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2-10-02 18:46:32 科学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汇编九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汇编九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这个活动选自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的第一个主题活动《我长大了》,从前面的活动中孩子们基本上已经感受到了自己升入大班以后身体上、行为习惯上的发展。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成长变化,我将此次活动的目标定位在探索不同材料进行测量的科学探索活动。其主要目标是学习用绳子、毛线等测量工具进行正确测量,学会简单的比较和记录方式,从而感受测量的乐趣。

  二、幼儿经验方面:

  在开展此活动之前,幼儿对测量的基本方法已经有了了解,并不是教授测量的方法,而是将重点放在提供多种材料、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进行探索方面。

  三、活动思路:

  活动的开始从激发幼儿“长大了”的自豪感出发,从满足幼儿的情感需求直接导入课题。活动中,我注重通过创设自由的探索空间、努力通过幼儿的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同伴交流等方式,引导幼儿在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幼儿的发散思维和经验水平,从而满足幼儿的探索需求。每个活动环节后的教师小结是帮助幼儿总结经验、提升思维的重要内容。

  四、活动准备:

  1、同等长度的软材料:尼龙绳、毛线、丝带、彩带等。

  2、轻音乐、书、毛线、记录身高测量高度的大板纸

  3、各种记录表、彩笔、铅笔、各种尺子(卷尺、布尺、皮尺、直尺等)

  五、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走直线,引导幼儿安静的进入活动。

  “来小朋友们,让我们的脚跟对脚尖,慢慢地走,走到自己位子的小朋友可以轻轻的坐下……”

  (意图:这节活动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测量,其中测量的一个要求就是首尾相接,所以活动的开始采用脚跟对脚尖走直线的方式,让幼儿安静的进入活动。)

  (二)交流成长变化,抛出问题,导入活动。

  “现在小朋友升入大班,成了幼儿园里的大哥哥、大姐姐,那你觉得现在的你和中班、小班的你在身体方面有了什么变化?”

  “刚才有小朋友说他长高了,那你知道今天参加活动的小朋友谁最高吗?”(幼儿意见不统一,请三位大家认为“最高”的小朋友到前面,大家通过简单的比较指出“最高”)

  “现在,我们找到了最高的小朋友,那你知道最高的小朋友到底有多高吗?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他到底有多高?”

  “有小朋友说用尺子量一量,这是个好方法,但是现在我们没有尺子怎么办?能不能用我们身边的东西来当工具进行测量呢?”

  (三)学习用不同的材料进行正确测量。

  1、方法一:用书做测量工具。(用直的、硬的材料进行测量)

  教师示范一:将书放到幼儿身体上进行测量,设问:这样测量方便准确吗?那我们可以怎样做?

  教师示范二:将幼儿的身高在墙面上做好标记,让幼儿明白:从地面起点到标记处代表最高小朋友的身高。

  教师示范三:边提问边示范“应该从哪开始测量呢?”明确:用书的长边和起点要对齐,侧面要对齐,要沿直线向上测量。“测量了一次以后怎么做?”明确:在第一次测量结束的地方做好标记。“第二次再从哪里开始量呢?”明确:第二次测量要从上一次结束的地方开始。

  幼儿示范四:请两位幼儿一组接着向上测量。教师带领全体小朋友给予他们语言上的指导。比如:从上一次结束的地方开始沿直线向上测量。

  示范记录五:引导幼儿将测量后的结果记录到《记录表》中,明确每一栏中都应该记录什么内容。

  幼儿示范六:使用书的短边进行测量。“刚才我发现小朋友是用书的长边进行的测量,那可不可以用书的短边进行测量呢?谁想来试一试?”请两位幼儿上前示范测量。(教师提醒幼儿更换另一种颜色的标记笔,让幼儿明白更换的用处:为了与上一次的进行区分。

  幼儿记录七:教师引导幼儿在记录表中记录测量的结果。引导幼儿观察记录表中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测量的是同一个小朋友的身高,为什么得出的结果不同呢?”明确:测量同一个物体,选择的测量工具不同,测量结果也不相同。

  2、方法二:用毛线、尼龙绳做测量工具。(用软的材料进行测量)

  “刚才我们一起用了像书一样直直、硬硬的材料进行了测量,今天我还给大家带来了一种更特别的测量工具,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尼龙绳)

  “那你用过这样的绳子进行测量了吗?那用这样的绳子进行测量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下面小朋友分组可以去试一试”

  (四)分组合作,尝试用绳子进行测量。

  1、分组合作,尝试测量:“好的,每组老师够给大家准备了同等长度的绳子,那你想测量什么?”“那我们就来测量一下我们的小桌子的长边有多长,好吗?”“在测量之前,大家要商量好你们小组的分工,谁来测量?谁来记录?谁来做标记?等等”幼儿合作测量并做好记录。对照记录表介绍相关的记录方法(播放音乐)

  2、总结记录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观察记录表有没有什么问题?为什么用同等长度的绳子给同等长度的桌子边测量,为什么大家量的数不一样呢?”请出现不同结果的幼儿上前演示自己的测量方法,从而发现测量的问题。

  3、教师小结利用绳子等软材料进行测量的正确方法:使用软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时一定要将工具拉直,每次测量都要在结束的地方做好标记,接下来每一次都要从上一次结束的地方开始,否则结果就会不准确。

  4、再次小组合作使用绳子测量桌子的长边,教师巡回指导。(播放音乐)

  5、总结幼儿的记录表,鼓励幼儿的做法。

  (五)自选软材料进行测量并记录。(同等长度)

  “刚才我们只测量了小桌子的长边,小桌子腿有点不高兴了,他也想让小朋友帮忙测量一下,小朋友愿意吗?老师给大家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软的测量工具,大家看都有什么?小朋友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材料来测量一下小桌子的腿,测量以后大家要在记录表中记录一下你测量的结果,需要铅笔做标记的小朋友可以从小筐子中取”(播放音乐)

  总结幼儿的记录表明确:使用相同长度的工具测量同一物体,最后的结果相同。

  (六)活动延伸:探索用尺子进行测量。

  “其实,我们可以利用身边的很多材料都可以进行测量,比如我们的小手、小脚都可以用来测量。但是,使用最准确地还是尺子。那你见过什么样的尺子?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卷尺、直尺,可能你家里还有更多不同的尺子,那小朋友可以回家用你家里的尺子测量一下你家的桌子、椅子,你的爸爸妈妈都是多高?然后带到幼儿园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今天我们操作的材料,老师也会放到区角活动中,小朋友可以继续去探索测量的乐趣。”

  六、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基础是幼儿已经进行了用硬物体进行的测量的经验,因此活动开始部分用书的长边和短边测量身高只是对自然测量方法的巩固,但考虑到活动当天孩子的情况,所以当时讲的比较细,从后期幼儿的分组测量和幼儿的独立测量情况来看,可能正是因为有了前期细致的讲解,所以后期孩子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测量的正确方法。面对像数学这么严谨的活动内容,我的课堂语言还应该更加严谨,每个活动环节后的小结也应该及时而准确,要能让幼儿通过老师的小结得到经验上的提升。

  对于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我也进行了重新的设计,比如在活动的第二环节,调整了用书的长边和短边进行两次的测量过程,目的是让幼儿明白:测量同一物体,使用不同长度的测量工具,测量的结果不相同。

  另外,我也有疑问:像本次活动的目标中就涉及了让幼儿学会简单的比较和记录的方式,然后我们都设计了记录表的形式,那么记录表只为了让幼儿学习记录的方式,对于记录的结果用不用引导孩子去验证,也就是测量的最后用不用验证每个人的测量结果。如果需要验证,那么老师提供了不同长度的测量工具,那要怎么验证?

