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科学教案锦集五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教案 篇1
本课接着上一课结束时,所提到的问题之一“撬石头”而引入。课前,找了根近2米的粗棍子,现场演示,请上来一位班级体重最重的同学,有100多斤,很费力地抱一抱,然后让他坐在椅子上,找块砖一垫,用撬棍很轻松地抬了起来。再请个全班最瘦小的也来试试,也非常轻松地把他抬了起来。这样,全班同学的学习兴趣高涨,又直观形象地再现了生活中的场景,对后续教学的顺利开展有很大帮助。
“区分各种常用工具是否杠杆”的活动。充分利用上节课让学生操作使用过的那些器材,进行分析交流。对于榔头拔钉子,学生比较好理解,支点、用力点、阻力点一下子就找到了,也确认它是杠杆的应用,但对于老虎钳、剪刀,有的学生认为不是杠杆,是因为他没有结合实际使用来体会理解,可以让学生用老虎钳剪段铁丝,用剪刀剪块木片,在这个过程中找找阻力点、用力点和支点,再来分析是不是杠杆,学生就较易理解了。对于螺丝刀,有的学生说它用来撬物体时就是杠杆了,也应予以肯定,但做为扭螺丝钉时的工具,它就不是杠杆的应用了。
本课的教学难点还在于杠杆尺的研究。在教学中,很多小组的探究活动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开展这个活动时,首先要强调教师的指导到位,要求明确。对于这个实验,有这么几点要求:
1、左边所挂钩码当重物,右边的钩码当作我们用的力的大小。
2、每一次操作,两边的钩码都只能挂在同一个位置,这点很重要。
3、当杠杆尺达到平衡状态时,再记录实验情况。
4、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如何区分?
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多加观察、思考,发现规律,但在实际活动中,很少有学生能进行认真思考来发现规律,更多的是随意地、一次又一次地尝试,通过增加钩码个数或移动钩码位置来达到平衡。还有的小组,总是在两边挂相等数量的钩码来实现平衡,探究活动没有深入。这些情况都需要老师在活动巡视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指导。并引导学生结合数学知识来分析数据以发现规律。
通过活动,分析实验数据,解决书中的三个问题,只要小组活动开展的充分,数据详尽,那么困难并不大。但对于“按怎样的方法步骤收集数据更合理”?学生的思考并不多,充满随意性。同时,这一课时的教学时间也相对紧张,如果想要深入、扎实有效地开展杠杆尺实验,建议增加教学时间。因为只有将这个知识掌握了,懂得通过分析用力点、支点、阻力点三点之间距离的关系来区分杠杆是省力的,费力的还是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才能使第三课的活动顺利开展。
科学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1.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按照自定标准为食物分类,用图表统计全班同学最爱吃的三种食物,了解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及其来源,懂得营养全面、合理的重要性。关心饮食,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饮食质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本节课内容属于营养卫生知识体系;在教材中的应该归属于生理健康的范畴,内容相对孤立,在本单元中,是基础性内容,只有掌握了食物营养方面的知识,才能为后面怎样搭配食物和食物的消化、食物的安全做好铺垫。
2.本节核心内容是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作用和来源的,学习的好,能用学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饮食质量,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学情分析
1.在学习之前,学生对于营养方面的知识,多少都通过其他渠道了解过一些,但都是零散的、模糊的.。通过考试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对于各种营养在身体中的作用容易混淆,在教学中应该注意。
2.本课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探究各种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告诉学生鉴定营养成分的科学方法,学生把带来的食物一一进行鉴定同时进行记录,做完实验后在一起交流总结,形成各种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的基本认识。
3.教学中学生知识方面没有大的障碍,但在实验中能不能用科学的方法对各种食物依次进行有效地鉴定,并同时记录需要有效地组织和科学的指导。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按照自定标准为食物分类。
2.用图表统计全班同学最爱吃的三种食物。
知识与技能
了解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及其来源,懂得营养全面、合理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心饮食,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饮食质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探究各种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
难点:按食物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给食物分类
科学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学习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
师讲述:我们每天都在消耗大量的能源,然而地球存储的能源是有限的,面对日益枯竭的矿物能源问题,人们正竭力寻找解决的办法。
今天我们来学习节约能源与开发新能源。
二、新课
1、节约能源
师问: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费能源的生活方式?
学生举例。
出示P50三幅图,师讲解生活中浪费能源的例子
如:在使用空调时设定的间谍过高或过低,造成浪费电的现象。
人们的生活不断改善,拥有汽车的人越来越多,造成汽油的紧张。
在白天的时候,路灯一然大开。
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看到的常见的现象,不仅仅这三种情况,还有更多。
2、做实验:比较白炽灯和荧灯哪个效率更高。
此实验以教师的演示为主,以免学生出现伤害。
3、充分利用自然能源
出示P51页的未来的住宅图,请学生仔细观察哪些是利用了自然能源?
学生观察并讨论。
学生汇报自己的观察结果。
阅读P51的资料,了解太阳能的作用。
4、介绍几种新能源的开发。
海洋潮汐能、沼气能、地热能
当堂检测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能用打结的方法将线进行连接,感知将几根线两端任意两两打结后出现的有趣现象。
2. 大胆猜测游戏结果,能用符号记录并清除表达自己的发现。
3. 体验在科学游戏中小组合作带来的成功与快乐,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大记录纸1张,小组记录用纸、笔和线
经验准备:幼儿基本学会打结
活动过程:
一、两根线的连接
师:谁有办法把两根线拼起来?
