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六年级数学《比的意义》课件
本节课主要教学比的意义,比的读写法及比各部分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它是进一步学习比矛盾基本性质及比的应用的基础。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六年级数学《比的意义》课件,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六年级数学《比的意义》课件 1
教学目标:
1.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
2.弄清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明白比的后项不能是零的道理,同时懂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比的意义及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老师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班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学生回答时教师板书男女生人数。)
师:男多女少这种现象从全国来看也非常明显。
教师在大屏幕上显示几个网页,在网页中突出以下数据:
1、海南省新生儿男女比例为135:100。
2、我国于2000年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在新生的婴儿中,男女人数的比为119.2:100。
3、男女比例失调,十年后我国将会有数千万光棍汉!
师:刚才我们提到的135:100和119.2:100都是比,关于比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师:比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的意义。(板书课题:比的意义)
二、探究体验,获取新知
1、教学比的意义。
(1)师:刚才同学们已经说了,咱们班有男生35人,女生20人。要对咱们班的男女生人数进行比较,可以用什么方法?(注:为了便于叙述,先假设上面的数据,实际讲课时根据当时学生提供的数据进行教学。)
启发学生说出:
用减法,比较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或女生比男生少多少人;
用除法,比较男生是女生的几倍或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
学生回答用除法比较时教师板书:
男生是女生的几倍:35÷20=1
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20÷35=
师:(指着黑板上的板书)刚才我们用以前学过的方法对男女生人数进行了比较。用除法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时,还有一种新的表示方法——比。
师:(指35÷20)同学们看这个除法算式,求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倍,是哪个量和哪个量比较?(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比较)
师: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比较,也就是几和几比较。(35和20比)
师:求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倍,又可以说成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35比20。(板书: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35比20)
师:谁来说一说,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倍还可以怎样说?
师:同学们再看,求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是哪个量和哪个量比较?
师:根据上面的例子,同学们想,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还可以怎么说呢?
启发学生说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还可以说成女生和男生人数的比是20比35。(教师板书)
小结: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知道,谁是谁的几倍或几分之几,又可以说成谁和谁的比。
师:这两个例子都是对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进行比较,为什么一个比是35比20,一个比是20比35。
引导学生回答:35比20是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20比35是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
教师指出:两个数量进行比较一定要弄清谁和谁比。谁在前,谁在后,不能颠倒位置,否则,比表示的具体意义就变了。
(2)师:在日常生活中,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例子还有很多。
师:2004年4月18日,全国铁路第五次提速。(教师出示火车图片)
“火车提速后,一列火车2小时行驶了320千米。这辆火车行驶的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320÷2=160(千米)
师:同学们看,求火车行驶的速度,是用哪两个量进行比较?(路程和时间)
师:那么,火车行驶的速度又可以说成谁和谁的比?
启发学生说出:火车行驶的速度又可以说成路程和时间的比是320比2。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路程和时间的比是320比2。
(3)提问:在常见的数量关系中,单价可以说成是谁和谁的比?(总价和数量)
工效可以说成是谁和谁的比?(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
(4)引导学生总结出比的意义:
师指板书说,35÷20我们可以说它们的比是35比20,20÷35我们可以说它们的比是20比35,320÷2我们可以说它们的比是320比2。那同学们想一想什么叫做“比”?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启发学生说出: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5)提问:两个数的比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什么关系?
教师指出:在实际生活中,具有相除关系的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时,都可以说成两个数的比。(教师在“相除”下面加上重点号)
(6)提问:5÷8可以说成谁比谁?15÷25可以说成谁比谁?
2、反馈练习。
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一面国旗。告诉学生:一面国旗,长3分米,宽2分米。
提问: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说出哪些比?
3、教学比的读写法、各部分名称、求比值的方法及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理解了比的意义,在教材第47页还涉及到一些关于比的其他知识,你们想自己研究解决吗?
(教师让学生自己看书自学课本第47页的内容,看完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收获。)
师:谁来汇报一下,通过看书自学,你又了解到有关比的哪些知识?
学生可能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汇报:(允许学生无顺序汇报)
(1)比的各部分名称。
(2)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
(3)比的分数写法。
(学生汇报时,教师相应板书或出示课件演示。)
学生汇报后,教师重点提出以下问题:
讨论:比、除法、分数三者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区别?
得出:比是指两个数相除,表示两个数的关系,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种数。它们的意义是不同的。
引导学生根据比、除法的关系,想一想:比的后项有限制吗?为什么不能为零?
学生汇报时,教师相机穿插下面两个练习:
1、说出下面每个比的前项和后项,并说出比值。
4:5 0.8:0.4 1.2:0.3 9/7 4/5
2、把下面的比改写成分数形式。
21:100 32:15
三、实践应用,巩固深化
1、填空。
(1)有5个红球和10个白球,红球和白球个数的比是( )比值是( ),白球和红球个数的比是( ),比值是( )。
(2)小红的爷爷今年63岁,小红今年9岁,小红和爷爷的年龄比是( )。
(3)两袋米的重量比是0.7:3.5。这个比的比值是( )。
(4)小红3小时走了11千米。她所走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 )。
(5)航模小组8个人共做了27个航空模型。做的模型总数和人数的比是( )。
2、判断:
小强的身高是1米,他爸爸的身高是173厘米。小强说他和他爸爸身高的比是1 ∶173。
小强说得对吗?
