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开题报告

时间:2024-04-19 21:54:52 毅霖 开题报告 我要投稿

物流管理开题报告(精选10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物流管理开题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物流管理开题报告(精选10篇)

  物流管理开题报告 1

  毕业设计类型

  1、选题依据与意义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全社会对快递业发展的要求,如今,民营快递业发展迅速,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本文是在通过对xx快递的实际了解和研究其基本情况之后,提出其公司业务操作存在的现实问题,在具体分析了造成问题的原因之后,立足根本,统筹兼顾,提出一系列用以解决xx快递企业业务操作问题的观点、方法。旨在通过改进,调整,更新整个操作流程和操作方式,来促进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2、设计实施的方法与主要内容

  (1)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方法,同时查阅有关书籍、文献资料收集现代物流企业仓储管理系统的相关资料。

  (2)研究内容

  本文研究的意义

  一、我国快递业总体发展水平分析

  (一)我国快递业的发展概述

  (二)我国快递业务操作的`基本情况

  (三)我国快递业务操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xx快递公司业务简介

  (一)xx快递公司简介

  (二)xx快递公司业务简介

  三、xx快递公司业务操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xx快递公司业务操作的现状

  (二)xx快递公司业务操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四、解决xx快递公司业务操作问题的建议

  (一)制定业务操作规范标准

  (二)改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设备投入

  (三)采用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

  (四)引进专业型人才,增强核心竞争力

  (五)借鉴外来优秀经验,积极改善自身不足

  (六)加强客服部门处理问题件能力

  物流管理开题报告 2

  1、选题根据与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时完善,近几年来第三方物流在我国呈现了蓬勃开展的趋向。但是,由于我国的第三方物流起步较晚,而且加上内内部环境一些影响要素的存在,招致第三方物流业在开展进程中呈现了诸多成绩,这些成绩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开展。特别是自中国参加WTO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外物流进入,使得我国物流业的国际化竞争愈加剧烈。因而,做爲无论是关于经济管理部门还是企业而言,爲改动现状,博得开展,必需迷信合理地剖析现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停止变革与创新,以迎接新的机遇与应战。本文依据相关实际结合实践,剖析了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开展中存在的成绩,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2、设计施行的.办法与次要内容

  (1)研讨办法

  本文次要采用察看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等办法,同时查阅有关书籍、文献材料搜集第三方物流的开展现状并给出建议的的相关材料。

  (2)研讨内容

  引言:本文研讨的意义

  一、第三方物流的综述

  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二、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开展现状

  (一)总体规模小,开展潜力宏大

  (二)需求的不均衡性较强

  (三)行业集中度较低

  三、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存在的成绩

  (一)根底设备不完善

  (二)企业规模较小,效劳程度低

  (三)缺乏古代化物流知识和专业物流管理人才

  (四)国度在物流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四、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开展对策

  (一)增强根底设备建立

  (二)关于企业规模较小,效劳程度低这一瓶颈,可以开展战略同盟关系,合理应用社会存量资源

  (三)注重人才的培育,施行人才战略

  (四)有关部门应健全法律法规

  五、完毕语

  我国第三方物流业的衰亡是社会开展的必定趋向,但是我国第三方物流开展的存在着诸多的困难,既有物流供需单方运营观念、运营形式的成绩,又有物流开展环境和法律制度方面的妨碍成绩。但是在面对这些成绩时需求政府、企业和相关中介组织的无机协同,政府政策真正满足企业需求,企业的内部环境失掉优化,中介组织发扬应有的作用,改良和完善企业的外部管理,构成相关组织的合力作用,只需这样不时的自我改良第三方物流企业才干在将来的开展中占据一席之地。

  物流管理开题报告 3

  一、选题背景

  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给全球物流带来了新的发展。但电子商务快捷购物的需求,也对物流配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内物流业发展相对缓慢,没有一个有效的物流配送体系支持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

  但是在我国,由于人们对物流的研究起步较晚,水平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因此目前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物流的配送研究仅仅停留在肤浅的表面。这种认识和研究的落后不仅导致我国的现代物流理论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甚至使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受到了负面影响。因此,针对这一情况,建立一个与电子商务相配套的物流配送体系就成了当务之急。

  二、电子商务下物流配送模式的概述

  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就是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的物流配送。它是指物流配送企业采用网络化的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及先进的管理手段,针对社会需要,严格地、守信用地按用户的定负要求,进行一系列分类、编配、整理、分工、配货等理货工作。定时,定点,定量地交给没有范围限度的各类用户,满足其对商品的需求。

  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除了具备传统配送的特点以外,还具备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等特点。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模式有自营配送模式,协同配送模式,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综合配送模式。

  (1)自营配送模式。自营配送模式是指企业物流配送的各个环节由企业自身筹建并组织管理,实现对企业内部及外部货物配送的模式

  (2)协同配送模式。协同配送模式是指在在城市里,为使物流合理化,在几个有定期运货需求的合作下,由一个卡车运输业者,使用一个运输系统进行配送。

  (3)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也就是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配送模式,通过为一定市场范围的企业提供物流配送服务而获取盈利和自我发展的物流配送组织形式。

  (4)综合配送模式。综合配送模式是指企业以供应链管理为指导思想,全面系统地优化和整合企业内外部物流资源、物流业务流程和物流管理流程,对生产、流通过程中的各种环节实现全方位综合配送,充分提高产品在制造、流通过程的时空效应,并为此形成的高效运行的物流配送模式。

  三、国内外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模式的研究观点

  (一)国内研究状况

  国内对电子商务下物流企业配送模式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电子商务下物流配送模式的重要性研究。例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管理科技与工程硕士刘海波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研究》一文中指出,电子商务时代的物流配送,必须具有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和柔性化特征。我国物流业经过多年的建设虽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日益渗透到现代经济活动中,我国传统物流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化势在必行。安徽财贸学院市场营销系刘从久也在《论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中提出,近年来,人们讨论电子商务时都十分强调信息流、资金流、网站、网上支付等技术实现手段,却忽视了物流的实现过程。物流配送则是发展电子商务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上海财经大学的陈岗,刘亚彬在《改进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能力》中提出,物流配送是电子商务中商品和服务的最终体现,是实现电子商务的根本保证。随着电子商务的推广与应用,物流配送对电子商务的.影响日益明显,已成为电子商务企业的生命线。

  (2)电子商务下物流配送模式体系研究。物流是电子商务中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的最终保证,突破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配送瓶颈,建立高效快捷的物流配送体系,在当今显得尤为重要。江苏科技情报所的严军在《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体系研究》这一文章中具体介绍了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的概念和特点,阐述了中外物流配送体系的发展现状,对物流配送体系加以研究分析,利用电子商务的特点,实现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体系。舒宁在《浅论电子商务条件下的物流配送》中提出,如何实现电子商务条件下的物流有效配送“是个系统工程,既要加强对传统配送设备和技术的改善和改进,也需要利用新兴的信息和网络技术来提高配送的功能和效率。其总体思路是加强传统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物流及物流配送的标准化体系,加强物流信息网络的建设,避免传统条件下的物流配送存在功能单一,企业间相互自闭,网络信息化程度滞后的弱点!

