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教案(合集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科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科学教案1
目标:
1、通过玩水,发现有的材料能浮在水面上,有的材料能沉在水里。
2、在玩水发展幼儿对操作的兴趣。
准备:
盛水的大盆3—4个,内装有半盆水;每人一个塑料筐,内有多种材料(小积木。塑料玩具。玻璃球。铁夹子。木夹子等)
过程:
1、介绍各种材料,引起幼儿的操作兴趣。
提问:小朋友很喜欢玩水,这儿有几盆水,每人还有一个小筐,小筐里有许多东西,你们一样一样地把它们放入水里玩玩,看看会怎么样?
2、幼儿自由操作,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并引导幼儿边玩边说说自己的发现。
(1)组织幼儿谈话,问幼儿玩水时发现了什么。
(2)根据幼儿的发现,教师请幼儿再玩一次,看是否是这样?(不同的材料有的会浮起来,有的会沉下去。)建议:
活动继续进行,当孩子发现材料的沉与浮后,再请幼儿将会沉的材料归类放在一起,将能浮起来的材料归类放在一起。&n
小班科学教案2
设计意图:
孩子在生活中经常接触熟鸡蛋,可是他们却很少接触生鸡蛋,他们迫切的希望自己能够有机会亲自敲开生鸡蛋来看看,体验一下敲生鸡蛋的感觉,借此机会,可以让孩子们看看生鸡蛋和熟鸡蛋有什么不一样。
在活动中,让幼儿在摇一摇、转一转、试一试、尝一尝的过程中,认识各种各样的蛋;在幼儿亲手剥去蛋壳的过程中,使幼儿轻轻松松地掌握生蛋和熟蛋的区别。从以上活动中幼儿充分感受到了活动中探索、操作的乐趣。
活动目标:
1、观察发现生蛋和熟蛋的不同。
2、喜欢参与观察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生蛋熟蛋若干;碗若干个;美工刀一把;脸盆、水。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主题,激发孩子学习兴趣。
出示若干蛋宝宝(熟蛋宝宝上面贴有娃娃头像,生蛋宝宝不贴)。
老师:宝宝们,老师这里有很多蛋宝宝,老师不小心把生蛋和熟蛋们宝宝混在一起了,你们能不能帮老师把生蛋和熟蛋宝宝们分开。
二、让孩子讨论怎样区分生鸡蛋和熟鸡蛋。
教师出示一篮子蛋宝宝,请幼儿帮老师分辨出哪个是生蛋宝宝,哪个是熟蛋宝宝?我们一起想办法把熟蛋宝宝找出来好吗?
1、摇一摇,通过感官感知生、熟鸡蛋的不同
教师说:“请宝宝每人拿一个贴有娃娃头像的鸡蛋,再拿一个没有头像的鸡蛋,用手在耳朵边用力摇一摇,让我们来听听哪个是生蛋宝宝?哪个是熟蛋宝宝?”
仔细感觉两个蛋宝宝有什么不同。说一说你们感觉到了什么?通过验证孩子们发现:晃动的是生鸡蛋、不晃动的是熟鸡蛋。那么我们给有头像的鸡蛋贴上一个眼睛。
2、转一转,通过旋转区分生、熟鸡蛋的不同
教师说:“让生蛋宝宝和熟蛋宝宝进行转圈比赛,看一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猜猜转得快的是生蛋还是熟蛋,从而激发孩子们探索科学的兴趣,通过验证孩子们发现:转得慢的是生鸡蛋、转得快的是熟鸡蛋。那么我们给有头像的鸡蛋再贴上一个眼睛。
3、试一试,通过实验区分生、熟鸡蛋的不同
来试试把生鸡蛋和熟鸡蛋一起放在水里,这两个鸡蛋会有什么不同?熟鸡蛋会飘起来,生鸡蛋会沉下去。那么我们给有头像的鸡蛋贴上一个嘴巴。宝宝们看熟蛋宝宝笑得多开心呀!