3、既然比的后项不能是0,而足球赛中常出现的“2:0”的意义是什么?它是一个比吗?(让学生展开讨论)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订正时指出:足球赛中记录的“2:0”的意义只表示某一队与另一队比赛各得的进球分数,不是表示两队所得分数的倍数关系,这与今天学习数学中的比的意义不同,它虽然借用了比的写法,但它不是一个比。
4、根据下面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有关比的问题?
育英小学有男教师8人,女教师32人。在抗击“非典”期间,全校40名教师共为一线医务人员捐款2000元。全校学生积极投身“环境保护”工作,在收集废电池的活动中,六一班有学生45人,共收集废电池135节;六二班有学生42人,共收集废电池210节。
5、读一读。
你知道我们人体上有许多有趣的比吗?
将拳头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身高与双臂平伸的比大约是1:1,成年人身高与头长的比大约是7:1,腿长与头长的比大约是4 :1,男人肩宽与头长的比大约是2 :1。
四、归纳小结,质疑问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还有什么不清楚的问题吗?
六年级数学《比的意义》课件 2
一、教学内容
分数的意义
教材第61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
2.知道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可以用单位“1”表示。
3.引导学生学会抽象概括,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重点难点
1.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
2.理解单位“1”。
3.突破一个整体的教学。
四、教具准备
投影,练习投影片,长方形、圆形纸各一张。
五、数学过程
(一)导入
请学生举出几个具体的分数。(老师板书)
根据学生举例的分数,请同学们说出都知道这个分数的什么?如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它的各部分名称,以及自己的课外知识等。
老师举例并板书:
请学生说出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甲:表示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4份,吃了其中的1份,可以说吃了这块月饼的'。
学生乙:还可以表示把一根绳子平均剪成4份,其中的1份,就是这根绳子的。
(二)教学实施
1.认识单位“1”。
(1)动手操作。
老师:如果用图表示,可能你们每人会有不同的表示方法,现在请你动手折一折或画一画来表示。
学生展示成果。
(2)老师投影出示图片。
老师:投影片上的这些图,你能在每一幅图上表示出它的吗?学生先小组内交流,再集体反馈。
学生甲:我把4根香蕉看作一个整体,一根香蕉是这个整体的。
学生乙:把8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两个苹果是这个整体的。
学生丙:我把12个△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3个△是这个整体的。
学生丁:我把1米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就是1米的。
(3)概括总结。
老师:刚才同学们在表示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甲:都是把物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
学生乙:我发现有的是把1个图形平均分,有的是把8个苹果、12个△平均分,还有的是把1米平均分。
老师:一个图形,一个实物比较好理解,我们把它称为一个物体,那么8个苹果、12个△是由许多单个物体组成的,我们称作一个整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4)举例。
老师:对于这个整体,你还能想出其他的例子吗?
学生:这个整体还可以是一筐茄子、一车煤、一个年级的人数、全中国人口等。
2.概括分数。
老师:通过上面的学习,同学们对于单位“1”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整体“1”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
刚才同学们举了很多分数的例子,那到底什么是分数,你能尝试用文字描述一下吗?
先引导学生交流:把“谁”平均分?它表示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呢?
学生相互交流补充。
明确: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板书)
老师强调必须是平均分。
(四)思维训练
说一说下图中的阴影部分占整个图的几分之几。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师生共同回忆总结。
六年级数学《比的意义》课件 3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了解小数是如何产生的。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
3、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抽象、概括及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小数与分数的关系,深刻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法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米尺
教学课时1课时
一、旧知复习
二、生活中的小数
1、小数的'产生
2、请同学们利用学具盒中的米尺分组测量课桌、书本、黑板的长与宽。
小结:从日常生活和测量中,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除了可以用分数的形式表示以外,还可以用另外一种形式小数来表示。分数与小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共同来研究小数的意义。
三、探究新知
探索一:一位小数的意义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在尺子上是多少?写成分数是多少米?写成小数呢?
小结: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
板书: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探索二:二位小数的意义
还记得1米等于多少厘米吗?根据这个知识,结合刚才一位小数的学习,再利用米尺图,以小组为单位对下面的三道小题进行探究学
小结: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
板书:二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探索三:三位小数的意义
如果把1米的尺子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怎么用分数表示?又怎么用小数表示?你能举例说明你的表示方法吗?