  其实,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从来没有开展过数学活动,所以此次组织数学观摩活动对我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尝试和挑战。从备课到上课再到评课的过程中,我也收获了很多以前不曾涉及到的教学经验,相信这些经验对我以后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也能起到引航灯的作用,带领我取得更大的进步!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植物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贴近生活,对植物奥秘的探索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在奇妙的植物王国中,蕴含着许多的奥秘,其中种子传播就是其中的一种。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种子的不同传播方式。

  2、产生探索植物种子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种子的旅行

  2、种子旅行配对图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师:你们都去旅行过吗?用什么方法去旅行的?

  2、师:今天呀,范老师请来了一些好朋友,它们也想去旅行,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3、出示PPT课件:看,谁来了?

  4、师:认识它们吗?谁能来说说它们叫什么名字?(蒲公英、苍耳、莲子)

  归纳提升:蒲公英、莲子和苍耳,它们都是植物的种子。

  二、认识种子不同的传播方式

  1、师:这些种子都一样吗?它们有哪些区别?

  归纳提升:这些种子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也不同,有的是毛茸茸的、有的是滑溜溜的、有的是带钩还长刺呢。

  2、师:这些小种子呀迫不及待的要开始自己的旅行了,它们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钻进土壤里,吸取着阳光和雨水,落地、生根、发芽。但是,小种子没有手也没有脚,它们要怎样才能开始自己的旅行呢?

  追问:有哪些方式可以帮助种子传播到四面八方呢?

  3、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幼儿认识蒲公英、莲、苍耳等植物的传播方式。

  ☆ 蒲公英旅行

  (1)师:咦,是谁在说话?

  《蒲公英的自述》: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有一朵毛绒绒的小花。微风轻轻地一吹,我离开了亲爱的妈妈。飞呀飞呀,飞到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

  师:啊,原来是蒲公英的种子在说话,你们听清楚它说了些什么?

  (2)追问:风真的能帮助蒲公英去旅行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flash)

  (3)追问:为什么蒲公英的种子会随着风儿去旅行呢?

  归纳提升:因为蒲公英的种子很轻,并且有绒毛,像一把降落伞,所以蒲公英就是靠风来帮它旅行的,风能帮助蒲公英传播种子。

  ☆ 莲子旅行

  (1)师:谁能帮助莲子去旅行呢?

  (2)师: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流水声)

  追问:为什么莲子会随着水流去旅行呢?

  归纳提升:原来莲蓬像小船一样能浮在水上,莲子落入水中,顺着水流到别处去安家,莲子就是靠水来帮它旅行的,水能帮助莲子传播种子。

  ☆ 苍耳旅行

  (1) 师:苍耳旅行要靠谁来帮忙呢?(播放flash)

  (2) 追问:为什么小动物能帮助苍耳去旅行?

  归纳提升:苍耳浑身长刺,容易沾到动物和人身上,动物和人走到哪儿,就把它带到哪儿,所以动物和人都能帮助苍耳去旅行。

  ☆ 凤仙花种子旅行

  (1) 师:我们周围的大自然非常有趣,原来许多种子都由它们的好朋友来帮忙去旅行的。还有一种种子,它没有好朋友帮忙也能去旅行,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

  (2) 师:看,它是凤仙花的种子,当凤仙花的种子成熟的时候,果壳裂开,种子就蹦到别处去发芽了。(播放视频)

  归纳提升:凤仙花就是靠自己的种子成熟后果壳裂开来,通过自身弹力把自己弹出去旅行的。还有许多植物也是靠自己来传播的,象我们常见的黄豆、赤豆、绿豆等。

  4、师:你还知道哪些植物的种子是靠这些方法去旅行的?(播放视频)

  归纳提升:现在我们知道了种子的传播方式有很多,有的靠风,有的靠水,有的靠人和动物,还有的靠自身弹射的力量。

  三、操作配对连线图

  1、师:今天呀,范老师要考考你们了,请你们帮助这些种子找到能带他去旅行的好朋友。

  2、验证:看看,你们都找对了吗?

  3、师:你们的本领真大,我们一起夸夸自己吧,棒棒棒,我真棒!

  归纳提升:大自然中的植物真奇妙,原来有这么多的种子都由它们的好朋友来帮忙传播的,当然也有的事靠自己的力量来传播。在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植物的奥秘没有被发现呢,它们呀都等待着我们小朋友们用心去观察、去发现。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巩固认识磁铁吸铁的特性,初步感知磁铁两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

  2、激发幼儿的探究欲,发展幼儿探索的能力。

  3、巩固学习操作的记录方式,通过记录提炼认知经验。

  活动准备:

  人手三块磁铁(一个彩色磁铁,两个环形磁铁),两份记录纸,红绿水彩笔和即时贴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引发活动课题。

  1、小朋友,你们看过天线宝宝吗?它们四个好朋友你爱我,我爱你的时候会怎么做呢?

  2、(老师出示彩色磁铁)你们看这是什么?它也有自己的好朋友呢!它找到好朋友的时候也会和好朋友紧紧地吸在一块儿。你们猜黑板是不是彩色磁铁的好朋友?(老师演示实验,并引导幼儿学习记录的'方法)如果是他的好朋友就画上绿点,如果不是它的好朋友就画上红点。

  3、出示第一张记录纸。彩色磁铁还想找朋友呢,猜一猜哪些东西会是它的朋友呢?到底这些东西是不是彩色磁铁的好朋友呢?我们一起试一试并且把它记录下来。

  4、 集中。你发现哪里有彩色磁铁的朋友?(总结出磁铁能吸住铁做的东西)

  二、引导幼儿发现磁铁的两极。

  1、彩色磁铁能和铁做的东西做好朋友,那它能和环形磁铁做好朋友吗?是不是环形磁铁的两个面都是彩色磁铁的好朋友呢?我们来试一试 。交流幼儿的发现。

  2、我们发现环形磁铁有一面是彩色磁铁的好朋友,一面不是。那我们怎么记录下这个发现,告诉大家哪一面是彩色磁铁的朋友,哪一面不是呢?(引导幼儿在是朋友的一面贴上绿色即时贴,不是朋友的一面贴上红色即时贴。)

  3、幼儿根据实验在两个环形磁铁上贴上相应的即时贴。老师验证幼儿贴得是否正确。

  三、引导幼儿发现磁铁两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

  1、刚才我们发现环形磁铁都有一个面是彩色磁铁的好朋友,一个面不是。那环形磁铁和环形磁铁是不是朋友呢?是不是每个面都能做朋友呢?