4、教师小结:在摇一摇时,晃动的是生鸡蛋、不晃动的是熟鸡蛋;在转一转时,转得慢的是生鸡蛋、转得快的是熟鸡蛋;熟鸡蛋会飘起来,生鸡蛋会沉下去。
三、比较、品尝
1、让幼儿打开生蛋亲自看看,亲手剥开熟蛋壳的过程中,使幼儿轻轻松松地掌握生蛋和熟蛋的区别。
2、老师巡回观察,请听课的教师帮助幼儿敲生蛋,观察生鸡蛋的结构,它是液体的,能晃动。剥开熟鸡蛋,教师用刀切开,请幼儿观察熟鸡蛋的结构,它是固体的。
3、让幼儿亲自剥熟蛋,请宝宝吃熟鸡蛋。要求幼儿把蛋皮放在桌子上的小盆中,不能随便扔在地上。
四、活动延伸:
1、今天宝宝们认识了鸡蛋,并且能区分出生、熟鸡蛋,老师这里还有鸭蛋、鹌鹑蛋、鹅蛋等等,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出示鹅蛋、鹌鹑蛋、鸭等等,引导幼儿逐一观察,鹅蛋好大,鹌鹑蛋很小……
2、让幼儿说说自己还知道那些动物会生蛋。
五、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开始时我将事先准备好的生熟蛋混合在一起引出课题,请宝宝们说出哪些是生蛋宝宝,哪些是熟蛋宝宝,孩子们一时也很难分出,教师引导幼儿想办法分出生蛋宝宝和熟蛋宝宝。
有的幼儿说出用摇一摇的办法,请幼儿仔细听里面有没有东西在滚动,通过这个办法区分生熟蛋宝宝。有的幼儿还说出转一转的方法,来区分生熟蛋宝宝。最后让幼儿做了一个小实验,把生熟蛋宝宝放进水里,来区分生熟蛋宝宝。
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让幼儿打开生蛋宝宝,剥开熟蛋宝宝,比较、观察生熟蛋宝宝的不同。请幼儿品尝生熟蛋宝宝的不同味道。
此次活动中,幼儿很兴奋,但幼儿在区分生熟蛋宝宝时部分幼儿区分不出来,教师应引导幼儿主动探索,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小班科学教案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桥是由桥墩和桥梁组成的。
2、能积极参与建构活动,有创造性地搭建桥。
活动准备:
PPT,纸杯、纸板若干。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语:听说,今天小兔子过生日,它邀请了很多小动物来参加它的生日聚会,我们一起去看看会有谁好吗?
PPT2:邀请了谁呀?(小鸡)哦,是小鸡。
2、操作一:搭建小桥,认识桥墩和桥梁。
PPT3:小鸡早早地从家里出发了,它来到了哪里?(小河边)
仔细看看,小兔家住哪里?(河对岸)
要去小兔家,就要先(过河),可是小鸡会游泳吗?(不会),那怎么办?
如果有了什么小鸡就能过河了呢?(桥)
师:老师这里有纸杯和纸板,我们一起为小鸡搭座小桥吧。
PPT4:把我们搭的小桥驾到小河上去吧。
两个杯子倒扣着作桥墩,纸板做桥梁,小桥就搭好了。
小鸡轻轻地、慢慢地站上了小桥。瞧,小鸡过河了吗?恩,小鸡很快就来到了小兔家。
3、操作二:有创造性地把桥梁加宽。
PPT5:谁又来到了小河边?(小猫)
小猫伸出一只脚,试了试,发现了什么?
这样能过桥吗?怎么办?(把桥面加宽)
师:我们一起用刚才讨论的方法,把小桥加宽,再把小猫的脚印在桥上摆一摆,看看小猫能不能从新桥上安全过河?
PPT6:
(1)有谁这样搭的吗?请你来介绍一下。
(2)谁有不同的搭法?请你介绍一下。
PPT7:小猫从新桥上顺利过了河。
4、操作三:用叠高的方法搭建桥
PPT8:小兔还邀请了谁?(小狗)
可这时河里的水怎么样了呀?桥都被水(淹了),那可怎么办呀?
师:我们再去为小狗搭一座桥吧。
PPT9:现在小狗能安全过河了吗?
