假定新技术的成长速度与熟悉该项技术的人数成正比,主要适用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扩散预测。

  (2)相关分析法。利用一系列条件、参数、因果关系数据和其他信息,建立预测对象与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模型,预测技术的发展变化。相关分析法认为,一种技术性能的改进或其应用的扩展是和其他一些已知因素高度相关的,这样,通过已知因素的分析就可以对该项技术进行预测。相关分析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导前-滞后相关分析、技术进步与经验积累的相关分析、技术信息与人员数等因素的相关分析及目标与手段的相关分析等方法。

  (3)专家预测法。以专家意见作为信息来源,通过系统的调查、征询专家的意见,分析和整理出预测结果。专家预测法主要有:专家个人判断法、专家会议法、头脑风暴法及德尔菲法等,其中,德尔菲法吸收了前几种专家预测法的长处,避免了其缺点,被认为是技术预测中最有效的专家预测法。

  趋势外推法的预测数据只能为纵向数据,在进行产品技术创新预测时,只能利用过去的产品技术性能这一个指标来预测它的随时间的发展趋势,并不涉及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科技、经济、产业、市场、社会及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在现代商业经济中,对于产品技术发展的预测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产品过去技术性能指标按时间的进展来类推,而应系统综合地考虑现代商业中其他因素对企业产品技术创新的深刻影响。相关分析法尽管可同时按横向数据和纵向数据来进行预测,但由于它是利用过去的历史数据中的某些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因素求出的具体的回归预测式,而所得到的回归预测模型往往只能考虑少数几种主要影响因素,略去了许多未考虑的因素,所以,所建模型对实际问题的表达能力也不够准确,预测结果与实际的符合程度也有较大偏差。专家预测法是一种定性预测方法,依靠的是预测者的知识和经验,往往带有主观性,难以满足企业对技术创新预测准确度的要求。以上这些技术创新预测技术和方法为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预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但在新的经济和市场环境下,技术创新预测的方法和技术应有新的丰富和发展,以克服自身的不足,更进一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和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先进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

  目前,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评估中,一般只考虑如下四个方面的因素:(1)技术的先进性、可行性、连续性;(2)经济效果;(3)社会效果;(4)风险性,在对此四方面内容逐个分析后,再作综合评估。在综合评估中所用的方法主要有:Delphi法(专家法)、AHP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估法、决策树法、战略方法及各种图例法等,但技术创新的评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其中存在着广泛的非线性、时变性和不确定性,同时,还涉及技术、经济、管理、社会等诸多复杂因素,目前所使用的原理和方法,难以满足企业对技术创新评估科学性的要求。关于技术创新评估的研究,在我国的历史还不长,无论是指标体系还是评估方法,均处于研究之中,我们认为目前在企业技术创新评估方面应做的工作是:(1)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技术创新评估指标体系;(2)建立一种适应于多因素、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的综合评估方法。

  这种情况下,神经网络技术就有其特有的优势,以其并行分布、自组织、自适应、自学习和容错性等优良性能,可以较好地适应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这类多因素、不确定性和非线性问题,它能克服上述各方法的不足。本项目以BP神经网络作为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构建的基础,BP神经网络由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构成,各层的神经元数目不同,由正向传播和反向传播组成,在进行产品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时,从输入层输入影响产品技术创新预测值和评估值的n个因素信息,经隐含层处理后传入输出层,其输出值Y即为产品技术创新技术性能指标的预测值或产品技术创新的评估值。这种n个因素指标的设置,考虑了概括性和动态性,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影响产品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导致产品个体差异的主要因素,尽管是黑匣子式的预测和评估,但事实证明它自身的强大学习能力可将需考虑的多种因素的数据进行融合,输出一个经非线性变换后较为精确的预测值和评估值。

  据文献查阅,虽然在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的现有原理和方法的改进和完善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如文献、、等,但尚未发现将神经网络应用于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方面的研究,在当前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不断缩短、要求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的经济条件下,以神经网络为基础来建立产品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模型,是对技术创新定量预测和评估方法的有益补充和完善。

