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比较轻重》含反思

时间:2024-06-21 19:11:10 科学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比较轻重》含反思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比较轻重》含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比较轻重》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比较轻重》含反思 1

  活动目标:

  1.通过比较轻重,让幼儿感知、学习比较轻重的方法。

  2.让幼儿学习比较物体的轻重,并根据物体的轻重排序。

  3.提高幼儿的感知觉能力。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1.衣架一个

  2.三个相同的矿泉水瓶(一个装满水,一个装半瓶水,一个空瓶)三个相同的易拉罐(一个装满水,一个装半瓶水,一个空瓶)

  3.一大一小积木若干,大小、形状相同的积木若干(按3、6、10数量扎一起)

  4.棉花沙包、豆子沙包若干、篮球、铁球、苹果、梨、桔子

  5.在生活活动、区域活动中学习如何使用天平

  活动过程:

  一、出示平衡的衣架,让幼儿观察并提问: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衣架)它有什么作用?(挂衣服用的)现在我挂在前面,它处于什么位置?(水平)。请小朋友再看:我在衣架的一侧挂上一袋橡皮,你们观察衣架有什么变化?(挂橡皮的一侧下垂)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挂橡皮一侧重,另一侧没挂物品的轻),你们在看,我在衣架另一侧挂一把尺子,你会发现什么变化?(挂尺子的一端下垂,挂橡皮的一端翘起来)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或这说明了什么?(挂尺子的一端比挂橡皮一端重)

  师:小朋友非常聪明,知道在平衡的'衣架上挂物品,重的一端下垂,轻的一端上翘,衣服架可以帮助我们区分哪个物体重,哪个物体轻。

  二、出示矿泉水瓶、易拉罐等相同材料的物品来比较轻重

  教师:我这里有三个矿泉水瓶(一个装满水、一个装半瓶水、一个空瓶子)你们知道哪个瓶子重?哪个瓶子轻?你是怎么知道的幼儿:装满水的重;装半瓶水的轻;空瓶子的最轻(利用目测)

  教师:请幼儿验证,用手掂一掂,感知哪个瓶子重?哪个瓶子轻?

  2.按由轻到重、由重到轻排序

  教师:现在,小朋友知道哪个重、哪个轻,请你按由轻到重排序,再按由重到轻排序。请个别幼儿操作

  1.教师:矿泉水瓶透明,小朋友用眼睛看就知道,哪瓶水重,哪瓶水轻,我这里还有三个不透明的相同的易拉罐,)你们怎么分辨哪个罐重?哪个罐轻?(一个装满水;一个空的;一个装半罐)并按由轻到重顺序排起来。

  2.一大一小的积木

  3.大小、形状相同、块数不同的积木(3块扎一起;6块扎一起;10块扎一起)

  4.幼儿自由看、玩、掂,比较轻重并排序。

  5.师幼一起验证幼儿操作,总结:相同的易拉罐,空的最轻,装半瓶水的较轻,装满水的最重;相同的积木,大的重,小的轻;大小、形状相同的积木,块数多的重,块数少的轻。

  三、比较不同物品的轻重

  1.大的棉花沙包、小的豆子沙包

  师:请小朋友猜一猜,哪个沙包重,哪个轻?

  2.篮球、铁球

  师:这两个球,哪个最重,哪个最轻?

  3.大小几乎相同的苹果、桔子、梨

  师:这三个水果,大小差不多,用掂的方法很难比较,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比较这三个水果的轻重呢?来小朋友动手玩一玩。

  (二)幼儿玩

  1.集体讨论:为什么大的棉花沙包轻,小的豆子沙包重?为什么大的皮球轻,小的铁球重?

  2.请个别幼儿验证怎样比较苹果、梨、桔子的轻重(用天平秤,称一称)

  四、比赛

  两组比赛:不同轻重的物体混放,每一种两个,每组幼儿协商每人排一种,比较同类物体的轻重,分别摆放在两个写有轻重的箱子里,快、对的那一组为优胜组。

  另换两组比赛:不同轻重、不同类物体混放,请幼儿用掂、称等方法,按照从轻到重的顺序排序,正确的一组为优胜组。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体现了尊重幼儿的发展、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与活动的主体这一教育思想。活动一开始,教师以游戏的方式引入活动,选用压跷跷板这一生活场景,使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对比较轻重产生了兴趣。接着,教师引导幼儿比较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物品,通过对不同物品不同形式的比较,进行多角度顺向与逆向的提问,激发了幼儿积极思考,发挥了幼儿的创造性。整节活动设计紧凑,环环紧扣,幼儿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的过程中,比较了物体的轻重,体验了采用多种方式比较物体轻重的乐趣。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比较轻重》含反思 2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习比较轻重的方法,并初步学会记录。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3、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4、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1、两个蛋壳小娃娃、一篮玩具、一桶水、一个布娃娃,苹果、梨、柑橘各一个。