  (3)电子商务下物流配送模式研究。张席洲,张小亮在《基于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的探讨》一文中指出,电子商务条件下的物流配送应是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的物流配送。确切地讲,是指物流配送企业采用网络化的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及先进的管理手段,严格地按用户的订货要求,进行一系列分类、编配、整理、分工、配货等工作,定时、定点、定量地交给没有范围限制的各类用户,满足其对商品的需求。配送模式是企业对配迭所采取的基本战略和方法。

  (4)电子商务下物流配送的发展研究。安徽财经大学商务学院韦道菊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的发展》中指出,物流配送是完成电子商务完整交易过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实现整个交易过程的最终保证。但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物流社会化程度低,物流管理体制混乱,机构多元化,导致社会大生产、专业化流通的经营优势难以发挥,规模经营、规模效益难以实现,设施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严重。另外,我国物流企业与物流组织的总体水平低,也制约了物流的发展。

  (5)传统配送与电子商务配送的比较分析。现阶段我国物流配送方式的发展与传统配送方式相比,已有了明显改善,但与我国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相比较,物流配送仍然滞后。舒宁在文章《浅论电子商务条件下的物流配送》中分析了传统物流方式的缺陷及电子商务条件下物流配送的优越性,提出了建立符合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道路。

  (二)国外研究状况

  (1)美国学者haul.lee,seungin whang在《winning the last mile of e-commence》一文中指出,物流配送能实现网上交易商品的末端配送,是整个电子商务活动的最后一个过程。

  (2)c.l.lai,w.b.a study of system dynamics in just-in-time logistics lee.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指出美国物流成本虽然不是全世界最低(比日本略高),但近十几年来,一直稳中趋降,目前物流总开支占gdp的比重基本维持在10%.而物流配送开支对整个物流总开支有着巨大的影响。

  (3)电子商务的提出。电子商务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电子商务的先驱ibm公司于1996年提出了electronic commerce(e-commerce)的概念,到了1997年,该公司又提出了electronic business(e-business)的概念。有人将e-commerce称为狭义的电子商务,将e-business称为广义的电子商务。e-commerce是指实现整个贸易过程中各阶段贸易活动的电子化。e-business是利用网络实现所有商务活动业务流程的电子化。e-commerce集中于电子交易,强调企业与外部的交易与合作,而e-business则把涵盖范围扩大了很多。广义上指使用各种电子工具从事商务或活动。狭义上指利用internet从事商务或活动。其对社会的影响,不亚于蒸汽机的发明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影响。

  (4)系统理论。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模式的构建主要的依据来源于系统理论。随着世界复杂性的发现。在科学研究中兴起了建立复杂性科学的热潮。贝塔朗菲指出,现代技术和社会已变得十分复杂,传统的方法不再适用,”我们被迫在一切知识领域中运用整体或系统概念来处理复杂性问题“.普利高津断言,现代科学在一切方面,一切层次上都遇到复杂性,必须”结束现实世界简单性“这一传统信念,要把复杂性当作复杂性来处理,建立复杂性科学。信息学家魏沃尔指出:19世纪及其之前的科学是简单性科学;20世纪前半叶则发展起无组织复杂性的科学,即建立在统计方法上的那些学科;而20世纪后半叶则发展起有组织的复杂性的科学,主要是自组织理论。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①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是系统演化的内在动力;

  ②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系统演化的外部条件;

  ③随机涨落是系统演化的直接诱因。

  四、初步设想

  在完成论文过程中,结合志勤美集科技物流有限公司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配送发展现状及自己所学知识,提出一些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努力做到体系完整,中心明确,材料翔实,理论系统。力图实现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质的认定与量化分析的统一。

  五、突破点

  第一次尝试用实证分析方法解剖一个具体的物流企业在配送方面的问题,在分析了志勤美集科技物流有限公司的配送模式后,发现了其中的不少问题。就这些问题,对原有的体制进行了一些突破。例如,在招聘人才上,以物流专业和电子商务人才为主,其他为辅;在考核和晋升上,要以”才“为平台,实行科学,合理,全面,透明的考核晋升管理制度。由于志勤美集科技物流有限公司拥有着联想控股美国apll的投资背景,为it企业提供专业的物流服务,所以决定了其与其他第三方物流企业有着不同之处。

  物流管理开题报告 4

  1.本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在当今世界经济快速发展,贸易活动的开展越来越广泛和自由化,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如何才能保证本企业的竞争优势,在同行业中取得地位,这就需要公司时刻保持工作的高效率,跟上时代的步伐。

  安全库存设立的目的是为了保障现有的库存不能满足这些不确定需求和由于补货提前期发生意外而设置的。一般来讲,未来的需求是不确定的,需求是有一定的波动性的,较高的需求和较低的需求在未来某个时间段都是有可能发生的,只是发生的概率有所不同。库存对企业来说无疑非常重要,是企业保证生产得以继续的基础,企业维持一个恰当的库存水平既能节约成本也能降低缺货损失,而如何更准确的确定一个恰当的库存水平,使企业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是企业的成本降低,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2.本课题的基本内容及关键问题

  从近几年物流的发展来看,控制物流成本无疑成为了许多企业的头等大事,而库存成本就是物流成本中的重要部分。而对于库存成本中的安全库存的水平,则将直接影响到客户满意度和物流成本。本文以江苏法尔胜企业的安全库存为例,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安全库存进行研究,并对法尔胜企业的安全库存提出改进意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首先,论文在开始阶段通过对大量的物流库存管理相关资料的查找和学习,初步掌握库存管理概念和目标;对库存管理内容也进行了解,为论文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文章在第一部分还讲述了abc分类管理法、定期订货系统、定量订货系统等理论的学习。

  其次,文章在第二章节主要是通过介绍仓储对来料的接收、出库、退货等流程,将原材料的`库存管理和安全库存的管理方法进行阐述,将文章中将要涉及到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述。

  接下来,文章在这一章节从现实的库存管理出发,对法尔胜公司的安全库存管理中将要用到的管理策略进行阐述并引入新形势的安全库存管理方法。

  然后,文章用一个章节的内容对法尔胜公司的安全库存管理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方法,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安全库存管理模型。

  接着,文章将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以及模型所反映出来的问题,针对企业本身提出改进意见和方法。

  最后,总结全文,分析本论文的成果和不足之处,并对下一步研究工作进行相应的展望。

  3.本课题调研情况综述

  通过对江苏法尔胜企业安全库存量的建模和计算,建立合理的安全库存水平,有效降低企业的库存成本,减少资金的占用。在研究分析的过程中,通过对安全库存量一般计算公式的推导和演变,立足企业产品市场的特性,同时与公司的员工进行沟通了解,因论文撰写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公司的库存数据安全问题,将通过与公司员工的谈话,对库存数据的波动给了一定的范围,对数据进行合理的处理,最终进行安全库存的计算,并将得出的结果与公司现有的安全库存水平进行对比,使安全库存量降低,并且在理论上能够保持公司的客户服务水平维持稳定的状态。