小结: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
板书: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总结:
①分母是10、100、1000 …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这就是小数的意义。
②把1米看成一个整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来表示,也就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探索四:小数的计数单位及进率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用小数写作0.1、0.01、0.001
那么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板书: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四、练习达标
1、把下面各图中涂色的部分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分数和小数表示出来。(课本P33页“做一做”)
2、判断题
(1)0.1、0.01、0.001…是小数的计数单位。
(2)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是小数的计数单位
(3)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的后面,用圆点隔开,用来表示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数,叫做小数。
3、填空
0.8里面有个0.1;0.008里面有8个;
0.32里面有32个;6个是0.6;
0.5表示把整体;平均分成份,取其中的份。
0.24表示把整体;平均分成份,取其中的份。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二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课后反思
六年级数学《比的意义》课件 4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折一折、涂一涂等体验活动中理解单位“1”,感受并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2、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3、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索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渗透数学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三)教学重点:
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的概念。
二、教学方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因此,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习。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三、学法指导
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都离不开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一)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
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动手的材料8颗棋子、2块糖、10粒豆子、一幅熊猫图等,让学生用这些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表示1/2。然后观察、比较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达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二)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对事物本质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
学生在在动手操作、比较之后归纳出了单位“1”也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让学生进行2次操作体会由于分的份数不同,取的份数不同,产生的分数也不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概括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四、教学程序
(一)展示资料,了解分数的产生
通过谈话自然引入,让学生通过调查、把自己知道的说给大家听。使学生有满足感,产生对学习分数的兴趣,感受到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二)唤醒已知、探究未知
1、通过回顾旧知,为学习新知作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一次动手操作理解单位“1”的含义。
(1)教师提出:1/2除了可以表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还可以表示什么呢?为了便于同学们研究问题,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动手材料(8颗围棋子、1米长的绳子、一张圆形纸片、一幅熊猫图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用这些学具试着表示1/2。
(2)集体交流、共享成果
各组选派代表到实物投影仪前,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操作方法及成果。
(3)重点、难点问题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予以突破。
如:学生用8颗棋子、6只熊猫表示1/2这个分数后,教师出示,通过直观演示、使学生明确单位“1”可以是一个圆、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4)引导归纳,通过比较相同与不同,让学生亲自去发现,去学习,去探究,体会、理解单位“1”并结合实际谈单位“1”,体会生活中的单位“1”
2、再次操作,领悟分数意义
(1)再次操作,让学生用学具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在操作中让学生体会到同样是这些学具却表示出了不同的分数,从而得出分的份数不同,取的份数不同,分数也就不同,为概括分数的意义作准备。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引导学生试着概括分数的意义
(3)阅读课本86页什么叫分数,自学分数各部分所表示的含义。
(4)巩固分数的'意义和分子分母的含义。
(三)反馈练习
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控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知识,达到训练和提高的目的。为了能使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相结合,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我设计下列练习: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2、用下面的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对吗?为什么?
以上两道题是基本练习题,目的是: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游戏“夺红旗”
男、女各一队,派代表到前面夺红旗,但要听老师指挥,拿对了红旗归这一队,错了机会自动转给下一队,老师当发令员,其他同学当小小裁判员。女同学代表到前面拿走全部的2/11、男同学拿走剩下的1/9、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4、男同学拿走剩下的2/3、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2,剩下的一面奖给全班。
此题设计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又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
(四)全课小结,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关于分数还有很多很多的知识哪!同学们课下继续去学习、去探究吧!”教师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延伸到了下节课。
六年级数学《比的意义》课件 5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主产生,理解单位“1”,理解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
2.理解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应用意识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分数意义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的神奇魅力。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为:
理解单位“1”。认识分数单位。
教学准备:
教具:、一个苹果、5支铅笔、一个文具盒
学具:圆片、正方形、一根一米长的绳子、一板面包(8个)图片(分格)、12个苹果图片
教法与学法:教法:激趣谈话法、讲授法、引导发现法、问题激励法等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等。
课前交流:
师:老师很荣信,来到美丽的太极城――旬阳和你们一起上一节数学课,特别的开心,孩子们你们欢迎我吗?
生:欢迎
师:怎么没见你们的掌声呢?
生:鼓掌
师:谢谢,老师今天也带来了许多小礼品,想要吗?
生:想
师:我不能白送给你们,因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需要你们的付出努力才能得到,上课积极表现、勤于思考、善于发言你们就有机会得到哟。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建立关系,活跃课堂学习氛围,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新知。
师:今天老师考考我们班孩子们看你们的数学水平达到五年级的水平没有?(出示两块橡皮泥左手一块右手一块),分别出示左右手,问学生几块?
生:1快。
师:同学们看的够仔细的啊,现在老师把它们合在一起,用什么数来表示?快速回答我?
预设一:2(你的数学水平还局限于一年级)
预设二:1(你能给老师说说为什么是“1”呢?)
生:指把两个小快的橡皮泥捏成一个整体了,所以可以用“1”表示了。(引出“整体”)
师:(竖起大姆指,你的想法就是不一般,老师不说你多么优秀,但你就是——与众不同)老师现在又把这一整个橡皮泥平均(强调平均分)分成2份,同学们看看,现在我左手拿的是这整个橡皮泥的多少?