PPT10:呀,好朋友们都来到了小兔家,准备进屋为小兔过生日,真开心。
PPT11:(结束语)刚才我们为小鸡、小猫、小狗都搭了不一样的小桥,是不是觉得自己很厉害?我们现在回教室,去试一试还能搭出什么样的小桥,好吗?、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以故事情节贯穿始终,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征。活动环节紧凑,环环相扣,幼儿参与度较高。
在操作二拓宽桥梁环节中,幼儿不易操作,出现了一些小问题,也是我事先没有考虑到的。平时班上经常玩建构活动,幼儿已习惯把杯子倒扣着搭,今天的操作活动中,幼儿也是将杯子倒扣着作桥墩,杯底圆较小,同时托起两根桥梁时对幼儿的小肌肉发展提出了更好的要求,而且需非常小心才能保证桥梁不坍塌。
最后评课时,两位主任提出了将杯子反过来即可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我也请幼儿再次尝试,发现杯子正放作桥墩,可以同时稳稳地托起三根桥梁,而且幼儿很容易做到,容易体验到成就感。
小班科学教案4
目标:
1、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晃动瓶子使水变色的活动,初步感知红黄绿的颜色
2、尝试按颜色归类,体验活动的乐趣。
重点:
初步感知红黄绿的颜色
难点:
尝试按颜色归类
活动流程:
引题——感知瓶宝宝变色——幼儿操作——送瓶宝宝回家——延伸
活动过程:
1、引题:出示瓶宝宝组织谈话
2、感知瓶宝宝变色:、
第一次完整感知变的过程,教师示范摇瓶子:摇摇摇变变变!瓶宝宝变成什么了?(红)请幼儿说说生活中哪些东西是红色的?
第二次鼓励幼儿一起念儿歌,室友一起念教师一起摇,变出黄色,说说那些东西是黄色的。
第三次鼓励幼儿自己变色,请一幼儿上来变,师幼齐念儿歌变出绿色说一说
3、幼儿操作:
1)、发给幼儿每人一筐瓶子(三个),让幼儿自由选择瓶子玩色
2)、教师巡视,并于孩子个别交流,感知红黄绿三色
4、送瓶宝宝回家:
1)、将瓶宝宝按颜色放入相应的圈内
2)、给瓶宝宝唱摇篮曲
5、活动延伸:在区域中放更多颜色的瓶子,让瓶宝宝参与体验。
个人活动反思:
今天的整个活动下来给我自己以及孩子甚至试听课老师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应该说我的活动非常成功!活动体现游戏化,将感知与能力培养融合了。首先环节的设计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活动符合托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其次非常有趣味性,从一瓶没有颜色的水摇摇摇之后变成有颜色的水,其中充满了神奇,激起了幼儿强烈的探索兴趣,以致幼儿非常专注投入,积极性前所未有的高,从而将活动推向了高潮,最后让孩子唱摇篮曲离开活动室非常有序;再次源于生活,回归生活,准备的材料的低结构、生活化,符合托儿的兴趣,有较强的可玩性,且材料都是日常常生活中随手可得的瓶子,贴近孩子的生活,也起到了废物利用的作用。此活动体现了有效性,三个颜色的匹配和归类所有孩子都完成了。唯一一个不足点就是感觉黄颜料有点干,所以摇起来要多用点力,但我的不足点反而使孩子更感兴趣使颜色摇得更均匀更好看了。
同伴互助点评:
活动非常有创意,能给幼儿一种神秘感,趣味性强,幼儿投入又专注,让孩子在玩中学习色彩,非常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教师条理清晰无论是颜色的感知还是归类都完成的相当好,尤其是在提问时能结合孩子的生活经验进行学习巩固,幼儿兴趣极高目标完成很好。可就是黄色颜料有点干幼儿摇的有点费力,可以再湿一点那就更好了。
小班科学教案5
活动目标:
1. 初步了解蚯蚓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作用。
2. 能大胆地用动作表现蚯蚓的形态特征。
3.培养幼儿喜爱、爱护蚯蚓的情感。
活动准备:
1. 故事《谁松的土》多媒体课件。
2. 有关蚯蚓的图片和视屏。
3. 神秘的盒子,若干条活的蚯蚓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手指游戏:叮叮噹噹。
二、欣赏故事《谁松的`土》
1.播放多媒体课件:故事《谁松的土》。
2.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了解蚯蚓的作用。 教师提问:小桃树怎么了?(不知道是谁帮它松的土)小桃树都见过哪些小动物?(观看课件:蝴蝶、蜜蜂、啄木鸟、小灰兔、大象)它是怎么说的?(谢谢你,是你帮我松的土吗?)小动物是怎么回答的?(我不会松土,我只会……)到底是谁帮小桃树松的土?(蚯蚓)
3. 教师:咦?小蚯蚓去哪了呢?(课件上没有小蚯蚓的图片) 让我们一起来找找小蚯蚓吧!可是小蚯蚓长什么样子?你们见过小蚯蚓吗?教师个别提问。
