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课件

时间:2024-06-18 16:49:47 泽彪 课件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游褒禅山记》课件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课件准备工作,无论哪种类型的课件,都是教学内容与教学处理策略两大类信息的有机结合。课件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游褒禅山记》课件,欢迎大家分享。

《游褒禅山记》课件

  《游褒禅山记》

  (宋) 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注释:

  浮图:梵(fàn)语(古印度语)音译词,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

  慧褒:唐代高僧。

  舍:名词活用作动词,建舍定居。

  址:地基,基部,基址,这里指山脚。

  而:连词,并且。

  卒:最终。

  之:指褒禅山麓。

  以故:因为(这个)缘故,译为“因此”。

  名:命名,动词。

  禅:梵语译音“禅那”的简称,意思是“静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种境界。后来泛指有关佛教的人和事物,如禅师、禅子、坐禅、禅房、禅宗、禅林、禅杖等。褒禅,慧褒禅师。

  慧空禅院:寺院名。禅院:佛寺。

  庐冢(zhǒng):古时为了表示孝敬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也称“庐墓”。这里指慧褒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庐:屋舍。(一说指慧褒生前的屋舍。)冢:坟墓。

  华山洞:南宋王象生《舆地纪胜》写作“华阳洞”,看正文下出应写作“华阳洞”。

  以:因为。乃:表示判断,有“为”、“是”的意思。

  阳:山的南面。古代称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背面、水的南面为“阴”。

  名:命名,动词。

  仆道:“仆(于)道”的省略,倒在路旁。

  文:碑文,与下文“独其为文(碑上残存的文字)”的“文”不同。

  漫灭:指因风化剥落而模糊不清。

  独:唯独,只有。

  其:指代石碑。

  文:文字,这里指的是碑上残存的文字。

  犹:还,仍。

  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汉字最初只有“华(huā)”字,没有“花”字,后来有了“花”字,“华”“花”分家,“华”才读为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华”的古音而写的今字,仍应读huā,而不应读“华(huá奢侈、虚浮)实”的huá。按,这里说的不是五岳中的“华(huà)山”)。言:说。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有“大概因为”的意思。谬:错误。

  侧出:从旁边涌出。

  记游:指在洞壁上题诗文留念。

  上:名词活用作动词,向上走。

  窈(yǎo)然:深远幽暗的样子。

  问:探究,追究。

  深,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深度。

  则:副词,用于判断句表示肯定,相当于“就”。

  穷:穷尽。

  拥火:拿着火把。拥,持,拿。

  以: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

  见:动词活用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怠:懈怠。且:副词,将,将要。

  盖:表猜测的发语词,大概。

  尚:还。不能十一:不及十分之一。

  不能:不及,不到。

  而:表递进的连词,并且,而且。

  则:表假设的连词,那么。

  至:动词活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加:更,更加。

  方是时:正当这个时候。方:当,正在。是时:指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

  以:相当于“而”,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

  明:形容词或用作动词,照明。

  既:已经,……以后。

  其:助词。

  则:副词,就,便,表示前后两事紧密相承或时间相距很近。

  或:有人。

  咎(jiù):责怪。

  其:那,那些。

  其:第一人称代词,指自己。

  而:连词,表结果,以致,以至于。

  不得:不能。

  极:尽,这里有尽情享受的意思,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夫:这,那,指示代词。

  于是:对于这种情况,因此。

  焉:句末语气词。

  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译。

  得:心得,收获。

  以:因为。

  求思:探求、思索。

  而:连词,表递进,而且。

  无不在:无所不在,没有不探索、思考的,指思考问题广泛全面。

  夫:表议论的发语词。

  夷:平坦。

  以:连词,表并列,而且,并且。

  则:表假设的连词,那么。

  而:可是。

  观:景象,景观。险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而:因而。

  焉:兼词,相当于“于此”。

  随:跟随(别人),“随”字后面省略“之”。

  以:连词,表结果,以致,以至于。

  至于:这里是抵达、到达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用在下文开头,表示提出另一话题。

  幽暗昏惑: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

  昏惑:迷乱。

  以:连词,表目的。

  相(xiàng):帮助,辅助。

  以:相当于“而”,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

  焉:兼词,相当于“于此”。这一句在“焉”后面省略了“而不至”。

  于人:在别人(看来)。

  为:是。

  其:加强反问语气的副词,难道。

  孰:谁。

  得:心得,收获。

  谬其传:把那些(有关的)传说弄错。谬,使……谬误,把……弄错。莫能名:不能说出真相(一说真名)。

  何可胜道:怎么能说得完。胜,尽。

  所以:表示“……的原因”。

  慎取:谨慎取舍。

  以:以(之),因此。

  悲:叹息

  庐陵:今江西吉安。

  萧君圭,字君玉。

  长乐:今福建长乐。

  王回,字深父。父:通“甫”,下文的“平父”“纯父”的“父”同。

  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国,字平父。王安上,字纯父。

  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至和:宋仁宗的年号。临川:今江西临川。

  王某:王安石。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者在“某”上冠姓,以后在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常保留“某”的字样。