  2、每个幼儿一架自制天平称、一个小篮(内装玻璃珠、木珠、积塑等)、记录纸、笔等。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两个蛋壳小娃娃:“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两个小娃娃,它们是用什么做的?(蛋)这两个小娃娃,一个是用蛋做的,一个是用蛋壳做的。请小朋友想办法分辨出哪一个是蛋?”请一幼儿上前分辨,并说出方法。教师小结:“刚才这方法叫惦一惦。”

  2、出示各种玩具、材料,让幼儿分组用各种方法比出它们的轻重。教师:“你们用什么方法分出它的轻重?”启发幼儿说出:端一端、提一提、抱一抱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3、教师出示自制的天平称:“要想准确比较物体的轻重还可以用称一称的方法。”教师在天平称一头放木珠,一头放玻璃珠,请幼儿观察,哪边重,哪边轻。师小结:“玻璃珠重,木珠轻,重的一头垂下去,轻的一头翘起来。”(学习词汇:垂、翘)

  4、幼儿第一次分组操作活动—比较两种物体轻重。

  (1)请幼儿从篮子里拿两样东西比轻重。

  (2)请幼儿与同伴交流操作结果。

  5、教师出示三种水果:“老师这儿有三个水果,苹果、梨,柑橘它们谁重、谁轻?”请一名幼儿用教师的天平称,共同得出结论后,教师在黑板的记录纸上示范记录结果。(学习词语:不轻不重)

  6、幼儿第二次分组操作活动—比较三种物体的轻重。

  (1)请幼儿从小篮子里拿三样东西比轻重。

  (2)请幼儿记录操作结果。

  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体现了尊重幼儿的发展、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与活动的`主体这一教育思想。活动一开始,教师以游戏的方式引入活动,选用压跷跷板这一生活场景,使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对比较轻重产生了兴趣。接着,教师引导幼儿比较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物品,通过对不同物品不同形式的比较,进行多角度顺向与逆向的提问,激发了幼儿积极思考,发挥了幼儿的创造性。整节活动设计紧凑,环环紧扣,幼儿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的过程中,比较了物体的轻重,体验了采用多种方式比较物体轻重的乐趣。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比较轻重》含反思 3

  一、活动目标

  让幼儿学习比较物体的轻重,能用“轻”或“重”表述物体的相对关系。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感知物体的轻重差异。

  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各种不同轻重的物品若干(如积木、气球、石头等)。

  天平或简易跷跷板。

  三、活动过程

  导入

  通过谈话引出轻重的话题,如“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东西比较轻,什么东西比较重吗?”

  探索轻重

  (1)让幼儿观察并猜测提供的各种物品的轻重。

  (2)幼儿分组,尝试用手掂量的方法比较物品的轻重,并交流感受。

  使用工具比较轻重

  (1)介绍天平或跷跷板的使用方法。

  (2)幼儿分组操作,用天平或跷跷板比较物品的`轻重。

  (3)引导幼儿观察并记录结果。

  游戏:找朋友

  将物品卡片分发给幼儿,让幼儿根据卡片上物品的轻重,找到对应的“轻朋友”或“重朋友”。

  总结

  和幼儿一起回顾比较轻重的方法和结果。

  四、活动延伸

  在活动区提供更多的物品,让幼儿继续比较轻重。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幼儿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到比较轻重的探索中,积极性较高。通过手掂量和使用工具,幼儿较好地掌握了比较轻重的方法。游戏环节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但在活动中,个别幼儿对于天平或跷跷板的使用还不太熟练,需要进一步指导。在今后的活动中,可以提供更多不同类型的物品让幼儿比较,丰富他们的经验。同时,要更加注重对个别幼儿的关注和引导,确保每个幼儿都能较好地参与活动。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比较轻重》含反思】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比较轻重》含反思(精选6篇)09-21

比较轻重大班科学教案11-17

比较轻重大班教案12-19

比较轻重大班教案12-19

大班数学比较轻重教案03-18

大班数学教案比较轻重07-07

大班数学教案:比较轻重01-09

大班数学教案:比较轻重11-21

比较轻重教案10-02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树》含反思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