  2、出示第二张记录纸,绿点和绿点的一面会是好朋友吗?红点和红点的一面会是好朋友吗?红点和绿点的一面会是好朋友吗?幼儿猜想并把猜想记录下来。

  3、到底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我们一起来实验,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4、集体。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引导幼儿总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

  四、结束。

  今天我们用磁铁玩了找朋友的游戏。你还会用磁铁怎么玩呢?幼儿自由玩磁铁。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知道影响物体在坡面下滑速度的重要因素。

  2、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合作设计和实验,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操作材料(纸板、小车、纸、毛巾、长条木板积木);

  2、记录表A、B,铅笔。

  活动过程 一、从日常生活导入。

  提问:你们玩过滑滑梯吗?滑滑梯由哪些部分组成?

  1、教师出示不同坡度的两个滑滑梯斜坡,将同样的两辆小车放在滑滑梯上。

  提问:哪边会跑得更快?

  2、出示记录表,引导幼儿学习使用。

  提问:怎样制作记录表,把实验和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引导幼儿使用图示法)

  二、幼儿合作操作,师观察指导。

  1、幼儿自由组队,3~4人一组,进行斜坡搭建,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2、幼儿合作探究相同小车在不同斜坡高度上下滑速度的快慢,并记录在记录表上。

  3、分享实验结果。

  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怎样才能让小车赢呢?

  :原来斜坡的坡度越平缓,车子滑落的速度就越慢;相反,积木越多,坡度越陡,小车滑落的速度就越快。

  4、幼儿继续探究相同小车在不同光滑度的坡面上下滑速度的快慢,并记录。

  5、归纳实验结果:

  提问:这次你们又发现了什么秘密呢?

  :原来我们的小车速度的快慢,也跟斜面的光滑度有关,表面光滑的小车滑落的速度就会快,表面粗糙的小车滑落的速度就慢。

  三、探索生活中的应用。

  提问:现在我们找到了小车在斜坡滑落的一些规律,在日常生活中,这些规律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方便,还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你能想出哪些例子呢?

  请幼儿找一找斜坡带来的方便和不方便的地方,一起分享。

  活动生成及建议:

  1、将活动材料投放于探索区内,鼓励幼儿继续合作探索。

  2、请家长配合共同探索记录,探究使赛车下滑速度最快的斜坡和斜坡材质条件。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观察天气变化的兴趣,尝试多种记录的方法。

  2、学画晴天、阴天、雨天、雪天、刮风、下冰雹等画面。

  3、激发幼儿表现美的欲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引导幼儿观看电视上的天气预报,丰富知识经验。

  2、纸张、彩笔等

  活动过程:

  1、放天气变化的录像,看后请幼儿讲讲不同天气的特点,为接下来描绘天气变化做好准备。

  2、如果没有录像,教师出示不同天气的范画,便于幼儿认真观察并学习记录。

  3、幼儿自己学及气象日记,在画面上表示出来。

  幼儿相互学习,交流气象日记。

  4、延伸活动:教师为幼儿提供不同的材料,便于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做气象日记,教师注意提醒幼儿在科学区坚持做好气象日记,每个月都与幼儿一起分析天气变化的规律学会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户外活动:练习早操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基本上能达到所设的目标,幼儿能自己画出晴天等画面,但在交流的时候有的幼儿不能大胆的表现出来。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一、设计意图:

  水,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东西,洗脸、刷牙、漱口我们都必须用到它。虽然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但是我们的孩子对于水的浮力并没有太多的认识。

  有一天,在洗手的时候有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把一个塑料袋掉在水里,于是孩子马上跑来问我:“老师,为什么那个塑料袋漂在水上面呢?”我发现孩子对这个现象很感兴趣,于是便抓住契机设计了科学“浮与沉”这一活动。本活动通过实验来探索、丰富孩子们有关物体沉浮的经验,并培养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

  二、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大胆探索科学实验现象,发展探索精神。

  3、初步学习两人合作进行实验,培养合作能力。

  三、活动准备:

  水、小盆、毛巾、水彩笔、记录卡、塑料吸管、树叶、铅笔、泡沫板、钥匙、小石子、橡皮泥、回形针。

  四、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出课题。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百宝箱,这个百宝箱里装了好多宝贝,小朋友你们想看看吗?(教师播放PPT)

  2、师:你们有没有想过要是我们把他们放进水里会怎么样呢? 请幼儿先猜测一下,哪些会沉,哪些会浮,然后教师动手操作实验,幼儿观察。

  3、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幼儿理解“浮”“沉”并认识浮沉符号。

  钥匙沉到了水底,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一一沉;树叶浮在了水面上,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一一浮。师引导幼儿看上下两个箭头,上表示上浮,下的表示沉下去。

  4、教师继续播放PPT,展示记录卡并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告诉幼儿做记录的方法。

  (一)分组实验,自主探究。

  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试一试啊?

  1、讲解操作方法与规则:要求幼儿操作完后,马上用水彩笔在记录卡上做好物体沉浮现象的记录。

  2、幼儿操作:师,小朋友在把物体放进水里时要看仔细了,看一下物体到底是沉下去还是浮起来的,认真观察水中的现象。

  温馨提示:

  ①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实验,每次只放一种材料。

  ②实验室要注意安全,物体放入水中要轻拿轻放,防止水溅出。

  ③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把物体进行分类放置,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放在水盆的左边,沉下去的物体放在水盆的右边,并及时记录结果完成表格。

  3.教师来回巡视,适时指导,帮助幼儿在观察沉浮现象时,如何做好表示“沉”和“浮”的记录,同时帮助能力差的幼儿。

  (三)分一分。

  教师继续播放PPT,引导幼儿将百宝箱中所有物品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类。

  (四)延伸拓展。

  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问题:

  1、塑料吸管在水中上浮,用什么办法让它沉下去?

  2、回形针在水中下沉,用什么办法让它浮上来?

  (1)让塑料吸管沉下去的方法:捆上重物,如将其和钥匙或石头等捆在一起。

  (2)让回形针浮上来的方法:放在浮的物体上,如将其放在泡沫板上或捆在铅笔、吸管上等。

  (五)活动结束。

  今天我们学习了有趣的沉浮现象,在生活中还有许多物品放在水中会发生很有趣的现象,小朋友在家里也可以动手去做做实验,相信你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噢!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老消防车的新工作》是中班主题——我在马路边中的一个活动,这个活动引发了孩子对消防车的兴趣。他们开始收集、交流自己对消防车、消防知识的了解,为此,我们带着孩子们参观了消防队,并请消防员介绍他们感兴趣的装备。孩子们对消防车上的秘密知道得不少,感受到叔叔的勇敢,但是回来后,他们在照片上和活动录像上又发现新的问题,并且他们没有见过消防员灭火的真实场景,对叔叔自身的防护、他们的本领了解不够。我还注意到,在主题目标中提到:了解交通设施及其与人们的关系。我认为在此活动上可以迁移这个目标,让孩子发现体验消防工具和消防员之间的关系。

  另外,在日益重视的消防安全宣传“四进”活动中,越来越关注对提高孩子对消防安全的意识,以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培养他们的抗御能力,让孩子健康成长。所以,我们就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在比较、讨论、共享中进一步激发对消防装备和消防员的秘密的兴趣。

  2.愿意将自己的想法积极的表达出来。

  活动准备

  录像、照片、联系好的消防叔叔和他的装备一套、工具若干、幼儿的服装一套、录音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

  ① 回忆上次在消防队里看到什么?引出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进行询问

  (说明:1、 语言上和第三者的互动对幼儿更是一种挑战。2、由于消防车内部非常复杂,让幼儿寻找无疑存在一定障碍,如表述不清,时间上拖沓,专业性东西多。与他们生活范围联系不强。3、问题不是凭空想象的,只有对事物有了一定的了解,才会产生问题。他们提出的问题既有个性的也有共性的,这种认知冲突可以在交流分享中整合提升他们的经验。)

  ② 并提出消防车上有那么多用具可以帮忙,那消防员叔叔自己还需要带些东西吗?