  三、论文预期成果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项目研究的理论意义表现在:(1)探索新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丰富和完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方法体系;(2)将神经网络技术引入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有利于推动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方法的发展。

  本项目研究的应用价值体现在:(1)提供一种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定量预测技术,有利于提高预测的正确性;(2)提供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综合评估方法,有利于提高评估的科学性;(3)为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工作提供新的方法论和实用技术。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研究目标:

  以BP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研究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并建立科学的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及设计相应的模型计算方法,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对指标和模型体系进行实证分析,使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用价值。

  研究内容:

  1、影响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佑的相关指标体系确定及其量化和规范化。从企业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方面入手,密切结合电子商务和知识经济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系统综合地分析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各相关因素,建立科学的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并研究其量化和规范化的原则及方法。

  2、影响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各相关指标的相对权重确定。影响技术创新发展和变化各相关因素在输入预测和评估模型时,需要一组决定其相对重要性的初始权重,权重的确定需要基本的原则作支持。

  3、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研究。根据技术创新预测的特点,以BP神经网络为基础,构建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

  4、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计算方法设计。根据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基本特点,设计其相应的计算方法。

  5、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学习样本设计。根据相关的历史资料,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学习样本,对预测和评估模型进行自学习和训练,使模型适合实际情况。

  6、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的实证研究。以一般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工作为背景,对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进行实证研究。

  创新点:

  1、建立一套基于电子商务和知识经济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目前,在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方面,一种是采用传统的指标体系,另一种是采用国外先进国家的指标体系,如何结合我国实际当前经济形势,参考国外先进发达国家的研究工作,建立一套适合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此为本研究要做的首要工作,这是一项创新。

  2、研究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及其计算方法。神经网络技术具有并行分布处理、自学习、自组织、自适应和容错性等优良性能,能较好地处理基于多因素、非线性和不确定性预测和评估的现实问题,本项目首次将神经网络技术引入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这也是一项创新。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技术路线的可行性论证

  1、重视系统分析。以系统科学的思想为指导来分析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和变化的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并研究影响因素间的内在联系,确定其相互之间的重要度,探讨其量化和规范化的方法,将国外先进国家的研究成果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立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的指标体系。

  2、重视案例研究。从国内外技术创新预测与决策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归纳和总结出具有共性的东西,探索技术创新预测与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

  3、采用先简单后复杂的研究方法。对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研究,先从某一行业出发,定义模型的基本输入因素,然后,逐步扩展,逐步增加模型的复杂度。

  4、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研究工作与具体企业的技术创新实际相结合,进行实证研究,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研究出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成果。

  六、开展研究已具备的条件、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及解决措施

  本人长期从事市场营销和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工作,编写出版了《现代市场营销学》和《现代企业管理学》等有关著作,发表了“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管理创新”、“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组织创新”及“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观念创新”等与技术创新相关的学术研究论文,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也从事过企业产品技术创新方面的策划和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与许多企业有密切的合作关系,同时,对神经网络技术也进行过专门的学习和研究,所以,本项目研究的理论基础、技术基础及实验场所已基本具备,能顺利完成本课题的研究,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

  七、论文研究的进展计划

  2003、07-2003、09:完成论文开题。

  2003、09-2003、11: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及其量化和规范化。

  2003、11-2004、01: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构建。

  2004、01-2004、03: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计算方法研究。

  2004、03-2004、04: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体系的实证研究。

  2004、04-2004、06:完成论文写作、修改定稿,准备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

  傅家骥、仝允桓等。技术创新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吴贵生。技术创新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柳卸林。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赵志、陈邦设等。产品创新过程管理模式的基本问题研究。管理科学学报。2000/2、

  王亚民、朱荣林。风险投资项目ECV评估指标与决策模型研究。风险投资。2002/6

  赵中奇、王浣尘、潘德惠。随机控制的极大值原理及其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控制与决策。2002/6