生:一半、0.5、
师:有文字表示的,幼儿园都会,有小数表示的,三年级学过。但我要表扬用分数表示的同学,你太给力了,懂老师会理解老师,你一语道破老师的天机了。你能给给大家说说 中间一条线表示的是什么?“2”是这个分数的什么?1又叫分数的什么呢?现在老师左手用分数表是?右手呢?这是几个 ?两个 合起来就是一个整体“1”
师:经过你们的努力你们已经达到了五年级的水平了。现实世界中存在的量,除了一些单位量合成的,可以用自然数表示多少的量之外,还存在许多可以分割的无法用自然数表示的量,这时我们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下分数的意义。(板书并出示课题)
师:刚才我们以分橡皮泥共同研究了分数是怎么来的.。其实,分数在很早以前就产生了,据科学家研究,仅次于自然。古人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也遇到了同样的困惑,请同学们认真看屏幕,古代分数的产生。然后听老师给我们作的介绍(PPT出示介绍录音)
师:现实在你还在哪儿见过分数(谈生活中的分数)
生:音乐中,八分音符等于 ,死海表层的水中含盐量达到 ,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占世界平均水平的 ……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事物,为学生创设智力陷井,激发求知欲望。同时,对分数的各个部分的名称进行了一次再现的过程。再次为下面学习分数单位及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做好铺垫。学生从历史、现实的生活中,初步了解分数的产生、应用的广泛性,呈现了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合作探究,理解分数的意义
1.操作研究
师:分数重要吗?你想知道分数的哪些知识?
生:汇报交流,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
师:好,首先我们就来围绕什么是分数来研究研究。给同学们五分钟时间,研读教科书第46页的知识,小组交流,打开准备的学具袋,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 这个分数。
2.反馈交流
师:我刚才转到看了一下,收集了这些表示 的方法,现在我请他来告诉大家表示的方法?
生一:(投影展示)我把圆片一个对折,再对折,这样就平均分成4份了,涂出这样的一份就表示 。(老师指导语言的表达:同学们请听我说,我是把……你们听明白了吗?)
师:嗯,你是把一个圆片平均分成4份,再取其中的一份表示的 。真有想法。
生二:(投影展示)我把一个正方形对折,再对折,这样就平均分成4份了,涂出这样的一份就表示 。
师:你也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用其中的一份来表示 的。真好,同学们,有没有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 的吗?
生三:我是这样把一根绳子对折再原折,取其中的1份来表示 的。
师:你很有主见了。你把1米长的绳子也平均分成了4份取其中的1份来表示 的,我们把一米长的绳子也可以称为一个计量单位。请坐。同学们,刚才这三位同学给我们分享了用一个圆形、一个正方形、一个计量单位分别平均分成了4份,表示其中的1份涂上不同的颜色,涂色的部分就是这一个物体的 。除了上面的这样一个物体外,你还有其它的表示方法吗?
生四:我是把8个面包平均分成4份,用其中的一份来表示 的。
师:嗯?你的 是多少面包?
生五:2个
师:(疑惑)上面同学样表的示的 都是1部分,怎么这次的 却是2个了呢?
生:上面是一个物体,下面是8个面包,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2个面包,把这2个包看作是1份,就取这1份。所以8个面包的 表示就2个面包了。
师:你的分析真到位。哪个同学能用刚才这个同学一样的方法表示12个苹果的 。
生:我表示12个苹果的 是3个苹果,12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3个,把这3个苹果看作是1份,就取这其中的1份。所以12个苹果的 是3个苹果。
师:你真是个会学习的孩子。不仅学的快还用的快。像8个面包、12个苹果这些物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也可 来表示。
【设计意图】:在三年级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表示 ,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平均分的整体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为概括分数的意义做好准备,同时为理解单位“1”做好铺垫。
3.归纳定义,认识单位“1”
师:同学表现的非常积极。发言的同学条理清楚声音响亮,听讲的孩子认真仔细思考有序。(用展示刚才5个同学汇报的几种情况)现在请大家用心的观察、比较、分析用 所表示的物体或计量单位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不同的地方?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生一:相同的地方,我们都是平均分成4份(板书:平均分),表示其中的1份。不同的地方是我们分的物体不同,分的物体的总数不同。
师:我们把什么物体平均分了?
生:一个圆、一个正方形,一根一米长的绳子,一些面包、苹果。
师:回答的非常好!在这里,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这个整体我们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板书:整体 单位“1”)
师:现在同学们想想,我们还可以把哪些物体看成单位“1”?
(学生汇报,学生自评)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我们的研究发现,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1份可以用 表示,这样的3份呢?