  2.感知讨论:

  ① 询问除了车上这些东西自己还要带东西吗?

  原来叔叔需要一些可以帮助他救人并且保护自己的东西,猜猜看哪些工具是叔叔需要的?要这个做什么用?

  (说明1、 选择5样东西比较适和幼儿,易于观察、比较。2、体现一种经验的连续性有效性。从提问到讨论,后一个活动成为前一个活动的递进。)

  ②消防服。(警铃想起)什么声音?这个铃声是在告诉叔叔什么呢?

  今天我们来做小小消防员和叔叔比赛穿衣服好吗?。

  (说明:1.具体形象的比赛让幼儿真实感受到消防叔叔的速度,自然产生一种敬佩。2.焦点集中,活动紧凑,孩子的兴趣更高。)

  ③想想为什么叔叔穿得这么快?

  我穿上消防服提问:我可以像叔叔一样救火出警了吗?我要带上什么?

  这些东西我都带好了可以去吗?你们上次看到叔叔训练些什么?

  (说明:1..对孩子发现答案的再现和肯定,消防服为何穿得那么快。2.对所学知识和经验的回忆可以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新受的东西让孩子反复体验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3.体验观摩

  ① 看叔叔在做什么?

  ② :原来他们还要天天练本领,这样在救火时既能飞快地赶到着火的地方,又能救助别人,保护自己。你们想做消防员吗?

  (说明:1.对先前若干问题的回应。2.速度一个比一个快,感受消防叔叔的不寻常、不容易,激发孩子热爱叔叔的情感。)

  活动反思

  1.注重孩子的经验和体验是非常重要的。整个活动内容的交流讨论都从幼儿的生活实际出发,在他们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组合为新的经验。在学习活动《消防叔叔了不起》之前,我们参观了消防队里的部分装备,孩子们对消防车和消防叔叔的生活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这次活动,他们知道消防员叔叔除了车上有救助别人的东西还要有自我防护的物品等。

  2.整个活动能注意多方面的整合,尤其是情感上的关爱、愉快体验;数概念的组合:数数叔叔一共要几样防护品、左边的大大、中间的小黑、右边的小小;常识性的如水带的扁与粗的变化、工具的不同等。

  3.师生关系融和,互动自然,语言上比较幽默。整个活动孩子的注意集中,主动性很高。他们敢于提问,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4.学习活动中,层次清楚,环节紧扣,从孩子们的反应看出他们对消防工具、穿衣比赛,观看录像的兴趣是极高的,说明这几个点抓得好,目标达成。

  活动不足

  随机问题的处理和把握上不够灵活。比如,活动中消防斧的安全性问题、叔叔需要的五样工具都是绑在皮带上的等我都可以提一提,纬度和触点再伸长些。

大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能辨别自然界中的一些声音,了解耳朵的用处非常大。

  2.分别填充不同的材料自制能发出声音的响罐,感受声音的不同。

  3.锻炼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活动准备:

  1.易拉罐、沙、水、黄豆、大米、石头。

  2.录有风声、雨声、雷声等自然界中不同声音的磁带。

  3.幼儿自制响罐所需的即时贴。

  活动过程:

  导入语:《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片小朋友们都非常熟悉,你们想不想让羊村的小羊们到我们幼儿园来做客呀?(幼儿回答)

  (一)教师出示贴有喜羊羊、美羊羊.....等装有不同材料的自制响罐,激发幼儿兴趣

  师:1.今天小羊们到这来做客,他们每人都准备了一首好听的歌曲, 小朋友们想听吗?

  2.现在请小朋友们竖起小耳朵仔细听,看看谁的小耳朵最灵验。

  (二)教师按顺序有节奏的摇晃装有不同材料的自制响罐

  (三)让幼儿分组讨论响罐发出的声音一样吗?为什么?(幼儿兴致很高)

  (四)请幼儿说出讨论的结果,然后教师总结,装有不同材料的罐子发出的声音也不同

  (五)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感受其乐趣

  幼儿分组进行操作,教师分发材料,请幼儿随意往易拉罐里装黄豆、沙、水、石头等不同的材料。摇一摇、听一听,亲身感受一下不同的材料放在同一易拉罐中发出的声音不同。

  (六)小游戏《我摇你猜》

  教师将数量不同的同一种材料放入两个易拉罐中有节奏的摇晃,请幼儿倾听有何不同。

  师:1.我这里也有两个喜羊羊响罐,你们听一听,他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2.“你们来猜一猜,这个响罐里装的是什么?”(幼儿猜测后,打开让 幼儿验证)

  3.“为什么一样的东西,在套桶里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呢?”(一个多、一个少)

  最后得出结论:一样的东西,一个多,一个少,它们在罐子中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

  (七)播放录音,请幼儿辨别自然界中的一些声音如:风声、雨声、雷声,比比谁的小耳朵最灵验,让幼儿知道耳朵的用处。

  四、活动结束:

  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散步,感受我们生活中更多的声音。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中幼儿的兴趣很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很高,对于这样的活动孩子十分喜欢,在玩玩、听听、说说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了与耳朵相关的一些知识经验。因为书本只是作为幼儿获得新经验的载体,所以活动设计中没有加入绘本的阅读,但是我一直认为大班的孩子可以自主独立的阅读,在自己探索了以后在进行集体教学活动是最好的。活动存在许多的问题,希望大家可以提出有好的意见和建议。

大班科学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知道海底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2、初步认识海洋与人类的关系,激发幼儿对神秘海底世界的探究欲望。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环境与材料】

  1、教师与幼儿一起收集介绍"海底宝藏"的图片。

  2、《科学》下P.24~25。

  【教学过程】

  一、海底的风景

  1、请幼儿根据收集的海底宝藏信息,讲一讲:你眼中的海底世界是怎样的?