  白话译文: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如今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如今将“华”读为“华实”的“华”,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对于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甫;我的弟弟王安国,字平甫;王安上,字纯甫。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

  创作背景:

  从文章后面有“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字样,据此可知这篇名文是作者在宋仁宗(赵祯)至和元年即公元1054年写的。当年4月,王安石从舒州(今安徽潜山县)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探亲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作者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所见到的景物,以及游山经过,并以此为喻,说明要实现这大理想,在研究学问上要“深思而慎取”。我们知道,王安石是主张变法的,青年时他就有志于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但他也认识到,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必将遇到重重阻碍,要成功,“志、力、物”缺一不可,但“物”与“力”不可强求,一个人要想为社会有所贡献,我们能做的只有“尽吾志”。“尽吾志”思想正是王安石后来百折不挠实行变法的思想基础,也是他文章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

  《游褒禅山记》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2、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明白这两者在当今改革开放时代的借鉴意义。

  3、掌握“各”、“极”、“观”、“求”、“其”等文言词的多种含义;辨析一些词性活用的情况;学习判断句的两种形式。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作者“尽吾志”的思想

  2、理解掌握因事说理,叙议结合的写法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讲解法

  四、教学课时

  三课时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在作文课上集中练习了“感受生活—描写生活”这一专题,其实在古文中不乏这样的范例,“唐宋八大家”的作品大都是写生活的典范散文。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捕蛇者说》等均是由生活而感,由感而成文。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体会一下作者是如何抒写自己的旅游感受的。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北宋临川(今江西临川)人。仁宗朝进士,神宗时任宰相,推行变法,史称“王安石变法”,列宁称之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王安石是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齐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学应当“有补于时”,重在“适用”。其散文现实性和战斗性都很强。王安石曾封荆国公,所以世人称为“王荆公”。本文写于34岁任舒州通判时。

  三、请同学朗读课文,纠正读音和停顿

  1、读音:窈然yao 好游者hao 咎jiu 相xiang 何可胜(sheng,完全,尽)道也哉庐陵箫君圭(gui,人名)君玉 余弟安国平父(fu,对男子的美称)

  2、停顿的句子:

  A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C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

  D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E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F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G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3、再次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和停顿

  4、学生小组讨论找出第一段认为重

  要的字词和句子,请同学解说。教师做补充。

  5、文章是一篇游记,从整篇文章来看,记游部分在哪里?

  明确:文章的第一二小节是记游部分,三四小节是写游洞后的心得,最后一个小节是记游的结尾,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喝作记时间,一级作者的籍贯、署名。这是写游记的常用的格式。

  6、集体翻译第一段

  7、找出第一段中的句式:判断句

  明确:文中的一种判断句的格式:者……也。者表示停顿,也表示判断语气

  8、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它游历的路径是怎样的?

  明确:这一段介绍了褒禅山的概况,游历的路径:禅院——仆碑——华山洞

  9、自由朗读第一小节,按照游径尝试背诵

  10、第1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与下文的议论有没有什么关系?

  学生齐读第四小节,疏通文字,掌握重点字词:之、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胜所以等

  明确: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

  11、齐读第四小节,尝试背诵

  四、布置作业

  背诵一四小节

  找出文章中的带“其”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和字词的掌握情况

  二、边译边总结

  1、 归纳“其”的用法

  (1) 代词。那(此系远指,指褒禅埋葬之时)。

  (2)代词。这(此系近指,指慧空禅院)。

  (3)代词。它(代仆碑)。

  (4)前“其”:代词。它(代“穴”)。

  后“其”:代词。那些(远指,作“好游者”定语)。

  (5)前“其”:代词。它(代后洞)。

  后“其”:代词。代游客,此处须用本名,不用现代语代词。

  (6)代词。自己(代作者本人)。

  (7)代词。他们(代“古人”)。

  (8)语气助词。难道(表示反问语气)。

  补充:(1)既其出——助词,无义。

  (2)视其左右——代词,自己(代作者)。

  (3)谬其传——代词,它(代山的名称)。

  (4)咎其欲出者——代词,那些(指欲出者)。

  2、第二段可以分成几层?