幼:打个结
要求:小组三人合作,试一试怎样打结起来。
提问:两根线连成功后是个什么情况?
情况1:变长了;情况2:变成了圆圈;
小结:原来线连接起来会有不同的结果。
承上启下:
刚才我们用两根线连接起来出现了不同的结果,如果有更多的线连接起来,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
二、六根线的连接
1. 提出游戏
师:老师这里有6根线,我们一起来做做这个实验,这个实验需要三个人合作,请两个小朋友和我一起来完成这个实验。
实验方法:一人抓住线的中间,两边两人按两根两根的方法连接。
师:实验在进行中,请下面的孩子猜一猜会产生什么结果?
幼:可能会有不同的圈、可能变成很长的一根线。
2.猜想记录
师:三人一小组记录下自己的想法,并贴到大记录单上。
3.交流讨论
师:请小组交流一下你们的想法。你们认为6根线两边两两打结后会出现怎样的结果?
有哪个小组和他们想的不一样?(相同的想法有不一样的记录)
4. 动手实验
要求:三人合作;不会打结的可以拿线,但要握紧线、不松手;两边的小朋友两根两根打结;全部打好后松开把结果记录下来。
5.介绍交流
提问:哪个小组来介绍交流一下?有小组和他们一样吗?和你们猜的情况一样吗?
6. 揭示老师的6根线
师:原来,可*组是一样的。
承上启下:
我们用6根线两边两两打结,出现了许多不一样的结果,如果我们用更多的线打结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呢?
三、多根线的连接
1. 分两组游戏:
要求:每人占一个位置,每人打一个结
2. 两组展示结果,幼儿入座。
结束语:
原来,很多线连接在一起,出现的不一样的结果,还会有不同结果吗?我们可以在区域活动中进行进一步的尝试。
科学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下雨前空气温度会增加。
2.知道用测量的方法可以明确空气的温度和降水的多少。
二、教学重点
尝试根据空气的温度推测会不会下雨。
三、教学难点
了解计量标准的统一,才能得到正确的雨量测量效果。
四、教学准备
钉子.大头针.木板.长头发.硬纸板.纽扣.线轴.小锤.胶水.两粒小珠.彩笔。
塑料瓶.剪刀.透明胶带.标尺。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检查学生带来的物品。
2.复习引入。
二、自主学习
下雨前,空气的湿度会变大。我们通过观测空气的湿度变化,就可以判断会不会下雨。
1.做个头发湿度计。
2.小组合作来完成。
3.小组展示各自的成果。
4.师生小结。
5 在一个下雨天,观察天空和地面的情景。记录下来和同学交流。
活动时要注意安全。
6.分小组进行测量。小组汇报。
7.比较各小组测得的数据,大家测量的雨量一样吗?说说这是为什么?
8.教师小结。
三、课后作业:写几个描写雨的成语。
第二课时
一、看云识天气
1.回忆:下雨前,天是怎么样的?你能描述一下吗?
2.欣赏:刚才有同学说到下雨前天是阴沉沉的,乌云密布。老师这儿有很多云图,
请你欣赏一下(用挂图或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的云图,包括积雨云.雨层云等能下雨的云,也包括高积云.高层云.卷云.卷积云.卷层云等不大可能下雨的云。可让学生描述各种云的形状.颜色.数量,在四人小组中交流)。
3.猜测:你认为什么样的云会下雨?为什么?(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和理由)
4.统计:对学生的猜想作一简单的统计,只要他们举手就可以了,可以看到很多学生都认为积雨云.雨层云会下雨。
二、观察、比较雨的大小
1.组织学生描述雨景:你能描述你所见到的下雨时的情景吗?
2.学生描述:有对形状的描述,也有对雨量大小的描述,也可以是对雨中物体的描述。。
三、制作雨量器
1.教师肯定学生刚才的想法,告诉学生测量雨量大小的工具叫雨量器,雨量的大小用毫升(ml)作单位。(板书:毫升ml)
2.出示气象台使用的雨量器,引导学生观察气象台的雨量器。
3.学生制作,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四、利用雨量器测量雨量的大小
1.给学生一些时间向其他组展示自己组的雨量器。
2.组织学生讨论使用方法:你们准备怎样使用雨量器?该注意些什么?
3.师生到室外继续上课。教师模拟降雨,学生利用自制雨量器量雨。
4.指导学生读出雨量的大小,提醒学生小心地把雨量器放在平坦的窗台上,在与肉眼水平的位置上读出降雨量。
五、激励学生实际应用
1.谈话:同学们,有了雨量器,今后下雨时,你们可有了用武之地,可以测测每次的降雨量了!
2.思考:在外面收集雨水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3.交流注意点:
请同学们坚持测量,并作好记录。两个月后,我们将进行总结。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科学教案:蜗牛09-11
春天科学教案03-09
走进科学教案12-08
科学教案范文04-06
科学教案《赛车》04-07
有关科学教案06-12
科学教案《病毒》10-16
科学教案:刷子09-20
走进科学教案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