  2、幼儿讨论:海底有什么?可以根据自己带来的图书上的内容进行介绍。

  3、教师和幼儿一起分类总结大家的讨论结果,带领幼儿惊醒概括"海洋资源"。

  二、海底的宝藏

  1、教师带幼儿初步认识海底的一些资料。

  2、幼儿交流感受。

  3、看画册《海底探宝》,丰富幼儿对海底世界的认识。

  三、海洋的声音

  1、"你觉得现在海洋的环境好吗?"请幼儿说出一些了解到的海洋污染的情况。

  2、"为什么会这样呢?"组织幼儿展开讨论。

  3、"怎样保护海洋?"教师鼓励幼儿说出多种保护海洋的办法,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汇编九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力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大班科学教案:认识日历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大班科学教案:他们在移动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大班科学教案:纸桌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大班科学教案:认识磁铁_大班科学教案07-05

大班科学教案:好忙的蜘蛛_大班科学教案07-05

大班科学教案:玩斜坡_大班科学教案07-07

大班《电》科学教案10-08

大班《地球》科学教案10-08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06-12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汇编九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汇编九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这个活动选自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的第一个主题活动《我长大了》,从前面的活动中孩子们基本上已经感受到了自己升入大班以后身体上、行为习惯上的发展。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成长变化,我将此次活动的目标定位在探索不同材料进行测量的科学探索活动。其主要目标是学习用绳子、毛线等测量工具进行正确测量,学会简单的比较和记录方式,从而感受测量的乐趣。

  二、幼儿经验方面:

  在开展此活动之前,幼儿对测量的基本方法已经有了了解,并不是教授测量的方法,而是将重点放在提供多种材料、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进行探索方面。

  三、活动思路:

  活动的开始从激发幼儿“长大了”的自豪感出发,从满足幼儿的情感需求直接导入课题。活动中,我注重通过创设自由的探索空间、努力通过幼儿的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同伴交流等方式,引导幼儿在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幼儿的发散思维和经验水平,从而满足幼儿的探索需求。每个活动环节后的教师小结是帮助幼儿总结经验、提升思维的重要内容。

  四、活动准备:

  1、同等长度的软材料:尼龙绳、毛线、丝带、彩带等。

  2、轻音乐、书、毛线、记录身高测量高度的大板纸

  3、各种记录表、彩笔、铅笔、各种尺子(卷尺、布尺、皮尺、直尺等)

  五、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走直线,引导幼儿安静的进入活动。

  “来小朋友们,让我们的脚跟对脚尖,慢慢地走,走到自己位子的小朋友可以轻轻的坐下……”

  (意图:这节活动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测量,其中测量的一个要求就是首尾相接,所以活动的开始采用脚跟对脚尖走直线的方式,让幼儿安静的进入活动。)

  (二)交流成长变化,抛出问题,导入活动。

  “现在小朋友升入大班,成了幼儿园里的大哥哥、大姐姐,那你觉得现在的你和中班、小班的你在身体方面有了什么变化?”

  “刚才有小朋友说他长高了,那你知道今天参加活动的小朋友谁最高吗?”(幼儿意见不统一,请三位大家认为“最高”的小朋友到前面,大家通过简单的比较指出“最高”)

  “现在,我们找到了最高的小朋友,那你知道最高的小朋友到底有多高吗?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他到底有多高?”

  “有小朋友说用尺子量一量,这是个好方法,但是现在我们没有尺子怎么办?能不能用我们身边的东西来当工具进行测量呢?”

  (三)学习用不同的材料进行正确测量。

  1、方法一:用书做测量工具。(用直的、硬的材料进行测量)

  教师示范一:将书放到幼儿身体上进行测量,设问:这样测量方便准确吗?那我们可以怎样做?

  教师示范二:将幼儿的身高在墙面上做好标记,让幼儿明白:从地面起点到标记处代表最高小朋友的身高。

  教师示范三:边提问边示范“应该从哪开始测量呢?”明确:用书的长边和起点要对齐,侧面要对齐,要沿直线向上测量。“测量了一次以后怎么做?”明确:在第一次测量结束的地方做好标记。“第二次再从哪里开始量呢?”明确:第二次测量要从上一次结束的地方开始。

  幼儿示范四:请两位幼儿一组接着向上测量。教师带领全体小朋友给予他们语言上的指导。比如:从上一次结束的地方开始沿直线向上测量。

  示范记录五:引导幼儿将测量后的结果记录到《记录表》中,明确每一栏中都应该记录什么内容。

  幼儿示范六:使用书的短边进行测量。“刚才我发现小朋友是用书的长边进行的测量,那可不可以用书的短边进行测量呢?谁想来试一试?”请两位幼儿上前示范测量。(教师提醒幼儿更换另一种颜色的标记笔,让幼儿明白更换的用处:为了与上一次的进行区分。

  幼儿记录七:教师引导幼儿在记录表中记录测量的结果。引导幼儿观察记录表中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测量的是同一个小朋友的身高,为什么得出的结果不同呢?”明确:测量同一个物体,选择的测量工具不同,测量结果也不相同。

  2、方法二:用毛线、尼龙绳做测量工具。(用软的材料进行测量)

  “刚才我们一起用了像书一样直直、硬硬的材料进行了测量,今天我还给大家带来了一种更特别的测量工具,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尼龙绳)

  “那你用过这样的绳子进行测量了吗?那用这样的绳子进行测量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下面小朋友分组可以去试一试”

  (四)分组合作,尝试用绳子进行测量。

  1、分组合作,尝试测量:“好的,每组老师够给大家准备了同等长度的绳子,那你想测量什么?”“那我们就来测量一下我们的小桌子的长边有多长,好吗?”“在测量之前,大家要商量好你们小组的分工,谁来测量?谁来记录?谁来做标记?等等”幼儿合作测量并做好记录。对照记录表介绍相关的记录方法(播放音乐)

  2、总结记录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观察记录表有没有什么问题?为什么用同等长度的绳子给同等长度的桌子边测量,为什么大家量的数不一样呢?”请出现不同结果的幼儿上前演示自己的测量方法,从而发现测量的问题。

  3、教师小结利用绳子等软材料进行测量的正确方法:使用软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时一定要将工具拉直,每次测量都要在结束的地方做好标记,接下来每一次都要从上一次结束的地方开始,否则结果就会不准确。

  4、再次小组合作使用绳子测量桌子的长边,教师巡回指导。(播放音乐)

  5、总结幼儿的记录表,鼓励幼儿的做法。

  (五)自选软材料进行测量并记录。(同等长度)

  “刚才我们只测量了小桌子的长边,小桌子腿有点不高兴了,他也想让小朋友帮忙测量一下,小朋友愿意吗?老师给大家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软的测量工具,大家看都有什么?小朋友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材料来测量一下小桌子的腿,测量以后大家要在记录表中记录一下你测量的结果,需要铅笔做标记的小朋友可以从小筐子中取”(播放音乐)

  总结幼儿的记录表明确:使用相同长度的工具测量同一物体,最后的结果相同。

  (六)活动延伸:探索用尺子进行测量。

  “其实,我们可以利用身边的很多材料都可以进行测量,比如我们的小手、小脚都可以用来测量。但是,使用最准确地还是尺子。那你见过什么样的尺子?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卷尺、直尺,可能你家里还有更多不同的尺子,那小朋友可以回家用你家里的尺子测量一下你家的桌子、椅子,你的爸爸妈妈都是多高?然后带到幼儿园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今天我们操作的材料,老师也会放到区角活动中,小朋友可以继续去探索测量的乐趣。”

  六、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基础是幼儿已经进行了用硬物体进行的测量的经验,因此活动开始部分用书的长边和短边测量身高只是对自然测量方法的巩固,但考虑到活动当天孩子的情况,所以当时讲的比较细,从后期幼儿的分组测量和幼儿的独立测量情况来看,可能正是因为有了前期细致的讲解,所以后期孩子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测量的正确方法。面对像数学这么严谨的活动内容,我的课堂语言还应该更加严谨,每个活动环节后的小结也应该及时而准确,要能让幼儿通过老师的小结得到经验上的提升。

  对于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我也进行了重新的设计,比如在活动的第二环节,调整了用书的长边和短边进行两次的测量过程,目的是让幼儿明白:测量同一物体,使用不同长度的测量工具,测量的结果不相同。

  另外,我也有疑问:像本次活动的目标中就涉及了让幼儿学会简单的比较和记录的方式,然后我们都设计了记录表的形式,那么记录表只为了让幼儿学习记录的方式,对于记录的结果用不用引导孩子去验证,也就是测量的最后用不用验证每个人的测量结果。如果需要验证,那么老师提供了不同长度的测量工具,那要怎么验证?