4.教师在平板电脑上显示蛇、蚯蚓、毛毛虫的真实图片,请幼儿上来圈一圈,哪个是蚯蚓。(幼与电脑互动)我们把小蚯蚓找出来就知道它长什么样子了。
三 认识小蚯蚓
1.教师:听!这个盒子里有声音,是不是蚯蚓藏在里面跟我们捉 迷藏呢?让我们把它打开。(请一个小朋友用拳头捶开)
2.教师:原来小蚯蚓真的藏在里面,那小蚯蚓长什么样?它有什么特征?它是怎么松土的?请小朋友们一起来探索。(教师出示活的蚯蚓,请孩子们带着问题去观察,教师适时引导。)
3.请幼儿说说蚯蚓的形态、特征。(蚯蚓细细长长像蛇一样,头尖尾圆。颜色是红色带点黑色、半透明的。)
4.蚯蚓是怎么走路的?(教师播放视频)请小朋友学一学。
5.蚯蚓它吃什么呢?是怎么松土的?(教师播放视频)请小朋友学一学。
6.蚯蚓的生活习性是怎么样的?(教师播放视频)
四、引导幼儿大胆表现学蚯蚓爬,松土,吃东西。 教师:“你们看!在那边有一片花园,花园里的小花、小草都快长不动了。泥土太硬了?我们一块去帮它们松松土好吗?”“你们的位置上有好多好吃的树叶,让我们爬回位置上去吃吧!”
五、教师小结
1.蚯蚓它生活在土壤中,它能够帮助植物松土,让植物快快长大。
2.既然蚯蚓是植物生长的好帮手,是我们的好朋友,那我们就应该好好爱护它,当你去花园去土地上玩看到它时,可别伤害它哟!
小班科学教案6
活动准备:
晴天、雨天、多云的气象图片,晴天、雨天、多云的标志图片,小兔图片
活动目标:
观察天气变化,知道不同天气现象的名称,并用语言正确表达。
活动过程:
1、情景角色导入,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教师扮演小兔:听说奶奶生病了,我得去看看她。
然后教师演的小兔起了床,拉开窗帘,强烈的阳光射进来。
2、观看图片了解不同的天气变化。
(1)观察晴天的天气特征。
小兔:今天的天气怎么样啊?
教师出示晴天的气象标志:一个红太阳。
小兔:今天是个大晴天,红红的太阳高高挂,我要去看奶奶去了!
(2)观察阴天的天气特征。
小兔提着篮子走在树林里,忽然一片乌云遮住了遮住了太阳。
教师播放阴天的气象,问:现在天气怎么样啊?
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师出示阴天的天气标志:乌云。
(3)观察雨天的天气特征。
教师播放雷雨气象,讨论:这时候,天气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小朋友听到了什么声音?看到了什么现象呢?
教师出示雨天标志:雨滴
3、幼儿从图片中找出晴天、阴天、雨天的标志并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分析与反思:春夏时天气变化反复,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孩子们对天气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在这次活动中,我结合图片的形式来让孩子们了解天气,大部分的孩子们都能很快地说出来,而且能够说出各种气候的明显的特征,活动的效果比较好。值得提到的是,我应该利用孩子们指认图片的欢快气氛再引导孩子们讨论一下各种天气下人的活动,尤其是雨天要注意哪些安全?这是整个活动中的一个不足吧。
小班科学教案7
圆形在我们周围环境中是很常见的,本次科学活动主要是为了让幼儿在认知、操作和游戏活动中掌握圆形的特征,能在周围环境中寻找圆形的物体,感知圆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在科学活动中勇于探索,锻炼观察力。
活动目标:
1、能在认知、操作和游戏活动中掌握圆形的特征。
2、能在周围环境中寻找圆形的物体,感知圆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4、培养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6、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7、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活动准备:
1、活动室布置一些圆形的物品。
2、圆形纸一张,圆形物品若干(如镜子、瓶盖、铃鼓、盘子)。
3、幻灯片,每桌一只箱子,箱子里有各种不同的圆形物品,操作纸若干、彩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圆形物品。
师:(用神秘的口气加眼神)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箱子的玩具,请你们每人拿一件在桌上玩一下,说说它是什么?
幼:我拿的镜子,
幼:我拿的铃鼓,
幼:我拿的盘子……
师:你发现了什么?这些物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幼:他们都是圆圆的。(引出圆形这一话题。)
师:(出示一张圆形的纸)提问:它像什么?