师:看样子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用分数来表示物体的量,现在跟着老师一起说,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可以用 来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表示这样的2份。
六年级数学《比的意义》课件 6
一、负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
负数的意义,负数的读、写法等。六年级数学下册第2~4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负数产生的过程、意义,对负数有初步的认识;使学生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重难点:
理解负数的含义。
教具准备:
温度计、小黑板。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游戏规则是:老师说一句话,你们要快速说出与它意思相反的话。比比看,谁反应最快。
向前走200米;电梯上升5层;我在银行存入1000元钱;零上10摄氏度; 引人谈话:在生活中,像这样表示意思相反的量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将研究如何用数学的方法表示这些意思相反的.量。(板书补充:相反意义的量)我们怎样用数学的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种新的数—负数。(板书课题:负数的意义)
2、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哪些知识?
(问题预设:什么叫做负数?学习负数有什么用处?)
3、出示自探提示: 自学课本第2—3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从课本例1图上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表示什么?
(2)例2中存折上的支出或存入的数各表示什么?
(3)结合例1和例2想一想什么叫做负数?什么叫做正数?0呢?
(4)正数和负数各应怎样表示?又该怎样读呢?
(5)说一说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负数?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学情。
二、解疑合探
1、检查自学情况(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
2、针对自探提示中中等生补充不了的问题,小组讨论解决。
3、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点拨,并板书重点内容。
(1)教室内的温度是16℃。雪地上的温度是零下16 ℃。℃表示摄氏度。零下16 ℃用“-16 ℃”表示。“-”是负号,在这里表示比0℃还低的温度。“16 ℃”表示零上16摄氏度。
(2)例2中的 “500”表示存入500元,“-500”表示支出500元。“2000”表示存入2000元,“-132” 表示支出132元。一个表示存入,一个表示支出,其
意义正好相反,这也是相反意义的量。
(3)认识正、负数 (学生尝试概括,并在小组中交流,然后教师进一步说明) 师:为了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这里出现了一种新的数:-16、-500,像-16、-500、-3/8、-0.4?这样的数叫做负数。
-16读作:负十六
-3/8读作:负八分之三
-0.4读作:负零点四
师:什么叫做正数?
生:像16、2000、3/8、6.3?这样的数叫做正数。
师:正数前面为什么不写“+”号?
生:正数前面也可以加“+”号,也可以省略。 (强调指出:为了区别于正数,负数前的负号“-”不能省略。)
师:像这样的正、负数我们能写得完吗?(板书:?)
小结:我们学过的整数、小数、分数等都是正数,也叫正整数、正小数、正分数;在它们的前面添上负号,就成了负整数、负小数、负分数,统称负数。很显然,正、负数是无限的。
(4)进一步认识“0”
温度计以0℃为分界点,零上温度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用负数表示。 那么“0”作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从此,我们对数可以重新分类:数可以分为正数、负数和0 。
4、介绍负数产生的历史 中国人很早就开始使用负数。在古代商业活动中,以收入为正,支出为负;以盈余为正,亏损为负。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对正数和负数就有了记载。魏朝数学家刘徽在该书的注文中则更进一步地概括了正、负数的意义:“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古代用算筹表示数,并且规定用红色算筹表示正数,黑色算筹表示负数。由于记录时换色不方便,到了十三世纪,数学家还创造了在数字上面画斜杠来表示负数的方法。国外对负数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并且也出现了各种表示负数的形式,直到20世纪初,才形成了现在的形式。但比中国晚了数百年!
三、质疑再探
1、学生质疑。
教师:针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你还有什么疑惑请提出来,大家一起研究。也可以提出由本节所学知识联想到的问题。
预设:
1、负数可以计算吗?怎样计算?
2、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先由其他学生释疑,学生解决不了的,可根据情况或组织学生讨论或教师释疑。)
四、运用拓展
(一)学生自编习题。
1、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知识,用适当题型编写1-2道练习题。
2、展示学生高质量的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二)、教师预设习题:
1、先读一读,再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圈中。
- 7 +2.50 32 - 18
正数 负数
2、海拔高度。
珠穆朗玛峰高出海平面8844.43米,记作( )米。
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米,记作( )米。
3、抢答赛。
三个团队进行智力抢答赛,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一题扣10分,不答得0分。各个团队得分情况如下:
一号队:0分 二号队:+20分三号队:-10分
请你根据三个团队的得分,说一说他们的答题情况。
(三)全课总结グ迨樯杓聘菏的意义
1、学生谈学习收获。
教师:通过本节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归纳总结。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强调,并引导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认识。
板书设计:
负数的意义
相反意义的量
正数 :16 负数 :-16
2000 -2000
500 -500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六年级数学《比的意义》课件 7
教学内容:
北师大小学数学五上《分数》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通过学生参与具体操作活动,体验数学思考的教程与乐趣。
教学重,难点:
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教学过程:
复习与引入:
出示:
师:请用一个数分别来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
生:1/2,1/2,1/4
师:请你说一说1/2表示什么意思
生: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这个整体的1/2
师:分数3/4表示什么意思
师:这个整体不仅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表示一堆物体。
师:这是两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这两个1/2相等吗
生:相等(板书:1/2=1/2)
二,取珠子,比多少
1、取1/2
师:这有两个盒子ab装有一些珠子,请两个同学上来各取出每个盒子珠子的1/2
生1:从a盒子中取出了3个
生2:从b盒子中取出了4个
师:同样是取了1/2,为什么会不一样呢
(同桌互相议论)
生3:ab两个盒子中的珠子的数量不一样多,所以拿出的1/2不一样多
师:猜一猜,哪个盒子中的珠子数量多一些为什么
生4:b盒子多一些,因为取出来的多一些,总体也就多一些
师:每个盒子各有多少个怎么知道的
生5:a盒子有6个,b盒子有8个。a盒有2个3,b盒有2个4。
师小结:都取了1/2,但由于对应的整体不一样多,所以取出来的数量不一样。如果要使取出的一样多,要怎么放珠子
生6:各放入8个
生7:各放入6个
师:也就是放各自对应的整体相同。
2、练习:
李老师和小明各看了一本书的1/3,(老师拿一本厚书,小明拿一本薄书)谁看得多为什么
如果李老师与小明看的'书交换,还是各看了1/3,谁看得多为什么
3、比大小,放珠子
师:我们知道,1/4小于3/4
师:这有两个盒子ab,要求从a盒中取出1/4,从b盒中取出3/4,要求a盒取出来的珠子数大于b盒取出来的珠子数。两个盒子该怎么放珠子
学生讨论
一组同学商量,到前台操作展示过程
同桌甲:从a盒中放入12个,从b盒中放入4个
同桌乙:从a盒中放入16个,从b盒中放入4个
生:我发现a盒中放入的珠子要比b盒中的多才行。
师:这要求从a盒中取出1/4,从b盒中取出3/4,要求a盒取出来的珠子数等于b盒取出来的珠子数。两个盒子该怎么放珠子
学生讨论操作
生:我发现只要a盒中放入的珠子是b盒中的3倍,就相等
师: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b盒中取的份数是a盒的3倍
三,分析与讨论
师:1/4小于3/4,这是我们以前都知道的知识,而今天我们发现a盒的1/4有可能等于可大于b盒的3/4,到底1/4与3/4之间有什么大小关系
生1:不能比
生2:1/4小于3/4
学生争辩明确:要比大小,必须在整体相同的情况下,分数1/4/小于3/4默认是相同的单位1。
四,练习:
1.p34画一画:
一个图形的1/4是,这个图形什么
2.填空:
一筐苹果的1/5是1个苹果,这筐苹果共个
一筐苹果的1/6是1个苹果,这筐苹果的2/6是个
一筐苹果的1/2是2个苹果,这筐苹果的1/4是个
一堆苹果的2/5是400千克,这堆苹果共千克。
3.p35:小明捐了零花钱的1/4,小芳捐了零花钱的3/4,小芳捐的一定比小明多吗?为什么?(分别讨论)
六年级数学《比的意义》课件 8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单位“1”不仅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
2、学生能掌握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3、学生知道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某一个量是整体的几分之几。
4、理解并掌握分数单位。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单位“1”,知道一些物体也可以看成是一个整体。
教学流程预设:
一、复习引入
1、出示3/4,“认识它吗?”
2、介绍分数的出现:当人们在测量、分物或计算中不能刚好得到整数结果时,常常用分数来表示.
3、分数相关知识回顾:大家都了解分数的哪些知识?
(1)、怎样读分数
(2)、分数各部分名称(分子、分母、分数线)
(3)、怎样写分数: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上写一个你喜欢的分数,写完后同桌间互相读一读,并说说其各部分的名称。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深入的了解分数。
二、新授
(一)、探索分数的意义
师:首先,让我们来创造几个分数吧!请你用课前准备好的材料来表示一个分数,独立完成后组内成员互相说一说(每个人都必须说):
(1)、你创造了哪个分数?(2)、这个分数表示什么含义?
(学生交流,教师参与)
1、班内讨论交流
师:谁愿意来介绍你所创造的分数?
生:若干,介绍。
(教师提问:一个物体:
①你创造了哪个分数?表示什么含义?<建立模板>
②分子、分母分别表示什么含义?
③空白部分可以用什么分数来表示?
一些物体:
①同“一个物体”的3个问题
②取其中的5份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5/6是几枚扣子?
③3枚扣子可以用哪些分数来表示,分别说说它们的意义。)
用彩笔表示你是怎么分这些物品的,渗透“整体”概念
2、例子分类,总结
师:大家说的都很不错。刚才我们创造了很多分数,下面我们来给这些物品分分类。
生:一个物体;一些物体。(教师引导:老师是这么分的,谁能看出我分类的依据?)
师:刚才大家在展示的时候,很多同学在用到一些物体的时候,用彩笔把所有物体都圈起来了,那为什么只有一个物体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不圈呢?