  其实,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从来没有开展过数学活动,所以此次组织数学观摩活动对我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尝试和挑战。从备课到上课再到评课的过程中,我也收获了很多以前不曾涉及到的教学经验,相信这些经验对我以后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也能起到引航灯的作用,带领我取得更大的进步!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植物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贴近生活,对植物奥秘的探索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在奇妙的植物王国中,蕴含着许多的奥秘,其中种子传播就是其中的一种。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种子的不同传播方式。

  2、产生探索植物种子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种子的旅行

  2、种子旅行配对图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师:你们都去旅行过吗?用什么方法去旅行的?

  2、师:今天呀,范老师请来了一些好朋友,它们也想去旅行,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3、出示PPT课件:看,谁来了?

  4、师:认识它们吗?谁能来说说它们叫什么名字?(蒲公英、苍耳、莲子)

  归纳提升:蒲公英、莲子和苍耳,它们都是植物的种子。

  二、认识种子不同的传播方式

  1、师:这些种子都一样吗?它们有哪些区别?

  归纳提升:这些种子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也不同,有的是毛茸茸的、有的是滑溜溜的、有的是带钩还长刺呢。

  2、师:这些小种子呀迫不及待的要开始自己的旅行了,它们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钻进土壤里,吸取着阳光和雨水,落地、生根、发芽。但是,小种子没有手也没有脚,它们要怎样才能开始自己的旅行呢?

  追问:有哪些方式可以帮助种子传播到四面八方呢?

  3、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幼儿认识蒲公英、莲、苍耳等植物的传播方式。

  ☆ 蒲公英旅行

  (1)师:咦,是谁在说话?

  《蒲公英的自述》: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有一朵毛绒绒的小花。微风轻轻地一吹,我离开了亲爱的妈妈。飞呀飞呀,飞到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

  师:啊,原来是蒲公英的种子在说话,你们听清楚它说了些什么?

  (2)追问:风真的能帮助蒲公英去旅行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flash)

  (3)追问:为什么蒲公英的种子会随着风儿去旅行呢?

  归纳提升:因为蒲公英的种子很轻,并且有绒毛,像一把降落伞,所以蒲公英就是靠风来帮它旅行的,风能帮助蒲公英传播种子。

  ☆ 莲子旅行

  (1)师:谁能帮助莲子去旅行呢?

  (2)师: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流水声)

  追问:为什么莲子会随着水流去旅行呢?

  归纳提升:原来莲蓬像小船一样能浮在水上,莲子落入水中,顺着水流到别处去安家,莲子就是靠水来帮它旅行的,水能帮助莲子传播种子。

  ☆ 苍耳旅行

  (1) 师:苍耳旅行要靠谁来帮忙呢?(播放flash)

  (2) 追问:为什么小动物能帮助苍耳去旅行?

  归纳提升:苍耳浑身长刺,容易沾到动物和人身上,动物和人走到哪儿,就把它带到哪儿,所以动物和人都能帮助苍耳去旅行。

  ☆ 凤仙花种子旅行

  (1) 师:我们周围的大自然非常有趣,原来许多种子都由它们的好朋友来帮忙去旅行的。还有一种种子,它没有好朋友帮忙也能去旅行,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

  (2) 师:看,它是凤仙花的种子,当凤仙花的种子成熟的时候,果壳裂开,种子就蹦到别处去发芽了。(播放视频)

  归纳提升:凤仙花就是靠自己的种子成熟后果壳裂开来,通过自身弹力把自己弹出去旅行的。还有许多植物也是靠自己来传播的,象我们常见的黄豆、赤豆、绿豆等。

  4、师:你还知道哪些植物的种子是靠这些方法去旅行的?(播放视频)

  归纳提升:现在我们知道了种子的传播方式有很多,有的靠风,有的靠水,有的靠人和动物,还有的靠自身弹射的力量。

  三、操作配对连线图

  1、师:今天呀,范老师要考考你们了,请你们帮助这些种子找到能带他去旅行的好朋友。

  2、验证:看看,你们都找对了吗?

  3、师:你们的本领真大,我们一起夸夸自己吧,棒棒棒,我真棒!

  归纳提升:大自然中的植物真奇妙,原来有这么多的种子都由它们的好朋友来帮忙传播的,当然也有的事靠自己的力量来传播。在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植物的奥秘没有被发现呢,它们呀都等待着我们小朋友们用心去观察、去发现。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巩固认识磁铁吸铁的特性,初步感知磁铁两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

  2、激发幼儿的探究欲,发展幼儿探索的能力。

  3、巩固学习操作的记录方式,通过记录提炼认知经验。

  活动准备:

  人手三块磁铁(一个彩色磁铁,两个环形磁铁),两份记录纸,红绿水彩笔和即时贴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引发活动课题。

  1、小朋友,你们看过天线宝宝吗?它们四个好朋友你爱我,我爱你的时候会怎么做呢?

  2、(老师出示彩色磁铁)你们看这是什么?它也有自己的好朋友呢!它找到好朋友的时候也会和好朋友紧紧地吸在一块儿。你们猜黑板是不是彩色磁铁的好朋友?(老师演示实验,并引导幼儿学习记录的'方法)如果是他的好朋友就画上绿点,如果不是它的好朋友就画上红点。

  3、出示第一张记录纸。彩色磁铁还想找朋友呢,猜一猜哪些东西会是它的朋友呢?到底这些东西是不是彩色磁铁的好朋友呢?我们一起试一试并且把它记录下来。

  4、 集中。你发现哪里有彩色磁铁的朋友?(总结出磁铁能吸住铁做的东西)

  二、引导幼儿发现磁铁的两极。

  1、彩色磁铁能和铁做的东西做好朋友,那它能和环形磁铁做好朋友吗?是不是环形磁铁的两个面都是彩色磁铁的好朋友呢?我们来试一试 。交流幼儿的发现。

  2、我们发现环形磁铁有一面是彩色磁铁的好朋友,一面不是。那我们怎么记录下这个发现,告诉大家哪一面是彩色磁铁的朋友,哪一面不是呢?(引导幼儿在是朋友的一面贴上绿色即时贴,不是朋友的一面贴上红色即时贴。)

  3、幼儿根据实验在两个环形磁铁上贴上相应的即时贴。老师验证幼儿贴得是否正确。

  三、引导幼儿发现磁铁两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

  1、刚才我们发现环形磁铁都有一个面是彩色磁铁的好朋友,一个面不是。那环形磁铁和环形磁铁是不是朋友呢?是不是每个面都能做朋友呢?