  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简介前洞和后洞。第二层:记叙自己游后洞的经过

  3、第二层主要突出哪几点意思?为什么?

  (1)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2)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3)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为下文的议论打下基础。

  4、第三段可以分为几层?

  可以分为五层:

  (1)借古人“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引出下文的议论

  (2)以游山为喻,突出“志”的重要。

  (3)说明“力”的重要。

  (4)说明“物”的重要。

  (5)从正反两方面强调“尽吾志”的重要。

  5、在志、力、物几方面,什么最重要?

  明确:力与物也重要,但有时难以强求,只有“尽吾志”才能“无悔”、无“可讥”。

  6、第三段的议论与前文何处照应?

  第三段: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第二段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结论:要有志

  7、 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

  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

  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三、布置作业

  背诵二三小节

  第三课时

  一、检查背诵和重点字句的翻译理解

  二、齐读第四小节

  1、 第四小节有什么作用?

  明确:交代了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字,作记的时间和作者的籍贯和署名。

  补充庐陵萧君圭君玉:古代我国对人的称谓比较复杂。(1)直称姓名(2)称字、号、斋名、谥号(3)称官名、爵名(4)称籍贯。有时几项兼称,这种称谓一般是先称官名,次称籍贯,后称姓名字号。

  至和元年:宋仁宗登基第一年。古代我国最早的纪年法是用王公即位的年次表示,叫年号纪年法。

  2、总结本文写作特色

  明确:因事见理,叙议结合。本文前两段记游山,后两段发议论,前面的记游处处与后面的体会有关,后面的议论又紧扣前面的游山经历。前后呼应,结构谨严,具体生动,浅显易懂

  3、讲解课后练习

  三、交代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字,作记的时间、作者的籍贯、署名

  难句补充

  1.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这是一个连锁复句,用“……愈……,愈……,……愈……”来表示这种关系。第一个分句“入之愈深”是条件,第二个分句“其进愈难”是紧承这个条件所产生的结果。在这里要注意几个分句的主语是不相同的,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余与四人”,因承上省略,第二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进”,“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第三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见”,“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这句可以译成这样:进洞越深,那往前进就越困难,可是看见的东西就越新奇。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这是一个“……者,……也”表判断的句式。谓语部分的“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又是一个判断句式。“乃”是判断词,课本上把“乃”注作“是”这是对的。但又说“乃”在这里有“在”的意思,这似乎缺乏根据。看来这是编者随文意译,而这样的意译是不妥当的。因为“乃”在辞书里,并不作动词用。“华山之阳”译作“在华山的南面”的“在”,只是在翻译时根据前后文的意思添加进去的。这句话可以说成“以其乃在华山之阳名之也”,可见有没有“在”字,“乃”是判断词。在这里还要注意:“乃华山之阳”是原因,“名之”是结果。“名”在这里充当动词使用,释为:称或叫做。整句可以翻译为:所谓华山洞的说法,是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才这样称呼它。

  3.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这是个翻译时难度较大的句子。除了课文上的注释,还要弄清楚:

  ①于:从。“于仆碑”就是从倒下来的石碑上。

  ②谬:是由形容词充当使动。“谬其传”就是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

  ③名:名词充当意动,后面省略宾语“之”。

  “莫能名者”就是没有人能以之为名,可意译为: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整句译成现代汉语是:我从倒下来的石碑上,又因而感叹那些古籍不存在了,后代人就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这种情况怎么说得完呢?

  按:有人把“古书之不存”的“古”解作前人,古代。“书”是刻写的意思,“之”代碑文,“不存”是漫灭,磨灭。意思是前人刻的碑文磨灭了。这样理解就回应开头的碑文漫灭,造成后人“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从而发出无限感慨。亦通。

  教学后记:课文比较长,但是可以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叙述和议论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在解析课文的时候,把记叙和相对应的议论部分结合在一起讲解,这样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的写作上的特色,而且当时讲析的时候容易体会文章叙议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文章语言的简洁和凝练,这样文章的思路也非常清楚。背诵当中,特别使文章的第三小节,文中的连词和语气词特别多,在讲析的时候可以区分一下“矣、也、焉”等语气词,帮助学生提高背诵的准确程度。

【《游褒禅山记》课件】相关文章:

《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游褒禅山记教学小结12-22

《游褒禅山记》教案05-22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04-13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02-01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02-10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08-06

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04-19

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03-06

《游褒禅山记》原文及译文01-29

游褒禅山记的原文及翻译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