幼:它像盘子,
幼:它像太阳,
二、感知圆形的特征
师:请小朋友自选圆形物品,沿着物品的表面和边缘触摸,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幼:平平的,
幼:圆圆的,
幼:边缘是光滑的,
幼:没有棱角……(幼儿交流,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师:说一说,你还见过哪些东西也是圆形的?(鼓励幼儿说出在家里或者在其他地方见到的圆形物品)
幼:碗、盆,球、掉灯……
三、观察幻灯片《杂技表演》
师:说一说,画面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幼 :奇奇、乐乐、欢欢、小熊。
幼:他们在玩杂技。
师:想一想,圆圈能翻跟头,为什么方圈不能呢?
幼:方圈不光,它有角翻不过去。(引导幼儿说)
师:看一看,独轮车的轮子是什么形状的?还有哪些东西也是圆形的?
幼:圆形的,(幼儿一起说)
幼:还有球,呼啦圈,滚圈,盘子
四、做圆形标记
发给每个幼儿一张白纸(四周打好圆形的小孔),指导幼儿沿小孔撕成圆形,然后请幼儿在圆形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东西或作一个标记,做完后把它贴到自己的物品上作为标志。
五、寻找圆形物品
引导幼儿寻找活动室里的圆形物品,要求幼儿用语言表达出来如“我发现: 是圆形的”。并把他们有规律的摆放到数学活动区。
活动延伸:
为幼儿准备一些画有圆形的纸,启发孩子在圆形上面添加几笔后变成另一个图案(如太阳,苹果),鼓励他画的越多越好。
教学反思:
1、通过本节课的活动,幼儿能够从众多物体中区分出圆形,能够通过观察,寻找到生活中的圆形物体。
2、本节课,我上的还是比较成功的,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这次活动我遵循了幼儿的年龄特征,以幼儿的兴趣为前提,通过幼儿喜欢的泡泡来引出了今天的活动主题 ——认识圆圆世界,幼儿能够根据老师的引导参与其中,并一步一步的认识圆形。不足的是,我觉得我的语言还不够儿童化,有些话语稍显生硬,幼儿听不太明白,导致整节课的活动进程有点不流畅,我以后一定要多听其他老师课,综合他们的教学语言,最终形成我自己独特的教学语言。
3、如果让我重新上这堂课,我将利用课件来展示各种圆形,设计吹泡泡的游戏让更多的幼儿参与其中,因为在我看来,通过课件展示的泡泡更加生动,更加能够吸引住幼儿的眼球,设计吹泡泡的游戏,更加能够调动幼儿的参与兴趣。
小班科学教案8
学习目标
喜欢做实验, 进一步探索哪些形状的物体可以滚动。
初步感知轮子的形状与功能之间的基本关系。
活动准备
《神奇的轮子》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 10—11 页。
实验物品,例如不同形状的积木、不同大小的圆罐、小塑料圈、瓶盖、长方形盒子等。
活动过程
形式:集体/小组
1、 出示各种类型汽车的图片,请幼儿指出轮子在哪里,并问一问幼儿轮子是什么形状的。
2、出示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 10—11 页,向幼儿提问:
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三角形或四方形的轮子吗?
图中哪一辆车能开动?
3、 幼儿两人一组,每组有一篮东西,例如不同形状的积木、不同大小的圆罐、小塑料圈、瓶盖、长方形盒子等。
4、 幼儿面对面坐在地上,轮流选取篮子里的东西滚向对方,对方把东西接住并把能滚动的东西放在一起。
5、 活动完成后,请幼儿观察能滚动的东西,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圆形的。)
6、 请幼儿在活动室内找出能滚动的东西。
活动评价
喜欢做实验和分享发现。
能辨别可以滚动的东西。
小班科学教案9
活动目标:
⒈感知轮子的作用。
⒉学习添画轮子。
活动准备:
环境中布置各种有轮物体的图片、挂图第11号,视频故事。
活动过程:
一、了解轮子的作用
⒈出示轮子,这是什么?(轮子)哪些地方安装有轮子的?(汽车、火车、飞机、手推车……)大家说的都是车子,对!凡是车子都有轮子。
⒉那么车子上为什么都要装轮子呢?(因为有轮子,轮子可以滚动,滚动了车子就跑得快了,没有轮子不会滚)
二、听听轮子的自述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轮子自己是怎么说的。故事《了不起的轮子》。
⒈提问:你刚才听到什么地方有圆圆的轮子它是怎么说的?