  2、出示第二张记录纸,绿点和绿点的一面会是好朋友吗?红点和红点的一面会是好朋友吗?红点和绿点的一面会是好朋友吗?幼儿猜想并把猜想记录下来。

  3、到底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我们一起来实验,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4、集体。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引导幼儿总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

  四、结束。

  今天我们用磁铁玩了找朋友的游戏。你还会用磁铁怎么玩呢?幼儿自由玩磁铁。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知道影响物体在坡面下滑速度的重要因素。

  2、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合作设计和实验,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操作材料(纸板、小车、纸、毛巾、长条木板积木);

  2、记录表A、B,铅笔。

  活动过程 一、从日常生活导入。

  提问:你们玩过滑滑梯吗?滑滑梯由哪些部分组成?

  1、教师出示不同坡度的两个滑滑梯斜坡,将同样的两辆小车放在滑滑梯上。

  提问:哪边会跑得更快?

  2、出示记录表,引导幼儿学习使用。

  提问:怎样制作记录表,把实验和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引导幼儿使用图示法)

  二、幼儿合作操作,师观察指导。

  1、幼儿自由组队,3~4人一组,进行斜坡搭建,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2、幼儿合作探究相同小车在不同斜坡高度上下滑速度的快慢,并记录在记录表上。

  3、分享实验结果。

  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怎样才能让小车赢呢?

  :原来斜坡的坡度越平缓,车子滑落的速度就越慢;相反,积木越多,坡度越陡,小车滑落的速度就越快。

  4、幼儿继续探究相同小车在不同光滑度的坡面上下滑速度的快慢,并记录。

  5、归纳实验结果:

  提问:这次你们又发现了什么秘密呢?

  :原来我们的小车速度的快慢,也跟斜面的光滑度有关,表面光滑的小车滑落的速度就会快,表面粗糙的小车滑落的速度就慢。

  三、探索生活中的应用。

  提问:现在我们找到了小车在斜坡滑落的一些规律,在日常生活中,这些规律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方便,还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你能想出哪些例子呢?

  请幼儿找一找斜坡带来的方便和不方便的地方,一起分享。

  活动生成及建议:

  1、将活动材料投放于探索区内,鼓励幼儿继续合作探索。

  2、请家长配合共同探索记录,探究使赛车下滑速度最快的斜坡和斜坡材质条件。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观察天气变化的兴趣,尝试多种记录的方法。

  2、学画晴天、阴天、雨天、雪天、刮风、下冰雹等画面。

  3、激发幼儿表现美的欲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引导幼儿观看电视上的天气预报,丰富知识经验。

  2、纸张、彩笔等

  活动过程:

  1、放天气变化的录像,看后请幼儿讲讲不同天气的特点,为接下来描绘天气变化做好准备。

  2、如果没有录像,教师出示不同天气的范画,便于幼儿认真观察并学习记录。

  3、幼儿自己学及气象日记,在画面上表示出来。

  幼儿相互学习,交流气象日记。

  4、延伸活动:教师为幼儿提供不同的材料,便于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做气象日记,教师注意提醒幼儿在科学区坚持做好气象日记,每个月都与幼儿一起分析天气变化的规律学会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户外活动:练习早操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基本上能达到所设的目标,幼儿能自己画出晴天等画面,但在交流的时候有的幼儿不能大胆的表现出来。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一、设计意图:

  水,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东西,洗脸、刷牙、漱口我们都必须用到它。虽然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但是我们的孩子对于水的浮力并没有太多的认识。

  有一天,在洗手的时候有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把一个塑料袋掉在水里,于是孩子马上跑来问我:“老师,为什么那个塑料袋漂在水上面呢?”我发现孩子对这个现象很感兴趣,于是便抓住契机设计了科学“浮与沉”这一活动。本活动通过实验来探索、丰富孩子们有关物体沉浮的经验,并培养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

  二、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大胆探索科学实验现象,发展探索精神。

  3、初步学习两人合作进行实验,培养合作能力。

  三、活动准备:

  水、小盆、毛巾、水彩笔、记录卡、塑料吸管、树叶、铅笔、泡沫板、钥匙、小石子、橡皮泥、回形针。

  四、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出课题。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百宝箱,这个百宝箱里装了好多宝贝,小朋友你们想看看吗?(教师播放PPT)

  2、师:你们有没有想过要是我们把他们放进水里会怎么样呢? 请幼儿先猜测一下,哪些会沉,哪些会浮,然后教师动手操作实验,幼儿观察。

  3、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幼儿理解“浮”“沉”并认识浮沉符号。

  钥匙沉到了水底,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一一沉;树叶浮在了水面上,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一一浮。师引导幼儿看上下两个箭头,上表示上浮,下的表示沉下去。

  4、教师继续播放PPT,展示记录卡并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告诉幼儿做记录的方法。

  (一)分组实验,自主探究。

  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试一试啊?

  1、讲解操作方法与规则:要求幼儿操作完后,马上用水彩笔在记录卡上做好物体沉浮现象的记录。

  2、幼儿操作:师,小朋友在把物体放进水里时要看仔细了,看一下物体到底是沉下去还是浮起来的,认真观察水中的现象。

  温馨提示:

  ①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实验,每次只放一种材料。

  ②实验室要注意安全,物体放入水中要轻拿轻放,防止水溅出。

  ③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把物体进行分类放置,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放在水盆的左边,沉下去的物体放在水盆的右边,并及时记录结果完成表格。

  3.教师来回巡视,适时指导,帮助幼儿在观察沉浮现象时,如何做好表示“沉”和“浮”的记录,同时帮助能力差的幼儿。

  (三)分一分。

  教师继续播放PPT,引导幼儿将百宝箱中所有物品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类。

  (四)延伸拓展。

  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问题:

  1、塑料吸管在水中上浮,用什么办法让它沉下去?

  2、回形针在水中下沉,用什么办法让它浮上来?

  (1)让塑料吸管沉下去的方法:捆上重物,如将其和钥匙或石头等捆在一起。

  (2)让回形针浮上来的方法:放在浮的物体上,如将其放在泡沫板上或捆在铅笔、吸管上等。

  (五)活动结束。

  今天我们学习了有趣的沉浮现象,在生活中还有许多物品放在水中会发生很有趣的现象,小朋友在家里也可以动手去做做实验,相信你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噢!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老消防车的新工作》是中班主题——我在马路边中的一个活动,这个活动引发了孩子对消防车的兴趣。他们开始收集、交流自己对消防车、消防知识的了解,为此,我们带着孩子们参观了消防队,并请消防员介绍他们感兴趣的装备。孩子们对消防车上的秘密知道得不少,感受到叔叔的勇敢,但是回来后,他们在照片上和活动录像上又发现新的问题,并且他们没有见过消防员灭火的真实场景,对叔叔自身的防护、他们的本领了解不够。我还注意到,在主题目标中提到:了解交通设施及其与人们的关系。我认为在此活动上可以迁移这个目标,让孩子发现体验消防工具和消防员之间的关系。

  另外,在日益重视的消防安全宣传“四进”活动中,越来越关注对提高孩子对消防安全的意识,以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培养他们的抗御能力,让孩子健康成长。所以,我们就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在比较、讨论、共享中进一步激发对消防装备和消防员的秘密的兴趣。

  2.愿意将自己的想法积极的表达出来。

  活动准备

  录像、照片、联系好的消防叔叔和他的装备一套、工具若干、幼儿的服装一套、录音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

  ① 回忆上次在消防队里看到什么?引出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进行询问

  (说明:1、 语言上和第三者的互动对幼儿更是一种挑战。2、由于消防车内部非常复杂,让幼儿寻找无疑存在一定障碍,如表述不清,时间上拖沓,专业性东西多。与他们生活范围联系不强。3、问题不是凭空想象的,只有对事物有了一定的了解,才会产生问题。他们提出的问题既有个性的也有共性的,这种认知冲突可以在交流分享中整合提升他们的经验。)

  ② 并提出消防车上有那么多用具可以帮忙,那消防员叔叔自己还需要带些东西吗?