  4.本课题的方案论证

  本课题通过采用abc分类法、定期订购方法。定量订购方法等对江苏法尔胜公司进行库存预算,并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和到图书馆查阅资料以及通过和师傅等老员工探讨等途径进一步加深了对法尔胜库存管理中各部门业务流程的了解。

  首先,论文在开始阶段通过对大量的物流库存管理相关资料的查找和学习,初步掌握库存管理概念和目标;对库存管理内容也进行了解,为论文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文章在第一部分还讲述了abc分类管理法、定期订货系统、定量订货系统等理论的学习

  其次,文章在第二章节主要是通过介绍仓储对来料的接收、出库、退货等流程,将原材料的库存管理和安全库存的管理方法进行阐述,将文章中将要涉及到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述。

  第三,文章用一个章节的内容对法尔胜公司的库存管理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方法,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库存管理发现的问题,针对企业本身提出改进意见和方法。

  通过对江苏法尔胜公司库存管理的方案论证,从而更进一步认识到在库存管理方面的经验介绍及其实施过程遇到的不足,为以后改进提供了帮助和借鉴。

  物流管理开题报告 5

  一、选题意义

  作为一个完整的电子商务过程,正如一个完整的商品流通过程一样,如果进行细分,可以分解为商流、物流、信息流、货币流等4个主要组成部分,任何一次商品流通过程包括完整的电子商务,也都是这“四流”实现的过程。现在看来,商流、信息流、货币流可以有效地通过互联网络来实现,在网上可以轻而易举完成商品所有权的转移,但是这毕竟是“虚拟”的经济过程,最终的资源配置,还需要通过商品实体的转移来实现,也就是说,尽管网上可以解决商品流通的大部分问题,但是却无法解决“物流”的问题。我的论文就是想将物流配送对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和目前国内的电子商务中的物流情况进行浅要的分析与阐述。

  二、选题在该领域的水平和发展动态

  在一个时期内,人们对电子商务的认识有些偏差,以为网上交易就是电子商务,这个认识的偏差在于:网上交易并没有完成商品实际转移,只完成了商品“所有权证书”的`转移,更重要的转移,是伴随商品“所有权证书”转移而出现的商品实体转移,这个转移完成,才使商品所有权最终发生了改变。在计划经济时期,这个转移要靠取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实现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之后,这个转移则就要靠配送,这是网络上面无法解决的。而目前我过的发展状况却比较令人担忧,中国物流落后发达国家30年,中国物流业是近6、7年才开始起步的,并进入了发展期。中国物流业发展很快,基础设施并不完全落后,但是与物流相关的服务体系落后,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过物流社会化程度低,物流的管理体制也很混乱。电子商务是网络经济和现代物流一体化的产物,想要实现真正的电子商务就必须先解决物流的瓶颈,并完善物流的管理体制,把与物流相关的服务体系建立起来,当物流业走上正轨时,电子商务的道路也会相对平坦一些。

  三、论文研究的内容

  一、传统物流已不能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要求

  (一)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

  (二)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

  二、电子商务对现代物流的影响

  (一)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给物流带来了新的发展,使物流具备了一系列的新特点

  (二)电子商务对流通领域的影响

  (三)供应链技术

  (四)供应链管理的变化

  1、供应链短路化

  2、供应链中货物流动方向由“推动式”变成“拉动式”

  三、国外电子商务物流解决方案

  物流管理开题报告 6

  一、论文题目:

  乌鲁木齐市物流发展规划研究

  二、课题研究意义:

  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已经被认为是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效率的“第三利润源泉流”.通过对物流的发展规划研究,对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收入有重要意义。

  三、本文研究的内容:

  本毕业论文以乌鲁木齐市物流状况出发,对物流的利弊进行阐述,从专业的知识角度,着重研究,并对其提出自己的观点。

  主要包括:

  1、乌鲁木齐市物流概述:描述本市物流的.背景,概述其发展现状以及特征。

  2、物流SWOT分析包括其在成本、价格方面的优势;管理水平不够,缺乏品牌效应方面的劣势;国内外市场带来的机遇以及挑战等方面的分析

  3、乌鲁木齐市物流现状和存在问题。与国内较发达地区相比,乌鲁木齐相当数量的物流企业没有现代物流的观念,对物流业的认识还仅仅局限在运输、仓储、搬运等范畴大部分企业都未使用高新物流技术,未能按照现代物流理念对内部资源进行整合和重组。乌鲁木齐的总体物流成本和全国较发达地区相比较高。

  4、乌鲁木齐物流发展的建议及对策。通过高度重视,加快发展,规范市场竞争环境,加强综合物流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大力发展交通事业,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物流。

  四、课题进度计划:

  20xx年5月21日---5月23日:在指导教师指导下选择题目,初步确定论文写作方向。

  20xx年5月24日---20xx年6月1日:确定论文题目和研究方案;撰写开题报告。

  20xx年6月12日:提交开题报告。

  20xx年6月15日---6月30日:撰写论文初稿。

  五、参考文献:

  1、《管理学》第七版,斯蒂芬·P·罗宾斯。

  2、《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第3版)》马丁·克里斯托弗、何明珂、崔连厂、郑媛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01出版)

  3、《管理运筹学(第2版)》,韩伯棠主编,高教版。

  4、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5、冯之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6、林荣清杨华俊,《整合企业物流资源再造企业物流流程》,北京:《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特刊P52-54

  7、徐文静,《物流战略规划与模式》,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区域物流发展规划研究.

  8、《应用统计学(第二版)》,作者:耿修林,谢兆茹编着,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9、《物流信息系统》傅莉萍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09出版)

  10、《管理信息系统(第5版)》,作者:薛华成主编,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11、《物流竞争-后勤与供应链管理》作者:马丁。克里斯托弗(英)着,马越译。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12、《西方经济学》(宏观、微观),高鸿业、高文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3、《市场营销原理》,作者:(美)科特勒,(美)阿姆斯特朗(Armstrong,G.)着,郭国庆等译,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14、《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二版)》,作者:陈荣秋,马士华主编,出版社:高等教育

  物流管理开题报告 7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医药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出现,人们将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健康,这也促使中国医药行业进入了高速增长的阶段。随着医药需求的快速增长,发展物流是医药制造业提高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据全国重点企业物流统计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医药制造业物流规模不断扩大,但物流效率、物流服务水平等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依然较大。物流作为现代生产型服务业,是企业降低成本、获取第三利润源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下,医药制造业更需要大力发挥现代物流在行业转型中的作用。如何完整地展示医药物流中心的物流成本结构,并对其进行物流成本分析及成本控制,也成了各医药物流中心迫切关注的问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物流成本控制研究现状:从国外知名的期刊上看,其物流成本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微观企业物流成本的研究,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例如:约束条件下的供应商选择、物流及配送系统的设计、运输及仓储策略等。同时更加侧重于从实证研究角度来研究企业物流成本的控制、优化策略及相关数学分析模型。本文则将从供应商选择策略、库存及仓储策略、运输及配送策略三个主要方面来综述国外的物流成本控制的研究现状。