生:把它们看作是一个整体。
师:我们发现,无论是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都可以看成是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就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教师慢慢出示,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
这就是分数的意义,也是这节课重点要学习的内容。
(揭题,全班齐读)
师: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表示,通常叫做单位“1”。因此,分数的意义也可以表示成“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就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师:我们思考一下,刚才同学们举的`这些例子,分别都把什么看作单位“1”?
生:......
师:在我们身边的一些物品中,可以把什么看作是单位“1”?
生:......
师:所以说,单位“1”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
3、练习
课本P62做一做(本题把什么看作是单位“1”?)
(二)、分数单位
1、阅读“课本P62做一做”下面一段话,并回答其提出的问题。
2、什么叫分数单位。
3、“课本P62做一做”中所出现分数的分数单位,其包含了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4、同桌间互相说说上课一开始所写分数的分数单位,以及其包含了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三、练习巩固
课本P631、2、3
(1、说说这个分数的意义?
(2、把什么看作单位“1”?
(3、分数单位是什么,其包含了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4、3/8表示几个月饼?4个月饼可以用什么分数来表示?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又学习了关于分数的哪些知识?
生:......
板书:分数的意义
把一个整体(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用分数表示。
一个长方形433/4
一个圆211/2
5支铅笔522/5
12枚回形针622/6(1/3)
6枚扣子655/6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六年级数学《比的意义》课件 9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生命的成长融汇了“亲人之恩、社会之恩和自然之恩”,学会知恩。
2、体会感恩不仅是对他人表达感谢和尊重,同时也是对自身生命情怀的一种充实。
3、树立时时心存感激的意识,学会用实际行动表达感恩。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为什么对自然万物都要抱一颗感恩的心。
2、难点: 体会感恩对他人、社会和自己带来的美好情感和价值体验,树立时时心存感激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
资料故事。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2004年12月24日,世人眼中的“人间天堂”—泰国普吉岛上,大海一改往日温情脉脉的容颜,骤然掀起了滔天巨浪,变得狰狞恐怖,淹没道路、冲垮房屋,洗劫家园、夺走生命,刹那间“天堂”变成了“地狱”。在这场海啸灾难中有这样一个真实场景:一位男游客被海啸的第一波浪头追到旅馆的二楼,他发现大海正在酝酿更大的灾难,自己已是在劫难逃。他想起平日里因为生意而东奔西跑,给家人的爱、关怀和照顾太少太少,心中愧意顿生,不禁泪水涟涟。他赶忙给太太发了个手机短信说:“亲爱的,我永远爱你。可我真的很后悔,以前没有给你和孩子更多的关爱,我欠你们的太多。如果时间能够倒转,生命能够重来”
师:这个游客为何会“后悔”呢? 生:
师:他觉得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自己没有把更多的关爱和时间奉献给自己的家人,没有尽到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责任,因此,留下了无法弥补的遗憾,男游客之所以会留下这个终身遗憾,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在世时没有全面领悟生命的含义。
课题:生命的意义
(一)对于生命,不同人有不同的体验和感悟。
(二)生命让人留恋,让我们善待生命吧!
1、善待自己的生命。
张海迪,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在《生命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颁发给散文作品。最近,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即将问世。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
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2、善待他人的生命。
2005年10月28日,某学校上午第三节课,初三二班学生正聚精会神地听讲。突然,坐在李广俊后面的张栋猛推李广俊一把,责怪他撞了桌子。“我分明没挨你桌子!”李广俊觉得对方在找茬,回顶一句后继续听课。下课铃响,教师刚离开教室,张栋抡起凳子朝李广俊的`脑袋就是几下。愤怒的李广俊与张栋扭打成一团,随后捂着打肿的眼睛,忍着头部的阵阵麻疼冲出教室,回到家,李广俊回想张栋平日的作为,越想越窝火,委屈、愤怒、仇恨一股脑儿涌上心头。当他看到房中一把水果刀时,一个疯狂的念头闪过脑海。下午4点,李广俊返回学校,发现他神色不对劲的同学王建劝其上课,但是李广俊已听不进去。傍晚,他在学校后山找到张栋后,疾冲上前对其背部一阵乱刺,张栋追赶两步后就倒下了
2006年1月27日,李广俊因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已被押往少管所服刑。在采访李广俊时,他话还未说泪已成行。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为什么会那么冲动!完全被一时的怨恨冲昏了头脑。”他坦言,现在在自己的心里只剩下无尽的悔恨。悔的是当时没能把握愤怒的情绪,铸成今天的大错,“如果我能选择另一种处理方式,结果不会这样!”恨的是自己逞一时之快,既毁了他人性命,也毁了两个家庭和自己的前程。
师:1、这些案例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他人生命?
生:2、请写一句善待他人生命警示语。(万物都一样: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最可贵 平安是幸福)。
二、为什么要善待生命?