  2.感知讨论:

  ① 询问除了车上这些东西自己还要带东西吗?

  原来叔叔需要一些可以帮助他救人并且保护自己的东西,猜猜看哪些工具是叔叔需要的?要这个做什么用?

  (说明1、 选择5样东西比较适和幼儿,易于观察、比较。2、体现一种经验的连续性有效性。从提问到讨论,后一个活动成为前一个活动的递进。)

  ②消防服。(警铃想起)什么声音?这个铃声是在告诉叔叔什么呢?

  今天我们来做小小消防员和叔叔比赛穿衣服好吗?。

  (说明:1.具体形象的比赛让幼儿真实感受到消防叔叔的速度,自然产生一种敬佩。2.焦点集中,活动紧凑,孩子的兴趣更高。)

  ③想想为什么叔叔穿得这么快?

  我穿上消防服提问:我可以像叔叔一样救火出警了吗?我要带上什么?

  这些东西我都带好了可以去吗?你们上次看到叔叔训练些什么?

  (说明:1..对孩子发现答案的再现和肯定,消防服为何穿得那么快。2.对所学知识和经验的回忆可以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新受的东西让孩子反复体验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3.体验观摩

  ① 看叔叔在做什么?

  ② :原来他们还要天天练本领,这样在救火时既能飞快地赶到着火的地方,又能救助别人,保护自己。你们想做消防员吗?

  (说明:1.对先前若干问题的回应。2.速度一个比一个快,感受消防叔叔的不寻常、不容易,激发孩子热爱叔叔的情感。)

  活动反思

  1.注重孩子的经验和体验是非常重要的。整个活动内容的交流讨论都从幼儿的生活实际出发,在他们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组合为新的经验。在学习活动《消防叔叔了不起》之前,我们参观了消防队里的部分装备,孩子们对消防车和消防叔叔的生活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这次活动,他们知道消防员叔叔除了车上有救助别人的东西还要有自我防护的物品等。

  2.整个活动能注意多方面的整合,尤其是情感上的关爱、愉快体验;数概念的组合:数数叔叔一共要几样防护品、左边的大大、中间的小黑、右边的小小;常识性的如水带的扁与粗的变化、工具的不同等。

  3.师生关系融和,互动自然,语言上比较幽默。整个活动孩子的注意集中,主动性很高。他们敢于提问,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4.学习活动中,层次清楚,环节紧扣,从孩子们的反应看出他们对消防工具、穿衣比赛,观看录像的兴趣是极高的,说明这几个点抓得好,目标达成。

  活动不足

  随机问题的处理和把握上不够灵活。比如,活动中消防斧的安全性问题、叔叔需要的五样工具都是绑在皮带上的等我都可以提一提,纬度和触点再伸长些。

大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能辨别自然界中的一些声音,了解耳朵的用处非常大。

  2.分别填充不同的材料自制能发出声音的响罐,感受声音的不同。

  3.锻炼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活动准备:

  1.易拉罐、沙、水、黄豆、大米、石头。

  2.录有风声、雨声、雷声等自然界中不同声音的磁带。

  3.幼儿自制响罐所需的即时贴。

  活动过程:

  导入语:《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片小朋友们都非常熟悉,你们想不想让羊村的小羊们到我们幼儿园来做客呀?(幼儿回答)

  (一)教师出示贴有喜羊羊、美羊羊.....等装有不同材料的自制响罐,激发幼儿兴趣

  师:1.今天小羊们到这来做客,他们每人都准备了一首好听的歌曲, 小朋友们想听吗?

  2.现在请小朋友们竖起小耳朵仔细听,看看谁的小耳朵最灵验。

  (二)教师按顺序有节奏的摇晃装有不同材料的自制响罐

  (三)让幼儿分组讨论响罐发出的声音一样吗?为什么?(幼儿兴致很高)

  (四)请幼儿说出讨论的结果,然后教师总结,装有不同材料的罐子发出的声音也不同

  (五)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感受其乐趣

  幼儿分组进行操作,教师分发材料,请幼儿随意往易拉罐里装黄豆、沙、水、石头等不同的材料。摇一摇、听一听,亲身感受一下不同的材料放在同一易拉罐中发出的声音不同。

  (六)小游戏《我摇你猜》

  教师将数量不同的同一种材料放入两个易拉罐中有节奏的摇晃,请幼儿倾听有何不同。

  师:1.我这里也有两个喜羊羊响罐,你们听一听,他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2.“你们来猜一猜,这个响罐里装的是什么?”(幼儿猜测后,打开让 幼儿验证)

  3.“为什么一样的东西,在套桶里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呢?”(一个多、一个少)

  最后得出结论:一样的东西,一个多,一个少,它们在罐子中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

  (七)播放录音,请幼儿辨别自然界中的一些声音如:风声、雨声、雷声,比比谁的小耳朵最灵验,让幼儿知道耳朵的用处。

  四、活动结束:

  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散步,感受我们生活中更多的声音。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中幼儿的兴趣很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很高,对于这样的活动孩子十分喜欢,在玩玩、听听、说说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了与耳朵相关的一些知识经验。因为书本只是作为幼儿获得新经验的载体,所以活动设计中没有加入绘本的阅读,但是我一直认为大班的孩子可以自主独立的阅读,在自己探索了以后在进行集体教学活动是最好的。活动存在许多的问题,希望大家可以提出有好的意见和建议。

大班科学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知道海底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2、初步认识海洋与人类的关系,激发幼儿对神秘海底世界的探究欲望。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环境与材料】

  1、教师与幼儿一起收集介绍"海底宝藏"的图片。

  2、《科学》下P.24~25。

  【教学过程】

  一、海底的风景

  1、请幼儿根据收集的海底宝藏信息,讲一讲:你眼中的海底世界是怎样的?

  2、幼儿讨论:海底有什么?可以根据自己带来的图书上的内容进行介绍。

  3、教师和幼儿一起分类总结大家的讨论结果,带领幼儿惊醒概括"海洋资源"。

  二、海底的宝藏

  1、教师带幼儿初步认识海底的一些资料。

  2、幼儿交流感受。

  3、看画册《海底探宝》,丰富幼儿对海底世界的认识。

  三、海洋的声音

  1、"你觉得现在海洋的环境好吗?"请幼儿说出一些了解到的海洋污染的情况。

  2、"为什么会这样呢?"组织幼儿展开讨论。

  3、"怎样保护海洋?"教师鼓励幼儿说出多种保护海洋的办法,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