⒉我们再看看图片,什么地方还有圆圆的轮子?
独轮车你们认识吗?有什么用?滑板车你们玩过吗?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脚上穿了什么?(溜冰鞋)溜冰鞋上也有圆圆的轮子,我们一起学学溜冰的样子。哦!有了轮子真方便,可以帮助我们跑得更快。带我们到想去的地方。
三、给汽车安装轮子
⒈观察图片:这张图片上有什么?(汽车)这两辆汽车子少了什么?(轮子)少了轮子怎么办?那我们就给它装上一个轮子吧!
⒉师示范画轮子:轮子长得什么样?(圆圆的)那我们先给它画一个大圆,再在大圆的里面画一个小圆,最后涂上颜色。
⒊幼儿帮汽车画上轮子,添画。
那现在这两辆汽车能不能跑起来了,它谢谢我们小朋友给它安装了轮子。
小班科学教案10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冬天到了,知道冬天很冷,人们有很多保暖的方法。
2、通过观察冬天的花草树木的变化,知道冬天的天气特征和人们的衣着变化。
3、学习词汇:冷、暖和。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冬天的衣服
2、活动器械若干,每人一条皱纹纸。
活动过程
一、把幼儿带到户外找冬天,并带到没有太阳的地方进行谈话。
1. 提问:你站在这里感到怎么样?(很冷)
2. 教师:冬天的风吹在身上,耳朵上,吹在脸上感觉怎么样?
(幼儿自由谈论)
3. 请每个幼儿将自己的皱纹纸举起来让风吹,看看会怎么样?
(风会把皱纹纸吹得很高很高)
4.让幼儿感觉一下,冬天的风吹在脸上有什么感觉?
5.教师小结:冬天来到了,冬天的风可厉害了,吹在身上很冷。
二、让幼儿回到教室自由谈话。
1、教师:冬天到了,北风呼呼的吹,吹得我们很冷,怎么办?
2、提问:想什么办法,能使我们暖和起来?
(要穿厚厚的衣服,外出时要外套,戴帽子、手套、围巾;还可以用取暖器、考火、开空调等;
还要多运动,多锻炼身体)
3、教师:在幼儿园最好用哪种方法?
(多运动、多锻炼身体,如跑步、跳舞、做操、游戏等)
三、热身运动(跳跃、搓手、弯弯腰等活动)
四、户外活动
1、幼儿自选活动器械进行活动。
教师提出活动安全要求。
2、结束活动
教师:现在身子感觉怎么样了?还感到冷吗?
3、请幼儿与教师一起收拾好器材回教室。
小班科学教案11
【活动目标】
1、观察小苏打的特征,了解小苏打在生活中的用途。
2、尝试用小苏打和醋制作泡泡龙实验,对科学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师用实验材料:小苏打、醋、装饰成恐龙形象的瓶子。
2、茶杯、关于小苏打用途的ppt。
3、幼儿用实验材料每人一份:小苏打、醋、可食用色素、装饰成恐龙形象的瓶子、勺子。
【活动过程】
一、实验泡泡龙,激发幼儿的兴趣。
1、导入活动。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个大嘴恐龙先生。(互打招呼)恐龙先生会变魔术,想看吗?
2、师做泡泡龙的实验。
师:恐龙先生变了什么魔术?恐龙先生用了什么材料来做实验,想不想知道?出示醋和小苏打,我们来看看是什么?
二、观察小苏打的特征,了解小苏打的用途。
1、出示小苏打,告知幼儿名称。
2、每组一份小苏打,看一看、摸一摸小苏打是什么样的?