第一,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具有惟一性、短暂性和不可重复性,因此,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无论是自己的生命还是他人的生命,我们都应好好珍惜对待。
第二,生命是一个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提高一个人生存质量的基础,没有了生命,人的一切都将不存在。
第三,一个人对生命的态度,对自我生命的意识和珍视他人生命的情感,是衡量一个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内容。
对我们在座的同学们来讲,生活中应如何善待生命呢?请结合身边的事例来说明。
三、教学反思:
首先,应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健康权。
其次,必须增强自我保护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避免意外和危险的发生,无论遇到怎样的危机的挫折,都不能轻易放弃生存的希望。
再次,爱护、尊重他人的生命。当他人生命找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应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六年级数学《比的意义》课件 10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的产生
2、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通过分数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抽象概括的能力
4、通过分数的产生,使学生体会到分数就在我们身边,运用分数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分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
对单位“1”的理解
教具学具:
水果图片若干,实物(4个苹果),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分数的产生)
1.出示4个苹果,问:如果把它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那么每人分得几个?(2个)
2.出示2个苹果,问:如果把它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那么每人分得几个?(1个)
3.出示1个苹果,问:如果把它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那么每人分得几个?(半个或1/2个)
这里的1/2是什么数?
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在进行测量和计算的时候,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常常就会用到分数。分数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那么,究竟什么叫做分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题)
二、教学新课
1、引探分数的意义
刚才老师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1/2个。(板书:贴苹果图片,平均分成两份,表示这样的一份1/2)
现在老师要让你们随意说一个分数,并说说这个分数表示什么意思
指名回答,板书:大饼3份1份/2份1/32/3
刚才我们分的都是一个物体,现在老师这里有一条线段,如果我把它平均分成五份,那么其中的一份,表示几分之几?其中的4份呢?
指名回答,板书:—————5份1份/4份1/54/5
小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2份、3份、5份等等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都可以用分数表示。板书:若干份一份或者几份
2、进一步认识分数的意义
出示苹果图片(4个),把它看成一个整体,并演示把4个苹果装进一个袋子里,问:这表示什么?(一袋苹果)是一个整体。我们可以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多少份,每份是几个苹果?1个苹果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3个苹果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把4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还可以平均分成多少份?每份是几个苹果?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板书:4份1份/2份1/42/4
2份1份1/2
这里的2/4是几个苹果?1/2是几个苹果?
2/4和1/2表示的苹果个数相同,意义相同吗?(不同)
小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3、归纳分数的意义
(1)单位“1”
看来我们不仅可以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拿来平均分,还可以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拿来平均分,这样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这里的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一个整体,我们可以把它取名叫做单位“1”板书:单位“1”
谁能说说单位“1”的含义?
(2)完整概念
什么叫做分数?谁能用一句话表述出来?板书:叫做分数
(3)练习
教材76页练习十三第3题
4、理解分数各部分意义、写法
刚才我们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1份是1/5,4份是4/5,那么3份是几分之几?板书:3/5
说出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并说出各个名称表示的含义
板书:分数线分母分子
写分数应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用手指描描
拿出笔来写写分数,任务是8个。学生在写的过程中,老师突然叫停。问:你写了几个?能用一个分数表示你任务的完成情况吗?请学生用分数来表示其任务的完成情况,其他人猜其写了几个。
三、巩固练习
1、教材74页练一练
2、教材76页练习十三第一题
3、摘桃子游戏
(1)把6个桃子看作一个整体,请一名学生随意摘几个桃子,其他人说摘了几分之几
(2)师说一个分数,请学生上来摘
四、课堂小结
1、什么叫单位“1”?
2、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3、分数个部分名称是什么?
五、课堂作业
教材76-77页练习十三第四题
教学反思:
本课是在学生已有“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进行教学,其教学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力求数学问题生活化
本节课,我所选的教学内容,尽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如学生喜欢的苹果桃子等水果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变传统的“书本中学数学”为“生活中学数学”。
2、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本节课,我对一些重点和难点的地方,尽量让学生结合各种操作活动,讲透和理解透,让学生多说,老师只起引导作用。如在教学把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看作单位“1”时,教师利用学生感兴趣的4个苹果,把它放在一个袋里,这里的“一袋苹果”就可以看作“单位1”,这里就让学生很好地突破了这一知识点。这里形象的引导操作使学生非常明了,所以一下子使学生举了好多例子。
3、学生的主体意识较强。在让学生探究分数意义时,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兴趣较浓,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如在摘桃子游戏中,一学生到前面摘桃子,其他学生能根据前一位学生摘的桃子个数很快说出表示哪个分数,且方法多样。这里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与主体精神。又如在总结分数的意义时,教师没有把书上完整的概念出示出来,而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逐步归纳、修正、完善概念,也使学生真正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这里也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六年级数学《比的意义》课件】相关文章: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及课件07-20
六年级数学圆柱课件08-29
数学课件特点08-22
初中数学优秀课件10-17
小学数学课件集锦10-17
六年级数学数轴课件(精选7篇)07-13
数学比的意义教案02-10
六年级数学《比意义》说课稿11-04
六年级数学《比意义》说课稿11-04
六年级《比的意义》数学教学反思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