  夏清泉、凌婕。风险投资理论和政策研究。国际商务研究。2002/5

  陈劲、龚焱等。技术创新信息源新探。中国软科学。2001/1、pp86-88

  严太华、张龙。风险投资评估决策方法初探。经济问题。2002/1

  苏永江、李湛。风险投资决策问题的系统分析。学术研究。2001/4

  孙冰。企业产品开发的评价模型及方法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02/4

  诸克军、杨久西、匡益军。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石油勘探有利性综合评价。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4

  杨力。基干BP神经网络的城市房屋租赁估价系统设计。中国管理科学。2002/4

  大学毕业开题报告 20

  一、选题依据(拟开展研究项目的研究目的、意义)

  (1)研究目的

  期待可能性理论产生于二十世纪初的德国,在大陆法系国家的刑法理论中研究探讨的比较多,不过由于我国对期待可能性理论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在许多问题上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统一的意见,直到今天,对期待可能性理论的价值以及理论本身,都没有居绝对优势地位的学说。虽然对于期待可能性刑法理论上尚争论不休,但其合理意义早已存在于刑事司法实践中,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本文着重对期待可能性理论进行研究,先简要介绍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和形成发展等基础法律问题,再分析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地位和适用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最后在对期待可能性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刑法对期待可能性理论借鉴的一些浅见,希望对立法和理论研究能有所启发。

  (2)研究意义

  期待可能性理论的积极意义在于考虑行为人本身的实际情况,不强人所难,能达到事实上的合理性和实质正义,不给被告人附加多余义务。因此,通过对期待可能性理论的研究,可以给刑事责任的'认定提供人性的标尺,使刑事责任认定更加合乎情理、充满人性,引入期待可能性理论对我国的刑法理论和刑事立法都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并且在刑事司法方面也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对现实许多疑难、争议案件可作出令人信服的阐释,更容易实现我们司法公正与合理的目标。

  二、文献综述内容

  1、期待可能性的概述

  (1)刘昌强、崔志鑫在《穿越的路径》中主张从狭义上理解期待可能性,认为期待可能性是指仅从行为时的外部情况考虑,期待行为人不为犯罪行为而为其他适法行为的可能性.

  (2)崔兰、崔志强在《论刑法中的期待可能性》中主张从广义上理解期待可能性,认为期待可能性是指根据行为人行为时的各种因素,能够期待行为人选择合法行为,如果不能期待行为人实施其他适法的行为,就不能对行为人的行为要求承担一定的责任。

  2、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地位

  (1)龙立豪,马六生在《论期特可能性理论在我国刑法中的适用》中主张故意、过失构成要素说,他们认为应当把期待可能性置于故意、过失中来理解,期待可能性是故意和过失的构成要素,包含在故意与过失之中,有期待可能性,就存在罪过心理,无期待可能性,就无罪过心理。

  (2)陈兴良在《刑法学》期待可能性一章中主张与责任能力、故意或过失并列的第三责任要素说,他认为期待可能性作为客观的责任要素,与责任能力以及作为主观要素的故意、过失构成责任的三大要素,只有三者同时具备,行为人才具有有责性。

  (3)姜晓贞在《论期待可能性理论及其与我国刑法的关系》中

  主张阻却责任事由说,认为期待可能性不是与责任能力、故意或过失并列的第三责任要素,也不是故意、过失构成要素,而应当将不存在期待可能性的情形,理解为一种责任阻却事由。

  (4)马克昌在《德日刑法理论中的期待可能性》中主张可罚的阻却、减少责任说,他认为没有期待可能性的场合,如同没有责任能力的场合一样,并不是成为没有责任,只是成为没有可罚的责任。