集中交流:白色的,细小的颗粒。
3、了解小苏打的用途。
师:在我们生活中很多地方都会用到小苏打,一起来看一看。
图1,发黄的茶杯:这是一只怎样的茶杯?你们的爷爷、爸爸的茶杯用久了是不是也会像它一样黄黄的?(今天老师教你们一个把茶杯洗干净的好方法,就是用小苏打洗,小苏打是清洁高手,一些难洗的污渍小苏打都可以洗干净。)
图2,鞋子:这是宝宝的鞋子还是大人的鞋子?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有时候我们把鞋子脱下来,会闻到臭臭的味道,用布包好小苏打放在鞋子里可以除臭,它也是除臭高手。)
图3,蔬果:你看到了什么?洗水果和蔬菜的时候,放些小苏打有什么用呢?(现在的水果和蔬菜在生长的时候很多都是打了农药的,这些农药对我们的身体是有害的,所以洗水果蔬菜的时候,在水里放些小苏打可以去除农药,让我们吃得更健康,而且用小苏打洗不伤手。)
图4,面包:香香的面包你们喜欢吃吗?面包吃起来感觉硬硬的还是软软的?(面包师在做面包的时候,会放小苏打,这样会让面包有一个个的小洞洞,大家吃起来就软软的。)
三、幼儿实验,制作泡泡龙。
1、了解实验的材料。
师:我们认识了小苏打,知道了小苏打的很多用途,还知道了恐龙先生泡泡魔术的秘密,把哪两种东西放在一起会冒泡泡?
2、实验操作要求。
师:还有很多恐龙先生也来了,他们也想变这个魔术,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这个魔术怎么变?
师:第一步要把杯子里的醋倒进恐龙先生的大嘴里。第二步为了让你们的泡泡有美丽的颜色,老师为你们准备了有颜色的水,也给恐龙先生喝,用勺子搅拌一下,让颜色和醋融合在一起。第三步给恐龙先生吃小苏打。
3、幼儿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每人一份实验材料,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四、活动延伸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小苏打,还知道了小苏打在我们生活中很多的用途,它是清洁、除臭高手,其实小苏打还有很多用途,回家可以问问爸爸妈妈,或者查查资料。
小班科学教案12
活动目标:
1.知道轮子是圆的,会滚动。
2.引导幼儿探索轮子能省力且了解轮子在生活中的运用。
3.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种积木、推车、报纸、课件。
活动过程:
一、滚一滚
1、教师出示各种积木。
教师:这是什么?盒子里有好多的积木,你们可以选择各种形状的积木在地上玩一玩,滚一滚,看看哪个会滚,哪个不会滚。
2、幼儿自由玩,提问:在玩积木时,你发现了什么呀?
圆形为什么会滚?(圆形没有角,是圆的)
3、:刚才我们都发现了圆形积木会滚动,因为它是圆的。
二、搬一搬
(一)实验一1、教师出示重物,请幼儿搬。
教师:今天,小动物们都要搬家了,可是还留着一大堆的东西,它们想了各种办法还是搬不动,请小朋友来帮小动物们搬家。
2、幼儿尝试,提问:你在搬时感觉怎么样?(很重,比较累)3、教师:用手去搬书很累,很重。
提问:用什么办法才不会这么累?
(二)实验二1、教师出示推车,幼儿再次尝试。
提问:用什么办法才不会这么累?
教师:这是什么?请你用推车来搬一搬.
2、提问:用小推车搬书感觉怎么样?(轻松、省力)直接搬与用手推车搬哪个省力?为什么?
3、教师:轮子可以帮我们省力又可以省很多的时间。
三、说一说、看一看。
1、教师:除了小推车有轮子,你还见过什么东西也有轮子的?
2、欣赏图片。
教师:老师这里有很多东西也有轮子,我们一看。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3、:今天我们知道了轮子是圆形的,会滚动,轮子还能省力,给人们生活带来好多方便。
四、活动延伸
现在我们一起到幼儿园里的各个地方去找一找哪里也有轮子。
小班科学教案13
活动目标:
1、在看看、猜猜、讲讲的活动中了解车子是由不同数量的轮子组成的
2、通过游戏让幼儿知道轮子是可以滚动的
活动准备:
PPT、幼儿带来的各种车子
活动过程:
一、介绍各种不同数量轮子的车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一个神奇的宝贝,你们知道是谁吗?
(一)出示两只轮子,引起兴趣
1、你们看这是什么?有几只?
2、你见过的两只轮子的车吗?是什么车?
小结:两只轮子的车有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过渡:还想接着往下看吗?
(二)出示三只轮子
1、你们看这里有几只轮子?
2、三只轮子是什么车?
小结:三只轮子的是三轮车
(三)出示玩具车
1、这是一辆什么车?这辆车有几只轮子?
2、出示四只轮子,四只轮子有些什么车?
小结:四只轮子的有轿车、警车、消防车、公共汽车等等
二、讲讲玩玩:知道车有了轮子会滚动
1、讨论:为什么这些车都要有轮子呢?
2、你们想不想开开自己带来的车?