  1、供应商选择策略中的物流成本控制的研究。Mooret和Fearon主张价格、质量和产品交付是影响供应商选择策略的重要准则,他们认为线性规划方法可以成为供应商选择的一个重要方法。在这一思路的影响下,Gaballa首次从实证角度将数学规划方法应用于供应商的选择。Anthony和Buffa开创了一个单目标的线性规划模型用以支持企业的战略采购计划,但是订单成本、运输和验货成本等因素未被考虑到该模型中。Narasimhan和Stoynoff将一个单目标混合型整数规划模型应用于某大型制造企业,以优化面向供应商群体的订单分配及物料获取过程。Turner为British Coal公司提出了一个单目标线性规划模型,该模型在考虑供应商能力、订单量、最小订单量、顾客需求,及区域布局的约束条件下,实现总折扣价格的最小化。Sharma等人提出了一个非线性的混合型整数目标规划模型用以解决供应商选择问题。他们在模型中考虑了价格、质量、产品交付和服务等因素,所有的准则均作为目标。Benton在多品类、多供应商、资源限制和数量折扣的条件下,应用拉格朗日放松法开发了一个非线性规划和启发式过程模型用于供应商的选择。该模型目标是实现采购成本、库存持有成本和订单成本的最小化。Ghodsypour和O。Brien开发了一个决策支持系统(DDS),用于减少供应商数量和对供应商的商业伙伴数量进行管理。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以S.H.Ghodsypour和C.O.Brien为例,他们在2001年讨论了在多供应商、多种标准和供应商能力限制的约束条件下,供应商选择决策中的物流总成本问题,他们开发了一个混合型的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并进行了相应的数学实例分析。

  2、库存及仓储策略中物流成本控制的研究。库存与仓储问题,很早就被国外学者纳入关于物流成本控制的研究范畴,因而国外学者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十分深入,也取得丰硕的成果。

  1913年,FordHarrisr在其论文中首次发表了的经济订货批量(EOQ—Economic Order Quantity)模型;随后,Clark和Searf开始研究多级库存,并于1960年分析和建立了一个不考虑批量的N级流水系统(Serial System)。他们证明了对于考虑贴现和存储成本的N级流水系统来说,其库存控制策略是所谓的订货水平(Order—up—Level)策略。

  在这些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后边的学者相继从不同的问题和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经典模型。例如:经济生产批量模型、允许缺货的经济订购批量模型、经济订购批量折扣模型、物料需求计划(MRP)与及时化生产方式(JIT)库存模型等等。

  而关于库存成本方面的研究,近些年也取得了很显著的成就。例如:K.Skouri和S.Papachristos在对现有文献中的库存模型进行回顾与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以下5种成本应该被视为关键性成本:

  (1)损坏成本;

  (2)持有成本;

  (3)缺货成本;

  (4)机会成本;

  (5)补货成本。

  RonaldS.Tibben—Lembkea和YehudaBassok于2005年讨论了基于延迟定制化战略的库存模型,他们认为采用延迟制造战略来维持其库存战略能够带来可关注的利润增长。

  3、运输及配送策略中物流成本控制的研究。

  运输是物流系统的一大支柱体系,它被认为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国外学者对物流运输成本的研究涵盖了宏观、微观的各项运输及配送成本问题,具体研究成果如下所述。

  Krugman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他指出贸易成本规模在经济地理模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Henderson等人也强调了运输成本在贸易和收益方面扮演的角色以及其影响;Kumar和Hoffmann分析了贸易、运输成本和适度全球化之间的多重联系;而HensRunhaar和RobvanderHeijden探讨了公共政策对货物运输成本的干预,以荷兰的纸质印刷品的物流为例进行全面的分析,揭示了货物运输成本对供应链中的货物运输需求进行管理控制的机制。

  除此之外,国外的一些学者对如何测量运输成本进行了尝试,开始使用到岸价对离岸价的比率作为测量海运成本的工具,但是对于这种观点,也有许多学者提出了质疑,反对者认为,用到岸价对离岸价的'比率计算出来的成本不能提供与时间变化趋势相同的足够信息。

  综合上述,可以看出国外物流成本研究体现出很强的实用性与针对性,研究内容和问题十分广泛,研究成果也很多。他们对物流成本的具体构成及相互影响的认识存有许多差异。他们集中于对物流成本优化策略、方法及技术等实操性的研究很多,而对于物流成本理论体系等相关基础理论的研究却相对较少。

  国内物流成本控制研究现状:我国对物流成本控制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引入我国也仅有20多年的历史,但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开发出了一系列可操作性较强的各类物流成本测算模型,例如:物流成本总量的测算模型、第三方物流服务市场规模的测算模型、物流业成本水平的测算模型等。

  黄岩提出了基于横向控制、纵向控制以及供应链为对象的计算机网络控制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假设销售、生产、采购和售后服务四个环节的物流成本分别是物流过程的函数,然后建立各部分的成本函数和总成本函数,最终构建了以物流成本的预测、计划、分析、信息反馈和决策等步骤为主体的横向控制和以过程为基础的纵向控制以及以供应链为对象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控制。

  柳键、马士华从供应商缺货对购买方的影响出发,引入有效库存水平概念,创建了在供应和需求都不确定的情形下仓库和零售商的库存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安全因子整体优化的思路和方法。

  李慧对物流作业成本法中的物流成本与作业量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引入线性回归预测与控制原理对物流作业成本预测和物流作业量的优化控制这一概念,并提出了多种作业的正态线性回归模型。

  张令荣,杨梅提出了基于价值链的作业成本法,分析一体化物流成本的数学模型。通过这个模型可以预测或模拟成本数据,并通过有关矩阵对应的变量,求取较优解或解,以便于物流成本控制。但是有所不足的是此模型仅仅是理论上的假设,并没有进一步的分析和实证。

  田肇云提出挖掘逆向物流潜在价值的策略。他指出有效的逆向物流管理能够减少企业乃至整个供应链的运营成本、增加利润,改善企业的现金流,提高客户服务质量,并为企业赢得信用和品牌形象。

  石明虹,滕芳提出制造业企业内部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物流评价体系的量化方法,他们主张从内部物流成本控制能力、库存物料管理能力、内部物流布局能力和内部物流管理成熟度四个方面构造评价指标。

  张余华,翁君认为供应链物流中,物流作为整个供应链子环节,其决策最终必须服从供应链,单纯对系统自身优化具有很大局限性。他们认为在供应链的背景下,物流系统优化将会遇到来自系统内部和外部的不同因素的影响,这些都会加剧优化的难度。

  三、论文提纲的初步设计

  (一)引言

  (二)物流成本理论基础

  2.1医药物流成本概述

  2.1.1医药物流成本的概念

  2.1.2医药物流成本的分类

  2.1.3医药物流成本的特征

  2.2物流成本管理

  2.2.1物流成本管理的环节

  2.2.2物流成本管理的方法

  2.3物流作业成本控制体系

  (三)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医药物流成本分析

  3.1作业成本法

  3.1.1作业成本法简介

  3.1.2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计算的要点分析

  3.1.3作业成本法在医药物流中心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3.2医药物流中心的物流成本核算