  3、期待可能性的判断标准

  (1)陈兴良在《期待可能性问题研究》中主张行为人标准说,他认为以行为人自身的具体情况为标准,根据此人在此时此景之下是否能够实施适法行为来确定。

  (2)舒洪水在《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哲学基础与本土化思考》中主张国家标准说,认为应当以期待行为开题报告范文模板(共10篇)

  (3)卢蕊在《期待可能性判断浅析》一文中主张平均人标准说,她认为应当把平均人放到行为人的处境看是否能够期待他们实施适法行为,根据平均人是否会实施与行为者同样的行为来确定。

  (4)付立庆在《人权标准说—认定期待可能性有无的一种新标准》中主张人权标准说,将期待可能性有无之认定应以被期待者之人权之充分关注为旨趣.

  4、我国刑法对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借鉴

  (1)杨兴培在《期待可能性的实践批评》中对于期待可能性的引入持否定态度,他认为在法治社会里,对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的评价

  与认定,应当坚持“规范在前、价值在后”的基本原则,而不是颠倒,期待可能性作为一种人文价值,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应当让位于刑法规范。

  (2)高晓飞在《期待可能性理论中国化的困境与思路》主张引入期待可能性,他认为引入期待可能性有利于促进我国刑法基本理念变革,有利于合理解释我国刑法中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使刑事责任认定更加合乎情理、充满人性。

  我认为目前学术界对于期待可能性理论的研究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对于期待可能性的地位和判断标准两个问题,学者们的争论就一直没有中断过,因此造成了期待可能性理论在适用上的一系列问题,使得刑事责任的确定缺乏人性的标尺,使得现实许多疑难、争议案件难以作出令人信服的阐释。鉴于期待可能性存在的理论价值,我认为应当对期待可能性的概念、地位和判断标准作进一步研究,确定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而提出我国刑法对期待可能性理论借鉴的一些浅见,希望对立法和理论研究能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刘昌强崔志鑫.《穿越的路径》.载《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7期

  [2]崔兰崔志强。《论刑法中的期待可能性》。载《企业家天下》2009[3]龙立豪马六生.《论期特可能性理论在我国刑法中的适用》.载《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4]陈兴良.刑法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5]姜晓贞.《论期待可能性理论及其与我国刑法的关系》。载《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9月第5期第29卷

  [6]马克昌.《德日刑法理论中的期待可能性》。载《武汉大学学报》2002年1月第1期

  [7]陈兴良.《期待可能性问题研究》.载《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8]舒洪水。《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哲学基础与本土化思考》.载《法律科学》2008年第3期

  [9]卢蕊.《期待可能性判断浅析》.载《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年8月

  [10]何立庆.《人权标准说——-认定期待可能性有无的一种新标准》.载《杭州商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11]杨兴培.《期待可能性的实践批评》。载《金陵法律评论》2008年第1期

  [12]高晓飞.《期待可能性理论中国化的困境与思路》。载《人民检察》2010年第5期

  三、研究方案(主要研究内容、目标、研究方案)

  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期待可能性理论概述,主要研究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概念、形成与发展过程和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地位,主要分析主流学说并提出自己的见解.第三部分,期待可能性理论的适用问题,包括判断标准和适用范围。第四部分,主要谈我国刑

  法对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借鉴意义。

  研究目标:

  通过对期待可能性理论的研究和分析,对我国刑法理论对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借鉴提出一些浅见,希望对立法和理论研究能有所启发.

  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法。

  四、进程规划(各研究环节的时间安排、实施进度、完成程度)

  2011年3月10日前,完成论文初稿并提交指导老师;

  2011年4月15日前,完成论文修改稿并提交指导老师;

  2011年5月30日前完成论文第三稿提交指导老师审阅与定稿;

  2011年6月10日前,提交论文答辩稿,准备论文答辩;

【大学毕业开题报告】相关文章:

大学毕业开题报告02-11

开题报告12-05

开题报告05-15

硕士开题报告06-17

开题报告范文06-17

本科开题报告06-17

日语开题报告10-12

关于开题报告11-03

开题报告的评语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