3、幼儿开开自己的车,开完后将车按轮子数量放进不同的停车场总结:原来我们刚才看见的车和你们玩的车都是有不同数量的轮子组成的,有了这些轮子车才可以在马路上开。
活动延伸:
师:你们玩得开心吗?还有很多宝贝也想出来和你们见见面,我们请他们出来好吗?
师:你见过这么多轮子的车吗?
师:平时请你们爸爸妈妈带你们一起找找看哪些车有这么多的轮子,好吗?
活动反思:幼儿的探索和发现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幼儿是学习的主体,他们选择探索活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不可直接控制,而应以尊重和支持,引导幼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探究活动。所以,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一定的环境来鼓励幼儿积极探索。
小班科学教案14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探索,感知两边重量相等能使物体保持平衡。
2、了解物体滑行的快慢与钢丝的坡度大小的关系。
3、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探索过程。
二、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操作时要用到的材料。
2、2组钢丝,坡度大的和坡度小的。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你们看过杂技演员走钢丝吗?
师:他们在钢丝上为什么会走的稳稳的呢?他们是怎么保持平衡的?
2、小狮子走钢丝
师:今天,有一只小狮子,它也想学走钢丝,它要在钢丝上保持平衡,但是怎么才在钢丝上走的稳稳的呢?
3、认识材料
师:看看,今天老师都带了什么材料?(一一出示)
师:这些可以帮助狮子跨在钢丝上?你们想试试吗?(幼儿自主选择,进行操作)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查看
师:你这只小狮子有没有保持平衡呢?他用了什么材料?(两边一样都是夹子)
师:一样的夹子,说明两边的重量是一样的。
4、要求幼儿用不同材料
师:那我们试试两边的材料不一样,狮子能不能保持平衡呢?(幼儿操作)
讨论:这只小狮子保持平衡了,他两边的材料一样吗?都用了什么材料?为什么会保持平衡?
总结:两边的材料不一样,但是他两边的重量是一样的,不管用什么材料,只有两边的重量一样,小狮子就能保持平衡了。
5、小狮子比一比
师:这里有两组钢丝,他们有什么不一样?(有的高,有的低)
(高的叫坡度大,低的叫坡度小)
师:小狮子会从哪根钢丝滑的比较快?
(幼儿自由操作,并用自己的方式在记录表上表示)
师:谁来告诉我,你们在玩的时候发现了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师:你是怎么记录的?
总结:坡度大,狮子滑的快,坡度小,狮子滑的慢
小班科学教案15
【设计意图】
不同形状、五彩颜色、大大小小的蝴蝶,这是幼儿在生活中最渴望见到,也是幼儿比较感兴趣的昆虫之一。《纲要》中指出活动:"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又有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此活动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这次活动是在幼儿能正确感知蝴蝶大小、颜色、形状的特征基础上设计的,以创设蝴蝶举办舞会的游戏情景,重点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探索以蝴蝶的某一特征来分类,使活动更具趣味性。
【活动目标】
1. 能正确感知物体的不同特征,并进行探索分类。
2. 能用语言清晰地表达出分类标准。
3. 能够积极探索,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 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活动重点】
能正确感知物体的不同特征,并进行探索分类。
【活动难点】
能用语言清晰地表述出分类标准。
【活动准备】
1.大小、颜色、斑纹不同的蝴蝶卡片, 人手一份。
2.轻音乐《梁祝》 。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幼扮演蝴蝶进入教室,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二、基本部分:
(一)幼儿佩带蝴蝶卡片结伴跳舞。
(二)投放材料,幼儿探索分类。
1.引导幼儿观察,发现蝴蝶的不同特征。
2.幼儿自主操作、分类。
3.教师观察指导。
(三)表述分类标准,相互交流经验。
1.幼儿介绍自己的分类标准。
2.同伴交流、学习。
3.师幼小结:大小 颜色 斑纹。
(四)迁移经验,启发幼儿根据特征结伴。
三、结束部分:
师幼随音乐参加舞会,自由起舞。
【小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科学教案:好听的声音_小班科学教案07-04
小班科学教案:电池宝宝_小班科学教案07-04
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嘴巴_小班科学教案07-01
小班科学教案:建高楼_小班科学教案07-01
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盖子_小班科学教案07-05
小班科学教案01-20
小班热点科学教案11-10
小班科学教案05-26
小班动物科学教案04-18
小班劳动科学教案08-25