  3.2.1物流成本的作业成本核算模型研究

  3.2.2物流成本法的成本分配

  3.3医药物流中心的物流成本预测

  3.3.1物流成本的多作业线性回归模型

  3.3.2物流成本的线性回归预测

  (四)医药物流中心的物流成本控制体系

  4.1物流成本控制体系概述

  4.1.1物流成本控制的含义

  4.1.2物流成本控制的要求

  4.2物流成本控制体系框架

  4.2.1事前成本控制阶段

  4.2.2事中成本控制阶段

  4.2.3事后成本控制阶段

  4.3医药物流中心的物流成本控制体系

  4.3.1作业成本核算

  4.3.2物流成本的控制策略

  (五)结论

  四、进程安排

  1、20xx.12确定论文题目,撰写开题报告;

  2、20xx.12——20xx.1文献阅读与整理,理论研究与分析;

  3、20xx.1——20xx.2实地调研,数据分析与整理;

  4、20xx.2——20xx.4论文撰写,形成初稿;

  5、20xx.4——20xx.5论文修改,形成定稿;

  6、20xx.5提交论文。

  五、主要参考文献

  [1]黄岩,高建兵,蔡雨阳。企业物流成本的控制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0(7):82—85。

  [2]柳键,马士华。供应链合作及其契约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4(1):85—87。

  [3]李慧。线性回归预测与控制在物流作业成本法中的应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4(6):115—117。

  [4]张令荣,杨梅。基于价值链的企业物流一体化成本分析方法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5(4):33—36。

  [5]田肇云。逆向物流潜在价值及挖掘策略[J]。商业时代,2006(8):17。

  [6]石明虹,滕芳。制造业企业内部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26):146—147。

  [7]张余华,翁君。供应链背景下物流系统优化问题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6(1):76—79。

  [8]胡开桥。苏宁电器公司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的策略浅析[J]。消费导刊,2009(1):33—35。

  [9]翟娜。连锁超市物流成本优化研究——怎样做到“天天平价”[J]。科技信息,2009(5):477—478。

  物流管理开题报告 8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

  2011年G20峰会透露出:持续的欧债危机和新兴市场的高通胀仍然沉重地压制着全球经济回暖的趋势。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如何把握好这次机遇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使我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关键力量,这个重任无疑落到了支撑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上。纵观我国的产业结构,不难发现,我国的制造业结构体系已走向成熟,所带来的物质方面的发展为服务业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撑和技术支持。与此同时,新兴的服务业正稳步发展,尤其以物流业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制造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之一。

  据统计,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超过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制造业方面,据研究机构IHS环球透视发布的一项研究指出:2010年中国制造业产值高达1.955万亿美元,在全球制造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为19.8%,首次超过美国(19.4%)。同样,物流业方面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11年9月26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第5次会员代表大会暨10周年庆典上专家披露:2010年中国全社会物流总额为125.4万亿元,比10年前增长了6.3倍,年均增长22%;2010年中国物流业增加值达2.7万亿元,4年年均增长14.5%;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从2007年的18.2%降为17.8%,相当于当年新增社会经济效益1600亿元;2010年中国生产资料销售总额达36.1万亿元,4年年均增长15.4%,中国社会物流总额则已达到102.6万亿元。在2011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成立10周年之际,中国的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从2000年的3555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30675亿元,年均增长24.1%;物流业增加值从2000年的6887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7310亿元,年均增长14.8%。这些数据无一不显示着中国的物流业已经成为支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

  江苏省作为一个经济大省,在2010年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GDP)41425.48亿元,占全国(397983亿元)10.4%,仅次于广东省(45472.83亿元)排名第二,同时其GDP(五年)年均增长13.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700美元。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与江苏省支柱产业之一的制造业是分不开的。江苏省制造业对江苏区域经济的贡献近年来稳定在47%左右。2010年制造业工业总产值88030.71亿元,比2009年(69758.11亿元)上涨了超过24%。这些数据显示出江苏省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也从侧面暗示了制造业产业结构正日趋完善。

  伴随着制造业的飞速发展,江苏省物流业的运行也保持稳健的增长态势,主要表现为:2011年上半年,全省社会物流总额为36137.73亿元,同比增长25.2%;物流需求系数为3.08。在社会物流总额中,工业品物流总额增长较快,占比较高。到2011年6月,工业品物流总额就已经达到27371.24亿元,同比增长27.7%,占全省社会物流总额的76%,比上年提高了2.02个百分点;进口物流总额为5357.43亿元,增长了17.6%,占社会物流总额的15.0%,占比回落了0.81个百分点;农产品、再生资源和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及外省市商品购进总额同比增长了11.0%、165.3%、16.1%和19.0%。此外,虽然江苏省社会物流总费用增幅较大,但它与GDP的比率却持续下降。2011年上半年,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966.04亿元,同比增长14.4%,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06个百分点。但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却降到了16.73%,同比下降了0.51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在江苏境内,物流业的发展已具有了一定的规模。物流业所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将为制造业发展更上一个新台阶提供了契机。二者联动,共同推进GDP大幅提升指日可待。

  因此,在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中,物流业到底起到多大的贡献,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的研究现状

  目前,发达国家对物流业与制造业关系的研究较少,但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的研究还是比较多的。

  1.关于物流业与制造业相互关系的理论性研究

  Thomas and Griffin(1996)认为协同物流两个或者更多主要阶段的协调问题,就是获得、生产和配送的协调,具体包括买卖双方协调、生产配送协调、存储配送协调以及战略规划等。而非线性配送费用模型、生命周期约束、普通国际供应专题、第三方国际物流、协同物流中分界点的确定等问题,将是协调的研究方向。Riddle(1986)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促进其他部门增长的过程产业,是经济的粘合剂,是便于一切经济交易的产业,是刺激商品生产的推动力,另一方面是基于核心竞争力提高的协调。Devaala, Vanden(1999)指出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制造业对加工制造环节的依赖性逐渐减少,却对贯穿于上中下游的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在逐渐增加,迫使制造业将增值环节推向生产性服务活动。Karmarkar(2005)认为,随着制造业结构形式逐渐的变革,服务作为中间投入要素已经越来越多地融入制造业。制造业企业活动的外置又将带动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与制造业进入了一个高度相关、双向互动的新阶段。

  2.关于物流业与制造业相互关系的定性描述

  John Tschetter(1992)指出:为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制造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美国大多制造行业已经实现大部分非核心业务外包于生产服务业,从而进一步改变了制造业和生产服务业的`产业人口比例。

  3.关于物流业与制造业相互关系的定量分析

  Chen.Y.W和Larbani M(2005)对不同的供应链联盟绩效进行了系统仿-真研究,并通过算例,分析了由两个供应企业、三个制造企业、两个物流企业、三个客户组成的供应链的价格联盟问题,为物流企业和制造企业之间的联盟提供了理论支持。Theodore and PartiCia(2000)基于制造商和物流提供商的合作关系,通过样本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认为物流能力的大小、合作的专注性、资产的专用性,合作交易的大小等对物流合作关系起到正相关的作用。Taylor, Colleen(2007)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说明了物流业与制造业结合伙伴关系有利于增强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的核心能力。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对于国内对物流业与制造业的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相互作用情况,政府、学者、企业各界也都给予了极大的重视。

  1.关于物流业与制造业相互关系的理论性研究

  刘志彪(2006)从整个生产服务业的发展与制造业结构调整角度出发,认为现代生产服务业脱胎于制造业母体,提出只有从发展生产服务业的高度来推进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政策才是切实可行的。王见喜(2010)基于企业物流战略管理理论、产业联动发展理论和协同效应理论,以及物流业与制造业内外部环境分析,研究了我国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发展的必要性和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四种主要联动模式。张燕(2007)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现代物流业与现代制造业的互动关系和江苏省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机遇,提出进一步推动现代物流业和现代制造业互动发展的思路。吕玉兰(2005)则从制造业企业物流角度强调我国制造业企业需要具有个性化的物流模式,即没有固定模式,只有趋势—物流的合理化与有效化,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模式和途径发展物流,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韩锡琴(2010)分析了我国目前制造业与物流业发展现状,指明二者向高端发展的瓶颈,同时根据发达国家二者的发展历程提出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存在的三个阶段,并用耦合效应模型判断发展阶段。

  2.关于物流业与制造业相互关系的定性描述

  李建建(2010)基于SWOT分析法就我国当前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刘丹(2009)针对福建省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提出:物流业属于生产性服务业,其发展依赖于制造业物流需求的释放,制造业的发展又需要物流业的支持,出台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政策措施具有重要意义。陈牧、韦震华(2011)针对广西制造业与物流业发展的实际,阐述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所具有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归纳提出广西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促进广西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的五项建议。

  3.关于物流业与制造业相互关系的定量分析

  针对云南省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关联程度,刘秉镰,林坦(2010)以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物流外包对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并最终落脚于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张快娟(2011)以杭州为例,构建了主成分-灰色关联模型(PGR模型),并根据该模型处理的结果得出杭州市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处于协调与不协调的临界状态,得出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并根据可控变量进行仿-真研究,预测未来协调程度。夏华卿(2011)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环渤海经济区、东北经济区、长江三角区等七个经济大区1999年到2008的的相关数据得出结论,制造业总额每增加1%可以带来物流值总额0.57%的增加额,即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且制造业总额增额:物流业总额增额为1:0.75。陈智刚、马俊生(2011)分析了云南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发展现状,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对二者关系进行定量分析,提出促进云南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施国洪、赵曼(2010)则用DEA分析法指出了物流业与制造业两者发展的不协调现象:二者发展水平不一致且互动不足。

  三、前期准备及资料搜集情况

  首先,本人从互联网、期刊、书籍上搜集到学者们对江苏省物流业与制造业相互关系的研究成果,并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其次,为了深入了解江苏三大产业目前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发展的侧重点,本人搜集了江苏十二五规划等材料,并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理解;再次,本人还从万方、知网等权威的论文数据库网站中搜集到众多与物流业、制造业相关的论文资料,以供写作筛选;最后,本人还通过阅读运筹学相关书籍,完成了多元线性回归的理论学习。同时,在导师的指导下,利用网络作为辅助工具,完成了Eviews软件的学习与应用。

  四、参考文献

  [1]董璞玉.中国制造业站在转型“十字路口”[N].解放军报,2011-12-7(3).

  [2]中国统计年鉴(2011)

  [3]Thomas and Griffin, Griffin Paul M. Coordinate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s Research,1996,94:1-15

  [4]Riddle Service-led Growth: The Role of the Service Sector in the World Development[M]. Praeger, New York,1986.

  [5]Devaala, Vanden. Producer services, economic geography and services tradability[M].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1999

  [6]Karmarkar. Will you survive the services revolu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5

  [7]John Tschetter,Stock J R. Logistics[M].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Oak Brook,IL,1992.

  [8]Chen.Y.W, Larbani Simul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supply chain with various allianc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e Technology,2005

  [9]Theodore and Particia. Arisk-free Perishable iterms returns Poliey.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00,2(1):100-106

  [10]Taylor, Colleen. Infineon combines manufacturing ,logistics in fab-lite shift [M] Electronic News,2007

  [11]刘志彪.发展现代生产者服务业与调整优化制造业结构[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6,5:36-44.

  [12]王见喜.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模式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3]张燕.江苏省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互动发展研究[D].江苏商论,2007,12:25-27.

  [14]吕玉兰.制造业企业物流模式及其选择研究[D].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5]韩锡琴.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机理与发展模式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6]李建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SWOT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32(9):52-54.

  [17]刘丹.促进福建省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对策研究[J].物流技术,2009,28(12):70-73.

  [18]陈牧、韦震华.广西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探析[J].法制与经济,2011,273:95-96.

  [19]刘秉镰.林坦.制造业物流外包与生产率的关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9:67-77.

  [20]张快娟.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的计量分析—以杭州市为例[D].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1]夏华卿.江西省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关系研究[J].物流科技,2011,7:54-57.

  [22]陈智刚、马俊生.云南制造业与物流业的产业关联分析[J].物流技术,2011,30(6):79-82.

  [23]施国洪、赵曼.基于DEA的江苏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10,9:62-65.

  [24]吕敏.物流业发展对产业机构优化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4

  [25]姜华.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J].区域发展,2005,12:12-14.

  [26]杨庆丽.论21世纪中国制造业的振兴[J].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27]江苏省统计年鉴(2007-2011)

  [28]江苏省统计年鉴(2002、2011)

  [29]李舜萱,陈海燕,常连玉.促进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J].物流技术,2009,28(7):9-11.

  [30]赵曼.江苏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研究[D].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6

  [31]江苏省统计年鉴(2010-2011)

  [32]江苏省统计年鉴(2009-2011)

  [33]江苏省统计局工业统计出.江苏新兴产业发展状况及路径选择研究 [J/OL].2012.1

  物流管理开题报告 9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航空物流是以机场为主体,依托机场航线网络及航空运输优势,借助现代的信息技术,整合多种运输方式及相关资源,连接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使原材料、产成品及相关信息从起点至终点有效流动的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和资金交换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服务供应链,为用户提供“一站式”、“门到门”服务为特征的一体化物流解决方案。与传统航空货运相比,航空物流不仅要完成货物的空中运输,而且还要参与物流运作的伞过程,对物流运作进行总体设计和管理,因此,航空物流更加强调物流功能的整合和合作关系的协调。

  航空物流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市场开放程度、经济发达程度和物质交换便利程度的重要标准,它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综合成本,有助于加快航空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从而有力地推动内外贸易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物流产业作为现代经济中的一个新兴的服务产业,其作为“第三利润源”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目前,我国航空物流业正处于传统航空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变过程中。努力探索我国航空物流管理及运营模式,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竞争的漩涡航空公司的货运业务专注于城市对机场与机场之间的航空货物运输,航空运输因其快捷、安全而获得竞争优势。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推进、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都给航空货运业带来无限的机遇。而另一方面,航空公司间运力投入的急速增加、货运代理人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和经营规模的扩大、客户对航空货运服务要求越来越苛刻,都导致了航空货运业竞争形势的日趋恶化。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获取更多利润,航空公司使尽浑身解数,服务制胜、质量制胜、价格制胜等等,各种竞争策略层出不穷。而经过一个接一个回合的竞争,航空公司们不免发现,从来都没有一个可以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竞争策略,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结果是服务质量上去了、市场价格下来了,而利润却不升反降!

  如何提高航空公司的竞争力是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从分析航空物流与供应链基本理论入手,将两者结合进行分析,探索航空物流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相应的提出供应链模式下的发展对策,最后对通过A航空公司采用供应链模式取得的巨大成效来验证供应链模式的航空物流的正确性。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到现在为止,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的研究基本上都是涉及到其中的一部分,大致上可以把相关的研究成果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1)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研究航空物流。比如曹学明、王喜富的《中国航空物流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中在分析我国航空物流发展现状、竞争优势基础上,结合最新颁布实施的《民用机场管理条例》,深入探讨了我国航空物流管理与运营模式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我国航空物流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探索民航货运企业转型为现代航空物流企业。随着GDP的逐年飞速增长,我国国民经济中对航空货运的需求迅速增加,我国货运航空业步入了新一轮的上升周期,这对促进我国货运航空企业转化为现代物流企业而言,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然而,从目前情况来看,国内的航空货运企业与国外的现代航空物流企业,如FedEx和UPS相比,在运营模式上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我国航空货运企业向现代航空物流企业的转变。如田蒙的《从传统航空货运到现代航空物流--从现代物流理论的发展看中国国有航空货运公司的转型》一文试图在现代物流理论的框架下,对我国民航货运企业转型为现代航空物流企业的重要改进方向给出一个探索性的阐述,并给出相关结论和政策建议。

  (3)介绍航空运输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战略方法。此类文章一般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深航空物流的优劣势、机遇和威胁分析,明确发展航空物流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如张红亮的《航空运输企业发展现代物流战略研究》中通过对目前中国航空运输企业所处环境的分析,针对航空物流的'现状,阐述了航空运输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了航空运输企业发展的一般模式,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物流发展战略,如服务品牌战略、与第三方物流合作战略、供应链管理战略等。再如范军的《我国航空货运发展形势及策略》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航空货物运输从最初作为航空公司业务的补充已发展成为航空运输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面对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和形势全面整合和提升我国航空货运业,从战略的高度发展航空货运已成为当务之急。

  (4)对于不同国家或中国不同区域的航运市场进行研究。许多学者通过研究不过国家的航空货运市场发展格局将我国航运市场情况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来对我国航空物流的现状还发展趋势进行描述,并提出相应对策。比如尚煜、卢洁在《我国及美欧亚航空货运市场发展格局研究》主要对世界上主要的航空货运市场美国、欧洲和亚洲进行分析,而后探讨了我国航空货运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对我国不同区域的航空市场也有众多学者进行了探讨,比如梁丹婷的《大珠江三角洲航空物流现状分析及其发展对策》一文中从区域的角度对大珠三角地区航空物流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为各机场的发展量身定位,并提出区域航空物流资源整合的措施,促进本区域五大机场之间的分工合作,从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

  三、主要研究内容(大纲)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第2章 基本理论概述

  2.1 航空物流基本理论

  2.1.1 航空物流的含义

  2.1.2 航空物流的特点

  2.1.3 航空物流的地位和作用

  2.2 供应链基本理论

  2.2.1 供应链的含义

  2.2.3 供应链管理的含义

  2.2.4 供应链管理的特点

  2.3 供应链模式下航空物流浅析

  2.3.1 航空物流供应链管理的含义

  2.3.2 航空物流供应链成员

  2.3.3 航空物流供应链管理实施

  第3章 航空物流现状与问题

  3.1 航空物流发展现状

  3.2 航空物流存在的问题

  3.2.1 硬件设施基础差

  3.2.2 竞争力不足

  3.2.3 物流资源整合程度低

  3.2.4 专业人才不足

  第4章 供应链模式下航空物流发展对策

  4.1 加快基础设施和物流信息化平台建设

  4.2 建立企业联盟,实现航空企业的强强联合

  4.3 加强航空物流资源的优化整合

  4.4 注重航空物流人才培养

  第5章 案例研究

  5.1 A航空公司简介及问题分析

  5.2 A航空公司供应链解决方案

  5.2.1 物流供应链内外部环境分析

  5.2.2 供应链方案描述

  5.3 A航空公司供应链方案评价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四、论文的进度安排

  论文收集资料、完成任务书及开题报告 20XX.3.18-4.07 第3-5周

  完成论文的初稿(手写) 20XX.4.08-5.05 第6-9周

  完成论文的二稿 20XX.5.06-5.26 第10-12周

  完成论文的终稿 20XX.5.27-6.09 第13-14周

  指导教师、评阅老师评阅,毕业答辩并汇总成绩。

  五、现有条件

  1、管理学院计算机机房,目前管理学院计算机机房具有130台计算机,方便了上网查阅资料和整理论文的需要。

  2、图书馆,图书馆内的藏书、数字图书及各种电子期刊资料,资料丰富。

  六、参考文献

  [1]孔繁荣:国际航空物流发展状况及趋势.商品储运与养护,2005(6)

  [2]钟波兰,李芙蓉: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航空物流企业资源整合.商业研究,2011(1)

  [3]Journal Record Staff Oklahoma City Air Logistics Centers 76th Maintenance Wing receives innovation award.Journal Record.2006(2)

  [4]马士华,林勇,陈志祥:供应链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5]马骏:供应链管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6]镇小红:供应链整合研究综述.中国水运,2007(11)

  [7]严建援,瞿春娟:基于合作关系的供应链信息共享模式研究.物流技术,2007(1)

  [8]Anming Zhang,Lawrence Leung:Air Cargo Alliance and Competition in Passenger Markets.Transportation Research,2004(40):83-100

  [9]白杨:从航空运输走向综合物流.中国民用航空,2008(4)

  [10]谢泗薪,郑燕磊:航空物流绿色化发展的战略思维及路径选择. 空运商务,2012(18):32-40

  [11]余润:中国航空货运业的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研究.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3:5-13

  [12]聂金艳:冷链物流,航空物流发展的下一个增长点.空运商务,2013(1):50-51

  物流管理开题报告 10

  1.研究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化步伐的加快,物流企业对行业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促使物流信息网迅速发展,以适应物流行业的市场变化。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现代企业的专业分工和协作对现代物流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物流行业的人工管理早已不再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已成为现代物流的鲜明特征。物流行业的发展,使物流的信息化日益被广大从业者和信息系统提供商所重视。物流信息网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完全符合国内物流企业对行业信息的要求。同时,现代企业的供应链时刻在提醒我们,物流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绝对的优势,必须要求企业及时准确的掌握客户信息,同时对客户的需求做出快速的反应,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大限度挖掘和优化物流资源来满足客户需求,从而建立高效的物流经济。

  物流信息网站的出现,使得企业之间的物流信息能够迅速的传递,使生产资料和商品得到快速的流动。实现物流企业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的物流信息和物流功能的共享,最终能够充分发挥企业物流信息网的优势,提高企业物流效率。

  2.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已突破了地域的限制。企业竞争优势的建立和保持必须以可靠,高效的物流运作为保证,采取高效的物流运作模式来增强竞争实力、提高经济效益。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的不断发展,国际互联网的全球化热潮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信息时代,因此通过计算机来获取物流信息已经是信息时代到来必然要发生的结果。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为企业提供各类管理决策信息,辅助企业进行现代化的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物流管理系统的应用价值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建立了信息标准,规范了基础数据管理。通过建立物流体系,会对

  系统涉及到的所有基础信息进行整理,定义出基础档案的编码标准和管理规范,从而使各部门能以共同的标准对业务信息进行描述,避免理解误差。

  ②、打破了部门信息壁垒,降低了信息沟通成本。首先,信息可以及时的传递。其次,信息通过物流系统传递不会失真。再者,信息的获取方式从被动式变为主动式。总之,物流系统的应用改变了部门间信息沟通的方式,保证了信息沟通的效率和质量。

  ③、规范、优化了业务流程。在实施物流系统的过程中,会对相关的部门和岗位进行明确的职能定义,规定其工作的范围、内容和要求。在形成了流程规范后,还可以在物流系统中进行设置,确保在系统中只能按规定的.流程开展业务,从而保证了业务流程的规范性。

  ④、降低了对基层业务人员能力的要求。在应用了库存管理后,库管员只需要能在系统中输入收发单据即可,报表会自动生成。

  3.课题研究内容

  基于ASP.NET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综合性的物流信息网站平台的建设。研究的重点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本系统是一套基于运输作业流程的管理系统,该系统以运输任务、货品、商务三大线索设计开发。运输任务是该管理系统的核心,系统通过对运输任务中的接收、调度、货物配载、运输状态跟踪过程确定任务的执行状态;货物是系统管理的对象,本套软件通过对进入系统的货物的品质、状态的管理能够实时反馈货品所处的状态,即实现动态跟踪功能;商务是伴随着运输任务发生的应收应付费用,通过对应收应付的管理及运输任务对应的收支的核算,能够统计分析出实际发生的费用和每笔业务的成本利润明细。

  随着流通经济的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减低成本,提高效益,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对环境的迅速应变能力、第三方物流这种新兴物流形态和管理模式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第三方物流企业引进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不仅会提高物流企业的自动化程度和信息共享度、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还是会从根本上改变物流企业的发展战略。当前第三方物流的竞争主要围绕着信息志愿的占有而展开。

  通过物流管理系统,研究以下内容:

  系统主要用于物流信息的登记、查看以及自动变更货物的信息,并能安排配送,可有效的提高工作人员以往手工登记和查看历史记录的不便,加快了工作效率,并且系统具有安全性高的特点,可以做到资料的安全保护及资料的完整性。

  系统能够通过应用平台,快速处理下订单、分配车辆、分配司机、路线分配等操作。

  4.系统功能说明

  4.1系统管理模块

  本系统主要由:基本信息、销售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运输管理等基本模块组成。对于各系统模块的功能,具体体现如下:

  基本信息:提供已完成的物流信息和运输在途的运单的信息,并提供查询具体信息的功能,以及生成新的订单;

  销售管理:记录各种商品的销售情况,并且可调整商品价格;仓储管理:负责进货,并可调整库存;

  配送管理:安排配送货物的始发地和接收地等相关信息;运输管理:为一趟配送安排运输路线以及所用交通工具。

  4.2主要实现的功能:

  本系统能够实现各种信息管理的基本功能:

  (1)物流企业对企业订单的管理:系统能够生成订单信息,并且进行查询;

  (2)仓库及库存管理:系统能够提供仓库及库存的信息管理;

  (3)统计销售情况:通过物流信息分析出各商品的销售情况;

  (3)配送管理:系统能对物流的司机信息,车辆信息进行查询及修改;

  (4)配送路线管理:系统能够对货物的配送路线进行管理;主要需解决的问题有:

  (1)熟悉企业物流的各个流程,确定物流管理系统的有哪些功能

  (2)确定用哪些工具来实现物流管理系统

  (3)根据物流管理系统的功能确定界面结构,如何实现目标的功能

  (4)对数据库的数据安全性进行设置,减少数据的冗余

  5.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

  5.1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1)调查法。收集相关材料,做到材料准确、全面,保证材料分析的准确性。

  (3)技术分析法。本课题拟采用ASP.net编程技术,采用SQLserver数据库。由于ASP.net在服务器端运行,运行结果以HTML主页形式返回用户浏览器,因而增加了系统的安全性。

  5.2可行性分析

  由于传统物流行业操作过程复杂,手续繁多,业务信息多,围绕这些信息的处理也很纷杂。而且,物流行业竞争激烈,这种竞争,一方面表现在发展客户的市场开拓上,另一方面也存在于收集处理信息的速度、广度和深度,以及在业务操作中对业务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严密性,而更高层次上,还牵涉到公司决策层对整体业务的控制和协调。

  物流管理系统从物流行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参照先进的物流理念和多家领先的物流公司实际的运营流程开发而成,系统从完善的基础信息设置到货物的托运管理、在线跟踪,信息查询、到最后各种报表的生成,清晰的业务流程,使操作人员能够按照流程清晰的进行实际的操作,保证物流运作有序而高效的进行。

  6.主要进度

  20xx年秋季学期:

  第九周:接受毕业设计任务书,学习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及有关规定。

  第十周至第二十周:阅读指定的参考资料及文献(包括5-10万个印刷符号与课题或本专业相关的外文资料),完成开题报告、外文翻译任务。

  第二十一周:上交开题报告、外文翻译,指导教师批阅。

  20xx年春季学期:

  第一周至第七周:完成系统的设计与编程。

  第八周至第九周:撰写毕业论文,并交指导教师评阅,修改。

  第十周:形成毕业设计全部文件,全部成果交指导教师批阅,准备毕业答辩。

  7.参考文献

  [1]徐锋,陈暄.UML面向对象建模基础.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9[2]徐人凤,曾建华.SQLServer2005数据库管及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01

  [3]黎浩宏.VisualC#.NET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01.[4]郑宇军,王侃.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03[5]曾岳,彭军.软件工程案例开发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08[6]Karli,Watson,Christian,Nagel.C#入门经典(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05

  [7]内格尔.C#高级编程(第6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0

【物流管理开题报告】相关文章:

物流管理开题报告12-05

物流管理专业开题报告04-25

物流管理专业开题报告12-13

物流开题报告07-19

物流的开题报告06-09

物流开题报告07-19

物流管理开题报告9篇12-05

物流管理论文开题报告06-08

物流管理专业开题报告3篇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